海瑞名言

2024-04-11

海瑞名言(精选9篇)

篇1:海瑞名言

海瑞名言

1、视国为家,一人独治,予取予夺,置百官如虚设,置天下苍生于不顾。这就是病根!

2、君子戒自欺,求自谦。

3、不谋全局者,不可谋一隅,不谋一世者,并不可谋一时。

4、欲天下治安,必行井田,不得已而限田。()

5、美曰美,不一毫虚美;过曰过,不一毫讳过。

6、读圣贤书,做天下事。

7、丈夫所志在经国,期使四海皆衽席。

篇2:海瑞名言

海瑞(1514~1587),字汝贤、一字国开,号刚峰,世称刚峰先生。明朝政治家、著名清官。琼山人,回族。4岁丧父,靠母亲抚教成人。嘉靖二十八年(1549)考中举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海瑞被选授为福建延平府南平县教谕。上任后,制定教约十六条,要求学生认真遵守。由于教育成绩突出,受到副提督朱衡的器重,被召掌管书院。他主张维护师道尊严。有一次,提学御史视察学府,各学官皆伏跪迎接,唯海瑞作拱手礼说:“若至台院,当以属官礼见,此堂乃师长教士子之地,不当屈体。”海瑞以维护师者尊严抗礼不屈出了名,被称方“笔架博士”。

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六月,海瑞因教绩显著被擢为浙江淳安知县。上任后,采取一系列措施,压抑豪强,清丈土地,打击那些“埋没真心,不惜廉耻,多方掊克,以充囊橐,盈余民生民之膏,填奚谷壑之欲”者。而海瑞为一县之长,则廉洁俭朴,为其母亲作寿,仅买两斤肉而已。

海瑞执法公正,明断是非,为世人所称道。淳安县村民胡胜祖与邵时重因山地而起纠纷,不久胡因病死亡。胡的两个兄弟抬尸到县衙告邵为争地打死胡,要求海瑞惩办凶手。海瑞派县丞主持验尸,尸体留有伤痕和血迹,可邵时重只承认有争执而始终否认伤人。海瑞亲自对案情调查研究并对尸体复验,发现尸骨上的血迹“活而不凝”,他用水洗,用瓦刮,详细检验伤痕,终于弄清伪造的血迹和伤痕,明断了案情,依-处胡胜荣兄弟诬告罪行。海瑞巧断疑案,明察秋毫,由此遐迩闻名。邻近的桐庐、建德、道安等县,凡经知县、知府、巡按御史审而未结的大案,常请海瑞会审或合审。几年中,海瑞平反了一批冤案。

明朝中后期,官吏腐败,凡京官过境,县里都要送“常规银”。一般官员经过送二三十两,巡按御史要送一二百两,巡抚出巡则送银多达三四百两。海瑞上书巡按御史崔栋,要求废除“常规银”。经海瑞力争,崔栋只好批示:淳安地瘠民穷,准予酌情办理。有人劝海瑞随波逐流,不然会招致祸患,海瑞无所畏惧。有一次,总督胡宗宪的公子经过淳安,仗势欺人,嫌驿站的马骑不称心而-驿吏,将其倒挂树上。海瑞得知后,借总督巡查时再三布告,要求地方不要铺张浪费,把胡公子所带几千两银子充公交国库,并写信说明情由连人带行李送交胡宗宪,胡宗宪气得说不出话来,但怕事情闹大,只好忍气吞声作罢。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海瑞升任嘉兴通判。权相严嵩的亲党鄢懋卿对海瑞一直心怀怨恨,指使其党羽巡盐御史袁淳弹劾海瑞,海瑞改兴国知县。不久,严嵩一伙被弹劾革职,正直的海瑞始被重用。

明世宗嘉靖皇帝信奉道教,从嘉靖二十年(1541)起,20多年不理朝政,民不聊生。嘉靖四十四年(1565)十月,海瑞上“直言天下第一事疏”(即著名的《治安疏》),触怒皇帝,刑部判处死刑关进牢狱。但嘉靖皇帝一直未批下死刑令。第二年,嘉靖皇帝驾崩,穆宗继位,海瑞获释出狱,官复原职。不久改任兵部武库司主事,后又改任数职。隆庆三年(1569)六月,调任右佥都御史、钦差总督粮道、巡抚应天十府及广德州。时逢江南水灾,庄稼被淹,海瑞招募数十万民工趁冬闲疏浚太湖通海的吴淞江,一个月完工。接着又发起治理白茆河,对发展生产起了极大的作用。在治水过程中,海瑞注意多方筹集费用,尽量不加重人民的负担,百姓很为感激。同时,海瑞实行丈田均税,压抑豪强政策,勒令地主退回侵吞的农民田地,违者严加处治。原任内阁首辅徐阶的三个儿子,一贯在江南乡里横行,抗命不从,海瑞予以严正治罪。面对铁面无私、秉公执法的海瑞,地方官吏和大地主只好忍痛退田,有的则逃往他方。

海瑞在应天巡抚任上最重要的举措是在历史上较早地实行“一条鞭法”。万历九年(1581),首辅张居正在全国推行的“一条鞭法”,便是在总结海瑞等人的经验后发展的。海瑞只任9个月巡抚,便被政敌排挤,被迫告养归家。但在任上,政令严明,打击豪强,禁绝-,贯彻“一条鞭法”,获得老百姓的敬仰。离任时,百姓沿路相送,很多人还在家里供奉海瑞的画像,焚香膜拜。

隆庆四年(1570)春,调任总督南京粮储,未及到任已被革职,被迫辞职回故乡琼山闲居。他一边授徒讲学维持生计,一边整理自己多年的文章、奏疏、函牍,编成《备忘集》,还参与地方治河修渠,在市郊滨涯村挖水井一口,供群众生产和生活用水。

明万历十年(1582),张居正病死。万历十二年(1584)十二月,经广东巡抚邓栋再次向神宗皇帝推举获准,初吏部拟让海瑞补通政司左通政缺,神宗以为大材小用,而予官复前职。次年一月,升任南京吏部右待郎。因尚书未到任而代理吏部尚书之职,时年72岁。

明万历十四年(1586)二月,升任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因吏治腐败,海瑞上疏万历皇帝说明治安之要,在于使官吏清廉,严刑惩处-污吏,以正世道。南京直隶提学御史房寰贪赃枉法而惧怕揭发,上疏弹劾海瑞,当时吏部诸寿贤、顾允成、彭遵古等人抗疏劾寰,揭发其奸邪,极力举荐海瑞,使海瑞免遭其害。明万历十五年农历十月十四日(1587年11月12日),海瑞病逝于南京任上,终年74岁。临终前三天,兵部送来的薪俸多出七钱银子,他还算清退回。病危之际,没有一句话谈及身后事。病逝时,佥都御史王用汲去看望、清点遗物,只有银子十多两、几件破旧的衣袍、一床粗麻蚊帐、一个破箱笼以及绫绸、麻布各一匹。

得悉海瑞病逝的消息后,南京百姓闭市数天以悼念。朝廷追赠海瑞为太子太保,谥号忠介,并派其同乡许子伟护送灵柩回海南。灵柩离开南京时,老百姓沿路哭送。

篇3:试析海瑞的儒家施政思想

一、关心民生

中国传统社会自西汉以降,统治阶级一直将儒家思想中的“施行仁政、以民为本”作为治世良策,稍有作为的统治者都会亲历亲为,作为杰出地主阶级代表的海瑞更是如此。他认为,要使天下大治,在上者就必须躬行示范,起带头作用,实行德治、仁爱利民。在海瑞的仕途生涯中,他身体力行,实行一系列政策,以达到仁爱利民。

1. 发展农业生产。

农业是中国传统社会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社会生产的主要部门。要保障百姓的基本生活问题,政府应该组织百姓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此,长期担任中下层地方官、关心民生的海瑞特地写下《劝农文》一文,号召人民积极从事农业生产,他说:“农桑耕织,衣食之源”,“丈夫当年不耕,天下有受其饥;妇人终岁不织,天下有受其寒。”[1]276以此来劝导百姓以农桑为本,海瑞清醒地认识到,在明代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的冲击下,农业的地位依然十分重要。并且,随着商业的发展,要求农业经济能够提供更加广阔的基础。这也是他长期坚持劝课农桑、把农业生产置于经济发展首位的原因。他鼓励有土地的农民要安心劳作,没有土地的由政府分配荒地,并借贷耕牛、种子等给百姓,以保障百姓的自给自足[2]70。

2. 减轻百姓负担。

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经济萧条、民生凋敝,失地农民流离失所,社会秩序不稳、社会矛盾突出。为了发展生产、稳定社会秩序、缓解社会矛盾,海瑞采取一系列措施切实减轻百姓负担:一是均徭薄赋。海瑞对赋税徭役不均的情况予以革除或废止,贯彻执行一条鞭法,按经济能力负担赋役、征收赋税。如他在任淳安知县期间,针对百姓赋役繁重,极度不均的状况,海瑞颁布条令,规定让农民耕作三年后才开始起征赋税、徭役。这些措施实施后,百姓负担减轻,流亡他乡的农民又回到了原籍。二是取消一切常例。隆庆三年,海瑞任应天巡抚之始,即颁发《督抚条约》,下令禁止一切不必要的摊派和浪费[1]242,制定规约后,海瑞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三是遏制土地兼并。为了遏止土地兼并现象的蔓延,他一方面清丈土地,主张无地的农民由政府分配荒地;另一方面允许被豪强地主侵占土地的百姓告状,依法勒令豪强地主将霸占农民的土地退还给农民,其中最为人所称道的是强制曾任内阁首辅的徐阶退还其巧取豪夺侵占田地的一半,有效地制止了当时愈演愈烈的土地兼并之风。以上措施均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百姓的负担。

3. 兴修水利,注重防灾救灾。

明隆庆三年,海瑞升迁为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十府。在任期间,江南发生了严重水灾。面对肆虐的水灾,海瑞亲临一线,亲自主持兴修水利,以保障农业生产、减轻灾情、保护农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通过亲身调查研究,海瑞认为水患起因于“近年以来,水利之臣旷职不修,抚按亦不留心。”[1]231即是多年来负责水利方面的官员失职所致,使得水道不能通畅排泄。为了排除洪涝,海瑞决定兴修水利。水患是因为在太湖平原的吴淞江、白峁河淤塞不通,在疏浚吴淞江、白峁河之前,海瑞除了亲自勘踏丈验以外,还广泛阅读古往今来的水利文献,进行科学规划。在治理三吴水患之时,海瑞大胆地将防灾、备荒、救灾、治水结合起来,通过改折禄米、以工代赈等方式,既救济了灾民,缓解了灾情,又达到了治水兴利的目的[3]79。由于方法得当,加之海瑞与民工共甘苦,河工积极性大为高涨,不到一个月,吴淞江的疏浚工程就顺利完工。正是“吴淞借饥民之力而故道可通,民借银米之需而荒歉有济,一举两利”[1]232。按这种方法,白峁河的工程也顺利完工。在此次水灾中,海瑞认识到灾患对百姓、国家和社会的危害,因此非常重视防灾减灾的意识。通过不断的探索积累,在务本足民的前提下,海瑞主张政府要保持稳定的粮食储备,丰年备储以待歉饥;主张民间自救,一方面倡导里甲邻里互救,另一方面强调富家大户在贫苦小民的救助上具有责无旁贷的义务,以此提高灾民的生存自救能力[4]49。

4. 扶持工商业。

面对日趋败亡的封建统治,海瑞积极谋求革新图治的办法。海瑞不讳言利,在他看来,兴利符合圣人之道,是王道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主张兴利。从“仁政”的理论出发,他主张恤民、利民。如何恤民、利民?在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的浪潮中,海瑞提出扶持工商业,搞活市场经济的改革方案:减轻商业税,禁止无偿供应商品,吏胥公事完毕,庭省请亲无事,“听其从农从商”。海瑞还认为矿藏乃天地万物自身之利,开矿取窑应本着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原则,不能以不利为借口,增加矿民负担。海瑞在担任地方官吏的过程中以儒家思想为指导实施的具体措施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在他治理过的地方如浙江淳安、江西兴国、太湖平原等地农田不再荒芜,他辖下的百姓安居乐业且流浪在外的农民也因为他实行的惠民政策而回到原籍,也招徕和安抚了外来流民,原来遭到破坏的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他抑制土地兼并,保障了农民的生产资料,有利于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农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稳定了当时的社会秩序。

二、重视文教

作为一个熟悉儒家文化的官吏,海瑞十分重视伦理道德的教化作用,而伦理道德的践行程度及效果,取决于文教在社会范围的推广。为此,海瑞大力提倡文教并躬行践履,言行一致。

1. 遵守礼教秩序。

还在学校读书时,海瑞就是个遵守规矩的模范学生,在《规士文》中,他追忆自己当学生时的情景:我做小秀才时,见年纪比我大的同学十分恭敬,不敢在旁高声言笑,不甘在班乱序先行。路逢长者,让道一旁;同席年高,叨陪末座。从来没有越礼的时候[1]20。青年海瑞真诚地折服于儒学所揭示的煌煌盛美的天理人道,并且在一举一动中尽力遵循。

2. 维护师道尊严。

海瑞步入仕途,初任福建南平教谕,就以身作则,规定教师于“明伦堂不跪,道旁不跪,迎送同门不出,上官至,一见后,不复同有司做三体揖”[1]21。任教谕的次年,海瑞上级来视察南平儒学,海瑞的两个副手都伏地拜谒,唯海瑞平立不跪,传为佳话,被誉为“笔架博士”。当时士林都称赞海瑞恪守礼法,堪为士范。

3. 培养人才。

在明朝后期,县学教育在很多地方都成了摆设,学官大都敷衍了事。而海瑞在南平教谕任上却实心任事。为了培养造就有用的人才,海瑞对学生严格要求,制定出教约十六条,甄别学生年龄、身份,狠抓教学质量,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在《规士文》中海瑞要求学生尊重师长,倡导以尊师守法为荣。海瑞还强调学习要实事求是,不要弄虚作假,他劝诫学子为人处世要对得起天地良心,能服务于社会,造福于人民。

4. 兴建学校。

嘉靖三十七年,海瑞抵达浙江淳安。在任淳安知县期间,海瑞除了实施重农惠民的政策外,还大力修建学校。他拆掉多余的庙宇祠堂,兴建学校,发展教育事业意在提高人民文化素质。他规定了严格的校纪,并严格要求教官的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他认为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材是利国利民的大事。从此淳安的学风浓厚,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

海瑞对于文教的重视通过言传身教和制定规章制度表现出来,其躬行践履受到人们的交相赞誉,实施的措施也取得了一定的绩效。他在其辖区内推行的文教政策,促进了当地文化的发展,他为当时礼崩乐坏的环境注入一股清新的空气,在一定程度上重塑了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三、忠君爱国

忠君是儒家大力宣扬的观念,海瑞更是将忠君发挥到了极致。嘉靖四十四年,时任户部云南司主事的海瑞遣散家仆、买好棺材,冒死直谏,向嘉靖上《治安疏》指责嘉靖失德荒政,直言“天下不直陛下久已”[1]218。调入京城后的海瑞近距离接触了大明朝的中枢,关于皇帝无道、朝政日非的糜烂局面被摊开在他面前。从小深受儒家教育的他在严峻的现实面前,其道德观、责任感使他无法保持沉默,于是就有了这惊世骇俗的“骂皇帝疏”。海瑞的忠君爱国在这封奏疏的最后一段被表现得淋漓尽致:“陛下诚知斋醮无益,一旦幡然悔悟,日御正朝,与宰相、侍从。言官讲求天下利害……天下何忧不治,万事何忧不理,此在陛下一振作间而已。”[1]220海瑞希望皇帝振作起来,按圣人之言去处理每一件事情,那么天下很快就会变成传说中的大同盛世,百姓很快就会安居乐业,皇帝也自然成为尧舜那样的伟大帝王。从这些文字中我们看到了海瑞的真诚,看到了他的忠君爱国的拳拳之心。海瑞写此疏,不是为了泄愤,也不是为了沽名,他是实实在在为了皇帝为了天下,他骂得激烈是因为他爱得深沉。因为上疏骂帝,海瑞被嘉靖关入大牢。在狱中等死的他,有一天却吃了一席丰盛的宴席。吃完之后,牢子告诉他,皇帝驾崩了,先生要出狱了,早晚得大用。原本应该高兴的海瑞闻听之后,“即大恸,尽呕出所饮食,陨绝于地,终夜哭不绝声。”[5]5930在今天我们也许不能理解他的这种行为,然而在古时中国儒家传统观念中,君为政本,从伦理上讲,君臣重于父子。他骂嘉靖是爱之深责之切,国君代表的是国家,嘉靖的驾崩于海瑞而言无异于是天塌国丧,可见其忠君之心!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精神传统,从小深受儒家思想教育的传统士子海瑞也力行爱国。除了对百姓的仁爱关怀、忠君恤民之外,海瑞在抵御外侮、保护子民上也不遗余力。由于明中期国力不断衰退,沿海倭寇猖獗,经常骚扰、劫掠百姓。当时武备松弛,官兵效率低下、战斗力极差,对于倭寇的暴行毫无防备、反抗之力。海瑞任淳安知县之后见淳安的土城墙已经破旧不堪,无法抵御倭寇,于是决定修筑新的城墙以保证人民的财产安全。海瑞遂向上级筹集到部分资金,剩下的由当地百姓分担,没有任何人有怨言,海瑞采取分工责任制,组织大家保质保量地完成了新城墙的修建。他还招抚流民,组建壮丁,加强军队的训练和建设,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使倭寇不敢再犯淳安[6]47。

总之,作为传统社会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海瑞在其施政过程中始终灌输着传统的儒家思想。他关心民生、以民为本,其出发点和归宿就是为了保护民众的利益,促进社会的进步,缓和社会矛盾,对社会秩序的稳定有积极作用;他重视文教、兴建学校,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地方文化教育的发展;他忠君爱国,为当时精神信仰缺失的时人树起了标杆。其精神光耀千古,其行动堪为垂范!

参考文献

[1]陈义钟.海瑞集[M].中华书局, 1962.

[2]李锦伟.论海瑞的重农政策[J].铜仁学院学报, 2009 (1) .

[3]黄锡之.海瑞与太湖平原治水[J].苏州大学学报, 2005 (4) .

[4]郭名倞.海瑞的防灾救灾思想[J].民政论坛, 2001 (5) .

[5]张廷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 1974.

篇4:海瑞罢官事件真相

蒋星煜在《<高文襄公全集>与海瑞罢官事件》一文(载《读书》一九八二年第一期,以下简称《事件》)中说:“遍访高拱的著作,只有较常见的《病榻遗言》和清初康熙高氏家刻本《高文襄公文集》。前者是高拱和张居正相倾轧的回忆录,后者仅收一般的诗文,对于海瑞罢官事件,均无记载。”因而,对海瑞罢官事件的“具体情况,不得其详。”只有最近“得以发现明万历刻《高文襄公全集》,从而使此历史事件之真相得以进一步公诸于世。”此说似失允当,特商榷如下:

第一,《事件》所披露的几则史料,《高文襄公文集》(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清康熙二十五年高氏后裔高有闻辑)中均予收录。如给事中戴凤翔、都给事中光懋、御史成守节等言官论劾海瑞以及《议革南京粮储都御史》等题奏,分别收于《文集》的《掌铨题稿》卷二三、一四中;高拱为与徐阶“复修旧好”而写的《与存翁徐公》、《答存翁徐公》、《答友人》以及高拱为表白自己不计私怨,对徐阶诸子不法事一意从轻发落而给苏松蔡兵备、刘巡按、李巡按等地方长官的信,在《文集》的《政府书答》中亦载有全文。就是徐阶纵容家人孙五等钻刺的奏疏,也可在《文集》中看到。何况高拱的《政府书答》有单行刻本行世,与海瑞罢官事件有关的重要题奏、御批和言官弹劾等,《穆宗隆庆实录》都有扼要记述。

第二,是不是只有在发现了《高文襄公全集》中的几则史料,就可以使海瑞罢官这一“历史事件之真相进一步公诸于世”了呢?不然,如果单靠《全集》中的记载,仅凭高拱的一面之辞来判断这一历史事件,不仅不能弄清其真相,反而会搞得更加是非难辨。海瑞之所以被罢官,是由于当时社会各阶级之间及朝廷封建统治集团内部斗争的结果,决不是身为内阁首辅的高拱个人的爱憎好恶所能决定的。据《明实录》及《明史》有关列传记载,高拱东山再起之后,对徐阶和海瑞的怨恨犹如骨鲠在喉。“专与阶修,所论皆欲中阶重罪。”“扼阶者,无不至。”(《明史·高拱传》)而后来又为什么对徐阶“复修旧好”呢?原因在于徐阶与张居正早有深交,在其去位之后,“令三子事居正谨”。当高拱“衔阶甚”的时候,“居正纵容与拱言,拱心稍动。”(《明史·张居正传》)尤其是海瑞在江南勒令乡官退田,雷厉风行,而招致怨尤。加上江南乡官代表徐阶为摆脱困境,欲图报复,而听从儒生针对海瑞所采取的“与其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之计,一面以“一尺之书走长安故人”,致书宦官冯保。一面贿赂言官戴凤翔对海瑞罗织罪名,上下齐攻。(谈迁《枣林杂俎·和集》)与此同时,又有张居正和冯保在其中推波助澜,目的在于通过处理海瑞打击高拱,坐收渔人之利。所以,海瑞的被罢官已在所难免。高拱在关于言官论劾海瑞的题奏对海瑞所持的态度以及与徐阶和好、宽解徐氏诸子的不法情事等,无一不是受这种各阶级、各政治集团之间的斗争制约的。当然,高拱以为自己按照以徐阶为代表的乡官的利益和张居正、冯保的意旨办,就可以安抚江南乡官,得到张居正等人的支持,从而稳固自己首辅地位。可是,他并没有想到,张居正支持徐阶为代表的江南乡官势力的目的是企图取首辅而代之。所以,海瑞的被罢官,并未给高拱带来多少安宁,结果是以还乡闲居而告终。

篇5:海瑞的故事

明世宗为人猜忌刻薄,凡是敢于说真话,如杨继盛这样爱提意见的官员,不是被杀头、监禁,就是被革职、充军。因此,之后没有人再敢批评他。但是到嘉靖四十五年,晚年的明世宗遇到一个不怕死,敢于揭他痛处的官员――海南琼山人海瑞。

此时,严嵩父子虽然倒了台,但贪污腐化,吏治败坏的风气没有丝毫改变,明世宗仍然沉溺在求仙问药之中。老百姓越来越穷困。海瑞当时任户部主事,他要上一道奏章,期望皇帝从迷信中醒悟过来。

他明白,奏章呈上去,就会有杀身之祸。但他决心已下,就事先遣散了家人,安排好后事,又给自己买了棺材,诀别了妻子,才将他的奏章呈进宫去。

明世宗倒是耐着性子读完了他的奏章。但是他越看越气。那上面写道:

“陛下即位之初确做过些好事,但是之后却沉溺在神仙和仙药中,追求长生不老。但是尧、舜、禹、汤、文、武这些古圣贤,还有秦、汉那些自称有仙术的方士,至今还有在的吗陛下叫人到处采购炼丹的药材,又大兴土木,修建道宫,耗尽了民脂民膏,弄得民穷财尽。怪不得现今老百姓都说:陛下年号叫“嘉靖”,是家家户户干干净净的意思。陛下二十多年不上朝,滥派官职,跟亲人、官员不见面,猜忌、杀戮臣下,弄得国弱民穷,君道不正,臣职不明,形势十分严重。陛下自比为尧、舜,臣下以为连汉文帝都不如……”

明世宗气得七窍生烟,将奏章狠狠地摔在地上,大喊道:“赶快把这个家伙抓起来,别让他逃跑了!”

宦官黄锦说:“听说这个人不怕死,做官清廉。他自知触犯陛下,活不成了,已经安排好后事,准备好棺材,不会逃跑的。”

明世宗沉默半晌,再将奏章拾起反复阅读,觉得海瑞的话多少有些道理,自言自语连声叹息说:“这个人倒像比干,只是朕还没有商纣王那么坏吧!”他好几个月没有作批复。

但明世宗之后还是下旨将海瑞抓了起来。但是,才过了两个月,明世宗就死了。他的儿子明穆宗即位,才将他放出监狱,恢复了官职。

海瑞,号刚峰。小时候家中很贫穷,所以他能体会穷人的痛苦。他没中过进士,开始仅做县学的教谕(学官)。到任后,他就革除学生向教官送礼送酒食的习俗。提学御史视察县学,县官与其他教官迎接时都下跪,唯独海瑞不下跪,只作揖。他说:校园是教学的地方,不是衙门,教师不该给长官下跪。

之后海瑞做浙江淳安知县,带头废除官员们许多滥收的费用,又严格执行迎来送往时不许铺张浪费、不许赠送礼物的规定。有一回,严嵩死党鄢懋(yānmào)卿以御史的身分,到江南视察,他表面上发出文告,叫地方官员不要送礼,不要铺张浪费,实际上却暗示要吃山珍海味,要收受好处。

消息传到淳安,海瑞自然不愿迎合他。他亲自给鄢懋卿写了封信,说:“读了大人的文告,明白大人喜欢简朴、不爱拍马屁。我相信大人说的都是真心话。但是我听说,大人南下,沿途各处都为大人办了丰盛的酒席,每桌三四百两银子,很阔绰,连便壶都是银子做的。这大约是那些地方官员没有真正领会大人的本意,以为大人心口不一,实际是个喜欢巴结,讲究排场的浮华之徒吧”

鄢懋卿气得脸发红,手发抖,但只好不去淳安了。

还有一次,浙江总督胡宗宪的儿子飘过淳安,嫌驿馆招待不周,将管事人倒吊起来殴打。

衙役慌慌张张跑到县衙门禀报。海瑞说:“有办法对付。”便带着衙役来到驿馆,叫人先将胡公子抓起来,又从他的行李中搜出几千两银子。胡公子大喊大叫:“海瑞,你好大胆,敢抓堂堂总督公子!”

海瑞笑着说:“总督大人有布告,再三告诫属下各州县,迎接上官,不得铺张。这个人如此猖狂,还有大批来历不明的银子,必须是冒充的胡公子,败坏总督的名声,务必严办!”他命令将银子收进国库,另写了封信,连人送到杭州,请胡宗宪发落。胡宗宪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只好将自己儿子臭骂了一顿。

公元1569年,海瑞出任江南巡抚。有钱有势的人家,听说海瑞来了,都夹紧了尾巴,有的躲避到别的地方去,有的把自己朱红的大门漆黑,减少人们的注意。海瑞强迫那些拥有超多土地的豪强大户将强占的土地退出来,分给穷人,而且先拿当朝首辅徐阶家开刀。他还领导疏浚了苏州的吴淞江、常熟的白茆(máo)河。

海瑞的施政措施,获得民众拥护,却遭到官僚地主的反对。由于不断遭到排挤,海瑞被迫辞官回到家乡。公元1583年,他才被起用为南京吏部右侍郎,这时他已是七十二岁的老人了。但他仍勤勉地操劳着,直到死在任上。

篇6:海瑞的故事

和很多同僚不同,海瑞不能相信治国的根本大计是在上层悬挂一个抽象的、至美至善的道德标准,而责成下面的人在可能范围内照办,行不通就打折扣。而他的尊重法律,乃是按照规定的最高限度执行。如果政府发给官吏的薪给微薄到不够吃饭,那也就应毫无怨言地理解。这种信念有他自己的行动作为证明:他官至二品,死的时候仅仅留下白银20两,不够殓葬之资。

然则在法律教条文字不及之处,海瑞则又主张要忠实地体会法律的精神,不能因为条文的缺漏含糊就加以忽略。例如他在南直隶巡抚任内,就曾命令把高利贷典当而当死的田产物归原主,因而构成了一个引起全国注意的争端。

海瑞从政20多年的生活,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纠纷。他的信条和个性使他既被人尊重,也被人遗弃。这就是说,他虽然被人仰慕,但没有人按照他的榜样办事,他的一生体现了一个有教养的读书人服务于公众而牺牲自我的精神,但这种精神的实际作用却至为微薄。他能够和舞台上的英雄人物一样,在情绪上激动大多数的观众;但是,当人们评论他的政治措施,却不仅仅会意见分歧,而且分歧的程度极大。在各种争执之中最容易找出的一个共通的结论,就是他的所作所为无法被理解为全体文官们办事的准则。

海瑞充分重视法律的作用并且执法不阿,但是作为一个在圣经贤传培养下成长的文官,他又始终重视伦理道德的指导作用。他在著作中表示,人类的日常行为乃至一举一动,都能够根据直觉归纳于善、恶两个道德范畴之内。他说,他充当地方的行政官而兼司法官,所有诉讼,十之六七,其是非能够立即判定。只有少数的案件,是非尚有待斟酌,这斟酌的标准是:

篇7:海瑞字汝贤

“海瑞,字汝贤,琼山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海瑞,字汝贤,琼山人。举乡试,署南平教谕,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粟,令老仆艺蔬自给。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都御史鄢懋卿行部过,供具甚薄,抗言邑小不足容车马。懋卿恚甚。然素闻瑞名,为敛威去。

时世宗享国日久,不视朝,深居西苑,专意斋醮。督抚大吏争上符瑞,礼官辄表贺。廷臣无敢言时政者,瑞独上疏。帝得疏,大怒,抵之地,顾左右曰:“趣执之,无使得遁!”宦官黄锦在侧曰:“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帝默然。少顷复取读之,日再三,为感动太息。

(明穆宗隆庆)三年夏,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十府。属吏惮其威,墨者多自免去。有势家p丹其门,闻瑞至,黝之。中人监织造者,为减舆从。素疾大户兼并,力摧豪强,抚穷弱。贫民田入于富室者,率夺还之。下令飚发凌厉,所司惴惴奉行,豪有力者至窜他郡以避。而奸民多乘机告讦,故家大姓时有被诬负屈者。又裁节邮传冗费。士大夫出其境率不得供顿,由是怨颇兴。都给事中舒化论瑞,滞不达政体,宜以南京清秩处之,帝犹优诏奖瑞。已而,给事中戴凤翔劾瑞庇奸民,鱼肉缙绅,沽名乱政,遂改督南京粮储。将履新任,会高拱掌吏部,素衔瑞,并其职于南京户部,瑞遂谢病归。

帝屡欲召用瑞,执政阴沮之,乃以为南京右都御史。诸司素偷惰,瑞以身矫之。提学御史房寰恐见纠`,欲先发,给事中钟宇淳复怂恿,寰再上疏丑诋。瑞亦屡疏乞休,慰留不允。十五年,卒官。赠太子太保,谥忠介。

(取材自《明史?海瑞传》)

【注释】①脱粟:糙米饭。②飚发凌厉:气势猛然。③纠`(zhí):举发纠正。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懋卿恚甚恚:气愤

B.瑞遂谢病归谢:道歉

C.素衔瑞衔:怀恨

D.执政阴沮之阴:暗中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好处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为减舆从提刀而立,为之四顾

B.豪有力者至窜他郡以避木欣欣以向荣

C.并其职于南京户部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趣执之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6.下列对原文有关资料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海瑞迁淳安知县时,为政清廉,洁身自爱,平时穿布袍,吃粗粮糙米,让老仆人种菜自给自足。听说他为老母亲祝寿,才买了二斤肉。

B.明世宗在位久了,不理政务而斋戒修道。无人敢言,海瑞独自上疏。皇帝读了奏章,十分愤怒,把奏章扔在地上,下令左右把他逮起来。

C.海瑞推行政令气势过于猛烈,有些奸民乘机告状,世家大姓有被诬受冤的。朝中多名官员上书陈述他的罪状,皇上迫于压力让他解职而去。

D.海瑞再次上任后,仍然刚正果敢,提学御史房寰害怕被检举揭发,恶人先告状,上疏诽谤海瑞。海瑞也多次上疏请求退休,但皇帝没有同意。

7.把原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

(2)素疾大户兼并,力摧豪强,抚穷弱。贫民田入于富室者,率夺还之。

参考答案:

4.B(谢:辞去官职)

5.A(A:正因;B:表目的,来/连词;C:到/对于;D:代词,他/用于主谓之间)

6.C(“皇上迫于压力让他解职而去”的说法有问题,原文中说“帝犹优诏奖瑞”“……瑞遂谢病归”可作为佐证。)

7.(1)听说他(海瑞)上疏时,自我知道冒犯皇上该死,买了一口棺材,和妻子诀别,在朝廷听候治罪,奴仆们也四处逃散没有留下来的,这样(的人)是不会逃跑的。

“触忤”“市”“诀”“遁”各1分,句意1分。

(2)海瑞向来憎恨大户兼并土地,极力打击豪强势力,安抚穷弱百姓。贫苦百姓被豪富兼并的土地,海瑞全部夺回来交还原主。

“素”“疾”“率”、定语后置各1分,句意1分。

附:文言文译文

海瑞,字汝贤,琼山(今海南)人。考中乡试,被委任为南平县教谕,调任淳安知县。他穿布袍,吃粗饭,让老仆人种菜自给。总督(官职名)胡宗宪以前对人说:“昨日听说海县令为母亲祝寿,才买了两斤肉。”都御史(官职名)鄢懋卿从淳安县经过,海瑞对他们的招待都很简陋,说淳安县地方太小容不下车马。鄢懋卿十分愤恨。但是他早就听说过海瑞的名声,因此只好收敛威风离开了。

当时,明世宗在位时刻长了,不上朝处理政务,深居在西苑,专心致志地斋戒修道。总督、巡抚等高官争着向皇帝贡献有祥瑞征兆的物品,礼官总是上表致贺。朝廷大臣中没有敢说时政的人,海瑞独自上疏。嘉靖皇帝读了海瑞的奏章,十分愤怒,把奏章扔在地上,对身边的臣子说:“快把他逮起来,不好让他跑掉!”宦官黄锦在旁边说:“这个人向来有傻名。听说他上疏时,自我知道冒犯皇上该死,买了一口棺材,和妻子诀别,在朝廷听候治罪,奴仆们也四处逃散没有留下来的,这样(的人)是不会逃跑的.。”皇帝听了默默无言。过了一会儿又读海瑞的奏章,一天里反复读了多次,为之感动叹息。

(明穆宗隆庆)三年夏天,(海瑞)凭着右佥都御史的身份巡视应天十府。属吏害怕他的威严,贪污的人很多自动离职而去。显赫的权贵把大门漆成红色,听说海瑞来了,把红门改漆成黑色。任江南织造的宦官,因海瑞来减少了车马随从。海瑞向来憎恨大户兼并土地,极力打击豪强势力,安抚穷弱百姓。海瑞向来憎恨大户兼并土地,极力打击豪强势力,安抚穷弱百姓。贫苦百姓被豪富兼并的土地,海瑞全部夺回来交还原主。他推行政令雷厉风行,负责(所属、所管)官吏战战兢兢,奉行不悖,以至有潜质的豪强跑到其他地方去躲避。而奸民多乘机告状,世家大姓中不时有被诬陷受冤枉的。海瑞又裁减节约驿站供给费用,士大夫飘过海瑞的辖区大多得不到奉献之物和止宿之地,因此怨言越来越多。都给事中舒化对皇帝议论海瑞,说他拘泥固执,不通晓施政的要领,推荐应当用南京清闲的职务安置他,皇帝还是用嘉许的语言下诏书鼓励海瑞。不久,给事中戴凤翔弹劾海瑞庇护奸民,迫害士大夫,沽名钓誉破坏政事,于是改调海瑞去任南京粮储之职。海瑞要到新任上去,正遇高拱掌管吏部,他一向仇恨海瑞,把海瑞的职务合并到南京户部当中,海瑞于是告病还乡。

篇8:海瑞墓沉思

既然海瑞长眠在这里,我们哪能不因历史的厚重而作深长的沉思?

热带海洋公园去过了,我们带回一腔喜悦,两眼富丽。

假日海滩的细沙走过了,我们带回两脚金粒, 一兜海韵。

忽听说:“海瑞墓到了!”心中骤然间升起一种惊喜。

忽看见一条细长的甬道,连脚步也不敢放得太重。

这就是明朝那位抑权豪、清地亩、均赋役、扶贫弱著名官员海瑞的墓园?

这就是受人崇拜的那位痛陈时弊、被捕入狱、复官后仍然为民呼号的海瑞的长眠之地?

绿树森森,芳草萋萋,椰风低吹。

古碑高竖,坟丘不大,游人无语。

像是怕惊动长眠者的沉睡,人们把脚步放得很轻。

像是怕干扰各自的思绪,人们用眼睛阅读,相互无言。

啊,仕途坎坷的海瑞!1514年生,1587年卒,字汝贤、应麟,号刚峰,是从海南琼山走出的回族人士。曾任过知县,当过户部主事,因指陈时政之弊,被明朝世宗皇帝逮狱论死。穆宗皇帝即位,海瑞出狱,任右佥都御史,颁行抑强扶弱的“一条鞭法”,又遭致论劾,谢病而归。宦海风平,又一次擢升,为南京吏部右侍郎,不久迁南京右都御史,直至病殁于任所。几度沉浮,几番坎坷,写尽了官场仕途的甘苦与险恶。

啊,名声远播的海瑞!虽死于明朝,而口碑不断,载于史,写入书,走进戏剧,搬上舞台,为人民鼓与呼的人就是这样长生不灭,让人惦念!

任由历史评说,任由人们赞美与贬损,铁骨铮铮的海瑞依然一股正气!“文革”风暴掀起前,虽然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长文杀气腾腾,搅得周天寒彻,而海瑞依然还是山峰一座,风光无限!

据说,病殁任所的海瑞是渡海回到海南岛的,是棺木的绳索突断落地而安葬于此地的。

于是,这个原本并不出名的地方出名了,原本并不醒目的地方显眼了,原本并不秀美的地方秀美了,吸引得岛内岛外、国内国外的人士都纷至沓来。

历史就是这样张扬正气,总是将为民鼓与呼的声音存放于回音壁内!

历史就是这样淘汰沙粒,总是把有颗金子般的心的人留存于大脑的沟回!

历史就是这样公正威严,总是用严格的尺子衡量、评介着每一个人!

与人民开玩笑的人,是不能入史的!

与历史开玩笑的人,往往是受历史惩罚的!

人们啊,请读读历史吧,它会让人懂得许多。

人们啊,请来海瑞墓前看看吧,它会让人明白一种很严肃的学说……

2003年2月27日晨4时

篇9:《生死抉择》与《海瑞罢官》

——主旋律文学的命运

新闻学二班

沈闰州

21521045

在当代文学的舞台上,有一类文学值得我们注意。这类文学作品往往顺应着一个官方所提出的“时代主题”,弘扬主旋律,作为教育社会的工具。

诞生于60年代的《海瑞罢官》和90年代的《生死抉择》就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两部。它们的出现,都是时代不可忽略的大事。前者为了迎合毛泽东的意旨而写作,却恰恰被毛泽东理解成翻案之作,对它的大肆批判成为了“文革”的导火索;而后者却成为了新时代反腐影片的开山之作,至今文学界反腐题材创作的热度仍然没有降温。

但是当我们跳出这两个时代的窠臼来审视两个剧本的时候,我们会惊奇地发现,与它们命运天壤之别相对照的是,两部作品从立意、文化背景到人物关系甚至细节都惊人地相似。优秀的中国文学作品,离不开对于五千年传承下来的文化心理深刻的体认,这可以解释他们相似的原因;而政治嗅觉与判断力,则最终决定了这两部作品的命运走向。

两种顺应时代的作家

1959年4月2日,中共八届七中全会在上海举行。晚上毛泽东主席饶有兴致地观看了湘剧《生死牌》,明代清官海瑞的故事引起了毛泽东莫大兴趣。4月4日上午大会上,当讲到人民公社整顿问题时,毛泽东推开发言稿,扳起右指,向与会者说起了清官海瑞:海瑞是忠臣,大忠臣!他对崇道求仙的嘉靖皇帝很不满,给皇帝的上疏中就讲,嘉靖,嘉靖,家家户户干干净净。结果惹恼了皇帝老官,被关进了大牢。后来,得知嘉靖死了居然顿足捶胸,恸哭不止。讲完海瑞的故事,毛泽东意味深长地说:我们共产党人应当提倡海瑞这种一片忠诚而又刚直不阿、直言敢谏的精神。而这种精神正是我们不可或缺的。他希望各级干部在整顿工作中,好好学习海瑞,发扬海瑞精神。

此后,写海瑞的文章和剧本纷至沓来。北京京剧团的马连良先生几次去北京市政府,请副市长吴晗写一出海瑞戏。吴晗1960年底写出京剧剧本《海瑞》,看过剧本,好友著名植物学家蔡希陶提议:本剧不是写海瑞一生,而是写海瑞任江南巡抚之际为民除害,敢怒敢言,直到罢官,不如叫《海瑞罢官》。吴晗拊掌称妙,欣然提笔正式命剧名为《海瑞罢官》。在吴晗开始写作《海瑞罢官》的时候,庐山会议已经开完,彭德怀在会上被打倒。我们今天结合这段史实再看毛泽东称赞海瑞的那段话,其重点是将海瑞的“忠”,而不是海瑞的骂皇帝。特别是彭德怀的倒台,更证明了毛泽东对于直言进谏的人其实没有多少雅量。那么,在这个时候,吴晗为什么还要塑造一个因为刚直而被皇帝罢官的海瑞形象?

吴晗本人是从旧社会过来的历史学家,身上还保留着不少传统文人的特质。而传统文人在现实的阶级专政社会至少有两点致命的弱点:第一是要求思想的独立,第二是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在毛泽东大讲海瑞之后,吴晗作为主管文教的北京副市长,不可能不写点东西交待。他也许知道毛泽东想要的什么样的海瑞,但这显然不是他自己想要塑造的。写出《海瑞罢官》,而不是像以往那样的应景文章,反映了他一直以来积压的情绪的抒发。这种顺应时代,更可以被理解成借时代潮流抒自己心声,是一种独立的、形式上的顺应。

吴晗显然低估了毛泽东变卦的能力。在《海瑞罢官》受到高规格批判的时候,他居然对朋友说:“我写的《海瑞罢官》,经上面(指党中央和北京市委负责同志)看过,有的还修改

过,不会有问题的,你放心吧。我怎么会反党?我相信这件事早晚会弄清楚的。”

相比之下,《生死抉择》的原著者张平和改编者贺子壮、宋继高显得要聪明得多。这个电影诞生于2000年,正是朱鎔基政府下定决心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之时。导演于本正说:“文艺工作者不能远离反腐倡廉这场斗争,应该从政治的高度关注这场斗争,应该积极地运用文艺作品参与这场斗争。”

这部作品的成功,不仅仅是反映了主旋律。更重要的是,用一句话来说,他们精准地反映了时代的主旋律。具体说来,这个剧本看起来平平常常,但是却在“党性”与“人民性”上做到了前无古人的统一(相比之下,《海瑞罢官》的反党帽子戴了好多年,至今互联网上连该一个该剧的完整剧本都没有)。这部剧被舆论称作“历年反腐题材影片中最真实的一个”,而其真实又恰恰在官方能容忍的最大限度之内;全剧揭露了现实政治中的种种“黑幕”,而其中的每一种都可以在之前的媒体上找到允许揭露的先例;剧本反映了目前党内的权力斗争,但这种斗争反映被精心设计在中层,而且斗争的两个主角——李高成和杨诚都是坚定的共产党员,斗争到了结尾,发现这只是一种误会;上层存在着腐败,但是腐败的人只能作副职,在清正廉洁的正职出差时猖狂一时„„如此等等,都皆大欢喜地“深刻”反映了这个片子的反腐主旋律。这种顺应时代,把自己的聪明才智用力在深入观察与迎合上,是一种驯服的、本质上的顺应。

在思想、文学与政治三者密不可分的时代环境下,两种顺应时代的划分,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前一种是在悬崖上游戏,稍有不甚就会有出局跌入万丈深渊的危险;而后一种往往能够在当时创造出一个奇迹般的作品,在体制之内大获成功与嘉许。这样看来,《生死抉择》主角李高成的名言就更有深意了:“你选择了党和人民,党和人民也一定会选择你!”

同与异

首先说人物设计方面。两部戏的主角——海瑞和李高成,都是敢于直言和忠诚的典型。他们都是一种理想化官员的化身,更深入地说,是百姓对于腐败官僚的痛恨的心理的舒解渠道。两个人斥责腐败的话语毫不掩饰地表达了百姓的心声:

你在朝也曾燮理阴阳,谈道学讲孔孟称述先王,居乡里纵子弟田产豪攘,抢民女行贿赂丧尽天良,你纵然使奸计欺君罔上,诬蔑那老百姓如虎如狼,说乡官如鱼肉有话难讲,却难逃万民恨何处潜藏?我海瑞丢乌纱心胸开朗,有一日再居官重整朝纲!(《海瑞罢官》第九幕《罢官》)

国营企业积重难返,步履艰难,所以我们更要咬着牙改革,非改革不可!但这决不能成为有些人贪污受贿、腐败堕落的理由,决不允许这些人趁机大捞特捞,发改革财!如果说,改革是我们这个时代不可回避的阵痛,此刻,我们更应该和工人群众同舟共济,生死与共;那些在此时此刻置国家、群众利益于不顾,挖墙角搞腐败、中饱私囊的人,无异是釜底抽薪、罪加一等,更加可恨、可杀!(《生死抉择》第146幕)

两个人的性格尽管相似,但是一个关键问题是:海瑞是封建时代的官僚,他忠于明朝皇帝;李高成是共产党员,他忠于党和人民的事业。同样是把他们塑造成崇高的形象,李高成所表现是优秀共产党员的共有品质,也就是说,他只是一个泛泛的忠于党忠于人民的化身,政治上完全可靠。而海瑞,历史上确有其人,把这样一个官僚赋予共产主义战士的优秀品质就显得有些问题,更何况“罢官”的情节在当时很容易让人联想起是在为彭德怀招魂呢?

正面人物的对立面也极其相像。直接违法的一个是徐瑛,一个是郭中姚、曹万山等腐败分子,都有着强有力的后台支撑。他们的后台一个是徐阶(退休的宰相),一个是省委常务副书记严阵,并且徐瑛是徐阶剩下唯一的儿子,曹万山是曾经舍身就过严阵的老战友的遗孤。更巧的是,海瑞在天牢的时候徐阶曾经婉言救解,而李高成能当上市长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严阵的提拔。这样,人情与法理的冲突就更加明显了,两部戏剧能够成功的重要一点就是深入

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说服观众接受正义比“报恩”更为重要的观念。

海瑞和李高成的妻子都是“落后”分子的形象,她们都是好人,但是只懂得持家,对于丈夫的事业并没有完全的理解。王氏劝告海瑞:“杀徐瑛申国法不顾情面,人道你忘故旧忍把恩捐。更何况徐太师神通方便,连乡党结官禁气势炎炎。这桩事非小可从长打算,免落得遭报复忧患相缠。(《海瑞罢官》第五场《母训》)吴蔼珍则很现实地反驳李高成的大道理:“够花?你不当家不知道油盐贵!给梅梅请老师、看病、投保险要不要花钱?给你爸办丧事造坟、给妈治病要不要花钱?摆平你老家那一大摊子事要不要花钱?凭咱俩这点工资够吗?再说,咱们退休了怎么办?没有点积蓄,你那退休工资只够喝西北风!还有梅梅怎么办?咱俩总不能陪她一辈子吧?不留下一笔养命钱,她将来怎么活人!高成,这些你都想过没有?”(《生死抉择》第120幕)

但是,她们具有深明大义的潜质,在自己丈夫的劝说下终于改造了自己的思想,站到了正义的一方。相比之下,吴蔼珍的形象更有血有肉一些,从而使得《生死抉择》更加生活化,更加贴近一般的市井生活,这既与电影的表现形式有关,也与90年代人们观念解放妇女地位提升有关。

其次是故事情节方面。腐败案件的发生,都在他们尚未到任或者去党校学习期间,他们来到反腐败的前线,面对着一个异常艰险的反腐形势。大多数官僚都陷入了腐败的圈子中,于是两个人不约而同地采用了私访的办法,直接深入第一线了解情况,又都被当作多管闲事的人。海瑞因为撞到了松江知府李平度差点被鞭打,而李高成则在中阳纺织厂房里面被保安殴打昏迷,直到拖到郭中姚他们吃饭的房间才被认出。被打事件让他们坚定的立场显得更有根基,成为他们摆脱“官官相护”的推动力。

在反腐的过程中,他们都分别触及到了比他们权势大、根底深的腐败后台。并且,徐阶与严阵在最开始都是以正面人物和主角的大恩人身份出现的。于是,当他们的腐败面目败露的时候,海瑞和李高成都面临着一番内心的抉择。海瑞在剧中说:“徐太师纵子弟抢女行凶,夺田产逃税役百姓困穷。顾私恩忘国法读书何用?守封疆抚黎庶要秉至公。”(《海瑞罢官》第五场《母训》)而李高成在摊牌会议上的表白更加慷慨激昂,反映了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浩然正气:“面对这些我当年的同事和朋友,面对共同生活了十多年的亲人,面对提拔了我,引我走上仕途,可以说有恩于我的老领导,我彷徨过,犹豫过,我甚至怀疑自己真的是他们一个圈子里的人。今天,我想明白了,我是共产党员,是人民的公仆,而不是哪个圈子里的人!我为自己的彷徨和犹豫而惭愧!万书记,同志们,现在我郑重声明,有关中纺的问题,凡牵涉到我本人和我家属的,请省委市委一定查到底,就是把我查得身败名裂、家破人亡,把我查得撤了职、坐了牢、杀了头,也要查到底!我宁可以自己为代价,宁可粉身碎骨,也不能让腐败分子蒙混过关,毁了改革前程,毁了我们党,我们的国家和人民!这就是我,一个共产党员的生死抉择,永不回头!”(《生死抉择》第166幕)

这两部作品最截然不同的在于结尾:海瑞被皇帝罢官,依法斩了徐瑛后高举大印悲壮离职;而在李高成似乎山穷水尽的时候万书记“恰巧”及时赶到了会场,制止了严阵一伙的图谋,并且最终将腐败团伙绳之以法。这种结局的安排,与正统的历史唯物主义是切合的。海瑞虽然是清官,但是他触犯了地主阶级的利益,就必然会得到一个悲剧的结局;而李高成是代表人民利益的共产党员,党员的主流是好的,因此正义最终将战胜邪恶。主旋律文学之本然,就是时代意识形态的文学化反应。因此结局是一定的,主线是一定的,就像格律诗一样,离开了这些条条框框就不可能被认可为主旋律文学。

主旋律文学的历史价值

说到主旋律文学的历史价值,在这里当然是指那些优秀的主旋律文学,它们在反映时代主旋律的同时,也十分重视自己的文学特性。它们对于人物的塑造,反映了这个特定时代的理想人格与道德评价标准。

从前一类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主旋律中存在的支流,看到主旋律对于作家的压力和作家在这种压力下写作的坚持与扭曲。后一类作品则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反映时代语言的材料,一个时代的强势话语注入了文学作品的血液,这种融合在这类主旋律作品中无处不在。

相比那些纯粹文学的作品,主旋律作品的表现更加直白,它们要尽量做到不使受众产生歧义的理解。它们对于生活更多的是刻意的提炼,与其说这类作品是对生活的写真,不如说是对生活思想的反映。在《海瑞罢官》中,尽管作者不想凸现,阶级斗争的痕迹仍然随处可见;同样,在《生死抉择》中,官场上的现实逻辑最终让位于人民公仆的崇高品德。

上一篇:9影子案例分析下一篇:汉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