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校教育论文

2022-04-30

摘要透过批判教育学视角,综合评述我国学者对家庭背景与高等教育入学机会、高等教育专业选择之间关系的研究,揭示了高等教育不公平背后的深层原因,以期引起人们对高等教育功能的再思考,为我们思考和解决高等教育不公平问题提供新的视角和路径。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校教育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校教育论文 篇1:

基于混合式教学理论的古代汉语改革研究

摘 要:古代汉语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含有丰富的语言知识和文化信息,对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阅读古籍的能力以及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文化意识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互联网+时代,古代汉语教学面临很大挑战,这就是如何很好地利用网络,来改进传统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混合式教学是随着网络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快速、高效的教育教学手段,需要我们认真总结推广。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理论 古代汉语 教学改革

古代汉语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含有丰富的语言知识和文化信息,对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阅读古籍的能力以及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文化意识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这样一门传统的语言类基础课程,过去已经并且将来也必将发挥其在中学语文教学、古籍阅读等方面的作用。然而,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古代汉语课程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和冲击,产生了一系列问题,比如课时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进等。社会的发展对于古代汉语这门课程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需要我们进行认真反思,改变教学手段,与时俱进,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的有利条件,以负责任的态度进行教学改革,以期能够在新的历史时期焕发青春活力。下面笔者以混合式教学理论为主导来探讨古代汉语课程改革问题。

一、混合式教学理论

混合学习(Blended Learning)的提出源于网络学习(E-learning,也可以称为在线学习或者远程学习)的兴起以及关于“有围墙的大学是否将被没有围墙的大学所取代”的辩论的深入研究和探讨。它是在网络学习的发展进入低潮后人们对纯技术环境进行反思而提出的一种学习理念。

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学习逐渐兴起。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网络学习摆脱了传统学习方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更具有快速、高效、个性化和低成本等优势。

进入21世纪后,随着网络的普及和E-Learning的发展,在企业培训领域中首先出现并经常使用一个词语“混合学习”(Blended Learning)。在国际教育技术界,“混合学习”的思想随即被认可,被引入到学校教育中,很多学者便投入到混合学习理论的研究中来。传统教学和E-Learning各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局限性,只有通过科学的分析和实践检验,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取长补短,才能真正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实现教育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效果。

1.混合学习研究的本质是对“教”与“学”过程中的信息传递通道的研究。

混合学习不仅关注技术通道,更重要的是研究“教”与“学”过程中的信息传递通道,即研究哪些信息传递通道最具典型性,采用什么样的信息传递通道能更有利于促进学生有效的学习和提高学习效果。有效学习的先决条件是学习通道的选择与学习者的学习风格相适应。目前,具有代表性的信息传递通道主要包括:教室、虚拟教室、基于Web的课程、印刷品、光盘、视频、电子邮件、电话、教练与导师、电子绩效系统(EPSS)、软件模拟、在线协同、自定步调的E-Learning、移动和无线通道等。

2.混合是“教”与“学”相关的多方面的组合或融合。

混合学习不是形式上在线学习与面对面学习的简单混合,而是与“教”与“学”相关的多个方面的组合或融合。主要包括基于不同教学理论的教学模式的混合;教师主导活动和学生主体参与的混合;课堂教学与在线学习不同学习环境的混合,不同教学媒体的混合;构成教学系统的教学媒体、教学材料、传输介质、学习环境、教学资源、学生支持服务的教学诸要素混合使用等。

3.混合学习是一种基于网络环境发展起来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策略。

混合学习以多种教学理论为指导,以适应不同的学习者、不同类型的学习目标、不同学习环境和不同学习资源的要求。教学方法以“主导—主体”双主模式为主,即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强调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机结合。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简单灌输者而成为学生学习的设计者、帮助者和支持者。学生不再被当成知识接受的“容器”,而成为认知的主体,教学的过程成为在一定的环境中促进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

二、混合式教学在古代汉语课程中的具体应用

古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专业的基础课、必修课,也是阅读古书的基础课。这门课程主要通过讲授典范的文言文作品、古代汉语常识以及古代汉语常用词,让学生能够熟读一定数量的文言文作品,较系统地掌握古代汉语文字、音韵、词汇、语法、训诂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借助工具书和课本注释,阅读一般的文言文(如《左传》《战国策》《论语》《孟子》)。提高学生阅读古籍的能力是整个教学的核心。

古代汉语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记笔记,学生很少有自主思考训练的环境和机会。教师讲授所借助的媒介也主要是板书,这就造成了很多资料没办法很好地展示给学生,使得课堂讲授枯燥乏味,学生兴趣不高。另外,由于古代汉语内容多,课时又不断缩减,造成时间安排捉襟见肘、课堂教学效果差等问题。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教学方式也面临着一场挑战。如何更好地利用互联网,成为教育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从这个意义上说,古代汉语课堂教学也不例外,就是要充分利用最新的教育手段,比如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但同时,也不能忽视课堂面授。因此,混合式教学势在必行。它与传统教学相比有很大改变:在教学方式上,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占主体地位;在教学形式上,采用传统面对面教学和网络教学;在教学手段上,采用传统教学手段和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环境上,采用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网络课堂。那么,如何将混合式教学具体应用到古代汉语教学中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将传统教学模式和网络课堂相结合,进行混合式教学。

笔者所在院校——许昌学院,已经开始进行以E-learning为中心的网络课堂建设,这为混合式教学提供了很好的硬件支持,教师则制定教学目标、整理课程资源及制作网络课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网络教学资源授课,进行答疑、问题讨论,学生在课后利用网络教学资源进行在线学习、协作学习、讨论交流。

(一)课前利用网络获取备课资源

一堂课的质量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备课情况。古代汉语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学知识,还必须学会熟练地利用网络查找资料,使之为我所用。近年来,与古代汉语教学相关的网站不断增多,这为古代汉语教师提供了丰富的备课资源。这些资源主要包括各类网络媒体素材、教学课件、教案、授课视频、网络题库、常见问题解答、电子书以及文献资料等,可以通过网络下载或市场购买的方式获取。这极大方便了教师备课。在这种情况下,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已经成为高校古代汉语教学的必然趋势。多媒体课件综合运用文本、图片、动画、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图文声像并茂,能带给学生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一个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环境,能加大信息量,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到更多的知识,促进学生对古代汉语知识的理解。”[1]“在多媒体时代,运用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既能增加知识的形象性,符合当今学生的需要,也能节省课堂时间,事半功倍。”[2]因此,课件的选择、制作、整理和加工成为了备课的重要环节。在课件制作过程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搜集资料,提高课件质量。比如:

“汉典网”(http://www.zdic.net/),这是一部提供汉字的字音字义、字源字形、例句用法、汉英互译、方言集汇的在线汉语辞典,也是唯一一部完整显示《康熙字典》《说文解字》所有生僻字的在线字典。

“汉字字源”(http://www.chineseetymology.org/)这是由美国人理查德·西尔斯创办的展示汉字字源的专业网站,该网站对6552个常用汉字进行了字源分析,汇集了31876个商代甲骨文、24223个周代青铜文字,11109个秦汉篆体字以及从秦代到唐代的38596个演变字体。在网站上输入所要查询的汉字,然后点击“Etymology”,这个字的甲骨文、金文、小篆等各种形体,都会一一列于眼前。另附有该字的普通话读音和粤语发音、Unicode码、声部和意部的表示以及《说文解字》的释义等内容。

“国学论坛”(http://www.bbs.guoxue.com/),是由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首都师范大学电子文献研究所、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合办的一个专业论坛,其语言文字专栏设有“说文解字”“故训新诂”“古音今韵”三个板块,管理模式相对比较成熟,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参考价值。

“中国语言文字网”(http://www.china-language.gov.cn),这是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办、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承办的专门针对语言文字、中文信息处理等资源进行整合的网站,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专业性,其“语文博物馆”和“语料库在线”可作为古代汉语教学的重要参考。

但是,多媒体课件容易喧宾夺主,花哨的图片、庞大的信息量、川流不息的动画效果都有可能使学生忙于欣赏课件或抄写笔记而忽略教师的讲解。因此多媒体课件不可滥用,必须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结合,实现教学设计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二)课堂讲授内容要与时俱进、多利用网络进行直观展示

课堂教学是教学环节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的感知、理解、记忆、巩固等学习环节大部分是在课堂教学中完成的。古代汉语教学的内容虽然以古为主,但教师给学生传授的不能是陈旧过时的知识。古代汉语作为一门语言课,与现代汉语以及当今社会生活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内容也要注意与时俱进。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应向学生介绍一些本学科领域发展的最新动态、发展方向和研究热点问题。例如讲《战国策》时,介绍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战国纵横家书》,提到根据地下出土文献校正传世典籍讹误的事例;讲《论语》时,介绍近年出土的大批上海博物馆馆藏战国楚竹简,其中有不见于传世典籍的《孔子诗论》;讲《老子》时,介绍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甲乙本,以及湖北荆门郭店楚墓出土竹简《老子》甲乙丙三组,使学生了解《老子》在流传中古今版本的演变。另一方面,注意把社会生活中各种相关现象与专业课内容紧密结合起来。例如在讲古今词汇变化时,把网络流行语、年度热点词语等当今社会比较流行的现象与旧词的消亡、新词的产生等词汇发展知识联系起来。在讲解古汉语语法知识时,教师把学生学习英语时掌握的英语语法现象与古汉语词序、词类活用等知识联系起来。这些课内外知识的介绍,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对教学带来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

“教育对人的发展从而对社会的发展所起作用的大小,基本上取决于它在多大程度上培养出主体性的人来。”[3]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我们应当由知识的传授者和灌输者转变为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课堂上把各种搜索引擎、检索工具、常用网站以及大型语料库介绍给学生,直观演示并使学生掌握其查检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文献检索能力和网络搜集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并为将来进一步深入研究打好坚实基础。如《上古音简说》一讲,教师就可结合授课内容向学生演示东方语言学网“上古音查询”(http://www.eastling.org/OC/oldage.aspx)的使用方法,只需在该网页键入所要查询的汉字,点击“查询”,就可得到该字的上古韵部、多位专家的上古拟音以及中古声母、韵母、声调等相关信息。

(三)课后要利用网络及时反馈,强化学习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更重视面对面的课堂教学而忽略了课后辅导的重要性。课后的知识强化训练是学生学习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要想切实提高阅读古籍的能力,必须要在掌握古汉语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做大量的练习,使学生深化理解古籍的内容及精髓,才能够有质的内化提升。”[4]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网络的互动性突破了传统教学对时空的限制,师生完全可以在课后利用网络进行动态交流,这对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具有重要作用,也有利于构建新型的师生互动关系。

1.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网络课堂有“教学资源”一栏,可以由教师上传各种网络教学资源,如文档、图片、音频、视频、电子书、网站链接、在线词典等资源。笔者在教学材料中也发布了网上搜集的其他高校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课件。不同风格的课件对比,使学生了解到国内兄弟院校的教学情况。笔者还发布了与古代汉语相关的其他课程的讲义与课件,如“汉语史讲稿”“汉语音韵学”等,使学生能对古汉语相关课程有全局性的了解,拓展了课外知识。大量的学习资源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也让学生能基于资源开展自主学习。

2.开展网络教学互动

网络课堂还有“课程通知、答疑讨论、课程问卷、课程作业”等多个栏目,给师生间、学生间互动提供了多方面支持。在作业区,教师可以针对课上所学的重点难点,提供相关练习或根据教学实际设计练习题,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课上所学的知识,弥补课上练习的局限性,同时也减轻了教师批改作业的负担;在答疑区,学习可以将自己不理解的问题通过留言的方式与老师交流,这样教师可以随时答疑,更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疑问,同时也节约了课上宝贵的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

在我们尽享网络的便捷性和高效性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到网络所带来的弊端。由于网络资源的丰富性,人们在网上几乎可以搜索到所需要的任何信息,这使人们对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惰性因此而生。对教学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学生在完成练习时可以直接到网上去搜索、复制、粘贴,起不到真正练习作用。因此,我们在教给学生利用网络资源的同时,还必须使学生明白网络在学习过程中只是起一个辅助作用,必须克服对网络资源的依赖心理。另外,网络信息资源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应当根据学习需要合理取舍信息资源,判断材料的可信度,不可盲目信从网络。

三、混合式教学改革效果调查

为了更好地了解网络教学的效果,笔者在授课学生中做了几项调查。古代汉语课程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二年级开设,调查的对象分别为相关专业本科二年级学生。

从表中可以看出,两个专业本科学生绝大多数支持进行网络课堂教学,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加网络课堂活动,按时完成网络课堂作业;希望学到哪些内容,大多数学生的回答是希望学习古代汉语词汇、了解古代文化已经读懂文言文,说明学生有比较强的学习欲望;针对古汉语是否难学这个问题,大多数回答有点难,说明应该在古代汉语的教学方面进行改革,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在古代汉语学习中遇到哪些困难,学生的回答比较分散,主要是不识繁体字、不认生僻字以及不懂词义三方面,说明要加强古代汉语字词教学;在网络课堂对古代汉语学习有无帮助这个问题上,两个专业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有帮助,说明网络课堂对于提高古代汉语学习的效果,是有帮助的,我们应该坚持下来,不断完善、充实网络课堂,使其在古代汉语教学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综上所述,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可以充分利用混合式理论进行古代汉语教学,以提高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和网络课堂中必须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丰富的网络资源能够增加教学过程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使学生迅速有效地掌握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率。同时,网络的互动性突破了传统教学对时空的限制,师生可以在课后利用网络进行动态交流,这对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具有重要作用,也有利于构建新型的师生互动关系。可见,进行混合式教学是优化古汉语教学实效性的有效途径,值得深入探讨。

(基金项目:许昌学院教研项目[项目编号:02015016]资助。)

注释:

[1]赵家栋:《如何走出古代汉语教学的困境》,西昌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第134页。

[2]王彩琴:《试论高校古代汉语的教学》,中国成人教育,2010年,第3期,第37页。

[3]王策三:《教育主体哲学刍议》,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4期,第85页。

[4]曲殿宇:《从知识内化的视角审视古代汉语教学》,教育与职业,2010年,第8期,第101页。

参考文献:

[1]赵家栋.如何走出古代汉语教学的困境[J].西昌学院学报,2011,(4).

[2]王彩琴.试论高校古代汉语的教学[J].中国成人教育,2010,(3).

[3]王策三.教育主体哲学刍议[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4,(4).

[4]曲殿宇.从知识内化的视角审视古代汉语教学[J].教育与职业,2010,(8).

(于正安 许昌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461000;周慧娟 许昌市魏都区健康路小学 461099)

作者:于正安 周慧娟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校教育论文 篇2:

学校与专业编织社会

摘 要 透过批判教育学视角,综合评述我国学者对家庭背景与高等教育入学机会、高等教育专业选择之间关系的研究,揭示了高等教育不公平背后的深层原因,以期引起人们对高等教育功能的再思考,为我们思考和解决高等教育不公平问题提供新的视角和路径。

关键词 家庭背景 高等教育 公平 述评

Schools and Professional Weaving Society

——Family Background and Review of Higher Education Unfair

HAO Panpan

(Faculty of Education,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Key words family background; higher education; fair; review

隨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占适龄人口的比例也逐年增长。由于高等教育培养的是和劳动力市场紧密相关的专业性人才,因此,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增多,社会劳动力也必然越来越多地由受过高等教育培训的人员来提供,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正逐渐遍及社会的各个角落,为社会带去新的思想观念和技术技能,影响社会结构的变化和社会形态的发展,一个由高等教育型塑的社会正在形成。

尽管越来越多的人有权利和机会接受高等教育,但同样是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在社会中的职业和地位却千差万别,导致差异的表层原因是高等教育本身的两个重要影响要素:专业选择的好坏和学校水平的高低,专业的不同导致了职业的差异,学校水平的高低则影响了人们在社会上的起点,因而,看似专业和学校共同塑造了一个人在社会上的职位和地位,但是,批判教育学者却透过表象看到了背后的深层原因。以布迪厄为代表的西方批判教育学者基于对高等学校学生所做调查的实证研究,颠覆了人们基于日常经验判断所认为的高等教育是推进社会公平和实现社会公正的强有力手段和途径的观念,引起人们对高等教育功能的反思,让人们认识到高等教育并不像感觉直观那样合理,相反,它是社会的不公平和不公正合法有效的维护者,是造成社会阶层渐趋固化的根源。根据批判教育学流派的观点,高等教育是社会文化的再生产,是在社会中占优势的群体把他们的文化通过高等教育进行复制和传递,以使他们的子女通过高等教育的合法途径,继续维持他们在社会上的优势地位,下层人家的子弟和文化处境不利者的子女很少能在高等教育系统内取得成功。看似由学校水平高低和专业选择好坏导致的高等教育成就差异,实质是由家庭背景差异导致的高等教育不公平。

我国的学者参考批判教育学者对高等教育功能的反思认知,对我国高等教育中家庭背景与高等教育入学机会、高等教育专业选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也发现了家庭背景是导致高等教育不公平的重要因素。因此,通过对学者所做研究的述评,能够更深刻地理解高等教育中的不公平现象,反思高等教育在现实社会中的功能作用,为解决高等教育不公平问题提供新的思考方向和策略选择。

1 家庭背景与高等教育入学机会

分数面前人人平等是高考公平的一个重要准则,也就是说,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不因性别、年龄、地域、家庭背景的不同等而有所差异。但众多学者的研究以及笔者对众多学者所做研究进行的分析都发现家庭背景是影响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一个重要因素,家庭背景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上的公平性。

文东茅(2005)使用北京大学“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毕业生就业”课题组200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问卷调查得来的数据,分析家庭背景对我国高等教育机会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背景对子女的高考成绩和入学机会有显著影响,父亲的学历越高子女的高考成绩越高,父亲的学历越高、职业越好的子女进入高等教育和好大学的机会也就越多。①

丁小浩(2006)研究了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规模扩大与高等教育入学均等化的问题,研究表明,获取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与父亲职业状况、家庭经济背景都有显著的相关性,如果父亲职业是农民或普通工人,其进入重点高等院校的机会就非常小;而父亲职业是单位负责人或高级技术人员的,其进入重点高校的机会明显大于其他家庭出身的人员;家庭经济收入对子女进入重点高校有显著性的影响。②

杨东平(2006)对部分高校不同家庭背景大学生的调查显示,在高等教育扩招之后,农村学生在重点高校中的人数比例明显下降,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阶层差距呈现扩大的趋势,中高级管理技术人员阶层子女更多集中在优势高校,而农民、工人和下岗失业人员阶层子女更多集中在普通院校和大专院校。③

侯龙龙等(2008) 利用2002年北京师范大学“大学毕业生就业意向与就业行为”课题组的调查数据,考察父母亲的教育背景对子女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父母亲的受教育情况尤其是母亲的受教育情况对于子女高等教育的数量获得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父母的受教育年限越高,子女越有可能跨越专科层次而获得接受本科教育的机会;母亲的受教育年限越高,子女越有可能在重点大学接受本科教育。④

杜桂英(2009)采用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研究”课题组于2009年6月进行的第四次问卷调查结果对家庭背景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在数量和质量两个维度上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来自低收入家庭、父母学历较低、父母职业为非管理技术类的学生入读“211”学校的比例低于高收入家庭、父母学历较高、父母职业为管理技术类的学生。⑤

黄四林等(2014)基于北京某重点大学2007-2012年的调查,研究家庭背景與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关系,调查结果发现,相对于社会经济文化地位低的家庭,社会经济文化地位高的家庭的子女在高校学生构成中占主要成分,在获得优质高等教育机会上具有明显的优势。⑥

此外,孟东方(1996);钟宇平,陆根书(1999);郭丛斌,闵维方(2006);刀福东(2007);杨倩(2012);杨丹宇(2012)等学者的研究也都证实了家庭背景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影响的不公平,优势家庭背景的学生获得了更多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

李春玲(2003)指出,1990年代中后期以来,高等教育机会供给量的增加,有助于平抑精英化的发展趋势,但由于社会分层与家庭背景差异导致的机会分配的不公平已经严重影响了弱势家庭背景学生的发展和上升流动机会。同时,教育机会不平等也会促使社会朝着两极分化的方向发展,增强人们的不公平感,影响社会的整合度。⑦

2 家庭背景与高等教育专业选择

高等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的专业化人才,在大学中就读的专业与将来在社会上的职业有很大的关联性,特别是与专业化很高的职业之间。社会上由于工作环境与工资待遇等所形成的职业好坏之分,相应地投射到大学中来就形成了专业的好坏之分。在社会中占优势地位的家庭,不仅帮助其子女进入更好的大学,也帮助他们选择更好的专业。很多学者的研究证实了家庭背景与专业选择之间的关系:优势家庭背景的学生更容易选择好的专业,这体现了家庭背景对大学生专业选择影响的不公平性。

孟东方等(1996)于1996年时重庆市八所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的本科学生就有关问题进行了专题调查,旨在揭示不同专业城市学生和农村学生的差异、学生父母职业对专业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学生考入热门专业的比例远高于农村学生,能就读热门专业的学生其父亲大多是事业单位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和党政机关干部。⑧

钟宇平,陆根书(1999)对中国3个城市14所高校13500多名大学生的调查,发现学生选择高校与专业时,与其社会经济地位存在着显著的关系。父亲教育程度低、父亲的职业是工人或农民;家庭收入水平低以及家庭居住于农村的学生,更多地选择教育、农林和地矿工程等专业。而父亲教育程度高、父亲的职业是党政机关干部、专业技术人员或大中小学教师;家庭收入水平高和家庭居住于大中城市的学生,则更多地选择了新闻传播、艺术、经济管理与法律等专业。⑨

余小波(2002)对某所高校2000级学生的实证研究表明,农村考生入读排在前5位的专业分别是:物理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供用电技术、汉语言文学、热能动力工程,这些专业,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一般专业。而城镇考生入读排在前5位的专业分别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财务管理、经济学、电子信息与通信技术,这些专业恰好是当前社会上较热门,毕业后待遇较优厚的专业,大都是该院学生入读的首选专业。⑩

刀福东,丁小浩(2008) 利用《中国城镇居民教育与就业情况调查-2005(CHUHEES-2005)》调查数据,发现大学生专业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受家庭背景的影响,家庭经济背景较好的学生偏爱文科和管理学科,而对工科、理科和经济学科的偏好相对稳定,父亲职业较好的学生倾向于选择工科、理科和文科,而不喜欢选择管理学科和经济学科,父亲是党员身份的学生更多地选择了经济学科。

此外,殷红霞(2006);樊明成(2012);曹雯瑜(2013)的研究也都表明,家庭背景好的学生更多地就读于大学中的热门好专业。

根据有效维持不平等理论,当某个特定的学校教育层次还没有普及时,优势社会阶层将利用其固有的优势帮助自己的子女获得该层次的学校教育,一旦该层次学校教育接近普及时,优势社会阶层会继续利用其优势确保自己的子女获得数量相同但质量更高的教育。毫无疑问,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背景好的家庭将继续帮助其子女维持甚至扩大在专业上的优势,造成更大的不公平。

3 学校与专业编织社会

尽管高等学校都在为培养高素质的专业化人才而努力,但不同大学由于教育理念、师资水平、资源存量、名气大小、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的差异,社会对其毕业生的认可度也存在差异,导致它的毕业生在社会层级中就业的起点不同。进入好的大学不仅意味着接受高质量的教育,同时也预示了将来工作的高起点。例如,清华、北大等国家重点大学的学生更多地进入到国家部委、省市机关、国有大中型企业、知名跨国公司、知名高等院校等工作,但地方普通高校的学生更多地进入到乡镇机关、中小企业、中小学校等工作,学校的类型(重点/普通)、水平(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在社会层级中的起点,学校越好,起点越高。

但即使相同的社会层级中,由于职业声望、职业待遇、工作环境等的差异,也有职业类型和职业地位的差异。比如同样是在国家部委工作,财经部门与政法部门中工作人员的社会地位明显高于农林部门和教育部门中的工作人员;即使在普通中小学里,语数外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也要高于政史地老师。而在社会中从事的职业类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所学的专业,因为在职业专业化的时代,专业与职业的关系越来越紧密。所以,大学中所学专业的冷热和好坏决定了人们将来在社会上的职业类型和职业地位,专业越好,职业地位越高。

根据高等教育中学校和专业两个方面的重要影响因素,笔者建构了学校与专业编织社会的九方格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在学校与专业两个维度上,接受高等教育的人中,如果学校和专业都好,那么他们将处于社会优势地位,如果学校和专业都不好,那么他们将处于社会劣势地位。学校和专业共同影响了人们在社会上的起点和地位,也即学校和专业编织了人们所处的社会。

图1 学校与专业编织社会的九方格理论模型

通过对学者所做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由于家庭背景与高等教育入学机会、高等教育专业选择都存在很大关系,家庭背景好的学生获得了更好的高等教育机会和更优的高等教育专业。更好的高等教育机会意味着家庭背景好的学生通过接受高质量的高等教育获得进入社会高层级的资格,更优的高等教育专业意味着家庭背景好的学生通过高水平的专业学习进入职业地位高的领地。家庭背景作用于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和高等教育专业选择,优势家庭背景的学生通过高等教育合理合法筛选后继续维持其家庭在社会上的优势地位,阻抑了社会阶层的垂直流动,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对高等教育功能的反思,同时,也为我们思考和解决高等教育不公平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路径。

注释

① 文东茅.家庭背景对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及毕业生就业的影响[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3(3):58-63.

② 丁小浩.规模扩大与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化[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4(2):24-33.

③ 杨东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扩大之中的阶层差距[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1:19-25.

④ 侯龙龙,李锋亮,郑勤华.家庭背景對高等教育数量和质量获得的影响——社会分层的视角[J].高等教育研究,2008.10:39-45.

⑤ 杜桂英.家庭背景对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影响——基于2009年高校毕业生的调研报告[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10:78-84+5.

⑥ 黄四林,辛自强,侯佳伟.家庭背景与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关系及其趋势家庭背景与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关系及其趋势[J].中国青年研究,2014.3:46-52.

⑦ 李春玲.社会政治变迁与教育机会不平等——家庭背景及制度因素对教育获得的影响(1940-2001)[J].中国社会科学,2003.3:86-98+207.

⑧ 孟东方,李志,周顺文,朱勋春,苏玲.学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高等学校类 型及专业选择的相关性研究(下)[J].渝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4:65-79.

⑨ 钟宇平,陆根书.收费条件下学生选择高校影响因素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1999.2:34-40+44-45.

⑩ 余小波.当前我国社会分层与高等教育机会探析——对某所高校2000级学生的实证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02.2:44-47.

刀福东,丁小浩.家庭背景与大学生专业选择[A].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经济学分会.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经济学分会,2008:10.

张玉婷.从结构到文化——家庭背景与高等教育升学研究述评[J].复旦大学教育论坛,2011.9(6):45-49.

作者:郝盼盼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校教育论文 篇3: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师范院校学生转专业倾向及动机研究

[摘 要]了解当代大学生转专业倾向及动机是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方式。以师范院校学生为例,构建专业关联网络,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大学生转专业倾向,并结合院校对比与深度访谈,深入探讨大学生转专业动机。研究发现:师范类学生转专业规模逐步提升,转入专业以师范类的数学、汉语言、英语等热门专业为主,但多样化选择趋势显著;兴趣优先、职业引领、盲目从众是学生转专业的三种主要动机类型。研究可为师范院校制订学生培养目标及专业设置提供优化思路。

[关键词]大学生;转专业;师范院校;社会网络分析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9.10.014

大学生本科所学专业对其未来职业选择有重要的影响。在校学习期间,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部分学生由初入学所选专业转入其他专业学习,转专业制度在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教育中盛行已久。2003年1月,上海复旦大学首开中国高校转专业之门,允许244名学生重新选择新的专业继续学习,被看作中国高校转专业的标志[1]。关于大学生转专业问题的研究,有些学者以高校的某一学院为例,探讨了大学生转专业的现状、动因及对策[2][3][4],而有些学者从不同年级的大学学生转专业行为的影响因素方面进行研究[5][6][7],还有一些学者分析了大学生转专业后续的适应性问题[8-10],现有研究对于大学生转专业倾向及动机问题的研究方法主要以问卷调查、案例访谈等定性的方法为主[11][12][13][14]。对于大学生转专业问题的探究,国内总体上仍处于对大学生转专业现状、原因、对策的定性理论探讨阶段,缺乏对不同类型高校的大学生转专业问题的深入探究。

综上所述,大学生转专业制度是高校提高人才素质结构的重要方式。而国内对高校学生转专业问题的研究仅在定性的机理探讨及行为对策方面,其中缺乏定性的。不同类型高校学生转专业倾向及深层次的动机探讨。学科建设是师范类院校获得长远发展的重要基础[15]。因此,研究师范院校学生转专业的问题对师范类院校的学科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信阳师范学院是我国改革开放后河南省创办的第一所本科高校,是河南省重点建设的两所师范大学之一,学校拥有40余年的本科和20余年的研究生办学历史与经验。本研究以信阳师范学院2015—2018年本科生转专业数据为基础,并与南京师范大学转专业学生特征对比,通过社会网络、统计分析、半结构式访问调查方法,从中观尺度探讨师范类学校学生转专业倾向,从微观尺度结合地理科学专业学生背景,探索地理科学学院学生转专业动机,以期为师范院校制订学生培养目标及专业设置提供理论参考。

一、方法与数据

(一)社会网络分析

社会网络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简称SNA),是通过抽象社会实体之间的联系,建立网络结构,根据网络的模式、结构及功能的特征进行研究的社会学分析方法。结合本研究主题,本文选择度数中心性与中间中心性两个关键指标分析学生的转专业倾向。度数中心性(Degree Centrality)是网络分析中刻画节点中心性(Node Centrality)最直接的度量指標,一个节点的节点度越大就意味着这个节点的度数中心性越高,该节点在网络中就越重要[16]。中间中心性是测量行动者对资源控制的程度,当点处于许多其他点的捷径上,则就具有较高的中间中心度[17][18]。度数中心性和中间中心性均是反映网络中心性的重要指标,在具体计算时中心度又可分为绝对中心度与相对中心度两类。下面以绝对中心度为例介绍相关计算公式。

本文关于中心性相关指标的计算均采用绝对中心度指标,计算过程由UCINET6.9软件实现,并运用NetDraw软件绘制出度数中心度和中间中心度网络结构图。

(二)数据来源与处理

本文研究所需样本均来自于信阳师范学院和南京师范大学。其中对比分析了信阳师范学院和南京师范大学两所师范类高校的转专业制度和学生转专业特征。信阳师范学院2017年新修订了《信阳师范学院转专业管理办法》,该规定指出“学生在学习期间对其他专业确有兴趣和专长并提供相关说明材料,经学校认定转专业更能发挥其专长的允许其转专业”[19]。由于南京师范大学本科招生政策的特殊性,《南京师范大学本科生转专业实施办法(暂行)》中规定“招生时有特殊要求的艺术类、体育类等专业的学生不得转入普通专业学习,外国语中学推荐保送录取的学生不得转入非外语类专业,经过专业分流的学生不得申请转入本专业类所含的其他专业”[20]。专业制度的实行,能够优化高校培养学生的质量和结构,从而促进大学生个性的发展。本文主要选用信阳师范学院2015—2018年一个培养周期内全校本科生的转专业数据,以期在一个完整培养周期里全面分析学生转专业的倾向,进而以地理科学学院转专业学生为对象,以半结构式访谈的方式深入剖析地理学院学生转专业动机。

二、师范院校学生转专业倾向分析

(一) 不同学院转专业基本概况

2015—2018年转专业学生数量大幅提升。2015年信阳师范学院转专业学生总数为144人,2018年增长到328人。各学院间差异较大,存在转入与转出都比较集中的情况。

其中,2015年转入的学生中,分别有23.61%、15.28%、11.11%的学生转入数学与统计学院的数学与应用专业(师范)、商学院的会计学专业、文学院的汉语言文学专业;2015年转出学生总数占比最多的专业为地理科学学院的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比例为8.33%。2018年转入的学生中,分别有21.17%、14.98%、14.33%的学生分别转入数学与统计学院的数学与应用专业(师范)、外国语学院的英语专业(师范)、化学与化工学院的化学专业(师范);2018年转出学生总数占比最多的专业为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的土木工程专业,比例为11.28%。学生转入的专业中虽仍倾向于师范类专业,但不限于会计学、汉语言文学等热门专业,而转出专业中理工科专业学生数占比较大。2015—2018年,学生转专业文史和理工类别上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但是文转文、理转理、理转文较为常见,文转理极少出现。由于相同学科类别共同性大,在转专业过程中其互通性也较跨学科类别较强,因此文转文,理转理较为常见。又由于某些招生专业文理兼收的特殊性,其文理学科间的转入转出自由度也较大。如地理学科,高中是文科类专业而在大学却属于理工科,同时,其又是文理兼收的专业,因此由于相同学科间,高中与大学学科类别的转化,理转文也较为常见,而文转理却极少出现(表1)。

(二)专业关联网络的中心性分析

1.度数中心性。

各学院整体网络的度数中心势由2015年的43.60%大幅下降到2018年的30.56%。2015年度数中心度值较大的学院分别为商学院9、数学学院8、文学院为5;2018年度数中心度值较大的学院分别为数学学院8、化学学院7、文学院7;度数中心度均值由2015年的1.89小幅上升至2018年的2.65;2015——2018年,化学、外语、历史、文学等学院的度数中心度提升,数学学院下降,商学院无变化。因此可知,整体上,转专业中各学院间的集中影响度下降,差异性变小,在存在转专业的学院中,影响力较大的学院仍为文学院、商学院、外语学院较为热门的师范类学科,学生转专业选择呈现更加多样化的趋势(表2)。

2.中间中心性。各学院整体中间中心勢由2015年的5.38%上升至2018年的9.58%。2015年中间中心度值较大的学院分别为商学院15.83、政法学院8.00、教育学院4.33;2018年中间中心度值较大的学院分别为计算机学院35.50、历史学院27.67、商学院23.84;中间中心度均值由2015年的1.89大幅上升至2018年的7.35。2015年至2018年,各学院的中间中心度值普遍增大,化学、计算机、历史学院提升最大。在存在转专业学院中,各学院的影响程度呈现较为均衡的趋势,学生转专业选择多样化,不限于热门专业为主,各学院间的联系加强(表2)。

综上所述,师范院校学生在转专业的过程中更倾向于向师范类专业转入。较倾向转入如数学、汉语言、英语等近年就业比较热门的专业,但也越来越不限于这些专业;学生在转专业的过程中学科类别的选择日趋多样化,在转专业的过程中各学院之间的影响力渐趋均衡(图1)。

三、师范院校学生转专业动机分析

以地理科学学院2015—2018年转专业学生为主体,采用半结构式调查方法,深入访问转专业动机。结合访谈情况,将目前大学生转专业的动机概括为三种类型:兴趣优先型、职业引领型和盲目从众型。

(一)兴趣优先型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支撑力,是当代大学生转专业的首要因素。由于对自身兴趣爱好的坚持,有些同学从不喜欢的专业转入感兴趣的专业学习,部分同学由于填报志愿时对所学专业的不了解,经过入学的一段学习之后对所学专业兴趣度低,导致学生在所学专业中觉得枯燥乏味;还有些学生受到高中文理科的影响,由于高中与大学文理科的差异,不能适应高中和大学文理科的转换,缺乏对所学转专业的感知度和认知度,因此对大学所学专业缺乏了解兴趣,萌生转专业的念头。

教务统计数据显示,在2018年新入学的学生中,其中“00后”的学生占新生总人数的55%,由于“00后”更多呈现出坦率直接的性格特点,其自我意识特别强烈,深受以人文主义和科学精神为表征的现代文明的洗礼,鲜有受到传统伦理观念的束缚,表现出鲜明的主体性特征[21]。据南京师范大学调查数据显示,有2/5的学生在填志愿时根本就没考虑过自己的兴趣爱好。在调查的南京师范大学学生转专业的个人原因里,有63%的学生中对原专业不感兴趣。因此以兴趣为主导的大学生转专业动机是师范类院校学生转专业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发展,选择适合自己兴趣方向发展的专业学习,也有利于学生未来职业选择,提高未来学生职场工作的适应性。但在转专业过程中,也需要学生认清自己的兴趣所在,对自身性格特点深刻了解分析。

(二)职业引领型

大学生所学专业未来的就业前景是其在转专业中所考虑的一个因素。由于近年来就业压力的增大,更受到外界所谓热门专业好就业的影响,尤其是师范院校的师范类专业。由于其学制的特殊性和专业性,更是吸引学生转入的重要原因,因此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是学生专业选择的重要原因。当代大学生本着所学即为所用的观念,认为目前所学的专业一定要是未来就业领域所能用得到的专业,因此在经过大学生自己本人判断及对外界的信息感知后,对于转专业有其自己的认识。

信阳师范学院2017年、2018年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分别为70%、69%,现状满意度分别为73%,74%,工作与职业期待吻合度分别为60%、59%,均较为稳定[22]。目前很多大学生在就业之前缺乏正确的职业规划,因而导致其就业选择的局限性[23]。因此可知大学生所学专业是其未来职业选择的重要导向,以就业前景为主导的大学生转专业动机是学生在受外界信息的刺激而做出的选择,如受到热门专业就业前景好的观念的影响。据南京师范大学的调查研究数据显示,师范类、金融学、经济学、会计学、法学等就业前景好的专业成为转入的热门专业,而能源院的工科专业、社会学类、物理学类、公共管理、生物技术、旅游管理等就业前景没有那么好的专业成为转出的热门专业[24]。而这些所谓的热门专业往往在高考填报志愿时由于报考人数多,因而造成分数线过高。因此在进入大学后,一些当初因为低分而不得调剂到其他专业学习的学生会再次的选择转入这些热门专业学习。

(三)盲目从众型

经访问调查研究发现,盲目从众跟风的大学生转专业动机是目前大学生转专业的重要原因。多数学生因为对所学专业认识不清楚,缺乏学习动机,同时对自己的学习目标缺乏准确的定位,因此在受到外部信息的刺激,看到周围同学转专业的时候萌生转专业的念头。据南京师范大学调查数据显示,在转专业之前仍有小部分的学生对所要转入的专业一点也不了解,这些学生的转专业原因大都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盲目从众式的转专业类型不仅对学生的个人发展还是学校的教学建设都有一定的影响。

长期以来,高中与大学的衔接不够紧密,具体表现为高中生进入大学后学力水平下降、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意愿不强、不能很好地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等,这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也影响了高等教育对人才的培养质量[25]。南京师范大学的转专业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受到宿舍室友转专业或是别人口中所谓的好专业的影响而转入其他专业的学习,部分转专业的学生甚至对要转入的专业一点也不了解。初入高校的大学生,因大学课程和培养目标与高中的差异,大学学习目标的自由性程度大大增强,因此部分学生在学习大学新课程的过程中由于对所学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标准缺乏了解,从而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迷茫倦怠的心理,因此在看到身边同学转专业的时候,出现盲目跟风的现象。

四、 结论与讨论

本文运用社会网络分析和访问调查的方法,基于2015—2018年信阳师范学院转专业学生数据,结合南京师范大学转专业制度及学生转专业动机和特征,对师范类院校在校大学生转专业的倾向与动机进行深入分析,并得出以下几点结论:一是师范类院校学生转专业人数逐年增加,学生选择专业类型多样化。师范类专业依然是转专业的热门选择,但是学生选择转专业的类型越来越不限于这些专业。二是数学院、文学院、商学院是学生转入的主要学院;地理学院、历史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是主要的学生转出学院。其中,2015—2018年,整体网络的度数中心势下降,中间中心势提升,表明在转专业中,各学院間联系性增强,各专业影响力呈较为均衡的趋势。三是兴趣优先、职业引领、盲目从众是信阳师范学院学生转专业的主要动机。其中“00后”大学生群体的鲜明个性是其以兴趣为导向的转专业动机的主要原因;职业前景的判断是大学生转专业的重要原因。又由于高中与大学学科衔接的不紧密,导致部分学生学习意愿不强,造成部分学生盲目的转专业。

由于研究量化数据在时间跨度上也较短,只分析了2015—2018年这一个学生培养周期的学生转专业数据。同时,转专业动机调查主体范围也较小,未能比较不同学科类别下转专业学生动机的差异性。如果能从行为地理学的视角,分析转专业学生的动机和倾向与生源地的关系,将更具有现实意义。因此,鉴于以上这些不足和设想,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24]黄俊利.大学生转专业现状及原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8.

[2]金蕊.浅析大学生转专业现状及应对措施——以武汉某高校某学院为例[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6(05):32-35.

[3]李永菊,王建军.高校大学生转专业的原因与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8(11):115+124.

[4]陈今良,唐锐.浅析大一学生转专业原因与应对措施[J].才智,2018(10):124.

[5]江海峰,张军.大学生转专业行为影响因素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02):113-115.

[6]郑永贤,薛菲.大学生转专业的多因素驱动机理分析[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7(06):20-24.

[7]杨国栋等.信息不对称视角下大学生转专业动因及对策研究[J].管理观察,2018(32):127-128.

[8]王小玲.转专业大学生学习适应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7.

[9]刘冰,李荟.大学生转专业后学业问题考察——以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土木工程专业2013级为例[J].文教资料,2018(30):141-143.

[10]卢其威等.大学生转专业前后学业发展的相关性研究[J].高教论坛,2018(03):118-121.

[11]梁扬眉,许健,牛显春.高校大学生转专业研究及应对措施[J].管理观察,2018(21):135-136+139.

[12]何仔晶.大学生转专业的原因分析与对策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2014(09):153-154.

[13]林文,王雪霞,曾金盾.大学生转专业原因与对策初探[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4(04):14-15.

[14]张亦弛,徐开新.大学生转专业问题研究[J].新乡学院学报,2017(04):71-73.

[15]田锋.国内部分师范类院校学科建设水平现状研究——基于2017年全国学科评估的数据[J].上海教育评估研究, 2018(05):62-66-79.

[16]汪小帆,李翔,陈关荣.网络科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17]刘军.整体网分析讲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格致出版社,2009.

[18]李晓冉,蔡国永.社会网络个体节点影响力研究[J].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3 (04):309-313.

[19]信阳师范学院转专业管理办法[EB/OL]. http://jwc.xynu.edu.cn/gzzd/1039.htm.

[20]南京师范大学本科生转专业实施办法(暂行)[EB/OL]. http://jwc.njnu.edu.cn/info/1294/3767.htm.

[21]张欣.“00后”学生群体特点及教育管理模式探究[J].才智,2019(08):32.

[22]信阳师范学院2018年度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EB/OL].[2018]. http://zsjy.xynu.edu.cn/.

[23]周颖, 靳伟涛. 高校毕业生就业困境与对策研究[J]. 学周刊,2019(15):182.

[25]徐永青.“高大衔接”:中日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机制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7.

(责任编辑:王岚)

作者:乔伟峰 喻超 杨慧

上一篇:人寿保险公司基层团队建设论文下一篇:关于传统蒙学的中小学德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