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

2024-04-27

1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共8篇)

篇1:1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

㈠1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半坡氏族是我国黄河流域氏族公社的典型代表,4000年前,黄帝和炎帝部落结成联盟,在黄河流域生活、繁衍,构成华夏族的主干部分。

2、到宋元以前,黄河流域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心,创造了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

3、自宋元以后,直至近现代历史时期,黄河流域由于人口的压力自然条件等因素,经济重心南移,但黄河流域仍是我国重要

黄河流域是我国文化的发祥地。几十万年以前,这里就有了人类的踪迹。新石器时代的遗址,遍及黄河两岸、大河上下。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黄河流域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人们亲切地称它为中华民族的摇篮…… 有河套文化遗址、仰韶遗址、大汶口遗址、殷墟遗址等建都有唐长安、北宋东京等

㈡黄河流域历代王朝建都史实为:夏朝定都阳城(今河南登封),商朝定都于亳(今河南商丘),后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周朝定都于镐京(今陕西西安),秦朝定都于咸阳,西汉定都于长安(今陕西西安),东汉定都于洛阳,魏晋均定都于洛阳,隋唐均定都于长安(今陕西西安),宋朝定都于东京(今河南开封)。

㈢细石器文化 :距今10000年~7000年,黄土高原多处发现该时代文化遗址,如陕西大荔沙苑、山西沁水下川等地。

新石器文化 :距今7000年~3700年,按所代表的发展阶段划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称仰韶文化,距今7000年~5000年,发现于河南渑池县仰韶村;中期称龙山文化,距今5000年~4100年,发现于山东省章丘县龙山镇;晚期称二里头文化,距今4100年~3700年,最早发现于河南偃师二里头,为夏代文化遗址。

青铜器文化 :距今3700年~2700年,可划分为三期:1为二里岗文化,即郑州商城文化,距今3620年,为商代早期文化。2为殷墟文化,即河南安阳小屯村文化,大致为公元前14世纪~公元前11世纪,为商代晚期文化;3为岐山文化,即陕西岐山凤雏村西周都城文化遗址。

铁器文化;出现于公元前770年的春秋初期,在河南新郑仓城发现的春秋铸铁遗址,在河南卫辉市固围村发现的战国墓葬遗址,在西安周围发现的西安隋唐都城文化遗址等。

篇2:1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

(1)知识目标:知道文明孕育的主要区域及各区域的文明成果,知道文字出现、阶级、等级、国家的形成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探究大河与文明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填图学会懂得图说历史的方法,提高信息的摄取能力,在文明起源的探究中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大河流域在世界文明起源中的作用,认识到自然环境与人类文明的关系。领略文化遗存感悟人类文明的沧桑巨变,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明保护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列举表明文字出现,阶级、等级和国家形成的实例,知道它们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2.难点:理解自然环境对早期区域文明的影响。

三、教学策略

1.采用探究研讨的模式进行教学,贯穿讲授法、讨论法,指导学生开展小组探究和合作讨论。

2.采用读图、填图的方法。准确清晰地知道和描述早期文明孕育的区域和自然环境特征。

3.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图册,编写学习任务单。

4.学生准备:预习课本,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单中探究一的1、2小题,探究二表格中的前半部分。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5分钟)

活动一: 猜谜游戏

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给你的提示猜出国家的名称

承接:据考古学家证实人类早期文明就是孕育在这些国家所在的地区。历史真的像考古学家所说的那样吗?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来揭开人类文明孕育的奥秘。

学生根据教师所给的提示猜谜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通过活动方式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然后再从现今学生比较熟悉的国家由今推古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新课教学

(30分钟)

请学生打开课本103页,看前言部分,解读本课学习的目标。(让学生清楚学习的要求)

活动二: 鸟瞰大河流域

呈现图(大河流域文明发祥地)

1、请学生在课本中圈出四大文明发祥地

2、观察课本图8-17,说说这些文明的发祥地在自然环境上有着怎样的共同特征。

3、在学习任务单对应的图中填注河流的.名称

承接:那自然环境对文明的出现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分析交流:

材料:据史料记载,古埃及位于尼罗河谷地势低平,周围的高山阻挡了外界的骚扰。温暖而又安定的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之后,留下了肥沃的耕地,带来一年又一年的丰收。这样古埃及文明持续了3000年,光辉灿烂,从而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1)从图一中能看到哪些事物?图中人物在从事什么生产?

(2)结合图文资料分析自然环境对古埃及农耕文明的出现产生了什么影响?

学生分解前言部分的目标描述

阅读课本完成任务单上的探究任务一,个别同学上讲台板演,填注各流域的名称。

学生读史料并思考交流问题。

知晓本课学习的主要任务,把握知识的脉络。

通过读图、填图比较直观的掌握大河流域的位置,分析自然环境的共同特点。

以分析古埃及的相关图文资料为例,由此及彼,概括归纳,理解大河流域的自然环境对农耕文明出现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

呈现历史学家分析让学生了解判断文明的起源的依据(标志性事物)

人类文明起源包括以物化形态要素为标准和以社会形态要素为标准两种。物化形态要素如文字、城市、青铜器、复杂的礼仪中心等,其中有的也隐含着社会形态因素,特别是城市。社会形态要素如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组织等。

让学生比较直接知晓文明的标志有哪些,为下一教学环节做铺垫。

活动三: 文明迹象大搜索

阅读课本和图册,找一找这些地区其他的文明迹象,并完成表格的内容。合作探讨农耕文明的出现与文字的产生、城市的形成、国家形成有着怎样的关系?

小结提升

活动四: 感悟文明

承接:这些人类文明的发祥地都曾创造了自己独特而源远的文化,但它们是否都一样的流长呢?现在让我们将目光停留在文明发展的今天。

承接:看到这样的结果,你最想用什么词来表达此时的感受?

小结:它们都曾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但都因历史(灾害、入侵、内乱等)的中断没能延续至今,成为世界古代文明发展史上的遗憾!人类利用依赖和利用自然,创造和发展了缠烂的文明,但由于人类没有遵循自然规律,过度开发和破坏,又会导致文明的衰竭。所以我们要尊重自然,善待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有文明的延续与发展。

阅读课本,完成表格的前半部分,然后组内交流有疑惑或有争议的话题。交流合作成果。

学生畅谈感受

通过阅读课本自主学习表格的前半部分可以有意培养学生的信息摄取能力。但合作探究涉及的问题较难,学生靠个人力量可能较难完成,所以安排小组探究合作的方式。

通过畅谈文明发展的感受,让领略文化遗存感悟人类文明的沧桑巨变,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明保护的意识。

课堂小结

(5分钟)

请学生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教师总结形成完整板书

学生小结

整理思路,理清脉络

把握内在联系

【七年级历史下册《大河流域的文明发祥地》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说课稿

2.大河文明-教学设计教案范文

3.七年级历史下册试题

4.九年级历史《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教学反思

5.《大河流域》的优秀教学设计

6.感受文明,感悟历史

7.七年级历史下册《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教学反思

8.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

篇3:1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

一、具茨山的主人应是有熊氏、少典氏、黄帝及其族裔

据考证[1],与黄帝有关的活动遗址和纪念古迹全国有387处,分布在当今的22个省、市、自治区,其中活动遗址有126处。河南省有活动遗址与纪念古迹85处,约占全国活动遗址与纪念古迹的21.9%。在河南新郑具茨山一带有活动遗址与纪念古迹46处,约占全国活动遗址与纪念古迹的11.8%,其中活动遗址35处,约占全国活动遗址的26.9%。新郑具茨山一带(含新郑、禹州、新密),见于文献记载的活动遗址有:有熊氏之墟、少典氏之国、轩辕丘、黄帝故都、黄帝城、黄帝登具茨山、黄帝御花园、黄帝避暑宫、黄帝饮马泉、黄帝访大隗处、黄帝升洪堤拜华盖童子处、黄帝观兽台、西太山、云岩宫、七圣庙、修德观、轩辕故里、崆峒山、崆峒观、轩辕门、卧龙台、圶山、摩旗岭、大仙山、风后顶、力牧台、大鸿山、广成城、广成墓、逍遥观、广成泽、广成河、幽胜寺、少典陵、熊耳山、黄帝三女冢等。除以上古迹外,还流传有80多个有关具茨山一带是有熊氏、少典氏、黄帝及其部属在此创业的民间传说[2]。从上述可知,具茨山的主人主要有有熊氏、少典氏、黄帝、风后、力牧、常先、大鸿、太山稽、广成子、华盖、大隗真人、嫘祖、仓颉、有蟜氏等。据历代文献记载,新郑具茨山一带在帝喾高辛氏时代为祝融氏之国,其诸侯为重黎、吴回、陆终及其六子昆吾、参胡、彭祖、郐人、晏安、季连等。其后,陆终之子郐人在具茨山东北建郐国。郐国在春秋初期被郑国所灭。禹在具茨山南侧的阳翟建都。

二、具茨山岩画应为新石器时代的岩画

由上述可知具茨山的主人是有熊氏、少典氏、黄帝及其族裔。据此我们从两个方面考察具茨山岩画的年代:

一是从有关具茨山历史文献记载考察具茨山岩画年代。关于有熊氏,历史上最早记述“有熊”的《竹书纪年》,其中记载:“黄帝轩辕氏,元年帝即位,居有熊。”其后汉代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载:“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故黄帝为有熊,帝颛顼为高阳,帝喾为高辛……”说黄帝的国号是“有熊”。有熊在什么地方?汉代焦延寿《焦氏易林》中记载:“黄帝,有熊国君少典之子。有熊,即今河南新郑是也。”[3]《史记·集解》中载:“谯周曰:黄帝,有熊国君少典之子也。皇甫谧曰:有熊,今河南新郑是也。”都说有熊国在今河南新郑。有熊或者有熊国从何时开始?宋代罗泌《路史·炎帝纪上》中记载:“初,少典娶于有蟜氏,是曰安登,生子二人,一为黄帝之先,袭少典氏;一为神农氏,是为炎帝。”[4]由此可知,有熊国君最早是少典氏。少典氏起于何时?臧励和等人编写的《中国人名大辞典·姓氏考略》曰:“太昊娶少典氏,其后袭封者以为氏。见《姓纂》及《路史》。”[5]可见,少典氏与太昊氏同代。太昊氏所处时代,史家多以为距今8000~7000年。毕生研究伏羲氏的专家杨复峻在他所著的《中华始祖太昊伏羲》中说:“8200~6300年前为太昊时代。”[6]中华伏羲研究会会长贾斌为《中华始祖太昊伏羲》作序说:“伏羲时代应该距今六七千年以前,不少于1260年这么一个漫长的时段。”

少典氏是一个族团的名字,又是炎黄二帝父族的名号,世代有熊国的首领称少典。因此,有熊国、有熊氏应起于8000~7000年以前。有熊氏族,历经少典氏、黄帝之后,存活到何时?《史记·周本纪》记载:“帝纣乃囚西伯于羑里。闳夭之徒患之,乃求有莘氏美女,骊戎之文马,有熊九驷,他奇怪物,因殷嬖臣费仲而献之纣。”[7]有莘、骊戎、有熊都是氏族,可知,有熊氏族在商末周初还存在。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在《中国历史地图集》中从其说。由此可知,有熊氏族中的少典氏、黄帝及其族属,从太昊到西周还存在。其时空跨度达6000多年。关于这一点,《史记·秦本纪》中记述:“秦之先,帝颛顼之裔孙曰女修。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大业取少典之子,曰女华。女华生大费,与禹平水土。”说少典氏族至禹时还存在,约5000年。

二是从有关具茨山考古学文化考察具茨山岩画年代。在具茨山及周围,大大小小分布着43处裴李岗和仰韶文化遗址。其中,裴李岗遗址有21处,在具茨山东北侧新郑市境内有7处,西北侧新密市境内有10处,南侧禹州市境内有4处;仰韶文化遗址有22处,在新郑市境内有10处,新密市境内有7处,禹州市、长葛市境内有5处;龙山文化遗址有30多处,且在新郑、新密境内发现多处龙山时代古城。在这些考古学文化遗址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具茨山东麓新郑市境内的唐户遗址。这是一处特大型文化遗址,面积达140多万平方米,其中包含有旧石器时期的灵井文化,新石器时期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以及夏商周文化。除去灵井文化,该遗址延续时间达6000多年,内涵十分丰富。其中,裴李岗文化遗存超过30万平方米,仰韶文化遗存超过40万平方米,且发现有高规格房屋建筑。2008年,我曾发表文章称,具茨山东麓的唐户遗址,很可能是少典、黄帝时代的都邑。这些文化遗存的延续年代,与历史文献记载的有熊氏、少典氏、黄帝族、祝融氏族以及郐国都城、禹都阳翟在具茨山一带活动延续的年代大体相当,距今有8000~3000年。对此《炎黄汇典·考古卷·炎黄时代的时空范畴》中说:“炎黄时代距今有8000~5000年,经历了约3000年之久。”[8]马世之在《试析炎黄文化的发祥地》中说:“反映少典历史阶段的考古学文化为距今8000~7000年的裴李岗文化。”[9]由此,我们是否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具茨山岩画,在历史学上大抵处于有熊氏、少典氏、黄帝及其后裔祝融氏、禹以及郐人所处时代;在考古学上大抵处于裴李岗、仰韶、龙山至西周时代,距今有8000~3000年。这与李学勤先生在《具茨山岩画发现的意义与黄帝文化带来的启示》一文中所说的具茨山岩画应该在距今“8000~3000年”一致。

三、具茨山岩画应为少典氏、黄帝及其族裔的作品

我们将历史文献和考古学文化相结合,大体可以知道具茨山的主人所创造的历史文化和考古学文化的内涵。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三是具茨山岩画中的一个大型圆穴石盘,可能是一个生殖崇拜祭坛。(图三)这个石盘中间是一个大圆形穴,深度达3厘米,有学者认为可能是一个测日的日晷。我认为,它不是日晷,日晷圆穴应穿透或在边上有刻度,它可能是一个女性生殖崇拜的祭坛。女性生殖石盘,是一个祭祖坛,祈愿氏族繁盛,子孙像泉水一样从圆穴中产出。此石盘可能出自少典氏时代,当时还是母系氏族社会,崇拜女性生殖是普遍现象。黄帝时代已进入父系社会,开始进入祭祀人祖时代,史书记载黄帝时代已开始祭祀炎帝、黄帝和大臣后土等。

四是具茨山岩画中环形的梅花圆穴,可能是黄帝时代的八阵图。其中的九个梅花穴相连可能是黄帝时代的八卦九宫图。(图四)唐代李靖的《唐太宗与李靖问对》、宋代高承的《事物纪原》、明代董斯张的《广博物志》等都记述黄帝时代的兵法,发明八阵图,又名《握奇经》。唐代军事家独孤及在具茨山黄帝与风后演习阵法之处的“云岩宫”刻有《风后八阵图碑记》[11]。

黄帝创造的八阵图,唐代军事家李靖认为是根据黄帝的丘井之法,即井田制推演出来的。《皇朝经世文统编·卷八十》中说:“井田之法非独为均田制禄而已……兵法始于黄帝,而井田亦始于黄帝,八阵图亦出于井田,公田即中军,私田八家即八阵。”岩画中其他梅花穴可能由此衍出。清乾隆四十一年《新郑县志》中记载:“风后,伏羲之裔,黄帝臣,三公之一也。明于天道,故使配上台,而职天官……善伏羲之道,因八卦设九宫,以安营垒,定万民之竁。”[12]风后所创《握奇经·卷一》中说,设“九宫”,即在离、艮、兑、乾、巽、震、坤、坎,八卦之外,另设一卦为中央之宫。

五是具茨山中的双排圆穴可能是少典、黄帝时代的占卜穴,俗称十二爻。(图五)具茨山岩画中有许多双排圆穴,有双六排列、双十二排列等。黄帝的哲学思想是“天道”,即万物本于天。“天道”即是自然万物的变化规律,其精髓是阴阳相配,阴阳合而万物生,万物和。裴李岗时代是少典氏时代,以龟甲、石子占卜阴阳以示吉凶,黄帝时代以蓍草、龟甲、石子等占卜阴阳吉凶。具茨山岩画中的双六排圆穴阴阳相对,把不同形状或不同颜色的石子丢进爻内,以占卜吉凶。其他双排圆穴由此衍出。

六是具茨山岩画中的方格网,可能是黄帝王朝发明的井田制。(图六)黄帝时代在农业生产上最大的发明是创造以井田制为基础的农业生产体制。唐代杜佑《通典·食货》中说:“昔黄帝始经土设井,以塞争端;立步制亩,以防不足。使八家为井,井开四道,而分八宅,凿井于中。”还说井田制肇于黄帝,成于大禹,备于周,坏于秦。这种经济体制在历史上存活近3000年。具茨山岩画中的方形线条数量不等,但都是由此演化而来。这种井田制产生了黄帝的兵制八阵图,又是尧时发展的围棋以及象棋等。

七是具茨山岩画中的七个凹穴,可能是黄帝时代的北斗七星。(图七)汉代《纬书集成·河图握矩记》中说:“黄帝名轩,北斗黄神之精,母地祗之女附宝,之郊野,大电绕斗,枢星耀,感附宝,生轩,胸文曰,黄帝子。”王世贞的《纲鉴会纂·有熊氏黄帝》中说:“昔少典娶于有虫氏女曰附宝者,祈于野,见大电绕北斗枢星,感而有孕,二十四月生帝于轩辕之丘。轩辕丘在开封府新郑县(今新郑市)。”这种七凹穴当是黄帝时代的天文学,是北斗七星图。

以上只是一些猜想、推测。推测也是一种认识事物的方法,未必都科学,但它是认识事物不可或缺的手段。

四、具茨山三位一体文化彰显中华文明起源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文明始祖。国学大师钱穆在《黄帝的故事》中称,黄帝是中华民族第一伟人,是中华文明的第一座基石。对于今河南新郑是黄帝故里古都,是中华文明之源,我曾以五个特征为证,即史有明载、地有确迹、代有所传、物有所证、世所认同。这五个特征也可概括为具茨山文化。具茨山文化是三位一体文化,即历史文化、考古学文化和岩画文化。这三大文化在全国的黄帝文化中具有唯一性和垄断性。

一是历史文化。这里所说的历史文化,是指文字记载的黄帝文化。历代文献记载河南新郑是有熊氏之国、少典氏之国,黄帝生于轩辕丘、都于有熊。这其中的“有熊”“少典”具有唯一性,2000多年史无二说。其中的轩辕丘虽然《山海经》中说昆仑山上有轩辕丘,《水经注》中说甘肃天水有轩辕谷,但古今史家绝大多数认同新郑的轩辕丘。由于轩辕丘在今河南新郑,引发地名、物名、人名以轩辕之名为名,如陆应阳在《广舆记》中称新郑为轩辕丘,称黄帝祠为轩辕故里祠,称新郑人为“轩辕故里人”,这在全国唯新郑所独有。在全国与黄帝相关的古代碑刻中,唯独新郑碑刻记述新郑是有熊国、轩辕丘、黄帝故都。

二是考古学文化。新郑具茨山一带有43处裴李岗文化遗址和仰韶文化遗址。唐户遗址面积达140多万平方米,其中反映黄帝父族少典氏文化的裴李岗文化遗存面积达30多万平方米,发掘房屋62座;其中反映黄帝文化的仰韶文化遗存面积达40多万平方米,发现有近似现代水泥的高规格建筑。

三是具茨山岩画文化。在具茨山发现2800多幅岩画,许多专家学者认为它是新石器时代的岩画,是少典和黄帝文化的重要物证。

这种三位一体文化出自今河南新郑具茨山一带,足见具茨山一带是中华文明起源的发祥地。

注释

1[1]刘文学:《黄帝故里志·卷十·黄帝与臣属活动遗址与纪念古迹》,中州古籍出版社,2007年。

2[2]刘文学:《黄帝传说故事》,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

3[3]焦延寿:《焦氏易林·卷一》,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编《炎黄汇典·史籍卷》,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

4[4]罗泌:《路史·禅通记》,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编《炎黄汇典·史籍卷》,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年。

5[5]臧励和等:《中国人名大辞典·姓氏考略》,商务印书馆,1921年。

6[6]杨复峻:《中华始祖太昊伏羲》,上海大学出版社,2008年。

7[7]司马迁:《史记·周本纪》(插图版),万卷出版公司,2008年。

8[8]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编《炎黄汇典·考古卷》,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年。

9[9]马世之:《试析炎黄文化发祥地》,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编《炎黄汇典·史籍卷》,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年。

10[10]刘文学:《黄帝故里志·卷八·文化》,中州古籍出社,2007年。

11[11]刘文学:《黄帝故里志·卷七·军事》,中州古籍出版社,2007年。

篇4:1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

诞生于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可以说是“尼罗河的赐予”。在历史上,每到夏季,来自上游地区富含无机矿物质和有机质的淤泥随着河水的漫溢,都要给埃及留下一层薄薄的沉积层,其数量不致于堵塞灌渠、影响灌溉和泄洪,但却足以补充从田地中收获的作物所吸收的无机矿物质养分,近乎完美地满足了农田对于有机质的需要,从而使这块土地能够生产大量的粮食来养育众多人口。历史学家认为,正是这样无比优越的自然条件造就了埃及漫长而辉煌的文明。然而由于尼罗河上游地区的森林不断遭到砍伐,以及过度放牧、垦荒等,水土流失日益加剧,尼罗河中的泥沙逐年增加,埃及再也得不到那宝贵的沃土,昔日的“地中海粮仓”失去了往日的辉煌,现已成为地球上的贫困地区之一。

2.两河流域——文明成宝藏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位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间(现伊拉克境内),是著名的巴比伦文明的发源地。公元前,这里曾经林木葱郁、沃野千里,富饶的自然环境孕育了辉煌的巴比伦文化——“楔形文字”、《汉穆拉比法典》、60进制计时法……巴比伦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西亚著名的商业中心,巴比伦国王为贵妃修建的“空中花园”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然而,巴比伦人在创造灿烂文化、发展农业的同时,却由于无休止地垦耕、过度放牧、肆意砍伐森林等,破坏了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使这片沃土最终沦为风沙肆虐的贫瘠之地,2 000年前的漫漫黄沙使巴比伦王国在地球上销声匿迹。如今,这块土地所供养的的人口还不及汉穆拉比时代的1/4,而那座辉煌的巴比伦城,直到近代,才由考古学家发掘出来,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

3.印度河流域——良田化荒漠

与古埃及文明和巴比伦文明齐名的古印度文明,发祥于印度河流域。印度河流域的自然环境和开化历史都和美索不达米亚相似。4 000~5 000年前,这里的农业就很发达,人们利用印度河四季充沛的河水与一年两季的洪水种出了丰盛的庄稼,盛产小麦、芝麻、甜瓜和棉花,是名副其实的粮仓。然而,毫无顾忌地开垦,无休止地砍伐森林,使温德亚山和喜马拉雅山南麓的水土大量流失淤塞了河道,破坏了生态结构和生态平衡,出现了土地沙化,昔日的沃野良田逐渐变成了茫茫沙漠。今天,这里已经是面积达65万千米2的荒漠。

4.地中海文明——辉煌转没落

地中海地区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历史上曾有过一段时期,地中海的每个地区都呈现出一种进步而又生机勃勃的文明。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突尼斯、阿尔及利亚、西班牙、意大利、西西里、南斯拉夫、希腊、克里特、土耳其都曾一度是世界上最繁荣进步的地区。如今,除了很少几个国家还算发达外,其它都沦为二十世纪世界上的落后地区,许多国家现在的人口也仅有先前人口的一半或者1/3。地中海地区各个国家的文明兴衰过程基本上非常相似:起初文明在大自然于漫长年代中造就的肥沃土地上兴起,持续进步达几个世纪,随着开垦规模的扩大,越来越多的森林和草原植被遭到毁坏,富于生产力的表土随之遭到侵蚀、剥离;接下来持续的种植和渗漏淋溶,消耗了大量作物生长所需的矿物质营养,于是生产力开始下降。随着土地生产力的衰竭,它所支持的文明也开始衰落。

5.玛雅文明——鼎盛变衰落

玛雅文明是古老的中美文明,它在低地热带森林中(现今的危地马拉)发展起来。公元250年,玛雅文化、建筑、人口均达到鼎盛时期,人口密度约为每千米2 200~500人。但是,由于生态破坏以及人口的增长超过了土地的承载能力,至公元800年,玛雅文明开始衰落,不到100年,这块昔日繁华的土地几乎人烟绝迹。

6.黄河——母亲河成“地上河”

黄河流域是我国古老文明的发祥地,4 000多年前,这里森林茂盛、水草丰富、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据记载,周代时,黄土高原森林覆盖率达到53%,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农业发展提供了优越条件。但是,自秦汉开始,黄河流域的森林不断遭到大面积砍伐,使水土流失日益加剧,黄河泥沙含量不断增加。宋代时黄河泥沙含量就已达到50%,明代增加到60%,清代进一步达到70%,这就使黄河的河床日趋增高,有些河段竟高出地面很多,形成“悬河”,遇到暴雨时节,河水便冲决堤坝,泛滥成灾,黄河因此而成为名副其实的“害河”。与此同时,这一带的沙漠面积日复一日地扩大,生态环境急剧恶化。

篇5:1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

一席益友挚言令我抚今怀昔, 勾起了我与周祥老先生十年来因鞋文化相识如晤、相交结缘的往事。

因文际会, 神交十年

2001年, 随着中国皮革行业“东鞋西移”战略的设施, 西部地区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在鞋业战略转移中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契机。届时, 《西部皮革》杂志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 由《四川皮革》改为现名, 一些原有的栏目也作了相应的调整, 增加了鞋业方面的宣传报道, 以适应我国尤其是西部地区制鞋工业的飞速发展。

改刊后的《西部皮革》杂志在这一年首次增加了《鞋史》栏目, 正当我为稿源一筹莫展的时候, 在温州一家鞋企担任企业报主编的挚友张乃宗先生向我引荐了对鞋文化颇有研究的黑龙江省齐齐哈尔作者周祥, 并送上几篇他在企业报上编发的周先生有关鞋史的文章, 我看后顿觉眼睛一亮:翔实的史料, 细腻的描述, 流畅的文笔, 这不正是我所需要的“鞋史”范文吗?于是从2001年5月本刊改刊第一期编发张乃宗先生推荐的周祥《绚丽多彩的包包鞋》一文始, 至今我与周祥老先生以杂志为平台神交已整整十年。

十年来, 我先后编发了周祥老先生撰写的有关鞋文化文章60余篇, 但我与周祥老先生从未谋面, 仅以稿件、书信以及电话为沟通的桥梁和纽带, 逐渐由作者和编辑的普通关系, 成为忘年之交的文友。在如今这个用键盘作为书写工具极为普遍的时代, 周祥老先生每次来稿都是用稿纸工工整整地誊抄并贴上邮票寄到杂志社。他的稿件, 页页无不漫漶着他的辛勤汗水, 字里行间中, 洋溢着他对鞋史文化钻研与探索一丝不苟的精神。他坚持从不同视角, 展示鞋史文化绚丽多彩的侧面, 为人们打开对鞋史文化认识的广阔视野, 充分彰显出一个老人对鞋文化史研究的热忱和执著, 令人感动与钦佩。在他撰写的文章中, 史料丰富翔实, 引文出处无误, 既蕴含着正史或野史的真实, 又彰显着动人的情节和深邃的文化内涵, 让人读了总会有耳目一新之感, 受到了行业广大读者的喜爱和鞋文化研究人士的关注。

皓首穷经, 笔耕不辍

一个从未涉猎鞋文化领域的人, 为什么对鞋履发展史情有独钟呢?最近笔者电话采访了这位为弘扬鞋文化, 在浩瀚鞋史中寻觅探索、艰苦跋涉的已逾古稀的老人。

周先生出生在我国东北地区一个偏僻的农村, 自幼家境贫寒, 在穷乡僻壤中当过牧童, 受过乡村简陋私塾与官学的教育。建国初期的五十年代初, 正直花季之年他便挥泪告别了父老乡亲, 弃学从工。在沈阳兵工技校毕业后, 被分配进了齐齐哈尔一家新中国第一所大型兵工厂, 成为一名兵工战士。上世纪六十年代“四清运动”后, 周祥成为一名企业的中层干部, 直到退休。由于他的大半生都是生活在地处塞外的乡村与城市中, 亲身经历了新旧社会两重天的变化, 对东北新旧社会人们的衣着服饰、民间民俗习惯, 既有亲身体会, 又有耳闻目睹的印象, 这为他后来研究鞋饰文化, 厚积薄发地撰写鞋史文章, 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周先生自风华正茂的青年时代, 就酷爱文学, 勤奋笔耕, 从1958年开始便在报刊上发表文章, 一生以舞文弄墨为乐。1997年7月1日, 对于年满60的周祥来说, 有两件大事刻骨铭心, 一是香港回归祖国;再就是, 这一天他离开了为之奋斗一生的兵工事业, 正式退休。退休后赋闲在家的周祥, 仍笔耕不辍。一个偶然的机会, 使他与鞋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时, 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 十年来笔耕不辍, 乐此不疲。

周祥老先生告诉记者, 他有四个儿子, 其中三个儿子夫妇在上世纪80年代末下海经商, 从事营销鞋的小本生意。在2000年夏的一天, 周先生的三儿子在拆温州发过来的鞋包时, 发现包内夹有一张企业报, 随后便将张报纸带回家给了父亲。周先生发现这张报纸虽是一份四开企业小报, 却办得主副刊兼顾, 文图并茂, 很有品位, 便写了一篇随笔寄给这家报纸, 很快在该报3月1日的综合副刊版发表。该报编辑张乃宗在10月26日寄样报时并附信向他约稿, 希望他“能写一点关于东北地区鞋靴史话或介绍一些毡鞋、‘乌拉’之类的特色鞋的文章。”于是, 他先后寄去了《感谢时尚》、《乌拉情结》和《绚丽多彩的包包鞋》等文稿。在2001年4月8日, 张乃宗先生在给他的来信中说:“《绚丽多彩的包包鞋》和《乌拉情结》我已推荐给一家鞋类专业杂志, 本月可以选刊其中一篇。同时将您的通讯处一并告知了该杂志社编辑, 刊后他们将直接和你联系。”至此便拉开了我与周先生的十年文字交往, 也激发了他在中国鞋履文化史海中, 扬帆荡波、潜心钩沉、寻觅采珍的热情。

足衣鞋履, 乐在其中

周先生感慨地说, 在没有接触鞋文化之前, 压根就没感觉一双鞋有如此丰富的文化内涵, 如今徜徉在浩瀚的鞋史文化中, 使他从中领略了中华文明史的璀璨。

在我国古代被称为“足衣”的鞋履, 可谓历史悠久, 渊源流长,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 中国鞋履的发展, 形势虽有万千嬗变, 但端庄、适用、文雅的风格始终是主流。一双看似极普通的鞋, 却铸塑出绚丽多姿的中国鞋文化, 深蕴着社会生活中的阶级、政治、经济、文化、法律、道德、伦理、审美、礼仪、民俗以及人们心灵的真善美和假丑恶等丰富内涵。周先生在与鞋史文化结缘之后, 便将晚晴岁月的主要时光和精力, 钩沉成书于鞋文化上, 淡化了撰写清灵小品文章。

为了撰写鞋史文章, 他经常闲逛书店或旧书的地摊, 去淘有关古代服饰的书籍, 哪怕书中仅有只言片语的有关鞋文化的文字, 也倾囊购买, 带回去摘抄研究。许多朋友知道他酷爱鞋史研究, 或主动借书与他, 或将发现的有关资料提供给他。尤其是他原工作单位的老厂长退休后, 迁徙北京, 也在闲暇之时, 跑书店, 逛书摊, 为他寻觅有关资料与书籍。周先生平素有爱看闲书、闲看书、看书闲之癖, 日积月累, 阅世渐深, 积淀了较为丰富扎实的生活知识。就这样, 他积累了许多“闲书”和工具书, 并从中将有关鞋子的一鳞片甲的记载, 摘抄卡片式的笔记备用。在浩如烟海的鞋文化史料中搜寻采珍, 呕心抽肠, 已成为周祥老先生晚年一大乐事。

篇6:走进玛雅文明发祥地坎昆

坎昆是个长21公里、宽400米的狭长小岛,位于墨西哥东南部尤卡坦半岛上。这个小岛是玛雅文明的发祥地,它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碧涛万顷的加勒比海北岸,与古巴岛遥遥相望。

坎昆岛最秀美的是绿色的水。在白色泡沫般的沙滩边,各种层次的绿由浅入深,一拨一拨地向大海深处递进。起先是浅浅的、淡淡的绿;其次便是嫩绿,像初春植物的新芽;接着绿意更浓了,那是盛夏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绿,再向海洋深处,便是蓝宝石般的碧绿了,它妩媚而深邃,使人销魂!

这里的海滩也令人心醉!漫步在白如玉、柔如绵的10公里长沙滩上,只见婀娜多姿的椰树、袅袅婷婷的棕榈树随风摇曳,一座座以棕榈叶为顶白石头为柱的玛雅式小凉亭似一个个大蘑菇点缀其间。绿树掩映间还不时冒出个“乱石堆”——玛雅人居住过的石头房,真使人恍惚回到了远古的玛雅时代,又似来到童话故事里。岛上肤色各异的“沙滩一族”或在碧波荡漾的加勒比海亲水击浪,或坐热气球登高远眺……累了,戴上副墨镜将半个身子埋在白沙里,懒洋洋地享受着阳光的抚摸。这真是一幅难书难画的“碧海与蓝天一色,人与自然共和谐”的美景图!

面对此情此景,我简直无法拍照片,因为这里处处是景,不知如何取舍,更不敢高声笑语,唯恐这良辰美景在眼前消失!

清晨,大伙们都拥抱大自然去了,我孤身一人在宾馆的窗台上,面向大海如醉如痴。恍惚迷离间,海水朝我的脚下漫过来了,脚底湿润了,白云飘过来了,似乎唾手可摘,太阳探进头来了,于是我贪婪地享受这大自然的给予,全身沉浸在无忧无虑的温馨之中!

有人戏称坎昆是个“暴发户”。的确,坎昆的“发迹”不到40年,主人告诉我们,原先这里是个不到300人的僻静小渔村,自从1968年经专家们考察论证,发现这是墨西哥最具开发潜力、也是世界上不可多得的海滨后,这里的旅游业就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墨西哥政府先后共投资24亿美元,各国财团和富商也纷纷到这里投资开发,如今坎昆的旅游创汇收入占全国的40%。政府对坎昆的旅游开发注重科学、尊重民意,一些重要的项目甚至要市民投票通过方可实施。在这里,生态性建筑和人性化设施随处可见,“天人合一”的理念体现在每个细微之处。为了确保坎昆这座旅游城市不受污染,政府甚至不让任何一个工业企业进驻坎昆。

任何一个现代的、高层的、奢华的建筑都能在这世界顶级的海滨度假胜地找到。国际知名连锁饭店凯悦、希尔顿、万豪等也在这里安了家。玛雅金字塔形的建筑,更使这座现代海滨小城平添了些许神秘。

参观了白沙滩、“蘑菇房”,又兴致勃勃地移师赫卡雷特考古生态主题公园。我们的目光穿过茂密的热带丛林、掠过形态各异的珍禽异兽、寻找到久仪的玛雅文化遗址,最后驻足金字塔式的斜顶大石堆和仅有1米左右见方的小石头房前,思古之幽情油然而生。这些类似金字塔的高大石堆是何物?是用于祭祀的祭坛还是部落首领的墓葬?这些小石头房是玛雅人居住的房子还是储藏室?如果是房子,他们是怎么居住的?难道他们就那么一点高的个子?

是的,我们所见的玛雅人的确又矮又胖,没有一个超过1.5米的。然而就是这些“小个子”玛雅人,却创造了灿烂的玛雅文明!他们知道月亮、金星和其他行星的运行周期,能计算出日食的时间;他们运用“太阳计算法”推算金星的年份,1000年的误差不超过一天;他们将“0”的符号运用到数学计算中,比欧洲早8个世纪;他们创造的象形文字以至于现在的好多装饰品和图案都来源于他们的灵感;他们首先培育了玉米、土豆、棉花、番茄和可可等农作物,为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然而曾经那么辉煌的墨西哥文明,为何在公元10世纪突然湮灭?是战争、瘟疫和还是“窝里斗”?谁能解开这戛然而止的玛雅文明之谜?谁能破译深奥的玛雅象形文字呢?有人说玛雅人是外星人,非地球上的凡人所能为,这是否有依据呢?

遐思间,远方传来低沉的号角声,密林深处,一场古代玛雅人的祭祀活动开始了。烟雾缭绕中,“玛雅人”带上各种图腾的面具,手持叉戟闻声起舞。舞蹈表达了他们对苍天的祈求、对大地的敬畏。

太阳收起余辉,烟雾淡淡升起,公园大剧场风情浓郁的大型歌舞表演拉开了帷幕。这是一台墨西哥历史的史诗歌舞:古代玛雅人在劳作、祭祀、球赛……然而忽然间火光冲天,灾难降临,西班牙殖民者手持刀剑、高举十字架来了。于是生灵涂炭、战乱不止。掠夺、抗争、胜利、狂欢……艺术家们以歌舞的形式向人们讲述墨西哥的发展史。

此时坐在贵宾席上的我们,穿越时光的隧道,来到远古的玛雅时代,对服务生频频递上的墨西哥佳肴和热带水果,已品不出个子丑寅卯来。

Visit to Cancun

By Zhao Sujiao

One day in the late June, 2006, the ten of us from the China Journalists Delegation visited Cancun at Yucatan Peninsula, Mexico.

Cancun, 21 kilometers long and 400 meters wide, is nature's miracle. Maya civilization once flourished here. We were deeply impressed by the green hues. The sea waters along the white beaches were green in various shades, deepening gradually from shore to the sea. Trees display their lush greens on the beaches and coquettishly against buildings.

The pure white beaches extend over 20 kilometers, punctuated with Mayan pavilions that looked like huge mushrooms and house relics where the Mayans once resided. These scenes brought us back to the past. Tourists lounging on the beach and fire balloons soaring in the sky ushered us into a fairytale.

It is said that Cancun flourished overnight. The booming resort town is no more than 40 years old. We were told that it was only a small fishing village with a population of fewer than 300. Experts in 1968 confirmed that Cancun had one of the best beaches in the world. Tourism began to grow fast. So far, the Mexican government has invested 2.4 billion US dollars and foreign investors have flocked to the island. Today, Cancun accounts for 40% of the tourism revenue of the whole country.

Environment is well protected there.Key development projects must be approved by local people. Eco-friendly buildings can be seen everywhere. It is said that every architectural style in the world puts on a show in Cancun.

In the evening, we attended a show in a theme park. It displayed the epic past of the Maya civilization: how they worked, played, offered sacrifices to gods, how Spanish invaders brought war to the Mayans. The history unfolded in the form of singing and dancing. The vivid drama brought us face to face with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ancient civilization.

篇7:试析曾国文化的发祥地

新郑望京楼城址

曾或作“鄫”、“缯”,是夏代的一个著名古国。从建国开始, 迄今已有将近4000年的历史。曾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中华文明史上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曾为姒姓国, 其始君曲烈是夏王少康次子, 约于夏代中期被分封到缯地, 史称缯国。《史记·夏本纪》并未提到曲烈被封之事 ,也未论及缯的具体地域, 仅仅说道:“禹为姒氏,其分封,用国为姓,故有夏后氏……缯氏。”《世本·氏姓篇》云:“曾氏,夏少康封其少子曲烈于鄫,襄六年,莒灭之。”文献中虽然提到缯或鄫, 但涉及其具体地域时则语焉不详。因而关于缯国文化发祥地的问题, 后世学者歧见纷纭,争讼不已。当代学术界对此也存在多种说法,归纳起来,主要有新密新郑、兰陵、方城三说,现据文献记载与考古资料进行初步探索。

新密新郑说浅析

河南新密过去叫密县, 与新郑东西相连, 西望巍巍嵩山,东连黄淮平原,地当我国地貌构架之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交界处,即豫西山地东缘向黄淮平原过渡地带。在气象方面,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温适中,四季分明。从自然地理状况看,地跨黄、淮两大流域,占据着南达江汉、北抵太行的枢纽地位。《国语·郑 语》称其“前华后河,右济左洛,主芣騩而食溱洧。”这里是历史上“夏路”必经的交通要道,风藏气聚,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西周与春秋时期新密新郑先后属郐国、郑国地域范围,所以主张曾国最早建都于此的观点也称郐地说或郑地说。因古潧水(今溱水)流经其间,故而又称潧水说。人们一般都把这里的曾国称为潧水之“曾”。

潧水之曾的文献记载,主要见于唐太宗贞观四年(630年)中书舍人温彦博撰《曾氏族谱序》:“曾氏之先,自禹为黄帝之四世孙,公孙姓也,至禹别为姒氏,历四传少康,封其子曲烈于郐,及春秋,莒人灭郐,世子巫仕鲁,去邑为曾。”又引《兰溪谱序》:“吾曾自郐去邑为曾氏, 数传始至莱芜侯……”《路史·国名纪六》载: “鄫,郑地。今荥阳有鄫水城。鄫水,溱也。”新密古属荥阳郡所辖,潧水即今之溱水。当代学者中也有不少人主张曲烈所封之曾在潧水流域。 丁山《殷商氏族方国志》认为:“缯关不如潧水名字较古,与其说鄫之初封在缯关,不如说在潧水流域,更为合理。”[1]郑杰祥《夏史初探》云:“缯与鄫、曾古通用,曾氏当以立国于曾地而得名。……早期曾在或在今河南密县、新郑间的潧 水流域 , 而后南迁 于方城县 境内。”[2]黄盛璋《山东诸小国铜器研究》云:“曾国有三:一在南阳汉水流域;二在郑潧水流域;三在齐地之曾。……潧水流域之鄫,亦为子爵,姓则未详……传世有鄫子鬲:‘鄫子奠 ( 郑 ) 白 ( 伯 ) 作尊鬲 , 其眉寿万年无疆 , 子子孙孙永宝用’(《三代》5.43.4)。其姓亦当为姒,其地在潧水流域。”[3]李绍连在《河南通史》中也说:“缯氏,又作鄫、曾,是建国于杞地的夏族同姓诸侯国,邻近有扈氏国,其地在今河南密县与新郑县的潧水流域,后南迁于方城县境。”[4]上述观点均主张夏代曾国在今河南新密与新郑的潧水流域。

从考古发现来看, 潧水流域主要有新密曲梁城址和新郑望京楼城址。曲梁城址位于新密市曲梁乡曲梁村,城址平面略呈长方形, 南城墙长900米,北城墙长940米,东城墙长850米 ,西城墙长810米 , 面积71万平方米。城北门外,沟渠断壁上暴露有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商代文化及汉代文化层,以二里头文化堆积最为丰富。曲梁遗址发现于20世纪50年代末。1966年,当地群众取土时曾挖出商代早期的铜觚、柄形玉器、玉琴拨和陶鬲;1976年3月, 当地群众在曲梁遗址西边约1公里的河西村挖出商代铜爵、铜觯各1件;1988年3月 , 县文管所在此征集到商代铜刀一把 ; 1988年3月, 北京大学考古系商周实习组和郑州市文物工作队联合在这里首次发掘。王衍村、 魏殿臣先生据此主张曲梁是曾国最早的都城,还说:“曲梁地名由来,它是曾国灭亡后,国人为怀念曲烈而命名为曲良,意为曲烈的良民还居住在这里。因‘良’与‘梁’同音,到北魏建县时,就用这个‘梁’字,叫曲梁县,曲梁地名几千年来沿用不变。”[5]此外,杨建敏先生也说:“少康封曲烈的初封地, 当在今新密之潧水流域, 此地西去少康之都新砦城址仅十多公里,因此处乃曾人所居之曾地,故国号曰鄫。”[6]并认为曲烈在新密建国,其后人迁至方城,最后徙至山东兰陵。

更令人关注的是,2010年9月,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新郑市新村镇望京楼水库以东,发现了一座二里头文化城址。城址平面呈正方形,东城墙长625米,南城墙残长42米, 北城墙残长32米。在城址的外围,发现了外廓城与城壕,外廓城面积达168万平方米。望京楼二里头文化城址始建于二 里头文化 二期,废弃于二里头文化四期。由于该城址西临黄水河(古潧水),有的学者便认为新郑望京楼城址就是夏代的曾国故城。

综合上述,据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我们可以看到有关曲 烈在潧水 流域立国 的记述时代较晚。 学术界对两座城址性质的看法尚未取得共识, 如有人认为曲梁为郐国故城, 望京楼城址则是昆吾之居。尤其是曲梁与望京楼均与夏代都城——阳城、夏邑等近在咫尺,不是封国建都的理想之地域。因而就现有的情况来判断, 尚不能得出曲烈封国在潧水的结论。

琅玡之曾时代偏晚

琅玡之曾指建都于兰陵的曾国而言。兰陵县位于山东临沂地区西南, 地处鲁南低山丘陵南缘,西北部为丘陵,南部是平原,正值沿海地区与黄淮平原的交叉地带; 属暖温带季风区半湿润大陆性气候,气温适中,四季分明。境内矗立着鲁南第一峰——抱犊崮,位居沂蒙七十二崮之首,被誉为“天下第一崮”。战国后期,楚国在此置兰陵邑;西汉置缯县,属东海郡;东汉属琅玡郡。历史上的兰陵,还叫作承县和峄县。1947年3月,为纪念1933年7月“苍山暴动”,中共鲁南区委决定设立苍山县。2013年12月27日,国务院批准苍山县更名为兰陵县。2014年1月17日,山东省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苍山县更名为兰陵县的通知》。因而琅玡之曾又称兰陵说或苍山说。有关琅玡之曾的文献记载颇多,如《左传·僖公十四年》载:“夏六月,季姬及鄫子遇于防,使鄫子来朝。”杜预注:“鄫国,今琅玡鄫县。”《世本·氏姓篇》云:“曾氏,夏少康封其少子曲烈于鄫,襄六年,莒灭之。”《说文》谓:“鄫,姒姓国,在东海。”段玉裁注:“《国语》韦注曰:杞、缯二国,姒姓, 夏禹之后。……前《志》曰:东海郡,缯故国,禹后。后《志》曰:琅玡国,缯,故属东海。今山东兖州府绎县东八十里有故鄫城。按国名之字,《左传》作鄫,《国语》作缯,《公羊》作鄫,《谷梁》作缯。《左》释文于鄫首见处云亦作缯。据许则国名从邑也。汉县名从系。 ”《通志·氏族略》曰:“曾氏,亦作‘鄫’。姒姓,子爵,今沂州承县东八十里故鄫城是也。”《路史·国名纪四》载:“缯,子爵,昭公取鄫也,曲烈国,一曰衍,今沂之承县东八十里鄫城,莒灭之。汉缯国属东海。开皇为鄫州。 ”《齐乘·古迹》谓:“古鄫城,峄州东八十里,夏少康封少子曲烈于鄫。传国至春秋。襄公六年莒所灭。 后属楚,汉晋并为缯县。”《读史方舆纪要》卷三十二载:兖州府峄县,“鄫城,县东八十里,春秋时小国也。僖十四年,鄫子来朝。襄六年,莒人灭鄫。昭四年,(鲁)取鄫。《史记》夫差七年,败齐师于艾陵,遂至缯,即此。后为楚地。”高士奇《春秋地名考略》卷十四云:“今峄县东八十里有鄫城。”江永《春秋地理考实》卷一 : “今兖州 府峄县东 有鄫城。”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僖公 十四年注曰:“鄫,国名,姒姓。襄六年灭于莒, 昭四年鲁取其地。后又属齐,见《吴世家》。故城在今山东省枣庄市东,苍山县西稍北。”考古发现的鄫国故城,位于山东兰陵县向城镇城后村与鄫城前村之间。东有阳明河,河东岸为石龙山, 与黄龙山一起成为天然屏障。西濒季文子河,从而形成了枕山面水的格局。城址平面近似方形,北城墙长435米,南城墙长455米, 东城墙长600米,西城墙长414米,面积约30万平方米。宫殿区位于城内中部偏西地带,东西长300米,南北宽40米,是一处高出地面约8米的高台建筑基址。贵族墓葬区在故城西北的葬山,这里曾出土过成组的青铜礼器。此外,该城址出土器物尚有陶鬲、豆、瓦当及铜镞等。

抱犊崮

当代学者中,主张曲烈封国在兰陵的也不乏其人。谢均祥先生说:“中国记载姓氏的最早典籍《世本·氏姓篇》云:‘曾氏,夏少康封其少子曲烈于鄫,襄六年莒灭之,鄫太子巫仕鲁,去邑为曾氏。’少康是禹的后裔、夏朝第6代国王,为姒姓,相之子。寒浞攻杀相后,少康生在母家有仍氏, 曾为有仍氏牧正和有虞氏庖正, 后得同姓部落有鬲氏帮助,攻杀寒浞,恢复夏代统治,被旧史家称为‘少康中兴’。少康的小儿子曲烈受封的鄫,在今山东苍山县西北。鄫国历夏、商、周三代,至春秋时的鲁襄公六年 (公元前567年)为莒国所灭,太子巫逃到鲁国 (都今山东曲阜 ),做了官 ,以国为氏并去掉邑字,成为曾氏。”[7]逢振镐先生认为曲烈所封的缯国地域在山东兰陵,并说:“鄫国故城址在今苍山县向城西北约四公里处,离今兰陵只有十六公里。古鄫国,历史悠久,历夏、商、周而存在,直至鲁襄公六年莒出兵灭鄫,为莒邑。”[8]上述说法,均认为夏代曾国在山东兰陵。

历史文献有关兰陵的记载虽然较多,但都未标明曲烈封国于此, 仅仅说鄫国于春秋时期被莒灭亡而已。这里保存下来的鄫国故城的时代,为西周至汉代,其年代上限达不到夏代,况且夏代中期,山东兰陵属于东夷,当时中原地区的二里头文化东界在今豫东一带, 尚未达到山东境内, 因而曲烈不可能在此建国,这里不是曾国文化的源头所在。

方城为曾之故墟

方城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南阳盆地的东北缘,地处北亚热带与南暖带、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南阳盆地与黄淮平原、伏牛山脉与桐柏山脉、华北台地与秦岭地槽的分界线。东北部 山势中断处形成自然缺口, 是华北平原气团进入南阳盆地的方城缺口,向以“南襄隘道”著称。由于地理位置的独特优势, 使其成为“南襟湘汉 ,北引河洛 ,东挟江淮 ,西胁武关”的重要形胜之地。方城县北部独树镇大关口 是中国古代的缯关,为楚之北方门户,因而方城说又称“缯关说”。方城县古称裕州,系南阳府所辖,故又称“裕州说”或“南阳说”。从文献记载来看, 这里应为夏代中期曲烈所封缯之所在。《世本·氏姓篇》云:“曾氏,夏少康封其子曲烈于鄫。”《国语·郑语》韦昭注:“缯,姒姓,申之与国也。”《国语·周语》云:“其后伯禹……皇天嘉之 , 祚以天下 , 赐姓曰姒 , 氏曰有夏……有夏虽衰,杞、缯犹在;申、吕虽衰,齐、许犹在。”《路史·后记》载:帝杼乃“封其仲曲烈于缯。”《通志·氏族略》谓:“曾,夏少康封其少子曲烈于鄫。”东汉王符《潜夫论 》说 :“姒姓分氏 ,夏后、有扈、有男……缯,皆禹后也。”与古缯国关系密切的缯关到春秋时期依然存在。 《左传·哀公四年》载:“夏,楚人既克虎夷,乃谋北方。左司马眅、申公寿余、叶公诸梁致蔡于负函,致方城之外于缯关。”江永《春秋地理考实》云 :“《传》, 致方城之外于缯关。杜注:楚地,今按当在南阳府裕州,方城在裕州。”高士奇《春秋地名考略》据此而论:“曾初封,似不在琅玡。哀公四年,楚致方城之外于缯关,岂其故虚乎? ”蒙文通《周秦少数民族研究》云:“曾关在裕州,今为方城县,地近鄤氏与申,此为伐周之缯故国无疑。”[9]钱穆《西周戎祸考》也说:“缯为申之与国,申侯结以同叛。据《左传》哀公四年,‘楚人谋北方,致方城之外于缯关’,此应为缯之故国,在方城之内, 与申接壤。”[10]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将夏代的缯国和西周的鄫国都标注在今河南方城。[11]何光岳《夏源流史》云:“鄫国, 子爵,为姒姓。约在夏代中叶,始建国于缯丘, 在今河南方城县北。”[12]此外,《辞海》也说: “曾 , 古国名 , 一作缯、 鄫 , 在今河南 方城一带。 ”另据《广东梅县曾氏族谱》记载:“少康的小儿子曲烈,被分封到一个叫鄫的地方,建立鄫国。……少康封给曲烈的鄫地,在今河南方城县。”由此可知,方城为缯国故墟,乃是当年曲烈封国之所在。

从考古发现来看,方城县八里桥二里头文化遗址也很能说明一些问题。该遗址位于方城县城西南近4公里的潘河西岸,面积达60万平方米,出土大量陶器残片,还有石器、玉斧等,在众多的礼器中,更具王权象征的是出土了一件豆青色石钺,表明了该遗址系古国中心所在地,这为夏时缯国在方城提供了重要依据。

综合文献记载与考古资料来看, 曾国文化起源方城说同新密新郑和兰陵二说相比, 占有较大的优势, 因而可以初步判定曲烈的封国在方城。不过,我们必须指明的是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方城说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如发掘简报认为:“当地二里头文化特征上与偃师二里头三期面貌相符合。”从时间上看,这就拉开了与曾国始君曲烈的距离。众所周知,包括龙山文化晚期、新砦期和二里头文化在内,才形成了完整的夏文化链条。少康中兴于夏代中期,其时代大体上为新砦期, 曲烈的时代也不应晚于二里头一期。其次,曾国应有都城存在,迄今为止,八里桥遗址并未发现夏代城址,这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不过,我们相信,作为缯国故都所在的河南方城,将来一定会有夏代城址出现,而且其时代不会晚于二里头文化一期。

结语

篇8:1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

一、钢琴协奏曲《黄河》的创作背景

钢琴协奏曲《黄河》,由殷承宗主持,储望华、刘庄、石叔诚、盛礼洪和许斐星六人在1968年、1969年期间改编创作的。改编的原作正是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在1939年所作《黄河大合唱》,作者是在日本全面发动侵略战争,践踏领土、肆意屠戮我们同胞等的罪恶行径背景下创作的,它的传唱使得同胞团结和振奋,把中国人民牢牢的团结在一起,也是人民心中共同的呐喊。

二、钢琴协奏曲《黄河》的特征

钢琴协奏曲《黄河》,这部作品在创作的风格上借鉴了西方的音乐技巧,在此基础上又加入了我国民族中的音乐元素,作品体现和蕴藏着多民族主义的风格和特色。

(一)《黄河》在演奏时表现出来的结构特点

和西方国家比较,《黄河》打破了西方协奏曲中固有的三个乐章的结构,运用我国传统音乐中“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即为四个乐章。这四个乐章的结构形式也发生变化,为快板、慢板、小快板、快板。这使得整个乐曲既吸收西方协奏曲曲式结构的同时也体现出中国音乐的特征。

(二)《黄河》在音乐中民族调式的运用

作品在旋律方面,运用了众多的我国民歌素材,比如:“一唱众和”的船工号子;山西小调《河边对口曲》等”。另外它采用的中国传统的民族调式,即五声调式,“宫、商、角、徵、羽”。这五个调式中单独取其一个调式都可以作为一个主音,这也与西方大小调体系有着区别。为了能让该音乐作品更加贴近和展现出中国的民族气概与精神,作品中运用了这种传统的和声技法,曲中部分的旋律还以五声的音阶为基调。

(三)《黄河》的形成部分突出民族斗争精神

作品一共有四个乐章,并配以标题组曲的形式写成的,分别是《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愤》和《保卫黄河》。

1. 在音乐表现上突出的斗争精神

乐曲开始时,引子部分用定音鼓来模仿滚滚雷声,与小号和小提琴奏出的号子似的动机融为一体,接下来钢琴用急骤的琶音来模仿黄河被风掀起波浪,接下来突然停顿,然后用钢琴坚定的音色来展现出坚定有力、气势磅礴船工号子,体现出中国人民顽强不屈的斗争精神。大提琴深沉的音色奏出的旋律缓慢又庄严,与钢琴运用三十二分音符琶音来形容奔流不息的黄河水,二者形成强烈的对比,又巧妙的融合在一个乐章之中。一连串的三连音、五连音和六连音运用,向我们述说着黄河的蜿蜒曲折,更是赞颂中华民族的宽容和博大胸怀,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

2. 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抗日胜利的伟大决心

协奏曲里用铜管乐奏出的充满号召性、战斗性的音调,随着乐曲的不断发展,音乐展开了一幅幅抗战的壮烈画面。结尾处,作品巧妙地把《保卫黄河》《国际歌》和《东方红》的格调融合在一起,同时作品也达到了最高潮,表达了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和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三、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理念

(一)创新的民族精神和个性才会被世界接受

中国的钢琴音乐能在世界钢琴音乐文化舞台上屹立不倒,就是因为它在不断创新,也只有这样才能融入世界钢琴音乐中去。每一个民族,在文化生活中存在差异,各自有着个性和特色,但同时世界文化也具有着共性。中国的钢琴艺术应该走“民族化”的道路,应该以坚持“民族化”和“中国风格”,对中国钢琴音乐的内涵进行深入理解和把握,不断地去发展、完善作曲的理论体系。当然,还要深刻学习和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与精髓,继承发扬民族的优秀文化,坚持民族特性。创作艺术作品时,充分运用这些民族特有的形式,来体现和反映民族精神。

(二)《黄河》在中华儿女心中的形象和世界的地位

这部作品是以音乐的形式来展现不朽的民族精神,鼓舞和唤醒中华儿女的斗志,从这层意义上来讲,《黄河》不愧为一部优秀的音乐作品,它也的的确确地得到了无数人们的好评和青睐。《黄河》在中国钢琴音乐作品中树立了一个新的标杆和高度,为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和普及做出了意义深远的铺垫。这部作品作为中国钢琴艺术走“民族化”道路的一部上乘之作,此曲作者之一的殷承宗在来往于欧美亚各地时,与各国的著名乐团合作时都会演出这部中国民族作品,受到了无数好评。这促进了中国音乐与外国的互动交流,增进了文化互访的机会,对之后中国音乐在世界地位上提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结语

从全文来看,钢琴协奏曲《黄河》在中华儿女心中的地位是无法动摇的。欣赏这首作品,人们就会从心底里透出一种激情澎湃的感情出来,想起抗日战争时期革命先烈们的战争场景,让人以有黄河这条母亲河而感到骄傲、感到自豪。它唤醒了中华儿女的抗日激情,调起了全中华民族的抗日热情,使人们团结对外,取得民族战争的伟大胜利,在历史舞台上写下意义深重的一笔,让世界都知道了中华民族是团结的、是伟大的、不可战胜的民族。

参考文献

[1]蒲芳.中国钢琴协奏曲创作中的民族化追求[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1(4).

[2]戴家枋.钢琴协奏曲〈黄河〉的音乐分析(上)[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4(4).

上一篇:《职业与就业指导》前言下一篇:各具特色的传统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