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设

2024-04-10

高层建设(通用6篇)

篇1:高层建设

《高效团队建设》(高层)培训大纲.

《高效团队建设》培训大纲・・・[经典课程内容简介]---实战技能培训[7]团队素质训练营起源于英国,最早是英国海军部用于培训海员的一套训练体制,如今在西方已成为现代企业进行员工团队整合训练最有效方式。如何建设优秀的团队?如何让团队发挥更重要的功能?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提升应对变革需要的企业团队领导力、凝聚力、执行力?――这些已成为当前各企业持续发展的迫切问题。企业像艘航船,要谋生存和发展,必须形成团队精神。团队不只是简单的组合,优秀团队更像是…于是,一旦作出决定,整个团队一定会受到激励,义无反顾地去执行决定。 ・・・・――――BILLWALSH一、培训对象:・・・・・・・・・・・・・・・企业高中层管理人员、部门经理、总监、主管与相关人员二、培训天数:・・・・・・・・・・・・・・・・课时:1-2天(9:00-17:00)三、培训目标:・・・・・・・・・・・・・・・・1.了解团队理论与基本概念2.明确影响团队效率的因素3.熟悉高效团队的基本特征4.体验团队科学合作重要性四、培训大纲:・・・・・・・・・・・・・・一单元、团队建设基本理论1.团队建设五要素2.协作的自然法则・・・・・・3.高效团队的特征4.团队形成四阶段二单元、团队文化的意义1.领导力与追随者2.团队文化三层次3.价值观理论模型人际关系三途径三单元、团队沟通和冲突1.沟通定义与模型2.团队沟通的技巧・・・・3.冲突在团队作用・・・・4.团队障碍与转化四单元、权力和团队管理1.五项要素分析2.管理的六内容3.区别权利类型4.影响与追随者五单元:团队权变管理理论1.权变管理的.意义2.领导方式和环境3.上、下级成熟度4.菲德勒图的应用六单元:怎样建设高效团队1.自主指导团队方式2.高效团队发展流程3.员工心理援助内容4.贝尔宾之角色理论七单元:问题预防与计划管理1.计划制定与实施2.征求成员的原则3.问题的预防管理4.浴盆的曲线规律八单元:快乐团队和共好1.如何决定整体之效能2.团队陷阱的各种表现3.理性想法和情景事件4.保持快乐团队的措施案例分析与思考:・・・・・・・・・・・・・・・1.团体中“社会懈怠”理论与现象说明什么?2.运用课程学习的理论与技巧,分析下列案例…自我测试与练习:・・・・・・・・・・・・・・・团队健康度测试、冲突、竞争与合作、如何鉴别团体成员….等;附:a.六顶思考帽b.团队心灵卡….等;培训方式:(采用‘多纬行动’和‘参与互动’培训方式)・・・・・・・・・・激情讲演、系统理论、模型工具、方法技巧、案例剖析、真实故事、问题思考、趣味测试、角色扮演、观摩学习、游戏感受、情景模拟、讨论交流、测验练习、现场析疑、领悟归纳、开发潜质、互动推理等培训特点:‘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幽默风趣,回味无穷’・・・・・・・・・・阅历丰富,知识面广,主题明确,实用性强,活泼生动,形象佳,集实战派与学院派双重特点,寓演、讲与互动为一堂。强化现场气氛,达成培训预期目标;且寓教于乐,运用多学科底蕴,声情并茂、跌宕起伏地把理论、实践、知识、技巧、方法和工具融入课程,巧妙实现艺术与互动结合的最佳培训效果。运用‘民兵理论’、‘归元理论’、‘三维理论’、‘中医理论’和‘油井理论’等方法;‘从学员实际工作需要出发,围绕开拓管理思路、解决管理难题’进行有效培训,以提升培训效果和学员水平;切实体现“课题培训工作法”中‘培训创新☆重在参与☆娴熟技能☆贴近市场’宗旨;在培训中提供多种实用解决问题工具及技巧。对参训者今后实践工作具有极大的后续效果。专家简介:‘多纬行动培训’创始人、实战派资深培训师、互动专家、高级咨询师MBA导师・・顾樾(方言,frank)先生,国际教育联盟培训专家组成员暨新加坡HR大学客座教授;上海大学HR研究所研究员、上海浦东经理人才学院培训室主任;中华培训网培训专家;法国JB国际商业集团首任培训师。顾先生拥有30年企业管理与培训()的专业经验。在李嘉诚和荣毅仁集团投资期间,曾任重要职务,在法国JB国际商业集团、中信国际集团与韩国乐天集团任CEO的实战磨练,积累大量资料与案例;后任美国SRI公司授权中国首席管理咨询师;参与管理系列课程的编写,其《企业咨询与管理》、《管理技能提升模型》、《企业工作质量》等研究成果已融入培训理论与咨询实践中,颇受理论界和企业界认同与好评,被誉为“将西方管理理念在中国本土化和实用化”的管理专家。培训:曾接受美国和新加坡严格的专业训练和学习,熟知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并在多家外资担任CEO,具有丰富的跨国企业与大型国企管理与培训经验,为了更好地进行管理系列培训,曾集中利用3年时间,接受先进的美国和新加坡系统的管理课程培训,并结合管理与培训经验,开发和形成独特有效的‘多维行动学习’教学模式,那就是实战、技能、直观、参与的互动法,使学员迅速掌握工作应用能力。‘多纬行动培训’:是继‘行动学习’和‘互动学习’方法以后,从多角度、多方式科学的培训方法。主打课程:・・・・・・・・・・・・・・・一、高级总裁班:1战略与变革2.企业生存与发展战略3.卓越领导力(1-2版)4.赢在执行5.核心竞争力等二、内训培训课题:1.执行力2.有效沟通3.团队建设4.时间与效率管理5.MTP6.中层管理7.职业经理人修炼8.企业文化建设9.经典营销10高级TTT11创新与提升力12.企业行政管理等授课------曾培训过的组织:云南红塔集团、中运集团、上海理光、上海西部集团、信息产业集团、滇黔桂石油局、飞利浦照明、柯达(中国)、戴尔(中国)、ABB开关、林德叉车、亨特建筑构件、美鹰涂料、厦华电子、建设银行、半岛(水处理)、创捷科技、大唐电讯、蜂星移动、江苏供销总社、江苏金猫集团、江苏移动通讯、梅特勒-托利多仪器、美国史赛克、美国伊顿(中国)、迈鹏电子、宁波富达股份、诺华(中国)保健品、日本索尼、中国、三菱电机、中信泰富、大昌贸易行、伊顿发电机、华润思捷、峰星国际、美国史赛克、华北食品、BAA(国际)、华克排气、惠而浦水仙、获特满(饮用水)、纳维昂软件、三毛集团、施贵宝、苏州创捷、通用电气、温州奥康、吴县康达、香港华润集团、浙江红蜻蜓鞋业、浙江威斯特、平安保险、中信集团、香港协鑫集团、社科院、江苏电力、TCL电脑、上海移动通信、上海塑料股份、上海巴士股份、上海电信、二军大、冠美家具、东昌汽车、德国福斯(润滑油)、东莞邮政、河北管理协会、莘铭公司、博医医疗、飞洲集团、百事应信息、山东枣庄集团等企业集团、协会、党校等著名企事业;-,多次应邀,任中国高级经理人(2―5期)培训论坛主讲嘉宾和中华培训网(在线专家)发表演讲,受到好评;其部分管理理论与技能,在新华日报集团.10期《培训杂志》发表。

篇2:高层建设

1995年中央提出科教兴国战略,2003年中央又提出了人才强国战略。从科教兴国战略到人才强国战略的转变,充分说明我们党认识到人才问题是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问题。对于高等学校来说,人才问题就是事关学校发展全局的问题。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先生的名言“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说的就是人才对于高等学校的特殊意义。应该说,当前各高等学校已经普遍认识到人才对于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性,已经开始对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进行大力培养和大量引进。但是,地方高校由于财力、自身吸引力等方面明显不如部属重点院校,已经在人才的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

当前,地方高校的人才工作中普遍存在着高层次人才紧缺,基本上没有国家级的领军人物,高层次的学术骨干教师和带头人数量很少;高层次人才队伍不稳定,流失比较严重;人才资源的学科分布不够合理,传统学科、基础性学科相对较强,新兴学科、应用型学科较弱;高层次人才的利用率不高,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强;后备高层次人才队伍的梯队建设不完备;创新性团队建设还处在初级阶段;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培养制度不够健全,管理水平相对滞后等问题。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探讨地方高校如何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推进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第一、地方高校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机构,把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做为学校的重要工作来抓。地方高校的各级领导必须认识到高层次人才对于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意义,认识到地方高校在构筑人才高地时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学校要成立主要领导挂帅的高层次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必要时可以成立高层次人才工程办公室,根据学校总体事业发展制定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研究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各地方高校还可以把高层次人才工作纳入中层党政领导班子工作目标考核,切实保障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第二、要加大对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和学术带头人的培养力度,加强后备高层次人才队伍梯队建设。地方学校要建立和完善青年人才培养制度,将青年人才的培养作为学校高层次人才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有专门的经费用于青年人才的培养。进一步加大学术交流力度,选派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和学术带头人到国内外一流大学的最优秀的教师那里学习,让尽可能多的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和学术带头人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了解本学科最前沿的知识,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把握前沿知识的能力。有意识地为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和学术带头人提供成长的舞台和条件,为他们创造良好宽松的发展空间,鼓励他们敢于探索,敢于提出新观点,敢于面对失败。对于学校来说,也要敢于给他们压担子,这样他们才有充分施展才华和大展宏图的机会。在一些重点学科和重大项目中,也要敢于让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和学术带头人担任项目负责人,促进他们迅速成长。学校还要关心他们思想政治上的成长和进步,在学术道德、思想方法、团结协作、群众路线等方面对他们加强培养和帮助。

第三、要集中优势资金,重点引进学校急需的高层次人才。近年来,一些地方高校不顾自身条件和实际需要,盲目地跟进高层次人才的抢夺大战,结果不仅起不到改善学科结构、学缘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和学历结构的作用,反而因为学校本身缺乏相应的软硬件条件及人员梯队条件,所引进的人才多数没有用武之地,造成经费和人才资源的极大浪费。同时,学校自己培养的人才也会因待遇、条件、政策倾斜度等原因而觉得不平衡,极大地挫伤了工作积极性,破坏了同事间的团结,导致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偏离了正确方向。因此,各地方高校在引进高层次人才这个问题上决不能片面追求“多而全”,而应坚持“少而精”,在积极筹措经费的同时,集中有限的资金,引进一些真正急需的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以他们为核心来带动周围教师的教学和科研积极性,以此推动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同时还要制定相关政策,对于引进的高层次人才进行培训和约束,使他们能够快速地融入到学校的发展建设当中,真正发挥骨干教师和学术带头人的作用。

第四、要加强体制创新,推动高层次人才优秀团队建设。当代科学的内在发展趋势是学科间不断交叉、集成和相互融合,这种趋势不断产生一

些新的学科、新的领域。这些新的学科、领域往往是竞争最激烈、最能带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领域,需要多学科、跨学科合作,需要一批优秀的团队进行集体作战和合作攻关。地方高校由于自身原因不可能引进很多高层次人才,在优秀团队的建设上受到制约,必须通过体制上的创新,才可能在优秀团队建设方面有所作为。一方面地方高校引进优秀的学术带头人,并以他们为核心,汇聚一批活跃的学术人才队伍,组成一个团队,进行最前沿的科学研究和重大的科技攻关。另一方面也可以聘请国内外一些具有创新性构想和战略性思维,能带领本研究方向跟踪国际科学前沿的知名专家学者作为客座教授或兼职教授,给他们在学校设立工作站,再以他们为核心,吸收相关学科的优秀中青年后备人才组成一个团队,通过让他们定期到学校进行讲座、辅导,来带动整个团队的成长。学校对优秀团队要采取确定方向、稳定支持、自由选题、重点突破的措施,在政策上要有所倾斜,给予相对独立的体制环境和运行机制。

第五、要完善激励机制,稳定高层次人才队伍,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高层次人才的特点集中表现为数量和质量上的稀缺性,高校间对高层次人才的激烈争夺促使他们的流动性加剧,如何稳定这样一支高层次的人才队伍是所有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前提,高层次人才稳定不了,队伍建设根本无从谈起。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地方高校来说必须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通过适当的激励措施来管理高层次人才队伍,进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性。要采取适当措施提高高层次人才的福利待遇,解决他们最基本的需求,使他们没有后顾之忧;要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进一步深化内部分配制度改革,鼓励多劳多得,优劳优酬,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大力营造有利于高层次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工作环境、人际环境和学术环境,使他们在工作中能够心情愉悦;要推进按需设岗、择优聘任的教师聘任制度,将高层次人才聘任到最适合他们发展的岗位,充分激发他们的潜力;要对他们委以重任,可以让他们担任部门或项目的负责人,也可以让他们参与学校一些重大问题的决策,满足他们在精神上的需求。

第六、要健全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促进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各

项工作有序开展。地方高校要结合本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实际情况,进一步规范和健全相关规章制度,从制度上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各地方高校既要有培养、引进、激励高层次人才方面的规章制度,同时还要有对他们进行严格要求和约束方面的规章制度。另外,由于人才工作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和系统性,各地方高校必须把具有较高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的管理干部充实到人才管理工作中。平时注重加强对他们进行业务知识培训、政策理论辅导、思想观念更新,以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管理能力和水平,促使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能够优质、高效、有序地进行。

篇3: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法律建设

1.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现状

1.1消防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

当前,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局面混乱, 建设单位开发建设销售完毕就撤离, 根本不负责建筑的后期管理;有物业管理单位的高层建筑, 往往物业管理单位也不愿承担管理责任, 在与业主签订物管合同时未明确其消防管理职责, 履行的只是一些简单的收费、看管等职责;无物业管理单位的高层建筑内部消防管理完全瘫痪, 各自为政, 相互推诿、扯皮, 根本无人落实消防安全责任。

1.2消防安全管理不到位

一些物业管理单位作为建筑消防工作管理主体, 因存在重效益、轻安全思想, 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投入不够, 未定期组织防火检查, 未按规定定期对消防设施进行检测维护保养, 未及时整改消除火灾隐患, 对建筑消防安全管理不闻不问。同时, 高层建筑消防车道、登高面管理亦处于真空地带。

1.3消防设施维护保养不到位

高层建筑一般体量大、产权多, 消防设施与整幢建筑连为一体, 一处消防设施损坏, 就要整幢建筑产权单位 (或使用单位) 分摊维修费用, 各产权单位无隶属和业务关系, 一户不交费用, 维护工作就难以开展, 往往导致消防设施的维护和保养长期处于无人问津状态, 消防设施损坏、瘫痪现象较为普遍。

1.4随意改扩建现象严重

高层建筑投入使用后, 广大业务往往根据各自需要进行二次装修, 由于消防监管警力有限, 大量的二次装修工程未依法经过消防部门审批, 导致一些业主随意改变建筑原有布局, 擅自改变使用功能和内部结构, 破坏防火防烟分区, 占用、分隔公共疏散通道, 锁闭防火门、安全出口等, 滋生了大量的火灾隐患。

1.5消防执法难度大

由于高层建筑特别是高层居住建筑投用后, 一般产权分散且无人协调统管, 消防部门下发法律文书时, 无明确责任主体, 造成隐患整改难度大, 实施行政处罚时, 各业主互相推脱, 消防执法难以落实到位。召开协调会时, 因无法理清关系, 整治效果不明显, 以致各产权单位均拖延整改。

2.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法律建设的重点和难点

2.1 明确高层建筑消防安全责任主体难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混乱的主要原因是消防安全责任主体不明确。建设单位一般只负责建设阶段, 一旦产权卖出投入使用后, 建筑责任主体就出现扯皮。要使责任主体得以明确, 需要法律法规进行逐一确定。《消防法》虽然规定“同一建筑物由两个以上单位管理或者使用的, 应当明确各方的消防安全责任, 并确定责任人对共用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建筑消防设施和消防车通道进行统一管理”, 但实际使用过程中, 几十个甚至几百个业主单位根本不会形成统一管理的一致意见, 进一步细化规定每一个业主的具体责任, 确定统一管理责任人是法律建设的难点之一。

2.2 明确高层建筑日常管理单位职责难

有物业管理单位的高层建筑, 物业管理往往回避消防安全管理, 签订委托管理协议基本不涉及消防内容, 法律没有硬性的消防安全职责规定。无物业管理单位的高层建筑一般随便由业主委员会聘请人员进行值班管理, 根本无法定管理职责。《消防法》虽然规定“住宅区的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对管理区域内的共用消防设施进行维护管理, 提供消防安全防范服务”, 但对其不履行职责的法律责任规定不够具体, 违法后果轻。其他高层建筑的物业服务企业或业主委员会或管理人基本没有法律约束措施。要明确管理单位或个人的法定管理职责是法律建设的又一难点。

2.3 明确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监管责任难

当前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监管职责主要落到了消防部门身上, 各部门齐抓共管的格局无法真正形成。进一步强化、细化职能部门的监管职责, 特别是明确与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密切相关的建设、房地产、市政、工商、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等有关职能部门的责任, 积极构建完善的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监督网络难度很大。

2.4 明确高层建筑消防执法手段难

当前, 《消防法》针对单位设定了严格的消防执法手段, 但对个人违法行为就显得较为薄弱。高层建筑特别是高层居住建筑消防违法行为多数是由个人实施, 诸如:擅自改变使用功能和内部结构, 破坏防火防烟分区, 占用、分隔公共疏散通道, 拆除防火门、私家车堵塞消防车道等等。要针对个人实施的消防违法行为设置切实可行的消防行政执法手段亦十分困难, 设定了处罚措施, 如何执行到位也是一大难点, 特别是涉及大量居民的执法又很容易引起社会矛盾与纠纷, 影响社会安定稳定。

3.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法律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3.1 细化高层建筑各方消防安全责任

主体责任的明确是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法律建设的关键, 只有法律责任明确了, 高层建筑管理才能理顺。一是要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消防工作原则, 落实高层建筑各方消防安全职责。二是要对物业服务企业或统一管理责任人设定消防安全具体职责。三是要对产权人和使用人规定具体责任。法律法规应对高层建筑整改共有部分火灾隐患、维修消防设施所需的费用支付方式进行统一规定, 应区分各种形式, 如:保修期内、保修期外、有维修基金、无维修基金等实际情况。

3.2 明确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监管的责任体系

明确监管责任是加强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的核心, 监管责任不清, 将必然导致管理缺位、安全缺失。要真正将高层建筑监管到位, 就必须明确各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管职责, 落实联合监管机制, 构建完善的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监督网络。如: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严格落实消防前置审批规定, 对依法应当经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审核的高层建筑工程消防设计而未经审核或者审核不合格的, 不得给予施工许可;对依法应当经公安机关消防机构验收的高层建筑工程未经消防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 不得办理竣工验收备案。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对依法应当进行消防设计审核的建设工程未经审核或审核部合格的, 不得核发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对缺少消防验收合格文件或备案资料的, 不得颁发房产权属证书, 同时应当把物业服务企业消防安全管理质量作为对物业管理活动进行监督管理的重要内容;指导高层建筑业主使用专项维修资金对物业管理区域内的共用消防设施进行维修、更新和改造。工商行政主管部门对高层建筑内未经消防安全检查或者经检查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公众聚集场所, 不得办理登记手续。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督促、检查供水单位和企业按照消防要求, 建设、维护市政消防供水设施。总之, 政府职能部门有监管职责的都必须共同用在高层建筑上, 才能达到联合监管成效。

3.3 完善高层建筑消防执法手段

消防执法手段的完善是提高高层建筑消防管理质量的重要保障, 只有消防执法有法可依, 才能真正将日常消防监管落到实处。法律建设中要重点针对《消防法》没有明确规定的消防违法行为进行重点完善, 特别要对个人实施的消防违法行为制定有效的约束措施。如:应对消防控制室无人值班、外墙设置广告牌、雨篷等设施妨碍消防排烟和火灾扑救、个人擅自将居住场所改成公共场所、私家车随意堵塞消防车道、物业服务企业 (统一管理人) 不履行消防管理服务职责等常见性消防违法行为设定必要的行政处罚措施和不履行处罚的强制措施, 最好要跟与个人息息相关的抵押贷款、社会保险等相挂钩, 才能更好地督促相关人员履行消防安全职责。

3.4 灭火救援保障应在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法律建设中有所体现

实际上, 消防工作保障与高层建筑的发展差距甚远, 有的地方高层建筑林立, 但举高车等灭火救援装备还未配备。因此,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法律建设亟需完善消防灭火救援保障规定, 确保消防灭火救援能力跟得上高层建筑数量和高度的增长。法律法规中应明确将保障具体措施纳入当地城市规划建设范畴, 规划的高层建筑高度和数量与所需配备的供水管网、装备器材等相适应, 而且这些规定必须由当地在进行城市规划的时候统一制定, 以确保城市灭火救援能力同步提升, 同时遏制高层建筑数量不断增加、高度不断增长。

4. 结语

篇4:新农村建设高层论坛

(光明日报社理论部协办)

2006年4月29日~30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高层论坛”在北京21世纪饭店隆重召开。此次论坛的特点是官、产、学相结合,理论探讨、政策建议、实践经验总结相结合,经济社会科学、自然技术科学相结合。参加论坛的有研究三农问题的经济学家、两院院士、各级政府官员、企业家、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郑新立、李京文、何祚庥、包克辛、高铁生、刘福垣、申建军、文魁、韩俊、郑海航、吕政、张晓山、温铁军、谢扬、张红宇、安冈、杨河清、庹国柱、张强、李树生、纪韶等来自全国各地的近200位代表出席了论坛。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申建军书记、文魁校长代表主办单位致词,20多位与会者作了重点发言。高层论坛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郑海航副校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韩俊部长主持。

一、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意图:从根本上解决城乡差距过大、和谐发展问题

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意义。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对此作了全面阐述。他强调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关系全局的重大发展战略,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集中体现。建设新农村的关键是遏制城乡差距过大的趋势。如果占我们人口70%左右的农村人口与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差距越来越大,那么就同我们党的宗旨相悖,如果出现这种局面,将很难向几亿农民作出解释。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京文说,推进新农村建设,不但惠及亿万农民,而且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如果农村经济搞不上去,农民收入不能大幅度提高,那么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就会遇到许多困难。这些问题将严重影响经济发展以及安定团结。

2.对于“收入差距与经济发展阶段关系”的重新认识。过去,国内外人士普遍认为,在农业向工业过渡阶段,二元结构和城乡差距扩大是一个必然趋势。郑新立和包克辛(贵州省副省长)通过对韩国的考察提出了与此不同的观点。他们认为,韩国的经验表明并不存在这样一个必然性。韩国在从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30多年的工业化、城镇化、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城乡同步发展,收入同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始终保持在1∶0.8~1∶0.9之间,2004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0.94。郑新立说,韩国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是因为在工业化开始时政府每年都拿出财政预算的1%用于购买钢铁和水泥支持农村改造生产、生活条件。我们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社会主义制度的保障,应当比韩国做得更好,特别是经济实力我们比当年韩国要强大得多,有能力支持农村的发展。包克辛认为,韩国新农村建设有三点启示: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工业经济提供了巨大市场;农民收入的大幅度提高直接或间接投资工业,为工业化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农民收入提高带来文化素质的提高,文化素质的提高为快速实现工业化、城市化提供了充足的、合格的人力资源。

二、准确把握新农村建设政策:与三农政策一脉相承、是一个长期过程

1.新农村建设与十六大以来的三农政策是完全一致的,不是另搞一套。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部长韩俊认为,不能把新农村建设与十六大以来的三农政策割裂开来,两者是一脉相承的。新农村建设实际上为解决三农问题提出了一个更加具体、更加明确的要求,有了更加明确的纲领和思路。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刘福垣副院长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质上是我们党历来精华文件的“打包”,是在原有一系列重要文件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2.新农村建设需要一个长期过程。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张晓山强调指出,新农村建设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完成的,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认识到它的长期性、艰巨性以及复杂性。对此,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副部长谢扬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贯穿于整个现代化全过程,是与工业化及城镇化进程同步进行的长期工作,必须扎实稳步推进,要避免用运动的方式急功近利地搞新农村建设。刘福垣说,这是一项重要政策,但是不能操之过急。

3.新农村建设的普遍性内涵。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纪韶教授在点评郑各庄的实际经验时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模式应以现处的区域位置和本地资源环境及条件而定。郑各庄经验适合于市郊农村,但也具有建设新农村的普遍内涵,即建设新农村的主要评价标准:农民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收入能稳中有升;社会进步;农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覆盖及生态农业的形成等。

三、新农村建设与工业化、城市化或城镇化的关系:城市化道路该怎么走?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新农村建设必须与工业化、城市化或城镇化结合起来。但是,阐述的角度和提出的思路各不相同,甚至截然相反,分歧在于是“城市化”还是“城镇化”。

1.新农村建设同推进农村的工业化、城市化不矛盾,城市应该反哺农村。郑新立说,新农村建设同推进农村的工业化、城市化不矛盾、不对立,应当协调推进。特别是当前,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支持要通过加快工业化来进行。到2010年城市化水平将达到50%以上,2020年将达到60%以上,到那时,农村劳动力富余的问题将大大缓解,在二、三产业就业的人数将超过现有发达国家的人数总和。那将是世界的重大历史事件,对世界将产生重大影响。

郑海航副校长在总结中强调,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是对“三农”理所应当的补偿。现在有些人好像觉得新农村建设是城市和工业居高临下给农村施加恩惠似的。其实不然,从中国经济的发展来看,建国几十年来长期的工农业“剪刀差”,农村将优质的农产品以低于成本的价格提供给城市,工业和城市一直是亏欠着农业和农村的。10亿农民支持了工业和城市的发展,难道我们不应该在城市达到一定水平的情况下回过头来支持农村、反哺农村吗?农村养育了城市,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是理所应当的、是天经地义的。

2.是“城市化”还是“城镇化”?刘福垣提出,“没有新城市就没有新农村”。目前的问题是存在着一个认识偏差:老想就地解决农民问题,搞乡镇企业,“小城镇、大战略”,把人口城市化搞成了城镇化,结果民工潮愈演愈烈。他建议抓紧把中部城市发展起来,这样,城市、农民工流动状况都会改观。建设新农村的关键是减少农户,让农民进城。目前,社保、教育、医保这三大问题是挡住农民进城的门槛,实际上是城市和工业化拖了农村发展的后腿。建设新农村的主战场,起码头十年在城市。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吕政也认为,“离土不离乡”和“离乡不离土”不是建设新农村的根本出路。20世纪80年代大办乡镇企业,“离土不离乡”,后来大量的乡镇企业都倒闭了。于是,90年代中期以后就出现了“打工潮”,“离乡不离土”,而民工实际上是城镇的“边缘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镇人员。这种转移既不能实现城镇化,也很难为新农村建设真正积累资金。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副部长谢扬不赞同把建设新农村当作是对前些年提出的城镇化战略的反思和修正,而应该在继续积极推进城镇化的前提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问题要在城镇化背景下来解决,而不是以此替代城镇化战略。他从社会保障的角度分析了城镇化战略的来龙去脉。“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国家当年对城镇化战略寄予希望,写入“十五规划”。但是,进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成为当时推进城镇化战略遇到的一大难题。现在纳入社会保障的人口已经达到1.7亿人,基本是城镇人口,没有覆盖农民工。经过5年的发展,现在给进城打工的农民工提供社会保障,已经有了良好的开端。国家对城镇职工实现社保全覆盖用了10年,那么再用10年,把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逐步纳入进来,不仅是应该也是有条件的和完全可能的。从“九五”计划末期到现在,国家财力翻了三番,况且,“十五”期间土地城镇化超过了农村人口城镇化,通过征购土地获得的财政收入只用于城市建设了,而没有用于农民的社会保障。如何对农民的土地进行补偿?核心就是把农民的社会保障做好,那么真正地推进城镇化就可以实现。

未来的20~30年,如果城镇化率的水平达到70%的话,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几乎将全部被城镇吸纳,留在农村的可能将是妇女、小孩和老人,有4~5亿人口。为了不让这些人的生活水平与城市人口的生活水平差距太大,也能享受到经济增长的好处,新农村建设的思路要从现在起步,为解决这部分不可能流入城市的农村人口寻找出路,为这样的长远目标作准备。

3.城市化道路怎么走?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吕政说,“华西村”不具有普遍推广的意义,而其非农产业的发展则具有普遍推广的意义,华西村有一个非常优秀的带头人这一点具有普遍学习的意义。农村人员不可能都进入大城市,能不能找到一种“反城市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台湾一家农场的做法可总结为:“三条线,一大片”。“三条线”,即高速公路线、周边电线、信息高速公路线(网络线)。高速公路线临近这家农场的居住地,解决了运输问题;周边电线改变了这家农场的生活方式;网络线解决了信息沟通问题,周边还有超市,供其购买各种商品。能不能找到一种在单个小农经济的基础上搭配上一种现代农业的道路,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价值、收入和收购价,建立一种适合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的田园风光式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篇5:高层建筑和新农村建设

按照“高低要结合、功能要分区、土地要节约、环境要改善、利益要保障”总体思路,《义乌市城乡新社区建设实施办法》(以下简称《新办法》)日前正式公布,自9月3日起施行。《新办法》将进一步推进城乡新社区建设,改善城乡居民生产和生活环境,集约利用土地,提升城乡建设品质。

《新办法》列出城中村、镇中村(园中村)、近郊村和远郊村

根据我市主城区、副城区、近郊区和远郊区四个区的不同定位,《新办法》将新农村建设纳入城乡新社区建设范畴,明确了城乡新社区建设的多种模式,体现着“高低结合、功能分区、土地节约、环境改善、利益保障”特色。

城中村改造实行高层公寓(12层以上建筑,下同)为主的安置模式(建筑控高不允许建设高层的区域除外)。其建设总用地的60%以上用于规划建设高层公寓。城市老社区改造另行制订办法,不在《新办法》之列。

镇中村(园中村)改造实行生产经营、生活居住功能分区。其生活居住区建设总用地的50%以上用于规划建设高层公寓或多层及中高层公寓。有条件的村,也可参照城中村的模式改造。

近郊村一般采用零增地或少增地的“空心村”改造。“空心村”改造重点包括:拆除危房和违法建筑、修缮旧房、解决住房困难、畅通道路、外立面粉刷、古建筑保护、村庄绿化等,改善居住环境,避免全村大拆大建。

远郊村实施“宅基地换住房、异地奔小康”工程,具体按义政发〔2009〕75号《义乌市“宅基地换住房、异地奔小康”工程实施办法》执行。

《新办法》改“垂直安置为主”为“水平安置为主”,突出节约集约用地

《新办法》的安置模式,突出节约集约用地,改造模式由“垂直安置为主”转变为“水平安置为主”,通过向“空间要土地”的方法,改变土地利用率和单位土地的产出率。对高层公寓规划设计,在1:6安置的基础上,允许规划安置系数不高于1:1.5的配套用房,由村级组织筹建,其权属归村级组织,收益优先用于公共配套、物业管理等支出。

《新办法》的安置方式,提倡整村异地安置,推行多村联片按规划适度集中建设,城市新社区安置人口下限1500人;镇街新社区人口安置下限1000人。

《新办法》吸收了“义政〔2001〕113号”和“义政发[2006]55号”文件中的一些内容。《新办法》中对于核定新社区建设总用地规模,延续了55号文件的规定,即新社区建设总用地规模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建设用地审批对象面积,二是非村级组织成员合法房屋补偿所需的用地面积;三是需规划控制保护的面积。

而分户安置,则在延续了113号文件补偿标准的基础上,创新提出安置基数、安置系数的概念。一是规定了安置基数:如,以户为单位审批,1-3人(小户)安置基数在108平方米以内,4-5人(中户)安置基数在126平方米以内,6人以上(大户)安置基数在140平方米以内。二是规定了安置系数:如,高层、标准厂房安置系数为6,多层安置系数为4.5,联立房安置系数为3。

如果选择高层公寓模式,则建筑面积会大大增加,例如,安置基数为108平方米,安置在高层公寓中的建筑面积是648平方米。

篇6:加强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陈至立国务委员在长江学者座谈会上的讲话

2005-03-30

很高兴参加2004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受聘仪式和长江学者座谈会。首先,我代表国务院,向新受聘的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表示热烈的祝贺,并通过在座的各位向奋斗在教学科研第一线的所有长江学者和全国高校广大教师表示由衷的敬意和诚挚的问候!

刚才大家谈了很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我听后很受感动和启发。我们为各位取得的成就感到由衷的高兴,对各位的建议将认真研究和采纳,以改进我们的工作。下面我就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加强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谈几点意见:

一、加强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意义重大

最近,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把推动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大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大力增强核心竞争力,在实践中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的路子。当今世界,国家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在一定意义上是科技实力的竞争,是高层次人才的竞争。人才资源与其拥有的科学技术知识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在知识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我国要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就必须建设一支强大的高层次人才队伍,推进自主创新,大大提高国家的创新能力,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重要地位。这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要实现党的十六大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从现在起到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必须达到7%以上。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突破人口资源环境制约,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就必须进一步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坚持依靠科技和人才,通过自主创新以强国力,促进科技发展以济民生,使科学和技术真正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跨越发展、保障国家安全和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决定性力量。

党中央在2003年年底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作出了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决策。中央关于人才工作的决定提出:“小康大业,人才为本”、“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精辟地论述了人才强国战略的极端重要性。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集聚人才的战略高地,承担着传承文明、培养人才、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的神圣使命,担负着“造就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重大任务。同时,高校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高校教师队伍是国家知识创新的重要力量和高层次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强大生力军和动力源,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起着基础性、战略性作用。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从全局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加强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加强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各级政府和高校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是我国高校高层次人才工作中一次成功的制度创新,得到了中央的充分肯定,得到了高教界、科技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已经成为知名的人才品牌和国家重点实施的高层次人才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于1998年启动实施以来,前五批聘任了537位长江学者,这一批又新聘190位长江学者。98%的长江学者具有博士学位,94%的长江学者具有在国外留学或工作的经历,有296位长江学者直接从海外应聘回国工作或为国服务。

这项计划不仅在吸引海外优秀人才,孕育创新研究群体和创新团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在培养和造就活跃在世界科学前沿和关键领域的优秀学术带头人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前五批的长江学者中,有6位优秀学者荣获“长江学者成就奖”,12位当选为两院院士,31位担任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7位担任国家“863”计划专家;有18位长江学者取得了21项重大突破性科技成果,67位所主持的科研项目成果获得了国家科技三大奖,提高了我国在一些重点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对推动我国科技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新一轮“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从遴选机制和实施范围等方面,又作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创新,特别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的方针,在人文社会学科领域实行长江学者岗位制度,这必将大力推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在促进国家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实践表明,设立和实施“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是党和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是体现时代性、富有前瞻性的制度创新。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认识到,目前我国高校中优秀拔尖人才还相当缺乏,特别是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学术大师还比较少。我们要在已取得成就的基础上,以开拓进取、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进一步做好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工作。

二、加快建设一支富有创新能力的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

今天上午,党中央、国务院隆重召开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温家宝总理在讲话中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自主创新是支撑一个国家崛起的筋骨。我们要引进和学习世界上先进的科技成果,但更重要的是要立足自主创新,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只有拥有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拥有自主的知识产权,才能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必须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贯彻到各个产业、行业和地区,努力将我国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国家。他还强调,科技的灵魂在创新,科技的活力在改革,科技的根本在人才。要大力培养和积极引进科技人才,做到人才辈出、人尽其才。

高校广大教职员工要认真学习贯彻温家宝总理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充分发挥高校学科综合和人才众多的优势,以满足国家的战略需求为目标,以培养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和创新团队为重点,着眼于高校高层次人才总量的增长和素质的提高,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富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队伍,从根本上提高我国高校在世界范围内的学术地位和竞争实力,更好地发挥国家基础研究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主力军、高新技术研究的重要方面军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强大生力军的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提供坚强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第一,要以实施“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为战略抓手,努力吸引、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科学家和学科带头人。坚持自主创新,既是我国科技工作的方针,也是我国人才工作的目标。实践表明:只有坚持自主创新,高层次人才队伍才能健康成长,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只有拥有高层次创新人才,才能实现自主创新。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要把重点放在提高队伍的创新能力上,要紧紧把握科学技术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并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与可持续发展中的重大瓶颈性约束,加强我国的自主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能力,力争在关键领域和若干学科前沿掌握核心技术和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科学家和学科带头人。

第二,要大力建设创新平台,加强创新团队建设。当代重大科技成果的产生,越来越需要跨学科领域专家形成团队,合作攻关。我们要积极适应这种趋势,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团队建设。要积极推进高校基层学术组织改革,创新高校人才组织模式,着眼于承担国家重点发展领域或国际科学

技术前沿研究任务,以创新平台、重点研究基地为基础,以优秀拔尖创新人才为核心,重点支持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创新团队和学术群体。

第三,要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批哲学社会科学家和优秀教师群体。要积极主动围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重大问题开展科学研究,形成一批有重大社会影响和学术价值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和咨询服务,建设充分反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教材体系;造就和培养一批哲学社会科学家和优秀教师群体。

第四,要抓紧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优秀人才梯队。要坚持事业发展与人才发展紧密结合,在教学科研的创新实践中锻炼培养青年骨干教师。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坚持以提高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为导向,通过学术梯队建设、团队吸纳、项目资助或鼓励自由探索等方式,加大对青年骨干教师成长发展的支持力度。要加大选派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力度,进一步增强选派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选派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到国外高水平大学和实验室进行研修,促进高校中青年学术骨干在国际学术前沿工作。

我们相信,经过坚持不懈的共同努力,我国高校一定会出现国际水平的学术大师和一大批学科带头人,涌现一批重大创新成果。

三、加强领导,深化改革,大力推进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建设

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需要各级政府、高校、社会各界和专家学者共同努力。

首先,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领导。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建立健全有效的工作机制,完善相关的法规制度和政策措施,大力支持高校高层次人才建设。要鼓励自由的创造性探索,鼓励创新,特别是原始性创新。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加快人事制度改革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要按照“按需设岗、公开招聘、择优聘任、合同管理”的原则,积极推行教师岗位聘任制改革,逐步完善教师分类管理办法和评价标准。要加强和改进舆论宣传工作,热情关心、支持高校人才工作。要完善机制、体制和政策,使资源能够共享,使高层次人才更好地发挥作用,使科技成果通过完善的创新链真正成为现实生产力。

第二,高校要将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摆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高校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人才观,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才问题始终作为高校改革和发展的大事来抓,科学制定学校发展战略规划和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的实施。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机制、营造环境,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要加大经费投入,加强科研基地和创新平台建设,为高层次人才充分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要有开阔的眼界、有效的方法,放眼全球广纳贤才,真正培养、留住和吸引一大批拔尖人才。要努力加强学校创新文化建设,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校园环境。要特事特办,提高支持创新工作的效率。还要促进人才的双向交流,使优秀人才进得来,使掌握先进技术的人才也能向社会特别是企业扩散,并以此促进知识和技术的双向交流和扩散。

第三,充分发挥高校知名专家、长江学者等领军人物在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今天出席大会的各位长江学者,你们都是各自学科领域内的佼佼者,是我国科技进步和知识创新的骨干力量。这里,我向在座的各位长江学者,并通过你们向全国高校教师和青年学者提几点希望:希望你们坚持自主创新,勇于开拓,努力攀登科学高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高新科技领域,只有立足于自主创新,提高自己的科技发展能力,才可能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资源来加快自己的发展,赶超世界先进水平。长江学者要瞄准世界科技发展的最前沿,勇于创新,善于创新,力争在有条件的领域率先实现突破,实现跨越。希望你们高度关注企业的重大科技需求,为提高我国产业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作出贡献。

希望你们发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团结协作,拼搏奉献。人才只有献身于祖国和人民的事业,才能大有作为。长江学者要学习老一辈科学家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要紧紧围绕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大课题,严谨治学,抓紧攻关,开拓创新,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和综合国力的提升贡献自己的力量。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长江学者,要紧密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深入研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产生一批充分反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在推动理论创新、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中发挥领军作用。

当前,科学技术重大突破,大多表现为群体突破的态势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新的科学发现和重大进展已越来越难以通过单兵作战来实现。团结协作是现代社会生产条件下科学技术研究活动的内在要求。希望大家发扬团队精神,团结协作,群策群力,拼搏奉献,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实践,共同创造“长江学者精神”,为中华民族贡献宝贵的精神财富。

希望你们作言传身教、率先垂范、教书育人的模范。长江学者作为高校学科带头人,担负着培养新一代优秀人才的重要使命。“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希望你们以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教育影响学生,在学术和思想各方面率先垂范,成为教书育人的楷模。同时,积极主动地培养人才、举荐人才,带动和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为加快建设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作出你们特殊的贡献。

上一篇:科研论文:浅谈音乐活动在主题课程中的实施和评价下一篇:初中师德师风活动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