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消防

2024-05-11

高层消防(精选十篇)

高层消防 篇1

1 高层住宅消防给水设计要点分析

1.1 高层建筑消防贮水池的设计

为了贮存生活用水和消防防火用水, 高层建筑都会在地下室设置必要的贮水池。但对于水池的设计应遵循单独设置生活贮水池和消防贮水池的原则。这样设计不但会降低造价, 更会有效、合理的利用地下室的面积。其原因如下:

1) 合建贮水池会给消防泵试水运行带来很大困难。我国消防法规定, 电动消防水泵每月要运行5~10次试水作为必要的检验。在运行期间, 主要观察压力表指数, 水泵的转数, 另外还需要放水进行必要的检验。然而, 对于合建贮水池而言, 对于水池放水的处理就是很难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2) 合建贮水池因容积大, 但影响水质质量。如果贮水池容积较大, 对于居民生活用水的水质更新周期就要加长, 对水质有一定影响。同时, 合建贮水池, 按消防法规定需贮存室内、外消防用水, 而生活用水占总贮水量不足30%, 且水中余氯远远不足, 容易造成藻类和细菌的繁殖, 影响水质。因此, 为保证水质, 必须进行二次加氯, 从而带来运行费用的持续增长。

1.2 消防贮水池容积的确定

首先, 一定要确定好消防贮水量的组成。在我国很多地方, 室内消防给水的贮水池多数考虑了室外消防用水量, 室外的用水是由外网提供;而有的地区设计中没有设置消防水池, 全部是由市政管网来提高室内、室内消防用水量的;其次, 一定要增大水池进水管管径。在设计计算消防水池容积时, 很多设计人员对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用水量只选取规范要求的下限值, 这种做法虽然只是为减小消防贮水池的容积, 但如果适当增加进消防水池进水管的管径, 并考虑进水管的补水量, 就能大幅减小消防水池的容积。

1.3 室内消防给水管道的设置

室内消防给水管道的合理设置, 直接关系到室内消火栓供水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建规》规定, 对于超过六层的塔式和通廊式住宅, 室内消防竖管相连组成环状管道。而对于超过六层的通廊式和塔式住宅, 可采用一条。对于七到九层的单元式住宅和不超过8户的通廊式住宅, 其室内消防给水管道可为枝状。

1.4 消火栓箱位置的安排

消火栓箱是整个高层住宅消防系统的终端, 消防水带、消防枪和消火栓都集于其中, 消火栓箱位置的确定是高层消防给水系统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其次, 如果将消火栓箱设在楼梯的中间平台上, 从美观角度还是可行的。但在设计时, 一定要注意和建筑设计人员之间的沟通和协调, 因为消火栓箱的位置正好有楼层圈梁通过, 结构设计必须要合理设计并做处理方可。

2 高层住宅消防给水方式选择

2.1 正确选择给水方式

首先, 城市供水管网压力常在0.20±0.05MPa间。这对中高层住宅而言, 消防给水压力则更难得到保证, 生活给水也已很难满足要求。因此, 在设计时要慎重选择消防给水方式;

其次, 如果高层住宅为小区式建筑, 且小区内设有集中给水加压泵站;

第三, 如果高层住宅为分散式建筑, 且由城市给水管网供水时, 可以采用在建筑物的最高部位设置消防水箱的给水方式进行供水。

2.2 正确保证高层建筑两路供水和合理设置消防水池

首先, 在高层建筑中, 由于市政供水不能满足消防用水量要求, 且市政为单路进水时, 政策和规范都必须要求设置消防水池。因此, 在计算消防水池容积时, 必须将火灾延续时间内室内各消防用水量之和减去市政进水管的补水量。其次, 当设置生活、消防共用水池时, 就不能利用建筑物的本体结构做水池池壁及池底。同时, 如果高层建筑屋顶设有消防和生活共用水箱, 就要从消防水池接入水泵间的引入管应该保证不少于两根, 如果在接入泵房前就将引入管汇合为一, 对消防水池而言, 仅为单路供水, 存在一定供水的安全隐患。

2.3 必须在消防水泵出口处设置放水阀和稳压回流措施

《高层建筑管理》规定:为便于水泵检查试验时排水, 消防水泵的供水管上应设置DN65的放水阀门”。但是, 如果排水量小时就可以直接排至泵房集水池。当排水量大时, 就可直接排回消防水池。同时, 消防水泵出口还需要考虑一定的稳压回流措施。但在实际使用中, 会出现消防水量小于水泵选定流量值的情况。在无任何回流措施保护下, 消防管网内压力过大, 就容易造成事故。

2.4 合理利用室外消火栓管道的管材

如今, 高层住宅小区设置区域集中的消防水泵房时, 此时室内消火栓泵加压管道要经过小区室外埋藏的管件引入地下室。由此可见, 管件的重要性。如果质量不好, 就容易出现漏水现象。因此, 对于高层住宅消防给水管材对于室内消火栓加压管的埋设, 必须采用符合压力要求的塑料管材, 而进入地下室外必须采用钢管。这不但是保证消防用水的需要, 更是保证整个建筑物的根本需要。

3 结论

总之,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 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作为消防工作者应该严格要求自己, 不断提高个人素质, 努力把好消防防火建筑审核关、工程验收关, 保证建筑的使用者、生活者生命及财产的安全。

摘要:住宅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居住场所, 而住宅的消防防火问题确是消防工作者管理的重中之重。尤其是高层住宅, 其火灾的危险性比其他建筑要高的多。本文就高层住宅消防给水设计进行了研究, 以更好、更安全的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关键词:住宅,安全,消防

参考文献

[1]超限高层建筑消防给水系统设计特点探讨.给水排水, 2007 (10) .

[2]高层建筑消防给水系统分析及可靠性研究.云南建筑, 2009 (10) .

[3]高层建筑消防给水系统设计应用分析.企业技术开发:新远见, 2010 (4) .

[4]何少林.住宅给水排水新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 2002.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综合治理消防安全 篇2

为深刻吸取近期多起高层建筑火灾事故教训,坚决预防和遏制高层建筑重特大火灾事故发生,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我单位严格履行以下承诺:

一是承诺全面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制,保证消防安全措施落到实处,提高单位抗御火灾的能力。

二是承诺开展“安全自查、隐患自改”,认真整改发现的火灾隐患,对自查发现的问题制订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落实消防安全防范措施。

三是承诺完善消防安全“户籍化”管理档案,落实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消防安全操作规程,配备专业电工,确定建筑“楼长。

四是承诺电缆井、管道井等管井的设置和封堵符合消防安全技术标准,管井内不堆放杂物,日常管理到位。

五是承诺电气线路敷设符合规范,电气设备容量负荷不超标,燃气管线敷设、安装符合标准,落实日常维护保养、检测等管理措施。

六是承诺不在建筑外墙违规动火用电,不在建筑周围堆放可燃物。全面清理疏散楼梯、疏散走道、管道井、电缆井内堆放的杂物以及违规停放、充电的电动车。

七是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安装配置消防设施、消防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并组织进行检查,确保完好有效,并明确维保责任。

八是加强员工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员工上岗之前全部经过消防安全培训合格,做到每名员工懂消防常识、懂器材使用、懂自救技能。

九是保证本单位物业服务企业按照合同约定对管理区域内的共用消防设施进行维护管理,提供消防安全防范服务。

十是对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综合治理中发现的火灾隐患,明确整改措施、期限和负责整改的部门、人员,落实整改资金,在规定期限内整改完毕。在火灾隐患未消除之前,严格落实防范措施,保障消防安全。

十一是发生火灾时,立即实施灭火和启动应急疏散预案,及时报警,迅速疏散人员,组织扑救初期火灾。火灾扑灭后,保护火灾事故现场,接受事故调查,如实提供火灾事故的情况,协助公安消防机构调查火灾原因。

十二是做好微型消防站和区域联防组织建设工作。保证完成微型消防站建设,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接到火警,按照“3分钟到场”要求赶赴现场处置,并能联动周边区域微型消防站应急处置力量。

单位(盖章):

承诺人(消防安全责任人):

暴露高层建筑消防隐患 篇3

11月15日14时15分,上海静安区胶州路728号,一座28层的公寓楼突发大火。截至本刊发稿时止,此次特大火灾事故已造成53人死亡,70人受伤,其中17人伤势严重,尚有50余人失踪。

事有凑巧。据报道,上海于11月9日刚刚进行了高层建筑扑救的专项演习,仅用20分钟的时间,搭建天梯成功“营救”了55层高楼上(高达200米)的“受困者”。

然而胶州路本次大火的受灾居民并没有这么幸运。

据了解,起火部位是大楼北侧10层左右,因大楼正在进行外部修缮,被脚手架和尼龙网包裹,而起火时东北风较大,易燃的尼龙网与脚手架上竹制踏脚板成为媒介,火星随风四散,迅速蔓延至整座大楼。发生火灾时,约有280人被困楼中。

火灾发生后,上海市消防局调集45个中队的各种消防车辆122辆,官兵1300多人参与救火,但大楼内部高达1500摄氏度的高温让消防人员无法进入楼内实施救援,只能通过高压水炮进行外围灭火。

一位现场参与救援的消防队员说,因温度过高,烟气极重,被困居民很难自救。

一些居民爬到脚手架上呼救,部分被困居民跑至楼顶。三架警用直升机赶到现场试图索降救援,终因浓烟太大而放弃。

一位现场目击者称,下午3点45分钟左右,烟雾更加浓重,在与公寓一条马路之隔的楼上已经无法看到楼顶的求救者。大火把各家各户窗外的空调主机烧得摇摇欲坠,许多都已成了空壳。

灭火的同时,200余名消防队员适时强行进入公寓搜救,最终救出了100余名居民。至17时15分左右,大楼20层以下火势基本被控制,但由于消防车的高度问题,20层以上楼层大火还在燃烧。起火居民楼附近的建筑物上,也安排了3支消防水枪协助灭火,但效果并不显著。

18时30分,大火终于被扑灭,升腾的浓烟仍笼罩着已全部被烧黑的大楼。受伤居民被送到附近医院进行救治。在上海静安区青少年业余体校的安置点内,逃险的老人们相拥而泣,部分居民围住记者,激动地讲述着梦魇般的脱险历程。

上海消防局局长陈飞坦言,11月9日专项演习中的先进设备均投入到此次救援中,但对于救灾效果并没有正面回答。

有资料称,中国目前共有高层建筑约10万幢。

目前,整个受灾小区800多名受灾群众,被安置于附近16家宾馆的700多个房间。

一位居民告诉记者,这座公寓在一个月前开始施工。居民们发现施工方将易燃材料乱丢乱放,烟头乱扔。他们曾多次举报,但这些问题在事发之前尚未得到解决。

据了解,这座公寓所处小区于1997年12月竣工,共有三座高85米的28层居民楼。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失火楼为3号楼。大楼底层为商铺,2至28层为住宅,其中有5家单位、156户居民,实有居民440余人。

至11月16日下午,这起特别重大火灾事故原因已初步查明,系由无证电焊工违章操作引起,8名嫌疑人已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

据查,失火居民楼施工的总包方为上海市静安区建设交通总公司,分包方为上海佳艺装饰公司,系静安建总的全资子公司,法人代表“黄佩信”。今年8月4日,黄佩信刚刚获得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 “迎世博建筑整治先进个人”称号。★

高层住宅消防设计探讨 篇4

国家工程消防技术标准对高层住宅的设计理念就是将火灾限定在一个单元甚至是一个住户内, 取消了普通住宅户内自动消防设施的设置要求, 这就要求高层住宅必须有较好的防火分隔。目前, GB 50045-95 (2005年版)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以下简称“高规”) 对户与户之间、单元之间的防火分隔及窗间墙、窗槛墙、玻璃幕墙的防火设计都提出了详细的要求, 但在高层住宅的防火分隔设计上有以下两个问题应引起足够重视。

1.1 楼梯间窗口与住户窗口之间的防火分隔

GB 50368-2005《住宅建筑规范》第9.4.2条规定:楼梯间窗口与套房窗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0m。而国家工程消防技术标准对此并没有限制, 消防审核人员一般对《住宅建筑规范》不了解, 对该条文不进行把关, 致使该条文在很多住宅设计中都没有落实, 形同虚设。

1.2 底部商业网点与住宅户内窗口之间的防火分隔

对于底部设置商业网点的住宅楼、商住楼或综合楼等建筑, 上部的疏散楼梯与底部商业网点或商业营厅或其他功能之间, 虽然在同一层, 但已经划分为两个防火分区, 所以两侧之间的门窗洞口之间的距离应满足“高规”中防火墙两侧不小于2.00m的要求, 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做固定乙级防火门窗, 如图1所示。上述问题往往被大多数设计和审核人员所忽视。

1.3 对策和建议

上述问题是目前高层住宅建筑设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并且这两个问题的存在严重降低了高层住宅建筑的防火功能, 近年来已陆续发生了火灾因此蔓延扩大致人伤亡的案例。因此, 建议在“高规”中明确楼梯间窗口与住户窗口之间及底部商业网点与住宅户内窗口之间的距离要求, 便于广大设计人员和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在工作中掌握。

2 高层住宅的排烟方式

为了减少投资, 降低成本, “高规”第8.2.1条规定:除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居住建筑外, 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和合用前室, 宜采用自然排烟的方式。但在建筑消防设计审查和施工验收时发现, 依据规范设计也存在许多问题。

2.1 高层住宅合用前室排烟窗面积小于规范要求

在高层住宅消防设计中, 自然排烟因设置简单经济、维护操作方便、平时可兼做通风换气等优点一直被广泛采用, 许多高层住宅采用防烟楼梯间和消防电梯合用前室的自然排烟设计。如合用前室开窗面积过小, 在增加宽度受限制的情况下, 应增大可开启外窗的高度。

2.2 高层住宅合用前室排烟方式比较

大量实际工程通过增大开窗面积满足排烟要求, 在开窗宽度扩大时, 设计单位往往采用增加开窗高度来增大开窗面积, 需要的开窗高度不小于2 m。由于火灾产生的烟气和热气比空气密度小, 所以烟气向上流动。为了保障发生火灾时疏散人员的安全, 设计时排烟窗的底标高应高于人体弯腰前行的高度。当开窗高度增大到2m时, 对于层高一般只有2.9 m的建筑, 去掉圈梁的高度, 开启外窗的底标高约在0.6m左右。而GB 50096-1999 (2003版) 《住宅设计规范》第3.9.1条规定:外窗窗台距楼面、地面的高度低于0.90m时, 应有防护设施, 窗外有阳台或平台时可不受此限制。窗台的净高度或防护栏杆的高度均应从可踏面起算, 保证净高0.90m。一般住宅建筑的外窗出于美观等方面考虑, 不设防护设施, 所以当增加外窗高度时会带来其他问题。

同时, 当发生火灾采用自然排烟时, 人体的上半身已完全置于烟气范围内, 显然开窗高度增大的设置不合理, 而且发生火灾时需要人手动开启排烟窗, 并且火灾时排烟效果受风向影响较大, 会阻碍烟气的外排, 降低排烟效果, 延长逃生的时间, 增大火灾造成的危险性。

2.3 合用前室自然排烟口的有效面积问题

即便是合用前室外窗排烟口的面积满足规范要求, 不小于3.00m2, 还是存在问题。如:根据《供暖通风设计手册》中“不管窗的高度有多高, 起排烟作用的有效高度是顶棚以下800mm”。“高规”规定的面积应该是有效面积, 否则规定的面积就没有意义。结合设计手册和规范, 外窗排烟起作用的宽度应该不小于3/0.8=3.75m。

2.4 合用前室自然排烟的排烟效果

当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 自然排烟的效果会受到高层建筑上部风力的影响。当合用前室处于火灾的迎风侧时, 由于排烟口受到风压的作用, 排烟会受到很大的阻力, 难以排出。只有合用前室处于火灾的背风侧时烟气才不会受到风压的影响, 顺利地通过排烟口排出。由于合用前室不可能总在发生火灾时处于背风侧, 所以自然排烟的效果会因为风向的问题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3 室外消防给水的设计

室外消防给水设计是建筑工程消防设计的重内容之一, 也是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核严格把关的重点之一, 在实际建设工程中经常遇到如下问题:一是水泵接合器集中设置, 一旦发生火灾, 多部消防车集中停放将影响灭火救援;二是设计和审核阶段室外消防给水完全能满足有关国家工程消防技术标准, 所设计的消防水池一般只满足室内消防用水量, 实际上市政管网的开口数量和提供的水量不能满足室外消防用水量的要求, 且不能形成国家消防规范所要求的环状管网, 造成室外消防给水不足的重大问题。

其主要原因是建设工程消防审核的程序和内容不具体。《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 (公安部第119号令) 虽然规定消防审核的内容包括消防给水, 但未明确要求各项审核内容的审核程序。建设工程中大多数设计单位不具备市政设计资质, 建设单位委托建筑工程设计一般只包括建筑室内部分, 在完成建筑设计提供了相应的土建设计条件后, 建设单位再将包括室外上水、下水、室外消防给水、污水、雨水、通讯、电力等室外综合管线的设计委托具备市政设计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设计。大部分消防审核人员在建筑图纸审核中都要求设计单位补充室外消防给水设计, 设计单位为了尽快通过审核, 便按照有关国家工程消防技术标准要求进行了补充完善, 事实上一是室外管线错综复杂, 建筑设计单位不掌握市政设计条件, 无法完成全部综合管线的设计;二是建筑设计单位不具备市政设计资质, 所设计的室外消防给水设计图纸仅仅用做消防报批, 不能通过规划部门审批, 也不能用来指导施工。另外, 《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 (公安部第119号令) 对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的前置条件包括了规划许可证明文件, 对于室外消防管线规划和消防部门各自为政, 真正用作室外综合管线施工的图纸未经消防部门审核把关便直接施工, 在消防给水方面遗留先天性火灾隐患。

笔者建议, 应明确室外消防给水设计在取得规划部门的市政规划许可证后另行设计报批, 而不应勉强所有工程在建筑设计阶段都完成室外消防给水设计。

4 室内消火栓的选型及安装、起泵按钮的控制

室内消火栓的安装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嵌入式安装, 一种是明装。在实际工程中, 有些消火栓嵌入安装在楼梯间、前室等隔墙上时, 造成楼梯间、前室隔墙耐火极限降低;有些消火栓明装时, 消火栓箱体凸出于墙外, 造成内走道疏散宽度减小, 甚至影响日常人员通行。另外, GB 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GB 50045-95都规定了“临时高压给水系统的每个消火栓处应设直接启动消防水泵的按钮”。实际图纸审核过程中有50%的图纸设计达不到上述要求, 消防竣工验收中消防栓启泵按钮的启泵功能一般都是通过消防控制室来完成的。

主要原因:一是消防给水设计人员对消防设计要求理解得不够深刻, 与建筑设计人员未充分沟通, 在消火栓选型、安装及控制方式选择上未考虑建筑防火的要求;二是由于施工人员不熟悉业务, 或者为了便于日常管理, 消防给水施工单位擅自将启泵按钮接至消防控制室将消火栓箱更换为箱体厚度较小的消火栓箱, 致使栓口不能向下或与墙面垂直, 严重影响了灭火作战中的使用。笔者建议除对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与验收进行培训外, 还应加强对建筑工程消防设计人员、消防设施施工人员的业务培训。消防给水设计专业应与建筑专业沟通合作, 科学合理选择消火栓安装方式。

摘要:分析高层建筑防火分隔的主要问题, 建议规范明确楼梯间窗口与住户窗口之间及底部商业网点窗口与住宅户内窗口之间的距离要求。分析高层建筑自然排烟有效性及排烟口有效面积, 分析高层建筑室外消防给水及消火栓设计常见问题, 提出应对措施。

关键词:高层建筑,防火分隔,消防给水,自然排烟,消火栓

参考文献

[1]GB 50096-1999 (2003版) , 住宅设计规范[S].

[2]GB 50045-95 (2005年版) ,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

[3]朱杰, 霍然, 付永胜.超高层建筑火灾防排烟研究[J].消防科学与技术, 2007, 26 (1) :54-57.

[4]朱杰, 夏锐, 唐家祥, 等.某高层建筑商业中心火灾风险评估及人员疏散研究[J].消防科学与技术, 2008, 27 (8) :570-573.

[5]沈友弟.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技术研究[J].消防科学与技术, 2009, 28 (2) :130-133.

[6]胡忠日, 孙迎霞, 方正.高层建筑火灾危险性模糊综合评估初探[J].消防科学与技术, 2003, 22 (5) :354-356.

[7]陆耀庆.供暖通风设计手册[K].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专项方案 篇5

编 制: 审 核: 审 定:

河南成兴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年 月 日质晟嘉苑1#楼工程消防安全专项方案

一、工程概况

质晟嘉苑1#楼工程位于郑州市商都大街与人文路交叉口。地上26层,地下2层。

各施工管理人员、施工作业人员要加强消防安全意思,项目部成立消防安全领导小组,配备精干的消防专职人员。

二、消防职责

1、安全领导小组职责

在公司级防火责任人领导下,把工地的防火工作纳入生产管理里中。做到生产、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五同时”,负责工地的防火教育工作,普及消防知识,保证名项防火安全制度的贯彻执行。

项目经理是工地防火第一责任人、现场安全员为消防安全管理人,应层层落实防火责任制,并设专职或兼职消防员,行使对施工人员的防火监督职能。建立防火档案和不小于职工总数10%的义务消防队,要有教育培训计划和管理制度。

每月组织一次消防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对项目部解决不了的火险隐患,提出整改意见,报公司级防火责任人。

督促配置必要的器材,要保证随时完整好用,不准随便挪用。

2、义务消防队队员职责

积极宣传消防工作的方针、意义和安全消防知识。

模范地遵守和执行防火安全制度,认真做好工地的防火安全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或向上级汇报。要熟悉工地的要害部位,火灾危害性及水源、道路、消防器材设置情况,并定期进行消防业务学习和技术培训。

做好消防器材、消防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工作,保证灭火器的完整使用。

严格动火审批制度,并实行谁审批谁负责原则,明确职责,认真履行。

训练掌握各种灭火器材的应用和适应范围,每年举行不少于二次的灭火演习。

实行全天值班巡逻制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整改或向领导小组汇报,定期向消防领导小组书面汇报现场消防安全工作情况。

3、班组级防火责任人职责

贯彻落实消防领导小组及义务消防队布置的防火工作任务,检查和监督本班组人员执行防火安全制度情况。

严格执行项目部制订的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动火动气制度及有关奖罚条例等。

督促做好本班组上下班的防火安全检查工作,做到工完场清,不留火险隐患,杜绝事故,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发现事故立即补救,并及时向义务消防队和消防领导小组汇报。

三、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1、严格遵守湖北省及武汉市有关建筑工地防火管理各种规定,认真做好消防管理工作。

2、与各分包单位、公办签订消防管理责任协议书,以明确消防防火的重要性,防患于未燃。

3、现场设有回车道,并能满足消防登高作业要求。

4、木工班、木料仓库、易燃易爆物品储存处严禁烟火,并悬挂或张贴有危险字样的明显警告标志牌。

5、使用乙炔气发生器必须离明火10m以上,氧气瓶与乙炔发生器之间最小距离须在5m以上。

6、动用明火必须遵守工地动火制度。

7、电焊工需在危险区域焊接(易燃器和易爆设备处)要定出有效措施,并派专人值班;在通风管道内焊接时,要把风道盖密,电焊火花不得丢在通风管道内,严防火灾事故发生。

8、严禁使用电炉等,并不准使用电灯取暖。

9、床上禁止吸烟,不准乱拉电线和各种电具。

10、凡发生火灾事故,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时,除首先积极抢救外,需及时报告并保护现场,以便查明原因,做到“三不放过”即原因没有查清楚不放过,责任没有处理不放过,教训没有吸取不放过。

11、对消防工作及时总结,以便进行必要的奖励或处罚。

四、消防器材管理和使用规范

为了进一步落实“以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在落实防火制度和各项安全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本工地实际,特对消防器材的管理和使用规定如下:

1、消防器材的管理

凡工地的消防器材,由义务消防队成员负责管理、检查和保养。

消防器材要安放在指定位置,不准随意移位和挪用。

要加强检查和保养,每月检查一次,每半年保养一次。消防器材(柜)损坏、缺少和动用要及时上报,以便及时恢复使用。

防火器材要保持充足、干燥,缺少和潮湿要及时处理或更换。

2、消防器材的使用

根据起火情况使用不同类型的消防器材,不得乱用。

凡动用的消防器材,要及时填写《火灾事故及消防器材使用情况》,并及时上报。

五、仓库保管员防火安全管理制度

1、热爱仓库工作,做到既是物资保管员,又是消防安全检查员。

2、仓库内外要保持清洁,可燃废物要及时清除。

3、仓库内物资储存要分类、分堆,材料堆放整齐,取用方便。

4、仓库要有足够的消防器材和充足的消防水源,在消防设施附近严禁堆放其它物品,仓库保管员应会使用消防器材和报警。

5、库房内禁止吸烟、用火,不准使用电炉、火炉、碘钨灯等电器设备。

6、装卸易燃化学物品要轻放,严禁滚撞;化学易燃品与一般物品及性质互相抵触和灭火方法不同的物品必须分库储存,并标明物品的名称、性质。

7、严格遵守危险品的领用制度。

六、动用明火及危险品规章制度

1、建立实行工地消防领导小组和义务消防队监督管理下的动火管理,实行“一批三定”,即定人定点定措施,动火必须远离易燃物,备有消防器材。

2、严格按照有关规范、规程使用、存放如乙炔、氧气、油类、油漆等易燃危险物品,并配备足量有效的消防器具、器材,落实责任人员,安全标志醒目。

3、现场内从事电焊、气焊工作的人员均应受过消防知识教育,持有特种作业操作合格证,看火人员随身应有灭火器具,在焊接过程中不准擅自离开岗位。

七、防火安全检查制度

1、义务消防队由队长专职负责,成员每天巡查,设立专册登记簿。

2、岗位、班组防火检查由操作工结合清洁、文明等,对岗位的防火安全随时进行检查。

3、消防领导小组防火检查每月不少于一次,由组长组织成员会同义务消防员和班组防火责任人参加,并做好检查结果登记。

4、平时消防安全检查可结合各级安全生产检查进行。

5、在每月的协调例会中,对防火用电进行集中检查小结。义务消防队要把每次消防安全检查情况进行记录,并把火险隐患的整改措施,立案登记存入防火档案。

八、消防设施、器材的配备

各施工区域和生活区要有足够宽畅的施工通道,施工通道不小于3m的水泥施工道路,在通过各施工区域的施工通道不得堆置杂物、周转材料、主料及施工机械。

消防安全主要分生活区和建筑施工区两块。生活区的消防安全:

在各宿舍、每层走廊外挂设两只灭火机,对宿舍内严禁煤气灶、电炉、电茶壶、热得快等的使用,不得有私拉乱接的现象发生。

在食堂、仓库、配电间某处挂设灭火机(灭火机采用干粉灭火机)。灭火机挂设在离地1.5M处。食堂厨房内,用柴油灶时,要放置沙泥,以防柴油外泄灼伤炊事员。对餐具要经常消毒,对食物要经常检查,以防食物中毒,食堂人员要持有健康证。建筑施工区消防安全:

按施工区域层次划分动火级别,落实持证上岗,动火审批制度,动火审批人必须实地查看现场,并提出防范要求才能签发动火证,管笼等处动火必须有明火监控管理,做好专职防火监护员监护工作和防止火星下落的措施。

在工程楼层的每个层面的走道和扶梯口,脚手架的上下通道处和通道口,成双悬挂6升规格的合成清水或合成泡沫灭火器,每100平方米建筑面积平均不少于两只。在各施工进出口挂设灭火器,各楼层的扶梯口、主要通道处挂设,特别在外脚手架上挂设,挂设间距为36M,根据本工程层高情况需挂设每立面不得少于4只。木工棚、钢筋棚不得少于两只灭火器。

严格执行危险品押运制度,易燃物品必须在运离木库、竹库等30M以外的通风、阴凉处不燃材料搭设专用仓库。氧气和乙炔仓库分别设置,间距大于5M,危险品库外设禁火标志和制度牌。管理员应持证上岗,一般配备2~5只3~5公斤的二氧化碳灭火机。氧气瓶不得碰油脂,乙炔瓶竖立使用;氧气瓶、乙炔瓶的存放间距应大于5M,回火防爆装置等完好,气管接口用专用夹具,夏季露天使用时应有遮挡。

配电间应用不燃或阻燃材料搭设,悬挂禁火标志和防火制度牌,以每50平方米建筑面积不少于4只的数量配备6升规格合成泡沫灭火机和落实消防水源。灭火机每月测量一次,当减少原重1/10或指针指向红色区域时应充气。

严格易燃、易爆物品使用制度,随领随用,做好落实手清工作。易燃物品应及时清出楼层,集中归堆,落实防火制度。

配电间及其他集中用电器处,配二氧化碳或1211型灭火机,不得放置合成清水或合成泡沫型灭火机。

施工现场严格控制使用电加热器,如情况特殊须使用,必须按规定办理审批登记手续。经批准允许使用的电加热炊具,应集中在指定的安全地点使用,架设专用电线,落实防火安全措施,并指定专人负责管理。

防火管理目标:本工程确保消防事故为“零”。

消防组成员:

消防管理领导小组组长:陈爱红

城市高层建筑的消防审核 篇6

关键词:火灾特点;审核; 消防;举措

高层建筑随着其建筑高度的不断提升,其消防难度和火灾之后人群逃生难度都会有所提高,要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则必须要对高层建筑的消防审核有更加严格的管控,笔者结合多年的工程实践经验,分析了当前存在于我国高城建筑消防审核中的诸多问题,并且结合这些问题探讨了一些内在原因,最后针对具体的原因提出了一系列的措施,以期有效的解决和规避这些问题的产生。

1.高层建筑消防审核重点应注意的问题

1.1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常见技术问题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末端试水装置和试水阀的设置:

(1)有关规定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对此有规定如下:在最不利位置的报警阀应当设置末端试水装置,而对于其他楼层和防火区域则应该布置直径25mm的试水阀;试水阀和末端试水装置设置应该具有足够排水能力且便于操作。

(2)常见问题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试水阀以及末端试水装置的设置需要重点防止四个方面的问题:①没有对“每个报警阀组均应设置末端试水装置”提出审核意见,针对设计院每幢建筑只设计一个“末端试水装置”的问题;②“末端试水装置”与“试水阀”相等同,因此认为“每个楼层与防火分区都应该布置末端试水装置”与审核意见不相符;③没有对“试水阀和末端试水装置设置应该具有足够排水能力且便于操作”提出審核意见,针对末端试水装置和试水阀设置于吊顶内、办公室、档案室、计算机房等不便于操作地点(有些地方根本不能进行排水试验)的问题;④没有对“最不利点喷头处应设置末端试水装置”提出审核意见,针对每个报警阀组可以在任何位置设置末端试水装置的问题。

1.2 室内消火栓系统阀门的设置

室内消火栓系统阀门设置主要是通过看平面布置图完成审核工作,往往工程师在审核中会不重视平面图的观察,而导致阀门设置的数量不满足要求,竖管关闭数量超过一根,关闭两根或者以上的相连竖管。此类问题的产生往往都是因为审核过程中对于系统图纸观察不够,没有根据n+1的原则对阀门数量予以确定所导致的。针对单元式和塔式住宅而言应该在消防栓阀门设置时以单元来考虑布置,不应该直接以整栋住宅为一个设计单元来进行布置。每个报警阀组控制的最不利点喷头处应该要设置末端试水装置,并且在高层建筑中每一个防火分区和楼层的最不利点喷头处都应该要设置末端试水阀。

1.3缺水地区建筑工程消防给水设计存在的问题

对于缺水地区,消防设计与审核有其特殊性,往往消防给水设置不符合规范要求后,加之水源缺乏,就导致火灾发生之后的扑救工作困难增加,消防队调用大量人员和车辆用来运水的事件时有发生。所以对于缺水地区的消防设计审核和验收应该重点对待。这种类型消防审核验收经常会遇到如下两个不合理的问题:一个是部分高层建筑工程未按规范要求设置室外消火栓;另外则存在部分高层建筑工程未按规范设置消防水池或消防水池容量达不到规范要求。

1.4 住宅建筑灭火器的配置

《建规》第8.1.6 条规定:除住宅外的储罐(区)、厂房(仓库)、民用建筑、堆场应设置灭火器;住宅宜设置轻便消防水龙或者灭火器。《高规》第7.6.9 条规定:高层建筑的灭火器配置应按现行国家标准GB50140-200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GB50368-2005《住宅建筑规范》没有要求在住宅公共部位设置灭火器的规定。

由以上相关规范和标准可以看出,对于高层建筑消防灭火器的布置和建筑规模无关,而要求在建筑中的公共场合均应布置灭火器也是不符合规范要求。对于消防审核人员,必须要熟练掌握规范要求,正确布置高层建筑灭火器的消防审核。室内消火栓往往布置的距离十分靠近,在高城建筑消防设计中要使得两支水枪能够在相同时间到达室内必须要使用两口的消防栓,并且要能够和走廊和房间成对称的布置。选取的位置如果不合适的话就会导致消防栓布置在了密闭的楼梯中。

二、消防审核系统完善

1、确立高层建筑消防审核指标体系

高层建筑中和消防设计相关的规范比较多,例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等,这些规范中每一部都是需要结合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来展开,确保这些规范能够满足当地高层建筑审核指标体系,并且将高层建筑中需要进行消防审核的内容进行必要的划分和分工,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消防风险最大程度降低的目标。

2、严格依法实施审查,确保图纸审查的质量

1)施工图审查机构在审查施工图纸和设计文件,违反消防强制性规定和《东莞市建设工程设计审查图纸火点》的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标准,不得发行施工单位考核合格书。

2)经过消防设计图纸施工图审查机构必须改变,涉及安全性和强制性规定,建设单位应当在原建筑的变化后发送,计划审查机构重新审查。

3)不合格的施工图审查,施工单位不得擅自改变施工图审查机构,机构不得由其他审查机构不合格项目审查任务进行检讨。

4)施工图审查机构负责组织施工图审查,应当如实出具报告,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施工图经审查合格后,仍有违反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进行施工,检查问题点,施工单位造成损失的,审查机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塑造高层建筑消防审核专业队伍

对高层建筑的消防审核是地方消防机构在得到国家授权的情况下所具有的行政能力,并且这项工作还需要很高的技术含量与使命感。这项工作的执行者必须具有一定的综合能力,一方面必须要熟悉和了解当前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另外一方面也必须要对高层建筑中相应的施工和设计要求相应的专业知识,从专业角度分析火灾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发生火灾之后的应急和救援工作应该如何展开。

3、创建高层建筑消防审核执行制度

高层建筑的消防审核由于其难度比较大,工程比较复杂,因此这项工作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在建筑工程的设计期间、施工期间、使用期间这样整个工期中都有发生火灾的可能性。消防审核部门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比较成体系的审核制度,一方面这项审核体系必须要包含各个指标的应用以及相应的专业素养之外,还必须要对高层建筑在各个工程阶段的审核任务有一个规定。

参考文献

[1] 邓剑华.高层住宅消防设计问题的探讨.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7(9).

[2] 潘光泉.高层住宅小区消防设计分析.中国科技信息,2007(8).

高层建筑消防现状分析 篇7

建筑消防安全管理的有效途径和方式, 制定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 对于避免火灾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高层建筑火灾成因及预防对策

一、高层建筑火灾成因分析

(一) 历史欠账多, 隐患整治困难

由于各方面原因, 部分高层建筑历史欠账较多。诸如消防车道、防火间距、楼梯间形式等不符合现行规范问题较为广泛, 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修建并通过消防验收的高层建筑大多存在此类问题。另外, 还有一批相当数量的高层建筑已投入使用多年但至今尚未通过消防验收, 其室外和室内消防设施均未完工或不能正常使用, 存在较大的隐患。

(二) 多产权单位众多, 火灾隐患整改难度大

有些高层建筑分属不同的产权单位, 各单位各自为政, 未委托统一的管理单位进行管理, 造成诸如消防通道不畅通, 消防设施设备缺失等火灾隐患。由于建筑内业主众多, 有的大楼甚至有数百名业主, 整改经费难以落实, 造成火灾隐患整改难度大。

(三) 高层建筑设计上存在的缺陷

建设单位片面地根据满足自身需要和人为设想要求设计建筑布局, 相当一部分高层建筑设计未经消防审核、验收就开工建设并投入使用。一些单位存在有未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疏散楼梯间设置形式不符合要求等问题, 这些问题在形成后就成了极难整改的固疾, 成为重大火灾隐患。

(四) 消防审核把关难

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 目的是消除建筑物存在的先天性隐患。而在一些地区, “三边工程”较为普遍, 建设单位为节省投资, 在施工过程中, 边设计边施工、边施工边报审, 审核未通过, 工程已经建了一大半, 造成建筑消防安全隐患。

(五) 消防工程质量不高

一些高层建筑的施工方资质较低, 人员流动性大, 业务水平低, 特别是建筑消防工程的施工, 一些中标单位挂靠消防资质, 而施工仍然是原班人马, 造成工程施工质量粗劣。有些施工队伍为了赚取利润, 暗地更改图纸, 在施工中偷工减料, 影响建筑耐火性能, 以劣质次品充当合格消防产品, 给工程带来重大火灾隐患。

(六) 高层建筑消防管理难

现代高层建筑内各种消防设施品种齐全, 设有自动报警、自动喷淋、防排烟、消火栓和防火卷帘操作系统, 有的还有气体灭火、雨淋、水幕和自动闭门装置系统, 然而建筑内的消防管理人员缺乏基本的消防安全知识, 不会检测、操作和定期维护各类消防设施, 又因为领导消防安全意识淡薄, 在建筑的使用上各自为政, 造成安全门封闭, 疏散楼梯堵死, 消防问题互相推诿等疑难问题。

(七) 市民的消防意识较弱, 用火用电缺乏应有的防火知识

不少群众对于防火、灭火的认识仍停留在简单的了解层面。安全用火意识薄弱, 某西部省会城市从2010年1月1日至该年11月22日, 全市共发生火灾448起, 其中在每日的晚饭高峰期16时至18时、夜间活动高峰期的20时至凌晨零时接警最为频繁, 而用火不慎则是导致火灾频发的重要原因。其中因使用电器不当引发的火灾有66起, 吸烟导致的火灾25起, 玩火引发的火灾则有73起, 其他用火不慎造成的火灾有117起。人们对于家用电器和装修材料的防火知识及火灾前期的自救方法和重要性、火灾逃生技巧缺乏学习。如在大型公共建筑内部购物、就餐、休闲娱乐的人们几乎不注意所处楼栋的消防紧急逃生通道;一旦火灾发生, “羊群效应”便迅速出现, 导致各种踩踏事故、群死群伤等次生事故发生。人们对于公交车、火车等交通工具上的逃生锤作用缺乏应有的了解。几乎所有人的家中没有任何消防器材, 多数人不会正确使用灭火器和楼道里的防火栓。此外, 人们为了建筑内部装修美观, 大量使用易燃的装修材料, 无形中为火灾埋下了隐患。另外, 在房间窗户上安装防盗护栏和大型广告牌, 不仅不利于发生险情时逃生, 最重要的是影响了消防救援。防盗护栏等物品将救援人员及消防器材隔在外面, 救援人员不得不采用破拆工具拆除障碍物, 延迟了救援时间, 导致灾后修复建筑增加费用。

二、高层建筑火灾特点

(一) 火势迅猛, 蔓延途径多, 易产生烟囱效应

高层工业和民用建筑内部的陈设和装修材料大多是可燃易燃物品, 储存、使用的可燃物资多, 如果高层建筑的楼梯间、电梯井、管道井、电缆井、排气道等设计不符合要求, 一旦发生火灾, 它们将像一座座高耸的烟囱, 促使烟气流动加快, 建筑高度越高, 烟囱效应越强烈。根据火灾时的温度高低和燃烧速度对烟的流速进行测试, 在火灾初期, 因空气对流, 在水平方向造成的烟气扩散速度为0.5m·s-1;烟气沿楼梯间或其它竖向管井扩散速度为3~4m·s-1。对于一座百米高层建筑物, 烟气在无阻挡的情况下, 只需30s左右, 烟气就能由竖向管井扩散到顶层, 在很短时间内, 整座大楼就可能形成一片火海。

(二) 人员疏散困难, 伤亡严重

发生火灾后, 由于垂直疏散距离远, 人员集中, 疏散设施少, 普通电梯不能作为安全疏散用, 而且人的疏散又与烟火蔓延的方向相反。据测试, 人在烟雾中能见度约为30m, 加之火场烟雾浓度增大, 受燃烧物体背景和烟雾种类的影响, 在短时间内很难安全疏散, 多数人员由于吸入有毒气体而致死。

(三) 火灾扑救难度大

高层建筑物内部一旦发生火灾, 扑救难度极大, 尤其是建筑群, 主体建筑连接的附属建筑将其包裹在中央, 消防车不易接近, 消防队员攀登困难。灭火用水量大, 有时需要达到80~120L·s-1。受消防登高设备及玻璃幕墙限制和风向风力的影响, 难以实施破拆玻璃窗进行自然排烟, 降低扑救效率, 贻误灭火战机。

(四) 构造功能复杂, 火灾隐患突出

综合性的高层建筑, 设有供电设备、厨房设备、暖通设备、给排水设备、环保设备和交通输送设备, 设置的空调风管、排烟排气管道、电缆管道、吊顶等纵横交错, 是火灾时烟气火势发展扩大的重要理由, 因为这些管道内未设排烟防火阀, 或由于油垢尘埃的影响有时失效不能动作。火灾时, 大量的烟光从燃烧层窗口喷出, 在窗外风力的作用下, 烤裂上层玻璃窗, 并引起上层室内的可燃物燃烧。如此层层蔓延, 易形成立体火灾, 尤其玻璃幕墙建筑这种危险性更大。一些建筑在装修过程中, 采用的可燃性有机材料和复合材料, 化工品用量极大, 一旦着火, 燃烧猛烈, 分解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和烟尘及水蒸气。据统计, 建筑火灾中80%的人员为烟气中毒窒息而死, 严重影响了建筑物内人员安全疏散和火灾扑救, 为火灾的发展扩大创造了条件。

三、高层建筑防火对策

(一) 总平面布置

在高层建筑总平面设计中, 必须服从城市总体规划。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地形地势、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和建筑物所在地区常年主要的风向等因素进行合理布局, 确定位置, 严格执行现行国家消防技术规范。对于高层民用建筑, 还要根据建筑物本身的使用性质和高层建筑的类别来选择和确定其耐火等级。

(二) 划分防火防烟分区

合理设置防火分隔划分防火分区, 其作用和目的就是一旦某一区域起火, 通过防火分隔物将火灾控制在局部区域内, 阻止火灾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蔓延。对于高层建筑, 需要设置挡烟设施 (挡烟垂壁、挡烟梁、隔墙) 划分防火防烟分区, 将烟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以便用排烟设施将其排出, 保证人员安全疏散, 便于消防扑救工作顺利进行。

(三) 采取安全疏散措施

高层建筑设计和施工中, 必须采取安全疏散措施, 确定安全出口数量、宽度, 楼梯型式, 确定疏散距离, 设置避难层、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等。鉴于高层建筑垂直安全疏散楼梯极其有限, 应设置消防电梯, 消防电梯的设置应符合消防技术规范的有关要求。疏散走道应力求短捷, 便于形成双向疏散。

(四) 室内装修防火

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规模, 对建筑物的不同装修部位, 采用相应燃烧性能的装修材料并且积极选用不燃烧材料和难燃烧材料, 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高层建筑室内墙面, 隔断, 地面应采用B1级材料, 室内顶棚必须采用A级材料, 局部造型装修需要, 可采用B2级材料;安全疏散通道, 楼梯间及其前室, 避难区 (间) 等生命通道, 其墙面吊顶, 地面均应采用A级材料装修。

(五) 通风、空调系统防火和建筑防排烟措施

防排烟设施与安全疏散和消防扑救关系密切, 它能为消防扑救创造有利条件, 同时可以控制火势蔓延扩大, 因此在高层建筑设计时必须设计有效的防排烟设施。从确保安全疏散角度来讲, 在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 避难间 (区) 应采用正压送风, 在疏散走道采取机械排烟方式。对消防电梯井及其前室应采取正压送风, 防止烟气侵入。

(六) 工业建筑防爆

对于有爆炸危险的工厂、仓库, 为了防止爆炸事故的发生, 减少爆炸事故造成的损失, 要从建筑平面与空间布置、建筑结构和建筑设备等方面采取防火防爆的措施, 以避免发生爆炸或爆炸后尽可能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七) 设置必要的建筑消防设施

根据国家建设工程消防技术标准要求, 高层民用建筑内, 按照建筑物的使用性质、防护区的有关条件以及建筑物的规模、建筑高度、火灾危险等级确定设置必要的消火栓灭火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 达到早期发现, 及时扑灭和自防自救的目的, 将其消灭在火灾初期阶段。在软件方面, 要加强设计、审核、施工、执法等方

面的管理工作。进一步强化“谁设计, 谁负责”, 确定设计人员对所设计工程的终身负责制;加强建审人员的业务理论水平培训与政治思想教育, 保持建审人员的相对稳定, 向职业化发展。对消防施工图纸, 须经具备相应资质的消防工程师签字方可生效;实行施工人员资质证和消防工程施工监理制。高层建筑消防工程施工, 必须由具有相应消防专业资质队伍承接, 建立消防工程施工监理制, 监督施工质量和解决施工过程中和隐蔽工程的一些实际问题;提高维修保养资质企业的业务水平与人员素质和社会服务的能力。落实消防设施日常管理制度, 确立专人管理维护, 巡视检查, 定期运转机制;加强建筑执法, 认真查处建筑消防安全违法行为。从根本上提高消防权威性, 更好地防止和减少建筑火灾隐患, 提高建筑抗御火灾的能力。 (摘自:杨宝宽:《高层建筑火灾成因及预防对策》, 载《武警学校学报》2011年08期)

◎高层建筑消防设计

一、高层建筑消防给水设计

几个关于高层建筑消防给水设计的注意方面:

1. 气压水罐或者水箱是临时的高压消防给水系统中必不

可少的组成部分在此种系统中, 我们通常会采用重力自流的高位消防水箱。我国现在执行的《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 B50045-95对此也做了以下的规定, 即建筑高度超过24米, 但是未采用高压给水系统的高层建筑, 均应设置高位水箱, 以此来保证消防用水。现在的高层建筑一般会采用稳压水泵技术去维持网管的压力以及流量, 取代高位水箱, 以此来达到《高规》的要求。经过多年数次的消防实践以及消防实地考察, 高位水箱具有其他高位消防设施无可比拟的优势。

(1) 安全性能的优越性比较来说, 设置高位水箱来维持压力会比采用稳压泵维持消防管网维持压力更加能节能省电, 安全可靠。采用稳压泵的消防设施虽然会采用两路电源, 但是电路系统发生故障的可能性则仍会存在。一旦其中电路出现故障, 那么水泵就无法进行正常的工作, 从而会造成急用之时无法工作的局面。而如果采用高位水箱, 如果发生断电事故, 所受影响部位仅仅是最上面的需要有水泵增压的两层, 而对于整栋高层建筑来说, 最大限度的减小了所受干扰的范围。也因此, 高位水箱相对于其他高位消防给水系统是安全可靠的。

(2) 相对低廉的设备运行维护费用在消防系统中, 稳压装置电机的功率要比消防加压泵小很多, 但是其有一个不可忽略的缺点, 即需要长时间并且不间断的保持管网的压力。这样计算, 一天所需要的电量也就是数十千瓦, 并且其长期运转, 综合起来运转的费用也相对昂贵。目前的住宅, 大多数都会采用物业管理方式, 也因此用户将会为此部分费用买单, 在无形中就增加了住户的不必要经济负担。也因此, 以住户的角度来考虑, 设置高位水箱还是比较符合长远利益的。

2. 如何确定高层建筑的消防水池储水量消防水池, 即用来存储消防灭火用水的重要措施。

目前我国的城市高层建筑多为宾馆、饭店、公用设施、新型住宅等综合性建筑。怎样经济、科学以及合理的设计高层建筑的消防水池储水量, 防水池位置, 都将直接关系到应急情况下灭火的安全性, 并且会影响建筑面积合理利用以及建筑总体的布局, 故而, 其也将成为设计中比较关键的问题。在《高规》中规定:“市政给水管道和进水管或天然水源不能满足消防用水量;市政给水管道为枝状或只有一条进水, 只要符合上述条件之一时均应设置消防水池。”同时《高规》还对水池的容积也作了规定:“当室外给水管网能保证室外消防用水量时, 消防水池的有效容量应满足火灾延续时间内室内室外消防用水的要求;当室外给水管网不能保证室外消防用水量时, 消防水池的有效容量应满足火灾延续时间内室内消防用水量和室外消防用水量不足部分之和的要求。”

很大一部分的高层建筑都会利用地下, 以地下箱式为基础作为蓄水池。这样不仅可以节约了地上部分, 更加可以充分利用地下室的使用面积, 从而缓解城市用地相对紧张的现实情况。我国大部分地区根据《高规》的要求, 其做法为每一幢的高层建筑都会设有一个相应的消防贮水池, 并且其面积不可以小于864立方米。而且如果额外加上例如水幕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其作用在于保护防火的卷帘) 以及发电机房水喷雾灭火系统等等的用水量。那么消防水池的贮水量应该并且会大于1000立方米。如果现实生活中, 每幢大楼地下都存在这么大的一个消防水池, 那么首先其会增加大楼的造价, 其次在换水的同时也会造成水源的不必要浪费, 再次增加了物业人员的管理难度。笔者针对本问题建议高层建筑设计者在设计之初就采用较大的进水管, 使得进水管发挥其最大功效。即可以在保证室外消防用水量的同时, 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补充消防水池的用水量。

3. 高层住宅小区消防加压设施的设置问题

当今的社会, 随着城市人口的日益增加, 高层住宅小区的高速发展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目前, 我国的高层住宅小区系统日益成熟, 势必成为日后发展的一个趋势。高层住宅小区的住户较多, 也因此, 消防设施更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除自身注重消防外, 小区建设的建筑单位也应将消防给水设计作为一个不可忽略的问题来考虑。首先我们要考虑给住户减少经济的负担, 同时也是减轻了物业管理部门在管理工作上的工作难度和工作强度。也因此, 笔者提出建议, 高层住宅小区内可以采取统一设置集中的消防加压泵来保证消防用水的压力。为了确保消防供水的安全性, 我们可以将消防管网设置成环状的管网。在以此为前提, 将各栋楼得消火栓改的给水管网同时接到消防水泵的出水管上。那么, 也就相当于每一幢楼都同时有了消防水泵。距离远近虽然不同, 但是这并不影响消防的加压的效果。此种方案不仅在经济上节约了住户的费用, 同时在管理上, 也给物业部门带来了方便。并且在满足以上条件的同时, 确保了消防供水的安全。

小结

虽然高层建筑消防给水的设计内容纷繁复杂, 涉及的方面也比较繁多, 但是其安全可靠最为重要。在设计高层建筑的给水设施的同时, 我们同时要考虑设施使用的可行性、经济利用的合理性、维修方面的方便性、管理方面的可行性以及施行的可接受性等等的相关因素。我们应该结合消防工作的实际经验, 在日后的工作中提出更具可行性的措施, 来提高消防措施的安全性。 (摘自:江潮, 余洁:《高层建筑消防给水设计》, 载2011年23期)

二、高层建筑消防电气设计应注意的几点

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环型布线

时下高层建筑项目中均采用了应用广泛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这种报警系统中, 总线大多采用树型布线方式, 一旦发生火灾时某处发生断线事故, 接在断线点后面的模块就会完全失效不能正常工作, 自动报警系统就等于形同虚设, 存在非常大的安全隐患。举例说控制电动排烟口的模块失灵, 排烟口无法打开, 烟雾就会迅速在室内扩散, 直到里面的人缺氧窒息而死等等。为了克服这种种缺陷, 高层建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采用了环型接线方式。当发生火灾导致断线事故发生在这些环型布线的闭合环路中的某一侧时, 都不会对其中的模块产生任何的影响, 因为这些模块仍然能够依赖另一端未受损的线路来继续工作, 这样就能确保自动报警系统可靠工作, 为人员安全提供重要保障。与树型布线相比, 环型布线并没有增加很多成本, 它主要在主机与模块之间增加了一段相对较长的电缆, 而在各个模块之间并没有额外增加线缆。与树型布线相比, 它仅仅是在两条相邻支路末端增加了一小段联络线, 而且总线一般采用比较细的电缆, 价格也相对便宜。

2.分布式感温光纤系统

高层建筑中电缆密布, 尤其在桥架和竖井中更加集中, 这些狭小密闭的空间难以将密集的电力电缆通电后散发的热量及时排出去, 当热量累积到一定程度时, 就会使电缆绝缘层融化变形, 最终引发电线短路事故。为了监测这些温度, 采用一种对温度波动敏感的感温电缆, 将它与电力电缆一起敷设, 一旦温度超过预设值, 感温电缆便会发出警报。然而, 该电缆虽能报警, 却无法定位事故地点, 而桥架所经之处通常管道密布, 排查工作相当困难, 而且感温电缆一旦温度超过损坏温度, 就不能再使用, 只能重新更换, 这样既不经济, 又相当麻烦, 因此如果使用分布式感温光纤系统产品, 该系统就能成功地解决这些问题。通过一根随电力电缆一起敷设的光缆, 感温光纤系统能利用光栅原理来测量电缆表面的温度, 并能精确地定位温度异常部位, 且所用的光缆可以连续使用而不必更换。通过自动报警系统中的监视模块, 这套设备还可以作为一个报警点接入到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这样, 值班人员就可以在一个显示器上同时监视两套系统, 这样能提前预知电力电缆的工作状况, 为安全供电提供有效的监察。

3.剩余电流火灾报警系统

与短路事故相比, 由剩余电流引起的火灾更具隐蔽性, 虽然低压配电系统中设置了剩余电流保护开关, 但并不是所有地方都安装, 而且当剩余电流非常小时, 剩余电流保护开关也不会动作, 这些不为人察觉的剩余电流随时都有可能引发各种事故, 因此, 高层建筑应使用能监测和定位各种剩余电流的剩余电流火灾报警系统。通过分散在各个楼层配电箱内的编址剩余电流探测器和与之以总线方式相连的监控主机, 该系统能够实时监测整个大楼电力系统的每个角落, 即使再微弱、隐蔽的剩余电流都能被及时检测和定位。不仅如此, 若在这些剩余电流探测器上安装感温元件, 它们就能同时监测各个配电箱内的温度, 而不需要增加任何电缆。如果把这套系统与前面第2点所说的分布式感温光纤系统形成相结合, 既能很好地解决了分布式感温光纤系统虽能监测电力主干通道, 但如果兼顾如此多分布疏散的配电站点, 将不得不因绕远路而增加价格不菲的光缆的弱点外, 又能互补两个系统的不足, 相得益彰。同样的, 通过监视模块, 剩余电流火灾报警系统也能被接入到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 提高建筑物的安全系数。

4. 消防广播系统与光报警器

在一般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 都会使用声光报警器, 用来警告身处险境的人们周围有火情。但另一方面, 这种紧张的气氛也会加剧人们的恐慌心理, 不利于人员有秩序的疏散。如果使用消防广播系统, 通过消防控制中心指挥员冷静、正确的引导, 则会使人员疏散变得更加顺畅, 因此, 高层建筑消防广播系统应使用仅仅会闪光的光报警器来取代遮盖消防广播音响的声光报警器, 而且要把光报警器设置部位局限在每层的封闭楼梯间和消防电梯前室内, 用来让通过楼梯间或消防电梯进入火场的消防队员在这些部位能快速辨别本层有无火情, 而不用进入每层的深处去判断, 这样就能赢得宝贵的救火时间。消防讯响器仅仅作为播放消防广播前短暂的警铃来引起人们的注意。

5. 消火栓系统的设置

高层建筑的火灾扑救以自救为主, 那么室内消防管网就要保证消防需要的水量和水压并

时刻处于临战状态, 当接到火警时高压水泵启动供给系统所需的流量和压力, 因此室内消防给水系统采用高压或临时高压给水系统。高压给水管道是管网内经常保持足够的压力, 火场上不需要消防泵加压而直接由消火栓接出水带水枪灭火;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平时由屋顶水箱增压、水泵气压罐等稳压, 对于高层建筑来说要求系统是常高压。另外火灾时消火栓系统一般考虑相关层消火栓同时工作, 若在分区中界面发生火灾时就要求高低区消防水泵同时工作, 而高、低区消防水泵均按室内消防用水量设计, 故当分区中界面发生火灾时实际消防流量比设计流量要大, 这就要求设计中水池来做适当调整。该方式水泵台数较多、占地面积大、配电负荷大, 但系统可靠性高, 控制管理简便。消防栓系统是最原始且最有效的火灾扑救方式, 应得到重视。

6. 防排烟、电气方面的特殊要求

高层建筑中, 因吸入毒烟气窒息死亡的人员占死亡人数的70%左右, 烟气是火灾中的隐形杀手, 所以, 要充分考虑在建筑内设置防排烟系统的重要性。烟气的水平流动速度为0.3~0.8m/s, 垂直方向扩散速度为3.4m/s, 当烟气无阻拦时, 只需1min左右就可以扩散到几十层高的大楼。烟气的流动速度大大超过了人的疏散速度。楼梯间、电梯井及各种竖向管井是高层建筑火灾垂直方向蔓延的重要途径, 易形成“烟囱效应”。而楼梯间及其前室或合用前室是火灾时人员临时避难、疏散的场所, 消防电梯间及其前室是消防队员进入高层建筑灭火的主要通道。为了阻止烟气进入这些部位并排出这些部位的烟气, 保证人员安全疏散和扑救, 因此, 高层建筑在上述部位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能够达到疏散和扑救通道上无烟的目的, 从投资方面又低于机械排烟系统, 是可行的。其裙房的楼梯间内可统筹考虑布置。其风压值应为防烟楼梯间50Pa, 前室、合用前室、封闭避难层25Pa, 既能方便疏散安全门的开启, 又能保证安全地带的压力, 对烟气起到排斥作用。

7. 其他改良

在高层建筑消防电气设计中, 还有一些细小而又实用的改良。如在总线式消防应急电话系统中, 通常无址电话插孔与编址电话是分开布线的, 因此如果通过手动报警电话插孔与消防控制室通话, 消防控制室是无法得知电话是从大楼的哪个地方打来的, 因为电话插孔是没有地址的, 不能被定位。在高层建筑中, 如果能把无址手动报警电话插孔接到附近的编址消防电话分机中, 与之共用一个电话地址, 这样当消防控制室接到消防应急电话时就能知道是从哪里打来的, 从而实现精确定位, 而这一切几乎不用增加任何成本, 因为这两种接线方式所用电缆长度基本相当;又如手动报警在每层的消防电梯前室内设置一部消防电话分机, 这个分机既可以用来与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进行紧急通话, 又可以为本层的手动报警电话插孔提供电话地址。

小结

总之, 高层建筑高度高, 人员密集, 要求消防防火必须安全可靠, 一套完善的消防电气系统对及时发现火灾及火灾发生后的扑救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因此在消防电气的设计中必须严格执行规范、标准的要求。 (摘自:黎永光:《试论高层建筑消防电气设计注意的几点》, 载《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年16期)

三、建筑防火材料的应用

据媒体报道, 2009年元宵夜央视大楼配楼发生火灾, 持续燃烧6h, 西、南、东侧外墙装修材料几乎全部烧尽, 过火面积达10万m2, 7人受伤, 其中一名消防员牺牲。该楼外墙保温材料为挤塑板, 也是酿成大火的罪魁祸首。2009年12月5日凌晨, 俄罗斯彼尔姆边疆区首府彼尔姆市的“瘸腿马”夜总会发生火灾事故, 致死人数达100多人, 该建筑内部采用了大量的可燃材料装修。只有掌握各种建筑防火材料的性质和用途, 科学合理的选用建筑防火材料, 才能保证建筑物的消防安全, 最大限度减少发生火灾的危险性。建筑防火材料种类很多, 从燃烧性能角度分为不燃材料 (A级) 和难燃材料 (B1级) , 用途上可分为建筑装修防火材料、维护结构防火材料、防火隔热材料 (用于提高耐火时间和改变燃烧性能) , 下面重点介绍施工常用防火材料的燃烧性能和特征。

1.新型轻质复合材料

(1) 石膏

石膏制品质轻, 具有一定保温隔热、吸声性能, 且耐火性好。各种石膏板材均是以无机质材料石膏为主体的复合材料。硬化后的二水石膏含21%的结晶水, 遇到火灾时, 会脱出结晶水并吸收大量热能, 蒸发出来的水在石膏制品表面形成水蒸气气幕, 能阻止火势蔓延。脱水后的无水石膏仍是热的不良导体和阻燃物。石膏板材有纸面石膏板、纤维石膏板、石膏装饰板、石膏吸声板、石膏空心条板、石膏珍珠岩空心板、石膏硅酸盐空心条板、石膏刨板等。由于石膏具有良好的防火特性, 现代各种建筑物, 尤其是高层建筑的墙体和吊顶, 都是用石膏制品。

(2) 纤维增强水泥板材

纤维增强水泥板材是指以水泥为基本材料和胶粘剂, 以石棉或玻璃纤维为增强材料而制成的板材。它具有厚度小、质量轻、抗拉强度和抗冲击强度高、耐冷热、不受气候变化影响、不燃烧等特点, 可加工性好, 可用作各种墙体及复合墙体。常用的纤维增强水泥板材种类有TK板、GRC板、不燃埃特板、石棉水泥平板、穿孔吸声石棉水泥板、水泥木屑板、水泥刨花板等。

(3) 钢丝网夹芯复合板材

钢丝网夹芯复合板是以轻质板材为覆面板或用混凝土作面层和结构层, 轻质保温材料作芯材所构成的复合板材, 它充分发挥了各种材料的特性, 使墙体的厚度减薄, 墙体的重量大大减轻。钢丝网夹芯复合板按所用的轻质芯材可分为:钢丝网架泡沫塑料夹芯板, 以阻燃型聚苯乙烯泡沫为主作芯材;钢丝网架岩棉夹芯板, 用半硬质岩棉板作芯材。

(4) 金属板材和金属复合板材

常用的金属板材和金属复合板材有金属板材、金属微穿孔吸声板、金属复合板材。金属复合板材有聚氨酯夹芯复合板、聚苯乙烯复合夹芯板 (EPS板) 、岩棉夹芯复合板、铝塑复合板等。金属板材有彩色压型钢板和铝及铝合金波纹板等, 均属于不燃板材。其中按照一定工艺和要求做成的复合板材燃烧性能会提高, 且耐火性能也较好, 能达到难燃材料的要求, 有的甚至能够达到《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方法》G B8624中规定的复合A级要求, 但复合A级材料在施工时, 其预制方法和现场安装施工等对其燃烧性能都有较大影响, 而且在火灾中受火时间和温度作用的环境复杂, 其完整性及产烟情况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严格的说这种复合A级材料不能在建筑中的重要部位和构件中作为不燃材料使用。

2.轻质无机防火材料

(1) 岩棉和矿渣棉

岩棉采用天然岩石经高温熔融制成的人造无机纤维, 具有不燃、导热系数低等优点可做某些防火构件, 也可以制成防火隔热板材。矿渣棉利用冶金炉中的矿渣将其熔融制成的絮状物具有不燃、导热系数低等特点。矿渣棉制品和岩棉制品是以岩 (矿) 棉为基材制成, 可用于建筑保温。

(2) 玻璃棉

玻璃棉是以石英砂、白云石、蜡石等天然矿石制成的纤维状不燃材料。是建筑工程中优良的保温、绝热、隔冷、吸声材料。玻璃棉制品主要有玻璃棉毡、玻璃棉板、玻璃棉带、玻璃棉保温管等。

(3) 硅酸铝纤维

硅酸铝纤维, 又称耐火纤维, 俗称陶瓷棉, 是一种新型的特殊轻质耐火材料, 它以天然焦宝石为主要原料制成的棉丝状无机纤维耐火材料, 其制品可用作各种防火门的芯材、玻璃幕墙填充隔热材料、吊顶板材、通风空调管道保温材料等, 起防火隔热作用。

(4) 膨胀珍珠岩

膨胀珍珠岩是以珍珠岩矿石为原料制成的一种轻质、多功能材料, 主要适用于保温隔热、防火、和吸声材料。

(5) 膨胀蛭石

膨胀蛭石是以蛭石为原料, 制成由许多薄片组成的层状结构的松散颗粒, 具有重量轻、导热系数小、防火等特点。制品可用于维护结构及管道的保温、隔热、吸声。

(6) 硅酸钙

硅酸钙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和热稳定性能, 耐火性好, 属于不燃材料。

3.自熄型和阻燃型泡沫塑料

自熄型和阻燃型泡沫塑料的种类有:自熄型聚苯乙烯泡沫塑料、阻燃型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阻燃性聚苯乙烯泡沫板、聚氯乙烯 (PVC) 泡沫塑料、脲醛泡沫塑料、酚醛泡沫塑料等。以上材料耐火等级可达B1级。广泛用于保温、隔热、吸声、装饰等。

4.轻质砌块和板材

(1) 加气混凝土砌块和板材

加气混凝土又称发气混凝土, 是用含钙材料 (水泥、石灰) 、含硅材料 (石英砂、粉煤灰等) 和发气剂 (铝粉、锌粉等) 作为原料生产而成。加气混凝土制品有砌块和条板两种。可用作承重墙体、非承重墙体及保温材料。

(2) 轻质混凝土砌块与板材

轻质混凝土砌块和板材均是以水泥为主要原料制成, 其产品有多种, 具有保温、隔声、防火等性能。

(3) 粉煤灰墙体材料

粉煤灰墙体材料主要包括粉煤灰砌块和粉煤灰小型空心砌块两类。粉煤灰砌块是以粉煤灰、石灰、石膏等为原料制成, 主要用于民用和工业建筑墙体。粉煤灰小型空心砌块以水泥、粉煤灰等为主要原料制成, 可分为承重砌块和非承重砌块, 在建筑中应用广泛。

5.其他阻燃材料

主要有防火木地板、防火吊顶板、阻燃胶合板、阻燃壁纸、阻燃织物等。防火材料的阻燃原理主要在于阻燃剂遇热后熔化, 在材料表面上形成隔火层, 阻隔氧气和材料接触, 使燃烧不易进行下去。同时, 能分解出大量的不燃气体排挤材料表面的空气, 冲淡材料分解出来的可燃性气体, 使材料不再燃烧, 有效地阻滞火势蔓延。经过阻燃处理的材料可用于建筑内部装修, 可降低建筑火灾危险性。

小结

虽然现有防火材料种类众多, 仍然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公安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期制定的《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 其中提到了A级保温材料的应用, 目前市场上现有的A级保温材料因为价格昂贵或者保温效果不理想而未得到广泛应用, A级保温材料的研制与开发势在必行。 (摘自:李丽丹, 王旭:《浅析建筑防火材料的应用》, 载《辽宁建材》2010年第3期) 。

四、消防照明指示设备

在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中, 消防设备的供电和控制是非常重要的。民用建筑中的消防设施主要包括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防烟与排烟系统、火灾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等。本文将着重讨论火灾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的供电与控制。

1.常见的火灾应急照明和消防疏散指示标志设施

在民用建筑中, 常见火灾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有:

(1) 火灾应急照明

该系统用于停电或因火灾而切断非消防电源时, 为人员疏散提供照明。火灾应急照明集中供电时, 应由消防控制中心在切断其它非消防电源的同时, 强制开启应急照明;分散供电时, 应设置外部电源断电后的自开启功能。

(2) 疏散指示标志

该系统主要用于在因火灾造成能见度下降的情况下, 指示被困人员及时疏散逃生的自发光指示设备。

(3) 消防广播和声光报警器

该系统主要用于发生火灾时, 发出声光信号并组织和疏导人员疏散和快速撤离, 该系统一般由火灾报警控制器控制启动。消防广播和声光报警器一般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配套使用, 在发生火灾时由消防报警控制器通过设置的逻辑关系自动启动。

(4) 重点保护设备及危险设备警示标志该系统主要用于警示人员远离危险设备, 或者指示救援人员保护重要设备。

2.消防照明指示设备的供电要求

消防照明指示设备能够正常发挥作用, 安全、持续、平稳地供电是其前提条件和必要保障。

(1) 消防设备的供电负荷等级

根据我国政府规定的《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 G J T 1 6-9 2) 》,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 B 5 0 0 4 5-95) 》,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 B J16-87) 》,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98) 》等相关国家标准的规定, 可以知道, 消防用电的负荷等级应为建筑物中供电负荷的最高等级, 其中:一类建筑的消防用电必须采用一级负荷供电;二类建筑的消防用电必须采用二级负荷供电, 除此之外的所有建筑必须一律使用三级负荷供电。当正常照明用电的电源不能保证时火灾事故照明和应急疏散指示标志使用时, 应当采用备用蓄电池作为备用电源。在国家标准中明确规定:作为备用应急电源的蓄电池所能提供的连续供电时间必须大于等于30分钟。

一般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电源设备分为两种:常用主电源和备用直流电源。常用主电源应采用正常照明用电在建筑物的最高级别供电, 而直流备用电源宜采用备用蓄电池直流电源或者UPS。值得注意的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主电源的保护开关不应采用漏电保护开关。

(2) 消防电气的供电线路

消防用电设备应采用单独的回路供电, 且应当在发生火灾而切断生产、生活用电时, 仍能保证消防用电, 其配电设备应有明显的标志。建筑物内不设配电柜室的, 消防电源应单独接引, 单独配线穿管;室内设有配电柜室的, 消防电源应从配电柜单独专线引出。消防电源线路若采用普通电线电缆时, 必须穿管暗敷设在非燃烧结构体内, 明敷设时, 必须穿金属管并采取防火保护措施。在电缆沟、电缆桥架内敷设时, 应采用耐火型电线电缆。

3.消防照明指示设备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现代化发展, 越来越多的消防照明指示设备在市场上出现, 但是这些产品往往存在着很多问题, 为消防安全埋下了隐患。

(1) 消防照明指示设备与民用应急照明设备混淆

市场上有很多商家将普通的民用应急照明设备与消防照明指示设备混淆, 将普通的民用应急照明设备, 例如应急灯等按照消防用照明设备安装在建筑物中。普通的民用应急照明指示设备仅仅具有照明功能, 而不具备灯具阻燃、烟雾环境下穿透力强、光照度以及照明持续时间等消防专业的安全需求和性能指标。

(2) 消防指示设备不规范

消防指示设备是火灾中疏散受困人群, 指引逃生到安全地带的重要设备。国家标准中明确要求消防指示设备为自发光指示设备, 对其燃点、光照度、标识颜色等指标都有着严格的要求。而很多公共场所为了节约成本、美观、观念误区等各种原因将消防指示设备安装的非常不规范。

(3) 消防应急指示设备生产过程中质量问题严重

目前, 从公安部消防局组织的行业抽查情况看, 消防应急照明系统产品质量令人担忧。

4.应对策略

(1) 建筑在建设时实行消防设备设计备案登记制度, 从建筑还处于设计阶段时严把消防系统设计关, 从源头上控制对消防设备的正确选择和使用。

(2) 严格限制采购渠道。流通渠道的登记和限制, 使得投机行为无法实现, 这样就不会出现以次充好, 拿摆设应付检查的情况。

(3) 制定严格规范统一的消防照明指示设备生产标准, 为具备生产资质的生产厂家颁发许可证, 实行行业准入制度, 规范产品质量, 严把出厂关。

小结

消防照明指示设备是维护消防安全的重要环节, 如何使其有效的发挥作用是我们值得深思的问题。作为消防工作者, 为有效地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不但应在业务上稳扎稳打、精益求精, 在工作实践中, 也应当注意发现和总结, 使得工作落到实处, 防患于未然。同时也应结合工作中遇到的实际情况, 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 比如在目前市场上有某些企业采用绿色环保的高亮LED光源取代原始的卤灯使得灯具使用寿命更长, 就很值得我们提倡。 (摘自:杨蓉:《消防照明指示设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载《价值工程》2011年24期)

◎建筑消防设施管理

随着人民群众消防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 建筑消防设施在建筑设计中已被广泛使用。这些消防设施在预防和扑救火灾, 特别是重特大火灾中起了重要作用。如何加强对建筑消防设施的管理, 使其始终完整好用, 成为当前社会单位和公安机关消防部门面临的一大难题。

一、建筑消防设施的概念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七十三条明确规定了消防设施的内涵。消防设施, 是指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消火栓系统、防烟排烟系统以及应急广播和应急照明、安全疏散设施等。消防设施, 一般分为公共消防设施和建筑消防设施两大类。公共消防设施是指为保障公民人身财产、公共财产安全所需的消防站、消防通信指挥中心和消防供水、消防通道、消防通信设施及消防装备。建筑消防设施指建 (构) 筑物内设置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消火栓系统等用于防范和扑救建 (构) 筑物火灾的设备设施的总称。常用的建筑消防设施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消火栓系统、气体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干粉灭火系统、防烟排烟系统、安全疏散系统等。建筑消防设施是保证建筑物消防安全和人员疏散安全的重要设施, 是现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消防设施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灭火系统;另一类为安全疏散系统。建筑消防设施主要是由建筑内的消防控制室来操作控制的。加强维修保养, 使其始终处于完好有效的状态, 是保证建筑物消防安全的重要前提。

二、建筑消防设施管理中的问题

(一) 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五、十六、十八、二十条等条款对加强消防设施管理明确了单位和个人的职责义务。《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公安部61号令) 第七、八、九条等条款进一步明确了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加强建筑消防设施管理的职责和方法。随着我国法制体系的不断完善, 一些地方性法规也相继出台。河北省政府第80次常务会议于2011年1月28日审议通过了《河北省消防设施管理规定》。这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出台和实施, 使建筑消防设施管理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但是, 在现实操作层面, 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比如, 一些规章与现行的法律法规有明显冲突, 如《行政许可法》, 属于废止的范围。又如, 建筑消防设施维护管理的质量技术评价标准、消防设施维护规程和消防中介服务组织的管理上尚未制定行之有效的法规规章, 特别是高层建筑消防设施, 造成建筑消防设施维护管理参差不齐的局面。

(二) 责任不够明确, 管理不到位

大多数建筑在修建时, 施工单位投资建造好建筑消防设施后, 一旦经过建设、消防等部门单位验收后, 立即将后期使用管理的责任移交给建设单位或者是使用单位, 对建筑消防设施不再负责后期的维护保养工作。在移交过程中, 一些单位存在严重形式化, 没有把建筑消防设施使用维护保养方法教授给建设单位或者使用单位, 从而导致建设和使用脱节现象。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十六、十七条, 明确规定了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应当履行的消防安全职责。但是, 一些单位消防安全管理机构形同虚设, 甚至尚未健全, 没有发挥应有职责, 不能定期对消防设施进行检查, 更无从谈起定期维护保养, 建筑消防设施难以保持完好有效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 资金不到位, 维护保养难

许多单位对于火灾事故存在侥幸心理, 对于消防安全重视不够, 不能正确认识建筑消防设施的重要性。同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的, 对于难以直接创造经济利益的消防设施的投入, 认为可有可无, 甚至看成是一种负担。对于刚投入使用的建筑消防设施, 由于性能良好, 维护保养费用较低, 单位领导还能接受少量费用。但是, 一旦建筑消防设施出现大问题时, 单位领导常常以经济状况不好, 资金紧张等理由, 想方设法砍掉或者是减少消防设施资金投入, 使得建筑消防设施, 特别是自动消防设施, 不能完整好用, 无法实现联动目标, 难以发挥甚至是不能发挥应有作用。

(四) 公安消防机构监管不到位

公安消防机构监管不到位主要表现在监督执法中指导思想不端正、监管中受行政干预较多、监督人员数量少、业务素质参差不齐等方面。一些基层单位和消防监督人员在监管过程中, 受经济利益驱动, 存在乱罚款、乱拉赞助、乱摊派的现象, 服务意识差, 亲民爱民意识不强。在办案过程中, 存在办人情案、关系案等情况。部分地区为了招商引资, 发展经济, 往往是先建设后审批, 先开业后验收, 消防监督部门难以从源头上杜绝建筑消防设施先天隐患。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消防监督人员的增长严重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 消防监督管理的盲区不断增大, 再加上监督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使得公安消防部门的监管难以到位。

三、加强建筑消防设施管理的建议

(一)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 严格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

随着新修订《消防法》的颁布实施, 一些地方性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行业标准也相继出台, 消防法律体系不断健全, 这为进一步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奠定了法律基础。但是, 消防法律体系的建立, 与人民的新期待、新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随着我们法制化建设的不断加快, 消防法律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健全。新《消防法》明确了政府、部门、单位、公民的消防安全职责。

各级政府要统筹经济发展和消防安全之间的关系, 加强对辖区消防工作的宏观调控;公安、教育、新闻、安检等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督促社会单位遵守消防法律法规;社会单位要全面负责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 建立健全领导机构, 加强对单位消防设施的维护保养;逐渐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 公民积极参与”的良好格局。

(二) 加大消防监督检查力度, 彻底整治建筑消防设施隐患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要加强对建筑消防设施的监管, 提高建筑消防设施的完好率。众多周知, 消防管理部门的任务就是“防”和“消”, 在预防火灾方面, 既要检查可能存在的火灾隐患, 也要保障建筑消防设施的完整好用, 从而能够有效控制火灾蔓延、扑救火灾、实施内攻。新《消防法》加大了消防行政处罚力度, 消防部门一定要用足用好这一手段, 督促社会单位整治建筑消防设施设置不符合国家标准、不能保持完好有效等问题。

(三) 加大消防宣传力度, 提高全民消防安全意识

纵观近几年火灾发生的原因、火灾危害程度以及消防安全工作的发展, 无不与人们消防安全素质的高低直接相关, 提示全民消防安全素质是火灾防控的源头。为进一步提升全民消防素质, 公安部消防局于2010年提出的重在提高人员消防安全素质的“四个能力”建设, 已经在全国推广开来。只有坚持拓展宣传渠道, 扩大培训范围, 不断提升全民“检查消除火灾隐患、扑救初期火灾、引导人员疏散、消防宣传教育培训”的能力, 逐渐形成人人关注消防, 人人重视消防的良好局面, 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 真正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城市高层建筑火灾消防及安全逃生策略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 人有旦夕祸福, 对于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应该有面对灾害的准备, 增强自我防范意识。火灾是一种不受时间、空间限制, 发生频率最高, 危害最持久、最剧烈的灾害。为避免在火灾中受害, 公众掌握自救互救知识、尽快脱离事故现场、进入安全环境对拯救生命、避免伤亡显得尤为重要。

在相同的处境下, 同为火灾所困, 有人葬身火海, 有人却能死里逃生幸免于难。需要分析和研究如何面对突如其来的火灾威胁, 把握绝佳的逃生时机拯救自己, 在困境中获得一线生机。面对浓烟毒气和熊熊烈焰, 能冷静机智地运用火场自救与逃生知识, 是这种特殊情况下的关键。

一、火灾中致死的因素

在以往的火灾中, 高层建筑中造成人员伤亡的因素主要有3个方面。

1. 起火后的火烧、烟熏、毒气

火灾中的烟气内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氨、丙酮等有毒气体。

(1) 一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达1.3%时, 人吸二三口就会失去知觉, 3分钟就会致死。

(2) 二氧化碳:在空气中浓度达达8%~10%时致人死亡。

(3) 二氧化硫和氨:对眼睛和呼吸道有刺激, 妨碍人体活动。

(4) 氧化氰:则是剧毒气体, 几秒就会致人死亡。

据日本火灾统计资料, 被烟熏死的人数最高达78.9%, 还有就是先中毒窒息晕倒后被烧死。此外, 在火灾中烟气和燃烧生成的热气体能置换建筑物内的氧气, 形成缺氧空间威胁生命。烟气在火灾中蔓延流动速度大大超过人员疏散速度, 烟气在垂直方向的流动达3~4m/s, 人在浓烟中最大通行距离为20~30m。烟雾本身能降低室内能见度, 造成受灾人员心里紧张、恐怖, 从而丧失自救能力, 同时也影响消防人员的扑救工作。

2. 建筑物的倒塌

建筑物倒塌会砸死砸伤疏散避难的人群, 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而且严重影响扑救工作, 阻碍疏散通道, 造成拥堵踩踏等事故。

3. 盲目逃生

人们面对突如其来的火灾威胁, 往往容易造成惊慌失措, 作出一些非理智性的举动, 很多自救自逃能力差的人不知道是往上跑好, 还是往下逃好, 也不知道如何使用楼里配置的消火栓、自动报警器等消防设施, 从而丧失火灾初期逃生的绝好时机, 造成不少人惨死, 甚至群死群伤。据消防统计, 真正被大火烧死者同被烟雾窒息而死、因惊慌而盲目逃生致死者的比例是1∶4.5。

二、火灾中的人们逃生有以下5种误区:

误区1:从进来的原路逃生。这是人们最常见的火灾逃生行为。因为一旦发生火灾时, 人们总是习惯沿着进来的出入口和楼道进行逃生, 当发现原路被封死或堵死时, 已失去了最佳的逃生时间和机会。

误区2:向光亮处逃生。在发生火灾后, 一般会导致断电, 如果在晚上更是漆黑一片, 在这紧急危险情况之下, 人们总是习惯向有光、明亮的方向逃生。殊不知此时火场的光亮之地正是一片火海。

误区3:盲目跟着别人逃生。当人的生命突然面临危险状态时, 极易因惊惶失措而失去正常的判断思维能力, 第一反应就是盲目跟着别人逃生。跳窗、跳楼, 逃 (躲) 进厕所、浴室、门角等就是常见的盲目追随行为。

误区4:冒险跳楼逃生。火灾时当选择的逃生路线被大火封死, 火势愈来愈大、烟雾愈来愈浓时, 有的人就很容易失去理智, 铤而走险盲目冒险地跳楼、跳窗等。

误区5:从高往低处逃生。特别是高层建筑一旦失火, 人们总是习惯性地认为:只有尽快逃到一层, 跑到室外。殊不知, 盲目朝楼下逃生, 可能自投火海。

三、明智的逃生策略

高层住宅社区的消防安全 篇8

主要火灾隐患

从近期的消防安全检查看, 一些高层住宅多存在以下方面的火灾隐患:

消防安全责任不落实

在自由主义式的市场经济条件下, 建筑市场存在着自由主义式的无序竞争。往往一项建筑工程有好几层承包。如发生火灾的上海胶州路28层教师公寓大楼, 总承包方为静安区建设总公司, 分包方是上海佳艺建筑装饰工程公司。该项目从上至下经过了至少三层转包, 而最终具体施工的工人许多都是马路散工, 绝大多数没有施工资质。其实就是马路散工受雇于包工头, 包工头又受雇于“佳艺装饰”公司, “佳艺装饰”公司又从总承包方静安区建设总公司处分包。经过层层转包, 使得消防安全责任流于形式。从表面看, 该起火灾的起火原因是违规电焊施工所致, 但其致灾原因却是因为缺乏严格监管的大楼外墙装修施工管理混乱造成的恶果。这些组织无证焊工施工的公司方和监督施工的管理方无视高楼里居住着众多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明知电焊操作会有大量火花溅出, 却无区别地将居住了数百人高楼的施工与在无居住人的在建高楼一样管理, 不对工程施工人员的资质进行检查, 不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 才导致了58人死亡, 65人受伤的惨剧。

消防设施损坏严重

根据GB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2005版) 的规定, 高层住宅通常应当设置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火灾应急照明和室外消火栓给水系统等消防设施。从消防安全检查发现的情况来看:一些高层住宅的消防设施损坏严重, 形同虚设。主要原因:一是质量低劣不合格;二是人为地损坏, 致使有的不能正常运行, 根本无法发挥作用。有的高层住宅小区的防火门接近80%的损坏率, 不是闭门器损坏就是闭门顺序器损坏或是门体开裂, 消防水泵不能启动, 自动报警设施与消防设备不能够联动, 室内消火栓接口损坏, 大部分水带接头密封胶垫缺失, 锈蚀严重较多, 消防设施标志缺失等。一旦遇到火灾难以发挥作用。有的楼层只有消火栓, 连最基本的消防软管都没有。消火栓内虽然有消火栓和消防水带, 但是两者的连接接口和水枪却不知去向, 水带也只是凌乱地堆积在箱内, 甚至有的消火栓箱内只有一个“孤零零”的消火栓, 严重的甚至连消火栓上的阀柄都没有。如此这样, 一旦遭遇火灾, 很难用其扑救。

消防通道被阻塞

在我们了解到的住宅小区里, 大多数消防车不能通行。有的是有消防车道, 但被车辆堵塞不能够通行;有的是小区的景观设计致使消防车无法通行;有的小区围墙上写有“消防车道, 严禁占用”的红色标牌, 可是路面上依然成列地停放着多辆机动车。有的高层住宅根本就没有消防扑救通道。所以, 这类小区消防车根本无法实施救援和火灾扑救。

疏散通道堵塞严重

在我们检查到的高层住宅里, 疏散通道被堵现象十分普遍, 主要特点是:

(1) 高层建筑的防火门被改, 失去了防火防烟作用。

有的电梯间防火门被改为防盗门并留有透光栏栅, 一旦发生火灾, 烟雾将会迅速扩散。这就使封闭楼梯间失去了封闭作用, 使防烟楼梯间失去了防烟作用。

(2) 防火逃生通道被占用加锁。

高层建筑必须设计消防楼梯, 有的小区的高层是在2个楼梯之间设有逃生通道。这样, 一旦遇到火灾可以经由逃生通道往其他楼梯口转移逃生。但现在有很多通道被杂物堵塞, 更有甚者竟然将逃生通道两端加了铁门, 还上了锁, 作为私家领地。这样一旦遇有火灾, 将无路可逃。

(3) 楼顶逃生门被加锁。

楼顶逃生门是为了在所住单元发生火灾时, 可以逃离火区到楼梯最顶端, 在楼顶从另一未发生火灾的单元逃生下来。发现一些住宅楼为防止有人跳楼而将楼顶逃生门锁闭。这样, 一旦遇到楼下被烟火封闭的火灾, 人们将无法逃生。

(4) 楼道内存放自行车、摩托车。

楼道既是人们出行的通道, 也是人们逃生的通道。但有的住宅楼, 一些人常常将自行车、摩托车放在自家门口的楼道内, 将人们的逃生之路堵塞 (图1) 。

(5) 楼道内存放杂物。

有的住户, 搬了新家旧家具也舍不得扔, 就摆放在楼道内, 更有甚者竟然在楼道内安装了吊柜 (图2) , 完全把楼道变成了私人领地。这样, 一旦遇到事故人们怎样逃生呢?

(6) 封闭楼梯间的常闭式防火门常开或损坏。

高层民用建筑内所设置的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 其门都应当是常闭式防火门, 但在防火检查时发现, 很多常闭式防火门常开或已损坏。询问一些住户也根本不知道这些门是干什么用的。潜意识地就认为, 门就应当是敞开的, 不应当关上。所以, 常闭式防火门变成了常开式防火门, 以致造成封闭楼梯间不封闭, 防烟楼梯间不防烟。

综上所述, 人员密集场所和居民住宅, 一定要深刻汲取上海高层建筑火灾的教训, 深入检查发现火灾隐患, 并采取强硬措施加以解决, 以确保安全。

公民消防安全知识匮乏

在消防监督检查时发现, 公民的消防安全知识非常匮乏。在住宅内为保障火灾时人身安全而设置的消防设施和器材, 大多数住户却不知道这些设施和器材是起什么作用。如楼梯间的正压送风口、进入楼梯间的防火门及门上的闭门器、消防水喉、自动报警按钮等大多住户不知是干什么用的, 有的用物件挡住正压送风口, 甚至损坏它 (图3) , 把防火门专门用物件顶上保持常开, 把消防水喉上的铜嘴偷去卖废铜等, 致使消防设施不能发挥作用。

图1自行车放在自家门口的楼道内堵塞逃生之路

图2楼道内安装的吊柜和放置的杂物

图3损坏的正压送风口

安全管理措施

为深刻汲取高层住宅火灾事故的教训, 全面查找影响城市运行安全的重大事故隐患, 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 高层建筑必须严格按照规范的规定, 设置相应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火灾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消防给水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

高层建筑火灾的防控, 光靠外部的举高车消防救援是不行的, 应当主要依靠建筑物内部的消防安全能力。高层建筑火灾防控的主要办法:第一, 要防得住, 居民应当养成讲安全的生活习惯, 安全用火、用电、用气, 有一个安全的环境;第二, 要早发现, 要设置必要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 及早把火灾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第三, 一旦发生了蔓延, 应主要靠内部的消防设施进行灭火和救援。高层住宅建设单位, 应当严格按照GB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2005版) 的要求, 设置避难层 (室) 、防烟楼梯、消防电梯、火灾应急照明和室内、外消火栓给水系统等消防设施, 并保证设计合理、质量合格, 施工和安装正确。

其次, 广泛开展消防安全教育, 深入开展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

要结合实际, 围绕提高火灾隐患消除、组织初期火灾扑救、人员疏散逃生、消防宣传教育“四个能力”, 有重点地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1) 要加强对婴幼儿监护人的消防安全教育。

由于婴幼儿是全部需要监护人负责的。要保证婴幼儿健康、安全的成长, 首要的是把消防安全知识传授给监护人, 让监护人知道如何去做才能保证婴幼儿的安全。家长或保姆要教育自家小孩不要玩火, 发现了哪里放着打火机、火柴等点火物, 要告诉家长;教育孩子不要在厨房烧东西, 不要扳动燃气灶具的开关等。

(2) 要对老年人进行消防安全教育。

据有关火灾统计资料显示, 三分之一65岁以上的老人因生理障碍而行动不便, 当遇到火灾等灾害时往往受到伤害;有的高龄老人常患有轻度的老年痴呆症, 经常出现煤气打开后忘记关闭的现象。当老人面临厨房火灾时, 其风险比年轻人要大。据统计, 65岁以上老人因衣服着火致死的占37%, 而65岁以下的人同样原因致死的仅占4%。男性老人火灾死亡风险比女性老人要大。

(3) 采取个别家访的形式, 帮助老人检查用火、用电、用气等消防安全情况。

一是对于80岁以上的独居老人、有残障的独居老人或患有严重疾病的独居老人, 居民委员会可以采取个别家访的形式, 帮助老人检查用火、用电、用气等消防安全情况;如实向老人的亲属或居委会反映老人的生活情况及家庭防火安全情况, 帮助老人的家庭消除火灾隐患;向老人教授自防自救知识。

二是要充分发挥公安派出所的消防监督作用和居委会及物业服务单位的作用。

根据现实的消防管理体制, 受编制所限, 现役消防部队还不能够满足在每个高层住宅小区设立消防站, 所以, 对高层住宅小区的消防监督管理主要应当依靠当地公安派出所及片警。

物业服务单位应当切实负起对消防设施和器材的维护保养和管理责任, 消防车道和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的责任, 初期火灾扑救责任。物业服务人员和保安人员应当知道高层住宅小区的火灾危险性和基本防火要求, 会防火检查和防火巡查, 会扑救初期火灾, 会组织居民疏散逃生。

三是严格落实政府部门和社会单位消防安全责任制。

各级人民政府要组织公安、安监、建设、文化、教育、工商、旅游等部门, 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 认真履行职责, 加大联合执法力度, 依法查处各类消防违法行为, 对不具备消防安全条件的场所, 经检查发现不能立即整改的, 应依法责令停产停业。

浅谈高层消防电气设计 篇9

随着高层建筑蓬勃兴起, 对高层民用建筑消防用电设备电气系统设计提出了较明确的规定和要求。高层建筑消防电气设计是一项与现行消防法规联系紧密、政策性很强, 技术性较复杂的电气设计工作。近年来, 随着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 建筑向高层发展的速度也随之加快, 研究高层建筑的消防用电设计, 是保证高层建筑安全使用的重要内容。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 主要利用建筑物本身的消防设施进行灭火和疏散人员、物资, 没有可靠的电源, 就不能及时报警、灭火, 不能有效的疏散人员、物资和控制火势蔓延, 势必造成重大的损失, 因此, 合理的确定负荷等级, 保障高层建筑消防用电的可靠就十分重要。

高层建筑的消防用电, 应遵循以下5个原则:1) 主电源必须安全可靠。一般应采用放射式线路供电;2) 备用电源必须处于常年临战状态。备用电源的切换时间一般不超过30s;3) 消防用电线路应采用耐热绝缘导线, 管线不宜集结, 并应暗敷于混凝土层中并作防火保护措施进行处理;4) 各个消防用电系统之间, 以及与消防用电有关联的用电设备, 都应集中联控和显示;5) 对消防设备及消防用电系统, 必须采取有效的自身防火保护措施, 确保消防设备的安全运转。

高层建筑的消防用电按照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规定, 一类高层建筑应按一级负荷要求供电, 二类高层建筑应按二级负荷要求供电, 按照《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的规定, 一级负荷的供电电源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级负荷应由两个电源供电, 当一个电源发生故障时, 另一个电源应不致同时受到损坏, 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负荷除两个电源外, 还必须增设应急电源, 常用的应急电源有下列几种:

1) 供电网络中独立于正常电源的专用馈电线路;

2) 独立于正常电源的发电机组;

3) 蓄电池组。

在具体实际设计中, 对于普通的一类高层住宅, 建筑性质比较单一, 供电方案比较简单明了, 设计时采用两路电源进线, 电源分别取自不同的变电所, 变电所的10 (6) kV电源引自不同的35kV区域变电站或发电厂, 消防供电采用两回路电源进线加备用自投的供电方式, 基本能满足一级负荷对供电可靠性及连续性的要求。对于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负荷除两个电源外, 还必须增设应急电源, 由于地区大电力网在主网电压上部是并联的, 所以用电部门无论从电网取几路电源进线, 也无法得到严格意义上的两个独立电源, 因此, 电力网的各种故障, 可能引起全部电源进线同时失去电源, 造成停电事故, 需要由与电网不并列的、独立的应急电源供电, 对于大容量的重要负荷采用两路电源外加柴油发电机组供电。对于一些小容量的用电要求, 例如应急照明, 可以采用蓄电池作为应急电源。

二级负荷应由两个电源供电, 即应由两回线路供电, 电源引自不同的供电变压器。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电源应按一级或二级负荷来考虑, 设置主电源和直流备用电源, 在其主电源出现故障的时候。能迅速投入备用电源。主电源回路中应设置漏电报警装置, 而不设具有漏电保护动作功能的保护器。当发生漏电故障时, 报警装置会报警通知维修人员去排除故障, 而不是直接切断故障电路。其目的是保证其供电的可靠性。

2 消防用电设备应采用专用回路供电

火灾实例证明, 有了可靠电源, 而消防设备的配电线路不可靠, 仍不能保证消防用电设备的安全供电。如某高层建筑发生火灾, 设有备用电源, 由于消防用电设备的配电线路与一般配电线路合在一起, 当整个建筑用电拉闸后, 电源被切断, 消防设备不能运转发挥灭火作用, 造成严重损失, 因此《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第9.1.3条规定:消防用电设备应采用专用的供电回路, 其配电设备应设有明显标志。建筑发生火灾后, 可能会造成电气线路短路和其它设备事故, 电气线路可能使火灾蔓延扩大, 还可在救火中因触及带电设备或线路等漏电, 造成人员伤亡, 因此, 发生火灾后, 消防人员必须是先切断起火部位的一般配电电源, 然后救火, 防止火势沿电气线路蔓延扩大和预防触电事故, 已保证扑救中的安全。而消防用电设备, 必须继续有电 (不能停电) , 所以消防用电必须采用单独回路。

3 关于高层民用普通纯住宅是否应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问题

在高层民用建筑电气消防设计中, 经常遇到一些高层住宅是否需要做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问题, 很容易产生分歧, 下面结合笔者的实际工作经验对高层民用普通纯住宅是否应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问题进行了论述。

对于普通高层住宅, 首先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 第9、4.2条之规定“除住宅、商住楼的住宅部分、游泳池、溜冰场外, 建筑高度不超过100m的一类高层建筑的下列部位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这就说明高层住宅部分不需要设计火灾报警系统, 普通住宅涉及到的可能需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部位就只有这一条:“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室”。也就是说普通地下室如不用作它用, 就可不设置火灾报警系统但是, 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98中却将一类高层及二类高层确定为一级和二级保护对象, 在火灾探测器的具体设置部位中规定:消防电梯、防烟楼梯的前室及合用前室, 除普通住宅外的走道、门厅。所以, 在实际的设计中, 笔者认为, 普通高层住宅到底需不需要设计消防报警系统, 还要根据建筑物的具体情况, 不能一概而论, 需要考虑消防楼梯间是否有正压送风口需要与火灾探测器联动, 楼顶是否有正压送风机及电梯需要联动控制, 一类普通高层建筑在设计时在前室及地下室可燃物品库房设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二类普通住宅若没有需要联动控制的设备, 可以不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总之, 火灾报警系统的形式应根据具体保护对象来确定, 设计者首先应分清保护对象的建筑类别、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等因素, 再根据这些因素来确定火灾报警系统的形式。

摘要:本文简单介绍了根据负荷等级, 确定可靠的供电电源形式, 及消防用电设备应采用专用回路供电, 以保障消防用电的可靠性, 讨论了高层民用住宅是否应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问题。结合高层建筑防火要求和电线电缆的应用, 对高层民用建筑消防设备配电线路的选型、敷设、防火设计与性能要求等进行了分析探讨。

某高层医院消防安全疏散 篇10

1 工程概况

选取某高层超大医院的门诊楼, 具体参数如表1所示。设门诊大厅平均人数1 000人, 急救中心、门诊和医技检查室平均人数300人, 其他各科门诊病房及功能单元平均人数200人。

其平面布局为简单的一字型, 平面结构为对称房间型。1层设有4个出口, 为场景1;2~5层相似, 为场景2;6~25层相似, 为场景3。平面图如图1所示。

2 研究方法

采用buildingEXODUS软件模拟的方法, 但为了减小误差和其模拟的局限性, 用实证调查法进行补充。实证调查包括场地观察、人员访谈、调查问卷和疏散时间模拟4大部分。实证调查为火灾模拟提供数据支持, 对人员自然状况和心理行为特点提供依据, 在确定疏散时间上为软件弥补不足, 使模拟更准确, 结果更客观可靠。

3 研究对象

以6~25层、发生火灾时每层平均人数200人为例, 根据问卷调查和人员访谈得出BuildingEXODUS软件设定的依据及人群行为特点, 如表2所示。

4 火灾模拟

用CFAST软件模拟火灾场景, 选择周一早上10点, 医院最繁忙、人员最多时进行模拟。其他参数通过文献及对比实验进行确定。

5 疏散时间

所有人员在火灾发生后的疏散时间为火警报警时间T1、人员准备时间T2和1.5倍的人员行动时间T3之和, 如式 (1) 所示。

式中:T1为火警报警时间, s;T2为人员准备时间, s;T3为人员行动时间, s。

5.1 火警报警时间

火警报警时间与医院内消防探测设施、报警装置的种类和安装、火速与着火规模、着火地点等有关。对于笔者研究内容, 重点考虑模拟的火灾场景中人员密度和人员身体状态及敏捷度:对于计算场景1一楼门诊大厅, 此位置人员密集, 空间大, 而且几乎没有障碍物阻隔, 远近人员都能通过感观及时得到火警报警信号, 所需火警报警时间较短, 取25s。与之类似, 场景2整个建筑结构与场景1相同, 人员发现火情时间较短, 火警报警时间可取25s。对于场景3, 由于该部分楼层较高而且房间分割较多, 整个呈狭长的机构分布, 各个房间内的人员直接得到火灾预警信号的几率较小, 但该区内安装有火灾预警系统的感应装置, 通过温度和烟气探测器进行报警。故将探测器的反应时间作为火灾预警时间, 一般为40s。

5.2 人员准备时间

人员准备时间是从接到预警到开始疏散的时间, 可分为火灾识别时间和人员反应时间。火灾识别时间与医院建筑类型、报警系统的灵敏度和物业管理维护相关。根据常规判断和文献资料, 识别时间一般为50s。人员反应时间主要包括:人员走出房间时间、穿过走廊到达楼梯或者电梯时间。这与人员的思想意识、行动能力和敏捷度有关。火灾发生后人员的第一反应就是走出房间, 按照人员密度每个房间4人, 从最远处到达门口的时间大约为10s。穿过走廊到达楼梯或者电梯的时间与人们对于地形的熟悉程度和行走速度有关。研究对象对于医院内的熟悉程度和不同人员的健康状况和敏捷度不同。医护人员对医院门诊楼布局非常清楚, 而且动作敏捷, 在走出房间后10s内到达楼梯或者电梯;病患不熟悉逃生路线, 要通过医院的指示路线向外疏散, 并且多有行动不便, 大多数病患选择乘坐电梯, 可能在走出房间后55s到达电梯口。其他人员基本熟悉楼内布局, 行动方便, 走出房间后25s到达电梯或者楼梯口。因此, 医护人员、病患、其他人员的反应时间分别为20、65、35s。为使模型便于计算, 场景1、2中人员全部设定为医护人员。因此, 该高层医院内医护人员、患者、其他人员的准备时间分别为70、115、85s。

5.3 人员行动时间

利用BuildingEXODUS对该高层医院发生火灾时人员行动时间进行模拟, 走廊、电梯和楼梯的通行系数最小值设置为1.0, 最大值设定为1.2, 其他参数设置通过文献和对比实验确定。根据模拟结果, 将各场景不同疏散时间中最长的作为该场景的人员行动时间。火警预警时间、人员准备时间、人员行动时间的1.5倍时间之和为疏散所需时间。表3列出了该医院各类人员在不同场景中所需疏散时间。

6 疏散因素

6.1 场景1、2和3中医护人员

由表4知场景1、2和场景3中医护人员的疏散时间分别为745、775和790s。总体上这些场景中人员疏散速度较快, 疏散过程也较为顺利。这与楼层低、人员对楼内布局非常熟悉、人员的行动能力强有关。

(1) 场景1、2中总体疏散时间不受着火点的限制。因场景1、2在整个高层的1~5楼, 不论火灾发生在几层, 不会影响总体疏散时间。如图2所示。场景1位于一楼, 总体时间约为745s;场景2因其2~5楼的楼层不同, 疏散时间受楼层影响, 但不受起火点影响。

(2) 场景2中楼层疏散时间差基本相同。由图2中从5层到1层, 每层总体疏散时间相差20s, 且比较稳定。这说明不论火灾在几层发生, 各层中各类人员的疏散情况基本一致, 不会造成低层疏散不畅甚至拥堵的情况, 且疏散较为迅速。

(3) 模拟结果显示, 在火灾发生480s时, 电梯口、楼梯口和出口处发生拥堵现象, 主要是由于电梯和楼梯出口处预留空间过小, 出口宽度过小, 如图3所示。由于火灾发生一段时间内场景3中高层大量人员从楼梯和电梯口不断涌入一楼安全区, 并向出口拥挤。大量的人员在4个出口向外疏散, 出口宽度3m不足以承担大量人员, 缓冲空间过小, 造成人员堵塞。如果出口宽度增大并在电梯口和楼梯口预留足够的缓冲空间, 就不会造成拥堵情况。为保证大量人员安全疏散,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增加整个医院的出口数量。

(4) 场景1、2和3中的医护人员在疏散过程中不会造成人员伤亡。由于此高层医院严格按照建筑消防设计规范施工、建造, 尽管人员众多, 但是消防设施齐备, 且在2层设有消防控制机房。且场景1、2和3中的医护人员的自我防范意识高、逃生能力强, 不会发生大规模人员伤亡的悲剧。

6.2 场景3病患、其他人员

由表3知场景3中病患和其他医护人员的疏散时间分别为1 015s和865s。总体上场景中人员疏散速度较慢, 疏散过程混乱复杂。这与楼层高、电梯和楼梯数量少、人员对楼内布局的不熟悉、人员的行动能力差相关。

(1) 当火灾烟气层高度低于人眼特征高度 (1.2~1.8m) 时, 将会对人员疏散造成不利影响。人员疏散的极限状态是CO体积分数达到0.05%, 能见度10m且距离地面1.8m高度处温度达到150℃。由图1的6~25层的场景3可以看出, 电梯西侧为南北各25个房间的对称设计, 房间数目多, 排列紧密。火灾发生300s时, 这些房间内未撤离的病患和家属及其他人员由于受到烟气的影响无法顺利逃出房间。随着火势的蔓延和烟气的不断弥散, 这种情况越发严重。与此同时, 各个楼梯和电梯口聚集了大量的人员。楼层数越高的人员疏散越困难。如在此时发生拥挤踩踏事故, 受伤人员将无法得到顺利转移。

(2) 拥堵严重, 疏散速率慢。图4显示了火灾发生后325s时场景3某层的疏散情况。电梯和楼梯口明显出现了拥堵情况, 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处于满负荷状态, 且出口处疏散十分缓慢, 在此阶段消防和救护人员不可能进入此场景内进行人员疏散和救护。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是逃生通道过少, 应相应增加电梯和楼梯数量, 每增加一部电梯或者楼梯, 疏散效率会提高30%, 保证高层楼内人员在火灾发生时顺利安全疏散。

(3) 高层设计逃生通道不合理。由图4可以看出, 电梯西侧人员明显多于东侧人员。西侧人员众多, 走廊狭长难以完成人员安全疏散。而东侧房间较少, 人员较少, 且分布在这个区域内的大部分是医护人员, 对逃生路线又相对熟悉, 两侧楼梯疏散分配不平衡。为避免上述情况发生, 应加强医护人员消防安全意识, 提高医护人员素质, 在火灾发生时对人员进行正确引导和疏散, 合理分配逃生通道, 减少人员伤亡。

(4) 楼梯和电梯的有效分配。由表3可以看出, 疏散时间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人员行动时间。场景3中的病患和其他人员的疏散途径为电梯和楼梯。而造成电梯口和楼梯口拥堵的直接原因是这两种逃生通道的不合理利用。此高层医院总层数为25, 有4部电梯, 电梯容量为30人, 场景3中每层平均人数200人。火灾发生时为在最短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将高层人员疏散到地面, 规定停靠层以上的人员全部通过楼梯到停靠层等待电梯, 停靠层以下人员全部通过楼梯疏散。图5为疏散时间与停靠层之间的关系图。可以看出, 随着停靠层的增加, 电梯疏散时间减少, 楼梯的疏散负荷加大。因此, 确定电梯停靠层成为有效解决高层疏散的技术难点。楼层总人数对电梯疏散的影响较大, 若楼层需要疏散的人员多, 电梯的疏散效果不好。楼层人员较少, 电梯的疏散效果反而明显。在火灾初始阶段, 电梯是疏散的主导路径, 随着火灾的进行, 楼梯逐渐成为人员疏散的主导。楼层数对电梯的疏散能力的影响也至关重要。楼层数越少, 电梯疏散能力越强。因此, 在高层医院设计中, 确定了建筑总层数和各层人员容量后应在消防设计评估中预先确定火灾发生时电梯最佳停靠层数, 保证消防安全。

7 结论

(1) 在建筑消防安全规范和法规允许的前提下, 尽量增加安全出口数量, 加宽安全出口宽度, 预留出口缓冲面积。建议在研究对象的高层超大医院一楼的东西两侧增加安全出口;并将原有出口宽度由3m拓宽为6m, 适当加大电梯口、楼梯口和安全出口的缓冲面积。

(2) 对于超高超大建筑物, 增加电梯和楼梯数量, 使疏散效率提高。建议文中医院的电梯数量由4部增加到8 部, 楼梯数量由2增加到4。

(3) 加强消防安全防范意识、提高救援逃生能力、注重医护人员的消防培训。在火灾发生时, 对逃生路线熟悉且逃生能力强的人员负责疏导病患及其家属进行安全撤离, 减少拥堵踩踏及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

(4) 在高层建筑施工消防安全验收中注重设计容量与设计层数以及电梯最佳停靠安全层数的关系, 并进行预警准备。

(5) 在运用BuildingEXODUS软件进行火灾模型评估时应结合实证调查并与文献数据项结合, 使模拟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参考文献

[1]朱江.超大体量高层医院消防安全疏散设计[J].武警学院学报, 2011, 27 (12) :39-41.

[2]何怡婧, 曾坚, 王子寒, 等.高层学生宿舍火灾疏散模拟与逃生行为研究[J].消防科学与技术, 2013, 32 (1) :15-18.

[3]马鸿, 施照成, 原兆华.某大型展览中心人员疏散性能化评估[J].消防科学与技术, 2013, 32 (2) :133-135.

上一篇:高中课堂教学下一篇:产品手绘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