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西方哲学:终结还是转变

2024-04-28

二十世纪西方哲学:终结还是转变(共3篇)

篇1:二十世纪西方哲学:终结还是转变

二十世纪西方哲学:终结还是转变

哲学终结论已经不再是一个新的话题了.从哲学历时上的.四次危机、探索及希望的回归等方面,对哲学的发展趋势、发展形态进行分析,得出在新的生产力水平和科技发展条件下,哲学是不可能终结的,它在探索中融为“大哲学”的概念中,从而实现哲学的转变.如果要终结那也是传统的哲学,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推进与深化,哲学必将会达到新的巅峰.

作 者:马俊苹 郑炜燕 作者单位:刊 名:龙岩师专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LONGYAN TEACHERS COLLEGE年,卷(期):22(5)分类号:B5关键词:西方哲学 终结 转变

篇2:二十世纪西方哲学:终结还是转变

一、二十世纪末中西文化碰撞的原因

多元化文化的交融与碰撞不是偶然的, 文化的本质在与融合, 冲撞是在融合过程中的必然体现。在二十世纪末中西方文化冲撞与融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主要体现为两点。

(一) 改革开放政策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 在现代化发展历程中只有做到与国际接轨才能具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全球化趋势在二十世纪末尤其是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已经越加的明显, 全球化不仅要求多个国家在经济上的交流, 也要求实现包括文化在内的多元化交流。在经济利益与文化形态二元化的牵引下, 西方文化与中国本土文化发生碰撞是在所难免的, 如果对西方文化进行完全的抵触, 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我国的发展以及我国的国际地位, 同时将会引发一系列不必要的国际冲突等问题。在必须面对这种情况的背景下, 我国本土文化就必须在与外来西方文化的冲突中寻求共同点与互补性, 实现中西文化的融合。

(二) 西方国家的文化渗透

全球化趋势下的中西方文化融合是一种自然的融合, 而在文化碰撞的过程中也存在一种被动的融合, 或者称作“文化渗透”。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向世界展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优势的同时, 为了增加自身的利益, 将大量的文化产品输入不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通过对这些国家人民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精神思维等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使其盲目的崇拜西方文化。与全球化造成的文化碰撞不同的是, 这种文化渗透的受益者是西方国家, 严重的侵蚀了我国本土文化与传统, 如果不能保持对这种文化渗透的警惕性, 将威胁到我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

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以及融合

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在特定的环境中经过特定的发展历程而发展起来的文明。文化没有高低之分, 但是由于所处环境与历史的不同, 每一种文化都存在差异。不同的文化在碰撞的过程中会引发冲突, 这是两种不同文化形态接触的必然结果, 但是多种文化都不可能完全的冲突, 因为其中必定具有互补性, 以这些互补性为基础, 以取其精华为原则, 就能实现文化间互相的融合。

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西方文化中重视分析思维、尊重个体、具有征服自然的精神, 而中国文化则重整体、重和谐、重伦理。中国文化注重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提倡人与自然融会贯通, 而西方文化则是向自然索取。中国在家庭生活上强调家庭本位主义, 而西方则是个人本位主义, 认为个人大于家庭, 强调个人自由以及个人的独立性。这些思想上的差异是引发中西方文化冲撞的重要因素。除此之外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还表现在文化组成上的语言差异、文化背景差异、生活习惯差异等。在经济方面还表现为消费观的差异、市场经济体制的差异等等。中西方文化的冲撞突出的表现在某些西方文化在中国社会环境下的不适应, 也表现在对人们价值观的影响:一些西方文化否定了中国传统的文化, 在对文化的选择与认可过程中, 人们的心理出现混乱和失衡。

单纯的评价文化的优良和低劣是不科学的, 任何文化的评价都应基于一种特定的社会环境, 所以文化只有适应与不适应之分。在我国适应外来文化的过程中, 西方文化与我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是必然的:为了适应改革开放后国际间的交流, 我国逐渐重视对英文教育的强调;在“天人合一”与发展的选择中, 我国选择了再符合自然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利用自然资源, 这是我国工业化发展的必要变化;在家庭方面也强调家庭与自身发展并重。在二十世纪末的中西方文化融合中, 体现的最明显的是两种意识形态之间的融合, 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资本主义先进理念以及技术的结合, 尤其是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 中国经济体制发生根本性变化, 社会结构实现快速转型, 市场经济给人们的生活、工作等方面都来了根本性变化。这种文化融合对我国的现代化发展影响是深远的。

三、二十世纪末中西方文化冲撞与融合的反思

二十世纪末的中西方文化交流对我国的现代化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但是也应认识到西方文化渗透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挑战。中西方文化冲撞与融合是全球化发展的趋势, 只有对文化的冲撞与融合不断的进行反思, 才能够在文化冲撞与融合的基础上实现我国的发展以及我国传统文化的弘扬。

(一) 正确的认识文化多样性与文化的融合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的融合是辨证统一的, 我们应该认识到丰富的文化多样性是促进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通过深入对文化多样性的了解以及对本国国情的认识来实现多样性文化与本国文化的相互促进。同时也应认识到中西方文化冲撞中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因素, 不能全盘的接受或排斥西方文化在国内的蔓延。在多样性文化的冲撞中不断找寻实现文化融合的突破口是面对中西方文化冲撞的正确态度。

(二) 发展具有我国特色的文化产业

面对西方文化给我国传统文化带来的挑战, 我国正在形成一个巨大的文化市场。我国相关文化部门应该认识到只有壮大具有我国特色的文化产业, 才能保证我国文化市场在中西方文化冲撞中维持良好的秩序以及保证其健康的发展。从这一点出发, 我国要优化文化资源的配置, 完善文化政策与产业政策, 依靠各种媒体与社会团体来形成一个有竞争力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 以此来面对西方文化的挑战。

摘要:我国在二十世纪末期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中西方两种不同的文化实现了广泛的接触。本文对二十世纪末中西方文化冲撞与融合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在比较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客观的论述了二十世纪末中西方文化的冲撞与融合, 并对这种文化的冲撞与融合做出反思。

关键词:二十世纪末,中西方文化,冲撞,融合

参考文献

[1]李天辰:《试论文化冲突与协调》, 《聊城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9年05期。

[2]王广田:《文化冲突论》, 《艺术导刊》, 1994年02期。

篇3:二十世纪西方哲学:终结还是转变

关键词:结构主义;发展历程;反思

导言:结构主义的核心思想来源于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结构语言学,后经法国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推向当时人文学术界的巅峰,如太阳般“照亮了一大片学术领地”①。但后来因自身局限,结构主义逐渐走向衰落,其引发的人文科学革命也以失败告终。时至今日,该学派的影响已大大削弱,但仍然在当代西方众多的哲学社会思潮和流派中占据一席之地。温故而知新,作为人文学科工作者的我们仍有必要对那一场曾今影响世界并于当下余温长存的人文思潮进行回顾与反思。本文将简述结构主义的曲折的发展历程,浅析结构主义代表人物语言学家索绪尔和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的核心观点或学术贡献,从而阐释结构主义影响深远的原因,并于最后提出其遗留给后代学者对人文思潮变革的思考。

一、结构主义的源起

结构主义是发端于十九世纪的一种方法论,源于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才兴起的结构语言学,而正因为结构语言学的基本理论来自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所以结构主义的起源便与索绪尔的结构语言学原理直接挂钩。自从索绪尔发明结构语言学原理以来,结构主义思潮便开始了其曲折的发展历程。

弗迪南·德·索绪尔(1857-1913)是一位瑞士日内瓦大学默默无闻的普通教授,在二十一岁时就轻松获得学位及研究资格。十九世纪末,欧洲的语言学界深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而普遍流行历史比较法,学者们视文字语言为生物,孜孜不倦地收集各类语言标本,不厌其烦地辨析古字、考证词源。细心观察的索绪尔在研究印欧语言时,敏锐地发现印欧语言多意且善变,每一个元音都必须与整个元音系统相连,否则就将无所进展。此时,他便开始了进一步大胆地思索:传统语言学耗时费力,但在各种语言变化的背后存在着不变的东西吗,而变与不变的东西又有何种逻辑关系?由此出发,索绪尔开始终其一生来探寻与验证自己的想法。可悲的是,他的“大胆想法”不被当时学者所理解,为了自家生计,他不得不压抑隐藏自己的想法。

索绪尔在1913年因病去世,他的学生巴利和薛施蔼收集大量同学们的笔记整理成了一本《普通语言学教程》。没想到的是,这部出于缅怀老师而整理编写出来的书竟成了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自1916年在日内瓦出第一版后,又逐渐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欧洲大陆广泛流传开来,对语言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该书不仅提出了新的语言理论,还创造新的研究思路,索绪尔也因此被追认为“现代语言学之父”。

对于作为结构主义核心文本之一的《普通语言学教程》有两点必谈之处。其一,对于整个结构语言学派和结构主义学派来说该书都可谓是“圣经”,可该书又恰好没能完全记录索绪尔本人的学术思想,正如后世学者所考证的那样,该书并非索绪尔本人亲自撰写——据称索绪尔讲课既无讲义又无提纲,编者只好尽可能多的收集学生的相关笔记,最终整理出了《普通语言学教程》。这样编写而出的学术书籍显然缺陷繁多,对此学者们基本都表示承认其中无法忽略的缺陷和错误令人遗憾,但其对于结构语言学和结构主义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其二,《普通语言学教程》在西方学界的认可之路走得异常艰难。该书原为法语版,历经两次世界大战,可名不见经传地流传着。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由于法国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的声震寰宇,从而列维所无比推崇的《普通語言学教程》也随之青云直上,被奉为结构主义的“圣经”。但令人不解的是,这本已然在讲法语的欧洲语言学界名声大震的书,却遭其他国家学界的不断质疑。可能正是因为该书在当时太具独创性和革命性,极大地撼动了原有陈旧的学术思想堡垒,在传播时也就必然会遭遇强大的阻力和排斥力。

值得庆幸的是,索绪尔的思想最终得以面世,并引起了学术思想的一次重大革新,他把研究重点转向语言自身本质及其一般性结构,由此开创了语言学研究的一条新思路。总的来说,索绪尔的核心观点可归纳为以下几点:一、语言是一个由相互依赖的词项组成的符号系统;二、语言区别于言语,语言是社会现象,言语是个人现象;三、语言是一个包含着许多对立关系的系统,系统中各要素只有在相互对立中才有意义;四、必须对语言进行共时性的研究;五、语言是社会成规或习俗,是潜意识地继承下来并起作用的。

二、结构主义的传播与兴盛

如前所述,起初索绪尔的结构语言学影响甚微,之后却意外地向东传播开来,深深影响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前后的俄国形式主义和布拉格学派。当时,俄国的两位重要学者巴赫金与雅各布森都深受索氏的结构语言学思想的启示,进一步发展了其学说——巴赫金在对结构语言学理论批评的基础上提出超语言学观念;雅各布遵循索绪尔的高见在音位学领域更上一层楼。

尔后,索氏理论的曲折传播历程还在继续,并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这一关键时期。此时世界动荡,全球都几乎被卷入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中,许多学术研究都深受打击,居住在捷克的犹太人语言学家雅各布森也为躲避法西斯的迫害而移居美国执教于哈佛大学,他也正是在纽约巧遇了法国青年列维·斯特劳斯。结果,这一再也普通不过的一次相遇却造就了日后的一位大名鼎鼎的结构主义领袖。20世纪50年代,列维回到了法国巴黎,开始在学术界扛起结构主义的大旗大展手脚。继1945年在《语言学和人类学的结构分析》中首次显露其试图在人类学领域运用结构主义后,列维终于在的《亲属关系的基本结构》呈现出利用结构主义来研究人类社会的成果。1955年,列维出版了鼎鼎大名的巨作《忧郁的热带》,该书是一部融合了实地考察报告与人类学理论的自传体著作,在当时成为畅销书,从此列维在文化界名声大震。在1962年出版了另外两部重量级的著作——《野性思维》和《图腾主义》,对法国学界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

nlc202309080843

在60年代到70年代间,列维还陆陆续续出版了一些其他的结构主义研究书籍。这一时期,列维的结构主义学说不仅成为国际人类学界最有影响的一个学派,而且它的影响远远超出了人类学领域:结构主义学派首先撼动人类学界,进而更是“引起了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文学、艺术、生物学、医学等学界的重大关注,甚至连社会生活领域的时装设计、广告、电影等也受到了影响”②。结构主义发源于法国,取代了本国存在主义的优势地位后,便开始席卷全球的学术界,五大洲四大洋都强盛地绽放着结构主义的花朵,结构主义思潮迎来了久违的春天,如被巨人高举的熊熊火炬般照亮着一大片学术领地。

四、结构主义的没落与反思

结构主义这种奇迹般的思想传播,无疑给后人留下一些思考,如结构主义是什么,“结构”的概念从何而来,与传统的人文学术思潮变革相比有何不同之处等等。针对结构主义思潮的震撼全局,早期批判家多视其为一种激进变革势力,既非单一的学术流派,亦非现象学似的哲学改造运动。也有大部分学者认为,从严格意义上讲,“结构主义是指20世纪60年代初以法国巴黎为中心、继而在欧美人文学界形成的一种时髦的思想方式、一股企图大举改造传统人文学术的革命思潮。比利时专家布洛克分析道,结构主义一手标榜科学精神,提倡系统分析、共时方法和深层阐释,另一手则对传统哲学持强烈批判态度,并具有“否定历史主体、否定历史、否定人文主义”③这三项显著特征。这无非说明,它指望用一种“全新科学模式”④,来推翻并取代以往那种“以人为本、注重主观思辨、意识形态色彩浓厚的人文主义”④。

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无疑是结构主义的黄金时代,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著作鼓舞了大量西方学者,他们以极高的热情开展着一场破旧立新的人文科学革命,希望通过对现实世界的“逼真摹写”,解释各类复杂对象,并会有挖掘人类文化现象的深层结构。

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这场新学术革命思潮迅速攻入了人类学、心理学、文学和历史学等领域,其全面征服整个人文学界的野心暴露无遗。结构主义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其结构却是昙花一现——1968年法国的“五月风暴”后,在福柯和德里达等学者的带动下,结构主义思潮顿受挫折,立刻转化为后结构主义式的瓦解欲望与游戏风尚。而1980年更是结构主义的悲惨岁月,结构主义美学家巴尔特逝世,结构马克思主义头领路易·阿尔杜塞罹患精神疾病,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领袖雅克·拉康解散了自己的学派团体……之后,墙倒众人推,树倒猢狲散,学界对结构主义的批评越来越多,而此时坚守结构主义阵地的声音竟愈加微弱,眼见结构主义的浪潮大势已去。

为什么结构主义的好景不长,我国民族学家吴文藻认为其失败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不能正确解释人类社会现象,不能解决重大社会问题,“企图用结构主义的玄学来填补精神空缺的一部分西方知识分子,最后都发觉此方不灵,因而也就纷纷离开了它”④。而且,从表面上来看,结构主义并不反对马克思主义,但实际上结构主义的“结构”是指一种先天就存在的极其抽象虚幻的意识结构,不是指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结构,并鼓励人们积极地探寻研究这种结构,这种观念显然与马克思主义的中的唯物主义大相径庭。

现在学界普遍认为上世纪风风火火的结构主义算不上一场真正的科学革命,它从创始之初饱含科学冲动,但却在20年后迅速蜕变。学界对于结构主义失败的原因莫衷一是,但大致可归纳为如下两类:

第一,结构主义的失败是由于其本身不够科学,无法实现预期目标。结构主义旗手列维曾就人文学术的科学化提出三项评判标准:第一,其总体目标适用于所有人类社会;第二,其方法严整统一,在各学科通用无碍;第三,其基本观念能得到这一领域专家们的一致认同。参照他自己的标准,学者们在对结构主义不断地研究中发现其作为一种“模仿性的”科学范式缺憾诸多,局限明显。

第二,结构主义的失败不仅在于它的范式缺陷,不够科学严密,而且还在于它过多追求科学化。结构主义虽然受到现代科学的启发,可其终动机依旧是人们渴望一劳永逸彻底认知并把握绝对真理的天真愿望,结构主义学者們错将结构主义当成了了解人类方方面面的“万能灵药”。因此,结构主义者借用结构主义的思想和方法论来狂热追求终极意义时就容易翻转成一种厌弃意义、玩弄字词的虚无主义。

结语:结构主义虽然红极一时,可最终难逃没落的厄运,由结构主义提供的基本命题继续推倒而形成的后结构主义延绵至今,余威不减,这也从侧面反映了结构主义的影响仍在继续,给学界留下了一笔了不起的精神财富。但是,在笔者看来结构主义思潮所留下的遗珠应是后世学者对其为何轰动一时而又最后没落的全过程进行反思,尤其是我国从事人文学科研究的学者,在面对巨大的学术变革时应该如何科学合理地泰然处之本文精炼地回顾了结构主义的发展历程,但因篇幅有限无法系统地严明复杂晦涩的结构主义理论。在经济大繁荣、高科技大发展、全球一体化愈加明显的大数据时代,21世纪必将同20世纪一样产生重大的学术思潮变革,而学者们也绝对无法回避“变革”所带来的影响。既然无法回避,那就应该采取一种客观、务实的态度与立场,立足于中国的客观实际与长远利益,去认真研究它,批判它,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在文章的最后,笔者对学界学者提出三点建议:其一,要重视传统,尤其是传统的学术建树;其二,要扩展学术视野,强调跨学科综合研究;其三,要形成主动应变意识、独立精神和长远眼光,还要具备长期深入钻研与不断求证反思的意志。

注释

①赵一凡等著:《西方文论关键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第250页。

②埃德蒙·利奇:《列维·斯特劳斯》,王庆仁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年版,第1页。

③布洛克曼:《结构主义》,李幼蒸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3页。

④布洛克曼:《结构主义》,李幼蒸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3页。

参考文献

【1】赵一凡等著:《西方文论关键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年版。

【2】埃德蒙·利奇:《列维·斯特劳斯》,王庆仁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年版。

【3】布洛克曼著:《结构主义》,李幼蒸译,商务印书馆1980版。

【4】弗·詹姆逊著:《语言的囚笼》,李自修等译,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版。

【5】蒋碧琼:《结构人类学述评》[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1)。

【6】列维·斯特劳斯著:《结构人类学》,陆晓禾等译,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年版。

上一篇:过零丁洋下一篇:李绅《悯农》古诗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