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后十年

2024-05-03

二十世纪后十年(精选六篇)

二十世纪后十年 篇1

一、院系调整的背景

(一) 政治背景。

美国的社会学家扎米亚斯曾说:“在民族危机和重大事变时期之后都有过重大教育改组的尝试。”[1]P159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 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教育的性质随之也发生了变化。中国共产党要搞好新中国教育, 就必须彻底否认旧教育的性质与基本精神, 改革旧的教育制度、内容与方法, 按照社会主义教育理念重塑中国。

面临帝国主义的包围, 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 当时, 只有苏联可以借鉴。因此, 中央提出学习苏联, 在全国学习苏联的潮流中, 高等教育界也提出“以俄为师”。

(二) 教育背景。

1.高等学校地域分布的不均衡。全国207所高等学校中, 华东地区就有高等学校85所, 占总数的37.4%, 上海就有43所, 几乎占全国高等学校总数的1/5, 而在偏僻的边远省份和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学校很少, 1946时新疆只有1所仅100人的新疆学员和8所中学, 宁夏只有5所中学, 青海有4所中学, 西藏连一所中小学都没有。

2.学校发展规模的不平衡。在全国207所高等学校中, 学生规模在300人以下有87所, 300到500人有30所。至于独立学院与专科学院就更为简陋, 有的学校只有五六十人。

3.专业结构不合理。旧式的高等教育是按照美国的模式培养人才的, 文科生的比重占在校生总数的33.1%。

(三) 经济背景。

中国百废待兴, 经济建设需要大批的专业人才, 当时的高等教育制度很难培养出大批的专业技术人才。一方面, 我国高等院校的工程技术学院和系科发展不足, 与工业建设的需要相距甚远。另一方面, 工程教育在系科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 不能适应前苏联援建的工程项目对专门人才的需要。高等院校其他系科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一些问题[2]。因此必须对高等教育的院系进行调整。

(四) 文化背景。

加拿大学者许美德认为建国初的中西方高等教育模式之间的文化冲突是导致院系调整的动因。大学中, 自主和学术自由的西方传统价值、中国固有的知识分子的权威传统和官僚权势对知识和学术的垄断及书院和其他非官方机构相关联的自主和知识分子的自由同时并存[3]。这些价值倾向性的文化冲突终于导致了以统一管理、高度集权、服务政治和经济为目的的院系调整。

尽管院系调整, 在高等教育的知识分类和地区分布的重新设计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 但是这种宏观规划的理性主义之梦带着一种异常的彻底性的调整却进展不顺利, 在政治和文化两条战线都形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抵抗。因为文化的冲突是根深蒂固的, 不可能因为一种模式的采用, 文化的冲突也就随之消除, 只是暂时处于潜伏劣势, 一旦在文化的消长中得势, 另外一种与之相应的模式就会张扬起来。“文革”中非正规高等教育的复兴就是民粹主义文化复苏的结果。

二、院系调整的具体过程

建国初期如何对高等学校进行进一步的调整, 是教育工作面临的重大问题。中共中央和政务院决定从1952年起以苏联教育为样板, 以培养“专才”思想为指导, 对全国高等学校分批进行大规模的院系调整。建国初期我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工作主要采取了三步走的战略。

(一) 中国人民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创办。

我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的第一阶段, 主要以苏联大学教育模式为蓝本创办了中国人民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 从而为全国的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了一种理想的模型。中国人民大学的创办是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起点。1949年中国政务院第一次政务会议决定成立中国人民大学, 1949年中央中共政治局专门召开会议, 讨论了关于中国人民大学师资的问题。1950年10月3日, 中国人民大学正式成立。

作为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新型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的使命是开创一种全新的、在苏联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培养社会科学人才的高等学校模式。中国人民大学主要培养马列主义理论、经济管理和文史政法等方面的人才。所设置的系科专业, 都是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所迫切需要的。1954年高等教育部专门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人民大学的教学经验将被推广到全国各个高等学校。

哈尔滨工业大学创办于1920年, 当时叫哈尔滨中俄工业学校, 用俄语授课。1922年改为“哈尔滨中俄工业大学”, 由中国政府和苏俄中东铁路局共管, 1935年3月被日本侵占, 改为日语授课, 1936年1月改名为哈尔滨高等工业大学, 1938年1月改为哈尔滨工业大学, 1945年前苏联政府接办哈尔滨工业大学。1951年4月29日, 哈尔滨工业大学由苏方移交给中国。1952年, 哈尔滨工业大学按照苏联中等技术学校特别班开设了专修科。为了进一步向前苏联学习, 哈尔滨工业大学还选派一些教师去前苏联学校或科研机关进修深造。

作为我国最早确定的全国重点院校之一, 它是全国高等理工科学习苏联经验的一个新典型。

(二) 全国高等学校的院系调整工作。

建国初期, 全国院系调整工作室有计划、有步骤地稳步推进的。在建立以苏联高等院校为榜样的中国人民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模式的同时, 有关部门就开始着手制定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工作的基本方针。

由于华东地区的高等院校数、大学生数、大学教师数均占全国1/3, 不仅数量多, 种类全, 还有不少名牌私立大学, 所以全国高等学校的院系调整工作是从该地区开始的。1952年初在华东军政委员会教育部的指导下, 成立了华东地区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委员会, 形成了“大区—省—市—院校—系”的四级垂直院系调整组织机制, 并制定了有关人员、校舍、图书、设备等一系列调整规则, 进行了该地区的院系调整。

(三) 全国高等学校的区域布局调整。

1952—1953年高等学校的院系调整工作结束后, 我国政府开始计划向苏联20世纪30年代高校大搬迁那样, 解决高等学校在地区分布上的不合理现象, 以达到学校与工业基地相配套的目的。当时全国的高等院校主要集中在少数城市, 尤其是沿海地区。为了逐步改变这种情况, 高教部制订了1955至1957年高等院校的调整方案。这次调整力图改变我国高校过分集中在少数大城市、特别是沿海地区的不合理状况, 具体设想将沿海地区一些高等院校的同类专业迁到内地建新校或加强原有的学校, 并将一部分学校全部或部分迁到内地。

经过这次调整, 在全国229所高校中, 上海从1949年的43所减少到19所, 西安从3所增加到13所, 新疆从1所增加到5所[1]P178。我国绝大多数省份都有了一所综合性大学和工、农、医、师范等专门学院, 为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院校调整的特点

我国50年代院系调整的规模空前, 在调整的过程中显示出自己的特点。

(一) 由政府政策主导, 自上而下改革。

五十年代的院系调整主要是在政府的周密计划下, 采取自上而下的行政手段实施, 由国家统一规划, 各地各校闻风而动, 鉴于旧有高等教育体系的混乱状况和恢复国民经济的急切需要, 首先由中央和各大行政区教育主管部门提出院系调整的要求和任务, 再先后以华北、东北、华东及中南等各大行政区为重点制订实施方案, 最后以行政手段落实到各个有关院校和系科, 甚至落实到具体的人员实施上, 层层下达, 限时限地地予以完成。在院系调整中, 以政府行政命令的方式经新中国成立前40%的私立高校全部改为公立或并入公立学校, 由国家统一领导。以华东地区的院系调整为例, 在华东地区院系调整的实施过程中, 可以明显地看出政府在调整过程中的主导作用。1951年, 全国工学院院长会议召开, 为院系调整的计划阶段, 在这一阶段协商解决了各大学的调整方案, 并进行了校舍调整及新建校舍的工作。华东军政委员会教育部在调查了上海几所学校的实际情况后, 制订了校舍调配与新建计划。1952年, 华东地区院系调整委员会成立, 确定了华东地区院系调整的最终方案与相关政策, 之后各省、市、院系调查委员会相继成立[4]。

(二) 借鉴苏联的教育经验。

五十年代进行院系调整时, 可以说我国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办高等教育, 当时只有一个现成的苏联模式可以学习, 因此, 这次院系调整明显地表现出苏联模式, 首先院系调整是学习苏联模式的结果, 其次在调整过程中, 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1949年到1952年上半年, 这个阶段高等教育领域主要是恢复学校秩序, 接受教会学校, 改造私立大学, 因此, 这一时期向苏联的学习仅限于少数学校, 且带有试点的性质。第二阶段始于1952年的院系调整阶段, 这一阶段学习苏联带有全面性的特点, 按照苏联的大学体制进行了院系调整, 并在教学制度方面也全面按照苏联经验进行改革。

(三) 循序渐进, 稳步前进。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院系调整, 是分阶段稳步前进的。

1.1949年底至1951年11月的小范围调整。这一时期主要是对北京、天津、上海等地的个别高等校进行局部调整, 重点在于稳妥接管旧文化教育事, 保持现状, 使之正常顺利地工作运转。1950年6召开的第一次全国高等教育会议奏响在全国范围内、有计划统一地进行院系调整的序曲。

2.1951年11月至1952年7月的全国专门院调整。1951年11月召开了全国工学院院长会议, 制订了全国工学院调整方案。以华北、华东、中南三为重点对专门院校进行调整。1952年7月召开了全国农学院院长会议, 拟定了农林院校调整方案和专业设置草案, 全国农林院校调整逐步展开了。

3.1952年7月至1953年2月的全国院系大调整。1952年根据“以培养工业建设干部和师资为重点, 发展专门学院和专科学校, 整顿和加强综合性大学”的总方针, 以华北、华东两区为重点, 全国开始大规模的院系调整。1953年10月11日, 政务院颁布该年高校院系调整计划, 全国院系调整继续进行。以中南区为重点, 华东、东北、华北三地区主要进行专业调整, 西南、西北进行局部的院系和专业调整。1953年底, 除农林、医药系科专业设置尚需继续调整外, 建国初期的高校院系调整基本结束。

4.1955年初至1957年也制订过“调整计划”, 充实和发展了院系调整时相对忽略的西北地区的高等教育, 包括将上海交通大学的一部分迁往西安等。

(四) 综合院校减少, 单科院校增加, 尤其是工科院校。

学习苏联模式, 减少综合大学, 增加单科的专门学院, 高效率地培养专业人才。在数量上, 1949年综合大学共有49所, 1953年只有14所减少了约2/3, 而且是只有文理科的综合大学, 而工业院校增加了35.7%, 农业院校增加了61.1%, 医药院校增加了31.8%, 尤其是师范院校增加了175%[5]P7。

四、院系调整的评价

(一) 院系调整的积极作用。

1.院系调整缓解了高等学校地理分布不合理的状态。经过院系调整, 改变了我国过去学校分布不合理的状态, 加强了内地的教育发展, 有力地支援了西部的经济建设。1955年至1957年, 由江苏、浙江、上海、天津、广东等地的一些高校调出有关专业前往内地, 在武汉、兰州、西安、成都等城市兴办了测绘、石油、建筑、交通、电讯、化工、动力等工业学院和专业, 为西部开发和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2.合理地配置和充分利用了师资、设备、校舍等教育资源, 扩大了高校规模, 大大提高了办学效益, 满足了经济建设对大量人才的需求。经过调整, 尽管全国高校从1949年的205所减至1953年的18l所, 但在校生人数却由116504人增至212181人, 增加了82.1%。每校平均人数由568人增加到1172人, 扩大了106%, 其中两千人以上的高校34所, 占总数的28.6%。考虑到1990年我国高校平均规模为1800人, 应当说当时调整后的高校规模已相当可观。招生规模也相应地扩大, 1949年至1953年全国招生人数由30573人迅速扩大到81544人, 其中工科招生人数由10820增加到34165人, 师范类招生量由3442人发展到20243。

3.明确划分了综合类、专门院校和专科学校三种高校类别, 并明确规定了各类高校的任务、分工和发展方向, 设置了培养目标明确的齐全的专业。至1953年初, 全国高校共设置专业215种, 其中工科类107种, 理科类16种, 文科类19种, 农林类21种, 医科类4种, 师范类21种, 财经类13种, 政法类2种, 体育类1种, 艺术类11种。专来结构有了很大改变, 国家迫切需要的系科或专业得到加强。理科学生所占比重由1949年的26%增加到1957年的37%, 师范学生由3%增加到26%[5]P8。结束了旧中国高等教育不能完全培养学科品种比较配套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历史, 满足了新中国计划经济建设中各部门、各行业特别是重工业对人才的需求, 从而推动了我国经济快速恢复和发展。

(二) 院系调整的消极作用。

1.管理过于集中, 专业设置过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院系调整彻底改变了中国半个世纪才形成的高等教育体制, 采取中央“集中”管制的办法, 大学的设立、院系专业的设置、招生分配甚至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受到上面教育机构的直接管理。

到1955年, 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共确定了249种不同的专业。过度的专业细化导致专业之间彼此孤立, 无法沟通, 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过于狭窄, 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2.大学精神的丧失。大学自治、学术自由不再提及, 调整中最重要的问题是高等教育如何才能为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服务, 那些经过几十年才发展起来的已拥有人文科学、基础科学、工程科学、教育学、农学和医学的综合性大学被纷纷拆除, 许多大学失去了由历史积淀而来的体现于课程设置中的精神气质。在统一管理的大学体制下, 大学里进行研究工作很难得到支持, 大学通常只是用一成不变的教科书传授早已有定论的知识。当然这是生活在西方大学传统中的学者对中国大学的评价, 由于文化差异的制约, 其中不免有偏颇之处。

3.否认了旧教育中的合理成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院系调整在改革旧教育的同时, 没有充分注意保留其合理、可用的部分, 出现了全盘否定的错误倾向。比如私立大学的存在, 体现了办学主题的多元化, 有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 然而在50年代的院系调整中, 将私立大学全部并入公办学校或改为公办。

4.对文科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文科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是社会发达程度和社会文化水准在教育上的表征之一;对教育自身来讲, 它是教育均衡、协调、完整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美国、日本、东欧国家文科生一般占在校生的50%以上。相比之下, 我国高校文科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比例不仅与世界发达世界比, 与一些发展中国家比也是最低的。据统计, 全世界千万人口以上的50个国家的高等学校中, 文科占在校生比例大于50%的有13个国家;在40%~50%的13个国家;介于30%~40%的13个国家;介于20%~30%的6个国家;介于18%~20%的有4个国家。1980年我国的比例比上述最低的国家还要低10%[5]P9。

在院系调整过程中, 许多人文学科和课程如政治学、社会学、西方哲学等由于其“资产阶级的性质”而被停止或取消。在一些理工农医院校中, 除了各个专业开设了政治理论课外几乎没有什么人文科学课程。这极大地削弱了我国大学教育的文化基础, 导致我国大学毕业生缺乏对国内外文化的了解和基本的文化素养和艺术情操。

总之,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院系调整是特殊历史背景下的产物, 对它进行研究, 有利于我们在今后的教育改革中处理好各种关系, 扬长避短。

参考文献

[1]田正平.借鉴与发展中苏教育关系研究1949—1976.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6.

[2]巫春华.略论我国五十年代的院系调整.中国高教研究, 2001 (4) :81.

[3]董美英, 董龙详.对中国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院系调整的异域审视.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8.8, VOL10 (8) :88.

[4]胡建华.现代中国大学制度的原点:50年代初期的大学改革.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99.

二十世纪后十年 篇2

1991年, 日本泡沫经济破灭, 股价和房地产价格同时暴跌, 房地产价格的暴跌和经济的低迷使日本一些涉足房地产很深的大企业纷纷倒闭。众多房地产商和建筑公司在房地产领域投资的彻底失败, 使为其贷款以及提供担保的金融机构, 不良债权激增, 抗风险能力随之下降。融资链条的断裂, 导致日本长期信用银行, 日本债券信用银行以及北海道拓殖银行相继倒闭, 其他中小型金融机构的破产更是接连不断, 日本金融体系发生剧烈动荡, 引发一场金融危机。随着日本大型银行平均资本充足率一度降至8%左右 (勉强够上国际清算银行规定的下限) 国际著名的企业信用评级机构不断降低日本的金融机构信用等级, 导致日本金融机构在国际金融市场的筹资难度加大, 成本提高, 对部分地区的经济产生了严重冲击, 不少企业因缺乏资金而倒闭。

九十年代, 被称作是日本“失去了的10年”。从1991年到2002年, 平均年GDP增长率在百分之一左右, 1991年四月持续了53个月的“平成景气”结束, 此时日本国纯资产占世界第一。但至1992年8月平均股价为14, 309日元, 比最高时下跌63%。至1996年5月失业人数和失业率创历史新高, 公有债务余额与GDP相比, 在发达国家中最高, 1998年7月参议院选举, 自民党惨败。8月12日, 1美元折合147.64日元, 10月5日平均股价12年来第一次跌破13, 000日元。从此国内消费长期不振, 投资需求减少, 通货紧缩日益严重, 综合竞争力日益下降, 出口形势日益严峻, 直至2002年日本经济才开始逐渐摆脱持续衰退趋势。

“失去了的10年”首先受日本基本国情不断变化的巨大影响。日本九十年代以来, 经济逐渐成熟化, 农业劳动力转移基本结束, 以农业劳动力的大量提供为基础的低工资时代结束;与欧美各国技术差距基本消失, 化学工业、制造业技术早在80年代初就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人口老龄化迅速发展, 富国病 (心脏病、肥胖症等) 迅速蔓延, 年轻人中追求享乐的趋势不断抬头;东亚经济的迅速发展对日本的国际竞争力形成了巨大的挑战等等, 都对日本的经济产生巨大负面影响。

其次, 与战后日本经济制度的逐渐僵化有关。日本企业普遍实行终生雇佣制, 年功序列制以及企业内工会 (2) 所谓“三大神器”的管理制度, 没有形成公开的劳动力市场, 劳动力价格受制度性和非竞争性因素的巨大影响, 劳动条件不对外公开, 加之日本稻米市场不对外国开放, 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力度非常强大, 不完全竞争性和政府主导下的混合经济体制特征明显, 这种经济制度与“生产优先主义”相结合, 曾为日本经济的崛起提供了制度保障,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制度造成国力增强和国民生活水平提高滞后之间的矛盾突出。企业间相互持股, 使系列企业建立起紧密联系, 虽降低了交易成本, 但扭曲了产品市场, 扼杀了优胜劣汰。由于银行不仅是企业的大股东, 而且保持着长期的交易关系, 使企业回避了资本市场可能带来的冲击, 但同时也保护了企业低下的生产效率。终生雇佣制、年功序列制以及企业工会, 使管理者产生官僚化, 企业家精神下降。劳动力市场缺乏灵活性, 阻碍了经济结构的调整。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 日本市场经济制度逐渐不再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

第三, 日本经济转型不够及时, 政府经济政策接连失误。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对日本“外向性”国际化提出严重挑战, 日本经济的国际化加速, 造成了传统产业的空洞化和日元不断升值的压力, 经济转型的要求随之空前增加, 但日本经济政策由于长期处于生产第一主义状态, 缺乏自主开发和技术创新的动力以及投入, 所以后劲不足, 当世界经济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时, 就找不到新的经济增长点, 难以起到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作用。90年代初美国经济已转向以信息产业为主的新经济, 而日本却没有这个能力。过剩资本找不到获得稳定利润的手段时, 只能投向投机领域。国家的产业结构已不适应当时的经济状况变化的需要。1990年的金融改革政策导致泡沫经济破灭;1997年的紧缩经济政策, 甚至使1997年2月出现了-11.2%的负增长;日本公共投资占GDP的比重远远大于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投资损失大, 效率不高, 排挤民间资本, 投资方向调整慢等缺点显得极为突出, 政府经济政策长期失误。

第四, 政府管制型金融体制不适应资本市场发展的需要。它一方面抑制了资本市场的发展, 不利于企业直接融资, 导致资金价格的失真, 以及对信贷资金的过度需求;另一方面由于严格执行金融分业管制, 限制资本跨国流动等保护政策, 资金的利用效率非常低下。资本的使用往往出于政治考虑, 经济部门存在效率低下的面向国内消费者的制造业和服务业, 政府部门中, 有代表这些中小企业利益的国会议员, 银行贷款不断向这些企业倾斜, 形成反对日本经济改革的强大既得利益集团, 进一步强化了国家、企业、银行的关系, 降低了政策透明度。金融监督和金融机构间存在复杂的人事关系, 使金融风险不能有效监控, 金融机构无法按市场规则、价格机制制定有效措施, 不良资产大量增加。另外, 货币政策疲劳随经济衰退时间的延长而更为明显, 1995年9月到1999年3月, 日本的利率从0.5%降到0.02%, 即所谓0利率, 非但没有刺激经济, 反而造成国内资本大量外逃。国债规模堪忧。2000年国债余额647万亿日元, 是当年GDP的1.3倍, 国债规模过大, 投资的乘数效应就会因为赤字国债所可能引发的经济状况恶化而大为减少, 在经济衰退时期, 尤其使政府处于两难处境, 赤字过大会引发政府信用危机, 不发国债又无法启动经济。

综上所述, 日本经济衰退原因是相当复杂的, 既有经济结构的转型失败, 又有经济政策上的失误;既有衰退的必然性, 也有可避免或减少受损程度的可能性。客观上讲, 经济高速发展的日本后发展效应不可能永久存在。50年代—80年代末, 日本作为后发展现代化的国家, 有欧美现成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可以模仿, 可以通过大量引进先进的技术手段迅速提高本国的生产力水平, 国家通过特殊的产业政策、金融政策, 鼓励关键产业跨越式发展, 通过巨大投资的乘数效应, 使经济迅速膨胀, 节省为开发技术所需要的时间和精力, 少走了不少弯路, 但这种后发效应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已不复存在, 1991年日本的GDP早已经稳居世界第二的位置, 丧失了赶超的目标和动力, 随着经济总量的增加, 经济的衰退或呈现放慢速度的状态是必然结果。

对于一个经济大国再现50年代—70年代的经济高速增长期已经是不可能的了。目前, 日本经济正逐渐走出低谷, 开始较稳定的复苏阶段。日本经济以后的增长应该是追求一种平稳、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宋绍英:《日本崛起论》,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0年6月, 261页。

二十世纪后十年 篇3

1、P1800E S

P1800ES是VOLVO P1800型号跑车的改款。与P1800相比, P1800E S的车身更加修长, 其有一整块玻璃制成的可开合车尾独具匠心。P1800E S的后备箱容积足以放下一整套高尔夫球具, 这使得它在某些方面看起来更像一辆旅行车而不是一辆跑车。

生产年代:1971-1973

生产数量:8078辆

发动机:直线排列4缸, 排量1986CC

变速箱:电子控制4档自动变速箱

刹车装置:四轮刹车盘

尺寸:轴距96.5寸

2、242

VOLVO 242是沃尔沃公司基于140系列底盘开发的一款双门轿车。这款车采用了类似于奔驰的车头保险杠和全新的前轮悬挂系统。与此同时该轿车还装配了沃尔沃公司新开发的顶置凸轮轴发动机。

生产年代:1974-1984

生产数量:242621辆

发动机:涡轮增压四缸发动机

变速箱:电子控制4档自动变速箱

刹车装置:四轮刹车盘

尺寸:轴距104寸

3、244

VOLVO244轿车是VOLVO 242双门轿车的四门版本。虽然外形与242大致相同, 244装配了马力更为强劲的V 6发动机和一系列新安全装置如防抱死刹车系统、安全气囊。244轿车的安全性能是如此出色以至于1976年美国交通安全署向沃尔沃公司订购244轿车用于碰撞试验从而制定安全标准。

生产年代:1974-1993

生产数量:1483399辆

发动机:涡轮增压四缸发动机

变速箱:手动控制5档变速箱或4档自动变速箱

刹车装置:四轮刹车盘

尺寸:轴距104寸

4、262

沃尔沃公司于1977年在日内瓦车展上推出262双门轿车。262轿车的真皮座椅设计出自意大利著名设计家B ertone之手。该车型装配有空调、电动门窗、后视镜和收音机, 发动机采用了动力澎湃的涡轮增压六缸发动机。其豪华配置使得人们更倾向于认为该车型是一款沃尔沃公司成立五十年的纪念车型。

生产年代:1975-1977

生产数量:3329辆

发动机:涡轮增压六缸发动机2664CC

变速箱:手动控制5档变速箱或3档自动变速箱

刹车装置:四轮刹车盘

尺寸:轴距104寸

5、264

VOLVO 264轿车是沃尔沃公司六十年代开发的164轿车的升级款。其与164轿车最大的不同是, 264轿车装配了沃尔沃公司与法国雷诺公司、标志公司联合开发的铝制2.7升PRV发动机。该款发动机融合了三家公司的先进技术, 在保证强劲动力输出的同时降低了发动机的油耗。

生产年代:1975-1982

生产数量:132390辆

发动机:涡轮增压六缸发动机2664CC

变速箱:手动控制4档变速箱或3档自动变速箱

刹车装置:四轮刹车盘

尺寸:轴距104寸

6、66

VOLVO66型小轿车是沃尔沃公司通过收购荷兰DAF公司三分之一股份而获得的DAF 66型小轿车车型的沃尔沃版。该车型是沃尔沃公司为了应对石油危机油价高企而进入微型车市场首次尝试, 从而该填补了沃尔沃公司在微型车开发上的空白。VOLVO66小轿车有着与众不同的后轮驱动系统和无极自动变速箱。

生产年代:1975-1985

生产数量:106137辆

发动机:直列四缸发动机1109CC

变速箱:无极自动变速箱

刹车装置:四轮刹车盘

尺寸:轴距88.6寸

7、343

VOLVO343是沃尔沃公司开发的一款三门掀背式小轿车。其独特的后轮驱动系统和后置变速箱使得该车型内部空间宽大。沃尔沃公司在该车型上第一次装配了新研发出来的DE DIO N式悬挂系统。

生产年代:1976-1990

生产数量:472434辆

发动机:直列四缸发动机1397CC

变速箱:无极自动变速箱或四档手动变速箱

刹车装置:四轮刹车盘

尺寸:轴距94.3寸

对国产汽车工业的启示:

一、高度重视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1972年沃尔沃公司专门组建了技术中心来主管公司技术研发工作, 此后一系列新技术如电子控制燃油喷射发动机、防抱死刹车系统、安全气囊等先后应用到沃尔沃公司开发的车型上。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使得沃尔沃轿车比其它公司的同类产品更具吸引力。1974年, 沃尔沃公司在其位于KAL M AR的工厂首次采用了自动装配流水线, 此举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极大的降低了人力成本。

二、通过海外并购来获得成熟车型, 弥补产品种类的不足同时降低研发成本和费用。1973年石油危机的突然爆发让沃尔沃公司深刻的意识到其在A0级车型开发上的不足, 因此沃尔沃公司收购了荷兰DAF汽车公司三分之一的股份从而获得了DAF公司的成熟A0级小轿车车型, 并且为沃尔沃公司进入西欧市场打下了基础。与此同时, 沃尔沃公司与法国雷诺公司及标志公司签订协议联合开发发动机, 从而有效的降低了研发投入。

摘要: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是沃尔沃公司高速发展的又一个黄金十年。虽然其间受到石油危机的影响, 沃尔沃公司还是通过其在车型设计上的巧妙应对安然渡过危机。在这十年间, 沃尔沃公司年产汽车达到二十万辆, 稳居北欧地区第一的宝座。

关键词:车型发展,安全装置

参考文献

[1]、张琳琳.沃尔沃成功的经营法则.北京经济了望, 2001, (01)

[2]、一凡.沃尔沃滚滚向前80载.交通与运输, 2007, (03)

[3]、Volvo Car Corporation.Volvo 1927-1986.Go?teborg, Sweden:Volvo Car Corporation, 1987.

[4]、Volvo.Volvo.1927-1979.G o?teborg:Informationsavdelning en, Volvo personvag nar, 1978.

二十世纪后十年 篇4

关键词: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革命,英国,摇滚乐

摇滚乐作为当今一种任何音乐形式都无可比拟的“另类”音乐, 对青少年文化产生巨大影响, 在欧美以及亚洲等国家和地区引起如此强大的社会震撼力, 给整个世界的青少年都带来了一场音乐革命。不可否认的是, 摇滚乐以其特有的音乐特征和文化能量, 以激荡奔放的形象在世界流行乐坛扮演着重要角色。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是革命的时代, 是历史上最为迷人的一个时代, 充斥着反战, 民权, 性解放, 女权主义, 黑人权益, 同性恋权益。在音乐领域中, 这是一个以摇滚为标志的年代, 有着吱吱作响的黑胶唱片, 听起来略显模糊的低保真单声道, 纯粹的嘶哑的嗓音……六十年代摇滚乐, 如同泛黄的老照片, 沉淀着当年的激情。这一时期也有着所有音乐人奉为上帝的甲壳虫乐队。六十年代成长起来的英美两国的年轻人, 很少不与他们的歌声发生联系。可以说他们的歌声影响了一代人的艺术品味、服装发式、生活方式和人生态度。这个时代的年轻人是“垮掉的一代”, 但他们的精神比四, 五十年代更简单明朗, 积极向上。

英国摇滚乐的兴起完全是受美国摇滚乐传播的影响。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 英国与其他欧洲国家一样, 对于二战后在美国本土盛行起来的摇滚乐保持谨慎的观望态度。英国政府秉持着保守的姿态, 对当时美国摇滚乐的传入以及宣传进行了限制。在这一时期, 英国政府在主流思想上控制了各个知名的大广播公司。例如BBC (英国广播公司) 等。这些广播电台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期仍然在制作的节目中播放传统的流行音乐, 乡村布鲁斯, 爵士乐等一系列被大众认可的主流音乐节目。英国人在当时已经形成了在这种音乐熏陶下的生活氛围。

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 英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军队广播电台和当地的一些小型广播电台开始播放和宣传美国摇滚乐, 这时便出现了一批与古板政府格格不入的音乐人, 他们热爱摇滚, 用实际行动影响并且联合了整整一代人。2009年上映的电影《海盗电台》真实地反映了这一社会文化现象。尽管1966年是英国摇滚的鼎盛时期, 但BBC每天只播放不到45分钟的流行摇滚乐。幸运的是海盗电台把锚抛在了北海, 全天24小时播放摇滚和流行歌曲。同时, 有两千五百万, 将尽一半的不列颠人口每天收听海盗电台。每当夜晚来临, 无数年轻人就会躺到床上, 将收音机放到枕头下面, 然后打开它听那些他们从未在其他地方听过的, 充满亮短促的和弦结束整个乐章。

三、结束语

由于贝多芬身患疾病, 才使得他对人生、对社会具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从而使他的音乐艺术产生深刻的艺术作用。贝多芬是第一个意识到“音乐是艺术”的作曲家, 因此无论他在作曲还是在演奏, 都把音乐看作是“神圣”的事情, 这也是他的座右铭。贝多芬将自己不幸的生活体验及年轻时所获得的音乐知识、良好音乐环境中成长的过程、各方面的修养、法国大革命的洗礼、启蒙运动的实践活动、疾风怒涛般的文化运动统统的结合在一起, 变成了让人们深深感动的音乐源泉。

注释:

1.罗曼·罗兰著《贝多芬传》.傅雷译.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9年6月第一版.

着奇幻色彩的音乐。他们躲避着家长的目光, 感受着心灵的自由享受。这可能是当时那一代人拥有的相同的回忆。在电影中, 那艘停泊在北海的开阔的公海海域上, 随着波涛起伏的船, 里面住着一群自我意识极其强烈的有思想的DJ, 他们靠24小时不停播放的摇滚乐呼吸、生存, 同时带动了全英国的年轻人, 他们无论种族、信仰, 都热衷于海盗电台的音乐。在那个特殊的年代, 人们用摇滚乐搅乱制度体系、颠覆传统, 这些被称为“海盗”的违法电台向为数众多且非常热心的听众介绍了很多像“甲壳虫”、“滚石”这种对于音乐界来说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乐队, 同时还有包括吉他之神吉米·亨德里克斯, 英国乐坛的常青树达丝蒂·斯普林菲尔德, 迷幻女生贾尼斯·乔普林, 和灵歌之后艾瑞莎·弗兰克林在内的非常有传奇色彩的独唱歌手。

从1964开始一直到六十年代末, 英国摇滚音乐飞速发展, 并且开始光顾摇滚故土——美国, 各路英国摇滚风席卷而来, 他们的演出在美国各大城市引起轰动。这股强烈的气势铺天盖地地涌入了美国的市场, 冲击了美国摇滚乐的舞台。在这个时期, 发挥了重要影响的乐队有“滚石”“奇想”“动物”等。当然, 影响力最大的是“甲壳虫”乐队, 一支被称为“最伟大的”乐队。英国摇滚乐队纷至沓来, 造就了成千上万的乐迷, 他们为能够欣赏到具有新颖奇特风格的摇滚乐而激动不已, 美国的这一代年轻人被英国乐手不同凡响的表演所征服。

随着社会的发展, 英国摇滚音乐也逐渐吸收了各方面的特色, 慢慢发展成为世界摇滚舞台上一支不可忽视的分流, 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出现了britpop, 即英伦摇滚。这一类别的摇滚音乐继承了继甲壳虫乐队时代以来的吉他流行风格, 同时又吸收了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晚期的田园风格, 中速音乐, 七十年代的迷幻音乐风格, 朋克风格和新浪潮音乐, 以及另类的吉他曲风。从音乐内容上来看, britpop大多演唱相同时代英国青年们自己的生活, 音乐风格以颓废、黯淡为主, 一直持续到本世纪, 都依然风靡英国。我们从近年流行的英国电视剧《SKINS》 (皮囊) 就可以看出, 英伦摇滚是英国青少年发泄内心情感、抒发对学校, 社会之感慨的重要渠道。尽管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 随着科技的发展, 电子音乐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并一举成为音乐界的翘楚, 但这些音乐仍保持着对英国经典摇滚音乐风格的继承, 由此可见,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的英国摇滚音乐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并且深远的影响。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英国摇滚音乐是那个特殊年代的印记, 对热爱摇滚的嬉皮士们, 是一段最美好的时光。人们通过摇滚乐来释放内心的激情, 通过摇滚乐来完成心中的梦想, 而摇滚音乐也一直在那个年代的意识巅峰散发着自由之光。

参考文献

二十世纪后十年 篇5

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油画是由传统油画进入以张晓刚为典型代表的当代油画的重要开端时期。它彻底打破了中国以往在油画中墨守成规, 是写实主义向超现实主义的重要转变, 这一转变中逐渐产生了中国当代艺术的特征并使中国当代艺术作品远销国外。对于许多新潮油画家来说, 当时出现的借鉴西方现代艺艺术术热热, , 不不过过是是暂暂时时性性的的手手段段与与策策略略。。他他们们在在借鉴中找到了新的突破口, 超越了用西方经验解决中国问题的过渡性阶段, 转而进入用中国经验解决中国问题的新阶段。他们不仅在西方现代艺术的批判吸收、改造重建和促使其中国化上作了大量的工作, 还利用现代意识重新清理了一百多年来的中国油画传统。青年油画家是目前中国艺坛最具活力的一群, 其代表性画家有张晓刚、方力钧、刘晓东等。他们就是成长于90年代中后期, 技术扎实, 思维活跃, 注重个性风格的一群青年画家, 使中国当代油画形成了多元化的创作格局。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 创造出了市场行情飚升数倍, 乃至几十倍的市场奇迹。在海外画廊及欧美资金的直接操作下, 将中国前卫风格的艺术作品推入西方艺术市场体系, 并获得了商业成功。例如, 王广义的《大批判》就利用文革报头与流行商品, 调侃地涉及了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大举入侵的问题。而张晓刚的《大家庭》则用五、六十年代在国内盛行的家庭照, 巧妙地涉及了极左文化残酷抹杀大众个性的问题。勿庸置疑, 他们所表达的文化主题, 用传统油画的创作方法是根本不可能获得的。这是新的历史条件决定的, 有着极其特殊的社会意义及艺术历史意义, 代表着这一时代的文化特征。

一、张晓刚油画艺术特征

张晓刚是新潮美术运动以来颇具代表性的画家, 也是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当代中国艺术家之一。从上世纪90年代以前他还不停地在几种风格之间变换, 以表现主义风格的绘画活跃于中国艺术界, 90年代以后, 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与社会环境下, 中国艺术家创作出的一些非常具有中国特色与时代烙印的艺术作品产生了, 张晓刚与其它西南艺术群体的画家以一种前卫姿态参与了当时人文主义的反思与建设运动。张晓刚吸收了中国民间画像的风格, 他以家族和旧照片为母题的《全家福》系列作品, 标志着张晓刚本人艺术成熟期的到来, 同时也标志着中国当代艺术的某种成熟。作品里的背景图式有家庭成员、邻居、朋友、小孩等黑白肖像群, 从审美和价值取向的角度来看张晓刚的画作, 采取调侃式的绘画语言符号来表述他对时代、社会的感观, 系列作品都冠以绘画语言符号, 即在描绘人物脸部时出现特有的红印迹, 在小孩、耳部、口袋等地方以细红线相连接。是人们的个性与众不同的流露之处, 也反映了平时埋藏在心灵最深处的异于常态的心理。把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每一公民, 包括家庭成员、朋友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以肖像脸谱化方式呈现, 捕捉到了那个时代的家庭创伤, 表达出中国在这一时期的封闭和迥异于世界上任何其它国家的特质。他是将中国传统文化用超现实意境在油画中表现出来的第一人。张晓刚认为有距离地去观察和体验我们所处的现实, 以及我们所拥有的沉重的历史, 深刻体验某种隐藏于事物表层之下那些被称之为隐秘的东西。他的现实与历史, 传统与现代在画面上体现的理论为诸多艺术家频频借鉴。

二、张晓刚油画艺术观念

人们谈及张晓刚油画艺术首先联想到的就是他的大家庭系列, 评论家在提及张晓刚的作品几乎都有共识:在那些全家福中, 打动我们的除了那些历史背景之外, 正是那种被模式化的修饰感。其中包含着中国俗文化长期以来所特有的审美意识, 比如模糊性、充满诗意的中性化美感等。家庭照这一类本应属于私密性的符号, 却被意识形态化了。

正如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体会到的那样, 我们的确都生活在一个大家庭之中。在这个家里, 我们需要学会如何去面对各式各样的血缘关系:亲情的、社会的、文化的等在各式各样的遗传下, 集体主义的观念实际上已深化在我们的意识中, 形成了某种难以摆脱的情结。在这个标非化和私密性集结在一处的家里, 我们相互制约, 相互消解, 又相互依存。他直言这种暧昧的家庭关系, 成为他所想表达的一个主题, 也正是他对不同于他人的非幸福童年独特经历与寂寞艰辛的艺术路程。而他的表达同时也遭到了老一辈人们和一些美术批评家的否定, 说那不仅是对艺术的无理, 并且违背常理。笔者个人认为, 张晓刚是就当时的文化需求对某种历史的写照。他的作品是当代艺术蕴含中国情境的最佳体现。画面中设定的人物呆板、平静的表情和整个画面无笔触的平滑、冷静以及中性的灰色调构成一个整体, 使大家庭肖像系列成为一种中国式的肖像, 即由家族成为统治特色的社会, 带给中国人一种特有的沧桑感和惊觉的目光仿佛冻结了中国人特有的心路历程。对年长者来说, 这是一种回忆;对我们年轻人来说, 这里有着某种难以言传的神秘。张晓刚本人的艺术感觉一直比较倾向于某种封闭性、私密性。他的作品中还有几个关键语:老照片、大量的灰色、懵懂呆滞、对外界的陌生及恐惧, 这些特殊的符号贯穿他整个系列作品的艺术观念。

三、张晓刚油画艺术手法

张晓刚的油画在20世纪90年代以全家福系列作品为代表。这些作品具有强烈的个人特色和时代特征, 区别于其它艺术家的面貌。

这一系列作品, 以单调的色调, 矫饰的光影, 来描绘那些面目雷同神情拘谨但又摆出明显被摄姿态的人物, 他画面中的人物有六七十年代中国人所特有的特征:全家福合照、中山装以及中国全家福的合影图式, 画面的平涂式的手法中可见中国人所熟悉的炭精画法。通过传统全家福的合影图式, 使人去联想儒家宗亲传统与文革的血缘关系。画面中常出现的毫无来由的色块与红线, 既像是老照片上的疵点, 却也无形中增添了超现实的气氛。它们无疑是对特定时代意识形态压制人的个性的批判。在中国传统文化乃至所谓的个性解放的商业文化氛围中, 艺术作品中的形象总是以不同的方式在模仿着社会成员的行为与心理, 因此他的反思具有某些普遍意义, 这也是这一系列作品引发持久关注的原因。画面中常用一种暧昧的灰调子传达老照片的黑白效果, 看似画面中的人物都被蒙上了一层叫做历史的、世俗的印记, 又像是作画者对当时时代所饱含的个人情愫和同时想表达给观者的有意味的序列号。其中模糊的人物形象总展现出保存不佳的失真, 女孩的面目似曾相识, 脸上带着与年龄不相称的世故, 眼睛里闪烁着犹疑的光。而脸颊上的黄色光斑以及领巾的鲜红, 仿佛是对照片的修饰, 既增添了画面的视觉性, 又使其意蕴更趋丰富。

四、张晓刚油画对中国当代艺术的积极影响

中国当代油画家的做法在当时是颇受非议的。其实, 中国当代油画家们对于新价值、新图像、新修辞方式, 还有新技巧的运用, 不仅是为了迎合新文化的需要, 而且是为了强调艺术作品对现实的干预功能, 这与传统艺术强调作品的审美功能和现代艺术强调的个人情感表达是完全不同的。在油画发展的历史上, 但凡对经典规范进行超越的作品都曾被称为坏画, 但结果是, 随着时间的推移, 许多坏画往往演变成了新的规范。油画的传统随之也得到了发展。看来油画艺术的发展, 并不完全是按内在逻辑的推进, 传统的标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印象主义是这样, 超现实主义是这样, 波普主义还是这样。既然如此, 我们的当代画家为什么不能利用历史提供的机遇求得新的发展呢?

90年代, 以张晓刚、王广义、方力均为代表的艺术家就以黑白灰使用对所显现出来的立场就明显不同于80年代的艺术家了。从90年代中期开始, 张晓刚运用近现代中国流行艺术风格表现革命时代的脸谱化肖像, 传达出具有时代意义的集体心理记忆与情绪。这种对社会、集体以及家庭、血缘的典型呈现和模拟是一种再演绎, 是从艺术、情感以及人生的角度出发的, 因而更具有强烈的当代意义。

从张晓刚以及90年代其他画家采用黑白灰创作的艺术形象看, 无论男女形象气质上显得土气, 表情上目光呆滞, 而没有个性的、同质化的中国形象的原型或是农民、或是新中国以来的革命干部与知识分子, 说明艺术家对中国和中国人的认识是否定性的。事实上, 困难的不是对这些艺术家的作品特征给予描述, 而是要合理阐释这些形象是在什么样的语境下发挥效用的。对此, 我们可以给予如下的解释: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 这些人形象来自于这样一种语境, 那就是在西方现代优势文化, 自由民主的社会制度面前, 中国和中国人自动获得了不够开化、不够先进、不够现代的特质, 与此同时也就具备了西方和西方人不具有的土气形象。但是必须看到的是, 这些艺术家对中国和中国人的认识, 正好是80年代的激进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 在向西方开放之后对中国社会、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基本共识。所以可以这样说, 如果说上世纪80年代的艺术家所关注的是中国缺少什么样的西方文化, 就张扬什么样的文化的话, 那么, 张晓刚、王广义、方力均等艺术家的立场则是相反的, 因为他们感兴趣的不是西方文化中有的东西, 而是没有也不可能有的东西, 张晓刚、方力均等艺术家把大家对80年代中国人民形象的认识形象化了、物态化了和感性化了。由此可见, 同样是打中国牌, 他们与那些活跃在海外的中国艺术家的立场也完全不同。他们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资源引领着中国20世纪90年代的当代艺术。

参考文献

[1]豪塞尔.艺术史的哲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2:

[2]陈家琪‘.解’后现代之‘后’[M].社会科学动态, 1999年11月

[3]黄文中.中国油画的“南宗”[M].中国出版社, 2004年8月

[4]殷光宇.中国艺术教育大系[M].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9年9月

[5]孔新苗.二十世纪中国绘画美学[J].山东美术出版社, 2000年10月第1版

[6]朱国华.艺术终结后的艺术可能[J].文艺争鸣, 1999年4月

[7]欧阳江河.大家庭与张晓刚对话[J].东方艺术, 2007年第06期

二十世纪后十年 篇6

一、描绘岭南水乡的景色美

陈残云的散文, 通过对岭南水乡的生动描绘, 将南国风光一一展现在读者眼前。

“沙田的景色是迷人的, 丰收后一望无际的田野, 显得特别宽广和美丽, 纵横交错的小河涌, 小艇穿梭如之织, 一排排翠绿的蕉林, 相映着乌黑的牛群, 这仿佛是一幅色彩鲜明的织锦画。高朗的天空, 灿烂的阳光, 温柔的海风, 都为这幅画增添了美感。”

——《沙田水秀》

“冬天, 珠江岸边的田野, 还象春天一样, 常绿的香蕉林、甘蔗林、荔枝园, 和各种数不清的果树, 都有着欣欣向荣的景象。

“我走进一个盛产香蕉的村庄, 就象走进一个美丽的公园似的。珠江上吹来的暖风, 清新的香蕉气息, 太阳蒸发着的菜花味儿, 都使人深深地感到亲切可爱。”

——《珠江岸边》

珠江三角洲地势低平, 河汊纵横交错, 田野一望无际, 岭南风物香蕉林、甘蔗林、荔枝园、穿梭河中的小艇、乌黑的牛群、温柔的海风等岭南特特有的风物在陈残云的散文中都向读者扑面而来。郭小川的《青纱帐——甘蔗林》对南方青纱帐的浓烈抒情让人对南国风光产生 无限的遐想, 但没到国南国的人仅凭青纱帐想象不出具体的南国风光。一直生在南国而对风景不太注意的人, 读了陈残云的散文也许要惊奇, 南国风光原来如此美好。

二、抒写岭南水乡的人情美

《沙田水秀》写“我”在去沙田瑞丰围村 , 却被热情的乡亲林亚达老汉叫住, 坐了他的艇子看围上 , 碰上林老汉和女儿金女采购办喜事的用品了。“我”趁机讨喜酒喝, 金女却立刻从河里舀了一壳水让“我”喝。林老汉担心不卫生阻止女儿, 金女却只是暗示父亲, 最后“我”喝了一口, 却什么味道也没有。原来是河涌的水由咸水变成淡水了。金女那是喜啊。金女用一个木壳子顺手舀了一壳清水递给我, 说:“你喝……”当“我”犹豫着不想喝的时候, 金女金女催促说:“喝呀, 不喝就不算自己人。”林老汉热情的捎带, 金女的把“我”当自己人对待, 作为干部的“我”从上面下来, 一下子就可以融入到群众中间, 简直就像回到了自己家里一样, 一点隔阂也没有。林老汉和金女不当我是外人, 并快乐而恳切地同“我”开玩笑, 这人情, 多么美好。

在《珠江岸边》, 那个盛产香蕉的村子里, 明婶、火头炳、刘二公之间的照应与斗嘴, 也显露出岭南水乡的人情美。“我”来到村子里, 在参观饭堂时, 我批评火头炳“要紧的是饭热菜香, 别老记着红烧扣肉”, 明婶赶紧连声赞美火头炳:“没有好说的啦, 他的饭又软又香, 没有菜都啃得几碗。”饭堂里还有几个带孩子的妇人, 也同声附和明婶的意见。明婶还带我看瓦缸里的开水, 夸火头炳用谷糠给瓦缸保温, 关心社员生活。赞得火头炳不断对我闪着快乐的眼光。明婶还和刘二公斗嘴:“二公, 你真象作新郎哥呵!”二公却挖苦明婶:“嘘, 傻嫂, 记起从前, 你就没那么快活呢。”“你从前不也是破破烂烂的, 几时看见你穿过新衣?”明婶反驳。虽是斗嘴, 却透出一股淳朴的乡情, 充满了快活。

三、展现岭南水乡的生活美

“阳光渐渐地昏黄了, 小河上微微泛起的金色的波光, 显得特别美丽和多彩。河岸上新种的香蕉, 长得异常茂盛, 象一条拉长直的绿带子, 镶在静悠悠的水边。”“在去瑞丰围的小艇上, 我趁金女不在意, 把她手上的木桨抢了过来, 转一个位置, 帮着划艇。金女没奈何, 只好把父亲的橹接了过来, 自己摇。老头看见我划得象个样子, 很满意似的, 坐着抽烟。金女摇得蛮有劲, 小艇子就象装上了发动机似的, 前进得很快, 不时有小鱼乱窜乱跃。”

马致远的小桥流水人家变成了小艇流水鱼跃, 外加小艇上悠闲抽烟的老翁和两个快乐划船的人, 背景却是渐渐昏黄的太阳光和金波微泛的小河以及小河两岸清脆如碧玉的香蕉带子。马致远当年断肠的是萧索乡村中静默无言的羁旅, 这里的乡村却充满了祥和与宁静。香蕉长势好, 涌里鱼跃, 人心舒畅, 形势喜人, 比辛弃疾《清平乐·村居》里的清平世界更多了几分欣欣向荣的岭南气息。

在《水乡探胜》中, 苏小桃回来时候的形象给人印象深刻:

这时候, 年轻活泼的苏小桃回来了。她的脸蛋儿正如她的名字一般, 象个好看的桃子。双手戴着草织袖套, 卷起的裤管, 露出半截浆着泥巴的粗壮的腿胫, 一看, 就知道她刚刚走下禾场。

她一股风似的跳了进来。华大婶迎着她, 笑嘻嘻地叫道:“小桃, 陈同志来啦, 要喝杯新妇茶。”

“呵!”小桃很高兴, 瞪着含笑的大眼睛, “好, 我给你们倒茶。”说着, 她解下湖水色的裹头巾, 走去拿暖水瓶。

“喝过了。”我说。

华大婶抢嘴说:“喝的是老婆子的茶, 不是新妇茶。”

小桃在我们喝过的茶杯上倒茶, 一倒倒得满泻了, 泻得满桌子。华大婶笑道:“哎哟, 粗心鬼!”

小桃吃吃地笑, 笑得很快乐。

在华大婶家里, 虽然朴素, 但整洁、宁静、安适。鸡鸭成群, 猪壮人乐, 和解放前那种风雨飘摇中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相比, 真是今非昔比。华大婶的“新妇茶”、“粗心鬼”这充满岭南风味的语言, 透出了她满心的欢喜。苏小桃活泼、开朗, 她“满是含笑的眼睛”和“吃吃地笑, 笑得很快乐”的形象, 也展示了岭南祥和欢乐的生活图景。她的笑, 在时代氛围里, 比蒲松龄《聊斋志异》中嘤咛的笑更阳光灿烂, 更舒心。《水乡探胜》展示了新时代赋予了岭南水乡人美好幸福的新生活。

在《竹棚佳话》里, 岭南生产生。活气息也很浓郁, 而且刘爱金和谭小意的变化更让人觉得生活变得越来越美好。文中这样写道:

那竹棚子约莫有四丈长, 一丈五尺宽, 离开地面一尺高铺上木板, 中间隔了一条来往走动的通路, 悬空还架上一个简陋的阁楼……在那里, 劳动之后的夜晚, 经常有读报声, 二胡声, 有粤曲声, 有男男女女的热烈的笑声, 充满着年轻人的乐观和活泼的生活情趣, 我很喜爱那些青年也很喜爱他们那种有趣的生活。

上一篇:高中物理中的建模教学下一篇:LVDS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