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思想

2024-04-28

现代化思想(精选6篇)

篇1:现代化思想

试论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

姓名:王凤丽 学号:2011416060 院系:印刷学院 专业:印刷工程

【摘要】在先秦诸子中,针对社会问题,儒家提倡仁爱;墨家主张兼爱;而道家则认为,仁爱和兼爱都不能救世,唯一的方法就是什么都不做,即“无为”的思想。三家激烈争论,但他们都主张回到过去。此时,主张面对未来的法家横空出世。法家,是先秦诸子中的另类。在先秦诸子诸家当中,唯独法家的思想,是必须献出性命来实践,流出鲜血来祭奠,是血染的思想。

儒家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是探讨传统思想文化与现代思想和经济发展关系的一个重要内容。现代社会思想的变化,经济的高速发展与儒家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儒家思想在文化、伦理道德层面上给予现代社会的启发具有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法家思想,儒家思想,进步意义,正面影响,负面影响。

关于法家思想

一、法家思想的产生和主要代表人物

法家吸取五行文化和八卦文化的民生主义原则和辩证思维精神,并综合了儒道两家的文化思想和谋略思想,逐渐自成一派。其思想先驱可追溯到春秋时的管仲、子产,实际创始者是战国前期的李悝、吴起、商鞅、慎到、申不害等。战国末期的韩非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二、法家思想简介

法家在先秦诸子中是最重视法律及其强制作用的一派,对法学也最有研究,他们对法的起源、本质、作用及法律同社会经济、时代要求、国家政权乃至人口、人性的关系等基本问题都做了探讨,而且卓有成效。

1、反对礼制

法家重视法律,而反对儒家的“礼”。他们认为,当时的新兴地主阶级反对贵族垄断经济和政治利益的世袭特权,要求土地私有和按功劳与才干授予官职,这是很公平的,正确的主张。而维护贵族特权的礼制则是落后的,不公平的。当代学者刘木鱼(刘铎)评价法家思想“礼下小人,刑上大夫,刑礼不偏,谓之法家,谓之圣道”。

2、“不法古,不循今”的历史观

法家反对保守的复古思想,主张锐意改革。他们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一切的法律和制度都要随历史的发展而发展,既不能复古倒退,也不能因循守旧。

三、法家思想的正面影响

1、法家主张“法与时移”,因此外国的立法也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来及时地完善我国的法律体系,促进经济的发展,适应社会的新变化,新发展,新要求。同时,必须维护法律的权威,严格执法。

2、法家主张“上法而不上贤”,强调“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法不阿贵,绳不挠曲”,要达到“刑无等级”的目的。虽然随着秦朝的灭亡,“法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暴政”的标志,但当时法家崇尚法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在我国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有严格,公正的司法做保证,否则法律制度就会形同虚设。持续稳定的社会秩序也就无从谈起。

3、法家重视法的稳定性和统一性,法律既是向人们传递关于行为规范的信息的媒介,如果不同的法律条文的要求是相互矛盾的,或者是朝令夕改的,人们便会无所适从,法律的目标便不能实现。法家对此有充分的认识,故特别强调法的统一性和稳定性。

四、法家思想的负面影响

1、强调法律价值的绝对性,忽视德治,不利于精神文明的建设和发展。我们知道法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才出现的,这就决定了法本身的局限性,有其滞后性。如把它的作用加以无限扩大,就会产生负面作用。比如涉及人们思想、认识、信仰等领域就不能用法律调节;又如生活中的一些小问题,也不宜采用法律手段,而应用道德来约束。这一纯功利的刻薄寡情主义,曾迅速导致了秦亡。

2、法自君出,实行“独断”,皇权专制极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是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法家认为“权制断于君则威”,他们主张立法权掌握在君主手中,臣下不得行使,从而建立起一种“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的君主极端专制的封建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我们知道一个没有约束的权力,是可怕的。事实上,历史上众多的朝代都是因为这一因素而最终导致灭亡。独断专行,并不利于皇权的长治久安。

3、“强国弱民”,在根本上不利于社会的安定。在法家看来,富国与富民,强国与强民是对立的,二者不可兼得。商鞅说:“民弱国强,国强民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韩非甚至主张应当让人民经常处于饥寒而求食不能的状态,仰仗国家禄赏才能存活,才能保证人民顺从国家的法令。主张无限的扩大国家权利而缩小人民的利益,这是法家理论的一个危机。如果当人民贫弱到不能生活时,他们就不会再等待国家的食禄,而会起来夺食,到时任何赏罚都将失去作用,国家强盛将不复存在。

总之,法家所做的一切,是为了国家的富强,为了让国家在当时恶劣的环境下生存,不被吞并。以当时的社会条件来看,法家的思想是非常进步的。但是作为一把“双刃剑”,法家思想对后世政治的影响,既有它强大的积极作用,也有不可小觑的负面影响。所以我们要做的是,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过程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糠。积极完善我国现代化法制建设。

关于儒家思想

一、儒家思想的内涵

儒家思想讲求“孝、弟、忠、信、礼、义、廉、耻”,其基本核心是“仁”,以“仁”为基础和精髓的儒家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儒家思想影响中国两千多年,从古至今长盛不衰,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中国文化的伦理和观念中,无不打着儒家思想的烙印。儒家思想发展到今天与原来的“孔孟之道”在内容和实质上已经有很大不同。儒家的“仁治”“礼治”“德治”“孝道”“大一统”“天人合一”“民贵君轻”“有教无类”等思想主张依然光芒四射。对儒家思想的发掘和借鉴,对儒家思想中的精华发展和弘扬,可以更加丰富儒家思想的内涵,这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作用。

二、儒家思想对中国现代社会的作用

1、儒家的仁政思想及道德观念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

“仁政”学说是贯穿于儒家思想的核心,其“敬得保民”“仁政爱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仁政理念的变革和发展对社会的安定、和谐的构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儒家思想的精髓在于它的社会伦理思想,而这种社会伦理观 3 正是基于从国家统治阶级的高度期望出发将人们现实生活中的行为规范用通俗的语言或道德意识加以规范以此来实现社会的统治和管理。抛开阶级意识而言,这种社会伦理对社会的有效管理还是可以起到很大作用的。

儒家“内圣外王”思想。“内圣”是对个人主体心理修养方面的要求,以达至仁、至圣的理想境界;“外王”是指对社会教化方面的要求,以实现仁政、王道的目标。“内圣外王”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统一的,它所注重的首先是个人内心品德的自我修养,然后实现社会理想,个人和社会不是分离割裂的,而是相互统一,这与今天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具有相似性。怎样进行个人的内心修养,实现“内圣”的人生目标,怎样做好社会教化,实现“外王”的王道主张,基于此儒家提出了一系列的关于修身养性、社会道德的准则和标准。在这些思想的指引下从而实现封建社会的统治目的,实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儒家思想认为“自然”是一个“和谐”的整体,主张“自然的和谐”“顺应自然”“天人合一”,人与天道的结合使人不能违背“天的旨意”,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和法则,把人与自然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作为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对自然的合理利用和保护能够达到生态平衡,从而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这种思想在现代社会有很大借鉴意义。

儒家的“人本主义”思想。孔子曰,“天地之间,人为贵”。荀子曰:“人最为天下贵”。孟子曰:“民贵君轻”,在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仍然重视人的价值,提倡“人本”“人贵”,尽管其目的和含义与现代社会的“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思想和理念有很大差别和不同,但在封建社会的大背景下,儒家的这种思想无疑是一种巨大的社会进步,这种人的理念早于西方“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十几个世纪,这在人类历史上也是屈指可数的先进思想,儒家思想后来在西方国家的广泛传播正是基于这种“人本主义”思想的先进性,这种思想获得了欧洲思想家们的欢喜和重视,成为一种冲击旧制度的法宝,因此,中国对世界的贡献是巨大的。儒家思想的人本主义在于人要有“仁”和“义”。仁者爱人,推己及人。百事义为先,舍生取义。以“仁”和“义”为支撑的“人本主义”观念使儒家思想更具内涵,更有生机和活力,从而在社会中得以推及并产生积极作用。

2、儒家的大一统思想

国家的统一在任何时候、任何社会都是人们的共同追求,一个不统一的国家很难发展进步,即使在封建社会,统一不仅是君王的的理想,同样也是在小农社会的背景下黎民百姓的共同期待。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天下无道,礼崩乐坏。”孔子坚决维护在君主专制之下的集权政治,坚决反对地方主义的分裂,坚决维护国家的统一。政治上的“大一统”才能保证经济上的发展,诸侯争霸,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不利于国家的发展和进步,要想实现国家的长远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必须实行政治上的“大一统”,政治上的“大一统”需要思想上的“大一统”做保障,儒家学说的弘扬在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已经把“大一统”思想演化成一种民族的心理定势,那就是国家的统一才能保障社会的安定。而正是这种牢固的心理定势使我们在历史上多次战胜分裂,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统一”和“分裂”是一个长期的话题,纵观历史,统一是主流,分裂是暂时的,这就印证了儒家“大一统”思想虽经历不同王朝的更替,但其国家一统、民泰国安始终是一种共同的追求。

3、儒家的教育思想和理念

孔子“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打破了中国封建社会 “学在官府”只有贵族才可以接受教育的制度,很难相信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孔子具有这种非常眼光,这对教育大众化和教育平等化无疑是一大贡献,孔子这种教育思想的开天辟地引导了后世教育在下层社会中的逐渐推广,时至今日,这种教育教学理念还在学校开展,这种思想促进了现代社会对创新型、实践型人才的教育和培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一批批实用性人才。孔子很多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及学习态度更是影响深远,成为千百年来读书人效法的原则,如:“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其它儒家人士的教育思想如:“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等一样成为千古圣训,为历代读书人所推崇。耳濡目染,耳熟能详,儒家教育思想中的格言警句对现代社会学生的教育是成功的。

三、儒学思想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儒学在一千多年前就已经走出国门,儒家思想对今天的东北亚、东南亚、西欧和北美等地区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儒家思想与意大利“文艺复兴”以来所形成的欧洲新思想相结合,推动了启蒙运动,为中世纪的欧洲做出了重大贡献。儒家思想在东亚各国有着广泛的影响,韩国、日本、越南等国伦理和礼仪都受到了儒家仁、义、礼、智、信等观念的影响。时至今天,儒家思想也伴随着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潮流与世界多元文化更多的交流和碰撞,孔子学院的设立和儒家思想在世界的广泛传播无不体现着儒家思想的精髓获得世界的认可和接受,儒家思想的时代价值也在逐步发扬光大,对现代社会的思想文明、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影响逐渐加强。

四、儒家思想的时代价值

文化或是文明,都是人类共同劳动与智慧的结晶。文化思想的交流和碰撞,思想的演变和革新,都是社会发展的常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才能为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支撑。对待民族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我们不能妄自菲薄,更不能够数典忘祖,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们要正确对待儒家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把儒家思想的价值和理念发扬光大,把儒家思想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实现文化的大发展、发繁荣,进而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大跃进。

儒家的传统思想对历代执政者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儒家文化的精神已渗透在中华民族日常的生产和生活之中,儒家思想也和世界多元价值相互接轨和碰撞,儒家思想的价值已远远超过了它所赖以产生的那个时代对它所做的要求,而成为中华民族及世界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儒家思想的弘扬及其时代价值的彰显对世界文化、文明是一种巨大的贡献,儒家思想文化是中国的思想文化,儒家思想文化也是世界的思想文化,思想文化可以有国界,但思想文化的价值没有国界,儒家思想在在社会变革和发展中越来越扮演着重要角色。【参考文献】

[1].王利明《中国法制改革学术讨论会发言摘要》载于《法学研究》1989年第2期第12页。

[2].张国华着《中国法律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3].曾宪义主编《中国法制史》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4].黎洪磊《儒家管理思想史》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5].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6

篇2:现代化思想

以和诤思想为中心看中韩传统思想与现代化

中国的.儒、释、道等传统哲学思想,对韩国产生了巨大而且深远的影响,而韩国化了的儒、释、道等哲学思想,又反过来促进中国哲学思想的发展.因此,当我们研究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时,不可不注意研究韩国的传统思想文化;同样,当我们研究韩国的传统思想文化时,也不能忽略中国的思想文化.

作 者:魏常海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刊 名:当代韩国英文刊名:CONTEMPORARY KOREA年,卷(期):“”(4)分类号:关键词:

篇3:老子“德育”思想的现代化解读

关键词:老子,德育,解读

一、概述

在我国传统文化几千年的发展进程中, 老子思想以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影响着我国的发展。在一些论著当中, 很多学者都将“可取之处不多”“毒害人类灵魂”“消极”“倒退”等词汇冠之于对老子思想的认识, 而从我国民族发展的历史来看, 不管是汉代的文景之治, 还是大唐的开元盛世, 其社会的繁荣与昌盛无一不是由于对老子思想的推崇。由此可见, 老子思想推广与传播对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有着不容小觑的重要意义。

具体来看, 老子的“德育”思想是集道德之道、道生万物、道之德、人与万物道德的异同以及道法自然五方面内涵于一体的道德体系, 作为一种同时包含玄德、有德、上德、无德、失德、建德、广德、尊德和贵德等多角度的“德育”, 老子的“德育”思想可以从两个角度上进行理解, 其一是彰显道之“德”, 其二则是现世角度上的德。而从现代化的角度上来看, 老子“德育”的目标、内容、原则及方法分别是怎样的呢?以下主要从根本目标、主要内涵、基本原则及教育方法四个方面对老子的“德育”思想进行现代化的解读, 以期对我国现代道德教育提供参考。

二、老子“德育”思想的现代化解读

(一) 老子“德育”思想的根本目标

综观古今中外不管是思想家还是教育家都将理想人格的形成看做是道德教育的最终发展目标。而在老子的“德育”思想中, 这种理想人格则是如初生婴儿般的美好。也就是说, 老子“德育”思想的根本目标即是复归于婴儿。

“我肚泊兮其未兆, 如因而之未孩”、“专气致柔, 能如婴儿乎”、“含德之厚, 比于赤子”, 老子认为, 初生的婴儿之性是非常美好的, 而人的本性则如初生的婴儿一般, 他希望现世生活中人们心中所怀的各种私心杂念和欲望, 可以恢复到婴儿一般的质朴, 朴素而真实、心平气和、虚静空明、无私无欲。如此一来, 社会才能够自然而安稳, 人间关系也可以维持和谐的状态。但我们要清楚, 老子“德育”思想所追求的这种“复归于婴儿”的理想并不是要每一个人都归于婴儿的时代当中, 而是渴望人们可以在自我丧失之后复归于朴。

(二) 老子“德育”思想的主要内涵

尽管老子的“德育”思想并不为多数教育学者所推崇, 但从现代化的角度上理解可以发现, 老子“德育”思想中却完整地包含了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与道德观四个方面的内容。

1、世界观。在老子思想中, “道”居于核心位置, 而以“道”为本的道法自然则是老子“德育”思想的世界观。他强调在德育的过程中进行以“道”为本的世界观传导, 也就是要人们从整体、本源及规律上去对整个世界进行感知与把握。

2、价值观。“生而不有, 为而不恃, 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 是以不去。”其中的生、为、功成都是说人们应该去工作、去创造, 而不有、不恃、弗居则是要人们消除自私的一己占有观念。总结概括, 这其中所体现的则是老子所提倡的追求自由、淳朴的个体价值观念, 即为而不争。

3、人生观。老子曰“圣人后其身而身先, 外其身而身存”, 也就是唤醒人们摒弃外界生活中的各种诱惑, 持守自己内心的安足, 保护原有的天真;而他所说的“我有三宝, 持而保之:一曰慈, 二曰俭, 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则是要人们友好地相处, 始终持守勤俭之德, 在个人的行为上收敛自己, 不必锋芒毕露, 也不必争名夺利, 从而树立起物我两忘、光而不耀的人生观。

“一曰慈, 二曰俭, 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4、道德观。老子认为上德才能够称得上是有德, 而上德的标准则是不德。上德的人并不自恃有德, 这是真正的有德, 而不德的人却刻意地去求德, 因而并没有真正到达“德”的理想境界, 所以从道德观上来看老子主张人应该返璞归真, 去除各种伪饰, 以便于体现自己的本真与人性之美, 这才是真朴之德, 是“道”与“德”结合的最高境界。

(三) 老子“德育”思想的基本原则

在老子的“德育”思想中, 老子认为“德”育应该始终秉承无为自化、谋于未发、图难于易、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原则。

1、无为自化。无为自化是指“我无为而民自化”, 也就是我们所谓的无为而治, 具体到德育中来看就是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2、谋于未发。谋于未发是指在道德教育中, 道德教育者应该善于对学生的发展动向进行有效把握, 对学生的不良倾向则要禁于未发, 以确保各种初露端倪的不良行为在发生之前就得到有效控制, 避免积久成弊, 以后难以矫正;

3、图难于易。一般情况下, 人的心理建设以及对各种知识的认知都是从不知到知的渐进, 在这个过程当中, 教师要树立起“难”与“大”的基本观念, 遵循图难于易、为大于细的基本原则, 从细微之处开展德育, 以便于经过点滴的积累, 扎扎实实地完成“德育”;

4、损有余而补不足。损有余而补不足从本质上来看等同于我们所说的因材施教, 老子认为人的性格各不相同, 道德水平也存在差异, 所以“德育”要做到、“高者抑之, 下者举之, 有余者损之, 不足者补之”, 按照学生的实际状况来确定德育的基本目标和具体内容。

(四) 老子“德育”思想的教育方法

从教育方法上来看, 老子“德育”思想主要提倡以下三种教学方式:

1、不言之教。在“德育”方面, 老子主张要“圣人无为”也就是说教师要“行不言之教”。所谓不言之教主要是指教师要以身作则, 通过身体力行来使学生受到相应的启发, 进而在潜移默化当中完成自身的道德观念的建设;

2、涤除玄览。老子思想中认为“道”是体现在万物当中的, 而“德”则是“道”的一种表现形式, 人们只有涤除玄览, 通过对“德”观察→认识→反观→顿悟的过程才能够领略到“道”的阵地, 自觉地行“道”, 如此才完成了整个教化的过程, 复归于真朴, 做到心与道的有效合一;

3、反者道之动。在老子的思想中, 其认为“道”是处于不断循环运动状态中的, 反者道之动中的“道之动”是说道运行的整体规律, 而“反”则是强调从否定到肯定的循环过程。这是一种相对理性的教学方式, 希望在否定中向包容发展, 可以对各种非理性的思想观念进行最大限度地发现并及时提出, 从而实现德育的最佳效果。

结论:

总之, 老子的“德育”思想作为我国道德领域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内容, 并不是部分学者所认为的历史沉渣, 而是一种文约义丰、玄妙幽远的先进思想, 是我国传统道德教育中极具历史价值的教育资源。基于目前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工作的开展现状来看, 倘若将老子的“德育”观念进行有效融入, 则将有效推动学校道德教育的整体时效性、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思想文明建设的有效发展, 同时还能够使我国的传统文化得到切实地弘扬与传承。

参考文献

[1]王敏光《, 老子》哲学“德”论探赜[J], 理论月刊, 2011, (09) 。

[2]方长江, 老子道德的内蕴与历史地位[J],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0, (02) 。

[3]孙纪丽, 试论老子德育思想[J], 中国报业, 2011, (06) 。

篇4:儒学思想与中国现代化

自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大门以降的一百七十多年历史时段内,中国曾先后掀起三次文化讨论争鸣的热浪与高潮。在这三次影响甚巨的文化讨论与争鸣中,所涉及的问题固然众多,但核心问题或曰根本问题只是一个,即儒学思想与中国现代化之间的内在关系。

(一)彻底否弃:抽象批判与虚假激进。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相当一部分知识分子主张凭借彻底摒弃儒学思想、实施全盘西化的办法,来化解和平息以儒学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之间的矛盾冲突,以达到推促中国社会加快现代化进程的目的。真正彻底颠覆和否弃儒学思想的大规模批判始于“五四运动”,而类似运动在一百多年里一共发生了三次。第一次是“五四”前后的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对儒家思想的批驳程度最为激切、最为广博,其时知识界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对儒学进行了极其尖锐而系统的批判。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激进文化力量对作为学术的儒学与作为政治的儒术不加甄别和区分,用漫画式的笔法对其进行讥讽嘲弄。这次对儒学思想的清剿和挞伐,对于唤醒大批国人打破和摆脱封建思想桎梏,进而接纳和服膺西方先进思想文化,起到了重要的启蒙、开化和引导作用。但从理论上而言,这种简单甚至是粗暴的否定一切的盲目批判,既不能剔除和疗治儒学思想的沉疴痼疾,也不能为中国完成现代化使命开出灵丹妙药。第二次全盘否定儒学思想的运动发生在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这次反儒学运动声势浩大,席卷全国,周期漫长,延续十年。“文革”对儒学思想的批判除了造成绝大部分国人思想观念上的混乱和民族文化虚无主义的泛滥外,并未产生“五四”新文化运动思想批判所产生的积极社会意义。第三次批判儒学思想发生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文化讨论的热潮中。当时一些学者尤其是青年学者再次开始对儒学思想口诛笔伐,他们认为儒学思想是中国现代化道路上的最大障碍,必须继承弘扬“五四”以来全面批判儒学思想的传统,直至整个民族全部抛弃儒学思想。今天回过头来审视反刍这三次批判儒学思想运动,不难从中得出这样一种总体结论:主张全面弃绝儒学思想的人,在探寻现代化道路时必然遁入“全盘西化”的歧途,换言之,这种“替代”论只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和一厢情愿的臆测。

(二)“体”“用”之辩:表象折衷与深度排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清末洋务派代表人物张之洞提出来的。所谓“中体西用”,就是利用西方现代文明中的科学技术来捍卫和维系封建道统的伦理原则。“中体西用”观点的提出,一方面表明十九世纪末中国一些具有开放意识和开明胸襟的先进人物,已经深谙中国的儒学思想面对西方文明的严峻挑战难以单独承担起拱卫封建政权运转的重任:另一方面也表明,儒学思想在中世纪漫漫长夜中所累积起来的正统性和权威性,在国人(特别是封建士大夫)心中所沉淀下来的情感因素和维护力量,是多么的顽固和强大。“西体中用”思想主要是由我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李泽厚先生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所提出的一种兴邦治国理念。李泽厚先生所说的“西体中用”,其“体”包含源自于西方现代化这一包括社会物质层面在内的社会本体和作为社会本体反映的本体意识两个方面,其“用”是依循中国国情和文化传统遴选和运用西方发达国家的科学技术以及相应的政治经济理论、文化价值体系和生活价值取向等。历史发展实践充分证明,无论是张之洞的“中体西用”还是李泽厚的“西体中用”,尽管都秉持了中西文明合二为一、融为一体的良好愿望,但实际上这种良好愿望仅仅是纸上谈兵;二者所能做到的,仅仅是中西方文明的表象兼容与虚假结合。

(三)保守主义与现代儒学:在继承创新中陷入尴尬处境。西方学者尤其是西方汉学家往往把近现代中国的思想流派及其代表人物划分为“激进主义”、“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三大阵营。其中“保守主义”以固守传统为主要特征,本文所说的保守主义是指文化保守主义。它以传统文化为依托,以融合古今为路径,有选择地吸纳借鉴西方文化,以顺应时代不断发展的需要。现代新儒学作为文化保守主义思想派别的中坚力量,其主要代表人物为梁漱溟、熊十力、张君劢、冯友兰、钱穆、牟宗三、徐复观、余英时、刘述先、成中英和杜维明等。现代新儒学反对“现代化就是西化”的观点,倡导一种东方式工业文明即“儒学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现代新儒学认为,儒家思想的“内圣”之道是儒学中亘古不变、历久常新的主题,主张重走宋明理学设计的“内圣外王”的老路,也就是返回儒学之“本初”。“返本”的同时他们还注重“开新”,即适应现代化的需要,开创科学民主的“新外王”盛世。现代新儒学面对中西方文化的激烈冲突,主张吸收西方文化之优长弥补中国文化之短板,体现出包容豁达的学术风范。事实上,新儒家的这些“现代”品格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它强调有选择地继承儒学思想,并主张实现儒学发展必须使儒学与当今世界各种先进思想进行对话和交流;其次,在对待西方文化上坚持比较开明的态度;第三,它始终在密切关注和孜孜探求中国现代化的文化模式,一直致力于儒学思想与现代文明的对接和互洽。

即便如此,现代新儒家与前述“体”、“用”倡导者一样,并没有从根本上消弭儒学思想与现代化之间的隔阂。传统儒学的“内圣”之道,是一种借助伦理经验和道德实践印证天道与人性的内在同一性,从而使儒学成为圣贤的学问,它所提倡的价值观念如贵义轻利、重道轻器、存理去欲、好古贱今、重农轻商、重道德轻科技等等,这与以科学和民主为基本标志的现代文化价值观念大相径庭、相去甚远。传统儒家与现代新儒家的分水岭在于,传统儒学只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价值取向,现代新儒家在此基础上还以助推社会进步为人生追求,以保护自然生态、实现天人合一为最高精神境界。但是,近年来一些现代新儒家开始掉头逆行,希冀通过保留和传承传统儒家思想的“内圣”之学,开创出与传统儒家价值取向迥然不同的“新外王”事业来,这又有些让人匪夷所思。

一百多年来在阐释和厘定儒学思想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这一重大问题上,各色政治和学界人物之所以在理论上迷失方向,其客观原因在于中国近代自然历史进程的突然中断,从而造成了历史、现实与未来之间必然联系出现了缺失假象;在主观上则是由于这些人物未能洞彻和把握儒学思想的双重属性,缺乏对儒学思想的本质认知。认清和明晰儒学思想的双重属性,是正确看待和合理运用传统文化遗产的前提和基础。儒学思想的双重属性,主要表现在:

nlc202309090043

(一)从总体上看,儒学思想既具有封建性的糟粕又具有民主性的精华,它在中国历史上一方面起到了维护封建统治的作用,另一方面又呈具促进中华民族统一、推动中国文明演进的功效;它既是今天中华民族走向现代化的沉重包袱,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文化根基和创造崭新文明的精神支撑。伴随清王朝的覆亡,儒学思想在中国社会文化中的主导地位已不复存在,但它的影响依然根深蒂固,挥之不去,它的一些负面因子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经常复燃发酵,成为社会前行的反作用力。

(二)从对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贡献来看,儒学思想既有其积极一面,也有其负面效应。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政治安定、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统一是国家发展的首要前提。儒学思想中的大一统观念所提倡的高扬群体价值、牺牲个体利益的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虽历经多次分裂、倍罹无数战乱却没有衰亡败落的凝聚力的重要源泉。纵观中国历史演变历程,不难发现,一方面儒家的经邦济世思想与“国格”观念,孕育滋养了包括民族英雄郑成功、林则徐等在内的众多志士仁人;另一方面儒家的大一统观念和对个体价值的忽略轻视,也湮没窒息了社会的生机与活力,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社会进步。

(三)儒学思想是一个矛盾集合体,既具有封闭性又呈现开放性。经过几千年的传承演化,儒学思想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体系、机制和模式,所以它对于任何一种外来文化都天然地予以排斥。但儒学思想绝不是一个完全自我封闭独自运转的体系,它能够适时吸收和同化外来文化中契合中华民族发展需要的一些有益成分,不断地丰富和强壮自身。最早传入中国并与儒学思想发生碰撞的外来文化是印度的佛教文化。儒学思想对佛教文化既主动吸收又适度拒斥。鉴于佛教中的教规教义和消极出世思想与儒家积极入世理念相违背,故一直被儒家拒之体系之外。而随着儒、佛的互相碰撞与相互渗透,佛教中的许多思想逐步成为儒学思想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宋明理学就是在儒学吸取佛教思辨哲学的基础上,将儒、道、佛三家冶于一炉的重要结果。十七世纪“西学东渐”时,儒学对待西方文化也表现出排斥与吸收相互对立的抵牾姿态,一些道学家盲目排外,把西方科学技术说成是“奇器淫技”,主张“立即驱逐”;而以徐光启、李之藻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则认为西方科技是“国家之盛治,保太平之策”,奏秉崇祯皇帝力排众议,大力引进吸收西方科技。

(四)儒学思想中贵贱等级观念与尊重独立人格的观念同置并存。儒家学说非常注重尊卑贵贱的区分,着力弘扬尊君忠君思想,极力维护等级观念和君权地位。儒家还特别强调个人对于家庭和社会的义务,而忽视个人相应的权利。但是,儒家一方面注重人的等级贵贱,另一方面又承认小人、庶人也是人,正如孔子所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这句话实际上承认了“匹夫”即平民百姓也具有独立意志。孟子更是强调了高贵者与卑贱者之间的同类关系:“圣人之于民亦类也”,“人人可以为尧、舜”(《告子下》)。王阳明认为“满街皆圣人”(《传习录》);李贽则明确提出“尧、舜与途人一,圣人与凡人一”(《古道路》)。

(五)儒学创始人孔子的二重性格及其对中国知识分子性格和民族性格的双重影响。孔子在世时是一个郁郁不得志的悲剧性人物,旧的达官贵族认为他偏执激进,新的豪门显宦认为他拘谨保守,新旧贵族都要放逐追杀他,孔子既要为苟活性命于乱世而使自己识时务,又要实现自己不合时宜的理想抱负,由此便衍生了其相互矛盾的两重性格。一方面他宣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很有些桀骜不驯的气概;另一方面他又主张“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论语·季氏》),很有几分畏葸怯懦的表现。他一方面向往清高洒脱的自由境界,另一方面又诛灭少正卯,扼杀言论。孔子本人的这种双重人格对中国知识分子乃至对整个民族性格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孔子性格中俊伟刚正的一面,铸就了中国知识分子和整个中华民族奋发有为、百折不挠的气节;孔子性格中懦弱矮化的一面,又造就了我们这个民族性格中唯唯诺诺、奴性十足的一面。孔子性格中的每一特点,几乎在中国知识分子和整个民族的性格中都能找到痕迹和踪影。

(六)儒学思想中既有开拓创新的维度,又有僵化保守的质素。孔子自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其晚年读《易》韦编三绝。儒家思想所宣扬的自强不息精神,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但儒家思想中中规中矩的保守倾向,也使很多国人孳生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的小农意识,孔子自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儒学思想里的这种抱残守缺意识无疑延缓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成长和成熟。

(七)儒学思想推崇的“天人合一”观念也是矛盾对立统一体。“天人合一”观念在儒家学说里源远流长,孕育于先秦,成熟于西汉,流布于当下。以董仲舒为代表的汉儒建立了天与人相互“感应”的宇宙观,主张国家和个体在外在活动中理应与自然及社会相合拍、协调和统一。而宋代程朱理学认为“天人合一”观念旨在建立内在伦理自由的人性。汉儒和宋儒的“天人合一”,虽然旨趣各异,但在淡化“天”作为人的主宰这一点上却是高度一致的。在没有经历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活动之前,人与自然的和睦相处实际上是以人在自然面前只有服从没有自由为前提的,这种“天人合一”也是以牺牲人的创造与自由为代价的,倡导这种“天人合一”的理念,无非是希望人类永远在鸿蒙未开、蒙昧无知的原始状态里生存和生活。

(八)儒学思想注重政治伦理教化,忽略对自然规律研究,因而使中国道德伦理与自然科学发展出现畸重畸轻的状况。儒学思想重视人自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以“治国平天下”为最高价值标准。儒家所关心的首先是“平天下”,其次才是“富天下”。儒学思想中既没有重视和提倡科学的观念,也很少有排斥和反对科学的表述,甚至有些儒家代表人物,自觉不自觉地摆脱儒学思想中的轻自然、轻技艺特征,致力于探索宇宙万物的奥秘真谛,并取得世所瞩目的成就。

(九)儒学思想中的中庸理论具有二律悖反的特点。中庸思想是儒家学派的重要方法论原则。“中庸”的含义是多方面的,但中庸思想的理论基点是维护矛盾的同一性保持矛盾体的平衡,防止矛盾激化和转化。中庸思想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中和”为核心的中庸之道,要求待人处世中正适度、谐和一致,借以消除社会中的人际紧张关系,保持社会的有序;二是中庸之道在实际生活中很难真正实行,因为由此引发的副作用甚巨:人们谨小慎微,噤若寒蝉,唯书唯上,不敢越雷池半步,不能申诉自己的愿求和张扬自己的个性。中华民族性格中逆来顺受、得过且过、胆小怕事等特点,是儒学思想中的中庸之道长期演化的逻辑产物。

nlc202309090043

(十)儒学思想中的义利观在两个极端中摇摆。孔子最早提出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成为儒家思想重义轻利价值观的理论源头。儒学后继者们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孟子主张“后义而先利”,强调“惟义所在”不惜“舍身而取义”(《礼记·礼运》),董仲舒提出了明道、正宜而不计功利等观点,对后世儒学价值观影响很大。宋代二程和朱熹都力倡义利之辩,主张功利服从道义。儒家重义轻利的价值观,一方面维护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稳定,促进了中华民族道德水准的提高;另一方面也对整个社会文明演进(尤其是经济建设)起到阻遏作用。由于这种义利观未能正确反映社会生活中义利的客观现实关系,只有少数人能够真正践行它,这就导致了社会生活中大量欺骗行为和虚伪现象的产生,这种行为和现象在中国历史发展中不绝如缕,从未绝迹。而历朝历代统治者常常用它来训诫钳制草根百姓,使其成为罩在社会底层头上的精神紧箍咒。

自近代以来,实现国家现代化一直是中华民族不懈追求的宏大目标,一批又一批的民族精英,为了实现这一宏大目标上下求索,前赴后继,尽心竭力,百折不回。儒学思想与现代化的关系这个中国近代以来始终争论不休的问题,并未因为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实行而自行解决或自动消失。审慎地对待和理性地解答这一问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过程中必须完成的文化使命。

早在十九世纪之前,国人把西方文化视作野蛮人的文化,在文化观上拥有一种天朝大国的心理优势,所以不可能去选择“现代化”,当然也就不会有“现代化”壮剧在中国土地上上演。只有进入十九世纪中叶之后,国人在西方强势面前深深感到自己在许多方面已经落后了,从而对西方文化日趋生发一种谦恭之心和敬畏之情时,国人才放下身段学习效法西方。可见,“现代化并不指一种特殊的变迁,如工业化、西化,或希腊化,而是指一种历史的相对性的现象,指一个社会或国家,自愿或不自愿地所发生的一种‘形变之链’的过程,而这种形变乃在减少他自己与其他他认为更进步、更强大或更有声威的社会之间的文化的、宗教的、军事的或技术的差距”。

由于“现代化”在许多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因而它才成为发展中国家预设的目标取向。因为有了西方发达国家所树立的“现代化”样板,发展中国家乃至于落后国家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便有了先例可循,便可以找出一条捷径。这种未必正确的理论认识,再加上发展中国家加快摆脱被欺凌、被围堵地位的迫切愿望,使他们往往试图通过迅速摆脱以落后为标签的本民族的固有传统来抹去民族身上的文化印记,通过机械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经验和引进“现代化”的成品来使本民族迅速“现代化”起来。但是,拉美一些国家的沉痛教训表明,这种急于求成的做法其结果往往事与愿违,不仅没有使本国经济社会实现快速发展,相反将本民族引入难以自拔的泥沼和难以自救的困境。

正如一位学者所说:二十世纪初叶以来,全球的所有传统社会在“现代化”的诱惑下,已激起一种“满怀希望的革命”,传统的社会结构与文化价值都在逐一解体与消失中。到今天为止,虽然有些国家已顺利地攫取了“现代化”的成果,跻身于现代国家之行列,但是大部分国家对现代化的真实境界却一直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犹如镜中花水中月,始终摸不着捞不到,伤苦悲怆到了极点,传统社会已经消失了,但“现代社会”却渺无踪影,很多国家长期停留在转型期社会中徘徊挣扎,无法进入真切的“现代”之境。其结果是传统文化沦陷丧失,新的文化价值却遥遥无期,“满怀希望的革命”变成了“满怀挫折的革命”,“现代化”远比一般人所想象的要来得艰巨。在所有陷于“现代化”困境的国家中,唯有中国一枝独秀,因为中国的制度优势保证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但是,中国在追求“现代化”目标过程中毕竟也遭受了较大挫折,付出了较大代价,中国迄今也没有完全摆脱“旧的已去,新的未来”的尴尬处境。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总结了中国近代以来的经验教训,明确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中国特有的国情和近代以来的世界环境,决定了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走一条独特的道路。“中国特色”是由中国特有国情决定的。在国情中,文化传统是一个重要因素。两千多年来一直影响着国人的思维方式、心理结构、价值取向、民族情感、信念信仰、风俗习惯、语言文字等各方面的儒学思想,无疑是中国国情中极为重要的方面。能否在理论上科学回答、在实践中正确处理儒学思想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系问题,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快慢与成败。

所谓“儒教文化区”,是指东亚那些文化传统、价值取向、道德心态、生活习俗等方面直接受儒学思想影响的国家和地区,如日本、韩国、新加坡,以及台湾、香港地区等。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三十至四十年里,这些国家和地区在经济上实现了非同寻常的惊人增长,被全球经济学界称为“东亚经济奇迹”。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这些国家和地区还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所引发的社会弊病,不少海内外学者把这些国家地区获得辉煌成就的深层原因归结为儒学文化或儒家伦理在这些国家和地区所发挥的作用,还有人直接把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制度称之为“儒教资本主义”。这些看法,无疑是具有一定片面性的。上述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快速发展及较好的社会秩序和风尚,是多方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比较成功地吸收了西方现代思想,所以,不能简单地把功绩全归结到儒学思想头上。但是,儒学思想为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腾飞,的确起到了不容小觑的支撑、引领作用。现在,这些国家和地区正在向后工业化社会过渡,尽管过渡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坎坷和波折。

所谓“后工业化社会”,是指那些完成工业化以后享有高度物质文明的发达国家的当今状态。西方发达国家在发展市场经济、创造高新技术的过程中,往往造成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之间关系的失调,表现为人际关系冷漠、人们普遍精神空虚、大量家庭崩溃、许多人道德堕落。有的西方学者认为,只有东方儒学思想才能治疗以上社会疾病。从“儒教文化区”的经验和“后工业化社会”的教训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儒学思想的确有其重要作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我们应该利用作为儒学思想发源地的优势,充分释放儒学思想中的有价值成分对现代化的功效。

儒学文化传统绝不仅仅代表中国历史,它也给当代中国打上深深的印记,在很大程度上规定着现实中国的基本特征。对于儒学思想及其文化传统,我们不能像近现代三次文化争鸣中一些知识分子那样,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只能设法赋予这种文化传统以新的更大的活力。如果说,文化传统的衰落是一个民族历史性的悲哀;那么,试图摆脱这一处于衰落中的文化传统,则会给一个民族带来更为深重的悲剧和灾难,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传统的灭亡就是拥有这一文化传统的民族的灭亡,拯救一个民族也就是拯救这一民族的文化传统,现代化的过程就是文化传统自我更新的过程。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华民族一方面在顽强地追求着现代化的实现,另一方面又未能自觉地意识到更新文化传统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而只是在反对文化传统与回归文化传统之间进行左右摇摆。这是中国近现代思想发展的最大困境,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最大阻力。我们应彻底走出儒学思想两极摇曳的文化窘境,在思想观念和现实发展中将儒学文化传统与现代化进行有机融合。

篇5:略论传统儒学思想的现代化意义

略论传统儒学思想的现代化意义

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儒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占份量最大,并对传统文化的各个层面起主导和支配作用.

作 者: 赵斌 作者单位: 山东农业管理干部学院 刊 名:理论学习,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 英文刊名: LILUN XUEXI-SHANDONG GANBU HANSHOU DAXUE XUEBAO 年,卷(期): 2002 “”(1) 分类号: B2 关键词:

篇6:现代信息决策思想现代信息与决策

【摘要】

随着全球信息化时代、知识经济的到来以及有现代科学技能、社会经济的快速生长而带来的信息爆炸,信息已成为人类社会中除了物质、能量之外的第三大资源,网络技能的生长为人们对付信息的收罗、利用和积聚历程供了先进方便的平台。面对大量的信息,对付信息的筛选、阐发与信息决策问题也相应的在各个领域里变得越来越重要。信息决策的思想与理论为各个领域的可连续生长提供理论指导,而信息决策方规矩使各个领域实现特定目标、完成预期的效果成为可能。人们通过反思盘算机治理与决策支持系统建立失败的经验与教导,逐渐形成一种共鸣:传统的决策支持系统理论和决策阐发已满足不了网络经济时代新的决策情况的需求,迫切需要寻求一套新的、适应于信息化决策情况下的决策理论与阐发要领。本文将对现代信息思想、理论与阐发进行归纳、归纳综合与总结,为人们对付现在信息相关理论的运用提供一定的借鉴。

【要害词】

信息决策的思想

信息决策的理论

信息决策的要领 前言 今世科学生长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各门学科既相互交错、相互渗透,又各自向其精密化的偏向生长。因此,我们应力图站在当今世界科学的前沿,充实运用今世前沿交错学科和边沿学科的新看法、新要领,去不绝改造一些传统的信息决策要领,探索掌握一些新的、现代的信息决策理论和要领,进而得到一个满意的最优决策结果,使得信息决策的思想与理论为各个领域的可连续生长提供理论指导。由于决策科学是一门新的、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我们需要在大量的科学决策运动的底子上不绝的分归纳、归纳综合、抽象和总结,从而找到决策科学自己的科学领域和结构,并在这一前提下进一步寻求种种优化决策的新要领。本文迁就现代信息决策的思想、理论与要领展开浅析与探讨,在前辈们的研究结果的底子上进行知识体系的总结与归纳综合,并进行小幅度的扩展与延伸。为人们面对现在社会的信息化、网络化提供一定信息决策意识,并对信息决策要领加以公道运用。

正文 1、信息决策的思想

长期以来,决策主要依靠人的经验,称为经验决策。对付重复出现的相同或相似的决策问题,经验决策的优点是,决策时间短、效率高。但对付以前从未遇到的决策问题,大概重要有很庞大的决策问题,经验决策容易出现失误。随着科学技能的迅速生长,经验决策逐步被科学决策所替代。科学决策是决策者在准确掌握相关信息的底子上,依据科学要领、科学步伐、科学手段所进行的决策事情。决策者进行科学决策必须依靠决策体系开展事情,基于准而全的相关信息,遵循一定的决策步伐和原则,依靠专家和智囊团组织,运用科学的决策要领,采取先进的信息处理惩罚技能和手段,进行切合客观实际的决策。[3]

由于社会的信息化、网络化以及技能经济飞速生长带来的信息爆炸,决策历程涉及的问题庞大多变,决策要领研究已经成为了一个多条理、多学科、多方位的体系。决策不但需要对大量有关信息进行阐发、筛选、判断,进而进行创造性的方案拟定、评价、选择和实施,并且决策还需要快速、准确、全面的信息支持。现代治理决策因其前瞻性和极强的谋略性,往往无章可循,需要进行深入阐发和创造性思维才华对所有信息进行深条理的归纳阐发,以提供更富创造性的战略决策。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科学技能的不绝生长,信息决策越来越显示其重要作用。[1]

经验决策是历史的产物,并且随着历史的生长和人类的进步而逐渐富厚完善,对现代科学决策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经验决策与科学决策的本质区别在于方法要领的差别。经验决策的主体一般体现为个别,而科学决策是团体智慧的产物;经验决策主要凭借决策者的主体素质,科学决策则尽可能采取先进的技能和要领;经验决策带有直观性,而科学决策不排斥经验,但注重在理论的指导下处理惩罚决策问题。因此,应该把经验决策与科学决策结合起来,实现决策的科学化。

2、信息决策的理论

决策理论是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生长起来的系统理论、运筹学、盘算机科学等综合运用于治理决策问题,形成的一门有关决策历程、准则、类型及要领的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决策理论已形成了以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赫伯特·西蒙(Herbert Alexander Simon)为代表人物的决策理论学派。决策理论是有关决策看法、原理、学说等的总称。“决策”一词通常指从多种可能中作出选择和决定。

2.1 古典决策理论 古典决策理论假设决策者是完全理性的,在决策时运用理性和逻辑使得组织利益最大化。在该理论中,决策者掌握决策情况和可能选择的全部信息;他们可以有效地消除不确定性,得到确定的决策情况;他们能够有逻辑和理性地评估决策情况的各个方面。理性决策的步调见下表 2.1-1。

[4]

步调 细节 案例 1、认识和界说决策要求(确定决策标准;为决策标准分派比重)

出现某些刺激表明必须做出决策,刺激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反面的 一位工场经理发明员工流失率提高了5% 2、提出供选择的方案 明显的或创造性的方案。一般来说,决策越重要,方案应当越多 工场经理可以提高人为、增加福利或改变招聘标准 3、评估种种选择方案 每个选择方案的可行性、满意水平和结果 提高福利可能不现实,提高人为或改变招聘标准则切合要求 4、选择最佳方案 考虑所有的情况因素选择最符合的方案 改变招聘标准需要很长的时间,应当提高人为 5、实施选择方案 在组织系统内实施选择的方案 工场经理需要取得公司总部的批准,人力资源部要创建新的人为结构 6、事后跟踪和结果评估 在未来的某个时候,经理应当弄清步调 4所选择及步调 5 所实施的方案的结果 6 个月后,工场经理发明员工流失率规复到以前的水平

表 2.1-1 理性决策步调 2.2 现代决策理论 现代决策理论的奠定者西蒙赫伯特·西蒙(Herbert Alexander Simon)是第一个认识到决策并非总是合乎理性和逻辑的人。他对决策的看法现今被称为治理模式。它不是报告人们如何制定决策,而是描述了真实的决策是什么样的。这一模式认为:经理们用于决策的信息是不充实和不完备的;决策受到“有限理性”的约束;在决策时应当以“满意”为追求。

有限理性是指介于完全理性和非完全理性之间的一定限度的理性,它认为决策者受到代价观、无意识反省、技能和习惯的限制以及不充实的信息和知识的限制。治理模式中的另一个重要部分是满意。这一看法主张,决策者不会穷尽所有可能的方案再从中选择最佳者,相反,决策者倾向于寻找到切合最起码标准的方案之后就停止搜索。[4]

2.2.1 决策的看法及其特征 从宏观讲,决策是指制定政策;从微观讲,决策是指做出决定。

决策就是要对未来的偏向、目标以及实现途径做出决定,它是指小我私家或团体为了到达某一目标,借助一定的科学手段和要领,从若干备选方案中选择或综合成一个公道的方案,并付诸实施的历程。

决策具有下列特征:

①目的性:人类的实践运动都是在理想和意图的支配下,为到达一定的目的进行的。理想、意图和需要到达的行动目标是在行动之前就已经确定了的,所以决策体现了鲜明的目的性。

②超前性:决策创建在行动之前,是对未来行动的偏向、原则和要领简直定。

③创造性:为到达决策的目的,实现决策目标,决策者必须以创造精神寻求和优化到达目标的最佳途径,即创造性地选择和制定最优的决策方案。

④治理性:“治理就是决策”,决策是主要的治理职能,任何治理都必须以决策为前提和依据。[3]

2.2.2 决策的类型 从差别角度,决策可以分别为差别的类型。

①按决策的重要性分别:可将决策分为战略决策、战术决策和执行决策三个条理。

战略决策是涉及组织的生长和生存的全局性、久远性、偏向性的决策。

战术决策是为完成战略决策所规定的目标而进行的决策。

执行决策是凭据战术决策的要求制定执行方案的选择。

②按决策的性质分别:可将决策分为结构化决策、半结构化决策和非结构化决策。

结构化决策是一种有章可循的决策,可以重复出现,问题的本质与结构清楚,解决问题的要领与步调是已知的和确定的,可制定牢固步伐来完成决策。

非结构化决策体现为问题新颖,对问题的本质与结构不甚了解,解决问题的要领与步调也知之甚少。非结构化决策主要靠决策者的知识、经验和智慧来完成。

半结构化决策则介于上述二者之间,对问题的本质与结构有所了解但不敷清楚,解决问题采取的要领及其相互间的干系根本知道但不确切,解决问题的步调尚难确定,要通过启发式的探索来做出决策。

③按人们对自然状态规律的认识和掌握水平分别:可将决策分为确定性决策、风险决策(统计决策)以及不确定性决策。

确定性决策能确切知道将产生怎样的自然状态,可以据此选择最佳行动方案,一般用数学筹划来解决。

如果决策者不能准确知道未来出现哪种自然状态,但可以预计其出现的概率,那么这种决策问题就是风险决策,一般采取以概率论为底子的要领加以解决。

如果决策者不但不能确定未来将出现哪一种自然状态,甚至于对种种自然状态出现的概率也一无所知,也没有任何统计数据可循,全凭决策者的经验和态度,这类问题就是不确定性决策。

④按决策的目标数量分别:可将决策分为单目标决策和多目标决策。

仅有一个目标的决策问题就是单目标决策。

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目标的决策问题称为多目标决策。(3)

⑤按决策的东西和范畴分别:可将决策分为宏观决策和微观决策。

宏观决策通常是指对百姓经济运动中的一些重大问题的决策。

微观决策通常是指某一下层单位或企业生长问题的决策。

宏观决策和微观决策都是相对的看法。就国度和地方而言,国度一级是宏观决策,而地方一级是微观决策;但就地方和企业而言,地方一级是宏观决策,而企业一级是微观决策。

⑥按定量和定性分别:可将决策分为定量决策和定性决策。

定量决策是指描述决策东西的指标都可以量化的决策。

定性决策是指描述决策东西的指标无法量化的决策。

⑦按决策历程的连续性分别:可将决策分为单项决策和序贯决策。

单项决策是指整个决策历程只作一次决策就得到结果的决策。

序贯决策是指整个决策历程由一系列决策组成的决策。

⑧按决策历程影响所及的时间是非分别:可将决策分为长期决策和短期决策。

影响所实时间便是或凌驾一年的决策,称为长期决策。

影响所实时间不凌驾一年的决策,称为短期决策。

⑨按决策涉及的治理领域分类:可将决策分为销售决策、生产决策和财务决策。

企业的运动分为销售、生产和财务的三大领域,企业治理也据此分为销售治理、生产治理和财务治理,有关的决策分别称为销售决策、生产决策和财务决策。

除了上述分别要领以外,决策还可分别为小我私家决策与群体决策、单赢决策与双赢决策。[2]

[5] 2.2.3 决策的原则 决策的优劣干系到治理的效果,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是提高决策质量的重要包管。具体来说,科学的决策应遵循下列根本原则:

①在指导原则设置上,应考虑偏向性、效益性、实践性、整体性原则。

②在决策方案评价上,应遵循可行性、择优性、超前性、动态性原则。

③在决策手段运用上,应遵循科学性、民主性、信息准全性原则。[3]

2.2.4 决策的历程 著名学者赫伯特·西蒙(Herbert Alexander Simon)认为决策主要由四个阶段组成:

①情报运动:找出存在的问题,确定决策目标,获取相关信息。

②设计运动:拟订种种备选方案。

③选择运动:从种种备选方案中进行选择。

④评价运动:执行所选方案,对整个历程及其结果进行查抄和评价,将所得信息备作为下次决策的参考,大概提出新问题,启动新一轮决策历程。

这四个阶段可以分为更详细的九个步调,即提出问题、确定目标、提出代价准则、拟订方案、阐发评估、选择方案、实验验证、普遍实施和反馈查验,如下图 2.2-1 所示。

图 2.2-1 决策的历程 3、信息决策的要领 决策阐发的每一个阶段都有许多要领可以运用。现代决策阐发的具体要领归纳综合起来可以分两类,即定性决策阐发要领和定量决策阐发要领。定性决策阐发要领也称为“软要领”,是指运用社会科学方面的理论,采取一些有效的组织结合形式充实发挥人的智慧和主观能动性,使决策阐发的结果越发准确、有效的要领。定量决策阐发要领也称为“硬要领”,是指运用自然科学方面的理论要领,是现代迅速生长起来的数学化、模型化、盘算机化的决策阐发要领。

3.1 定性决策阐发要领 所谓“定性决策阐发要领”是指运用经验、逻辑思维等方法对问题进行描述性说明,试图用因果、并行干系去描述被研究要素间的规律和特征,最终为决策者办事。现代最常用的定性决策阐发要领有:

①经验判断法 凭借决策者的经验和智慧,运用正确的思维与思路,凭据已掌握的信息对未情报运动 设计运动 评价运动 选择运动 提出问题 确定目标 代价准则 拟订方案 阐发评估 选择方案 实施验证 普遍实施 反馈查验 修改决策 追踪决策

来做出综合的阐发判断,并且直接选取某一最佳方案。这种要领容易犯经验主义错误。

②逻辑推理法 凭据事实证明大前提、小前提的正确性,推理得出逻辑结论。这是一种科学的思维要领,在决策阐发中经常用到。

③实验与模拟要领 决策方案拟订后,经过小范畴的实施,以形成的结果考察决策方案的实际效果,④智囊技能 充实发挥专家、学者的能动性,让他们参加决策,以包管决策阐发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3.2 定量决策阐发要领 定量决策阐发要领是运用数学和运筹学的决策阐发要领,其要害在于把同决策相关的变量与变量、变量与目标之间的干系用数学干系式体现出来,创建起数学模型,然后通过盘算求出答案,供决策者参考使用。由于方案是在未来实施的,因此在决策时必须考虑变革情况下的经济效果。凭据情况因素的可控水平,可以把决策阐发分为确定性决策阐发、风险性决策阐发和不确定性决策阐发。

3.2.1 确定性决策阐发要领 ①直观阐发法 凭据现有数据进行根本的数学阐发,凭据阐发结果做出决策。

②线性筹划法 线性筹划法是解决多变量、最优决策的根本要领,是在相互关联的多变量的约束条件下,求解一个东西的目标函数值最大或最小的要领。运用线性筹划法创建数学模型的根本步调是:首先确定影响目标的决策阐发变量;然后列出目标方程函数;最后列出实现目标的约束条件,写出约束方程组,并求出使目标函数到达最优的可行解,此解即为该线性筹划的最优解。线性筹划的一般形式为 目标函数:max(或 min)z=c 1 x 1 +c 2 x 2 +…+c n x n 约束条件:a 11 x 1 +a 12 x 2 +…+a 1n x n ≤(=、≥)b 1

a 21 x 2 +a 22 x 2 +…+a 2n x n ≤(=、≥)b 2

………………………………… a m1 x 1 +a m2 x 2 +…+a mn x n ≤(=、≥)b m

x 1 ,x 2 ,…,x n ≥0 ③盈亏平衡阐发法 盈亏平衡阐发法又称量本利阐发法,是通过考察产量、本钱和利润之间的干系以及盈亏变革的规律来为决策提供公道依据的要领。盈亏平衡阐发的根本假设包罗:产物的产量与销售量相等;产物本钱由牢固本钱和变动本钱两部分组成,单位产物的变动本钱稳定;单位产物的销售代价稳定;生产的产物可以换算为单一产物盘算。其根本公式为π=R-C=Q(p-v)-F。其中,π为利润;R 为销售收入;C 为总本钱;Q 为销售量;p 为销售单价;v 为单位变动本钱;F 为牢固本钱。可用盈亏平衡图体现,如下图 3.2-1 所示。

图 3.2-1 盈亏平衡图 3.2.2 风险性决策阐发要领 组成风险性决策阐发,应当具备五个条件:有一个明确的决策目标;存在可供选择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存在着不以决策者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自然状态;差别可行方案在各自然状态下的损益值均可盘算出来;能够预测种种自然状态产生的概率,且各概率之和便是 1。常用的决策要领有以收入(本钱)

总收入 R 总本钱 C 牢固本钱 F 产量(销量)

O 盈利 亏损 Q 0

下两种:

①决策表法 决策表法是风险性决策阐发常用的手段之一,又称“损益矩阵”、“损益表”、“风险矩阵”。决策表由备选方案、自然状态及其产生的概率、损益值组成。对决策问题的描述会合地体现在决策矩阵上,决策矩阵是决策阐发的底子。

②决策树法 决策树法是用树图模型描述决策阐发问题,并直接在决策树图上进行决策阐发的要领。它是把备选方案、可能出现的自然状态及损益值简明地汇总在一张图表上,使决策问题形象化。决策树风险性决策阐发具有条理清晰、一目了然、盘算轻便等特点。决策树的组成模型如下图 3.2-2 所示。

图 3.2-2 决策树的组成模型 用决策树法比力和评价差别方案的经济效果根本步调为:首先凭据决策阐发备选方案的数目和对未来情况状态的掌握,绘制决策树图形(绘制决策点和方案枝,在方案枝上标注对应的备选方案;绘制状态节点和概率枝,在概率枝上标注对应的自然状态出现的概率;在概率枝的末端标注对应的损益值,这样就得出一个完整的决策树图);盘算各个方案的期望收益值;将每个方案的期望收益值减去该方案实施所需要的投资额,比力余值后就可以选出最佳方案。

3.2.3 不确定性决策阐发要领 不确定性决策阐发具有如下特点:有明确的决策目标;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可决策点 方案枝 状态节点 概率枝 结果节点

行方案供选择,每一个可行方案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自然状态;每种自然状态的概率事先无法确定,但每种可行方案在差别自然状态下的损益值是可以估算的。

不确定性阐发要领适用于未来的自然状态无法明确预计,且种种自然状态产生的概率无法确定的情况。所以,在比力差别方案的经济效果时,只能凭据主观选择的一些原则来进行。通常采取的要领有以下四种:

①乐观决策阐发法 这是一种决策者对未来事件抱乐观态度的决策要领。采取乐观决策阐发法时,盘算各方案在每种自然状态下的收益,并找出各方案所带来的最大收益,级在最好自然状态下的收益,然后进行比力,选择在最好自然状态下收益最大的方案作为最佳方案。

②悲观决策阐发法 该要领又称“守旧法”,决策者对未来事件持悲观态度,为了包袱更小的风险,从最坏的角度进行决策。采取该要领进行决策时,首先在各方案的收益值中选出最小值,即在最差自然状态下的收益,然后进行比力,选择在最差自然状态下收益最大或损失最小的方案作为所要的方案。

③折中的决策阐发法 折中决策阐发法是基于上述两种要领之间的一种阐发要领。他要求决策者凭据实际情况和自己的实践经验确定一个乐观系数 a(0<a<1)。a 的数值巨细凭据差别决策的东西和其时的具体情况而定,它也可能是经验数据。如果 a 的数值靠近于 1,则说明决策者比力乐观;如果 a 靠近于 0,则说明决策者比力悲观。然后盘算每个备选方案的预期代价,其盘算公式为:预期代价=最高收益值×(乐观系数 a)+最低收益值×(1-乐观系数 a)。比力各个备选方案后,从中选出预期代价最大的作为最优的决策方案。

④痛恨值决策阐发法 决策存在一种时机本钱,它组成了决策的“遗憾值”,或称“痛恨值”。这里“痛恨”的意思是:你选择了一种举事,实际上就放弃了其他方案可能增加的收益。所以决策者为此而感触痛恨。“最大痛恨值”最小化决策准则就试试一种力求使每一种方案选择的最大痛恨值到达尽量小的决策阐发要领。

采取这种要领进行决策时,首先盘算各方案在各自然状态下的痛恨值,其公

式为:某方案在某自然状态下的痛恨值=该自然状态下的最大收益-该方案在自然状态下的收益。然后找出各方案的最大痛恨值进行比力,选择最大痛恨值最小的方案作为最佳方案。[2]

结语 由于各门学科既相互交错、相互渗透,又各自向其精密化的偏向生长。因此,本文在今世前沿交错学科和边沿学科的新看法、新要领前提下,在前人不绝改造一些传统的信息决策要领,探索并研究出一些新的、现代的信息决策理论和要领的底子上,对信息决策的相关思想、理论和要领进行较为系统的归纳综合与总结,并对其进行了有选择行的扩展和延伸,使得信息决策的相关理论能为人们在面对现在社会的信息化、网络化提供一定信息决策意识,并对信息决策要领加以公道运用,更易于人们对现代信息决策的了解、学习、以及应用。

【参考文献】

上一篇:让细节描写在小学生作文中(经验总结)下一篇:数学师范专业职业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