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运社区在广大党员中开展

2024-04-15

兴运社区在广大党员中开展(精选6篇)

篇1:兴运社区在广大党员中开展

兴运社区在广大党员中开展“五个一”活动

为落实《中共葫芦岛市委组织部关于在全市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中开展“五个一”活动的实施方案》,为激励每一名党员认真履行党员义务,增强党性意识,在庆祝建党90周年之际,兴运社区党支部在社区广大党员中开展“五个一”活动,即“一本党章、一枚党徽、一套红书、一次党日、一次宣誓”。

活动中社区为支部党员分发了党章和党徵,组织党员集体重温了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党员们眼神坚毅,声音有力,让我们进一步坚定为党的事业奋斗终生的信心和决心;并且观看了一次红色电影,回顾党的光辉历程,坚定了我们跟党走的的理想信念。通过开展这项活动,不断引导广大党员在现实中真正实践自己的入党誓词,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时刻用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履行党员权利和义务,严格遵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全面提高党员的整体素质,更好地发挥党员在各项工作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为推进社区建设提供坚强保障。特别是一些没有来社区参加活动的党员听到此活动后,也纷纷到社区领取党章和党徵,他们表示,“虽不能来参加组织的活动,但我们要自觉学,主动学,不会忘记自己做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身份,一定按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时刻把党的事业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

九龙街道兴运社区

2011.10.23

篇2:兴运社区在广大党员中开展

为认真贯彻落实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的总体部署和要求,进一步增强全县基层党组织活力,激发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热情,经县委研究决定,在全县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以“学习吴树兰,争当优秀共产党员;学习周寺村,争创先进基层党组织”为主要内容的“双学双争”活动。现结合我县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开展“双学双争”活动,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引导激励全县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改进工作作风,形成人人学习先进、组织争创先进典型的良好社会环境,为加快“生态水城、仁义之乡”建设步伐、推动科学发展、富民强县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基本原则

(一)把“双学双争”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不懈动力,组织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完成中心工作、破解发展难题上创先进、争优秀。

(二)把“双学双争”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有效措施,组织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保平安、促和谐上创先进、争优秀。

(三)把“双学双争”作为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关注、回应群众的关切和期待,推动党的惠民利民政策在基层落实,组织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解民困、增民利上创先进、争优秀。

(四)把“双学双争”作为加强基层党建的有效抓手,组织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上创先进、争优秀。

三、活动内容

1、学习吴树兰,争当优秀共产党员。吴树兰同志是省派驻我县孙召镇大吴庄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驻村任职以来,扎根基层,情系群众,爱岗敬业,甘于奉献,为全县广大党员干部树立了榜样。向吴树兰同志学习,就是要争做“五个表率”共产党员,即一是自觉学习的表率。坚定理想信念,带头学习党的政策路线,践行科学发展观,模范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认真学习与本职工作有关的文化、专业、业务知识,积极参加各种培训,与时俱进,不断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二是爱岗敬业的表率。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埋头苦干、开拓创新、无私奉献,投身全民创业、服务全民创业,特别是在完成涉及全县的重点工作、重点项目中,讲大局、识大体、成绩突出。三是服务群众的表率。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密切联系群众,热心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自觉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主动结对帮扶贫困群众或特困家庭,积极投身于公益事业,为和谐社会建设做贡献。四是遵纪守法的表率。组织纪律观念强,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模范遵守法律法规;善 做群众思想工作,着力维护群众合理诉求和正当权益,及时消除不稳定、不和谐因素。五是弘扬正气的表率。遵守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带头移风易俗,尊老爱幼,诚信友爱,做到邻里融洽,家庭和睦。见义勇为,敢于同违法犯罪活动作斗争。严于律己,坚决执行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廉洁勤政。

2、学习周寺村,争创先进基层党组织。周寺村是我县多年来的“红旗村”,特别是在基层组织建设、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等方面走在全市乃至全省前列,是全县基层组织学习的楷模。向周寺村学习,就是要争创“五个好”先进基层党组织。即一是班子好。领导班子能自觉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决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团结协作,求真务实,勤政廉洁,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党组织书记党性强、作风正,具有较高的理论政策水平、较强的履行职责能力。二是思路好。基层党组织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和业务特点,围绕完成中心任务和促进业务工作,精心谋划一个好的工作思路,更好地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三是制度好。认真总结创先争优的好做法、好经验,每个基层党组织建立健全一套务实管用的制度,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工作规范化、活动经常化、决策科学化水平。健全落实基层党组织党务公开、“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党员教育培训等制度。四是阵地好。基层党组织活动有场所,配套设施齐全、服务功能完善,作用充分发挥,受党员群众广泛欢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集聚和流动党员较多的区域,统一 规划建设有区域性、综合性、开放性党群活动中心。五是机制好。经费保障机制健全,财政支持力度大,村、社区党组织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基层党组织活动开展有保障。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经费解决渠道多、保障好。

四、工作任务

在开展“双学双争”活动中,基层党组织要结合实际,通过召开座谈会、先进事迹报告会、现场观摩、观看影像制品、基地培训等学习,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创新组织设臵模式,丰富党组织活动方式,落实好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争创先进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

农村党组织要适应新型城镇化要求,加强和改进村转社区、新型农村社区党组织建设,促进农村传统党建模式向社区化党建模式转型。要继续深化“三级联创”活动、“两提高一加快”活动、“三杯”竞赛活动和分类定级活动。加强村党组织书记和大学生村干部队伍建设,落实好“一定三有”(定职责目标、收入有保障、干好有希望、退后有所养)政策;要深化拓展“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使之真正成为党组织领导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要认真推广“文建明工作法”,健全乡镇科学化运行机制;村级组织换届全部完成,继续整顿农村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转化后进党组织、提升一般党组织、巩固扩大先进党组织。要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着力增强党员干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本领,“双强”党员达到80%以上。要制定党员、村“两委”班子成员教育培训规划,建立健全基层党员集中轮训制度,广泛开设党员流动课堂,完善县乡联动、分级负责的培训机制。要加强流动党员的管理,建立城乡党员一体化机制,大力推进“温暖工程”、“回归工程”,破解流动党员难题。要广泛推行党员公开承诺、党员责任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做法,引导鼓励党员带头参加志愿服务,探索党员在居住地发挥作用的办法,推动创先争优、服务群众常态化长效机制。

社区党组织要着力推进“三有一化”建设,加强村改社区、新建小区党建工作,积极探索推行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提高社区党组织社会管理和服务群众能力,不断推进和谐社区建设。街道社区党的建设“三有一化”(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场所议事,城市基层区域化党建格局)率达到100%。

机关党组织和国有企业党组织要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发挥好各级机关党组织作用,推动机关党建带动系统行业党建,带动所属企事业单位党建、社会组织党建,带动其他领域党建,全面提升科教文卫体等事业单位党建工作水平,做到机关及其所属事业单位党建无空档、无死角;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要继续开展“三亮三比三评”活动;国有企业要深入开展 “四强四优”(四强党组织:政治引领力强,推动发展力强,改革创新力强,凝聚保障力强 ;四优共产党员:政治素质优、岗位技能优、工作业绩优、群众评价优)创建活动。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中的党组织要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和社会组织党建专题调研工作,重点推进规模以下非公有制企业组建党组织工作,完善党建工作领导体制,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探索开放式党组织活动,推进党群 共建,促进党组织作用有效发挥。要大力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党建工作,做到发展一个,覆盖一个,成熟一个,组建一个。

通过开展“双学双争”活动,根据创先争优情况,每年县委评选表彰10个“五好”红旗党组织、10名优秀共产党员标兵,并作为推荐上级党组织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五、工作要求

“双学双争”活动时间总体要求是从2012年3月份开始,总体安排一年时间。基层党组织要把开展“双学双争”活动作为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的一个重要载体,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加强领导,周密部署,精心安排,科学指导,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一)落实领导责任。基层党组织主要负责同志是开展“双学双争”活动的第一责任人,要结合实际,研究制具体方案,明确任务分工,落实好各项保证措施。基层党组织成员要分别建立联系点,加强调研,指导活动开展。县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要负起具体指导责任,统筹协调各有关部门,充分发挥行业主管部门作用,分领域、分行业加强指导,扎实推进活动。

(二)注重典型引路。要善于发现典型、树立典型、推广典型,采取基层党员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宣传各行各业的先进典型,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自觉以先进典型为榜样,创先进,争一流。

(三)加强督查考评。采取经常性督查、随机抽查、适时召开促进会等方式,了解活动开展情况,力求整体推进,促进活动健康开展。同时,要加大考评力度,把“双学双争”活动纳入基层党组织百分量化考评及各级党组织书记落实抓党建责任制考评的重要内容,作为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乡镇、街道党(工)委“双学双争”活动开展情况要作为“三杯”竞赛活动的重要考评内容。

篇3:党员在社区中发挥的作用探讨

关键词:社区;发挥作用

前言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两者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同构性,因此社区成为现代社会治理的微观基础,社会发展、社会治理的起点和归属都在社区。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鼓励党员带头参与志愿服务,推广党员承诺制等做法,探索建立党员在社区发挥作用机制。”从当前基层党建的实际看,要充分发挥党员在社区的作用必须建立以下五大机制。

一、领导协调机制

这是新时期社区党建包括社区各类党员活动组织和楼组党建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组织保证。

首先,要树立大党建观念,以属地为原则,通过社区党支部的组织领导,把各种资源整合起来,努力形成以社区党工委为核心,居民区党支部为基础,社区全体党员为主体,社区内党组织共同参与的社区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新格局。

其次,要创新和优化街道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在具体操作层面上要以地区性、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的工作为突破口,切实发挥街道党工委在社区党建中的组织、指导、协调作用。要通过设立区域党建成员联系会议等协调解决社区党建问题和驻区党员的管理问题和发挥作用问题。

再次,在居住地党员活动组织层面。要强化社区组织与党员活动组织的联系,为活动组织充分发挥作用提供指导和支持。在党员个体管理层面,要探索建立“一个组织隶属关系,参加多个组织活动”的条条与块块相结合的社区党员管理制。通过组织设置方式的创新调动社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尽快形成和完善“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社区大党建的新格局。按照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原则,建立健全街道、社区党建工作、驻区单位、在职党员所在单位的协调机制,组织、动员社区内各方面力量和资源,共同推进社区建设。

二、学习教育机制

党员的素质和思想境界直接决定党员能否发挥在居住地的作用。必须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因此,建立行之有效的社区党员学习教育机制至关重要。

第一,建立社区党员党性教育机制。

加强社区党员的先进性建设、发挥党员在居住地的作用,必须从基础抓起,使党的每一个细胞都充满生机和活力,这就要求我们每个社区党员要明确自己的党员身份,增强党的意识,时刻不忘自己的责任。要通过教育、通过重温入党誓词并颁发党员证、挂党员身份牌等活动和形式,不断增强社区党员尤其是在职党员、老龄党员、流动党员的身份意识,清楚自己的角色定位,进一步树立社区党员观念和党员主体意识,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在8小时内外思想、政治、工作和作风等方面始终保持先进性。第二,完善社区党员学习教育经常化制度化的机制。一是要结合社区党员的特点,采取楼组定期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选好学习教材,定期开好理论学习会,邀请专家、学者深入社区、楼组开设辅导讲座。

第二,提倡学习有效性,个人自学以原原本本读书为主,集中学习以讨论交流座谈为主,以提高学习效果。

第三,注重发挥居住在社区内的在职党员素质高、信息多,以及离退休老党员、老干部经验丰富的优势,引导带领党员的学习。四是进一步探索建立适合不同知识结构、不同岗位、能调动党员积极性、激发党员学习内在动力的制度,形成党员人人自觉学习、善于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氛围,把学习的成果内化为党员个体的品质和行为习惯,并影响、带动社区群众共同建设自己美好的家园。

第四,要优化学习活动方式,构建多种学习培训党员的平台。要改变以往党员学习活动封闭、呆板、死气沉沉、应付走过场,以及“关门抓党建、闭门讲奉献、守门搞服务”、党建工作体内循环的状况。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探索引入开放、招投标、竞争等市场机制,增加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凝聚社区党员和群众。要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好学风,牢固树立和增强党的意识、宗旨意识、执政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做到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充分发挥社区党员的主体作用。

三、科学管理机制

面对社区党员数量递增、构成复杂、利益诉求不同的现状,要积极探索新的社区党员教育管理科学化的机制。对所辖社区的党员分门别类实施管理,以更好地发挥各类社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第一,对在职党员实行“协管”。在职党员是现代社区党员构成中的主体,是引领社区党员在居住地发挥作用的关键。社区党建工作必须充分发挥在职党员生力军的作用,将在职党员的专长和优势作为社区党建的宝贵资源。单位与社区党组织都要建立联系制度来规定在职党员必须接受“双重管理”和参加双重组织生活,积极组织及参加多个社区活动组织,切实发挥在职党员的先进性及示范性。同时要探索在职党员在居住地发挥作用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从制度上规定党员应定期参加社区党组织生活和志愿者活动,增强在职党员的社区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以确保在职党员8小时以外的先进性。要建立“双向认识”、“双向联系”、“双向服务”、“双向反馈”等方法,有针对性地对在职党员提出参与社区建设的要求,定期了解他们在社区的情况,并作为单位党组织评行、考核、评比、党员评议等工作的重要依据,形成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建设的经常性工作机制。

第二,对企业离退休职工党员实行“接管”,实行规范化教育管理,积极发挥他们的“余热”和“余威”。既要动员他们将组织关系全部转入社区,还要从政治上、思想上、生活上关心和帮助他们,组织他们参加基层党校的定期培训学习,过好党的组织生活,并力所能及地参加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体、科普活动和建设党员责任区,要求他们“管好自己的家,看好自己的人,守好社区的门”。使离退休职工党员感到“老有所值、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第三,对下岗失业党员和流动党员建立“参管”机制,实行机动灵活的管理教育,积极鼓励他们发挥各自应有作用为社区服务。要在下岗失业职工党员中積极开展“下岗不失志、离岗不离党”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发挥社区党员活动中党员服务站的作用,把服务党员与管理党员结合起来,帮助他们解决就业、看病、子女等方面困难,增强他们对社区党组织的归属感,调动他们对党的信任感,吸引他们参加社区建设的积极性。要建立流动党员动态管理制度,使之“学习不断档,思想不掉队,组织不断线”,积极探索无职党员发挥作用的途径。

四、公共参与机制

社区是社会多主体居住、生活、活动的空间,因此建设好社区就必须依靠方方面面的力量和资源,用“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共同目标来激发居住主体各自的内在动力。

第一,驻区单位的共同参与。要按照“协商自愿、双向服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建社区”的原则,引导社区党组织围绕社区和驻区单位密切关注的地区性、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工作开展活动,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和驻区单位党组织两个方面的积极性。要通过党建把各类社会组织整合起来,形成社区党建的共同体。促进社区党建工作“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积极健康向前发展。

第二,搭建社区党员积极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发挥作用的平台机制。要注重把阶段性、突击性的活动逐步转化为一种稳定的长效机制。要通过“党员承诺制”、“党员志愿者”、“设岗定责”和“结对帮扶”等一些行之有效的形式,构建社区党员发挥作用的平台和工作体系,为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实实在在的困难和问题,使党员在联系和服务群众中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真正发挥社区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

第三,丰富和创新党组织的活动方式。要根据各个社区的实际,找准社区不同利益主体的结合点、感情的共振点、群众的兴奋点,探索社区党员发挥作用的新载体。如新成街道楼组党建紧紧抓住居民最关心的社区绿化环境、社区居委会、业委会选举、就业、家政、老年服务、动拆迁、社区治安等问题,激发起居民和党员一道关心、爱护、建设社区的积极性。共同参与的机制也为居民自治的深入推进奠定了基础,使得社区面貌发生巨大变化,成为“弥合阶层分化的平等空间,化解矛盾避免社会冲突的整合空间,累积价值传统、维系社会规范的文化空间,和谐有序的社会共同体的生存空间”。

五、双向互动机制

加强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宗旨,也是衡量社区党建、居住地党员作用发挥如何的重要标尺。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的建设一个重要成果就是把对党员干部的考察从8小时以内扩展到8小时以外。社区作为党员的居住地就成了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的重要场所。为此,就要着力构建党员服务群众、群众促进党建的双向互动机制。

第一,开展“五个好”社区党组织争创活动,实施“核心工程”。社区党组织是城市中最基层的党组织,是社区建设、管理、服务的主导力量,也是党员能否在社区居住地发挥作用的关键所在。要以自身建设为突破口,以党员教育管理为重点,切实发挥社区党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一要创建“五个好”社区党组织:二要建立党员责任区,探索发挥社区党员作用的途径和办法。

第二,开展社区文明创建活动,实施“文明工程”。这是社区党建和党员在居住地发挥作用的重要舞台。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为着眼点,推进社区文明建设。

第三,开展社区服务活动,实施“惠民工程”。要充分调动各种社区党员活动组织的积极性,针对社区不同阶层群众的需求,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的需求为重点,积极推行“个性化”服务,努力将党建工作渗透到为民服务的具体工作中去,在服务中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使社区党建工作发挥出最大的亲和力,赢得社区单位和居民群众对党建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第四,开展牵手活动,实施“凝聚力”工程。

总结

篇4:兴运社区在广大党员中开展

在全市党的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活动,是巩固和拓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经常性工作,是巩固和拓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的需要,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需要,是加强机关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需要,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需要。

这项活动的开展,对于进一步抓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整改落实工作,提高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科学化水平,激发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生机活力,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央提出从2010年4月开始,围绕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创先争优”活动,即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做优秀共产党员活动。这是在基层党组织中广泛开展并富有成效的一种活动形式;这是党中央根据当前情况,在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同时也是巩固和拓展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的重要举措。

近段时间以来,在全国已经掀起了一股创先争优活动的热潮,“创先争优”成为近期基层关注的话题。这种良好的氛围,极大鼓舞了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信心。俗话说“生命不止,奋斗不息”,作为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者来说,对

于“创先争优”的理解应该更加深刻一点。基层作为面向群众的第一线机构,既是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的最终执行者,又是面对群众的“第一服务人”。既关系到面子,又涉及到里子:工作开展的好,给群众带来了实惠,就可以树立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也必然赢得群众的支持和信赖,从根本上巩固国家政权和社会稳定;工作开展的不好,一切又向反方向发展。所以基层党组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由于地域、物质条件、视野局限等原因,也造成一些党组织活力不足、战斗力涣散、缺乏凝聚力的问题,部分党员学先进、赶先进、争当先进的动力不足,作用发挥不明显,产生的消极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让基层组织从思想上、作风上、行动上去创先争优,把党和政府的政策贯彻落实好,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服务照顾好,从根子上落实保持党的先进性号召,使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发展创新、先行先进的活力。

篇5:兴运社区在广大党员中开展

摘 要 近十年来,我国城市居民居住环境正逐步走向以社区为单位,社区体育作为社区居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社区居民的身心健康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还对国家实施全民健身运动计划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目前,社区体育场地设施严重匮乏,严重的影响社区居民正常的开展体育活动,使经常化的体育活动没有保障。因此,如何在我国现有的城市水平以及居民的消费水平的基础上开展社区体育,就显得非常重要。而武术健身由于自身不受年龄、性别、场地和器材的限制等条件,在社区体育中占有较大优势以及发展潜力,并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 武术运动 社区体育 武术健身

一、社区体育现状

(一)社区体育活动开展经费不足

社区体育作为一项正在发展的体育运动模式,需要充足的资金投入。目前,我国社区体育的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导致社区体育的发展缓慢。调查表明,我国社区体育的经费投入严重不足,而且经费的来源单一,其中锻炼者的会费,占经费来源的47.5%;街道、居委会拨款占12.4%;活动站的经营收入占3.7%[1]。在沈毅的调查中显示,北京76%的社区体育活动经费来自社区会员的会费,26%的社区是由挂靠单位或其它方式解决,其它城市的经费比例也大致如此[2]。

(二)社区体育场地设施不足

体育场地是体育运动的最基本保障,而体育设施的健全与否直接影响到体育锻炼者的参与度。体育场地设施的不足是影响社区体育开展的重要原因。沈毅的调查表明,影响武汉市社区体育发展的原因,场地设施的缺乏占34.20%。调查表明,北京市8个城郊区63.5%的街道办事处没有体育设施,36.5%的街道办事处也只有乒乓球室、棋牌室、门球场等小型场地;广州市的公共体育场地不足20个,面积仅为115万平方米,平均每千人占地不足200平方米[2]。上述这几个我国经济较发达的大城市的体育设施尚且如此,中小型城市的情况更是不容乐观,乡镇新兴的社区建设中,体育设施的建设更是少之又少,甚至没有。这些状况的存在不仅不能满足社区居民的锻炼需求,而且也制约了整个社区体育的发展。

(三)参与社区体育活动人群的意识薄弱,体育人口较少

目前,参与社区体育锻炼的主体是老年人,中青年对锻炼的意识薄弱,忙于工作而缺乏锻炼。所谓体育人口即每周参加体育活动不低于3次,每次的活动时间不少于30min,且具有中等或中等以上强度者。体育人口是体育运动的最根本要素,体育运动的参与人数是衡量体育运动发展的重要标准。但由于人们都处在一个生活、工作高度紧张的时代,社区体育受到人们参与时间、性别、年龄、体质、季节、场地和器材的影响,参与人数并不理想,据吴秋林、宋平、缪洲生等人调查江西33个社区3210名居民中,体育人口只有918人。其中,社区体育人口的性别分布是男性占体育人口的54.41%,女性占45.57%;年龄分布为马鞍型,即两头高,中间低,特别是60岁以上的居民,占社区体育人口的41.10%[3]。

二、武术健身对身心的影响

(一)生理方面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对身体机能有很好的改善和调节作用。研究表明,长期参加武术锻炼的人,能够增强体质,改善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功能水平,增强心血管系统的机能 ,从而达到提高机体的运动能力,增进健康、延缓衰老。武术作为传统的体育项目,任何体质、任何年龄段的人群都适合。可以根据个人的年龄、体质选择不同强度、不同种类的武术项目。就太极拳运动而言,科学表明:不仅可以锻炼肢体,更可以使神经系统中过于紧张的部分得到休息和养护,被闲置而废退的部分得到活动,达到大脑各区合乎生理要求的均衡,因而对心脏病、高血压等多种慢性疾病有较好的改善与治疗作用[4]。同样的,武术运动中其它项目也对身体的各项机能有很好的调节作用。大量调查研究表明:大多数长期坚持武术锻炼的人都感到效果良好,自我感觉身体健康,只有少量人认为效果一般或根本无效,因此,武术运动对人的生理方面的影响效果还是比较好的[5]。

(二)心理方面

武术强调动静自如、身心放松,当身体放松时大脑也会处于入静状态,这样便进一步加深放松,有利于抑制中枢神经兴奋,缓解过度紧张的神经,进行健康调节,这对人们紧张的病态生活状况具有良好的自我保健调节作用[4]。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承受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因此精神也经常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城市居民中有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心理疾病,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工作、生活。除去专业的心理治疗,体育运动也是舒缓压力的重要方式,武术健身就是其中一个很好的选择,通过参加武术健身,可以使人的身心得以适当的放松,从而有效的缓解人的心理压力,让人有更充沛的精神参与到工作当中。

三、武术健身在社区中的推广价值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人们生活水平低下,社区体育健身场的设施比较少,不能够满足人们的锻炼需求。就此,应根据社区内现有锻炼场地和健身器材,开展适合的体育项目,使在社区里的人锻炼身体不受影响。武术健身在社区中的体育锻炼中逐渐突出,在解决我国发展缓慢与体育设施短缺的社区体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主要是因为武术健身自身的条件,在社区体育的发展中具备优势,即:武术健身不受年龄、性别、体质、时间、季节、场地和器材等的限制。无论是处在哪个年龄段的,拥有怎样的体质的人随时随地都可以开展武术锻炼,这些对于工作、生活都十分忙碌的城市居民来说无疑是相当便利的。正是这样的强适应性让武术健身在社区中有广泛的推广价值和推广空间。

(一)武术健身适应现阶段我国居民的经济生活状况

体育器材与场地很少,不能满足居民健身的需求。目前,城市居民收入偏低,很难承受体育的一些费用。吴宝忠的调查表明,目前体育项目游泳每小时20-30元,乒乓球每小时10-20元,羽毛球每小时30-40元,网球沙场地每小时15元、塑胶场地每小时30-50元不等。如果要坚持锻炼,每月至少要花去几百元,这里还没包括交通费用[6]。而武术健身项目对体育设施要求不高,在社区内只需找一块小的空场地就可以进行健身锻炼了,甚至在家中也可以锻炼。对居民来说,不仅不需要投资,还可以达到健身锻炼的目的,因此,武术运动与我国居民现阶段的经济水平较符合的。

(二)武术健身有利于形成终生体育的习惯

武术是不受场地与器材以及天气的影响都可以练习的,这就给终身体育带来了方便。在锻炼形式上,武术不仅可以一个人单练,而且可以多人同时进行练习,这样大家可以互相指导学习,共同进步,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为把武术作为终生体育奠定基础。

四、武术健身在社区体育中的实施措施

任何一项体育运动项目要在居民当中流行并推广开来,都必须通过一系列的宣传与组织工作,只有形成一项系统,才能让这项体育运动扎根于社区体育之中、得到长足发展,才能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的发展,武术健身也不例外,需要这些措施:

(一)在社区体育中加强武术健身的宣传

大多数人对于武术健身都没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认为那不是普通人的运动,实际上这是一种对武术认识不清造成的误解。要想武术健身在社区中得到推广,首先就必须让社区居民了解武术、接近武术,这样才能营造浓厚的武术健身氛围,让更多的人都参加到武术健身的行列中来,这就要求深入得对社区居民进行切实的宣传,例如:可以利用媒体,安排一些专题片、公益广告等喜闻乐见的方式,还可以举行一些武术表演和面对面的交流,这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很容易被居民们接受,使人们有兴趣接近武术[7]。

(二)开展各种形式的武术运动,培养专业人才

在人们了解了武术之后,就要想办法让人们喜爱并且投入到武术运动中去。这时,社区就可以开展各种以武术健身为主的社区体育活动,并配套得在这些活动中安排些表演性质的比赛,提高人们的积极性。由于在现在的社区中,体育指导员还不多,社区可以组织安排一些专业的武术健身人士或体育教师对重点对象进行培训,让这些人起带头与指导作用,这样就能做到以“点”带“面”,不仅激发了社区居民武术健身的热情,加强了运动的专业性,也能促进繁荣整个社区体育的发展[8]。

(三)将武术健身纳入社区建设体系

要想让武术健身在社区体育中得到长足的发展,就应该将武术健身纳入社区建设的规划中去,进行统筹、长远的安排与推广,形成一个长期发展的态式,这样才可以处理武术健身在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要想真正实现这样的目标,这就必须充分发挥政府、街道、居委会的领导作用,并且可以吸纳各社会团体参与进来,把这项体育运动当成一个长期工程来抓,从人力、物力、财力各个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使武术健身真正溶入社区,与社区发展相互促进[9]。

五、结论

社区体育的条件有限,而武术健身作为我国传统的体育项目在社区体育中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地位,是其自身所特有的,要想在现有的社区体育中更好的发展武术健身运动,就应该增加体育资金投入,培养人们的武术健身意识,针对武术健身的特点进行大力的宣传,在社区中营造浓厚的武术健身氛围,使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苏龙,张庆武.我国社区体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5.1.

[2] 沈毅.民间体育项目在社区体育中的应用[J].辽宁体育科技.2003.10.

[3] 吴秋林等.江西省社区体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5.1.

[4] 张健华.小议太极拳健身祛病机制[J].辽宁体育科技.2003.2.

[5] 梁俊雄等.城市社区体育建设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3.9.

篇6:兴运社区在广大党员中开展

关键词:反腐倡廉;教育监督;惩防腐败

在党员干部中开展反腐倡廉工作,是建设思想道德防线,增强拒腐防变能力,抓源头反腐败工作的重要举措。认真抓好反腐倡廉工作,对于根治腐败这一社会毒瘤,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开展反腐败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们党在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取得了巨大成就,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同时,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负面作用也带来了资产阶级腐朽思潮,而且这种思潮已渗透到党内,并不断蔓延。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级阶段,我国的法律、法规制度还不够健全,管理中仍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和漏洞,极易成为腐朽思潮的滋生温床,给一些心怀不轨的违法乱纪分子可乘之机。具体表现为:一是以权谋私,这是腐败现象的最主要特征。一些党员干部利用公共权利谋私利,把权利进入市场,搞权钱交易。特别是改革开放的今天,一些干部把商品交换关系同权力相结合,进行权钱交易,使权力商品化。如有的利用手中掌握人、才、物的权利捞取个人好处;有的领导滥用所谓“自主权”以集体名义合伙侵吞国家资产;有的巧立名目,索贿受贿,党和人民给予的权利成了他们中饱私囊的魔棍和筹码。二是奢侈挥霍过度。一些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流于形式。一些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在工作中出现“一手硬,一手软”的状况。个别干部以权谋私欲望膨胀。在历史大变革时期一些党员干部忘掉了党的理想、宗旨,将人民赋予的权力当成谋私利的工具,经受不住金钱的诱惑,一些党员干部受资产阶级腐朽思想、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影响和腐蚀,信仰发生危机,追求腐化奢侈的生活,甚至挥金如土,他们利用公款请客送礼,出入豪华宾馆,坐高级轿车,建私房、买证券;更有甚者不惜花费国家大量外汇去国外“潇洒走一回”。真可谓腐化坠落到了极点。三是腐败手段越来越狡猾、隐蔽。有些人打着搞活市场经济的旗号,钻政策、法规不完善的空子,投机倒把,牟取暴利。有的相互勾结、狼狈为奸,订立攻守盟约,而且有预谋、有组织,作案手段隐蔽狡猾,防查抗查能力强,难以发现和查处。诸如此类的腐败现象造成了经济秩序的混乱,严重阻碍和破坏了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并且大大影响了党群之间、干群之间的关系,降低了党组织的威信,破坏了党组织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对我们党的地位和人民政权的巩固构成了威胁,直接影响到党和国家的命运和前途,有些甚至成了某些地方和单位不安定的重要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在反腐倡廉政策、制度逐步完善,执行获得巨大成绩的背后,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还有少数人对党中央的重大部署理解不够,对反腐败斗争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认识不深。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开展反腐败斗争的关系上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因此说,腐败是我们党和人民的大敌,是经济建设顺利进行的大障碍,严重了将会影响社会主义制度的存在,惩治腐败,势在必行。

二、开展反腐倡廉工作的几点对策与思考

(一)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是开展反腐败的关键

毛泽东同志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在党的各项事业中,党不仅要依靠广大干部向群众宣传解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而且依靠党员和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去教育和影响群众、带动群众,组织和发动群众为实现党的目标而奋斗。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势下的今天,领导干部既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者,又是各项工作的组织者。肩负着文明建设的重任,他们的思想、生活作风如何,带给群众的影响极大,是关系到党和政府影响力、号召力的重要因素。所以,党中央把抓好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带头廉洁自律的问题作为反腐败斗争的首要任务,是抓住了反腐败斗争胜利的关键。

所谓廉洁自律,就是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各项规章制度;坚持党性原则及廉政准则;为人处事讲公平、公正、合理;不向恶势力低头;敢于同不正之风做坚决的斗争;处处以党纪国法严格要求自己。“己不正焉能正人?其身正,不令而行”一个领导干部只有作到廉洁自律、正气凛然,才能在反腐败斗争中取得发言权和主动权。实践证明,哪个单位领导廉洁从业、勤政为民,队伍就能风正劲足,形成一种强烈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如果领导干部利用手中权力损公肥私,搞不正之风,则会导致人心涣散,管理混乱,贪污受贿等腐败现象就会兴风作浪,危害国民,给国家财产和社会影响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例如:广西自治区成克杰、江西省胡长清、中石化老总陈同海等上层领导犯罪的事例足以说明这些问题。所以说作为领导干部都应该坚定共产主义信念;讲民主,不独断专行;遵纪守法,接受群众监督,保持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这样才能挺直腰板,树立正气,教育和说服他人。

(二)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确保惩防腐败体系构建

教育、制度、监督既是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三个关键环节,也是三大支撑点,还是三个实体部分。教育侧重于教化,是基础;制度侧重于规范,是保证;监督侧重于制约,是关键。三者相互依存,相互配套,相互促进,缺一不可。教育要取得经常性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还要靠制度、监督作保障。制度的实施,不仅需要制度本身的合理性、科学性,还需要经常性的监督检查和有效的思想教育来推动。监督工作要取得实效,不仅取决于监督的权威性,还需要加强教育,提高党员干部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党中央颁布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强调教育、制度、监督三者只有统一于反腐倡廉的全过程,战略方针才能体现,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才能形成,反腐倡廉教育水平才能有新的提高,反腐倡廉法制化建设才能不断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才能更加有效,预防腐败的综合效应才能进一步增强。为此,我们要在深刻领会《实施纲要》精神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实际,一是必须继续在加强教育上下功夫,建立“不愿为”的自律机制。制度带有严肃性、科学性、合理性和系统性,进一步加强对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廉洁从政教育和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他们继续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办行的优良传统,牢固构筑抵御腐蚀的思想道德防线,使领导干部自觉拒腐防变,切实做到勤政为民、廉洁从政,不愿腐败;二是继续在完善制度上下功夫,建立“不敢为”的惩治机制。依靠制度预防腐败,是做好反腐倡廉工作的根本途径,坚持和完善反腐败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推进反腐倡廉工作的制度化、法制化,发挥法规制度的规范和保障作用,使领导干部不敢腐败;三是继续在强化监督上下功夫,建立“不能为”的防范机制。监督带有权威性、有效性、经常性和自觉性,不受制约和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以权谋私和消极腐败现象的发生,因此监督主要是对权力的监督,腐败依靠权力。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特别是要加强对人财物管理和使用等易于发生腐败的部位和环节的监督,不断拓宽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的领域,使领导干部不能腐败。从而确保惩防腐败体系的构建和有效运行。

(三)加大腐败成本,可以迅速有效地控制腐败现象

腐败成本是指人们在权利与利益相交换时所作的投入,或者说所付出的代价,它表现为有形和无形两种形态,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名誉成本;是指腐败行为者所要付出的名誉代价;二是纪律和法律成本,是指腐败行为者所要承担的纪律和法律方面的风险和代价;三是经济成本,是指腐败行为者所付出的经济成本。

上一篇:公交驾驶员主要事迹下一篇:对二次供水水质污染现状及防治措施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