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体育文化实施方案

2024-05-22

校园体育文化实施方案(共9篇)

篇1:校园体育文化实施方案

为加强我校校园文化建设,推进素质教育,展示校园文明风采,经研究决定,我校于4月至6月举办第三届校园体育文化节暨校园文明风采大赛。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有效载体作用,弘扬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精神风尚,达到以先进文化引导人、鼓舞人、教育人,建设具有电大特色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活动品牌。

二、主题和内容

主题是“践行阳光生活·放飞青春梦想”。

活动内容要围绕主题,体现时代特征、校园特色、学生特点,通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学生阳光体育活动和文化展演活动,让学生激扬青春活力,展示美的生活。

三、活动实施步骤

3月,制定活动方案,协调承办项目,制定并下发文件,进行宣传发动。

4月至6月上旬,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竞赛和文化展示活动。(见附件2)

5月中旬至6月上旬,选拔优秀节目参加全国中职文明风采大赛。

四、有关要求

1.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开展体育文化节是一项系统工程,活动内容多、要求高、涉及面广、组织难度大,各处室、系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丰富活动内容,抓好各项活动的落实工作,确保活动圆满成功。

2.贴近生活,切合实际。各处室、系要积极参与,使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切合实际,更具吸引力和凝聚力。在承办全校活动的基础上,各系要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体育艺术和文明风采展示活动,并遴选优秀节目、优秀代表队参加上级组织的体育竞赛、艺术展演、文明风采展示。

3.实事求是,注意宣传。各处室、系要做好广泛深入的宣传发动工作,动员和组织全体师生积极参加各项活动,鼓励他们在各项活动中勇于争先,敢于拼搏,充分调动师生们的参与热情。在活动过程中尽可能地通过各种宣传途径,对活动进行及时、深入地鼓动宣传,扩大活动影响力。

五、奖项设立

1.优秀组织奖:奖励对象为积极参与活动的处室、系。由组委会根据参加本次活动的情况和上报的总结材料进行评选。

2.体育、文化优秀奖:各个项目按比赛规程和活动要求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作品(节目)推荐参加省级和国家级比赛。

3.优秀指导教师奖:教师指导的作品(节目)获得全国、省级比赛名次的给予优秀指导教师奖。

六、组织工作

成立第三届校园体育文化节暨校园文明风采大赛组委会(见附件1),负责统一领导和协调工作。组委会下设秘书处,秘书处设在学工处、团委,负责处理本次活动的日常事务和具体工作。各系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制定活动实施细则,保证活动顺利进行。

本次活动解释权由组委会秘书处负责。

附件1:日照电大第三届校园体育文化节暨校园文明风采大赛组委会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附件2:日照电大第三届校园体育文化节暨校园文明风采大赛活动安排

附件3:文化活动要求

篇2:校园体育文化实施方案

一、竞赛时间及地点

本学期第十一周的星期四、星期五上午,在学校田径场进行。

二、参赛人数

高一、高二年级,各班选派10人(男女不限)参加比赛。

三、竞赛项目

径赛:男子:100米跑、200米跑、400米跑、1500米跑、4×100米接力跑、6人异程接力

女子:100米跑、200米跑、400米跑、800米跑、4×100米接力跑

田赛:男子:跳高、跳远、三级跳远、铅球(5kg)、标枪(700kg)

女子:跳高、跳远、三级跳远、铅球(4kg)、标枪(600kg)

四、参赛办法

1、每人限报二项(可兼报接力跑),每班每项限报二人。

2、各班必须将《报名表》于第七周星期一课外活动前交体育组办公室(在田径场),逾期不交者,扣除该班团体总分10分。

3、《报名表》报满10人或不足10人,上交后均认定符合要求,经编排成册后,一律不得补报和替报。如有特殊原因经大会组委会同意后,可换人但不得换项(运动员不得兼替)。

五、竞赛办法

1、男、女径赛项目,均采取分组预赛,各年级取预赛成绩前8名进行决赛,结果计入总分;800米跑、1500米跑、6人异程接力均采取分组预决赛一次完成,按比赛成绩取前8名计入团体总分;男、女田赛项目一次完成,采取先预赛,按预赛成绩,取前8名参加决赛,获得前8名的.成绩计入团体总分。

2、集体项目均采取临时抽签决定组别和道次。

3、三级跳远:起跳板至沙坑的距离男生为9米,女生为7米。跳高:起跳高度男生为1.10米,女子为0.95米,每次升高高度男、女均按5厘米上升,四次后每次上升为3厘米。

4、各班推荐3名非运动员同学担任大会裁判工作,被推荐的裁判员同学必须参加裁判员培训,并遵守《裁判员守则》,不得私自脱岗或徇私舞弊(如被举报查证核实者,取消裁判员资格,大会上将通报批评,并扣除所在班级的精神文明评估分10分),不得无故缺席或退席。

5、本次文化节举行入场式,具体方案另定。各年级整队进入田径场,按秩序在指定位置就坐,在大会总裁判长宣布比赛日程和政教主任宣布精神文明班级评比条件及要求后,比赛开始。

六、录取名次、计分及奖励办法

1、单项成绩取前8名,按9、7、6、5、4、3、2、1计分,不足8人的减1录取。

2、集体项目:男、女接力跑前8名,按18、14、12、10、8、6、4、2计分。

3、打破学校最高纪录,每人每次奖励9分(同项中多次打破记录不重复记分)。成绩达到国家二级运动员标准的每人每次奖励5分(同项中多次达到该标准的不重复记分,其中器材必须达到国家标准)

4、团体总分取年级前6名,如遇总分相同,以第一名多者列前,如第一名相同,以第二名多者列前,以次类推。

5、破学校最高纪录的给予物质奖励;单项前3名获得者,除成绩计入班级团体总分外,发给奖状以资鼓励。

6、参赛运动员必须佩带学生证,如发现资格不符或冒名顶替者,每发现一人,扣除班级团体总分9分,并取消该运动员比赛资格和比赛成绩,同时取消该运动员所在班级精神文明班级的评比资格,报大会点名批评。

7、运动员、裁判员对于比赛中的疑问,应按照程序逐级反映,不得干扰比赛的正常进行。

8、大会设精神文明奖,每年级3名。

七、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篇3:校园体育文化实施方案

关键词:校园体育文化,高职院校,对策

校园体育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和形式, 以其特有的文化氛围对广大师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相关研究表明:加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对于抢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阵地, 拓展高校体育教育功能, 推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探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通过本校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来提高和拓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形成二者的有机结合。

一、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现状调查

(一) 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校园体育物质文化建设现状调查

体育物质文化是校园体育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 是校园体育精神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载体。本文主要从体育场馆与器材、运用传媒推广体育知识的情况、体育环境与氛围等3方面对其建设的现状进行了调查 (见表1) 。

作为一个拥有1万人的国家骨干高职院校, 无论是在整体还是在人均的运动场地拥有量上和国家制定的标准都是相距甚远。由统计结果可以看出, 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的体育物质文化建设并不令人满意, 体育物质文化层建设滞后, 经费短缺、场馆设施利用率低, 整体的体育宣传设施少, 宣传方式单一, 难以满足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的需求。有63.6%的学生对学校的场地条件并不满意, 他也成为制约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重要因素。相对于体育场地条件来说, 体育器材和体育图书资料条件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 起到了传播体育知识, 增加大学生对体育关注度的作用, 特别是在今年学校还为学生建立了大学生拓展训练基地并已投入使用, 这在秦皇岛地区以至河北省的高职院校中尚属首例, 通过拓展训练不仅培养了学生坚毅的心理素质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 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校园体育精神文化建设现状调查

校园体育精神文化是校园体育文化的灵魂所在。本文主要从体育观念、体育精神、体育道德3方面对其建设的现状进行了调查 (见表2) 。

由表2可以看出, 每一个选项都有70%以上的学生对所选内容持肯定态度, 说明大部分学生都认为校园体育文化可以提高他们的思想精神面貌, 在体育运动中能够做到服从裁判并且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和组织纪律性。由此, 也为进行下一步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提供了信心, 充分发挥体育文化的育人作用。

(三) 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校园体育制度文化建设现状调查

体育制度文化是指在体育教学、娱乐、竞赛等活动中要求学生共同遵守的规程、行动准则和文化体系。通过调查发现, 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有明确的体育教师工作守则和体育教学规章制度, 但由于学校建校时间较短, 到目前并没有形成自己的体育传统, 学校的运动队也仍然以田径队为主。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学校在体育制度方面正在向着积极的一面发展, 目前学校已经成立了运动委员会, 每年举办的田径运动会、学院杯足球篮球比赛、冬季长跑等活动随着举办次数的增加正在逐步扩大着自身的影响, 也带动了一部分学生的运动热情, 我们应该将这些活动更好更精的办下去, 形成学校的体育节与体育运动传统, 带动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其中来。

二、结论与建议

(一) 结论

(1) 校园体育物质文化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基础, 是可感知的物质实体, 其蕴涵的文化因素对人潜移默化的感染力和影响力是可想而知的, 但调研发现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在场地设施条件还无法满足国家要求的标准, 在体育设施、体育标识、体育雕塑等指标上回答没有和不清楚的超过半数以上, 应引起重视。

(2) 转变高校教育观念, 树立终生体育思想。高校是学生树立终生体育思想的关键时期, 我们应通过改进现有的大学体育教育观念和方法, 使学生主动投入到体育中来, 并最终形成终生体育的思想, 掌握终生体育的知识和技能。

(3) 加大高校体育物质文化建设, 满足学生主体需求。结合我院实际, 采取多渠道、多途径筹集资金, 利用校友赞助、企业赞助、民营赞助来弥补体育经费的不足, 用合作联营与转让投资的形式来扩建新建体育场馆, 增加和改善学校体育的基础设施, 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创造有利的物质条件。

(二) 建议

(1) 通过校园体育物质文化建设, 为大学生素质教育提供良好的育人空间。体育建筑、场馆、设施器材, 体育宣传栏等作为高校体育教学和课外活动的物质载体, 它的好坏不仅能烘托出校园体育文化环境, 而且让学生一踏入校园就受到体育环境的熏陶, 从而引起学生心灵的冲击和对体育运动的向往;因此, 学校要加大经费投入, 要充分利用校园的空间, 开辟好学生的活动场所场馆设施的合理布局, 提高场馆的利用率, 使校园体育物质文化为大学生素质教育提供良好的育人空间。

(2) 通过校园体育精神文化建设, 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良好的氛围。体育精神文化是维系学校群体的一种精神力量, 因此要树立和营建具有校园特色的一种团队意识和精神氛围。例如我们可以举办体育节, 包括一些竞技体育项目同时也设计一些趣味体育项目, 然后将一些精彩的瞬间用照片记录下来, 在学校的体育栏中进行宣传。树立一些校园体育偶像, 每年进行一次校园优秀运动员, 优秀运动队的评选, 每周在院报上拿出一个专栏进行体育新闻的报道。建立自己的体育传统项目, 营建具有本校特色的体育氛围, 形成师生共同的体育意识、体育观念和体育精神。

(3) 通过校园体育制度文化建设, 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规范、有序的环境。

体育制度文化是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 并通过条文固定下来的, 具有高度的科学性、概括性和规范性等基本特征。体育锻炼是一个心里、生理逐渐适应的过程, 身体在锻炼过程中肯定会出现一些不适的反应, 意志坚定的人能够继续坚持下去, 而惰性大的学生有可能就半途而废了。以此, 校园体育文化要顺利健康的发展下去, 必须要建立健全各种体育制度, 并且要坚决执行下去。我们要成立体育运动委员会组织机构, 并且要充分发挥团组织、辅导员、学生处、学生会、班委会的组织动员和管理监督作用, 形成齐抓共管。

参考文献

[1]白磊.武汉地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06.

篇4:校园体育文化实施方案

关键词:中学;校园体育文化;价值;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3-0118-3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体育新课程改革已经在各级中学展开,在“健康第一”思想的指引下,如何利用好校园体育文化的育人功能来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是关系到中学教育质量的重要方面。中学是基础教育阶段,中学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在内容和具体的要求上均有别于高校的校园体育文化。总体来看,目前中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相对薄弱,对建设内容和具体要求等均缺乏统一认识,这对建设好中学校园体育文化,让它发挥出最大功能为中学校园文化建设而服务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既是十分必要,也是十分紧迫的。本文基于中学校园体育文化所处环境和对象的特殊性,分析了它与校园文化之间的逻辑关系,以求促进中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从而为校园文化更健康快速的发展提供参考。

二、中学校园体育文化的涵义和内容

1、中学校园体育文化的涵义

校园文化属于文化的一个分支,由于在校学生的年龄、思想和生活模式等不同,分享不同思想形态与行为规范,拥有共同的需要和追求,以此为依据可将校园文化分为小学校园文化,中学校园文化,大学校园文化等。

对于体育文化的界定目前还没有形成极为统一的认识,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把体育文化视为一个系统工程,它是人们社会生活的一个方面,隶属于社会文化这一范畴。体育文化是人们在体育实践中的尝试,包括活动方式、精神意识、科学发明和价值确定等,它由体育运行方式反映出来,显示体育的精神意识,用之以体育科学的发明和创造以及其他的功能和作用,必然导致它的体育价值的确定。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中学校园体育文化是从属于校园文化和体育文化中的一种特定文化,是中学校园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生活形式,而在学校这一特定的人造环境中,为校园社会团体共认、共有、共享的所有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方式文化的总和。它主要包括学校体育运动场地、器材设施、自办体育报刊和具体的科研、体育教学、训练等物质文化和由学校体育活动中表现出的行为规范、体育道德规范、体育价值观、体育舆论等精神文化以及以规章制度、运动团体组织和张贴体育宣传报栏为形式的方式文化。

2、中学校园体育文化的内容

校园体育文化含有特定的文化要素,是一个由校园体育精神文化、体育制度文化、体育物质文化所构成的完整体系,这一体系的内容可概括如下:

(1)体育精神文化

体育精神文化是体育文化的灵魂。它主要反映在体育的观念、精神、道德、风尚、知识和宣传等方面,涉及到人类体育的理想追求、观念转变、道德修养、纪律约束等各个方面。当今体育精神文化,特别是以奥林匹克精神为核心的竞技体育精神正在成为现代体育文化的主旨。体育精神文化实质上就是在某种精神指导下的外化行动,如中学每年举办的田径运动会,看似只有运动员在比赛场按照运动规则所进行的一场较量,但这只是一种外化现象,更多地是通过比赛赛出一个班级乃至一个学校的风格和气质,做到胜不骄,败不馁,不断完善,不断超越,这才是体育运动对人的素质的最重要、最本质的提升。体育精神文化应该立足于现实,体现时代精神,并吸收古今中外一切优秀有益的精神文化资源,建构出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体育精神文化。

(2)体育制度文化

体育制度文化,也称体育规范文化,是指在体育教学、训练、竞赛、娱乐等活动中,要求参与者共同遵守的体育规程、行动准则的文化体系,它是在体育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得到參与者认可并要求有关人员共同遵守的规范性公文,它包括在进行体育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关系,如各种社会关系、组织形式和活动行为的规范和准则等。它包括常识性体育制度、具体体育制度和个别体育制度,因此它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和规范性。在体育新课程的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各项体育活动和训练,也一样要受到体育制度文化的影响、制约和熏陶,并以此规范自己的活动。

(3)体育物质文化

体育物质文化是体育文化的外在表现,是开展体育活动的基础,是人类在改造社会征服自然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文化状态。体育物质文化无时不刻不在影响着体育,其重要性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体育本学科,已经涉及到更广泛的科学领域,不能简单的用“场地、器材”等原有的体育物质文化形式所概括。由于体育运动的多样性,体育物质文化形态的内容越来越广泛,但是因为条件的限制,目前中学校园体育物质文化的形态还十分有限。因此,在中学塑造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和艺术标准的体育物质设施是十分必要的。

三、中学校园体育文化对校园文化的价值

体育与健康课程改变了传统的按运动项目划分课程内容和安排教学时数的框架,根据三维健康观、体育自身的特点以及国际课程发展的趋势,拓宽了课程学习的内容,将课程学习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我们也主要从以上五个方面研究校园体育文化对中学校园文化的价值。

1、校园体育文化的运动参与价值

体育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之一就是促进学生运动兴趣和习惯的形成,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而只有学生对体育活动产生兴趣才能激发他运动参与的积极性。运动参与是学生发展体能、获得运动技能、提高健康水平、形成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的重要途径。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关键是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培养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的意识。在促使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基础上,还应使学生懂得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由此可见,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既校园体育文化的对运动参与价值的体现成为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

2、校园体育文化的运动技能价值

运动技能学习领域体现了体育与健康课程以身体练习为主的基本特征,学习运动技能也是实现其他领域学习目标的主要手段之一。在中学教育阶段,由于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变化较大的时间,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必须避免过分追求运动技术传授的系统和完整,不苛求技术动作细节。在“健康第一”原则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个人情况,通过运动技术的学习,形成自己的兴趣爱好,提高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能力,选择1—2项目进行系统学习并且终身化。

3、校园体育文化的身体健康价值

中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这一时期他们的身体状况对身体的健康成长有重要影响。适当的体育活动能促进学生身体发展和健康,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可以引导学生了解营养、环境和不良行为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并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

4、校园体育文化的心理健康价值

一个好的校园体育文化不仅有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也能增进心理健康。在塑造中学校园体育文化的过程中要重视通过体育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意志品质和调节情绪的能力。要重视对学生心理健康目标的达成度;在教学和生活中要注重学生心理品质的提高;要注意创设一些专门的情景,采取一些特别的手段,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5、校园体育文化的社会适应价值

现代社会是一个崇尚竞争和合作的社会,体育与健康课程把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作为学习领域之一,也是立足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建立具有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的中学校园体育文化,对于发展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独特的作用。一个好的校园体育文化可以促使学生经常参与体育活动,从而提高其合作和竞争意识、交往能力、对集体和社会的关心程度,而且,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所获得的合作与交往等能力能迁移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增强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使他们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

四、中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措施

1、中學校园体育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体育精神文化集中反映了师生的体育意识、道德观念等,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应充分运用标语、图展、广播、电视、报栏等媒体进行体育文化渗透,使师生真正认识到身体强健的重要性,激发和引导他们参与体育、享受体育的热情,树立终身体育观念。应该教育师生遵守规则、公平竞赛、尊重对手,养成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

2、中学校园体育行为文化建设

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应该以学生的学习和锻炼为中心,培养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养成锻炼习惯,提高锻炼能力,在体育课程发展上要注意体育文化、卫生保健知识的传播,使学生具有全面的体育文化修养。在选择教材和安排教法上,既要考虑体育锻炼的实效性、科学性,也要增加趣味性,要让学生达到“懂、会、乐”的体育效应。学校要制定体育规章制度,把学校的体育文化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运行轨道。课外体育活动是校园体育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丰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对学生的体育兴趣、运动能力和终身体育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修养。学校要经常组织各种体育文化节、运动会、小型多样的有趣的体育比赛,还可以开展体育专题讲座、体育演讲比赛、体育知识竞赛、图片资料展览、组织观摩体育比赛等活动,来丰富学生的余暇生活,吸引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文化活动。

3、中学校园体育物质文化建设

校园里的体育建筑、雕塑、场地设计,它们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体育意识文化的载体,凝聚着人类的知识、思想和智慧,体现着人们的情操、意志、价值观念等多种文化物质,这些物质,对人起着一种潜移默化的陶冶作用。另外,体育建筑、场地、设施也是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各级中学应该积极创造条件,加强包括建造体育场馆、器械设施等在内的体育物质文化建设,合理使用已有的场地设施和体育用品。

4、中学校园体育制度文化建设

体育制度文化是体育文化体系的一部分,在体育运动实践中尤其重要,因此它具有个高度的层次性、权威性、目的性和规范性等基本特征。加强校园体育制度文化建设必须使学生懂得各项体育活动的规章制度,从小养成遵守规则的意识,在体育活动中潜移默化的以制度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影响学生的生活吸习惯。

5、中学校园体育智能文化建设

体育智能文化是人们对体育正确认识的概括和总结,是迄今为止人们经过多次实践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理解的产物,它包括体育的科学知识和技能。当前随着时代的进步,体育科学知识的分类越来越细,学科呈现交叉化和系统化。中学体育职能文化的建设必须促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了解体育的发展历史、体育的基础学科和功能等基本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热爱体育并自觉地积极参与。

五、结束语

当前体育课程改革正在各级中学全面展开,这是中学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的契机,是校园文化的重要战略机遇,以科学的发展观,坚持校园体育文化的创新,摸索和开拓校园文化的全面繁荣。同时,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又是一项巨大的工程,需要在实践中进行许多艰辛的探索,需要经历一个长期实践、不断探索的过程。

参考文献

[1]胡小明.新时期体育社会功能的转变[J]体育文化导刊,2003, 9(3):3- 4

[2]林仙萍.体育文化及其构建[J]体育文化导刊,2003, 9(3):50-51

篇5:校园体育文化实施方案

2016年校园体育文化艺术节活动方案

为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推进我校体育艺术文化教育深入开展,经学校行政研究决定,举办三台县里程乡学校 保 卫:李小虎

五、活动内容

1、体育活动

以体育组所制定方案为准(另行制定)

本届校园体育文化艺术节设置体育类比赛(即三台县里程乡学校2016年冬季田径运动会)

2、文艺活动

各班以班为单位,以“吟诵中华经典”为主题自选一个节目。对所涉及的内容,要能充分来源于中华经典,能反映广大师生热爱祖国、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具有校园特色、师生特色。体现出具有中国经典国学的艺术特色,同时还能充分展现出我校校园文化艺术的品质。

表演形式:在吟诵中融入舞蹈、器乐、小品、课本剧、现场书法、表演剧等形式。

时间要求:1—3年级节目时长不低于5分钟,4—9年级节目时长不低于8分钟。

人员规定:表演时尽量让所有学生参与。

服装要求:各班应根据所选内容,合理考虑表演服装。

3、艺术展示活动

在校园艺术节期间,特设艺术品展示区包括

绘画类(石头画、国画、速写、素描、色彩、版画等,每班不少于5件)

书法类(钢笔字、毛笔字、软笔字等,每班每样作品各5件,1—3年级只需上交硬笔字。)

征文类(4—9年级学生以“读书”为主题收集不少于4篇文章)

科技类(学生可根据平时所学所见,利用身边废旧物品,大胆构思完成一件自己的小制作。必要时可以有家长或教师指导,各班上交不少于3件。)

教师作品:教师在以上四类中任选一类,上交一件作品。

六、活动安排

1、文艺类:各班主任在9月26日前领取活动方案。并根据活动方案组织构思出班级文艺类表演节目类型于10月15日前上报德育处。根据所选类容抓紧排练,争取在11月10日进行预演。(各班主任负责音乐老师协助)

2、征文类:各班主任在9月26日下发征文通知,进行全班初选,在10月21日上交最终学生作品。(每班4篇各班主任负责语文老师协助)

3、绘画类:各班主任在9月26日领取活动方案,挑选出具有基本功和特长爱好的学生,于10月10日领取材料,由老师指导完成。在10月21日上交最终学生作品。(各班主任负责美术老师协助)

4、书法类:各班主任在9月26日领取活动方案,挑选出具有基本功和书法功底的学生,于10月10日领取材料,由书法课老师

指导完成书法作品。在10月21日上交最终学生作品。

4、科技类:各班主任在9月26日领取活动方案,下发作品收集通知。班主任及时了解学生设计、构思和制作情况,及时对学生的作品加以指导和点评。在10月21日上交学生作品。(各班主任负责家长或老师协助)

七、活动要求

各班应积极思考本次活动的主题,切合实际制定具有特色的班级表演节目。各科任教师要全力协助班主任搞好本次校园活动艺术节。校园艺术节期间,特别是运动会、文艺汇演期间,各班要高度重视师生的交通、生活、卫生及比赛、演出场所的安全工作,要指定专人负责,制定安全应急预案,确保师生各方面安全。

篇6:校园体育文化体育论文

1、制约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因素

1.1传统观念的影响

在我国的历史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以农耕为主要特色的地缘文化对于体育的发展与引导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我们重视体育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在历史上的割据时期,重视体育是强国之本。另一方面,我们对于体育事业的发展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分歧与争议,这些争议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体育事业或者说体育文化在整个文化体系中应该占有的分量。所以,在高校体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过程中,从传统的文化与理念汲取发展的营养,同时替代那些落伍的,无法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传统思想,从而为高校体育文化的发展开辟新的道路。

1.2社会价值取向的影响

在体育文化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一个比较关键的,也是隐性的影响因素就是社会价值取向。简单来讲,在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教师,学生,包括学生家长及社会舆论对其发展的态度与立场,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体育文化,特别是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方向。很长时间以来,我国的体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处于一个失衡的阶段与状态。一方面是学生及家长在升学的压力面前,试图通过所谓的体育考试来减轻高考升学的压力,另一方面,在高校的体育学科的设置过程中,很多学生的应付心理比较突出。在舆论引导方面,我国的体育赛事所产生的体育明星又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人物。在如此多元的体育社会价值取向面前,我国的校园体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只有从体育文化的本原价值来进行引导,我们的体育文化的建立与发展才会变得有章可循。

1.3基础设施和资金投入不足

除了上文提到的影响体育文化发展的隐性因素外,体育设施的缺乏让体育文化的发展成为了无本之木。在我国目前的高校体育设施的人均分配使用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在高校中普遍存在着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的局面。部分地区的高校,甚至因为某些体育器材与设施的缺乏,而导致体育课程无法正常的运行,这些都极大地影响与制约了我国校园体育文化事业的发展。除此之外,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我们的学生数量与现有的体育设施与器材及资金的相应配置方面形成了一个很大的反差,这些都是影响体育文化发展的显性因素,应该在今后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引起各级相关部门的重视。

1.4师资结构不合理

体育文化在具体的发展建设过程中,离不开具有一定专业水平与职业素养的教师队伍。目前,在我国的高校体育教师的男女比例、学历层次、专业方向等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这种不合理的教师结构已经在某种程度上限制着我们体育文化事业的深入发展与开展。同时,在面对具有丰富特性的学生面前,体育教师自身的修养与专业素质也面临着很大的发展挑战。但是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良的教学思想,例如功利主义,短视主义等等,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与学习过程中,进行改进与提高。

2、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的对策分析

2.1加大对硬件设施的建设

从目前的校园体育设施的配置来看,各种教学器材的缺乏是校园体育文化事业建设与发展的一个难题,也是影响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的一个障碍。一方面,要从财政预算等方面,为校园体育设施的增添与维护提供必要的经济条件,另一方面,学校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管理优势,在体育设施的使用及维护等方面进行科学的规划,最大限度地提高校园体育设施的利用水平与使用效果。这种对于硬件的`建设是实现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的物质基础,当然,在硬件建设的过程中,也要注重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软件建设。只有将两者进行非常有效的匹配才会实现校园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2.2建立健全各种校园体育规章制度并保障制度的实施体育文化的发展

特别是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需要建立在一定的规章与相关的基础的保障制度的基础上。这些规章制度,在为体育文化事业发展提供保驾护航的同时,也会最大限度的挖掘学生与教师在体育文化事业发展中的积极性。所以,在制定与完善校园体育等规章制度的同时,应该从国家保障学生及体育教师相关基本的权益的基础上,充分明确体育文化事业的参与者在整个过程中的价值与作用。只有发挥制度对于校园文化事业发展的推到作用,那么体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才会走在正确的发展轨道上。

2.3转变高校体育教育观念

树立终生体育思想体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工程,它需要几代体育人的不懈努力。为了实现这种可循环的体育文化事业的持续发展,在全世界都主张终身教育的今天,我们也应该从体育文化事业发展的自身特点出发,树立一种终身体育,全民运动电费文化氛围。一种文化的产生,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积累,同时也需要更多的参与者。体育运动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精神。我们只有将这种精神力量更多的作为一种生命的正能量来传递到我们社会的各个角落,那么我们的体育文化将会迎来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2.4通过多种方式高校体育活动

加强校园体育文化氛围营造。大学是一个文化的集中地,拥有积极思想的年轻大学生是未来祖国建设的希望与主力军,他们有着无比饱满的激情来参与校园体育文化事业的建设。所以,要通过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来为校园体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新鲜血液。在校园体育文化的活动开展过程中,一方面,可以通过各种具有代表性的比赛项目,来提高广大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发展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举行一系列的论坛或者讲座,来加深学生对体育文化的领悟,最终形成一个良好的体育文化事业发展的氛围。

3结语

篇7:小学校园体育文化论文

校园体育文化在强健学生体质、提升综合素质和磨练意志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现阶段小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现状不是很理想。目前,青少年耐力素质的下降和竞技体育在奥运会上屡创佳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通过多年来对大量学校学生的身体体质的调查可知,学生的身体体质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而缺少锻炼是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校园体育文化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主要内容之一,学校领导均认为其在强健体质、促进个性发展和教育管理工作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他们一致主张应大力倡导和发展校园体育文化,而实际的落实效果不是很好,这主要是因为部分家长和教育主管部门将升学率作为评判学校实力的主要标准,导致学校不得不偏重智育,学校中普遍存在体育教学投入不足,体育课程被占用,体育活动无法正常开展的问题。虽然,近年来国家教育部对体育活动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但是,由于国家调拨的教育经费短缺和沉重的课业负担,仍然制约着体育活动的开展。

篇8:校园体育文化实施方案

校园篮球文化是高校中关于篮球运动的物质、制度、精神和行为文化的总和,主要涉及对象为当代大学生,其包括大学生对篮球运动认识、自身的篮球观念以及高校篮球制度等等。它包括了篮球文化环境,核心和内容。篮球文化的环境是指校园内所呈现的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和群体文化氛围。它以一种无形的力量对处于该环境中的个体产生潜在的教育作用。篮球文化的核心是校园精神,是校园精神实施的途径与实体形态。篮球文化的内容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体系。它是以愉悦篮球、健身篮球为基础,以竞技篮球为展示,以校园为空间,以师生为受众主体,以校园精神为主要标志的群体参与的文化活动形式。

2. 校园体育文化的本质与特征

校园体育文化的本质不是一个显露的具体的某一体育问题的简单描述,而是体育文化诸现象深层次的复合性概念。校园体育文化的本质是学校教师和学生这个特定群体所具有的体育观念,是校园内所呈现的一种特定的体育文化氛围,是指在既定的现实社会大文化的背景下,在校园这一特定的环境中,为校园群体所共有、共享的所有体育精神产品与物质产品的总和。

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具有校园文化的特征,其价值核心与价值取向与校园文化所依托的价值体系相通。学生同样是文化的受益者,又是文化的创造者,他们因一定的文化所形成的精神氛围和物质环境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同化为群体的一分子,再通过自己的言行参与文化的创造与传递。

3. 校园篮球文化对高校体育文化的影响

篮球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强烈的个性。它是源于校园文化环境,以校园文化为背景,而又具有自己特殊的表现形式的一种文化符号。篮球运动是一项群众基础深厚、深受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对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终身体育的思想和锻炼习惯、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1 校园篮球文化为教育提高综合素质

大学生群体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推动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和科学进步的动力,身心健康又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走向成功的基本保证。因而大学生群体的身心健康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客观反映,是现代化建设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标志。篮球运动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体育充满着理性的思考和哲学思维,长期进行篮球运动有助于学生的自我认识与自我教育,在实践中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修正自己的认知与行为,使自己具备社会所需要的心理品质和各种能力,成为更符合社会需要,更能适应社会的人。参加篮球运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思想作风,有助于培养团结友爱、集体主义和爱国精神,有助于培养机智灵活、沉着果断、谦虚谨慎等意志品质,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

3.2 校园篮球文化促进终身体育的形成与发展

校园篮球文化是学校体育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学校是学生终身体育理念形成的基础。篮球运动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是他们首选的运动项目之一。通过长期的运动,他们培养了运动兴趣,养成了运动的习惯和参与意识,促进了自主学习与终身坚持体育锻炼意识所形成。校园篮球文化能够培养和发展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能力与学习的自觉性,让学生在学生时代学会一技之长;让学生认识到体育的价值,生活中离不开体育,体育能给他们带来无穷的乐趣。进行校园文化教育能给学生营造一种健康的文化氛围,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终身的体育意识与能力。学校体育要运用终身体育教育的理论和方法,激发每个学生的体育兴趣,以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能力。学生走向社会后,不仅有一个强健的体魄,而且具有一定的体育素养,能够适应现代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充分发挥终身体育的重要性。

3.3 校园篮球文化丰富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群体活动是最能反映该校体育文化的有效指标之一。群体活动能否持续高质量地开展是关键。开展篮球运动能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调剂感情,增加生活乐趣,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勇敢顽强、拼搏进取、团结互助等良好的品质。经常参加篮球运动,可以获得一种满足感,使由于学习所带来的神经紧张、脑力疲劳及紊乱的情绪得到有益的调节和放松,促进身心健康,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以球会友,加深了解,增进友谊,提高交际能力。篮球联赛的校际标语、篮球沙龙、大学生自愿服务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大学生从课业负担中走出来,参加到生动活泼的课余生活中去,达到强身健体、陶冶情操,以及培养兴趣、团队精神等目的。教育是通过启发引导学生自觉自愿地进行自我教育的,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所营造的向上的体育精神,将会使学生亲身感受到体育对人心灵的启迪和熏陶,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人格的塑造,进而与校风、学风相结合,融入到学校独特的氛围之中。

3.4 校园篮球文化使校园体育产业化成为可能

全国规模和影响较大的学校篮球赛事的冠名杯、冠杯权、广告发布权和电视转播权等特许经营权,以及竞赛活动的名称、会徽、吉祥物等标志的特许使用权,都是较具经济价值的无形资产,通过多种渠道,与社会广泛联系,与企业行为结合,可变静态资产为动态资产,使其产生经济效益。在体育产业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篮球文化的发展有两个最主要的功能:一是搞好体育教学,为提高学生的体质服务;二是发挥高校的职能,做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形象和标志,并创造经济效益。因此,高校体育产业既是校园文化的参与者、创造者,也是经济效益的产生者。体育产业与校园文化的结合,可以对体育产业的发展产生无形的广告效应。应树立“学生的健康体魄最有说服力”的观念,使包含体育在内的校园文化充满活力,在社会上树立高校体育的良好形象。

参考文献

[1]李元伟.以科学发展观引领, 开创中国篮球新局面[N].中国体育报, 2005, [5].

[2]王家宏.新中国篮球运动发展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5.

篇9:时尚体育与高校校园体育文化

摘 要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等方法,从时尚体育与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功能入手,重点阐述了时尚体育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建设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时尚体育不仅能能够满足当代大学生追求时尚,崇尚新颖的个性心理和生理特点,而且极大的丰富了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时尚体育 高校 校园文化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丰富的内容、广泛的主体和形式的多样性成为大学教育的一项重要手段。而时尚体育作为校园体育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已经逐渐渗透到大学校园成为当代大学生进行健身、娱乐、休闲的主要方式之一,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一、校园体育文化的概念及功能

(一)校园体育文化的概念

校园体育文化是指在学校这一特定的范围,人们在历经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体育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从广义上讲,校园体育文化指学校体育教学、健身活动、体育意识、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等活动中形成和拥有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从狭义上讲,校园体育文化则指学校的体育概念、健身意识、健康理念和体育意识等。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基本特征:1.教育性,学校所有的教育活动目标都是为实现育人,校园体育文化不仅增长学生体育才干、增进其身心健康,同样也培养了学生的共产主义精神。2.校园性,校园体育文化不同于一般的体育文化,它相对于社会文化和其他校园文化具有独立性,它是以学生为活动主体,校园为活动空间,以一定的體育活动形式和娱乐手段对学生产潜移默化的影响,具有一定的针对性。3.娱乐性,大学生都有强烈的文化娱乐的需求,在紧张的学习之余,需要一定的娱乐活动来缓解压力和紧张的情绪。校园体育文化内容丰富,大学生不仅在体育活动中体验到快乐,而且能够在运动中得到自我价值的是体现。

(二)校园体育文化的功能

1.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身心健康的功能。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具有开放性的特点,使学生具有较为广泛的社会交往的机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通过参与各类体育活动,既锻炼了身体,也增强了自信心,充分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协作精神。校园体育文化承载着教育、培养学生的任务和功能,通过多种多样的体育运动提高学生的表现自我,管理自我的能力,加快学生社会化的进程,激发学生个性潜能的发挥。集体性的体育活动,更加能够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不怕吃苦、敢于拼搏,勇于创新的优良品质。

3.培养学生竞争能力和满足学生校园娱乐功能。大学生精力充沛,闲暇时间相对较多,校园里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都具有竞争性、娱乐性,不仅可以满足学生发展自己竞争能力的需求和充分施展自己体育才能的愿望,同时为大学校园创造出和谐、娱乐、放松的学习环境。

二、时尚体育的基本概念及特点

时尚体育作为一种新型的体育形态,既保留了传统体育的基本特征,也具有新颖性、流行性、健身性、娱乐性、休闲性、教育性,竞技性、开放性的时代特征,更注重融合人文哲学、注重参与、交流、休闲和表演的效果,具有社会各个方面多方位的综合服务功能。

三、时尚体育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时尚体育符合当代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丰富大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全面发展学生素质,能够满足大学生的健康需要,促进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与高校体育改革的目标一致,有利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一)时尚体育符合当代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

时尚是适应社会的方式,是一种从众行为,会刺激个体与周围人进行同样活动的意愿,从而使一些人产生从众心理,追随时代潮流,同时时尚也是一种个性追求,试图用一种与众不同的方式来实现自我价值的体现。大学生正处于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社会、自然界形成了比较系统的认识,思想活跃,个性突出,对新鲜事物能够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和较强的接受能力,涌现出张扬、叛逆、强调个性的校园新新人类。时尚体育符合大学生求新、求异的心理需求。

(二)时尚体育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全面增强大学生的身体素质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是实现人文素质教育和文化启蒙的主要形式,大学的校园文化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时尚体育本身包含了丰富文化的文化内涵,它在大学校园中的开展可以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校园,营造良好的人文气息和氛围。因此要充分利用时尚体育文化资源,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同时,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压力、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时尚体育运动所创造出的轻松、愉悦的环节恰好适应了大学生的需要,为学生提供了轻松愉快的锻炼方式,缓解精神压力、消除心理障碍,促进大学生向健康、活泼、高雅的方向发展。

(三)时尚体育的特性与高校体育改革的目标一致,有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

“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目标与我国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相一致,与教育发展紧密相关,是培养具有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开拓创新意识、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以锻炼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体质、愉悦身心、享受运动快乐为目的的时尚体育运动,必然是一种良好的实施手段,它对提高大学生的体育素养、体育意识、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达到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三维健康的复合型人才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四、结论

上一篇:海洋经济发展下一篇:那一年,回顾欧洲杯在哪里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