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山局气象事业“十二五”规划

2024-05-01

英山局气象事业“十二五”规划(精选6篇)

篇1:英山局气象事业“十二五”规划

枣阳气象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十一五”期间,在上级气象部门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紧紧抓住《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若干意见》和《湖北省关于加强全省气象事业发展的通知》等政策机遇,以项目带动促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全面提升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促进全市气象事业的快速可持续发展,气象整体实力显著提高。

一、发展形势

(一)“十一五”期间取得的主要成就

——公共气象服务质量与效益进一步提高,在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促进枣阳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人民福祉安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积极推进。围绕应对气候变化,开展了气候灾害实时监测评估、重大气象灾害评估、主要气象灾害普查、风险评估和区划,完善了气象灾情直报制度。

——现代气象业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初步建成了结构合理、布局适当、功能齐备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气象预报预测系统、公共气象服务系统和科技支撑保障系统。

——气象科技创新体系逐步完善。科技实力进一步增强,事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这些成就的取得,为我们争取“十二五”期间气象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面临的形势

“十二五”是我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率先突破发展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局贯彻落实《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目标》精神,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时期。为适应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展,促进农业丰产农民增收、推进城镇化进程,气象工作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加快气象现代化建设,提高气象整体实力,是气象事业面临的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财富的迅速增加,全球性的气候变化引发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社会损失也越来越大。各级政府和公众对气象服务的需求也随之提高,尤其在服务的力度、深度、广度上提出更高的要求,气象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地位更加重要,挑战更加严峻,责任更加重大。

“十二五”期间,枣阳气象事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气象工作,各级政府和公众对气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气象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这必将进一步促进全市气象事业实现更大的发展。

二、发展思路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上级气象部门和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紧紧抓住中部崛起的机遇,坚持“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理念,坚持现代气象业务发展方向,大力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努力建设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不断提高气象预报预测能力、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开发利用气候资源能力,进一步推动枣阳气象事业实现更大发展,为枣阳在实现率先突破发展提供一流的气象服务和有力保障。

(二)基本原则

——坚持面向需求,服务引领。站在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以服务于人民福祉安康和经济社会发展为根本宗旨,坚持气象事业公益性的基本属性,牢牢把握公共气象服务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国计民生的需求为牵引,以公共气象服务为引领,全力做好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全面提升气象服务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坚持一流目标,加快发展。瞄准“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目标,加快气象现代化建设步伐,提升气象事业整体实力,使我市气象整体实力处于襄樊市前列,并适度超前,部分领域进入湖北省一流。

——坚持科技创新,人才兴业。加快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提高自主创新。以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为驱动,统筹现代气象建设需求,优先解决制约业务发展的重大关键科技问题。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建设一支适应气象事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推进枣阳气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坚持统筹集约,协调发展。一是要统筹好现代气象业务体系,气象科技创新体系、气象人才体系的协调发展;二要统筹好公共气象服务、气象预报预测、综合气象观测等业务的协调发展;三要统筹好农村气象基础设施的发展;四是统筹好部门间的联动合作。

(三)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到“十二五”末,枣阳气象防灾减灾能力达到襄樊地区先进水平,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处于省内领先水平;加速推进英山县气象现代化建设进程,初步建成现代气象业务体系,使英山县气象事业整体实力位居全省先进的行列,较好满足枣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对气象工作的需求。

2、主要指标

(1)气象防灾减灾与应对气候变化

——农业气象服务。农村气象服务体系和农业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投入200万元。初步建成覆盖全市行政村的气象信息员队伍。基本实现城乡气象服务均等化,使每个农民每年免费享受到至少10元的气象服务。政策性农业保险气象灾害损失评估、气象灾害指数保险、勘查定损等技术咨询服务等业务覆盖率达到100%。——人工影响天气服务。积极开发利用空中水资源,建设人工增雨、烟叶消雹工作站2-3个。在现有高炮增雨的基础上,逐步实现车载式火箭增雨,作业过程增加降水15%-20%,投入产出比达到1:60。

——气象信息覆盖率。利用电视、广播、农业信息服务站、手机短信、报刊、互联网、电子显示屏等手段传播气象信息,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城乡公众覆盖率达98%以上,农村覆盖率达90%以上。

——应对气候变化。在我市逐步建设1-2个风能观测网点,完善风能观测实时监控、风能数据库管理、风能资源计算及评估系统。

——防灾减灾体制机制。编制全市干旱、暴雨、低温冰冻、雷电、冰雹等重大气象灾害的风险区划,出台《气象灾害防御规划》。逐步形成以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预警应急机制。

(2)气象事业现代化

——综合气象观测。建成地面、大气、天空观测有机结合和运行稳定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初步建成气候变化观测系统。基本实现主要灾害性天气连续监测,大范围灾害性天气监测率达95%,突发灾害性天气监测率达85%以上;“新一代”天气雷达终端对主要灾害性天气实现无缝隙监测;各类重大突发事件天气跟踪监测率达85%以上; 基本实现云、能见度和天气现象自动化观测;监测手段多样化,镇、办、区气象自动站覆盖率达100%。建成综合气象观测运行监控和技术保障系统,各类观测设备稳定运行率达90%以上。

——气象预报预测。全市短期晴雨预报准确率在现有基础上提高2-3%,一般性降水提高3-5%,水库致洪暴雨落区预报准确率提高2-4%。寒潮强降温预报准确率提高2-3%,预报时效在现有基础上提前6-12小时。高温热浪预报准确率提高2-4%,预报时效在现有基础上提前6-12小时。冰雹预报准确率提高1-2%。短期气候预测准确率在现有基础上提高3-5%,汛期降水、关键农时预报预测准确率达85%以上。

——公共气象服务。决策气象服务的针对性、时效性、敏感性和综合性明显提高。政府决策部门、专业用户和社会公众的气象服务综合满意度达到95%以上。建成针对交通、水利、安全监管、旅游、环境、国土资源、卫生、林业等重点行业的专业气象服务系统,将专业气象服务主动融入和覆盖到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完成“十二五”期间各项重大社会活动气象保障任务。气象科普教育受众率达到全市总人口的70%以上。

——气象台站建设。气象台站业务服务能力适应枣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气象自动化观测水平和测报质量不断提高。探测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符合《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台站基础设施达到“一流台站”水平。

——气象科技创新。气象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健全,气象科技条件明显改善,气象科技创新对现代气象业务的支撑力和贡献率大幅提升。

三、战略重点

“十二五”时期,我市气象部门将努力探索和掌握气候规律,大力推进气象科技创新,不断提高气象预报预测能力、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开发利用气候资源能力。全面加强现代气象业务体系、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和气象人才体系建设,全面做好各项气象服务工作,并着力完成以下五个方面的重点任务。

(一)加强气象防灾减灾。加快建立“监测预报、预警服务、风险评估、应急处臵、应对防范”有机统一的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机制,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加强对气象灾害孕育、发生、发展、演变、时空分布等规律和致灾机理的研究,加强防灾减灾关键技术研发推广,建设多部门联动、多环节一体化的不同气象灾害种类早期预警平台,提高科学预测和预防气象灾害的水平。加强对各种气象灾害和其他自然灾害之间;灾害和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提高气象灾害风险综合评估水平。加强气象灾害应急体系建设,强化以气象预警信息为先导、部门联动的气象灾害应急能力。加强气象突发灾害预报预警能力建设,拓宽信息发布渠道,提高预警信息发布的时效性和覆盖面。加强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提高全民的防灾减灾意识、知识水平和避险自救互救能力。

(二)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与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建设和完善气候综合监测系统,加强气候变化科学研究和气候变化领域的观测与研究,提升适应气候变化的科技支撑能力。开展重大工程建设和区域经济开发等项目的气候可行性论证,制定科学的适应应对措施。按照“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的要求,加强风能、太阳能和空中云水资源等气候资源的监测、评估和预测等工作,提高气候资源的开发效益和利用水平。

(三)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开展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形成精细化的农村气象灾害监测预报能力;建设覆盖广阔的农村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网络;构建有效联动的农村应急减灾组织体系,开展农村防灾减灾示范点建设,发展农村信息员队伍和基层突发公共事件气象应急队伍;完善预防为主的农村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开展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建立适应农业生产区域性布局的农业气象观测网络系统;发展农业气象灾害预警、产能预报以及人工影响天气服务,提升农业安全的气象综合保障能力;完成精细化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建立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决策服务业务。

(四)大力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加快发展公共气象服务系统,不断丰富服务产品,拓展服务领域,改善服务手段,提高公共气象服务水平;着力完善气象预报预测系统,完善短期气候预测模式和气候系统模式,提高预报预测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科学构建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改进观测手段,加快推进观测自动化,强化技术装备保障,提高观测数据综合应用水平,增强综合气象观测能力。以改善气象台站工作条件、解决突出问题为重点,全力推进新型基层台站建设工作。

(五)加快推进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和气象人才体系建设。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以学科带头人、业务科研骨干和高素质领导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优化人才布局,创新体制机制,营造人才成长环境,在关键业务科研领域培养造就一批带头人,形成一支具有影响力的科技人员队伍。健全气象教育培训体系,全面提升气象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

四、重点工程

根据“十二五”枣阳气象事业发展规划目标和战略重点的要求,与湖北省气象局“十二五”重点项目和襄樊市气象部门“十一五”重点在建项目相衔接,“十二五”时期枣阳气象部门重点实施以下四项工程:

(一)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

健全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主要内容:

一是建设农村气象信息和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按照“有固定场所、有信息设备、有信息员、有定期活动、有管理制度、有长效机制”的标准建设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覆盖全市12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1个经济开发区和2个农场管理区;

二是建设农村气象信息员队伍。整合部门资源,建立一支覆盖全市,具备气象预警信息传播、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和气象需求、灾情信息反馈等能力的基层气象防灾减灾队伍,完善农业气象服务机构和岗位设臵,全面推动气象信息员培训、基层应急、农村科普宣教等工作;

三是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将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延伸到行政村,基本实现预案到村的农村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体系;

四是建设气象灾害监测区域自动站。全面完成全市18个区域自动站的升级改造工作,并适当在气象灾害严重的行政村加密布设区域自动站,形成较为完善的乡镇自动气象站观测网络。

五是农村防雷设施工程建设。在农村雷电多发易发区、农村中小学等公共场所展开雷电防护工程建设,完善农村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线路等重要公共设施的防雷措施;

六是建设农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立完善气象预警预报信息发布平台,建成移动、联通、电信三个信息发布平台,并依托电子显示屏、电视、大喇叭、卫星数字收音机等手段构建农村气象信息网络,解决信息传输“最后一公里问题”;

七是建设科普宣传工程。在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开展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在每个村设立气象科普宣传栏。

(二)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 主要内容:

一是建设综合气象观测网。完善建设农业气象、土壤水分、雷电等观测网;

二是完善“新一代”气象雷达终端接收系统建设。建设以运行监控和数据质量控制为核心的天气雷达综合业务应用系统;

三是加强气象卫星小站建设。加强卫星云图接收,进一步改进短时临近预报预警系统、中尺度分析预报系统和数值预报解释应用系统,实现精细化气象预报,初步实现主要气象要素预测预报的定量化;

四是建设公众服务系统平台。建设城市气象服务系统(内涝、高温、大风、街道路面结冰等),实现城市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城市气象信息发布。建设交通气象服务系统(大雾、地质灾害、道路结冰等)、旅游气象服务系统等业务平台。进一步提升公众气象服务能力;

五是加强雷电灾害防御工作。将雷电灾害防御纳入政府常规工作计划,全面开展建筑物防雷监审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工作。

六是加强技术保障能力建设。建设观测仪器测试、维护、维修平台,完善备品备件供应体系。

(三)人工增雨防雹基础体系建设

以“立体预警、三级指挥、四级作业、跨区协同、科学高效”为目标,加强作业系统、监测系统和效果评估系统建设,建成覆盖全面、业务功能完善、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全市人影业务系统和作业基地,有效提升人影防灾减灾与应急保障服务能力。主要内容:

一是建立以城区黄龙岗为中心的火箭定点、流动增雨作业基地;

二是建设七方、熊集、太平等3个烟区防雹增雨工作站; 三是完成全市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设施标准化建设,标准化程度达到100%,作业装备规范化,符合国家人影装备许可的要求。

(四)突发公共事件气象应急体系建设

结合新时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的新要求,开展突发公共事件气象应急体系建设。建设内容:

一是建设市级多部门联动、多环节一体化的多气象灾种早期预警平台;

二是建立英山县应急移动气象台,配备必要的应急移动车、移动多普勒雷达终端等装备,改进气象部门与政府、媒体、相关部门的应急指挥联动平台;

三是灾害影响评估系统建设,建立高效的灾情收集、统计、分析平台,建立气象灾害影响评估业务平台;

四是加强基层突发公共事件气象应急队伍建设,形成规模、结构、质量与效益协调发展的基层突发公共事件气象应急队伍。

五、保障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气象工作组织领导。继续加强和深化气象部门与地方政府双重领导、以气象部门领导为主的管理体制。紧密结合政府职能转变,加强气象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以法规、标准为重要支撑,健全公共气象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各有关部门的协调联动,把气象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的发展规划。

(二)坚持改革创新不断完善体制机制。推进行政管理体系改革,完善双重管理体制,加强气象科学管理。加快业务技术体制改革,形成层次明晰、布局合理、重点突出、协调发展的现代气象业务技术体系。继续深化气象科技体制改革,积极探索科研成果转化机制,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气象人才体系建设,不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三)加强地方气象法规与标准体系建设。加快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相配套的地方法规体系建设,推进法制化建设进程。大力普及气象法律法规知识,加强执法队伍和能力建设,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效率,强化执法监督检查。加强气象标准体系建设,健全气象标准化技术组织,完善气象标准化管理制度,加大气象标准实施力度。

(四)持续加大对气象事业的投入。坚持双重计划财务体制,多渠道加大对气象事业的投入。建立健全稳定增长的投入机制,确保气象事业经费的增长与地方国民经济发展同步并适度超前。加强统筹集约,强化监督管理,提高投资效益。

(五)加强部门合作与交流。不断深化气象与农业、交通、水利、环保、林业、国土等部门的合作。不断完善与地方政府和各灾害防御相关部门气象灾害防御的应急联动机制、灾害联防机制、信息共享机制、项目合作机制。积极参加气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的活动。

(六)加强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政治核心、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建带团建,全面发挥党、团、工、青、妇的作用。加强气象部门行风建设,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气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提高职工思想道德素质,为气象事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继续发展先进的气象文化,弘扬气象人精神,为气象事业发展凝心聚力。

英山县气象局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

篇2:英山局气象事业“十二五”规划

气象事业是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基础性公益事业,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面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行业。“十二五”时期,是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实现到2020年建成气象现代化体系奋斗目标的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新的起点上推动气象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进一步强化公共气象服务引领,建设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和深化各项改革的攻坚时期。近期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气象灾害防御的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2009—2020年)》。这充分表明了国家对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高度重视,同时也体现了做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紧迫性。本规划是广东省气象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阳江市“十二五”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的专项规划。

一、“十一五”规划执行的情况及面临的形势

(一)“十一五”规划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情况

1、完成阳江大气探测基地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辅助项目、阳春、阳西远程工作站建设,实现多普勒雷达图像资源的实时共享。

2、建设GPS遥感探测仪站。在阳春、阳西建设GPS遥测站,其中阳西站是与国土部门联合建设、资源共享。

3、闸坡海洋观象台建设初具规模。完成了观测场建设及仪器安装,配备强风型超声风速仪并投入业务使用,开展地波雷达试验,建设了三个海岛自动站、二个海岸自动站和一个70米梯度测风塔。

4、每个镇建成一个自动气象站,全市建成了46个。能自动进行每10分钟一次的观测,能及时提供每个镇的降雨量、大风、温度等气象资料。

5、完成了阳江闪电定位仪、大气能见度仪建设;

6、完成阳江市气象影视中心建设;建设完成图像、声讯和数据高速通信网络;

7、完成灾害性天气预警系统升级改造;

8、完成阳江市气象决策服务系统完善和升级;

9、开展阳江市气候资源分析和研究。

10、开展人工影响天气技术研究与应用,开展人工增雨作业;

11、建设完成阳江市防雷中心雷电环境评估系统,开展阳江市雷电风险评估业务。

“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基本实现,重点任务如期完成,为“十二五”时期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特别是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和自动站网的建设,大大增强了我市的气象预报服务能力,在防御台风、暴雨、干旱、高温、寒冷等灾害性天气的预警、预报服务以及人工增雨作业中起到了显著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二)我市气象事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一五”期间,我市气象事业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但与国内先进水平比较,我市气象事业在现代化水平、科技创新能力、管理体制、人才素质和资金投入等方面仍有很大差距,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气象工作的需求,同时,气象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结构合理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尚未形成,气象事业的投入与发展需求不相匹配,体制和机制障碍短期内难以解决等瓶颈问题仍将制约气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表现在如下五个方面:

1、气象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与社会的需求不相适应

天气预报时效和精细程度都亟待提高。暴雨特别是特大暴雨的定时定点预报能力亟待增强,强对流(雷雨大风、冰雹)、大雾等特殊天气的预报远不能满足社会和公众的需求。气象服务的现代化水平尚需进一步提高,气象服务的总体水平、能力及服务内容还不能满足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需求。现有的气象服务模式和方式尚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地质灾害气象预报、台风海啸预警服务、雷电灾害监测预警防御、专业化城市大气灰霾、大雾监测预警等都缺乏足够的现代化手段。

2、气象事业基础设施建设还比较落后

阳江市气象事业起步晚,阳江市气象局于1989年从县级气象站升格为地市级局,经费投入与需求存在较大差距,造成基础设施比较落后,技术装备科技含量不高,观测项目有限,存在探测盲区,海洋探测尤其薄弱;现有的专业气象观测网在探测范围、精度、分辨率等方面尚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各领域发展专业服务的需求,观测项目存在诸多空白,闪电定位、风廓线、GPS/MET水汽总量探测、大气化学成分监测等尚属空白,海上、交通干线和高山上等地区的观测资料十分缺乏;信息网络的传输速率和传输能力不能满足预报业务服务的需求,部门之间资源整合、资源共享不够,信息共享程度不高。突发气象灾害信息传递,尤其是农村、山区、海上等偏远地区,服务能力仍然存在“最后一公里”瓶颈。

3、高层次、高素质人才队伍不足

我市气象队伍受人员编制制约,能适应气象事业跨越式发展要求的高层次人才不足;掌握现代化装备和技术的一线高素质人才不足,具备多学科交叉研究和业务能力的人才更为缺乏。人才匮乏是造成气象事业发展缓慢的重要因素。

4、广大市民防灾减灾意识有待提高

气象防灾减灾技术指导队伍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充实稳定;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教育需进一步加强。目前,市气象局主要在“3.23世界气象日”、“科技活动周”等活动中向公众宣传和普及气象科普知识。受客观条件的限制,科普展示的内容少、科技含量较低、表现手段落后、活动时间短,不能满足群众的需要。社会公众防灾减灾意识仍较薄弱。面向基层乡村社区的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有待进一步深入。

5、应对气象灾害的应急响应能力不强

重大突发灾害性天气的公共安全管理机制还有待健全,监测、预测、预报、预警和快速反应系统还有待加强,灾害救援机制不完善,气象灾害应急能力亟待提高,应对重大灾害性天气的现场监测和气象保障服务系统基本还没有建立。气象灾害管理和应急工作亟待加强。气象灾害综合协调机制、部门间信息共享和协调联动机制、民间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减灾的机制还不够完善,气象灾害灾情监测、采集和评估体系建设滞后,气象灾害风险综合调查评估等方面工作尚未开展。

(三)我市气象事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1、防灾减灾对气象事业提出了新要求

近年来极端气象灾害增多,台风、暴雨及其引发的洪涝、地质灾害严重,对经济社会发展、公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各行各业对气象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多次就加强气象防灾减灾做出重要指示,要求气象工作坚持面向民生、面向生产、面向决策,进一步提高监测预报的准确性、灾害预警的时效性、气象服务的主动性、防范应对的科学性。

2、应对气候变化对气象事业提出了新挑战

妥善应对气候变化,事关人类生存、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和《广东省应对气候变化行动计划》都明确指出,不仅要加强气候观测系统建设、气候变化监测预估,还要开展气候变化对各行业、各领域的影响评估,开发气候变化减缓和和适应技术,提供气候变化决策咨询,这对气象事业提出了新挑战。

3、新农村建设对气象服务提出了新需求

农村仍然是气象灾害防御的薄弱地区,农业仍然是最易受天气气候影响的脆弱行业,农民仍然是最需要提供气象服务的弱势群体。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新经济,规划选址建设新村镇,气象科技下乡培育新农民,健康旅游追求新生活,对气象工作提出了新需求,农村防灾减灾和农村公共气象服务将进入发展新阶段。

4、科技创新将为气象事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全国科技大会、全国气象科技大会、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广东省科学技术大会、广东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都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决定因素,地球系统科学、可持续发展科学以及相关高新技术领域的创新和跨越,将推进气象事业在关键科学技术领域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气象事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面对上述的问题和困难,我们必须把握新机遇,迎接新挑战,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谋划气象事业发展,加速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实现气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粤西地区振兴发展的指导意见》,牢固树立“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理念,面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调整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求,坚持公共气象的发展方向,建设具有“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的气象现代化体系,为阳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阳江提供更加优质的气象服务。

(二)基本原则

1、科学发展,先行先试。树立“减灾也是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积极营造敢闯敢试,鼓励创新,科学谋划,率先发展的宽松环境,充分发挥气象事业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前瞻性和现实性作用。

2、以人为本,民生优先。把保障人民福祉安康,维护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气象事业的首要任务,把改善民生贯穿于气象事业发展的始终,把发展气象事业的目的真正落实到富民、为民、安民上,坚持公共气象发展方向,努力实现城乡气象服务均等化。

3、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要立足当前狠抓公共气象服务,强化服务能力,丰富服务产品,拓宽服务领域,完善服务体系。还要着眼长远,夯实基础,强化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提高气象预测预报能力、气候资源开发利用能力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增强发展后劲。

4、衔接规划,协调发展。做好与阳江市经济社会“十二五”总体发展规划、广东省气象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广东省防灾减灾“十二五”规划等的衔接,加强与各方面的沟通与协调。

(三)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基本建成结构合理、布局适当、功能齐备的以公共气象服务、气象预报预测、综合气象观测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切实提高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气候资源开发利用能力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使阳江的气象现代化总体水平达到国内同级城市气象部门的先进水平,实现气象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2、主要指标

——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大范围灾害性天气监测率达95%以上,中小尺度突发灾害性天气监测率达85%以上;台风和区域性暴雨等中小尺度灾害天气预报时效达到3天,短期预报质量在现有基础上提高5%;突发小尺度气象灾害预警时效1小时以上,准确率达90%。

——气候预测和气候变化影响。年季旱涝、冷暖气候预测水平在现有基础上提高3%-5%,开展气候变化对敏感区域和敏感行业的定量影响评价,开发相应的适应技术,形成一批具有重要影响的气候变化决策服务报告。

——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人工增雨作业区作业期间雨量增加20%以上,完成全市风资源评估,开展海上风资源调查评估,显著提高风能、太阳能开发利用量占总能源消费的比重。

——气象为农服务。明显提高气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保障能力,提升农村防灾减灾、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新村镇规划、新农民培育的气象服务能力。

——海洋气象业务。明显提升海洋气象灾害预警预报和服务能力,海洋气象服务时效延长到10天,基本满足海上国防、海洋资源开发、海洋运输等对气象服务的需求。

——气象服务。气象预报警报公众覆盖率达到90%,气象服务公众满意率达85%以上,初步实现对农业、水利、交通、电力、环境、地质等行业的专业化、精细化服务。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建设,提高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监测能力

加强由天气雷达、地面和高空气象站、自动站网组成的以地球表面为观测平台的地基探测系统;加强大风、大浪、海雾和风暴潮等海洋气象灾害监测;加强农业、交通、电力等高影响行业特种气象观测;加强山区、水域、城市、偏远村镇、灾害脆弱区和易发频发区气象监测,建设气象多灾种综合监测平台,充分发挥综合观测网的效益。

(二)完善气象预报预测系统,提高预报预测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

加快建设阳江市海洋气象台,综合运用多种观测资料,优化临近预报、短时预报、中期预报、短期气候预测业务系统;加强数值天气预报及其解释应用;强化延伸期预报和区域气候模式的本地化应用工作;建立强对流天气中小尺度综合分析系统;努力实现“定时、定点、定量”的精细气象灾害预报,进一步提高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重大天气的预报水平,加强高敏感、高影响行业气象灾害预测预报,实现对多种灾害预警防御的统一协调、指挥和调度,提高防御重大气象灾害的前瞻性、针对性和科学性。

(三)完善气象灾害公共服务系统,提高气象灾害信息服务的覆盖面和公众满意度

加强决策气象服务系统建设,突出增强为各级党政领导防灾减灾服务的针对性、主动性、及时性和准确性;丰富公众服务产品,提高精细化服务水平,加快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渠道,做到第一时间、第一发布,扩大服务的覆盖面,实现气象服务“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事业、进学校”,进一步提高气象服务的覆盖面。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建立以气象预警信息为先导的各部门综合应急联动机制。建立高敏感、高影响行业气象灾害服务平台,提高为各行业、各领域、重大社会活动、重大社会事件、重大工程的气象服务能力,建立气象灾害灾情监测、采集、评估系统,加强人工影响天气,提高雷电防御的科学性。

(四)强化信息技术支撑能力建设,提高气象灾害监测信息的快速、安全处理和发布能力

进一步整合现有气象通信系统,采用先进的IT应用技术,逐步实现气象信息的“更快”传输、有效的发布,逐步满足气象灾害监测数据快速、准确、安全、可靠地传输。建立和完善网络安全体系,建设高性能计算机系统,保障大数据量的灾害监测和预警信息的实时传输和快速处理。

四、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1.05亿元)

(一)大气科学综合试验基地

——项目内容概述:在成功举办国际探空比对试验基础上,建设国内外永久大气科学试验基地,提高阳江气象影响力和科技服务水平。

1、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国际大气科学试验标准,对基建、通信、供电、供水等进行改造。

2、增加设备投入。对雷达、探空、地面和信息通信装备进行更新升级,提高设备性能。

3、加强人员培训。对技术人员进行业务、外语、服务等技能培训,增强承接大型国际活动能力。4.建设气象公园。对探测基地所在的髻山进行综合规划,建设气象科技综合大楼、参天台、24节气长廊、气象名人长廊、人与自然长廊、书法艺术长廊、小小气象站等,充分体现“气象·环境·人”主题。

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

(二)海洋气象观测工程

——项目内容概述: 1.完善海陵岛海洋气象综合探测基地。基地在近两年的台风天气中监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发挥基地的功能,拟补充部分设备。2.新建2个海洋气象观测站。我市拥有较长的海岸线,在东平、上洋再增加1个海洋气象观测站。3.近海浮标观测系统。目前,我省海洋上的探测资料非常缺乏,项目计划建设1个近海10m浮标观测点。4.海洋自动气象观测站。目前海上气象实况资料缺乏,严重限制了海洋气象的服务能力。在海岛增加布设2个海洋自动气象站。5.布设GPS/MET水汽监测站。6.建设高频地波雷达,探测海洋表面流场、风场、浪场等多种海洋动力学参数。

——总投资:2000万元

——建设时间: 2011-2015年

(三)气象灾害预报预警能力建设工程

——项目内容概述:项目由灾害性天气综合信息数据平台、中小尺度数值预报技术支撑平台和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系统运行平台等三大部分组成。灾害性天气综合信息数据平台主要由预报预测系统实时业务数据库、历史资料拯救和气候系统数据库、卫星遥测资料分析应用数据库、数据质量控制系统四部分组成;中小尺度数值预报技术支撑平台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1.数值模式的多种资料质量控制系统。2.实时天气的快速再现分析及诊断系统。3.短时天气快速预报循环及精细化模式预报系统。4.数值预报产品快速生成系统。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系统运行平台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1.海洋气象台建设。2.暴雨业务系统和强对流天气短时临近预报系统。3.台风预报业务系统。4.海浪与风暴潮监测预报系统。5.火险预报系统。6.地质灾害预报系统。7.短期气候预测系统。8.气候可行性论证系统。9.气候资源开发保障系统。10.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系统。11.雷电监测预警系统。12.海洋气象灾害评估系统。

——总投资:2000万元

——建设时间:2011-2015年

(四)灾害预警服务产品发布系统工程

--项目内容概述:本项目主要由1.灾害预警服务产品发布系统。主要由灾害预警公共气象服务产品库、决策气象服务产品发布系统、公众气象服务产品发布系统和专业气象服务产品发布系统组成。2.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在现有基础上进行建设,主要是进行增加和扩充,提高各种发送手段的信息接收终端的覆盖率,实现预警信息服务的均等化。3.气象灾害影响评估平台。主要包括:气象灾害灾情收集上报和信息管理系统、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气象灾害灾情预评估系统、气象灾害灾中跟踪评估系统与气象灾害灾后快速评估系统。

――总投资:700万元

――建设时间:2011-2015年

――建设时间:2011-2015年

(五)信息技术支撑能力建设工程

--项目内容概述:对现有信息网络系统进行升级和改造,建立一套高速、宽带的通信网络系统;完善并增强气象信息服务系统。建设满足中小尺度气象灾害监测信息服务系统,逐步实现气象信息的“更快”传输、有效的发布,逐步满足气象灾害监测数据快速、准确、安全、可靠地传输。

――总投资:500万元

――建设时间:2011-2015年

(六)人工影响天气工程

——项目内容概述:建设市级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系统,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把人工增雨从抗旱救急提高到缓解水资源短缺、保护生态环境的战略高度,提高人工影响天气的科学决策水平和有效应对能力,提高作业效益,逐步开展人工防雹、人工消雾、消云、消雨等作业。

——总投资:300万元。

――建设时间:2011-2015年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气象防灾减灾管理体制和机制建设

在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下,进一步完善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绩效评估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确保行政领导责任制落到实处。加强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协调联动,建立市应急办指挥部与成员单位、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协调机制,建立健全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气象防灾减灾的制度和机制。逐步形成“政府领导、气象预警、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害体系和机制。全面提高区域和全社会的抗风险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和谐阳江建设。

(二)加大气象防灾减灾的资金投入

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3号),气象事业“坚持气象部门和地方政府双重领导、以气象部门为主的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稳定增长的财政投入机制,把增强气象能力建设纳入各级财政预算”。按照气象部门“工作在当地、服务在当地、效益也在当地”的特点,将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纳入各级财政预算,要建立稳定增长的财政投入机制和渠道,落实规划项目资金,建立项目维持经费落实的长效机制,确保已有的建设项目和气象仪器设备能发挥最大效益。

(三)加强气象灾害科技支撑能力建设

加快气象防灾减灾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切实加强气象灾害发生机理、预报和防御等科学技术研究,着力提升气象灾害监测和预报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强气象防灾减灾科学数据平台建设,并把共享和整合作为重点,推进网络化气象防灾减灾科技资源共享体系和机制建设,加强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与机制建设。

(四)努力提高全社会气象灾害防范意识

篇3:英山局气象事业“十二五”规划

记者从云南省气象局获悉, 《云南省“十二五”气象防灾减灾专项规划编制方案》》 (以下简称《专项规划》) 于今年7月份启动。

据介绍, 《专项规划》立足于实现云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 在总结“十一五”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学习考察省外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和能力建设、充分借鉴国内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的基础上, 提出“十二五”期间云南省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重点工程和保障措施, 为建成结构完善、功能先进、服务到位的与云南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相适应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 力争云南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接近全国先进水平提供科学指导。《专项规划》是受云南省气象局委托, 由云南省委政策研究室牵头承担, 省政府办公厅、省发展改革委等单位配合的重大项目, 体现了云南省气象局开放、合作与借助外力来推动气象事业发展的新理念。

篇4:英山局气象事业“十二五”规划

作为我市“十二五”规划体系的组成部分,档案事业发展规划是为指导我市档案事业“十二五”时期的科学发展,发挥档案工作在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而制定的。

据陈乐人介绍,市档案局在全面总结“十一五”期间我市档案事业发展的基础上,深入开展调研,理清工作思路,认真开展研究,明确了“十二五”时期我市档案事业的指导思想,即: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全面实施档案事业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安全第一发展战略,大力推进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确保安全保密的档案安全体系的“三个体系”建设,大力加强档案馆室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档案馆档案安全保管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档案利用中心、政府信息查阅中心和电子文件(档案)备份中心的“五位一体”功能,使档案馆设施和档案工作服务质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促进档案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做出新贡献。

紧扣指导思想,规划从档案资源极大丰富、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安全保管全面增强、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档案馆建设取得新突破和行政管理水平显著提高六个方面明确了“十二五”时期的发展目标,明确了六项务实具体的工作任务和四项保障措施。

陈乐人特别指出,档案事业发展规划适应了市委市政府和国家档案局新时期提出的新要求,指导思想简洁明晰,主要任务与主要目标紧密结合,保障措施突出了加强宣传、深化科研、提升队伍素质、强化监督检查四个关键要素,充分体现了与首都地位相适应的档案事业发展新观点。

她还针对与会媒体提出的档案服务方式、市档案馆馆藏特色、档案征集、数字档案馆、市档案馆新馆建设等问题进行了回答。

新华社、北京电视台、《人民日报》北京站和海外版、《北京日报》、《北京晚报》、《中国档案》、中国档案报、千龙网、香港大公报、香港文汇报、日本经济新闻等近40家中外媒体参加了发布会,首都之窗网站对发布会进行了全程直播。据不完全统计,发布会后,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新闻社、北京日报、中国档案报等共计刊登、播发有关报道近30篇、次,香港大公报、文汇报以及日本、韩国等媒体均对规划进行了客观报道。

篇5:乌海气象局十二五规划方案

气象事业是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公共安全和人民生活的科技型基础性公益事业。按照自治区气象局 “十二五”规划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做好我市气象事业发展“十二五”计划,对于贯彻和落实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成果,开发和利用乌海地区的气候资源,实施好气象防灾减灾,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公共安全和人民生活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按照满足上级气象部门总体要求、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气象服务的要求、满足乌海市气象事业快速、持续发展的要求,编制本“十二五”发展规划。

一、基础设施现状与需求分析

1、乌海市基本情况

乌海市于1976年建市,是一座新兴的资源型工业城市,全市总人口50万人,国土面积1754平方公里,黄河穿市而过,流经乌海105公里。乌海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经过30年的开发建设,初步建立起以煤炭、化工、建材、特色冶金、机械加工为支柱产业的工业经济体系和以蔬菜、水果及深加工为主的城郊型农业体系。乌海市的发展目标是:

工业方面,加快高载能完善配套,推进循环经济建设,争取建设内蒙古的重化工业基地;

农业方面,建设以乳肉、蔬菜、葡萄为支柱产业的高效特色农业;

城市建设,兴建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山水园林生态绿洲型城市;打造内蒙古西部地区中心城市的目标;

第三产业的目标是,建设包括人流、信息流、现代物流业在 内的小三角服务中心,形成投资在周边、消费在乌海的局面。

2、局内基本情况

全局在职干部职工51人,包括公务员8名,事业编制43名。科室机构:经区局批复成立的有办公室,业务科,气象台,民航气象台,后勤中心。

根据服务地方的需要和区局要求组建的机构有:科技服务中心,生态监测中心,决策服务中心,人影办,法制办,防雷中心、防雷工程公司。

目前的业务服务范围:预报、测报、民航气象、科技服务、影视广告、雷达、人影、生态、防雷防静电检测和审、检、验。

3、地方对气象的需求

从传统气象业务的角度来看,地方对气象的需求不多。作为典型的工业城市,乌海市的国土面积比旗县还要小,仅有耕地10万亩,农业产值所占比重仅有1%。从可能形成气象灾害或气象衍生灾害的自然条件来看,降水量少,雷暴、冰雹天气也少,地方经济建设对气象灾害的敏感性,显然比别的盟市要小得多。我局近年来实施的拓展工作领域的策略,使地方对气象的需求发生了改变。比如通过与飞机场共建气象台的方式承担民航气象保障的做法;与军工企业合作开展人影系列产品研制的做法;以课题方式介入地方城市、水利、建筑、生态建设、交通、环保、大型活动等项目开展服务;通过这些活动,使我们自身的视野已经从传统业务的涵盖范围得到了很大的解放,市委政府领导也通过我们拓展工作领域、增加工作内容和实际发挥的作用,对于气象在乌海市经济社会中的作为予以充分的肯定。近年来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明显加大了对气象事业发展的投入,对气象部门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提供更加准确及时的预报产品,在改善生态环境及 城市建设方面能有更大的作为,要求建立应对突发自然灾害的应急预案,提高防灾减灾能力,要求气象在建设山水园林生态绿洲型城市、打造内蒙古西部地区中心城市战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围绕“三个气象” 理念,把发展作为气象工作的第一要务,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科技为先导,面向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科技发展前沿;努力提高气象服务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紧紧围绕气象预报准确率和服务能力的提高,加强气象科技创新,依法发展气象事业。

2、奋斗目标

(1)努力建立基本适应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气象服务体系。抓住切合乌海实际的重点自选内容,实现拓展领域与增强内功并重,提高运行质量,巩固改革成果,使我局气象业务能力、服务能力、促进气象事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有一个明显的提高。明显拓宽服务领域,全面开展防灾减灾、生态环境保护、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科技扶贫、环境气象、生活指数方面的服务。

(2)国家气象事业和地方气象事业协调发展,地方气象事业费明显增加。气象台站的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

(3)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短期、中期天气预报准确率和短期气候预测水平明显提高,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和人工影响天气能力显著增强。

(4)气象文化氛围逐步形成,社会形象和地位进一步提高,职工的工作、生活环境和职工生活质量在当地达到中等以上水平,能为当地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更加优质的气象服务。

三、主要建设和工作任务

1、气象综合探测

地面气象观测:完成一般站的工作,业务运行保持稳定。为航空飞行提供实时气象资料,实现所有气象资料的完全共享。提供丰富、快捷、准确的预报产品,建立航空气象服务模式。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并有效落实,为航空飞行气象服务模式推广积累经验。为人工增雨指挥作业及其他专业飞行提供服务并积累经验。

积极争取自治区气象局和市政府投资,建设好4个6要素自动站。完善气候生态环境监测业务,开展并完善城市气象环境监测业务。要有计划的对业务人员进行滚动培训,制定定期考核上岗制度,组织不同范围的业务技能竞赛和业务检查。

天气雷达监测:进一步提高数字化天气雷达对降水天气,特别是暴雨、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的监测和预警能力。

卫星遥感监测系统:积极争取政府投资,建设卫星遥感监测系统,加强对黄河防凌、生态环境的监测,提高为政府服务的能力。

2、气象信息网络

通信网络:依托宽带网和新一代气象卫星接收系统,完善电视会议、远程培训教育等功能,提高办公效率;充分利用信息平台实现无纸办公、实现基本气象观测资料及加密观测资料的实时传输。

计算机系统:完善信息网络传输业务监控系统,建立和完善 面向社会的基本气象信息服务系统,真正实现基本气象信息资源的共享。

3、基本气象信息加工分析预测

资料处理和诊断分析:开发气象卫星、天气雷达等资料应用的处理技术和诊断分析方法。

天气预报:以提高预报准确率为核心,优化业务平台建设,实现能连续滚动发布定时、定点、定量和可视化的短期天气预报;完善城市气象指数预报业务系统,加强数值预报产品的解释应用,提高预报的时空分辨率,使预报的空间精度达到5km。进一步完善预报质量评价系统,开展天气预报满意度评价工作。

气候资料业务:建设短期气候预测的历史资料业务数据库和气象服务数据库系统;建设气象非实时资料存储检索系统,实现非实时气象信息的共享;加强气象资料的收集、质量控制、整编加工、应用服务的能力建设。

专业气象业务:充分利用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等技术,实现对气候生态环境、农牧业气象灾害的实时动态监测和预报;加强对农牧业气候区划的进一步深化和细化工作,提高合理开发利用农牧业气候资源的能力和水平,加强对重点工程建设和重点企业单位专项气象服务的技术开发。

4、气象服务

决策气象服务:建设党政领导部门决策气象服务系统;开发研制决策气象服务工作平台、技术软件和服务产品,建立面向党政领导部门的网络化服务系统,增加直观、形象、多样、针对性强的决策服务产品;切实做好气候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及气候评价工作,积极参加政府防灾减灾方案及相关政策的制订和组 织实施。

公众气象服务:改进公众电视天气预报的内容和形式,增加实时信息、多要素和指数预报,利用乌海市政府信息网建立气象信息站网页,为广大公众和社会各界提供高质量的气象信息。积极与当地媒体建立刊播、插播、增播制度,充分利用当地电视、广播、电话、手机短信、互联网、报纸等多种现代传媒向社会提供广泛的公众服务产品。开展重大灾害性天气预报、警报服务,依法加强气象信息传播的管理工作。

专业气象服务和科技服务:加快专业气象服务信息制作分发服务系统建设,为各行各业提供各具特色的专业气象服务;建立和完善城市专业气象服务系统;拓展农牧业气象、医疗气象、环境气象、交通气象、旅游气象和人工影响局部天气、防御雷电灾害等专业气象服务领域;围绕国家及地方重点工程和发展区域经济的重点开发项目的建设,主动做好专项气象保障服务。

应急响应机制:增强防灾减灾意识,针对乌海市经济建设跨越式发展的需求,加强中短期预报系统、短时监测预报系统、气象情报收集系统、短期气候预测系统、农业气象预报系统等基本业务系统建设,形成较完善的防灾减灾体系,建立健全自然灾害应急响应机制,充分利用方便快捷的网络手段,保证在第一时间将气象信息传送到党政领导手中。

城市环境气象服务:开展城市空气污染气象条件、空气质量预报和与人体健康关系密切的紫外线强度、花粉浓度、人体舒适度和医疗等气象服务;开展与环境有关的城市建设、交通、防火以及冰冻、含尘量、能见度等其他专项气象服务。

人工影响天气服务:加强人工影响局部天气基础设施建设,推 进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现代化:建设人工影响天气指挥系统,并努力充实其功能,实现立体化作业,形成地方投入的长效机制,实现效益最大化。完善人工影响局部天气综合技术系统,形成科学的人工增雨、防雹作业技术体系,提高作业的科技水平和总体效益;以增加全年有效降水量,为缓解干旱缺水和改善我市生态环境,开发更多的水资源。

防雷减灾服务:开展雷电灾害监测预警服务;建立防雷检测网络化管理,依法开展防雷装置的设计审核,加强对防雷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建立雷电灾情收集鉴定和评估业务系统,开展防雷产品检测业务,提高防雷减灾服务的综合能力。

5、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

“十二五”后期我局人员退休较多,要严把人员“入口”关,加大引进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的力度,新进入的人员应当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按照拓展技能、提高素质的要求,建设精干高效的气象队伍。加强与气象现代化建设、科技创新、科技服务与产业发展和行政管理相适应的气象继续教育与岗位培训。加强气象科技学科带头人队伍建设,通过深造、项目带动、科研攻关和业务实践等多种方式,加快学科带头人的培养步伐。要加强科学管理,提高决策水平。按照机构健全、人员精干的要求,建立和完善权责一致、各负其责的管理机制。要强化管理制度建设,建立和健全业务服务、安全生产、环境卫生、行政接待、考核奖励等管理制度,完善岗位工作规范,教育和约束职工遵守职工守则,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大力选拔忠诚于气象事业、富有创新精神、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养的优秀年轻干部担任中层领导职务。要在每个岗位培养1-2名既熟练掌握某一领域岗 位专门技能,又具有一定气象及相关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科技文化综合素质较高的复合技能型人才。

6、精神文明建设

创建学习型部门,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建立和完善思想政治工作领导责任制,努力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加强和改进气象宣传,加强文化设施建设,积极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丰富职工的精神生活;关心和重视退休干部的学习和生活,充分发挥他们的余热。

继续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升文明单位档次。要继续开展规范化服务、文明服务示范窗口和竞赛活动,开展诚信建设,加强行风建设,自觉接受公众监督。2012年建成自治区级文明单位。

7、依法行政和党风廉政制度建设

完善依法行政监督机制。建立合法、合理,公开、公正的依法行政程序,规范气象行政执法行为。建立社会投诉制度、局务公开制度和群众来信来访制度,拓宽监督渠道,完善监督机制,充分发挥全社会的监督作用。要加强党风廉政教育,对职工进行经常性的党纪、政纪和法制教育。全面推行和不断完善局务公开制度,设立局务公开栏,促进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四、拟开展重要项目建设工作计划

根据“十二五”气象事业发展奋斗目标和建设任务的要求,在充分考虑需求的重要性、紧迫性以及建设任务连续性的基础上,拟争取自治区气象局和市政府立项建设以下重要工程项目:

1、建设乌海市气象防灾减灾系统

包括自动雨量网点、移动气象站网、地面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系统、精细天气预报系统、预报预警系统、灾害综合信息监测系统、灾害信息收集、传输和服务系统、灾害评估系统、应急响应机制、专业气象服务系统和决策服务系统、卫星遥感监测系统建设。

2、建设公共气象服务系统工程

建设内容包括,信息加工处理系统、气象预报发布系统、城市气象服务系统。引进湖州瑞万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城镇精细化预报系统,完善对乌海市所辖区、镇、乡预报。逐步完善乡、村信息站的建设。建立、健全信息采集、发送、加工及信息员培训、效益收集等项制度,在开展生态环境要素实时监测业务的同时,衍生相关服务产品,提高生态监测评估的能力和水平,服务于我地区农牧业生产和生态建设。

3、建设乌海市人工影响天气系统工程

以乌海为中心开展内蒙古西部区域人工影响天气,重点开展人工降雨,建立、完善以作业条件预报、作业决策指挥、效果评估为核心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业务系统,实现各类人工影响天气监测信息的快速收集、分析、显示和指导信息的传输,制定科学催化作业方案,适时指挥和指导外场作业,对作业效益进行综合评估、检验。建立作业催化、监测及效果长期检验系统,提高人工增雨服务的科技含量。以达到合理开发和利用空中水资源的目标。政府拟同意每年给予人工增雨专项资金满足该项工作的需求。

4、联合开展“三农信息系统”建设及延伸 “三农信息系统”的内容包括:乌海市三农概况、农区居民、特色农业、养殖业、龙头企业、林草业、生态环境、水利状况等。利用GPS、GIS、RS和多媒体技术的配接,对乌海市社会资源信息进行开发、处理和集成。建立满足不同需求的气象信息服务平台,利用乌海市政府信息网,为广大公众和社会各界提供高质量的气象信息。建立自动雨量站点向六要素自动气象站的升级,逐步建立移动气象站网,建立自然灾害信息预测、预警、传输、服务、灾害评估综合业务服务系统,建立健全自然灾害应急响应机制。

5、电厂建设气象服务系统

乌海是以能源工业为主的城市。“十一五”期间电厂装机多,“十二五”期间装机大幅增长。开展电厂专业气象服务,从节约电力能源,研究电力生产与气象因素的相关特性入手,通过分析,得出模型,进行推广应用。进行风能资源研究,为风电、煤电、水电互相补充提供气象服务。

6、城市环境气象监测、预报服务

利用气象局与环境保护局双方现有的监测站网、历史资料和实时监测数据、现代化业务系统,为双方的科研、学科建设与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拟开展的项目有:气象条件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研究;空气污染预测预报研究;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新上项目和已有工程可能开展的气候环境影响评价;各工业园区开展的气候、环境监测研究与开发;自然灾害和安全生产应急处置的监测与服务。

7、气象在生态建设中的应用

在开展生态环境要素实时监测业务的同时,衍生相关服务产品,研究寒冷地区温棚增温防冻技术,通过推广应用,提高生态 监测评估的能力和水平,服务于我市农牧业生产和生态建设。开展土壤墒情、植被盖度、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动态监测,进行监测数据对比分析,提出生态变化状况和咨询建议。为生态项目区开展植物多样性生长适应性气象观测研究,为我市林木草业的引种提供气候适应性服务,应用农业气候区划成果,进一步开发和利用乌海地区气候资源,为乌海地区菜篮子工程建设和城郊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对温棚内不同蔬菜品种蔬菜冻害防御技术开展研究。

8、黄河乌海段凌汛预警系统研究

乌海属于黄河上游,是黄河进入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区段、也是内蒙古境内黄河最后封冻、最先开河的独特区位,为党政领导及防汛部门提供决策依据,为抢险抗灾赢得主动。对黄河乌海段流凌日期和开、封河日期以及凌险的预警预测进行预报,建立与凌险相关因子的预报模型。

9、高速公路气象服务系统

乌海是通向西部的重要通道,研制以乌海为中心的高速公路气象保障服务系统。为高速公路提供预警,气候保障服务,公路气象预报。开展影响交通的沙尘暴、冻雨、大雾、大雨、雪、大风、结冰、低能见度的路面状况监测服务。

10、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气象服务延伸

“十二五”期间,黄河乌海段水利枢纽工程将开工建设并投入使用,在城区建立大坝蓄水,水面可达100多平方公里。水库蓄水后形成局部小气候和水气循环,有利于植物、动物的生长,拟研究水库周围生态系统变化与气象条件关系。尝试库区上游降雨分布量与水库蓄水水位变化的关系研究和局地小气候的变化研 究。

11、气象信息及时化服务系统

充分利用现代数据库管理技术,通信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建立一个有效存储、易于管理、方便查询分析、实时生成各种信息及所需的数据,与联通合作建立信息发射平台,针对不同天气现象,不同的用户群体发送不同形式的气象信息和服务内容。地方政府和党政部门以及各企事业单位对气象信息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细,对提供气象信息的时效要求越来越短,对气象信息内容的全面性和形式的多样性也有越来越高的要求。满足各个部门对气象信息日益增长需求,使气象服务上一个新台阶,气象服务在地方经济发展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开发不同需求气象信息及时化服务系统是迫在眉睫的一项工作

项目由系统管理、数据采集、数据管理、资料查询、资料统计、资料分析,气候概况,信息产品等模块和信息发送平台、信息终端用户构成。

12、建设数字乌海“三农”气象信息网络系统

随着乌海市城乡一体化的推进,着力提升“三农”的内在品质和质量,增强发展能力,已成为信息化建设的必然使命。为了进一步巩固和优化“三农”信息服务,巩固城乡一体化的建设成果,为农牧民提供更好的优质服务,更好的配合乌海市政府建设数字乌海“三农”信息服务网络,同时建设乌海气象信息服务网络系统已成为必然。数字乌海“三农”信息服务系统是以乌海市“三农”内容为对象的数字化、网络化、可视化、智能化的信息系统的集成和应用。在依托数字乌海“三农”信息服务系统建设的基础上,开展乌海气象信息服务网络系统建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 上下联通,通过多种方式将信息传送的各级政府和用户手中,在我市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有力的作用,增强减灾防灾的有效性。

五、需要建设和投资的重点项目

项目一 内蒙古乌海市气象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背景和发展概况及依据

因为市内统一规划,我局办公楼在2006年实行置换搬迁,新建办公楼总面积5172平方米,其中精神文明活动室、会议室合并为186平方米,接待室55平方米,阅览室60平方米,健身房90平方米,科普馆110平方米,人工增雨基地680平方米,其余全部是业务用房。建设气象局办公楼时,中国气象局总共拔基建经费100万元,由于办公楼位于乌海新开发区,水、暖、电全部是临时设备,业务用电不能得到保证,尤其在居民用电高峰期,停电、电压过低、电压不稳等情况时常出现,给业务工作带来极大的不变,根据目前业务需求,为保证连续获取气象观测数据,必须保证用电稳定,但我局一直未进行电网专项改造,为此办公用电改造十分必要。

我局办公楼建成后暂时利用铁路系统实行供热,到目前为止因资金问题一直未与城市集中供热接通,因铁路供热已不能满足办公取暖供热需要,特别在冬季办公室温度在8—13度,急需与城市集中供热接通。2 项目建设内容、规模

乌海市气象局办公楼建成于2006年10月,总占地面积5600平方米,办公楼主体五层,局部六层,结构为框架,总建筑面积5172平方米,楼高24.0米。办公楼南有4000平方米需要绿化、硬化。

2.1 集中供热

2.1.1 管道铺设费用 φ200mm管道200米 2.1.2 管道改造土建工程: 土建费+人工费 2.2 电网改造

2.2.1 300KV箱式变压器一台 2.2.2 地缆线200 米 2.2.3 电网改造土建工程 2.3 庭院硬化面积1000平方米 2.4 道路建设100延长米×6米宽 2.5 绿化面积2400平方米 以上各项总计需建设资金97.0万元 3 项目实施地点情况

气象局办公楼位于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滨河开发新区,该区是市属规划的行政、办公、金融区域。按照全市的统一规划,市行政中心、党政等各有关单位均入户该开发区。气象局位于创业路东,四合木街南路口处。

项目二 内蒙古乌海市气象局业务楼综合改善 1 项目的背景和发展概况及依据

我局业务楼在建设初期由于资金缺口较大,对其外部只采用简单的涂料粉刷。由于业务楼位于乌海滨河新区的繁华地带,随着城市建设的脚步越来越快,其外观与周围建筑已经格格不入,直接影响乌海市的整体形象工程,根据市政府整体规划要求,为了乌海市的美化亮化工程,对业务楼外表进行装修装饰迫在眉睫。2 项目建设内容、规模

乌海市气象局业务楼建成于2006年10月,总占地面积5600平方米,主体五层,局部六层,结构为框架,总建筑面积5172平方米,楼高24.0米,长66米,宽15米。2.1 外挂石材 76.8万元 2.2 亮化工程6.5万元 2.2.1 LED灯带+霓虹灯

2.2.2 大楼外西墙LED电子显示屏 2.3 门厅改造5.0万元

2.3.1 拆除玻璃门、玻璃雨篷等并重新安装 2.3.2 电子感应自动门改造 以上各项总计需建设资金88.3万元 3 项目实施地点情况

气象局业务楼位于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滨河新区交通要塞,按照乌海市城市规划的总体布局,书法艺术和城市发展要有机融合,将书法元素融入城市建设之中,逐步打造成极富文化内涵和地域风情的“生态绿洲型”新城区。鉴于我局业务楼建成较早,外装修陈旧,与滨河新区整体建筑外观存有差距,直接影响滨河新区的整体形象。按照全市的统一规划,要将滨河新区建成集旅游观光、文化教育、行政商务办公、商贸居住为一体的开发区,全市行政中心、党政等各有关单位均要迁入该开发区。气象局位于创业路东,四合木街南路口处。是市属规划的行政、办公、金融区域交叉点。

项目三 气象仪器设备试验研发基地建设项目的背景和发展概况及依据

自我局与五五六厂联合开发的增雨防雹火箭及其发射系统问世后,得到各地用户的肯定和好评,并陆续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两项专利,获得国家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等五部局颁发的“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获得科技部颁发的“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证 书”。新开发人影系列产品8个:机载增雨催化系统1型、2型、3型及其催化烟条、地面烟炉立式和卧式及烟条、无人驾驶飞机子烟弹和RY2—7100型增雨防雹火箭。其中三个产品通过鉴定并已开始投放市场。随着我国人影事业的蓬勃发展,对人影装备的需求将不断增加,围绕人影系列产品的开发制造也将会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目前各地区使用多要素自动站需求量增加,由我局与厂家联合研发的自动气象站已研发出样品,并投入市场进行试验。2 项目建设内容、规模

改造装修气象局办公楼东侧建筑拟作为气象仪器设备试验研发基地,该建筑已建成,总面积2286m,框架结构,整体五层,局部六层。能够满足设备试验研发需要。3 项目总体目标和阶段绩效考核指标

拟改造装修的楼房位置理想,改造后可解决以下业务问题: 人工增雨系列产品、自动站仪器检测及拷机。培训人工增雨作业及气象仪器使用维护业务人员。多功能综合试验及基地。项目四 乌海市气象局饮用水净化 1 项目的背景和发展概况及依据

我们这里饮用自来水主要以地下水为主,长期以来我们这里的水质一直不符合饮用标准,主要是由于整个地区水质氟、砷的含量严重超标,人们长期饮用这样的水,造成了人体骨质疏松,牙齿脱落,严重的导致癌症等各种疾病频发,这几年来我局职工的癌症发病率直线上升,当地自来水公司的自来水的也因水的处理没有达标,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为此我

2们准备购置水处理设备,改善职工的饮水质量。2 项目建设内容、规模

我局现在共管辖3个区、人工增雨基地、飞机场气象台,需购置水处理设备共5台。3 项目资金测算

给5个台站购置瑞和源商用纯水机(6350GH); 5台×9万元/台=45万元。

总计45万元

该项目如获得批准,我们将在5个台站同时安装建设。

六、存在问题和现状分析

主要是业务能力不强、服务水平不高、气象事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较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天气预报准确率不够高。自主创新少,引进消化吸收不够, 科技对提高天气预警预报能力的支撑力不强。

2、网络信息资源和技术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保障力量薄弱。因受业务、服务能力限制,需要拓展的业务启动不了。

3、专业气象服务产品科技含量不高,缺乏深加工,专业专项服务针对性不强,以公众产品代替专业服务产品的现象仍存在。科技成果水平低,实用性差、针对性不强,科技生产力的效益不能得到有效发挥。

4、职工总量不少,科技人员也虽然很多,但高素质人员和可用之材较少,特别是缺乏领军人才。有理论有经验的科技人才缺乏,科研工作总是在较低水平上徘徊。表现为科技人员知识结 构单

篇6:涉县人社局十二五规划汇报

“十二五”期间重点工作发展规划

(2010年12月7日)“十二五”时期,是我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城乡统筹发展的加速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黄金期,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推动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对加快三省交界区域次中心城市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十二五”期间,重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多层次全方位促进就业增长,不断发展壮大劳务经济 一是继续强化目标责任体系。坚持把新增就业和控制失业率列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把就业再就业工作摆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做到工作责任、政策落实、资金投入、措施保障“四个到位”。二是逐步放开各项优惠政策。将享受税费优惠政策的覆盖范围扩大到城乡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劳动者,对他们自主创业提供小额担保贷款扶持。三是健全统筹城乡的就业制度。逐步取消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对农民进城就业、参加社保等方面的政策限制,建立城乡平等的就业制度;对不同就业群体,在就业渠道、就业岗位、就业服务、经费保障等方面,建立不同援助制度。四是突出对城乡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加强“阳光工程”培训和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满足现代农业和现代工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广泛开展技能竞赛、岗位练兵和技术创新活动,加快中高级技能人才培养,不断提高劳动者就业竞争力。五是健全完善城乡就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人力资源市场的服务功能,提升市场服务就业的效率和质量;着力健全乡镇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建设,落实基层工作人员经费,改善办公条件,激发基层劳务站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六是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加大我县“靠得住”人力资源品牌宣传和推介,培育一批品德优良、技术过硬,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形象代言人,进一步提升品牌的知名度。七是实施靠大联强战略。在巩固与中国北方人才市场、北京电梯协会等传统合作伙伴关系的基础上,继续围绕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搞活劳务输出,年开辟百人以上劳务输出基地10个以上,有组织、有计划地输出城乡劳动力,努力拓展就业空间。八是实施项目拉动就业。把重大项目、园区建设等作为拉动就业的重要载体,搞好服务,大力挖掘县内就业岗位,在项目开工时,帮助项目单位搞好人力资源规划和储备;项目投产时,落实人员配置和技能培训;项目运营时,搞好劳动合同签订、社会保险关系转接等全程人力资源服务。九是实施创业带动就业。全面贯彻落实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把返乡创业与引进项目同等重视,同等对待,同等服务,努力营造重商、亲商、安商的良好氛围,推动“民工潮”向“创业潮”转变。

“十二五”期间,力争全县新增就业岗位1.5万个,就业困难

人员实现再就业1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5万人。

二、统筹推进城乡社保制度建设,努力实现全民保障的目标围绕“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的目标,不断扩大社会保障

覆盖范围,提高待遇水平,努力构建人员范围广覆盖,保障水平多层次,制度办法可衔接,管理服务现代化的全民社会保障体系。到“十二五”期末,全县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工伤、失业、医疗、生育五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3.2万人、2.7万人、2.2万人、4.1万人、1.1万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分别达到1.8万人、20万人。进一步提高各类参保人员享保待遇,努力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伤有所治、失有所助、育有所保”的目的。

一是狠抓社保扩面征缴。落实扩面工作目标责任制,以非公有制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为扩面重点,不断加大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二是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在进一步健全养老、工伤、失业、医疗、生育等社会保障制度机制的基础上,着力完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力争使我县新农保工作成为全省、全国的样板;积极探索开展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尽快把城镇无业居民纳入社会保障范畴,实现养老保险全覆盖。三是努力提升社会保障待遇。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政策,及时足额调整各类参保人员享保待遇;在完善养老保险省级统筹的同时,加快推进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工作,逐步缩小不同参保对象之间缴费额度和享保待遇差距。四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服务。制定完善各险种之间衔接办法,方便各类参保对象社会保险关系转移;加快“金保工程”建设,构建省、市、县三级联网、资源共享的网络信息平台,方便各类参保对象信息查询;探索实施社会保障“一卡通”,为各类参保人员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三、建立健全人才工作机制,着力打造各类人才聚集高地

创新选人用人工作机制,加强人才培养、评价、选拔、使用、流动管理,大力营造以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的优良人才环境,努力培养和造就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到2015年,全县人才总量从现在的1.6万人增加到1.9万人,创新创业型人才显著增加,高技能人才的比重明显提高,人才分布、层次、类型结构等进一步趋于合理。

一是以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为重点,加大引才力度。对来涉工作的高层次人才在住房保障、家属子女就业入学等方面提供政策上的优惠;依托龙西工业聚集区,创建高层次人才创业基地,鼓励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带课题、项目、成果、资金到园区发展;以引进创业创新型人才为重点,到全国各地的重点高校和科研基地招才引智;紧紧围绕我县产业结构调整和重点项目建设,有针对性地引进一批急需的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努力形成“依托项目引人才,引进人才上项目”的良性循环。二是努力加强培训教育工作,全面提升现有人才队伍素质。与省内外知名院校合作建立高层次人才培训基地,每年有重点地从现有专家、学科和技术带头人、具有较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员中选拔一批人才到国内著名高校、科研院所、大公司访问、研修;加强对现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学科技术带头人、优秀拔尖人才的管理和培养,对优秀人才在进修学习、项目立项、科研经费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建立人才终身学习培训体系,公务员在职培训每年不少于12天,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覆盖面达到90%以上。三是继续深化改革,不断完善人事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公务员考核奖励、职务任免、职务升降、培训等一系

列管理规章制度;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管理制度,研究和完善科学设岗、竞争上岗、以岗定酬、合同管理、辞职解聘等配套管理制度和科学化用人机制,逐步建立健全事业单位人员社会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加快事业单位内部分配制度改革,逐步建立符合各类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的事业单位薪酬制度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四是完善人才工作机制,保护人才创新积极性。建立公开、公平、平等、竞争的选人、用人机制,真正形成竞争有序、人才辈出的用人环境,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开辟绿色通道;研究制定优秀人才表彰奖励办法,对为涉县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科技人才、高层经营管理人才、优秀专业技术人才、高素质的技工人才和农村实用技术人才进行表彰奖励。

上一篇:3年级Sports英语作文下一篇:保姆雇佣合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