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城市规划视角研究气象探测环境保护途径论文

2024-05-02

从城市规划视角研究气象探测环境保护途径论文(精选7篇)

篇1:从城市规划视角研究气象探测环境保护途径论文

从猪场规划设计的角度探讨减少环境污染的途径

选摘:畜牧工程网

近十多年来,我国的养猪业向集约化和规模化方向迅速发展,但由于忽视了对猪粪污水的处理和利用,造成了日趋势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特别是大、中型集约化养猪场面临环境治理的困扰尤为突出。因此,如何有效地控制和降低集约化养猪生产的环境污染,已成为畜牧生产与畜牧工程、环境保护和营养学工作者共同面临的急需解决的课题,本文拟就从猪场规划设计的角度,探讨减少环境污染的途径与工程措施,为研究建立适应集约化养猪业发展及环保要求的新型生态型猪场提供一些思路。

1问题分析

猪场最主要污染物是粪尿及其产生的有害气体。据测定,一头猪日排粪尿6kg左右(是人类的5倍)、年排粪量2.5t[1]。一个年产万头规模的养猪场,年排污量至少在3万t以上。无论集约化或小规模养猪生产,由于粪污处理不当等导致的环境污染,不仅直接影响周围环境和本场猪群的生产力和健康,而且间接影响产品品质、生产成本和效益,成为制约养猪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在规划设计猪场时,就必须充分考虑其生存发展环境、卫生防疫环境和粪污处理及利用环境等。但是许多猪场忽视了这一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猪场选址不当,给养猪业环境污染的治理带来困难

以往在建设猪场时,往往将运输、销售等因素考虑得多,而没有全面考虑产业布局的合理性及生态环境建设的同步发展,以致现有的大多数集约化猪场建设在人口较密集、土地占有量相对较少、交通方便的城市郊区及工矿区,使农脱节,粪便不能及时用于农田、果园,造成对环境的污染。猪场本身也因选址不当而遭受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居民生活“三废”污染。

1.2清粪工艺存在的问题

国内集约化猪场清粪方式主要有水冲粪、水泡粪(利用重力自流粪)、人工干清粪和机械清粪等几种。水冲粪或水泡粪的清粪方式可以提高劳动强度,但粪便与大量的水混合后,给后处理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同时,由于粪便中的大量营养物质溶于水中,使分离后的固体物料肥效大大降低,而污水处理的有机负荷却大大增加,粪污处理投入相应高,使猪场难以承受。人工清粪的特点是方法简便、投资少,且养分损失小;但缺点是劳动强度较大。我国部分猪场由于惧怕清除粪便的劳动力投入,期望机械清除,故靠加水作为刮粪的润滑剂。然而,机械清粪虽劳动生产率高,但设备的耐用性差且运行费用高,不太适合我国的国情。因此,目前许多猪场仍然在采用产生严重污染的水冲粪工艺,且部分猪场采用明沟排污,雨水、污水没有做到分别收集;这是造成粪污任意流失导致环境污染、粪污不能作为资源利用的重要原因。

1.3粪污处理工艺商讨不当,环保设施不配套

我国现有的集约化猪场的绝大多数在设计之初,没有充分考虑粪污处理设施或处理工艺不符合要求,造成粪尿渗漏,大量氮、磷渗入地下或流入水体,引起土壤、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2]。

部分猪场采用生态循环的方式进行粪污处理,其处理效果显著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由于猪场饲养规模往往偏大,粪污的排放总量与周围农田面积和农作物的消纳能力不匹配,且未能解决农田及农作物在非施肥期间的粪污出路问题,致使部分粪污无法及时消纳,导致地表水的富营养化。除生态循环利用处理方式外,大部分猪场粪污处理工程的关键是粪水处理工艺的改进与提高。

1.4环境法规的不健全和资金短缺带来的问题

由于环境法规的不健全,绝大多数猪场在建场初期都未考虑猪粪污水的处理与利用,使得合内粪便得不到及时清理或清除不彻底,排到舍外的粪便未经处理直接露天堆放,从而导致猪场及其周围恶臭、蚊蝇孳生;大量的污水直接向外排放,水源受到严重破坏;有些猪场虽把环境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但业主由于资金短缺未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造成污染废弃物无法处理,造成对环境污染。

2减少环境污染的途径和工程措施

2.1正确选址,合理规划

合理规划与选址,是解决好环境污染问题的先决条件。我国近年颁布实施的《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NY/T388)、《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兽医防疫工作规程》(GB/T17823)、《无公害食品生猪饲养兽医防疫准则》(NY/T5031)、《无公害食品生猪饲养管理准则》(NY/T5033)和《畜禽养殖业环境管理技术规范》(HJ/T81)中,对合理选择猪场场址做了相应规定,必须遵循上述标准、规程、规范及社会公共卫生准则,使猪场既不致成为周围社会的污染源,又不受周围环境的污染。一是禁止在下列区域内建设养猪场: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及缓冲区;城市和城镇居民区,包括文教科研区、医疗区、商业区、工业区、游览区等人口集中地区;县级人民政府依法划定的禁养区域;国家或地方法律、法规规定需特殊保护的其它区域。若新建、改建、扩建的猪场选址在禁建区域附近建设的,应设在上述规定的禁建区域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处,场界与禁建区域边界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500m。二是猪场周围3000m无大型化工厂、矿厂、皮革、肉品加工、屠宰场或其他畜牧场污染源。场址应距离交通要道、公共场所、居民区、城镇、学校1000m以上,远离医院、畜产品加工厂、垃圾及污水处理场2000m以上,周围应有围墙或防疫沟,并建立绿化隔离带。三是场址用地应符合当地土地利用规划的要求,了解城乡中远期(20年以上)的发展情况;对于新建不足万头的猪场,从占地、水源、电力和粪便处理、利用环境等方面都应留有发展余地。四是从总体规划和保护环境出发,建场时必须把排污及配套设施规划在内,充分考虑粪污处理与利用的环境。选择地势高燥、背风、向阳、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水方便、无污染、排废方便、供电和交通方便的地方建场,既要着眼于近期效益,又要考虑长远环境,生态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2.2严格执行环境污染防治、控制规范和有关法规

国家环境总局于2001年4~5月、11月相继颁布实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畜禽养殖业环境管理技术规范》(HJ/T81)和《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等,是控制猪场环境污染的法规保障,标志着我国的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走向法制化与科学化的轨道。

《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实行综合利用优先,资源化、无害化和减量化的原则。”“畜禽养殖场污染防治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畜禽废渣综合利用措施必须在畜禽养殖场投入运营的同时予以落实。” 3 “畜禽养殖场排放污染物应按国家规定缴纳排污费;向水体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标准的,应按规定缴纳超标排污费。”

《畜禽养殖业环境管理技术规范》规定了畜禽养殖场的选址要求、场区布局与清粪工艺、畜禽粪便贮存、污水处理、固体粪肥的处理利用、饲料和饲养管理、病死畜禽尸体处理与处置、污染物监测等污染防治的基本技术要求。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了废水、恶臭排放标准和废渣无害化环境标准。就集约化养猪场而言,水冲粪工艺最高允许排水量:冬季2.5m3/百头·d,夏季3.5m3/百头·d;干清粪工艺最高允许排水量:冬季1.2m3/百头·d,夏季1.8m3/百头·d。集约化畜禽养殖业水污染允许日均排放浓度为:5日生化需氧量BOD5≤150mg/L,化学需氧量CODcr≤400mg/L,NH3-N≤80mg/L,P≤8.0mg/L,粪大肠菌群数≤1000个/100ml,蛔虫卵≤2.0个/L。集约化畜禽养殖业废渣无害化环境标准为蛔虫卵死亡率≥95%,粪大肠菌群数≤103个/kg;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为臭气浓度(无量纲)≤70。

2.3推行干集清粪工艺,从猪场排污方式即污染源头上减少排污总量

干(鲜)猪粪由人工收集、经清粪道清除,养分损失小,尿及污水从地下水道流出。其方法:一是可采用有一定坡度的实体地面猪床、低处设污水沟(明沟或上盖铁蓖子)的猪栏设计。二是对分娩舍和仔猪保育舍采用网床,其他猪群采用漏缝地板,其下可不设水冲和水泡粪沟,而设清粪道及排粪沟,网床及漏缝地板靠粪沟一侧用水泥柱支撑,网床及漏缝地板下的地面设10%的坡,尿和水由网和漏缝板落下,沿斜坡流入排粪沟,再由沟底最低处的侧地漏(离南墙粪沟排出口1m左右)经地下排污系统排至污水处理场;漏下的粪便则留在斜坡上,用与粪沟同宽的耙子将其淘入粪沟,再推至单元南墙外的集粪池,由专职清粪工及时推至粪处理场[3]。目前这种干集清粪技术在天津、北京、上海、广西、湖南等地的一些养猪场内已显示出了优越性。据有关部门调查,一个年出栏万头规模的猪场,每日排污量:水冲清粪方式为150~200m3/d;水泡清粪方式为100~120m3/d;人工干清粪方式为50~60m3/d。由此可见,采用人工干清粪方式比其他两种方式可减少排污总量的1/2~1/3[4]。

干清粪的目的在于尽量防止固体粪便与尿及污水混合,以简化粪污处理工艺及设备,为大幅度减少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制作优质有机肥和提高经济效益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新建、改建、扩建的养猪场应大力推行干集清粪工艺,采取有效措施将粪及时、单独清出,不可与尿、污水混合排出,并将产生的粪渣及时运至贮存或处理场所,实现日产日清;采用水冲粪、水泡清粪工艺的养猪场应逐步改为干集清粪工艺;同时,改进饮水系统、增加防漏装置,避免饮、漏水与粪便的混合,猪场的排水系统应实行雨水和污水收集输送系统分离等,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总量。

2.4因地制宜地设计、选择好粪污处理工艺

集约化猪场粪污处理工艺的设计,必须遵循技术集成和“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原则,从整个排污系统和粪水的水质与特性出发,因地制宜地对猪粪污水进行综合治量及资源化利用,力求工程投资少、技术可靠、效果好。

在猪场污水处理与利用方面,我国各地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开发,各地均有成功范例,各种报刊杂志也有大量研究和实例报道,与前述《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配套的《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的配套处理技术》中也提供了各种畜禽场污染物排放量和浓度、常用处理工艺及设计参数,本文不再赘述。目前,在采用厌氧——好氧(UASB-SBR)法处理技术研究方面有所突破,如对杭州灯塔养殖总场的高浓度猪粪污水进行处理,COD总去除率达98%,NH3—N去除率达99%以上,出水COD浓度不大于150mg/L,NH3—N浓度不大于15mg/L,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二级排放标准。此外,李长生等对具有我国特色的采用人工清粪方式、固液分离+UASB+SBR+水生植物塘的污水处理工艺和猪粪(渣)堆沤发酵生产有机肥的粪污处理新工艺进行了研究与应用,在降低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方面效果显著。其污水处理基本工艺流程见图

1、图2[4,5]。应强调的是,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各场气候条件、自然和经济条件不同,必须因地制宜并考虑利用方向来选择处理工艺和设备,不可照搬套用,还须注意防止处理过程中的二次污染。

猪粪污水→格栅→浓污水集水池→固液分离机→沉淀池→调节池→ UASB厌氧池→配水池→ SBR好氧池→混凝沉淀池→达标排放

杭州灯塔养殖总场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猪舍冲洗水→格栅→集水池→固液分离机→沉淀池→酸化调节池→ UASB厌氧池→ SBR好氧池→水生植物塘→排放

上海嘉定种畜场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2.5适度规模,种养结合,实施养猪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我国现阶段集约化猪场的规模主要有:3000头、5000头、10000头、15000头、20000头、25000头、50000头等10余种。为减少养猪业对环境污染造成压力,新建猪场的养殖规模,需根据不同地区自然、生态、社会环境等实际情况,结合本场区土地(包括与其他法人签约承诺消纳本地区产生粪便污水的土地)对粪污的消纳能力来确定,以3000~10000头为宜;禁止在市区建设猪场;对郊区养猪场建设进行统一布局并适当压缩和兼并,严格控制饲养数量;坚持农牧结合、种养平衡的原则,大力发展集约化生态养猪。

为了消除粪尿污染,一些国家已采取限制饲养规模的措施,荷兰是最早对环境污染关注的欧洲国家,由于粪尿过多,1984年起不再允许养猪和养禽规模的扩大。在德国,规定每km2饲养繁殖与妊娠猪、肥猪的密度分别为1483和3707头[6],正由于限制饲养规模,使粪尿产出量与农田、果园负荷量保持相对的均等,从而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在美国,动物粪便和污水全部使用于农田,不允许排放,即实行畜禽废弃物“零排放”制度[7]。我国在农业生产实践中有使用猪粪尿作肥料的丰富经验,每年每0.07ha农田、果园平均可施用2.0~3.0t,不但对农业生产有很大好处,而且可避免猪粪对环境的污染。尽管我国在一定时间内不可能实现“零排放”制度,但今后的集约化猪场规划中,应强调适度规模,推广种养结合模式,以便于猪粪污水等污染物的处理、消纳和控制。

3结语

集约化猪场污染防治是一个系统工程,污染的源头是粪尿,但粪尿本身并不是污染源,处理不当才会造成环境污染。为避免粪尿对环境的污染,需要通过整个规划和环境法规的有效执行来加强宏观与微观的长效管理;优化生产工艺、因地制宜选择好粪污处理工艺技术,实现猪场粪污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实行农牧结合,建立生态型猪场是实现养猪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不仅如此,还需要对猪场实行科学管理和营养养分调控,开发环保型饲料与畜用防臭剂等以减少排泄物及其气味的污染;并要求各级政府部门,尤其是各级部门和法律部门密切协作。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养猪业的污染防治走向科学化、制度化和无污染化,实现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三统一。

篇2:从城市规划视角研究气象探测环境保护途径论文

采用南京大学的三维非静力区域边界层模式,选取典型天气状况作为代表,对北京1980、1990、2000及2004年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冬夏两季的城市边界层特征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城市土地利用状况的改变对边界层热力及动力结构产生显著的影响,这种影响在夏季个例的日间尤为明显.如,由于建筑储热能力变化,地表反照率变化,导致城市表能量平衡重新分配,1980年个例较之2004年个例,夏季城市区域平均净辐射通量增加160 W・m-2.城市植被覆盖率减小,地表湿度降低,使得潜热通量最大减小81 W・m-2,感热通量则最大增加146 W・m-2.热通量和动量通量增大,地气相互作用的加剧,夏季城市区域气温增幅最大达2.2℃.建筑物高度及密度增大,湍能增强,且影响高度增大,混合层高度增加,使水汽等物质输送加强,分布更加均匀.城市动力粗糙度增加引起的阻尼作用在风速大时较明显,北京冬季日间风速较大,风速减少最大可达2.02 m・s-1;然而冬季大气层结较为稳定,湍能发展受到抑制,湍能及通量输送的`变化不如夏季个例明显;地表较为干燥、植被覆盖稀少,潜热减小及感热增加的变化幅度较小,增温变化也不如夏季个例明显.

作 者:王咏薇 蒋维楣 季崇萍 郭文利 王晓云 Wang Yong-Wei Jiang Wei-Mei Ji Chong-Ping Guo Wen-Li Wang Xiao-Yun  作者单位:王咏薇,蒋维楣,Wang Yong-Wei,Jiang Wei-Mei(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南京,210093)

季崇萍,郭文利,王晓云,Ji Chong-Ping,Guo Wen-Li,Wang Xiao-Yun(北京市气象局,北京,100089)

刊 名: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 年,卷(期):2006 42(6) 分类号:P4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   气象环境   城市边界层结构   地气相互作用  

篇3:从城市规划视角研究气象探测环境保护途径论文

亚里士多德早在他的“理想城邦”论述里就已经在尝试建立一个规模适度、诚信友爱、法制健全、公共服务完善的城市社会。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一样, 认为城邦是为了某种共同目的而建立的共同体, 根源于人的自然本性, 并且认为人超乎其他动物的本性在于他是有目的、有理性的群居动物, 是属于“社会性动物”, 人有语言、有理性、有目的, 他们凭借语言、通过交往、为着共同目的而结成城邦共同体, “城邦”就是人的自然本性在群居活动中的实现。马克思也肯定了亚里士多德对人之本质的定义:“人即使不像亚里士多德所说的那样, 天生是政治动物, 无论如何也是天生的社会动物。确切地说, 亚里士多德所下的定义是:人天生是城市的市民。”一定程度上, 亚里士多德论述的“理想城邦”与现在我们追求的“和谐城市”是相通的。

亚里士多德的“理想城邦”理论包括“公正”是政治共同体秩序的基础, 法治优于人之治和教育使城邦成为团体而达到统一。并提出了当政者要注意细节讲诚信;城邦必须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并要实现自给自足, 凡是对城邦共同体有卓越贡献的人理应在城邦中享有更加显赫的地位;城邦各部族间的失调易引发内乱;城邦的至善是不使城邦毁灭以及共同的文化活动使人们获得集体认同感等。我国正处于快速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中, 如何科学布局城市发展, 正确处理城市化、城镇化问题, 关系到我国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整体战略, 关系到科学发展观在城市化进程中如何落实。亚里士多德的这些理论时至今日仍对我国城市化推进及“城市病”的防治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一、合理进行城市规划, 控制人口规模

亚里士多德在论述城邦时, 用人的身体来比喻, 将城邦想象为一个有机体, 公民犹如身体的一部分, 与城邦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亚里士多德特别指出城邦在疆域大小方面应该有一个限度, 在城邦人口问题上, 人口如果过多, 不能有良好的社会秩序, 也就意味着不能有良好的法律, 这样的城邦, 最多只能自足, 而不能建立起真正的政体;人口规模如果过小, 则连自足都不能。因此, 亚里士多德认为“一个城邦的最佳人口界限, 就是人们在其中能有自己自足的舒适生活并且易于管理的最大人口数量。”

目前, 我国部分地区把“城市化”简单的看成是一个人口增加、行政区域变更、圈地扩大城市规模的过程。从亚里士多德的论述中就可以看到, 城市化决不等于城市建设规模的简单扩大化, 而在现代城市化过程中, 主要是依靠扩大城市建设来推动的, 各地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频现, 造成对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在目前的城市化进程中, 有的城市在城市定位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上不切实际, 大大超越了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的承载能力, 盲目追求高速度和高标准, 随意扩大城市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有的城市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中, 仍将大广场、CBD、会展中心等作为规划的重要内容。当城市化的外壳比其所需要填充的内容成长得更快时, 城市化的结果就可能只具有城市的外壳, 形成城市泡沫。

二、重视人居环境, 提升城市居民生活幸福感

亚里士多德认为“理想城邦”中的公民是有“闲暇”的, 有了闲暇, 公民才能培养自身善德, 积极从事城邦的政治活动、军事活动和各种宗教及文化娱乐活动, 才能实现城市的繁荣发展。

在现代社会, 公民的幸福与城市的幸福也是趋同的, 亚里士多德说:“一种善即或对于个人和对于城邦来说, 都是同一的, 然而获得和保持城邦的善显然更为重要, 更为完满。”公民没有独立于城邦至善的幸福, 他的幸福不过是分享共同善的幸福。公民唯有积极参与城邦伦理活动, 才能获得个人的幸福。现代城市必须相应提供一个更为安全、可靠、舒适和高效的环境, 供人们愉快地居住和高效率地工作。但日渐严重的“城市病”表明城市化没有达到这样的预期目标。在过去三十年的城市化过程中, 存在明显的重经济轻人文、重建设轻民生, 偏离了“以人为本”的原则, 造成现在城市面积越来越大、人口越来越多却越来越不适合居住的恶性循环。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人情淡漠、道德滑坡、居民亚健康等都是“城市病”最直接的症状。

以北京市为例, 正是这种城市布局的不平衡, 工作区与住宅区的高度集中和分离, 造成了交通流量在同一时间段内的单注重疏散城市功能向密集, 这自然就会形成大量住在四环、五环甚至六环的居民早晚往返于城郊之间, 使得连接城郊之间的交通系统不堪重负, 造成严重拥堵。

三、开展道德教育, 提升全体居民道德水平

亚里士多德明确指出德性是在一定的公共环境中逐渐形成的。人的“德性”分为两类:一类是理智的, 一类是伦理的。理智德性大多数由教导而生成、培养起来的, 因此需要经验和时间;伦理德性则是由风俗习惯沿袭而来, 没有一种伦理德性是自然生成的。我们的德性既非出于本性而生成, 也非反乎本性而生成, 而是自然地接受了它们, 通过习惯而达到完满。也就是说人们生来就具有接受德性的能力, 它首先以潜能的形式存在, 然后在风俗习惯的熏陶下把它慢慢展示出来, 这种看法与我国传统文化里“人之初, 性本善”有相似之处。在社会生活中要使整个城市充满善, 城市管理者必须着力提升公共道德教育, 并使整个道德教育横惯于社会、家庭、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等各个领域, 才能使整个公共道德走向自觉状态, 走向德性的自律, 走向和谐社会。

而在公共教育形式上, 亚里士多德主张以公办教育取代私人教育, “对教育的关心是全邦共同的责任, 而不是私人的事情。”他认为城邦要有一个统一的教育制度, “既然整个城邦有着惟一的目的, 那么很明显对所有的公民应实施同一种教育。”在亚里士多德看来, 城市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创建统一的教育制度, 使全体公民接受这种公共教育。

四、完善法制建设, 实现社会公平

“法律的实际意义却应该是促进全邦人民都能进入正义和善意的永久制度”, 正义在古代希腊历来被视为最重要、最高的伦理价值, 是“善”在伦理、政治中的直接、基本的表现, 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也将“公平正义”列入核心伦理价值体系当中。亚里士多德论述的正义有两个基本含义:守法和公平, 守法是规范城邦成员行为总体的正义, 公平是获得或分享利益方面的具体的正义。亚里士多德认为“法律应是正义的, 制定法律的人应以合乎美德的立法, 最好地表现城邦政治共同体 (包括统治者与被统治者) 的共同利益, 维护城邦社会的共同幸福。法律制定各种行为的共同准则, 要求人们的行为合乎德性。”亚里士多德认为好的法律是一经制订, 就需严格执行的, 任何人都不应避开法律自行其是, “法律作为一个出于思考和理智的规则是有强制性的。最好的办法是形成一个关于公共规则的正确的制度, 对德性的共同关切, 只有法律才能实现。”

亚里士多德十分注重法治与教育之间的相互作用, 认为“教育应由法律规定”, 从而把教育纳入到法治的管辖范围;他还看到教育对于法治的促进作用, “最有益的法律, 而且得到了所辖的全体公民的称道, 如果在政体范围内未能形成风尚及通过公民教育深入人心, 这样的法律就依然是无用的。”很显然, 在这里遵守法律习惯的培养指的是教育,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公民遵守法纪的习惯, 从而实现城市的和谐稳定, 推进城市化健康发展。

“人们为了安全, 来到城市;为了美好的生活, 聚居于城市”这是城市最基本的内涵。“十二五”时期, 无论是自然演化还是宏观调控, 中国城市必将进入一个从规模扩张到品质提升的整体转型时期。在现代“城市化”进程中必须在汲取国内理论思想和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重新思考、审视未来的城市化发展模式, 克服“城市病”, 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城市病”是城市化进程中很容易出现的一种现象。文章分析了“城市病”的内涵, 并就如何防治“城市病”提出了几点对策。

篇4:从城市规划视角研究气象探测环境保护途径论文

关键词:城市化;矛盾;研究视角

一、矛盾与冲突的表现

城市化对与农村而言,是在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中进行的,农村社会结构的分化和整合既是原有社会的分化过程,同时也是用新文化和制度规范对社会整体进行社会个体的重新整合过程,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各种矛盾和冲突就会显得异常突出和尖锐。笔者在两个假期的暑期调研中,通过实地的调研访谈发现,某村同样面临着这样的情况,该地区在实行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征收或者租用了农户的土地,随着城市化的进一步推进,征收的土地越来越多,农户手里的土地越来越少,矛盾与冲突也围绕土地越来越激烈,表现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比如:拖欠农民土地款、村民群体式上访、村干部殴打村民、村民围攻村委会、村民组织自卫小组等等。

二、用科学研究视角分析产生的原因

首先从农民的角度上来看,他们之所以会有这样的作为,有其必然性,笔者总结为以下原因:

1.农民心理认同的不适应。在调研中村民普遍反应自己还是希望自己是农民,不希望自己转为城市户口,转为城市户口后,自己就没有了土地,没有了在农村享受的一切待遇,谁都不愿意把自己逼上“绝路”。

2.农民就业无法得到保障。由于村民大多数处于初中文凭,除了种地田外没有其他特殊的技能可以谋生,失去土地后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出去打工,但是受到自身文化素质的限制外出打工也是处于“边缘”人的角色,从事的都是体力劳动,收入甚微。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农民来说,归咎原因,他们很自然的就把原因归到失去土地上,认为要是有土地就会怎样怎样。这个也是符合人的正常心理的。

3.农民收入单一。对于该地的失地农民来说,他们的收入就是900元每年的“口粮钱”,老年人再加上养老保险金和失地保险。还有每年的土地征收保险,其他的就只能靠自己打工,或者经商,但是这些对于本身素质就很低的农民来说是很困难的,他们缺乏经商经验和系统的技术知识。同样的道理,农民总会把这样的问题归咎到政府职能缺失上,认为政府没有为民谋福利。

4.农民与生俱来的“狡猾性”。作为农民本身,尤其是靠近城区的农民,由于身处的环境的影响,接触了各方面的人,他们的目的不再那么单一,思想也不再那么淳朴,就说土地价格吧,明明签了合同三年,或许有更高的价格,过了一年,村民就急着要回去,各种利益的驱使,往往会使头脑发热。试想一下如果可以拿到一百元钱,谁还愿意去拿十元钱呢?更何况现在的农民一般都不笨。

4.对干部缺乏信心。在调研中笔者发现,村民都认为有的干部参选的时候和村民的承诺很好,但是一旦当选进入管理阶层,就不再为民谋利,而是利用手中的职权为自己谋利,更有甚者对村民的不满进行打击报复。在他们看来,尊重我的权威是我领导你们的前提,非常时期非常手段这是必须的。因为部分干部如此,在村民眼中所有的干部都如此,所以,远离他们是最好的“自保”方式。

在以上这些条件下,该地农民把所有的关注点放在了土地上,认为只有土地才是他们走出这种困境的唯一出路,在条件相对允许下,他们会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努力,维护自身利益,有时候的过激行为也是必然的。

其次,从居委会的角度看,作为村民和政府之间的链接枢纽,居委会的角色也是多样化的。在这场矛盾与冲突的“战争中”笔者认为他的作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作为政策的执行者,在某种程度上必须坚守原责。作为居委会,他们不是所有政策的制定者,他们只能作为政策的宣传和传达者,还有任务的完成者,上级政府给的压力,他们只能把这个压力转嫁到村民的身上。而在他们看来村民总是不理解,不满足,这样的情况下讲道理,讲人情只不过是徒劳。

(2)由于自身素质的限制,很多事情不可能达到村民的期望值。也就像村民说的那样,这些村干部都是不为农民做事情的,不帶领他们致富的,但是在调研中笔者发现这些干部也是初中、小学文化,在这中素质的限制下,要让他们有很大的突破,其实难度比较大。用干部的话说“我自己都穷,我怎么带你们富裕啊?”

(3)趋利避害思想的影响。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质,居委会的干部也是人,他们为了自身利益,肯定会做出一些有违村民意愿,甚至损害村民利益的事情,甚至有的干部还未了能够获得更多利益,不惜以牺牲村民的民主为代价,这也是造成矛盾和冲突的一大原因。

(4)干部眼中的村民全然不讲理。在大多数干部看来村民是不讲理的,他们之所以天天闹,天天吼着上访,是因为他们不满足,黑心,得到了星星,想要月亮,如果再让他们得到月亮,不知道他们还想要什么?

作为干部,在他们看来,很多时候村民是不讲理的,眼光短浅的,为他们谋利,他们不知道,不领情,总想着贪图小便宜,那样的话,就没必要和他们讲理,依照他们的想法来做事。

最后,作为国家,之所以提出社区建设,是因为她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平台和载体,希望在当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能够依托农村社区的力量,整合农村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深化自治,最终的目的是达到维护农村稳定,发展农村经济,从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可以说国家提出新农村建设是好的,社区建设也是有利于居民的。

综上所述,笔者的观点是,造成某村土地矛盾与冲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村民自身素质不高,对于新的角色转变难以适应,新的观念难以适应,对政府依赖性比较强,对于脱困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政府方面存在着角色发错位和缺位现象,应该摆正、摆对角色,真正做到无愧于心。也就是说出现今天的不和谐景象,是村民和领导者共同造成的结果。(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

参考文献:

[1]潘光辉.城市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合理利益保护问题.[J].南方农村,2006(4)

[2]陈彬文.城市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问题思考[J].天府新论,2005(11)

[3]刘铮。王凯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农民失地”问题,2007(12)

篇5:低碳经济视角下城市环境研究论文

2.1.1对低碳经济实质的理解低碳经济主要是指通过绿色环保理念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措施制定,利用相关技术和制度的持续创新,包括对各种产业进行整合和转型,以及对新能源的充分开发和利用等多种政策、管理和技术手段,有效降低以煤炭和石油等石化能源的大量消耗,实现降低排放温室气体的数量,提高经济的发展层次和质量,兼顾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形成有机融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理念、形态和实现途径。从城市建设的层面说,低碳经济至少有两个非常重要的作用:①可以体现城市对于城市环境建设的责任意识和主要行为,满足节能环保目标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指标;②可以满足对经济建设结构进行科学合理调整以提升对能源的利用效率,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走的道路[1]。2.1.2对低碳城市内涵的认识低碳城市的价值已得到世界各个国家的共同认可,并成为许多城市建设的追求目标,在经济实现稳定发展的同时,付出最小环境代价换取城市环境的居住适宜性,对于城市自身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并逐渐落实,对低碳城市的理解,国内学者也有很多这方面的研究,有学者主张:低碳城市更应被确认为是对城市的经济发展模式、市民的消费理念以及整体生活方式的根本转变,在确保人们生活质量有稳定提高的基础上,推动降低碳排放数量的城市发展模式以及生活进行方式。对低碳城市理念的认同及具体建设是创设和谐社会坚持可持续发展最为具体和有力的探索实践,可以调动全民的广泛参与,具有长期的战略持续性,有利于实现共建以及共享兼顾的社会发展根本目标。

2.2低碳经济条件下的城市规划

2.2.1城市节能减排需要据相关资料统计内容显示,城市要消耗掉全球所有能源的3/4,而实际排放的温室气体要占排放总量的4/5。低碳经济和低碳城市的概念之所以引起很多人的高度关注,也是因为这是非常严重且刻不容缓的问题,低碳城市的概念和建设需要一些切实的硬性排放指标的严格约束。目前我国正在推动城市化建设,预计到2020年,城市化率要实现60%左右的规模。这么大规模的城市,如果在节能减排方面做不好,加之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产生新的能源需求,包括汽车等的更大范围普及,这些都导致了更趋严重的污染问题。城市化进程是为了满足国家工业化的发展目标,而过去的工业化发展途径并不适合目前的发展态势,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来的经济增长,既不现实,也没必要。尽可能实现节能减排,这是我国城市环境建设规划的前提和基础[2]2.2.2传统经济模式向低碳经济模式转变(1)要持续优化整个城市的整体经济投资与运营环境,实施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吸引具备一定高技术背景的跨国企业和机构来设立一些低碳经济性质的公司,包括投资企业、研发中心、服务中心、采购中心等。形成集团化系统化的低碳经济产业集群,对城市建设提供经济支撑。(2)要逐步建立健全专业和高端的`第三产业,借助信息化和物联网技术的支持,积极接受来自国际市场服务产业派发的外包服务业务。加大在服务产业上的建设投入,从各个方面提供充分的资源和坚强的支持,鼓励高端服务业的健康发展。(3)要将发展城市低碳经济与城市目前的支柱产业的产业结构紧密结合,推动对过剩和落后生产能力的改革,引进新的生产和管理技术,降低产品单位能耗,提升产品附加价值,促进支柱产业实现技术革新,对产业的生产结构进行优化和升级,以形成新的经济发展力量,推动低碳城市建设有更大进步。2.2.3建设低碳经济示范区低碳经济示范区是一个非常好的建设思路,低碳经济是城市未来建设的支柱性力量,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在具体发展的过程中,也会因为各种原因而形成完全不同的路径选择,为减少选择失误带来的负面影响,就必须通过尝试找到适合的出路,找到解决具体问题的方式方法。对于示范区建设,我国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示范区也就是一个特区,从政策层面到操作层面,会对一些低碳产业和节能技术措施更加倾斜,推动低碳经济取得更加稳定的发展。世界自然基金会于2008年将上海及保定这两个城市作为试点城市,推行低碳城市示范区项目,该项目主要从建筑节能设计、节能产品的制造及应用、可再生能源等几个领域,探索低碳经济建设发展的可行机制和模式,是非常有价值和有意义的一个尝试,并取得了非常可观的成绩。尤其是作为示范区,其参考价值非常大,对于国内其他城市的低碳城市建设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3低碳城市环境发展模式

3.1低碳城市发展模式的核心思想

低碳城市的发展应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为目标。“经济、低碳、生态、可行”将成为21世纪低碳经济城市发展的新挑战。低碳城市环境发展模式的核心思想在于强调以城市中各主体的行为为主导,以城市生态系统为依托,以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为支撑,在保障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2低碳城市的经济发展内容和措施

3.2.1低碳城市经济发展内容(1)在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实施低碳生产。为了实现低碳生产,我们需要实行可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循环经济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清洁生产是指从资源开采、产品生产、产品使用到废弃物处置的全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间接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2)低碳城市发展要不断提高服务业比重,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优化产业结构,降低碳排放强度。同时,特别重要的是发展低碳农业和发展低碳产业,推动低碳城市发展模式。3.2.2低碳城市环境发展的有效措施(1)低碳公共交通系统。城市交通是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源,发展低碳交通是未来的方向。低碳公交包含3个方面:①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以及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公交系统;②限制城市私家汽车作为城市交通工具,尽量减少交通需求量;③加大交通科技研发。(2)高比重的建筑节能。建筑节能是经济城市能源消耗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施工和维持建筑物运行是城市能源消耗的大户,低碳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绿色建筑。绿色建筑需要既能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又能为人们提供健康、可行、高效的工作和生活空间。(3)加强城市绿化体系建设,提高绿化水平。提高绿化面积,改善城市环境,植物可以有效吸收空气中的碳,从而降低城市的碳排放总量。(4)引导低碳消费模式。倡导良好的生活方式,开展资源节约活动,鼓励居民消费低碳产品。

4结语

低碳经济对于城市环境建设来说是必须要重点考虑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没有城市环境节能环保能力的整体提升,就没有城市健康发展的状态。低碳经济的基础就是节能减排,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降低高能耗企业和产业的发展。通过各方面的控制,将城市建设引入到更加健康和可持续的轨道上来。

参考文献:

[1]李秋正.低碳经济视角下港口物流对城市环境的负面影响研究--以宁波为例[J].生产力研究,2011

[2]夏堃堡.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J].环境保护,2008

[3]刘一凝.低碳经济与低碳城市的协同发展初探[J].财经界(学术版),2016

[4]刘璐.城市化背景下低碳经济发展给中国带来的启示[J].科技与管理,2015

[5]赵丽丽.新形势下低碳城市与低碳经济发展初探[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

篇6:从城市规划视角研究气象探测环境保护途径论文

文化景观是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景观, 它反映文化体系的特征和一个地区的地理特征。传统村落是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 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等价值。传统村落文化景观是村落文化的空间表现形式和物质载体, 反映了村落的建筑空间与环境结构。因此, 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保护已经成为我国多层次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我国从“文物保护”走向“文化景观保护”的重要实践途径。

以列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福建省东山县梧龙村为例, 通过对梧龙村自然地理与历史文化基因的调查与分析, 指出梧龙村落保护与发展规划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从文化景观视角提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的策略, 为传统村落保护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2 梧龙村地理与文化特征

2.1 梧龙村地理特征

梧龙村位于福建省东山县西埔镇东面, 始建于明永乐二年 (1404年) , 是林氏族人聚居的古村落。梧龙村现状总用地102.64hm2, 东邻庙后山, 西接庙山、虎山, 北靠鞍山, 南有面前山, 自西往南一条河渠呈半包围式环绕村落, 其地理形胜是理想的居住场所 (图1) 。

2.2 梧龙村文化特征

梧龙村遗存至今物质文化遗产有自明至清的祠堂、宫庙、城门及民居建筑, 融合了明清两朝代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每年农历二月十五 (春祭) 、农历八月十五 (秋祭) 进行的祭祖、扛酒、营安等民俗文化活动项目。梧龙村落的文化景观可归纳为由物质与非物质两大系统 (图2) 。

3 传统村落保护重要性与必要性

3.1 传统文化的传承需加强传统村落的保护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高速发展、人口转移与城市扩张, 传统村落正面临着消逝的厄运, 地域文化失语、生态环境退化、空间形式无根等问题正在蔓延。然而传统村落是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 传统文化这是传统村落的精神内涵, 两者相辅相成。保护好传统村落是保护传统文化的根基, 而传统文化的发扬则能使传统村落拥有更强的生命力。梧龙村传统文化的传承, 通过举办祭祀、扛酒、营安等富有传统节日、礼仪风俗等宗族传承的民俗文化活动, 使得传统文化在生活中就获得一个活态的展示空间与传承环境 (图3) 。同时, 达到强化“林氏”宗族的传承和延续, 以及对林氏名人及其事迹在梧龙村的宣传和传播, 扩大“林氏”传统文化影响范围, 也使梧龙村传统村落的文化精髓得传承以保护。[1]

3.2 文化景观的提升核心在于保护传统村落

传统村落包括古民居、古寺庙、古祠堂等传统建筑形态和有历史积淀的村落肌理格局, 也包括富有地方特色的风土人情与民俗活动等非物质文化形态。文化景观是传统村落的核心, 文化景观的传承决定了传统村落的延续。梧龙村的传统村落保护规划, 强调原有的山水空间格局、传统街巷及村落空间肌理, 以及传统建筑的布局和院落空间内涵 (图4) 。同时, 强化了梧龙庙、林氏家庙、竹林寺、宅美祖词等以祭祀活动而展开的多元民俗文化活动内容。保护现存较完好的同时采用多种方式适度恢复部分尚存历史依据的已消失的文化空间, 进一步维护传统民居街巷的建筑空间肌理, 保持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延续。[2]

4 梧龙村落保护与发展策略

4.1 本体保护与文化再造

传统村落最有效的保护策略是整体保护与本体保护相结合。整体保护就是对现状村落街巷肌理历史建筑和特色景观, 提炼本地乡土文化特质, 使非物质文化借助有形物质外壳得以延续。本体保护就是对宗教建筑、祠堂等公共性建筑和传统民居建筑, 秉持修旧如旧的原则, 用传统工艺来修复, 使其保持村落精神文明的延续性 (图5) 。在本体保护基础上, 以挖掘原有“宗教建筑”为主题, 对传统“宗教建筑”进行清洁与修缮, 并植入本土宗教展示功能, 使传统建筑的本体保护与民俗文化的再造得到提升。

4.2 整体开发与业态植入

传统村落的整体开发, 必须保持原村落整体风貌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但不能一概地修复重建, 重点在于能让人们在原有的建筑空间与习俗文化中都感受到历史的辉煌。要从设施改造入手, 进行综合治理, 使传统村落与周边生态环境和乡村建设协调发展;传统村落的业态植入, 要适度对传统民居的功能置换, 植入民宿等商业功能, 更能让人们领略到原有的建筑使用韵味。以“民宿乐园”规划主题, 对传统民居的功能“置换植入民宿、文创、展示功能, 提升价值品质” (图6) 。以传统民居提升为艺术展览馆为主题, 通过引入文化气息结合古村落特有的人文底蕴, 提升古村落的品牌价值 (图7) 。通过修复清理传统民居, 打造不同类型的特色民宿, 以满足不同旅客的需求。以突出古村落生活特色, 让游客感受淳朴的乡土生活气息。

4.3 分类保护及分级管理

传统村落的分类保护, 应根据现状建筑的质量、风貌、建设年代以及位置等各种相关因素, 综合评估分出轻度整治、中度整治、重度整治与拆除整治等四类传统建筑, 并结合规划导向, 对村庄建筑分类整治 (图8) 。尤其对一些古建筑木雕、门楣窗花、斗拱等建筑构件被破坏, 檐皮、梁坊、屋柱等存在一定的风化腐朽, 急需采取保护性修缮措施;传统村落的分级管理, 建立“政府为主、企业为辅、社会参与”的传统村落保护新机制, 给予产权者政策, 在规划管理下, 政府引导村民自我更新, 自主修葺危破传统民居。要建立起村民自发保护的机制, 激发和提高村民的保护意识, 让村民意识到他们既是古村落及其文化的拥有者, 又是保护古村落的主体。要传授村民对旧民居的保护知识和方法, 帮助他们对古村落文化景观的维护, 珍惜祖先留下来的宝贵遗产。在核心保护范围内建筑物、构筑物的保护与整治方式, 做到尊重村民利益执行保护的策略与实施, 鼓励并引导村民在原址生产生活, 避免不必要的人口疏散及民居空置。[3]

5 结语

福建省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共三批) 有125个, 每个村落都有其自然地理与历史文化特征, 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等价值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村落也代表着福建不同地域、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所形成和演变的历史过程, 真实的记录了传统民居风貌、优秀建筑艺术、传统民俗民风和原始空间形态, 是珍贵的历史遗存和乡愁记忆。传统村落保护规划与发展, 对于传承中华文明,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提升乡村魅力, 建设美丽乡村, 具有重要的现实与历史意义。

摘要:以福建省东山县梧龙传统村落为实证, 通过对梧龙村落自然条件与历史文化遗存的调查与分析, 以及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的编制总结, 指出传统村落保护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提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的策略, 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及其借鉴作用。

关键词:传统村落,文化景观,规划策略,东山村,梧龙村

参考文献

[1]赵鸿炜.古村落文化景观保护与规划设计研究~以东源村为例[J].院校风采, 2014 (02) :141~142.

[2]吴斐琼, 周珂.最少干预的规划~以村落文化景观的角度来实践村庄规划[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5, 30 (01) :44~49.

篇7:从城市规划视角研究气象探测环境保护途径论文

关键词:环境成本;核算会计

中图分类号:F2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040-03

一、环境成本会计不同于传统会计的新特点

环境成本会计又被称作是绿色会计或者环保会计,它是在当前经济的发展给环境带来越来越严重破坏的形势下产生的一门新兴的学科。传统会计理论体系在对企业的监督反应中以及成本计量上,都存在着明显的不足。而新的环境成本会计理论体系的出现,则弥补了这些问题。同传统会计一样,环境成本会计也是以货币为主要的计量单位,但它的理论体系却比传统会计更加完善。因为环境成本会计将传统会计理论体系中会计主体的外部因素引入到了会计核算当中,这样就使环境成本会计既能考核出企业对外部环境的影响,同时又可以反映出外部环境对企业起到的作用。所以环境成本会计不但可以胜任传统会计的所有工作,而且还能够对环境的维护和开发所形成的效益进行合理的计量与报告,最终综合评估环境绩效及环境活动对企业财务成果的影响。总之,环境成本会计的产生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完美地结合在一起。通过有效的综合价值管理,最终达到在保证环境日益好转的同时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目的。既然环境成本会计这么优于传统会计,那为什么环境成本会计的普及与发展会如此举步维艰呢?

二、环境成本的确认

在权责发生制原则下,环境成本的确认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环境成本的发生起因于环保环境成本必须是因环境原因而引起的。这有两种情况:一是为达到环境保护法规所强制实施的环境标准所发生的费用。二是国家在实施经济手段保护环境时企业所发生的成本费用。有些国家实施环境税、征收环境保护基金、对超标准排污企业征收排污费,我国在这方面还亟待加强。

(二)环境成本的金额能够计量或估计由于计量是会计的属性,因此作为环境成本也必须是可计量或可估计的。如采矿企业所产生的矿渣及矿坑污染,每年需支付相应的回填、覆土、绿化的费用就很容易确认和计量;而有些需采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如水污染、空气污染的治理费用,则需要合理的估计。环境成本的确认是环境会计的基础,有助于环境会计的核算。

三、企业环境成本的核算问题

环境成本通常有两类,一类是从企业产生环境负荷的影响因子一物质流转和能源消耗的角度出发,采用环境资源输入企业和企业活动对环境输出的资源流转平衡理论来进行环境成本的分类核算,以谋求环境成本降低与环境负荷减少的协调。另一类则是从环境成本效果现出发,在环境会计报告中按费用产生效果的作用大小来进行环境成本的分类核算,并且区别不同阶段、直接与间接列示不同项目的环境成本费用。

环境负荷是指企业由于环境保护方面的缺陷而给环境带来的不利于人类健康的影响之和。企业通过环境成本核算所反映出来的环境保护工作业绩,将极大地影响环境负荷的大小。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与环境的关系为基础可划分四种类型的环境成本,它们分别是:

1.事后的环境保全成本:即企业生产完工后对废弃物的处理成本,包括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挑选装置、排水过滤处理设施等的建造、营运、管理的成本和产品使用后废品。包装物回收的成本。

2.事前的环境保全预防成本:指在生产活动中的回避。减少、管理环境负荷而追加的成本。诸如在生产过程中选择影响环境负荷低的替代材料成本、水循环处理系统的建造。营运成本和为提高产品耐用性及再生处理程度的成本。

3.残余物发生成本:指被投人的物质、能源未构成产品实体或是为了生产产品创造条件而未完全消耗掉的物质,通常以废品、废渣、废水、废气等形式出现。

4.不含环境成本费用的产品成本:指从构成产品的物质能源消耗成本费用中扣除环境费用后的有关成本。这包括构成产品实体的材料、零件和直接与生产有关的直接人工费、管理费用等。

对于第二种环境成本类型,则是以降低环境负荷的影响因子为基础进行分类的。以降低环境负荷提高环保效果为目标,需要采用一些环境改善措施,进而发生了环境成本。依据环境成本各组成部分在不同阶段对环境负荷降低的功能作用,可分成以下项目:

1.生产过程直接降低环境负荷的成本:指在企业生产过程中直接降低排放污染物的成本。它包括产品废弃物的处理,再生利用系统的运营,对有环境污染影响的材料替代,节能设施的运行等方面的成本。

2.生产过程间接降低环境负荷的成本:即生产过程环境管理成本,指在生产过程中为预防环境污染而发生的间接成本。包括职工环境保护教育费、环境负荷的监测计量、环境管理体系的构筑和认证等方面的成本。

3.销售及回收过程降低环境负荷的成本:指企业对销售的产品采用环保包装或回收顾客使用后的污染环境的废弃物、包装物等所发生的成本。它主要包括环保包装物的采购、产品及包装物使用后的回收利用或处理等方面的营运成本。

4.企业环保系统的研究开发成本:指在对环保产品的设计、生产工艺的调整、材料采购路线的变更和对工厂废弃物回收及再生利用等进行研究、开发的成本。

5.企业配合社会地域的环保支援成本:指有助于企业周围实施环境保全或提高社会环境保护效益的成本。它主要包括企业周边的绿化,对企业所在地域环保活动的赞助,与环境信息披露和环境广告有关的成本支出,以及在开征环境税的国家里,支付的环境税成本。

四、企业环境成本的会计处理

环境成本只有纳入企业会计核算体系,才能加以控制。会计核算体系则应根据环境成本的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会计处理:

1.科目设置。设“环境成本”,属于损益类科目,期末转入“本年利润”。

2.账务处理。本期发生的仅与本期相关的支出,发生时借记“环境成本”,贷记“银行存款”等。本期发生的不仅仅与本期相关的支出,可分以下两种情况:

(1)预付待摊。受益期在一个会计年度以内的,发生时借记“待摊费用—环境支出”,贷记“银行存款”等;摊销时借记“环境成本”,贷记“待摊费用一环境支出”。当摊销期限超过一个会计年度时,“待摊费用”改为“递延资产”;期末转入本年利润,借记“本年利润”,贷记“环境成本”。

(2)预提待付。发生时借记“环境成本“,贷记“预提费用”;付款或结清时,借记“预提费用”,贷记“银行存款”;期末转入本年利润,借记“本年利润”,贷记“环境成本”。

当前企业所面临的现实背景,使其建立环境成本制度已成必然趋势。环境成本的核算,可采用以物质、能源消耗型和费用效益型两类中的一种进行,并对外揭示环境成本的报告信息。以此为前提,将有关数据应用在企业的环境管理分析、决策、控制中,可大大降低环境负荷,提高环保效益。当然,此方面的研究尚处于初步阶段,仍有许多问题需要探索,但只要沿着这一方向坚持不懈地努力,环境成本制度的建立和应用将会取得丰硕的成果。

五、我国环境成本会计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环境成本会计法律法规不健全,规章制度不完善。由于环境成本会计的特殊性,决定了它的实施必须要以健全的法律法规作为强有力的保障。虽然我国近些年来一直积极不断地推进相关的立法程序,并且已经制定并颁布了不少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但遗憾的是在我国至今尚没有形成一套完整有效的法制体系,并且有关于环境成本会计方面的法规更是一片空白。新兴的环境成本会计理论系统没有像传统会计理论那样具有明确的可操作的标准和规范。这就更给了那些不法企业以可乘之机。

(二)符合中国国情的环境成本会计理论体系没有建立完全。就目前而言,在我国社会中占主流地位的还是传统会计理论,但是传统的会计理论仅仅是把会计对象局限地看作为与企业资金运作有关的经济事项。这种理论早已不符合当今的时代发展了。在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全球化尖锐问题的今天,我们需要把除了资金之外的资源环境的价值也归入到了企业核算的范围内。传统会计仅设置了极少的反映环境价值的科目,如“排污费用”和“绿化费用”等。这样就不可能如实地体现出环境和企业之间的密切关系。我们应该令环境成本会计对象在会计六大要素方面都得到体现。前面谈到环境成本会计与传统会计这两大理论体系的最大差别在于,传统会计理论体系把企业看成是一个单独的个体,企业的最终目的就是为自己获得更丰厚的利润,也就是企业的收入减去费用后的金额。这就导致了企业想方设法地增加收入和精打细算地减少费用和支出。而环境成本会计理论体系则是把企业和整个社会生态环境看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对于环境成本会计理论体系来说,它是以社会利益最大化为根本目标的。这就要求企业不但要想方设法努力地做到自身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而且还要兼顾到社会和环境的效益,保证自己的经济效益不是在损害整体利益的前提下产生的。如果不把资源环境的价值渗透到会计理论体系中,那么企业就会从自己的利益出发,永远体会不到环境的重要性。

(三)企业的环境成本会计信息披露程序存在着各种不足。面对当前日益严重的环境方面的问题,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环境以及维持生态平衡已经成为我们的不二选择。而企业作为目前公认的环境最大的污染者,对其环境成本会计信息进行完全披露则成为人们了解企业环境绩效、环保成果的重要根据。因此,设计有效且实用的环境成本会计信息披露模式,为环境绩效的各种需要人群提供更能满足其需求的环境成本会计信息,是不断促进环境成本会计理论与实务发展和完善的必要手段,同时对于实现企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大的意义。

截止目前我国企业还没有建立起完整的环境成本会计信息系统,这就导致了企业对会计环境绩效信息公布报告的屈指可数。而且即使是公布了环境成本会计信息,由于大部分企业报告质量存在着不达标的情况,不是公布的会计环境资料不全面,就是披露的方式不合乎规范。这样一来,一方面使得企业辛辛苦苦公布的这些会计环境信息根本不可能被信息使用者有效地利用,起不到最初想要达到的效果;另一方面又会影响到社会大众对环境绩效的需求热情,与此同时也会削弱企业提供环境绩效信息报告的积极性。最后便产生了一个恶性的循环。而产生这种趋势也正是由于环境成本会计信息系统没有完善的原因。

(四)企业负责人环境责任观念的淡漠和政府社会监督的缺失。有些企业负责人的环境责任道德理念尚未真正形成,有一部分企业负责人只顾眼前的利益,而对环境成本会计的重要作用缺乏基本认识。这种只注重个人、不考虑大局的思想观念不但决定了大多数企业不会主动披露环境信息,或者即使是披露了一些,也没有相关标准去衡量其提供的信息质量好坏,这就使得企业披露的环境信息不能取信于社会公众。

政府和社会对环境绩效极差的企业惩处的力度仅停留在罚款阶段,不能从根本上打击这种只注重个体利益,不关心大众民生的经营模式。而简单的罚款,无疑更加刺激了某些企业在交完罚款后,为了自身的利益更加肆无忌惮地破坏环境、掠夺资源、变本加厉地生产,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对环境的破坏。这就使得目前中国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矛盾日益突出。

六、完善我国环境成本会计体系的措施

(一)国家举措。国家应加快建立健全环境成本会计理论体系的准则和制度,不断完善环境成本会计的法律法规,做到一切行为有法可依,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定环境成本会计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使环境成本会计信息的揭示披露有统一的标准,以使企业真正能受到环境成本会计的约束和法律的制约。同时,对于那些环境成本会计报告中反映出浪费资源、破坏生态、造成污染的企业要加大处罚金额和执法力度,而对那些经国家确定对保护环境起到积极影响的企业和个人要给予适当的奖励,以表彰他们的行为。

(二)借鉴先进的外国模式。我国应借鉴和效仿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成功的方案,并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加以灵活运用。中国同发达国家的环境成本会计理论体系相比本来就已经处于落后的窘境,要是还采用闭门造车式的研究模式,不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理论,这样不但会使我国的环境成本会计改革走向一个不确定的方向,而且更使得我国同欧美等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这种状况显然不符合当今飞速发展的中国。幸运的是外国并不缺少这种从传统会计向环境成本会计转型的成功案例,我们就要积极地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结合自己国家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应我国国情的环境成本会计准则,使环境成本会计具有实际可操作性。这样才会更加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对我国经济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

(三)建立信息披露标准。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它能反映与揭示企业的环境绩效和可持续发展的责任履行情况。所以我国要想发展环境成本会计理论体系,就有必要建立一套完整的体制来促使企业对环境信息进行全面彻底的披露,以此来提高中国环境成本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具体措施有如下两点:一是明确指出在企业的会计报表及其附注中具体披露的企业环境成本会计信息都有哪些。二是在企业的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企业执行的环境成本会计政策、实施情况以及企业治理环境和保护环境的中长期目标等。这样不但利于企业在日常工作中的量化管理,同时也方便了国家与社会各界的监督。

(四)增强企业环保意识和各界监督。首先从长远来看,提高环境绩效,完善环境成本会计体系,对企业的发展才是最佳的选择。要想让企业做到这点,就要加强企业的领导人员、管理人员、会计人员的环保意识,使他们对环境成本会计有足够的重视,增强企业负责人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能够充分认识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密切的正相关关系。这样企业才会积极自觉地去建立健全适应本企业的环境管理系统,积极实施环境成本会计,进而主动全面地进行环境成本会计信息的披露。其次应加强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对企业的监督,把企业的环境绩效作为通过年终审计的必须工作,建立适合我国发展的环境成本会计审计制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环境成本会计不仅要为每个企业的微观经济服务,而且要有助于国家社会的宏观经济调控;不仅能考虑到企业自身的利益,更能兼顾到社会大众的利益。国家和社会各部门应根据企业环境成本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对企业按其环境绩效进行相应的奖惩措施。

七、结论

虽然现在建立完善的环境成本会计理论体系存在着种种困难,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存在着困难就不去研究它。我们只有不断地去研究它,才能找到同时解决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这一问题的新思路。一方面国家应出台一些帮扶计划,另一方面还是需要企业自身意识到完善体制的重要性,培养高技能人才,正确估量成本,达到利润最大化。有这么多人参与环境成本会计核算理论的讨论研究之中,企业一定会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局面。目前,在环境成本会计理论体系的研究上,世界各国几乎都处于同一个起跑线上,我们如果在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理论体系研究上多投入精力,取得先进的成果的话,那么在新一轮世界经济格局大洗牌中,中国就能拔得头筹,进而推动综合国力的提升。所以为了我们祖国的复兴和民族的未来,现在对于中国来说引入和发展完善环境成本会计已经是刻不容缓了。

受云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

上一篇:下面应该排什么小班数学教案下一篇:离婚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