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城市发展规划

2022-08-20

第一篇:宁德市城市发展规划

宁德市创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试验区纪实

    字号

评论 邮件 纠错

2015-10-19 12:38:58 来源:福建省人民政府网站

作者:茹捷 韩承斌

9月22日,国务院办公厅秘书局和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综合办联合在京召开支持“宁德申融”工作协调对接会,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及有关重要领导指示批示精神。25个国家部委和南京军区领导参加了会议,在高度评价“宁德申融”工作的同时,为帮助协调解决我市创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试验区面临的有关问题献计献策。这在宁德市发展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这场鼓舞人心的大会不仅是我市“申融”工作阶段性成效的标志,也是一个新的起点。

挽住云河洗天青。回顾过去两年多,“申报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试验区”这样一个大胆、意义深远的思路从无到有,从酝酿到展开,再到融入全面深化改革大潮,有序推进。在国家有关部委、军地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在省委、省政府、省军区的高度重视和精心指导下,我市在积极探索构建具有时代特点、地方特色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新格局上迈出坚实的步伐。

立足优势

探索军地融合之路

这是一片发展的热土。

我市地处我国大陆黄金海岸线中段和长三角、珠三角和台湾三大经济区中心位置,是东海防空识别区的最前沿,是连接内陆地区的重要出海口,也是海西东北翼正在崛起的一座海湾新城。这里拥有1046公里的海岸线,4.75万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积。拥有得天独厚的海洋发展资源,也有着极为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对其进行深度开发,多方协调发展,落实支前之责,是国家实施海洋战略、建设海洋强国的必然选择。

同时,这还是一块具有着光荣革命历史的红土地。

闽东有着81年的革命斗争史,63年的军事基地史。这里的山山水水都铭刻着闽东革命先烈的感人事迹,流传着生生不息的革命火种和双拥共建的优良传统。作为全省驻军最多、兵种最全、军民关系最好的地区之一,宁德人民和驻军官兵风雨同舟,携手走过了63年艰辛又辉煌的历程,建立了特殊的密切关系和深厚情谊。

尤其是近年来,我市秉承“以情双拥、军地互动”的理念,与驻宁部队齐心协力、开拓进取,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国防建设都取得了新的进展,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三连冠”、全省“四连冠”,绘就了一幅幅鱼水情深的生动画面,谱写了一曲曲荡气回肠的军民融合之歌,铸就了一座座爱国固防的丰碑。

如何适应新常态,挖掘利用这些宝贵财富,使国防建设与经济发展形成互补互促,实现一种资源两种效益?宁德历届党委、政府不断地摸索着、尝试着。

习近平同志在宁德工作期间就高度重视经济和国防建设的协调发展,提出了“军民共建共同发展”的思路。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战略部署,“在国家层面建立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的统一领导、军地协调、需求对接、资源共享机制。”这再次证明了只有统筹兼顾,有效融合、利用军地资源,才能取得双重效益。这一理念为我市军民融合发展指明了新方向,激发了新灵感。

2013年7月,中央党史研究室明确在实施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战略时,宁德全境比照享受有关政策。这更为我市创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试验区创造了难得的机遇。

军民深度融合,势在必行。“创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试验区,是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总书记军民融合发展重要思想、全面深化改革的积极探索;是宁德主动融入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和"一路一带"建设,加快福建跨越赶超的必然选择;是全面实施"环三"规划、推进"六新大宁德"建设的具体行动;是总结历史经验,为实现开发建设三都澳百年梦想的主动作为。”市委书记廖小军说。

市长隋军指出,创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试验区,需要一个个具体的项目来支撑,要将三都澳开放开发、交通网络体系建设、发展特色支柱产业、发展社会事业、提供政策扶持等五大板块、24个方面内容,转化为具体项目,进行全方位对接,促进一批项目落地实施,形成新的增长点,从而实现以“申融”促发展、促建设。

“军地同携手,共建促发展。”在这一思路下,我市保持着优势互补、相互依存和转化的优良传统,坚持着一种投入、两种收益,一方资源、双方共赢的理念,展开全方位多领域的军地协作,为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先行先试

开辟军民融合新途径

创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试验区”是历史的选择,也是我市发展要求的必由之路。2013年9月,我市启动“申融”以来,该工作得到了军地各方的一致肯定和全力支持,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014年3月,福建省委、省政府、省军区联合下发《关于大力推进福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决定》。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的决策部署,市委、市政府加快了创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试验区”的申报步伐。我市成立由市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创建实验区领导小组,并专门下设“申融”办工作小组,抓好“申融”相关工作。

两年多来,我市先后向福建省、驻闽部队、东海舰队、南京军区和国家层面17个军地部门进行了汇报沟通。经过反复沟通、协调对接,我市“申融”工作得到军地各方的普遍认可、大力支持。去年8月,军委有关领导带队赴我市实地考察,对创建试验区工作予以全面指导,并积极协调军地各方帮助解决“申融”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国家发改委、海军、解放军战略规划部、南京军区、东海舰队等军地领导和有关部门,也先后莅临我市调研指导“申融”工作,并予以大力支持。省委、省政府也十分关注我市的“申融”工作。省委尤权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批示,两次帮助修改方案;省委、省政府先后4次召开专题会,研究宁德“申融”工作。去年8月21日,省委、省政府、省军区联合下发《关于支持宁德市加快建设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试验区的批复》,宁德试验区建设进入实质性运作。今年3月,省委常委会专门研究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规划《纲要》,把支持宁德试验区建设纳入整体规划。我市也相继出台了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实施意见》、《方案》、《纲要》等5份文件。

更让我市广大干部、群众感到鼓舞和鞭策的是,去年总书记在福建和南京军区考察时两次对宁德“申融”工作予以肯定。最近,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也对我市“申融”工作做出重要批示,给予大力支持。为此,上月,国务院办公厅秘书局和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综合办联合在京召开支持“宁德申融”工作协调对接会,对我市提出的项目需求作出了对接。

受鼓舞而更坚定。为传达贯彻中央领导对《关于支持福建省宁德市创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试验区有关情况及意见建议》的重要批示精神和国家部委支持“宁德申融”工作协调对接会精神,10月10日,市委、市政府召开电视电话会议,进一步动员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群策群力,共同推动宁德创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试验区,再次掀起了我市创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新高潮。

全面推进

深度广度不断突破

冲在前面,先人一步,做出榜样,当好示范。两年多来,我市“申融”工作在深度、广度上不断取得新突破。

《宁德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试验区总体发展规划》和《三都澳军民融合国际化深水大港发展规划》目前已完成征求意见稿,正在抓紧修改完善。由交通部规划院编制的试验区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已完成初稿,正在征求意见;军民融合产业园规划经过反复论证修改,正在上报审批;农副产品保障基地和旅游2个专项规划都已经完成初稿。

产业支撑、园区建设方面也初见成效。全市共筛选出30多家企业,作为首批军民融合企业;国家级军民结合产业基地已经完成省级评审,并报送工信部。同时,通过开展招商引

资活动,与中关村(000931,股吧)、唐山航岛海洋重工、武船重工、国防科技大学等单位进行深入洽谈,形成合作意向。

社会事业方面,我市秉承着不等不靠,先行先试的方针,全方位开展融合。目前,我市已确定了宁德师范学院、宁德职业技术学院、宁德电大等3所高校为部队学历升级、军民两用人才培训教育点;将11个千亩高优农业示范园作为部队副食品生产供应基地;闽东医院、宁德市医院、442医院等3所医院成为了军地医疗合作试点;推进闽东革命纪念馆、柏柱洋苏区旧址、蔡威纪念馆等3个国家级国防教育基地建设,策划生成陆上、海上、综合等3条红色旅游线路。当地驻军也召开了驻宁部队支持宁德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试验区建设任务部署会,16个团级单位和16个地方单位结对共建。

“落一子而全盘活”。如今,我市军民融合正朝着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发展。通过发挥国防建设对经济建设的强大牵引作用,带动宁德、福射周边,推动宁德经济整体发展;通过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同频共振”、“双轮并驱”,使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从经济建设中获得更加深厚的物质支撑和发展后劲。

主动作为

绘就发展宏伟蓝图

把握宝贵政策机遇、立足宁德军民融合良好的政治、思想和物质基础,我市在如何进一步加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中有着清晰的思路和方向。

根据“以打造军民融合国际化大港为龙头,统筹军事和经济双向需求,整体推进三都澳开放开发、立体交通体系、特色支柱产业、国防动员平台、服务保障工程等建设,力争通过8至10年的努力,把宁德打造成为体现时代特征、具有地域特色、实现深度融合的新型沿海国际港口城市。”的总体构想,我市正绘制着一幅全市军民融合,军地共建宏伟蓝图。

宁德创造试验区,突出优势在三都澳。我市紧紧抓住三都澳这个龙头,按照军地一体、平战结合、优先满足军事需求的原则,进一步优化“一港四区”布局,将三都澳国际大港划分为三都、白马、三沙、沙埕4个港区12个作业区。按照军港、临港工业、中转储备、集装箱服务、舰船停泊、旅游休闲的功能定位,合理确定各港区和作业区的任务分工,有序推进水域开放、岸线开放、航港疏浚、口岸建设,努力将三都澳建设成为军民融合的国际化重要港口,湘鄂赣等内陆省份最近的出海口,东南沿海重要的进出口货物集散地和国际大型船舶停靠、维修、补给的最大深水港;加快相关配套设施建设,使三都澳在遂行军事任务和东海维权斗争中,发挥应有作用;充分发挥三都澳区域发展的引擎作用,加快综合开发,使其在经济发展、文化建设、旅游开发等方面带动宁德、辐射周边、推动整体跨越发展。

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中,交通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在规划中,我市将打造连接湘赣鄂豫皖等内陆省份的战略通道,形成区域对外开放西进东出、军队战略机动进浙入闽的战略大通道,形成连接海上、陆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枢纽。同时,完善连接长三角、珠三角的立体交通

网,增容拓宽宁德至长三角、珠三角的公路、铁路干道,将机场辟为军民两用,加快三都澳港口码头建设,开通南下北上航线,形成以三都澳为枢纽的水、陆、空、铁现代立体交通运输网络。并配套三都澳域内短程交通网络;统一规划和推进县级高速公路、疏港高速公路、中心城区绕城高速和跨海通道、专用铁路线、部队进出道路等建设,确保港口大型设备和货物运输。

培育壮大军民融合产业是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强力支撑。为此,我市加快了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军民融合产业,做大做强船舶研发修造、电机电器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医药、食品精深加工、现代物流等支柱产业,为试验区建设形成强有力的产业支撑。我市规划建设500平方公里的军民融合产业园,为军民融合产业提供发展平台,并按照大型化、专业化、集团化的思路,培育华东地区福建船舶修造保障动员中心、国家级军民结合产业基地、军品中小电机研发制造和战略储备基地、新医药产业基地、东南沿海部队农副产品的保障基地等。同时,积极推进“民参军”,重点在船舶修造、电机电器、新型合金材料、不锈钢下游高端产品、新能源汽车等领域,进行全面梳理对接,尽快形成一批“民参军”项目。此外,我市还加大外引内联力度,引进一批有实力的大型企业落户宁德;引进先进技术力量,促进本地企业转型升级;争取国家层面支持,协调对接央企和十大军工企业落户我市,形成千亿元军工产业集群。

为完善服务保障平台,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我市从本地实际和试验区建设需要出发,通过构建应急维稳、支援作战、国防教育三大动员平台,实施人才培养、社会化保障、民生共享、双拥共建四项工程,在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融合上实现新突破;充分挖掘、整合、利用各种现有资源,积极推进全民国防教育基地、应急应战指挥控制中心、支前保障系统建设,推进教育、科研、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军民共建共享;进一步完善退伍军人安置、军人家属就业、子女入学、住房保障等制度,探索构建有利于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长效运行机制。在推进三都澳开放开发、形成军民深度融合产业形态、军民兼用基础设施框架的同时,全面构建军民融合综合支撑体系,为实现融合发展的总体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走必由之路,怀坚定之心,筑发展之基。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浪潮中,我市将继续弘扬“滴水穿石”“弱鸟先飞”的精神,全力以赴,奋勇争先,有效作为,确保申报军民深度融合发展试验区之路走得更快、更稳、更好。(记者 茹捷 韩承斌)

第二篇:宁德市寿宁县老年体育事业十二五规划

“十一五”期间,我县老年体育事业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市老体协的精心指导下,在各有关部门的积极配合和大力支持下,认真执行“两个”方针,坚决围绕中心,服务政治,以“四个层层抓”为抓手,以各大节日为契机,认真开展各项工作,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县、乡镇、社区、村全面建立了老体协,成立了太极拳委员会、全民健身辅导站,且班子较强,会员发展到

2.6376万人,超额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的要求目标。武曲、南阳镇还建立了多功能的老年体育健身场地,鳌阳镇、斜滩镇、托溪乡也建了老年活动中心,鳌阳镇梅溪社区第一个建立了气排球馆,多数乡镇都有了门球、地掷球、柔力球、气排球、羽毛球场,使老年人有了健身活动场所,促进全民健身运动,深入广泛开展取得显著成绩。县、乡镇老运持续健康有序开展,举办了

九、

十、十

一、十二届乡老运会,举办了县

四、五届老运会,全县老年人活动项目越来越丰富,桥牌、气排球等项目得到了迅速推广。乡土传统棋得到了恢复和发展。2010年宁德市第八届老健会召开,我县超百人报名参加了11个项目,取得了良好成绩,被宁德市授予“全民健身优秀组织奖”。我县夕阳红艺术团、各类拳操剑舞和各种球类参加人数之多,并且经常坚持锻炼也是名列前矛的。在坚持“四个层层抓”,办培训班建立辅导网络,全面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开展有声有色的全民健身活动,为提高老年人生活生命质量、促进健康老龄化,为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也为“十二五”时期我县老年体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由于“十一五”规划各项指标完成得好,成绩显著,我县多次多项目被省、市老体协和省、市体育局评为先进单位,多人被评为先进个人。

现根据我县未来五年“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加强全民健身活动,开展老年人体育活动,加大乡镇及社区老年活动和服务设施的建设力度,不断满足群众需求”意见,以及省、市老体协的相关要求,结合我县老年人体育工作实际,制定“十二五”老年人体育事业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十二五”规划期间,我县老年体育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认真贯彻老龄工作和老体工作方针,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为出发点,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整体素质为根本目标,坚持体育为人民服务,老体协为老年体育健身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针,深入贯彻《全民健身条例》,与时俱进,积极开展文明健康的老年人体育活动,全面推进老年体育事业上新台阶,增强老年人身体素质,提高老年人生活生命质量,促进老年人健康长寿,为构建和谐寿宁建设闽浙边界生态新茶乡,为积极老龄化社会做贡献。

二、目标任务和总体要求

1、把全县各级老体协办成学习型的组织。坚持学习制度,发动老年人学习政治时事、保健养生、体育健身知识等,县、乡镇均应把“康乐大讲堂”作为学习的主要形式。通过学习,提高政治思想认识、健康意识,增强自我保健能力,为促进积极老龄化做贡献。

2、建立和健全老体协组织和服务网络。①认真抓好班子建设,既要保留骨干又要吸收新生力量,让有满腔热情、乐于奉献、想干事会干事、办成事办好事的较年轻的同志到老体协来工作。到“十二五”末,力争80%乡镇70%社区和村老体协达到“五好”(组织建设好,工作成绩好,基本设施好,开展活动好,社会效益好),并把创“五好”范围扩大到县直八大系统(口)和县老体协下属的委、团、站、队等团体。②积极发展会员,老体协会员要发展到老年总人口的75%以上。③办好夕阳红艺术团,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为政治中心服务。要敢于外出取经,学习

先进演技,进一步提高艺术水平,把县团办得生气勃勃,并逐步带动各乡镇的发展,目前已有四个乡镇建立了艺术团,“十二五”期间,犀溪、平溪、凤阳、坑底、托溪也要建立相应的夕阳红艺术团,其他乡逐步建立。④巩固提高原有各分支团体的业务水平,逐步成立桥牌、气排球、地掷球、气功等新的分支团体。⑤辅导站建设要扩大到乡镇和社区及重点村,每个乡镇辅导站应有5名以上辅导员,社区与村也应有3名以上辅导员,并加大各辅导站点的培训力度,实行乡镇由县培训、村由乡镇培训,实现一级培训一级,不断提高各级辅导员的业务水平。⑥逐步壮大门球队伍,各乡镇老体协都要设立门球分会,技艺上接受县门球协会的指导。⑦抓好柔力球班子建设,提高竞技水平。⑧巩固发展太极拳的群体活动,提高太极拳活动的覆盖面,五年内有80%的村、社区能开展这项活动,并向系列拳法迈进。

3、大力发展老年体育场所建设,积极为老年人服务。“十二五”期间,要完成县老年体育活动中心的建设,还要建一座室内门球场、地掷球场及气排球场,力争所有乡镇都有“三场”(即柔力球场、气排球场、羽毛球场),有棋牌室、阅览室和会务室,有条件有需要的都要建门球场和地掷球场,各社区、村老体协都要有老年活动室,有条件新建活动室的新建,条件困难的可利用空闲的学校、祠堂、庙宇等公众场所,使广大老年人都有活动场所。

4、积极开展活动,增强生命力和凝聚力。要开展小型、多样、就近、简朴的老年人文体活动,做到年年有计划、月月有安排、周周有活动、天天有锻炼。大力提倡老年人走出家门,参加力所能及和喜爱的体育健身活动,逐步扩大老年健身队伍,努力使参加活动的人数达到全县老年人口的60%以上。

三、工作措施

我县县委、县政府领导对老年体育工作重视享誉全市乃至全省,也因此多次受到省、市领导的嘉奖和赞扬,为了进一步促进老体协工作上新台阶,县委、县政府把县和乡镇、村老年体育发展事业列入“十二五”规划中,列入文明建设发展规划、老龄事业发展规划、全民健身计划,进一步理顺和健全了老年人体育工作机制,把老年体育工作列入各级政府和涉老部门的岗位职责目标管理和改革范围。

1、要求县委、县政府与省、市一样,划出土地,拔出专款建一座老年体育活动中心,集气排球、柔力球、羽毛球为一体的多用室内运动场,内设有乒乓球馆、会务办公室、排练厅、桌球室、书写室、健身房、棋牌室、阅览室。还要另建一座门球、地掷球室内馆。乡镇“三场”与阅览室、棋牌室等多用室、会务室,有条件应单独建立,缺条件可与农体协、文化站等联合建立。

2、强化学习制度,使全县各级老体协成为学习型的组织。以“康乐大讲堂”为基地和主要形式,为广大老年朋友送知识、送健康、送精神财富、送温暖,使老年人多了解政治时事,多为社会发展发挥余热、献计献策。①扩大学习的内容,把养生保健扩大到政治时事、经济、体育、民俗之中,做到紧扣大主题,解读大道理,融汇大家谈,推进大众化。②改变讲课的形式,不仅讲政治理论,也讲有知识性、趣味性、健身性和有感染力的故事。③改变单一由老体协组织为两家、多家组合联办的组织。④扩大讲课对象的范围,可以请专家讲、学者讲,也可请当地领导、干部、教师和能者进行讲解。⑤参加学习的人数不限多少,可以成百上千,也可以几十人。

3、积极开展活动。一定要做到天天有小活动,节日有大活动。五年内召开一次县第六届老运会,继续推进乡镇运动会的轮流承办制度,五年内由鳌阳、南阳两镇承办乡镇第十

二、十三届

老运会。2014年是县老体协成立30周年,届时还要举行庆典。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老年人喜闻乐见的活动,要发扬本地的、民族传统的、小型多样的、特色的活动,实行文体结合,支持小型多样就地分散的经常性活动,动员更多的老年人走出家门,努力让有行动能力的老年人都动起来、乐起来、健康起来,逐步提高活动参与率。

4、坚持“两个渠道争取资金”。继续推行年会由县直有关单位轮流承办制度。着力解决老年人健身活动和场地的建设资金,一方面依靠党政主导,要求政府在县老体协和部份乡镇老体协经费已经纳入财政预算基础上,力争各乡镇老体协的经费都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县直八大系统(口)和社区40个村行政部门按需拔给经费。大型活动实行专款专报专批专用。同时,财政预算和行政拔款要随着财政收入逐年增长而增加。另一方面靠社会的参与,发挥爱国爱乡的民营企业和社会的贤人,开展多渠道集资,把老年活动推向社会。

5、加强各部门密切配合和支持。要求报社、广电等宣传部门加大老年体育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宣传,提高老年体育工作的地位和知名度,文化体育、农体协、学校等部门的场地,有老体协需要的应大力支持,提供和发放;文体等部门要把开展老年体育工作和服务场所设施、建设力度纳入地方“十二五”规划和全民健身计划之中;卫生部门应把开展老年体育、促进老年人健康长寿纳入卫生计划;其他经济宽裕的单位应从财力上予以资助。

四、协会制度

根据章程和有关制度规范,老体协每5年召开一次换届会,每年召开一次年会,年会由县直单位轮流承办;每2年召开一次乡镇老健会,由乡镇轮流承办;每4年召开一次县老健会;每五年评选一次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

第三篇:承德市“323”发展战略具体内容

第一个“3”:抓好“三项重点工作”。

——全力构建“5+2”现代产业体系。优先发展文化旅游服务业、高端钒钛制品业、先进装备制造业、新能源业、食品药品加工业五大主导产业,积极培育现代物流和高新技术两个战略新兴产业。这是将承德后发优势发挥到极至的最佳承载途径和最有特色的产业形态。

——全力加快中心城市和县城建设。着眼山区特点,坚持以城带乡,着力做大做强中心城市,按照“两带多组团”格局,以“大中疏”为突破口,疏减建筑、疏出人口、疏转功能,加快新城建设,向人口300万、控制面积300平方公里的目标迈进;同时建设各具特色的县城和中心城镇。这是在更高层级上推进城镇化,构建区域经济高地,增强承载力和带动力,培育承德持久发展动力的着力之举。

——全力打好扶贫攻坚硬仗。坚持“八个结合”原则,以规划为先导,以环首都三县为重点,加快设施建设、产业富民和移民搬迁,努力建设环首都扶贫攻坚靓丽风景带。这是推动承德与全国全省同步实现小康的难得历史机遇。“2”:打造两个发展平台。

——产业平台。在中心城市西部的滦平张百湾区域、丰宁凤山区域和东部的承德县六沟区域,各规划建设一个100平方公里的产业聚集区,与中心城市形成“一体两翼”发展格局。这是优质生产要素的聚集高地,不仅可以引领全市产业发展方向,同时可以在更高层级辐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融资平台。组建勘探、林业、水务、旅游和交通五大集团,扩大银行信贷规模,吸引民间和外来投资,打造行业发展龙头,推进资源集中利用,集约发展。这是承德盘活资源,迎来源头活水,使资源变资本、资本变资金的“桥梁”。第二个“3”:构建三大战略支撑:

——基础设施支撑。全面推进1600公里的“一环九射”高速路网、“一环八射”铁路网,加大高等级公路密度,实现县县通高速,加大京沈客运专线、城市轻轨等前期工作力度,确保“十二五”期间彻底打开对外开放的通道,形成东出西联、沟通南北的区域中心枢纽。

——生态环境支撑。把生态环境放在“生命线”的高度,加强环境保护,抓好节能减排,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使承德天蓝水净、地绿山青、人民富裕。

——软环境支撑。以优惠的政策、优质的服务、快捷的效率,努力营造尊商重商、亲商爱商的发展环境。2

第四篇:宁德五中创建绿色学校规划及实施方案

胡埭中心幼儿园创建市“绿色幼儿园”实施方案

2008年2月

生态,是生命的基本。保护环境,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也是未来环境的主人,从小培养幼儿热爱自然、爱护环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为了全面提高师生的现代文明素养和环境意识,普及环境科学知识和环境法律知识,树立良好的环境道德观念,养成良好的保护环境行为,我园把创建“绿色幼儿园”作为绿色教育的载体,将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幼儿园”理念深入到教育的方方面面,完善绿色幼儿园的创建工作机制,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升办园品位。

一.创建绿色学校的目标

根据江苏省“绿色幼儿园”评估标准与本园实际,研究制定本园创建绿色学校的目标,开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校园建设,有效实施环境教育。做到校园环境整洁优美,绿化怡人,浓郁的特色校园文化,形成有利于幼儿生活、学习、有助于陶冶幼儿情操、增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意识的学校文化氛围。

(一)引导师幼树立和倡导绿色文明意识,关注环境保护问题,掌握基本的环境科学知识。

(二)培养师幼热爱大自然和保护地球家园的高尚情操,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关心校园环境做起,自觉参与保护环境的行动。

(三)将环境教育与行动贯穿于幼儿园的管理、教育教学和校园建设中。

(四)争取在2008年成为无锡市“绿色幼儿园”。

二.创建绿色学校的策略

(一)构建组织网络,加强对创建工作的领导

绿色幼儿园的创建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为了保证创建工作有计划,有目标的进行,我们将“绿色工程”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首先研究成立了创绿工作小组,由园长亲自任组长,同时详细制定了创绿工作远景及近期发展规划,明确了创建工作的奋斗目标、阶段工作和工作思路,责任到人,齐抓共管,确保创建工作得以顺利的开展。 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组长:惠亚芳

副组长:高虹郭叶红

成员:许洁华唐晨华江吉芹杭红星钱珂珂吴贤惠

(二)抓好宣传发动,营造创建氛围。

召开全园创建“绿色幼儿园”动员大会,对照江苏省“绿色幼儿园”评估标准,提出创建目标与要求,做好宣传工作和全体教职工的环保培训,并签署环保公约,统一思想,增强教工保护环境的责任感与紧迫感。

通过幼儿园宣传橱窗和班级宣传栏等宣传阵地以及“小手拉大手”、家长倡议书、家长会等活动载体,将环保教育向家庭、社区渗透,多渠道地进行节约资源、变废为宝等环保宣传,增强家长的环保意识,形成人人参与创建活动的良好氛围。

(三)加强环境建设

1、创建绿美净健的生态环境

为创建优美和谐的校园自然环境,因地制宜地设计和布局,使日光充足、空气清新优雅的环境,做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给人以赏心悦目、生机勃勃、温馨舒适的感觉。

2、创建修德美性的人文环境

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师幼关系和修德美性育人环境,不仅要营

造优美的环境,更要有浓厚的人文气息与文化氛围。以营造良好学风、园风为宗旨,开展以“文明、健康、温馨”为主题的班级文化建设和“团结敬业、求实创新”为精神的校园文化建设,为幼儿创造优美如画的绿色摇篮,给幼儿提

供良好的绿色文化氛围。

营造氛围、创新环境是环境建设又一个力点,结合民族体育特色,增添特色景点,展示特色成果介绍民族体育运动技能,力求构成较为独特的校园文化新格局。校园中充满浓郁芳香的民族体育文化气息:舞草龙、抖空竹、跳竹竿、打陀螺、滚铁环、踩高跷、飞绣球、跳花绳„„多姿多彩的民族体育项目独具文化魅力。幼儿园的每一处空间、每一个细节无不洋溢着民族体育文化的气息,传递着民族体育精神的信息。

(四)把创建绿色学校与幼儿园特色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以“一切为了孩子的和谐发展”为基本出发点,坚持把幼儿园的特色教育作为创建绿色学校的有机补充,给特色教育予绿色的生命,促进幼儿个体的发展。全面开展具有民族传统特色的体育活动,实施以民族体育文化活动为特征的园本课程,让幼儿参与创设宽松和谐的民族体育运动环境、用废旧材料制作运动器材、玩民族特色体育

游戏,不仅激发幼儿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运动能力、增强幼儿体质,同时也让幼儿体验自己动手制作的快乐,增强变废为宝、节约资源的环保意识。

(五)保障机制

(1)课程保障

将“绿色教育”纳入课程建设中,积极探讨环境教育在各领域间的渗透以及与科学活动有机结合的有效方法,将预设课程与生成课程相结合,及时调整,促进师幼环保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把环保教育课程的开设和管理纳入常规督查的范围,加大落实的力度,强化过程管理。

(2)经费保障

必要的经费投入是创建绿色幼儿园的重要保障,幼儿园拟将创建经费纳入

学校年度经费预算,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优先保障绿色创建的需要,以确保创建工作全面、有序、良性发展。

(3)节能减排,控制、处理污染源

崇尚节约,从不浪费一滴水、一度电、一粒米、一分钱做起,进行无纸办公,不浪费资源。

控制排污,食堂设置油水分离装置。对校园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我们相信,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经过全园教职工的共同努力,我园将由“绿化美化幼儿园”发展为一所具有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鲜明特色的一流绿色幼儿园。

第五篇:承德市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重点工作方案

承德市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

发展重点工作方案

根据《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冀政[2013]27号)和《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重点工作部门分工方案》(冀政办函[2013]72号)要求,为提高全市商贸流通现代化水平,进一步增强流通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思路和总体目标

(一)总体思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转变流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构建现代流通体系为重点,以项目为依托,以园区为载体,着眼搞活流通、扩大消费、活跃市场、繁荣经济,加快完善流通网络,做强流通主体,提升流通功能,规范流通秩序,全面推进流通体制改革与发展,推动传统商业向现代流通转变,努力提升流通和消费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二)主要目标。到2020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以上,商品市场成交额年均增长15%以上,从业人员年均增加1万人,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在全省平均水平以上。流通主体竞争力明显提升,流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现代流通方式得到广泛应用,基本形成布局科学、设施完善、业态丰富、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安全高效、便民利民的现代流通体系。

二、重点工作

(一)强化大型商贸综合体和特色街区建设,打造高端消费平台

围绕城市商业功能区,着力建设一批设施先进、功能完善、特色鲜明、品位高尚、环境优美的城市核心商圈、特色商业街和大型商业综合体。重点推动承德金龙皇家广场等10个大型商业综合体建设和招商,金龙皇家广场、名城时代广场、嘉和广场、平泉万城新天地2013年底竣工运营,大润发超市试营业;红星美凯龙、承德县新合作广场加快建设进度。培育承德碧峰门民俗文化街等7个特色商业街区,承德碧峰门民俗文化街招商运营工作全面完成,启动碧峰门文化园区建设;双滦区御道步行街、围场御道口旅游文化广场、平泉玉宇明珠广场特色商业街区等年底正式运营;双滦区下店子风情街力争开工建设。2014年宜佳旺二期、金亿达等大型商业综合体开工建设。各县区确保每年谋划、开工、竣工亿元以上商业综合体不少于1个;2015年前新建2—3个特色商业街区。(市商务局牵头,市发改委、国土局、住建局配合,各县区政府具体实施)

(二)加快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完善鲜活农产品流通网络

加快承德市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承德市成品粮油批发市场、中国北方(平泉)食用菌交易市场等11个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重点建设、改造升级承德市蔬菜果品批发市场、平泉榆树林子等年交易额5亿元以上的重点农产品市场10个,提升加工配送、冷链物流和电子结算等市场功能,力争培育1-2家大型农产品市场为全省农产品流通骨干市场。充分发挥福满家集团、宽广集团等8

个重点农超对接连锁超市的示范引领作用,提升农超对接能力,扩大对接规模,力争超市农产品直采比例达到50%以上、生鲜农产品超市销售所占比重达到30%以上。积极探索以投资入股、产权回购回租、公共建设配套等形式,建设和改造一批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和零售网点。建设社区惠民蔬菜直销店50个、蔬菜平价直营店30个。各县区每年新建、改造高标准农贸市场1—2个,谋划、新建、改造批发市场1个。(市商务局牵头,市发改委、农委、工商局、供销社、粮食局配合,各县区政府具体实施)

(三)加强大型商品市场新建、改造,活跃城乡经济发展

做好现有金龙建材城、温州小商品城、易顺二手车交易市场、庞大汽车产业园、晨阳汽配城、吴营汽修城等专业市场的升级改造,完善仓储、交易、物流等设施,提高综合服务功能。重点培育中国日用消费品配送中心、燕塞汽车产业园、红星美凯龙家居广场等新兴企业。各县区结合本辖区实际,每年新建、改造1家专业市场;每个县区培育形成1-2个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或区域性生产资料交易中心。(市发改委牵头,市商务局、交运局、工信局配合,各县区政府具体实施)

(四)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带动特色产业发展

认真贯彻落实《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冀政[2012]58号),重点抓好平泉食用菌、宽城板栗2个省级县域特色产业电子商务平台和马铃薯、山楂、透水砖、有机奶、杏仁、山里红等6个特色产业交易网站升级改造。每年新建特色产品电子商务交易网站5个以上,培育一批在国内有影响的县域优势特色产业及单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带动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市商务局牵头,市发改委、工商局、工信局、农委、供销社配合,各县区政府具体实施)

(五)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配送,促进全市经济发展

重点抓好承德国际商贸物流园区和平泉华北物流园两大物流园区建设,推进高新区上板城物流园区、张百湾新兴产业示范区、六沟新兴产业聚集区物流项目谋划和招商,引进一批大型战略投资者和实力强、规模大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入驻我市物流园区,形成快捷、高效、低成本的现代物流体系,提升物流管理和服务水平,为主导产业发展提供服务保障。(市商务局牵头,市发改委、工商局、工信局、农委、交运局、供销社配合,各县区政府具体实施)

(六)培育壮大市场流通主体,带动商贸流通业发展

鼓励双百购物、蓝岛大厦、宽广超市、福满家集团、鸿兆商城、北雁商场等现有大中型商贸流通企业以品牌为纽带,加快改造升级,优化营销方式,提升企业档次和管理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深入开展住宿餐饮业质量整治提升行动,鼓励各大住宿、餐饮企业加强自身改造升级,实现硬件水平、接待档次、服务水平、诚信形象、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加快引进发展一批高档次和特色鲜明的住宿、餐饮企业,推动承德满汉全席等餐饮企业跻身全国百强。搭建为中小流通企业提供信贷融资、市场开拓、科技应用和管理咨询服务平台,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提升市场竞争和抗风险能力。各县区每年改造提升大中型商贸流通企业1-2家,扶持中小型企业3-5家。(市商务局牵头,市发改委、旅游局、工信局配合,各县区政府具体实施)

(七)扩大流通领域对外开放,带动全市流通水平整体提升

建立和拓宽与国内外500强和知名大型流通企业对接合作渠道,围绕京沈高铁商圈、机场商业中心等项目,积极引进沃尔玛、家乐福等知名零售商、国际连锁酒店、京津大型商贸企业来我市发展,建设分店、连锁店或各类市场,带动流通产业向高端化、品牌化发展。加强与京津合作,建设产地型农产品市场,促进我市农产品和特色优势商品进入京津终端市场。鼓励有条件的流通企业“走出去”,拓展国内外市场。(市商务局牵头,市发改委配合,各县区政府具体实施)

(八)提升城乡便民服务功能,完善城乡一体化流通网络

充分发挥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的刚性作用,按照新城区一步到位,老城区逐步规范的原则,严把审批和开工建设关,按照规划要求,加快便民商业网点建设及改造步伐,逐步打造5分钟可到便利店、10分钟可到大中型超市和菜市场的“便捷生活圈”。加快社区商业设施建设和业态配套,支持福满家超市等连锁企业进社区设立便利店、中小超市、社区菜店等便民商业网点;继续开展国家级、省级商业示范社区创建活动,力争每年新增省级商业示范社区1个。加快家政服务网络建设,完善家政服务网络中心,各县区要培育扶持1-2家大型龙头和一批家政服务骨干企业,以网络中心为纽带,加强合作,资源共享,实现便民服务。支持餐饮企业建设现代化中心厨房,发展连锁化、标准化早快餐门店。深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培育壮大万村千乡连锁配送企业,扩大万村千乡农家店覆盖面,提高统一配送率,提升网点功能和服务水平,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到2015年,乡镇和村农家店覆盖率分别提高到90%和80%,商品统一配送率达到60%以上。(市商务局牵头,市农委、工商局、环保局、工信局、供销社配合,各县区政府具体实施)

(九)构建绿色循环流通体系,美化静化城乡环境

抓好以绿色低碳采购、市场和消费为重点的“三绿工程”示范项目,加快再生资源回收体系试点城市和以旧换新等循环流通网络建设,建成再生资源分拣处理中心6个、绿色回收站100个,实现城乡再生资源全面回收,美化净化城乡环境。加快旧货市场和二手车交易市场升级改造,推动商业建筑和设施节能减排。(市商务局牵头,市发改委、环保局、工信局配合,各县区政府具体实施)

(十)强化市场运行调控监管,构建规范、安全市场秩序

1.加强城乡市场监测体系建设。强化市场运行分析和预警预测,提高监测信息成果转化能力,保障市场供求平衡。(市商务局牵头,市发改委、财政局、统计局、粮食局、供销社配合)

2.健全市、县两级重要商品储备制度。加强储备商品管理,扩大猪肉、牛羊肉、食糖、蔬菜、小包装食品等生活必需品的储备规模,探索商业代储等多种储备方式,提高应急保供能力。(市发改委、财政局牵头,市商务局、粮食局、供销社配合)

3.建立以肉类、蔬菜、酒类、药品等商品为重点的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的流通追溯体系,维护群众消费安全。(市商务局牵头,市农委、食药监局、供销社配合)

4.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商业欺诈和商业贿赂等违法行为。(市商务局牵头,市发改委、公安局、工商局、质监局配合)

5.推进商业诚信体系建设。完善信用信息采集、利用、查询披露等制度。(市商务局牵头,市发改委、公安局、工商局、金融办配合)

6.建立扩大消费长效机制。培育一批拉动力强的消费增长点,支持商贸流通企业开展形式多样的促销活动。(市商务局负责)

三、保障措施

(一)科学规划布局

将《承德市商业网点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乡镇商业网点建设纳入小城镇建设规划。完善社区商业网点配置,新建社区(含廉租房、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小区、棚户区改造和旧城改造安置住房小区)商业和综合服务设施面积占社区总建筑面积的比例不得低于10%。严格社区商业网点用途监管,不得随意改变必备商业网点的用途和性质,拆迁改建时要保证其基本功能不缺失。(市规划局牵头,市住建局、商务局、国土局配合)

(二)加强用地保障

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流通业建设项目用地标准,在土地利用计划和土地供应计划中统筹安排流通业各类用地。在城市黄金地段,优先安排商业用地。鼓励利用旧厂房、闲置仓库等建设符合规划的流通设施,涉及原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或租赁的,经批准可采取协议方式供应。政府对旧城区改建需搬迁的流通业用地,在收回原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后,经批准可以协议方式为原土地使用人安排用地。鼓励各地以租赁方式供应流通业用地。支持依法使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发展流通业。制定政府鼓励的流通设施目录,对纳入目录的项目用地予以支持。依法加强流通业用地管理,禁止以物流中心、商品集散地等名义圈占土地,防止土地闲置浪费。(市国土局牵头,市商务局、住建局、发改委配合)

(三)拓宽融资渠道

1.加大对商贸流通业发展资金扶持。进一步加大跑部进厅力度,积极争取国家、省商贸流通促进专项资金,完善市本级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财政政策,重点支持公益性流通设施、农产品流通体系、城乡便民服务、商贸物流、电子商务、市场监管调控、绿色循环流通、中小流通企业发展、扩大消费等项目建设,强化示范引导,提高资金效益。(市商务局牵头,市财政局配合)

2.加大对商贸流通业发展的融资倾斜。鼓励银行和金融性机构开展动产、仓单、商铺经营权、租赁权等质押融资,发展商圈融资、供应链融资、商业保理等业务。支持符合条件的大型流通企业上市融资、设立财务公司、发行公司(企业)债券和设立银行间市场直接债务融资工具。(市金融办牵头,人行承德市中心支行、市银监局、发改委配合)

3.加快发展多形式融资。发挥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融资租赁等对中小微企业融资的补充作用,支持商贸流通业发展。(市金融办牵头,市商务局、工信局配合)

(四)放宽市场准入

1.简化准入程序。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积极推进商贸流通企业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对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决定需要取得前置许可的事项,除涉及国家安全、公民生命财产安全等外,不再实行先主管部门审批、再工商登记的制度,商贸流通企业向工商部门申请登记,取得营业执照后即可从事一般经营活动。(市工商局牵头,市商务局配合)

2.开放本地市场。打破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严禁阻碍、限制外地商品、服务和经营者进入本地市场。(市商务局牵头,市发改委、国税局、地税局、工商局配合)

3.规范经营管理。清理整顿大型零售企业向供应商违规收费和恶意占压供应商货款,规范零售商和供应商公平交易管理,严厉查处经营者通过垄断协议排除、限制竞争行为。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流通领域,保障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市商务局牵头,市发改委、国税局、地税局、工商局配合)

(五)落实好省减轻税收、降低流通成本相关政策

1.落实国家、省支持流通业发展的相关税收政策。将免征蔬菜流通环节增值税政策扩大到部分鲜活肉蛋产品。自2013年起,3年内免征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城镇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落实提高小型微型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政策;免征员工制家政服务企业营业税;推进连锁经营企业总分支机构汇总纳税;完善促进废旧商品回收利用体系建设的税收政策等。(市地税局、国税局牵头,市财政局、商务局配合)

2.加快推进工商用电用水同价。对规模化生猪、蔬菜等生产实行用水用电与农业同价。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的用电、用气、用热与工业同价,用水执行工商业用水价格的较低标准或非居民用水价格。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冷库用电与工业同价。对政府投资建设或控股的市场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按保本微利原则从低核定收费标准,全面实行收费公示制度。(市物价局牵头,市商务局配合)

3.落实刷卡制度。认真落实《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切实做好银行卡刷卡手续费标准调整实施工作的通知》(银发[2012]263号)要求,按照规定标准降低百货、家电、超市和餐饮等商贸流通服务业的银行刷卡费率。(人行承德市中心支行牵头,市物价局、市银监局配合)

4.畅通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落实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对整车合法装载运输鲜活农产品车辆全部免缴车辆通行费;根据道路条件和交通流量情况,适当增加鲜活农产品配送车辆市区内通行线路;对卸载农产品后的空载车辆,按照核定线路驶出城区时,不准以违反限行规定处罚;抓好收费公路专项清理,降低偏高的车辆通行费收费标准,完善通行费形成机制和信息公开办法,推进高速公路联网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建设。对行驶承德联网高速公路的鲜活农产品车辆按照“绿色通道”政策执行。(市公安局牵头,市交运局、物价局、住建局、商务局配合)

(六)健全规范标准

加快流通领域地方性法规性文件制定,抓紧制定、修订商业网点、农产品批发市场、成品油、拍卖、典当、畜禽屠宰、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会展业等管理办法。健全流通标准化体系,加大已颁布和即将颁布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推广实施力度,推进家政服务、洗染业、美容美发、经济型快捷酒店、早餐等行业地方标准的编制修订,搞好流通标准化建设试点示范工作。(市商务局牵头,市法制办、农委、质监局配合)

(七)优化政务环境

1.提高行政效能。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着力改善发展环境的实施意见》(冀发[2012]19号),加强流通工作行政效能建设,减少流通领域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事项,简化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限,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市监察局牵头,市商务局配合)

2.实行合理收费。对未列入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目录的,企业有权拒绝。凡国家有上下限规定的,一律按下限执行。加强对公用事业延伸服务的收费监管,规范清理初装费、维修费、材料费、检验费、代理费等费用,公示收费标准。(市物价局牵头,市商务局配合)

3.便利农产品运输。规范交通运输领域执法行为,为农产品等物流配送车辆提供通行和停靠便利。(市公安局牵头,市交运局、商务局配合)

4.放宽对流通企业灯饰、广告设置的限制。对流通企业设置户外广告、门店牌匾标识和景观照明的,在不违背《承德市城市户外广告专业规划》和《承德市城市照明专业规划》的前提下,简化行政许可审批程序,提供方便、快捷的政务服务;对流通企业举办户外促销活动的,应本着繁荣有序的原则,予以合理安排,并免收任何行政收费。(市城管局牵头,市商务局配合)

5.规范执法行为。加强对行政执法的管理和监督,不同部门和行业所进行的鉴定和检验结果应互相承认,减少多头执法、重复处罚。(市法制办牵头,市质监局、监察局配合)

6.建立重点流通企业“直通车”服务制度。优先提供业务申请、咨询、指导及投诉受理等服务。积极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加强行业自律和诚信建设,及时反映企业诉求,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市商务局负责)

(八)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承德市商贸流通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具体落实方案,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逐级将主要指标和任务按分解下达,强化督导检查,确保政策到位、措施到位、服务到位,形成推动流通业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市直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职责分工,就涉及本部门的工作,抓紧制定具体落实措施。同一项工作涉及多个部门的,牵头部门要加强协调,相关部门要主动配合协作。各县区要成立相应的商贸流通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地的重点工作任务的落实。每年6月底和12月底前,各县区、市直部门要将贯彻落实情况报市商贸流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电话:2158679),市商贸流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对落实情况进行督查通报。

上一篇:你好像很努力的样子下一篇:农村信用社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