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周活动实践报告

2024-05-01

文化周活动实践报告(精选6篇)

篇1:文化周活动实践报告

文化周活动实践报告

短短一周很快就过去了,我校第二届外法系日语文化周在师生们的共同努力下,顺利落下了帷幕。本次文化周在院领导和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大家通力合作,积极献计献策,组织规划缜密,内容丰富多彩,形式也别具日语文化风格,可以说是充分彰显日语专业风格和团队精神的一次大型集体活动。

此次文化周活动首先拉开帷幕的是由外教指导的日本礼仪演示,和服展示。这其中日本礼仪演示包括餐桌礼仪和面试礼仪两个部分,虽然这两个部分看起来好象是我们日常生活很简单的部分,但是在外教生动有趣的讲解下,让我们见识到作为日本文化非常有特色的一面,同时也让我们在这种活动中学会了对我们日语专业来说非常重要并且对我们今后的求职以及生活很有用的东西。例如其中提到的筷子的拿法,以及吃东西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礼节和应该说的话。也为我们呈现了和服的穿着方法,看到了日本文化和风俗的极致的美。

在下午老师为我们安排了看电影《最后的武士》。这部电影所讲诉的故事是发生在1870年,日本正值明治维新时期,克鲁斯饰演的美军南北战争英雄Nathan Algren,被当时的明治天皇邀请前往日本训练士兵及交流军事技术;但一批反对日本军事现代化的“最后武士”群起反抗,首领真田广之却与敌对的克鲁斯惺惺相惜。

老牌演员渡边谦饰演朝廷武士头领森胜元,教克鲁斯剑术及日本武士道精神,森胜元的女儿小雪,更爱上他;可惜后来克鲁斯投靠叛军,与小雪变成对立。以日本幕府时代为背景,美国将军纳森(汤姆克鲁斯)受邀训练日本第一支现代化军队,就在日本政府决定将武士连根拔除西化时,纳森却受武士精神所感召依依不舍,从中也让我们中体会到了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和文化底蕴。对我们来说是深刻的日本文化教育。

在文化周还举行了寿司制作比赛,让我们亲身去制作我们平常不常接触的日本料理,让我们觉得既新鲜又对料理有了更深刻的了解,首先老师们在前一天很辛苦的给这次活动准备食材,我们的活动才能顺利进行,在制作当天老师详细给我们讲解了寿司的制作方法和注意事项,例如,1.外卷用的米饭比较多,大约是内卷的1又1/3。

2、将饭从左至右排在紫菜上部。、由上至下铺好,将紫菜翻过朝下放在砧板上,放之前先用湿抹布擦一下砧板(防粘),馅料如内卷一般放在紫菜中间。

4、将紫菜卷起。

5、包好了!

6、用保鲜膜包住卷,再用竹帘轻轻地定型,不要把米饭摁紧实。

7、好了!撕去保鲜膜。

8、再撒上自己喜欢的调味料,比如芝麻,蟹籽之类的,做一点点缀。

9、象切内卷一样,一刀落,保持切口平整.10、成品。寿司做好了,大家对自己的劳动成果都很期待,尝过之后都觉得很美味,最此大家都觉得很有意义。

这次在文化周请来了系书记杨书记为我们做关于大学生就业的演讲,虽然对我们来说早了点,但是大学生多了解相关知识是很有必要的。老师给我们详细讲了大学生就业应该具备的条件,自己首先是合格的大学毕业生。其次能够较准确地找到自己与聘用单位的共同点。再次,要具备一定的求职技能最后,要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还需要走出误区;1.自我期望值过高。2.过多的物质要求。3.迷恋大型企业追求热门职业。

晚上的演讲比赛,给了我很大的启示。虽然我没有参加,但我想作为参加的选手,以她们的心态去思考问题给了很多的值得思考的地方。首先,在赛前要做充分地准备。其次,在赛前要敢于在众人面前练习。再者,多听别人的意见,择善而从之。还有一点很重要的是,要在比赛过程中善于观察周围情况的变化,加强自己的临场应变能力。最重要的是摆正自己的心态。我看到选手们其实在赛前很多人都已经准备得很充分,可是有些人就是没有正确的心态最后才没有发挥好自己正常的水平,导致没有取得自己满意的结果。

作为本次文化周最后的压轴戏,也是文化周的一大亮点——文艺晚会。此次晚会专业的同学进行了长期的准备和排练,可以说是非常成功的,它不仅是一次盛会,更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在形式,节目安排,哪怕是现场的布置,无不是整个集体共同努力的结果,晚会内容也很丰富,都是同学们自编自演自导,不仅有安静文雅的书道,日本舞,旗袍秀,还有劲爆的现代舞,爵士舞,更有同学自己创作的大型游戏超级玛丽,嗓音好的同学也一展歌喉,无处不体现着青春和活力,在此过程中的我无不为之惊叹,等晚会结束后大家都意犹未尽,我想这将是我们大学生涯重要的一笔,也是人生中重要的回忆。

文化周虽然结束了,但我相信留在我们心中的激情不会改变,这将是我们永远的美好回忆。

篇2:文化周活动实践报告

一、积极配合县级有关部门开展了乡村文化三项活动,增强了爱国注意教育氛围。围绕宣传党的xx届三中全会精神,继续解放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等主题,与县文化馆、图书馆、纪念馆、电影公司等单位共同举办了“抗冰救灾.重建家园”和“宣传党的xx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两台文艺节目,深受职工、群众喜爱,同时还举办了读书知识有奖竟猜活动,秋收起义历史巡回展,电影公司进场播放爱国主义题材电影8场次,给广大干职工群众带来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二、努力加强林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丰富群众精神文化更高需求。针对我场文化基层设施滞后的实际状况,应全场广大职工群众需求,特别是退休老工人的要求,年我场共投资万元,相继新建立了老年文化活动室,完善了党支部活动室,文化宣传园地,健身房等基础设施建设,购买图书(300余册、电脑、健身器材等文化设施2万多元,订阅报刊、杂志1.5万元。这些设施的建立和完善,报大地方便了群众基本文化生活需求,开拓了视野。

三、开展各种群众喜闻乐见文化实践活动,增进交流、凝聚人心。近几年,每年党的生日、重阳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都组织了党员、退休老同志、改制下岗职工等参加党的知识等为主要内容的有奖竟答活动,登山活动、钓鱼、篮球、乒乓球、象棋比赛等文体活动。这些活动,不但增进了群众之间的交流,活跃了气氛,锻炼了身体,同时为构建和谐林场凝聚了人心。

篇3:文化周活动实践报告

教育工作者在学习科学发展观时, 要结合自身实际, 认真贯彻执行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发展要有新思路, 改革要有新突破, 开放要有新局面, 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 自觉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各项工作, 着力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专业素质, 踏实工作, 认真完成任务。为此, 根据陇东学院[2009]1号文件《陇东学院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学习调研阶段安排意见》《教育学院党总支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学习调研阶段的实施方案》及《教育学院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调研的主要提纲》的精神和要求, 笔者对我院教育学院学生管理工作与校园文化情况进行调研。

1 调研时间

2009年3月15日至4月10日。

2 调研内容

在学生管理方面设计学习、生活、教学、资助、制度、其他6项内容, 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设计物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其他4项内容。

3 调研方式

一是走访上级主管部门, 二是走访市直有关部门, 三是召开教职工座谈会, 四是召开学生座谈会, 五是召开团 (学) 干部座谈会, 六是召开教职工党员座谈会, 七是召开学生党员座谈会, 八是召开班子成员会, 九是召开民主生活会, 十是个别谈话, 十一是发放问卷, 十二是个别走访, 十三是集体深入班级。

4 调研结果

4.1 学生概况

我院教育学院学生数量呈递增趋势。2001~2009年分别是102人、316人、634人、773人、836人、734人、727人、1 162人、1 315人。截至目前, 共有24个教学班, 其中2005级2个班 (文本、理本班) 62人 (男23人、女39人) , 2006级2个班 (文本、理本班) 93人 (男26人、女67人) , 2007级12个班 (文本1~3班, 理本1~2班, 专升本班, “3+2”初等教育文专1~4班、理专1~2班) 568人 (男151人、女417人) , 2008级8个班 (文本、理本班, 专升本班, “3+2”初等教育文专1~3班、理专1~2班) 592人 (男138人、女454人) ;本科484人, 专升本88人, 专科743人。

4.2 学生情况分析

4.2.1 思想状况 (1) 我院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总体上是积极、健康、向上的。

绝大多数学生拥护与支持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 对党和政府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对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三代领导集体, 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改革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充分肯定。大部分学生表示愿意加入中国共产党, 积极参加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2) 我院学生能理性看待国家改革、发展面临的机遇和困难, 对保持稳定的政治局势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充满信心。学生关注学校建设和发展, 普遍拥护高等教育改革, 人生观、价值观的主流是健康积极、务实进取的, 成才、成功的愿望和学习自觉性进一步增强。 (3) 我院学生对我国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主流价值导向基本认同。他们积极进取, 勇于竞争, 有比较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 渴望为国家和社会施展才华。学生判断一个人成功与否的主要依据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对社会、集体的贡献大小”“取得的社会成就高低”“拥有的物质财富多少”。多数学生把对社会和集体的贡献放在第1位。在处理个人、集体和国家利益关系上, 大多数学生认为在关键时刻要服从集体和国家利益。 (4) 我院也有一些学生思想比较消极, 上进心不强, 不能正确对待自己面临的一些问题, 如缴费上学、毕业不包分配以及当前社会上的一些现象 (如腐败问题) 等。

4.2.2 心理状况 (1) 我院学生心理状况总体上是健康的。

绝大多数学生人格健全, 能够正确认识自己、认识社会, 不断加强自我修养和自我教育, 意志行动的社会性不断提高, 已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和人生观。 (2) 我院学生经过及时、长期的心理健康教育, 尤其是经过团体心理辅导和个别心理咨询, 心理素质普遍提高, 适应能力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增强, 同学之间团结友爱, 人际关系和谐, 角色认知与角色互换意识提高, 能正确处理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3) 我院从建立至今没有出现严重的心理异常患者, 因此, 也没有出现严重危及社会治安、破坏学校秩序、干扰学校工作的事件。 (4) 我院也有个别学生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 例如精神压抑、心情苦闷、厌学、偏执、狂躁、角色冲突、以自我为中心、挫折耐受力差、过度依赖、过度焦虑、情感脆弱、有攻击性行为、人际交往障碍、孤独与冷漠等等。

4.2.3 学习状况 (1) 我院学生学习态度总体上是端正的。

绝大多数学生学习刻苦, 能按时上下课, 认真完成作业, 平时坚持上自习。 (2) 我院学生除重视知识学习外, 还重视能力培养与提高, 尤其是从教能力, 普通话、“三笔字”进步明显, 音乐、美术方面提高得较快。 (3) 我院小教专业学生比较重视中文、数学、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知识学习, 学前专业学生比较重视舞蹈、乐器、手工制作等技能训练。 (4) 我院学生也存在学习动机缺乏、考试焦虑、学习方法不当等问题。比较突出的是, 学生进入大学后松懈下来, 报着“60分万岁”的学习态度;有的学生也想把学习搞好, 但总提不起精神, 厌倦学习, 把学习看成是奉命的、被迫的苦差事, 怕苦怕累, 并经常为自己的懒惰行为找借口;有个别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学习行为往往表现出从众与依附性, 随大流, 极少有独立性和创造性;有个别学生学习无计划, 不会利用时间;还有个别学生课前不预习, 上课开小差、不记笔记, 课后不做作业, 把大量时间用于上网或谈情说爱, 影响个人发展。

4.3 调研结果汇总

在学生管理方面共4项内容16条意见和建议。针对学习方面主要有: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 无明确目的, 希望教师给予指导和帮助, 举办相关知识讲座, 加大公选课比例, 丰富教学内容;课堂纪律较差, 应加强管理;教室少, 晚自习上课占用教室太多, 学生无教室上晚自习;学生间缺乏合作精神, 应积极引导。针对生活方面主要有:食堂饭菜质量差, 价格高, 应加强食堂卫生管理;加强学生节能教育, 引进高科技管理手段 (如校园一卡通) ;供电时间太短;获得各种信息的途径太少;澡堂服务差, 太小, 价格高。针对教学方面主要有:学生动手能力较差, 应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加强师生交流;下午3学时上课时间太长;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不够, 应开设一些实用性较强的课程;课程计划与考研联系起来。针对资助方面主要有:关注贫困生, 做到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共有2条意见和建议, 主要为修建娱乐场所、活动场所;举办一些大型文艺活动, 丰富校园生活。在其他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为加强学生干部队伍管理和指导。

5 建议

5.1 加强学生管理队伍建设

我院学生管理工作者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数量得不到保证。以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为例, 有学生500多名, 教职工56人, 行政管理人员15人, 专职学生工作人员3人, 专职辅导员4人, 专职分团委书记1人, 行政人员与学生比为3∶100, 专职学生管理人员与学生比为1∶63;而我院教育学院现有学生1 315名, 教职工30人, 教师24人, 行政管理人员6人 (含3名兼职教师) , 专职学生管理人员3人, 行政人员与学生比为1∶219, 专职学生管理人员与学生比为1∶438。二是个别管理者综合素质不高。三是工作时效没有统一的标准。四是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如其他高校, 专职辅导员、分团委书记、分管学生工作的院领导的奖金与所管学生的数量挂钩, 而我院教育学院在这方面没有体现。

5.2 创新学生工作管理制度

创新作为规律, 揭示的是新陈代谢;作为机制, 促进的是推陈出新;作为文化, 导向的是以新取胜;作为战略, 倡导的是持续发展。创新是推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及其他工作的强大动力。因此, 管理制度创新是搞好高校学生工作中的一项长期任务。制度建设不仅能阐明新行为与创新之间的联系, 而且可确保各级负责人的培训开发和后继有人。制度是深化创新的基本手段和重要依据, 是事业成功的关键所在。健全和完善规章制度, 强化基础工作, 彻底改变无章可循、有章不循、违法不究的现象。建立各级各环节严格的责任制度, 加强考核和督促检查, 确保各项工作有人负责。建立教育学院学生工作自主创新体系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是管理模式创新, 二是人才吸纳创新, 三是工作方法创新, 四是竞争机制创新, 五是工作内容创新, 六是自身形象创新, 七是分配制度创新, 八是工作效率创新, 九是可持续发展创新, 十是管理思想创新。总之, 理论无止境、学习无止境、实践无止境、创新无止境。从另一方面来讲, 制度不在于多, 而在于精、在于细、在于实, 在于可操作、管用。

5.3 教风、学风、考风建设

一是正确定位学生发展方向, 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二是狠抓教学运行过程管理, 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三是积极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四是加强课外学习指导, 积极开展以提高教师素质为目的的课外活动;五是紧跟形势调整教学计划;六是严肃考风考纪, 促进教风、学风的转变;七是开展经常性的学术活动, 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5.4 校园文化建设

一是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举办各类演讲比赛、辩论赛、征文比赛、知识竞赛、书画及手工作品展览和升国旗仪式等, 展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 激发广大青年学生爱党、爱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同时, 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校团委开展的“新生歌舞大奖赛”、“挑战杯”、“十月礼赞”诗歌朗诵、“金秋放歌”校园歌曲演唱会等主题文化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 使他们在校园的肥沃土壤里按照各自的方向健康成长。二是组织学生长期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是青年服务社会的有效载体, 也是理论联系实践的有效途径。要高度重视社会实践、社区服务与青年志愿者活动等的育人作用, 组织社会实践小分队深入乡村、企业开展“三下乡”活动。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旗帜, 不断扩大青年志愿者的服务领域, 在企业帮扶、社区建设、环境保护等领域开展活动。倡导新风正气, 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产生积极作用。三是鼓励和帮助学生组建各种社团和兴趣小组, 努力扩大高校团学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增强吸引力和感召力。高校社团是大学生根据共同的兴趣和爱好, 为增长知识、锻炼能力、发挥特长、丰富和活跃校园文化生活而自愿组织起来的群众性团体, 是扩大共青团工作覆盖面和影响力的重要载体。由于社团涉及内容的广泛性、活动方式的多样性和活动成果的有效性, 使其在学生中有着很强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我院现有普通话推广协会、心理健康协会、书画爱好者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和小学教育研究小组5个学生社团。社团通过各种活动和讲座, 为学生创造了相互接触、交流思想、增进友谊的园地, 成为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增长知识的桥梁, 加深了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增强了学生为国家富强和民族昌盛而奋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5.5 学生党支部建设

教育学院学生党组织共建有4个党支部, 截至目前, 学生党员251人, 学生入党积极分子200多人。学生党员50%以上是学院及学校相关社团的骨干, 在学院团总支、学生会及班级担任一定职务, 他们学习成绩、综合测评成绩均排在班级前列。在校党委及学院党总支的领导下,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以党的相关方针、政策为行动依据, 以培养和吸收高素质人才为目的, 以集体的团结为保障, 不断开拓、不断创新, 各项工作有了可喜的进展。

6 问题处理

篇4:文化周活动实践报告

文化活动实现寓教于乐

认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第一步。但认知并不只是熟记理念口号,而是对企业理念的内涵有深刻的理解,是理解基础上的烂熟于心,内化于心。因此,文化建设首先要对企业文化的内涵进行全员宣贯。而这宣贯,又非空乏枯燥的说教。在企业文化宣贯中,十四所坚持寓教于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之中,把企业文化所倡导和弘扬的价值理念及其丰富的内涵用职工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出来,有效地提高了企业文化的影响力和渗透力。

十四所的企业核心价值观是:“尽责、创新”。在其内涵阐释中,最高层级的责任就是国家责任,是“科技报国、电子强军”的责任,这与十四所60多年来所坚守的“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军工核心价值观是一脉相承的。为了宣贯、传承这一核心理念,十四所将建所60年来,特别是近10年来,十四所人在承担大量大型国家重点工程项目中所表现出的“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创新意识”以及“爱国情怀、爱所情怀”,通过文化故事书、视频宣传片、舞台剧、所歌、主题演讲会、座谈会、所花所树等丰富多彩的载体展现出来。

某预警机雷达的研制成功是十四所国防科技人员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所创造的一个奇迹,在我国武器装备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属于激发民族豪情,扬国威、振军威的产品。在该产品研制中形成了:“自力更生、创新图强、协同作战、顽强拼搏”的预警机精神。以预警机精神的提出为契机,十四所开展演讲活动、宣讲活动,协助中央电视台拍摄了《空警2000》等多部电视记录片,广泛宣传、大力弘扬预警机精神,不但给予了全体预警机参研人员很好的精神激励,也极大地鼓舞了其他产品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士气,促进了科研生产任务的完成。

中华神盾雷达是十四所研制的另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产品。十四所通过调研、座谈和广泛征集职工的意见,不但赋予了这部凝聚了十四所人心血、承载了中国海军走向深蓝梦想的雷达一个好听的名字——“海之星”,而且归纳、提炼出“使命高于一切、团队坚不可摧、创新永无止境、荣誉催人奋进”的“海之星”精神,编写了《海之星》文化故事集,开展了“海之星”精神的阐释、宣传活动。

军工精神的提炼与宣传,使科技人员的自豪感、荣誉感、成就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使科技人员献身国防建设崇高事业的热情得到充分的激发。科研人员从中所获取的精神激励是任何物质补偿也无法替代的。

几年来,以重点军工型号产品的研制成功、以所庆纪念日等为背景,十四所先后编写了《海之星》、《天虹》、《永远的丰碑》、《永远的怀念》、《远望》(上、下集)等军工精神系列丛书,创刊了《聚焦企业文化视点》等体现、传播十四所特色文化的书籍、期刊,策划、制作了电视回顾片《巡天》、企业形象宣传片《创新永无止境》以及介绍中国雷达技术奠基人、工程院资深院士张直中同志先进事迹的电视片《一片丹心报祖国》等。这些书籍、视频光盘,还作为十四所对外接待的材料被广泛赠予前来视察的领导和来访的客户,赢得了包括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内的各级领导的好评。

在所庆60周年之际,十四所职工自编自导自演的舞台剧《一路同行》,通过一家三代十四所人献身国防现代化建设的故事,生动再现、深情演绎、深刻诠释了十四所人60年来践行“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核心价值观。该剧在全所演出近十场,场场爆满,引起全所职工的强烈共鸣,深深地激发了广大职工作为军工人的荣誉感、自豪感和爱国、爱所情怀。

此外,十四所还邀请曲作家田歌、词作家郑南创作了所歌《放歌梦世界》,把十四所人对国防武器装备信息化建设的豪情、梦想、追求,以及对企业发展的愿景写进歌词,并邀请著名歌手谭晶演唱,请爱乐乐团演奏,请艺术学院的老师深入全所各单位为全所职工教唱所歌。每逢重大活动、集会,十四所都会播所歌、唱所歌。还把所歌编成了所区电话的彩铃广为传播。

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立体的、多样化的文化媒介,十四所人崇尚的价值理念变身为一个个生动的文化故事,一个个具体的物化形象,以润物无声的形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改变着多元价值背景下十四所人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

主题实践推进知行合一

企业文化重在实践,在于行动对理念的践行,在于通过反复地实践促进行为习惯的养成,因此,企业文化建设,不能只有“心动”没有“行动”,不能仅仅止步于职工的“知”,而要实现“知”与“行”的合一。10年来,十四所探索并构建了一条“发现一个问题,导入一种理念,建立一个规范,养成一种习惯,形成一种作风,培育一种文化”的“六个一”主题实践路径。具体地说,主题实践活动就是针对不良文化现象,从破解某一具体问题切入,帮助职工通过主题实践,从改变行为、改变习惯入手,改变心智模式,实现文化引领;通过主题实践引导职工进行自我审视,主动发现问题,主动纠正不良文化现象,实施自我教育;通过聚焦并破解具体问题切入,举一反三,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通过点的深入,采用集中力量,突出重点,有的放矢,各个击破的战略,矫正隐藏在管理问题背后的文化问题;通过营造氛围,优化流程,建立规范,固化制度,提升执行力,帮助职工建立行为习惯。

nlc202309031944

基于长期以来在我国雷达行业特别是预警探测领域的引领地位,基于长期以来在雷达研制领域所积累的技术创新能力、装备制造能力、核心竞争能力,十四所的文化中滋生着浓厚的优越感和“老大”思想。针对这种不良文化现象,十四所结合某竞标项目的流标,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为题,导入“突破,从观念开始”的经营理念,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動,着力培育职工的忧患意识,促进职工从思想和行为两个层面彻底摒弃“老大”思想,告别“等、靠、要”,走向“抢、逼、围”,并以“眼界决定未来”的胸怀与兄弟单位一起走向“携手共超越”。

2009年十四所新区建成,新区占地面积2500亩。为了加强新区的内部管理,把新区建设成现代化的雷达工业基地,十四所出台了一整套园区管理规章制度。为配合规章制度的执行,针对全所迁入新所区后的环境维护问题,十四所文化办组织策划了“爱国、爱所、爱岗、爱护新环境”主题实践。主题实践活动中,通过“百景千色——新所区”摄影比赛等一些列活动,为主题实践提供了支撑。

为了使核心价值观“尽责、创新”从理念层面转化为全员的行动,在十四所党政领导班子的倡导下,所文化办瞄准所里普遍存在的“创新力、执行力”不足的文化现象,精心策划了提升“创新力、执行力”主题实践活动。活动中,所党政一把手亲自动员,所企业文化办公室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选准关键切入点,立足活动的可操作性,以职工习惯养成为目标,从活动意义、规定动作、方法步骤、总结闭环、效果检验等方面着手,编写活动方案和学习材料。全体所领导班子成员分头率领文化办成员逐一深入研究部、试制工厂、后勤保障部门调查研究,所长一个人就走访调研了19家二级单位。所到之处,所领导从管理、文化的角度帮助基层梳理问题,制定主题实践活动整改目标,极大地激发了基层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当年度活动阶段性结束时,各基层单位累计取得活动成果52项。为了推广各单位的优秀经验,文化办按照“共性成果复制推广”、“共性经验学习借鉴”的原则,精心选出12件成果,编写成《十四所提升创新力、执行力成果库》。此次活动先后历时两年,在提升全所创新力、执行力的同时,也在所内营造了浓厚的创新文化、执行文化氛围。

针对全面实施劳动关系合同制背景下,如何增强职工主人翁意识,组织策划了“提升主人翁意识”主题实践。活动中,立足员工和企业的相互依存关系,结合企业特色和员工自身诉求,将主人翁意识细化为“两大类八大条标准”,并从标准宣贯、敬业爱岗、爱所如家、创先争优四个方面推进主人翁实践。最终,通过优秀主人翁故事征集、优秀主人翁评选等树立了一大批敬业爱岗、爱所如家的优秀主人翁典型,弘扬了新时期的主人翁精神,增强了职工的归属感和企业的凝聚力。“提升主人翁意识”主题实践,被评为十四所“管理创新奖”。

十四所坚持活动与实践“两轮驱动”推进文化落地,有效地促进了企业文化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原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在视察十四所时,对十四所“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军工特色文化倍加赞赏。在十四所所庆60周年之际,时任全国人大委员长吴邦国欣然为十四所题诗一首:“八千里路云天外,六十功名家国中。海陆空天皆眼界,江山社稷乃心胸!”

篇5:文化周活动实践报告

报告

2014年5月15日

一、活动开展情况

我园区自2月27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在旗委实践办的正确领导下,在旗教育实践活动22督导组的具体指导和帮助下,我园区深入学习贯彻中央、自治区党委及市委、旗委关于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部署和要求,特别是总书记调研指导河南省兰考县教育实践活动时的讲话精神,认真对照关于学习教育、听取意见环节的具体要求,逐项进行“回头看”。深入进行了学习教育、听取意见建议、剖析“四风”问题、并坚持边学边查、边整边改。整个活动期间,党支部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精心组织,扎实推进,领导班子及成员作表率,确保了活动不走过场,取得实效,为提高班子的管理能力、决策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党员干部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和办事效率的较快转变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

(一)精心谋划,多措并举。

一是完成了先学一步2月17日到26日组织召开了8次专题学习会,全面系统的了解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熟悉和掌握了教育实践活动的方法、程序和步骤。二是完成了先走一步。首先,对管委会全体参加教育实践活动人员开展了一次摸底,确定了活动范围。随后,于2月23日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了管委会教育实践活动有关事宜,讨论修改了管委会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教育实践活动培训和安排。三是召开了动员大会。2月27日组织召开了管委会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四是开展了先行一步。对照中央、自治区、市委、旗委领导讲话及教育实践活动知道意见、实施方案,结合园区工作实际,查找出了10个问题,并制定了立行立改计划,截至目前,已整改了5个问题。

(二)加强学习,高度重视

教育实践活动一开始,园区党支部就把学习教育、提高认识、用理论武装作为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基础工作来抓,及时查找学习资料和购买工作笔记,园区建立了教育实践活动 工作档案,对活动情况时时进行记录。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党支部组织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采取个人自学与集中辅导相结合、撰写心得体会与交流学习成果相结合。一是加强学习认真领会。2月27日以来,我园区先后组织了10天集中学习、4次集中辅导、6次领读文件,1次观看专题片,3次观看电影,1次主要领导讲课,大讨论活动2次,结合工作实际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相关活动6次、1次大调研,2次集中学习交流(日常会议中也都在进行学习交流)。二是认真填写书记行动纪实档案。园区主任严格对照《关于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实施“书记行动”的指导意见的通知》(伊群组发[2014]10号)中31项规定动作具体内容。将已完成的规定动作逐项记录于书记行动纪实档案。目前书记行动31项规定动作,已完成14项,其余各项正在有序推进。三是创新载体,领办书记行动。按照书记行动要求,结合我园区实际,书记领办项目为音乐温泉度假村。截止目前,已经完成鄂尔多斯文化产业园区地热资源可行性勘查二维地震勘探成果报告,结果分析显示已具备地热资源开发条件,项目正在立项审批阶段。同时也在办理打井前臵手续,预计6月初开始实施打井工作,9月底钻井完成。

(三)采取多种方式方法征求群众意见,查找“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是制作了鄂尔多斯文化产业园区管委会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书记行动”专栏。二是在鄂尔多斯文化产业园区管委会官网上开通了网络 “书记信箱”。三是先后召开园区全体干部座谈会、园区管委会与所服务企业座谈会、园区管委会与结对帮扶村的座谈会等各种座谈形式,深入听取干部群众对园区领导和党员干部 “四风”方面突出问题的意见、建议。四是通过传真、信函、电子邮件、征求意见表等方式广开言路,围绕园区领导、党员干部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和其他需要反映的情况等5个方面征求了园区企业、帮扶村社等的意见和建议。截至目前,通过发出100份征求意见表,共征求到各方面的意见建议63条,已解决23条,正在全力解决40条。五是开展调研2次,一次是深入纳林陶亥镇曼赖村进行调研,并对调研出的问题,及时上报旗了人民政府;另一次是对全市文化产业、民族工艺品进行调研,深入了解全 市文化产业和民族工艺品发展现状。通过广泛征求意见和列出问题清单并提出整改措施,园区领导及管委会全体成员切实找到找准了问题,为对照检查、开展批评、进行整改奠定了基础。

二、通过自查“回头看”发现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环节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学风有待加强。由于办公室日常工作的繁忙,存在个别同事学习笔记完成不够及时,学习的主动性不够强;学习的深度有所欠缺,学习方法有待创新;有些方面还是理解不够透彻,造成了资料还不够完整;对于书记行动某些规定动作完成质量不高;对于其他同事的优秀工作经验借鉴不够准确丰富,学习、处事方式有待加强,要更加沉下心来学习党的知识和有关于文化的知识。

(二)工作作风还不够扎实。个别同志在撰写材料制定制度时,有时脱离了工作实际,对上级文件、工作要求照搬照抄;文件存档、会议记录等不及时处理,存在不认真、自由散漫、责任心不强及办事效率低的一系列问题;整改工作进度还不够快,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有差距;制度建设跟不上管理工作的需求,制度也不够完善;活动开展还不平衡,结合工作实际的特色、亮点不多,自选动作不够完善。

(三)服务意识还有待进一步增强

个别同志服务意识还不强、服务宗旨还不牢。平时工作仅限于关起门来搞工作,深入企业了解实情少,抬头搞服务、低头写材料多;潜下心来读好书、静下心来深思考少,跑跑腿做杂物、说闲话溜插嘴多;主动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的时候少,被动完成领导交办、部门交办、群众求办的事情多,精益求精、严于律己的要求少,得过且过、自我开脱的理由多。

三、下一步整改措施

(一)强化理论学习,提升自身思想认识

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以致用,学用结合。根据上级部门要求并结合园区实际灵活掌握知识和安排学习内容。正确把握学习与工作两者关系,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在行动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把学习融入到工作中,把党的群众路线真真切切的融会贯通,摆在心里。

(二)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进一步增强为企业服务的意识,进一步增强对党的事业和工作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不断创新工作方法,认真履行职责,以身作则,坚决抵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要时刻密切联系群众,做好服务企业的工作。

(三)密切联系群众,转变工作作风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对办事效率低下、侵害群众利益等问题,逐一提出整改措施,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切实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切实改进工作作风,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关心群众疾苦,用实际行动扎实有效的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确保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总之,通过第一环节的学习及活动,园区党员干部及各位同事的思想进一步提高,工作作风明显转变,党群干群关不断密切,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了应有的成效。下一步,我园区党支部将按照中央和旗委的要求,在旗委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具体指导下,督导组的认真促进下,认真统筹我园区的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学习教育,深入听取意见,继续坚持边学边查边改,深入剖析“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把“回头看” 于学习教育、听取意见结合起来,统一部署,统筹推进,为下一环节顺利开展奠定基础。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实际成效推动各项工作。

篇6:文化产业实践报告

化 产 业 实 践 报 告

文化产业实践报告----大禹文化

人类文明的起源、进步与发展得益于水的滋润。人们逐水而迁、择水而居,水对于农业生产、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和文明进步有着深远的影响。同时,良好的水环境是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而和谐水环境的建立,与以科学与奉献精神为核心的大禹水文化密不可分。

一、大禹文化因水而生,其科学与献身精神成为中国水文化的精魂 自古人类对水就有一种敬畏与崇拜,不论是西方神学里的诺亚方舟,还是东方古国的《山海经》;不论是西方第一个哲人泰勒士的“水是万物的始基”,还是老子《道德经》曰:“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无不阐释水生万物的哲学观念。水给人类带来饮用、灌溉、舟楫等利益与便利,让人们“水图腾”的同时,又以其势不可挡、无孔不入的力量,让人类为之惊叹、对之敬畏并与之搏斗。由此,产生了以大禹为代表的英雄与传说,发展成一种特有的水文化,并伴随人类社会文明与进步。

(一)大禹治水是中华民族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

传说鲧花了九年时间治水,没有把洪水制服。因为他只懂得水来土掩,造堤筑坝,结果洪水冲塌了堤坝,水灾反而闹得更凶了。舜接替尧当部落联盟首领以后,让鲧的儿子禹去治水。禹改变了他父亲的做法,用开渠排水、疏通河道的办法,把洪水引到大海中去。禹新婚不久,为治水四处奔波,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治水的行为,被后人推崇为一种精神,上升为一种文化,至今仍是中华民族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

大禹治水既是水利中的文化,又是文化中的水利。水利一词最早见于战国末期《吕氏春秋》的《孝行览〃慎人》,但其中“水利”一词指捕鱼之利。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中《河渠史》出现“水利”一词开始具有防洪、灌溉、航运等含义。1933年,中国水利工程学会第三届年会的决议中指出:“水利范围应包括防洪、排水、灌溉、水力、水道、给水、污渠、港工八种工程在内。”目前,水利的含义又有了扩展,水利还应包括水土保持、环境水利、水利渔业等工程及水资源调度管理、水行政管理等非工程内容。因此水利的定义概括为:采用各种工程措施或非工程措施,对自然界的水(如河流、湖泊、海洋以及地下水)进行控制、调节、治导、开发、管理和保护,以减轻和免除水旱灾害,满足人类生活与工业生产用水需要。

(二)从大禹治水到现代和谐水利

在形容人与自然的关系达到最佳状态时,中国有句古话叫“天人合一”。今天,从水利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上来解读这个词,就是只有尊重客观规律的发展,才能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才能实现真正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进而产生和谐水环境。大禹遵循自然规律,通过开渠排水、疏通河道,减少水患灾害。这种在根治水患中“堵”与“疏”相结合的做法,体现了科学辩证的哲学思想。其治水思路与策略对后世产生了长久的历史影响。宜都水利事业发展处处体现大禹治水的思想。过去,人们每遇江河泛滥、山洪爆发,都迷信的认为是“行龙走蛟”,祈祷“龙神善过”,借以免灾。民间如此,官府亦然,根本谈不上科学治水,更无水利事业可言。翻开《宜都县志》,1498年至民国37年(1948年),有文字记载的水灾就有53次,其中30次使宜都顿成泽国,庐舍倒塌,人畜漂流,一派凄凉。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为战胜洪涝灾害,采取国家投资、以工代赈、民办乡助等办法,领导人民整险护岸,对沿江堤垸逐年加固培厚,改造和新建堤垸,大兴排涝、调蓄工程,有效防御了历次洪涝水患。为使治水科学规范化,1951年4月,政府成立了水利局和防汛指挥部,开展防汛抗旱和水利建设。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年来,宜都市委市政府围绕和谐可持续发展水利目标, 以新农村建设为目标,有针对性地加强水利建设,在灌区改造、渠道建设、节水灌溉、饮水安全、水库除险、堤防整治等方面均取得了丰硕成果,先后荣获全国水利改革试点县市、全国饮水安全示范试点县市、全国节水灌溉试点县市、全国水资源管理先进单位、全省水利建设先进县市等多项荣誉。

(三)大禹文化衍生宜都地域文化

大禹文化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治水方略上,还对地方人文精神产生重要影响。宜都市位于湖北省西南部,面积1357平方公里,人口近40万。这里是中国农耕文化的发祥地之一。7000多年前,这里就有了农牧渔猎生产。春秋时期归楚地,西汉臵县,至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宜都地名,取“宜于建都”之意。市府陆城因东吴大将陆逊在此筑城得名,三国时期著名的“夷陵之战”就发生在这里。大诗人李白在此留下“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的诗句,不仅形象概括了这里的地貌特征,也将山水文化融入其中。

大禹文化对宜都人文影响是巨大的。晚清时期这里诞生了一位科学巨匠杨守敬,是他把我国水利与地理文化推向一个新的科学高度,长江三峡称谓即由杨守敬先生名之,其科学巨著《水经注疏》被近现代学界,甚至包括毛泽东在内的政治家所推崇。杨守敬的科学研究十分广泛,包括历史地理学、金石学家、目录版本学、书法艺术、藏书,有83种著作传世,名驰中外。特别是他用毕生的精力和学识,运用金石考古等多种方法研究《水经》、《水经注》,历经四、五十年,集我国千百年来水经研究之大成,撰有《水经注疏》、编绘有《历代舆地沿革图》、《水经注图》等,总结前人得失,赋予《水经注》新生命。

如今人们提到宜都,就会想到这是一座两江交汇、依山傍水的美丽古城;提到宜都名人,就会想到杨守敬。这种人文历史与水文化的符号,拥有鲜明的地域色彩,这种外柔内刚的文化品格、刚柔并济的文化精髓、精巧细腻的文化品位,使这里的人们追求勤劳、精巧、柔韧、秩序的价值取向。杨守敬的科学成果,无疑是大禹精神的一种文化传承。

二、大禹文化推进地方经济发展

以大禹精神为核心的水文化是地方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软实力”。宜都市位于长江中上游结合部,上距三峡大坝60公里,下游是“两广熟,天下足”的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素有“楚蜀咽喉”和”三峡门城”称誉。特殊的水环境,使大禹治水的故事家喻户晓,大禹治水的精神激励这里的人们,这不仅是一种地理概念,也是一种文化符号,更是经济发展的信号。

(一)大禹精神促进宜都工业经济

一个地方经济的迅猛发展,必须有丰富的水资源为支撑,而现代经济与文明社会发展,又推动水文化和谐进步。大禹精神在这个互动过程中产生的特有的文化,为宜都工农业经济提供良好的水利与人文环境。

宜都水能资源丰裕,纵横交错的河流上,水电站星罗棋布,以高坝洲为代表的20多座大小水电站与长江三峡、葛洲坝、隔河岩等大型水电站融为一体,构成中国水电能源中心。境内2个22万、8个11万伏变电站和三峡右岸50万伏直流输电工程为工农业生产输送源源不断的电能。由于地处长江,清江交汇处,运输成本低廉,华新水泥、深圳东阳光、唐山惠达陶瓷、湖北宜化集团、鄂中化工、海南欣龙、浙江丰岛、加拿大斯帕尔等一些国内外知名企业把宜都视为发展 宝地,在此投资创业,构成了科技含量高,市场规模大,发展后劲足的现代宜都工业体系。宜都是国家油菜基地之一。盛产的柑橘销往全国各地。宜红功夫茶畅销欧洲市场,天然富锌茶、松云有机茶进入全省优质名茶行列。清江是我国水体环境最好的河流之一,宜都人在这片黄金水域上,有规划地开展无公害水产品养殖,鲟鱼产业成为世界最大的鱼子酱生产基地。如今,宜都连续四年获得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市称号,排名连续两年位居全省首位。

(二)大禹文化丰富宜都旅游文化

以大禹精神为内涵的水文化还形成宜都特有的地理文化。这里的奥陶纪石林错落有致、姿态各异,被海内外学者称之为“地球运动的天然博物馆”。这里还有被地质学家誉为“巴楚第一奇洞”的古潮音洞。这里民俗文化独特,有中国迷语第一村青林寺,有古调南腔的宜都邦鼓,有令人捧腹的民间故事,有动人心弦的跳丧、哭嫁土家风俗,有农家十大碗、清江鱼糕等特色饮食,无不让人陶醉其中。

(三)大禹文化促进宜都城市发展

在长江、清江两条大河的哺育下,宜都的城市建设处处折射着大禹文化带来的光彩和魅力。天蓝、地绿、水清、人和是宜都人追求的目标,这里没有大城市的喧嚣,有的是整洁和宁静,无论南来北往的商贾,或是到此旅游的过客,都会为它的雅致和靓丽所倾倒。这座被长江、清江拥抱的花园城市,有着安全牢固的防洪大堤,为企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安全的水环境保障。达到国家一级标准的绿化覆盖率,使这座城市充满了绿色和新鲜的空气。现代化的净水设施为人们提供洁净卫生的生活用水。即便在广大农村,农民也都住上了新颖别致的楼房,用上了清洁卫生的自来水、安全环保的沼气,处处彰显这座城市的文明与进步。

(四)大禹文化是宜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象征

宜都地处长江、清江边,具有“河居”特点,被人们称为“两江明珠”。水对于宜都的城市建设和文化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水是宜都人立足生存的根基。宜都人对长江、清江、渔洋河有着特殊的感情,并称之为“母亲河”。水是自然的、物质的,文化是社会的、精神的。水与文化一旦相融更具发展意义,注入文化内涵的水极富灵性。纵观宜都城市的河流,不仅磨练着宜都人民的意志与胆识,也盛载着他们的理想与追求,水是他们活动的舞台、施展的天地。宜都人在改造水的同时,水也影响着人,水孕育和培植了宜都的城市文化。由此这里的人们对大禹精神有一种格外的敬仰之情,对水利事业特别重视,对水利工作者特别羡慕与尊敬。

三、大禹文化发展存在的不足及对策

作为“三峡门城”,宜都市具有独特的水文化优势,然而,大禹文化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

(一)认识上的不足

人们虽然崇尚大禹精神,但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大禹文化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两江交汇”的优势在哪里、特色是什么认识不够。我国七大流域中,两江交汇(支流300公里以上)的城市大约只有十几个,比如长江流域武汉(汉江)、重庆(嘉陵江)等,宜都(清江)拥有这样的地理位臵无疑是一笔天赐的自然财富。然而宜都的“水文章”做得并不够,“近水楼台未得月”。大禹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在人们的认识中还没有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地位。与上述同类城市相比,宜都的经济实力和发展成果与其所在的区位优势还远远不成正比。山东省聊城依靠一条人工的京杭大运河,就把城市做成了“北方水城”,特色别具,成为全国城市中的知名品牌。可见,对大禹文化的认识程度,不仅丰富一个地方的水文化,还决定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未来。

(二)与发展规划结合上的不足

大禹文化实质上是水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理念是创造以人为本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水环境。由于对大禹文化的认识不够,一些地方在城市建设规划中“水“的特色也就显得不足。宜都城市建设没有很好的体现“滨江”、“临水”特点。虽然近年来在长江、清江边修建了滨江公园,但城市中心区域却没有一条景观溪河,两江交汇的“三角洲”还没有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

(三)在应用中的不足

大禹文化包罗万象,涉及广泛,无处不在。目前宜都市,包括我国很多地方,特别是内陆地区,大禹文化与经济发展结合得还不紧密。一是水务管理机制还不统一。有水的地方,就应该有大禹的影子。然而,由于多龙管水,大禹文化的作用还十分有限。二是大禹文化还没有与旅游经济紧密结合起来,以大禹为代表水的文化属性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价值还没有充分开发。三是大禹文化在水利部门的地位常常被忽视。往往只重视工程建设,忽略大禹精神的宣传;只重视大禹精神的表象崇敬,而忽略大禹精神内涵的挖掘。

四、弘扬大禹文化的几点建议

如何把大禹精神与水利建设相结合,把大禹文化与地方经济发展有机结合?笔者建议:

(一)加大对大禹精神的宣传力度。

通过宣传大禹精神,促进全社会形成关心水利事业,支持水利工作,热爱水利人的良好氛围。进而形成“人人关注水环境、人人关爱水环境、人人维护水环境”的良好社会氛围。水利部门要围绕大禹文化,组织开展,或者参与推动一系列有关活动。一方面开展大禹杯劳动竞赛, 大禹杯知识竞赛, 大禹杯论文征文、大禹杯诗歌散文征文等一系列以“大禹”冠名的活动。使大禹文化成为水利人的精神家园。

(二)强化代表大禹精神的水利标识。

在重要场合,特殊位臵,要体现水利事业、大禹精神和水文化的存在,使大禹精神成为水利工程的一种人文象征。比如:在两江交汇处,就可以矗立大禹治水、杨守敬与水经注疏、九八抗洪等雕塑作品,也可以建设一道宜都水利建设发展史文化墙,从古人治水到现代水利事业发展,从解放后大兴农田水利建设,到新世纪和谐水利民生水利科学发展观的确立,都可以用艺术史诗般的表现出来。这就需要水利、城建、交通等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努力。再如在广场、公园、桥梁等大型公益设施建设之前水利部门就要积极介入,参加有关标识设计活动。每项重点水利工程完工后,都要有醒目水利标识或者以大禹精神为代表的水文化记载。目前宜都市现有整治后的水库都在大坝上浇注上水库名称,十分醒目,突出水利形象,很有必要。再比如,交通部门修建一座大桥后,最好在桥头也矗立一块有关这条河流的水利、水资源、以及防洪情况的石碑。

(三)发展以大禹文化为内涵的水文化旅游。

水是旅游业的重要资源,既有自然属性,又有文化属性。前者是一种自然客体,后者是以前者为载本的人文意识,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宜都旅游的特色在于水。宜都有碧波万顷的“两江之水”(天龙湾、清水湾),可以大力发展休闲与运动结合的水上旅游项目。有亿万年的“科学之水”(奥陶纪石林的形成),可以在此基础上发展探险与科学研究的旅游项目。有见声无形的“天籁之水”(古潮 音洞),可以发展一批类式的探险和观光旅游。有研究《水经注》的杨守敬“文化之水”,可以发展文化与学术交流的人文旅游。要把大禹文化与现有的丰富水文化资源充分利用好,加快大禹文化在旅游业中的深层次

(四)深化对大禹文化的研究。

上一篇:谈教师要善待后进生下一篇:阅读题及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