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兰社区文化活动调查报告

2024-04-07

玉兰社区文化活动调查报告(共8篇)

篇1:玉兰社区文化活动调查报告

玉兰社区文化活动调查报告

外一(4)班贺家琪随着我国社会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越来越多的“单位人”转变为“社区人”。人们在社区学习、工作、休息、休闲、娱乐,把大部分时间花在了社区,北仑区玉兰社区,社区文化活动氛围浓郁,国际人文资源丰富,社区被称作“北仑的地球村”。本人利用寒假对玉兰社区文化活动进行了调查。

一、中外交流活动

玉兰社区共有居民5000余人,外籍居民占10%左右,约500人。来自美国、韩国、德国、奥地利等20多个国家。为了促进中外居民之间的交流,玉兰社区经常组织一些活动:中外家庭文化节、跳蚤市场、英语俱乐部等活动。每周五晚上在社区的英语俱乐部里,中外友人欢聚一堂,来自爱学国际学院的美国教师罗伯特·丹尼尔自愿成为了俱乐部里的“客串教师”。所有使用的教材和道具等都由他自己出资准备,还常给英语进步较快的中国居民颁发奖品;六一节前后,居委会组织开展了“中外儿童爱心义卖”的活动,不论哪个国家的孩子,无不将自己的一些文具、书籍、衣物、玩具等拿出来义卖,将所得的善款全部捐给贫困山区的孩子;在“北仑牵手贵州贫困学生”的活动中,不少外国居民都跟着居委会人员千里迢迢赶到贵州山区,看望贫困家庭的孩子们,并与这些贫困儿童结成了助学对子,每年都这期汇款给孩子们,在采访中,他们表示,一定会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帮助孩子们完成学业。不同的肤色和语言,并没有成为居民之间的交往障碍。

二、中老年人活动

在社区广场上,每天晚上都有一些中年妇女在跳广场舞,其中“风之舞”舞蹈团曾代表社区参加北仑区新矸街道第四届文化艺术节,获得了银奖的好成绩。玉兰社区的老年人活动中心是老人们悠闲娱乐的好去处,在老年人活动中心,老人们围坐在一起下下象棋,打打桥牌。社区还组织老年居民去北仑门球场打门球,据门球教练介绍,门球有助于老年人锻炼保持思维和记忆能力,还可以引导老年人投向火热的集体,激发积极向上的热情。太极拳也是深受老年人喜爱的一项运动,每天清晨和傍晚总能见许多老年人在社区的广场上打太极拳,而结合了太极拳动作与武术风格的功夫扇,一经推出就得到了广大老年人的强烈反响,与打太极拳活动一样,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老年人在玉兰社区社这个大家庭中没有丝毫的寂寞。

三、节日活动

玉兰社区的节日活动也非常精彩。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社区都会邀请孩子们动手学做灯笼,元宵当晚,社区内热闹非凡,老年腰鼓队的老人们把腰间的锣鼓敲得震天响,舞狮队和大头和尚紧随其后,许多居民纷纷手持各式灯笼,兴高采烈地跟在队伍后面绕着社区游一圈,几十米的游灯队伍俨然成了当晚社区内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一派喜气祥和的节日气氛。在社区广场,还有猜灯谜、包汤团等活动,内容丰富,趣味盎然,五颜六色的谜面纸条,挂满了社区广场,引得居民纷纷前来。活动即将结束时,社区工作人员还会组织居民在河中放花灯,新老市民欢乐闹元宵。除此之外,还有中秋赏月,端午悼屈原,重阳登高等各种活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区已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相信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一定会使大家的生活更精彩纷呈。

篇2:玉兰社区文化活动调查报告

一、社区文化建设的主要成绩

(一)多次组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对社区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得到了进一步增强。目前,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社区文化建设是城市品位的重要标志,是基层建设先进文化、满足居民文化生活的主要渠道。

(二)加大投入推动了辖区内社区文化阵地建设,市、区、街、居四级文化网络正在筹建中。目前,辖区内有8个社区成立了便民服务站,并建有社区文化活动场所,配备了体育健身器材。

(三)成立了社区文艺队伍,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区文艺活动。目前,辖区内共有文学艺术社团、队伍各类民间文艺队伍有XX余支,各类文艺骨干XXX多人。这些群众文化网络、队伍,为丰富居民文化生活发挥了重要而积极的主体作用。许多社区结合节假日、纪念日和中心工作,利用社区文化园地,组织社区文化骨干,开展社区文化活动,在积极宣传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宣传公民道德、科学知识和生活常识,为提高居民素质,倡导文明新风,功不可没。今年上半年辖区内共举办各类演出XX多场,居民参与超过了XXXX余人次。尤其是今年庆祝新中国成立XX周年大型文艺汇演,直接参与人员近XXXX人。体现了社区文化建设在满足居民文化生活与满足居民自我展现、自我提高所取得的重大成效。此外,市、区文化系统在“文化进社区”做了大量工作,深受居民的欢迎。

(四)挖掘潜力,发挥优势,拓宽了社区文化工作的内容和渠道。

1、社区文化发展模式多。各区社区文化建设,结合各自实际,发挥自身优势,呈现了不同特点。

2、社区文化活动内容多。相声、小品、评书、歌舞一应俱全,内容丰富多彩。

3、社区文化建设思路多。通过全市文化工作者对社区文化工作的积极探索和认真总结,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针对场地不足的问题,提出了资源整合、资源共享的办法;针对如何开展社区文化工作的问题,提出了用好领导人、退休人、文化人、手艺人、热心人等“五种人”的办法;针对社区稳定问题,提出了“发展社区文化产业、拓宽居民就业渠道”的思路。这些被社区文化实际工作检验为好的思路,为办事处制定相关决策、举措,推动社区文化建设中继续产生积极效应。

(五)促进了居民的文化需求,提升了社区的建设品位,提高了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程度,增强了抵制腐朽落后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侵蚀的免疫力。我们调查中发现,社区文化建设好、精神文明程度高的社区,稳定安全,凝聚力强,参与邪教组织与迷信活动的人数比例低,恶性案件发生率低,成为城市外在形象、吸引人流物流的重要指标。此外,社区文化与居民文化需求、素质的提高也连带互动,相辅相成,群众在社区积极参与了各种形式的休闲、学习、娱乐、健身。据本次调查,许多居民对目前社区文化建设现状有更高的要求,对图书报刊、电脑网络、文艺欣赏、健身器材和家庭文化的需求无论是质与量都越来越高,这表明一方面对以社区文化为主体的家门口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越来越需要政府和社会的高度关注,另一方面社区的文明程度有了较大的提高。

二、社区文化建设取得的基本经验

(一)认识明确是前提。调研中我们体会到凡是社区文化建设抓得早抓得好的社区,对社区文化建设的概念、重要性的认识和建设规律、思路的探索也就相对比较明确。

(二)领导重视是关键。

(三)阵地建设是重点。社区文化能否繁荣,阵地建设是重点中的重点。XXX、XXX、XXX等社区之所以文化活动开展得起来,说到底还是社区有着健全的文化场所、设施,能够满足社区开展各项文化活动的要求。社区文化阵地建设,既是社区文化活动的基础平台,也是社区建设有无文化品位的内在要素。

(四)活动创新是推力。能否有与时俱进的活泼生动的活动内容与形式,是社区文化能否赢得居民群众欢迎并积极参与的内在要素。举办社区文化活动,很重要的是要研究内容与形式,时代的发展使文化的外延日益扩展,许多健康积极、有益有趣、好看好玩的活动也越来越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所以要扩大视野和范围,在组织活动时不仅仅局限于说说唱唱、写写画画。

(五)社区自办是方向。除了政府给社区文化建设搭建必须的平台外,社区发挥主观能动性、挖掘自身潜力,是办好社区文化的基本方向。社区是居民群众的自治组织,社区文化也必须遵循政府主导与社区自办相结合的原则。实践也证明,社区办文化的积极性高,不等不靠,社区文化就有一个生动活泼的局面;而强调客观因素,等待观望,社区文化也就一直打不开局面,满足不了城市发展和居民的文化需求。

三、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社区文体活动场所、设施严重不足,档次较低。

据有关统计数字显示,辖区内社区办公、文体活动用房建设形势仍然十分严峻,有相当一部分的社区用房(包括社区办公、服务和居民文体活动等场所)面积低于应有的基本要求

2、社区文体设施缺乏监督、落实机制。

3、社区文化人力资源整合利用不够,尤其是文化艺术人才资源缺乏,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四、今后社区文化建设的对策和任务

篇3:社区文化课程标准调研报告

关键词:社区文化,课程标准,调研

社区管理与服务是适应我国现代化社区管理与服务业发展变革的需要而诞生的全新的职业领域, 也是为满足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和农村城市化建设对社区专业人才的急切需求而建立, 目前已在全国将近60所高职院校相继开设该专业。社区文化课程是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拓展课程, 为了更好地满足高职教育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向社会输送适应市场需求的技能型人才, 我们对该课程进行调研。

一、调研目的和意义

1. 社区文化课程现行教学情况

目前社区服务与管理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中没有社区文化这一课程。而社区文化课程旨在培养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学生的综合工作素养, 构建先进的工作理念, 树立正确的工作伦理观和健康的职业操守。

2. 社区文化课程标准调研的目的意义

该课程的开设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以职业能力为本位, 以岗位需求和职业标准为依据, 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学习能力。为使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凸显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实践性和先进性, 为了找准社区文化课程定位, 明确课程培养的目标, 了解该课程的工作任务, 为课程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 并为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建设提供充分的依据, 同时也是论证该课程如何去适应当前我国社会建设的需要, 特开设此课程。正确解决这个问题, 对于设置符合实际的课程标准, 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调研方法、对象和主要内容

1. 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方法主要有实地观察、问卷调查、文献查阅、个别面谈、座谈会、电话访谈等。调查的内容包括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相应行业的人才结构状态、岗位需求与从业层次、职业素养与专业课程安排与设置等方面。

2. 调研对象

调查的对象是在校学生、用人单位负责人和高职教师。

3. 调研数量

调研地点分布在长沙、深圳、上海等城市的社区和高校。其中高职院校10所, 基层社区13个, 街道10个, 社工服务中心12家, 志愿者联盟8家。

4. 调研内容

(1) 行业调研。笔者在对社区工作人员、专业机构调研中发现, 能坚持在社区基层工作靠的是“服务”理念, 从形式上看, 它代表的是政府的信念, 是激发工作人员的活力, 是行为规范。这种理念应从对组织环境的基本认识、熟悉入手, 即包括了解该社区的基本情况、社区居民的分布、社区民风民俗等。敬业精神、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是本职业最基本的职业素质;其次, 要熟悉社区工作的业务知识、规章制度和条例。

(2) 学校调研。高职院校师生主要了解现行社区文化课程目标、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内容选取和教学环境创设情况的依据以及教学实施、教学考核等, 学校该课程教学目标与专业对应的项目任务目标对接情况及建议。

三、调研结果分析

我国正进入复杂的、特殊的社会转型期, 即从人治型社会转变为法治型社会, 从乡村型转变为城镇型社会, 从社会管理的社会转变为社会治理的社会。社会原有的结构失衡, 社会问题越来越严重, 这需要一批高素质的社区工作人员担当重任。

在教学上, 社区文化课程要体现职业性、行业性、时代性、系统性的特点, 同时也应具有规范性和陶冶性。在建设时我们应该把握“三结合”原则, 即课堂内外相结合、校内外资源相结合、平时渗透和集中活动相结合。

笔者通过现场交流和问卷法发现, 社区工作人员 (城管爱卫岗、综治调解岗、计划生育岗、社会事务岗、低保岗、社保岗、文秘统计岗等) 学历不高, 专业知识不强, 服务意识低, 对组织文化不了解, 特别是对社区文化不了解。如何在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中培养职业人才的专业价值、专业意识、专业气质, 从而奠定未来职业素质, 形成职业发展能力, 意义重大。

具体调研结果分析如下:

1. 行业需要的社区文化课程项目工作任务

笔者经过调研认为, 行业需要的社区文化课程项目工作任务旨在培养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学生的综合工作素养, 构建先进的工作理念, 树立正确的工作伦理观和健康的职业操守。

社区文化课程教学目标具体来说包括了三项, 即课程能力目标, 课程知识目标和课程素质目标。课程能力目标包括让学生具备文化感受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资源链接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等能力。知识目标包括全面理解社区文化的四大方面基本内容:社区文化的历史渊源与发展、社区物质文化、社区精神文化与社区制度文化。素质目标包括让学生重视以人为本理念、科学和谐发展价值观、典型的利他主义精神、社会公平正义观、强烈的社区责任感、强大的职业操守、浓厚的奉献与志愿精神等。

2. 行业需要的社区文化课程项目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技能

知识:社区文化的四大方面基本内容, 即社区文化的历史渊源与发展、社区物质文化、社区精神文化与社区制度文化等。

技能:文化感受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资源链接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

素质:爱心、宽容、务实、责任、人文、理性、诚信、亲和、自律、公正。

3. 行业需要的社区文化课程项目工作任务过程分析

行业需要的社区文化课程项目工作任务过程是使学生掌握有关社区文化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 培养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方面的综合工作素养, 构建先进的工作理念, 树立正确的工作伦理观和健康的职业操守。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四个任务:

走进社区。初识社区概念, 了解社区服务, 探寻社区管理, 体验社区文化, 感受社区精神。

触摸社区物质文化。浏览社区视觉文化, 欣赏社区服饰文化, 领悟社区语言及文字表达文化, 体验社区环境文化。

把握社区制度文化。了解社区制度文化, 探索社区制度文化的起源, 分享社区公共制度, 探秘社区文化部。

感悟社区精神文化。内化价值取向, 践行道德操守。

笔者经调研发现, 现阶段的高职院校可以通过新颖而有效的教学设计, 完成既定教学内容, 实现与课程项目工作对接。

4. 行业需要的社区文化课程项目工作任务环境和条件分析

行业需要的社区文化课程项目工作任务环境和条件与其他课程很不一样:工作任务对象为社区居民;工作任务条件为社区文化资源、网络、社区机构、信息;工作任务环境为社区。

5. 行业需要的社区文化课程项目工作任务考核分析

行业需要的社区文化课程项目工作任务考核以考查学生在真实社区情境中对社区文化的把握情况, 具备专业知识、素养和能力, 进行社区管理与服务。这种考核应该按照职业标准制定考核标准。

四、结论和建议

1. 结论

调查表明, 社区文化课程定位为一门认知性、提炼性课程, 旨在帮助从事社区工作的人员理解、内化社区文化, 受到社区文化熏陶, 培养美好的道德。课程总体目标是了解社区文化的内涵和内容。其中, 课程能力目标包括让学生具备文化感受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资源链接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等能力;知识目标包括全面理解社区文化的四大方面基本内容:社区文化的历史渊源与发展、社区物质文化、社区精神文化与社区制度文化;素质目标包括促使学生重视以人为本理念、科学和谐发展价值观、典型的利他主义精神、社会公平正义观、强烈的社区责任感、强大的职业操守、浓厚的奉献与志愿精神等。

综上所述, 该课程是符合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要求的, 它能满足未来从事社区工作人员掌握必备素质的需求。

2. 建议

针对高职学生学习倦怠感比较重、课堂学习效率低下、课后学习行为缺乏一定的自觉性和持久性等特点, 结合现阶段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形势以及行业单位对人才的需求, 提出以下建议。

(1) 教学内容方面。该课程基本内容包括:①概述, 包括社区文化发展, 中外社区文化对比, 社区发展较好的国家的社区文化的介绍、先进、积极、健康的社区文化的厘定等几个方面。②社区精神文化。包括价值取向、道德操守、专业 (终极) 目标、专业工作哲学等几方面。③社区物质文化。通过对“中国社区”标识、社区建设标准的解读, 对社区服饰文化、社区语言和文字表达、社区环境文化等的了解, 理解社区物质文化内涵。④社区制度文化。通过工作制度、责任制度、特殊制度、特殊风俗以及行为规范等制度形式分析理解先进、健康、积极的社区文化形成的制度根源及制度动力。

在进行教学时, 教师应注重结合实践和前沿发展趋势去组织教学, 同时, 要注重引入背景知识、相关典型案例等, 力求凸显中国特色, 突出重难点, 形成学科特色体系。

(2) 教学设计方面。教学设计要遵循适度原则, 过于繁杂的教学设计反而会降低学生的兴趣点。建议课程设为16课时, 1学分。综合运用PBL、ISAS、作业、讨论、社会调查、体验式教学、听演讲等方法与手段, 并不断加以创新。社区文化课程的教材编写要选用最新的社区文化案例, 保证其时效性。针对各地区的差异性, 比例有所侧重, 大力推广全国先进经验。

(3) 教学条件与环境方面。加大对硬件设备的投资力度, 在校内课堂创造尽可能真实的模拟环境, 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加大对校外实训基地的开拓力度, 提升学生对真实情境的感悟能力。

(4) 课程考核方面。教学考核应采用多元化考核法, 提高实践课成绩在考核中的比例, 引入实践机构督导、政府行政单位工作人员、志愿者、服务对象对学生实践部分的评分机制, 全面考查学生关于社区文化的掌握情况。

参考文献

[1]李华.本土化视角下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课程体系建构[J].学理论, 2012, (34) .

[2]刘晓欢, 向丽.高职课程标准基本问题探讨[J].中国高等教育, 2009, (4) .

[3]刘洪宇.解构工作, 重构学习, 构建互联网空间资源课程[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报, 2011, (3) .

篇4:玉兰社区文化活动调查报告

全新OLAY 美肤品牌专架——多层次销售拉近美丽距离

通过多年的研究与调查,OLAY发现中国的女性消费者在肌肤护理需求方面主要体现在两个不同的层面,一部分消费者有着多步骤、复杂完善的肌肤护理需求,同时她们在购买护肤品时要求比较全面的服务,比如一对一咨询、专业仪器测试肌肤等。OLAY不仅为她们提供了品类完善齐全的高品质、高科技护肤品,还专门为她们打造了集各项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品牌形象专柜。而另一部分大众消费者,她们不仅有着基本的护肤需求,同时也要求便捷的护肤服务。由于工作和生活繁忙,她们没有时间去大商场购买护肤品,因此附近的社区超市成为了她们购物的首选。然而社区小店货品往往是无系列摆放,没有清晰的标识,常常给她们护肤带来选购上的障碍,她们希望在社区超市也能够得到高品质、专业化的肌肤护理产品与服务,满足她们的大众化护肤需求。鉴于此,OLAY 在为这些消费者成功提供系列齐全完善的高品质大众护肤品的基础上,继去年在全国各大商场建立品牌形象专柜之后,又为社区超市全力打造了 OLAY 美肤品牌专架,以专门设计的易于辨认的品牌专架和产品按系列的清晰摆放,让很多生活在两点一线、工作忙碌的女性也能得到专业便捷的肌肤护理。OLAY多层次市场营销方式,全方位满足中国女性在高端领域和大众化领域的不同护肤需求,为她们打开肌肤护理的方便之道,提供了更好更专业的服务。在未来一年内,OLAY IST 美肤品牌专架将陆续进驻全国100多个城市中的4000多家中小型社区超市,将全方位的便捷购买服务和专业护肤产品送到大家的身边。

全新OLAY蛋白乳液白滑面膜——多于11瓶牛奶精华,15分钟让肌肤如牛奶般白滑

与OLAY 美肤品牌专架同步上市的全新OLAY蛋白乳液白滑面膜,亦同时进入社区超市,为习惯在社区超市购买护肤品的女性带来了肌肤护理的全新惊喜。众所周知,肌肤受阳光照射、环境污染及紧张的生活节奏影响,会出现各种肌肤问题,进而变得黯然失色,失去年轻光彩。简单的日常护理很难维持肌肤的完美,因此,定期使用面膜,给肌肤进行深度全面护理,不仅能强化肌肤的自我保护功能,还能重现肌肤原有的嫩白。目前,市场上面膜按形式划分为三种:撕剥式、清洗式和织布式,OLAY面膜系列产品的推出,引领了织布式面膜的新潮流,使其成为市场的主导。织布式面膜主要由某种织物浸透具有活性物质的液体组成,不仅能够提供大剂量高浓度有效成分,在护理时提高肌肤表面温度,令毛孔张开,促进血液循环达到类似按摩的效果,还能减少活性成分因蒸发而流失,延长护理时间,渗透性更强,使用极其方便省时,而OLAY蛋白乳液白滑面膜也采用了OLAY领先的织布式设计。实验证明:OLAY三款织布式面膜产品中乳液的渗入量比单纯擦拭乳液高出81%,比市面上最优质滋润霜还要高出76%,而且乳液的渗透深度是不使用面膜为载体的2倍,甚至更高。

全新OLAY蛋白乳液白滑面膜,富含一整瓶高浓度牛奶凝乳美白精华、蛋白精华和维他命B3,萃取多于11瓶鲜牛奶的美白营养成分,每次只用一片,就能瞬间提升肌肤的白皙度和水润度, 并可促进肌肤新陈代谢,令肌肤真正实现牛奶般嫩白,凝乳般白滑。自古以来,牛奶就是美容佳品,含有全部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它能使肌肤富有弹性和光泽,难以形成皱纹。OLAY蛋白乳液白滑面膜将牛奶中的精华与其它护肤成分相互配合,让人们轻松享受全方位的美白体验。同时,OLAY蛋白乳液白滑面膜特有的蛋白质修复配方,能够深入作用于肌肤内层,促进肌肤新陈代谢,只需15分钟,肌肤就象24小时都浸泡在牛奶里一样,里面饱饱的,外面滑滑的,令肌肤回复光滑没有细纹。而维他命B3可明显促进肌肤细胞新陈代谢,从而使表皮良好更新,并具有促进肌肤蛋白更新修护的功能,给肌肤从内而外的呵护。OLAY蛋白乳液白滑面膜上市并进入OLAY IST 美肤品牌专架,让忙碌的现代女性在自己家门口就能买到专业的肌肤护理产品,实现她们梦寐以求的美丽夙愿。

全新消费者互动创意主题设计——成功引发社区美丽风潮

一直以来,OLAY不断顺应时代的发展和变迁完善自身,并保持着人们心目中美丽先导的形象。早在80年代,OLAY广告中的美丽新娘在中国女性眼前展现生活美好一页。90年代初,随着产品细分以及针对消费者的不同需求,OLAY开始更加注重对女性肌肤的护理,通过高新科技树立护肤专家的品牌形象。此后,OLAY超越产品功效的宣传,着重对女性情感世界的关注,率先推出“宠爱自己”、“和谐”、“美好”等关爱女性的理念。迄今,OLAY已不仅是一个护肤品牌,而逐步成为感性而有亲和力的女性世界。新世纪开始,OLAY产品不仅在多种国际时尚美容媒体中屡获殊荣,更在2003年成为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所认可的“质量免检产品”。秉承“女性、生命、升华”的品牌精髓,OLAY不断以领先的美肤科技、专业的护肤理念令中国千百万女性得以从容拥有完美肌肤的神奇力量,OLAY卓然不群的专业护肤专家形象也在她们的自信人生中亲然而现!而这种自信,不仅来自肌肤所绽放的迷人光彩,更来自她们内心之中对更高生活品质的追求。OLAY让中国女性从肌肤的升华,跨越到了生命的升华。让OLAY的惊喜成就你的惊喜,让肌肤的惊喜成就生命的惊喜。

篇5:社区文化调查报告

——《“老式小区,商住型小区,农改非小区”三者的差别》

写在前面: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文化的软实力在不断的增强。城市文化是城市社会成员在特定的城市区域内,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为该城市社会成员所共享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作为社会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城市文化是社会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城市文化是一个城市的希望与生机所在,文化是其灵魂与内涵,亦是一个城市综合实力的体现。

社区文化是各项文化事业的基础,也是社区建设的重要方面,它对于塑造人、改造人、教育人,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几年,各个街道各社区通过日益丰富的社区文化建设,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文化素质,丰富了居民的业余生活,融洽了油地居民关系,得到了广大居民的支持和认可。社区文化是一种精神、一种艺术。它更注重群众的广泛参与,根据不同时期党的中心工作和党的方针政策,及时地组织群众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社区文化的组织者以群众自发和社区居委会组织文化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利用文化馆、文化站、文化室等文化阵地和文化窗口,发动群众结合身边的人和事,自编、自导、自演形式多样的文艺节目,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将党的方针、政策宣传于群众,使群众在编节目、演节目、看节目的过程中接受形象化的教育。这种寓教于乐的方法既达到教育群众的目的,又有效地做好了某一时期的宣传教育工作。

一、调查目的:

为了将学习社区文化建设的相关内容更好地运用到实践中,更好地了解洛阳市社区文化的建设情况,老师特安排此次试验。通过调查,了解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文化的目的,掌握社区文化的基本内容及方式。通过此次调查,分析“老式小区”“农改非小区”以及“高档住宅小区”三者之间的差别并分析其原因。通过了解居民对社区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分析提出相应的相关建议和具体的实施方案,并根据这些提出本次对调查社区文化今后的一些建议和对策,并充分了解居民参与社区文化的热情程度和意向,根据这些判断社区文化的发展方向。

二、调查内容:

根据小组的讨论,我们准备以 “老式小区、商住型小区与农改非小区”这三种不同类型小区的文化差异为主题,围绕”文化资源”(人才、社团组织、设施文物、民俗、文艺、教育、体育、环境等)和“实践调查”(调查方式、业余时间活动方式、参与目的、综合调查)这两大方面为调查核心展开调查。通过对三种不同类型社区文化的调查,分析出差距的原因并提出具体的可操作的改革方案。

三、目前洛阳社区建设现状

(一)老式社区的建设情况:

社区建设是近几年洛阳城市工作的重点之一。据市民政部门的数据,目前,全市目前有社区172个。这些社区可分为混合型、单位型和商住型3大类。全市社区办公、服务、活动用房总面积达到69294平方米。比如老城区西关办事处周公路社区成立于2003年,总面积410000平方米,社区位于洛阳市主要干道中州中路南侧,西起历史悠久的都城博物馆,东至文化氛围浓厚的丽景门,南邻风景秀丽的洛浦公园,常住居民1151户,总居民2万多人。辖区单位11个,其中事业单位6个,企业单位4个,学校1个,有志愿者队伍8支160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情况:社区工作人员7名,其中专职党务功能工作者3名,企业单位和街道选派到社区的5名,社区被评为市级“先进社区党支部”;社区党组织书记本科学历,33岁,女,系街道选派人员,参加了洛阳市组织的社区干部培训班,荣获老城区优秀社区书记称号。该社区共有党员101名,其中妇女党员26名,流动党员3名,离退休党员53名,生活困难党员63名,35岁以下党员14名、35岁至59岁党员34名、60岁以上党员53名;大专及以上学历26名、高中及中专36名、初中级以下党员39名。社区办公用房面积300平方米、属于办事处投资建设,活动场所面积1400平方米,健身器材分布三处16件。周围有周公庙、唐宫、丽景门文物资源,更有洛阳市考古研究所,年龄结构分布均匀,经济平均收入达到洛阳市的平均工资1800,闲暇时间,居民会自发组织去广场跳舞,紧邻社区的还有豫剧团,豫剧是河南的代表,很多人都特别喜欢,居民学习豫剧,既增加的精神上的乐趣,又弘扬的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共同兴趣的居民会在一起下棋、打牌,社区每月还会放电影,参加这些活动,居民也很高兴,既增加了居民之间的感情,又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社区内还建有古典的长廊,很有美感,而且居民可以在那聊天、下棋,切实为社区居民考虑。周公路社区建设了很多宣传栏,把信息贴到宣传栏上,保证居民更看到很多信息。现在社区实行网格化管理,共设立5个网格,每个网格都有网格长,有问题可以找网格长。网格现有3名工作人员,6名楼院长,网格办公室为网格管理服务中心,设臵有中心主任、网格管理员和网格社工3名正式工作人员,负责带领网格6名楼院长为辖区单位、住户、商户、提供相关政策宣传和警务、政务服务工作。网格设立有一个很大的特点,把有关文物和艺术的放在一起,这样特别方便,有对这方面特别专业的人员负责,如果这一网格有什么问题,处理起来也比较得心应手。社区还设立了爱心书屋,这是很多社区都没有的,也是特别新颖的地方,居民可以学习,查找资料,里面存放的还有社区的很多信息方便居民了解。

此次我们去周公路社区,发现那里发生了很多变化。以前在1号院有个看大门的大叔,他是社区的居民,安保意思很差,而且说话口齿不清。在爱心书屋,我们发现了一张表,上面详细地记录了每个刑释人员的姓名、住址、所犯罪行,刑罚日期,这些刑释人员给社区居民的心理造成了不安定。社区现在换成了一个保安,很专业,居民在此生活也安心多了。

(二)新建的商住型社区:

新区商住小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优于其他两种类型的小区,在这些新建的商住社区内,绿篱染翠,鲜花吐蕊,绿化工作也相当的完善;超市、大型活动室、社区医疗站和活动广场,使居民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便捷、高效、优质的服务。目前新建的高档住宅小区斗采用物业公司管理的办法,居委会的作用就显得不太清楚。再加上商住小区自身的原因导致社区入住人员少,人情味淡薄。社区内的一些集体娱乐活动也并不是特别的多。为了吸引广大消费者的眼球,高档商住小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安全设施设备做的比较到位。

(三)农改非社区的建设情况:

在一些农改非的小区中,居民的基本居住情况要优于高档商住小区和老式小区。从地理位臵上来讲大部分农改非社区的交通以及经济等各方面没有其他两种类型社区的发达。以龙和小区为例,该社区位于关林路与学府街交叉口,河大一附院对面。周围的商业并不是特别的发达。该社区分为A、B两个小区,人口总共约八千左右,A区属于马圪垱村,约有3500人,B区为锉李村,约有3800人。每栋楼分别有2—5个单元不等。每栋楼整齐排列着。目前本社区留守妇女,老年人和小孩比较多。大多青壮年都外出打工或者开展私人经营如开店,摆摊杂货等等。就该社区的经济状况来讲,除了个别做大买卖达到小康水平外其他大多都是中等水平,靠小本经营和男的劳动力外出打工为主要收入来源。由于这些小区是以广大农村地区的人民来讲,所以这些小区的中老年人以小学为主,初中水平的极少,青壮年以高等教育甚至以上为主,随着时间的增长由于经济和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受教育水平越来越高。由于该社区属于农改非的新建小区,物业未进入小区,管理较混乱。水电费各户去很远的地方去交,十分不便。环境较差,垃圾满地不能定时清理。无遗留的文物资源。有一所小学为小区孩子提供上学,另外还有很多辅导班帮助孩子学习如学智教育,手拉手知堂。从场地设施的建设情况来看,总体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虽广场有些的健身器材,但大多已损坏并且没有人员去维修。该社区的居民以下象棋,打麻将,邻里闲聊拉家常为日常的娱乐活动,晚上通常以部分人跳广场舞为主。

四、社区的组织和服务功能的发展

在基本完成硬件建设基础上,近年来市政府重点加强了组织建设和服务功能的开拓。从2009年开始,洛阳市委市政府以实施“社区建设达标年”活动为载体,大力推进政府性服务、公益性服务、商业性服务进社区,在完善社区服务功能的同时,初步建成一批治安良好、环境优美、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服务型品牌社区。一是全面完成了城市区172个社区居民委员会的换届选举工作,选举产生了102名新一届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使全市社区干部由原先的1062名增加到目前的1092名,社区志愿者队伍也扩大到361支、5862人,建设各类服务网点1686个,安臵7000多人就业。以社区为阵地开办居民培训班3565期,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普遍得到加强。二是从2007年以来,市直、各县(市)区直机关统一开展对口联系社区活动。根据规定,省垂直管理单位联系1个社区;在职党员人数400人以上的单位联系4个社区;在职党员人数85人至400人的单位联系3个社区;在职党员人数35人至85人的单位联系两个社区;在职党员人数35人以下的单位联系1个社区,含盖了全市所有的社区工作,主要针对低保户、廉租户、残疾户、外来户、下岗失业人员零就业户等生活困难家庭的帮扶帮助和社区硬软件设施的建设;同时,市妇联实施“巾帼社区服务工程”,有2000多名下岗女工得到安臵;团市委开展实用技能培训,已帮助300多名下岗青年实现再就业。这些活动极大了减轻了社区生活困难群体的生活压力。现在,各个社区的服务项目已由过去单一零星的理发、餐饮、家电维修等小型、分散的服务,扩展到包括法律咨询、就业培训、家政家教、医疗保健、物业管理等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一批“一居一特”或“一居多特”的服务型品牌社区脱颖而出。

目前,在一些部分老式社区,大部分高档社区以及部分农改非社区在这些方面做的比较完善,对于市政府的策略还有部分社区并有进行具体的实践,所以总的来说各个类型的社区都应加强在这方面的建设,特别是农改非小区。

五、洛阳各类性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有关部门初步统计,社区目前承担的职能有100余项。它牵涉着千家万户,与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社区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们这个社会能否健康、协调地发展。对老年人、优抚对象等实施社会福利救助,搞好计划生育、治安、民事调解、环境建设、环境保护等方方面面的工作,几乎最终都要在社区得到落实。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全市社区建设为今后的长远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但与其承担的职责和形势发展所带来的新要求相比,还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社区居民委员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社区居委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亟待提高。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在一个社区中,每300户居民要配备1名社区工作人员,其年龄原则上要在45岁以下,并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但全市目前的许多社区在人员数量上就没有“达标”,且由于种种原因,很多都是下岗或地保人员在社区作为临时工作人员,这批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尚未被充分调动起来。目前,洛阳绝大多数社区的居委员成员或为政府部门下派,或为社区单位配备,或为在社会上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有些人对社区错综复杂的居民构成情况和人际关系把握不准,很难有效开展邻里纠纷调解等工作,有的更是消极应付。

(二)基础设施还需进一步完善

一个相对规范的社区,必须配套建设相应的基础设施,比如办公用房、行政服务厅、中老年人活动室、群众健身场所、社会服务用房等。目前该市每个社区的工作用房虽然平均过300平方米,甚至像大部分社区都超过了500平米,彻底摆脱了当初“提兜办公”的尴尬局面,但各社区间很不均衡。许多社区的工作用房都是“见缝插针”地建设、改造成的,有的贴着街道,有的又窝在一个角落,不能有效地开展工作。同时,社区服务设施缺乏,很多院落、楼栋没有活动场地,不能满足居民就近、多形式活动的需要。除了广场社区能依托广场开展较多活动,人气较旺外,其他社区要么活动场地小,要么没有活动场地,难以聚集人气。还需要引起注意的一个问题是,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对新建小区,开发单位要按照一定比例,同期规划、建设社区居委会的办公用房,最后无偿提供给社区居委会使用。但许多开发单位没有严格执行这一规定,他们或是把规划的社区用地擅自改建为楼房、车库,或是建这些基础设施时严重“缩水”。

(三)社区服务还需进一步深入

一是社区服务内容还相对单一,各社区主要依托于政府职能部门如劳动社会保障、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等开展工作,服务内容以政府部门安排的工作内容为主;另外,受场地、资金等因素的制约,在居民大量需要的养老、托幼、保健、娱乐、家政、保洁、绿化等方面的服务发展不平衡,社区文化建设、青少年教育等服务还开展不够深入,社区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比较单一,缺乏吸引力,还不能满足居民需要。二是社区居委会的工作方式仍然以行政指挥为主导。随着城市工作的下移,政府有关部门的工作、街道办事处绝大部分的工作都压到了社区居委会的头上,政府部门往往把社区居委会当成“下属”,直接向社区安排行政工作,使得社区居委会责任大,任务多,负担重,疲于应付,形成“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现象。难以开展自己的工作,对引导社区居民增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手段还不多,简单地把社区工作等同于完成部门交办的任务。三是社区还要应对名目繁多的检查、评比、考核,社区各种记录、统计报表、台账有不计其数,造成了社区工作人员整天忙于填写各种报表、记录,影响了社区工作人员的正常工作。

(四)许多小区没有业主委员会

现在有部分社区没有业委会,就算有也是形式上的。该问题是妨碍社区稳定、影响居民生活的一个突出问题开发商指定的物业管理公司乱收费、服务差,导致频频停水、停电,治安状况令人担忧,业主和物业关系紧张,此问题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五)社区工作人员待遇过低

目前全市各区财政核拨给每个社区的月工作经费,只有几百元,有的则需要社区自筹。至于社区工作人员的月薪,全市平均下来,社区居委会主任只有八九百元,聘任的临时工作人员只有500元。社区办公经费短缺、人员工资长期维持在较低水平,这与社区工作人员所承担的繁重任务很不相称,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对当前社区中存在的诸如原居委会离职人员的退养等问题,也还需要民政部门妥善解。

(六)社区要加强规范管理和科学引导

近两年来,洛阳市绝大多数社区出现了一种不和谐现象:许多社区用房外面明明挂着“老年人活动中心”、“社区文化室”的牌子,可当你走进去后,却发现里边几乎被麻将桌占据,大批青年人围在桌旁,一边抽烟吐痰,一边吆五喝六地打牌。在一些小区,这种“牌场”彻夜不休,“哗啦哗啦”的搓麻声此起彼伏,使周边居民难以入睡。社区场所之所以会异化为“牌场”,主要是社区居委会人员“等、靠、要”心态严重,工作上缺乏积极性和开拓性。在解决办公经费短缺、工资待遇较低的问题时,他们只是简单地把社区的一些活动场所出租出去,来获得一点收入。可承租这些场所的人,势必唯利是图,改变这些场所原有的功能。期规划、建设社区居委会的办公用房,最后无偿提供给社区居委会使用。但许多开发单位没有严格执行这一规定,他们或是把规划的社区用地擅自改建为楼房、车库,或是建这些基础设施时严重“缩水”。

六、加强和改进社区建设的建议:

(一)物业管理急待加强搞好物业管理,社区必须发挥作用,社区要组织建设好业主委员会,通过业主委员会选聘好物业公司,同时对业主委员会和物业公司加强监督;在物业费征缴过程中,要采取措施约束和惩治恶意欠费户、资助无力交费户,同时通过协商和沟通,解决有合同争议的欠费问题,确保物业管理工作有效运转;要做好与群众的沟通,加强对居民的教育,使业主委员会作用得到较好发挥。有关部门要帮助社区协调解决好社区设施不完善尤其是分户抄表不到位等问题;要加强对物业公司的行业管理,提高其信用水平。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升社区人员素质。一是发挥好社区现有聘用人员的作用。对现有聘用人员,要采取办法逐步加以稳定和规范,即要规范其最低工资标准、为其办理“三金”、与其签订规范的聘用合同,大力推行激励机制。二要吸纳军转干部、大中专院校毕业选调生、每年招录的公务员到社区工作。要研究出台政策,鼓励这部分人员长期从事社区工作,要把从事社区工作的经历作为提拔重用干部的条件之一。三要返聘一部分在社区居住的公职离退休人员。要立足于自愿原则,采取政府购买弹性工作时间的办法,返聘那些热心社区事业、熟悉各项政策、工作经验丰富的公职离退休人员从事社区工作。五要采取差别化低保办法,更多地利用社区低保人员参与社区管理和服务。

(三)社区工作经费及人员待遇有待提高。尽管近年来社区经费和人员待遇有了很大提高,但远远不能满足社区工作的需要,尤其是社区工作者的收入好几年都没调整过。由于待遇相对低,挫伤了社区工作者积极性,一些社区人员表示自己有机会的话会调整工作。一是随着社区作用的凸显和部门管理重心下移,社区承担的工作任务逐渐增多,待遇与工作量不相符;二是社区自我发展能力弱,社区服务发展滞后,收入渠道少。

(四)制定社区考核竞争激励机制为了充分调动社区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市里要制定较为完善的《社区工作人员考核竞争机制》。考核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对社区工作人员的测评;二是本社区成员代表大会对社区工作人员的评议;三是街道对社区工作人员的考评。每年底社区建设指导委员会考核领导小组在这三个方面测评的基础上,提出对每位工作人员的考核意见,并排出名次,实行末位淘汰制度。

(五)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从长远看,又是一种新兴的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从目前社区服务上来看,正处于起步阶段,在发展社区服务业方面要下大力气。一要以优惠政策扶持社区服务业。结合省、市政府出台的发展社区服务业的优惠政策,并结合实际,出台关于发展社区服务业的有关优惠政策。要倡导多元化参与,积极发展社区服务业。政府各部门及街道办事处要以社区为载体,将本部门的工作延伸到社区,开展“一站式”服务和“首问责任制”,发放便民服务手册,为居民提供快速、便捷的服务。三要把社会保障与社区服务结合起来。采取多种途径,加快建区、街道、社区三级服务中心,健全社区信息服务网络,提升社区服务保障功能,逐步形成政策配套、措施配套、运行配套的社会保障网,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系列化、多功能、无偿、低偿和有偿相结合的综合服务。

(六)拓宽经费渠道,加快社区建设。社区建设是一项多层次、全方位、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政府行为和社会基层群众自治相统一的特点。在今后的社区建设中,要拓宽社区经费来源渠道,逐步形成多元化社区建设投入体系。一是要充分发挥地域和资源优势,紧紧依靠驻街企事业单位,充分发挥共驻共建、资源共享的优势,激发驻区单位对社区建设的投入。二是财政在保持对原有社区居委会投入基数不变的基础上,每年要增加投入,改善社区居委会的工作条件,合理解决社区居委会的办公经费和成员的养老、医疗等生活待遇问题。三是要鼓励和扶持社区居委会开展一些非盈利性的社区服务项目,将所得收入投入到社区建设中,以弥补社区经费的不足。社区的一大功能就是为广大居民提供各种服务,而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其中的多类个性化服务,比如代为搬运液化气罐、疏通管道等家政服务,社区对居民们可以是有偿提供的。对这类社区服务项目,国家在税收等方面早已制定了优惠政策。四是要积极同上级有关部门协调和勾通,争取社区建设专项资金,加大对社区建设的投入。

(七)发展特色社区文化,发展具有本小区特色社区文化,不要千篇一律。每当大家说起一种文化的就会想到某个小区,形成具有代表性的社区文化。

七、调查总结:

篇6:玉兰社区文化活动调查报告

—以小东门街道为例

社保071仇菁 冯刘欣 陆静怡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社区建设面临巨大挑战。社区文化建设作为是社区建设的内容之一,对于提高城市社会管理水平,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面临着许多问题。本文通过调查上海市小东门社区,剖析其社区文化建设现状、找出建设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为社区文化建设提供一些建构思路。

【关键词】社区文化;文化建设;上海黄浦区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城市社区建设蓬勃兴起,社区文化建设也得到快速发展。社区文化作为构建社区的载体,在推进社区建设、构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承担了重要的责任。如何更好地搞好社区文化,也成为摆在许多社区居委面前的现实问题。因此,对当前社区文化建设进行调查与探讨,将有助于我们把握社区文化的未来发展,对进一步丰富居民文化生活,增强社区凝聚力,扩大社会主义文化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0年5月,本人针对上海市小东门街道的社区文化活动的基本情况,采访了街道居委会主任,现将具体调查结果综合如下:

一、小东门街道的基本概况

小东门街道(社区)位于黄浦区东部,东临黄浦江,南接陆家浜路,西邻豫园城隍庙,北靠新开河外滩;辖区面积1.1平方公里。街道现划分为12个居委会,居民2.3万户,6.6万人。

二、小东门街道社区文化的基本现状

(一)、社区文化取得的成就

近年来,小东门街道社区文化建设发展一直比较迅速,在街道领导、社区工作人员、社会人士、社区群众的关心与支持下,社区文化建设对提高居民文化素养、服务社区居民、增加社区凝聚力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也摸索出了一些属于自己的特点:

1.社区文化建设呈现“新老结合”特点。小东门街道地处上海市中心,是典型的老城区。近年来,随着上海浦江两岸开发一体化,辖区内一批旧区实施改造,并新建了许多住宅小区。因此,小东门街道因地制宜,以提高居民精神生活质量为宗旨,一方面,结合大量的新建楼宇,开展楼宇文化和走道文化;另一方面结合老城厢地区的特点,大力开展弄堂文化、天井文化的建设。

2.领导重视,把社区文化建设摆在重要位置。近年来,上海市政府对推进社区文化建设工作十分重视,每年由政府投入搭建平台,积极创造条件加大街道的硬件设施的投入。此外,小东门街道成立了专门社区文化站,进一步强化街道在社区文化管理中的职能,逐步形成和完善管理机制。

3.社区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文体活动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设施是开展活动的基础。因此,小东门街道先后投入资金兴建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中心内设有剧场、多媒体教室、舞庭、健身房、阅览室、老人活动室、各类培训教室等设施,涵盖体育健身、文化娱乐、文化教育等多种功能。社区文化中心积极向社区居民开放,为社区文化建设提供了物质条件,极大地丰富了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4.。每个街道的社区文艺队伍不

3.社区文化活动形式日益多样化。社区文化活动已从过去的戏曲、书画、健身“老三样”,发展成为品种繁多、百花齐放的新格局,小东门街道每年会开办各类市民教学班,其中合唱 1

班、健身班、英语班、舞蹈班、烹饪班深受社区居民欢迎。此外,街道也利用节假日,精心策划组织文化娱乐活动,如举办“团团圆圆邻里情”为主题的元宵节民族文化活动;开展“高雅艺术进社区”为主题活动,邀请京剧评弹名家在活动中心表演节目;定期举办了 “中老年人健康知识”为主题的讲座;成立街道“声乐沙龙”,多次为居民们进行文艺表演;同时还组织了一系列社区体育活动比赛。街道通过开展社区文化活动,不但提高了社区居民的文化素养,也增强了社区居民的凝聚力。

(二)、社区文化活动的存在问题

由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在我国真正开展的历史并不长,因此新时期 中国的城市社区文

化建设尽管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存在的问题也很突出。通过对一些城市社区文化建设

实践的分析和研究,我们发现这些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既是城市社区文化建设逐步深

入发展所必然带来的产物,又是它在发展中所不得不面对和加以解决的深层次矛盾的累积

使然。当,前 这些问题主要凸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社区文化狭义化。许多基层社区将

社区文化误认为一般文艺娱乐活动,认为某个社区开展了影评、剧评、书评,成立了阅览

室,进行了文艺、体育等比赛活动等等,就认为社区文化建设就搞好了,这种认识偏离了

社区文化的本质,充其量只能算是社区文化某一方面的内容。二是社区文化建设雷同化。

许多基层社区在社区文化热的推动下,文化创新力度不够,更未突出自己的文化个性,而是盲 目效法照搬其他社 区文化建设的内容,从而导致我国社区文化的共性多于个性,存在“千人一面” “、千篇一律”的情况,使得本该五彩缤纷的社 区文化显得有些苍 白无力。三

是社区参与 自主性阙失 由于目

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模式主要是由

政府即行政权力的推动所造成的,这就使得城市社区居民参与仍是以动员性参与为主,社

区参与的广度和深度还远远不够。这容易导致社区居民在动员式参与面前,要么采取随大

流或被迫服从的消极心态,要么造成一种逆反心理,不利于培养居民独立思考和理性评价的能力,社区文化建设的内在动力难以产生。四是社区认 同意识薄弱。社区认同意识是凝

聚社区居民人心的基础性前提。由于历史传统因素的影响,我国很多城市社区居民彼此间

存在着一种严重的疏离感,部分居民(往往是有一定地位的国家公职公务

员或 比较富有的所谓 “ 白领”阶层)有一种不屑与社区其他居民来往的优越心态。他们对社区共同利益的关心程度十分淡漠,从而使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缺乏牢固的文化心理基础。五是社区文化教

育功能弱化。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应该具有影响公民的政治态度,灌输社会价值观念、传授

科学技能等重大功能,能够有效凝结来 自不同区域、具有不同背景的人们的思想观念。它

对于整个社会文化价值理念的培育具有不可估量的基础性作用。在中国当前的城市社区文

化建设中,这种社区居民相互学习、相互影响的教育方式还很少见到,更多的是注重通过

有关部门、党的组织以及社会群众性组织来从事文化价值观的灌输和培育,而这种教育方

式,实际效果却往往并不明显。

1.社区文化设施缺乏经费保障。近年来,社区文化的经费较以前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面对群众对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街道开展社区文化活动的经费往往捉襟见肘。不少社区文化活动室建成后,一旦设备坏掉就很难得到经费去修理,更不用说更新、添置新设备。经费不足,常常导致社区文化活动和文化培训不能正常开展。

2.社区文化活动缺乏有较强能力的组织者。街道活动的负责人基本上聘用的是临时人员,其身份以业余文艺爱好者居多。由于缺乏专业人才支撑,社区活动按传统和习惯运转,造成文化活动质量不高、形式老套。

3.街道与居民之间缺乏有效沟通。目前社区文化活动建设,在工作思路、内容和形式上,习惯于自上而下的行政安排,缺乏与居民的互动交流。相反,作为社区文化活动真正的主体——社区居民,往往处在被动状态,对社区文化活动的参与度不高。

四.加强社区文化活动的建议

1、培养和壮大社区文化队伍。从政策上鼓励艺术学院的文艺团体专业人员投身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带动社区居民积极投身社区文化活动。此外,通过培养一批文艺团队,既能够吸引群众广泛参与,提升社区文化团队水平,也能保证社区不同群体都可以参与自己喜好的文化活动。

2.多渠道筹集活动资金,为活动开展提供物质基础。社区文化活动,政府投入固然重要,但街道也应发挥自身能力,多方筹集经费。例如,增强社区文化团队的自我发展能力,适当参与商业演出,积累活动资金。

篇7:社区活动体验报告

——社区活动体验报告

以前参加社区活动,都感觉很单调,一点儿都不好玩。我想这次活动应该也不例外,于是就打算不去了。可后来转念一想,干社区活动其实也挺好的啊,一方面,可以为社区提供点实际上的帮助,另一方面,也可以让自己减减肥,锻炼锻炼身体,多走动走动,又还是硬着头皮去了。

我觉得以往的活动太缺少意义了,总是搞卫生那一套。后来听妈妈说社区要跟一些孤寡老人发放油,米和一些营养品,我便想,这应该会是一个比较新颖的方式。于是我跑到社区居委会去跟负责的阿姨说:我要义务帮那些孤寡老人送营养品。阿姨答应了我的请求,便要社区里的几个孩子同我一起去。领好东西后,我们就出发了。

提着一大堆营养品和油米的我们,在社区的街道上显得特别显眼。油和米等营养品又很重,提着很费力。我们就这样一步步艰难地在街上前进。到了第一栋楼的时候,我去敲门,开门的是一位老奶奶,我笑着说:“奶奶,我们是社区居委会派来的小志愿者,过年了,给您送慰问品来!”奶奶看见我们很热心,还请我们到她家里面去喝茶吃东西。我们大家深知自己的任务还很艰巨,便委婉地拒绝了奶奶的请求:“奶奶,没关系的,还有很多家等我们送东西去呢!我们下次再来您家吧!”奶奶见我们十分辛苦,还是一人给了几粒糖和一个橘子。我们笑了,忽然觉得人与人之间还可以有这样一种不相识的温暖。真的很开心!

其中还有一家,只住着一位年迈的奶奶。她行动不方便,丈夫在几年前去世了,儿女都在外工作,春节没有回家。我忽然感到鼻尖一阵微酸,一种怪怪的感觉在心头滋生着。我们听完大妈讲的这些话,我们都觉得很难受。我对大家说,让我们来帮奶奶吧!大家就一起帮奶奶搞卫生,准备中饭。所有的人都干得很起劲,所有的人都希望能够给予老奶奶她的儿女们不能够给她的温暖。搞完一切之后,已经是中午一点了。大家又开始提着大大小小的东西继续服务他人了。

我们就这样一家接一家地把东西发完了。每家每户都给了我们不一样的鼓励,不一样的温暖。社会上的老人们,他们需要他人更多的关心和呵护。在帮助他们的同时你可以学到很多很多,感受许多许多感动……

在这寒风凛冽的天气中,我的手很快就被冻僵了,手套根本就不管用。但是活动中却充斥着温暖与阳光。我们不畏严寒,团结合作、齐心协力,虽然任务十分艰巨,但我们仍脸挂笑容。一天的活动结束后,我油然而生出一种成就感。然后,我拿着这次社区服务活动记录表来到居民委员会签字,赢得了好评,并盖上了鲜红的印章。心里美滋滋的。就像小时候,老师为我戴上小红花一样,感觉特别自豪。

通过这次的社会实践,让我学会了很多东西,我深深地感受到一个人在工作岗位上的那份热情。正因为如此,我才渐渐地懂得了一个道理:当我们还拥有满腔热血的时候,就一定要利用这种力量去服务社会,去将我们的爱传递给每一个需要的人。以爱待人,忽然觉得这四个字意义重大。张瑞敏曾说过:“把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劳动改造人。通过这次社区服务劳动,我明白了许多。我想应该是我们在劳动中明白了许多平时不懂的道理。慢慢的长大了,改变自己。我想,这次活动,不仅给那些老人们带去了温暖,也给我们这些青年人带来了一种鼓励,让我们能在今后的人生中更加自信,更加懂得关爱。当你做一件事的时候,无论是想还是不想,你都要有勇气面对它,尝试一下。做了,你会收获很多;不做,你什么也得不到;而我在实践中便收获了许多。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一定要把奉献和关爱作为为人处事的原则。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短暂而又充实的活动,我认为对我走向社会起到了一个桥梁的作用,过渡的作用,是人生的一段重要的经历,也是一个重要步骤,这次社区服务是在我以往的劳动中最难忘的,使我感觉到我的社会责任意识及社会沟通与合作的能力增强了。这次体验也使我学会现代人际交往本领,感受到奉献的愉悦和人间的亲情。

一路的艰辛与微笑,虽有所收获,然所学是开始,新的考验和抉择要奋斗不息,请不要让我们年轻的时光留下太多遗憾!在这短短的暑假实践我碰过壁,受过累,流过汗,但是我却成长了,这次亲身体验让我有了深刻感触,这不仅是一次实践,还是一次人生经历,是一生宝贵的财富。

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给了我们一个锻炼自我的平台,让我们有所体会、有所启迪、有所感悟,让我们更好地成长!我们青少年要关心社区建设,积极参与社区的公益活动,从而形成诚恳助人,乐于奉献的积极态度和情感。

湖南师大附中

篇8:南昌市社区音乐文化现状调查研究

一、社区音乐文化的功能和意义

社区音乐文化是众多社会休闲文化的一个方面, 具有广泛的受众群体, 容易被大多数人接受。人们通过社区音乐这个平台, 以歌会友、以乐修身, 丰富自己闲暇的时间[3]。同时, 社区音乐可以满足社区成员的自我教育和发展, 使人们广泛参与文化活动的整个过程。

1.1社区音乐文化的功能

1.1.1娱乐功能

随着我们物质生活水平的逐年提高, 人们更多地追求精神层面的需求。由于现代社会压力巨大, 人们试图寻求一种轻松快乐的生活方式, 但目前很多的休闲项目需要一定经济基础, 而社区音乐文化活动不需要投入太多费用从而易被广泛的受众群体所接受。

1.1.2传播音乐文化功能

社区作为音乐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载体, 可以将各类音乐形式包容其中, 是音乐的汇集之地, 更是音乐的发展之地。它在弘扬传统音乐文化、保护音乐文化资源、宣传大众音乐文化等诸多方面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能使音乐资源在各种职业、各年龄段的人群中得到共享。

1.1.3教育功能

人类学认为文化是人创造的, 人类有两种传承功能, 一种是生物性的传承功能, 一种是文化的习得与传承, 即文化儒化, 其本质就是人的学习与教育[4]。音乐文化的传承过程实际上就是音乐文化的教育过程。社区音乐教育和学校音乐教育相比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 社区音乐可以以居民喜欢的形式开展, 使人们在娱乐中受到音乐的熏陶, 是学校音乐教育的有效补充。

1.1.4社会功能

社区音乐文化活动为社区营造了良好的人文环境, 人们在和谐愉悦的气氛中得到了感情上的沟通, 促进了居民关系的融洽;同时人们的文化意识和自身修养在这一气氛中也渐渐提高, 从而使人们逐步建立对社区的认同感。

1.2发展社区音乐文化的意义

1.2.1放松愉悦心情

很多参加社区音乐文化活动的人员都说自己参加社区音乐文化活动就是为了追求精神享受, 使自己心情放松, 快快乐乐地过好每一天。

1.2.2拉近邻里关系

过去高楼大厦中的社区居民很多是“鸡犬之声相闻, 老死不相往来”。参加了社区音乐文化活动以后, 不少人相约在一起, 增进了相互之间的了解, 极大地改善了邻里关系, 促进了社会的和谐。

1.2.3弘扬现代文明

社区音乐文化活动中演唱、演奏的歌曲曲目不仅有现代的电影、电视剧主题歌和经典歌曲, 如《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红梅赞》、《知音》、《小白杨》等, 既反映了歌唱者对自己青葱岁月的美好回忆和爱党爱国的心声, 又鲜明地宣扬了当代社会生活的主旋律[5]。

1.2.4传承历史文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少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音乐文化形式逐渐淡出了舞台, 而社区音乐文化活动的开展, 又让这些濒危的艺术形式重新出现在街头巷尾, 如南昌每年喜庆节日的时候流行的“采道船”、“打花鼓”、“茶灯本调”、“打莲”、“茶灯歌”等[6]。这不仅让熟知这些民族特色艺术形式的老年人为之一震, 也让不少年轻人耳目一新。因此, 社区音乐文化活动的开展对历史文化的发掘和传承亦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南昌市社区音乐的发展现状

2.1南昌市社区文化建设情况

截至2011年, 南昌市29个街道全部建立了综合文化活动中心, 并且每个面积不少于300平方米。全市还建有513个社区文化活动室, 平均每个面积50平方米, 其中90个社区文化活动室完成了设备升级工作[7]。创建了56个社区文化活动示范点。青山湖区、青云谱区入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象山社区、上营坊社区等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社区, 南昌社区文化建设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2.2南昌市社区音乐发展状况

2.2.1自发组织的社区音乐文化

南昌的社区活动以年纪较大或退休离职人员居多, 现在很多不同年龄的在职人员和学生等也加入其中。很多社区都有中老年秧歌队、广场舞队、健身舞、采茶戏等。在广场上有时还能看到街舞少年的精彩伸手。以南昌市西湖区象南文化广场为例, 每逢傍晚、双休、节假日都有南昌的传统戏剧——采茶戏的表演。很多人在饭后都搬着凳子来到广场上抢占“有利地形”, 大家在一起唱唱跳跳, 其乐融融。

2.2.2有组织的音乐社区文化

目前, 南昌市很多社区出现了艺术幼儿园、钢琴班、二胡班、古筝班、声乐班等, 其中多数都是由音乐学院或者师范大学的毕业生组成的专业任教队伍。这些教师一方面使自己得到了更多锻炼的机会, 另一方面促进了音乐文化的宣传。文化部门和民政部门也大力推进公共文化建设工程, 有各类先进文化进社区、下基层的举措;各种演艺娱乐、文化宣传、文化节日、庆贺活动、主题活动的表现等。这些都体现了南昌市社区音乐文化建设的喜人场景。

近年来, 全市精心组织了“南昌市军乐节”、“歌声飘到家门口”、“乡村歌会”等大型群众文化活动50余次。东湖百花洲金秋社区艺术节、南昌县澄碧湖艺术节、进贤县青岚湖文化艺术节等一批县区文化品牌逐渐打响, 安义县、青山湖区、青云谱区荣获“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我市还积极开展农村文化三项活动, 免费为农民演出戏剧2827场, 开展文化活动777场。这些音乐文化活动, 保障了市民的文化权利, 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提升了大众的文化品质, 种下了音乐文化发展的种子, 推动了社区文化的提高。

2.3南昌市社区音乐发展的不足

一是社区音乐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不平衡, 不能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活动需要[8]。多年来南昌市各社区文化中心不少场馆存在规模失当、发展失衡、资源重复设计等问题, 有的文化中心建设没有考虑到场地功能、功能整合和周边居民数量, 导致场地空置利用率低。

二是社区音乐文化活动参与群体的单一化制约了社区音乐文化建设。目前南昌市各管理区社区居委会在组织开展社区音乐文化活动时参与者大多是老年群体和部分下岗失业人员, 而社区中的中青年群体却参与不多。

三是社区之间的音乐文化建设缺乏沟通。目前南昌市各社区之间的音乐活动都是单独进行, 未能做到资源共建共享。各社区之间几乎没有过合作联谊。

三、南昌市社区音乐的发展策略

为促进南昌市社区音乐文化建设, 笔者建议在开展社区音乐活动时应该从政府管理、筹建组织、善用资源、社区教育这四个方面入手, 因地制宜加快我国社区音乐发展进程[9]。

3.1政府对社区音乐进行管理

社区音乐在本质上是一项集普及性和大众性的、属于全体社区居民的实践行为, 但它仍离不开政府参与和支持。因此政府应该加大对社区音乐的资金投入, 完善社区音乐的硬件设施 (如社区音乐活动室等) 和软件内容 (社区音乐服务体系等) 。

3.2筹建社区音乐组织机构

社区组织是指以某一社区为范围建立起来的, 有目的、有计划地满足居民一定需要的各类组织, 不同的社区组织通过各种关系相互联结成为一个完整的社区组织有机系统[10]。为了使社区音乐活动更好地开展, 就要努力筹建相应的社区音乐组织, 健全社区音乐的管理机构。

3.3善于利用社区本土资源

第一, 充分利用社区物质资源。目前我国公共音乐活动条件难以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要, 因此应该通过有效利用社区范围内的学校、公司、企业的礼堂、会议室、音乐厅等弥补。第二, 巧妙利用社区人才资源。可从我们社区内部发掘出由音乐专长的人才, 如一些在职、退休的从事与音乐相关职业的人员或对音乐有着业余爱好的人员等。第三, 合理利用地方音乐资源。充分开发地方特色的音乐或者戏剧, 如发掘南昌本土传统的采茶戏和具有红色传统的红歌等。

3.4大力发展社区教育

目前我们的音乐教育模式主要是传统的灌输型教育, 这直接导致学生们在学校中所学的东西在学校之外的生活中根本用不到或无法实际运用。首先音乐教育者应采用娱乐性、大众性和易操作性的教学方法, 充分发挥居民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然后采取培训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使社区工作者和音乐教育者两类特殊群体的专业知识互补, 达到共同推动社区音乐教育的目的。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及城市化的加快, 社区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社区音乐文化作为社区文化当中及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作用也在逐步显现。社区音乐文化在普及大众音乐文化、丰富人民群众的业余生活以及推动社会和谐等多方面都发挥着不可忽视的调节作用。笔者通过对南昌市社区音乐文化现状进行调查研究, 了解到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相应问题, 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南昌市,社区音乐,现状,发展策略

参考文献

[1]徐永祥;《社区发展论》[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0

[2]张丹宁, 涂致洁;《社区音乐教育的作用》[J],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 2007, 10, 183-186.

[3]许琴;《德州市直及三区社区音乐文化调查》[J], 科技创业家, 2012, 09, 170.

[4]庄孔韶;《人类学通论》[M], 太原, 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5, 428.

[5]湛洋;《开展社区音乐文化活动的意义及价值》[J], 城市问题, 2013, 2, 97-101.

[6]何干平;《南昌风土及其民歌的历史渊源考辨》[J], 农业考古, 2010, 3, 378-380.

[7]徐蕾;《提升南昌公共文化知名度和影响力》[N], 南昌日报, 2013.05.25.

[8]刘玉琼;《乌鲁木齐社区文化建设调查与分析》[J],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09.3, 85-87.

[9]周丹;《南京市社区音乐文化考察及对社区音乐建设的思考》[D], 南京师范大学, 2011, 51.

上一篇:中国电信深圳分公司EAP浅议下一篇:当春节遇上情人节活动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