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学

2024-04-20

跨文化学(精选6篇)

篇1:跨文化学

跨文化交际学

个人作业2:我经历的一次跨文化事件

课程名称:跨文化交际学

课程代码:

授课教师:邢鑫

学生姓名:

性别:男

学生学号:

所在院系:2011级 数学系 信息与计算科学2班

所在小组:第7组

完成日期:2014年5月9日星期五

我所经历的一次跨文化事件

由于本人没有去过国外,无法体验过国外的生活文化,没见过什么外国人,就一普通中国人,也不怎么清楚什么是跨文化,就从我看过的中外影视来谈谈我的感受。

娱乐消遣一直是人类乐钟的追求,在生活之余放松自己,古时就有戏曲,说书等节目供人消遣。自从第一部电影的问世发展至今,我们可以看出电影对我们的影响有多深,同样成就了无数的明星和经典。

美国的娱乐文化席卷全球,美式幽默,个人主义等意识形态的输出,无疑加深了人们对美国的认识和向往。每个国家的历史都不同,从电影方面就是一个明显的体现。中国有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动人的人物故事层出不穷,这就使中国荧屏上关于过去的影视作品都是数不胜数,尤其是电视剧,有讲述历史人物,如《康熙王朝》、《雍正王朝》、《唐明皇》、《武则天》、《汉武大帝》等,有改编自古典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聊斋》等;有编撰的野史遗事的,如《还珠格格》、《宰相刘罗锅》、《大清风云》等;有改编自古代神话小说,如《精卫填海》、《宝莲灯》、《封神榜》等;还有改编自武侠小说的,如《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七剑下天山》等。而且中国的影视界总是能够推陈出新,各种武侠剧本很多都根据上个世纪的版本重新拍摄。由于国人爱看古装剧,因此古装剧的收视率一直都高居不下。而最近几年,中国的著名导演也都纷纷推出了自己的古装力作。从李安的《卧虎藏龙》,到张艺谋的《英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到陈凯歌的《无极》,再到冯小刚的《夜宴》,陈可辛的《投名状》,都是展现中国古代战争、生活场景的视觉盛宴。而在众多影视作品中,讲述未来的故事的却凤毛麟角。可以说中国是一个喜欢过去的国家,中国人比任何国家的人都喜欢谈历史。功夫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上世纪以李小龙为代表的功夫家成功闯荡好莱坞,成就了自我,也推广了中国文化和中华武术。

不同于中国,美国的主流文化强调未来时间取向并大力宣扬,所以美国制造了许多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科幻电影。美国的科幻电影大多讲述多年后人类与外星人或不明生物之间的战争,如《超人》系列,《蝙蝠侠》系列,《蜘蛛侠》系列,《星球大战》系列,《黑客帝国》系列,《X战警》系列,《异性》系列,《变形金刚》系列等。除了科幻片,还有数量颇丰的灾难片,例如《天地大冲撞》、《后天》等。这些故事在过去和现实生活中都从未出现过,全是人们凭想象编造出来的故事。一未来为主题的科幻电影在美国有着强大的收视群体。以《超人》系列为例,从1948年第一代“超人”的诞生,到2013年第八代的《超人:钢铁之躯》,《超人》系列影响了美国人六十余年,《超人》还会将继续出现在荧屏上。

可以明显的看出,中国人的时间取向是过去,而美国人的时间取向是将来。同样还有两国的政治形态和政策有关。

中国主旋律被标准限定。首先是为政权服务,主旋律电影必须符合国家基本政治立场,要维护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秩序的稳定;其次是宣扬、强化主流意识形态,建构主流价值观;第三,过于强调思想性的高度,因而不可避免地导致了艺术性和商业性的不足甚至欠缺,从而在观众认知层面从在硬性教化和灌输的色彩。而美国主流的定位没有官方标准,其“主旋律”电影首先考虑的是商业性和艺术性,最后才是思想性。美国主流电影很大程度是以观众乐于观看的、可以吸引其内心共鸣的主流价值观为依据确定的,正因为从在这样的差异,美国主流电影能够在表面上淡化影片的政治立场、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表现,从而能够更为平滑

地被观众接受,没有明显的教化话灌输的色彩。再者,两者的表现手法不同。中国影片的表现手法多为平铺直叙、中规中矩,影片通常以教科书式的权威口吻进行叙述,使得观众无法产生深刻的代入感。而美国主流电影的表现手法则更为丰富、细腻和深入,它能将国家形象和价值诉求投射到具体、真实的人物上,这些人物可以是历史人物,也可以是的普通大众,不同种族、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都有接受这种国家形象的价值诉求的能力。更为重要的一点事,美国主流电影并没有板起面孔,用“俯视”的角度向观众传达影片的意图,而是完全遵照电影艺术的创作规律和大部分观众的价值取向安排。

篇2:跨文化学

班级:英语1212

姓名:刘佳莉

学号:2012105231

中英文化的不同导致双方对同一句话有着不同的理解,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一个小故事:又一次,一个刚到中国不久的外国留学生有个约会,一位中国朋友从旁边走过,用中文问他:“你吃饭了吗?”这位留学生结结巴巴的用汉语说:“你们为什么老问我吃饭了没有?我有钱。”结果,他的中国朋友再次见到他的时候,吸取了上一次不愉快的教训,用英文向他打招呼:”have you eaten yet?”而这位留学生却说:“虽然我很想和你一起吃饭,但是我待会有课,所以很抱歉,我不能去了。”中国朋友听的莫名其妙。

第一次,中国朋友用中文问外国留学生“你吃饭了吗?”,留学生因为他这样问,是因为怕他没钱吃饭,很显然,这位外国留学生对这种问法很生气,其实中国朋友的话就等于英文中的Hello,但是不了解中国文化的人可能会误解成其他意思。第二次,同样的问话被的翻译成了英文,在中国朋友看来,这还是打招呼的问话,但是外国人听起来就很奇怪,这种打招呼就像是说:“我也没有吃,走吧,我们一起去吃些东西吧。”或者:“如果你没有吃的话,我正要邀请你去我家吃呢。”总之,这样的打招呼被误解成了邀请对方去吃饭。

“你吃饭了吗?”在中国是最常见的一种打招呼的方式,起源于古时候的中国很落后,人们常常吃不饱,故而见面最关心的是温饱。久而久之这句问话就成了打招呼的惯用语,没有什么其他含义,而对方只需回答一下即可。如果外国人不了解中国文化,就可能产生各种各样的误解,如故事中的那两种误解。

篇3:跨文化学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母语文化,失语症

外语教学是传承中外优秀文化,增强学生人文知识,提高综合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但唯有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外语教学才能真正成为沟通中国和世界的桥梁。笔者在长期执教对外汉语专业的“跨文化交际学”中发现了一种极不正常的现象,即中国学生由于过多浸侵在西方文化的氛围下,其精神世界已在一定程度上呈现“西化”倾向。他们热衷于庆祝西方的“万圣节”、“圣诞节”和“情人节”,对中国的传统节日却情感淡漠,似乎可有可无;对诺亚方舟、出埃及记、摩西十戒、耶稣受难、等圣经故事时耳熟能详、侃侃而谈,相形之下,我国历史悠久的文化瑰宝,如:京剧、太极、八卦图、文房四宝以及《论语》《庄子》《道德经》《孙子兵法》等传承华夏文明的重要载体在他们脑海中却储存甚少。究其原因,当代学生的国学素养过于薄弱,自身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更谈不上用第二语言来表述本国特色文化了。长此以往,必将导致我们在跨文化交流中丧失“话语”主动权,陷入“失语”的尴尬境遇。

针对这一现状,笔者根据“跨文化交流应坚持‘双向性’”的原则,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旨在促进学生对华夏文明的深入了解,增强他们对母语文化的认同感,使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外语技能得到同步发展和提高。

一、夯实国学基础

1.跨文化交流要获得理想效果,必须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既包含异域文化的输入,又包含本土文化的输出,这就需要努力提高中国学生自身的母语文化素养。基于这一考虑,首先采用以“英语为主,汉语为辅”的方式,有计划、分步骤地从“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伏羲创八卦”“神农尝百草”“大禹治水”等传说入手开启华夏文明之源头,让学生在崇尚与仰视“三皇五帝”之丰功伟业时内心充满自豪感。继而讲述以春秋、战国、唐宋、明清、现代为主体的中国历史,认识“诸子百家”“丝绸之路”“四大发明”“宋明理学”“贞观之治”“辛亥革命”在华夏文明史上的重要性。旨在让同学们从历史事件、发明创造、戏曲书法、民乐绘画等方面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之博大精深。

2.促进学生对构建中华民族精神的三大思想——“儒、释、道”的深刻理解。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因势利导、由浅入深地带领学生领悟几千年来对炎黄子孙影响至深的老庄学说和儒家思想的精髓,细细体味“道可道,非常道”“礼之用,和为贵”“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惜”“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等名言警语的深刻内涵,使其彻底融入自己的灵魂与血液。此外,印度佛教从两汉之际就传入中国,跨越几个世纪,与本土文化历经了从相斥到相融、逐渐产生变异的漫长历程,最终衍化为中国传统思想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所以对佛教传播史的基本了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国学素养。

3.引导学生阅读英文版的经典著作。譬如:宣扬“道法自然”“上善若水”“无为而治”的《道德经》,倡导“挣脱名利桎梏,自由遨游于世间”的《庄子》,用蓍草卜算天地运行规律的《周易》,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论语》,讲授“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孙子兵法》,涵盖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时期约500年诗歌作品的《诗经》,以及包含屈原殷殷爱国之情的《楚辞》等。当然在此过程中,要尽可能提供多种译文,使同学们在重温经典之余,通过比较不同版本的英译名言,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和翻译水平。毋庸置疑,学生通过接触大量描绘“中国文化”的英文材料,可以不断积累相应的英文词汇与表达方式,逐步提高用英语描述“中国特色文化”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实现外语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

二、讲义内容多元化

当前的外语教学过分强调“目的语文化”,常常以英语世界的物质文化、制度习俗和精神层面的内容为背景展开,却严重忽视了“母语文化”因素在实现外语教学的宏观目标,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方面的重要作用。这在英语教材的编写方面表现得最为明显。就我国目前广泛使用的各种英语教材来看,表现中国文化的课文内容各自为阵,难成体系,以至于学生很少能见到有关本国文化的权威性英语表达,很多学生不清楚在西方世界倍受尊崇的“道家”和“儒家”思想已有约定俗成的译法,即“Taoism”与“Confucianism”,困惑于中国四大古典名著《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的英文翻译。当然,在向外国友人描述“儒、释、道”之思想精髓时,更是不知所措、无言以对。权威性资料的匮乏直接造成了在对外传播汉文化中良莠不齐的状况。

针对目前教材编写里中国文化的缺失现象,课堂教学应当补充大量与华夏文明相关的英文材料,力争涵盖历史文化、宗教哲学、节日庆典、社会习俗等方面。选材尽可能多样化,以便激发学生兴趣,增强他们对母语文化的认同感。国内的英文报刊,如China Today、21st Century、BeijingWeekend、Shanghai Star、Beijing Review等均是我们课堂学习的首选资料。不仅如此,从收看CCTV- 9台的英语文化节目,如“美丽中国”,“舌尖上的中国”中也可以学到不少知识。此外,许多华裔作家的作品也是学习中国文化英语表达的好材料,教师可以推荐学生在课余时间适量阅读一些描绘中国近代社会变迁,反映民俗风情的英文小说。其中,中西合璧之典范——林语堂先生的系列佳作,如《京华烟云》《风声鹤唳》《孔子的智慧》《生活的艺术》《吾国与吾民》等堪称精品。林先生具备扎实的国学素养和精湛的英文造诣。他用英文撰写的作品表述精确到位、意蕴深厚,是了解中国近代历史风云变化的有效途径。通过广泛阅读,同学们不仅懂得理性对待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还提高了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和学生反馈意见,教师应随时对讲义进行修改,增加新知识点,做到有的放矢。

三、积累特色性表述

中国学生在对外输出本土文化时,常常会因找不到合适的英文对应词而困惑,这就需要引导学他们在学习中不断积累业已固定的英文表达。例如,我们在谈到中国古代教育模式时,就必然会提及“六艺”(Six Arts),即:礼ritual、乐music、射archery、御driving、书calligraphy、数mathematics,这些都是从事跨文化交流人员需要牢记于心的。还有“八股文”一词,目前仅笔者接触到的译文就有三种,包括“Stereo-typedEssay”、“Eight-Part Essay”和“8-Legged Essay”。最糟糕的要数第三个译文了,倘若没有注释,恐怕会让人不知所云。相比之下,“Stereo-typed Essay”则最能表现原文精神,亦被广泛采纳。如果学生平时能注意多积累一些已获取业界认可的英语表达方式,在跨文化交流中无疑会避免许多不必要的误解。特别关注那些反映中国特色事物的词汇,如“四书”( Four Books)、“五经”( Five Classics)“一国两制” (OneCountry with Two Systems)“重阳节”(Double-Ninth Festival)等。在教学中,还要系统地将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翻译方法介绍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在英译汉中最大限度地传达出中国文化的神韵和特色。

需要指出的是,不同于受人诟病的“洋泾浜”,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英语”在当下跨文化交际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汪榕培教授在《英语词汇学研究》中指出,“中国英语”(China English)的定义应当包括三个部分——中国人在中国本土上使用的;以标准英语为核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遵照这一解释,“中国英语”不言而喻就是现代英语和中国文化相结合的自然产物,对中国特有的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具有较强的喻指功能,是民族文化对外输出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之一,因而理应受到正确对待与广泛关注。

篇4:跨文化学

摘 要:文章从词义及研究内容方面分析cross cultural communication和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的区别, 提出“跨文化互际学”一说的翻译依据,试解决两个术语混淆不清的问题。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学,跨文化互际学,汉译

中图分类号:N04;G0;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78(2012)02-0029-04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or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REN Rui

Abstract: The same Chinese translation for both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has been confusing since it was firstly introduced 30 years ago. In fact, both the terms and their studying focuses are different, though there are some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m. In order to avoid further confusion or clarify the confusion of the two interchangeable terms in Chinese translation, this paper suggests a new translation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s “Kua Wen Hua Hu Ji Xu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both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their word meanings.

Keywords: crosscultural,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hinese translation

收稿日期:2012-01-16

作者简介:任瑞(1960—),女,江苏苏州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跨文化交际、英语教学。通信方式:renrui60@yahoo.cn。引 言跨文化交际学自20世纪80年代被介绍到中国以来,已经历二十余年的研究历程。但在此领域至今仍有着术语翻译混乱的现象,首当其冲的就是这门学科的译名。我国跨文化交际学者通常把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和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两个术语统译为跨文化交际学, 结果是英汉二词一义,汉英一词二义。同行的人知其差异,但外行的人常对此分辨不清。为示区别,目前有学者将两者分别译为 “跨文化与不同文化之间的交际”(外研社跨文化交际丛书7的书名), 也有学者解释性翻译为 “跨文化交际静态研究” “跨文化交际动态研究”等等。从翻译技巧来看,前者翻译一词二义,过分概括,造成意义损失,属欠译(undertranslation)而后者又翻译过细,有过译(overtranslation)之感。

笔者将从词义及研究内容方面分析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和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的区别或异同,提出新的翻译依据,试图理清两个术语混用的问题。

一 概念差异胡文仲在《跨文化交际学概论》一书中写道:“跨文化交际学在英语中是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早期也称作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有的学者区分两个术语,他们认为前者强调过程,后者强调文化比较,但是大部分学者不作这种区分。目前使用前者的已占绝大多数。”[1]

20世纪60—70年代,在跨文化研究的早期,即人们频繁使用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阶段,中国根本没有这方面的研究;而在中国全面开放的20世纪80—90年代,国内学者接触到的术语更多的则是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而不是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了,原因之一是国外的跨文化研究已从文化差异的静态对比上升到动静结合并侧重动态研究的层面上了。事实上这两个术语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古迪昆斯特(William B. Gudykunst)是国际跨文化交际领域最享有声誉的权威学者之一,在他的著作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中首先区别了这两个术语。他认为,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是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研究的一部分,它的研究重点放在不同文化交际的对比方面[2]。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源于人类学, 受人类学家,也是跨文化交际研究奠基人霍尔(Hall)的影响, 它的研究重点放在文化差异描述层面,也就是对文化普遍规律的研究。譬如, 高语境交际与低语境交际对比研究、中国文化与英国文化交际对比研究、个体主义对集体主义、阳性文化对阴性文化等就属此类。

林大津等在《跨文化交际学基础》一书的导读中将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译成“跨文化对比研究”。对它的定义是:主要是沿用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来讨论不同文化交际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文化要素, 研究重点更多的是对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进行静态的对比和分析, 比如对比价值观的差异, 非言语行为的差异, 思维模式的差异, 会话策略的差异等,可以说其侧重点是文化差异研究[3]。

对于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而言,古迪昆斯特认为它涵盖任何意义上的或任何层面上的不同文化或不同文化人际间交际的研究,即不同国家或不同群体之间的人际交际[2]。很多学者把这种类型的交际看作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面对面交际。譬如,不同文化的人在交际过程中如何表现非言语行为等等。

林大津等将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译成“跨文化交际过程研究”。对它的定义是:主要是借助传播学的研究方法来讨论跨文化交际过程所涉及的各个交际环节及其所表现出来的特征, 研究重点是解释跨文化交际过程的动态变化, 比如跨文化交际过程如何减少不确定性, 如何构筑意义和身份, 如何适应异文化, 如何处理跨文化冲突等, 即它的侧重点在于交际过程的动态建构[3]。

勒斯蒂格(Lustig)是这样看待这两者之间的关系:crosscultural 用来指文化中的某一概念或观点研究,目的在于比较,如不同文化中的婚礼仪式、育儿方式、教育方法等比较;而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涉及的是交互过程,即面对面的相互交流。虽然前者的比较研究有助于对不同文化的了解,但后者更在于运用跨文化比较来研究跨文化交流的技能和能力培养[4]。

nlc202309030055

古迪昆斯特在Communicating With Strangers: An Approach To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一书中用一个形象的比喻,说明了两者之间的关系[5]:

If we examine the use of selfdisclosure in Japan and Germany, we are making a crosscultural comparison. If we look at how Japanese use selfdisclosure when communicating with Germans and how Germans use selfdisclosure when communicating with Japanese, we are looking at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在分析了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和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的概念和研究重点后,我们不难得出如下结论:前者是对比和分析不同文化交际中的差异, 而后者是从交互(interactive)的语言研究角度出发,研究跨文化交际动态多变的过程。区别是显然的,而它们之间的关系,按照古迪昆斯特的说法,“理解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是理解文化交际动态过程先决条件”, 即进行文化差异的静态对比是开展交际动态过程研究必须跨越的门槛[3]。

在阅读“跨文化交际”各类原著时,我们不难发现,早期人们基本使用“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从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整个历史发展来看, 早期的研究更多的是属于跨文化静态对比研究, 较少涉及交际的动态过程。而目前人们基本抛弃了“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的使用,更多地用“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究其成因,其一就是研究重点的转移,即从早期的跨文化静态对比研究,转至对比与动态过程相结合的研究, 同时侧重于动态过程, 即大多数研究都是在文化对比的基础上, 力图对交际过程的动态变化提出新的解释。其二就是当今科技、交通、互联网等手段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越来越多和越加频繁地带到了面对面打交道的境地,“地球村”的概念深入人心,为跨文化交际动态过程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大量的素材。这些都无疑地促使跨文化交际学对动态的交际过程研究变得更为关注。既然学科侧重点有差异,研究方法也有所不同,那么将两个术语同翻译为“跨文化交际”,似乎就有所不妥。虽然林大津对两个术语的翻译“跨文化对比研究”和“跨文化交际过程研究”已能使读者区别两者,但显然这两个表述只解释了其内容,而在字面上却难以寻觅对应词影,即忽略了字面意义上的对应。不言而喻,这在回译时很易出错。下面从词义层面上进一步探讨。

二 词义差异从学科的角度,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通常被译为“跨文化交际学”。韦氏词典(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对cross作形容词时有如下定义:① from side to side; ② opposite; ④ involving mutual interchange[6];也就是说cross有“跨、交叉”,又有“相互对立”的含义,同时也包含了“相互交换”的意思。而从研究层面来看,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的侧重点是文化层面的对比研究,此层面的跨文化交际通常被称之为文化交际 (cultural communication), 为此通常把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翻译成跨文化交际。这无论从词义还是研究内容来看,都还比较贴切。

我们再看看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的词义及翻译。根据韦氏词典, inter的第一、二词条的解释分别是 ① between, among, in the midst; ② mutual, reciprocal[6]。因此inter有“相互间”的意思,而没有“遭遇、交往和交流”的意思。但从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的研究内容来看,它的重点则在“交互”的动态过程,即有“互动、交流”之意。这就与中文的“互际”对应。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际”在汉语中的第三条词义是:彼此之间;第六条词义是:遭遇(多指好的)[7]。也就是说“际”既有“彼此之间”的含义又有“遭遇”的意思,词组“际遇”是书面语“遭遇”的意思,且多指好的,还并非完全负面的“遭遇”。众所周知,在交际过程中人们的交流可以是愉快的,也可以是尴尬甚至是不愉快的。表1可清楚地反映上述分析。

基于以上分析,“互际”可以理解为“彼此之间的遭遇或交际”,在很大程度上可对应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体现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际遇”。“交际”和“互际”反映了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特点,又相互区别。为此可否将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翻译为“跨文化互际学”,以区分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的译名“跨文化交际学”?这无论从信、达、雅的角度,还是从其词义、研究内容和学科名的正式程度来看,都文从字顺。如果古迪昆斯特的著作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翻译为《跨文化交际学和跨文化互际学》,是否要比现在翻译的《跨文化与不同文化之间的交际》显得更词清意明,学科异同一目了然?

三 结 论有学者认为这两个英文术语的中文同名翻译已使用多年,内行的人也早已知其差异,没有必要更正,同时也担心新的译名不被接受,为此采取放之任之的态度。但笔者认为,美国能把Indian这个被认可了几个世纪的错误更正为Native American,

并被广泛使用和接受,那么在中国起步仅几十年的跨文化交际术语译名探赜应该为时不晚。

诚然,跨文化交际学在中国是门较新的学科,许多理论、概念及表述仍处在从“译介”到“本土化”的过程中,但也不可否认一些模糊或笼统的翻译,与对原义的理解有关。为使这门新兴学科从译名上就能加以区分,笔者从词义及研究内容方面分析了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和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的区别,提出了“跨文化互际学”一说,是否妥当,还需与同人进一步探讨、商榷。

参 考 文 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9.

[2]Gudykunst W B. CrossCultural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1.

[3]Chen G, William J. Starosta. Foundation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2.

[4]Lustig M W, Jolene K.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cross Cultures[M]. 5th ed.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53-54.

[5]Gudykunst W B., Kim Y Y. Communication With Strangers: An Approach To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M]. 4th ed.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18.

[6]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Z]. USA MerriamWebster Inc. Publishers, 1988, 540-541, 1176.

[7]现代汉语词典[Z].5版.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8:679,646.

篇5:跨文化学

第二章 文化与交流

第一节 文化

第二节 文化对交流的影响

第一节 文化

一、文化的定义

二、文化的构成

三、文化的特征

四、文化的功能

一、文化的定义

(一)文化一词的来源

1.文化

1)文:①纹理,花纹→②语言文字→③文物典籍,礼乐制度→④装饰,修养→⑤审美、道德教化等.2)化:变易、生成、造化。

3)文化——武功:不同于现代的学科定义。

2.culture:源于拉丁文cultura,原义指农耕、对植物的培育,15世纪后,引申为对人的品德和能力的培养。

近代日本把英文的culture翻译成“文化”,我国借用此译法。

(二)文化的定义

1.文化的第一个学术定义

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1871)中第一个给文化下了定义:

“文化或文明(culture or civilization)„„是一个复合的综合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习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及其他任何能力与习惯。”

2.克鲁伯和克拉克洪关于文化定义的归纳与定义

(1)克鲁伯和克拉克洪关于文化定义的归纳

克鲁伯和克拉克洪在《文化:关于概念和定义的探讨》(1952)中,对文化定义的归纳:

梳理了从泰勒到1951年的80年期间的定义,共有164个关于“文化”的定义,并把它们分为4类:

1)描述性的,如“文化囊括一个社会风俗习惯的所有表征,包括个人行为的受到他所生活的社群习俗影响的反应形式,以及受到这些习俗制约的该群体社会活动的产物。”

2)规范论的,如“那超有机体世界的文化层面,由意义、价值、规范组成,包括当它们在经验的社会文化世界中通过实际的行为或其他手段被客观化(对象化)而显现的它们之间的关系,及相互作用,以及组合和非组合的形式。”

3)历史的,如社会遗传即文化。“文化作为一般词语意味着人类的全部社会遗传,作为特殊词意味着一种特殊社会遗传”。

4)结构性的,如“文化是一套从历史上获得的关于生活的分开的或含蓄的设计图样。它们会被所有社会成员或某个特殊社群所采用。”(何平.中国和西方思想中的“文化”概念[J].史学理论研究1000-2:74.http://

2.奥巴马获胜演说《yes we can》: http://(中英文对照)

注:竞选的目的、特点(激情、逻辑推理、个性等)、美国的核心理念(平等、自由、民主)、自信、希望

中国领导人话语特点:赋诗言志、引经据典

中国领导人善于赋诗言志、引经据典,旁征博引,以诗代言、借诗抒情、引诗论理,取诗论事,使得语言文采斐然、格调高雅,尽显文翰大国的温文儒雅之风范,展现博大精深、磅礴丰富的中华文化传统和民族智慧。

如:①2013年3月23日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时:

我们希望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我们也有理由相信,世界会变得更加美好。同时,我们也清楚地知道,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车尔尼雪夫斯基曾经写到:“历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前进的,有时穿过尘埃,有时穿过泥泞,有时横渡沼泽,有时行经丛林。”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无论会遇到什么样的曲折,历史都总是按照自己的规律向前发展,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历史前进的车轮。

②【逢山开道,遇水搭桥】【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2012年2月14日习近平出席美国副总统拜登及国务卿克林顿举行的欢迎午宴时:

中美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建设新型合作伙伴关系是一项具有重要和深远意义的开创性工作,既没有先例可循,也没有经验可鉴。双方只能如邓小平先生所言:“摸着石头过河”;或者如克林顿国务卿所言:“逢山开道,遇水架桥”。中国有首流行歌的歌词这样唱道“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习近平说。(元·纪君祥《赵氏孤儿》楔子)③【风物长宜放眼量】【不畏浮云遮望眼】

善于识别和把握时机。当前,中美都处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阶段。两国经济议程高度互补和契合,合作空间广阔。希望两国企业家把握机遇,把众多合作潜力全面转化为互利共赢的实际成果。“风物长宜放眼量。”(毛泽东《七律·和柳亚子先生》)企业家的眼界决定境界、作为决定地位。

希望企业家们“不畏浮云遮望眼”,不因一时一事的干扰因素而裹足不前,而应着眼长远,拿出更多、更好适合两国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王安石《登飞来峰》)

④【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纵使思忖千百度,不如亲手下地锄】

2012年2月20日习近平在中国—爱尔兰经贸投资论坛上的讲话,讲话原文:

中国将继续以负责任的方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支持欧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欧央行为应对欧洲债务问题所作的努力,继续加强同欧盟的政策沟通和协调,促进中欧经贸、投资和金融合作,参与国际社会对欧洲和欧元区的支持行动。我们相信欧洲有智慧、有能力、有办法克服困难,迎来新的发展。中国有句谚语叫作:“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董仲舒传》)。

爱尔兰也有句谚语说得好:“纵使思忖千百度,不如亲手下地锄”。今天的中国—爱尔兰经贸投资论坛,既是两国企业家的聚会,也体现了两国工商界齐心协力、抓住机遇、共迎挑战的信心和决心。我深信,只要中爱两国政府和工商界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开拓进取,携手奋进,中爱双边经贸合作一定能乘势而上、大有作为,共同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⑤非洲诗人名句:访问刚果时:“此时此刻,我想起一位非洲诗人的诗句:“向前走,非洲,让我们听到你歌声中胜利的节奏!”

⑥拉美谚语:访问墨西哥时,“拉美有句谚语:‘朋友要老,好酒要陈。’”

“贵国总统贝尼托•华雷斯曾说过: ‘无论人与人还是国与国之间,尊重他人权利才能带来和平。’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⑦讲故事,拉近两国人民感情。

习近平每次演讲都会引用两国人民交往的故事和事例。陈明明认为,外交演讲不能光谈大道理,还要做到有感召力、以情动人,民间交往故事最容易拉近两国人民的感情。

抗日战争时期,苏联飞行大队长库里申科来华同中国人民并肩作战,他动情地说:“我像体验我的祖国的灾难一样,体验着中国劳动人民正在遭受的灾难。”他英勇牺牲在中国大地上。中国人民没有忘记这位英雄,一对普通的中**子已为他守陵半个多世纪。——3月,莫斯科演讲

中国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在坦桑尼亚热播,使坦桑尼亚观众了解到中国老百姓家庭生活的酸甜苦辣。——3月,坦桑尼亚演讲

我听说了一件感人的事情。2012年12月的一天夜里,布拉柴维尔突降特大暴雨,郊区一些房屋被淹。3位受灾的中国华侨本已脱离险境,但当他们发现邻居对险情还毫无察觉时,又毅然冒着生命危险游到快被淹没的房屋边,奋力扒开屋顶,救出了12名刚果邻居,其中包括5名儿童。他们的义举得到当地居民交口称赞。——3月,刚果演讲

每年两会答记者问时,温家宝总理总是能够旁征博引、妙语连珠,诗词古赋、名言警句信手拈来。一系列精彩的回答,不仅体现出温总理的文学素养,我们更从中感受到了这位大国总理忧国忧民的情怀。如: ① 谈工作态度时,他引用“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② 谈两岸关系时,引用“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③ 谈中日关系时,引用“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中国有一句古话:“召远在修近,闭祸在除怨。” ④ 谈香港问题时,引用清·黄遵宪《赠梁任父同年》的诗句:“寸寸河山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2.在现代,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依然是跨文化交流的障碍。(详见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

如1.小芳听外交上课

(1)语言符号上的不同给跨文化交流带来困难;(2)非语言符号上的差异导致误解;

(3)中美文化中师生规范的差异导致不快。

如2.伊朗、沙特在外交场合不与女性握手等。

(二)文化的各个因素深深影响着人们的跨文化交流(详见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

1.一个人的文化背景影响他对事物的基本假设,而对事物的基本假设也会影响我们的感知、态度、情绪的表达方式,最终影响我们的行为。

2.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任何两个个体会在完全相同的背景下长大,这里的背景不仅包括年代、地区、情境、地理环境,也包括个体的性别、家庭背景、个人在家中的排行、所受教育的学校和老师、日常所处的工作学习环境、同事或同学的特质和组成,等等。

3.每个人都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生活,各种行为(包括交流活动)无不打上特定文化的烙印。文化传递的主要方面是文化特点的传递,这些文化特点大部分是不知不觉地影响着每个人。

实际上,人类社会交往的方方面面都与文化密切相联。

三、跨文化交流模式

(一)跨文化交流的模式

(二)跨文化交流的表现形式

(一)跨文化交流的模式

1.同文化交流与跨文化交流的分界 2.跨文化交流的模式

1.同文化交流与跨文化交流的分界

(1)同文化交流:文化是通过象征符号编码得以表现的。交流双方的信息编码完全一致的交流称作典型的同文化交流。

(2)跨文化交流:交流双方的信息编码完全不同的交流称作典型的跨文化交流。

(3)信息编码重叠的量来确定:由于交流双方编码完全相同是不存在的,完全不同也是不存在的。那么是否是跨文化交流,一般以双方信息编码的重叠的量来确定,如,重叠量是70%即为同文化交流,低于70%就是跨文化交流。双方语言不同,一般认为属于跨文化交流。

2.跨文化交流的模式

文化因素影响到跨文化交流的全过程,特别对交流的三个最重要的因素——发送者、接收者与经过编码的信息,发生很大影响。

施拉姆的跨文化交流模式: 意象: →编码: →信息: →解码: →反应: →编码: →反馈: →解码: →反应:

(二)跨文化交流的表现形式(详见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

有多种表现形式。有许多不同的名词术语描述不同层次的不同文化背景的交流。跨文化交流通常指一种文化背景的人、群体与另一种文化背景的人、群体进行的交流。

1.从文化人类学角度;

2.政治学角度;

3.跨文化交流的主体:三个主要层次;

4.从文化的层次论角度:表层、中层、深层的跨文化交流;

5.从文化的要素划分:认知、规范、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物质产品、语言和非言语符合系统的跨文化交流;

6.从跨文化交流状态看。

1、从文化人类学角度

从交流的主体划分,有如下交流形式:

(1)种族间的交流:种族偏见是最大障碍。如希特勒对犹太民族的疯狂虐杀。

(2)民族间的交流:多民族的国家内,如中

国56个民族间交流。

(3)同一文化中不同的亚文化间的交流:因地域、历史、社会发展水平不同等原因,文化上也有差异。如北京打款与福建贫困山区只会讲闽南话的农民间。老一辈与新一代间。

(4)国际间的交流:

①发生在主权国家之间、政府之间,是外交和宣传领域的交流。

②它常常是跨种族、跨民族的交流。

③国际间交流要受国家的政策、目标、需要、经济等条件影响,具有高度的目的性、仪式化特点,常在正式场合进行。

④国际间交流受国际法、军事力量、条约以及对世界形势看法等很大影响。

⑤由于通信技术的飞越发展,无线电波超越国界,大众传媒日益成为国际间交流的重要手段。

2、政治学角度

从交流的活动范围及主体划分:

(1)国内跨文化交流:

跨种族间交流:

跨民族间交流:

同民族内不同亚文化间交流:

(2)国际跨文化交流:

跨种族间交流:

跨民族间交流:

同民族间交流:

3.从交流主体的层次上

可分三个主要层次:

(1)跨文化人际交流:(2)跨文化组织交流:

(3)国家之间的跨文化交流:

国际关系也是一种人际关系和文化关系。人际关系重视人性化的国际交往,文化关系强调综合性的全球文明治理。国际间的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都不是由“国家”完成的,而是由具体的“人”(个体或被组织了的个体)完成的。国际关系是人际关系以国家、民族、种族、地区、团体„„为单位进行的交往,它们也是人们的信仰(或观念)、行为方式和不同组织制度之间的交往。

实际生活中跨文化交流发生在多种情况,如左图(详见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个人交流、组织交流、国际交流的关系,如下图(详见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

4.从文化层次论角度看: 从交流的文化内容上分:

(1)表层文化的跨文化交流;(2)中层文化的跨文化交流;(3)深层的文化的跨文化交流。

5.从文化的要素划分:

从文化要素分类法划分,可以有:(1)认知体系的跨文化交流;(2)规范体系的跨文化交流;

(3)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的跨文化交流;(4)物质产品的跨文化交流;

(5)语言和非言语符合系统的跨文化交流。

四、跨文化交流的特点(详见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

1、双方文化共享性差

2、各种文化差异程度不同

3、无意识的先入为主

4、误解、矛盾与冲突增多

5、文化变异性增强

6、跨文化交流方式在不断创新发展。

7、跨文化交流的目的也在发生变化。

1.双方文化共享性差

文化间的相似性和共同性总是主要的,但文化间的差异性和冲突却是更引人注目、引发讨论和耐人寻味。在同文化的交流中,信息的发送者与接收者在编码和解码时用的是同一种编码本;而在跨文化交流中,他们用的却是不同的编码本。文化共享性差。编码本不同表现在多方面。以语言符号为例:

(1)编码的发音和形状不同:“太阳”-“sun”.(2)编码次序不同: Good morning,(3)词汇量不同: 汉语形容烹调方法的字50多个,英文仅10余个.英文大约只有10余个: bake(烤)、broil(用猛火烤), barbecue(烧), steam(蒸), stew(用文火慢慢煨炖), boil(用白水煮熟,汤通常弃之不要), simmer(用文火短时间的煨炖), deep fry,pan fry(介于炸与煎之间), stir fry(炒)汉语中形容烹调方法的字有50多个:

烤、烧、蒸、煨、炖、煮、炸、煎、炒、烩、熏、煲、烘、焙、熬、涮、熘、汆„„(涂红的词英文中没有)

(4)甲乙编码本中共有词汇的文化涵义相同与不同掺杂在一起。猫、牛、羊、猪、狗、马、驴、鹰、猫头鹰、蛇等家畜和动物,在不同文化中都有不同内涵。

① “他像一只猫似的”。英语人-脾气不好爱骂人的女人;中国人-温顺的女人。

②“他像狐狸”(中英都表示他狡猾)

③在希腊和罗马神话中猫头鹰常栖息在智慧女神雅典娜的身边,所以它是思想和理智的象征。而在中国,自古汉族认为猫头鹰长相凶狠、叫声凄厉、夜间活动,古时称它为“恶声鸟”,被视为“不祥之鸟”。民间便有了“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不怕夜猫子叫,就怕夜猫子笑”等俗语。

在日本,猫头鹰也象征着美德和吉利。猫头鹰一词发音,与日语中多个吉利词相似,如“福来郎”,还有长寿、智囊之意。

猫头鹰能在夜里凭敏锐目光分辨事物,哈萨克族将其视为勇敢、坚定的象征。

④老鼠,在中国是四害之一,“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但在印度,老鼠沾了一幅湿婆神像的光,在这幅神像中只有老鼠和牛,因而在印度老鼠很自在、牛也被当成神牛。

卡尔尼•玛塔庙位于印度比卡尔30公里外的Dehnoke地区。在这里老鼠被称为kabbas 是圣物,有超过2万只老鼠在此接受信徒们的朝拜。

相传在14世纪时,有一位叫卡尔尼•玛塔Karni Mata 的印度教女祭司,而她就是女神多迦(Durga)的化身。有一天,一个来自她家族的孩子死了。那个孩子的母亲抱着死去的儿子来求卡尔尼•玛塔,希望能将儿子复活。卡尔尼•玛塔立刻去了冥界,找死神亚玛罗阇(YAMARAJA)理论,但死神拒绝了她的要求,因为那孩子的灵魂已经转世了。卡尔尼•玛塔一怒之下发誓所有她家族的成员死后都会立刻转世成老鼠,直到能够重新转世,并且出生在她的家族,继续当她家族的成员为止。⑤ 印度牛。

牛被印度教教徒(总人口的90%)视为“圣兽”“圣牛”,印度教徒认为,牛既是繁殖后代的象征,又是人类维持生存的基本保证。今天,印度人对牛仍然是敬之如神。印度教不准宰杀、吃牛肉,印度有养牛业,但只能提供牛奶(允许喝牛奶)、黄油及牛粪作燃料。印度僧侣每年举行一次敬牛仪式叫“波高”。他们还和商人举办“圣牛养老院”,收养不能觅食的老牛。印度因其版图形如牛首,且举国敬牛如神,而被称为“牛颅之国”。印度国徽上有四种动物就是:雄狮、大象、骏马和公牛。

⑥狼

汉族对狼赋予的是贬义:狼子野心、狼心狗肺、色狼、引狼入室等。哈萨克:赋予狼褒义:团结、合作、自立、耐力、执著、拼搏、忠诚。⑦荷花

中国: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北宋诗人周敦颐的《爱莲说》赞道:“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印度:国花,是圣洁的代表,更是佛教神圣圣洁的象征。日本:祭奠、不吉之物。⑧颜色,如黄色

中国:黄色书刊,色情淫秽书刊;

美国:黄色报刊(yellow press),无所顾忌制造耸人听闻消息的报刊; blue movie色情电影。

⑨ 龙

中国文化: 褒义,生龙活虎、龙腾虎跃、帝王的象征、真龙天子等。

基督教文化:《圣经》龙即恶魔,是邪恶和恐怖的象征。所以“亚洲四

小龙”翻译成英语为“Four smal tigers of Asia”。

杜勒(1471-1528)在《插图启示录》中有一插图,描绘圣迈可和天使与龙激战获胜,把龙和恶魔打倒在地。这些龙具有中古龙的通常形象(蛇尾、麟身、翼、爪、头上长角)。图片是慕尼黑圣迈可战胜妖魔的雕像。⑩数字

伊斯兰教与7:在阿拉伯国家,由于《古兰经》第一章有7节经文,因而7特别受宠爱。沙特阿拉伯王国麦加大清真的尖塔是7个。北京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正门的台阶是7级、礼堂前的拱门是7个,礼拜殿的南北窗户各位7扇。

中国人与9/8/6/4:故宫太和殿的台阶尾数多为9,与“久”谐音,以图江山社稷长久。

8:发;6:六六顺 ;都是吉利数字

4:死,不吉利数字。13:西方是不吉利数字。

【中国皇帝与九】

在中国古代,九为阳数的极数,即单数最大的数,于是多用九这一数字来附会帝王,与帝王有关的事物也多与九有关。①帝王之位称“九五”;②帝王称“九五之尊’”。与九有关的还有:③青铜器有“九鼎”,④皇帝周围要设“九卿”。⑤朝廷命宫设“九品中正”,⑥京师置九门。⑦紫禁城的房屋9990间半。

⑧天安门城楼面阔9间,深9间。⑨中国紫禁城及皇家园林、行宫的大门,装饰甲“九路钉”,每扇门的门钉纵横各9个,共81个钉。⑩清代宫廷年节大宴,包括水果、蜜饯、点心,一共99个品种。⑾清代皇帝的寿筵及春节大宴食品、娱乐节目以及臣僚们庆祝“圣寿”的贡品等,也以9计,含有敬祝万寿无疆的意思。久而久之,九这个数字,被皇帝独占了,而一般人民,包括达官贵族,凡起居饮食器物等都不能以九计了。

⑾ 仙鹤

在中国:仙鹤洁白高贵,仙鹤的寓意美好,象征自由和平,能够传递出对世界和平的期待和向往。鹤在法国象征着不忠诚、淫荡、愚蠢,有妓女的意思。但也有法国人认为梦见鹤将预示着有好事发生。

北京时间2011年5月12日凌晨,第64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在法国正式开幕。范冰冰的一袭“仙鹤装”,再度成为全场亮点。网友称之为“鹤舞九天”,九只仙鹤组成礼服。范冰冰着“仙鹤装”一出场,就引来各方热议,有网友在“沪江法语”网上写道:“在法语中,‘仙鹤’是lagrue,法国人视这种鸟为恶鸟,更是愚蠢和淫荡的象征。”范冰冰方面,出面解释道:在中国,仙鹤洁白高贵,仙鹤的寓意美好,象征自由和平,能够传递出对世界和平的期待和向往。所以,仙鹤装,可以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

2、各种文化差异程度不同(详见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

在跨文化交流中,各种文化的差异在程度上是不同的,产生误解的可能性的大小也是不同的.共性越多,交流中所遇到的严重挫折或文化曲解就越少;差异越大,误解的可能性更大。

(1)以文化中某具体方面而言,不同文化的差异不同。如:菊花从植物学角度对菊花描述,各文化都一样。但其文化内涵在不同文化中却大不相同。

(2)以整个文化而言,不同文化的差异也不同。如:

3、无意识的先入为主(详见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

人们在成丁后,基本上形成了具有本民族文化特征的认知方式、行为模式、交际习惯、思维方式,构成了人们潜意识的本民族中心论,即常无意识地用自己文化的种种标准去衡量和评判对方的行为。缺乏对对方文化背景了解的人,常对异文化带有偏见,引发矛盾、冲突。如: 1)美国孩子爱问:是公狗还是母狗?

2)大汉族主义(称少数民族为“狄”、“蛮”等)、欧洲中心论、白人至上观念都是“唯我独尊”的世界意识。

正因为如此(双方文化共享性差、各种文化差异程度不同、无意识的先入为主),增加了跨文化交流误解、冲突的机会。

4、误解、矛盾与冲突增多

(1)群体层次上, 在国与国之间,文化冲突会导致政治冲突。

如:1)印度裔英国知名作家拉什迪的《魔鬼诗篇》(又《撒旦诗篇》)。该书1988年问世以后,被英国授予骑士身份,引起伊斯兰国家普遍愤怒,因许多穆斯林指责该书亵渎神灵。1989年,伊朗原宗教及政治领袖霍梅尼当时在国家电台发表讲话称:“《撒旦诗篇》的作者反对伊斯兰、反对先知、反对古兰经,现宣布将其判处死刑”,并号召教徒对其采取暗杀行动,迫使拉什迪潜藏多年。尽管拉什迪一直未受到任何身体侵犯,但该书的各国翻译者与出版者中已有多人遇害身亡。从欧美、印度到日本,死亡人数已超过60,伤者数以百计。日本的译者筑波大学教授五十岚一被乱刀砍死在宿舍。悬赏追杀作者的奖金曾高达520万美元。

该事件导致英国和伊朗两国外交关系紧张。

伊朗外交部发言人侯赛尼在本周的新闻简报会上表示称:“很显然,向这样的一位背叛者和令人讨厌的人物授予荣誉,必将使得英国政府官员处于直接与伊斯兰社会对抗的局面。这种侮辱伊斯兰神圣价值观的行为并不是一个偶然,这是一起有预谋、有组织的行为,其背后受到了某些西方国家的指导和支持。”

直到1998年,伊朗默罕默德·卡塔米(Khatami)政府才许诺表示伊朗不再追杀萨尔曼·拉什迪。

起初却并没有激烈举动。他们平静地同作者、出版商、国会议员、检察总长以及首相讲理。他们并没有要求禁止该书发行,只要求作者和出版商在书中添一面插页,声明该书故事纯属虚构,所涉及的伊斯兰历史并非准确。与此同时,英国穆斯林也举行了一些示威活动。但所有这些努力均未能引起足够的注意。伦敦一位律师建议穆斯林事先通知各大媒体,以引起各方的注意。于是他们这么做了,又于走上街头焚书。受到焚书强刺激的英国人开始骂他们是“野蛮人”、“狂热分子”,将他们同纳粹相提并论。霍梅尼发表追杀令后,英国宣布与伊朗断交。西方国家纷纷谴责伊朗。由此变成全球性事件。许多国家采取禁书措施。

没有西方文明与伊斯兰文明在核心价值观和经济、政治上的结构性差异,没有这两个文明间由来已久的龃龉和冲突,区区一部小说是绝不可能引起如此轩然大波的。

如2)国际上关于人权问题的争论,既包含政治的原因,也包含不同文化的价值观的冲突。

从文化角度看,由于中西方对人的理解、对权利概念的理解不同,因而在人权观上存在着明显差异。

西方文化:比较强调自然人即人的自然属性、个人性、利己性以及个人与他人的分离性;

而中国文化:则比较强调社会人即人的社会性、道德性以及个人对他人的依存性。

美国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指责中国的人权状况。美国发表以指责中国为主的国别人权报告。中国自2001年以发表美国的人权纪录作为回应。

【英国广播公司网站2014年2月28日报道】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发表《2013年美国的人权纪录》,反击美国在人权问题上对中国的批评。①美国国务院昨天发表的国别人权报告批评中国政府打击并胁迫维权组织与个人,限制民众的集会、宗教及言论自由。②中国国新办的美国人权纪录指责美国对其他国家的人权状况“横加指责,妄作评论”,但对自身的人权状况却“百般遮掩,讳莫如深”。③这份报告批评说,美国的人权问题“依然严重,在诸多领域甚至持续恶化”。报告列举了暴力犯罪增加,枪击案不断发生,对国内外民众长期进行电话监控等。报告还称美国“失业率居高不下,无家可归者数字上升。”④作为对美国国务院年度人权报告的回击,中国国新办自2000年开始就美国的人权纪录发表报告,批评美国的人权纪录。北京一直强调,人权问题是中国自己的事情,外国不应当对中国的内政“指手画脚”。

【法新社北京2月28日电】中国今天发布了一份有关美国人权纪录的报告,对该国在海外实施的无人机袭击、得到国家支持的间谍行为以及严重的枪支犯罪活动进行谴责。此前,华盛顿对中国的人权纪录进行了批评。

北京说,美国“对自身的人权状况百般遮掩,讳莫如深”,比如由政府运作的“严重侵犯人权”的“棱镜计划”。在这份报告发布前,美国国务院昨天发布了年度国别人权报告。

中国历来会对美国的报告发表回应声明。北京不针对美国以外的其他国家发布人权报告。由中国国务院发布的这份报告专门批评了美国在巴基斯坦等国发动的无人机袭击。报告称这种袭击“造成大量平民伤亡”。

报告还说,美国的枪支暴力活动猖獗,童工在该国农业领域大量存在。

美国哈佛大学的亨廷顿认为,世界政局正进入一个新阶段:冲突的根源不是意识形态方面,也不是经济方面,而是文化方面的。全球政治冲突将在不同文明国家和 集团之间发生。不同文明的冲突将左右全球政治。(《纽约时报》1993.6.6)

(2)在个人层次上,交往者的心理上往往会产生“文化休克”现象。

文化休克:指的是在跨文化交流中,参加者由于失去了自己熟悉的社会交往信号或符号,对于对方的符号不熟悉而产生的深度焦虑症。(或精神疲劳,对东道主的反感,被东道主反感,对自己价值观遭到亵渎、价值观和身分角色的混乱引起的不舒服,对应付环境无能的感觉。)

如:1970年代,一些英国公司派到非洲和中东的职员有60%因文化休克而未完成工作任务,使公司蒙受很大损失。1960年代,美国向许多发展中国家派遣了青年人组成的和平队,许多成员因处于手足无措的“文化休克”状态而不得不提前回国。严重的“文化休克”会引起精神失常甚至自杀。一些西方国家的心理诊所就接收“文化休克”患者。

5.文化变异性增强

同源文化交流与跨文化交流在情况报道功能和娱乐功能上是相似的,但在文化传递功能上有差异.前者多表现为文化的“遗传性”功能,后者多表现为文化的“变异性”功能。如:

(1)个人层次上:跨文化交流是一种异文化的熏染,对本文化成员的文化变迁发生作用:留美学生会带有美国文化色彩;学日语的会

(2)群体文化的某方面: 跨文化交流促使某群体文化的某个方面发生变异:① 1980年代后出现中西合璧的词语“卡拉oK”等;②也会发生巨变: 1840年前闭关自守,文化交流微乎其微;1840年后国门被打开,1911封建帝制被推翻;1919出现新文化运动,十月革命传来马克思主义等.1840-1949中国文化发展变化很大.(3)国际交流上:科技发达、经济力量雄厚的超级大国向世界输出他们的文化。而第三世界国家,及弱小民族则在美国文化熏染下,成为附庸,发生向美国文化的变异等。美国成为文化帝国主义。

6.文化交流的方式不断创新发展

(1)自发的→组织和国家的鼓励引导控制:文化部、文化馆、剧院、博物馆、图书馆、各类基金(美国富布莱特国际交流项目、美国福特基金会、日本韩国国际交流财团)、友好协会、语言文化学习培训中心、使馆设文化参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

(2)大众传播技术(电影、电视、摄影、录音、广播、因特网等)的发展使大众成为世界文化的主人(过去都是王公贵族)。

(3)举办文化活动:展览、音乐节、电影节、电视节、文化年等;(4)文化协定的发展:双边、区域、世界范围的协议。(5)人员交流:引进外国教师、互换教师和学生、旅游.7.跨文化交流的目的也在发生变化

如:二战时期以宣传为主的单向交流,因人们被迫去迎合本国战争意识形态的迫切需要,弘扬民族主义精神。二战以后“合作”成为主题,注重双向交流:一方面,促进民族文化的对外影响,树立国家的良好形象,赢得他国对自己文化的好感,另方面,增进对他国文化的了解和理解,学习和吸收他国优秀文化。成为人们的共识。

五、跨文化交流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文化的普同性(普世性、普适性)和民族性问题。

(1)文化普同性现象及其产生原因:

1)人类社会的共同需求、利益要求,人类生理和心理特征的统一性。

2)保持群体的不断再生产的必要性;遇到灾难时保持社会团结和互助的必要性;保证社会经验代代相传的共同需求等。

3)对冥世生活的宗教信仰——面对死亡必然性的心理妥协;对近亲婚姻的禁止——防止生理灭绝;相遇、离别时的礼貌用语;道德禁忌和限制等——避免不必要的人际冲突和社团摩擦等;造成了许多普同的人类价值观。

人的五大需求(图略)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五大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

(2)文化的民族性主要有四大特征:共同语言、地域、经济生活和心理素质(价值观)。

文化的普同性和民族性应该是不发生矛盾的,因为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分为两种类型:不可重复的独特性和世界性、全人类性。如有人分析:西方人特有一种“罪感”文化,日本人“耻感”文化,中国人“畏感”文化。这种分析是必要的,但并不说明三国人就无法沟通和相互理解。只要没有特殊偏见,就会发现罪感、耻感、畏感,都是人类的一种普遍情感和心理特征,它们彼此是有差异,但它们也都反映了一些共同人性。(潘一禾:94)

2.文化相对主义原则。不同民族的文化都是其为适应自然环境,为实现特定生存目标而形成的社会有机体。它们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它们都有同等的生存权利,都应该得到理解。而不应该对其抱有偏见和歧视。差异只有在不被完全理解时,才会被认为是离奇的,仿佛“背道而驰”。

3.尊重文化多样性原则。1)文化差异是文化多样性的体现,而文化多样性是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对人类来讲就象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因此,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2)确认在相互信任和理解氛围下,尊重文化多样性、宽容、对话及合作是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最佳保障之一。3)发现差异,解释差异,是国际文化研究的起点,而寻求文化的理解、共识与普同性是国际文化研究的终点与目的。文化有差异,所以文化间难免会有误解、矛盾、冲突,所以文化间更需要沟通与理解,寻找冲突点,以便解决问题;文化也有共性,所以不同文化间才能够“求大同存小异”,“和而不同”。“求大同”是为了建立和维护世界和平,建立和维护人类文化的普同性;存小异,和而不同,则是为了尊重和保护个性和特殊性,尊重和保护人类文化的多元性和丰富性。

4.主体间性。为了既在根本问题上“大同小异”,又保证个体生存的“和而不同”,哈贝马斯(《现代哲学的话语方式》)提出“主体间性”概念。所谓“间性”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这被运用到“国家主体间性”的研究。人们应该意识到现在的世界已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元文化格局,所以,必须提倡运用“间性视域”“跨界”思维(跨国、跨文化、跨民族、跨学科、跨语言、跨性别、年龄之界)来研究问题,通过“互为主观”的平等对话,进行现代世界全球性的物质和精神交往。

5.人权是文化多样性的保障。“文化是相对的,道德是绝对的。”(亨廷顿)“捍卫文化多样性是伦理方面的迫切需要,与尊重人的尊严是密不可分的,它要求人们必须尊重人权和基本自由,特别是尊重少数人群体和土著人民的各种权利.任何人不得以文化多样性为由,损害受国际法保护的人权或限制其范围. ”(《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

6.文化的延续与变迁:文化的延续和发展需要文化传承和保护;文化的变迁需要合理吸收和调控,以趋利避害。

7.文化依附和文化自立:超级大国利用文化作为控制发展中国家的手段。弱小国家民族文化生存面临挑战。发展民族文化,摆脱文化帝国主义的控制是跨文化交流学课题。

8.坚持呼吁文化的反思意识。现存文化都有自己的弱点和盲区,都会出现行为模式不同的非理性狂热(思维特征)。因此 文化间相互理解需要各自有反思意识。反思可以将文化的差异感和相互不满从情绪性的宣泄引向理性的思考和认真的相互审视。意识到不同的文化间的某些差异,如果得不到应有的解释,得不到细致的区分和定性,在或者得到了不应有的离间和挑拨,就会引发流血的政治冲突。文化的自我反思,可以帮助和促进文化间的谅解和合作。

篇6:学经典文化案例

班会活动案例 目的:学经典,弘传统,涤心灵,净言行,播文明。

过程:

一、开场:营造环境,盛大开场。时间:2007年12月22日 地点:二楼近200平方多动能礼仪厅

人员:五一班全体;各级领导、列位观摩教师、各班观摩学生代表若干。会场布置:

正前方:醒目 “学经典文化,做现代文明人” 标题,古朴画面《高山流水》音乐视频(学经典,做文明人意境氤氲。)

中央: “川”字结构座次,展示学生居中,观摩席居两翼,方正庄重,精神喜庆。

开场:(六名主持盛装健步入场,在《歌唱祖国》雄壮歌声中展示祖国成就引入开场)

主持人(男):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嘹亮!主持人(女):歌颂我们伟大的祖国,从此走向繁荣富强!主持人(男):我们继往开来, 主持人(女):我们肩负着历史的使命!时刻准备着!(全体队员合)

主持人(合):五年级一班“学经典文化,做现代文明人”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现场:方阵严整,仪态端庄,歌声嘹亮,呼号铿锵,意气昂扬,落落大方;掌声雷动,开场漂亮)

二、展示:声光意行结合,展示有方。

(充分利用多功能设备,将表演主体投放到音乐、图画、诗词构筑的意境、场景、情景中,由境生情,由情入境地在具有不同内涵力求卓绝各板块容情展示。)叶金生:今天我们的活动分四个版快组成: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春生(春生—文明之心:春柳依依,春风似剪,葵叶青青,少壮图强,伤春易逝,兴国安邦。)

李凌云:咦!梅婉楠,在古诗文的学习中,你对春天都有哪些感悟呢? 梅婉楠:喔!我的感悟可多了,你看:春天太美了,那依依多情的柳丝,那青青园中的葵叶…能不给人带来春天的喜悦吗?请听,诗朗诵.朱景隆:《咏柳》起!(咏读)《长歌行》起!(咏读)胡欣晨:春天是美好的,她滋润着我们的心田;春天是深刻的,她教会我们感恩,春天是无私的,她创造着和谐的境界.宋佩颖:在春的阳光里,我们也是阳光的.但一代国君却唱起了《虞美人》让人感伤,更让人深省.(欣赏)(合唱)

(现场:男女咏读,轻重徐缓,声声入情,景情交接;欣赏有仪,歌咏有伤,尚古习文,润泽心田)

夏长

(夏长—文明之行:夏日清荷,芬芳正直,铿锵儿女,规循矩蹈)

叶金生:走过春天,进入夏天,(进入画面)看着青青的湖水,你会想到些什么呢?

罗倩雨:我会想到我快乐的旅行.我会想到在水中嬉戏,我还我想到夏日的青荷….叶金生:那让我们欣赏美丽的荷花!(《梁祝》音乐声曼荷呈现)李梦馨:荷花真美呀!让我们一起朗诵一组《荷花》的诗文吧!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起!(咏读)《爱莲说》起!(咏读)

刘致远:清水出芙蓉,莲子清如水,荷花的美在于它的外表,更在于它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

秦琦皓:荷花的美还有一种意义呢!古人就有“荷荷生谐”的说法,荷花是和谐的象征,让我们永远和谐吧!冉坤林:夏日的荷花让人赞叹,但夏日的诗人却表达了另一番襟怀。(叶金生出示《夏日绝句》歌)(欣赏)

钟孟君:阿!同学们,你们看,多奇怪的诗人呀!外表如此美丽柔弱,为何内心如此刚强?

黄雨潞:钟孟君,那是诗人对失去河山的眷恋,那是诗人对祖国深深热爱的心呀!让我们一起来朗诵这首诗吧!

《夏日绝句》,起!

(现场:音乐画面美轮美奂,学生诵读入句如心,谈感悟深刻明理。)

秋收

(秋收—文明之果:展示学生在“学习经典文化”过程中的收获)

模式:用经典名曲《秋日的私语》为切入点,在音乐中结合朗诵、表演(舞蹈),并以图文形式再现学生感悟收获,打动人心。

叶金生:同学们,这首名曲是《秋日的私语》,在经典文化学习收获的秋天里,你都在私语些什么呢? A组:秋日的私语

是母亲 是温婉 是善良

是贤淑的温情

是潜移默化(图片)

B组:秋日的私语

是落日最后的余晖 是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图片)

C组:秋日的私语

是那满山翻飞的红叶

是生命交响的华章(图片)D组:秋日的私语

是和母亲在一起的幸福时光 是母亲那亲切的叮咛(图片)E组:秋日的私语

是和老师那热情地相拥 是老师那慈祥的笑容 是老师那满头的白发 是师恩难忘(图片)F组:秋日的私语

是《山行》 是杜牧

是远上寒山那斜斜的石径

是那红于二月花的枫林(图片)G组:秋日的私语

是《秋思》 是张籍

是洛阳城里的秋风

是诗人思乡说不尽的话语(图片)H组1:秋日的私语

是黄昏 是落日

是刺向苍穹的枯枝

是游子匆匆的步伐(图片)H组2:秋日的私语

是大漠黄沙 是远芳侵古道 是驼铃(图片)H组3:秋日的私语

是马致远 是《天净沙》 古道西风中的瘦马 是小桥流水人家

是游子思乡断肠的呐喊(图片)I组:秋日的私语

是苏轼 是明月 是子由

是兄弟间相思不见的情谊 舞蹈:《明月何时有》(图片)J组:秋日的私语

是我们快乐的童年 是那一次相聚 那一次心跳

那一次绽开的笑脸(图片)K组:秋日的私语

是我们鲜活的生活 是那一次动感 是那一次装酷(配乐街舞《YOU》)(动感图片)合:秋日的私语

是那片片的红叶

是我们那颗真挚的心(图片)合:秋日的私语

是硕果

是我们在经典文化学习中的陶养 是我们行为的转变(图片)

(现场:情景交融,表演内心独白发自肺腑,温婉舞姿尽显贤良、热情舞蹈展示生活幸福,文明得以内化,高尚得孳长,文明之果酸甜。)

冬藏

(冬藏—文明之志:再烙古典烙印—励志,警醒学生警行。)

叶金生:在学习经典文化的过程中,我们收获可真不小!可在现代文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该怎样做一个现代文明人呢?

(生讨论)

(现场:发言踊跃,志趣健康,彰显品行。)

叶金生:同学们的讨论真不错,我们的老师又会给我们寄予怎样的希望呢?(师评价今天的活动,以十字警醒学生,“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在生活学习中磨砺自己,让经典文化的学习落到实处。)

十字:

和:和以处众,宽以接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

容: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愈宜厚;处至急之事愈宜缓。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

智:智者总令人多一份信任,帷幄中运筹一千里外决胜,给人多了几分依靠和钦佩。

诺:一诺千金

恒: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德: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德,是以无德。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诚:惟诚可以破天下之伪,惟实可以破天下之虚。

礼: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愚;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绫。

悟: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

五年级一班“学经典文化,做现代文明人”主题班会现在结束!谢谢!

(现场:掌声,欢呼声,喜极而泣声交织在一起)

后记:学生返回教室后在黑板上写下了一句句感人肺腑的话:老师,你辛苦了!老师,你是我们最好的老师!老师,我们一定要为你争光!老师,我们一定要做现代文明人……当学校领导问他们都想对老师说些什么时,们看见被他们良好表现、真情感动的老师热泪盈眶时,这个平时调皮的班级所有学生失声恸哭……都表示要以真行来践行做文明人的誓言,学生的言行有了很大的转变.反思:本次活动的成功在于:①教师精心的设计:开场、展示环环相接,每块赋予不同内涵。②教师创新意识强,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将音乐、图片、诗词意境、表演有机结合。③教师尊重儿童心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满足学生对活动的心理需求,放手发展学生。④情感的交融,知识的内华,人性的善良也是成功所在。

上一篇: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下一篇:猜想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