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小括号的两步式题

2024-04-27

带小括号的两步式题(通用2篇)

篇1:带小括号的两步式题

师:“以后看到一个算式里有括号,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看这道题.”

出示例3:15-(6+2)=?

①请同学读题.想想这道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等于几?教师追问为什么这样算?以后看到算式里有小括号应该怎样算?

②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一个算式里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

③做下面各题,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12-5+4= 14-9-3=

12-(5+4)= 14-(9-3)=

三、应用新知

1.看图计算.

2.对比练习.

①练习十三第1题.

13-4+5= 7+7-6=

13-(4+5)= 7+(7-6)=

让学生仔细观察上、下两个算式找出相同和不同.

师:计算加减两步式题,要认真看清算式里有没有括号,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没有括号,就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②下面3题,哪题先算“4+6”?为什么?

13-4+6 13-(4+6) 4+6-5

3.游戏.

①摘红花.

计算横行和竖行每三个数的`和,谁先算出得数,并说出用哪种方法简便,就摘下红花.

②找朋友.

发给学生一张写有算式的卡片,算出得数.得数相等的就是一对好朋友.例如:

15+4-2 12+(11-9) 9+(10-1)

18-(4+6) 7+(3+4) 10-(15-13)

4.在适当的位置添上小括号使等式成立.

14-9-3= 79-8+1=70

四、小结

启发学生自己归纳小括号的作用,以及在计算中应注意的问题.

板书设计:

小括号( )

例2:○○ ○○○ ○○○○○○○

└───┘ │ 例3:15-(6+2)=

5 │ 想:先算6加2得8;

└───────┘ 再算15减8得7.

(2+3)+7=12

一个算式里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

○○ ○○○ ○○○○○○○

│ └─────┘

│ 10

└──────┘

12

2+(3+7)=12

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按照“实物→图形→算式→结论→运用”这个思路进行,把重点放在理解小括号的产生及作用上.

1.采用设疑激趣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结构.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好奇是发明创造的源泉.”在教学中根据儿童的好奇心,以给儿童介绍新朋友的形式出示课题,使学生对本节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教学例2,“如何用算式来表示第二种算法时”使学生产生疑惑,这时教师巧妙引出小括号,说明小括号的作用.这样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对小括号的作用产生深刻印象.

2.精心设计练习,增强新知清晰度、稳定性.

学生获取新知是有一个过程的,掌握新知需要通过一定量的练习,以增强新知清晰度、稳定性.

在对比练习中,每组算式的数字和运算符号完全一样,只是一道题中多了一个小括号,所以计算顺序和答案不一样.从而加深学生对小括号作用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仔细观察,认真审题的习惯.

为了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设计了摘红花、找朋友等游戏.他们要用灵活的思维,快速的反应及全体同学共同合作完成.这种手、眼、脑多种器官共同协调活动,既巩固了新知,又可使学生变得活泼、聪明。

篇2:带小括号的两步式题

教学内容:

教学例4,完成教科书第108页“说说算算”中的习题和练习二十一第1—5题。

教学要求:

掌握有括号的两步式题,并能按顺序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答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

45÷5÷3 14-7+28 3×9-4 40+16÷8

2、将后两题分别加上括号,变为:3×(9-4) (40+16)÷8

比较:与复习题有什么不同之处?

问:有括号的式题应先算什么?(出示结语)

3、揭示课题:

我们将按这样的运算顺序来用递等式计算两步式题。(板书课题)

二、新授

1、教学例4(1)。

(1) 出示后,先让学生观察题目,与前两天学习的混合运算两步式题相比,多了什么?

(2) 算式题有括号,应先算什么?(告诉学生:在有括号的算式题,应先算括号里面的。)

(3) 逐步演示并提醒学生:没进行第一步运算的部分,应位置不变照抄下来。

2、教学例4(2)。

(1) 出示后,说说运算顺序。

(2) 独立完成。

3、小结时可以问学生,为什么这两题不先算乘法和除法?以深化学生对“先算括号里面的.”印象。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说说算算”。

第一题:按要求独立完成。

第二题:出示生先比一比异同之处,再独立完成。

强调:注意运算顺序的不同。

2、完成练习二十第2题

独立完成后,学生比较两组题的异同,并说出各类两步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

四、课堂作业:

上一篇:富蕴县小学少先队活动汇报材料下一篇:社区干部走访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