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盐企业发展环境汇报

2024-04-24

制盐企业发展环境汇报(共5篇)

篇1:制盐企业发展环境汇报

唐山达峰盐业有限责任公司

关于企业发展环境情况的汇报

市国资委:

我公司是一家以生产原盐为主的制盐企业,始建于1970年,当时由中国人民解放军326和328部队遵照毛主席“五.七”指示利用大清河盐场荒地建设盐滩75000亩。1973年经唐山地区革委会同意用始建盐田兑换大清河一工段盐场十三幅老式盐田。1998年底移交地方,2008年企业改制变更为唐山达峰盐业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现有原盐生产滩田约13839.66亩,设计生产能力8.5万吨;精盐生产车间一座,设计年生产能力2万吨。经过多年研究考察,企业不断调整发展战略,逐步从单一制盐向盐化工、高产值海水动物养殖等多元经济发展。随着国家经济政策调整和盐业体制自身约束,企业在发展、转变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海盐生产现状:

1、海盐生产受自然影响,抗灾能力弱。从历年汛期各制盐企业数据显示,暴雨、强风等影响都会给企业造成很大程度的经济损失。主要表现为生产基础破坏、电力设施损坏、人员安全受到威胁等。

度大,工作环境差,整体收入水平得不到大幅提高。

四、企业在发展环境中的建议:

1、根据目前公司面临的情况和机遇,建议上级政府在公司开发附属经济,如“高产值海水养殖的合作开发”、“卤水的深加工”等项目上给予政策支持。

2、建议减少产品流通环节,加大制盐企业在利润分配中所占的比重。

3、建议国家加大海盐生产工艺和产品的科研投入,帮助制盐企业向高产能、低消耗转变。

唐山达峰盐业有限责任公司

2012年3月30日

篇2:制盐企业发展环境汇报

今年5 月11日,公司专门召开了优化现场管理工作会议,并将其作为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任务,列入议事日程。期间,曾多次检查、指导,并且加大了资金投入加一整改。9月1日又在一场召开了现场推动会,进一步推动。为了贯彻落实好公司这一部署,我们结合自身特点,以机械设备、塑苫结晶区、坨码生产现场及场容场貌整治为突破口,投入了一定人力、物力加以治理,经几个月的努力,初步取得了一定成效,我们主要有四个做法: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我们结合实际,针对性地实施了夯实“两个基础”,完善“三项机制”加以推动。

一是加强领导,夯实组织基础。分场成立了由分场领导、科室负责人组成的优化现场管理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工作。各工区、车间也确立了党、政一把手亲自抓的领导管理机制。同时明确了谁行使什麽管理职能,就负责什麽现场管理的职责,并把该项工作的好坏作为政绩考核的内容、实施奖惩的依据之一。形成了单位、部门之间相互配合,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管理格局。

二是逐级动员,夯实思想基础。为使该工作切实落到实处,分场为此专门召开了两级领导小组成员参加的优化现场管理工作会议进行发动,使其提高认识,明确意义,统一思想。在此基础上,各工区、车间也采取不同形式召开会议进行贯彻落实,在全场范围内形成了上下统一行动,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

三是制定标准,完善工作目标机制。根据本场实际,吸纳了兄弟单位好的经验、做法,重新修订和完善了本场优化现场管理工作标准及定置管理实施方案,下发到有关单位、部门,各自按照本管理职责范围所需要达到的工作标准,分头负责抓落实。

四是健全制度,完善日常管理机制。配合现场管理工作,我们建立和完善了《职工食堂卫生标准及奖惩办法》;《结晶区、滩田、坨码现场管理有关规定》;《机械设备日常检修、维护保养及

操作规程》;《室内卫生标准及值日制度》等系列现场管理制度。在责任的落实上,实施一级抓一级,其成效与单位、责任人的经济利益挂钩。在制度的执行上,实施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由于管理制度健全,责任明确,检查落实,奖罚分明,保证了各项制度的落实到位,使现场管理成果得到了较好的巩固和发展。

五是检查整改,完善工作推动机制。在实施过程中,注重进行阶段性的检查、督促、指导,重点查找问题,随时整改相结合。期间,我们曾召开多次现场推动会,总结经验,加以推广,保证了我场现场管理工作健康发展。

二、抓住重点,以点带面

就我场现场管理现状而言,受客观的生产、工作环境和传统的生产、工作习惯制约,诸方面的现场管理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要求、公司优化现场管理工作标准相比,均有相当大的差距,要想在较短的时期内各项现场管理达到应有的规定标准,难度是相当大的。整治就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财力。当前又是原盐生产、塑苫的关键时期,若投入大量的人力将优化现场管理诸项工作全面铺开,不仅达不到预期效果,而且势必影响正常生产。对此,我们为了实现优化现场管理与单位生产“两不误”,针对机械设备因多年来投入不足,欠账较多;两大塑苫结晶区是我公司原盐主产区,也是对外的门户,其生产现场管理水平与同行业先进单位相比,差距较大;生产、生活辖区,职工宿舍,集体食堂等场所脏、乱、差现象较突出,将其作为优化现场管理的三项治理重点,并以场容场貌整治为基础,机械设备,结晶区生产、原盐放销现场治理为突破口,在生产较忙、劳动力紧张的情况下,抽出了一定劳动力投入到优化现场管理工作中,经努力,初见实效。

首先,在场容场貌治理上,一是针对片大、分散,道路不畅,尤其是雨雪天职工上下班行走不便的现实,我们把辖区内所有道路的主、支干线及两侧区域,划分到各有关工区、车间,明确一名领导具体负责,并作为永久性责任段,由该单位负责日常管理,分场相应拟定了管理标准,经常性的检查,促进了管理,既改善了场区环境,也受到了职工的欢迎。二是将各单位所属的院落、办公区域、生产车间、职工休息室、集体宿舍等公共场所和设施,本着谁使用谁负责管理的原则,落实到专人负责,定期按标准检查,使管理落到了实处,卫生面貌得到了明显改观,也为职工营造了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三是针对职工食堂卫生不达标、服务意识差、饭菜价格高、职工不满意的实际,从加强炊管人员自身素质入手,召开了由有关单位的主管领导带队,全场炊管人员参加的食堂管理推动会议,组织他们与一起,共同学习了分场制定的食堂卫生管理工作标准,提出了具体要求,有的单位还召集了部分职工座谈会,广泛征求职工意见,有力促进了食堂管理。

其次,在机械设备管理上,我们借助优化现场管理的有利时机,将解决多年来设备欠账问题作为设备优化现场管理的重点,把改变塑苫设备年久老化、露天运转的制卤扬水设备作业环境差,普遍腐蚀严重的现状作为突破口,加大了投入力度,实施了除锈、刷漆防腐处理,使其旧貌换新颜。在此基础上,我们对固定场所设备实施了挂牌管理,完善了操作规程和日常使用保养制度,培训了设备操作人员,管理职责落实到人,日常维护保养明显增强。同时,把设备维修人员实施包干管理,并相应建立各个设备的维修记载档案,提高了维修质量。通过对设备的使用操作人员、维修人员“双管理”,彻底改变了过来设备出现故障,维修人员强调属操作人员使用不当,保养不佳;操作人员反映属维修质量存在问题,相互扯皮,推脱责任的局面,使设备管理上了一个新水平。

再次,在原盐放销生产现场管理上,我们针对多年来汽车放销装载量由运输户决定,装载量大,导致路途盐斤抛洒严重,每年都出现数量较大的成品盐亏坨现象,给企业造成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今年我们结合优化现场管理,将杜绝盐斤抛洒,避免成品盐损失放在优化现场管理的首位来抓,在装车放销作业现场,安排专人监督控制装车载量,并对实施放销作业生产的装载机司机、斗轮机操作人员,规定装载量,实行了谁违反规定就处罚谁的管理制度,使该现象从根本上得到了治理。同时,加大了坨地、坨码盐的管理力度,做到坨码苫、揭及时,坨地盐专人负责清理收集,使坨地盐人为浪费的问题也得以

解决,职工的文明生产意识明显提高,达到了预期目的。

在塑苫结晶区生产现场管理上,按照公司领导和生产调度部的要求,我们从改善区内环境着手,以创建良好的环境促生产现场管理,收到“双赢”的好效果。一是结晶区内的杂物、土盐,进行彻底清理,解决结晶区内杂物乱放,土盐乱堆的问题,实现了池埝、沟濠、道路的整洁。二是将结晶区运盐路的路肩及时进行了充实,既保护了路面,又美化了结晶区的环境。三是将一结晶区七组,二结晶区的六组部分池埝进行了统一标准式用砖砌整,改善了生产区域面貌(现在两个单元正在进砖,下一步集中劳力投入池埝砌砖)。

三、塑造样板,逐步推进

为使现场管理工作全面推进,扎实开展,根据我场各单位生产性质有差异,机械设备不相同,工作环境、生活条件也有区别的实际,采取了塑造样板,先行一步,尔后通过现场观摩,典型示范引路的形式,实施全面铺开,逐步推进,使该工作逐步纵深发展。在全场范围内,按类别、选定条件基本相同的单位作为示范点,以典型示范的形式,向纵深推进。譬如:对于办公、生产、生活区域,我们按楼房(一工区)、平房(二结晶区)、滩组(一工区一组)、泵站(一结晶区中心泵站)、食堂(一结晶区食堂)、结晶区文明生产现场(一结晶区七组、二结晶区六组)共划分为“六大类”,“八个点”作为示范区,先行一步,按标准进行整理,经分场验收达标后,分类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现场观摩,以此为基准,限期对照整改,加快了全面整改进度。我们还借助公司投资给统一配置的床铺、衣橱,对一些长期有人夜间住滩值班的制卤滩组、扬水泵站职工统一安置了休息标准房间,又自筹资金购买了30台电风扇予以配置,为塑苫住滩职工添置了帆布凉席,改善了职工住滩条件和环境,受到职工的欢迎。

由于前几年受企业经济效益制约,各方面投入少、欠账多、基础差。现在,公司对现场管理工作要求严、标准高,实施起来难度大,各单位要求资金投入的呼声高。我们认为;就目前我们的经济实力尚不具备用大量的资金进行投入,有的也没必要进行资金投入。为此,我们根据实际,从企业发展角度考虑,除在设备、职工生活上增加了

篇3:制盐企业盐产品发展思考

关键词:制盐企业;产品发展

1 湖北盐业现状

湖北食盐定点企业主要是中国盐业总公司、湖北省盐业总公司、江汉油田,全省食盐产销量120万吨,其中本省消费量约40万吨,调拨外省市80万吨/年;湖北盐业集团作为湖北省食盐专营主体,主要负责全省盐的供应和食盐专营工作,集团公司在全省县级以上行政区域设有93家分公司、两个10万吨的现代化食盐分装基地及8家全资、控股子公司,实行人、财、物垂直管理,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生产、经营和遍布全省城乡的营销网络体系,其销售系统在省内优势明显,但产品品种少,绝大多数是食用盐,精深加工不够。

2 面临机遇和挑战

近年来,该企业制盐生产技术不断发展,综合实力逐步增强,已具备了开发多品种食用盐和保健用盐的基础。随着国家盐业政策的改革,发展盐产品将面临较大的发展机遇和一定的挑战。

2.1 机遇和有利条件

①食盐专营体制改革政策机遇。2014年11月,中国盐业协会披露,发改委主任办公会议已通过第七套盐业体制改革方案。方案的核心内容是废止盐业专营,即从2016年起废止盐业专营有关规定,允许现有食盐生产定点经营企业退出市场,允许食盐流通企业跨区经营,放开所有盐产品价格,放开食盐批发、流通经营。食盐政策放开标志着食盐将从管制商品回归其调味品和快速消费品的本质,可以自由流通和消费,制盐企业可以自主进行产销联合,而不是指令性的生产,这为加快盐产品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宏观政策机遇。②对制盐技术创新和开发新产品带来机遇。由于长期受国家盐业政策的限制,盐产品一直停留在生产普通精制盐,不允许生产其它品种盐。随着盐业政策的放开,盐业可以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开展技术创新,开发多种高附加值的品种盐,如生活、营养、保健、畜牧、养殖和医药等多品种盐。③盐卤化工产业具备发展盐产品的有利条件。一是近年来,制盐装置设备不断升级改造,生产工艺优化,制盐成本明显降低,制盐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具备发展盐产品的基础条件。二是盐品品质高,在全国同行业抽检中名列前茅。三是企业品牌优势明显,作为世界500强企业已深入民心,充分利用自身品牌,营销的作用将大大增强。四是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地处湖北中部,鐵路、水路和公路构成产业基地的多维交通体系,交通运输极为便利。

2.2 面临挑战和不利因素

①核心技术研发力量不足。盐化工目前只能生产精制盐和碘盐,高端品种盐尚为空白;与国内专业制盐企业相比有一定差距;科研装备与试验条件有限,生产、技术、包装、商标等储备不足,多品种盐专业技术人员缺乏,一旦政策放开,起步将比较慢。②食盐品牌竞争将更加激烈。放开前,市场上只有中盐公司和省盐业公司两家企业经营,食盐品牌主要是各省盐业公司地方品牌,生产企业没有品牌;放开后,有实力的盐企业将加入食盐行业,竞争更加激烈,不具竞争力的盐业公司将被淘汰。盐业如果不提早谋划,尽快建立起自有的强势品牌,将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③现有营销模式面临挑战。食盐政策放开后,食盐专卖营销模式将被打破,食盐产品将成为日常消费品,属于快消品类,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品牌、通路、营销的全方位综合竞争,需要非常专业的团队和销售模式。目前,盐化工产品主要是大宗工业品的销售模式,不论是组织机构还是营销团队,完全不适合快消品的销售模式。为此,应尽早筹划建立快消品的营销团队和提前培养和招聘一批优秀快消品营销人才。

3 发展思路和保障措施

3.1 发展思路

借鉴和引入国内外快消品行业先进的研发、生产、营销等先进的管理模式,尽早构建新的生产经营管理体系,加快多品种盐技术与工艺储备和装备改造,为实现盐业产品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管理支撑,打造“国内一流,世界知名”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盐业生产基地。

3.2 发展目标

食盐专营政策放开前初步建成多品种盐业生产与营销体系。政策放开后五年内,食用盐产品销量达到20万吨/年以上,利润达到2亿元/年以上。

3.3 保障措施

①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创造良好发展环境。随着盐业政策的放开,盐将成为优质资源,盐作为生活日用品,市场空间较大,经济效益较高。为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抓住国家盐业改革的机遇,各级领导应高度重视,提早筹划建立多品种盐生产、研发和经营管理体系。充分发挥自身品牌、营销网络和企业的资源、区位、交通、产业基础的比较优势,加快盐产业发展,打造中部制盐产业基地。②努力加强对外合作,实现强强战略结盟。食盐作为快消品,具有六大营销特点(产品力、渠道力、形象力、传播力、促销力和视觉力),为了在短期内获得市场爆发力和持续销售力,抢占市场先机,应与行业内外知名企业合作,实现强强战略结盟,如与盐业内的中盐公司和省盐业公司合作,与国内外快消品行业的“娃哈哈集团”、“美国莫顿盐业公司”合作等,保障国内外销售渠道,共同促进盐产业快速有效发展。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盐业发展提供保障。盐产品发展人才是关键,特别是盐卤产业由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装置向精细化、先进化发展,产品由普通型向高端化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更为重要和迫切。重点应加强经营管理、专业技术、技能操作三支队伍的建设,要采用引进和培养等多种方式吸引人才,组建盐卤产业技术中心,为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保障。

4 建议

尽快组建企业层面盐产业项目管理部,提早谋划盐产品发展方案,关注国家盐业政策动向,积极开展多品种盐生产技术装备、产品研发和产品营销模式的储备,为盐产品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积极恳请上级部门的支持,以上级层面与中盐公司和省盐业公司沟通合作,以及与国内外快消品企业合作,开展国内外盐产品市场布局,实现强强联合,尽快把盐产业建设成为我国中部盐业研发和生产中心。

篇4:制盐企业如何应对客户投诉

浙江蓝海星盐制品有限公司 张兰

摘要:消费者投诉是消费者与企业矛盾的直接体现,是消费者对企业市场行为的质疑,它传达了消费者对企业产品和服务的不满。没有哪个企业希望看到客户投诉,因为客户代表着订单、代表着利润,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在消费者维权意识日益提高的今天,一旦投诉处理不慎,将会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但是,重视消费者保护并不等于漠视企业的合法权益。因此,本文尝试从认识投诉、分析投诉和处理投诉三个角度,探讨站在企业的角度,如何有理、有据地依法维权,妥善地处理消费者投诉。

提起消费者投诉,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麻烦、挑剔和成心找茬”。而企业面对消费者投诉时也经常是害怕投诉或采取回避政策,没有真正意识到顾客投诉蕴藏的潜在价值。从经济学的原理分析,任何一个有机体都希望以最少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利益。而在消费者与企业的关系中,消费者的利益恰恰来自企业的成本,而企业的利润却来自消费者,两者既相互依存又相互排斥,是推动经济发展的相对矛盾体。正因为其“相生相克”的特点,才演绎了这多彩的经济世界。这个矛盾是无法消除的,只要矛盾存在,投诉就会发生!不要把消费者投诉简单地看作一件坏事,要认识到它同时也是企业自我完善的契机。当然,要实现这一转变除了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外,我们还需要竞争意识的知识化和专业化!因此,作为企业的投诉处理人员,如何为消费者快速、圆满地解决投诉,把“不好”变为“好”、把“抱怨”转成“认同”,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和买方市场环境下获得竞争优势和消费者满意的关键。

一、什么是消费者投诉

《ISO10002:2004 质量管理〃客户满意〃组织投诉处理指南》第3.2 条将投诉定义为:“由于产品质量或投诉处理本身,没有达到客户的期望,客户组织提出不满意的表示。”它分为正常投诉和非正常投诉。具体地说,正常投诉是指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不满意的一种集中表现。当消费者购买产品时,对产品本身和组织的服务都抱有良好的愿望和期望值,如果这些愿望和要求得不到满足,心理就会失去平衡,由此产生的抱怨和想“讨个说法”的行为,就是消费者的正常投诉。由于个别消费者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曲解,在非正常心理的支配下,滥用投诉权,漫无边际地向企业索取医药费、护理费、营养费和精神补偿费等等,使企业难以承受或根本无法实现,并对企业产生负面影响甚至造成重大损失的投诉,称之为非正常投诉或恶意投诉。

二、消费者投诉的现状及问题

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市场的竞争,而市场竞争的本质是客户的竞争。因此,一切从消费者利益出发的经营理念,已被大多数企业所认同。但在不断研究和探索如何使消费者满意的过程中,仍不可避免地要面对消费者的投诉,即使企业认为其产品和服务已近乎完善,由于种种原因,仍会收到消费者的投诉,而且消费者投诉所涉及的问题之广泛,对产品、服务之挑剔,都使企业感到消费者越来越难“伺候”。这是因为消费者的需求无论从消费内容上还是需求层次上较之以往均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而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却没有跟上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所以,势必会引起消费者的不满,他们会利用各种方式来表达他们的意见和要求,较典型的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说法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消费者投诉也是为了满足上述五个层次中的某种需要。当人的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否定性的情绪,如抱怨、生气等,并且这类情绪常常会以一定的方式表现出来。比如消费者在购物时,如果受到歧视、冷遇或欺骗,其需要无法得到满足时,特别是求得尊重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自然会产生生气、不满或愤怒的情绪。投诉则是他们表达怨恨和愤怒情绪的主要方式,通过投诉,发泄不满,求得尊重,得到补偿。投诉者大多都会向经营者提出各种要求,其中最为普遍的,即“讨个说法”。由此,我们不由地联想到张艺谋早年拍的一部电影《秋菊打官司》,应该说,张艺谋的最大贡献不仅仅在于其执导电影的艺术手法影响了中国影坛,而且还在于其拍出了一部著名的普法电影。该片的播出,为中国普法的推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影响远远超出其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广大人民群众的维权意识迅速提高,收到了推广普法活动出人意料的效果。

(二)索取赔偿

靠欲望支撑行为的人是感性的,靠动机支撑行为的人是理性的。而投诉的前提是不满意,是个理性的行为,所以投诉一定有其背后的投诉动机。消费者投诉产品或服务,要求给予一定的赔偿,以弥补损失,这是正常的维权措施,也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可如今许多投诉者已不满足于口头的道歉,继而寻求更实际的、需要用钱和物来弥补的物质和精神赔偿。近年来,在相关职能部门的干预下,大量投诉事件的责任人都进行了有效的赔付。但随着消费者维权意识的提高,人们要求赔偿的范围及额度也在扩大,甚至连家养的猫、狗等宠物受到伤害时,也会提出索赔要求。应该说,只要是在合理的范围内,消费者希望用金钱和物质来补偿心理和精神平衡的做法,是不足为奇的。但是也有个别投诉者在要求赔偿时,往往不顾我国国情和经济水平,提出超出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的额度,漫天要价甚至贪得无厌,使企业根本无法承受,并且许多附带讨要精神损害赔偿的投诉由于双方在究竟该不该赔、赔多少上发生争执而演变为恶意投诉。

(三)恶意投诉

塑造一个卓越的品牌,建立一个优秀的企业往往是极其艰难的,需要几代人、几十年的艰苦创业。个别恶意投诉者常常抓住企业“想维护企业信誉、怕丢失市场份额”的心理,并利用企业的一些弱点和不足进行施压,有些甚至发展成明显的敲诈,把企业的宽容和忍让当成软弱,不断提出升级式的不合理要求。当自己的无理要求没有得到满足时,动辄举报或找媒体曝光,目的是让政府监管企业,让舆论压垮企业。恶意投诉不仅仅来自消费者,也常发生在同行之间和企业内部。由于同行之间熟悉内情,故对被投诉者产生的伤害最重,也易于击中要害,投诉者往往躲在背后,指使或鼓动他人出面,正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企业员工因为种种原因对企业产生怨恨,在情绪得不到渲泄时,往往利用工作之便,对企业产品和服务过程下“黑手”,或导致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质量下降,引起消费者和用户投诉;或将企业内部存在的一些问题夸大后向相关职能部门匿名举报,此举极具杀伤力,常令企业防不胜防,陷入十分尴尬被动的局面。

(四)投诉问题集中在“质量与服务”上“质量与服务”投诉历年是消保领域的焦点。质量问题已是老生常谈,屡次整改却仍旧成为热点。尽管消费者能够理解商品不可能完美无缺,不可能满足每个人的需求,但是,他们还是会因为这个原因表示不满。近年来,消费者对“服务”的关心超过了“价格”,这一现象说明在日趋成熟的市场上,简单的“价格”已难以对消费者形成刺激,细分化的市场、日趋激烈的竞争提高了人们对服务的认识和需求,“服务致胜”的崭新时代已然来临。消费者对“质量与服务”是否满意完全凭主观感受且标准不一。同一事情,有些消费者感觉很满意,有的消费者就可能不满意。因为需求不同,满意和不满意的标准也有很大的不同。以制盐企业为例,产品质量的投诉主要表现为:食用盐中混有烟头、泥巴等非盐异物,让消费者从感官上担心“病从口入”;明显的短斤少两,损害消费者利益;消费者对食用盐的特性不了解或理解错误,比如消费者投诉食用日晒盐有苦涩味或将钙强化营养盐溶于水产生白色沉淀等。服务投诉主要表现为:由服务质量引起的投诉:服务人员业务流程不熟悉、工作效率低、推卸责任、出现差错;由服务感受引起的投诉:顾客无人关注、未被尊重、商业欺骗;由服务保证引起的投诉:服务承诺不兑现、售后服务差等。

(五)价值大小成为投诉与否的重要标准

商品的价值是影响消费者投诉的主要因素。消费者投诉前首先会考虑值与不值的问题,是否投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的价值。许多人因为所购商品或接受服务的价值不高,但投诉的成本高或过程繁琐而觉得不值。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2006 年《中国消费者现状调查》显示,60%以上的消费者投诉价格底限在100 元以上。当所购的商品价值超过1000 元时,90%以上受访者都表示会去投诉;当所购买的假冒商品价值10 元的时候,有10%的受访者表示会去投诉,在这种情况下去投诉的人呈现文化程度、家庭收入两极化的趋势,总体来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与那些对1 元钱的假冒商品也要去投诉的人相仿,出于经济考虑,他们通常文化程度不高、家庭收入较低,其中有相当的农村消费者;另一类则是一些有一定文化程度、家庭收入也不低,对消费者权益了解较多的律师、会计师、记者等自由职业者和在校学生,他们投诉不是为了钱,而是要行使自己的权利。

三、产生投诉的原因

兵法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若想有效地处理投诉,必须先了解为什么会产生投诉,知道了原因,也就找到了解决的方法。消费者投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消费者与企业的利益之争。消费者总是希望能买到价钱更便宜、性能更优良的商品,而企业推出的商品则总是无法兼顾这两项要求。只要我们的产品和服务与消费者的期望有差距,投诉就有可能发生。目前消费者对企业的投诉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品质量存在问题

产品质量是指产品满足规定要求的程度。以制盐企业为例,食用盐和日化盐产品主要存在以下易引起投诉的质量问题:1.食用盐产品中混有烟头、塑料袋碎屑、泥巴黑点、昆虫尸体等异物; 2.净含量不合格,明显的缺斤短两;

3.由于食用盐的吸潮性或在其中添加了含结晶水的原料而导致的严重结块现象;

4.多品种营养盐中因添加了活性钙等微溶于水的物质而产生浑浊现象,如烧汤不清或冲盐开水时出现少许白色沉淀等,易引起消费者的误解;

5.用含有活性钙的营养盐腌菜或煮菜时表面会浮有一层白色不溶物; 6.由于活性钙呈碱性,因此在使用钙盐烹饪菜肴或蒸煮食物时,会导致食物中含有的对酸碱十分敏感的色素发生变化,如在蒸熟的茄肉上撒点钙盐会使茄肉变成墨绿色;或在煮熟的稀饭中撒点钙盐会使稀饭变成黄绿色等;

7.用亚铁氰化钾作抗结剂的精制盐,如果在盛装的容器、空气环境、调羹或盐中带有二价铁离子的话,遇到酸性潮湿的适合条件会呈现出淡淡的蓝色;

8.由于水分、粒度等肉眼可见的物理指标或由于口感异常察觉到的化学指标不达标; 9.洗化盐产品中较容易出现的出水、分层、异味、结块和褪色等现象; 10.产品标识标签不当。

(二)服务质量有失水准

消费者对服务不满意,主要包括服务态度、投诉处理过程,从而引发纠纷,导致投诉。消费者的投诉往往被企业视为“垃圾”,是销售和质量人员的“不得不”面对和处理的烦心事。企业并不想制造、回收垃圾,所以希望消费者的投诉越少越好。因为投诉越少越代表我们的产品质量过硬,代表优质的服务,代表消费者的满意,代表消费者找不到茬子,代表服务的“零缺陷”……企业常常把低的消费者投诉率视为利好而沾沾自喜,把投诉当成企业的危机,一旦发现有消费者投诉,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把他们像细菌一样隔离开来。在售后服务部,一些企业建立了像外科手术一样的精细化流程来处理它。各个部门都致力于更低的客户投诉,并认为是自己服务质量的提升。因此,一旦发生消费者投诉,没有人愿意聆听他们的申诉,也没有人向他们做出合情合理的解释,更没有人愿意承担责任。他们的问题或需求得不到解决,自然不会“满意而归”,服务投诉也就发生了。

(三)不真实标注或虚假宣传

食品标签犹如一幅广告,产品制造者可以在标签上展示产品的优越性,宣传产品的独特风格,吸引消费者购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商品的激烈竞争,标签已成为公平交易、商品竞争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消费者了解和识别产品及其质量、营养成分、净含量、特性和使用方法的主要途径。由于食品关系着消费者的安全、健康,所以食品标签比其它商品的标签更能引起消费者的重视。为此,国家卫生和质监部门分别于2004 年5 月、2008 年1 月、2008年9 月和2009 年6 月颁布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食品营养标签管理规范》、《食品标识管理规定》和《食品安全法》,意在进一步规范食品标识,引导生产企业正确地标注食品标签、如实明示产品质量等信息,以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但是由于法律法规为纲领性条文,言简意赅,可能会引起部分企业标签编写人员理解上的偏差,尤其是在产品说明文字方面,很难把握好编写标签的文字“游戏”尺度,无法在“政策允许的前提下达到宣传产品的目的”,因此常常有意或“无意”地在产品标识上进行虚假夸大宣传或不真实标注,从而误导消费者,引发投诉。

(四)计量失准,商品量短缺

所谓商品量,是指使用计量器具对商品进行计量所得出的商品量值。2005 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分别出台了JJF 1070《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和第75 号令《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意在规范和重申商品交易活动中量的短缺问题。与2000 版的JJF 1070相比,修订后的“新规则”允许存在有限个T1 类短缺(在短缺性定量包装商品中,实际含量(q)小于标注净含量(Q)与允许短缺量的差,但是不小于标注净含量减去2 倍的允许短缺量,称为T1 类短缺),但是不允许存在一个T2 类短缺(在短缺性定量包装商品中,实际含量(q)小于标注净含量(Q)与2 倍的允许短缺量之差,称T2 类短缺),主要目的是要求生产者严格控制在生产中出现的重大误差,同时为降低生产者和销售者因抽样带来的风险,增加了修正系数补偿,使得抽样检验更加科学合理。应该说,国家的这种规定是合情合理的,既照顾了生产企业的生产实际,同时也兼顾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但仍有部分企业和个人,为牟取暴力,利用商品计量大做文章,经销的定量包装商品不仅单件普遍存在负偏差,而且出现标注的净含量与实际含量之差大于国家规定的两倍允许短缺量的情况,直接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五)部分消费者投诉期望值过高近年来,在日益增多的消费者维权投诉中,出现了一些需要引起关注和重视的不合理现象:漫天要价,索赔无度,不答应就走极端。个别消费者在遇到质量纠纷时,会产生一种“如同买彩票中了大奖般的不正常心态”,并将其作为敲诈企业的最好时机。这些现象令企业十分不安,这说明消费者的维权意识正在逐渐提高,已不满足于简单的补偿性赔偿,有相当多的人开始追求惩罚性赔偿。企业为消费者提供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或服务,乃天经地义之事。遇到消费者投诉,及时查明原因,合情合理地赔偿消费者的损失,也是责无旁贷的义务。但对消费者而言,也应该换位思考,给企业一个改正错误的机会,同时,按照实际损失和国情,适当合理地提出自己的维权主张和索赔要求,这样才能有效地解决投诉纠纷。过高的投诉期望,往往会导致矛盾激化,不但不能及时解决纠纷,反而可能在损害企业合法权益的同时,使投诉者自己受损。

四、减少投诉的措施

成功的投诉处理一定有成功的方法,失败的投诉处理一定有失败的原因。投诉处理的宗旨是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问题。当售后服务人员与消费者发生争执的时候,就走入了“制造问题”的旋涡,原来的问题没解决,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所以,企业售后服务人员一定要了解处理投诉的相关知识,掌握一些基本的方法和技巧,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消费者的疑难。

(一)正确理解消费者投诉作为企业的售后服务人员,一定要从积极的角度正确看待和理解消费者投诉。反之,如果将投诉的消费者视作找茬的“刁民”,发自内心地排斥投诉者,那么投诉事件就不会圆满解决。消费者之所以去投诉,很重要的一点是需要解决问题,此外消费者还希望得到企业的关注和重视。有时,消费者不投诉,是因为他不相信问题可以得到解决,或者说他觉得他的投入和产出会不成比例;而投诉的消费者往往是忠诚度很高的消费者。一个经常被投诉的企业,一定是一个被关注的企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投诉越多,使用此类产品的人越多。消费者的投诉与其是一种谩骂,不如说是一种关怀,正所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消费者对企业“挑三拣四”,说明消费者对企业充满信任,希望企业被投诉的地方能得到改正。就像一棵树苗长大成材必须经过看护者对它修修剪剪精心培育一样,在市场领域,消费者的投诉就是对产品的一种“改良”,同时寄托着消费者对企业进步的希望。试想,一个已经放弃投诉的消费者,他(她)还会用你的产品吗?他(她)还会在意你的服务吗?不会,因为他(她)已经把目光投向了你的竞争者。

(二)分析投诉者的心理类型

从消费者心理分析,可以将投诉分为三类:一是挑剔型消费者的意见投诉;二是谈判型消费者的索赔投诉;三是宣泄型消费者的抱怨投诉。如果我们能够及时了解消费者的心理,关注消费者的心理需求,投诉的处理就会变得相对容易一些。挑剔型的消费者很仔细,经常会研究各种产品,也会比较同一厂家产品的更新换代,他们会以挑剔的眼光看待现状。事实上,他们非常关注产品的变化,希望企业能够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并予以改进。这类消费者在投诉后还会再来看看企业是否有了改进。如果企业能够重视挑剔型投诉并积极改进存在的问题,他们将会成为企业的忠实消费者,为企业带来稳定的消费群和收入。谈判型的消费者非常理智,会列举种种事实和理由证明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了损害,要求企业进行赔偿。处理这类投诉,合理的赔偿制度就非常重要了,比如赔偿金额的规定、处理索赔的时限及销售主管的权限等等。企业不要试图对这类投诉采用拖延战略,不要假想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如果效率低下、拖延时日,企业即使最终按照消费者的要求进行了赔偿,也无法让消费者满意,因为时间是有价值的,效率代表了重视程度。宣泄型的消费者在遇到不公正待遇时,常常会进行抱怨式的投诉。这时消费者需要有人耐心地倾听他们的不满,希望可以获得同情和理解。解决这类抱怨式的投诉需要有耐心、爱心和细心,能够给予消费者关心,有时仅仅是一两句安慰的话就可以化解所有的不满。

(三)掌握投诉处理的基本流程

作为企业的售后服务人员,一定要熟悉投诉处理的基本流程,掌握投诉处理的方法和技巧。投诉处理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倾听

售后服务人员在接听消费者的投诉电话时,应仔细“聆听”,及时记录,从而找到消费者投诉的真正原因。在与消费者沟通的过程中,适时切入问题的重点,让消费者理解问题发生的原因,最好在短暂的时间内给予消费者满意的答复。切忌因为消费者投诉的问题不合理,在电话中与消费者争吵;或急于表达自己的立场、一味地和消费者抢话,那只会激起消费者的情绪反抗,造成交谈场面失控。2.记录

大多通过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或食盐定点生产许可的企业,都会在售后服务部建立消费者投诉记录档案。售后服务人员应利用消费者投诉记录表详细地记录消费者投诉的全部内容,如:投诉人、投诉时间、投诉内容、投诉要求等,在争议重点的地方详细标注,以便查询。3.判断

了解消费者投诉的内容后,要判定消费者投诉的理由是否充分,投诉要求是否合理。如果投诉不成立,则以委婉的方式答复消费者,消除误会,取得谅解。4.解决

售后服务人员必须及时查明消费者投诉的具体原因,提出合理且是切中消费者需求的解决方案。必要时及时登门拜访,此时,除了解决消费者的问题,还可以额外地做些适当补偿,帮助消费者遗忘先前所出现过的不快,使消费者更容易记起企业给他们的小恩小惠。

(四)有针对性地抓产品质量问题

俗话说:打铁须得自身硬。投诉的产生是内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内因往往起决定作用。因此,必须针对可能产生投诉的各种内部质量隐患,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从源头抓起,消除产生投诉的各种因素。制盐企业的生产工艺大同小异,以多品种盐生产企业为例,避免质量投诉应做好以下几点:①抓好采购质量,杜绝源头隐患。因为制盐企业的生产工艺相对简单,主要为加料搅拌,原材料质量好,最终产品自然好。②加强现场管理,主抓关键工序。质量是在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因此必须加强生产现场的质量管理,配备专(兼)职现场质量管理员,抓好配料、加碘、搅拌、称量、包装等各个生产环节的质量动态监管,尤其要关注“基料配臵”、“加碘”和“混合搅拌”这三个关键工序,避免由于加料、加碘和搅拌时间错误而产生产品质量问题。③加强抽样检测力度,控制不合格品外流。根据食盐定点企业和ISO9001 质量体系的要求,化验室要对每批次原材料进行入库检验,对每批次半成品进行关键指标检测和数据分析,一旦生产过程中出现了不合格品,均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予以控制,成品检测合格后方可出厂。④加强产品安全风险监测,避免食盐质量安全隐患。根据2009 年6 月1 日出台的《食品安全法》要求,企业应按产品标准定期或生产一定批量时,对食盐中的铅、砷等有害重金属进行监测,同时为杜绝源头隐患,根据采购量的大小及频次,不定期地对主要原材料精制盐、氯化钾等进行铅、砷和铵离子等指标的监控,尤其是与新单位发生的首次原材料采购,一定要进行铅、砷等重金属的检测。⑤积极开展质量意识教育,推行岗位技能和工艺培训。为加强员工的操作技能和专业技术水平,应在工艺制度和设备操作规程上对生产工人进行培训,尤其是对关键岗位操作工人,做到考核合格后颁发上岗证,同时对质检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再培训,通过化验室能力的比对测试,提高检测人员的业务能力。除此之外,还要对经常引发质量投诉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了解产生投诉的原因和可能导致投诉的因素,制定专项措施,防患于未然。例如:食盐行业中常见的混有异物,特别是烟头、塑料袋碎屑等杂质,在成品灌装前安装符合产品粒度要求的金属筛网,可有效地防止异物的意外流入。同时,一旦发生恶意投诉,还可以以此为依据维权,这是间接证据,可以证明自己的设备不可能发生较大异物混入的现象。

(五)持续改进服务

服务是指“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供方与消费者接触的活动和供方内部活动所产生的结果”。服务质量的高低不能完全由服务方控制,还取决于消费者的感受,取决于消费者主观预期质量水平和实际感受的对比。同一标准的服务可能会由于不同消费者的差异而得出不同的结论。从投诉产生的原因来分析,很多服务投诉是由于忽视小事、忽视细节造成的,因此注重服务上的细节和小事是减少或消除投诉的良策。细节服务,投入的是关怀,产出的是感动,其投入产出比是无法用数字来计算的,属于经济学中“边际效用”最大化。细节服务,看似不起眼、不经意,其实内涵深厚,靠良好的职业精神、优秀的企业文化、精细的企业管理、丰富的企业智慧和富于奉献的团队精神来支撑,是一种厚积薄发,它可以化解许多矛盾,减少许多投诉。

(六)知法懂法,有效行使抗辩权

产品质量事故的发生虽然直接受害者为消费者,但从另一角度来看,企业也是受害者,因为产品质量事故的发生对企业至少产生以下不利后果:其一,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支付赔偿费用;其二,对企业的形象产生负面影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产品质量信誉是企业长盛不衰的根本,质量事故频发必然使企业失去市场;其三,增加效率成本。企业由于产品质量事故遭遇投诉,为了应付、处理事故不得不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上述种种不利后果,是任何一家企业都不愿意看到的。因此,作为企业的投诉处理人员,有必要了解相关法律,特别是对《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民法通则》、《食品安全法》等与投诉处理密切相关的法律要熟悉,只有这样,处理质量投诉时才能知法用法,专业地为企业维权。生产者承担产品侵权损害赔偿时必须满足三个要件,即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了人身损害或者财产损失的损害事实;产品缺陷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因果关系。这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否则,生产者无须承担产品责任。根据我国《产品质量法》第41 条的规定,生产者能够证明下列情形的,不承担赔偿责任:

1.未将产品投入流通。“未将产品投入流通”在实践中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产品尚未检验合格出厂,在这种情况下产品流入市场,只要不是生产者意愿的表示,生产者都不承担事故赔偿责任;二是生产者正在试制的产品,生产者对这类产品一般不允许进入流通。《产品质量法》规定生产者能够证明产品未投入流通才可免除赔偿责任。这说明生产者负有举证证明“产品未投入流通”的责任。如果生产者不能有效证明发生事故的产品是“未投入流通”的产品,那么生产者就要承担赔偿责任。

2.产品投入流通时,引起损害的缺陷尚不存在。这种现象指产品在出厂、销售时,不存在产品缺陷。产品缺陷是产品在脱离生产者控制之后,在流通、使用过程中由他人造成的,那么,生产者不承担责任。3.将产品投入流通时的科学技术水平尚不能发现缺陷的存在。这一抗辩事由,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产品发展风险”或“开发风险”。《产品质量法》既要规范生产者的产品设计、制造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又要鼓励生产者不断开发新产品、促进社会进步,这样,只能要求生产者以当时社会所具有的科学技术水平为判断依据,保证其产品不存在缺陷。但科学技术是不断进步的,当时没有发现产品有缺陷,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可能就会发现这种产品是存在缺陷的。如果这种缺陷导致了事故发生,对损失谁承担责任?如果由生产者来承担,因为生产者本身已承受了研发新产品的风险,还要承担事故风险,这样既不公平也会从机制上抑制生产者开发新产品的积极性,不利于社会科技进步的激励,因此法律规定对生产者在新产品过程中不可预见的过失,免除承担赔偿责任。

(七)产品质量纠纷的举证责任有消费者提出:涉及质量维权的官司可否由商家举证?对此,相关律师指出,由被告举证的“举证责任倒臵”,必须是法律有规定的才能适用。但在一些产品质量纠纷类的官司中,产品有《产品质量合格报告》的,仍采用“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而生产者只要举示产品合格的检验报告或质量合格证即可;如果没有《产品质量合格报告》的,根据法律规定,消费者可直接上诉,根本不用进行产品检测。举证责任倒臵,是指对原告提出的侵权事实,被告否认的,由被告负举证责任、由被告举证的情况。只有在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情况下,才能够采用,否则,是不能适用于举证责任倒臵的。《民诉意见》第七十四条对举证责任的倒臵作出了规定,即在下列侵权诉讼中,对原告提出的侵权事实,被告否认的,由被告负举证责任:因产品制造方法发明专利引起的专利侵权诉讼;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因环境污染引起的损害赔偿诉讼;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搁臵物、悬挂物发生倒塌、脱落、坠落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饲养动物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有关法律规定由被告承担举证责任的。产品质量侵权诉讼中,原、被告的举证责任是:原告应举证证明:1.产品存在缺陷,2.缺陷产品与损害后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被告应举证证明《产品质量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的三项免责情形中的一项或者能够证明原告使用不当及违反操作规程,否则,不能免除责任。即在受损害方就损害赔偿尽到举证责任和证明产品生产者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前提下,若生产者未就免责事由举证,则应当承担举证不能的民事责任,否则,是不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当消费者购买的商品或服务出现问题,要出具权威部门的检测报告时,鉴定费用由双方预支或者一方垫支,最终检测费用由谁出,关键之处在于,检测报告有利于哪一方。因为如果不是质量问题,高额的检测费用则需由消费者自己承担。只有当检测报告有利于消费者一方时,厂家才会赔偿这部分费用。当然,如果厂家愿意,这部分费用也可由厂家支付。被告在举证责任倒臵中所承担的举证责任应限定在法律规定的举证责任范围之内,不能将全部举证责任倒臵给被告,任意加重被告的举证责任。因为,不管是生产者、销售者还是消费者,合法权益都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

(八)与质检机构保持联系

质量投诉是产生投诉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正确判断质量状况,及时处理质量争议是解决投诉的关键。实现上述目的,离不开职能质检机构提供的相关定量、定性结论,即“检验报告”。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出具的相关文件是最权威的,往往对处理质量争端有着一锤定音的作用。因此,企业有必要与这些机构保持密切的联系。联系的目的不是使这些机48构失去应有的公正性而偏袒企业,主要是为了解质量仲裁检验和质量鉴定的相关判断依据和检验程序,如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检验方法、报告有效性和异议处理等,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企业必须详细了解,以便应用到日常检测中。同时,还可以通过与这些机构的密切联系,了解行业内经常遇到的惯性问题,及时采取预防措施,提高自身的产品质量。当然,企业在与职能质检机构的密切联系中,也可以把在实践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困难及时向质检机构反映,如产品及原材料的稳定性、检验方法的误差范围等,以便使其更加公正地进行检验定论。任何一个企业无法同时与全国所有质量检验机构都保持密切联系,但与自己行业密切相关和产品流向最多区域的检验机构建立联系总是可以做到的,同时,还应尽可能地与国家级检验机构取得联系,因为他们的结论往往更具权威性、更有说服力!

(九)及时与媒体沟通

媒体是投诉危机爆发的途径,同时也是投诉危机控制的关键。媒体是典型的双刃剑,挥舞得好,可以击退危机的侵袭;挥舞得滥,则会伤害自身,更深地陷入危机。所有媒体总是希望对新闻进行首家和独家报道,这就是媒体为什么对投诉危机感兴趣的原因,媒体还特别喜欢披露一些竞争对手还没有发现的新闻,包括爆企业的猛料。企业遇到投诉尤其是恶意投诉时,如果投诉者已将整个事件通报给媒体,企业应迅速与媒体沟通,实事求是地讲明事件的来龙去脉,请求媒体客观公正地报道或暂不报道,待有结论再行报道。如果媒体坚持报道,一定要求媒体听取双方的意见和陈述,要求媒体多听取专家和权威机构的意见,同时告之媒体,务求真实、公正,否则产生不公正的负面影响将追究责任。应对记者时,首先要求记者出示记者证,对一些不出示记者证的记者,企业应坚决拒绝其采访要求;对出示记者证的要快速确认。策略上可分短线和长线两种,如果素无交道,只能考虑短线,应对当前。针对记者采访的投诉问题,充分讲述企业的理由,指出投诉者的不实之处。如果担心记者可能删减企业提出的观点,可将同一投诉事实和企业的观点传送给其它媒体。就长线而言,企业应提前与一至二家主流媒体建立良好的关系,主流媒体往往是由党和政府主办,导向性明确,在遇到恶意投诉时,可起到引导其它媒体的作用。要避免“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与媒体进行到位的沟通,关键时可要求将投诉转为个案处理,甚至不作报道。因为先期有意识地疏通渠道要远比临渴掘井效果好得多。

篇5:制盐企业发展环境汇报

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年初以来,特别是中小企业局新的班子组建后,我们按照县纪委的部署,严格执行中纪委规定的不求真务实的“十种表现”和“四大纪律,八项要求”及行政机关“七条禁令”的规定来指导系统的廉政勤政工作,将廉政勤政工作摆到机关工作的议事日程,一把手亲手抓,主管领导具体抓,将党员干部廉政勤政贯穿到全年工作之中。在抓党风廉政建设中,我们结合抓行风建设、“树党支部形象活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教育活动,在党员干部中开展了相关的学教活动,提高机关干部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识,在党委的指导下制定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财务管理、小汽车管理等机关管理制度,开展了“四承诺”、“三树立”、“两禁止”活动,按照“三清、两纠、两落实”的规定,杜绝了党政领导干部违反规定兼任企业领导职务,党政机关用公款为干部职工购买个人商业保险,领导干部拖欠公款或利用职权将公款借给亲友及利用各种名义用公款大吃大喝和高消费娱乐、请客、送礼等现象。一切经费支出由县财政统一支付,统一报帐,没有其它收费项目、办公经费十分紧张,只有精打细算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工业发展、企业服务、经济振兴上。

为了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增强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意识,针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我们制定了政治理论学习制度,确定每周[找材料 到-网上服务最好的文秘资料站点!]一上午为机关干部学习日,对机关干部进行遵守、贯彻、维护党章教育活动,并结合实际开展典型示范和反面教材的警示教育活动,提高机关干部反腐倡廉的主观意识,杜绝了机关干部到企业吃、拿、卡、要的行为。

认真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做好上访接待,处理好信访案件是我系统目前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由于企业改革的深入,涉及到职工个人利益的事项较多,造成职工上访。对此中小企业局班子引起高度的重视,将信访工作真正的摆上了工作日程,一把手亲自抓,主管领导具体抓,并安排工作人员具体负责接待、登记和解释工作,并及时将一周信访涉及的问题每周五召开一次局长办公会进行专题研究,能解决的马上给予解决,暂时不能解决的与上访人做好解释工作,同时我们采取了班子成员包保重点上访案件,工作人员包企业的做法,深入到重点案件和企业之中,了解民情民意,及时掌握职工对企业改革的思想动态和将要产生职工上访的因素,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及时研究解决办法,有效地控制职工上访。在企业改制过程中为了减少职工上访,首先在企业改制工作时对清产核资、财务审计、资产评估、资产出售等重要环节上必须做到核清核准,公开、公正、公平,增强透明度。其次要对上级的政策规定理解透、运用准、宣传到位,让职工理解政策,支持改革,参与改革,减少了越级上访。半年来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和细致的工作,对系统内新发生的职工所提出的工龄补偿金、丧葬费、独生子女费、养老保险金、陈欠工资等上访问题都得到了圆满的解决,没有发生新的越级上访现象。同时对于上年遗留的水泥厂、砖瓦厂、电热电器厂、电子原件厂等上访案件,我们抽调专人积极配合纪检、监察、信访等有关部门进行调查、核实、取证,使以上上访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并及时地办理了人大、政府、信访办等部门转来的上访信件。

二、端正政风行风,优化发展环境工作

年初以来我们结合共产党先进性教育活动,加强了机关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对机关人员的作风转变工作进行了强化,从整章建制入手,统一党员干部的思想,端正干部的工作作风,建立了重大工作汇报制度,对县委、县政府确定的督办事项成立由主管局长牵头的专项工作组进行推进,定期汇报,通过制度管理。提高了全体机关工作人员对企业服务、招商引资、优化服务环境的认识,机关作风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半年来通过全体机关人员的共同努力,先后完成了8户国有企业和1户集体企业的并轨和改制工作,并为1343名职工发放了工龄补偿金,解除了与企业的劳动关系,与社保部门办理了接续养老保险,为下步国企改革奠定了基础。在机关工作安排上我们紧紧围绕县委提出的“工业强县”主导思想,提升全身心地为企业服务的观念,在企业上项目、开发新产品、建设新企业等工作上,我们机关干部积极主动,开展一站式服务,与各相关业务部门和企业间保持零距离接触,做到了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全程为企业服务,为县域经济发展服务。对工业所上的项目,局长身临其境,指导协调,副局长挂帅组成督办组,帮助企业跑工商、土地、环保等部门,办理立项、土地、环评、工商执照等相关手续,有效的推动了继嘉新上5000锭纺纱、鸿

源食品公司、中延铅笔业有限公司、濮泰汽车配件公司项目的引进工作。按照市里要求,我局对全县27户加油站进行了规范整顿和年审,掌握了成品油市场动态,严厉打击了扰乱市场、掺杂做假、以次充好的现象,杜绝了坑农害农的现象,保证了农业春耕用油的安全稳定供应。同时我们按照县委和党委的部署,在系统基层支部组织开展了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行教育活动及控制FLG活动。机关作风和行业风气有了彻底的转变。

三、改善经济发展环境,推进招商引资工作

我们按照县纪委的要求制定完善了《诚信“延寿”建设工作方案》,规范了工业系统的具体活动内容。同时我们围绕着工业强县的总体规划,坚持走科技兴企之路,引进技术、引进产品、引进资金、引进项目、强化服务,加大了财源项目建设和技术改造的工作力度。为卓有成效地抓好招商引资工作,年初以来,我局先后召开了4次班子会,两次全体职工会,宣传、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工业强县,全党抓经济”的总体工作思路,进一步提高全体干部职工对工业工作,特别是招商引资工作的认识,进而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要求上来。一是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招商引资,分管领导具体抓,全体机关干部全员抓招商引资的工作机制。二是成立了由副局长任组长,三名股级干部为成员的招商引资重点工作推进组。三是建立了投资企业与职能部门零接触的服务机制,即投资企业涉及到部门审批的手续,全部由引资部门代办的办法。(本篇文章来源于←大←秘←书←网-百度直接输入“ 大 秘 书”第一个网站便是)在办理营业执照、土地使用、房产建设、环保等事宜时都有专人负责,一抓到底,从而赢得了企业的信赖。到目前以实施重点项目7个,其中新上项目5个,一是鸿源食品有限公司食品加工项目。该项目计划投资2,815万元,生产规模为绿晨牌系列食品10,000吨,其中煎饼5,000吨,豆制品5,000吨,该项目预期投产后可实现销售收入10,600万元,实现利润1,447万元,实现税金1,970万元。二是黑龙江延寿县继嘉亚麻纺纱有限公司的扩产5,000锭项目。计划投资3,680万元,今年4月下旬土建开工,预计土建工程7月末结束,设备9月末前安装调试完毕,10月份投产。三是延寿兴安麻业有限公司的纺纱扩产1,000锭项目。计划投资1,000万元,11月初达产。四是延寿县中延铅笔业有限公司铅笔板加工及铅笔生产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分两期建设,一期投资1,500万元,在2006年10月末完成,主要生产铅笔板加工项目,二期工程在2007年建设,投资500万元,主要建设铅笔生产线,全部项目完工达产后,年可生产铅笔板400万罗,生产铅笔1亿支。年可实现销售收入4,600万元,实现利税500万元。目前土建工程已开工建设。五是哈尔滨濮泰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的汽车零部件生产项目。主要生产轿车的刹车制动盘、飞轮盘等。该公司计划投资3,980万元,建设地点计划在我县工业园区,项目投产后预计年可实现产值8,058万元,实现利润1,047万元,实现税金564万元,建设工期8个月。该项目的各项审批已在进行(如立项、建设规划、土地规划、环境评估等已经完成)。续建项目二个:一是哈尔滨蒲公英药业有限公司的中药生产异地改造项目。计划投资3,000万元。2005年末已完成投资1,800万元,完成了12,000平方米的厂房建设及配套设备建设,今年1-5月又完成投资1,000万元,购置中成药生产设备90台套,化验设备近期到厂,设备进入全面安装阶段,7月份进行设备调试,月末争取通过国家GMp认证。二是延寿水泥有限公司的4万吨白灰生产线建设及重钙粉提取加工项目。计划投资800万元,去年已完成投资100万元,今年截止到5月末又完成投资150万元购置磨机1套,白灰窑等附属设施已全面开工,预计7月末完成项目建设,8月份投产。

上一篇:救雏燕的作文素材下一篇:女服装的广告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