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发展金融环境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货币刺激政策对信贷配置和区域金融风险的影响研究

摘要:自新凯恩斯主义将货币政策作为研究重点以来,货币政策操作工具、传导机制和有效性一直是经济学的热点问题。对我国来说,1984年央行开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在促进经济发展、维持物价稳定、推动充分就业和实现国际收支平衡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全球金融危机之后,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之间的关系得到更多关注,说明传统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已不能适应经济金融形势的新变化,在此背景下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系统探讨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微观效应显得尤为重要。鉴于此,本文从理论分析和计量研究两个维度出发,以金融危机期间货币刺激政策为准自然实验,分析货币政策的银行风险承担渠道和内在机制,并且在此基础上研究货币政策的信贷配置效应和对企业经营行为的影响。本文选择金融危机期间货币刺激政策的原因如下:首先,本轮货币刺激政策是我国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宽松货币政策,具有显著的宏微观效果,极具研究意义;其次,在外生政策冲击提供的准自然实验环境中,应用双重差分法估计政策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内生性问题,利于本文得到稳健的实证结论,提高学术价值;第三,根据已有文献,宏观经济环境显著影响货币政策和微观部门的互动关系(Campello,2003),在复杂经济环境中难以剥离出货币刺激政策的实际效果,本文希望在相对稳定的金融危机背景下探讨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增强研究结论的现实参考性;再者,虽然我国金融市场改革和国企改革持续进行,但根据已有文献的研究结论,我国银行主导型的金融结构、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并存的企业结构并没有在近期发生巨大变革(Cong等,2019),本文的研究结论仍能够为当前和未来的货币政策提供参考。本文共包括七章,符合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内在逻辑框架,各章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本文的导论部分,主要包括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本文的创新点和局限性。本章简要回顾我国货币政策的调控历程和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及近年来我国的金融风险事件,凸显了研究金融稳定课题的现实意义。第二章从货币政策、银行业结构和企业结构三个方面详细阐述我国经济金融环境中的结构性问题,包括银行主导型的金融结构,大型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金融机构并存的银行业结构,以及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并存的企业结构,这为本文基于信贷资源配置、企业经营行为和区域金融风险考察宏微观互动效应提供基础。第三章是文献综述部分。根据本文的研究内容,我们从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IS-LM模型和AD-AS模型)、货币政策信贷配置效应(货币和信贷传导渠道、新型的银行风险承担渠道和中小银行优势)以及企业经营行为(个体效用理论、现金流-投资敏感性理论和债务治理效应)三个角度对已有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为本文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与此同时,我们也指出了现有文献在研究样本、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上的局限性,明确了本文的研究意义。第四章从优先配置和资源错配两个角度对货币刺激政策的信贷配置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货币刺激政策一方面显著增加企业的债务融资总量并降低其融资成本;另一方面信贷分配效应随地区银行业集中度变化而出现差异。在银行业集中度较高和大型银行占比较多的地区,企业的国有背景和规模仍是决定信贷配置的关键因素,刺激政策将更多信贷资源分配至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即使这些企业具有较低的生产效率,导致了信贷资源错配;而在银行业集中度较低和中小银行更多的地区,刺激政策的配置效应更有效率,能够显著改善生产效率较高的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第五章延续第四章的分析思路,从企业生产过程和经营成果两方面实证检验货币刺激政策对微观企业资金利用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政策的信贷配置效应一致,在银行业集中度较高的地区,受到信贷资源错配的影响,货币刺激政策无法改善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和生产效率较高企业的融资环境,导致这些企业收缩固定资产投资并减少员工人数,生产经营环境的恶化也显著降低了企业盈利能力。而在集中度较低的地区,较高的信贷配置效率能够正向作用于生产效率更高的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支持了债务治理效应和现金流-投资敏感性理论。第六章实证检验我国货币政策的银行风险承担渠道,为前两章的实证结果提供机制分析。基于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的区县级银行信贷数据,实证结果显示在货币刺激政策的影响下,银行通过增加信贷总量、放松信贷标准和提供更多较高风险的中小企业贷款来显著增加风险承担水平。值得一提的是,该风险承担效应仅在中小银行样本中显著,说明我国货币政策带来的追求收益效应高于风险转移效应,资本充足率和风险管理能力较低的中小银行在刺激政策影响下积累了更多风险,不利于维护金融稳定。第七章是结论部分,在总结本课题研究结论的基础上为我国更有效地实现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的双重目标提出相应建议,包括降低区域内银行业集中度、辅以其它降税减费等经济政策改善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的经营环境,以及增强宏观审慎监管和货币政策的协同性等。此外,通过反思本文的局限性,结合本课题的研究潜力,我们也从银企数据、货币政策影响的非对称性、可能存在的门槛效应以及经济预期等角度分析该课题未来的研究方向。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货币刺激政策这一传统话题并非没有新的研究内容。本文存在以下创新点:首先,本文系统探讨宏观政策和微观部门的互动效应。相比于已有文献主要关注宏观政策的宏观影响与传统传导机制,本文发现货币刺激政策的微观效果存在显著的地域差异。在高银行业集中度地区,政策的信贷错配效应导致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和高生产效率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显著恶化,加剧了金融危机的破坏性;而在低银行业集中度地区,政策的信贷配置效率较高,利于经济恢复与发展。这说明宏观经济政策、区域银行业结构和经济发展三者可形成良性或恶性循环,为我国地区发展不均衡问题提供了新的解释渠道。其次,本文证实了金融危机背景下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已有文献多实证检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但忽视宏观经济背景对政策效果的影响(Campello,2003),导致研究结论可能存在不稳健性。本文选取目前为止最具代表性的金融危机和此轮货币刺激政策为研究对象,支持了金融危机背景下货币刺激政策的有效性,避免了货币当局对市场流动性在金融系统空转的担忧,具有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研究结论能够为我国未来的货币政策选择提供参考。再者,本文从信贷资源配置效应和银行风险承担效应两方面评估政策影响。已有研究主要关注货币政策对企业融资的影响,较少关注信贷配置问题,而资源配置是产生各国生产总值增长率和人均收入差异的关键(Banerjee和Duflo,2005;Restuccia和Rogerson,2008),值得深入探讨。此外,已有文献均从部分上市银行样本考察货币政策的银行风险承担渠道,忽视我国特殊的银行业结构,研究结论在一定程度上缺乏代表性。本文发现货币政策具有显著的优先分配和错配效应,并且证实了我国存在货币政策的银行风险承担渠道,但该渠道仅作用于中小银行,导致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的中小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显著增加,不利于金融稳定。这说明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之间存在紧密联系,为提高货币政策与宏微观审慎监管的匹配度提供了理论基础。最后,本文使用经济学准自然实验方法识别了因果关系。借助目前为止我国最大规模的货币刺激政策外生冲击,双重差分模型能够有效缓解内生性问题导致的偏误,识别出宏观与微观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同时,我们通过更换变量计算方式、进行平行趋势检验、异质性分析以及安慰剂检验等提高了研究结论的稳健性。

关键词:货币刺激政策;银行业集中度;信贷配置;银行风险承担;双重差分法

学科专业:金融学

摘要

abstract

1.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 创新与不足

1.3.1 本文创新

1.3.2 本文不足

2.文献综述

2.1 货币政策有效性

2.1.1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2.1.2 货币政策中间目标

2.1.3 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

2.1.4 货币政策的传统传导机制

2.2 货币政策的银行风险承担渠道

2.2.1 货币政策的银行风险承担渠道

2.2.2 银行风险承担渠道的异质性

2.3 货币政策的信贷配置效应

2.3.1 我国信贷市场的歧视行为

2.3.2 中小银行优势

2.4 货币政策对企业经营行为的影响

2.4.1 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理论

2.4.2 货币效用模型

2.4.3 债务治理效应

2.5 关于金融危机时期货币刺激政策效果的实证研究

2.6 小结

3.中国货币政策、银行业结构与企业结构

3.1 货币政策调控历程

3.2 货币政策发展趋势

3.2.1 增加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

3.2.2 突出结构性目标的重要性

3.2.3 创设更多新型货币政策工具

3.3 中国银行业结构

3.3.1 金融结构

3.3.2 银行业改革

3.3.3 银行业结构

3.4 中国企业结构

3.4.1 国企改革

3.4.2 企业结构

3.5 小结

4.货币刺激政策对信贷配置的影响

4.1 引言

4.2 研究假设

4.3 变量定义

4.3.1 数据来源

4.3.2 变量定义

4.3.3 描述性统计

4.4 实证模型

4.4.1 双重差分模型

4.4.2 三重差分模型

4.4.3 实证模型

4.5 实证结果

4.5.1 货币刺激政策对企业融资的影响

4.5.2 货币刺激政策的信贷分配效应

4.5.3 货币刺激政策的信贷错配效应

4.5.4 稳健性检验

4.6 小结

5.货币刺激政策对企业经营行为的影响

5.1 引言

5.2 研究假设

5.3 实证模型

5.3.1 数据来源

5.3.2 变量定义

5.3.3 描述性统计

5.3.4 实证模型

5.4 实证结果

5.4.1 货币刺激政策对企业投资和员工数量的影响

5.4.2 货币刺激政策对企业经营成果的影响

5.4.3 货币刺激政策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差异化影响

5.4.4 稳健性分析

5.5 小结

6.货币刺激政策对区域金融风险的影响

6.1 引言

6.2 研究假设

6.3 实证模型

6.3.1 数据来源

6.3.2 变量定义

6.3.3 描述性统计

6.3.4 实证模型

6.4 实证结果

6.4.1 货币刺激政策对区域金融风险的影响

6.4.2 货币刺激政策对银行信贷行为的影响

6.4.3 货币刺激政策对不同银行的差异化影响

6.4.4 稳健性分析

6.5 小结

7.研究结论、建议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2.1 降低区域内银行业集中度

7.2.2 提高货币政策的定向调控水平

7.2.3 提高货币政策与其它经济政策的配合

7.2.4 宏观审慎与货币政策相结合

7.2.5 强化微观审慎监管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心理咨询案例论文提纲下一篇:远程教育管理学分析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