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发展环境

2024-04-28

中国企业发展环境(精选6篇)

篇1:中国企业发展环境

唐山达峰盐业有限责任公司

关于企业发展环境情况的汇报

市国资委:

我公司是一家以生产原盐为主的制盐企业,始建于1970年,当时由中国人民解放军326和328部队遵照毛主席“五.七”指示利用大清河盐场荒地建设盐滩75000亩。1973年经唐山地区革委会同意用始建盐田兑换大清河一工段盐场十三幅老式盐田。1998年底移交地方,2008年企业改制变更为唐山达峰盐业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现有原盐生产滩田约13839.66亩,设计生产能力8.5万吨;精盐生产车间一座,设计年生产能力2万吨。经过多年研究考察,企业不断调整发展战略,逐步从单一制盐向盐化工、高产值海水动物养殖等多元经济发展。随着国家经济政策调整和盐业体制自身约束,企业在发展、转变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海盐生产现状:

1、海盐生产受自然影响,抗灾能力弱。从历年汛期各制盐企业数据显示,暴雨、强风等影响都会给企业造成很大程度的经济损失。主要表现为生产基础破坏、电力设施损坏、人员安全受到威胁等。

度大,工作环境差,整体收入水平得不到大幅提高。

四、企业在发展环境中的建议:

1、根据目前公司面临的情况和机遇,建议上级政府在公司开发附属经济,如“高产值海水养殖的合作开发”、“卤水的深加工”等项目上给予政策支持。

2、建议减少产品流通环节,加大制盐企业在利润分配中所占的比重。

3、建议国家加大海盐生产工艺和产品的科研投入,帮助制盐企业向高产能、低消耗转变。

唐山达峰盐业有限责任公司

2012年3月30日

篇2:中国企业发展环境

政治保障2005年,制定了《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7个方面36条的重要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了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成为民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

经济地位2005年,内资民营经济约占GDP一半的份额,比“九五”末期的2000年提高7个百分点;“十五”期间,民营经济投资年均增长29.1%,比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9个百分点;民营工业企业的个数、资产总值、增加值、利润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从2000年的49.7%、13.1%、21.8%和16%提高到2005年的68.3%、24.6%、32.2%和27.5%;民营经济占城镇就业的比重,从2000年的2/3左右提升到2005年的3/4左右。

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业、房地产业、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行业,上述行业的企业所占比重分别为:73.7%、3.3%、0.9%、7.1%、7.6%、0.9%、0.8%。从企业的地区分布看,东部地区占63.2%、中部地区占17.9%、西部地区占13.7%、东北地区占5.2%;从企业规模看,大、中、小型企业分别占5%、45.4%和49.6%;从盈亏情况看,盈利企业占70.1%、持平企业占16%、亏损企业占13.4%目前存在的问题

4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尚未缓解,并存在比较严重的人才瓶颈。民营企业在享受公平国民待遇方面存在问题,地方政府政策和规章制度透明度、简化行政审批手续、减少市场准入限制等方面存在不足

民营企业的发展总体趋势

1.企业经营状况总体趋好

关于企业目前经营状况45.9%的企业经营者认为企业经营状况“良好”,45.6%认为“一般”,8.5%认为“不佳”,认为“良好”的比认为“不佳”的多37.4个百分点。这一结果比2005年高5.1个百分点,表明今年以来民营企业经营状况总体趋好。

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企业景气状况呈现差异,且2006年差异更为明显,主要表现为东部地区好于中西部地区与东北地区;大型企业明显好于中小型企业,区域发展不均衡依然存在,尤其是东北地区民营企业发展相对滞后,要尽快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必须借鉴东部地区的成功经验,加大改革力度,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带动整个地区经济发展。

规模越大,经营状况越好。调查结果显示,大型企业经营者认为企业经营状况“良好”的比认为“不佳”的,大型企业多67.5个百分点、中型企业多42.7个百分点、小型企业多29.5个百分点。这一数据与2005年相比均有上升,表明今年以来民营企业总体经营状况比2005年同期普遍要好;大型企业表现得更为明显,与中小型企业的差距进一步拉大。调查表明,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规模效应的优势越来越明显。

从不同行业看,企业经营状况差异明显,与2005年相比也有一些新的变化。近年来的能源紧张造成的油、煤涨价使采掘业一直保持良好的经营状况;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的升级促进了住宿、餐饮、租赁、商务服务等服务业的发展;国家对创新型企业的鼓励政策使得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高新技术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出口的增长给服装、电子等行业的企业带来了更多机会。,采掘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及制造业中纺织、化纤、冶金、金属制品、机械、电子及通信设备、仪器仪表等行业经营状况相对较好,企业经营者认为企业经营状况“良好”的比认为“不佳”的均多40个百分点以上。

2.产销平稳增长,物料和人工成本上升,企业仍保持良好盈利状况

产品销售价格情况,38.5%的企业经营者认为企业产品销售价格“持平”,35.6%认为价格下跌,比认为价格上升的比重高近10个百分点,与2005年相比,认为价格下跌的比重有所减少。调查表明,企业产品销售价格有趋于平稳的趋势。

分行业看,反映2006年产品销售价格上升的主要是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房地产业、化纤和有色冶金等行业;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以及制造业中市场竞争程度高的行业如造纸、医药、机械、汽车、电子行业的销售价格则普遍下滑。

物料成本上升销售价格总体比较平稳的情况不同,民营企业经营者普遍反映今年以来企业的物料采购价格上升。调查结果显示,79.5%的民营企业经营者认为目前物料采购价格“上升”,仅3.7%认为“下降”。从不同行业看,化纤、塑料、非金属矿物、电气等行业反映物料价格上升情况最突出,认为物料价格“上升”的比“下降”多90个百分点以上

在物料成本上升的同时,今年以来民营企业人工成本也呈现普遍上升的情况。调查结果显示,87.1%的经营者认为企业目前的人工成本“上升”,而认为“持平”和“下降”的仅分别为12.4%和0.5%。

在不少企业产品销售价格下跌,而物料价格和人工成本普遍上升的影响下,民营企业2006年的盈利情况反而略好于2005年。调查结果显示,70.6%的经营者认为企业2006年上半年“盈利”(包括“较大盈利”、“略有盈余”)、16%认为“持平”、13.4%认为“亏损”(包括“亏损”、“严重亏损”)。认为“盈利”的比认为“亏损”的高57.2个百分点

3.民营企业研发投入增加,创新热情较高

从不同规模看,77.2%的大型企业经营者认为2006年研发投入“增加”,比认为“减少”的高74.7个百分点,而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认为2006年研发投入“增加”比“减少”的分别高51.3个和44.8个百分点。

从不同行业看,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电子、仪器仪表等行业中认为2006年研发投入“增加”比“减少”的高70个百分点以上,明显高于其他行业

4.订货形势良好,未来预期乐观,企业用工、投资计划呈现扩张态势

从对下期企业经营状况的预计来看,民营企业经营者表现出乐观情绪。调查结果显示,今年有超过四成的经营者认为企业的下期经营状况将会“好转”,比认为“恶化”的高34.6个百分点。这一结果与2005年相比有了较大提高,也比

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的相应结果多12个百分点

从不同行业看,对企业下期经营状况预期最好的是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该行业中有81.2%的经营者认为企业下期经营状况将会“好转”;其次是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房地产业以及制造业中的金属制品、电气、医药、电子、食品等行业

从企业的订货情况可以看出民营企业经营者的乐观预期有着良好的基础。调查结果显示,68.4%的经营者认为企业目前的订货情况“正常”,11.8%认为“高于正常”,仅19.8%认为“低于正常”。与2005年相比,认为“高于正常”和“正常”的比重增加了8.1个百分点

从不同地区看,东、中、西部地区企业订货情况没有明显差异,但东北地区企业订货情况不理想,31.6%的经营者认为企业的订货情况低于正常水平,这一比重比其他地区多12个百分点以上。

从不同行业看,造纸、化工、冶金、金属制品、电子等制造业订货情况最好,有超过85%的企业经营者认为企业目前订货情况“高于正常”或“正

从不同地区看,东部地区企业计划下期增加用工人数的比重最高,中部和西部地区基本一致,而东北地区仅有36.6%的企业计划增加用工人数,比其他三个地区低了13~15个百分点。从不同规模看,大型企业计划”增加“用工人数的比计划”减少“的要多55个百分点,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则分别多42.7个和39.4个百分点。调查表明,民营企业在提供社会就业机会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调查结果显示,49.8%的民营企业下期吸收农民工数量将会”增加“,比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高21.3个百分点,38.5%计划”持平“,11.7%计划”减少“,计划”增加“的比计划”减少“的要多38.1个百分点。

从对未来计划投资额增减的预计情况来看,调查结果显示,70.2%的民营企业未来计划投资额将增长,比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高12.8个百分点,有22%的民营企业未来计划投资额保持”不变“,7.8%认为”减少“,认为”增长“的比认为”减少“的多62.4个百分点,比2005的调查结果增加了14.7个百分点。从不同规模看,大型企业未来计划投资额”增长“的比”减少“的多83.5个百分点,中型企业多65.7个百分点,小型企业多57.6个百分点。

从不同行业看,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高新技术产业中94.1%的企业未来计划投资额将”增长“,明显高于其他行业。

民营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

1.东部地区外部环境相对较好

调查结果显示,超过1/4(25.4%)的经营者认为,民营企业发展外部环境”很好“或”较好“,比认为”较差“或”很差“的多3.5个百分点。东部地区明显好于中西部地区,近1/3(32.4%)的经营者认为”很好“或”较好“,比认为”较差“或”很差“的多16.8个百分点。

2.基础设施条件较好于其它外部环境

关于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企业经营者对企业所在地基础设施条件的评价最高。调查结果显示,61.2%的企业经营者认为当地基础设施环境”很好“或”较好“,28.7%认为”一般“,10.1%认为”较差“或”很差“。从不同地区看,东部地区有67.7%的经营者认为当地基础设施环境”很好“或”较好“,分别比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高17个、20.2个和14.1个百分点。调查表明,东

部地区基础设施条件要明显好于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

3.期待进一步深化垄断性行业改革、享受公平国民

本次调查从当地政策和规章制度公开透明情况、行政审批手续方便简洁情况、地方政府对企业是否干预过多、市场准入限制是否过多、不同类型企业享受公平国民待遇情况来考察政府的管理效

关于当地政策和规章制度公开透明情况,调查结果显示,37.4%的企业经营者认为”很好“或”较好“,45.6%认为”一般“,17%认为”较差“或”很差“,认为”好“的比认为”差“的多17.4个

关于行政审批手续方便简洁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有32%的企业经营者认为”很好“或”较好“,41.7%认为”一般“,26.3%认为”较差“或”很差“,认为”好“的比认为”差“的多16个百分点

关于地方政府对企业是否干预过多,调查结果显示。有46.2%的企业经营者认为”很少“或”较少“,41.8%认为”一般“,12%认为”较多“或”过多“,认为”少“的比认为”多“的高34.2个百分点

关于市场准入限制是否过多,调查结果显示,有35.2%的企业经营者认为”很少“或”较少“,48.1%认为”一般“,16.7%认为”较多“或”过多“,认为”少“的比认为”多“的高18.5个百分点。

关于各类企业享受公平国民待遇情况,调查结果显示,25.7%的企业经营者认为”很好“或”较好“,39.2%认为”一般“,35.1%认为”较差“或”很差“,认为”好“的比认为”差“的少9.4个百分点

关于垄断性行业改革的成效,调查结果显示,5.4%的民营企业经营者认为”效果很好“或”效果较好“,27%认为”有些效果“,67.6%认为”尚未见效“,这一数字比2005年的调查结果增加了16.7个百分点。调查表明,目前行业垄断已经成为制约民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调查表明,企业经营者对地方政府减少对企业的不必要直接干预相对比较满意,对地方政府在增加政策和规章制度透明度、简化行政审批手续、减少市场准入限制等方面的努力给予一定肯定,同时对进一步深化垄断性行业改革、享受公平国民待遇方面表现出迫切的期待。

4.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尚未缓解

融资难是长期困扰民营企业发展的问题。尽管从宏观上看,今年的货币投放规模和贷款的增长速度较高,民营企业仍感到资金紧张。调查结果显示,50.8%的经营者认为企业目前资金情况”紧张“,43.7%认为”正常“,5.5%认为”宽裕“。从不同地区看,东部地区企业目前的资金紧张情况要好于其他三个地区;从不同规模看,大型企业目前的资金紧张情况要明显好于中小型企业

调查结果显示,65.2%的经营者认为企业目前的应收账款”正常“,19.8%认为”高于正常“,15%认为”低于正常“。从不同规模看,大型企业要好于中、小型企业

调查结果显示,79.3%的经营者认为企业目前的应付账款情况”正常“,10.2%认为”高于正常“,10.5%认为”低于正常“

关于企业从银行贷款的难易程度,调查结果显示,14.4%的企业经营者认为”很容易“或”较容易“,比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低7个百分点左右;29.7%的经营者认为”一般“;55.9%认为”较难“或”很难“,比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高近10个百分点。从不同地区看,东部地区有18.6%的经营者认为”很容易“或”较容易“,比中西部地区高10个百分点以上,比东北地区高12.7个百分点

关于企业从民间渠道筹资的难易程度,调查结果显示,17.5%的企业经营者认为”很容易“或”较容易“,40.2%认为”一般“,42.3%认为”较难“或”很难“。从不同地区看,东部地区有18.7%的经营者认为”很容易“或”较容易“,中部地区为19.2%,西部地区为11.6%,东北地区为12.4%。调查表明,东部地区民营企业从民间融资相对容易一些

5.民营企业存在比较严重的人才瓶

关于在当地找到需要的熟练工人的难易程度,53.2%的企业经营者认为”很难“或”较难“,比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高8个百分点左右;关于在当地寻求技术人员,58.2%的企业经营者认为”很难“或”较难“,比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高9个百分点左右;关于在当地寻求管理人员,调查结果显示,52.8%的企业经营者认为”很难“或”较难",比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高8个百分点左右。

篇3:企业发展与环境责任

企业是社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角色, 一方面它承担社会公众生活必需品的生产以及社会财富的创造。另一方面也是造成社会公害的罪魁祸首, 环境污染、环境资源大量流失、公众健康受到很大损害, 严重影响社会公众的正常生活。本文认为企业行为与环境的破坏是密切相关的, 企业的社会影响力、经济实力以及科技能力使得企业成为承担社会环境责任的不二人选。

当前, 我国经济发展取得成果的同时也付出惨痛的代价, 生态环境持续恶劣影响着我国人民的生活。我国企业环境社会责任主要问题有:企业环保意识不强, 认为环境资源是无限的, 将企业利益最大化作为企业发展唯一目标, 治理环境的办法落后仍然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等。企业不计较环境代价, 将环境不经济性转嫁给全社会, 企业毫不在意环境代价, 而将销售利润片面地计算为全部利润的行为是不明智的, 应该改变这种情况的发生。

在当前市场经济活动的过程中, 受利益的诱惑与驱使, 一部分企业家道德水准下降, 利益的天平失衡, 道德大幅滑坡。如何捍卫宝贵的企业家精神, 遏制不良因素的侵蚀, 净化企业发展的环境成为摆在企业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提升企业家个人道德素质, 坚定其社会良心的同时, 要规范法律建设, 让法律这把至高无上的尚方宝剑始终垂悬在企业家的头脑之中, 时刻给予其警醒与鞭策。事实上, 中国真正能称得上是企业家的人寥寥无几, 因为企业家所创造的一是物质财富, 二是精神财富。更多的人更适合企业领导、企业管理者这样的中性称号。思索为何我国当之无愧的企业家少之又少, 与我国官本位的社会文化不无关系。企业管理者更倾向于运用手中的权利占据更多的社会资源, 而不是考虑如何为社会创造资源。企业家精神在利益的制约下, 难以生根发芽, 或者在萌生之时便被扼杀在摇篮中, 那么, 怎样才能发挥企业家精神, 成为一名魅力四射的企业发展领头羊呢。

众所周知, 18世纪的工业的革命之后, 机器大生产开始逐步取代手工业市场, 这也是当前近代工业大生产的开端,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便是蒸汽机的发明及其推广使用, 随着蒸汽机的发明与使用, 越来越多的领域得到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蒸汽火车、蒸汽船的出现, 给人们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蒸汽机的大力推广使用, 对于工业生产的冲击是巨大的, 其高效性改变了当时的工业生产结构, 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 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 导致生产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工业劳动力不再局限于男子, 众多的妇女开始成为主要的劳动生产力, 弥补了青年劳动力的不足, 女性的社会地位开始逐步提高, 男尊女卑的思想开始转变。

随着蒸汽机的广泛运用, 在各个行业蒸汽机对于生产发展都是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蒸汽机的主要能源燃料是煤炭, 煤炭在燃烧的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的气体, 同时在煤炭的开采的过程中, 矿产企业忽略了对环境的保护, 导致矿产周围的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甚至部分地区已经成为了荒漠沙地, 而且在矿产的开发过程中, 部分煤炭矿产中所含有的重金属元素、放射性因素等被带到地表, 对地面环境造成了几十年甚至百年的污染, 这给自然环境和人们的生命安全都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所以, 第一次工业革命所引发的蒸汽机革命是造成当前的臭氧层空洞、全球升温等严重气候的问题的根本原因。当时的企业对于环境保护的责任感意识薄弱, 都是不管环境问题的自毁式工业生产方式, 工业废水、废弃乱排等问题屡见不鲜, 例如伦敦当时被称为世界上的“雾都”, 便是因为工业废弃物乱排, 导致城市上空出现大面积的雾霾, 长久不散, 使得伦敦整日不见阳光, 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再如第一次工业革命后20年, 各个重要工业城市陆续出现酸雨、雾霾等天气, 这对建筑物、甚至土地的危害都是巨大的, 也是当时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城市繁荣的所需要付出的代价, 但这代价都是由后代所承受的。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870年, 由当时世界为数不多的几个工业发达强国发起。日本便是第二次工革命的主要受益方,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是燃油机的发明、使用、推广以及电能的发明、使用。燃油机给人们的交通工具带来了进一步的改变, 首要是燃油汽车的大面积生产以及飞机的出现, 燃油机所使用的主要燃料是柴油与汽油, 内燃机的发明是促使石油成为当前重要能源的主要原因, 也是后续世界爆发石油战争的主要原因之一。石油是一种重要的地质矿产资源, 含有油质 (这是其主要成分) 、胶质 (一种粘性的半固体物质) 、沥青质 (暗褐色或黑色脆性固体物质) 、碳质 (一种非碳氢化合物) 等等物质, 主要由碳氢化合物为主混合而成, 石油对社会发展、运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通过对石油进行提炼, 可以得到汽油、柴油、蜡、稀有金属、重要化学物质等等, 可以是一个宝藏, 对于当前的工业的生产以及社会发展都是起着重要的作用, 并且石油所衍生出一系列的产业领域的发展, 石油燃烧与煤炭燃烧一样都是会产生污染环境的有害气体, 煤炭产生的一氧化硫、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为主的有害气体, 主要容易造成酸雨等恶劣气候的产生, 而石油燃烧主要的产生一氧化氮、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 其中二氧化碳气体是后世全球升温的主要原因。而且石油矿产开采完毕之后对当地的地质环境、地形地貌都造成严重的影响, 部分地区出现地面下沉的现象, 严重危害人们生命安全。

第三次工业革命也成为第三次科技革命, 将人类社会引领至信息时代, 对工业的生产机构的则是将其带入自动化、智能化生产方向, 这也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人们生产生活所带来的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各种技术也到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人们对于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开始逐步的认识、所以第三次科技革命不仅仅是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更是改变人们发展的思想, 所以当前可持续发展是现代企业发展的最佳方向, 不能再遵从过去的生产方式, “先生产、在治理”的生产方式极为不合理的, 如果打破了环境自身的承受极限, 将会导致环境受到不可逆的永久性破坏, 直接危害到人类自身的生存空间。当前, 我国把企业的环境责任意识看得十分重要, 颁布了相应的环境保护政策法规, 这些法律法规虽然起到了一定作用, 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问题, 重要的还是生产工艺的升级与改进, 使得工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

20世纪60年代开始, 发展中凸显出的各种环境问题唤醒人类的意识, 世界上各个国家都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并着手解决好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至此, 可持续发展这个问题上升至关乎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地位, 而不仅仅是一个国家或者只是个别民族的问题。

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召开全球第一次讨论如何开展全球环境战略的国际会议, 该会议通过《人类环境行动计划》提出了《人类环境宣言》, 首次正式倡议全球在从自然索取的同时, 也应该同时履行相应的责任和义务来保护好自然环境。该宣言是来自国际上第一次世人对保护环境问题的呼唤, 全球性的环境保护工作由此拉开序幕。但是在治理环境的过程中发现, 仅仅从环境问题中入手治理效果并不理想,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成立专项专家小组对该问题进行研究。该小组由21个国家著名专家参与, 经过为期900天走访世界各地的考察, 最终得出内含大量全球实际重大问题的报告, 由前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撰写成文名为《我们共同的未来》并于1987年发表。该文揭示了现今各大严重的环境问题, 指出现在环境的恶劣发展势头威胁着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生命。该文还阐述环境与发展的正确关系, 否定传统发展观的正确性, 提出人类应该改变传统发展理念为可持续发展理念, 走既满足当代人又满足子孙后代生存需求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在全球环境持续恶劣、经济发展不稳定的时代背景下, 1992年巴西召开了联合国名为“环境与发展”的会议, 该会议有183个国家代表团和70个国际组织出席, 102个国家首脑出席并且在会上发表讲话。该会议受到全球大部分国家的积极参与, 并高效的签署了多份文件表明各国态度, 《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等重要文件都是出自该会的签订。自该会议以后, 联合国专门成立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 对传统发展模式进行了否定, 该委员会主要职责是对“可持续发展”理念进行全球广泛传播, 以此来代替错误三高“高生产、高消费、高污染”的传统发展理念。2002年南非召开了可持续发展会议, 该会有192个国家代表团出席, 104位国家首脑亲自到会出席, 该会通过《执行计划》, 以及发表《政治宣言》, 标志着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已被各国所接受, 我们又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大路上迈出一大步。

不法企业工业生产的偷梁换柱

众所周知, 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是:北方以北京、天津地区为核心向四周成放射性发展的工业经济地区, 而南方则是以沪宁杭为核心的经济地区和以为珠三角地区为核心的经济地带, 其中珠三角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地区, 但是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逐步推进, 珠三角地区工业的产业结构开始逐步改造, 进行升级发展, 使工业生产与环境发展协调发展, 但是只有极少部分的工业企业才会进行产业升级, 担负起企业的环境保护责任, 大多数的企业仍旧采取旧模式进行工业生产, 对环境已经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上述现象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境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市场的不断完善, 经济政策也在不断的加强, 国家对于企业的生产以及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极其重视, 严格控制企业的环境问题, 在当前的基础上, 逐步治疗企业环境污染问题, 俗话说得好“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虽然国家政府重视企业的环境保护问题, 但是一级一级命令执行下来, 到了地方政府上, 命令的重要性已经微乎其微, 这也是地方经济虽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但是相对的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 这种现象是当前珠三角经济特区普遍存在的, 国家对于这种就能置之不理么?当然不能, 自2006年开始, 国家开始逐步对各大经济特区的环境保护问题进行严格的控制, 对于一些污染大的企业, 严格勒令其进行产业升级改造, 否则不允许进行工业生产。这一举措的推广, 导致多数的小型企业倒闭或者被兼并, 部分资本不足的中型企业的也被迫与大型企业进行合并, 珠三角地区存在的大型企业并不多, 大多都是外资的中型企业以及私营的小型的企业, 所以针对是外资企业国家仍然放宽了经济对策, 只需要对产业生产结构进行升级, 便可以继续生产, 所以外资企业对于产业生产结构升级是十分认同, 不仅仅改变企业生产结构, 更能够提高企业效率, 使得企业可以获得最大化的利益, 但是众多的小型企业的不具备的产生升级改造的资本, 只能选择破产或者兼并。

通过对珠三角地区环境保护问题进行严格控制, 使经济与环境保护和谐发展, 这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 但是这个现象持续时间不长, 随着我国另一项经济政策“共同富裕”的大力推进, 国家开始大力推动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 其中最为标志性的现象是为湖南、广西等地区的农村开始逐步建立的工业生产基地, 这看起是一项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政策, 但是实际真相了是, 这些这是珠三角地区的一些污染严重的企业向内陆地区的迁移, 在农村地区, 政府对环境保护问题并没有那么重视, 这也给予了这些企业生存的机会, 通过在农村地区建立的工业生产基地, 表面上是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给农村劳动力提供工作岗位, 实际上对当地的自然造成了严重破坏。在农村地区, 由于环境保护政策的松弛, 所以农村地区成为众多企业的生产的重要地区, 其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废气等等污染性物质都是不会进行处理, 直接将其排放到大自然中, 而且农村地区的环境是通过自然环境的自身修复功能所维持, 但是工业污染的加入无疑是加剧了农村环境的压力, 这种现象持续不了几年, 农村地区的经济便会遭到严重的破坏, 再加上农村自身过程中的森林开发和山地开发, 对于农村自然环境是严重的破坏, 而且农村地区本身存在的小型砖窑、小型化工厂、小型冶金厂等等重污染型企业, 这对农村环境的本身造成严重的污染, 所以不良企业家为牟取暴利, 无视工业生产过程中所造成的环境问题, 这所谋取的不是别人的利益, 而是自己后代的利益, 对环境所造的严重破坏, 长期以来将会直接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

部分不法企业家通过将生产基地迁移到农村地区, 认为农村地区的自然环境好, 生态环境自身能够净化工业生产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而且农村地区的自然环境问题, 政府官员监察比较松弛, 如果出现问题, 可以通过疏通关系等手段解决, 这一风气正是导致当前农村地区的自然环境不断被破坏的根本原因。世人都知道, 破坏环境容易, 保护环境困难, 尤其是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进行环境保护问题, 那可不是植树造林种草那么简单。为了在工业生产的过程中做到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必须首先对当前的工作生产工艺进行改善, 之后通过引进新设备、新技术加强对工业生产的过程控制, 并且收集生产过程中的废水废气, 对其进行集中处理, 直到废水废气的参数指标达到了可排放的标准, 由上可知, 企业如果要做到工业生产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必须支付一大笔费用对生产结构设备进行改造升级, 并且在改造的后的生产过程中, 因为加入了环境保护, 生产成本提高了不少, 企业所获得利润大大减少, 部分企业可能因经营不善导致破产或被兼并, 但是大多数的企业家为了谋取的更多的金钱, 通过将工厂迁移到农村、贿赂政府有关人员等等手段继续进行生产, 这种现象是当前我国工业生产过程中常见的现象, 政策在城市中得到了执行, 但是在农村当地政府为了本地的经济发展, 不得不选择与他们合作, 原来的重污染性的生产方式给企业做谋取的利润是巨大的, 很少企业能不为这块”肥肉“所动, 众多企业家都是想尽各种办法避开政府的眼线, 逃避相关的企业的环境保护责任, 而不是思考如何以最小的成本实现企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这并不全是企业经营者的错误, 更多是个人素质以及社会制度等综合原因所导致的结果, 所以为解决当前的环境破坏的严重问题, 首先针对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 政府需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政策, 通过这层规定企业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同时落实将政策命令的执行效果, 确保每一条经济政策都能够执行到国内的最小行政单位;第二:通过加速工业生产的企业结构的转型, 对企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气、废水等物质记性严格的控制, 直到达到排放指标才能够排放到自然环境中;第三:加强国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使得每一个公民都能够加入到自然环境保护的队伍中, 保护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

我国法律并没有对企业该承担多少社会责任这样难以量化的问题做出非常明确地解释。这种法律上的缺失也就无形之中为企业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埋下了隐患, 但要想从法律上对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做出约束性的制定, 企业是否会心甘情愿的接受呢?我们不得而知。或许等到法律完善的那一天, 企业被迫无奈偿还社会债务的面孔会更令国人心碎吧。换句话说, 上升到法律层面上制定条条框框约束企业的行为, 让其为社会责任买单, 本身就是一件令社会悲哀的事情。但是在巨大的利益诱惑面前, 合同的底线是那么的脆弱, 是那么的容易被侵略。底线仿佛是一条小河, 只要越过去就能轻易获得想要的财富。但是, 在越过这条河流的时候, 我们却需要为自己的侵占行为, 对河流的拥有者付出不小的费用。但即便是支付了费用, 河流的拥有者也不会忘记河水污染、生态破坏给自己带来的伤害。这是当前的工业生产给人们的所造成不可磨灭的记忆, 对河水污染、生态破坏, 通过金钱是无法弥补的, 就比如你被人开车撞了一下, 开车的人虽然会赔偿你相应的费用, 但是你对开车的人不会记恨吗?所以对于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的生产开发对于环境的破坏的问题, 确保生产开发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协调发展, 这不仅仅是维护一方人的生存空间, 更是对人类自身的生存空间进行保护, 近年屡屡曝光的浪费资源、破坏自然资源的事件越来越多, 使得企业和环境对立的现象也越来越多, 虽然经过多年努力, 我国企业履行保护环境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 但是也不能完全否认还存在大部分企业保护环境意识还不够高, 许多企业只为了寻求自身利益而损害环境, 从上述的事实来讲, 我国生态环境破坏的原因不仅仅是企业单方面的原因, 如果政府所指定的政策健全, 下属部门能够认真执行的话, 并不会给予不良企业家钻法律空挡的机会, 更不会造成今天的环境问题, 所以对于自然环境的保护, 不仅仅是企业需要做好, 政府人员更是要起到到头作用, 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

企业承担自身的环境保护责任, 保护环境

企业生产是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 是维持社会的运行、发展的重要保证, 但是相对的人类自身的生存威胁而言, 则需要更加重要的自然环境的保护, 所以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这是当前我国经济的发展的第一政策, 也就是可持续发展政策, 而当前企业的应当积极承担自身的应由的环境的保护责任, 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健康。

当前随着我国众多企业的纷纷进行升级改造, 大多数的企业已经采取可持续发展模式, 即循环经济模式, 循环经济模式是当前国际上环境与经济发展的主流经济发展模式, 是当前世界上发达国家的企业发展的主要模式, 目前在德国和日本已经形成相当大的规模, 并且依靠其发展模式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收益, 我国是在2004年开始正式提出”发展循环经济、构建集约型社会“、由劳动力密集型发展模式向传统的粗放型经济模式转变, 以此减缓对环境的污染以及避免资源枯竭的危机。国内外学者将循环经济一致认为是与环境相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 它将经济活动设计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生产流程, 以其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特点与环境和谐达到一致, 成为“物质闭环流动型“生产模式”, 企业采取循环经济模式, 是当前企业承担环境责任的有效的实现途径, 通过倡导生态模式的工业生产, 以实现经济活动发展与保护自然环境行为的有机结合, 缓解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发展的矛盾冲突, 避免在寻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环境效益过程中与自然环境保护发展碰撞, 循环经济模式中的企业通过将上游企业的废弃物变为下游企业的生产原料, 是一种清洁、节约资源的生产模式, 这种生产模式不仅仅是减少生产成本, 降低了环境资源的投入, 更能够实现企业获得利润的同时, 实现了环境保护责任的义务, 所以, 和谐社会视野下, 企业采取循环经济模式使得企业环境责任遵循企业生态化的规律, 有效的实现的企业的环境责任, 使得企业发展、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

随着企业升级改造的同时, 社会发展也在发生的巨大的变革, 人们的价值观念以及消费观念相对于以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人们环境保护的意识不断提高、对健康和用品安全的需求不断加强, 消费者对仅仅追求商品外观或者实用性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当前的众多的消费者首要是关心商品是否达到环保标准, 其次也注重企业的声誉。例如在加拿大某一以企业的产品调查中发展以及结合企业生产的污染调查中发现, 企业的生产活动不仅仅只是获得金钱利益和解决就业问题, 更加应当重视创造更加美好的社会, 乐于为履行社会责任和制造绿色产品而努力, 如果的企业生产产品为非环保产品, 根据调查结果, 明确表明接近80%的消费者会拒绝购买非环保产品, 同时消费者还建议加大对环保型企业的宣传, 履行企业的环境责任, 对于不履行环境保护的企业将会受到的消费者反感, 对履行环境责任的企业应该加强对其企业的宣传, 正确引导消费者消费, 以此加强企业的环境保护责任发展。

企业环境社会责任的意识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股东和投资者的利润需求所促使的, 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制度与企业的各种投资行为挂钩, 多数的投资者都不愿意将资金投入环境不友好项目中, 因为这些环境不友好的项目不仅仅会耗费巨大的资金用于去清洁生产废弃物, 导致项目的利润大大减少, 相对于小型的项目而言, 大型金融机构同样也是因为环境问题原因大大降低准批资金贷款给此类项目的可能性, 对环境不友好型企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 这也加大了个体投资者和大型金融机构的投资选择给予企业压力, 使企业必须履行环境保护责任才能够获得投资者青睐, 在积极层面上促进了企业在经济活动中维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当前循环经济理念不断推广, 使得越来越多的投资企业、个人投资者在进行经济投资时, 对于企业的环境责任板块的信息重视程度将会越来越高, 为此看来对于履行完善的环境责任的企业, 在项目竞争中暗藏着优势, 而企业履行周全的环境责任能换来更多投资者, 是当今的企业转变传统观念, 积极承担环境责任采取各种环保手段维持企业的形象的重要原因之一, 通过提升企业声誉和形象, 获得更多的投资机会, 完全可以把履行到位的环境责任态度看成企业新的发展机遇, 以此来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

我国是文化古国, 文明源远流长, 而在传统儒学文化也赐予了当今企业文化构建以绵延不绝的力量与优秀的养分。孔子提出“仁”的的思想;继而孟子提出“仁爱”和“恻隐之心”, “墨子则主张“兼爱非攻”。在追求人文关怀和道德情义的同时, 要传播儒商精神, 坚持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君子寓意于物、不可留意于物, 一方面敢于为人先, 瞄准商机, 凭借正当手段追求正当的财富, 充实自己的口袋, 富裕自己的脑袋。另一方面, 不管是做人, 还是为官, 还是经商, 都必须要树立自己的准则和标准, 无论什么化境、什么情况下, 都要以不违背做人的准则为底限, 唯有心中有根秤, 才能做好生意, 才能做好人。所以对于一个企业的而言, 不仅是为盈利赚钱那么简单, 一个有责任的企业管理层应该率先树立起环境保护带头作用, 将绿色经营作为企业的内部精神贯彻实施, 同时企业发展所面对的问题要通过客观环境变化趋势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以建立适合企业自身的未来战略长远规划的绿色经营理念, 尤其是针对企业绿色经营现今状况、存在的问题、目标差距等所存在的问题, 不要想着什么旁门左道, 应当通过正确的、合理的、科学的方法进行合理解决, 对与企业需要改变的环节以及改进目标进行综合审查核定, 加强实现对绿色发展战略进行细致的规划的保证。而企业领导层作为企业的经营管理者, 其思想作用影响对于企业发展而言起着主导作用, 所以企业领导层的“绿色”观念意识是企业实现企业环境保护责任的关键, 企业管理层的“绿色”意识可带动整个企业的文化建设, 将绿色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文化精髓。

在企业生产活动过程中, 领导层积极地倡导、对下属阶层组培养发展, 再加上自身的带头作用, 很快的将绿色经营意识贯彻实施到企业实际行动中去, 针对是环境的保护、生态的促进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共组一定要做好, 使得企业内部树立正确资源价值观, 扭转“环境”无价错误观念, 正确的将“环境”纳入资源范畴, 同时将治理环境问题的费用纳入生产成本中, 通过增大生存压力, 迫使企业以及企业员工的具备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 除此之外现代企业家需要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心, 树立环境道德感积极对环境进行保护, 对生态保护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 当前企业发展必须具备环境保护意识。只有加强企业的环境责任感, 才能够使得企业的在积极发展的过程中, 重视生态环境的作用性。下面例子便是企业重视环境保护作用:某公司公司自1975年开始, 通过成立污染治理小组, 并且开通“污染防治支付”计划, 在十年来已经取得了卓越成就, 减少了将近10亿吨有害物质的排放, 并且为企业环境保护处理工作节约了5亿美金的资金, 可见企业环境保护工作不一定会加大企业的发展的成本, 反而会给予企业节约了一笔资金, 还促进企业的形象不断提升, 间接了增加了的企业的隐形财富, 使得企业的获得更好的发展优势, 在市场竞争中具有潜在的竞争优势。

通过上述, 我们可以希望企业能够履行好自身的环境保护责任, 当前不仅仅是国家, 消费者对于企业承担环境保护信息看的极为重要, 众多的消费者都愿意购买绿色产品, 为履行保护义务的企业进行宣传, 这表明企业的发展必须符合当前的可持续发展形势, 积极履行企业自身的环境保护责任, 不仅仅是维护了企业发展, 更是保护了环境, 为企业创造了潜在的竞争优势, 实现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目标。至此希望越来越多企业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甚至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积极保护的环境, 维护生态平衡。

企业领导层作为企业的经营管理者, 其思想作用影响对于企业发展而言起着主导作用, 所以企业领导层的“绿色”观念意识是企业实现企业环境保护责任的关键

篇4:中国企业发展环境

新世纪之初,党的十六大报告就明确指出“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2011年3月发布的“十二五”规划纲要再次坚持了这个论断,“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长期来看,我国经济仍然有保持较快增长的潜力。各方乐观的预测表明,我国经济总量(GDP)有望在2020年左右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

我国产品仍然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出口导向型战略融入全球分工体系,我国成为最主要的全球生产中心,被誉为“世界工厂”,很多产品的产量占和市场占有率都居世界第一。展望未来,随着中国劳动力和土地等成本的不断上升,以及中国自主技术创新的发展进步,中国将在国际市场上日益面临双重的激烈竞争,在低端的劳动力密集产品上面与较低收入国家的竞争,而在中高端产品上面临与发达经济体的竞争。但是,总体来看,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我国产品仍然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优势。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中国制造的产品仍然在国际上具有综合成本优势。首先,中国经历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国内基础设施水平明显改善,优于低收入国家,导致物流成本不高其次,中国特色的体制决定了尽管土地成本不断上涨,但是政府推动经济发展、招商引资以及各地之间竞争的动力强劲,使得工业用地实际成本并不高;再次,中国劳动力的工资水平相对发达经济体较低,与中低收入国家相比可能名义上高,但若综合考虑劳动生产率,按照国际通行比较的单位劳动成本计算,中国仍然在全球非常有竞争力。

第二,经过多年的工业发展和技术进步,中国的制造能力和生产力量具有优势。目前,中国制造产品的技术含量和档次已经明显提升,质量已经较为可靠,汽车、船舶、飞机等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产品成为新的出口增长主体就是一个明证。尽管西方发达国家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纷纷提出“再工业化”的口号,但制造能力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中国业已形成的制造能力优势在短期内不会消失。

第三,中国正在逐渐具备越来越大的人才、技术和品牌优势。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教育规模,也就具备了最大的人才潜在优势:同时几年来我国注重技术自主创新和品牌培养,已经初见成效。通信设备制造业的龙头企业华为公司已经崛起为世界第二的通信设备制造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面临主动转型

虽然我国产品仍然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优势,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经济正处于调整期和闯关期。展望未来若干年中国经济增速可能下台阶和面临的翻越“高收入之墙”的挑战,中国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着主动转型。而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也暴露出我国在经济增长方式结构、产业结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因此,“十二五”规划明确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指出我国经济增长的方式由不可持续向可持续性转变;由出口拉动向出口、消费、投资协调发展转变;由结构失衡型向结构均衡型转变;由高碳经济型向低碳经济型转变;由技术引进型向自主创新型转变;由第二产业带动向第三大产业协调发展转变;由忽略环境型向环境友好型转变。2011年是我国进入“十二五”规划期的第一年,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将是未来较长一段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基本方向。

一是经济增长结构转型。我国经济一直以来都保持稳定的增长态势,但是对投资和出口拉动存在更多的依赖。因此,“十二五”规划中特别强调了要促进经济增长动力向国内消费的转变,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多元化。这一重要调整不仅会使中国企业的国内市场需求量得到提高,极大地促进企业发展,而且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来自国际市场需求不足等带来的贸易风险。在规划和相关政策的导向下,我国企业要开始积极调整经营方向,通过努力发掘国内市场的需求,促进自身的发展。

二是产业结构转型。在继续提升传统制造业水平、提高服务业比重的同时,“十二五”规划特别强调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由于新兴产业涉及的行业领域非常广,某些领域还在国际上有较强的竞争力或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相对较小,而且还有国家政策支持和广阔的市场需求等优势,为相关领域企业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市场空间。中国企业要积极利用这个机会,重塑企业竞争优势,提升企业价值。

三是可持续发展。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和我过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中国企业维持多年的生产要素低成本优势发生转变,技术、信息、人力资源等高端生产要素逐步升级。同时,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中国企业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依靠大量资源的消耗来谋求发展,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依靠低水平工资的劳动力来支撑发展,能源消耗型、劳动密集型的发展模式终将成为过去。我国要积极转变发展模式和资源配置方式,促进可持续发展,以应对成本提高、市场约束和环境保护等问题。

重点产业2012年发展环境的预测分析

汽车产业:

2012年,中国车市仍然处于增长期,但不会再出现“井喷式增长”,增长幅度将趋于平缓,增速有可能出现回落。一是从大的宏观环境分析,2010年中国经济由“超高速”增长转入“次高速”增长,尽管增长幅度放缓,但仍属高速,汽车产业的发展前景仍然乐观。因此。2012年中国汽车产量也将有大幅提高,市场的消费预期仍然更高。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十二五”期间中国汽车产业会以年均10%~15%的增速发展。二是政策环境发生改变,对车市影响显著。2011年以来,国家为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出台的一系列刺激汽车消费的临时政策相继取消,车补范围缩小,北京还出台了严格的限购政策。受政策环境的影响,汽车消费需求增势将会减弱。三是国际经济恢复缓慢,不确定性因素开始增多,将会影响未来一年中国汽车的出口增幅。基于上述四个主要因素。车市增长将趋于理性已是不争的事实。

2012年,汽车企业亟需突破自主品牌含金量不高的发展瓶颈。多年来,中国汽车企业不断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取得了不小的进步,培育了一批自主品牌。但中国汽车企业的自主创新路线或是基于合作应尽的再创新,或是基于海外收购的再创新,尽管在较短时间内,研发水平、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得到了快速提升,也研发出了全新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形成了自主品牌,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零部件核心技术与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零部件研发和设计领域的短板问题难以解决;二是产品质量不可靠,汽车稳定性差;三是监测手段落后,安全性能差。

装备制造业:

装备制造业是中国的传统产业,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在某些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中国只是装备制造业大国,而非强国,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基础制造、关键部件制造发展落后,工艺、流程、管理水平不高,高级要素短缺,产品结构不合理等弊端长期存在。在经济增速快,市场需求旺盛的情况下,装备制造企业良好的经济效益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产业发展的不足。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中国装备制造企业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尤其是步入2011年,世界金融危机仍在延续,国内经济形势发生变化,企业收到市场萎缩和资金短缺的双重压力,利润普遍下滑。

整体看,2012年装备制造业企业的转型升级将涵盖技术、产品、管理、品牌、业态等各个方面,转型升级的趋势可概括为几点:一是加大科技投入,突破关键技术,融入信息技术,实现技术升级;二是优化产品结构,研发基础零部件产品和高端专用产品,形成系列产品,实现产品升级;三是创新运营模式,强化产业集群和产业配套,集成专业服务,再造管理流程,实现升级;四是凝聚高端要素,吸引、培育、留住高素质人才,开发区域品牌,提升知名品牌内涵,实现品牌升级;六是跨入高端领域,培育多领域高端制造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实现业态升级。

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市场和政策的双重作用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在2012年的发展环境将朝着成熟化的方向发展。但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诸多问题,从业企业的的工作重心将从寻求政府支持转向提高发展能力,明确运营模式。

2012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从业企业亟需提高发展能力、明确运营模式。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从无到有,政府的引导和支持至关重要。但在产业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已经明确的情况下,从业企业面临的最大难题已不再是需不需要发展和能不能发展,而是如何健康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个全新的发展领域,从业企业以中小型民营企业为主。在成长初期,需要政府精心培育,一旦步入成长的轨迹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是不行的,必须适应环境,自主发展。

篇5: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发展

动情况

今年以来,XX镇主动作为,靠前服务,强化落实,坚持追问题、解难题、促发展,努力解企业之忧,回应企业之盼,深入推进“三抓三比,十项竞赛”活动。

一、实地帮扶奏响营商“前奏曲”

进一步聚焦问题和不足,突出重点,精准着力,切实让基层、企业和群众感受到营商环境建设带来的新变化。一是高度重视,强化领导。XX镇辖区共有5家规模以上企业,43家限额以上零售业,分别挂钩12名领导班子成员及6名干部,结合一线干部考核,要求一家一家走访、一家一家分析,摸清企业经营困难的原因,帮助协调具体问题。并且每周一早上召开结对帮扶工作座谈会,总结一周开展的工作,了解各班子挂钩帮扶企业进度,交流工作经验,对于解决不了的问题统一汇总,由主要领导出面协调,不断深化结对帮扶工作的开展。今年来共协调解决企业资金、人才问题123条。二是正面宣传,舆论引导。积极利用QQ、微信、微博等多种渠道和手段开展营商条例宣传,并通过免费发放惠企政策宣传册1500册、悬挂政务公开条幅35条,大力宣传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成果,注重舆论引导,努力构建“营商环境,人人有责”的氛围。同时,着力巩固创城、创卫成果,实施文化建设行动,提升公民素质,弘扬漳州 1

优秀精神,形成多元包容、特色鲜明的城市文化形态,为营商环境建设奠定扎实的人文基础。三是全面帮扶,成效显著。以全市首家易维通电子商务创业园为平台,加快电商发展,把食品、饮料、钟表等行业重点推送上线,推动易维通与阿里巴巴国际事业部、省医科大、闽师大等高校倾力合作的“互联网+外贸”创新创业基地启动,目前已吸引省内10家外贸企业,先后培育了创业团队7支,创业人数达100多人。

二是政策帮扶吟唱营商“协助曲”。

牢固树立优化环境抓长期、长期抓的意识,放眼长远,从体制机制建设和长效管理的角度,多算“全局账”“长远账”,努力从根本上提升软环境建设的层次和水平。一是兑现企业帮扶政策。积极将各级企业相关惠企政策宣传到位,帮助企业解读到位,及时兑现奖励扶持政策。为推进工业生产首季“开门红”工作,确保工业经济稳定增长,帮助漳州裕兴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金盾橱柜家具制造有限公司、漳州市龙文区富泰化工、奥峰科技4家企业,兑现工业经济稳定增长奖励政策40万元。鼓励指导漳州盛元雷克萨斯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福建创虾米商务科技有限公司等9家限下企业在达到限上规模时,及时按统计制度规定转为限上企业,并帮助兑现企业奖励政策36万元。二是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积极配合市区东移战略,加快福晟房地产、福隆房地产、毅达新城、蓝湾香郡、国贸润园等项目的建设进度,繁荣我镇的房地产业,聚集人气。积极 2

发展保险、金融、中介、社区服务等现代服务业,进一步加快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信息等市场要素市场的培育,激活新的消费增长点,逐步提高城区的综合服务功能。三是扶持本土企业发展。继续鼓励东方食品、裕兴果蔬等食品行业开发新产品,努力争创国家级、省级品牌,抢占市场份额。跟踪扶持同裕食品、闽之味食品等临界规模食品企业,加快应用专利技术、开展质量体系认证、注册商标、申请专利等工作,促其早日进入规模企业行列;做强家具建材业,引导尧富家具、悦丰家具、德东家具、富山工贸、福泰木业、金田水泥等企业积极应对市场变化,主动对接国内外市场需求,加强市场开拓和技术改造步伐,提高市场竞争力。

三是强化廉政狠抓营商“最强音”。

坚决整治为官不为、为官乱为、懒政怠政等损害营商环境的突出问题,严厉查处刁难企业、“吃拿卡要”等行为,以严肃问责倒逼职能部门履职尽责。一是明确政商界限。坚决落实中央、省、市、区委关于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的部署要求,不断增强抓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坚持从严治党,把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落到实上、管到位上、严到份上,严格明确政商交往的界限尺度。二是强化干部管理。定期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分析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形式,并提出指导性意见。要求镇干部职工工作中、生活中坚持以身作则,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监督,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3

发挥好廉洁从政带头示范作用。三是从严监督管理。要求镇纪委依法从严,切实加强监督、执纪、问责,针对我镇重大建设项目多、资金投入大的情况,要求镇纪委全程跟踪监督,在加强源头防范的同时,突出重点领域防范,加强对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的监督管理,聘请党风廉政监督员12人,政风行风评议代表13人,构建镇、村两级纠风工作网络。

XX

篇6:企业发展和环境的调查问卷

企业的宗旨市场占有率知名度销售方向 主要作用,对国家发展的作用,企业的未来目标,大概的计划和蓝图,职工的工作热情 如何让职工与公司达到一个和谐相处一家人的?企业领导是如何关心基层职工的工作和生活?基层员工是如何向上级表达自己的意愿?公司都专门做了哪些有效的措施和举动?公司是怎样招贤纳士的以此来提高企业的创新和竞争力的在企业的自主研发方面是投入程度多大?据了解你们的客户消费满意度是非常的高并且你们也是非常重视客户的满意程度 那你们是如何提高自己信誉和知名度的?能源来源包括人力物力机械的利用率先进程度耗能大小,主要废料有哪些?处理方措施是什么,厂里是否有回收利用的设备,回收效益如何?为国家节省了多少资源创造了多少经济效益?国家现在对环境的保护非常重视,企业是如何从以经济为主向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为环境保护做了哪些举措,根据国家的政策咱们企业是如何做出积极响应的?能否说一下咱企业都获得了哪些比较光辉的荣誉大概说几个。一个企业越大承担的社责任就越大,企业是怎样回报社会的。在余热处理方面咱企业是如何完善的?.

上一篇:公平价格思想研究的论文下一篇:封存在记忆深处的童谣五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