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2022-08-04

第一篇: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推动城乡一体化促进和谐(大全)

文章标题:推动城乡一体化促进和谐

近年来,我们牢固树立百强县理应率先突破就“三农”看“三农”的意识,加大统筹发展力度,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召开后,我们迅速启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城乡统筹、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总体思路,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新胶南为理念,

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工业主导、集群带动,推进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

突出工业主导地位,坚持组团式布局、集群化发展,构筑形成了城乡一体的产业发展体系。全市国民经济总量的60%、地方财政收入的75%、税收总额的80%以上来自工业。

——搭建产业集聚平台。规划开发了临港产业加工区、董家口重工业、灵山卫造船、王台纺机物流“四个产业基地”,统筹城乡产业发展。通过狠抓招商引资,引进了中国铝业集团再生铝、海尔600万台/年家电生产基地、美国普洛斯物流、德国蒂森克虏伯风力发电设备等一批内外资大项目,成为胶南最大的产业承载平台。其中临港产业加工区累计引进项目总投资200亿元,已完成投资50亿元,建成、在建工业厂房建筑面积180万平方米,吸纳1.8万人就业。今年园区实现销售收入可突破100亿元。

——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实施产业集群战略,扶持大企业将配套产业向农村转移、辐射,延伸生产链,壮大机械装备制造、食品与药物、家电电子、橡胶化工、船舶汽车、钢铁及有色金属“六个产业群”,带动镇村发展配套企业1500多家。以隐珠镇泰发集团为龙头的手推车制造企业达到350多家,吸纳农村劳动力1.3万多人,是全省十大特色产业群之一,产品占世界市场的份额达到30以上。通过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近三年带动发展各类家庭工厂30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11家,达到570家;全市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64家,过10亿元的4家,过30亿元的2家;税收过千万元的49家,过百万元的238家。

——壮大高新技术产业。以生物制药、新材料、电子科技三大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加大政策扶持和招商引资力度,去年落实科技三项经费2140万元,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东海药业公司被列为国家微生态药物产业化示范基地,拥有4个863计划项目。明月海藻集团被列为国家海洋研究中心产业化示范基地、国家863计划成果产业化示范基地,企业技术中心被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海藻加工生产基地,海藻酸盐生产能力跃居世界第一位。琅琊台集团衣糠酸生产能力达到1.5万吨,位居世界第一。目前,全市有8个项目涉及国家863计划,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6家,2005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21%。

组团发展、以城带乡,推进城乡建设一体化

坚持规划先行、组团发展,统筹城乡公共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环境面貌,让生活在郊区的农民比城里人更有幸福感。

——优化城乡规划布局。立足融入大青岛、建设新胶南,聘请国内外知名规划专家编制新一轮城市总体发展规划,已被山东省政府正式批复,未来将建成规划控制区面积384平方公里、人口过百万的青岛西海岸都市新区。依据城市总体发展规划,制定实施“东接、北扩、南展”城市发展战略,加快开发建设市区、灵山卫、泊里、王台四个城市组团,形成多点带动格局,辐射带动13处镇429个村加快推进农村城市化。

——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累计完成投资50亿元,抓好功能性、网络化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了国家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完成了农村电网改造、农村社会化吃水、滨海交通公路建设、204国道拓宽改造、“同三”高速公路建设等工程。全市81的村通自来水、77%的村通柏油路、村村通有线电视和电话。今年探索建立“户集、村收、镇运、市处理”的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系统,实施村级污水集中处理系统和农户沼气池建设试点工程,带动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

——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市财政安排4000万元首批抓好50个试点村建设。在建设方式上,借鉴韩国经验,政府补助水泥等部分建筑材料,由各村组织实施,抓好整治排水设施以及街道硬化、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工程。其他村重点借鉴海青镇大陈村开展“送你三颗幸福树,清走门前三大堆”、宋家岭村“搭上葡萄架、幸福我的家”活动的做法,加强环境卫生整治,集中清理“三大堆”,开展造林绿化,改善村容村貌。铁山、隐珠等10处镇荣获“全国环境优美镇”和“山东省环境优美镇”称号。设立2000万元库区移民村专项扶持发展基金,力争用5年时间解决库区移民村生产条件差和贫困落后问题。

富民优先、扶持创业,推进城乡就业一体

坚持把就业作为民生之本,创造条件引导农民打工谋发展,创业促致富,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近两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均在12%以上。

——以工带农推进农业产业化。狠抓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引进、培植力度,全市食品加工企业发展到120多家,其中华菱、康大5家龙头企业列入国家开发办重点扶持的产业化经营项目。

市经济开发区食品小区集聚30多家食品加工企业,形成了一个外向型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群。去年完成农副产品出口额1.5亿美元。依托龙头企业带动,全市“订单农业”发展到23万亩,深海抗风浪网箱达到806个,成为长江以北最大的深海抗风浪网箱养鱼基地。近几年年均新造林10万亩,达到96万亩,实现人均一亩多林,已成为农民持续增收的“绿色银行”。

——以工促农加快转移劳动力。一方面,通过发展壮大镇驻地经济,培植发展二三产业,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促使农民就近转移。泊里镇通过引进建设全省最大的乡镇购物超市,年营业额近4000万元,镇驻地提供就业岗位4000多个。另一方面,抓好在职农民工再培训,提高农民转岗就业能力。近几年,市镇每年拿出1000万元,采用“订单式培训、菜单式教学、递进式就业”模式,免费培训农村劳动力,年均培训农村劳动力2万人以上,全市80的青壮年劳力实现了就业转移。

——放活发展“创业经济”。一是抓住水、电、路、通信、技能“五个要素”,市财政三年累计投入5亿元,为农民创业创造条件。二是大力发展农村中介组织,为农民创业提供机会。三是抓好信用社和供销社“两社”建设,为农民走向市场提供服务。近几年,全市年均新增农民创业“小老板”5000人,年均新增个体工商户2万多户。

以人为本、城乡统筹,推进城乡社会发展一体化

加大公共财政投入,统筹发展城乡社会事业,着力构建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济的社会保障救助体系,保证让大多数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实施了城乡困难家庭医疗救助、教育补助、生活救助等10项社会救助制度,形成了覆盖全市2万名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体系。今年市财政安排3800万元,建立推行了覆盖10万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开工建设“老党员之家”,对建国前孤寡老党员实行集中供养。

——巩固提高农村教育。全面落实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市财政年均安排2亿多元用于发展城乡教育事业,实现了农村教师工资统筹发放、中小学公用经费全额纳入财政预算,为农村小学生统一配设85辆班车,全市高中段入学率达到95.7%,基本普及高中段教育。职业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在校生达到5.5万人,其中民办学校黄海职业学院成为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典型学校。今年再新建改建50处农村幼儿园,提升农村学前教育水平。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收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课本和寄宿生活费补助。

——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将农民合作医疗筹资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50元,全市95的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达到7000万元,累计为农民报销医药费3650万元。今年市财政安排4000万元用于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实施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建立镇卫生院医务人员社会保障制度,对村医实行补贴,对农村部分常见疾病实行单病种限价管理,逐步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繁荣农村文化事业。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利用市场手段,在镇驻地和中心村建成一批集连锁超市、中介服务、农民教育、科普宣传、党员活动、村民文化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农村公共服务中心。扶持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举办了包含丰富文体活动的琅琊文化周和杜鹃花会,投资3000万元建设隐珠农民文化艺术中心,培植形成了张家楼达尼画家村、大珠山高裕画苑、大村龙马画院等3个特色文化村。其中张家楼镇大泥沟头村拥有画师500多人、年出口油画作品3万件、实现出口创汇200万美元,被文化部命名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执政为民、干群联动,构建新型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

结合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途径和办法,促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由行政命令型向服务合作型转变,构建起了新型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

——坚持把“第一时间”交给群众。给予农民,不仅要给钱给物给政策,还要给感情,让基层干部带着感情去贴近群众。我们在全市组织开展了把“第一时间”交给群众主题实践活动,要求党员干部在群众迫切需要提供帮助的时候出现在“第一现场”,在“第一时间”掌握社情民意,在“第一时间”为群众排忧解难,真正承担起为民服务的持久责任。建立实施了“第一时间”公开接待群众来访制度、便民服务“直通车”等制度,使党的先进性在为民服务的实践中得到充分体现。

——推行村级组织“四权”决策机制。建设新农村,不仅要让群众吃好饭,还要让群众说了算。为此,探索推行了村级组织“四权”决策机制。对村级重大事务,党组织行使决策组织权,村民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行使表决权,村委会行使实施权,群众及上级组织行使监督权,进一步强化了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保障了群众权利,从制度层面消除了干群矛盾,促进了农村和谐。

——培育社会主义新型农民。把加强农民教育贯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始终,坚持在给予农民的同时教育农民,在教育农民的同时组织农民。坚持城乡联动,突出发挥共青团、妇联、工会等群团组织和农业、科技、文化、卫生等职能部门的作用,利用“农民教育月”,组织机关干部深入开展“以讲促学、以学促干”到基层等活动,全方位渗透对农民的教育,教育引导农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建设美好家园。深入开展文明镇、文明村和五好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建立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长效机制,倡导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塑造了文明向上的社会风貌。

《推动城乡一体化促进和谐》来源于,欢迎阅读推动城乡一体化促进和谐。

第二篇:统筹城乡人才开发 促进城乡一体发展

翠屏区委组织部副部长、人事局局长、徐明友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确定了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总体战略,翠屏区作为宜宾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同时也是全市唯一的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机遇。当今时代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实践表明,谁拥有了一支观念超前、敢闯敢拼、善打硬仗的高素质人才队伍,谁就能够赢得主动、抢占先机,实现率先发展。翠屏区要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城乡人才资源,科学开发、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实现人才资源向发展资本转化,人才优势向竞争品牌转化,切实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一、转变观念,从思想意识上为统筹城乡人才开发营造氛围

在新一轮发展战略机遇期,谁在人才工作上快人一步,谁就能抢占发展的制高点。因此,我们要从更高的战略层面充分认识统筹城乡人才开发的重要性,牢固树立紧迫意识和忧患意识,紧密联系实际,采用各种方法培养人才、吸引人才、聚集人才,使翠屏区真正成为集才的“磁场”、创业的“乐园”、发展的“热土”。

(一)树立城乡人才一视同仁的科学观。传统的人才观,仅仅把人才限定在具有一定职称和学历的人群,而广大有一技之长的农村人才、技能型人才则被排除在外。这样的人才观,显然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统筹城乡人才开发,必须要转变观念,牢固树立“只要能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作贡献的都是人才”和“人人都可以成才”的科学人才观,自觉将农村人才、技能型人才、社会工作人才和企业人才纳入人才工作范畴,实现城乡人才、体制内外人才协调发展。

(二)树立城乡人才齐头并进的发展观。传统人才工作重城市轻农村,城市人才队伍发展迅速,农村人才队伍发展滞后。统筹城乡人才,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增强城乡统筹意识,树立区域观念,转变城乡二元分割的思维模式,打破城乡人才的封闭格局,把城乡人才工作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不人为设置体制性障碍,做到思路谋划“一盘棋”,制度设计“两相益”,工作推进“两手抓”,努力实现城乡人才整体推进。

(三)树立城乡人才共促发展的开发观。要切实改变“就人才抓人才”的现象,按照“围绕发展抓人才,抓好人才促发展”的思路,把统筹城乡人才开发工作紧密融入城乡统筹发展的全过程和各环节,使城乡人才资源开发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围绕城乡统筹发展,配置基层人才,把人才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人才活力转化为发展活力。

二、大胆创新,从体制机制上为统筹城乡人才开发提供保障

要在全区《十一五人才规划》的基础上,立足全区实际,把乡村人才、基层人才和各类社会人才纳入人才规划范围,建立统筹城乡人才开发的政策体系,打破城乡人才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人才开发政策一体化,逐步形成城乡之间平等竞争、均衡发展的良性机制。

(一)完善人才投入机制。要健全完善以政府适当投入为引导、用人单位投入为主体、社会各方出资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探索设立统筹城乡人才开发的专项基金,并逐年加大投入力度,用于培养城乡人才,引进紧缺、急需人才,资助城乡人才进修学习,从事项目研究等。加大对农村人才培训、选拔、表彰力度,研究制定项目、资金等向农村优秀人才倾斜的措施办法。

(二)完善人才评价机制。要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鼓励各类人才创新、创业,弘扬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城市精神,营造人人创业的浓厚氛围。要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和正确的政绩观,人才评价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要对现有人才评价体系不断修改和完善,逐步形成党政人才重在德才兼备、群众认可,经营管理人才重在市场认可,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重在社会和业内认可的评价机制,建立以工作业绩为重点,由品德、能力、知识等要素构成的各类人才评价指标体系。

(三)完善人才保障机制。要探索建立重要人才、领军人才的政府投保制度。适应人才竞争的新情况新特点,搞好“一站式”服务,为流动人才入户、调动、档案挂靠、职称评定、出入境管理等提供多层次、多元化、全方位的服务,实现人才进入的“零障碍”。建立高级人才定期疗养、体检和学术休假制度。大力宣传各类人才的创业活动,宣传城乡优秀人才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树立“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风尚,积极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氛围。

三、整合资源,从队伍建设上为统筹城乡人才开发注入活力

要紧紧围绕区域经济发展,切实掌握和严格遵循人才培养、引进、开发的客观规律,创新人才资源开发模式,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基层人才队伍。

(一)大力培育人才资源,不断提高人才素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充分依托党员教育中心、农广校和职业技术学校等各级各类优势资源,不断加大城乡各类人才的培训力度,实现城乡人才培训资源共享。按照依法行政、群众信赖的要求,加大公务员初任和任职培训力度,广泛开展以公共管理、公共政策、公共服务为核心内容的培训,鼓励公务员在职攻读MPA,不断提高公务员依法行政和公共服务的能力。按照业务精湛、服务“三农”的要求,聘请专家集中授课、案例分析、现场示范,不断提高基层专业技术人才业务技能。按照科技引领、示范带动的要求,开展农村人才实用技术培训,组织协调国内外农业专家、学者和科技人员有针对性地开展项目培训,建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示范基地,采取“一帮一”结对帮扶等形式,不断提高农民致富能力。按照掌握技能、发挥所长的要求,充分利用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资源,大力开展实用技能培训,不断扩充技能型人才队伍。按照面向市场、发展经济的要求,通过外派学习、短期培训、专题培训、MBA教育和对口联系重点企业等形式,不断提高企业经管人才把握和运用市场经济规律发展经济的水平。

(二)合理配置人才资源,不断充实人才队伍。结合全区基层人才队伍现状,切实加大基层人才引进力度,营造一支结构合理的基层人才队伍。要坚持“凡进必考”,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充实基层公务员队伍和基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要进一步拓宽视野,以“海纳百川、广纳群贤”的宽广胸怀,广开门路,招贤纳才,大力引进适应我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着重为工业经济、农业产业、商贸流通、旅游服务等重点产业引进紧缺、急需人才;按照构建现代农业、促进城乡教育、卫生事业统筹发展的要求,加大涉农专业技术人才、基层教育卫生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力度;要继续大力实施“三支一扶”和“一村(社区)一名大学生”工程,并适时面向社会公开招考社区工作者,不断充实基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三)科学使用人才资源,不断激发人才活力。吸引人才,培养人才,说到底是为了更好地使用人才,这也是人才开发的根本目的所在。统筹城乡一体化,要打破地域、行业、身份的界限,促进城乡人才双向流动,更要以“不拘一格”的姿态,用事业、待遇、感情留住人才,充分发挥人才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的作用。要全面推行竞争(聘)上岗,通过上挂锻炼、下派任职等形式,加大机关与基层人才的交流力度;要不断改进和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办法,探索以服务对象、受益群众参与考核的评价机制,对群众公认度高、工作能力强、工作实绩突出的人员,在政治上、待遇上、情感上适当倾斜;要通过评选和表彰农村优秀人才、大力宣传农村优秀人才等方式,加大对优秀农村实用人才的关心和扶持力度,落实相关待遇,并优先充实到村级班子;要通过开通职称评审“绿色通道”,为农村实用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社会工作人才评定职称等级,授予资格证书,有效激发创业热情;严格按照政策落实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工作相关待遇,加大从基层录用公务员力度,促进社会工作人才和谐发展。

四、转变职能,从公共服务上为统筹城乡人才开发搭建平台

要建立统筹城乡人才开发的公共服务平台,将人才信息、人才培训、人才招聘、人才就业指导等公共服务平台向农村延伸,在公共资源运用上平等开放,使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实现城乡人才公共服务体系一体化。

(一)建立人才信息共享平台。要加快对农村人才市场的培育发展,充分发挥农村人才市场在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和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以省、市级人才市场为龙头,县、区级人才市场为主干,乡镇级人才服务机构为依托,辐射整个农村的人才市场体系。建立起集规划、配置、开发、培训、交流、使用、服务、推广功能为一体,上联城市、下伸农村,适合新农村建设等功能于一体,与城市人力资源市场相贯通的农村人才市场服务网络。加快建设涵盖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的人才信息管理系统,吸纳未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进入人才库,不断提高人才服务水平。

(二)建立人才发展共享平台。要加强人才开发载体建设,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创办产学研中心、科研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加强工业园区和职业教育创业园区建设,制定和完善吸引国内外各类人才的优惠政策,把园区建设成为对各类人才具有强大吸引力和承接力的高密度平台,吸引更多的人才来创业。

积极争取上级支持,以园区为依托,以项目为载体,以整合资源、集中扶持为手段,大力推进创新型人才创业示范基地建设,建立区域共享的毕业生实习创业基地。

(三)建立区域人才共享平台。要推进区域人才互动开发,为发挥各类人才的作用提供更大的空间和舞台。要加强与发达地区的合作,加强对劳务输出机构的建设与管理,进一步疏通沿海地区和海外输出人才、劳务的通道。要以川南人才市场为依托,加强与川南地区人才开发合作,在人才培养、人才人事公共服务、人才人事理论研究等方面开展合作与交流,形成广纳群贤、人才智力竞相涌流的人才开发工作新局面。

第三篇:以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发布时间:2012年06月29日 07:38

来源:人民日报作者:李文慧

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途径。在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河南省南阳市围绕如何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进行了积极探索。深刻认识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创新发展理念和模式。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比较,有五个特点:一是把新型农村社区纳入城镇体系,统筹城乡产业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劳动就业、社会管理。二是产城互动,坚持以产业兴城镇、依城镇促产业,同时依托新型农村社区转变农村生产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三是严格耕地保护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注重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四是破除农民进城的体制性障碍,使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待遇,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五是以人为本,融合城市现代文明和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开放包容、和而不同、尊重差异、多元一体的新文化,为工业和农业现代化提供文化条件。目前,南阳市发展已进入工业化和城镇化双加速期。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都需要空间,而城镇化本身就是城镇空间拓展的过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都对土地具有刚性需求,这成为当前制约南阳市发展的突出困难。破解这一难题,必须创新思维,从提升空间使用率上寻求突破。这就对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提出了紧迫要求。

坚持中心城市、县城、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联动发展。一是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把新型农村社区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和农村发展的增长点。坚持有利于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民就业的原则,综合考虑交通条件、历史沿革、生态环境、居住习惯等因素,采用城镇带动型、园区辐射型、特色产业型、村庄合并型等建设模式,分期分批将行政村整合为新型农村社区,让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享受和城市同等的社会服务。二是做大做强中心城市。深刻认识南阳市具备建设省际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独特区位优势,紧紧抓住筹备第七届全国农民运动会、新区建设、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等机遇,全面实施中心城市振兴工程。三是加快县城和小城镇建设。以县城为依托,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做强产业支撑,提高综合承载能力,促进农村人口就近转移就业。

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科学规划,破解资金、土地等瓶颈制约,保障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快速推进。首先,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无论选择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地点,还是发展产业,都将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首位。实施环境“面源治理”工程,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低碳经济,打造绿色水源地,努力走出一条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之路。其次,推进新型城镇化涉及产业布局、村庄撤并、基础设施、社会保障、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住宅建设等领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科学规划、谨慎决策、量力而行、分类指导、合力推进。第三,拓宽筹资渠道,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市、县财政出资作为引导资金;积极整合各项涉农资金,集中用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协调金融部门加大信贷力度,探索通过土地、房产抵押等办法加大对农户建房、新型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支持力度;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发动农民自己量力投入,多渠道解决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资金问题。第四,认真研究、灵活运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土地置换和土地综合整治等制度措施,最大限度挖掘农村土地潜力,多举措解决新型城镇化用地矛盾。

(作者为中共河南省南阳市委书记)

第四篇:关于坚持城乡统筹促进城乡一体化加快农村城镇化的专题调研报告

关于"坚持城乡统筹,促进城乡一体化,加快农村城镇化"的专题调研报

发布时间:2014-3-24信息来源:北京市人大常委会门户网站

市人大常委会促进城乡一体化专题调研组

一、我市实现农村城镇化的主要路径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市农村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从2000年到2009年十年间,郊区乡镇建制从214个(67个乡、147个镇)减少到182个(40个乡、142个镇),行政村从4044个减少到3950个;全市农业人口从346.8万减少到273.9万,减少了72.9万,非农业人口从760.7万增加到972万,增加了211.3万;据有关部门统计,十年来,北京郊区县城镇化水平由

55.4%上升到81.4%,提高了26个百分点。

在坚持城乡统筹、促进城乡一体化的思想指导下,我市农村城镇化坚持多主体推进,形成了不同的实现路径:

第一,以城市中心区建设为动力,带动了城乡结合部地区城市化。从1994年试点到1998年大面积实施,我市进行了第一道绿化隔离带工程建设,完成了128.1平方公里的土地绿化,按照城市规划,162个村完成了部分或整体拆迁,20万农民融入了城市。朝阳区抓住绿化隔离带地区建设机遇,十年间实现绿化62.5平方公里,新建农民新村和商品房1031万平方米,6万农户、13万农民搬迁上楼;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绿色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得到了健康发展,形成了欢乐谷、798文化艺术区、赛特奥莱、高碑店古家具一条街等新型产业集群,增强了可持续发展能力。2008年,以北京举办奥运会为契机,朝阳、海淀、丰台、顺义等区县围绕奥运工程建设,对一批村庄实行了拆迁改造,农民搬迁上楼,并得到了妥善安置。2009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市政府实施了土地储备工程,约80个村庄和6万户农民通过土地储备融入了城市。

第二,以城市功能区建设为动力,带动了农村城镇化。近年来,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实行了东扩和西扩工程,带动了大兴区、通州区部分农村的改造,加快了区域内城镇化进程。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区"未来科技城"建设和朝阳区CBD东扩将使区域内的城市化步伐明显加快。

第三,以重大产业项目建设为动力,带动了农村城镇化。近年来,首都国际机场东扩、现代汽车生产基地建设、举办花博会等重点项目建设带动了顺义区的城镇化进程。据顺义区统计,通过以上三大工程带动,13个村庄实施了拆迁,近2万农民搬迁上楼,融入了城镇。

第四,以城乡结合部50个重点村建设为动力,带动了农村城镇化。为了彻底改善城乡结合部地区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市委、市政府按照广大农民的意愿,做出了加快50个重点村建

设的决策,刘淇同志亲自深入到海淀区大北坞村、唐家岭村和朝阳区大望京村进行专题调研和现场指导,有力地推动了这项工作的进展。未来两年,随着50个重点村城市化建设的完成,将这些地区的面貌将发生明显变化,12.3万农民将融入城市。

第五,以新城和小城镇建设为动力,带动了农村城镇化。2005年以来,按照《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的要求,北京正在建设顺义、通州、亦庄等11个新城,实施以新城、重点镇为中心的城镇化战略。在新的总体规划指导下,按照疏散中心区人口和功能、聚集新的产业,带动区域发展的功能定位,新城和重点镇基础建设资金投入成倍增长、城镇建设速度迅速加快。延庆县以一城四镇为重点,带动产业集聚和人口集聚,一城四镇集聚人口17.2万人,占全县人口的60.3%。通州新城建设,按照规划城区面积将由42平方公里扩大到85平方公里,城市人口将由目前的36万增加到90万。

第六,以农民自主进行的旧村改造为动力,带动了农村城镇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市涌现出房山区韩村河村、昌平区郑各庄村、丰台区南宫村、通州区大稿村等一批农民自主开发、自主建设,完成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典型。近年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又出现了朝阳区高碑店村、何各庄村,丰台区草桥村,平谷区挂甲峪村,延庆县小鲁庄村,密云县蔡家洼村等一批新的典型。这些村庄的农民虽然没有进入城市,却在不离土不离乡的情况下,过上了城市人的生活。

实践证明,以上六条不同的路径,虽然推动的主体不同,但只要遵循规律、把握时机,充分保障和实现农民的合法权益,就能够逐步迈向城市化(或城镇化)。一批成功的典型为我们推进城市化(或城镇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二、我市实现农村城镇化的基本经验

第一,在指导思想上,坚持城乡统筹,把农民有机融入城市作为农村城镇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农村城镇化的核心问题是农民问题。从典型经验看,凡农民权益得到有效保护的,城镇化进程就比较顺利;以透支农民权益为代价,盲目追求城镇化,就会遗留下一些难题,甚至引发社会不稳定。朝阳区崔各庄乡大望京村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上世纪80年代以来,大望京村曾多次经历征地转居转工,但由于对农民补偿过低,社会保障、就业等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使得矛盾越积越深,成为社会治安状况复杂、环境卫生脏乱的重点村。2009年2月,朝阳区以环境整治为切入点,坚持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作用相结合,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维护农民利益与发展集体经济相结合,通过统一规划建设、定向腾退安置、培育产业支撑、推进配套改革等综合措施,仅用28天时间就完成了25.2万平方米农民房屋的拆迁腾退,未出现一户上访或强拆。目前,大望京村农民转居转工、大望京商务区规划设计和大望京公园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农民定向安置房已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通过城市化改造,大望京村2998名户籍人口实现了有资产、有住房、有产业、有就业、有保障,维护了农民权益。同时,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社会环境明显改善,实现了城市化目标。

第二,在发展途径上,坚持产业带动,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实现了农村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农村城镇化绝不是简单的农民上楼、建设居住点,应遵循以产业化带动城镇化的规律,实现可持续发展。顺义区坚定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在全区范围内,通过主导产业布局,建成了天竺综保区、空港经济开发区、林河经济开发区、空港物流基地、北京汽车生产基地、国门商务区等各具特色的产业功能区,形成了顺义新城的功能组团,为顺义区的城镇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产业支撑。新型产业功能区的建设,增强了顺义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以当地农民就业为核心的经济政策的实行,加快了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逐步淘汰落后低端产业,有效地控制外来流动人口,形成了与新城发展和新型产业结构相适应的人口结构,走出了一条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的新路。

第三,在制度安排上,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了农民的主体作用。实践证明,上世纪90年代以后进行的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是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的制度基础,其效果在农村城镇化过程中体现得越来越明显。丰台区从1993年开始推进乡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目前已基本形成产权明晰、管理民主的新型集体经济体系,全区12.1万农业人口,有12.6万农民(有的农民已转居)成为新型集体经济组织的股东,人均量化集体净资产2.7万元;产权制度改革使集体经济组织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资产总额达到363亿元,其中净资产132亿元;农民成为股民后,年人均财产性收益在3000元以上,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比改革前增长了4.5倍。

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已成为实现农民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经济依托,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民成为了有资产的城市居民。

第四,在政策设计上,坚持惠民取向,切实维护了农民的合法权益。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集体土地和农民住宅直接关系到农民的财产性收益,是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的关键点;社会保障和就业直接关系到农民的长远生计,也是实现农民利益的关键点。从典型经验看,他们都较好地解决了这两个关键问题,从而使农民融入城市之后,生活水平不下降,长远生计有保障,可持续发展有动力,社会和谐有基础。朝阳区高碑店村属于典型的城乡结合部,上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京沈铁路、京通快速路、华能电厂、污水处理厂等重点项目建设,大量集体土地被征用,高碑店村逐步演变成一个"有农村无农地、有农民无农业、有身份(农转居)无工作"的"三无"村。2006年,高碑店村被列为全市新农村建设试点,开始进行旧村改造。他们以农民现有宅基地为基础,通过统一规划、宅基地置换,以集体投资基础设施、农民投资自建住房的形式,建起了具有千年古村特色的新社区,农民住上了一二层为底商、三层自住的楼房。调研组走访了一个农户,户主的三层楼房建筑面积400多平米,一二层商铺出租,年收入20万元左右;三层自住用房是水电气热齐全的公寓式住宅。被访问的住户对旧村改造赞不绝口,安居乐业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村党支部书记支芬同志还算了一笔账,这个拥有3200户村民的村庄,如果按照政府征地拆迁安置上楼,粗算起来需投入40多亿元,而村集体和农民自主改造建设,政府只在基础设施上补贴了4亿元。朝阳区在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上,采取了与城镇居民社保接轨的政策,使农民融入城市以后,享受到了与城镇居民相同的社会保障。

三、关于推进农村城镇化的几点建议

第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刻理解城乡统筹和农村城镇化的内涵。党中央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其实质是解决城乡发展不均衡、城乡差距过大等问题,城市发挥带动、反哺作用,农民发挥主体作用,综合运用政府、社会、市场等多种力量,推进农村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实现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进而形成城乡发展良性互动的一体化新格局。在推进我市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必须要牢牢把握城乡统筹和农村城镇化的内涵,切实在土地征占、房屋拆迁、就业安置、社会保障等方面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走出一条符合首都特点的农村城镇化道路。

第二,充分发挥农民在农村城镇化中的主体作用,切实保护农民的正当权益。从典型经验看,以城市扩张带动的农村城镇化,政府发挥了主导作用,建设周期短、面貌改善快,但政府支付的建设成本较高,农民也容易产生依赖心理。在调研中,有一个纳入50个重点村建设的村支部书记为旧村拆迁做了一个48亿元的大预算,当我们向他询问资金来源时,他很坦然地说,"这件事区长和上级签订了责任书,他们着急,我们不急。"要处理好这一对矛盾,关键是把握好实现城市目标与实现农民利益的结合点,各级政府不能以透支农民权益为代价追求农村城镇化,而是要加强对农民的教育,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引导他们不在正当合法利益之外寻求其它利益。农民自主进行旧村改造,是实现农村城镇化的可行路径,农民主体作用能充分体现,建设成本相对较低,但需要经历一个集体经济发展积累过程,才能从量变到质变,完成旧村改造的周期一般在十年以上。目前,一批农村具备了自主改造的条件,建议政府在禁止违章建筑和小产权房的同时,"堵邪疏正",制定旧村改造的鼓励政策,把农民追求城镇化的积极性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在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农民正当权益是否得到保护是衡量政府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从我市的实际情况看,就是实现"一变四有三进",即:随着农民集体土地性质功能的变化,使农民有住房、有新兴产业、有稳定就业、有新型经济组织的股权,进入与城市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进入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范围、进入股份合作制的新型经济组织。

市人大常委会促进城乡一体化专题调研组

(2011年3月 《北京人大》)

第五篇:成都市推进城乡一体化促进全域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发布时间:2012年01月04日 08:1

5来源: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作者:

成都市从2003年开始深入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形成了一系列好的经验和做法。

一、推进发展规划城乡一体化

进一步改革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将原属乡镇管理的中小学收归区教育局直管,对城乡学校统一规划、统一管理,从行政管理体制上打破了阻碍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二元”管理格局。化政府职责,将全市农村初中、小学建设全部纳入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着眼“全域成都”,制定《成都市普通中小学(公办)布点规划》(2006--2020),合理布局城乡中小学,统筹城乡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5·12”地震灾害后,按“幼儿园小学就近、初中进镇、高中进城”的原则,科学布局灾后城乡中小学校点。青羊区还提出“住宅小区建到哪里,教育服务就提供到哪里”,温江区实现校点布局建设与其他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同步规划、同时建设、同期交付使用

二、推进办学条件城乡一体化

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覆盖了全市96%的乡镇,建成后的农村中小学校均规模提高50%以上,均按照现代教育的需要建设达标运动场地、配置了现代教学仪器,初中、小学人均标准校舍面积达到甚至超过成都市城市水平。推进“教育信息网络满覆盖、教育教学资源满覆盖和教育信息技术应用满覆盖”,为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搭建基础平台。

三、推进教师配置城乡一体化

一是建立“区管校用”的教师管理制度。如温江区创建了教职工管理服务中心,确立了“行政干部能上能下、教职工能进能出、专业技术职务能升能降”的新型用人模式,实现教师由“单位人”向“系统人”的转变。

二是建立城乡干部交流制度。统一选拔城区学校校长到农村学校任职,市级财政单列经费,对考核合格的给予每人每年1万元的奖励,同时,选拔农村学校校长到城区学校挂职锻炼1年。2010年,全市县域内交流干部365名,占应交流干部总数的18.1%。

三是教师配置向农村倾斜。2009年,统筹实施“成都市高校毕业生支教计划”,建立成都大学每年培养100名定向免费师范生制度。2010年实施“常青树计划”,由市政府出资,面向全市招募名优退休教师,到远郊区(市)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担任学监、导师、把关教师。

四是评优评先向农村倾斜。全市20%的评优名额在统一调配之外,再投向农村学校教师,全市彻底消除无高级教师、无学科带头人、无优秀青年教师的“三无学校”。

五是建立城乡教师交流制度。在全市选拔7175名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骨干教师与8819名农村教师、青年教师结为师徒。武侯区规定城区教师晋升高一级职称必须有城郊支教经历,并先后选派、选聘了16名校长、70余名副校长和校长助理、15名特级教师、119名学科带头人和省市青年优秀教师到城郊学校工作;温江区2009年在全市率先创建成立32个名师工作室,每个名师吸纳2-3名农村学校青年骨干教师为成员,师带徒牵手结对,充分发挥名优教师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

四、推进教育质量城乡一体化

为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成都市实施城乡捆绑、教育集团等新体制。如武侯区将城区12所优质学校和城郊12所薄弱学校一一“结对”、“联体”,实行“两个法人单位、一个法定代表人、一套领导班子,独立核算、独立核编”的办法统一管理,以好带差,以强帮弱。

成都市在实践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城乡教育“捆绑”发展路径:一是捆绑、松绑、脱绑的“线型”推进方式,相互捆绑发展两所学校,在同一领导班子管理下,实行“管理活动交互、品牌并行驱动”发展模式。一旦被捆绑学校具备较强的自主发展能力,则逐步松绑,直至脱绑实现独立。二是“行政互派、教师互动、学生互访”的“三互”合作方式,捆绑两校通过短期项目研修、长期定岗交流和校级干部易岗形式实施行政互派;通过大规模教学交流和教研活动推动教师培训和研讨互动;通过结对互助、结对互往实现学生融合。三是深度融合的“教育共同体”发展方式,即两校彻底“合二为一”,城区学校向捆绑学校全方位注入品牌文化,使其成为具有品牌标志的优质特色分校。

成都市积极探索教育集团化发展体制,辐射优质教育资源。共组建名校集团148个,促进名校进新区、进园区、进山区,提升新建学校、农村学校、

薄弱学校的发展水平;整体推进五个中心城区、高新区与远郊9个区(市)县建立教育互动联盟,推进教育资源的跨区域流动。青羊区成立了6大教育集团,并建立了核心团队的激励保障机制,对集团核心学校校长每年划拨10-20万的专项工作经费,对从核心学校派到涉农集团分校的教师给予一定的补贴,并妥善解决好其子女的入学问题;建立灵活的教师管理机制,优化优秀教师选任和引进程序,扩大核心学校调动、引进和选任教师的自主权;建立教育集团成员预警和退出机制,促进教育集团健康有序发展。武侯区还将区域内的优质教育资源向互动发展对口地区进行了延伸,实现了区域间教育的协同发展。

五、推进教育评估城乡一体化

制定义务教育校际均衡发展监测和评估指标体系,建立义务教育校际均衡监测制度。结合成都实际,参照中等发达国家本世纪初教育发展水平和国内教育现代化先行省市的共同性、代表性指标,统筹制定成都市、区(市)县、各级各类学校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指标体系和评估标准,设定了城乡教育一体化实现度、城乡教育均衡度、公平度等评估指标。创新学校办学绩效评估办法。如武侯区对“捆绑”学校实施“联体考评”,建立“基础+发展”的学校评价体系,尊重不同学校的发展基础,调动了城乡各层次学校自主发展的积极性。青羊区根据评价显示的校际师资差距、设备差距、管理差距等,统筹调度师资、人力、财力,开展针对性的指导与帮助。

六、推进教育经费城乡一体化

按照“支持城区、补助近郊、扶持远郊”的原则,加大市级财政用于农村教育的转移支付力度和比例,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2008年,全市统一城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并提前一年达到国家基准定额标准。农村小学和初中生均公用经费达到城市标准。2009年全市教育经费总投入约129.46亿元,其中农村教育投入74.4亿元。市级财政用于农村教育转移支付资金18.7亿,占同年市本级教育投入的59.52%。

七、推进教育机会城乡一体化

成都市坚持农民工子女入学由流入地政府负责的原则,将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作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和“基础工程”,纳入政府目标考核,确保农民工子女与区内孩子享受同等就学待遇。2010年,在成都市接受义务教

育的外来流动人口子女约26.9万人,占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23.19%。其中,农村进城务工劳动者子女约有19.4万人在613所义务教育阶段公民办学校就读。如武侯区通过“惠民资助行动”,确保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子女在区内学校100%的入学率;温江区建立“全覆盖”资助体系,不让一个学生因病、因贫、因困失学,实施义务教育阶段“零学费”入学政策,全区免除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本费和作业本费,取消了义务教育阶段住校学生住宿费。

(四川省成都市提供)

上一篇:村级党建上半年总结下一篇:初中教研组计划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