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教材再看化学教学

2024-04-20

从新教材再看化学教学(精选8篇)

篇1:从新教材再看化学教学

从新教材看小学语文一年级语感培养丫丫网,身边的育儿专家 |+加入收藏夹| 帮助 论坛 备孕怀孕分娩新生儿婴儿婴幼儿学龄前 论坛 童言无忌 资源分享 丫丫网 > 育儿论坛 > 旧版帖子

从新教材看小学语文一年级语感培养 共 1 页 第 1 页

无声的泪痕 在 2005-10-18 09:49 发表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我国基础教育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每次变革都给传统的课堂教学带来新的冲击。特别是这次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更是一次从教育理念到教育内容到教育形式的一次深刻变革。新理念指导下的新教材的问世使人耳目一新。这些新教材从学科体系到编排形式都进行了重大改革,如北师大版的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材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特点,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注意加大语文阅读量,突出体现了在教材各部分设计中重视小学生口语交际和语感的培养这一指导思想的落实。语感包括文感、象感、意感和情感。文感包括语音感、语法感、语气感、语体感等。象感是感知组成文章基本内容的人、事、景、物、情、理等的具体材料。意感、情感是指渗透在字词句篇的意蕴感、道德感、理智感、情趣感、情味感、审美感等。

从语言学习的规律看,小学语文呈现一种由量变到质变的规律,即从语言的积累到语言的模仿,再到口头及文字的创造。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掌握的词汇比较贫乏,句式有限,学习中应以积累为主。没有对语言的积累,就不可能深刻的理解语言,表达语言。学习朗读就是对语言的直接感受,也是小学低年级教学中最常用的学习方式和训练方式,也就是古人常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新教材所选文章内容丰富,风格各异,教学中根据不同类型的课文在朗读中训练学生语言。诗歌、儿歌类文章短小精悍,语句凝炼。尤其是诗歌具有澎湃的激情,飞腾的想象,深邃的意境、和谐的韵律。在教学中可针对押韵和节奏训练语言感、语气感、畅达感等。上册中的诗歌、儿歌多以某个主题中重点课文形式出现,所以教师应作好范读,让学生体会和模仿。如古诗《春晓》一、二、四句末字“晓、鸟、少”,都押同一个韵母“ao”,使诗歌具备音乐感,读起来既顺口,又悦耳动听,增加了艺术感染力。朗读时的节奏和语调的快慢、虚实、抑扬、轻重可以体现作者的感情基调。如《锄禾》属于凝重型,《登鹳鹊楼》属于高亢型,《我的家》属于舒缓型,《小小的船》、《我家住在大海边》属于轻快型,《雪地里的小画家》属于紧张型。儿歌《小小的船》训练的重

点是对“叠词”的朗读和理解,如“弯弯的、小小的、闪闪的、蓝蓝的”。这种用法可以突出词语意义,加强对事物的形象描绘,增加音乐感。老师先范读、领读、导读,如告诉学生每个词第二字要重读、慢读,在此基础上学生试读,逐渐体会其音乐感及强调感。而《雪地里的小画》只有短短的8行诗句,却包含了陈述、感叹、疑问等多种语气,朗读要让学生多体会,表现出下雪后儿童特有的那种欣喜的心情。

下册中选入的诗歌多出现在“课后练习”环节中,这就有意识淡化了老师的指导强调学生的模仿、创造。正确理解古诗的内容是读准读好的前提,但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又有一定的难度。如《春夜喜雨》,课本配上与诗歌内容相关的图画插图,给学生一种语义上的默认和暗示,同时又使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诗句的情趣感和审美感。

写景类文章语言优美、描写生动、具有抒情性。如下册的《小山村》,作者从不同的视点,又按山坡上、山脚下、学校门前,山间公路的顺序由远及近又到远,体现了一种动感和层次感。而其中的“粉红的桃花”,“雪白梨花”,“清澈见底的河水”,又体现了色彩感,“弯曲的公路”又体现出形态感。记事类文章语言平实、描写细腻,朗读时应抓住关键语句进行重点指导,以体现这种语体感,分寸感和象感。如下册《好事情》中尤拉第一次“说”第二次“说”和第三次的“大声说”,这种动作描写。《燕子妈妈笑了》中小燕子的三次观察,《数星星的孩子》中语气的描写都体现了一种变化,应在教学中反复朗读以培养学生的时感和动感。

寓言、童话故事类文章多告诉学生一个深刻的道理或寄托人们某种美好的理想,如《拔苗助长》、《快乐的小公鸡》、《池塘边的叫声》等。可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在体会角色的动作、神态、语调的特点中进行意蕴感,道德感,理智感的培养。培养学生语感在朗读的基础上还要指导学生品味文章的关键字、词、句、段,在鉴赏、掂量、比较中接收积累有关的语言知识,储存语言的表象材料、获得审美情趣。语感能力也在积累中逐渐形成。上册的《小母鸡种稻子》中课文没有正面描写小猫,而是通过描写小鸭的话“种稻子太辛苦,我怕弯腰”,小猫的话“锄草太辛苦,我怕手起泡”小猪的话“收稻子太辛苦,我怕弄得满身土”侧面表现了种稻子艰辛和不怕脏、不怕累的精神。这样一段貌似平淡的文字,如果不作细细的研究,作者蕴含其中的情感也就得不到深切的挖掘,而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快速领悟和深度挖掘能力也正在这样的训练中养成了。叶圣陶先生认为:

“要求语感的敏锐力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而是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如果单靠翻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惟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点积聚起来,积聚越高,了解就越深切”。由此可见,教学中除了要教会学生品词析句还要引导他们到生活中却印证,这种训练方式可以接近语言文字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新教材精选的许多课文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为这种训练提供了可能。如下册的《雨铃铛》、《美丽的彩虹》等。《雨铃铛》中描写了雨的声音“沙沙响”和形态“好像串串小铃铛”可以让学生观察雨景,仔细看,仔细听,理解课文内容。在《美丽的彩虹》中把彩虹比喻成了“神奇的桥”、“美丽的项链”。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对自己眼中的彩虹找出更多的比喻,对于课文中“小弟弟”,“小妹妹”的“是谁让彩虹这样美丽,是谁为他画彩衣”的疑问,其中蕴含着彩虹成因的科学道理,可以让学生通过询问家长、老师或查阅资料等途径来寻找答案。这样学生的思路豁然开朗,融类旁通,达到学习语言的更高境界。

语感是一种语言感受经验,是在长期的言语学习的实践活动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所以在新的教材中安排了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以多讲多练,强化语感。如上册在每一课后都安排了大量练习以训练语感。主要类型有:口头组词、照样子说一说,讲故事(看图讲故事、听后复述故事、编故事)表演等。口头组词大多出现在教材的前半部分,所选词多见独体字,难度较低,可以让学生产生成功体验,产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看图讲故事贯穿教材的始终,但编排上注意了由易到难的逐渐过度,如11页《太多了》只有四幅图,情节简单起伏小,而45页的《妈妈,你看》增加到了六幅图,而且故事场景不断变化,这就对学生观察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0页的练习编排了两个内容一个是听《后羿射日》的故事回家讲给爸爸妈妈听,这训练了学生的记忆、理解、表达能力,而给爸爸妈妈讲故事的形式又增加了这项活动的趣味性。95页中教材要求学生按照课文《我也大了一岁》的样子再编一段,这就要求学生首先要熟悉课文内容,把握文章语言特点,编排形式才可以保持与原文的

风格一致,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特别值的一提的是表演课本剧,教材的75页和82页要求学生表演《想飞的乌龟》《小母鸡种稻子》,这样不仅使演员领悟到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准确把握剧情,而且学生要将原文通过自己的理解转化成自己的语言,再加上语气、表情、动作、加深了对课文的学习。在众

多的训练语感的形式中最为醒目、内容最高的是“照样子说一说”贯穿了教材的始末,力求给学生提供一种范例,而且形成了一种“暗示”与“默会”的效果,让学生不知不觉中增强了语感。如下例:

①冬天的本领真大呀!真 呀!

②乌龟从天上掉下来。从。

③跑来跑去 来 去 来 去

④说不完 听不 看不 不

⑤星星为小鱼盖被 为。

这其实是让学生初步认识了汉语构词及短语句与结构特点,把那种严肃、枯燥的语法讲解变成了生动有趣的练习,且注意了训练层次的递进。总之,在强调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教学应该强化语感训练,尤其小学一年级可塑性强,正是进行语感训练的最好时期。训练中就是将指导与实践结合起来,在通过朗读、品词析句、课后练习等形式具体的语言环境和生活经验中构建一种意识与行为的条件反射的关系模式,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习作、说话等水平十分有益,而且对于他们养成良好的语文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童心宝贝 在 2005-10-18 10:34 发表 送花,请问你是教师吗,总结如此好

在新版丫丫网搜索更多 一年级语文如何培养孩子语感 的文章。

继续搜索一年级语文如何培养孩子语感 丫丫网 | 上海丫丫网 | 苏州丫丫网 关于丫丫网 |服务条款 |诚聘英才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丫丫网 ICP:沪B2-20030192 沪ICP备06061202号

站长统计

篇2:从新教材再看化学教学

引言:空气是大家熟悉的物质,是混合物还是纯净物?生:混合物混合物中有哪些物质组成?各物质有什么样的性质?这是本节课讲的内容。然后直接引导学生了解空气成分的一个发展进程。得出空气中的各体积分数是怎样的。此时要强调的是“体积分数”不是“质量分数”,而且要引导学生分析:VO2:VN2=1:4,VO2:V空气=1:5。

过渡:你如何测定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教师给学生介绍实验:请两位同学上讲台和教师一起完成实验。当然由于实验仪器的不足只能这样了,如果让每两四位同学一组进行实验是最好的。这个实验的现象不明显,铜丝反应后黑色不明显。我在分析是:铜丝表面没有打磨,加热的时间不够长;冷却后体积注射器回位也不明显,可能是注射器不够滑,如果用手推到理想的刻度是可以的,这就会给学生造成一种不好的结果。但这个地方还是把书上的意志强加给了学生,反应前是30毫升反应后是24毫升。消耗了6毫升。所以VO2:V空气=1:5。

课后我觉得:还可以给学生补充此实验是否只能用铜还可不可以用其它的?教师再介绍:用红磷也可以,只要生成的物质不是气体,反应易于控制即可。

过渡:其实我们只是在科学家的创造中做了一次验证性实验,是法国化学家拉锡最早做的这个实验,请同学们看书上的“多识一点”。

教材的第二部分,我是这样进行处理的:

让学生看书上工业制氧气的图,然后请学生读书上的叙述,我在黑板上进行总结工业上制氧气的过程。只是要强调一点是:工业上制氧气是物理变化不是化学变化。

对氧气用途:重点介绍两种:供呼吸和支持燃烧(化学性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平常的呼吸和平常的燃烧只需在空气中的氧气就够了,不必用纯氧。

对于氮气的用途:一定要说明氮气不供呼吸不支持燃烧,其用途是:可生产氮肥(化学性质)可作保护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性),可作致冷剂(物理性质)。

稀有气体,主要介绍些相关的用途。可作保护气(稳定性)可充灯泡可充入灯泡作电光源。

教材第三部分,主要是空气的污染防污染,对本节的教材我是这样处理的:让学生阅读一个活动天地(能让学生分组在课后进行最好)这理我只是简单对操作方法进行一个介绍。对空气的质量报告要求学生进行阅读进行总结。

篇3:从新教材再看化学教学

1 工程概况

220 kV扬王Ⅰ、Ⅱ线路改造工程钢管杆塔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其中D23转角分支杆塔基础设计桩径Φ3 800 mm,桩长19.2 m。单桩混凝土体积230.6 m3,钢筋笼重10.9 t。

工程所在地区属里下河平原沉积区,第四系覆盖层较厚,区内沉积物主要为冲积相为主的陆相堆积和里下河古泻河相的淤积物,岩性主要为全新统及上更新统的亚粘土、粘土、亚粘土混粉砂、粉砂夹亚粘土、粉砂及淤泥质土。钻孔深度内土层分六层、12个亚层,主要有三种:亚粘土,间或夹有粉砂、铁锰质结核,软塑~硬塑;粘土,可塑~硬塑;淤泥质亚粘质土,混粉砂,流塑状态。

2 工程特点及施工难点

1)桩孔截面积大

本工程桩孔截面积达11.34 m2,钻孔过程中钻进阻力大,如钻具选用不当,不仅钻孔速度慢,也可能导致成孔困难,甚至失败。

2)钻孔排渣量大

采用泥浆护壁正循环钻进成孔时,超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桩孔内泥浆回升速度较慢,如泥浆指标控制不当或清孔不彻底,容易导致孔底沉渣厚度过大。

3)孔壁自立稳定性较差

超大直径钻孔灌注桩孔壁自立稳定性相对较差,如不采取有效固壁保孔措施,容易出现孔壁坍塌的现象。

4)单桩混凝土灌注量大

首批混凝土灌注量不足或灌注历时过长,容易造成断桩或夹层。

5)钢筋笼规格大

钢筋笼规格及重量大,制作及安装过程中钢筋笼容易变形。

3 主要施工工艺

3.1 钻孔

钻孔采用A20型潜水钻机进行正循环工艺钻进成孔。本工程桩孔以粉土及砂土层为主,土层相对较软,采用钻进平稳、转速较低的潜水钻机正循环钻进成孔,可有效减少钻机对桩孔的扰动。

3.2 清孔

采用换浆法进行清孔,终孔检查后,将钻锥提离孔底500 mm左右,继续保持泥浆正循环,悬浮钻渣并替换孔内泥浆,直至孔内泥浆指标达规定要求。

3.3 钢筋笼制作、安装

钢筋笼按设计图纸及有关规范要求预先制作成形,采用2台QY-50吊车配合整体起吊安装。

3.4 水下混凝土灌注

水下混凝土使用商品混凝土,采用泵车配合下料,直升导管法灌注。导管直径Φ300,首节导管长度在4 m以上,导管应内径一致,内圆光滑。导管在使用前应做压水试验,保证导管密封性能良好。

4 质量控制措施

4.1 孔壁保护措施

4.1.1 设置孔口护筒

1)护筒规格:设置孔口护筒不仅能起到保护孔口、维持孔内外水位差、控制桩位及导正钻具等作用。孔口护筒采用定制钢护筒,内径大于设计桩径100 mm。

2)护筒埋设:在粘性土层中不小于1.0 m,在砂性土层中不小于1.5 m,并穿过表层松软土层。护筒周边用粘土填实,防止孔口坍塌、泥浆外溢。顶端高出地面不少于300 mm,并不低于桩顶设计高程。

3)护筒加工及安装:本工程护筒直径达3 900 mm,为便于运输及防止安装过程中产生变形,将钢护筒加工成四开式,在护筒竖向及水平接缝处均采用角钢法兰连接。将钢护筒拼装成整体后进行运输及安装。

4.1.2 采用制备泥浆护壁

1)泥浆选用高塑性粘土或膨润土采用机械拌制,施工前对泥浆配比进行设计,确保配置的泥浆指标符合要求。

2)正循环钻进过程中泥浆不仅用来护壁,还起到悬浮钻渣的作用。由于超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桩孔截面积大、孔内泥浆回升速度慢,且孔壁易坍塌,泥浆性能指标对钻进速度及成孔质量的影响更大。泥浆性能指标选择如表1。

4.1.3 采取适当的钻孔技术措施

1)开始钻孔时桩孔内泥浆密度较低,而护筒下端孔壁往往比较薄弱,容易渗漏、坍塌。钻孔前预先向孔口护筒内投入一定数量的粘土块,浸泡1 d左右,钻进时开动钻机不进尺进行充分搅拌,同时输入泥浆,然后缓慢进尺,使护筒下端孔壁形成有效泥皮护壁,可确保护筒下部桩孔的尺寸和形状。

2)大直径钻机自重较大,在一般土层中可利用钻机自重钻进。在砂性及松软易坍土层中应适当提住钻杆,减压钻进,不仅可有效避免塌孔、埋钻、出现螺旋孔及糊钻等事故或质量问题,也能提高钻杆和桩孔垂直度,保证钻进平稳。

3)钻进过程中刚进入砂土层或遇其他松软土层时,向孔内投入适量粘土块,可有效提高固壁效果和泥浆的携渣能力。

4)施工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土层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泥浆指标,在砂性土层中泥浆密度一般控制在1.25~1.40范围,粘性土层中泥浆密度可控制在1.1~1.20范围。

4.1.4 选择合适的清孔方式

本工程采用正循环钻进,且桩孔以粉土及砂性土层为主,采用换浆法进行清孔,不仅清孔方便,同时也利于保护孔壁,不易引起坍孔。

4.1.5 维持孔内外水位差

钻孔及清孔过程中始终维持孔内水位高于地下水位不小于1.5 m。

4.1.6 防止钢筋龙碰撞孔壁

钢筋笼安装过程中应吊正扶稳,自重下放,防止对孔壁产生碰撞和扰动。

4.2 孔底沉渣厚度的控制措施

1)对于砂性土层为主或下部为砂性土层的桩孔,清孔分两个阶段进行,先输入相对密度较大(与钻孔时泥浆密度相当)泥浆,将桩孔内颗粒较大的钻渣及砂土颗粒充分悬浮携带上来后,再输入密度较小(1.10~1.15)的泥浆,置换孔内密度较大的泥浆。

2)对于以粘性土为主或下部为粘性土层的桩孔,可以直接输入相对密度较低的泥浆(1.10~1.15),将桩孔内的悬浮钻渣及相对密度较大的泥浆换出。

3)清孔时应保证泥浆流量和孔内泥浆的回升速度,以确保清孔效果。

4)清孔后孔底泥浆指标应符合以下要求:相对密度1.15~1.20,粘度≤28 Pa·s,含砂率<4%。

5)灌注首批水下混凝土前,再次检测孔内泥浆指标和孔底沉渣厚度,如超过规定要求时,进行二次清孔,各项指标符合要求后方可灌注水下混凝土。

4.3 钢筋笼安装控制措施

1)由于超大直径钻孔灌注桩钢筋笼规格及重量均较大,为防止运输及安装过程中产生变形,对钢筋笼每隔3~4 m设一道临时内支撑。临时内支撑设置在钢筋笼内箍筋处,采用Φ32钢筋或Φ48钢管制作。

2)钢筋笼作一节整体制作、安装,如钢筋笼分段制作、安装,主筋接头多,不利于保证焊接质量。安装时间长,也不利于孔壁稳定。

3)钢筋笼采用2台QY-50吊车整体起吊安装,因钢筋笼重量较大,安装就位后,将钢筋笼临时固定在钻架上,不能直接固定在护筒顶端,防止护筒位移及变形。钢筋笼安装时在孔口逐步拆除临时内支撑。

4.4 水下混凝土灌注质量控制措施

1)首批灌注混凝土量应经计算确定,满足导管底端首次埋置深度不小于1.0 m的要求。

2)水下混凝土施工前及灌注过程中应做好组织和调度,加快供料速度,并尽量避免中间停顿。

3)灌注过程中导管应保持垂直居中,保证全断面混凝土整体均匀上升。

4)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水下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宜适当加大导管埋置深度,一般可控制在4 m左右,以增加混凝土的顶托力和扩散半径。

5)由于桩孔尺寸较大,桩孔内混凝土面上升速度缓慢,灌注过程中应定时转动或提放导管,防止出现埋管现象。

6)灌注至距桩顶4 m左右时,停止拆除导管,待混凝土灌注至设计标高后一次拔除,以保持混凝土具有足够的顶托力,保证桩顶混凝土灌注质量。

5 实施效果

1)经施工过程中检测,本工程超大直径钻孔灌注桩的孔径、孔形及沉渣厚度等指标全部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

2)成桩后经对桩身上部2 m范围开挖检查,桩周外形规则、平整,无露筋、夹泥(砂)等不良现象。

3)经动力法无破损检测,桩基桩身混凝土完整性良好,无断桩、缩颈及鼓肚等质量问题。

6 结语

超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施工时需针对其特点,结合工程地质条件,选择适宜的钻孔工艺,并采取正确、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才能可靠保证施工质量。本工程采用上述工艺及有关施工措施进行Φ3 800 mm超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施工,不仅取得了取得了良好的质量效果,同时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摘要:随着建设规模的加大、建筑等级的提高以及新型结构型式的采用,大直径钻孔灌注桩的应用也越来越多。结合工程施工实践,介绍Φ3 800 mm超大直径钻孔灌注桩的主要施工工艺以及施工中采取的关键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张志华,等.大直径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控制[J].工程质量,2010,28(7):21-24

篇4:从新教材编写看课程改革

关键词:新教材;编写;课程改革;学生;探究;建议

作者从教十多年来,先后使用了三种版本的化学教材:前两种版本的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而现在则是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以下称“新教材”)。这三种教材的最大区别是编写理念的不同,前两种版本教材的编制是以“学科中心课程观”为指导,教材的学科系统性、知识的逻辑性强。而新教材编写采取了学科中心、认知过程中心、社会生活问题中心相融合的多元课程设计取向,相对弱化了化学知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而更加关注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作者以新教材“离子反应”为例,通过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2003年出版,武永兴、胡美玲主编,以下称“旧教材”)比较,谈谈使用新教材的一些肤浅的体会和对课程改革的理解。

一、新教材编写凸现了“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基本课程理念

1. 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巧妙编排教材

概念知识在教材中的组织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采用集中编排,将概念知识位于大量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之前,为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学习奠定理论基础;另一种则采用分散编排,将概念知识渗透在元素化合物知识之中,主要是在学习物质性质的过程中,形成概念知识。集中编排强化了学科的系统性和严谨性,但难点常常相对集中,这样安排既不符合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认识顺序,而且也可能超出学生的认知水平。因此,教科书的编者应该对学科体系加以调整,适当分散难点,设计合理的知识梯度。

对于离子反应的内容,旧教材是把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以及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概念在高一化学教材的第一章第二节集中编排的;而新教材则是分步给出:在必修1专题一“分散系”中先学习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内容,这为学生通过导电性不同导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做好了准备。在必修2专题二中,以镁、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为载体引入了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以及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概念,而选修教材中将会有更深层次的学习。这样就符合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螺旋式上升的规律。虽然从教材逻辑顺序考虑,这样显得有些零乱,有把完整的知识逻辑体系割裂的嫌疑,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规律,把知识呈现的顺序进行适当的调整,是十分必要的。经过这样巧妙的安排后,学生就能循序渐进,逐步掌握离子反应的理论知识。

2. 新教材编写根据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

在信息社会中,人们需要不断地通过自学来实现自身的素质和能力的可持续发展,面对庞大的信息资源,人人都应具备查找、分析、综合和分辨真伪的能力,注意将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使用的能力整合到学科能力之中,将思维的活动过程与信息的处理过程有机地统一起来,这种能力应在基础教育阶段得到锻炼。新教材作为一种“文化中介”,内容的编排十分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在探究中掌握学习的方法,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旧教材对离子反应的概念是先给出定义,再用实验加以验证。而新教材是通过实验现象的分析和探究导出离子反应的概念。通过实验探究既让学生自主构建了概念体系,又让学生体验了科学研究的过程,在实践中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的精神和创新能力。在活动中学生学会了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 新教材编写以实验为依托,促进三维目标的实现

本次课程改革,将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列为化学课程目标,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主旨,学习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寻找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化学世界,并结合化学提供的丰富素材,使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科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实验对于实现高中化学课程三维目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新教材离子反应部分设计的两个实验是学生自主活动和积极探究的良好素材。学生在进行实验操作、观察记录现象、分析讨论、获得实验结论的过程中,不仅能获取知识、技能和方法,而且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被激发,他们科学探究的意识被唤醒,与人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得到提升,最终形成了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新教材的编写推进了教学改革的深入

新教材给教师的创造性工作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但是对教师们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1. 更新教学理念,建构新型的师生关系

在新的理念下,师生间已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知识的“授”与“受”关系,而是能动的、平等的合作关系。师生双方都是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实施者、参与者,其直接作用就在于促成学生的主动;学生作为主体,在学习活动中具有主动性,是自我发展的探索者、建设者和参与者。化学教学是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是自主、协作、探究相交织共同构建新知的过程。在合作互动中,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以解决化学问题为纽带形成密切的联系,学生在这种联系中可以通过及时的信息反馈真切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成长,从而激发学习化学的热情。在师生共同营造的和谐氛围中促成学生学会学习和人格的健康成长,同时在合作互动中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2. 研究新课程标准,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

新课程改革中,教材是基本的课程资源,但不能当作唯一的课程资源。在信息时代,视教材为“圣经”已经不再可行。一套相对静止的教材永远无法承载一个不断变化的新世界。如果教材有什么内容,教师就教什么,而不考虑为什么教,怎样教,不能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活动,其结果是课程内容僵化,教师的教学方法简单化,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弱化。依据课程标准实施教学,教科书只能是教学的范例,教师要参与新课程的开发。如对于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分析,只根据实验的探究,概念的立体感和形象感还不够,可设计精美的Flash动画,让学生更形象地理解强电解质的完全电离和弱电解质的部分电离。

3. 尝试新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教材的改革。基于问题模式的情景教学模式正受到师生的欢迎。情境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对学习的对象产生有效注意,在心理上形成一种预期,并由此激活与学习新知识有关的原有知识;还可以很好地在学习内容和学生的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使学生产生一种“有目的但不知如何达到”的心理困惑,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如对于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概念的教学,作者设计了如下的教学模式:

创设学习情景,引发学生探究欲望(精美的图片:做了离子烫的美发、指纹鉴定)→导电实验,为学生提供了探究的平台→灯泡亮度的不同,引出核心问题:导电性不同的原因?→分析讨论探究问题实质→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得出初步结论→动画模拟,深化学生对概念的认识。

该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的中心是学而不是教,教只是手段,教的目的还是为了学”的全新教学理念。通过这样的教学尝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三、对新教材编写的几点建议

1. 离子反应部分没有编写与社会、科学联系的知识

新教材“离子反应”的内容编写方式体现了学科中心和学生认知中心的融合,但相对忽略了社会中心:没有出现与社会、生产和生活相联系的知识。“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建议可适当介绍离子检验知识,也可适当补充一些和社会生活相联系的知识,比如:指纹的鉴定方法(硝酸银法:涉及银离子和氯离子的反应)、离子烫的知识(涉及离子的移动)和等离子电视等。

2. 离子反应的教学目标和课后习题设计吻合度不够

“离子反应”在必修模块中只是让学生了解溶液中发生的反应常常是离子反应,其最基本的要求是使学生初步建立离子观,而对于离子反应的表现手段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只要求复分解反应类型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由于习题中出现了简单的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这部分内容也要把握尺度,不宜拓展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型和有关量的变化类型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但新教材化学1第56页第5题: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电解氯化钠水溶液。

(2)氯气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3)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共热。

(4)碳酸钙加入盐酸中。

(5)向氯化镁溶液中加入澄清石灰水。

(6)铁与稀硫酸反应。

这道习题显然超出了新课标的要求。由于新课标在教材结构体系和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上出现新的变化,而新教材中的习题编写相对滞后,与新课标的要求不是十分一致。让老师在具体实践中对内容的深度和宽度把握不准,设计教学内容时困难重重,力不从心。

3. 教学内容偏多与学习时间偏少产生了矛盾

两本必修教材由原来高中三册书(三年用)内容的精华浓缩而成,内容多,难度难以把握,教师普遍感到课时不足,造成学习时间与学习内容之间产生了很大的矛盾。比如离子反应在课程标准中就有以下知识和技能要求:(1)能区分强、弱电解质,能区分常见的强、弱酸以及常见的强、弱碱,并能书写强、弱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2)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3)学会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溶液中的离子反应。显然,一节课的时间很难达成以上目标。

参考文献

[1]何少华,毕华林.化学课程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

[2]人教社化学室.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3]王祖浩.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中化学教学参考书化学1(必修)[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6

篇5:从新教材再看化学教学

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以致用,让化学走进学生的生活。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并运用基础知识,帮助学生认识到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而且使学生从情感上乐于参与到教学中来。我们生活在一个化学世界,只是学生的认知水平没有达到基础理论的高度,教学中从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生活素材,让学生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较熟悉的实际问题,如家庭厨房中常用到的食盐、纯碱、食醋、鸡蛋等物质,空气污染,水污染,白色污染、酸雨、温室效应、臭氧空洞等环保问题,使学生深深体会到化学就在生活中,生活离不开化学,同时结合如低碳经济、节能减排、产能过剩等等相关热门话题上网查阅资料,增加知识广度和深度,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社会的情感。

小组合作学习的一点感悟:

在具体授课时,要让学生全面动起来,在不同的环节动脑、动手、动笔。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很注重让学生在书本上、笔记本上做记录,用不同颜色的笔圈圈点点,就像画画一样丰富多彩。课堂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偷懒”的智慧,该学生完成的教师绝不包办;该小组讨论的,学生讨论不出结果的绝不草草收兵;该学生质疑补充的,教师绝不早做定论,以“兵帮兵”、“兵教兵”的形式主宰课堂。比如在展示交流“学习成果”环节出现意见不一致时,我从不先发表看法,都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说出他们的见解,最后让学生总结,学生实在无法统一的问题才予以适当引导点拨。

金属材料教学反思二

本课题教学内容比较简单,贴近生活,学生学起来比较轻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尽量多的设置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总结问题,尽量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究,使学生在一种愉悦、轻松的学习氛围中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掌握知识。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金属材料教学反思三

这节课充分利用了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让学生能够从化学的角度重新审视身边的事物,发现和提出新的问题,使学生体验从已知到未知再回到已知的过程,这就需要每个学生积极主动的[内容来于Y-Y_课-件_园]参与到科学探究中来,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及与他人的交流合作来完成。金属在其他各个领域的重要性及应用的广泛性,更加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当我提出让同学们举出一些常见或常用的金属制品,想一想它们各是用什么金属制成的?分别应用了金属的什么性质时,每个同学的兴趣都非常高涨,从厨具到农具再到学习用品、到医疗器械,什么都想到了,思维异常的活跃。学生在交流中展示了自我,在倾听中充实了自我。在此基础上学生总结归纳出了金属的物理性质,并对对金属的物理性质有个较为系统的认识。

对合金的教学学生们表现出更大的热情,什么是合金?它是如何生产的?为什么生活中得以广泛使用?它和纯金属有什么区别?一系列的问题引发学生认识探究合金的欲望。

随后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参与探究过程体验合金优良的性能,加深对合金与纯金属性质差异的认识。非常自然的将学生引向了本节课的重点:合金和金属性质差异的原因?多识一点的内容更加使学生使学生感受化学之神奇、应用之广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金属材料教学反思四

本节课与学生的生活联系紧密内容较多,较为琐碎,但是本节课内容较多,较为琐碎,本课题主要学习金属材料知识内容中三个部分。①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②合金的初步认识;③金属材料的一般用途。这些内容与后续知识内容构成金属材料的初步知识体系。下面是我对本节课的反思:

起初的备课中,我感到教材内容比较零散。我想我都有这种感觉,更何况学生了。如果不理顺教学环节的逻辑顺序,一节课下来会让学生感到内容分散,抓不到重点。这节课我利用了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让学生能够从化学的角度重新审视身边的事物,发现和提出新的问题,使学生体验从已知到未知再回到已知的过程,这就需要每个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探究中来,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及与他人的交流合作来完成。金属材料在其他各个领域的重要性及应用的广泛性,更加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情境的设计要以学生原有的认知为基础,具有基础性、真实性、思想性和现代感。当我提出让同学们举出一些常见或常用的金属制品,想一想它们各是用什么金属制成的?分别应用了金属的什么性质时,每个同学的兴趣都非常高涨,从厨具到农具再到学习用品、到医疗器械,什么都想到了,思维异常的活跃。学生在交流中展示了自我,在倾听中充实了自我。在此基础上学生总结归纳出了金属的物理性质,并对对金属的物理性质有个较为系统的认识,从而使学生对生活中一些零散的认识有了一个很好的提升。进而突破了本节课的重点——金属的物理性质,同时通过学生的讨论交流,学习了本节课的另一重点内容——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学生很轻松的就完成了这部分内容。

对合金的教学学生们仍然表现出强烈兴趣,什么是合金?它是如何生产的?为什么生活中得以广泛使用?它和纯金属有什么区别?一系列的问题引发学生认识探究合金的欲望。

我认为本节课有如下成功之处:

1、多媒体运用得较好。

2、采用讲练结合的形式,有助于学生及时的巩固和掌握。

3、学生在老师的指引下通过多种方法获得信息,学习本节课内容。

4、通过多媒体对一些合金进行了展示,使学生学到了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增长了学生的见识。

5、课堂气氛较好,学生配合的不错,基本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本节课还有很多的不足:

1、思路不够开阔,不能大胆的进行新的尝试,课上得不够新颖。

2、没能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时间把握不够好。这是学校把一节课改为40分钟后我仍然没有完全适应。

篇6:从新教材再看化学教学

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阅读教材,从教材中归纳知识网络,但图1-

5、图1-8的直观教学作用没有发挥出来。接着我让学生分组讨论并给出归纳的结果,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学生都能积极参加,课堂气氛活跃,但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少:总结缺乏主次、有序性(逻辑性)与完整性。如:

1.得电子,氧化剂,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

失电子,还原剂,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

2.得电子(偏向)→化合价降低→被还原→还原反应→还原产物→氧化剂→具氧化性。

失电子(偏离)→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氧化反应→氧化产物→还原剂→具还原性。

3.氧化剂→化合价降低→氧化性→被还原→还原过程→还原产物。

还原剂→化合价升高→还原性→被氧化→氧化过程→氧化产物。

4.得氧→被氧化→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还原剂→具还原性。

失氧→被还原→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氧化剂→具氧化性。

随后,我引导学生归纳出合理的知识网络:

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本身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

(反应物)(性质)(实质)(特征)(变化)

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本身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

很明显学生对8个概念找不到主次,不能形成有序、清晰的知识结构,造成概念的模糊、杂乱无章。既不方便于对概念的记忆,在解决问题时又不能准确无误地提取相关概念,相应的技能也没有形成。从学习认知心理的角度看,就是在习得知识的过程中,未能构建良好的知识结构。但在教学中我只让学生把他们的结论和合理的结论做了简单的比较,未能深入讨论、及时引导学生注意思维的“有序性、逻辑性”。

在接下来的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总结中,我让学生自己总结,同学们能利用课前查资料积累的知识准确的回答出:“升、失、氧、还;降、得、还、氧”的规律。于是,我及时设置练习进行巩固,结果学生只是停留在对概念的简单记忆上,未能真正理解规律的内涵。此时,我启发学生让他们重新认识4组概念,并让他们对比总结出的规律,这样程度好的学生基本上已经会判断运用,但还不够熟练。我让他们把刚才的规律变成“升、失、氧、还(剂);降、得、还、氧(剂)”,然后让他们谈新的认识,很快,大部分学生意识到与前面的区别。接着,我引导学生仿照上述方法分析规律中蕴涵的其它意义,有些同学能够找出一些,但不全面。我启发学生“还原剂→本身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得到氧化产物”,对比“升、失、氧、还(剂)”,不难发现规律中的第三个字“氧”包含有三种含义即“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得到氧化产物”。这样学生便认清了规律,并能理解、掌握、运用于解题中。

总之,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能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的积累,完成教育教学(此文来自)任务,但未能将新课程教材体现的系统性、逻辑性,以及注重方法、能力培养的目标很好的贯穿于教学中。同时说明我对新教材还没有吃透,教学目标还不够清晰,对课程标准也没有认真地去学习、钻研。

篇7:初中化学教材《溶解度》教学反思

1、不同溶质在相同溶剂中溶解能力是否相同?例如,碘和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相同。

2、相同溶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能力是否相同?高锰酸钾在汽油和水中的溶解能力不相同。

3、什么是饱和溶液?

教师:我们把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的溶解能力,叫做这种物质的溶解性,通过实验验证,在相同条件下(温度相同),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溶剂里,溶解性是各不相同的,但溶解性只能粗略地表示物质的溶解能力的大小,要定量地描述溶解能力的大小,就要用到溶解度,在讲溶解度之前,先请同学们设计一个实验:若在家里,你如何来比较白糖和食盐的溶解能力的大小?

学生讨论提出了一些方案:

方案1:取大小相同的两玻璃杯,放入等量同温度的水,再放入相同的白糖和食盐,充分搅拌,使其充分溶解,再比较两杯中剩余固体的多少,剩余多的溶解能力差,剩余少的溶解能力强。

老师引导学生讨论这种方案的可行性。有的同学提出质疑,假设你加入的两种固体都全部溶于水了,没有剩余固体出现,怎么判断呢?经过讨论,同学们想到,所加的固体,一定要保证其中一个至少达到饱和,于是有的同学提出另一种方法:

方案2:先称取质量相同的两种物质(多称点),在温度相同,水的质量相同的两个杯中,分别把两种物质加入,边加边搅拌,直到不溶解为止,都配成饱和溶液,再称剩下的固体,看哪一个溶解的质量多一些,溶解多的溶解能力就强。

篇8:从新教材再看化学教学

一、压裂、酸化液添加剂的性能及其效果分析

1. 胶凝剂

胶凝剂是配制凝胶液的主剂, 它可以使流体的粘度增加。其分子本身是一种长链聚合物, 水溶性、酸溶性比较好。胶凝的增粘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分子链排列和聚合, 胶凝剂工作的性能和流体性质的制备本身有着直接的关系。目前, 应用比较广泛的胶凝剂主要有CT9—1胶凝剂, 这是一种新开发的水性凝胶剂, 颜色有淡黄色和深黄色, 堆积密度为1000kg/m3。这种胶凝剂能够使得生物降解速度变慢, 溶解在水中呈水溶胶剂, 水溶胶剂是不溶于酒精和有机溶剂。胶体液的表观粘度十分稳定, 在2.5%的KCl的水溶液中, 30℃无杀菌剂的条件下, 可以放置3天, 并且液体的粘度不变。另外一种是SGCA—HT胶凝剂, 这是一种高温胶凝剂, 这种物质是一种阳离子聚合物。在酸液中能够抵抗的温度为204℃, 其作用是能够使酸液稠化, 增加H+传质的阻力, 还能够增加振动裂缝宽度, 降低酸岩反应速度, 能够增加酸液的有效作用距离, 防止酸化液对地层进行损害。

2. 缓蚀剂

缓蚀剂是酸化液中一种最重要的添加剂, 这种添加剂占酸液总成本的比例是很大的, 而且在井底温度很高的环境下, 酸与油接触的时间很长, 容易对管道和设备进行腐蚀。在某些情况下, 采用对产量没有影响的缓蚀处理, 这是一种最经济的酸处理方式。在进行压裂、酸化的施工中, HAI一75缓蚀剂蚀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15%的HCl溶液中, 使用的温度为93—149℃, 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在163℃下进行工作。28%的HCl溶液的环境下, 设计温度为93—121℃。当添加一定的特殊增效剂以后, 15%的HCl溶液可达到177℃, 在特殊情况下使用温度能够达到204℃。另外一种是HII—500增效缓蚀剂, 这种增效缓蚀剂是一种无色粘稠液体, 相对密度为1.36, 其中还含有一定的水分:它能够增加HAI一75缓蚀剂的高温性能, 对于15%的HCl溶液, 温度最高可以达到204℃, HII—500增效缓蚀剂还要和氟化氢铵配合进行使用。CT1—2缓蚀剂、CT 1—3缓蚀剂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这两种腐蚀抑制剂都市红棕色透明液体, 带有杏仁刺激气味, 凝固点低于-10℃, C T1—2的闪点是36.5℃, 相对密度为1.04。C T1—3的闪光点是33℃, 相对密度为1.03。在15%的盐酸溶液中, 在温度小于150℃的时候, 加CT1—2缓蚀剂、CT 1—3缓蚀剂的腐蚀速率比加HAI一75缓蚀剂要快50%左右, 但在高温、高浓度的酸溶液的条件下, 加CT1—2缓蚀剂、CT1—3缓蚀剂的缓蚀效果会更好。

3. 交联剂

为了能够提高压裂液和酸化液的粘度, 往往需要在液体中添加一定的交联剂, 使长链分子凝胶形成一定的网状的结构, 能够对液体中的水分子和酸分子产生一定的束缚作用, 其用量很小, 但改变液体性质的效果很明显。在进行压裂、酸化的作业中, 常用交联剂主要有硼砂、Ba2+、Cr3+ (交联含竣基的高聚物) 、A s3+、N b5+等。现场大部分使用的是硼冻胶, 这种冻胶具有良好的弹性, 但缺点就是会产生大量的废渣, 这是破胶粘土膨胀后残留的原因。其他的交联剂产生的冻胶的弹性比硼冻胶要弱, 残液不能防止粘土出现膨胀。国外已经采用有机钛凝胶用于高温地层当做, 该胶具有粘度高的优势, 还有摩擦阻力小, 过滤之后无残留, 不乳化的有点, 比硼凝胶的应用效果更好。无机钛凝胶的研究, 认为该胶具有粘度高的优势, 低摩擦阻力小, 过滤, 无残留, 不乳化, 易返排, 优于硼凝胶, 但是这种胶体的价格比较昂贵。在使用交联剂的之前, 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勘测, 对现场进行分析以后, 然后采用科学合理的配比方式, 选择良好的缓蚀交联剂, 应根据现场使用的条件下来控制交联时间, 促使交联剂能够发挥更好的效果, 使得施工对地层的损害降到最低, 还能够有效提高施工现场的产量。

4. 降滤失剂

在进行压裂、酸化的施工过程中, 工作液对裂缝壁的虑失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有时甚至会导致施工的不成功。因此需要减少沿着缝壁的虑失是非常重要的。加入降虑失剂的加入是减少虑失的一种有效的方式。根据哈里伯顿公司出版的专著来进行分析, 降滤失剂分为无机和有机两类化合物。无机物是用惰性的粉末制成的, 有机物是利用天然的或合成的聚合物制成的。降滤失剂能够减少流体损失, 提高流体的利用效率及其造壁性能。在降滤失剂的选择上, 需要重视其水溶性、油溶性等性质, 选择良好的降虑失剂, 有效保障壁体的完整。

结论

在压裂、酸化作业中, 在液体中加入一定的添加剂对降低对地层的损害和提高产量具有非常明显的效果。我们需要严格控制添加剂的配比, 根据实际的地质情况来使用有效的添加剂, 这样就能够取得更好的施工效果。

参考文献

[1]安耀清.吐哈盆地致密砂岩气藏醇基压裂酸化技术与应用[J].天然气工业, 2011 (11) .

[2]戴林.煤层气井水力压裂设计研究[D].长江大学, 2012.

[3]王宝峰.碳酸盐岩储层酸化液添加剂综述[J].钻井液与完井液, 2008 (02) .

上一篇:早教中心教师规章制度下一篇:《赴京途中遇雪》原文及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