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形的性质》的教学反思

2024-04-11

《矩形的性质》的教学反思(通用15篇)

篇1:《矩形的性质》的教学反思

进修学校来到我校进行教学检查,准备了《矩形的性质》这节作为公开课。此课结束,整体效果并不好,结合进修教研员王老师的点评与自己的课后反思梳理出今后教学的几点建议。

备课不够深入。教材处理时,我把“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放到了习题课处理,意图是减少课堂教学难点,以便腾出更多时间和空间给学生充足探索。王老师建议,直角三角形性质放到本节课较好,因为它是研究矩形性质过程中自然发现的结论。所以放到本节课更合理,学生接受起来更加轻松。备课不够充分,如果深入思考,可能会更好的处理教材。让知识呈现更加合理和科学。

细节考虑不周,在实物展示过程中,处理不够熟练,比如在展示活动教具时,将对角线用橡皮筋连接,应该出现在“矩形对角线相等”这一个证明环节出现更妥当。我却在证明“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时出现,显得牵强。引起学生思维不顺畅。备课时,预设不够全面,备课时应该注重细节的处理。

语言不够凝练。整节课语言口头语比较重,语言不简洁,显得有些啰嗦和繁琐。尤其在学生曲晴回答问题错误时,显得有些焦急。今后的课堂还应该修炼自己的教学语言,让教学用语更加专业。

引导不够专业。矩形性质探索过程中,虽然用了大量时间进行了性质的探索,但是在总结时,没有系统的从边、角、对角线等方面进行梳理。只是在幻灯片中一闪而过,没有在学生学习中形成深刻印象,最好的处理方式应该是把“矩形性质“按照角、边、对角线板书在黑板上,让性质更加突出。

学生状态不好。之前认真准备了课,但是清明小假之后的开学,学生们显得疲倦,上课不够专心,还有两个孩子睡着了。加之自己前一天胃肠感冒,也造成自己状态不佳。影响了这节课的效果。

还有很多地方需要自己不断 反思和修正,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给学生提供优良的数学教学。感谢公主岭市进修学校王老师的点评,让我看到自身的很多不足,同时也让我发现自己的短板,及时调整今后工作的方向,如何上好一节数学课,怎样备好数学课。

篇2:《矩形的性质》的教学反思

亮点一:教具的使用。

上课伊始,教师拿出教具,帮助学生整理上节课讲过的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之后,教师拉动平行四边形,让学生观察:随着平行四边形角度的变化,图形还是平行四边形吗?在这个变化中有没有一种特殊情况?引导学生思考,同时引入课题。教具的使用,让本节课以生动、形象开始。

亮点二:教师点拨到位。

如在讲解例题时,学生用常规方法得出结论后,教师在图上标出一直角符号,同时问:“直角三角形中有60就有多少度?马上就有学生想到了利用30度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来解题。

亮点三: 评价手段多元化。

本节课呈现了

(1)鼓掌鼓励学生

(2)加星激励学生

(3)在本节课当堂检测前对班内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你认为表现最好的是谁?等等。

亮点四:多维互动程度高。

生生互动:学生讲题时会对其他同学进行提问,同时还有其他同学对讲题同学进行质疑,体现了生生的多重互动。而且这些同学来自不同的学习小组,同时也体现了组与组之间的互动交流。

师生互动:如前边提到的教师对学生解题思路的点拨,等等。

需要改进的有:

1、我认为引入时说的有点多,在引入的设计上没有精雕细刻。我在借助教具在学生观察到平行四边形的特殊情况时,问学生:既然矩形是平行四边形,那么它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吗?作为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是否具有它独特的性质呢?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进入今天的学习。

2、矩形的对称性比较简单,没有必要老师领着得出结论,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尽量不讲,让学生自己探究,我想会更好。

篇3:《矩形的性质》的教学反思

在教授新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矩形的性质》的过程中, 我准备对矩形ABCD对角线连接后的图形和学生开展进一步探讨。首先, 我设计了三个小问题给学生“热身”。

问: (1) 整个图形中共有多少个三角形?

(2) 这些三角形中有哪几种特殊的三角形?

(3) 等腰三角形有哪几个?

(这三个问题设计帮助学生在脑子里迅速建立模型 , 更深刻地记忆矩形中的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两种基本图形。 )

继续研究:

①证明△AOD是等腰三角形。

(这个问题的设计一方面是对矩形对角线性质的运用, 另一方面可以发现矩形中的线段的关系, 为今后的问题解决做铺垫。 )

②等腰三角形会涉及哪些问题?

(这一问题迅速将学生带入一些解题方法及思路上。等腰三角形会涉及等边对等角, 三线合一, 而且很自然地引出了后面两个问题。 )

③若AB=6, BC=8, 你能求出图中哪些线段的长?

(这个问题不仅复习了矩形对边对角线的特殊关系, 而且再一次强调了图中的等腰三角形这个基本图形。更可喜的是, 学生在求BO时, 还想到了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来处理。 )

④过点O作OM⊥AB, 求OM的长, 求点O到BC的距离。

(本题三线合一的性质与矩形相结合, 又复习了点到线的距离。 )

⑤过点O任意作两条直线交AB, CD于点E, F, 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与长方形面积有怎样的关系? (有学生从全等的角度考查, 也有学生通过中心对称解决。 )

(4) 直角三角形有哪几个? 它们有怎样的关系?

(5) 直角三角形会涉及哪些问题?

(这一问题又一次将学生带入一些解题方法及思路上。直角三角形会涉及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等于斜边一半, 30°的直角三角形, 等积思想。 )

追问:若AB=6, BC=8, 你能求出△ABC中AC边上的高吗?

(6) 图中的八个三角形的面积与长方形的面积有怎样的关系?

本节课我只讲了一道例题, 延展设置了六大问题。在讲解的时候, 学生都乐意参与, 积极思维, 轻松地解决了所有的问题。最后我小结:“你觉得矩形中的问题经常和哪些问题有关系?你印象最深刻的图形是什么?你没能自己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这个问题式小结, 达到了小结对该节课起到应有的提纲挈领、画龙点睛作用的教学效果, 激发了学生学习后继知识的欲望, 启迪了他们学习数学的灵感。

老师在进行课堂小结的时候不仅要注重对每堂课的新知识 (即定义、定理、法则、性质) 的梳理, 形成一个知识网络, 还要注重对每堂课所渗透的数学思想及方法进行总结回顾。对学生而言, 学习数学不仅仅是记住数学结论, 解几道难题而已, 更应该是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体会用不同的数学方法、数学思想解决问题的魅力。这就要求老师重视对整节课的知识发生、发展过程的衔接。 我曾经听一位老师在讲授如何证明“同弧所对的圆周角是圆心角的一半”时, 是这样处理的:如图1, 学生通过外角证明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后, 教师把ACOB称为“小旗形”。这样, 从图2、图3中学生就很容易看出有两个“小旗形”, 轻而易举地解决了问题, 而且节省了很多时间, 同时“小旗形”也根深蒂固地印在了学生脑子里。由一般向特殊转化的化归思想体现无疑。

听完课, 我情不自禁地被“小旗形”所折服。简单普遍的“小旗”使复杂的数学证明过程变得简单易懂。我们说学习的过程是一个知识不断深化的过程, 是学生形成系统知识体系的过程。从熟悉的、已知的、简单的出发, 认识陌生的、未知的、复杂的数学问题是符合人的认知过程。因此课堂要注重对每节课进行纵横的综合联系。通过联系、类比, 求同存异, 从而建立数学观点—验证数学观点—升华数学观点的思路。

篇4:《矩形的性质》的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4A-

0086-01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通过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需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这样也就由原来的“双基”提升为“四基”,其中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教学中必须把握的一个关键,通过活动来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让学生在操作与实践中积累丰富的直接活动经验,在探究与反思中积累间接活动经验,并将两者结合在一起,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使学生获得更大的发展。

一、实践操作,积累直观经验

动手操作符合初中生的心理年龄特点,让学生在动手画一画、剪一剪、做一做中感受新知,在操作活动中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这样能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将手、口、脑密切联系在一起,从而在掌握知识的同时积累直观的经验。动手操作是积累直观活动经验最有效的手段,学生只有在动手中体验和感悟,才能建构起数学知识,发展自身的思维能力。

长方形对学生来说是最熟悉的图形,但是对于性质的探究,还处于启蒙阶段,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感知,非常有必要,也是积累学生经验的重要步骤。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先将矩形纸片沿对角线剪一次,得到两个直角三角形,放到一起可以发现它们是全等的,从而加深学生对矩形性质“对边相等”的认识。然后再沿另一条对角线剪开,这样就得到了四个三角形,放到一起它们还重合吗?显然不重合。如果将两个可以拼成直角的三角形放到一起,它们重合吗?通过这样的引导,让学生初步认识到矩形的对角线相等。借助于“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和“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可以得出“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进而得出四条线段相等,为下一步的计算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方向。

二、思考探究,发展抽象经验

数学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探究的过程,在学习活动中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使知识得以呈现,思维得到提升。数学学习需要经历由直观到抽象的过程,在学生操作的基础上建立直观的经验,然后通过探究与思考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经验,这样就能使数学教学的本质得到体现,也就可以让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向更深层思考,从而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

探究矩形性质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从一般到特殊的过程,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学生已经熟知,而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由于角的变化引发了对角线性质的变化。在操作中学生已经可以得出一定的结论,但是数学讲究的是严密性和严谨性,只有通过推理与证明才能将其作为定理。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三角形全等与新知识联系在一起,从而得出结论,这时再进行整合,就可以真正得出“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的结论,从而验证学生操作中得到的结果,为下一步学习菱形和正方形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探究矩形的性质时还有一个重点就是特殊矩形(如对角线夹角为60°),这是本课的重点,也是学习的关键点,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特殊”的重要性,才能让学生明白在解决问题时往往需要一个特殊值,这样才能实现一般到特殊的转变,发展了学生的抽象思维经验。

三、小结反思,升华活动经验

活动经验靠积累,可以通过动手操作来实现,但最重要的是提炼,这就需要在数学思维的基础上深入加工,从而使感性的认识上升到理性思维上来。学生的反思是成长的催化剂,通过反思实现了知识的融合和能力的提升,真正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让学生能从数学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并谋求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学生在反思自己所学的知识时,不仅能纠正自己的错误,还可能有更多的发现。这个反思过程犹如股市“复盘”,可以静观知识之间的联系。如由对角线平分且相等可以得出“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还可以由特殊角(即30°角)得出“直角三角形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这对于学生的认知来说是一大突破,对于学生能力的提升来说也是一个进步,在反思过程中获得新知识,经验得到升华,自信心得以提高。同时反思使知识得到了融合,学生可以通过比较发现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联系与区别,使得本单元的学习有章可循,学习思路与方法更加清晰。

总之,数学活动经验积累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只有通过操作与实践建立起直观经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探究与思考发展间接经验,才能使教学取得更高的效果。教师要放权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来积累经验,在提高学生素养的基础上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

篇5:《矩形的性质》的教学反思

到解释“矩形的对角线相等”的理由时,大部分同学能说出利用三角形全等证明,有同学提出了用三角形全等的方法,他的方法是错误的,当时我没有注意那么多,跟着他的思路往下走。最后发现证不出对角线相等。只有换另两个三角形全等。把两条对角线表示出来,结果相等,也就证明了两条对角线相等。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觉得在以下方面做的比较到位:在课上,我能把握课标、教学内容处理上更有针对性,在把握深度上也做的比较好,在这节课中,也出现了很多的亮点,用教具,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平行四边形到矩形的变化过程,同时,在这节课上,我也采用了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了课堂效率,基本完成了本节课的目标。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也存在很多的问题,如在课堂中有的问题探究的形式比较单一,课堂容量显得不够大,评价检测还不是十分到位等。没有及时发现问题。关注差生不够。

篇6:矩形的性质与判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矩形的有关概念,理解并掌握矩形的有关性质。

过程与方法:经过探索矩形的概念和性质的过程,发展学生合情理意识,掌握几何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严谨的推理能力,以及自主合作精神,体会逻辑推理的思维价值

重难点

关键

重点:掌握矩形的性质,并学会应用

难点:理解矩形的特殊性

关键:把握平行四边形的演变过程,迁移到矩形概念与性质上来,明确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教具

平行四边形

学法

探究,逻辑推理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出示实物:平行四边形,提问学生:(1)这个是什么图形?(2)它具有不稳定性,那么在运动变化中,它还是平行四边形吗?什么没有变化,什么发生了变化(3)如果使它的一个内角变成直角,那么这个平行四边形变成了什么?

那么我们就把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矩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

二、探究矩形性质

既然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那么它就应该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那么它具有哪些特殊的性质呢

请同学们拿出一张矩形纸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

说说矩形特殊的性质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矩形是轴对称图形

如果我们要验证这些命题的正确性,还需要通过逻辑推理的方法来验证它们。

请同学们自己来证明前两个猜想,学生板演过程。

请同学展示矩形有几条对称轴,以及对称轴的条数

三、探究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观察矩形,(1)图中有几个三角形,可以归下类吗?

(2)图中有几个直角三角形,如果以一个直角三角形为研究对象,观察点O是什么?猜猜AO与BD的关系是什么?(3)验证你的猜想。

得结论: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四、巩固练习

练一练

已知△ABC中,∠ABC=90°,BD是斜边AC上的中线.(1)若BD=3㎝,则AC=_____㎝;(2)若∠C=30°,AB=5㎝,则 AC=_____㎝,BD=_____㎝.五、小结

这堂课你学到了什么?

篇7:《矩形的性质》的教学反思

知识与技能:探索并证明矩形的性质定理: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数学思考:在研究矩形性质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

问题解决:初步体会在具体情境中从数学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情感态度:感受成功的快乐,体验独自克服困难、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

【学情分析】

矩形的性质是在学生学习习近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性质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的几何图形。学生在此前学习也积累了一些的学习方法。但在自主探究中缺乏一定的经验。

【教学重点】探索矩形的性质定理及应用。

【教学难点】探索矩形的性质定理及应用;合理利用性质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猜想、验证结论。

【学习方法】动手实践、合作交流。

【课前准备】平行四边形教具、课件、学案、微课视频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什么是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有哪些性质?

(引导学生从边、角、对角线、对称性四个方面进行归纳性质。)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回顾,及时了解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引导学生从边、角、对角线、对称性四个方面进行归纳,为矩形的性质探究作好铺垫,也为学生在研究同类几何问题积累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

二、性质探究

活动1、试一试:用四根木条做一个平行四边形的活动木框,将其直立并一边固定在地面上,轻轻推动其一条边,你会发现什么?

学生活动:动手操作,观察、思考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平行四边形变化过程,体验平行四边形由一般到特殊的过程。

教师重点关注:

1、在这一活动中,哪些量变了?哪些没有变?

2、它还是平行四边形吗?

3、当改变平行四边形的.内角时,使其一个内角恰好为直角,此时是什么图形?

给出矩形的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4、列举生活中矩形的实例。

【设计意图】在这一过程中体会矩形是平行四边形变化的产物,为学生理解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降低难度。

活动2、思考:在刚才的操作活动中,作为一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矩形除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般性质外,它还具有哪些特殊的性质呢?它与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又是什么关系呢?

(引导学生从边、角、对角线、对称性四个方面进行归纳性质。)

猜想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猜想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的设计,学生在参与观察、实验、猜想等数学活动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和合情推理能力,为矩形性质的研究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同时体现知识的前后衔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活动3、验证结论

猜想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猜想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引导学生把文字命题转化为几何语言)

引导学生把命题改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并写出已知,求证,简单证明过程。

矩形的性质:

(1)四个角都是直角;

(2)对角线相等;

(3)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有两条。

【设计意图】学生在参与证明过程中发展学生演绎推理能力,体会几何研究的“观察-----猜想------证明”过程。

【八年级《矩形的性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矩形的性质说课课件

2.《矩形的性质》的教学反思

3.《矩形》教学设计

4.《矩形的性质与判定》教学反思范文

5.《不等式的性质1》第一课时教案

6.矩形的性质的教学反思范文

7.关于矩形的性质的随堂练习题

8.矩形初中数学第一课时说课稿

篇8:“小数的性质”教学片段及反思

片段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师:动物王国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运动会, 老师录下精彩比赛的一个场面, 想看吗? (课件播放三只小乌龟比赛情景) 比赛规则:在一分钟内谁跑得远, 谁就获胜。

一分钟后裁判员记录的成绩分别是:1号选手3分米;2号选手30厘米;3号选手300毫米。谁将夺冠呢?

生 (争先恐后地) :它们跑得同样快, 比赛未决出胜负。

师 (故作惊讶) :怎么会呢?它们跑的路程分别是3、30、300。

生:计算速度的“单位”不相同, 但是它们的速度是一样的, 即3分米=30厘米=300毫米。

师:那么, 根据小数的意义, 谁能用同一个单位名称把上面等式表示出来呢?

学生讨论片刻, 达成共识:0.3米=0.30米=0.300米

课件演示:裁判员用学生尺分别测量出0.3米、0.30米、0.300米的长度并叠放在一起, 完全重合。

师:像0.3, 0.30, 0.300这样的小数虽然写法不同, 可是数值的大小完全相等。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小数的性质”。

片段二:动手实践, 理解“小数性质”

1.活动:验证小数性质的普遍性。

师:用大小相同, 而平均分的份数不同的纸片, 验证写法虽然不同, 但大小相等的小数。

(1) 涂一涂, 填一填, 比一比。

(2) 汇报。

生1:我发现:0.2=0.20

生2:我发现:0.5=0.50

生3:我发现:0.6=0.60

(3) 概括小数的性质。

师:观察上面的等式并与0.3米=0.30米=0.300米比较, 你发现它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特征?

生1:从左往右看, 在小数部分添上“0”, 小数的大小不变。

生2:从左往右看, 小数的末尾添上“0”, 小数的大小不变。

生3:我同意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 小数的大小不变;而在“小数部分”添上0说得不准确 (说着举起手中的三张卡片) , 如0.7=0.70, 但0.7≠0.07。

师:下面各数中哪些“0”是小数末尾的“0”?

(学生思考后指出:三个小数末尾分别有1个0、2个0及4个0。)

生4:小数的末尾去掉“0”, 小数的大小也不变。

师:是呀, 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刚才的发现?

师生归纳: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 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就是小数的性质。 (引导学生重点理解“或”与“末尾”的含意。)

2.判断。 (学生仔细倾听、判断, 用手势表示对错。)

(1) 小数点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 小数的大小不变。

(2)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 小数的大小不变。两句话的意义相同。 (说明理由。)

片段三:巩固深化, 应用规律

师:我们学了“小数的性质”, 你认为“小数的性质”有什么用途?

(让学生看第59页内容后回答。)

生1:根据“小数的末尾去掉‘0’, 小数的大小不变”, 可以化简小数。

生2:运用“小数的末尾添上‘0’, 小数的大小不变”, 可以根据需要改写小数。

1.化简小数。

(1) 下面小数, 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为什么?

(2) 将上面的小数化简。

2.改写小数。

让学生独立完成例3。 (教师巡视指导。)

3.联系生活, 灵活应用“性质”。

甲、乙两商店对同样的钢笔标价分别为5.8元和5.80元, 它们各表示多少钱?哪种标价更科学合理?

反思:“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对此, 数学教学应创设一定的情境, 引导学生通过自身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主动建构知识。学生在学习“小数的意义”时, 对单位名称的改写已有一定的认知经验。那么, 教学小数的性质时是直接出示对0.3米=0.30米=0.300米的大小验证, 还是从具体情境中引入?笔者认为, 后者更符合学生的认识起点, 更能促进学生积极的数学思考。

为使学生深入理解小数的性质, 让学生动手操作不失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为此, 在教学中开展让学生对正方形纸片“涂一涂, 填一填, 比一比”等体验活动, 使学生在寻找共同特征中经历“操作、观察、猜想、推理、验证、交流”等一系列探究过程, 自主发现“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都相等”的特性千真万确, 有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内化“小数的性质”中, 为避免人云亦云, 让学生通过肢体语言表达判断结果, 深入体会数学概念表述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养成“咬文嚼字”的良好习惯, 为学习小数性质的应用作了充分的“铺垫”。

篇9:《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一、直接引入新课,一上课就课件呈现课本中例1的图片,并要求学生用分数表示出涂色部分,这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难。然后要求学生把大小相等的分数填入等式。学生也很快回答出来了,就是==然后我就接着问,为什么它们是相等的,这个答案学生是从图中获得的,因为它们在图中所占的面积是一样的,所以,它们是相等的。然后我又接着追问,既然這几个分数是相等的,为什么它们的分子、分母不一样呢?这个问题把学生难住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把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一下子激发出来。

二、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事先为每个学生准备一张正方形的纸,让学生对折,并涂色表示其,要求学生继续对折,每次找出一个和相等的分数,并用等式表示出来。学生通过例1的思考与学习,通过折纸,对找一个和相等的分数已经有了一定的感知。很多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找到了几个和相等的分数。这为本节课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做好铺垫。

三、课堂练习力求紧扣重点,做到新颖、多样、层次分明,有坡度,加深了学生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认识,激发了学习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这样不仅能照顾到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而且有效地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

如,=(a、b为非零的自然数)

(1)当a=1、2、3、4、5…时,b分别等于几?

(2)a与b的关系是怎样的?为什么?

同时,在这节课中也存在几个方面的不足:

1.在形成性质的过程中,对分数基本性质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商不变的规律进行了整合,只有部分学生了解,没有深入到全班。而且在学生表述自己的发现时,没有说0除外,我本意是想再进行追问,可有部分学生书本已打开,他们很快就说0除外。对该性质没有一个深入的理解,我想在后期的教学中,应多关注细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应学会思考,而不是依靠书本现成的答案。

2.在巩固练习阶段,如练一练的第2题,我只是指名让几个学生说说他们填某个数的依据,而没有在黑板上把过程再板演一遍,这对于学困生来说是很困难的,所以,在后来的练习中,有部分学生还不是很理解。

篇10:《矩形的性质》说课稿

矩形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几何图形之一,本节课选自冀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数学(下册)第22章第4节《矩形》第一课时,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平行线、三角形中位线以及平行四边形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来学习的。教科书力求突出矩形性质的探索过程,让学生通过图形变换和简单推理等方法,自主地探索出矩形的有关性质和识别条件,再现图形性质丰富多彩的探究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和说理的基本方法。

基于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围绕着矩形的性质与识别条件而展开的,矩形的性质与判定方法在本节课中处于核心地位,所以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矩形的性质与识别条件,难点是矩形性质和识别条件的探究和应用。

二、说学生

八年级第二学期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初中阶段包括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识别在内的绝大多数几何概念及定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另外,八年级的同学,活泼好动,有较强的理解和模仿能力,对于新鲜的知识也充满着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望,而在矩形的性质和识别条件中,又有许多颇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因此,我在组织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矩形的性质和识别条件,这不仅使学生学到科学的探究方法,而且体验到探究的乐趣,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三、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矩形的概念和性质,理解并掌握矩形的识别方法,会初步运用矩形的概念和性质来解决有关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探索矩形性质和识别条件的过程,在直观操作活动和简单的说理过程中发展学生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增进主动探究的意识,逐步掌握说理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严谨的推理能力,以及合作探究的精神,体会逻辑推理的思维价值。

四、说教法

没有学生参与的教学活动几乎是无效的教学活动,本节课的难度不大,让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自己得出并总结出结论,这样做不仅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学生的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因此,我采用以“激—导—探—结”为主线的教学方法。

五、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分析学生是教师实施教学行为的关键,所以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增长主体意识,达到预期的目的,学生自主参与整堂课的知识构建,从定理的得出到证明,从参与问题的发生,发展到问题的解决,让学生积累自己的知识经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因此,我主要采用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

六、说教学过程

第一、新课引入(3`)

1、首先进行复习提问:什么叫平行四边形?它和四边形有什么区别?

(这主要是和上节课有一个很好的衔接,另外为学习矩形做一个铺垫,创造学生参与并展示自我的活跃的课堂气氛)

2、观察与思考:展示生活中一些平行四边形的实际应用图片(如:国旗,显示器,门、纸张等),让学生想一想:这里面应用了平行四边形的什么性质?它们有什么特殊之处?

3、教师演示:用活动的平行四边形教具,做演示平行四边形的移动过程实验,提问:它还是一个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然后,当移动到一个角是直角时停止,让学生观察这是什么图形?

(通过实例和教具演示,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变,并使其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然后,引出矩形定义)

第二、课件展示:矩形的定义,让学生举出身边的矩形的实例,学生不难说出书桌面、教科书的封面等矩形实物。

(通过这个课件展示和实例可以使学生深刻的认识到矩形是角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第三、探究活动一(10`):让学生画出一个矩形ABCD:

①你认为矩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它有几条对称轴?试着画出来,并用对折的方法进行验证。

②连续对角线AC、BD,它们的交点O在矩形ABCD的对称轴上吗?

③OA,OB,OC,OD之间有什么数量关系?

在教师指导下采用自主探究、分组讨论的形式完成,引导学生探究四边形的性质应该从边、角、对角线、对称性等几个方面去研究,这里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这样做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同时也考查了小组之间的合作能力,让做的快的同学也享受其它组的同学成功的幸福感,等学生完成以后,教师一一点评,并给以鼓励。

学生通过操作,思考、交流、归纳后得到矩形的性质。

待学生掌握了矩形的性质后,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例1,展示课件。然后教师给以点拨和评价,并鼓励学生:你能行!很聪明!

第四、探究活动二(10`)

设置问题情境:怎样识别矩形呢?我采用分组讨论,自主探究的方法,注意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学生讨论后,各组分别展示讨论结果,教师给予积极评价和鼓励。继续提问:矩形识别条件还有哪些呢?

{教师补充: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这个环节教师应该大胆放开手脚,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对个别有疑问的学生可适当点拔。

矩形的识别方法口诀(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第五、随堂练习(10`):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这样做的目的一是:考查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程度。二是作为教师,也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查漏补缺。

第六、课堂小结(5`):这个环节是让学生来完成,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养成及时总结、善于总结的习惯,让这种习惯以后变为一种能力并终生受用。

第七、作业布置:P72习题 第1、2题 (祝你成功)

七、板书设计:

八、设计理念:

本节课的设计主要是针对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主要采用是利用小组学习、讨论交流、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目的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既开发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的个性也得到了发展,把主动权也交给了学生,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篇11:19.1矩形的性质 教案

一.学前指导 教学目标

1、掌握矩形的定义和性质.2、经历矩形性质的探究过程.3、能利用矩形的性质解决问题.教学重点 矩形性质的探究.教学难点

能利用矩形的性质解决问题.二.回顾思考

概念: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行是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即:AD∥BC;AB∥ CD 两组对边相等;即:AB=CD;AD=BC 对角相等;即:∠DAB=∠ BCD;∠ABC=∠CDA 对角线互相平分;即 AO=CO;BO=DO 三.自主学习

1.观察下面图案,有没有你熟悉的几何图形? 矩形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特殊平行四边形。实质上: 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2.想一想

矩形是轴对称图形吗?是中心对称图形吗?对称轴有几条? 四.合作探究 矩形有何特征? 矩形特征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几何语言 在矩形ABCD,∠BAD=∠CDA = ∠BCD=∠ABC =90°

矩形特征2: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 几何语言

∵AC,BD是矩形ABCD的对角线 ∴ AC=BD , OA=OC=OB=OD

五.精讲释疑

例1 已经:矩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0, = 4cm, 求矩形对角线的长.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 ∴AC = BD ∴ OA= OC =1/2AC OB= OD =1/2BD ∴ OA= OB ∵∠AOD=120°

∴∠AOB=180°-∠AOD = 60°

∠AOD=120°, AB ∴ △AOB 是等边三角形∴OA=OB=AB=4cm ∴AC = 2OA=8cm.例2 如图,矩形ABCD被两条对角线分成四个小三角形,如果四个小三角形的周长的和是86cm,对角线长是13cm,那么矩形的周长是多少?

解: ∵ △AOB、△BOC、△COD 和△AOD四个三角形的周长和为86cm, 又∵AC=BD=13cm, ∴AB+BC+CD+DA=86-2(AC+BD)=86-4×13=34(cm)即矩形ABCD的周长等于34cm。

六.巩固达标

1.如图,矩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交于点O,且∠AOD=120°,你能说明AC=2AB吗? 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 ∴AC = BD ∴ OA= OC =1/2AC OB= OD =1/2BD ∴ OA= OB ∵∠AOD=120°

∴∠AOB=180°-∠AOD = 60° ∴ △AOB 是等边三角形∴OA=OB=AB ∴AC = 2OA=2AB.2.矩形ABCD的周长为56cm,对角线AC、BD交于O,△BOC和△AOB的周长差是4cm,那么矩形各边的 长是多少? 解

∵AB + BC + CD + DA = 56,(BC + BO + CO)-(AB + AO + BO)= 4,又∵四边形ABCD是矩形,∴AB = CD,AD = BC

AO = CO,BO = DO

∴ AB + BC =28,BC-AB = 4,∴ AD = BC =16,AB = CD =12.

七.课堂小结

本题课你有什么收获或感想?你还有什么疑问? 矩形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特殊平行四边形。矩形特征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几何语言 在矩形ABCD,∠BAD=∠CDA = ∠BCD=∠ABC =90°

矩形特征2: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 几何语言

∵AC,BD是矩形ABCD的对角线 ∴ AC=BD , OA=OC=OB=OD 八.教学反思 数学学习应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知识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重点的教学思想。在教学“矩形的性质”一课时反思如下:

引入------新知、旧知的桥梁。

以“平行四边形变形为矩形的过程”的演示引入课题,将学生视线集中在数学图形上,思维集中在数学思考上,更好地突出了观察的对象,使学生容易把握问题的本质,真实、自然、和谐,体现了数学学习的内在需要,加强了学生对知识之间的理解和把握,形成了合本质相关的认知结构,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设计-----体验、实践的时空。

平行四边形变形为矩形的过程的演示;生活中给人以矩形形象物体的播放;学生画矩形;学生探究矩形性质时看、猜、比、量、折、写、说等;应用性质时,解决矩形绿地相关问题,并动手摆一摆,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抓住发展学生智力的契机,让学生在体验、实践的过程中,扩大认知结构,发展能力,完善人格,更好地理解平行四边形与矩形之间的从属关系和内在联系,使课堂矩形教学真正落实到学生的发展上。

3、小结------知识的完善,方法的提升。

篇12:矩形的判定教学反思

矩形的判定教学反思1

本节课的题目是《矩形的判定》,是在学习了矩形的性质之后的一节课,采用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主要是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坚守课程标准,以新课程理念:学生为主体、老师是主导,还课堂给学生的思路,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再一个利用电教信息技术,优质资源班班通,引进优教班班通上的微课资源,让孩子们就享受到了名师的服务,提高了学习效率。

首先是回顾旧知识矩形的性质,然后提出问题:、“除了使用定义可以判定矩形外,还有别的办法吗?”,然后看微课“矩形的判定名师讲解”,最后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讲析两道例题(让学生分析思路,找到解决办法,板书后再和规范书写对照),教师参与点评更正,最后当堂练习,再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小结。

由于采用的教学模式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样的讲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做到了有的放矢;由于始终让学生做主体,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分享成果,使得学习氛围积极、不拖沓,逐步形成了主动探究的习惯,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判定的选择使用,让孩子们多了份理性思考,提升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不足的地方有二:

1、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都还有待于进一步训练。比如可以让多个学生来谈自己的思路,包括成熟的,也包括不成功的;还可以让小组多交流,小组内展示,等多种方式去挖掘学生的潜力。

2、技术应用不够熟练和使用的手段少,这个问题完全可以再使用几何画板、触控一体机上的鸿合软件等呈现给学生,让他们去发现的图形所蕴藏的数学规律。这样会更直观,印象更深。

矩形的判定教学反思2

本节课是关于矩形的学习。这是图形的学习。在进行本节书的学习的时候,老师要结合以前小学学过的长方形和正方形一起来讲。让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新学的知识。把新旧知识结合起来,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在实际练习中的应用。

关于矩形的判定教学的反思是:在进行该章节的学习的时候,最好让学生自作立体图形,让学生在制作图形中懂得矩形与以前学过的那些图形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加深他们的学习能力及理解能力。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的同时学会思考问题,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关于矩形的判定的课件设计:

一 教学目的:让学生明白如何去进行判定。通过几个图形的演示,学生能够明白这些图形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二 教学重难点:通过什么方法来判定一个图形是矩形。

三 教学过程:

1 引入:让学生观看大屏幕上的`图形,指出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先叫学生思考,也鼓励他们进行讨论,然后让学生代表把自己的看法说出来。

2 让学生把课本上的知识内容进行阅读思考,然后得出结论:如何去判断一些图形是什么图形?

3 知识点讲解:什么是矩形呢?

条件:1有一个角是直角。2这个图形是平行四边。 3 这个图形的对角线相等。 4 对角线要相等。5 这个图形中有三个内角是直角。6 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平分。对于这些判断的条件,要求学生要仅仅地记住。在讲完这些条件的时候,老师也给出很多相关的相似的或者不同的图形让学生进行判断,以加深对这些图形的认识和掌握。

矩形的判定教学反思3

本节课主要讲解的是矩形的性质与判定,本节课一共分为5个环节。在环节一知识回顾,由平行四边形入手,通过直观观察平行四边形与矩形内角的异同以及观察平行四边形与矩形的形状特点,这是落实核心价值观直观想象的过程,学生建立逻辑关系——平行四边形形状与边角大小之间的关系(直观想象是显性的,逻辑推理是隐形的)。在环节二探索活动一,利用橡皮筋套木框改变橡皮筋的松紧长短程度从而改变平行四边形的形状,观察平行四边形演变为矩形的过程,这是通过直观形象产生疑惑,有想法,进而升华为逻辑推理——改变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长短关系引起角的变化,这个变化过程中当一个角是直角时将平行四边形演变为矩形,这是落实显性的直观形象与隐性的逻辑推理的过程。

在环节三探索活动二,利用小芳画矩形的过程引入矩形的第二种判别方法,同样小芳画的过程是学生进行直观形象的过程,小芳画出来的学生观察确实是一个矩形,进而反问学生为什么是?这就是逻辑推理过程了,也是数学抽象的过程了,通过数学逻辑证明,得出确实是,从而抽象出——三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这个环节落实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显性的是直观想象,隐性的是逻辑推理,深入挖掘出数学抽象也是在这节课落实的素养。在环节四议一议中,只利用一根绳子,是否能判断出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也就是脱离角是否可以判断四边形的形状?直观形象这是首先落实到的核心素养,进而学生考虑四边形只考虑边的特点,不考虑角,是否可以判断,逻辑推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落实的淋漓尽致,其实质数学抽象——将绳子与边结合起来,这也是这个环节不可小视的核心素养。

经过本节课的讲解,深感落实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在数学课堂中的重要作用,直观想象是本节课最显性的核心素养,而逻辑推理是在直观想象后升华的部分,数学抽象很多人或许会忽视,但会发现,在数学学科中,数学抽象虽然看不到也讲解不到,但在知识的升华过程中数学抽象才会产生质的飞跃,脱离现实数据抽象出数学真知。

矩形的判定教学反思4

通过本课的教学,我深刻体会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和谐配合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非常大的作用。在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过程中,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时,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做适当的评价和提示,以弥补学生学习能力的不足之处,从而达到化解“难点”的目的。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真诚交流意味着教师对学生的殷切的期望和由衷的赞美。期望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由衷地赞美学生的成功,让学生在整堂课中能在不断出现的问题及不断被自己“聪明”的解决问题的成功喜悦中进行学习,享受学习的乐趣。

学生充分讨论,并以积极的心态互相评价、相互反馈、互相激励,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发挥集体智慧,开展合作学习,从而获得好的教学效果。数学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提问,教师不必作直接的详尽的解答,只对学生作适当的启发提示,让学生自己去动手动脑,找出答案,以便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他们良好的自学习惯。课上教师应该做到三个“不”:学生能自己说出来的,教师不说;学生能自己学会的,教师不讲;学生能自己做到的,教师不教。尽可能地提供多种机会让学生自己去理解、感悟、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认识,激发学生的数学情感,促进学生数学水平的提高。

矩形的判定教学反思5

《矩形的判定》一课,是在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以后提出的。因为有了学习习近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做为基础,所以本节课采用了“类比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类比学习”的方法进行新知的探索与学习。在设计中,通过平行四边形的演示活动引出主题“矩形”,运用回忆的方法,对“矩形的定义及性质”进行了预备知识检测,再对矩形的判定方法进行猜想与验证,紧接下来设计了几道练习题让学生学以致用,最后用一流程图进行了小结。

篇13:《矩形的性质》的教学反思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专题2从海水总获得的化学物质第二单元钠、镁及其化合物第二课时

2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相对来说不是太难,学生在前几节中已经学过钠的知识,对于这节钠的化合物自然容易过渡,而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也很简单,学生易于接受。本节主要设计的思路是按照实验探究的方式展开,提高学生的主动性,联系以前所学的碳酸钙知识,学生大胆思考和推断碳酸钠的性质。同时让学生去自己设计做实验,观察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观察、思考的能力。这一节虽然是碳酸钠的的性质与应用,但实际这节课的主要是碳酸钠和碳酸钠的性质和比较,所以把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对比实验一直贯穿这节课的始终,由学生自己发现反应的本质以及区别。

3 教学目标

3.1

知识与技能:掌握碳酸钠的性质;知道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方法;了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用途。

3.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的对比探究掌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分析和设计能力。

3.3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对比实验探究的乐趣,培养热爱化学的兴趣。

4 教学重难点

重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

难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鉴别

5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和问题解决等相结合的启发式教学方法

6 教学过程

引入:同学们在文学史曾学过“三苏”,是苏洵,苏轼,苏辙。那么我们今天学的不是文学上的“三苏”,而是化学家族中的“三苏”。那他们是什么呢?补充大苏打是硫代硫酸钠。

学生:通过预习,回答老师的问题。小苏打是碳酸氢钠,苏打是碳酸钠。

(设计意图:通过文学的三苏吸引同学们对这节的注意力。)

回顾:在前面的内容中学习过生成Na2CO3的化学方程式,请同学们回顾并写出。

学生:CO2+2NaOH=Na2CO3+H2O

展示:展示碳酸钠样品和碳酸氢钠的样品。引导学生描述他们各自的状态并把状态和生活中物质的状态相互联系,提供他们在二十摄氏度的溶解度。碳酸钠的S=21.5g/100g水,碳酸氢钠的S=9.6 g100g水。

观察思考:碳酸钠是白色粉末(像面粉),碳酸氢钠是白色结晶粉末(像白糖);学生得出结论在相同温度时,碳酸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氢钠的。而且两种物质都易溶。

追问:碳酸钠在组成上和我们学过的什么物质相似?请结合对碳酸钠的初步认识预测碳酸钠具有什么性质?可以和什么物质发生反应?

学生:碳酸钠属于盐类,碳酸钠在组成上和我们学过的碳酸钙相似,预测可以和酸发生反应。还可以和某些盐、碱发生反应。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样品,并且让学生把样品的状态联系到生活,便与学生的理解而不是死记。通过给出数据,让学生总结溶解度大小。联系以前所学的碳酸钙知识,学生大胆的提出预测,然后进行实验并对自己的预测进行验证。通过实验,得出结论。)

学生实验1:在两支洁净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3ml澄清石灰水和氯化钙溶液,再分别向上述两支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振荡,观察现象,同理把碳酸钠溶液再换成碳酸氢钠溶液进行对比。教师引导正确的操作方法。

观察:发现碳酸钠和这两种物质都发生反应,而且有白色沉淀生成;碳酸氢钠只和氢氧化钙反应且有白色沉淀生成。

追问:通过这个实验我们还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学生:氯化钙,氯化钡等物质可以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这两种物质。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实验观察能力以及与同学的交流合作能力。)

学生实验2:取现配的碳酸钠溶液和碳酸氢钠饱和溶液2-3ml与试管中,向两个试管中分别滴加2-3滴的酚酞指示剂,观察现象,然后继续在两试管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观察现象。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

观察:NaHCO3溶液滴加2滴酚酞,溶液浅红,逐滴加入稀盐酸颜色后溶液很快褪去,有大量气泡产生;Na2CO3溶液滴加2滴酚酞,溶液深红,逐滴加入稀盐酸后溶液一开始无颜色变化,气泡较少;后来颜色突然变浅,继续滴加有大量气泡产生,且颜色褪去。

提问:实验的结论是什么?

学生:结论是根据酚酞滴入后的颜色,都显得是碱性,而且碳酸钠的碱性要强,同时碳酸氢钠的与盐酸的反应剧烈程度强于碳酸钠。

追问:这里为什么要取的是饱和溶液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等浓度取配行不行?

学生:只有配置等浓度这两种溶液,这样现象才能明显。(学生对于这里设计的饱和溶液而不是等浓度不清楚。)

再次追问:为什么碳酸氢钠与酸的反应要强呢?

学生:根据化学方程式学生可以大概得出,碳酸钠要结合两个氢才能生成气体,而碳酸氢钠只要结合一个氢就可以生成气体了!

总结: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得出这两种物质都显碱性且碳酸钠的碱性比碳酸氢钠的大,同时这两种物质都可以和酸反应,但碳酸氢钠与酸的反应剧烈程度强于碳酸钠。对于配置同浓度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但是实际上很难达到同浓度的情况,所以饱和溶液即可代替。

(设计意图:实验改进,学生更加易于观察反应的历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现象的能力、总结归纳能力。通过量的关系让学生易于理解反应的过程。教师要注意滴加的顺序问题,也就是量的问题。)过渡:初中我们学习过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混浊。继续通入二氧化碳,又变澄清。这里发生了什么反应呢?那么,碳酸钠能不能发生类似的反应呢?

回忆:碳酸钙和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钙。而碳酸氢钙又可以分解生成碳酸钙。

CaCO3+CO2+H2O=Ca(HCO3)2采用类推的思想预测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转化。

讲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转化,同时讲解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不强,而碳酸钠的热稳定性强。

提问:在饱和的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为什么有白色晶体析出?这种白色晶体是什么?

思考:回答白色晶体是碳酸氢钠(学生对于析出的原因回答不全面)。

讲解:原因之一是碳酸氢钠的的溶解度较碳酸钠小,之二是碳酸钠与二氧化碳和水的反应过程中要消耗水,之三是生成碳酸氢钠的质量比碳酸钠的质量大。

(设计意图:以初中知识为铺垫,过渡到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转化。由转化到性质到应用,加深学生的理解。)

引导:学习碳酸氢钠与碳酸钠的性质作对比。请通过小组讨论完成实验设计然后进行汇报。

讨论:(1)两瓶分别装有碳酸钠溶液与碳酸氢钠溶液试剂瓶,但标签模糊。请设计尽可能多的实验加以检验;(2)请设计出最优的实验方案判断一包固体是碳酸钠还是碳酸氢钠;(3)除去碳酸钠固体中少量碳酸氢钠的方法;(4)除去碳酸氢钠溶液中少量碳酸钠的方法。

学生:从水溶性、溶液酸碱性、热稳定性、与酸反应等方面比较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实验设计能力。)

阅读:这两种化合物的用途与侯氏制碱法联系,了解侯德榜联合制碱法、纯碱名称的由来以及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用途,指导学生自学,通过候氏制碱法的认识,使学生了解化学史,激发其爱国主义热情。同时激发求知欲望。STS引入

布置作业:练习册和学案

7 教学反思

7.1 改进实验,提高认知

在本节的教学中,总共有两个探究实验,比如实验1,在原由课本的基础上把碳酸氢钠与CaCl2、Ca(OH)2实验插入进来,对比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再做探究实验2我把课本的实验方案改进,改成取现配的碳酸钠溶液和碳酸氢钠饱和溶液2-3ml与试管中,向两个试管中分别滴加2-3滴的酚酞指示剂,观察现象,然后继续在两试管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观察现象。这个实验简单易与学生的操作,通过颜色的变化让学生清楚的认识到反应的历程。

7.2 创造机会使学生多做实验

以前的演示实验都是由教师先演示,学生观察现象,归纳的出物质的性质。这样学生是被动消极的知识接受者,没有积极的思维和创新,也没有探究的目标和方向,很多学生都不太注意教师的操作,只等待成功的实验现象,所以他们很难从中得到知识和能力的提升。新课程实施以来,就要以学生为主体,老师是课堂的主导者。所以在在本节的教学中,这两个实验都是分成六个小组由每组独自完成的。这种由学生操作和评价,学生当主角,学生既是演员又是观众,老师当配角的做法,大大激发了课堂的效率,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7.3 建立宽松的学习环境

篇14:金属的化学性质的教学反思

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二、金属与酸的反应。

三、金属与水的反应

通过教学,我做了以下反思:

一、对教学目标的反思

首先,对学生原有知识、能力的认知不够,对初中学生已接触过的知识重复再现。例如:金属与酸的反应。我设计了盐酸与镁、铝、铁、铜分组探究实验,希望能发挥学生的想象空间。而这个知识点初中已经出现过,因此学生探究起来,好像不是为了探究而探究,而是对初中知识的实验验证。

化学源于生活,也应回归于生活。如果学生感觉到化学离生活很远,会导致学生对化学学习产生厌倦。教学中我大胆创设情境,使学生大胆地想、充分的问、多方位的交流,教学活动中从一个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与学生一起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如:黄金饰品中的假货常常鱼目混珠,社会上有些不法分子常以黄铜冒充黄金,进行诈骗活动。因为单纯从颜色、外形上看,黄铜(铜锌合金)与黄金极为相似,所以很难区分。现请你设计两种实验方案鉴别真假黄金,要求写出实验方法、现象和结论。因此化学教学,要正确认识学生的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层次,采用适合的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一体的课堂教学。

其次,对教学重难点把握上的反思

我把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确定为本节课的重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初中学生已经接触过,对此知识只不过是知识的再现。因此我觉得教学的重难点把握是否正确非常的重要。若不正确,教学过程就失去了意义;若不明确,教学过程就失去了方向。在化学教学活动开始之前,首先要明确教学活动的方向和结果,即所要达到的质量标准。因此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是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教学方式方法的依据,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和方向。

二、对教学技能的反思

①语言功底:通过这次展示课我发现良好的语言功底对一名教师非常重要,教师的语言逻辑性要非常严密,推导流畅,过度自然。语言(普通话)要规范简练,表达清晰,语气抑扬顿挫,充满热情和感染力,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②板书的设计:好的板书有助于将教学内容分清段落,表明主次,便于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体系、重点。

③多媒体的使用、学生实验操作的引导:教学中我运用多媒体课件主要是起着辅助教学的作用,同时注意尽量简单避免玩花俏以防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在学生实验之前,正确引导学生实验,同时提醒学生实验的安全以及实验的要领、操作规范。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比较异同,非常注重引导学生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同时与成功的实验进行比较,生成丰富的教学资源。

三、对教学方法的反思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我采用实验探究法,按照思考、交流、实验、观察、分析、的出结论的方法进行启发式教学;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作好探究性实验。但在课后有以下几方面值得我去思考:

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照顾到绝大多数同学,课后还要因人施教,对学习能力强的同学要提优,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加强课后辅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有意无意地将精力和荣誉给予了成绩好的学生,教学的重心往往倾向于成绩好的学生,而忽略了学生中的弱势群体,教师缺乏对他们的鼓励和帮助,从而导致“贫富差异”越来越大,直接导致整体成绩两级分化,对后进生也是一种伤害,所以教师要特别注意不要让所谓的差生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学生的参与:由于本课我主要是通过学生实验探究、主体作用明显,有充分的动手、动口、动脑的时间。学生只有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给他们以充分的动手、动口、动脑的时间,充分经历观察、分析、推理、综合等过程,全面地掌握规律的实质,与此同时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真正的锻炼,体现其学习的主体角色。在学生之间交流时,提醒学生学会倾听。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改变以往那种讲解知识为主的传授者的角色,应努力成为一个善于倾听学生想法的聆听者。在教学过程中,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共同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让化学知识回归于生活:提供生活案例,引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有学习的成就感。如:A“不法分子常以黄铜当黄金,进行欺骗活动,你会不会上当受骗?你有多少种办法区别黄金和黄铜?”这样的问题一下子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就连平时不愿意学习的学生,也参与了讨论。大家纷纷献计献策,设计的方案有①测密度②测导电性③用牙咬(硬度)④测导电性⑤用火烧(真金不怕烈火炼、是金子在哪都发光)⑥?⑦?B“酸菜鲜鱼汤”是某家饭店的招菜,店老板反应盛汤的的铝锅很不耐用,没用多久锅底就漏洞了。请你分析一下这主要是为什么?

四、对教学小结的反思

我主要通过学生自我小结,培养自主生成知识的能力。课堂小结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通过课堂小结,不仅能使所学知识得以归纳、总结、概括和升华,而且能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深化记忆,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广阔性和整体性。

篇15:矩形的判定教学反思

关于矩形的判定教学的反思是:在进行该章节的学习的时候,最好让学生自作立体图形,让学生在制作图形中懂得矩形与以前学过的那些图形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加深他们的学习能力及理解能力。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的同时学会思考问题,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关于矩形的判定的课件设计:

一 教学目的:让学生明白如何去进行判定。通过几个图形的演示,学生能够明白这些图形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二 教学重难点:通过什么方法来判定一个图形是矩形。

三 教学过程:

1 引入:让学生观看大屏幕上的图形,指出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先叫学生思考,也鼓励他们进行讨论,然后让学生代表把自己的看法说出来。

2 让学生把课本上的知识内容进行阅读思考,然后得出结论:如何去判断一些图形是什么图形?

3 知识点讲解:什么是矩形呢?

上一篇:涓涓百脉汇圣泉读后感下一篇:商行合规管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