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教学反思

2024-05-01

《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教学反思(精选15篇)

篇1:《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

本课题主要是探究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首先让学生利用课题2中讨论确定的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并利用收集到的二氧化碳去探究它的性质:不支持燃烧、与水反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本课题也注意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向学生介绍固态二氧化碳叫做干冰,利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的奥秘,然后提出“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或干沽的深井之前,如何检验这些场所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否会对进入的人的生命构成威胁?”,得出二氧化碳含量高会使人窒息而死亡的原因,因此在进入上述场所时要做灯火试验。最后,也介绍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温室效应,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其中一种气体之一,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了威胁,所以我们要保护环境,控制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

学情分析

学生易错点及分析

1、对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认识不够,在利用二氧化碳的性质推断二氧化碳的用途或根据其用途推断其性质时,常出错。

2、对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易产生片面的认识。如有的同学认为CO2可以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所以空气中CO2的含量越多越好。或者有的认为空气中的CO2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所以空气中CO2的含量越少越好。

3、CO2不供给呼吸的性质和CO的毒性易混淆。CO2与CO都 会致人死亡,但其原因是不同的。CO2含量较多,O2的含量相对减少,使人呼吸不到足量的O2导致窒息死亡,但CO2无毒性。CO有毒,它能破坏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的携氧能力,造成生物体缺氧,以致死亡。

4、对CO2通入石蕊溶液变红的原因认识错误。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学生误认为是CO2使其变红。要认识到CO2通入水中,一部分溶解,另一部分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是碳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而不是CO2。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

2、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

3、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

4、了解关注温室效应 。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二氧化碳的.性质。

2、二氧化碳与石灰水的反应。

篇2:《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教学反思

1、贴近生活,让学生体会到:化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并能提升生活;通过探究过程的环节设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研究积极性,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化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手段;

3、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在创设教学环境、提供丰富学习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有机整合。

教材特点:教学的重点是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中应突出化学学科的特色,努力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体会化学实验是研究化学问题的重要手段,通过经历对实验的探索过程,学习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为了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提高科学素养,培养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本节采用实验探究的方法进行教学。

精心预设探究过程,构建高效课堂

构建高效课堂是我们化学教学永恒的追求,我努力做到“课前备课认真——上课时给力——课后认真反思——回家投个安心”。这节课我让学生课前充分做好准备,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将探究要素集中在“设计探究方案上”为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打开思路,通过小组合作、评价与优化、得出最佳方案。把课堂的重点和主要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在交流讨论、实验探究、展示评价中获得新知识。通过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等一系列活动,将探究点设置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内,在学生难以理解的设置台阶,降低难度,使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达到“不愤不启,不悱步发”的境界。

初中化学课程中的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在有限的课时内如何选择一些合适的课题进行探究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是非常重要而现实的问题。本课时通过五次较为完整的探究活动对二氧化碳气体的性质进行了探究,活动中由于选用了与生活极其贴近的用品,如汽水、蜡烛、矿泉水瓶,石灰浆等,设计的问题层次性较强,因此学生在活动中兴趣盎然。但无论是在实验方案设计、活动的实施过程中讨论热烈、发言积极、思维敏捷等表现是我始料未及的。当做完第一次探究后问到想不想再来一次时,同学异口同声地说“想”,充分说明了学生非常愿意进行类似的活动,因为今天的活动真正让学生行动起来了,无论在思维上还是动手操作上,没有流于形式,“我们本地大棚蔬菜基地气肥使用问题,开发我们的乡土教材,我们镇王才屯村一口井死掉三个人的事例,还有鸡蛋保鲜问题等,让学生知道学习化学迫在眉睫,化学对我们的生活意义太重大了,它就在我们身边。

通过问题的引入激发了学生探究热情,实验设计的趣味性使学生乐于探究并在探究中得到了明确的结论。同学们在活动中体会到了科学探究的魅力,合作学习的乐趣,感受到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了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增加学习化学的兴趣。老师也在学生活动中不知不觉完成了教学目标。

篇3:探究二氧化碳性质的创新实验设计

关键词:二氧化碳,性质实验,创新设计

在我们所使用的现行初中化学教材中,有关探究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设计方案,有的实验过程不够简捷,有的操作步骤不够合理,有的证明依据不够严密,这些都可能导致学生对实验结果产生错误的理解,因此需要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对实验的操作程序及步骤进行改进,以求实验现象更加明显,更好地发挥实验的教育价值。

【实验一】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教材中的实验设计:在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只250mL的烧杯,调节天平平衡。然后向其中一只烧杯中慢慢倾倒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气体。观察现象。

存在的问题:由于在倾倒的过程中 气体会扩 散,并且倾倒的速度过快或过慢,都会造成“天平倾斜”的现象不明显,使得实验现象的可信度降低。

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改进后的实验设计:把充有空气的气球放入烧杯中,将导气管管口伸入到烧杯的底部,然后通入二氧化碳,观察现象。随着二氧化碳的通入,可以观察到气球慢慢升起,悬浮在烧杯里。

改进后的优点:1.改进后的实验 效果非常 明显,成功率高。2.增强了实验的可见度和可信 度。3.便于制作和操作,可以作为学生实验来进行,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

【实验二】证明二氧化碳可溶于水。

教材中的实验设计:向盛有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迅速拧紧瓶盖,振荡。可以观 察到软塑料瓶变瘪,说明二氧化碳溶于水。原因是二氧化碳溶于水,使得瓶内的气压减小,所以瓶子才会变瘪。

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这样的问题:一是用塑料瓶采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塑料瓶不易稳定放置;二是需要的二氧化碳的量较大,收集时间较长。

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

改进后的实验设计:

改进一:向装有二 氧化碳的集气瓶中注入适量水,盖上玻璃 片,充分振荡,将集气瓶倒置过来,可以观察到玻璃片没有掉下来。改进后的实验效果能更好地说明二氧化碳溶于水。正是由于二氧化碳溶于水使得瓶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大气压产生的压力能够托住玻璃片,使其不至于掉下来,实验可信度高。对这个实验学生充满 了好奇,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改进二:用注射器吸入10mL二氧化碳气体再吸收10mL蒸馏水,然后用橡皮塞堵住针眼,充分振荡。发现注射器中气体的量减少了。这个实验不仅能够说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更能直观地表示出二氧化碳气体的溶解量。

改进三:将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试 管倒扣于 水中,轻轻晃动试管,可以观察到试管内液面上升。这个实验简单易行,也能说明二氧化碳气体能溶于水,学生乐于尝试。

【实验三】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

因为CO2通入到NaOH溶液中无 明显的反 应现象,那么如何证明CO2与NaOH是不是确 实发生了 反应呢?

我们通常采用的实验方案是:将CO2通入到NaOH溶液中,证明生成了新物质Na2CO3,在反应后的溶液里滴加盐酸,如果有气泡产生,就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

但是这个实验方案的设计在逻辑上还 是不够严 谨。理由如下:因为CO2也能与NaOH溶液中的H2O反应生成H2CO3,同样含有CO2-3,那么如何 证明是Na2CO3 中的CO2-3与酸反应放出CO2?这就需要消除H2CO3的影响。

我们将实验过程做了以下改进:先将反应后的溶液加热,使H2CO3 分解,冷却到室温,再滴加盐酸,有气泡产生,就证明CO2与NaOH确实发生 了反应。改进 后的实验方案排除了干扰,逻辑更加严密,步骤更加完整,且获得了准确的结论。

篇4:《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教学反思

1.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学习内容是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中《二氧化硫的性质和用途》,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了解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危害及其防治,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让学生认识SO2的性质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本节在教材中被安排在《化学1》的最后一个专题,是在学习了氯、溴、碘、硅、钠、镁、铝、铁、铜及其化合物等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硫及其化合物,是对高中化学必修阶段无机化合物知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同时也将为后续章节相关知识的学习打下伏笔,为《化学2》及后续选修课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辩证认识事物两面性,树立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健康意识不可多得的一节课。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原因、危害及其防治的原理。

(2)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3)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

(1)学会通过查阅资料等途径,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2)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出SO2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思维的逻辑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SO2引起酸雨等环境污染的社会问题,树立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健康意识。

(2)了解SO2在食品加工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科价值。

(3)培养学生辩证认识事物两面性的哲学观点。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SO2的氧化性、还原性和漂白性。

难点:通过探究实验,归纳SO2的化学性质。

【教学思路】

本节课是在教师质疑的前提下,启发引导学生提出猜想和假设,制定验证计划,进行实验探究、讨论分析、总结归纳,从而得出结论,练习提高。在探究活动中,学生之间通过彼此对话、相互交流,以及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共同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能够通过现象分析得出化学本质,再从化学的角度去分析解释实验现象和生活中的一些自然现象,即发挥了知识的迁移作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

【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密切联系实际,呈现给学生感兴趣的学习素材,这将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对实验事实进行归纳总结,从而获取相关知识,领略实验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验探究精神。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设备展示和播放学生收集的与酸雨相关的图片和短片,让学生在观看图片和短片中思考以下两个问题:(1)硫酸型酸雨中硫元素是从哪里来的?(2)硫酸型酸雨是怎样形成的?

通过这两个问题的提出和视频的观看,能够激发好奇心,使之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也能认识到化学与生活是密切联系的;了解SO2的物理、化学性质,从而点出本节课的主题:SO2的性质和作用。

(二)回顾旧知识,归纳性质

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知识:硫与氧气反应可生成SO2以及SO2的物理性质。归纳SO2的物理性质,回顾以前学过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的学习方法,由此构建比较完整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的框架。

(三)提出问题,实验探究

问题一:CO2溶于水后会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H2CO3,那么SO2溶于水是否也会发生化学反应呢?其产物又是什么?

1.通过问题的提出,学生将会作出自己认为合理的猜想,并解释其猜想的依据。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努力探索解决新的问题,充分发挥了每个学生的学习潜力,促进了个性的发展。

2.教师讲解演示教材P88实验1,由此认识SO2溶于水所形成的水溶液显酸性,让学生认识到这是SO2作为酸性氧化物所具有的一般性质。教师从SO2作为酸性氧化物这一角度引导思考问题二。

问题二:SO2作为酸性氧化物还具有哪些性质?

通过回忆,学生构建与原有知识——酸性氧化物的联系,从而可以总结归纳出SO2作为酸性氧化物的通性:(1)与水反应;(2)与碱反应;(3)与碱性氧化物反应;(4)与盐反应等。这将有利于学生对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网络化的形成。

教师引导回忆氧化还原反应等相关知识,观察分析SO2中S元素的化合价,思考下一个问题。

问题三:从氧化还原的角度思考,SO2是否具有其他的性质?

学生很容易得出SO2具有氧化性、还原性的性质,并能设计出验证SO2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实验方案,教师对提出的可行的实验方案加以肯定和表扬,对不够严密的实验方案给予一定的鼓励,这将更好地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完成教材P88实验3,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得出结论,并派代表发言,教师对发言进行点评。在此,教师通过SO2的的还原性解释SO2溶于雨水形成酸雨的过程及其pH值的变化情况。

在教学内容上起到了与情境引入相呼应的效果,理解酸雨的形成过程,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问题四:SO2的任意排放会导致酸雨的形成,造成环境污染等危害,那么是否说明SO2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就毫无意义了呢?

教师播放食物“化妆品”——SO2在食品加工领域的使用情况。学生通过视频中的解说,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归纳出SO2的特殊性质:漂白性(只能漂白部分有色物质)、消毒性、毒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教材P88实验2,进一步验证自己的结论是否正确。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通过对SO2性质进行分类归纳,让学生养成了从物质类别、氧化还原和特性三个宏观角度分析探讨物质性质的思维习惯。

(四)解决问题

回顾SO2的用途和对环境的污染,探讨其防治方法。使学生形成用化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解决实际社会问题的意识,培养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体现了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观。

【教学反思】

本节课由学生收集图片和有关酸雨危害的实例,实验较大程度上靠学生自发地探究、感悟,培养了兴趣,也少走了很多的弯路。教师的作用就是根据学生的现状和教学要求,确定教学目标,在教师质疑的前提下,启发引导学生提出猜想和假设,制定验证计划,进行实验探究、讨论分析、总结归纳,从而得出结论,练习提高。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引导和帮助,给学生必要的探究和体验的时间和空间,促进学生的自主建构。从本节课的教学情况看,学生思维积极,多方互动有效,教学效果较好。

本节课的亮点:

1.教学设计理念充分体现了新课程“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生活”的新理念。

2.本节课在教学之前就布置学生收集有关酸雨危害的图片及实例,并归纳符合新课程提倡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科价值,树立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健康意识,培养了学生辩证认识事物两面性的哲学观点。

3.能够多方面、多层度地解读、处理教材。充分发挥学科优势,适时进行自主实验、提问、练习等,努力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思维的逻辑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本节课也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本节课教学之前就布置学生收集有关酸雨危害的图片及实例并归纳,所获得的信息可能并不完美,对课堂的顺利进行可能会有影响。

2.在课堂中进行较多实验,学生对实验现象、结论等的陈述不敢大胆,而是将教材所描述的现象和结论呈现给同学。

3.本节课设计的学生活动较多,课堂容量大,时间不易控制,需要教师有较强的课堂时间驾驭能力。

参考文献:

[1]郑长龙.化学实验教学新视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6.

[2]余文森,郑金洲,王云生.新课程化学教与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9.

篇5:《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反思

探究式教学是化学课的主题。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通过实验实现探究目的,做好实验是基本要求,用好实验是关键。利用实验,层层深入。

课堂教学教程中,有实物展台、课件等可用手段,利用它们是为了提高教与学的效率,要避免流于形式摆花架子;不用过于追求教学模式与环节,要力争学生会了的不讲。本节课上,对于学生已熟知的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这一性质的分析占用时间太多,应在该性质的利用上多做设计。

课后听了科组的指点和诸位同行的建议和意见,使自己看到了自己的许多的不足之处,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尽可能去发挥自己的长处而克服掉自己的不足的地方,同时也学到了很多的东西。也就是说,只想不去做是不可以的,空想也是不可以的,自己要去实践,才能在课堂上更能让学生们很好的去动手实践真正去当学习的主人。

篇6: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反思

《二氧化碳化学性质》是九年级化学教学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探究点,在教科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这一课的的教学中,不但要让学生学会知识,感受化学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创新思维和语言表达等各方面的能力。

回顾这一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总的来说,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在师生合作探究的活动中,比较圆满地完成了教学计划,达到了先期预定的教学目标,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首先我在教学中注意创设情境,使学生从生活中感知化学,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世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了他们学习化学的信心。在教学过程的导入阶段,我用学生们非常熟悉、非常喜欢的雪碧汽水启动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和动机。而后又借助雪碧汽水使学生认识到二氧化碳对水的溶解性和与石灰水的反应,引导学生将生活中的知识经验转化为化学知识,使学生在学会知识的同时,感受到化学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

其次我在完成教学目标时,并不是把各项目标孤立完成,而是互相渗透。在引导学生探究二氧化碳性质的同时,进行用途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物质性质决定其用途的化学学习方法。在进行本课的重点及难点: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的教学时,我运用了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实验——实验探究——得出结论——交流共享的教学思路和和方法,留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大胆猜想,通过讨论确定实验方案,并由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同时,认识到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学会了科学探究的方法。进一步培养了学生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用语言表述信息,以及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加工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科学品质。

另外在教学中我还注意了学科之间的渗透。在讲解有关干冰的知识时,结合物理学中“升华”的概念,有助于学生理解干冰的性质及用途。通过讲述“死狗洞”的故事,使学生回想到生物课中学到的“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的有关知识,这些学生已有的知识与本节课内容相互结合,不但降低了学习的难度,而且让学生体会到自然科学是相通的。

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探究二氧化碳的不同性质时,有的过渡不自然。由于是在兄弟学校上课,对学生的了解太少,在备课的备学生过程中,想到的都是自己学生的情况,和实际情况有些脱解,导致有些师生的配合不流畅。关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性质探究活动,由于准备实验不方便,只准备了一份实验用品,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只能是看着实验用品进行设计,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篇7:《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教学反思

一、教学设计上的反思:本节课是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设计的,主要有以下特点:

1、注重情景设置。在本节课中有利用实物来创设情景,如课的开始,首先让学生见识了我们生活里常见的昆虫-蟑螂,蟑螂的生命里很强,摘了头还可以活九天,但是把它放入充满二氧化碳的瓶子里,十几秒钟就死亡了。事情就发生在眼前,学生在熟悉、有趣的情景中探索化学知识,兴趣盎然,求知欲望强烈,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很快就融入了课堂的学习当中。

2、精心设计实验,增强了学生的参与度。二氧化碳在空气里也有,这是学生都非常熟悉的。但是二氧化碳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怎样才能将这种我们用肉眼看不到的气体的性质,通过现象给它呈现出来呢?学生进入思考并猜想了它的性质,最后以小侦探的身份去“破解”并通过实验的方式去取证,来证明自己的猜想。在这个过程中,一共设计了4个实验,实验的材料如蜡烛、可乐、紫色的小花、矿泉水瓶等均取自于学生身边的物质;实验步骤和过程,通过大屏幕展示后一目了然;实验操作简单易行,现象明显;实验结论环环相扣。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处于极度兴奋状态,都争着抢着去完成实验,虽然有的实验现象和理论上不一样,但是学生能根据实验现象及时做出分析和判断,把原因解释得很完美。整堂课在积极、有序、和谐地进行。学生真正成为了主动学习的参与者,而不是被动学习的接受者。

3、设置探究问题,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本节课,我设计了如下的问题:①二氧化碳的密度是怎样的?你如何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你的猜想?②矿泉水瓶变瘪的原因,除了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之外,还有没有其它原因?③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物质都有什么?如何通过实验证明你的说法?④如何检验菜窖的安全性?如不安全,请你告诉农民伯伯该怎么做?这些问题的设计,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一个宽松、开放、自我、探究的学习空间,使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得到释放,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得到发展,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精神,很多同学的回答出乎老师的想象。如有的同学“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口朝下放在燃着的木条上方”来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还有的同学设计出“将菜窖内放一种能和二氧化碳反应并放生成氧气的物质”来减少窖内二氧化碳的量。我想,这些惊喜来自于教学中不给学生“罩玻璃罩”,让他们自由跳的结果吧。

4、紧贴生活实际。例如: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为什么盛装过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会有出现白膜、如何检验菜窖和干涸深井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是否会对人的生命构成威胁等事例说明了二氧化碳具有什么样的性质等等。这些与日常生活和社会实际密切相连的事例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让他们体会到化学的实用性。此外,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仍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尤其是在学生进行了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探究活动后,应对学生的探究过程进行学习过程性评价,让学生客观地认识到自身的优势与有待提高的方面,发挥评价的诊断功能。例如,在探究活动中,有的学生用手拿紫色石蕊纸片,有的学生做完实验后没有记录实验现象等,这些存在的问题若能及时向学生指出,则更有利于他们下一阶段的发展。

二、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反思。整节课的教学过程流畅,教学节奏把握得当,语言较具感染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度,教学效果较好。但在以下两个方面仍有待改进:

1、语速较快。

篇8:《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教学反思

笔者通过人教A版必修2《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的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反思谈谈探究性课堂教学.

1.“探究性学习是一种探索活动”[2], 是一种发现规律的活动

通过“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的学习, 学生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定的空间思维与想象能力, 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论证能力.学生通过学具长方体模型“直观感知—操作确认—归纳结论”这一流程来认识空间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问题1 空间的两条直线有哪几种位置关系?若直线a//平面α, 直线bα, 请你利用学具长方体模型探索直线a与直线b的位置关系.

课堂教学片段1 ……学生A: (利用学具说明) 直线a与直线b可能平行, 也可能是异面直线.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是数学知识、能力发展的生长点及思维的动力, 应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创设有探究性的问题情境, 构造问题悬念, 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自然导入课题, 为学习新知识创造一个最佳的心理和认知环境.在学生直观认识的基础上, 及时提出具有挑战性的新问题, 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问题的探究.

问题2 若直线b与直线a平行, 这样的直线b有几条?你能找出符合条件的直线b吗?【教学积件演示】

通过学生学具模型演示和积件的演示, 这种直观形象, 能够降低学生认识空间位置关系的难度,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与思维能力.积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 分析问题、探究问题, 自主归纳总结得出规律与结论.

2.“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建构活动, 是一种形成性活动”[2]

新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空间位置关系的认知要求:“直观感知—操作确认—归纳结论—思辩论证—总结应用.”

问题3 请你归纳我们的探究成果, 并证明我们发现的结论?【投影展示学生成果】

通过教师 (主导) 创造一个个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 (主体) 进行层层探究, 层层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归纳自己发现的结论, 证明自己发现的结论.这一切的学习活动都是由学生自己的探究与思考获得, 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取了新知识,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有了一个探究知识的来源和发生的过程.这比掌握这些知识的本身更加有意义.

引导学生概括形成知识网络:

a//αaβαβ=b}a//baαbαα//b}a//α

“线面平行, 则线线平行”, “线线平行, 则线面平行”.

经过学生自己的探索、猜测、发现、推理、证明 (包括非逻辑形式) , 获得的新概念、新公式和新定理等新认知, 就会与学生原有的认知产生冲突, 会受到旧知识的负迁移, 甚至产生混淆.这就必须进行新、旧知识的重新整和, 重新建构.这一过程也必须由学生自己去完成, “教师的作用就是抽出学生中那些易于学生学习新概念的观念, 使这些观念成为学生学习新概念的组织者”.[4]以上是对定理的重新概括与构建.“数学的世界是符号化的世界.”[5]用简洁的数学符号语言让学生方便记忆, 把刚学习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进行对比, 使学生脑子中知识体系进行了重新的组合, 在应用时提取更快捷.更重要的让学生清楚“定义—判定—性质—应用”这样一种知识呈现体系, 从而学会对“定理型课”的学习.[1]

3.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知识的再创造 (应用) 活动, 是交流探究思维过程的活动

例题1 在图中所示的一块木料中, 棱BC//于面AC′.

要经过面AC′内的一点P和棱BC, 将木料锯开, 请你探索应怎样画线?

【FLASH积件演示】

好的探究动机 (机会) 往往连接着面的体验、内在的动机以及有效的学习.及时让学生应用刚刚获得的新知, 这是学生继续探究学习的最佳动机.[2]通过FLASH积件的动态演示锯木头的过程, 声形并茂, 使课堂教学再一次进入高潮, 很好的突破了难点, 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了知识.

例题2 已知直线l//平面α, 直线m//l, 则mα的位置关系如何?请你说明理由. (学生独立探究与思考, 推理证明)

课堂教学的片段2 ……平时挺爱发言的学生H兴冲冲的回答:“平行!”

证明过程如下:【投影展示学生H的证明过程】

在平面α内作一条直线n//l,

m//l,

m//n,

m//平面α.

学生I:“直线m还可能在平面内!”

教师:“好!H和I的结论正确吗?”

【全班学生陷入沉思, 并进行再探究, 小组讨论.】

课堂气氛在这里达到了新的高潮.有的同学认为H和I的结论并起来就正确了, 但I没有给出证明;有的认为H的证明太简单, 似乎跟没证明一样, 但又说不上该怎样证明.有的学习小组经过激烈的讨论后形成一致的意见:“H同学只是两种情况没有考虑到, 证明是完全正确的.” (全班45名学生中有29名同学认为正确) 他们认为:

因为直线l//平面α,

根据线面平行的性质:线面平行, 则线线平行.

在平面α内一定能作一条直线n//l,

m//l, 故有m//n.

根据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线线平行, 则线面平行.

所以, m//平面α.

教师:“很好!同学们对线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定理认识非常清晰.”

4.“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反思活动”, [2]是一种思维的批判活动

课堂教学的片段3 ……这时学生J发言:“他们的证法与H的没多大区别, 可能都是不合理的.”

教师:“那怎么证呢?”

学生K:“应改为过直线添一个辅助平面.即过直线l作平面β与平面α交于直线n.”

因为直线l//平面α,

根据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n//l,

又因为m//l, 所以有m//nmα,

由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m//平面α.

教师:“真不错!”

有部分同学议论:“三种证明不是差不多吗?”

学生K:“他们添的辅助线太特殊了, 既要在平面内, 又要与直线平行, 满足了多个条件, 事实上已经承认结论了.”

教师:“你真棒!”

师生一同整理解题思路:“线面平行, 过直线作截面, 得交线, 线线平行.”……

例题的探究教学, 再次让学生进入了问题探究的高潮, 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对解决空间数学问题过程中添辅助线的随意和想当然, 这是由于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未和谐一致.设计了这样一个会让学生容易产生错误的探究性问题, 是为了让学生通过自己探究, 从而培养空间想象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虽然大部分学生的探究的结果是错误的, 但他们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 把错误深深的烙在脑海里, 而且及时的巩固了线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定理, 初步学会了线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定理的简单应用.

研究人员认为:“学生如果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其学习效果就好.”教学实践表明, 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和巧妙引导, 学生自己的积极的思考、探索, 可以使学生弄清问题的本质, 解决学生自己认识上的矛盾, 消除认知冲突, 从而使学生尽可能避免了对解决空间数学问题过程中添辅助线的想当然和随意性, 提高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 并使之协调一致.课后的相关问题检测结果表明:学生整体对该类问题求解的能力和准确率比以往几届的学生高的多.

以问题探究为出发点和归宿, 营造平等、相互接纳的和谐气氛, 并在探索过程中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 学生可“直观感知—操作确认—归纳结论—思辩论证—总结应用”.教学实践证明, 这是一堂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和相互交流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有益尝试.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营造民主、宽松的氛围, 保证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 提供适宜的空间, 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增强学生探究的好奇心, 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培养学生乐于钻研、勤于思考的习惯, 激发出学生潜在的创造力, 让学生在不断探索与创造的氛围中发展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体会数学的价值.”[9]这些是成功之处, 但在指导学生如何提出问题, 怎样指导学生进行探究, 学生探究之后教师怎么办, 问题探究的容量应怎样把握, 如何确立探究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地位等方面仍值得商榷.

摘要:《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着重强调了“探究性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教学实践和探索, 以问题探究性教学为出发点和归宿.探究性学习是一种探索活动;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建构活动, 是一种形成性活动;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知识的再创造活动;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反思活动.增强学生探究的好奇心, 激发出学生潜在的创造力, 让学生在不断探索与创造的氛围中增强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体会数学的价值.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教学实践,教学反思

参考文献

[1][6]朱水根.中学数学教学导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2][3][7][8]徐斌艳.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17.

[4][美]贝尔.中学数学的教与学.许振声, 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0:153.

[5]刘云章.试论数学符号的思维功能.数学教育学报, 1992 (1) :77.

篇9:《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教学反思

关键词: 二氧化硫的性质 酸雨环境保护 探究学习

【教学目标】

根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学过程中教学条件和学生认知能力等实际情况,笔者确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自然界中二氧化硫的产生及转化途径,了解酸雨的形成、危害及防治措施。

2.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質;掌握二氧化硫的特殊性、氧化性和还原性。

3.能列举出二氧化硫在实际生活、生产中的一些重要用途。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实验探究二氧化硫的溶解性、化学特性、氧化性和还原性等,培养实验设计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探究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2.通过类比预测、实验探究、理论分析、实际应用来探究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氧化性和还原性等,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科学思维方法,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二氧化硫的性质、用途及酸雨的控制与科学处理,进一步认识化学在生活中的作用,进一步认识化学的价值。

2.通过实验设计的微型化和环保化操作,培养科学态度,增强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二氧化硫的还原性、氧化性与漂白性。

难点:通过探究实验,归纳SO■的化学性质。

【教学方法与思路】启发探究式教学法

教学思路:质疑激趣→实验引探→媒体释疑→启思诱导→合作研讨→反馈小结。

【教学基本流程】

【教学过程】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王祖浩,王磊.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80-84.

篇10:《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教学反思

教学思路:以龙门石窟前后20年的图片引入,结合新闻链接当地的石灰窑产业,请同学们分析龙门石窟受到损害的原因。板块一:酸雨的形成和治理。首先提出两个探究问题:

1、二氧化硫是如何形成酸雨的?

2、如何治理酸雨?带着这两个问题先来了解SO2具有怎样的性质。请同学们回忆已经知道的SO2具有怎样的物理性质,教师再补充完整,然后通过实验来验证它的水溶性,以及水溶液的有关性质。由于SO2有毒,在教室进行实验时应尽量减少与学生们的接触,所以在实验室事先用饮料瓶收集满一瓶SO2带到教室备用。在验证水溶性时,先让学生讨论方案,然后拿出收集了SO2的饮料瓶,有学生很快想到往里面加水,然后看瓶子是否会瘪来验证,同时取少量水溶液加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红,说明SO2不仅溶于水,而且跟水会反应生成酸性溶液,瓶里的水溶液备用。接下来给出一份龙门石窟雨水样品一段时间内pH变化的数据,结合三个问题和酸雨形成示意图,分析SO2形成酸雨的两条途径。接着从不同的角色(石灰窑厂长、环保工作者、行政工作人员和石窟工作人员)考虑如何治理酸雨。板块二:SO2的性质和应用。首先给出一组图片,介绍SO2的漂白性,取出之前制备的SO2水溶液2mL,加入品红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褪色,加热后又恢复红色,让同学们讨论SO2的漂白原理和漂白性的具体应用。接着展示红酒的商标,介绍SO2的抗氧化作用,取瓶里的溶液滴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溶液褪色,讨论是体现漂白性还是还原性,学生设计实验探究。最后一个探究实验,SO2水溶液中加BaCl2溶液,再加 H2O2,再滴稀盐酸,观察现象,讨论原因。然后归纳SO2的还原性。最后小结酸雨的形成、治理和SO2的性质、应用。

课后反思:

1、期初教研活动时,教研员和大家一起讨论起了关于化学课堂情境导入的问题,尤其提到了如何从正面宣传化学与生产、社会的关系。所以在考虑本节课的导入时,我也试着去找一些正面的例子,不过由于时间关系,没有很好的去发掘,希望在以后的教研活动中能和同仁们一起讨论。

2、SO2的实验如果有条件还是设计分组微型实验的好,有医院装药的小药剂瓶收集气体做实验,用量少,现象明显,又不逸出污染环境,但这样对老师的要求比较高,前期要做很多准备工作。本次实验的设计也是从绿色的角度考虑,使用密闭的饮料瓶,但在倾倒液体的过程中有气体逸出,气味较重,以后可以尝试一下用大的针筒从瓶盖部分抽取溶液来进行反应。

3、SO2使某些溶液褪色到底体现了漂白性还是还原性要让学生辨析清楚,从原理的角度或实验的角度都可以分别进行探究验证。这是本节课要解决的一个重点问题。体现还原性的时候可以结合方程式的书写通过化合价的变化确定,同时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印象,但和酸性高锰酸钾的反应比较难写,可放在之后完成。

篇11: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教案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安峰初级中学林玉玲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联系自然界的生命活动,认识二氧化碳的重要性;

通过课堂演示实验,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通过实验及实验分析,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及用途。能力目标

学习通过实验认识物质性质的方法;

提高实验探究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从生活视角观察二氧化碳的存在及用途,再从社会视角分析其使用,体会化学与社会的关系;

联系生命活动,认识二氧化碳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方法

【引入】近来地球上气温正在逐渐升高,什么原因使能地球气温如此变化呢?这就是二氧化碳在作怪。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展示】一瓶课前制取好的二氧化碳气体,观察颜色状态

演示:两只纸口袋保持平衡,向其中一直口袋中倒入二氧化碳气体,观察现象。

【讲解】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比空气重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是1.977克/升。比空气重。

【总结】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探究1:播放短片,请推测出二氧化碳有哪些化学性质?

内容:我国北方农村曾有一农民,一次到一个久未开启的菜窖里去干活,不久就窒息在窖里,其儿子下窖救父亲,也同样发生窒息。如何避免这样的悲剧的发生?(同学各抒己见,或带氧气箱进去,或用蜡烛做实验)什么方法最实用呢?动画演示:灯火实验。人们在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或山洞时,可以通过一个灯火实验来检验洞中的二氧化碳的浓度。

【让学生通过动画内容,大胆猜测二氧化碳的性质,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参与意识】

推测: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实验验证:实验室提供以下实验用品,请同学们动手实验,去验证你们的假设。

实验用具:烧杯、高低不同的蜡烛、木条、火柴、装满CO2集气瓶、毛玻璃片。

学生交流实验过程、现象和结论:有不同的实验方案(1)燃着的木条、装满CO2集气瓶(2)放在高低不同阶梯的两支蜡烛的烧杯、装满CO2集气瓶、火柴、毛玻璃片

演示实验:(1)将燃着的木条伸入装满CO2集气瓶中(2)烧杯中有两支阶梯状燃着的蜡烛,沿烧杯壁慢慢向烧杯中倒入二氧化碳;(3)烧杯中有两支阶梯状燃着的蜡烛,把二氧化碳倒入燃着的蜡烛上。

【由三位同学做实验,同学们注意观察和分析,锻炼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

学生观察回答,造成上述后两个现象不同的原因:操作方法的不同引起的。(其中的一个现象:下层蜡烛先熄灭,然后上层蜡烛再熄灭。还能得出另一个结论呢?)

小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

探究2:将二氧化碳通入滴有石蕊试液的试管中,试液变成什么色? 是什么物质使石蕊变成红色呢?请同学们思考如何证实是这 种物质呢?(提示:石蕊是一种色素,遇酸变成红色)【小组讨论,提出实验方案:可能水?可能是CO2?可能是酸?各小组分头行动,通过实验来验证究竟是什么物质在起作用?各小组交流实验的方法、过程、现象和结论。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纸花。第一朵纸花喷上稀醋酸,第二朵纸花喷上水,第三朵纸花直接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第四朵纸花喷上水后,在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四朵纸花的颜色变化。

【讲解】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结论:二氧化碳的水溶液(碳酸)使石蕊变红,其水溶液显酸性

教师提议:用加热的方法检验碳酸的稳定性。

实验:把石蕊变色后的溶液用酒精灯加热。

结果:红色石蕊试液变回紫色。

【分析】:碳酸不稳定,很容易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分析:喝汽水打嗝是什么道理?

(学生思考回答,让学生感到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小结: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但碳酸不稳定,很容易分解。

H2O+CO2=H2CO3 H2CO3 =H2O+CO2↑

探究3:当把装着澄清石灰水的瓶子敞口放在空气中时,会发现溶液面上有一层白膜,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你能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吗?

演示实验:向澄清石灰水中吹入CO2。【由一位同学演示】

向澄清石灰水中吹二氧化碳气体,观察现象

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电脑动画演示CO2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过程,分析其实质。

根据分析写出化学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

请学生回答石灰水的液面那一层白膜的成分。说明:这个反应常作为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小结: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讲解】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气体会变成固体,固体二氧化碳叫“干冰”。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因此可作制冷剂。如果用飞机向云层中撒布干冰,由于干冰升华吸热,空气中的水蒸气迅速冷凝变成水滴,于是就开始下雨了。这就是干冰用于人工降雨的奥秘。

结合本节课的学习,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本P116页二氧化碳的相关用途,总结二氧化碳的用途。

【板书】 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

2、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但碳酸不稳定,很容易分解

3、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三、二氧化碳的用途

1、灭火

2、化工产品的原料

3、制冷剂

4、植物光合作用

篇12:《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教学反思

实验时间:年月日实验人:

一、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

实验器材:锥形瓶、双孔橡皮塞、长颈漏斗、带胶皮的导管、集气瓶、水槽、铁架台附铁夹、矿泉水瓶

实验药品:稀盐酸、石灰石(碳酸钙)

实验步骤:1.按照要求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简单装置组装好;

2.将导管通入水槽,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在锥形瓶中用药匙装入少量石灰石,塞上橡皮塞,并倒入适量稀盐酸

4.将导管通入集气瓶中,使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

5.一段时间后将点燃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已经收集满

6.取出导管,用毛玻璃盖住瓶口,共收集两集气瓶及一矿泉水瓶二氧化碳;

实验原理:

二、验证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实验器材:烧杯、阶梯蜡烛

实验药品:收集到的一集气瓶二氧化碳

实验步骤:1.用火柴引燃放在烧杯中的阶梯式蜡烛;

2.将集气瓶口的毛玻璃移开顺着烧杯口将集气瓶倾斜,使二氧化碳气体进入烧杯 实验现象:第一次实验时,上面的蜡烛先熄灭,下面的蜡烛后熄灭;第二次实验时,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

现象分析:由于第一次从烧杯有蜡烛的一面倾倒二氧化碳气体,所以上面的蜡烛先熄灭,下

面的蜡烛后熄灭;第二次实验时从烧杯没有蜡烛的一面倾倒二氧化碳气体,由于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故二氧化碳沉入烧杯底部,下方的蜡烛先熄灭。

实验结论:1.二氧化碳一般不支持燃烧;2.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三、验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实验器材:水槽、酒精灯

实验药品:收集到的一矿泉水瓶二氧化碳、足量水、收集到的一集气瓶二氧化碳、用石蕊试

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片

实验步骤:1.将矿泉水瓶瓶口打开,迅速倒入适量的水,然后迅速盖上瓶盖;

2.拿住瓶盖进行震荡并观察。

3.移开集气瓶口的毛玻璃,用镊子夹持纸片放入集气瓶中,4.将纸片放在点燃的酒精灯上烘烤,5.将纸片蘸水之后重新伸入装有足量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实验现象:矿泉水瓶变瘪,二氧化碳气体和水反应,生成一种极不稳定的液体,此液体很快

又重新分解成气体和无色的液体。第三步纸片微微变红;第四步中纸片重新变回紫色;第五步纸片明显变红。

实验猜想:生成的液体可能是碳酸,而碳酸由于不稳定又会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石蕊试液

和二氧化碳反应不明显,而蘸水之后反应明显,可能是石蕊试液可以和碳酸反应。实验结论: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碳酸又会重新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四、实验小结:

篇13:《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教学反思

一、学情不同, 选择的教学切入点不同

1. 氧气

氧气是学生开始学习化学以来, 最先接触并且需要系统学习的一种物质。学习之前, 学生只有小学科学中学到的一些与氧气有关的知识, 了解的并不深入, 仅仅停留在知道的层面:学生对氧气的感性认识缺乏, 学习氧气的性质, 特别是物理性质学习之前, 就显得较为抽象, 更不用说对化学性质的感性认识。这样, 学生学习起来困难比较大, 入门较困难, 因此教师应从认识物质的物理性质的顺序切入。

2. 二氧化碳

对于二氧化碳来说, 学生的感性知识比学习氧气要多, 不但小学科学已经有所接触和学习, 而且生物课也学习过它的某些知识, 日常接触也多一些。在化学课上, 学生已经系统地学习了氧气的有关知识, 包括氧气在自然界的存在、性质、制法和用途等知识, 对系统地学习另外一种常见的物质的性质, 困难应该小得多, 因此教师应从类比探究物理性质的知识切入。

二、课标要求不同, 确立的教学目标不同

1. 氧气性质的教学

氧气性质的教学, 侧重于学习方法的传授, 即学习一种物质性质方法的传授。例如学习物质的物理性质时, 教师侧重于教学生怎样学习一种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方法, 并教会学生从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熔点、沸点、密度等方面学习物质的物理性质。学习化学性质时, 教师先教学生怎样观察实验, 再演示实验, 然后学生分组实验, 最后归纳总结化学性质。所以, 氧气性质的教学, 除知识与技能外, 更侧重于方法的学习。

2. 二氧化碳性质的教学

二氧化碳性质的教学, 除知识与技能外, 则更侧重于方法的应用和掌握。例如在二氧化碳性质的教学中, 通过探究实验学习物理和化学性质, 学生自己分析概括总结。

三、目标不同, 选择的教学方法不同

1. 氧气的教学

导入上教师尽可能地采用设问、实验或影视资料引入课题, 造成悬念,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讲课上尽量采用直观教学法, 帮助学生学习氧气的性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 可结合生动的先演示和再分组实验的方法, 帮助学生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归纳上在教师的指导下, 经过归纳、分析、总结, 得出氧气的性质。

2. 二氧化碳的教学

在学生认识了氧气的基础上, 除保持教学方法的直观性外, 教学上尽可能让学生运用学习氧气性质的方法自己探究、自己观察、自己分析、自己总结二氧化碳的性质。例如通过学生的探究实验, 学习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及与水作用;分析概括二氧化碳的性质, 并联系已学习的反应实例归纳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的特点。

四、方法不同, 设计的师生互动不同

1. 氧气

教学基本思路: (1) 创设情境:人类的呼吸离不开氧气, 你对它了解多少呢? (2) 观看影像资料或图片:了解自然界中的氧气和氧气的三态变化。 (3) 探究活动:木炭、铁丝、蜡烛在空气和氧气中能否燃烧?燃烧现象有什么不同?说明了什么? (4) 归纳总结: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分析总结得出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二氧化碳

教学基本思路: (1) 创设情境:同学们, 在生物课里我们了解到了自然界里的二氧化碳总在不断地消耗、生成, 你知道二氧化碳消耗、生成的某些变化吗? (2) 学生阅读归纳小结: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碳循环中的地位和作用, 对自然界和人的影响。 (3) 交流讨论:日常生活中见到或听到的有关二氧化碳的知识。 (4) 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及与水的作用。 (5) 指导学生分析概括:概括二氧化碳的性质, 并联系已学的反应实例归纳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的特点。

在氧气性质的系统学习中, 主要是帮助学生将氧气的性质进行较为全面的总结、深化和拓展, 让学生理解氧气是一种比较活泼的物质。而对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学生了解得就比较少了。学生对于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认识可能停留于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实验, 但学生对于原理却不明白。因此, 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教学, 需要我们从生产、生活以及实验中的一些现象入手, 从理论上作出解释, 并完善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性质。由于两种气体的性质差异较大, 教师可以在二氧化碳的教学中做一些联系和对比, 使学生的学习得到巩固。

五、内容不同, 教学侧重点不同

1. 氧气教学注重学法指导

氧气性质的教学是学生认识身边化学物质的第一种物质, 是学生学习元素化合物起始阶段, 教师在教学时应通过大量的实验、图片、生活已有的经验、生活实例等感性、直观的素材, 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 培养学生学习元素化合知识的科学方法, 架构认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基本框架。同时在实验中, 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规范的实验操作、认真分析实验现象、正确得出实验结论等实验基本技能, 为后来学习探究二氧化碳性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2. 二氧化碳教学关注实验探究

二氧化碳教学是建立在氧气的教学基础上, 是学生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再认识的过程。氧气化学性质探究教学上侧重于根据氧气能够跟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实验事实, 推断出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而在二氧化碳化学性质探究教学上, 则侧重让学生立足于科学严谨的探究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 在实验过程中对现象变化和差异进行对比和分析, 推断出二氧化碳的相应的化学性质, 从而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探究酸、碱、盐、氧化物等物质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总之, 通过二氧化碳和氧气两种气体的教学活动和有关性质的比较, 能让学生了解制备二氧化碳和氧气时, 其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异同, 初步确立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同时, 教师在化学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勇于创新、大胆实践的科学精神, 增强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好奇和探究欲, 从而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

篇14:《二氧化硫的性质》教学实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②了解硫酸型酸雨形成的原因、危害及防治的原理;③掌握二氧化硫的酸性、还原性和漂白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通过对资料的分析,培养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②通过类比预测、实验探究、理论分析、实际应用来探究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和科学思维方法,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小组协作能力和思维的逻辑性。

二、教材重难点

重点:二氧化硫的还原性和漂白性。

难点:探究二氧化硫性质的实验设计,通过探究实验,归纳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三、教学过程

【投影】欧洲建筑石雕受损,视频展示酸雨的危害。

师:从视频中我们能不能看出形成酸雨的物质是什么?

生:二氧化硫。

师:你所了解的二氧化硫,是怎样的物质?二氧化硫形成酸雨,与它哪些性质有关?

【投影】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

生:酸雨就是溶解了二氧化硫的雨水。

师:那如何验证二氧化硫易溶于水?如何检验其水溶液的酸性?通过我们提供的实验用品,你能解决这两个问题吗?

【用品】收集二氧化硫气体的塑料瓶、烧杯、水槽、玻璃棒、pH试纸、玻璃片。

【实验】二氧化硫与水反应。

生:快速将水注入收集有二氧化硫气体的塑料瓶中,盖上瓶盖,振荡瓶子,瓶子变瘪。或者将瓶子倒扣在水槽中,瓶内液面会上升。用pH试纸测溶液,呈酸性。

师:我们测出的酸性溶液是什么成分呢?

生:亚硫酸。

师:亚硫酸是刚形成的酸雨的主要成分,那么酸雨在降落到地面之前,成分会发生变化吗?

【演示实验】1.将瓶中溶液倒入烧杯,搅拌并用pH探头精确测量溶液2~3分钟内pH的变化情况。2.将搅拌后烧杯中的液体分入试管中,分给每组学生。3.播放视频:二氧化硫在高空氧化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与水化合生成硫酸。4.提供氧化剂:氯水、溴水、高锰酸钾溶液、过氧化氢溶液。

【学生实验】向收集二氧化硫的试管中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塞上胶塞,振荡,观察现象。

【问题】1.分析为何上述实验数据会发生变化? 2.如何证明生成硫酸?3.二氧化硫还能通过什么方式生成硫酸?4.还可以设计什么实验证明二氧化硫有还原性?

生:1.溶液酸性增强,可能产生了硫酸。2.通过硫酸根离子的检验,可以证明产生了硫酸。3.通过视频得出酸雨形成的第二条途径,二氧化硫在高空粉尘催化作用下氧化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与水作用生成了硫酸。4.二氧化硫还可以使高锰酸钾和溴水退色,能证明二氧化硫有还原性。

师:我们了解了酸雨形成的过程,那如何防止二氧化硫污染空气?从源头杜绝二氧化硫的生成,还是做好防范措施?应从哪个环节入手进行防治?

生:可以使用无污染的新能源,如果不能杜绝二氧化硫的生成,那么就要控制它的排放,做好尾气处理措施。

【演示实验】针管内收集有二氧化硫气体,抽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观察活塞移动情况。

生:碱性物质可以吸收二氧化硫,工业上可以在煤燃烧的过程中加入生石灰,起到钙剂固硫的作用,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

【演示实验】向收集有二氧化硫的试管中滴加少量品红溶液,塞住胶塞,振荡,观察现象。

生:二氧化硫可以使品红退色,有漂白性。

师:刚才实验中我们针管里还剩下一点气体,剩余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硫呢?如何检验?

生:1.可以将其压入到品红溶液中,看品红是否退色;2.可以将其压入到高锰酸钾溶液或者溴水中,看溶液是否退色。如果溶液退色,说明剩余气体为二氧化硫。如果不退,则说明剩余的是空气。

师:二氧化硫虽然对空气造成了污染,但是二氧化硫的用途却有很多,你能举出一些吗?

生:可以用于工业制硫酸;可以用于红酒的防腐。二氧化硫虽有过失,但仍有很多功劳。

师:对于一种物质,我们一定要学会一分为二地看待它,将它的负面效应转化为正面效应,为人类造福。

篇15:《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教学反思

氧气和二氧化碳是初中阶段需重点学习的物质,是初中化学学习的典型代表,是身边的化学物质的典型代表,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结合学情,把握好氧气和二氧化碳两种物质两种性质的不同教学,就把握好了学科发展中有代表性的一部分物质,以点带面,可以让教师教的省劲,学生学得轻松,从而进一步提高化学教学效果。

一、学情不同,选择的教学切入点不同

1、氧气

学生感性知识缺乏:氧气是学生开始学习化学以来,最先接触并且需要系统学习的一种物质。学习之前,学生只有小学科学中学到的一些与氧气有关的知识,了解的并不深入,仅仅停留在知道的层面:学生对氧气的感性认识缺乏,学习氧气的性质,特别是物理性质学习之前,就显得较为抽象,更不用说对化学性质的感性知识。因此学习起来困难比较大,入门较困难。应从认识物质的物理性质的顺序切入。

2、二氧化碳

对于二氧化碳来说,学生的感性知识比学习氧气要多,不但小学科学已经有所接触和学习,而且生物课也学习过它的某些知识,日常接触的也多一些。在化学课上已经系统学习了氧气的有关的知识,包括氧气的在自然界的存在、性质、制法和用途等知识,对系统的学习另外一种常见的物质的性质,困难应该小得多。应从类比探究物理性质的知识切入。

二、课标要求不同,确立的教学目标不同

1、氧气性质的教学

氧气性质的教学,侧重于学习方法的传授,即学习一种物质性质方法的传授。例如:学习物质的物理性质时,侧重于教学生怎样学习一种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方法。教会学生从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熔点、沸点、密度等方面学习物质的物理性质。学习化学性质时教师先教学生怎样观察实验、再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归纳总结化学性质。所以,氧气性质的教学,除知识与技能外,更侧重方法的学习。

2、二氧化碳性质的教学

二氧化碳性质的教学,除知识与技能外,则更侧重于方法的应用和掌握。例如:在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中,通过探究实验学习物理和化学性质,学生自己分析概括总结。

三、目标不同,选择的教学方法不同

1、氧气的教学

导入上教师尽可能的采用设问、实验或影视资料引入课题,造成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讲课上采用尽量直观教学法,帮助学生学习氧气的性质。例如由于学生缺乏感性认识,学习氧气的物理性质就显得较为抽象,因此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要多注意直观性,讲氧气的溶解性,可以用水生生物能在水中生存的事例来启发学生认识;讲氧气的三态,最好让学生观看有关液态氧的、固态氧的实物或影像资料。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结合生动的先演示和再分组实验的方法,帮助学生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归纳上在教师的指导下,经过归纳、分析、总结得出氧气的性质。

2、二氧化碳的教学

二氧化碳的教学,学生在认识了氧气的基础上学习,除保持教学方法的直观性外,教学上,尽可能让学生运用学习氧气的性质的方法自己探究,自己观察,自己分析,自己总结二氧化碳的性质。例如:通过学生的探究实验,学习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及与水作用;分析概括二氧化碳的性质,联系已学习的反应实例,归纳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的特点。

四、方法不同,设计的师生互动不同

1、氧气 例如:

(1)创设情境:人类须臾离不开氧气,你对它了解多少呢?

(2)观看影像资料或图片:了解自然界中氧气的,氧气的三态变化。

(3)探究活动:木炭、铁丝、蜡烛在空气和氧气中能否燃烧?燃烧现象有什么不同?说明了什么?(4)归纳总结: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分析总结得出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二氧化碳 例如:

(1)创设情境:同学们,在生物课里我们了解到:自然界里二氧化碳总在不断的消耗、生成。你知道二氧化碳消耗、生成的某些变化吗?

(2)学生阅读归纳小结: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碳循环中的地位和作用,对自然界和人的影响。(3)交流讨论:日常生活中见到或听到的有关二氧化碳的知识。(4)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及与水的作用。

上一篇:寻找幸福初中作文下一篇:员工转正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