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知识结构,增强创新能力

2024-05-09

完善知识结构,增强创新能力(精选6篇)

篇1:完善知识结构,增强创新能力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人力资源的开发越来越重视。用人单位在挑选人才时,对应聘者的科学文化水平和知识结构要求越来越高,故一个人的科学文化水平的高低知识结构是否合理是否具备相应的实践能力决定其在求职时的成功率和相应的职位层次。要想有所作为,大学生应该尽早确定择业目标,自觉地把大学学习同今后的就业紧密地联系起来,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提高实践能力,以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那么,大学生应具备怎样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素质呢?我认为:

一、拓展自己知识视野,完善知识结构

(1)合理的知识结构是担任现代社会职业岗位的必要条件和人才成长的基础。广博的知识视野是对人才适应社会岗位、应变环境的文化基础。现代社会职业岗位所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结构合理,而是要求适时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达到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境界。只有这样,才能根据当今社会发展和职业的具体要求发展自己、完善自己,拓展所学到的知识,有所创造,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因此,大学生在校期间应打下宽厚、扎实、系统、严谨的知识基础及专业技能功底,才能适应工作性质的变动及职业结构调整的变化。

(2)掌握一技之长等于获取竞争特殊专业岗位的入场券。大学生毕业后将从事专业方面工作,专业知识是大学生知识结构的特色所在。有专业特长的毕业生要根据社会对人才评价的资格化倾向要求,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使自己的资质也逐步融于社会化、客观化、公平化、国际化评价标准之中。如:在校期间开始参加相关资格考试获得国家有关部门职业资格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是就业的通行证,为以后择业、评聘技术职务、薪酬晋升奠定了基础。

(3)掌握现代管理和人文社会知识为适应社会岗位的全方位要求奠定基础。现代社会,需要大学生具有一定社会知识、经济管理知识和人文知识。因此,大学生应利用专业学习的空余时间多读一些社会科管理方面的书籍,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从而提高竞争力。如:积极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利用寒暑假到企事业单位进行社会调查,勤工俭学等活动,不断总结经验,提高社会活动能力和竞争能力。

(4)适时吸纳储备大容量的新信息、新知识,为拓展就业空间创造条件。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猛,只掌握本专业现阶段的知识很难与社会需要相适应。因此,大学生在宝贵的在校时间里应在知识的宽度和深度上下功夫延展,关注现代科技发展前沿信息、关注新行业发展动态、涉猎现代科学书籍,使自己具有专业眼光具有前瞻性和先进性思维方法,紧跟国际科技发展的步伐,为自己的择业拓展广阔的空间。

二、锻炼培养适应择业需要的实践能力

知识的积累并不等同于能力积累,将知识升为能力须作出巨大的努力,在完成学习任务前提下,应争取培养自己的社会需要的实际应用能力 :

(1)适应能力:根据客观情况变化能随机应变地适时调节择业行为能力。现代社会是复杂多变的,要适应这种状况,保证自己从学校到社会顺利过渡就应该提高自己社会适应能力。学校教育是基础教育、通才教育。走上工作岗位后,有知识用不上、有些不够用、有的要从头学起,这就要求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根据工作的需要去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行为方式,尽快培养自己的社会应变能力。

(2)人际交往能力:妥善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与他人和谐共处、共同发展。生活、工作中需要与许多人交往,这就难免发生矛盾。作为大学生只有具备人际交往能力善于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才能在工作中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在人际交往中,要以我们民族善良、诚实的传统美德来善待他人,“将心换心”“以诚相待”,学会尊重他人;要换位思考,多为他人设身处地着想,这样才能得到他人尊重;要学会能干大事,又能干小事的本领;学会处理具体问题时既坚持原则又不失灵活。

(3)表达能力:以语言或其他方式展示自己思想感情的能力,它是交流思想、交流感情的基础性素质,故又称为语言文字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要求语言的流畅性、灵活性和艺术性,书面表达能力要求文句的逻辑性、艺术性和条理性。

(4)开拓创新能力:用已积累的知识通过不断探索研究在脑中创造出新的思维,提出新的见解和做出新选择的能力。它包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发现规律的能力,创造性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明新技术、创造新产品的能力,提出新思想的能力。

(5)动手能力:把创造思维变成实际的物质成果或是用生动形象的实践过程呈现创造性思维的转化能力。这种动手能力对工科大学生尤为重要,即在实际工作中既能讲出科学道理又能动手干出样子。大学生充分利用实习和勤工俭学机会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6)组织管理能力:包括计划能力、组织实践能力、决断能力、指导能力和平衡能力。用人单位对具有一定交往能力的大学生越来越重视,许多单位挑选大学生时不仅注重学业成绩同时对在校是否担任学生干部、担任过社会工作很感兴趣。因此,大学生在校期间应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尽量做一些社会工作,不断增强自己的组织工作能力,以利于今后工作。

知识结构是指知识单元的数量、质量、类别及其组合方式,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把握这一涵义.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在建立知识结构时存在一些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从主观方面来说,大学生在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时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在建立的方法上要注重对知识类别的区分和知识质量的掌握,优化知识单元的组合方式,此外还要对知识结构进行调节.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充分发挥高新技术产业的先导带动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科技原动力,切实依靠科技进步实现又快又好地发展。

(一)大力推动自主创新

进一步优化整合科技资源,坚持引进技术和引进智力并举,加大先进适用技术引进力度,强化消化吸收,提高再创新能力,把引进与研究开发紧密结合起来,加快建立行业技术中心,集中力量对关键、共性和配套技术进行攻关,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科技成果,为加快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奠定坚实的技术支撑。到2010年,全省行业技术中心达到15家。围绕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支持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农业科技研发机构和基地,支持农业关键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的创新和推广应用。围绕建设制造业强省,以培育支柱产业为重点,支持一批重大科技开发项目,力争在信息、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石化等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支持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系统、工业智能控制、生物快繁、先进制造等高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围绕繁荣发展现代服务业,支持研发支撑生产性服务业的信息技术,为建设制造业强省提供有力支撑;支持发展远程教育、远程医疗、数字文化传媒等科学技术,促进学习型社会和健康社会建设。围绕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支持循环经济、节能降耗、生态保护等领域的技术研发,依靠科技进步加快节约型社会和生态省建设。

1.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立足优势领域,以企业为主体,以创新为动力,以人才为根本,以重大项目、重大工程为依托,在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和海洋综合开发等高技术领域,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科技成果,加快推进产业化步伐,发展壮大一批成长快、关联高、渗透强、规模大的高新技术产业群,进一步增强高新技术产业的先导作用。到2010年,产值过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800家。建立和完善风险资本投入、运营和退出机制,发展风险资本市场,支持有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进入主板和中小板市场,引导社会资金参与科技开发;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吸引国内外大公司、高科技企业、风险投资机构到山东投资创业。进一步抓好高新区、大学科技园、留学生创业园等园区建设。重点推进齐鲁软件园、中创中间件软件园、济南先进机电制造、沿海海水淡化、烟台果蔬深加工、淄博工程陶瓷、莱芜新材料、济宁生物技术、鲁北海洋化工、禹城功能糖等10个产业化基地建设,集中力量加强中俄、中白、中乌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建设。要围绕核心发展领域,强化集聚意识,提高引进技术的层次,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加速集聚,形成一批创新能力强、优势突出的特色高新园区。到2010年,力争3-5个高新园区综合指标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2.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坚持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的有机统一,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政府支持、企业主导、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确立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支持企业建立技术开发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博士后工作站和博士后技术研究中心,鼓励大企业兼并、联合科研机构,增强企业开发实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尽快形成以独创的技术拓展国际市场的企业群;鼓励高新技术企业或大型企业与国外跨国公司联合协作,支持有潜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快发展。到2010年,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45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350家。建立和完善以科技成果转化为重点的创新服务体系。完善提升技术市场,加强中试基地、行业技术开发基地、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加快发展面向中小企业的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信息网、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大学科技园及多种类型的孵化器,培育为企业提供创新服务的中介机构,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二)增强人才智力的保障能力

全面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大力培养、积极引进、合理使用各类人才,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1.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以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为主体,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充分发挥各级党校和各级培训机构作用,完善出国和进高校培训机制,加强党政管理人员和公务员队伍培训。通过出国培训、与名牌大学联合办学、举办各种论坛讲座、短期培训等方式,搞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建设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实施好“泰山学者”建设系列工程,加强学科带头人、中青年学术骨干和高技能人才培养,建设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实施对西部的人才倾斜政策,鼓励人才向欠发达地区流动。到2010年,党政人才达到32万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200万人,专业技术人才500万人;高技能人才100万人,中级工占技术工人的比重达到60%以上,高级工以上比重达到20%以上;农村实用人才200万人。

2.建立健全劳动者培训体系。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拓宽成才渠道,通过在岗轮训、再就业培训中心、社会职业培训机构等在职教育和职业教育,多层次、多渠道、大规模地开展人才培训,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专业化的劳动者。扩大金蓝领培训规模,建立公共职业技能实训基地。鼓励引导企业加强职工技能培训,严格持证上岗制度。落实再就业扶持政策,搞好再就业培训,促使下岗失业人员尽快重新就业或独立创业。实行输出劳动力自费为主,政府牵线搭桥、适当补助,用工企业自主培训或委托职业机构培训的方式,以掌握1—2门基本专业技能为标准,五年培训300万人,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打好基础。

3.营造凝聚人才的良好环境。加快建立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机制,建立人人能成才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建立公正、公平、竞争、择优的人才选拔任用机制,建立主要由市场配置人才资源、人才自由有序流动的机制,建立人才主要由群众评价、市场评价、社会评价的机制,建立奖优惩劣的人才激励机制。完善政府特殊津贴制度,扩大推荐选拔范围。实行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社会化与规范化,建立和完善优胜劣汰的上岗机制。健全和规范各种奖励制度,完善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具体办法。制定优惠政策,提供一流的生活条件、科研条件、发展环境和创业服务,继续引进两院院士、学术带头人和国内外高层次专家来山东工作或兼职,吸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发明者和高科技人才来山东发展,吸引海外留学生和各方人才来山东创业。

摘 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当今素质教育的一项举足轻重的工作,创新能力的高低也是衡量人才素质优劣的重要指标,因此,高等院校必须以创新为灵魂,把培养创新人才,提到一个极其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高等农业院校 创新教育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8)03-073-01

培育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高等农业院校必须以创新为灵魂,把培养创新人才,提到一个极其重要的地位。江泽民同志曾指出:“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这一精辟的论述,即阐述了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动力,又指明了科教兴国必须依靠创新。

一、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创新教育的现状

1、教学方法相对单一

在高等农业教育教学过程中,很多仍以课堂讲授为主,教师一味的讲授,学生被动的接受,不懂得自觉掌握和运用科学思维的方法,创造性的灵感和思想火花难以产生,容易导致学生思维的单一性和简单化,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

力,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胡锦涛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指出: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我国应对未来挑战的重大选择,是统领我国未来科技发

展的战略主线,是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根本途径。自主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支撑一个国家崛起的筋骨。增强自主创新

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培养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至关重要。

一转变教育思想,认知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内涵

高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到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信息爆炸、知识涌流、学科交

叉、知识更新周期和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愈来愈短。转变教育思想,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已成为大学的根本任务所在,也是大

学服务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义不容辞的责任所在。

1.高等教育不能满足于“照本宣科”,而要教育学生去鉴别和运用所学知识;不仅传授知识,还要教育学生去发展知识,利用已知

获得未知。高等教育要越来越接近研究活动,即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一些研究因素,使大学生在所获得的知识过程中,充分发挥其独立性、探索性、创造性。要提倡和支持大学生组织课外的科研小组和各种“科技协会”,结合所学知识,从较小较易课题开始,通过查阅文献

资料、了解国内外研究历史和现状,弄清课题的来源和意义,在科研过程中进行知识创新,在撰写科学论文报告过程中发挥创造意识。

我校实施的本科生研究训练计划立项项目研究工作,既能培养学生的“好奇取向”,增加科学研究的好奇心、兴趣和热情,又能培育学

生的自主创新精神和意识。

2.大学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有宽厚的基础知识和丰富的人文知识,这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基础知识反映事物的基本规律,其特点是适应性广,能广泛地应用到具体的知识领域。然而,现代科学发展既向着又分化又综合的方面发展,又互相依赖

共同作用于人,因此,大学教育应在加强基础知识的同时要加强文理渗透的教育和研究,培养出能适应现代科学发展需要具有自主创新

精神的新型人才。

3.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要弘扬以

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不懈奋斗、勇于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信心

和勇气。一般来讲,素质教育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思想道德素质,二是文化素质,三是业务素质,四是身体素质。素质是知识、能力的内化和升华,内化于人的身心,形成思维方式和行为修养的内在品质。素质教育要注重人的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之间具

有内在不可分的联系,必须把三者有机地综合起来,贯穿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全过程。这既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要求,更是时

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4.因材施教,重视个性发展。对大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天赋,应因势利导地加以发掘,启发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充分施

展才华,造就出各具风采的时代新人。近年来,许多高校都在试行选课制,引导大学生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采取选修、辅修课的方式,拓宽知识面,发挥兴趣爱好,去寻求自己所特有的知识结构。这有利于学生选择志趣,发展个性。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具有广博的知识,把知识与能力融汇贯通,有所发现,有所创新。高校应积极引导每个学生的个体素质得到充分的发展,不拘一格,发掘学生的聪明才智

和个性特长,培养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所需要的各类创新型人才。

二改进教学方法,把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点

教学方法是落实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因素。随着新时期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新知识、新技

术层出不穷,教学方法也要进行不断的调整和改进。要以发挥师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为前提,以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为条件,以知识为载体,师生主动参与,主体性共同发展的一种新型教学观,以适应创新能力培养的需要。

1.改进知识陈旧、现代化理论和方法反映不够、理论偏重、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的教学内容,实行精选、精讲、突出重点、难点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工作中必须注重学习,将学科前沿的最新研究成果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去。教师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的过程,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而是引导学生把握知识的内在结构,了解知识的产生过程,掌握重点和难点。主讲教师既要学有所专,又要拓宽知识面,博采众长,要对前人的知识和书本知识进行加工制作,努力使自己教学方法和手段富有创新,更加切合学生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提高教学水平。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和知识的结构与体系。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学氛围都应有不同的切入方式,切入点的选择直接引领着整个教学过程。

2.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理念、内容、方法、教学手段是否具有吸引力。在教学环节上,要有适合于每门课程教学的先进方法和手段,要注重启发与诱导,善于运用新颖的教学方法,通过先进的教学媒体激发学生的兴趣,使教学双方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并主动激发对方主观能动性,从而达到相互促动、教学相长。教学创新实现的关键在于教学互动,互动的根本又在于“善教”与“乐学”。“善教”要求教师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要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更要重视和研究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这是关系到学生能否正确理解新知识、科学接受新知识和提高创新能力的关键。对一些重要概念和原理要讲清来龙去脉,帮助学生建立起系统、完整的概念;建立起对自然、对社会的客观规律的知识。使丰富而有价值的科学知识成为学生的意识和行为,需要教师具有现代教学能力,这种能力主要是设计并实施教学过程的能力。讲细讲透、“填鸭式”等方法已不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只有引导学生会思考,敢探索,勇追求,才能实现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性。

3.善于运用各种现代教育手段,充分发挥接受式学习与探究式学习的各自优势,找准结合点,把线性的接受式学习与点状网络的探究式学习结合起来,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过程的培养、教育功能。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已成为大学素质教育的核心。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自学,并设计一些具有综合性的问题,让学生自己结合已掌握的知识加以扩展、延伸和综合。必要时可结合讲点科学史和方法论,帮助学生开阔思路,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地灵活掌握正确的思维逻辑。还可以通过组织报告会、讨论会的形式,给学生有发表个人创见的机会,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

4.建设一套科学的考核测试和成绩评定办法,是督促和引导学生认真学习、巩固学习成果的重要措施和手段,是课程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指挥棒”。教师作为课程教学中的主体,要以树立新的人才观、质量观为前提,对考核测试和成绩评定办法进行相应的改革,使学生在重视基础知识学习的同时,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创新精神的形成。通过考试,能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创造,而不是死记硬背一些结论、公式和题型,使考试真正成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指挥棒”。

三落实教书育人,营造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环境

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关键是要有一支高素质的、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教师队伍。知识可以从电化教育中学到,但没有与教师高素质的交流,创造思维是很难学到的。因此,教师必须把教书育人放在首位,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营造良好教育教学环境,源源不断地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的具有蓬勃创新精神的人才。

1.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创造才能和创新精神。教师如果没有创造能力或者创新精神缺少,而又不懂如何激励学生的创造思维,那么,教育本身也就失去了创造性。因而,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也就无从谈起。

2.教师要转变教风。教师要放弃自我权威中心意识,尊重与众不同的观念,鼓励、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欲;在教与学中倡导相互合作,使每个学生都能一定程度地独立作出决定,并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放弃对学生手把手式、抱着走的教育方式,帮助学生形成对事物主动思考的质疑能力、解决问题的运筹能力和善于使用信息系统提取合成信息的能力和大胆提出有创意的设想等等;培养学生学会如何寻找工具以及寻找什么样合适工具去猎取为自己所需的知识,去实现知识创新,发挥创造意识。

3.学校要优化教师队伍。通过优化教师队伍,选择好学科带头人,使那些能站在学科发展前沿,在该学科的某一或几个领域中有突

出成就,而又能掌握整个学科发展方向,与国外学术界有广泛接触和联系的,学风、教风正振又能团结同志的教师担当学科带头人,一个带动几个、十几个人向具有创新精神、创造性人才发展。坚持育人为本,把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落到实处。

4.学校要组织教师进行以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改革探索与实践。从应试教育到创新能力培养,要通过教育思想、教学方法的转变,这需要一个过程。学校要以改革考试为龙头,以教学方法改革为手段,在不断修订和改进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过程中,推动教育思想的真正转变。从而使教学诸环节得到逐步改革,最终培养出高素质具备创新能力的新一代大学生。

总之,在自主创新已经成为共识的今天,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而人类的智力资源却是无限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既是教师的责任,又是学校和社会的责任,更需要国家的政策、法规做保障,特别是资金设备的投人和支持,对于人才培养会起到直接作用。

篇2:完善知识结构,增强创新能力

一、努力钻研专业知识,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教学教育能力。

专业知识,是每个教师必须具备的,只有具备了扎实的专业知识,才能在教学中站得高看得远,才能放得开并收得拢,才能准确的评价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并适时调整教学,才能面向全体学生并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二、多听优秀教师的课。

听课,是一个年轻教师快速成长的有效途径。我在上课之余,积极聆听其他有经验的老教师的课,从中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每一次听课,我都对照优秀老师的教学过程反思自己的讲课方法,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吾不善者而改之,从而让我的课堂有了一定的进步。

三、广泛阅读教学资料。

闲暇之余,我常常借阅《语文教学通讯》、《语文学习》等语文专业期刊,登陆语文教学网站,学习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拜读语文特级教师的心得论文,借鉴新颖多样的教学方法,不断完善自己的课堂。在这些教学资料中,丰富的教学论文,指导着我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导思,教会我如何优化阅读形式,提高阅读效率,如何运用比较法激发作文创新思路,如何进行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培养。

四、及时进行课后反思。

在教学成长的道路上,要避免犯同一个地方跌倒的错误,离不开每一节课后的教学反思。每次讲课结束,我都会仔细回顾一下这堂课的内容,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疏漏,写在自己的教案上,避免下次再有同样的问题发生。比如,这节课讲得有点太多了,学生阅读和思考文本的时间太短或者在问题的设置上没有梯度,引导不流畅等等,每次我都努力找出自己的不当之处,提醒自己注意,查缺补漏,精益求精。

五、积极探索多样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备课的过程中,为了避免自己一味被动接受,而造成设计教学文本能力逐渐缺失,我一般会采取先写后补的方式进行。每一篇课文,我先自己反复研读,然后理出自己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思路,再从学生这个主体的角度去设计该如何切入,设计什么问题,如何引导等。把教学思路写出来之后,再查阅相关资料,在对比中,找出自己设计中的一些不完善之处和需要借鉴之点,再做修改。最后,在集体备课时间,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做出较为成熟的定稿。

篇3:完善知识结构,增强创新能力

关键词:知识结构,组织知识,创新能力

企业所具有的知识是一种组织知识, 它并不等于企业中成员知识的简单汇总, 而是个体知识相互作用、融合形成的一种共享性的知识体系。知识是一种无形资源, 无论是获取还是结构调整, 均不同于有形的实物性资源, 很难通过配置技术、工艺装备来实现, 它是一种组织知识的形成及演化过程, 必须通过组织成员知识的积蓄、更新, 以及相互作用来完成, 这个过程必然受到人的行为特征的影响。本文通过对习惯领域理论的分析, 从知识积蓄与能力之间的关系, 分析企业的知识结构对其能力及行为特征的影响, 探讨如何构造企业合理的组织知识结构。

一、认知模式的内涵及作用

知识尤其是隐性知识主要来源于实践, 是人们通过对客观事物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逐步形成的。组织知识的形成也必然是如此。但在对事物的认知过程中, 由于每个人或组织所接触的事实、经历的过程不同, 会逐渐形成不同的对事物的基本看法、分析和解释事物的基本原则, 以及判断标准、价值观等等。因此, 每一个人或组织自身都会存在一个如何认识、分析、解释事物的思维逻辑体系, 这种思维逻辑体系即为认知模式。

认知模式是根深蒂固于人们心目中, 影响人们如何认识世界, 如何理解各种事物, 以及怎样做出自己的决策和行为的一种东西。例如:经济学中所说的“偏好”和管理学中的“x理论”与“y理论”, 都属于一种认识模式。前者是对人们经济行为的一种习惯, 后者是组织行为的本质属性, 在这样的习惯、属性前提下, 所采取的对应行为就会不同。

认识模式也是一种知识, 是一种隐性知识, 是关于如何获取知识的知识。但这种知识不能间接地学习, 它是人们通过对于自己的决策及行为所引起的结果, 长期观察、体会逐渐形成的。所以, 欲改变一个人的认识模式是非常困难的, 只有让他亲身体验事物的过程与结果, 即看到事物的因果关系, 才能逐渐转变其认知模式。

组织同样具有自己的认识模式, 这是组织在对环境的理解、认识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对于事物的认识、分析、解释的思维逻辑体系。但组织的认识模式不同于个人的认知模式之处在于: (1) 它要在组织的成员之中形成共识, 得到大家的公认。而一旦形成之后它又制约着成员与组织的行为; (2) 它的存在方式的不同, 个人的认识模式可以存在于人们心目中 (人的大脑中) , 而组织的认识模式存在于组织的结构、战略、文化, 、工作程序、制度、规则、评价体系, 以及大家共同认可的规则、习惯等要素之中。所以, 组织的认知模式是一种更复杂的体系, 是支配组织行为的重要因素。

习惯领域 (Habitual Domains) 理论是美国堪萨斯大学商学院的游伯龙 (po-Lung.yu) 教授在潜心研究和总结社会心理学、脑神经科学、系统科学、管理科学等学科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通过对人类行为和决策的观察、分析后, 于20世纪80年代初正式提出的。其主要思想是:每个人大脑所编码储存的概念、思想、方法、经验、技巧以及各种信息等, 经过相当时间后, 如果没有重大的事件刺激, 没有全部信息的进入, 这个编码和存储的总体, 将处于相对的稳定状态, 思想或想法一经稳定, 主体对人、对事、对问题、对信息的反应, 包括认识、理解、判断、做法等, 就有一种习惯性, 也就是说具有比较固定的框框或称模式, 这种习惯性的看法、做法和行为, 就是习惯领域的具体表现。

习惯领域的基本含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主体大脑编码和存储信息、知识的总体, 称为潜在能力;二是指人们认识问题、处理问题的习惯性, 称为表现。习惯领域一旦稳定后所表现出来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一方面, 它表明行为主体积累的智慧和经验, 反映该主体具有一定的能力, 有助于提高主体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可将其称为正面效应;另一方面, 它可能阻碍新信息的进入和接收, 容易产生守旧思想, 缺乏创新精神, 可将其称为负面效应。

习惯领域的实质表现为主体所存储的、相互关联的知识, 即知识结构, 及其对知识的运用习惯, 这两个要素决定了主体的能力。习惯领域理论不仅揭示了个人能力形成的机理, 同时, 也说明了知识结构对主体能力的重要影响。

二、组织的习惯领域与知识结构

习惯领域与能力集合的分析, 虽然是基于个人的, 重点在于研究个人能力集合的形成、扩展以及对个人行为和决策能力的影响。但根据组织理论的分析, 组织是由个人组成的协作体系。因此, 既然作为组织成员的个人具有一定的习惯领域和能力集合, 而由个人构成的组织也必然具有自身的习惯领域和能力集合。并且, 组织的习惯领域同样会影响、制约着组织的能力集合, 这一点恰恰揭示出了企业之间能力差异的根源。

但组织习惯领域与能力集合的特点却不同于个人, 它不仅涉及形成、扩展问题, 也要涉及收缩、转移等问题, 因为组织的目标, 所处环境不同于个人。所以, 对于组织而言, 不仅要研究习惯领域的形成、作用, 也要研究它的扩展、收缩、转移问题。组织的习惯领域是一个更复杂的构造, 它不仅取决于参加组织成员个人的知识积累, 同时也会受到个人知识之间的互动, 以及存在于组织机构自身知识的影响。组织的习惯领域有以下几个要点:

(1) 一个组织是由若干个正式或非正式的群体或个人组成的, 群体或个人的习惯领域会影响组织的习惯领域, 但组织的习惯领域并不等于成员习惯领域的累加, 而是一种相互作用、共识后形成的集合。

(2) 组织中个人之间的习惯领域是相互影响的, 尤其是组织的领导者的习惯领域对整个组织及个体的影响是巨大的, 会起到核心的作用。

(3) 不同的组织有不同的价值观来衡量他们的工作成果, 比如对企业来说, 可以分别通过市场竞争力、财务能力、研究开发能力等因素来分析企业的工作成果。因此, 组织的习惯领域是与这种准则相适应的。

(4)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 习惯领域是形成知识创造与创新能力的基础, 同时, 也是形成组织价值体系的重要因素。

(5) 组织习惯领域的改变不同于个人, 它不仅要通过培训、学习改变个人的知识结构来改变其习惯领域, 而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调整组织本身的知识结构, 来改变固化于组织机构中的组织的习惯领域。

组织习惯领域的内在表现, 一般为组织中存储的具有一定结构的知识体系, 它对组织的能力 (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创造与创新能力) 会有重要的影响。因此, 组织知识管理需要解决两个问题:

(1) 会管理自己习惯领域的形成过程, 即知识学习与积蓄的过程, 明确自身所需的知识结构。不仅要知道企业当前所需知识, 而且要知道未来发展需要的知识, 并且知道知识之间的作用关系。

(2) 能够配置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 并且能够动态地改变、优化知识结构。根据习惯领域理论可以知道, 如果知识结构稳定不变会产生僵化现象, 阻碍创造力的发展, 因此, 必需不断地调整、优化知识结构。

三、企业知识结构及其进化模式

目前对于组织知识结构的分析主要有来源和存在两个角度[5], 本文主要从知识来源的角度, 基于认知科学对企业知识结构进行分析, 认为企业的知识来源于长期的创造与积蓄, 经过组织化的过程逐渐形成其具有独特性的知识体系。从知识的属性及载体分析, 企业知识体系由以下四种知识构成:经验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系统性知识和作业性知识。

1、经验性知识。

经验性知识一般表现为未编码的隐性知识, 分散地存在于组织成员个人身上, 通过沟通、共享可以形成组织成员共有的知识, 是企业知识形成的基础, 表现为各个成员在实际业务活动中所积累的经验、诀窍、技巧等。

2、概念性知识。

是通过语言或行为表现出来的, 形象、印象、感觉等形式性的知识。概念性知识是对经验性知识的表述而产生的, 但因为隐性知识的表述只能采用隐喻、类比等方式, 所以, 概念性知识是一种以具有特定内涵的概念来表示某一方面的知识。例如, 企业通过商品的品牌树立的信誉, 使消费者形成一个明确的品牌概念;企业通过树立企业形象, 使相关组织的合作经验变为信誉;以及企业内部员工, 对某些创意、技巧、技能, 赋予具有特定内涵、明确的概念, 成为一种专项知识, 都属概念性知识。

3、系统性知识。

是一种明确的、体系化的, 可以用规范化的信息载体记录的知识。例如:企业存储的客户档案、产品设计方案、技术文件、工作规程、专利等等。这类知识一般是可编码的显性知识, 是企业通过各种方法, 将经验性知识与概念性知识的内涵, 转化为一定的技术、方法等形成的。

4、作业性知识。

是企业通过不断地实践、运用知识, 逐渐地形成于各种制度、工作规范、工作程序, 直至员工的素质、组织文化方面的知识。

一般认为, 上述四种知识通过共享、沟通、描述、运用等过程, 会不断地转化, 不断地生成新知识, 可将此过程称为知识循环[3]。但根据习惯领域研究可知, 知识体系一旦稳定会具有形成能力和制约创新的“两重性”。因此, 从长期状态看, 知识循环不可能自动、顺利地进行, 也不可能不断地产生新知识, 只有不断地更新其习惯领域, 即克服习惯领域的负面效应, 才能保证新知识产生。所以, 从知识在体系中作用的角度可以将知识体系分为核心知识和能动知识两部分。

核心知识是指对于形成、更新知识体系起主导作用, 是某一组织区别于其他主体的知识。如前所述, 习惯领域稳定之后会形成对事物的看法, 以及对信息解释的基本模式, 本文将其称为认知维模式。一个组织也必然存在着独特的认知模式, 它是组织知识结构的核心知识部分, 而且这种知识是一种途径依赖性很强的隐性知识。

能动知识是指对于形成、更新知识体系起辅助作用, 保证组织能够运行的基本知识。这种知识在每个企业中也会有所不同, 但共性的东西更多, 而且它不会制约知识结构的更新。如企业进入某行业所必须的技术、市场、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篇4:完善知识结构,增强创新能力

2009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湖南坚决贯彻国家扩内需保增长一揽子计划,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努力开发和培育自主知识产权,为湖南省在危机中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发挥了重要作用,自主创新、知识产权在经济发展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日渐凸显。

一是坚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紧迫任务。我们坚持立足本省实际,先后出台了《湖南省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纲要》、《关于促进产学研结合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意见》和《关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全力推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特别是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大幅度增加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投入,大力推进区域创新能力建设,实施重大科技专项,新建了3个国家级、29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一批国家级、省级技术中心、产业研究院。二是着力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全年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分别达15948件和8309件,比上年增长13.8%和35.5%,其中工业企业专利申请和授权分别增长46.6%、66.1%,增幅居全国前列。大批自主知识产权的取得及其运用,极大地提升了湖南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增强了我省企业在国际金融风暴中的抗风险能力。三是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取得明显成效。自2006年以来,湖南省共组织实施60个重大科技专项,累计攻克关键技术瓶颈272项,获得新产品397个,取得授权专利221项(其中发明专利152项);2009年取得以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A型地铁车辆、单台牵引能力6000吨的铁路货运牵引机车,以及国防科技大学“天河一号”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系统等为代表的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共获国家科技成果奖30项,居全国第三位。四是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去年,全省高新技术产品总产值达4450亿元,比上年增长26.1%;实现增加值1400亿元,增长27.4%,占GDP的比重达11.5%,已基本形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节能与新能源等五大优势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产值占到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的90%。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关键之年。我们面临的形势仍然复杂,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从全球经济发展来看,增长模式调整已是势在必行,开始进入创新密集和产业振兴时代。湖南要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必须坚持把自主创新作为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来抓,加快推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充分依靠科技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开拓经济增长的新领域,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湖南制造”加快向“湖南创造”转变,真正走创新驱动型的内生发展道路。

一是要认真贯彻《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按照《纲要》的总体要求,紧密结合湖南实际,周密部署,精心组织,扎实做好知识产权战略的组织实施工作。坚持把知识产权、知名品牌作为湖南省自主创新的方向,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着力提高自主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着力推动科技创新、知识产权与产业发展紧密融合,大力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支柱产业、优势企业和名牌产品。

二是要着力提升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创造的能力。坚持紧紧抓住自主创新这一转方式、调结构的中心环节,促进科研投入向企业倾斜,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以实施重大科技专项、产学研专项和重点科技项目为载体,集中突破一批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取得一批高水平创新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将湖南省建设成为先进技术的承接地和扩散地,高新技术的原创地和产业化基地。积极推动产学研结合,引导企业加强对先进技术的采用、储备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推动成果产业化步伐,尽快形成市场竞争力。坚持密切跟踪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瞄准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前沿,选择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有基础、有规模、有前景的产业,作为占领经济科技制高点和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来抓,逐步使其成为引领湖南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导力量。

三是要不断强化企业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企业在转方式、调结构中的主力军作用,促进企业逐步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获取知识产权为目标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企业提高研发投入,促进科研投入重点向企业倾斜,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整合科技资源,集中力量实施重大科技专项、产学研专项和重点科技项目。支持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技术改造和知识产权投入,引导企业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建设,完善创新激励机制,鼓励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直接参与分配。

四是要加强企业创新和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坚持以重点产业、重点学科、科研基地和科研项目为载体,鼓励各类优秀人才向产业和企业集聚,培养一批能冲击国际科技前沿、熟悉国际市场规则的高级专家和产业人才,培养一支熟悉知识产权法律、能熟练处理各类知识产权实务和纠纷的专业人才队伍。全面落实各项政策和待遇,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干事创业搭建平台,使湖南真正成为人才辈出、人才聚集、人才创业之地。

篇5:提高创新意识.增强创新能力

——赴浦东学习心得体会 王忠海

市委政研室副主任

今年8月15日—27日,按照市委组织部统一要求和部署,赴上海浦东党校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学习。学习考察归来,我深切感受到:上海学习既是一次理论学习再教育再提高的过程,更是思想观念的一次解放之旅。用先进发达省市的“尺子”对照比量,作为市委政研人倍感压力巨大。我感到需要借鉴上海之新、上海之智,尽早尽快转化为自身的观念与举措,切实提高创新意识,增强创新能力,更好地为市委和市委领导决策提供服务。

一、浦东提高创新能力的做法

浦东新区位于上海市东部,区域面积达到121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12万人,均占上海市的五分之一左右。经过二十年的开发开放,浦东地区生产总值从1990年的60亿元人民币上升到2009年的4000多亿元人民币,财政收入从11亿元人民币增长到1356亿元人民币。

(一)创新发展模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去的二十 年里,中国政府在众多领域给予了浦东先行先试的政策,这让浦东可以不断发展创新城市的开发管理模式。浦东以要素资源市场化配臵为突破口,率先全面推开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培育和集聚了证券、期货和产权交易所等一批重要的要素市场。同时,浦东也在探索建立“小政府、大社会”管理的体制,推动政府职能向服务型转变,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企业发展、人才集聚提供高效率、高质量的政府服务。二十年中,浦东为了优化产业结构,在经济发展中体现可持续的理念,一直大力推进公共服务平台和科技投融资体系建设,打造以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新型产业体系,2009年,浦东地区第三产业的比重超过一半,在科技研究开发上的投入超过地区生产总值的3%。

(二)创新体制机制,优化发展环境。上海浦东新区围绕加快陆家嘴金融城和张江科学城建设,创新体制机制、优化发展环境,积极推进人才高地建设。一是坚持规划引领,打造人才资源核心优势。主动对接中央和市人才发展规划,结合实际,按照“外向型城区”和“国际化浦东”发展定位,以推进“国际人才特区”建设为重点,抓紧编制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纲要。同时,围绕加快推进陆家嘴金融城和张 江科学城建设,编制《陆家嘴金融人才发展规划》和新一轮《张江园区人才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进一步加快金融人才、自主创新人才集聚。二是注重统筹开发,促进人才资源涌现。加强张江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品牌建设,推动在陆家嘴、金桥等地建立一批市级或区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继续面向全球招聘高层次人才,并为列入中央“千人计划”的人选落实服务政策。围绕“聚焦陆家嘴、聚焦张江、聚焦世博”,力争用10年时间,引进100名左右符合上海市领军人才条件的高层次人才,并坚持以用为本切实将引才与引智相结合,鼓励人才以多种方式提供服务。重点选择100名左右企业家到一流的教育培训机构接受量身定做的培训;加强对金融、自主创新等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加大外向型培训力度,争取实现后备党政干部接受国际化培训全覆盖。加快建设大学生实习基地,吸引优秀毕业生到浦东创业发展,将鼓励市民创业行动的扶持政策延伸至高校毕业生;推进人才选拔关口前移,选择国内著名高校设立“浦东奖学金”,奖励专业符合新区产业发展需求的优秀在校生。三是强化配套服务,形成引才聚才的良好环境。一方面,推进人才政策完善与创新,在扩大现有政策适用范围、提高政 策知晓度基础上,围绕深化综合配套改革,积极推进政策创新,抓紧研究制定《浦东新区引进领军人才工作暂行办法》等新政策,注重引入社会化的人才评价机制。另一方面,优化人才生活环境,加快实施人才安居工程,采取“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运作、社会管理”方式完善人才公寓布局,加强生活设施配套和基础教育配套,并切实帮助解决外籍人才子女就学难问题。

二、几点感受和体会

上海浦东之所以发展快,关键在于浦东的思想解放程度高,创新意识浓厚,注重在各方面的创新。在学习中,我初步了解了浦东政府现代化的经营理念、高效能的管理模式以及灵活的运作机制,体验了他们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高效率的工作节奏和敢闯敢为的创新精神。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一是每年选派干部到浦东挂职工作一段时间,以学得真经。二是邀请一批先进地区的专家、学者、企业家来我市讲课。一方面,增强全市广大干部的压力感、紧迫感、责任感。另一方面让市直职能部门和各区县认识到提高创新意识,增强创新能力是加快发展的关键。在全市坚决破除传统落后的思维模式,在全市打 破狭隘的局部利益思想观念,增强整体意识,进一步激起敢闯敢冒、敢想敢干的精神,走出一条加快西宁发展的新路子。

(二)强化创新意识,营造与浦东等发达地区接轨的良好的投资软环境。一是积极争取享受市级行政审批权限,以“便捷、快速、高效”为目标,全面借鉴上海浦东新区“一门式”服务体系, 集中所有职能部门,改革目前的行政审批程序。借鉴实行“告知承诺制”,将行政审批有关部门的相关规定内容“告知”企业申请人,申请人只需签字盖章,“承诺”履行相关告知事项,就可取得相应的许可证。加快“电子政务”的建设,推行网上办事。二是增强服务理念,变“管理型”政府为“服务型”政府,全面营造“亲商、富商、亲民、富民”的氛围。

篇6:完善知识结构,增强创新能力

本文在分析企业创新能力投入结构的基础上,针对企业创新能力投入结构特征,分析了投入要素构建创新能力的作用机理,归纳了企业创新能力产生的内部要素相互影响途径,并以此为方向,确立企业创新能力的转化机制。在分析企业创新能力投入结构、转化结构的过程中,本文以知识治理为主要研究方向,基于知识创造与知识有效利用为原则,参考知识治理机制,分析影响企业创新能力的主要知识转化机制,以此确立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发展方向。

1 企业创新能力的投入要素

对创新能力的定义,Vorhies Im和Morgan认为创新能力是企业知识的转化过程,即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从内外部获取含有市场、技术、管理等在内的相关知识,将这些知识进行整合,以获得新的创意或差异化竞争能力,并将这些创意、差异化竞争力与可获得的资源进行组合,实现创造产品市场价值的过程[3]。具体而言,企业创新能力是通过企业技术能力、市场能力和与此相关的整合能力所实现的; 而技术相关能力涉及的技术研发能力、产品设计能力、生产制造能力,与市场相关能力关联的产品定义、市场营销、销售执行所构成的企业创新能力矩阵,则是衡量企业创新能力演化的重要资源整合[4]。此外,从愿景对核心能力构建的角度,可认为战略愿景决定企业创新战略目标,影响核心能力构建方向,进而决定创新资源的合理分配,形成企业核心能力, 影响创新绩效的提高[5]。

由此可见,企业创新能力可认为是企业知识的转化过程,转化的知识来自企业内外部环境,知识内容包括市场、技术、管理、研发、设计、制造、营销等。在进行整合后,这些知识能为企业带来创意或竞争力,并在与可用资源组合后,满足市场需求并创造市场价值。这类知识的转化过程受企业战略、组织设计构架的影响较大,具有一定的方向性、规划性和结构性,并且随着企业组织结构设计的不同,而形成迥异的创新力。

为了更好研究企业创新能力的投入结构,我们从企业组织活动特征、创新资源需求以及所涉及知识活动的多样性出发,将企业创新能力分解成组织层、资源层与知识层,三类结构相互衔接构成的模型,企业创新能力投入要素见表1。在这一模型中,组织层投入主要是从企业的宏观视角、持续发展所涉及的基本制度安排。从经济组织属性看,企业只有制定良好的发展战略,营造自身发展相适应的文化环境,实施可行的发展规划,并设定经济活动操作框架,才能建立和维持创新能力的存在与发展。

资源层投入要素主要涉及创新能力所需的物质条件,是企业创新能力的物质保障。从生产经营角度看, 企业创新能力的实现需要投入一定的资源要素,这些资源主要是企业经营过程中所涉及的资金、人力、技术、设备等基础条件,缺乏相应的条件保证,企业创新能力将无法满足积累化、技术化、差异化的特征要求。对企业创新能力所追求的高技术、新创造、独占性的目标,企业将会在原有资源投入的基础上更强调某一资源或资源组合的投入,不断提高创新能力投入成本,以此实现创新收益的最大化。

知识层相关投入要素主要包括知识属性、来源与内容。从知识属性看,企业创新能力所需要的知识分为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相对于显性知识的可量化、易传递特性,隐性知识则不易于直观描述,需要投入更多的学习成本进行累积。对企业创新能力而言,隐性知识的储备是其主要的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此外,企业创新能力相关知识可以是企业自身积累取得的,也可通过一定的成本投入从外部获取。从产业链角度看,对企业创新能力所涉及的知识内容主要包括市场知识、技术知识与管理知识等内容[5]。

2 企业创新能力的投入结构

2. 1企业创新能力投入模型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将企业创新能力剖析为组织层、资源层与知识层。三类投入层的自身属性,以及对企业创新能力作用效果影响的差异性见图1。我们参照知识螺旋模型( SECI) 的社会化( Socialization) 、外在化( Externalization) 、组合化( Combination) 、内在化( Internalization) 过程,构建起两个影响企业创新能力的投入循环模型,即组织循环模型和知识循环模型。

2. 2企业创新能力投入结构分析

根据图1可见,企业创新能力的形成是组织层投入、资源层投入和知识层投入共同作用实现的结果。在企业创新能力发展过程中,组织层投入是其制度边界, 控制着创新产出的方向与横向宽度; 资源层投入是企业开放式创新的资源基础,为创新产出提供物质支持; 知识层投入是企业创新能力塑造的关键,所蕴含的知识要素是企业创新能力的创新基础与成功保障,决定着企业创新能力水平高度,并影响着创新产出的成果与深度。 三层创新能力投入具有相互依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特征,所形成的组织循环与知识循环分别具有以下结构特征。

组织循环结构: 组织循环功能的实现,是组织层投入通过制度设计来安排资源的投入过程。组织层投入 “组合化”是指: 组织层通过组合安排企业战略、文化、 组织、市场策略选择,设计适合企业自身创新实践的发展道路,引领自身创新能力建设,并以此推动资源层要素在企业创新能力建设中的有序流动; 资源层投入“组合化”是指: 根据组织层的安排,企业建立有序的资源投入结构,并以此投入创新能力建设所需要的要素资源; 资源要素在实现创新能力建设的过程中,按照组织层设计规划方向,通过创造、更新与转化,推动企业创新能力以具有满足市场产品需求供应能力的组织形态出现。企业创新能力的“溢出与扩散化”是指: 在企业创新能力出现之后,企业根据组织层最初的制度安排进行创新能力检验,并针对无法满足制度层机制指标要求或创新能力无法实现市场需求的情况,重新设计、安排组织层的制度框架; 组织反馈的“社会化”是指: 企业组织层的制度设计反馈需要根据企业创新能力考核指标与市场环境,更新完善已有的组织结构。在重新安排企业创新制度的过程中,企业所面临的市场变化与要求将是企业对照自身创新能力建设的基本要求。企业需要根据市场产品需求、技术发展方向,针对自身创新能力建设,针对性地完善创新制度安排。

知识循环结构: 知识循环功能的实现是知识层投入通过知识组合借助资源投入,实现知识产出的过程。知识层投入“内部化”是指: 知识层内部化过程,主要是指随着企业物质资源要素的投入,创新所需的知识要素被直接吸纳或被间接安排进企业创新能力的建设过程中。 知识特性要求知识取得需要投入一定的资源成本,并吸附于一定的有形资源,这也是知识层依附于资源层投入的主要原因。资源层投入“组合化”是指: 吸附创新知识的资源要素,在投入进企业创新组织中后,随着知识在组织内部的吸收、转移、组合、更新,推动着创新组织研发创新成果的产出与转化。只有吸附创新的知识资源要素投入,企业创新组织才能实现创造与转化,才能实现为企业市场生存的造血功能。企业创新能力的 “溢出与扩散化”是指: 同组织循环内的“溢出与扩散化”相似,企业需要根据知识资源投入转化、产出指标, 衡量企业创新能力在知识循环内的效用水平,以此衡量知识层投入、资源层投入对企业创新能力的投入影响, 并以此改良知识层投入所需要的资源要素投入结构与数量。知识反馈的“社会化”是指: 依照于创新组织知识吸收、转化能力的水平高低,企业需要完善调整知识层要素投入量、投入结构、投入内容与方式的不足,以此降低对外部知识来源的依赖,减轻企业知识投入的成本压力,提升在市场中的竞争影响价值,从而为实现企业知识高效利用提供决策反馈。

创新运行结构: 企业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创新运行机制,创新运行机制作用是通过组织循环结构和知识循环结构得以实现。通过上述分析可见,企业创新运行结构是通过“组织循环结构”和“知识循环结构”共同作用实现的,两者是其功能实现的核心。其中,组织循环结构是创新运行结构的组织基础与机构保障,是创新活动的制度安排与方向指引,安排着企业创新能力的发展骨架。而知识循环结构是创新运行结构的主要内容,为创新提供技术、知识等创新要素基础,维系企业创新生命力,并将最终体现企业创新价值,是企业创新能力发展的血液。在企业创新能力运行结构中,“组织循环结构”和“知识循环结构”功能的实现,需要借助一定的循环路径和要素参与。从组织循环机构看,两者最主要的功能部分应是组织层对资源层的“组合化”过程; 从知识循环结构看,应是知识层对资源层的“内部化”过程。 两个循环结构均涉及资源层的“组合化”过程,这说明资源层具有较强的沟通、衔接价值,是推动企业创新运行结构的重要桥梁。此外,相应的企业创新能力带动的 “溢出与扩散化”和反馈机制也是企业创新运行机制循环结构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上分析可见,企业创新能力的构建,应从资源层入手,通过借助组织层和知识层的组合化与内部化,构建以组织循环结构、知识循环结构为核心的创新运行体系,搭建通畅创新通道为创新活动的循环流动提供可能。因此,评价企业创新能力的发展水平应基于企业创新运行结构,衡量创新运行机制内是否形成组织层、知识层所推动的资源层组合化、内部化循环活动体系,或能否形成独立、完善、循环的组织循环、知识循环工作状态。这两个指标对说明企业创新运行机制发展情况具有重要的衡量价值。

3 企业创新能力的转化结构

图2为企业创新能力转化图。企业创新过程是通过企业投入创新要素,在创新运行结构的作用下发生创新转化后得以形成创新成果产出,这一投入—转化—产出过程构成了企业创新能力的转化结构。因此,创新转化结构的实现,可认为是在构建创新运行机制的基础上,通过投入创新生产要素形成创新转化,产出创新成果,形成完整的企业创新能力功能及价值的过程。企业创新投入要素与创新产出成果间的联系就是企业创新运行机制的主要功能价值。因此,我们可通过对两者间关系连接情况的分析,研究企业创新运行机制所具有的创新转化功能,以此便可实现对企业创新能力的研究。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构建企业创新转化功能为企业创新能力的实现提供了可能。通过创新运行机制的转化作用,创新要素的投入形成创新成果,是企业创新能力活动的主要创新路径,也可成为衡量企业创新能力发展的主要指标。同时,由于分析企业创新能力核心部分———创新运行机制,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不确定性、缺乏直接 数据 ,以及产业内不同企业发展的相同 特征结构等原因,无法得以直接进行研究,需要间接进行分析。由此可见,通过分析企业创新转化机制内创新资源投入与创新成果间产出间关系影响,可间接对企业创新能力发展水平进行研究分析,实现对企业创新运行机制的间接描述。

4 结语

上一篇:我的最爱秋千小学生作文下一篇:关于有效引导纳税遵从构建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