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殇别恋诗歌

2024-04-23

秋殇别恋诗歌(精选2篇)

篇1:秋殇别恋诗歌

站在秋的路口

秋风可否许我一世温柔

是否将这一缕愁思堪寄?

寄到有你的天堂口

是谁招惹了这一季的思念?

让墨染上了深深的离愁

惹得秋雨也泛起了哀愁

轻柔的风

吹进了我的胸口

对你的思念

才下眉梢,又上心头

我不知道

我不知道何时才会停止想念

好想找一万个不哭的理由

怎奈泪水在我心里不停的流

是不是

你我的缘分尚且不够

说好的

执子之手看云来云走

可你一去不再回头

再也看不到你深情的双眸

再也触摸不到你温柔的手

你我的昨天甜美如酒

你我的今天银河相守

多少次静寂的夜里

我站在冰冷的窗口

看那月亮悄悄爬上枝头

多少次我跪在佛前苦苦祈求

让我们携手到永久

不管绿肥红瘦

不管云飘水皱

对你的爱依旧

只要拥有你

此生足够

再也别无所求

只想爱你到天长地久

篇2:秋殇别恋诗歌

泛叶伤,苦秋凉,落得残红只为秋。落叶情意,何解秋愁?秋风凉,泛黄梧桐叶落可曾悔?秋殇时,叶之泪,往事可堪几许回首昨日颜?风吹叶落,熟悉的叶飘洒满地,拾得几许秋叶凉?

每每到了秋、冬,就会莫名的产生一种独特的情怀。秋,有秋的感怀,冬,有冬的伤悲。而我,对这秋有几许深沉的记忆。

学校附近有几棵高大的梧桐树,在我们这栋宿舍楼的洗漱间内透过窗户便可看到它肥大的身影。前几个月我并没有仔细的去看过它。秋来时,叶渐黄渐落。不知为何,我却不自觉的关注了它。望着它,我经常的发呆,也许,是它给了我太多的惊讶。叶由黄变绿仿佛只在瞬间完成。昨日看它还是绿意正浓,今日看它却是黄发披头。瞬间留下别样的美丽,只是这别样的美丽带有秋的凄凉,叶的无悔。

对于秋,我只能去感伤,因为它能使我陷入记忆的漩涡,面对这往昔的记忆,除了叹息之外还有一丝浅浅的忧伤,这忧伤在这感伤的秋季凸显的得更加的明显,更加的伤怀。我喜欢秋下的梧桐,我喜欢它那深黄的叶,我喜欢风吹叶落的美。总是呆呆的望着那梧桐,那满是枯黄的叶如同落花,使人怜惜。我,心中总有一丝悸动,想去树下看看,看看它在秋下的凄凉,看看它在秋下的沧桑,看看它在秋下别样的美。忍不住拿出手机拍下它在秋下的身影。秋风萧瑟,无情的风吹着梧桐叶叶在秋风下颤抖,在秋风下哭泣,在秋风下茫然的飘落。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回首昨日颜,现在的它,与相片的它的显得有些不相称了,沧桑了几许,泛黄了容颜。物是人非!是呀,物是人非了。梧桐叶对梧桐树的不舍注定了是悲惨的结局。秋风萧瑟划过,却只能屠天伤悲。梧桐树下的寄语已随叶的飘落而消逝。

每每从梧桐树下穿过,步伐就会变得十分的缓慢,也许它有一种魔力,总是在无形深深的吸引着我。望着茫然飘下的落叶,忽然想到“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即使不能相依,只要它安好,这样,不久够了吗?人生有太多的无奈,而我总选择去叹息,却不能像叶一般洒脱,时间到了,自行选择放弃。但我相信,叶洒脱的背后也隐藏着一丝哀叹吧!

秋天是美好的,同时,秋天也是伤感的。好比梧桐树叶,即使在秋天失去了原有的绿,但秋给它带来了一种别样的美。绿代表着生机,梧桐树叶的变黄,也同样是一种生机。只不过秋下的生机被赋予了另外一种涵义——伤。是呀,美丽伴着忧伤,美丽的背后是那看不见的忧伤。假如往事能够使我开心,那么现在,只能望着无际的苍穹哀叹。这个季节,我忧伤了许多。在叶的渐渐飘落中,那梧桐是否在这个季节也忧伤了许多?曾经的`一切再次浮现在眼前时,模糊了些许,不再像当年那样清晰可见。当年的梧桐比现在看见的梧桐更加的高大,现在的梧桐是消瘦了吗?光阴似箭,流年忘返。秋风更加萧瑟,思念愈发浓烈,只是,这样伤的是谁?秋风不停的拨弄着梧桐叶,梧桐叶在秋风中色色作响,似乎是在对秋风诉说着什么,时而点头,时而摇头,时而高兴,时而悲伤,时而清晰,时而迷茫,意见不一时,显得有些杂乱,杂乱中似乎又在忧伤舞曲,舞曲中不断有叶悄然飘落。秋风叶落舞歌曲,落叶流泪不言语。梧桐思叶暗忧伤,叶思梧桐两行泪。

曾经,我想去江苏,而现在我却在武汉。武汉也有你的足迹,而我在记忆中独自走着你走过的足迹。只是你的足迹太过烦乱,以至于我不能完全分辨哪个才是你的足迹。夜晚,望着没有星星的夜空,不肯放弃。身在灯红酒绿、车水马龙的城市中回想,你不就身在其中吗?只是,两颗星没能走到一起。时间一过,便再也回不到从前。你是梧桐我是叶,只是秋风却是那般的无情,将叶儿吹落,独留忧伤心中。创伤需要时间疗养,时间是最好的灵药。忧伤之后,不再忧伤。心如止水,不生波澜。那一段往事,现在想来,我只是做了一个很特殊的梦,在哪个特殊的梦里,我和你走了很久。梦醒了,也该走了。

秋风萧瑟,月中独醉,故人几许相惜?叶落飘舞,夕阳余晖映得几许红?云雾消散,心扉已开,几许忧伤,几许愁眸?皎洁月,心中留,忧伤几许容颜忘。

一段往事,一段情。秋亦明白,叶亦不语。

上一篇:扪心三问心得体会下一篇:浙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