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党员作用发挥的调查报告

2024-05-05

关于农村党员作用发挥的调查报告(精选6篇)

篇1:关于农村党员作用发挥的调查报告

2010年组织工作调研课题

关于农村党员队伍作用发挥的调查报告

承担单位:中共荣昌县委组织部 报送时间:2010年11月20日

中共荣昌县委组织部课题组

组长:郭永雄(荣昌县委组织部副部长)成员:秦友平(荣昌县委组织部组织科长)

刘相勇

(荣昌县委组织部组织科干部)

农村党员处在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一线,数量最多,分布最广,他们作用发挥如何,直接影响着党的形象和新农村建设的成效。近期,我们通过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随机走访等形式,对当前农村党员队伍作用发挥现状进行了深入调查,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认真分析,并提出了建立农村党员作用发挥长效机制的方法和途径。

一、农村党员队伍作用发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近年来,荣昌县农村基层党员队伍总体规模稳步壮大。截至2009年底,全县共有基层党组织1020个,农村党员14651名,占全县党员人数的56.95%。全县55岁以上农村党员6678名,占农村党员总数的45.58%;35岁及以下的2682名,占农村党员总数的18.3%;大专以上文化层次的1757名,占农村党员总数的11.99%。从整体上看,在职党员比无职党员作用发挥好,致富能力强的党员比贫困党员好,年轻党员比老党员好。综合调查情况,当前农村党员队伍作用发挥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从主观意识上看,一些农村党员作用发挥“无意愿”。调查中,农村党员作用发挥靠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占65%,靠群众要求的占23.5%,自觉发挥的占11.5%。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党员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一些党员政治热情下降,理想信念淡薄,服务意识不强。一些党员把自己等同于一般群众,不愿亮出党员身份。主要原因:一是党员的思想教育效果不明显。一些村(社区)党组织学习制度坚定不够好,思想教育形式较为单调,内容较为空洞枯燥,对新形势下党员的思想动态把握不准,教育针对性不强,党员参与积极性不高。二是党员的主体地位保障不够到位。一些村(社区)干部处理事情方法简单,不尊重党员群众的民主权利,不注意听取党员群众意见。有的村(社区)党组织只强调党员义务,不注重党员应有的权利,挫伤了党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没有得到保障。

(二)从结构素质上看,一些农村党员作用发挥“无能力”。调查中,农村党员,特别是农村无职党员存在年龄偏大、学历偏低、能力偏弱“三偏”现象,全县55岁以上农村党员占45.58%,初中以下文化层次占68.71%。一部分农村党员事实上已经成为新形势下的“落伍者”,无力争先、也无法带头致富。主要原因:一是农村党员发展工作滞后经济发展,党员队伍结构不合理。一些村级党组织在党员发展中存在把关不严等现象,有的村干部思想狭隘,只发展能留在村里、为村里办事的人,忽视了发展在外务工经商的年轻人和有闯劲、基本素质相对较高的青年“能人”。二是党员的能力素质培训效果不明显。培训资源相对分散,没有形成聚集效应。培训内容多以党员思想政治教育为主,科技知识、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相对较少。培训方式相对单一,缺乏吸引力。

(三)从活动载体上看,一些农村党员作用发挥“无舞台”。调查中,认为农村党员开展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活动载体”的占52.39%。一部分农村党员有发挥作用的意愿,但缺乏有效的组织和有效的活动载体,不知道干什么、怎么干。主要原因:一是活动组织较困难。村(社区)建制调整后,党员数量大,平均每个村(社区)党员在120名左右,且居住分散,人员难集中,时间难统一,因此,组织党员开展活动较困难。二是活动缺乏吸引力。一些村级党组织组织开展的活动单一,内容不丰富,缺乏针对性,党员参与积极性不高。一些村(社区)党组织没有开展设岗定责,一般党员缺乏发挥作用的平台。

(四)从机制建设上看,一些农村党员作用发挥“无长效”。调查中,认为当前农村党员发挥作用缺乏长效机制的占到了42.8%。一些村(社区)缺乏必要的活动经费保障,一些村(社区)对党员管理不够到位。主要原因:一是村级组织自身造血功能较弱,开展活动经费不足,一些基层党组织靠“化缘”搞活动。二是对党员作用发挥重视不够。在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下,村级组织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抓项目争取、计生和其他农村、社区的社会事务上,把党建工作作为“副业”。三是对党员管理较为松散,与发展不相适应。在管理上满足于不找麻烦、不出乱子,对流动党员、无职党员履不履行义务、发不发挥作用缺乏有效监督。

二、充分发挥农村党员队伍作用的对策及建议

针对当前农村党员队伍作用发挥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必须以改革和创新的精神,积极探索新思路,思考新办法,妥善加以解决。

(一)强化“一主体”,调动农村党员发挥作用的内生动力。一是加强教育,强化党员主体意识。坚持因人而异、分类施教的原则,分层次、多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党员经常性的思想教育。可在村(社区)开展支部书记讲一次党课、领导干部作一次形势 报告、党员观看一次优秀红色影视剧、组织一次“入党为什么,当党员做什么”大讨论、党员撰写一份党性分析材料等“五个一”集中党性教育活动,进一步强化党员的主体意识。二是创造条件,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党员行使自身权利是增强党员党性意识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一个薄弱环节。为保障党员权利的行使,可在村级党组织推行“一委两会、一评两免”扩大基层党内民主机制。“一委”,即村(社区)党员代表联络工作委员会,联络工委由7名联络委员组成,重点在村(社区)产业、协会、村民小组等不同类型组织中,采取公推直选的方式产生。“两会”,即选举产生的联络委员参加村(社区)党组织决策听证会、班子及成员质询会。“一评”,即联络工委对村(社区)党组织班子及成员进行满意度测评。“两免”,即对满意度在30%以下的党组织书记及班子成员提出初步罢免动议。通过建立“一委两会、一评两免”机制,进一步保障农村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二)实施“两工程”,提升农村党员发挥作用的能力素质。一是实施队伍结构优化工程,从源头上提高党员能力素质。在党员发展观念上,变“等上门”为“领进门”,把培养教育工作做在递交入党申请书之前,强化结对联系和跟踪培养,鼓励和引导年青同志及早向党组织递交申请。在农村党员发展程序上,探索建立“三荐、双培、双示、一决”农村党员发展机制。“三荐”,即群众推荐、组织举荐、个人自荐;“双培”,即组织培养、工作培训;“双示”,即人员基本情况公示、双培过程公示;“一决”,即党员大会表决。二是实施能力素质培训工程,从现实中 提高党员能力素质。整合资源,集中培训。依托县、镇两级党校培训阵地,将农村党员教育培训资源与与农村人才技术培训资源有机整合,每年开展1-2次农村新型科学技术、劳动力转移就业等内容的集中培训,让党员接受政策法规、农业实用技术、市场经济知识等方面的系统学习和教育;依托阵地,“菜单”培训。加强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形象化建设,充分发挥村级活动室就近、便捷的优势,根据农村党员和群众的需要组织农业、科技等部门专业技术人员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组织开展“送电教下院坝”活动,每月轮流到村里的各个院坝开展送电教活动;网上交流,互动培训。充分利用“12371”党建信息化平台,开通网上党校、网上课堂、视频讲座等,邀请专家、教授与农村党员在网上进行互动交流培训。

(三)开展“三创新”,建立农村党员作用发挥有效载体。一是创新组织设臵,拓宽党员作用发挥平台。依照地缘、业缘、趣缘的“三缘”原则,科学设臵流动党员支部、农村产业协会支部、农村老年支部等各种类型的功能性党支部。按照有利于党员作用发挥的原则,在村(社区)党组织下设立“六帮”党小组,各帮扶党小组按照“就近、灵活、务实”的原则,广泛开展以“帮思想、帮学习、帮发展、帮生活、帮维权、帮健康”为主题“六帮”活动,充分发挥党小组在促进生产、服务村民、凝聚人心、构建和谐中的积极作用。二是创新岗位设臵,明确党员作用发挥方向。按照“无职有责、无位有为”原则,组织党员开展“设岗位、亮职责、作承诺”活动。在农村无职党员中深入开展设岗定责、划 分党员责任区等活动,组织无职党员根据自身特长认领相应的工作岗位或责任区。村社干部带头公开自身职责、带动全体党员亮明自身职责,并依责承诺,认真履行承诺内容,敢于喊出“我是共产党员,请向我看齐”。三是创新活动方式,丰富党员作用发挥内容。围绕发挥农村党员在带头致富、调解邻里纠纷、协助畅通民意等方面的作用,组织开展致富先锋、宣传先锋、学习先锋、民意先锋、和谐先锋“五个先锋”行动,每季度以村(社区)为单位对“五个先锋”行动进行评比表彰,评选出“致富能手”、“学习标兵”、“孝顺媳妇”、“调解高手”等,进一步丰富党员作用发挥的内容。

(四)健全“四机制”,促进农村党员作用发挥见长效。一是健全党员教育管理领导机制。建立研究部署农村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县、镇街、村(社区)三级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农村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定期督导检查,抓好落实。二是健全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大力发展集体经济。采取开发利用好公共服务中心、开展信息或就业等中介服务、以村集体名义入股发展企业或特色农业产业、出租荒山塘堰等方式,消除“空壳村”、“薄弱村”,夯实村级党组织解决群众困难的物质基础。推进城乡统筹发展,通过“支部联建”、“城乡共建”、“定向帮扶”、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向农村延伸等形式,积极引进城市资源要素下乡。三是健全农村党员记实管理考核机制。结合创先争优“一讲二评三公示”,建立以记实登记卡和党员积分评定制、党员星级评定制为主要内容的“一卡双制”农村党员记实登记管理制度。“记 实卡”主要记载党员参加组织生活、教育培训、缴纳党费、党员承诺践诺等日常活动情况和每月领导点评、党员评议、积分评定等情况。通过“一卡双制”,进一步细化党员考核内容,量化考核指标,让农村党员每月“讲述”有内容、“评比”有依据、“公示”有监督,激励党员更好地履行义务、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四是健全农村党员关怀激励机制。从思想上关怀,建立谈心沟通制度。深化落实“三项制度”,在走访、接访中开展经常性谈心谈话,了解农村党员的所思所想所盼,结合走访慰问,及时传递市场信息、传授致富技术、倾听意见建议、解决实际困难;从行动上帮扶,建立贫困党员帮扶机制。设立贫困党员生活性救助和生产性救助两种帮扶基金,出台《贫困党员帮扶基金管理使用办法》,合理确定对象、严格审批程序,加强资金监管,提高基金使用率;从措施上激励,城乡党员互帮互助。在县级机关部门开展“解民忧、争先进”主题实践活动,按照“年初承诺、双月汇报、季度测评、评先”的程序组织机关干部与农村贫困党员结成联户帮扶“亲戚”,长期坚持,并予以考核,真正让更多的农村贫困党员感受到组织的温暖。

篇2:关于农村党员作用发挥的调查报告

(龙溪镇委组织办)

今年,我们采取召开民主恳谈会、个别走访、现场踏勘、查阅资料等方式,进行为期两个月的专题调研,对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现将调研情况综述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镇基层党支部有83个,党员共2058人,其中村、社区党支部23个,党员人数1440人,占全镇党员总数的70%。村、社区党员中,35岁及以下人数为355人,占党员总数的24.7%;36—45岁人数为239人,占党员总数的16.6%;46—54岁人数为260人,占党员总数的18%;55—59岁人数为160人,占党员总数的11.1%;60岁以上人数为426人,占党员总数的29.6%;初中以下学历人数为1010人,占党员总数70.1%;高中、中技学历人数为248人,占党员总数的17.2%;中专学历人数为70人,占党员总数的4.9%;大专以上学历为112人,占党员总数的7.8%。

二、当前制约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镇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得到不断加强。但是,面对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作用发挥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从调研的情况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执政意识有所淡化,影响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受到很大的冲击。在农村,不少农村党组织认识

不到自己的领导作用对党的执政地位的意义和影响。一部分党员干部认为,自己的身份离“执政”十分遥远,执政意识薄弱,导致一些党员干部特别是新当选的党员干部缺乏奉献精神,出现党性观念淡化,理想信念动摇等不良倾向,只顾自家发财致富,无心办理民事村务。少数农村党员干部思想僵化,在职期间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满足于应付上级交办的诸如计划生育等任务,而对农民群众生产、社会的发展却办法不多,既没有为民办实事的设想,更没有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这不仅会直接影响到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能力的提高和作用的发挥,长此以往,还会造成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的松动和削弱。

(二)知识结构不够合理,制约了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目前,农村党员所受的教育程度相对较低,造成了他们对新技术、新知识的接受能力普遍较差,对市场经济还停留在粗浅和模糊的认识水平上,对农业产业化、市场化缺乏必要的思想准备。在本次调查村、社区的500多名党员中,高中、中专文化的只占到22%,初小和初中文化水平占70%左右,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为7%,比例相当低,还有小部分党员是文盲半文盲。由于受党员的文化教育水平的限制,导致农村党员对党的方针政策理解能力差,驾驭市场经济和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低,与群众盼望致富的迫切要求不相适应,难以在群众中树立党员的威信。而且,农村党员受教育水平低,依法行政能力弱,导致与群众日益增强的民主意识、参与意识越来越不相适应,严重制约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

(三)管理模式严重滞后,不适应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生产方式从单一的农业生产转变为多种经济方式并存,居住方式从自然村落散居到建立农村功能化小区,农村的社会发展和党建工作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但有些基层党组织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的管理理念和工作方式,习惯于按照计划经济时代的发号施令实施领导,喜欢凭个人经验办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意识不强,缺乏改革精神。个别党组织由于准备不足,组织协调不够,特别是集体经济管理水平滞后,导致了农村集体资产增值不快,甚至出现闲臵、亏损的现象,成为制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一个突出问题。

(四)群众工作能力弱化,导致了基层党群干群关系不和谐。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推进,农村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需求、各种利益关系的分配整合,必然引发出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有些是过去从未有过的,这就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提高自己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但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随着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的改善,形成了基层组织机关化的倾向,整天坐在办公室里应付面上工作,而没有真正地深入农村群众,导致很多基层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缺乏深厚的群众感情和丰富的群众工作经验,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束手无策,当与群众的意见不一致时,不善于用说服、教育的办法去引导,习惯于用命令、压服的方法去要求群众。缺乏解决群众问题的本领,使农村中的矛盾升级,引发上访,甚至发生群体性事件,导致部分地方农村基层党群干群关系不够和谐。

三、建立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的五点建议

建立健全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机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证,也是当前各级党委面临的重要任务。我们根据对本次调查情况的分析研究,对如何建立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机制,作了如下几点思考:

(一)创新教育培训载体,全面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素质。

要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提高自身素质是关键。一要改进教育理念。要有效地推动党员干部学习,思想认识至关重要,只有从根本上激发党员干部学习的内在动力,保持自觉学习的精神,树立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学习理念,才能自觉地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二要丰富学习内容。真正培养出“学习型”、“复合型”的农村党员干部队伍。要在全面提高政治理论素养的同时,认真学习市场经济知识、农村法律法规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提高服务农村、服务农民的能力,真正成为指导农民发展农村经济,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行家能手。要加强实践锻炼,定期安排党员干部到先进发达地区参观学习,学习他人先进的发展管理模式,提高自己的发展思维和创造能力。三要完善学习制度。要健全农村党员干部述学、考学、评学机制,加强干部的在职自学。要建立基层党员干部学习档案制度,探索“学分制”管理,将党员干部的学习培训情况、考试成绩列入档案,作为对干部考核评价和选拔使用的重要依据之一。

(二)深化干部选任改革,建设精干高效的基层党组织班子。

要以“提高素质,改善结构,推进交流,增强活力”为重点,着力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班子建设。一要创新选任方式。通过干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和村党支部“两推一选”、“公推直选”等形式,真正把那些政治坚定、事业心强、富有开拓进取精神、群众公认、政绩突出,特别是要把有“一好双强”能力的人选进村领导班子。二要拓宽选人渠道。大胆选拔优秀年轻干部进班子,提高30岁以下干部比例,努力形成以40岁以内干部为主体的,老中青相结合的梯次结构;注意充实经济、管理、工商、政法等方面的人才,努力改善现有班子的知识结构。

(三)严格落实激励政策,推动农村党员干部工作热情。

要关心农村党员干部。农村党员干部长期工作在农村第一线,生活条件比较艰苦,各级各部门要在生活上、工作上多关心农村党员干部。同时,要把对农村党员干部的关心爱护和严格要求统一起来,并贯穿在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选拔任用、管理监督、激励约束的各个环节之中。结合本地实际,适当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政治、经济待遇,使长期在农村工作的党员干部感到政治上有盼头,事业上有奔头,经济上有想头,工作上既有压力,更有动力。

(四)切实转变领导方式,增强农村党员干部服务意识。

农村组织要从全能型政府向有限性政府转变,适应这一形势的需要,农村党员干部必须转变角色意识,推进领导方式和工作作风的改变。一要转变领导方式。要从单纯的行政命令式转到行政、法律、科技、民主、教育相结合,由过去的组织推动转变为政策引导、典型示范、市场服务,真正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二要转变工作作风。农民群众的文化素质不断提高,民主意识日益增强,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愿望越发迫切。把听取群众意见的做法经常化、制度化,做到既“身下”又“心下”,真听、诚听、真改。要全面推行全程办事代理制、下村服务日等便民利民活动和民主恳谈会、议事恳谈会、“党群议事会”等集中民智活动,听取民声,收集民智,提高农村干部构建和谐农村的能力。

(五)加强制度体系建设,推进对农村党员干部的规范管理。

一要健全农村党员干部工作责任制。党委、政府必须研究制定一套农村党员干部岗位责任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明确工作任务、具体目标、奖惩标准,科学考核党员农村干部政绩。二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在党员干部调配上要注意向农村倾斜,对那些成绩突出的农村领导干部,对一些工

篇3:关于如何发挥党员主体作用的思考

“尊重党员主体地位, 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已经写入党的代表大会报告中, 这一党的建设理念的创新充分体现在对党员的主体地位的高度重视, 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具有重大意义。党员是一切党的活动的载体, 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也是“以人为本”价值理念的体现, 因此, 充分发挥党员主体作用不仅有利于推动党组织活力建设, 是党组织永葆青春的源动力, 同时对促进党内民主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党员发挥主体作用的现状和原因分析

1、党员发挥主体作用的现状

(1) 党员没有充分行使权利。大部分党员的学习教育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基本能够充分行使, 而建议权、批评权、监督权和申诉权的行使就差强人意, 权利行使的失衡导致党内各级别职权的滥用。

(2) 党员主体意识不强。党内存在部分党员身份意识不强, 没有充分认识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尽的义务和应当行使的权利, 除此之外, 部分党员领导干部作风不民主, 在党内大搞上下级的帮派关系, 家长制作风严重, 缺乏民主意识。

(3) 党内决策欠缺公正。有的党内领导干部对党内活动不注重民主程序, 对党员不信任, 在重大决策时不悉心听取党员意见, 这些不公平、不公正的做法久而久之就会打击党员情绪, 使其不积极主动参与党内事务, 对主人翁的责任意识感也会消磨殆尽。

2、影响党员发挥主体作用的原因

(1) 党组织趋向行政化。部分基层党组织对于自身性质定位不甚明确, 将自身定位为行政组织, 为群众办实事少, 把党员视为党内教育、监管的对象, 忽视其服务职能, 党组织定位不明必然影响党员主体作用的发挥。

(2) 部分党员政治参与意识淡化。现在党内活动存在大量的表面功夫, 部分党员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主体地位, 没有行使自己的权利, 在民主评议和调查上, 态度随意, 敷衍了事, 甚至默认接受“潜规则”, 这种党性意识的淡漠大大削弱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3) 缺乏完善的保障机制。党员虽然拥有监督权、知情权、批评权等权利, 但是对这些权利的保障机制不甚完善, 没有保障的权利就没有效力, 党员在参与民主决策、行使权利时就会有所顾忌, 不能放开手脚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愿。

三、发挥党员主体作用的途径与方法

1、提高党组织民主素质

党员主体作用的发挥, 与党组织的民主素质密切相关, 提高党组织的民主素质, 就要求党组织对自身性质正确定位, 提高党员的民主素质, 加强党员的自我修养, 强化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意识, 要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 为人民群众办实事。除此之外, 党组织要意识到自身是一个集中的整体, 党组织的领导要将自己定位为组织者, 而不是君王者, 以无私奉献的决心对待党组织的成员和群众, 只有党组织的民主风气形成了, 党员的主体作用才能得以发挥。要加大力度实现制度化、民主化、科学化的基层决策和管理机制, 对基层组织的权力运行方式加以制度性规范, 保证程序公开公正、结果公开公正。通过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参与决策党内事务的积极性、主动性, 发挥党员主体的作用, 通过加强党内民主建设, 实现党组织、党员以及群众意愿的有机统一, 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

2、加强党员主体意识教育

党员要不断加强主体观念的学习, 深切体会党员自身在党内生活的重要地位, 在实践当中应有积极行动的主观能动性, 只有党员自身具有了强烈的主人翁的责任意识, 才能在党内和党外工作中产生强大的内在动力, 才能将党的利益与自己的利益合二为一, 尽全力做好党内党外工作。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党员在党外党内活动的体现, 因此, 党员的主体意识教育对于充分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 充分展现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起着直观重要的作用。

3、建立健全完善的保障机制

无规矩不成方圆, 以制度的形式对党员的行为进行引导和约束, 使党员在实际工作中有章可循, 有据可依, 但是只有约束和引导而欠缺完善的保障性制度, 就会使党员在行使权利时无解后顾之忧之法, 甚至徘徊在正义和“潜规则”之间。因此完善党员参与的保障机制, 是真正实现权利本位的党员主体机制的重要举措。为了建立完善的权利保障机制, 首先要建立健全党内事务公开制度, 保障党员的知情权和充分的参与权;其次要建立健全党内选举制度, 保障党员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实现;再次, 要建立健全党内监督机制, 保障党员能充分行使监督权、批评权、检举权, 完善党员的这四项权利是保障性机制健全的重中之重, 没有监督的权利就是滥用权力, 党员要想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必须充分行使其监督权;第四, 要努力构建党员申辩权和控告权的保障机制。只有这样, 才能使党员真正成为党的建设的主体, 党员的主体作用才能有保障的得以充分发挥。

四、结语

综上所述, 我国由于部分党员的主体意识淡漠, 党员权利保障不尽完善等内在和外在的诸多因素影响, 导致党员没有充分行使权利, 没有充分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 阻碍了党的建设的步伐, 因此, 需要从加强党员的主体意识教育, 提高党员民主素质, 建立健全完善的党员权利保障机制等方面着手, 提高党员的主体地位, 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 确保每一名共产党员为党的先进性建设贡献自身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刘益飞.一个需要高度重视的理论创新[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07, 4 (2) .

[2]王树平.关于充分发挥党员主体作用的思考[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5 (3) :314-316.

篇4:关于农村党员作用发挥的调查报告

在新形势下,农村老党员比重逐渐增大,怎样加强对他们的管理,如何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直接关系到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是否稳固。本课题以实地调研为基础,以上海市松江区佘山镇、小昆山镇实际做法为例,围绕农村老党员作用的有效发挥进行了积极探索,并进一步思考了老有所学、老有所靠、老有所为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农村;老党员;作用;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 D26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4)03-0029-03

新形势下,农村老党员比重逐渐增大,怎样加强对他们的管理,如何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直接关系到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是否稳固,已成为各级党组织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上海市松江区党建研究会农村第一小组以松江区佘山镇、小昆山镇为样本,对年龄在60周岁以上的男性党员和55周岁以上的女性党员进行了一个较为深入的调查研究,并在初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意见和建议,以期对加强农村老党员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一、农村老党员的现状

为增强调研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本课题组通过对20个村(其中佘山镇12个村,小昆山镇8个村)的1349名老党员(其中男性1136名,女性213名)发放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和实地走访等方式,基本掌握了老党员的分布情况、文化程度、年龄结构和生活状况。

(一)总体政治素质较好。在调查中,本课题组发现,老党员是村党支部开展各种工作的主要依靠力量。75%的老党员表示,即便党组织交给的无任何报酬的工作任务,他们也会愉快接受、努力完成。这些老党员党龄大都在30年以上,有一些老同志解放前就入了党。他们为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了大量的工作,有较高政治觉悟,在群众中口碑较好,大都能自觉保持党员的政治本色和先进性。

(二)对事物的评价较为客观。在调查中,93%的老党员认为我们党能“以民为本”做事情;79%的老党员认为我们党是优秀的党。但是,老党员们对社会转型期出现的各种不良现象,如青年一代艰苦奋斗精神的缺失、助人为乐风气的弱化以及干部队伍中出现的大吃大喝等腐化现象,有一定的看法或忧虑。

(三)参加活动的热情较高。在调查中,86%的老党员对于村里组织的各类活动,基本上都会参加。事实上,支部活动中老党员的出席率普遍要高于在职党员。除身体原因外,一般老党员都愿意积极参加支部活动。另外,他们对党费缴纳也较为重视,基本都能主动按时交纳党费。

(四)生活有一定的困难。由于城乡差异以及身体状况等原因,农村老党员作为一个群体,总体上生活还比较困难。据调查,83%的老党员以镇保或农保作为其唯一收入来源;60%的老党员家庭人均收入少于12000元;35%的老党员患有重病大病和需长期服药的慢性病。

二、农村老党员自身具有的优势分析

调查中,本课题组发现佘山、小昆山两镇农村老党员正凭借其个人经验足、威望重、影响大的优势,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体优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参政议政中的顾问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经验丰富的老党员的参政议政意识及能力比一般的年轻党员强。主要表现在:一是老党员具有几十年的党龄,实践多,见识广。二是大部分老党员世居本地,熟悉本地的环境、资源和历史状况。调查结果显示,约85%的老党员都会利用自己的影响力积极帮助村委会宣传出台的方针政策;超过50%的老党员会在政策遇到执行落实困难时,积极主动帮助村委会解决问题;将近90%的老党员曾根据当地情况主动为本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二)民主监督中的骨干作用。农村老党员政治素质一般较高,在民主监督中,老党员的参与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老党员党性强,他们在是非曲直面前,态度坚定,旗帜鲜明。老党员为村民做了许多事情,为村子的发展做了大量实在的工作,在群众心目中形象好,威望比较高,让他们参与监督,能够取得群众的信服。调查结果显示,超过70%的老党员在村里出现歪风邪气时曾经采取行动进行制止;将近80%的老党员参与到了村务监督工作中。

(三)民事纠纷中的调解作用。当前农村工作繁重复杂,经常会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老党员在处理这些问题上有着独特的优势。一是年事高,辈分长,大都受人尊重,意见容易为人们接受。二是有办法,通人情,善于权衡利弊,遇纠纷能因势利导地进行调解。三是有影响,知名度高,与广大村民接触广,联系紧,交往多,村民对他们信赖。在调查中发现,将近80%的老党员曾经调解过村民之间的矛盾。

三、农村老党员作用有效发挥的路径

通过调查,本课题组得出结论:农村老党员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当前,要充分发挥农村老党员数量多、党性强、群众工作把脉准、工作热情高等优势,采取有效措施,激发老年党员充分发挥余热。

(一)夯实“三个机制”,发挥老党员带头作用。第一,建立学习机制。要解决老党员知识水平逐渐落伍的问题,在理论上武装他们的头脑,做到老有所学。在实际工作中,对行动不便的老党员实行上门传达政策,对没有文化的老党员进行专门辅导。积极探索和创新学习形式,改变单调乏味的培训,重点利用党员远程教育平台播放党员电教片等形式进行讲课;组织实地参观考察全国新农村建设先进典型村,让老党员形象直观地受启发、受教育、受感染。

第二,建立设岗定责机制。根据农村实际和老党员的不同特点,按需设立政策宣传岗、扶贫帮困岗、环境保洁岗、安全巡逻岗等。通过广泛发动,引导老党员参与到此类活动中来,发挥带头示范作用。老党员都希望能够为村组织作贡献,只要设立好有关岗位,他们就一定能够发挥好老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第三,建立激励保障机制。在政治上要尊重老党员,解决老党员政治热情逐渐减退的问题。组织他们参与村务管理,引导他们积极参加村级经济发展规划、财务管理、公益事业、项目建设等重大事项。建立党组织走访慰问农村老党员机制,帮助农村老党员解决实际问题,积极维护其合法权益。同时,对切实做出成绩的老党员,一定要予以表彰,从而激发其更大的热情。

(二)充实“三项内容”,发挥参谋作用。第一,要有一支较为固定的队伍。组建一支高素质的人员队伍是提高参谋水平的关键。针对农村实际,队伍的主体还是以一些长期工作在生产第一线,具有丰富实践经验且热心奉献的同志为主,特别要吸收原来担任过村干部和生产队长的老党员参加。此外,还要大力吸收科技、教育、卫生等方面的具有一定专长的同志加入,这样就可以在提建议时做到集思广益,视野全面。

第二,要有一定的建言平台。作为日常机构,民主议事会是一种较好的组织形式。目前,佘山镇和小昆山镇下辖各村基本上都成立了类似平台,每个村议事会中有5至7名老党员。议事会定期邀请并听取老党员对关系村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引导老党员把听到和收集到的村民意见、建议等问题及时反馈给村党总支和村委会。

第三,要有较为明确的内容。建言内容一般可分为常规内容和阶段性内容。常规内容主要是村级经济发展规划、财务管理、公益事业建设、重点项目启动等事项。阶段性内容则是根据上级工作安排来确定,比如农村道路改造、集体资产调查、换届选举等。另外,最好每次征集建言内容前,能事先告知议题,因为有针对性的题目往往胜过一般的泛泛而谈。

(三)落实“三个重点”,发挥监督作用。第一,对权力运行监督。老党员在各支部中的人数都过半,因此要创造条件,充分发挥党员主体地位,加大对支部决策权、执行权的制约监督,切实保障党员依照党章规定,行使批评权、申诉权和控告权。另外,在村干部述职述廉活动中,老党员要有优先质询和点评的权利,以进一步保证老党员监督作用的发挥。

第二,对集体资产管理进行监督。要充分利用老党员威信高、经验足、纪律观念和原则性强的优势,积极吸收老党员参加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民主理财小组等监督小组,促使村干部廉洁自律,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促进村务公开和透明。另外,还要吸收部分老党员进入村集体资产合作社,参与对村集体经营性资产的管理、使用。

第三,对村民公约遵守情况进行监督。建立老党员巡查制度,一旦发现违章搭建、聚众赌博、乱砍滥伐、私拉电线、封建迷信、家庭暴力等不良现象,坚决予以制止或提请村委会共同治理,从而促进村民更好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推进依法治村和精神文明建设。

(四)着眼“三个依托”,发挥老党员调解作用。第一,依托“威信”,发挥劝导作用。发挥村民对老党员信任的特点,对到村反映问题的村民,可让老党员先行接待、先行调解。当事人能够听从劝导的,当场调处;当事人不能听从劝导的,可以将其带至村委会调处,避免因首访调处不当导致矛盾纠纷进一步激化。

第二,依托“热心”,发挥感化作用。把老年活动室作为村民的“内心交流室”和“第二调解室”。对反映问题的村民热情接待、认真听诉、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先行缓解来访者的怨气和怒气,切实提高矛盾纠纷调解的效率。

第三,依托“知情”,发挥参谋作用。老党员中有一部分以前当过村干部,对矛盾纠纷的调解比较内行。他们在做好先行调解的同时,还对平时所调处的事项进行个体性和整体性特点分析,对发现的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及时向村干部汇报,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初始状态。

(五)关注“三种对象”,发挥传帮带作用。第一,关注青少年。要结合关工委工作,把老党员作为农村关心下一代成长的重要依靠力量,积极投入到关心下一代工作中。时间相对充裕的老党员可以通过给青少年讲述过去的艰苦生活、革命英雄故事,与青少年“结对子”。这样不但可以丰富老同志的晚年生活,同时也可以在青少年与社会不良现象之间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火墙”。

第二,关注现任村干部。把曾在村“两委”任过职、经验丰富的老党员组织起来,采取“一帮一”的方式,积极引导老党员老干部和年轻党员干部结对子。通过言传身教,帮助年轻一代提高基层工作能力,弥补基层经验不足的短板。老党员在手把手地给年轻党员和村级后备干部传授农村工作“真经”的过程中,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第三,关注年轻党员。适当安排有能力、有意愿的老党员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的联系人,在入党积极分子考察期间,邀请老党员提出一些意见建议,使入党积极分子更好地从思想上入党。对新党员也可以采取一个老党员和一个新党员“结对子”的“一个带一个”的方式,帮助新党员成长。在有些情况下,也可以调整为“一个带多个”或“多个带一个”,从而使我们党的优良作风、优良传统真正得到延续和弘扬。

四、进一步加强农村老党员工作的思考

站在组织层面,我们一定要从老党员的实际出发,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到“政治上设身处地地关心、思想上真心实意地关怀、生活上力所能及地关爱”。

(一)政治上设身处地地关心。要把老年党员的教育培训纳入党员教育培训的整体计划中,通过镇党课,村党支部学习日等活动,组织老党员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使其掌握当前国家的大政方针及形势,从而帮助老年党员提高政治理论水平。针对农村老党员文化程度较低、年龄偏大的特点,收集编写思想政治理论的简明读本,着重进行党的基本理论教育,使他们始终紧跟形势,保持进取精神,热心村组工作。

(二)思想上真心实意地关怀。为让老党员真正享受知情权,应建立重大情况通报制度。有些重大事项、重大决策应向老党员征求意见、建议,此外,决策的执行情况也应及时向老党员通报。对因思想上的不理解而产生一些片面认识,甚至是错误认识的老党员,社区领导应与其交心谈心,沟通思想,化解矛盾,排除积怨。对一些不能正常参加党组织活动的老党员,由联系员负责上门通报党组织活动情况,了解他们的思想需求,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三)生活上力所能及地关爱。建立困难党员结对帮扶制度,在组织救助、社会关心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有经济实力党员的帮扶作用,大力宣扬帮扶老党员的先进典型,树立互相关爱的社会风气。要在重大节日上门慰问特困农村老党员,建立“党员生病必访、党员有困难必访、老党员亡故必访” 的三必访制度,从精神上、物质上予以关爱。对少数依旧从事生产的老党员,村干部要主动上门服务。同时,帮助老党员确定发展项目,为他们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竭尽全力地支持老党员发展生产,增加收入。

课题组成员:上海市松江区佘山镇调研员殷仁明;上海市松江区委党校教研室副主任、讲师满媛媛;上海市松江区佘山镇陈坊村党总支书记姚雪明;上海市松江区小昆山镇泾德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徐华忠;上海市松江区小昆山镇党委委员徐崎峰(执笔)

篇5:关于农村党员作用发挥的调查报告

与思考

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调查与思考2007-02-10 16:48:27

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调查与思考中共×××县委组织部农村党员是党在农村各项政策的执行者、实践者、监督者和推动者,是党在农村工作的基础和中坚力量。如何更好地发挥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引导他们积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近期,带着这个课题,我们进行了一些调查研究。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总体现状×××县现辖镇乡,个行政村,总面积平方公里,总人口万,其中农业人口万。截止××年底,全县共有基层党委个,基层支部个,其中村级支部

个,占全县支部总数的。有党员名,其中从事农业党员名。从调查情况看,近年来,通过在农村深入开展“四教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等活动,使广大党员在深入扎实地为群众办实事的实践中,不断增强党性观念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自觉性,更好地体现时代性,发挥出先进性。目前,全县共培育科技示范户户,占全县农村党员总数的。培育科技示范基地个。的农村党员示范户掌握了具有示范辐射作用的新技术。多户帮扶对象中有户收入由原来人均不足元,提高到至元。×××村支部书记陈××,无偿为群众提供红提葡萄接穗多个,扶持多户群众栽植红提葡萄多亩,实现产值多万元。××镇××村党员闫××建立肉杏示范园,把果苗无偿送给包扶户,还无偿提供技术指导,积极组织销售,仅此一项就使该村多户农户收入万元。以此为带动,截止××年,全县共有存栏奶牛头,蔬菜面积万亩,其中大棚蔬菜万亩,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元。

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存在问题及原因群众致富的同时,党员的先进性也得到有效体现,党组织的凝聚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尽管如此,但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实践与群众的期望和要求相比,还有相当距离。部分农村党员中还存在有的只顾自己,不关心他人;有的缺乏科技文化,生活贫困;有的年龄偏大,文化偏低;有的思想保守,不思进取等的问题。农村党员有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间接或直接受到要求与能力、理想与现实、需要与可能等方面矛盾的制约,其原因有主观方面的,也有客观方面的,综合起来,可从以下几方面因素说明。

从主观因素分析,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受市场经济冲击,部分党员宗旨意识淡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法则、竞争意识使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道德观念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党员的心理上受到强烈冲击。

加之社会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的影响,一些党员崇拜金钱,追求享乐,宗旨意识和党性观念淡化,甚至不思进取,腐化堕落。一些在经济发展中具有活力的中青年党员,往往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只考虑自己发展致富,使自己混同于一般群众,没有发挥应有的引导和示范带头作用。二是个别党员自身素质较差,作用明显蜕化。一方面,党员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知识上的局限致使一些党员思想不够解放,接受新生事物比较缓慢。相当一部分党员不熟悉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党的基本知识,缺少党内生活的严格锻炼。另一方面,党员队伍“入口”把关不严,出口不畅。一些基层党组织在发展党员中简化程序,为求数量而忽视质量,致使一些党员质量“先天不足”,成为不合格党员,降低了党的威信。在对不合格党员的处置上缺乏行之有效的办法和监督制约机制,造成出口不畅,导致一部分不合格党员滞留党内,影响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和活力。三是党员也

是贫困户,有心无力起作用。在我县北部山区,由于自然条件差,思想观念落后等原因,部分村的人均纯收入远低于全县平均水平,群众生活质量长期徘徊不前,形成了一定的贫困面。特别是由于文化程度低接受科技知识慢、身体素质差外出务工难、年龄大儿女不努力等各种原因,使得一部分农村党员在经济上陷入贫困,甚至于个别老党员每月上交的两毛钱党费也要伸手向子女亲属讨要。经济上的贫困使这部分党员在群众中的威信大打折扣,这更加剧了他们思想落后,不思进取,不求上进,难以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从客观因素分析,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一是队伍结构不合理,七个支委八颗牙。从党员队伍整体结构看,现有的党员大多数是六、七十年代入党的,一线党员少,年轻党员更少。这有我国进入老龄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加之近年来,我县劳务输出幅度逐步加大,这对增加

群众收入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给村级党组织带来一个这样的问题“青壮年人多出外打工了,想培养个符合条件的积极分子都难找”,在调整村级班子时,选一个年富力强的支部书记比较困难。由于年龄、身体等原因,一部分老党员已满足于“吃饱饭,管好孙子”,无心更无力发挥先锋作用。二是组织活动不经常,党员教育跟不上。年老的因病不能参加,年轻党员出外打工或忙于个人事不及时参加,“三会一课”及党员活动日制度落实不到位,是目前困扰农村党支部组织活动正常开展的一个主要因素。加之党员活动阵地硬件建设还很不够,部分支部没有像样的党员活动室,过去建成的现在也已陈旧、破损,电教设备不能及时更新,难以正常开展工作,导致党员教育缺阵地、缺内容,更谈不上内容的丰富和发展。一些基层党组织对党员教育管理不力。有许多支部还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较为刻板的模式开展组织活动,忽视了形势任务带来 的条件变化;“三会一课”活动内容只限于读报纸、念文件,严重脱离生产生活实际,活动内容缺乏针对性,方式缺乏吸引力,党员参与积极性不高,教育效果不够好。三是无职党员无责任,作用发挥不明显。随着近年来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相当一部分农村无职党员在实际生产生活中不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他们认为,落实生产责任制后,各种各的田,各挣各的钱,反正没有担任村干部,无需操那么多的心。于是形成了干部忙的团团转,党员站在旁边看的现象。

几点思考

思考一强化教育培训。农村党员的教育培训工作要制度化、经常化、阵地化。要结合先进性教育,不断加强农村党员的思想理论建设,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现代科技知识武装党员的头脑,使广大农村党员全面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理解和把握新时期党的先进性标准,弄懂“为什么代表”、“如何代表”、“怎样更具

代表性”三个问题,围绕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增强荣誉感、使命感和责任感。要充分发挥县乡两级党校在农村党员教育培训的主体作用,扩大教育覆盖面。同时利用农广校、夜校、互联网等多种教育媒体,使党员及时吸取新知识,提高党员参与市场竞争及示范帮扶群众致富的能力和水平,使党员教育不仅成为党员改造思想的熔炉,而且成为党员科技致富,提高工作水平的大课堂。要突出抓好农村党员活动阵地建设,搞好硬件设施,培齐培强电教设备,让党员在经常性的学习中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从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思考二:增强村级党组织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党员作用发挥的好不好,关键在于党组织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强不强。村党支部书记更是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排头兵”要以“五个好”为目标,坚持不懈地抓好班子建设,特别是选准

支部书记。要采取培养选拔、外借聘请、调配分流等多种形式,把那些个人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能力强的“双强”之才及有胆、有识、有才、有志,能把农村经济搞上去的“经济能人”吸收进支部班子,不断提高班子的整体素质。要建立完善目标管理、党员议事、民主评议等制度,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整体功能。同时,要健全村级其他组织,加强村干部的作风建设,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为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物质基础。

思考三: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容,为党员更好发挥作用打造广阔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党建活动,是发挥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主要途径。近年来,结合“三级联创”,我县在农村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中广泛开展了“旗帜工程”、“两个示范”、“抓机遇、促发展、学科技、奔小康”、“时代先锋”、“五个一”、“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贡献”等活动,树立了一批先进基层党组织、带头致富

奔小康的能手及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标兵。实践证明,在这些活动的开展和实施中,通过评优树模,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村的党员在经济建设中的积极性,达到了辐射、示范、激励、鞭策的作用,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农村党组织成为经济建设的组织者和推动者,党员在经济建设中充分发挥出先锋模范作用。

篇6:关于农村党员作用发挥的调查报告

先锋模范作用的实施意见

各村党总支(支部):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充分发挥党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把“为群众解难、为党旗增辉、为支部作劲”主题实践活动进一步引向深入,镇党委研究决定以庆“七一”为契机,在全镇广大党员中开展“亮身份、作表率、树形象”党员家庭挂牌活动,从而进一步强化广大党员的宗旨意识,树立党员的光辉形象,为广大农民群众作表率,推动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着眼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党章》规定的党员权利和义务为依据,从实际出发,创新党员教育管理办法,探索建立党员家庭挂牌制度,使广大党员包括家庭成员在发展经济、参与公共事务管理、联系服务群众、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等方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推动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二、主要内容

通过党员家庭挂牌活动,使党员及其家庭成为遵纪守法、遵守村规民约的带头人,成为带头致富、带动群众发展致富的带头人,成为履行义务、热心公益的带头人,成为化解纠纷、维护和谐稳定的带头人,成为弘扬传统美德、倡导文明新风的带头人,从而进一步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永葆党员队伍的先进性。

1、时间安排。6月1日前,全镇所有党员家庭要在家大门醒目位置悬挂“党员家庭”标志牌。七一前夕,在各村表彰的基础上,镇党委将结合“为群众解难、为党旗增辉、为支部作劲”主题实践活动的“五型、百佳”活动进行模范党员家庭评选。

2、评选条件。在党员家庭基础上评选产生模范党员家庭,具体条件是:一是家庭成员带头执行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模范遵守村规民约;二是家庭成员带头学习科技文化知识,在自己带头致富的同时,带领群众走共同致富的道路;三是家庭成员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在群众中普遍反响良好;四是家庭成员互敬互爱,以自身行动积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倡导文明新风尚;五是家庭成员特别是党员本人以自身的先进性和模范性影响群众,在群众中有一定的威信和良好的口碑;六是家庭成员带头维护村容村貌、化解矛盾纠纷;七是家庭成员在履行村民义务等方面有突出的成绩或感人的事迹。

3、评选办法及管理措施。模范党员家庭评选采取自下而上的办法,由各村党组织按照评选标准并按照党员总数20%左右的比例掌握。各村党组织在初步审核的基础上在其中推荐5户左右参加全镇评选。镇党委在审核基础上,将对各基层党组织推荐的“模范党员家庭”进行统一表彰。对评选出的模范党员家庭实行动态管理,每年各村党组织要结合党员民主评议活动对评选出的模范党员家庭进行一次复核,对达不到标准要求的要组织专人进行诫免谈话,提出整改要求和期限,到期仍不达标的,将摘牌警告。年底,民主评议的优秀党员必须在“模范党员家庭”中产生。

三、具体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深入开展党员家庭挂牌活动,是进一步增强广大党员的党性修养和党员意识,巩固和深化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一项重要活动。各村党组织要充分认识开展这一活动的重要性,加强领导,切实把活动的开展列入重要议程,制定具体方案,精心组织实施,确保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

2、精心组织,务求实效。各村党组织要结合本村的工作实际,认真组织落实。要讲究方法、注重方式,采取多种多样、党员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调动党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增强活动的效果。要正确处理主题实践活动与各项工作的关系,做到以活动促工作,把党员在主题实践活动中所激

发出来的工作热情,转化为推动工作创新的动力,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3、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各村要通过广播、村务公开栏等相关媒体,切实加强对党员家庭挂牌活动中涌现出先进典型的宣传,以先进典型来鼓舞党员,激励党员,把活动不断引向深入。

上一篇:乡愁说课内容下一篇:观察公鸡日记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