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

2024-05-06

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精选十篇)

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 篇1

2013年12月26日, 科技部召开了新一轮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指导专家组会议, 科技部张来武副部长出席会议, 孙九林院士等18位示范省建设指导专家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科技部农村司王喆副司长主持。

会上, 科技部农村中心蒋丹平副主任宣读了科技部、中组部、工信部关于依托全国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在浙江等五省开展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试点的函, 科技部农村司产业处胡京华处长宣布了新一轮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试点工作专家安排、分组情况。与会专家就“示范省建设指标框架指南”、“涉农信息资源整合”等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科技部张来武副部长在讲话中首先感谢专家们在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试点工作中付出的大量心血, 要求各位专家以“示范省建设指标”为抓手, 做好浙江等五省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实施方案修订完善工作;指导各省聚焦食品安全平台建设, 促进各省平台与国家平台的对接, 早日实现“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监管。

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之我见 篇2

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之我见

为进一步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必须卓有成效地开展农村信息知识宣传和教育,增强政府管理部门及农业生产经营者的.信息意识,提高对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以观念的更新、思想的解放,来推动农村信息化的建设.

作 者:房玉勇 张玲 作者单位:中共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委党校,山东,临沂,276000刊 名:改革与开放英文刊名:REFORM & OPENNING年,卷(期):“”(14)分类号:F32关键词:农村 信息化 信息化建设

加快农村规划建设,改善农村环境 篇3

[关键词]农村规划;农村建设;农村环境

近几年,随着中国城市经济的强势高速发展,各地农村经济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农民的经济意识明显提高,当前农民对村庄道路建设,积极地投入人力、物力,村村通柏油工程已基本实现,农村建设用地地块继续升值,农民自己投资建设的经营用房和农村住宅区的规模继续扩大,农村经济正在不断发展壮大,同时农村村庄建设中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也突出了出来。

一,农村村庄规划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现阶段每年的各级政府中心工作中都把完成一定数量的村庄规划作为一个重要任务来抓,大多数农村村庄都按规划的编制要求编制了村庄规划,规划先行的龙头作用在村庄建设中已逐步体现出来,对提高各地的城镇化水平起了决定性作用。同时在村庄规划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由于每个村庄的历史原因、经济状况、区域位置等各种复杂因素的客观存在,加上各乡镇(办事处)和村里抓落实不到位,使村庄规划难以实施。镇政府村级班子大多只注重眼前利益,随意改变规划思路,整个村庄使用功能相对减弱。对于建筑红线、高程,及对建筑主导颜色的处理还处在一种没有控制的、自行选择的状况,正规的建筑设计图几乎没有。基础设施方面,好多村供水设施不齐备,好多村庄的饮用水仍然是地下水自取饮用,网络、广播电视系统任意摆布,自然沟渠污染严重,垃圾的处理大都还处在乱堆乱放,自然混杂的现状。这种村庄建设现状已严重束缚了村级经济的发展。

2,从目前全省农村的现状分析,农村村庄旧房闲置较多。这部分房子缺少统一规划,村貌差、占地多,人口平均占地指数较高,也影响整个村庄的整体规划。对于村庄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要从以下方面进行解决。首先,要加强农村村庄规划设计质量,制订出科学合理的规划文件,村庄的建设必须遵循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并严格实施规划。其次,要加强建设和规划主管部门对乡镇建设规划指导工作,对乡镇(办事处)及村两级要有明确的目标任务,有明确的时限要求。另外还要努力造就一支适应发展要求的高素质管理队伍,在乡镇这一级建立规划管理所,在村级设立规划管理员。对于现阶段农村中老村的建设,有经济条件的村庄可采取一定方式进行旧村改造,进行改造的方式、方法较多,可根据村庄的实际情况采用整体异地划地安置,也可采用边拆边建的方式,或者采用在村庄规划区统一建一批新型住宅先迁后拆等。

二,农村村庄的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目前的农村建设队伍整体水平有限,缺少技能和队伍管理的培训,队伍的季节性强,这是许多农村建筑工程存在质量安全隐患的根本原因。施工处理不合理,材料没少用,工程质量却没上去,盲目性非常大,随建随改动。曾调查过一个工程,由村级建筑队承建,施工中,独立柱中心线上下误差较大,梁柱的接头处处理得不合理。建成使用过程中,墙体出现大的裂缝,致使圈梁也被破坏,究其原因,当时地基较差,按传统方法对地基简单处理后便施工,无散水,经几个雨季后,房屋地基基础受到破坏,承载力下降造成。其次,农村的小型建筑面大量广,几乎均未纳入管理,通过建筑施工报建、质监、招标的工程很少;多项收费项目的取消,也减弱了主管部门对这些工程的管理力度。对于农村建设中出现的诸多问题的解决,一是加大宣传力度,逐步增强农村的法制观念和质量意识。二是主管部门严格实行个体工匠持证上岗制度,加大培训和管理力度,大力推广建筑工程招投标、质量监督制度,实行工程监理制度,实行严格按工程施工图施工制度,杜绝随意建设,乱改图纸的做法,在村级建立建筑管理人员队伍,并进行有力的建筑技术指导。

三,对农村大量空置旧宅改造问题的分析

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建房热情高涨,不少村庄的规模迅速向外扩展,在老村之外聚集成新村,致使旧村出现了大量闲置、废弃的旧宅和空白地带,形成了一个个庞大的“空心村”。通过调查分析,对农村出现的大量空置旧宅形成的“空心村”应以经济和行政手段进行调节控制,以促进农村村庄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一是村庄规划不完善。一些村庄长期不搞村庄规划,或在规划中不讲科学,忽视了对旧宅基地的改造利用,造成农民建房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建房时缺乏长远目光,设计不合理,给采光、通风、排水留下隐患,致使房屋更新换代速度加快,新房越建越多,被闲置的旧宅基自然不断扩大。二是节约用地意识不强。一些农民法制观念淡薄,土地是集体的,如果建成房子就变成了自己的,于是千方百计多占宅基地,甚至将承包田当成私有土地,未经许可随意侵占或调换建房。三是审批制度不健全。少批多占宅基地,占用大道两边交通便利的耕地,建新宅,减少了耕地面积,逐渐增加了老村旧宅数量。

为此,就解决农村大量空置旧宅的问题提出几条建议。一是开发改造旧宅基地。农民在申请建房时,应将原有宅基地交由村集体统一支配使用,以旧换新。使用经济手段鼓励农民在旧宅基地上建新房(集体要统筹合理规划),提高农民在旧村盖房的积极性。二是引导农民向中心村镇发展。规划时,应结合小康村建设,将农村住宅纳入规划范围,遵循科学设计、有序建房,积极引导农民向集镇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减少耕地浪费。并以此作为考查村、乡干部政绩的依据。三是健全审批制度。土地职能部门与村委会相结合,严格执法、照章办事,严禁强行占用耕地,违者以法处理。四是实行有偿使用土地。在不违背《宪法》、《土地法》和不增加农民负担的前提下,按每层一处标准住宅的原则(限制宅基地的数量和面积),对宅基地实行“有偿使用,按宅交费,以质论价,多占多交”,村干部、党员及其亲属应自觉起模范带头作用。利用经济手段调节,行政手段干预,以遏制农村闲置废弃宅基地不断扩大的趋势。

四,造成农村垃圾乱摊乱放问题的分析

近年来,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城市化的要求已摆上了各级的重要议事日程,农村在响应上级指示精神,积极地治理房屋、街道、绿化美化环境的同时,却对垃圾问题根治不了,进而影响了整个村容村貌。特别是夏天,一些地方臭气熏天,污染相当严重,给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大不便,因而根治农村垃圾势在必行。

(一)农村垃圾乱推乱放的原因

1:老百性认识不到位。总认为农村不能与城市相比,再说村落方圆大、规化又不尽合理,倒垃圾必然会倒在无人住的路两旁。

2:没有统一的规划。老百姓都认为没有地方放置,可以随手就倒,只要不影响他人就行。

3:没有一支清洁队来定期不定期地清理,时间长了必然会形成杂乱无章的样子。

(二)如何清理与根治

1:强化宣传,要通过电视、报纸、召开会议,动用宣传画,张贴标语、印发明白纸等形式,向广大群众宣传新形势下,根治垃圾的好处和意义,通过宣传,让广大群众变要我治理为我要治理。

2:要統一规划,各村在搞村庄规划时,就得规划好垃圾处现场地,让群众倒垃圾有处倒。

3:要有一支清洁队伍,各村必须根据村庄大小成立一支3-5人的清洁队伍,定期清理垃圾,当然报酬问题也是相当困难的,现在农村不再动用两工,农业税也相应地取消,村级经费很少,正常的支出都很难保障,别说清洁队伍的报酬,因此政府拿出相应的补助措施。

4:要制定制度常抓不懈。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要有一定的制度来约束才能保证这项工作的正常进行。

五,农村房地产管理

以科学发展观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 篇4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猛,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但是也呈现出城乡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 特别是农村和城市的信息不对称情况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由此导致严重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因此, 树立科学发展观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 拉动经济发展, 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尤为重要。

一、新农村的建设需要信息化支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要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的, 这里面包含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建设等诸多方面, 涵盖了“三农”工作的各项任务。“生产发展”是建设新农村的物质条件, “生活宽裕”是建设新农村的具体落实, “乡风文明”是建设新农村的思想基础, “村容整洁”是建设新农村的环境氛围, “管理民主”是建设新农村的体制保障。

1、信息化是解决信息不对称的根本

农业信息化是将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在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 快速、有效地改造和提升传统农业, 推动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

首先, 信息技术能发挥先导作用。对于生产者来说, 最关心的是生产市场上需要的产品, 由于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 就必须在种养之前基本掌握未来收获季节时的供需情况, 对于农业这种生产特点, 对信息的需求程度要高于其他行业。而实际上, 由于城乡间存在着数字鸿沟和信息不对称等因素, 面向农村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短期内难以解决, 加上我国小农经济的生产特点, 导致农业生产从一开始就处于被动局面, 由此产生的浪费也十分惊人。开发面向生产者和管理者的农产品供需分析系统、市场价格预测系统、农田决策指挥系统等, 可辅助生产者合理安排生产, 减少生产的盲目性。

其次, 信息技术能指导农业生产。在农业生产过程中, 如何进行农艺管理, 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生产效益, 这需要信息技术的指导, 并贯穿于整个生产过程之中。开发适应不同地区和不同领域的农业专家系统、农业决策支持系统、环境智能控制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便携式农业信息系统等, 随时随地为生产者提供技术指导, 从而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 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第三, 信息技术能促进农产品销售。农产品要实现由产品到商品的转变, 进入流通领域, 就必须掌握市场供需状况和价格走势, 只有完成整个生产过程, 才能进入扩大再生产, 这更需要信息的指导, “增产不增收”、“卖难”现象一直存在, 今后还可能会长期存在。因此, 开发农产品供需信息系统, 建立农产品交易信息平台, 开发农产品物流配送系统等, 对实现产销对接具有重要作用。

只有解决了农村和城市, 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消除所谓的“数字鸿沟”, 才能实现“生产发展”, 才能使农民“生活宽裕”, 才能有经济实力改善生存环境, 这就需要加快发展农村信息化, 加快信息化的建设。

2、“管理民主”需要农村信息化

农村信息化是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过程。农村信息化主要包括农村行业信息化、农村行政管理信息化、农村生活消费信息化和农村社会资源信息化等内容。

乡镇和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对象, 是社会的最基层, 就像建筑物的地基一样, 假如地基不牢固, 必定影响整个建筑的稳定性。由于这个层次数量多、地域广、差别大, 其组织管理和服务难度较大。建立面向基层的电子政务系统、小城镇信息化管理系统、社区管理信息系统等, 实现对乡镇和村日常事务的信息化管理和服务, 上传下达, 实现政务公开和管理民主, 对提高基层政府执政能力, 密切干群关系, 推动基层管理民主具有重要意义。因此, 农村信息化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保持社会长治久安, 是协调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促进基层“管理民主”的重要手段。

3、“乡风文明”需要信息化

首先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网、广电网和电信网等多种信息传播方式, 为农民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其次是开展农村远程教育, 为农民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育培训, 以适应现代农村发展的需要;再是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 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机会, 增加农民收入。这些方面都需要信息化的支持, 信息化将加速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利用, 缩小农村与城市间的数字鸿沟, 促进农村城镇化, 为农民提供平等发展的机会。

开展“多网合一”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研究, 建立农村远程教育系统, 开发各种农村信息接收终端, 制作多媒体教育培训课件, 是满足农民技能培训信息服务的需求, 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实现“乡风文明”的重要技术措施。

综上所述,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离不开信息化的支持, 需要信息化这个平台, 需要信息化的支撑。要以科学发展观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 用信息化促进新农村的建设, 用信息化服务于新农村的建设。

二、通过信息化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要通过应用信息技术和提供普遍的服务, 加大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广大农村地区、老少边穷地区、欠发达地区和西部地区人们的文化水平和信息化意识, 普及信息化知识, 提高他们对信息应用的技能, 使他们也同样能享受到国家的教育资源、科技资源、文化资源、医疗卫生资源和政府提供的各种公共服务, 真正享受同等国民待遇。

1、要十分重视农业信息化问题

信息技术为农民提供一些能够帮农、富农、强农、兴农、优农方面的实用性信息。农业信息化这个范畴还是比较广的, 第一, 它包括了通过科技兴农, 提高我们现有农业生产水平。第二, 它也包括在城乡一体化推进过程中, 在全国农村实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 把信息化普及作为一项重要的硬性指标, 把信息的覆盖面扩大。第三, 通过发展农村信息化水平, 使更多的农民突破“信息鸿沟”, 学习新技能、新技术、新知识, 提高他们的竞争能力, 促进广大农民创业。

应进一步整合各涉农部门的网络系统、网站、信息资源和科技服务体系, 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综合的、系统的信息网络, 实现信息进村入户, 使农民及时、快捷、便宜地获得所需要的准确的农业生产信息、政策信息和市场信息, 改变农民信息严重不对称的现状。采用简易计算机、电话、广播、电视、电子屏幕等多种终端以及集市散发信息传单、村公告牌等多种形式, 解决农村信息“最后一公里”问题。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电视等手段, 开启民智, 加强对农民的生产技能培训, 促进农村中小学教育发展。在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和各项支农资金中, 增加农业信息化建设投入, 要将其作为农村“六小工程”一样的“第七小工程”。

2、信息网络是实现农业信息服务的前提和基础

当前在我国农村通信普及程度还不高、在整体信息网络还未建成的情况下, 当务之急就是加大投资力度, 进一步完善农村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基于此, 国家信息产业部提出了继续加强农村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村村通工程实施方案”的目标, 促使各大通信运营企业做好农村通信普遍服务工作, 为农业信息技术应用提供网络通信支持和信息服务。在农村信息网络建设过程中, 信息经营企业不但是基础设施的建设者, 也是关键技术的提供者, 而且也可以在资金投入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加强建设各级农村信息化平台, 提供适合农村地区的信息产品。加快农业信息技术研究和推广, 根据农民需求的实际, 研制生产成本较低、操作方便、易于普及的各类信息产品, 让农民用得起, 用得来, 用得住。为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发展服务。

3、加强体系建设, 提升服务水平

针对我国当前农村的实际情况和农村信息化工作的实际, 必须加强农村信息化体系建设, 只有一个完善的体系, 是有效地搞好农村的信息化的基础保证。

当前推进农网组织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要重点扶持县级农网中心建设。县级农网中心缺乏人才和资金, 加强县级农网建设和发展, 是农网服务体系建设的根本, 否则农网体系建设就成为空中楼阁。建议县级农网中心在人员紧张的情况下, 不必自建网站, 可以要依靠省级农网中心设置的统一模板, 进行日常信息维护和更新。二是要以市级农网中心建设为突破口。市级农网中心目前要有固定专业人员配置, 要不断提升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 分层次和轻重缓急逐步搞好各级农网建设, 只有先抓好市级农网建设, 才能有效促进县级农网建设和发展。

三、树立科学发展观, 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

中央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要走内涵式的发展道路, 解决经济运行的粗放问题;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 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 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放到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高度;党在十六届三中全会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内涵更加丰富, 指导作用更强。在新的战略机遇期,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们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是我们应对更加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和各种挑战的强大思想武器。党的十七大报告的一大亮点和突出贡献是对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进行了深刻的阐述, 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明确要求。科学发展观是党对长期发展实践的经验总结, 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理论升华。

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 也是信息化建设所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 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 就必须紧密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紧密围绕“三农”问题, 立足当前, 放眼长远, 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农村信息化发展道路。

加强信息技术在农业、农村中的应用, 加快农村信息化的建设速度, 逐步缩小城乡“数字鸿沟”, 解决农村信息不对称问题, 是推动“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进一步提高农村信息化服务的普遍水平、加强农业信息服务、加强建设各级农村信息化平台, 提供适合农村地区的信息产品和加强农村教育, 同时结合“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计划”等工程的实施, 促进农业科技知识传播, 培训农民职业技能;利用农村中小学接入互联网的优势, 充分发挥农村中小学信息化的综合功能, 促进农村教育服务尤其是中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的信息化人才问题。

农村信息化的建设是一项全新的事业, 必须以科学发展观发展农村信息化, 发展农村信息化也是全社会的事情, 这需要大家积极关心、支持和参与。我们要结合“十七大”精神, 坚定信心, 明确目标, 创新工作, 坚持面向“三农”, 适应“三农”需求, 讲求服务实效。着眼农业、农村和农民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要领域, 开发、利用“三农”信息资源,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只有这样, 我国的农村信息化才能持续稳定快速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旭东.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积极贡献.[OL], http://www.mii.gov.cn/art/2005/12/12/art_129_3089.html.2005-09-22.

加快新农村建设 篇5

11月19日,随县理论学习中心组赴邯郸市肥乡县、河南长垣县、山东平原县进行了为期四天的学习考察,亲身感受了三个县城乡一体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给我的触动很大。几个地区思想解放、思路开阔、思维发散、思索大胆、思考超前,在融会上级方针、政策的情况下,勇于突破资金、土地、项目、政策等瓶颈和束缚,走出了一条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路子。对比先进,查找自身,我觉得无论在思想上、行动上、政策领悟上都有很大差距,可以学习、借鉴的东西很多,下面我谈三点体会:

一、我镇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所面临的问题

牛头崖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理应走在全县的前列,特别是一年来市、县领导多次视察我镇,给我们的工作既鼓足了信心,又增加了压力;既提出了要求,又赋予了勇气,因此在临行前我结合镇域实际,仔细思考了我镇城乡一体化建设所面临的相关问题。

1.“地”从哪里要。前期占用如何运作,后期复耕或市场开发如何操作,建新不拆旧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前无现成经验可借鉴,后有时代发展所驱动,是摆在我们当下的首要难题。

2.“钱”从哪里来。占用土地、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公建等需

1要大笔资金,乡镇财政很显然无法负担。

3.“人”往哪里去。失地农民的保障问题是导致当前村民意愿与政府导向之间不协调的主要因素,同时还存在着农民生活水平与规划不协调、社区一体化时间如何掌控方便。

同时还有农村两委的调整、选举、作用问题、如何处理信访稳定与城乡一体化的关系问题及如何处理显性财政收入与隐性财政收入等问题。

二、推进我镇城乡一体建设的总体思路

考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手笔、大气魄、大动作令人震惊,催人奋进,学习先进,对照自身,看到了我们的不足,我们要召开各个层次的会议进行消化领会,更要把我镇发展落差的势能转化为崛起的动能。为此,我镇确定了“一个核心”、“两个集中”。

“一个核心”是“科学发展”。学习肥乡县从“乡”到“城”的转变过程,我镇要在十年内完成从“城镇”到“城区”的建设,制定“三步走”:到2010年末全面启动北戴河火车站西出口至三岔口片区的规划设计及拆迁准备工作;深化205国道、宁海道两侧环境卫生整治,继续探索长效管理机制;以宁海道一侧为试点初步运作牌匾整治,并取得切实效果。到2012年末,完成南新庄、南甸子、牛头崖3个社区建设任务,使宁海道两侧精品住宅初现规模;修编镇域规划,其中2003年我镇村庄建设规划把44个村合并为22个社

区,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要求,要着重修订该规划,加大村庄撤并力度,力争把39个村合并为12个社区,这方面我们准备大投资,请资质较高的设计单位完成这项工作。到2020年末,按规划完成社区合并;全部完成今年上报的12个村新民居建设,完成宁海道绿化、亮化工程,使宁海道成为新城区靓丽一景。

为确保核心任务顺利完成,大力推进“二个集中”:一是农民向城镇集中,对南新庄等3个村实施整村拆迁,采取“农村宅基地臵换统建安臵房、对购买商品房予以补贴”等方式,鼓励和引导农民打破地域、身份界限,分层次向城镇集中,进而解决城镇化和农民住房问题。二是农用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本着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采取村民股份合作、土地资源合作、农业专业合作等办法,将土地以入股、返租倒包等方式集中起来形成规模,或实行企业化运作,发展有机、绿色、特色种植,实现零散土地集约化;或走向市场进行招拍挂,用商业开发后的节余资金反哺农民。

三、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具体措施

成立办公室。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很多部门和政策性的东西,因此我们准备成立办公室,抽调农经、土管等所(站)精干同志,进行系统业务培训,赋予一定的职能,逐步完善镇出台的《旧村改造暂行办法》,统筹统管全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城乡一体化、新民居建设等。

构建新产业体系。逐步建立以旅游服务业为主体、商贸流通为主导、农业产业化为基础、机械加工业为补充的产业体系。旅游服务重点承载中低端旅游群体,与北戴河错位发展;商贸重点是整顿牛头崖大集及周边商铺,通过环境的改善形成家具、小商品等市场群落,拉动人流物流。农业产业化重点是围绕西陆庄花卉、都寨棚室基地、太和寨“金麒麟”西瓜等镇域名品、名地、新品来开发农业观光生态旅游,既当“菜篮子”,又做“后花园”。工业重点是以主动接受北戴河通联公司和长白机械厂辐射,把我镇打造成为高效、低耗的小型机械加工之地。

引进战略投资者。将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做成“一揽子”项目,坚持市场主体,按照“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领域综合化和投资形式多样化”的思路,统一打捆包装,统一招商,力争每年引进千万元项目1个以上,营造“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农民参与、开发商与村民双赢”的全新格局。

强化基层党建。平原县将876个行政村合并成为180个社区,不仅优化了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结构,而且促进了社区干部队伍精简高效、增强了农村经济发展活力。我们要以此为典型,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推进中,加快农村向社区的合并,坚决克服消极畏难情绪,鼓励敢走新路、敢出新招、敢于碰硬的工作态度及方法,达到基层党建的“精兵简政”。

发动村民。通过广泛宣传,让村民认识到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好处,从而激发群众的热情。坚决按照村务流程,严格履行村内民主决策制度,把好各项“程序履行关”、“民意征求关”,使村民成为新民居建设的主力军。

提供保障。农民迁入安臵房后,通过各种渠道,使一部分可以继续从事原有二、三产业、一部分利用补偿金进行经商或投资、一小部分从事农业生产。再通过政府、集体、个人各出一部分资金缴纳养老和医疗保险,彻底免除后顾之忧。

创新机制加快农村师资建设 篇6

实行师德问题责任追究制。中小学校长是师德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对渎职者应追究责任;乡镇中心学校要向社会公布师德问题投诉电话;县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把师德建设作为考核学校的重要内容。

创新师德教育方式,力求形式新颖,内容丰富,效果突出。采取评选表彰师德标兵、印发师德标兵事迹材料、组建师德标兵巡回报告团、举办师德论坛、演讲比赛、征文、在教育网站设立师德专栏、建立师德专题讨论QQ群、组织教师写师德学习笔记等方式,创设师德教育的浓厚氛围,使高尚的师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实施全员培训制度,加速推进农村教师专业化水平。立足县情,统筹规划,搞好集中培训。县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认真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省、市级远程网络培训、跟岗培训、紧缺学科教师培训、骨干教师研修,重视新教师、教学点全科教师及班主任培训,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课堂教学艺术,打造高效课堂。

整合资源,打造县级教师培训平台。加大对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的投入力度,建立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优秀师资队伍;搞好培训前的调查研究,加强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前瞻性;把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县级培训的重点,探索网络研修常态化,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

以新课改为抓手,大力开展校本培训。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充分发挥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示范辐射作用,组织教师到省内外教改名校听课观摩,选派有潜质的中青年教师到名校跟岗培训,邀请专家学者讲学辅导。采取“一对一、师带徒、老带新”的方式,加快新教师专业成长步伐。鼓励教师参加学历提高培训,使小学教师达到专科及以上学历,初中教师达到本科及以上学历。

建立正常补员机制,妥善解决教师老龄化问题。开渠引水,将“省录”和“县招”结合起来。除了继续录用农村新机制教师外,县政府还要组织教育、编制、人社、财政等部门共同制定方案,与师范院校“联姻”,加强本土化培养,重点为村小学和教学点培养全科教师。

建立县乡村教师交流轮岗机制。组织城区优秀中青年教师到乡村学校交流轮岗,乡镇中心学校教师到村小学、教学点交流轮岗,选派农村骨干教师到城区学校锻炼。县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到农村学校交流轮岗的城区教师应给予津补贴和职评优先等方面的奖励。

教师编制实行全县统筹。针对当前农村学生向城镇迁移的趋势,将教师编制从富余乡镇向紧缺乡镇调剂,从超编学校向缺编学校调剂,确保乡村学校开足开齐国家规定的课程。

提高教师待遇,建立教师激励长效机制。将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教师工资全额纳入财政预算,保证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除2014年开始实施的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外,县级财政部门还应出台边远山区、库区教师津补贴标准。县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千方百计改善乡村学校教师的生活条件和工作环境。

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激励广大教师扎根农村,精心耕耘。县政府应加大对乡村优秀教师的表彰力度,大力宣传乡村优秀教师的事迹,提高乡村教师的影响力。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把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县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管理与指导,完善工作联动机制。相关部门应通力协作,财政、编制、人社、发展改革等部门要按职责分工,共同做好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各项工作。

(作者单位:通山县教育局)

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 篇7

关键词:新时期,农村信息化,建设,思考

1 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发展现状

1.1 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近年来, 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共同努力下, 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 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 特别是通过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电话“村通工程”, 有效地提高了农村地区的信息化水平, 全国31个省级农业部门、80%左右的地级和40%的县级农业部门都建立了局域网, 80%的乡镇信息服务站拥有计算机并可以实现联网。经过多年努力, 覆盖省、地、县、乡的农业信息网络群已经初具规模, 并以此为基础, 正在逐步健全完善农产品监测预警、市场监管和农村市场科技信息服务等应用系统, 进一步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

1.2 农村信息资源日渐丰富

在我国政府的大力推动下, 近年来, 我国农村信息资源日渐丰富, 尤其是农村类网站和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突飞猛进, 网络农村信息资源日趋丰富。据统计显示, 目前, 我国拥有涉农类相关网站达1万余家, 主要分布在北京和沿海发达地区。这些网站所提供的内容以市场信息、科学教育、政策与管理为主。其中, 市场信息以企业信息和产品信息为主;科学教育信息中实用技术、新产品、新技术、科普与推广、人才信息等栏目总数不算太少, 但质量和实效性等有待进一步提高;一般出版物的电子版较多, 数据库大多为文献型数据库, 数值型数据库、事实型数据库极少, 且开放程度较差;发布农产品信息多。

1.3 农村信息服务体系日趋健全

近年来, 在科技部、农业部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推动下, 全国农村信息服务体系不断健全, 为全国农村信息化工作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机构保障。据调查, 全国333个地 (市) 中有260个设立了农业信息服务机构, 占地 (市) 总数的78%;全国2800个县 (市、区) 中有1210个设立了农业信息服务机构, 占总数的43%;全国43000多个乡镇中, 有7000多个建立了信息服务机构, 占乡镇总数的18%。一些地方在加强农业系统信息队伍建设的同时, 积极利用农民经纪人、种养经营大户、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及有关社会中介的力量, 发展壮大了农村信息员队伍。

1.4 农村信息服务模式不断创新

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 我国已经创造出了农技110、农业寻呼、远程教育等众多卓有成效的农村信息服务模式。 其中, 在农技110方面, 现在全国有农技呼叫中心100余家, 比较有特色的有浙江衢州农技110、山东莱州农技110、河北邯郸科技110等;在农业寻呼方面, 各地均出现了有地方特色的农业寻呼业务, 如河南的“农信通”、安徽的“致富信息机”、广西的899-“农村信息机”、江苏的“农业信息机”等;在远程教育方面, 远程教育发展越来越受重视, 如, 北京市农业远程教育中心已经在北京地区建立起一个基于卫星宽带骨干网的覆盖全市14个区县、乡、村、户的星火远程培训平台, 建站211个, 覆盖了北京郊区82%的乡镇、50个村。制作多媒体课件3000多个、22大类, 内容包括农药、生物肥料、水产、园林花卉、瓜果蔬菜、特种养殖等。

1.5 政府农村信息化推进力度不断加大

“十一五”期间,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农村信息化工作, 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农业部等相关部门实施了一大批农村信息化科技计划项目, 大力推进全国农村信息化建设与发展,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国家、部门和地方一系列科技计划的支持下, 通过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 在涉农信息技术领域逐步积累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 形成了一支从事农村信息化研究开发、推广应用的人才队伍体系。国家“863”计划实施的“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工程”, 在全国建立了20个示范区;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农业专家决策系统与信息技术系统研究”项目的实施, 形成了一批农村信息化平台技术和产品技术, 研究开发了12个服务于农村经济发展的信息资源数据库。另外, “农业3S技术”、“精准农业”、“虚拟农业”等方面的技术也在积极开发和应用中。这些涉农类信息重大关键技术的突破, 为实施农村信息化战略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1.6 信息技术在农村应用效果日趋显著

近年来, 在科技部、农业部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推动下, 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等相关计划等项目的支撑下, 我国先后研制了棉花、水稻、芒果、鱼病防治、苹果等一大批实用农业专家系统, 并在全国进行推广示范, 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另外, 数据库、多媒体、人工智能、系统模拟模型和3S等相关信息化技术在农业宏观决策、资源区划、遗传育种、灾害预管、生产经营管理、农村村务管理、特色产业发展等方面得到不同程度的应用, 有力的促进了全国农村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并产生了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为全国农村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信息技术支撑。

2 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与不足

2.1 农村信息服务层次不高

经过多年的发展, 我国农村信息资源不断丰富, 信息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并且面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提供了农村科技、市场、劳务、政策法规、教育培训等方面的农村信息服务。但是, 从整体上来看, 全省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层次不高,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 农村信息需求层次也在不断提升, 个性化需求不断涌现, 现有的农村科技信息服务不能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需要, 不断提升农村信息服务层次已成为“全国”农村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2.2 特色农村信息资源比较缺乏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打破了传统信息服务的地域、时空限制, 网络为用户提供各种所需的信息服务, 在农业领域, 近年来, 各类网站大量涌现, 出现了“网络泡沫”现象, 网上信息资源表现为多、乱、杂, 良莠不齐, 并存在严重的“网站雷同”等现象, 服务区域现代特色农业发展需要的特色、专业化农村信息资源严重匮乏, 社会满足不了现代农业专业化、特色化发展需要。因此, 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等需要, 建议一批服务于区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特色产业发展的特色农村数据库, 已是势在必行。

2.3 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项目实施效果不明显

“十一五”以来, 随着我国政府对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 科技部、农业部等部门实施了一大批农村信息化建设项目, 但是从整体上来看, 由于项目组织方式采用国家相关科研院所牵头组织涉农信息技术研发、区域相关省份开展应用示范的“自上而下”的实施方式, 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地方农村信息化需求把握不准、农村信息化无法本地化、推广应用示范效果不佳等问题, 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全国农村信息化工作的快速发展。所以, 结合新时期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需求, 以区域涉农重点科研院所为主体, 积极探索新的国家农村信息化项目实施方式, 更好提高国家农村信息化项目转变农村信息化项目的推动、示范和带动作用, 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4 “最后一公里”问题突出

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还存在着严重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由于大部分地市县互联网的信息平台没有建立起来, 绝大多数的乡镇、村庄、涉农中小企业还与互联网无缘, 缺乏现代化沟通手段, 致使农村信息化相关成果的应用效果大打折扣。据调查显示, 我国能够通过互联网获得市场和技术信息的农村家庭比率只有0.8%。2009年农民人均收入为5000元, 一台电脑平均价格为3 000多元, 占农民年收入的近三分之二还要多, 让农民买电脑上网查信息, 显然不现实。信息传输在县一级到最终用户之间形成了“信息屏障”, 严重制约了涉农信息的传播与应用。

3 加快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3.1 加大基于手机终端的低成本村镇数字化服务平台建设力度, 破解“最后一公里”难题

近年来, 手机作为上网终端, 在我国已经呈现高速增长之势, 据统计显示, 目前, 我国手机网民数量已达2.33亿, 并呈现蓬勃发展之势。由于手机具有成本低、使用简单方便等特色, 手机在农村的普及率远远高于电脑拥有量, 且随着我国农村地区无线接入基础建设的不断加快, 通过手机上网获取涉农信息将成为一大趋势。围绕手机开发农村信息平台, 不仅符合农民流动性强的特点, 还具有成本低、效果好、受众广的特点。把握这一农村信息化发展新趋势, 积极开展基于手机终端的低成本村镇数字化服务平台建设, 依托手机终端开展气象信息、种植业信息、养殖业信息、生产资料信息等农村信息服务, 让农民和政府、农民和农业专家之间形成互动, 破解农村信息化“最后一公里”问题, 缩小“知沟”带来的城乡差距, 已成为加快全国“十二五”农村信息化建设进程的核心路径。

3.2 大力开展农业知识服务, 提升农村信息服务层次和质量

知识服务是指从各种显性和隐性信息资源中, 针对人们的需要将知识提炼出来的过程, 它是以资源建设为基础的高级阶段的信息服务。显然, 知识服务的价值大大超过信息服务的价值, 它可以对现有的信息资源和技术加以提升、改造, 大幅度提高了农村居民获取知识的能力。因此, 针对目前的农村信息服务层次较低、质量不高的现象, 建议在“十二五”期间, 在全国农村信息化建设中, 引入“知识管理”先进理念, 大力加强标准化农业知识服务平台建设, 最大限度地共建共享资源, 探索建立多样化的农业知识服务模式, 面向农村居民提供“知识服务”, 不断提升全国农村信息服务层次, 尽快实现从信息服务到知识服务的跨越式发展, 为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提供有力的知识服务支撑。

3.3 加强区域特色农村信息资源建设, 支撑区域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地开展, 以及我国现代特色农业的快速发展, 现有的农村信息资源已经不断满足发展的需要, 符合区域发展实际、能够提升区域社会主义新农村内涵、支撑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的特色信息资源需求日趋旺盛, 加强区域特色农村信息化资源建设将成为“十二五”农村信息化的一个重要任务。为此, 建议围绕全国各大区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的需要, 在特色房屋建设、特色农业、特色旅游、特色服务等方面建设一批特色化农村信息资源, 打造一批区域特色化农村房屋建设、特色农业资源、特色旅游资源、特色种养殖技术、特色农产品等特色农村信息资源数据库, 并面向区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提供有效的农村知识服务, 有力支撑区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代特色农业发展。

3.4 创新农村信息化建设项目组织方式, 增强农村信息化推进项目实施成效

近年来, 全国大部分省市掀起了一场科技计划改革的“旋风”, 即面向本区域重点产业发展需求、“自下而上”的模式组织实施科技计划项目, 并初步显现出较好的成效。由于“自下而上”项目组织模式具有贴近实际需求、研究开发与推广应用可无缝对接等显著特点, 正逐步成为全国上下科技计划组织实施的热门方式。针对国家农村信息化项目实施效果不佳的问题, 建议“十二五”期间创新全国农村信息化建设项目组织方式, 转变目前的“自上而下”的农村信息化项目实施模式, 逐步建立以面向区域农村信息化实际需求的“自下而上”的农村信息化项目实施模式, 即围绕区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的特色需求, 依托区域有实力的农村信息化推进机构, 实施一批农村信息化重点项目, 更好的发挥国家农村信息化项目的引导、示范、带动和推动作用。

3.5 进一步创新农村信息服务模式与机制, 提高农村信息服务效果

有效的农村信息服务模式与机制是农村信息化快速推进和取得成效的重要保障。探索建立高效的、符合新时期特点的农村信息服务模式与机制将成为全国“十二五”期间农村信息服务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在农村信息服务模式方面, 应依据当前农村信息基础设施条件、农民信息素质状况及农民信息需求特点, 结合当前主流的知识服务模式, 充分采纳、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 积极探索面向农村的符合农民认知水平和需求特点的仓储式用户自助服务模式、订单式个性服务模式、参考咨询式专家服务模式等知识服务模式, 面向全国农村居民提供全方位的知识服务。在信息服务机制方面, 要进一步加强同移动通信商的合作, 积极探索适合新时期农村信息服务特点的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利益分配机制、互动交互机制、服务激烈机制等, 充分整合移动通讯商、涉农专家、科研院所、高校等服务资源, 为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提供强大的农村信息化信息服务支撑。

3.6 以城乡一体化为抓手, 开展新时期农村信息化试点建设

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是随着生产力发展而促进城乡居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改变的过程, 是城乡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要素相互融合, 互为资源, 互为市场, 互相服务, 逐步达到城乡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上协调发展的过程。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 统筹谋划、综合研究, 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 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今信息、政策措施、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一体化, 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 让农民享受到和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 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当前, 湖北、重庆、四川、山东等地都在不同程度地开展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 面对新形势下的农村信息化建设, 建议在政府引导下, 以信息化为纽带, 通过信息流促进城市的人才、技术、资金向乡村流动, 搭建城乡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

参考文献

[1]张博, 李思经.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对策建议[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0 (3) .

[2]黄志文.我国农村信息化发展的瓶颈与对策[J].中国科技资源导刊, 2010 (3) .

[3]李道亮.我国农村信息化发展趋势与发展政策[J].中国信息界, 2008 (1) .

[4]方瑜.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重庆通信业, 2009 (5) .

[5]张秀英.论新时期我国农村信息化的推进策略[J].金卡工程, 2009 (11) .

加快农村改厕推进新农村建设 篇8

1 厕所是反映社会变迁和文明进步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

厕所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 在人类生活中具有特殊的重要的地位。1852年, 世界第一座冲水马桶式公共厕所在英国诞生, 标志着人类厕所文明进入新时代。进入21世纪, 世界各国的厕所文明参差不齐, 尽管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走到了厕所文明的前列, 但还有相当数量国家的厕所设计与使用还停留在18~19世纪的水平。在新加坡厕所协会主席的倡议下, 2001年11月19日, 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名代表在新加坡举行会议并发表宣言, 成立了世界厕所组织 (World Toile Organization, 简称WTO) , 将每年11月19日定为世界厕所日。从此, 厕所问题如政治、外交、贸易、武器等问题一样登上国际会议的大雅之堂。2004年11月17日第四届世界厕所峰会在北京召开, 发表了《世界厕所峰会宣言》。

2 加快我国农村改厕的意义

我国卫生厕所资源开发很不平衡, 公厕绝大部分都在城市, 广大农村几乎没有公厕, 农村卫生厕所覆盖率不到50%, 属于世界落后水平。加强农村改厕非常重要, 是关系农村卫生和农民健康的一件大事, 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

2.1 农村改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 即“生产发展, 生活宽裕, 乡风文明, 村容整洁, 管理民主”。中共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 “实施农村清洁工程, 加快改水、改厨、改厕、改圈, 开展垃圾集中处理, 不断提高农村卫生条件和人居水平”。农村改厕能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和除害防病,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我国提出到2010年要实现农村改厕率达到80%的目标。

2.2 可以有效降低传染病发病率, 大大提高农民健康水平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估计, 当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70%时, 基本上可以阻断肠道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农村改厕, 可以清除粪便污染, 可有效减少肠道传染病、寄生虫病的传播流行, 明显改善农民家庭和居住地的环境卫生面貌, 改善大农民卫生意识, 从而减轻农民的开支和负担, 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促进农村的建设和农村现代化的发展。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中国和蒙古代表嘉德先生认为, 农村环境卫生的破坏, 直接影响着儿童身体和智力的成长发育。不良的环境卫生和个人习惯, 还带来疾病、贫穷、落后的恶性循环。

2.3 是实现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农村改厕可减少土壤污染, 保障农村饮用水源不受污染, 保障农民用水安全。改厕后提供的粪水是清洁高效有机肥, 大面积使用此肥, 可减少农田污染, 减少农民生产成本, 利于土地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

2.4 是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改厕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 它对提高农民的文明程度, 改变农村陋习, 培养农民讲卫生、讲文明, 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3 农村改厕进展缓慢的原因

3.1 改厕过程中存在思想障碍

长期以来, 由于受不良卫生习惯的影响, 绝大多数农民往往是房子盖得很漂亮却不重视厕所的改造建设, 主要是思想认识上存在问题。一是厕所在农民心中的定位较低。厕所在农民日常生活中的位置远远没有衣食住行那么迫切和重要, 更何况现在农民衣食住行医等并不是完全无忧的。二是农民对于改变现状的要求不强。由于农村很多年轻劳动力外出打工, 留在家中大多是一些老年人和未成年孩子。老人思想趋于保守, 不易接受新事物, 改变现状的要求不强。三是农村居民对卫生知识缺乏。由于疾病发作的延时性, 很多农民意识不到改厕与预防疾病之间的密切关系。

3.2 领导重视不够, 资金投入补助有限

有的基层干部认为, 改厕是小事情, 抓经济是硬任务。还有的干部认为, 搞卫生厕所是超前行为, 现在抓不抓无所谓。有的地方表面上也很重视, 政府年年签订农村改厕目标责任状, 但由于奖罚不明, 积极性调动不起来;有的仅停留在一般号召上, 流于形式, 改厕任务也往往难以完成。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农村改厕工作。还有一些影响领导干部热衷于搞形象工程, 却不愿意把人力和财力投入到农村厕所改造上。省、市、区各级财政都对改厕工作给予一定的财政补助资金, 同时要求各乡镇适当安排改厕配套经费, 但是由于各级补助资金都不能及时到位, 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也对改厕工作的进程有一定的影响。

3.3 技术指导不到位

农村改厕需要技术指导。新建、改建无害化卫生厕所, 是一项新的工作, 需要技术人员的跟踪指导。技术人员主要由各乡镇村建人员和基层卫生防保人员担任。由于这两类人员平时工作比较忙, 任务繁重, 加之专业知识的不足, 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很难做到改厕全程跟踪指导, 使无害化卫生厕所建成后验收难以达标。

4 加快农村改厕的措施

4.1 大力加强健康宣传教育, 提高农民卫生意识和改厕的积极性

农厕改造不仅仅是对原有旧式厕所的物理改造, 更关键的是农民思想意识的转变, 是对长期农业社会传统用厕习惯的挑战。应积极宣传动员, 让卫生观念深入农民心灵深处, 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和方法进行宣传、发动, 引导群众改厕, 调动农民的改厕积极性。

4.2 加大改厕工作力度, 增加对农村改厕的投入

现代农民应该使用现代厕所, 享受现代活, 这是农村发展的必然, 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农村改厕工作面广量大, 涉及多个部门, 须要政府的统一领导, 并把此项工作纳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加大资金投入, 共同搞好农村改厕工作。

4.3 加强对农村改厕的技术指导

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 篇9

一、金融业支持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制约因素

1、农村金融机构主体功能弱化与新农村建设巨大投资需求的矛盾

目前,赋予农村市场的金融主体主要有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而就实际情况来看,随着国有银行的商业化改革,农业银行信贷资金已基本从农村市场退出,在扶持农村经济发展上资金投入不足。农发行职能受到限制。南昌市湾里区都没有农发行的营业点,而且农发行仅承担象转发粮食补贴等一些政策性特别强的业务,而且营业点设在南昌市内。因此,在农村真正落实支农货币政策的只有农村信用社。但面对资金需求迅猛增长的广大农村市场,尤其是面对新农村建设所需的大量资金,势单力薄的农村信用社显得后劲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龙头企业发展和示范园区建设。

2、农村金融服务品种创新滞后与新农村建设快速发展的矛盾

从商业银行层面看,为了控制风险,实行了企业信用评级管理,而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本身的弱质与评级有一定差距,很难符合支持条件,大部分企业难以获得贷款支持。从农村信用社看,目前办理小额信贷的额度一般是一万元,虽能满足传统种养业的资金需求,但对农户发展更高层次的、产品附加值高的、具有一定生产经营规模的产业化项目的资金需求则难以满足。同时,由于不少农业项目见效期在一年甚至三年以上,而贷款期限一般限定在一年以内,导致信贷投入不能满足农村和农民需求。

3、农村金融机构承担服务“三农”的任务与其自身实力“错位”的矛盾

近年来,对县区域金融采取了“紧缩”政策,机构收缩,信贷资金向上级行集中,对县区域经济的资金投入相对减少,导致商业银行货币信贷政策在县区域金融服务体系中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比如我区原中国工商银行湾里支行现仅成为南昌市都司前支行的一个分理处,原中国农业银行湾里支行也仅是南昌市新建县支行的一个分理处,农业发展银行营业点在我区常年是关闭的,没有充分发挥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性功能。唯一提供农村金融服务的农村信用社,经营绩效不佳,不良资产比重较高,资金实力有限,无力支持较大规模的农业产业化经营。

4、农村信贷资金成本高与农民承受能力有限的矛盾

由于农村大都是小额信贷,农民居住分散,发放和收回资金的人力成本比较高。同时,农村人口收入低,比较贫困。对农村发放的小额贷款如果利率不浮动,农信社的利润空间就太小,甚至资金成本无法弥补;如果利率上浮,农民贷款的负担就会增加。从目前农村来讲,似乎获得贷款比利息更重要。

二、如何建设新型农村金融体系,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1、加快构建一个功能完善、分工合理、产权明晰、监管有力、协调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

2002年3月,国务院批准成立了人民银行牵头的深化农村金融和农村信用社改革专题工作小组,专门研究制定农村金融和农村信用社改革方案。报经国务院批准同意后,2003年6月,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开始正式实施。2004年8月,在反复研究和征求有关部门意见后,试点扩大到29个省(区、市)。2005年12月,人民银行向国务院上报了《农村金融改革总体规划》,提出了农村金融改革的总体目标、思路和具体政策建议。

目前,我国基本上形成了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并存的农村金融体系,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农村金融体系的整体功能仍然不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一是农村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资金外流问题比较严重,资金不足问题困扰着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二是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都比较薄弱,金融机构对农村资金投入力度不够,农民贷款难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缓解。三是农村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不健全,信贷产品单一,信贷担保、农业保险等发展滞后。四是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农村金融服务方式、服务手段落后,电子化、票据化程度较低,支付结算体系落后。这些问题制约了当前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此,迫切需要进一步对农村金融组织进行改革和重新定位,加快构建符合农村金融需求特点的、功能完善、分工合理、产权明晰、监管有力的农村金融体系。

适应新的农村金融格局,建立起各融资主体资金运作的协调机制。一是根据政府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规划,以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信息为导向,协调各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在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优质农产品基地之间开展分工协作;二是坚持长远利益与近期利益统筹兼顾,协调国债资金与信贷资金的合理配置,使农业和农村基本建设项目尽快形成生产能力;三是围绕农产品基地建设,协调信贷服务机构与农村保险机构之间的分工协作,搞活农村保险业务,有效发挥农村金融机构在支持“三农”发展中的整体功能和综合效益。

2、继续深化农村金融机构的改革。

首先是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应围绕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国家适当扶持,地方政府负责的总体方向和原则,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应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一是着眼和服务于农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构建起以服务于区域农业产业发展规划与服从国家金融宏观调控、服从金融监管相协调的组织管理体制,通过体制内利益联结形成一种长效机制,推进改革逐步向纵深进展;二是按照分类指导原则,在县域范围建立起与“三农”发展层次相适应的多种组织模式和经营体制,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增强整体抗御风险的能力,降低经营管理成本和监管成本;三是要因地制宜,选择多种模式进一步规范股权结构,通过量的积累,逐步解决所有者缺位、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等深层次问题。在法人治理结构得到健全和完善之前,要强化各法人机构主要负责人经营管理责任、风险防范和化解责任,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提高体制运行效率。

其次是完善农业银行机制。应实施银行再造工程,创新管理体制。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效益为目标”的经营理念,按照规模经济、最优配置和与市场对应原则,对银行的组织体系和业务流程进行再造,对传统的工作结构和工作方法从根本上进行重新设计,革除过去管理体制的弊端,以获得可持续的竞争优势;提升经营层次,创新经营方式。要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和业务经营需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创新经营方式,同时,要按照“扁平化”管理模式,整合市、县行的组织体系,逐步将二级分行建成直接面向市场、面向客户、面向经营的经营管理中心和会计核算中心;同时,国家应结合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活动,给商业银行尤其农业银行以优惠政策,鼓励其业务向农村、农业倾斜。

再次是加大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扶持力度。农村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如何解决农业长期性开发资金短缺问题。因此,要重视发挥政策性农业金融功能,建立农业信贷品种的研究开发机制,完善政策性农村金融业务的运作机制。一是按照“从田间到餐桌”的产业化模式,开办食品加工业贷款;二是围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生态建设,开办中长期的节水灌溉、中小型水利工程、农业科技研究及试验推广、农村通讯和能源、退耕还林还草、治沙、草场建设等周期长、见效慢的开发性贷款;三是积极支持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小城镇的集聚功能,加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步伐。

摘要: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同时也给农村金融提出了新问题:农村金融在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应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显然, 农村金融应该不断创新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适应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 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创新,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新农村

参考文献

[1]、章奇.推动农村金融改革的多元思考[J].2005年第七期

[2]、张余文.中国农村金融发展问题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5月

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 篇10

一、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 政策宣传不到位, 造成农民法律意识淡薄。

由于农村农民外出打工较多, 法律宣传不到位, 造成土地流转不规范。而且找村登记, 到镇经管站备案, 手续繁锁, 农民不愿去办。农民具有很强的恋地情结。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对土地的依附性, 一些农民想将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流转而又心存疑虑, 害怕彻底失去土地, 因此选择协商代耕、临时性转包等简单流转方式, 仍把土地作为在非农行业混不下去的退路。另一方面, 一些干部对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必要性认识不足, 不支持、不引导, 顺其自然。认识问题成为制约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首要问题

(二) 农村土地流转缺乏规范, 易引发纠纷。

农村土地流转以自发为主, 缺少农经人员指导, 土地流转程序不规范, 自发性、随意性、分散性很大, 50%以上的土地流转采用口头协议形式, 书面合同仅占45%左右, 很少报土地主管部门和合同管理机构备案。没有形成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合同。即使签了合同, 也比较简单、不规范, 流转双方在责、权、利关系上没有明确规定, 也无违约责任, 更没考虑到今后市场变化因素, 特别是对保持地力没有足够重视, 给合同纠纷留下了许多隐患。尤其是农户间土地流转多为口头协议, 很少进行必要的签约手续, 一旦引发纠纷, 调解无据。个别地方甚至引发了局部的暴力冲突。

(三) 有的地方在推进土地流转时, 只顾当前利益, 不考虑未来市场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造成诸多隐患。

个别地方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宣传解释工作不到位, 存在以村民代表会议的形式集中土地, 采取“反租倒包”等形式将土地流入经营大户或企业的现象, 甚至存在由村干部决定发包对象和价格, 村委会直接暗箱操作土地流转的现象, 侵犯了村民的知情权, 违背了自愿流转原则。有的地方在大多数社区成员不知情或不赞同的情况下, 仅出于社区决策者的赞同和支持, 随意改变土地承包经营关系, 让工商企业和经营大户进入农业, 以强制性手段和较长的租赁期限, 承租大量耕地进行规模开发, 忽视了农民的主体地位。

二、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

(一) 加大宣传力度, 引导土地流转依法进行。

土地流转, 已在事实上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切实加强引导, 统一认识, 是农村土地使用权合理健康流转的必要前提。因此, 各级党和政府要把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统一到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发展和完善, 改造传统农业, 优化农村经济结构, 增加农民收入, 加快农村小康社会进程上来, 摆上农村工作的重要日程。同时, 积极强化对土地流转的监督管理力度, 逐步建立起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新机制, 要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土地流转原则, 统一流转程序, 提高合同签订率, 规范土地流转行为。使土地流转逐渐步入制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

(二) 规范农村土地流转。

首先, 政府要出台有关土地流转的规范性合同文本, 引导农户履行必要的手续、程序, 签定土地流转的书面合同。其次, 逐步建立起公开、透明的土地流转信息平台, 降低交易信息成本, 使土地供求双方知己知彼, 并自愿、高效、公平地进行土地流转的协商和交易。第三, 考虑到目前小农户在交易地位、土地信息、法律知识等方面明显处于不利地位, 政府要以提高小农户在土地流转中的谈判能力为核心, 建立专业服务机构或培育社会中介机构, 免费为农户开展有关土地流转的信息、法律、政策等咨询服务。第四, 鼓励农村土地规模经营。要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支持专业户、专业村的发展, 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 对进行农业结构调整, 实施产业化经营的种植大户实行政策扶持, 培育土地流转新典型, 通过做给农民看, 引导农民干, 促使农村土地资源向生产能手和优势产业转移, 增加土地效益。

(三) 加强土地流转风险管理。

首先, 制定法律, 创造政策环境。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 有针对性、有层次地修订、制定出土地使用权流转相适应的法律法规、政策措施以及实施细则, 对依托农业企业和合作组织、符合农业产业发展方向和产业扶持政策进行的土地流转, 国家给予政策、资金支持, 从体制和国家政策导向上促进土地的合理、健康、有序流转。其次, 强化政府在土地流转中的服务和管理职责。加强政策宣传, 引导缺乏劳力的农户把土地流出来, 引导各类经营主体投资农业, 发展规模经营。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 搭建土地流转平台, 建立土地流转信息网络, 研究建立土地流转价格形成机制, 引导流转双方签订规范流转合同。有效化解土地流转纠纷, 维护双方合法权益。第三, 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保障制度, 尽快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 逐步提高保障水平, 努力消除流出土地农户的后顾之忧。有条件的地方可依据流转期限对转出土地农户进行不同标准的补贴, 用于其养老保险自缴补助。在城乡社保体系实现一体化之前, 对转出土地的农户实行优先保障, 将城市规划区内转出土地的农民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

三、结束语

实践证明, 农村土地流转既缓和了人地矛盾, 使部分农民从土地上转移出来, 还促进了农业规模经营, 是提高农业比较效益的一个好办法。中央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 热情支持土地流转这一新生事物, 并提出:按照完善管理、加强服务的要求, 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符合中国国情的重要制度。

摘要:土地是民生之本, 发展之基。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发展中国家, 土地问题仍是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一个带有全局性, 战略性的主要问题。农村土地流转是指农村家庭承包的土地通过合法的形式, 保留承包权, 将经营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其他经济组织的行为。农村土地流转是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通过土地流转, 可以开展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农业经营模式。本文就当前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分析, 从而合理进行土地流转, 化解矛盾纠纷, 提高土地效益, 增加农民收入, 顺利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

上一篇:学困生心理分析下一篇:按摩治疗月经不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