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功能

2024-04-15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功能(共6篇)

篇1: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功能

第三章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功能 第二节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基本途径

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理论指导。要充分发挥其指导作用,就必须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使其深刻理解和完整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思想政治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要渠道,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实现其价值的必经途径。

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只有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把握,才能变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才具有现实意义。马克思和毛泽东都强调理论本身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为物质力量、他们都明确指出,理论转化为物质力量要通过一个中介——人。也就是说,要掌握群众才能转化为物质力量。而理论要掌握群众,除了理论本身要具有科学性之外,毫无疑问还要靠宣传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变为物质力量的重要途径。通过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人民群众深入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掌握科学的方法论,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积投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变为巨大的物质力量。

要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使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就必须进一步加强对广大群众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二、完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心环节

中国共产党一贯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将其视为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将其看作党和完成党和国家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中心环节是对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地位的高度概括。要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就必须坚持不懈、深入持久地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多方面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其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在某种意义上讲,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其他方面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因为所有这些方面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所必须的,都从特定放方面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特殊的能动性地位表现为,它通过直接作用于人的思想道德素质,通过提高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人们更好地参与社会各方面的活动而作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这一功能地位是思想政治教育所特有的,是中国特色主义事业其他方面所不可取代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思想政治教育是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因为任何一项工作都需要人去做,都需要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提高人民的工作积极性;否则各项事业不仅难以做好,而且还有可能出现干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问题。

因此必须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在做业务工作时,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注意思想领先,充分发挥先进思想和革命精神在一定物质基础上的巨大能动作用;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要将思想政治教育渗入到业务工作中,结合业务工作一道去做。思想政治教育不能脱离经济、技术等业务工作而孤立地进行,否则就易陷入空头政治的境地;经济、技术等业务工作更不能脱离思想政治教育,否则就会迷失方向。

只有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保证经济工作、技术工作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前进,才能真正调动广大干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圆满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各项任务。

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

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社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

而思想政治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一项基础性工作和搞好两个文明建设的基本保证,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和中心环节。首先,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两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而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集中体现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思想道德建设,就没有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我国思想道德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全体公民,不断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思想道德建设的过程就是对人民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

主要承担思想道德建设任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同样体现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到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地位。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是完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根本任务的基本途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社会主义新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思想政治教育以培养人为己任,这一任务理所当然地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只有大力加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为完成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创造条件,才能顺利完成培育四有新人的历史任务。最后,思想政治教育是保证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的根本措施。教育科学文化既是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条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表明,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但是,教育科学文化建设自身并不能决定自己的性质和方向,只有通过教育科学文化部门的党组织开展强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从而实现党的思想政治领导,使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保持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更好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由于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核心问题,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的四有新人,因而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最终都必须围绕着人来展开。而培育四有新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因而我国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内在地包含着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既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也要靠思想政治教育保障其发展方向。

无论是在思想道德建设中,还是在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都占有重要地位,起着重要作用;以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刻也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我们应科学地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充分发挥其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定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对受教育者和社会生活所能发挥的积极的有利的作用或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可分为个体性功能和社会性功能。

个体性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对教育对象个体产生的客观影响,表现为个体生存功能、个体发展功能和个体享用功能。个体性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直接表现,可看作思想政治教育的本体功能。

社会性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发展发挥的客观作用,具体地说,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发生的作用,表现为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和生态功能等。

个体性功能

1.个体生存功能

定义: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在人类个体遵循客观规律、服从生存准则以便求得更好的生存状态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人为了生存,就必须满足基本的生理需要,在此基础上,才能去追求更高层次的心理需要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物质需要的满足,既是人生存的基本要求,也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人自身的生存需要决定了人具有追求物质利益的欲望。思想政治教育应尊重和理解人的这种追求,通过促进物质文明的发展,不断改善人的生活条件,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然而,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观告诉我们,人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人的物质需要固然十分重要,精神需要也是不可或缺的,这是人的社会性特征的重要表现。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对人的物质需求追求的尊重上,而应引导人们实现从功利物欲到精神境界的升华,努力提升人的精神品质。

人的生理需要满足的方式,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人的意义世界的构建,更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因而,思想政治教育应是一种既教人以生存手段和技能,使人能很好地把握物质世界,又教人以生存的意义和价值,使人能自主建构自己的意义世界的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应是这两方面活动的协调与统一。建构人的意义世界是人类生存的内在要求,对于人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思想政治教育在人的意义世界的建构中承担着重要的职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第一,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人的物质生活正常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任务是要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解和掌握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等,这些观念、原则、规范看起来是约束个体的异己的力量,但正是这些异己的东西才能够使个体在社会性的生活中生存下去,也正是这些东西赋予个体以力量,使其在社会生活中充分发挥其作用。第二,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的精神生活的一种方式。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往往追求社会和个人的功利性需要,而人特有的反思性品质会使自己不断地反思自己的生命与精神世界的内在联系,并努力建立这种联系。思想政治教育正是促进人进行这种反思的重要力量,也是这种反思的重要方式。

2.个体发展功能

定义: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对塑造人的品德、促进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引导政治方向。就是运用启发、动员、教育等方式,将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到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方向上来,即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及其他方式,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素质,促使受教育者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具体说来,对受教育者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是目标导向,即确定明确而具体的奋斗目标,引导受教育者向目标前进;

二是政策导向,主要是通过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引导,提高其认识,规范其行为; 三是舆论导向,即利用赞赏、激励、批评、监督等手段,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行为形成一种强大的导向力、约束力。通过国这几个方面的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就能较好地引导受教育者的思想向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第二,约束规范行为。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向受教育者传导法律、道德等社会规范,通过肯定、褒奖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否定、批评背离社会规范的行为,就能较好地实现对受教育者行为的规范和约束。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帮助受教育者形成正确的法治观、道德观,引导受教育者自觉遵循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在社会规范允许的范围内从事创造性的活动。

第三,激发精神动力。激发受教育者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既要靠合理的物质激励,又要靠有效的精神激励,要靠思想政治教育。

方法和手段:a.民主激励b.榜样激励c.情感激励d.奖惩激励

第四,塑造个体人格。思政教的重要功能在与塑造社会成员个体健全的人格,使受教育者形成崇高的精神境界和健康的心理品质,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以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生活。

提高受教育者的意识;提高其适应和改造客观环境的能力;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结合教育学)3.个体享用功能。

定义:是指思政教育者能使每个个体实现其某种需要和愿望(主要是精神方面的),并从中体验满足、快乐和幸福,从而获得精神上的享受。

思政教通过发展和完善人的思想道德素质,①一个方面满足人的精神需要。②人的良好思想品德是一种把握现实世界的能力,其特点是从人的善恶观念,也就是从内在尺度上把握现实世界。这种把握不仅表现在对善恶是非的认知上,而且更主要地表现为对自我、他人、社会的至善上,即表现为道德世界结构的方面。社会性功能

1政治功能

定义:是指思政教通过培养具备良好思政素质的受教育者以推动政治发展的作用。

a.传导主导意识形态,调节社会精神生产。统治阶级要使自己的思想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就必须加强对社会成员的思政教,以使其思想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进而调节社会的精神生产。

在我国,思政教通过宣传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一人们的思想,整合社会的精神生产要素,从而实现对精神生产的导向和调节;同时,还要揭露和批判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相对立的思想,取缔和遏制不健康的精神生产和精神产品,从而使精神生产和精神产品直接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服务。

b.传播主导政治意识,引导受教育者的政治行为。思想与行为的关系,加强主旋律教育。c.沟通社会信息,确保社会的有机联系,促进社会政治的稳定和发展。

一方面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促使受教育者将马克思主义和先进文化内化,认同并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另一方面还要倾听受教育者的呼声,并将受教育者的意见和建议反馈给有关部门,使之成为领导决策的依据。2.经济功能

定义:是指思政教通过调动教育对象的积极性,促使其主动参与经济活动以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作用。

a.思政教是经济建设坚持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的可靠保证。以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的思政教,是我国经济建设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保证。在经济活动领域,思政教通过帮助社会成员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提高其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就能有效地确保我国经济建设始终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b.思政教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精神动力。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包括物的要素和人的要素,物的要素虽然是生产力的基础因素,但它只有被人所掌握,才能形成现实的物质生产力,因而人的因素是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人的因素包括两个基本方面:一是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劳动劳动积极性(通过智力因素间接作用于生产资料);二是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劳动者的智力因素,直接作用于生产资料)。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在社会生产力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思政教就是提高劳动者思想道德素质、调动受教育者工作和生产积极性、主动性的工作。

c.思政教是营造经济建设发展的和谐社会环境重要手段。

思政教营造社会环境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探讨思政教对社会生活的调节以营造良好社会环境的作用。主要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1)心理调适。(2)人际关系调适。(3)情绪调控。(4)利益关系调节。3.文化功能

定义:是指它对社会文化及其发展所发生的作用。从文化的运行过程来看。a.文化传播功能。

一是社会通过思政教等形式传播思政信息和主导意识形态,促使受教育者接受社会主导文化的价值观,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模式;

二是受教育者个体通过学习、模仿以及社会实践等形式获得思想道德知识,形成一定的政治观点、政治态度、政治信仰、政治情感及其制约下的政治行为。

b.文化选择功能。

主要是通过批判地吸收文化这一方式完成的,具体地说,就是根据一定社会的需要和思政教目的对传统文化与外域文化批判地借鉴吸收,有选择地加以传播,使其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要求,符合我国先进文化发展的方向。首先,思政教育者必须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提高文化选择的自觉性; 其次,加强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和创造性地转化,加强对西方文化的理性借鉴和批判改造,即要积极主动地对各种文化现象、文化因素进行科学分析、鉴别、筛选、利用;

最后,要加强对受教育者文化选择的引导,注意提高其文化鉴别和选择能力,使其在文化交流和冲突中进行正确的文化选择。c.文化创造功能。

思政教通过培养具有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就能有力地推动文化的创新。同时,思政教在传播文化的过程中,不断地对政治文化、伦理文化进行整合、创新,并以最恰当的方式向受教育者传递,这一过程实际上也是文化的创造过程。4.生态功能

a.帮助受教育者形成生态意识。

b.引导受教育者遵守生态法规,调控生态行为。c.引领生态思潮、创新生态文化。d.鼓励绿色消费,提倡低碳生活方式。

第四章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和任务

总说(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和任务的重要性)

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规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和方法的运用,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赫尔实践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最根本的问题。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1.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是指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行为方面所期望达到的结果。换言之,是教育者依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受教育者精神世界发展的需求对受教育者思想品德方面的质量的一种期望和规定。

是开展各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依据和动力,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

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不是单一的,而是集合的,是一个目的体系,可以依据一定标准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分解,将其分为不同的类别和层次。按地位可以分为根本目的和具体目的。

2.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所要达到的终极目标。

正确认识思想中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高目的、终极目的。它是比较原则的,不具体的,既没有明确规定达成的标准,也没有明确规定在多长时间内实现,它只是指明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方向。根本目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是长久起作用的目标,它是团结和动员全体思想政治教育者及其受教育者共同奋斗的旗帜。思想政治教育的所有活动都要向这一方向发展,都要有助于达到这个目的。但这并不是说根本目的就是虚设的、不起作用的。思想政治教育性质:以共产主义为方向,直接作用于人的思想品德,是培养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活动。

3.我国(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激励人们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而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一: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使人们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而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不仅是人们其他素质发展的保证,也是人们发挥现代化建设积极性的内在基础。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有助于更好地激励人们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二: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人这个中介作用于社会生活的,即通过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各方面社会活动而对社会生活产生影响。只有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才能使受教育者更积极、更主动地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也才能为共产主义的实现准备更充足的条件。

4.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确立的主要依据

是社会存在和社会发展的反映,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各个因素在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形成中的作用是不平衡的,这就要求我们抓住主要因素,恰当地确定思想教育的目的。

(1)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及其发展水平(社会角度)

生产力和科技水平是确立的基础。生产力的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思想道德素质)创造了条件,也对人的各方面发展提出了要求。最终为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制约。生产关系以及形成的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对其产生着直接的决定性影响。统治阶级的思想政治目的反映了统治阶级的经济和政治利益,在社会上占统治地位。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鲜明的积极性。

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因而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就要根据党的奋斗目标来确定,保持一致。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要实现共产主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根据不同阶段党的奋斗目标来确定自己不同时期的目的。同时各领域各部门的具体目标各有不同。各领域各部门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就必须与党在该领域的奋斗目标一致,以便使各领域各部门思想政治教育目的落到实处。当前要围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党在现阶段的奋斗目标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基本路线;总任务;三步走;共产主义;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而奋斗。(2)教育对象精神世界发展的需求及思想实际(个体角度)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直接作用于人,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向互动的过程。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尊重和了解受教育者的需要。需要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思想政治教育只有遵循人的需要发展的规律,才能获得根本的动力支持。教育对象在成长的过程中,会有丰富的多层次多角度的精神需求,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已内在地包含着满足受教育者精神世界发展需求的内容,具体目的也必须考虑这一因素,这是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内在要求。

其次,必须考虑教育对象思想品德的实际状况。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分为不同种类不同层次。在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特别是具体目的时,要充分考虑教育目的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状况之间的紧密联系,考虑受教育者的接受可能性,以更好地引导受教育者向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教育对象的层次性,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层次性。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根据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实际确定各行业、各部门、各单位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目的,以使教育目的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思想政治教育任务

5.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内涵: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生活中承担的特定责任。

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分为三个层次:根本任务、一定时期的主要任务、具体任务(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贯穿于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着统领作用,它规定着主要任务和具体任务的方向;具体任务和主要任务的完成,又推动着根本任务的完成。)

6.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的内涵:是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承担的最重要的责任,是为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所需要完成的基本工作。7.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8.思想政治教育是培育四有新人的基本途径,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引导受教育者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有理想)第二,帮助受教育者形成积极健康的精神状态。

引导人们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积极健康的精神状态,就是要帮助人们形成接受和顺应社会变革的心理,“与时俱进”的意识,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开拓拼搏的精神,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正义感等。两点。一是:接受和顺应社会变革的心理。二是:强烈的责任感。

第三,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道德品质。(有道德)对受教育者进行道德教育,应循序渐进,应注意层次性。

首先,要引导受教育者用社会主义道德准则要求自己。做到五爱,促进人与人之间形成平等、团结、友爱、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关系。职业等道德。

其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思想政治教育要认真宣传和大力倡导共产主义道德,引导受教育者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导向,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共产党员和先进分子应该自觉践履共产主义道德。

总之,在开展道德教育时,教育者要注意把握道德及道德教育的层次性,注意针对性,以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荣辱观教育

第四,增强受教育者的法治观念。(有纪律)

第五,引导受教育者养成重视教育的态度,主义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知识素养。

思想政治教育应从社会发展的高度,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受教育者认识到,个人较高的文化知识水平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工作和生活,而且是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所必需的。思想政治教育还应当从个人全面发展的高度,引导受教育者认识到,个人较高的文化知识素养既是个人全面发展的表现,也是个人全面发展所必需的。9.思想政治教育确立的依据:

第一,培育四有新人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客观要求。(全人类宏观)

第二,是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内在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来说)

第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和根本条件。(发展的目标)第五章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述重点)马克思主义人与环境关系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既承认人有受外部世界决定的一面,又认为这种决定不是最终意义上的决定;人在既定条件下是能动的。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环境关系的理论,是指导思政教处理人与环境关系的基本理论。

1.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内涵:是指思政教活动以及思政教对象的思品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

特殊的环境系统只有当它对思政教活动和教育对象的思品产生影响时,才会被看作思政教环境。由整个环境中那些与思政教活动和人的思品形成和发展有密切关联的因素所构成的。

2.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特征:

①复杂性:a.(从内容上看):是不同层次、类型的环境因素相互联系构成的一个立体、动态的环境体系。b.(从作用上看):影响具有多重性和多样性。c.(从对象出发):不同的教育对象对环境影响的选择和适应存在较大差别。

要求思政教加强对环境的调控,既要“长善”“扬优”,又要“救失”“汰劣”。要充分利用社会环境的积极影响,使其与思政教形成正相关关系,实现两者的相互强化;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抑制和克服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削弱其与思政教的负相关关系,使思政教排除干扰,健康运行。②动态性:a.环境的各个要素及其互动关系始终处于变化运动中;b.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推动思政教环境发生变化。

③特定性:思政教活动是在具体环境里进行的,思政教总是在受到政治、经济、文化影响的一定的家庭环境、社区环境、学校环境、工作组织环境中进行的,受教育者的思品也更多地受到这些具体环境的影响与制约。只有从环境的特定性出发认识和把握教育对象的思想行为特点,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工作。

④可创性:人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改变和创造环境,是思政教环境区别于一般社会环境的重要特征之一。a.思政教环境可强化或者减弱环境的某些影响。b.思政教可以积极主动地营造小环境。

思政教环境按照覆盖范围可分为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

宏观环境的定义:是指对思政教总体活动及全体社会成员发生影响的因素。包括……….微观环境的定义:是指对思政教活动和教育对象产生直接影响的具体环境因素。包括………

3.宏观环境对思政教的影响及优化 4.微观环境对思政教的影响及优化

第六章思政教过程及其规律

1.思品的定义:是人们在一定思想指导下,在行为中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特点、思想倾向和行为习惯的总和。

思品是一个多要素的综合系统,其构成要素十分复杂,需要对其结构进行认真分析。

思品结构是一个以世界观为核心,由心理、思想和行为三个子系统及其具体要素按一定的方式构成的、具有稳定倾向性的多维立体结构。

①心理子系统包括认识、情感、意志、信念等因素。人的思品是在一定心理因素基础上形成的。

a.心理因素是人的思品形成的发端。b.心理因素是人的思品形成的条件。C.心理因素是人的思品形成发展的动力。

②思想子系统包含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政治观等。在思品结构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a.思想因素是思品的社会内容。(思想与社会关系的关系)b.思想因素是思品的核心要素。(思想观念制约着心理,决定人的心理的方向和内容,同时又支配着人的行为;思想是联接人的心理和行为的纽带。)c.思想因素决定着思品的性质和方向。(思品的主要内容—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政治观等都不是抽象的,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时代性,从总体上决定人的思品的性质、面貌和发展方向。)

③行为是人的思品的外显形式。a.行为是人的思品的外在标志。(综合地反映其思品的全貌。)b.行为习惯是人的思品的客观内容。(个人的个别行为具有一定偶然性,不一定反映其思品全貌;但一定的行为持续不断反复进行,就会成为习惯,而习惯就就集中地表现出一个人的思品全貌。思品最终要落实到行为习惯上,行为习惯是思品的客观内容。C.培育良好的思品行为及其习惯是思政教的归宿。(必须将人的品德行为的引导、行为习惯的培养纳入思政教过程中。)三者之间的联系。

2.人的思品形成发展规律概括为:人的思品是在主体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在客观外部环境的影响与主观内部因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和主体内在思想矛盾运动转化的过程中产生、发展和变化的。

①人的思品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主客体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的产物。

a.人的思品既非与生俱来,也并非环境因素在个体身上的消极反应,而是在主体实践的过程中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b.外部环境因素虽然对个体思品的形成与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但受教育者并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外部环境影响的个体,而是作为能动体在与外部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接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c.不同的个体在面对环境影响时发挥着不同的能动作用。因而不同个体的思品会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水平甚至不同的方向发展的情形。

d.外在环境因素对主体是否产生影响,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关键不在于环境因素本身,而在于接受者本身的主体因素,在于主体对环境因素的选择、吸收状况,在于主体因素与客体因素之间的平衡和协调状况。

e.在人的思品形成发展的过程中,主客体因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协调是在主体社会实践基础上实现的。

②人的思品是主体内在思想矛盾运动转化的结果。

a.主体内在的知、情、意、信、行诸因素在发展方向上由不一致到渐趋一致,在发展水平上由不平衡到基本平衡的矛盾运动。(一般情况下相互协调,但由于外部环境因素和主体内在心理因素的复杂性,其并不完全一致和平衡,矛盾,知行脱节、情理冲突,教育者的责任,正确处理矛盾,变化,向高水平发展)。

b.主体当前对一定社会要求的反映同原有思品状态之间的矛盾运动。内部品德环境(原有的思品状态),外部影响→主体通过活动和交往接受外部影响→思想矛盾运动→形成内部品德环境。

3.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内涵: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思品要求和受教育者思品形成发展规律,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促使受教育者产生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以形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思品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实质是促使受教育者将一定社会的思想观念、价值观点、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思品。(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义相区分)。

4.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介体(3)P137

联系思政教的范畴和第七章的内容

5.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矛盾

①思政教过程的基本矛盾(根本矛盾):一定社会的思品要求与受教育者的思品水平之间的矛盾。

思政教过程的基本矛盾通过一系列具体矛盾表现出来(表现为许多具体的矛盾形态)。

②思政教过程的具体矛盾:

(1)思政教育者与社会要求之间的矛盾

a.教育者由于自身思想水平、认识能力、思维方式与实践经验等因素不能全面完整地把握社会要求,有时甚至在无意识中曲解社会要求。(通过个汇总途径提高思政教育者的理论水平和认识能力,不断更新观念,使他们能全面准确地把握社会要求。)

b.少数教育者内心并不真正认同教育要求,仅仅是出于职业要求而例行公事地开展教育活动。(提高思政教育者的思政觉悟,使他们更好地认同社会要求。)(2)思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

a.是人格引发的矛盾b.人际关系处理不当引起的矛盾c.行为方式不同、个性的差异。(提高思政教育者的人格修养,帮助其改善教育方法。)(3)受教育者的思想行为与社会要求之间的矛盾 a.受教育者的发展需求与社会要求之间的不一致。b.受教育者个体经验与社会要求之间的矛盾

c.教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完成这些要求的实际可能性之间的不一致。(4)社会环境与思政教的客观要求之间的矛盾

(5)受教育者内在精神世界发展的需要与满足需要的方式(条件)之间的矛盾 6.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

(1)教育要求与受教育者思品发展之间保持适度张力的规律 张力:在思政教活动中,教育要求与受教育者思品之间应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关系,即教育者所提出的教育要求要适当超越受教育者目前的思品基础,有提升其思品水平的可能,同时这一超越又不能高到受教育者经过努力也难以达到的高度。这是由思政教培养人的根本性质所决定的。(2)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是揭示两者之间的联系及其互动趋势的规律。联系教育者的客体性与受教育者的主体性。(3)协调与控制各种影响因素使之同向发挥作用的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着两大方面因素的影响:a.教育者所施加的自觉影响;b.社会环境因素的自发影响。

注意抑制和消除社会环境因素的消极影响,利用并强化其积极影响,使之与思政教主体的自觉影响协调统一起来,从而形成良好的思政教氛围,促使受教育者的思品向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

篇2: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功能

学习这一章,主要是把握我军政治工作在军队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治工作仍然是我军的生命线,提高对我军政治工作的认识,增强开展政治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这一章主要讲三个问题:

一、政治工作是我军生命线科学论断的提出及其含义;

二、军队政治工作的重要地位;

三、军队政治工作的服务保证作用。

一、政治工作是我军生命线科学论断的提出及其含义

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这是我们党和军队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军队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一个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结论,是对我军政治工作地位和作用的形象比喻和科学概括。

政治工作是我军生命线的思想,早在1929年12月《古田会议决议》中就已经提出。《决议》开宗明义指出:“红军第四军的共产党内存在着各种非无产阶级的思想,这对于执行党的正确路线,妨碍极大。若不彻底纠正,则中国伟大革命斗争给予红军第四军的任务,是必然担负不起来的。”这就从根本上指出了政治工作对于完成红军任务的重要性。1934年2月,在江西瑞金召开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次全国政治工作会议上,最早明确提出“生命线”这一论断。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在会议开幕词中说:“政治工作是我们红军的生命线。”军委主席朱德和苏区中央局书记周恩来,在这次大会的报告中,也充分肯定和阐述了这一论断,并强调这是党中央早已明确了的思想。从此,“生命线”的论断开始为全党全军所接受。

1937年7月,彭德怀在红军党的高级干部会议上作的《关于红军改编的意义和今后工作报告大纲》中指出:“要保障与加强政治工作传统,政治工作是红军的生命线”。1938年月1日,周恩来在《抗战军队的政治工作》中,科学地阐述了“革命的政治工作是民族革命的生命线”,“以革命主义为基础的革命政治工作是一切革命军队的生命线与灵魂!” 1944年毛泽东在修改谭政为西北局高级干部会议准备的《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中,亲笔增写了一段:“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的政治工作是革命军队的生命线”,并强调,“我们认为政治工作是我们军队的生命线,无此则不是真正的革命军队。”我们党和军队不仅在总结实践经验中不断深化对“生命线”思想的认识,而且重视从法规上确立这一思想对军队建设的指导作用,1938年底,八路军总部颁发的《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政治工作暂行条例(草案)》,把“政治工作是革命军队中的生命线”的论断载入其中。从此,我军历次颁布的《政治工作条例》都有了政治工作是我军生命线的原则规定。

建国以后,我军进入建设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的新的历史阶段。政治工作一如既往地受到党的高度重视。1954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草案)》送党中央审改时,毛泽东亲笔加上“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的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的提法。1955年,毛泽东在为《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这本书的一篇文章所加的按语中,把“生命线”的论断引伸到经济领域,指出:“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在社会经济制度发生根本变革的时期,尤其是这样。”

从50年代后期开始,党的指导思想产生了“左”的失误。特别是林彪、“四人帮”鼓吹“突出政治”,严重破坏了我军政治工作的“生命线”地位和作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政治工作重新走上正确轨道,恢复了“生命线”这一科学论断。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重申了“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生命线”,认为这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强调这是具有长远指导意义的重要思想。1987年《中央军委关于新时期军队政治工作的决定》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在人民解放军中的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通过强有力的政治工作,把进步的政治精神贯注于军队之中,是人民军队区别于其他军队的显著特点之一,是我军的真正优势。”1999年7月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形成的《关于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军队思想政治建设若干问题的决定》强调:“必须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全军各项建设的首位。”“越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越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建设,充分发挥政治工作的生命线作用”。

“生命线”,就其词义而言,是指保证事物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性因素。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这是对我军政治工作地位和作用的形象比喻和科学概括。把政治工作比喻为我军的“生命线”,意在强调政治工作对我军的生命悠关的重要联系。它生动而形象地说明革命的政治工作就象阳光、空气和水是维持人的生命所不可缺少的因素一样,是维系我军政治生命的根本因素。我们把政治工作作为我军的生命线,它的特定含义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把握:

(一)政治工作为保持我军人民军队性质和正确发展方向提供可靠的政治保证。邓小平同志对我军性质问题作过明确的阐述。他指出:“我们这个军队永远是党领导下的军队,永远是国家的捍卫者,永远是社会主义的捍卫者,永远是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我确信,我们的军队能够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性质。这个性质是,党的军队,人民的军队,社会主义国家的军队。”面向新世纪的我军能不能保持人民军队的性质、本色和作风,始终成为党绝对领导下的革命军队,是江泽民同志在新形势下高度关注的两个历史性课题之一。这一课题关系到我军的立军之本,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从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为保持人民军队“不变质”提供可靠保证,是军队政治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所以,政治工作直接关系着我军的政治生命,是保证我军性质不变和方向正确的根本因素。

(二)政治工作为完成军队建设各项任务,打赢未来高技术战争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在和平建设时期,完成好党赋予军队的各项任务,做好军事斗争准备,需要政治工作提供精神动力;在战争条件下,尤其是未来高技术战争条件下,仍然需要政治工作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因为人的因素产生的精神动力永远是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曾有一段精辟的名言: “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因为,武器装备等物的因素毕竟是一种可能的战斗力,离开了人的参与,离开了精神因素的驱动,就不能转化为现实的战斗力。只有当我军广大官兵真正明白“为谁当兵、为谁打仗”的道理,充 2 分认识他们肩负的军队建设各项任务的社会意义,才能自觉为之献身。我军建设和各项任务完成所需的精神动力,是靠先进的政治工作提供的。

(三)政治工作作为我军的生命线,具体体现在“服务”、“保证”之中。政治工作“生命线”的地位作用不是空的,它必须具体化在“服务保证”功能之中。强调政治工作的“服务”和“保证”,实质上就是强调政治工作是我军生命线;政治工作充分发挥了“服务”和“保证”作用,也就真正落实和体现了“生命线”的根本要求,二者是相互依存辨证统一的关系。

二、军队政治工作的重要地位

所谓军队政治工作地位,是指政治工作在军队建设的总体结构和系统中所处的位置。我军政治工作的重要地位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在实现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过程中,政治工作处于直接决定的地位

我军是无产阶级的新型人民军队,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政治工作的生命所在。党的领导对我军来说,是建军之魂,立军之本。

党对军队的领导,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的统一。军队政治工作,是党的工作,是党从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对军队实施领导的基本途径和手段。在政治上,政治工作通过深入开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使党的纲领路线和指示变成广大官兵的自觉行动,使全军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思想上,政治工作通过向官兵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教育,用无产阶级思想占领部队的意识形态阵地。使官兵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性和思想道德上的纯洁性。在组织上,政治工作通过培养选拔德才兼备的优秀干部掌握军队的指挥权,通过加强各级党组织的建设,充分发挥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全军保持高度的集中统一。上述政治工作与党的领导的内在一致性及其对实现党的领导所起的作用,决定着政治工作在实现党对军队绝对领导过程中处于直接决定的地位。

(二)在履行军队根本职能中,政治工作与军事工作、后勤工作和装备技术工作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

军事工作、政治工作、后勤工作和装备技术工作,构成我军的全部工作。它们之间是一个互相依存、密不可分的整体。军事工作、政治工作、后勤工作和装备技术工作,在军队建设中所起的作用和发挥作用的方式虽然各有特点,但在履行军队根本职能的过程中,这四者的地位是缺一不可、同等重要的,没有轻重高低之分。对我军来说,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忽视或贬低其中任何一项,都是十分有害的。

(三)在军队行政关系中,政治工作系统与军事、后勤、装备技术工作系统处于相互平行的地位

由于政治工作同军事工作、后勤工作、装备技术工作是同等重要的,所以这些工作系统之间,在行政上理所当然是相互合作的平行关系。

我军之所以如此强调保持政治工作系统在行政上的独立平行地位,这是由我军政治工作性质决定的。政治工作是党的工作,政治机关是党的工作机关。如把军队中党的工作系统隶属于军队中其他工作系统,就不能也不利于充分发挥政治工作的作用,保证党对军队领导的实施。同军事工作系统、后勤工作系统和装备工作系统不能超越于政治工作系统之上一样,政治工作系统也不能放在军事工作系统、后勤工作系统和装备工作系统之上。四者是平行的关系,共同构成互相依存密不可分的军队建设系统的整体。四者之间应该强调彼此合作,互相尊重,人为地贬低或抬高任何一个方面都是片面的,都会对我军建设造成严重危害。

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适当地位的提法和认识:

关于军队政治工作的适当地位问题,1944年4月的《谭政报告》作了精辟论述。报告指出:“政治工作在任何一部分革命军队中,都应有其适当地位,都应适当地强调它的作用。否则,这个部队的工作就要受到损失。”“对于政治工作地位的过分强调是不对的。但是没有必要的强调,没有必要的地位,也是不对的”。《报告》在这里科学地揭示了军队政治工作适当地位的内涵,即政治工作在军队中占有重要而又不过分的地位。对这个观点目前有两种看法:

一是大多数人认为,适当地位的表述是军队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思想,同时适用于今天。因为从我军政治工作的历史经验来看,对政治工作地位抬高或贬低都是有害的,只有摆在适当地位才是正确的。这个观点的正确性已经受到实践的检验。

二是一些人认为,适当地位的提法弹性太大,含义不明确,用它来表述政治工作的地位不够科学。

认为适当地位是一个科学的表述,主要理由是认为这是一个具有确定含义的模糊概念。本世纪二十年代兴起的模糊逻辑告诉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事物是可以用精确或比较精确的数据来表示和反映的,但也有许多事物和问题是模糊的,比如,高个子的小伙子,究竟多高才是高个子,并没有一个确定的数字。当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无法用具体的精确数据表示某一事物时,就往往使用带模糊色彩的概念来反映,这种模糊概念在特定的条件下,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叫你到一个房子里找一个你不认识的人,人家告诉你,这个人是大眼睛,眉毛比较浓,你很快就能找到。如果人家告诉你,这个人眼睛的两个眼角之间是3厘米,眉毛469根,非常精确,你一定会觉得很难办。

模糊逻辑从方法论的角度告诉人们,并非只有精确性研究才科学,有些问题在理论上分析得头头是道,可是实践起来却寸步难行。有这样一件事,一个老学究按菜谱做菜,看到放少许盐,就不知所措,菜没有做成,反而怪菜谱表述不精确。没有标明放几钱几厘盐。在政治工作的适当地位问题上,我们要明确一个问题,就是政治工作的适当地位就是重要而不过分的地位。

三、军队政治工作的服务保证作用

军队政治工作作用,是指政治工作在整个军队建设中的影响力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军 4 队政治工作作用与军队政治工作地位是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方面,二者相互贯通。政治工作之所以具有重要地位,是因为它发挥着特殊作用;而政治工作作用的充分发挥又必然要求政治工作有相应的地位。地位要通过作用来体现,作用又要求地位来保证。军队政治工作地位和作用的有机统一,反映了政治工作对于军队建设的重要意义。因此,要深刻理解军队政治工作的“生命线”涵义和它的重要地位,还必须具体了解它的作用。

(一)我军政治工作作用的基本内容

如果把政治工作作用的内容作一个概括,就是“服务保证”四个字。完整的表述见政工条例第七条。新时期我军的政治工作必须服务于国家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于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从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和人民军队的性质,保证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军人为目标的军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保证军队内部的团结和军政军民团结,保证军队战斗力的提高和各项任务的完成。1999年全军政工会提出了军队思想政治建设的历史使命。其内容就是“两个提供”:为打赢未来高技术战争,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为保持人民军队的性质、本色和作风提供可靠的政治保证。我军政治工作作用与军队思想政治建设的历史使命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理解军队政治工作的服务保证作用,需要把握以下几点:一是“生命线”与“服务保证”的内在联系。“生命线”的涵义具体表现为“服务保证”作用的发挥;“服务保证”则是“生命线”的体现。把“生命线”与“服务保证”结合起来理解,有利于全面、具体、准确地把握军队政治工作作用的本质。二是“服务保证”既是从国家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整体上强调军队政治工作作用,又是从军队建设的具体人和事中强调政治工作的作用。离开整体和全局上的“服务保证”,具体工作中的“服务保证”必然是盲目的;离开具体工作中的“服务保证”,整体和全局上的“服务保证”必然是空洞的。三是对性质、方向、精神动力上的“服务保证”与对具体任务中的“服务保证”必须紧密结合。一方面,政治工作的服务保证作用不是一般意义上物质性的后勤保障功能,它首先表现为对坚持人民军队性质和正确发展方向的服务保证,表现为提供精神动力的服务保证。这就要求从事政治工作的各级政治机关和广大政治干部必须想全局、抓大事,在事关方向路线和重大原则问题上为党委当好参谋,做好各项政治工作。另一方面,政治工作与党和国家赋予军队的各项任务,与部队的军事行政工作和各项业务工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政治工作必须结合战备、训练、执勤、生产特别是立足与强敌较量的军事斗争准备等各项工作去做,政治工作才算尽到了自己的职责。离开了军队中心工作和各项具体任务,政治工作的服务保证作用就失去意义。

(二)军队政治工作作用的实现途径

军队政治工作作用的实现途径,是指军队政治工作为达到既定目标而发挥其保证作用的道路与方式。实现我军政治工作作用的主要途径有:

1、政治导向

政治导向,是指军队政治工作坚定地站在党性和党的原则立场上,为群众释疑解惑,从 5 政治上指明前进方向。

我军建设处于复杂的内外环境之中。要使军队始终保持无产阶级性质和政治上永远合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是第一位的。而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依靠政治工作来把关导向。

2、思想育人

思想育人,是指通过系统的政治教育和经常性思想工作,把广大官兵培养成“四有”军人,以适应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3、鼓动激励

鼓动激励,是指军队政治工作通过各种手段,激发人的热情,鼓舞人的斗志,振奋人的精神,从而使广大官兵在军事实践活动中取得最佳行为效果。政治工作要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必须通过鼓动激励,使人们的正当要求得到满足,从而转化为积极的精神动力。政治工作的鼓动激励一般可分为目标激励、情感激励、荣誉激励和物质激励等多种类型。我军政治工作的鼓动激励,历来坚持以精神鼓励为主,物质鼓励为辅的原则。

4、组织协调

组织协调,是指军队政治工作将孤立分散的个人和单位,进行科学组合,使其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并在各项活动中,适时调节内外关系,加强团结,使军队内部和内外之间形成合力,以更好地履行军队根本职能。

我军政治工作的组织协调,从本质上说,就是妥善处理军内外各方面关系,包括党军关系,军政关系,军民关系,官兵关系,军队上下级关系,军、政、后、装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友邻部队之间的关系等。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治工作仍然是我军的生命线

如前所述,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这是对我军政治工作地位和作用的科学概括,是被我军建设的实践所证明的科学结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治工作仍然是我军的生命线。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仍然需要政治工作为保持我军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提供政治保证。我军是党领导下的执行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为了使我们的军队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很好地贯彻执行党的政治意志,才开展了政治工作,政治工作是我军性质的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虽然经济关系和人们的思想行为特点发生了变化,我军是党领导的军队,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一性质没有变。因此,政治工作仍然是我军的生命线。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仍然需要政治工作为我军建设和各项任务的完成提供精神动力。军队建设包括物质力量建设和精神力量建设两个方面,精神因素十分重要,所以我军十分重视思想政治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治工作仍然是我军精神力量的重要来源。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和国家赋予军队的各项任务,迫切要求政治工作为其提供服务保证。离开了政治工作,军队建设和各项任务的完成只能是一句空话。

思考题:

1、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治工作仍然是我军的生命线?

2、如何准确理解政治工作在军队建设全局中的重要地位?

篇3: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功能

关键词:隐性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 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 知识经济迅猛发展, 意识形态领域的竞争更加激烈, 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日趋复杂, 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的历史重任也更加艰巨。大学生作为新世纪挑战者, 面临着生活环境与成长环境的巨大反差, 特别是外来文化通过网络等诸多媒介的冲击、渗透带来各种各样西方思潮的影响, 更增加了大学生教育的难度和艰巨性。如何引导大学生在复杂环境中, 树立坚定的政治信念, 找到正确的成长发展道路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然而在应对复杂的环境变化的情况下, 传统的灌输与说教方式的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环境的多变性繁杂性, 而隐性教育在创新德育工作方法的大趋势下将倍受关注, 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拓展了路径, 注入了新活力。

一、隐性教育的内涵

诸多文献对隐性教育的界定角度各异, 有的是相对于显性教育法而言的“非正式”形式教育, 有的以“寓教于乐、寓教于游”等教育载体形式来定义, 还有的是以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要素中“隐藏式的、侧面的、迂回、渗透”等形式的隐性特征为界定。综合其定义应该是, 从教育的心理接受机制挖掘隐性教育的深层内涵, “隐性教育是相对于显性教育而言的, 它是以潜移默化的形式, 对对象客体的思想、行为、情感、心理等发生影响的教育, 如寓教于学、寓教于乐、寓教于管等方式都是隐性教育的重要形式”。

二、隐性教育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一) 隐性教育是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需要。“校园文化是由师生员工在实践中共同创建、信奉、遵循的, 具有学校特色的校园精神、心理状态、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准则等精神成果的总和。”和谐的校园文化可以无时无刻地感染熏陶学生, 它营造出的和谐文化氛围也在潜移默化中发挥着育人的功能。所以, 隐性教育可以加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使校园文化最大程度地发挥育人目的和效果。

(二) 隐性教育是革新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需要。隐性教育可以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思想道德素质, 提供真正符合学生发展的个性需要。我国教育仍处在“应试教育”模式, 偏重“知”, 以“分”论成败, 弱化并削弱德育, 造成了“知”与“行”的脱节。隐性教育在面对新形势、新问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 可以从内容、形式、方法等多方面进行有针对性且具实效性的改革与创新。

(三) 隐性教育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发展需要。“所谓以人为本, 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说, 就是要维护人的尊严和权利、尊重人的价值”。以人为本的教育是传授知识技能, 且以深厚人文关怀手段将人的思想觉悟培养升华到高尚纯粹境界的道德情感熏陶过程。以人为本的教育必须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包括人格、尊严等需求。显性教育模式随着时代发展日益难以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然而, 隐性教育以“润物细无声”方式贯穿于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追求高尚、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的全过程。可以最广泛地调动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既满足了学生发展的需要, 也适应了时代发展的教育需要。

(四) 隐性教育是完善大学生人格的时代需要。当代大学生在肩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践行五位一体发展战略,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重任的过程中, 他们的自我意识、思维、情感与意志诸方面的表现仍有片面和不成熟等表现。在改革进入攻坚克难的新形势下, 大学生必须顺应时代需要, 不断完善人格, 提高自身认识社会、改造社会、造福服务社会的能力, 这是对国家栋梁和未来建设者———大学生们的时代召唤。作为灵丹妙药的隐性教育可以更加贴近大学生的生活, 使大学生在真实的社会实践中得到锻炼, 通过开放的环境让大学生感悟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真谛, 自我觉悟, 自我提升, 自我淬化, 从而逐步实现人格的自我完善。

三、隐性教育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

(一) 隐性教育可以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认知导向能力。大学生的个体品质是不会自发形成的, 需要正确的引导, 单纯通过课堂知识的理论灌输, 仅靠大学生孤立地吸收消化, 很难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持久效果。因此, 课堂教育就必须结合课后实践, 实践内容需要反映关于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 才能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内化成为内在品质。在校园文化与社会大环境的结合下, 花园式的优美校园环境, 学校的图书馆, 学校的历史传统, 校训、校徽、教风、学风、校风等方面, 物质道德文化这些隐形的校园文化, 可以给大学生以暗示与引导, 弥补传统教育中的诸多不足。

(二) 隐性教育可以加强与拓展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渗透能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单靠课堂教育是远远达不到教育目的的, 课堂教育渗透性不强, 难免会引发学生抵触, 而隐性教育在与专业知识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统一下, 使受教育者在参与教育活动的过程中, 通过体验、感受教育载体, 从而增强对教育内容的理解与认同, 既可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 又能让他们心灵在感染与启发下,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实现显性知识内化为自身道德品质。隐性教育为思想政治教育拓展了手段, 也加强了教育的渗透性。

(三) 隐性教育可以增强大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如果受教育者在离开教育者的情况下, 依然可以不断促进自身的发展, 那么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教育就已经取得了成功。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学生自我教育, 自我约束, 实现自我发展的过程, 与自我约束是密不可分的。自我约束能力, 往往是一个人成败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然而, 大学生在学校里受到的规章制度、校规、校级、下达的各种任务、目标等强制性的教育行为以及教育意志往往会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隐性教育可以充分利用拥有的网络、校报、专栏、广播、视频等教育媒介的正能量给学生进行感染式教育, 让大学生在积极进取的校园文化的影响下, 陶冶积极奋进的情操, 自觉克服不良习气, 逐渐形成一种自我约束意识, 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四) 隐性教育可以引导大学生自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求教育者把正确的思想和道德规范传授给广大群众, 更重要的是要人们通过自身的思想矛盾运动, 即自我教育达到正确思想去克服错误思想, 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目的。”教育和自我教育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 教育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外因, 自我教育是促进大学生不断发展的内因。隐性教育能够在教育者明确是非观念, 真、善、美的标准下, 通过隐藏在大学生喜闻乐见活动中的情感感染, 以及审美追求的满足, 培养大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能力, 坚持追求正确的思想言行, 改正抵制错误的思想言行。隐性教育使教育者可以在潜移默化下, 引导大学生自我领悟、自我体验良好的发展方向, 为自我教育营造了一种潜意识, 可以实现教育长久性的意义, 圆满完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神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

四、结语

改革开放之后, 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成就显著, 然而面临新形势下的新情况与新问题, 单纯地依靠显性教育方法, 已然难以满足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需要, 亟需与其他教育方法予以配合。隐性教育法得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 成为显性教育的有力补充。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关系到祖国的未来, 隐性教育法使教育更加贴近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实际, 以及大学生对物质和精神文化的需要, 更加有利于结合各种教育载体与途径, 让大学生树立起坚定的政治立场, 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拥有丰富的理论文化素养, 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参考文献

[1].王苏荪.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2].邱伟光, 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3].张耀灿, 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4].罗建明.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论[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2006

篇4: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功能

一、结合课程特性,突出教学设计,让学生明确知识点的重要地位

上述课标在初中历史课程性质描述中,阐释了初中历史课程的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和综合性等四大特性。而《甲午中日战争》一课的教学目标在于“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拓展国际视野”(思想性),“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人文性),“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使学生逐步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历史和社会进行全面的认识”(综合性)等,这些教学目标因体现历史课程的四大特性而显得相当重要。

在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中,可以根据如下对知识点地位和作用的分析,突出教学设计的理念。《甲午中日战争》这一课是近代列强侵华战争的重要部分。从列强侵华过程看,它上承两次鸦片战争,下启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狂潮、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两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构成了近代列强侵华的主线。从战争的危害性看,它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出现了严重的民族危机。从近代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看,这场战争使得清王朝腐朽不堪的现象彻底暴露无遗,亡国之祸迫在眉睫,也正是这场战争促成了自鸦片战争以来前所未有的民族觉醒。这场战争既是危机也是转机,此后,一个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真正意义上的民主革命出现了。因此,本课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特点,其地位举足轻重。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清楚甲午中日战争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学生不忘国耻,并从中吸取教训,拓宽国际视野,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全面认识历史与社会,是非常必要的。例如:为引导学生明确本课承前启后这一特点,我们可以精心设计导入新课的环节。我们可以用一个“读图明史”的环节来展示前面列强侵华战争的典型图片,让学生回忆这是反映哪一次侵华战争的图片,图片反映了怎样的历史事实。最后教师总结道:这些图片构成了近代列强侵华的主线,它的恶果就是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一步步加深,出现了严重的民族危机。但在危机面前中国人民并没有畏惧和退缩,而是进行了一次次坚苦卓绝的抗击!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自然就会让学生明白了本课承前启后的特点了。

二、理解知识点的功能价值,让学生明确三维目标

《甲午中日战争》这一课的主要知识点是黄海大战和《马关条约》的签订。邓世昌等爱国官兵的英雄事迹和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后《马关条约》的签订,是学生学习本课的重点,这两个知识点蕴涵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历史使命感”“拓宽视野”和“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等丰富的功能价值。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要求,在《甲午中日战争》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中应层层加以落实。我的教学设计如下。

1.通过提前发学案给学生,引导学生自主预习,使学生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史实

例如: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黄海大战、威海卫溃败和台湾人民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英雄事迹等,掌握《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等教材基础知识,实现知识与能力目标。

2.在实现知识与能力目标的基础上,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

例如:针对本课战役繁多的特点,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动画演示战争经过,使学生对本节内容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对于黄海大战这场当时世界上激烈的海战,可以通过播放电影《甲午风云》片断,生动再现这一悲壮的历史场景,也可以让学生讲述邓世昌的英雄事迹,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关于《马关条约》的影响这一重点知识,可以运用比较法、提问法来帮助学生掌握。教学时我先将《南京条约》与《马关条约》的内容一一作比较,然后设计以下几个问题供学生探讨:①割三地给日本,会对中国的军事和经济产生什么影响?②清政府当时的财政收入一年不到九千万两,这两亿两白银怎么还?③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会产生怎样的不良后果?④增辟的通商口岸都在中国最富庶的长江流域,列强究竟有什么企图?通过以上探究学习,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体会到《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地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也空前严重了。通过以上环节的探究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对比、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创设历史情境,层层设疑,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本课学习的较高层次的要求,本课的知识点特别有利于引导学生“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因此,把握好该知识点的功能价值,帮助学生认识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为吞并朝鲜、入侵中国而蓄意挑起的侵略战争,感受以邓世昌等为代表的爱国官兵进行了英勇顽强的反侵略斗争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历史使命感,并认识到清朝腐败无能是中国一次次被动挨打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基础上要为学生确定的主要目标所在。教学过程中,当我播放《甲午风云》的视频剪辑,学生看到在弹尽之时,邓世昌毅然驾着烈火之舰决死相拼,水柱如林的海面上传出他的吼声“我等从军卫国,即使死,也要撞沉吉野!”这一惊心动魄的悲壮场景时,学生心灵受到震撼,一股莫名的爱国情感油然而生,实现了精神的升华。紧接着抛出设问:虽然中国爱国官兵誓死抗争,但中国最终还是战败了,清政府缘何会失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展示以下材料。

材料一1874年,天皇诏令:从即日起,天皇开始撙节内宫开支……天皇不要享受,不要排场,只要海军。1893年,明治天皇又决定此后六年,每年从内库中拿出30万元帑银,用于海军建设。此举再次带动了日本政府议员主动献出四分之一薪俸用作造舰。

材料二光绪大婚庆典(1889年),耗费银子500万两。为迎接慈禧六十大寿(1894年),修建颐和园,挪用海军经费,耗资三千万两白银。

材料三日本……岁添巨舰。中国自十四年(光绪十四年,即1888年)北洋海军开办以后,迄今未添一船,仅能就现有大小二十余艘勤加训练,窃虑后难为继。

通过对这三则材料的对比分析,清王朝的腐朽不堪与日本的励精图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学生自然而然地得出这场战争战败的根本原因在于清王朝自身腐朽的封建统治这样的结论。

最后,我在《夜深沉》的乐曲声中出示丘逢甲像及其诗歌《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从战争的失败中我们得到了什么教训?这对我们今天维护国家安全和加强国防建设有何借鉴意义?这两个问题有助于帮助学生从理论上升华认识,得出“落后就要挨打”“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推进军事现代化”等认识。从历史中汲取教训,以史为鉴,这就是本教学设计的初衷。这样充分利用多媒体和文字资料,通过“看—说—议”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给学生以充分发挥能力的学习空间,既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本课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也都一一实现。

三、理清课程关联结构,挖掘知识点的内涵与外延

《甲午中日战争》是近代列强侵华、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主线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与之相关联的事件主要是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而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理清课程的这些关联结构,并挖掘知识点的内涵与外延,更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历史责任感,树立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理想。

由日本发动的这次侵华战争,导致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进一步遭到破坏,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中华民族奋起反抗帝国主义侵略,是本课知识点的内涵。日本为吞并朝鲜、入侵中国而蓄意挑起的侵略战争,显示出明治维新后日本迅速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在亚洲国家的扩张是其国家利益使然,导致日本一直以来与周边邻国之间存在固有的领土争端等矛盾,这就不难理解日本为什么会搞出钓鱼岛“国有化”的闹剧。我在教学设计中,抛出“钓鱼岛国有化”,为振兴中华,展望未来,21世纪的中日关系应如何才能健康发展等相关问题,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把学习历史和社会热点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学以致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这本身也体现了知识点思想情感教育的内涵。

诚然,知识点内涵与外延挖掘的深度,会影响学生历史学习的课业负担。但教师对知识点的内涵挖掘,对知识要点的讲解,采取提升历史学习效率的方式方法,在教学设计中显得尤其重要。“如果仅从史学角度理解知识点,没有从社会、人生、课程的视野,任何仅有知识点的历史教学都难以发挥历史教育的作用”[2],因此,从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等方面,整体理解知识点的地位和功能,是提升历史教育效度的关键。

注释

[1]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DB/OL].http://wenku.baidu.com/view/02052c00cc175527072208fa.html.

[2]徐赐成.《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教学实施建议[J].中学历史教学,2013(4-5).

篇5: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功能

随着中国国力的迅速崛起及富裕人群的迅速增加,投资者对于财富管理的需求日益加剧,第三方理财行业从无到有,迅速崛起,相比银行、基金、保险、证券、信托等金融机构,第三方理财公司到底在财富管理中扮演何种角色,有什么独特优势呢?

第三方理财是指那些独立的中介理财机构,它们不代表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却能够独立地分析客户的财务状况和理财需求,判断所需投资工具,提供综合性的理财规划服务。第三方理财机构起源于美国、加拿大等西方国家,在中国香港90年代起步,中国大陆2005左右起步,现在处于快速发展期。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第三方理财公司占据财富管理市场份额的60%以上,在台湾、香港等地也占30%左右,而在大陆,这个数据还不到5%。

一、第三方理财公司存在的基础和优势

1.公正和独立

不代表金融机构利益,是客户利益的发言人。而是财务大多数的金融机构,其实是一种推销产品式的服务,不代表基金公司、银行、保险公司和信托的立场,而是站在非常公正的立场上严格地按照客户的实际情况来帮客户分析自身财务状况和理财的需求,通过科学的方式在个人理财方案里配备各种金融工具。因此,公正和独立是第三方理财公司存在的基础。

2.安全可靠

不接触客户的金钱,客户的钱受到严格监管。第三方公司一般不会接触客户的金钱,而是为客户提供理财规划及资产配置服务,客户的钱直接在金融体系中流动,受到监管机构的严格监管,因此客户完全不用担心资金的安全性问题。

3.全面服务

不是推销产品,而是理财规划和资产配置服务。第三方独立理财机构会先对客户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包括的资产状况,投资偏好和财富目标,然后,根据具体情况为客户定制财富管理策略,提供理财产品,实现客户的财富目标。

4.财富管家

不是信息超市,而是精选信息。随着信息的爆发,第三方理财公司会帮助客户从海量的信息中选择适合客户的产品和信息,让客户做到身心、安心和放心。

5.严格风控

不是产品超市,而是精选产品。第三方理财公司,会从市场众多复杂的产品中精选优质

产品,并一般会设立风控委员会,层层筛选,保证产品的合规、合法和安全性,为客户的财富增值保值。

二、第三方理财公司的独特优势

1.为什么选择第三方,而不是选择金融机构

1)产品的中立性:金融机构目前来看,多是以自行开发产品为主,因此自然是以销售自己产品为导向;即使代销产品,也是以公司整体利益为重,而非客户利益为导向; 2)产品的精品化:金融机构服务的是大众客户,因此产品具有大众性,不能做到个性化;第三方机构服务中高端客户为主,因此产品更具特色和个性化;3)服务的个性化:金融机构资产庞大,客户众多,很难提供一对一的服务,第三方机构基本上是一对一的专业服务。

2.如何保证第三方的公信力

1)第三方是服务方,非资金使用方。第三方只是提供客户的财务规划和资产配置服务,客户的钱都是在金融体系内循环;2)第三方是产品的筛选方,而非设计方。第三方只是在海量产品中选择适合客户的产品,并严控风险,而非设计方,保证了独立客观性;3)专业的提供者,而非利益导向者。第三方存在的核心价值是专业服务,而不会向很多机构以“任务、业绩”为导向。

3.第三方公司对客户的核心价值是什么

篇6:论财政法的地位和功能的毕业论文

一、财政法的地位

自国家和财政产生以来,也就同时产生了以法律手段调整财政关系的客观需要。然而,在中国和外国的古代法上,虽有大量的调整财政关系的法律规范,但主要由于当时的财政所依附的国家的专制性质,以及法律体系自身演化的历史局限性,诸法合体的古代法上不可能有财政法的独立地位。

近代的资产阶级革命掀开了财政关系变革的新篇章。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果,是新型的资本主义式的财政关系的确立。然而,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代,财政活动的范围被严格限制在“夜警国家”所要求的狭小区域,财政对行政的附属作用难以突破,所以,确立这种新型财政关系的法律规范主要是集中在宪法和行政法之中。从部门法的定位来看,这一时期的财政法主要属于行政法的范畴。

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以后,随着国家职能的扩张,财政的活动范围也越来越广,财政在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经济景气调整方面的作用也逐渐显现出来。由于财政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日益增强,财政逐渐摆脱对行政的依附,开始具备自己独立的品格,财政的权力性由此凸现。[1]调整财政关系的财政法的性质和职能上也随之而发生变化,财政法的行政法色彩逐渐淡化,而经济法的色彩逐渐增强。

关于财政法地位的理解,前苏联的情况较为特殊。由于当时的经济集中程度非常之高,所有的货币资金往来关系基本上都被纳入财政管辖的范围。除了财政部本身的活动外,经济单位、银行和保险机关之间的经济往来也具有国家财务活动的性质。针对这种情况,有些学者认为,社会主义财政关系与资本主义时期相比已经发生质的飞跃,财政法应当被视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以调整统一的资金货币往来关系。也有的学者认为财政法是“相对独立的部门法”、“行政法的一部分”或者“综合部门法”的观点。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于财政法与行政法的关系、法律体系的结构中是否包括综合部门法等问题上。

从发展过程来看,苏联在列宁领导下制定的第一部宪法的第五章就是预算法,从那时起就开始了社会主义国家预算法的研究;1926年,库特利亚列夫斯基教授的《财政法》一书问世,“走出了第一步”;1928年佐格拉科夫教授的《行政财政法》一书出版,认为财政法是行政法的一部分;经1938-1940年的大讨论,苏联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公布了《苏联社会主义法制体系研究提纲》,指出应按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性质划分不同法律部门,财政法作为一个独立部门法的地位得以确立。[2]

中国建国之后,财政法学研究未能得到充分发展,有关我国法律体系的结构以及财政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问题,尚未得到认真的讨论。改革开放以后,在我国学者自行编撰的第一部《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卷之中,专列了比较详尽的“财政法”词条,并且在体例编排上独立于行政法和经济法,[3] 反映了当时我国法学界占主导地位的观点,依然还受着前苏联法学界的影响。然而,随着经济法学的发展和日益成熟,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几乎所有的经济法学教科书中,财政法都被列为专门的一章;专门的财税法教材也主动将自己归入经济法体系之下;[4]可见,把财政法作为我国经济法学体系中的组成部分,是我国法学界目前的主流观点。

其实,不论是将财政法视为一个独立部门法的前苏联时期,还是将财政法视为经济法体系构成的现代中国,学者们都注意到了财政领域两类不同性质的法律规范。如,前苏联学者认为,“苏联财政部系统中所包括的各种财政信贷机关间的关系,如果不直接与这些机关执行其职能——动员和分配货币资金,拨款,贷款,监督各单位遵守专款专用和节约国家资金的制度——相联系,则建立在国家管理的一般原则上,受行政法的调整……如果财政信贷机关作为一种进行财政活动的机关,作为一种受国家委托征集货币资金,对有关权力机关所批准的发展国民经济、教育和保健事业等措施进行拨款和贷款的机关,那么它们的活动以及因其活动而发生的各种关系,都由财政法调整。”[5] 这说明,行政法在调整财政关系方面还是可以发挥一定作用的。

无独有偶,我国学者在论述财政法的属性时也实事求是地承认它与行政法的联系。如,有学者认为,国家的财政活动可以区分为两个不同的层次:第一层次是作为行政范畴的财政活动,其目的在于满足国家机关活动经费的需要;第二层次是作为经济范畴的财政活动,其目的在于调节社会经济;

两者虽然都涉及经济领域,但后者涉及到经济领域的更深层次。反映到立法上,前者主要是关于国家财政管理机关的设置与职权、财政管理活动的原则、程序和制度,以及财政管理机关与社会组织或公民在一般性收支活动中的权利义务等,而后者所规定的主要是有关国家调节经济的一些财政政策方面的规定。前者是国家进行一般行政管理的法律,属于行政法的范畴,后者是国家调节社会经济的法律,属于经济法的范畴。在现实生活中,这两类法律一般都由国家财政机关负责执行,很难区分哪些规范是经济法性质,哪些规范是行政法性质,也没有必要区分。[6]

的确,随着政府职能的扩展,财政法的形式和内容都在发生变化,原先属于行政法的财政法现在开始具有经济法的色彩。然而这种转变不可能十分彻底,财政法与行政法的联系是不可割断的。我们认为,行政法在财政法中仍然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有关财政职权的分配、财政行为的作出、财政救济的实施等,都必须遵守行政法的一般性规定。

从分类的标准来看,财政法的经济法属性往往不是体现在法律规范的外在形式,而是着眼于其内涵的价值取向和政策意图。这种宏观的政策目标必须借助现有的行政组织、行政行为、行政程序、行政争议处理机制等才能实现其功效。正因为如此,在财政法领域常常可以发现,有些法律规范从形式上看是一种典型的行政法律规范,但它在价值取向上又是服务于某种经济政策目的的。这些财政法律规范既可以称其为经济法律规范,又可以称其为行政法律规范,其“一体两面”的特征十分明显。正因为如此,我们认为,在法律体系中无论将财政法归入经济法或行政法都不是一个妥当的结论。事实上,财政法既属于经济法,又属于行政法,是经济法和行政法交叉综合的产物。

二、财政法的功能

财政法的功能是指财政法在调整财政关系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一种外在功效。从学理上看,因为财政是财政法规范和调整的对象,所以财政法的功能应当区别于财政的职能。但从实践上看,在现代社会中,由于财政关系总是以财政法律关系的形式而存在,因此,财政职能的实现过程与财政法的实施过程在很多方面会出现重合。

在一定程度上,财政法是财政活动的一种外在形式,因此,财政法应当服务于不同历史条件下财政活动的内在需要。由此可以推知,在不同的政治经济体制下,由于财政活动的历史基础不同,财政法的功能也是不一样的。

在奴隶制和封建制社会中,财政的主要职能是获取财政收入,满足以君王为首的统治阶级内部基本的分配需要。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财政纯粹成为君主专制的工具,很难诞生出民主、法治等现代观念。由于财政权被定性为源自君权,因此,财政法的功能也就表现为通过强制手段,保障君权在财政领域的顺利实施。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财政的收入支出职能虽然依旧存在,但财政法的功能却发生了不小的变化。由于政府财政权力来源于人民,因此,财政法的功能主要表现为防范政府滥用财政权力,损害人民的利益。财政民主主义、财政法定主义、财政健全主义、财政平等主义等,都是人民通过法律对政府财政活动提出的要求。尽管在资本决定一切的社会中,“人民”的范围实质上不可能扩展到一般的平民阶层,但是这一时期的财政法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理念上,对中国的财政法治建设都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中国没有经历真正的资本主义时期,在新中国建立之前,财政法也从未发挥过依民主机制规范政府财政权力的作用。新中国建立之后,虽然在经济上消灭了私有制,奠定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但在上层建筑方面,对如何保障人民行使政治经济权利重视不够。财政法理论上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法律保障,但实际上,由于缺乏正常的民主参与和监督机制,保障政府财政权力的运作仍然是首当其冲的。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经济观念的深入人心,民主和法治成为时代的主旋律,财政法的内容和形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总体来说,财政法的功能应当从绝对服务于财政职能,转向对财政权力施加控制,具体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财政权力授予功能

在公共领域,任何权力的存在都会导致支配性的效果,影响到人民的切身利益,因此必须从权力的来源上证明其合法性。根据我国宪法,一切权力来源于人民,任何公共权力的存在必须经过人民的授权。“授权”不是简单的政治口号,而应该是精致的法律程序。从根本上说,由于立法机关是由人民或人民选举的代表组成,法律的制定过程在理论上应当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因此,当法律赋予有关机构一定的`财政权力时,应当视为已取得人民的授权。

财政法的授权功能在财政组织法中可以得到明显佐证。财政组织法的存在,不仅仅限于规范相关财政主体的组织机构,更重要的在于依法授予该主体相应的职权。只有具备财政组织法上的依据,财政机关才能合法拥有财政权力。可以说,现代法治社会中,财政法的授权功能是财政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如果没有财政权力的存在作为前提,财政法的权力规范功能和监督功能都将失去意义。

财政法的授权功能最初表现为就具体事项所作的具体授权,这种消极行政的模式与自由市场经济时期的国家观是相适应的。财政机关只能在具体授权的范围内活动,不能越雷池半步。然而时至今日,随着财政职能的日益扩张,财政所面临的社会关系也越来越复杂,财政法的授权方式也不得不有所调整。如针对财政的经济景气调整职能,财政法不可能预见到未来经济发展的所有情况,具体授权难以有效发挥作用,一般性授权才逐渐被立法机关所承认和接受。

2.财政权力规范功能

财政权力一旦产生,就必须按照法治社会的要求进行规范。财政法的规范功能主要通过财政行为法、财政程序法及财政责任法表现出来。财政行为法一般规定各种财政行为的前置条件、实体标准、程序要求及法律后果,财政程序法则专门规定财政活动的具体程序。至于财政责任法,它是通过负面的法律责任督促财政机关依法履行职责,因而也能起到一种间接的规范作用。

除了规定标准、设置程序、负担责任之外,财政法还可以通过为权力划定边界而起到规范作用。例如,尽管一般性授权在财政法中越来越普遍,但并不意味着财政法对此完全放任不管。最起码的要求是,财政法应当为这种概括性权力设置上限。如果权力本身也是一种职责,那么下限的存在也必不可少。否则,权力就会真正成为不受约束的“利维旦”,对人民的基本权利构成现实的威胁。

当然,受认识水平的限制,规范只能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在某个既定的时点上,权力边界的科学性总是相对而言的。然而,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找到终极真理,而在于确认一种不断追寻真理的机制。只要财政法切实发挥自己规范财政权力的功能,财政法治的目标就会一步一步接近。

3.财政权力监督功能

财政法的规范功能和监督功能在目标上是完全一致的,都是为了防止财政权力的滥用和失范。但在具体方式上,前者主要通过制定行为准则而实现,后者则有意设置一种外在的强制,督促财政机关切实履行职责。

上一篇:华成研发流程培训心得下一篇:给在远方工作父母的一封信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