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必修四第三单元

2024-05-06

政治必修四第三单元(共6篇)

篇1:政治必修四第三单元

必修四第三单元过关检测卷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50分钟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2·南昌模拟)2016年夏季奥运会将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举行,巴西成为了第一个举办奥运会的南美洲国家。奥林匹克运动最根本的宗旨是建立一个和平的更加美好的世界。消除各种歧视和偏见是全世界青年聚集在奥林匹克旗帜下的基本目的。把奥运会首次交给南美举办,无疑是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发展最明智的选择。各国人民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要忘记珍惜和捍卫和平。从哲学上说明()A.事物的发展是曲折的 B.物质对意识的依赖性 C.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

D.规律是客观的,能被人们改变 【答案】C 【解析】A项正确但未体现题干内容,B,D两项本身错误,不选。奥运会首次交给南美举办,能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体现了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

2.(2012·长沙模拟)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9日在南非德班召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大会第17次全体缔约方大会。科学家预测,随着温室效应不断加剧,到本世纪末全球升温范围将在1.1~6.4 ℃之间。更加令人震惊的是,从最新的温室气体排放增加速度来看,地球气候已经开始朝着 6~7 ℃严酷升温发展,大大超出2℃的地球生态警戒线,几乎宣告了生态系统的死刑,世界处在毁灭性的气候混乱状态边缘。这表明:()A.事物的联系具有必然性 B.事物的联系具有偶然性 C.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 D.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 【答案】C 【解析】随着温室效应不断加剧,全球气温升高,地球生态进入警戒线,体现了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故选C。

3.2011年11月11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出席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时强调:中国的发展进步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加速推进的大趋势下,中国的前途与命运同世界的前途与命运联系在一起。这说明()A.联系是客观的,任何具体的联系都是不可改变的 B.整体和部分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C.事物的联系是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创建的

D.联系是无条件的,人们不能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答案】B 【解析】题干主要阐明整体与部分的联系,应选B。4.下边漫画反映的哲理是()

A.矛盾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

B.人生价值的实现以提高自己的知识文化修养为基础 C.只有坚持不断创新才不会有烦恼

D.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 【答案】D 【解析】注意漫画中的文字,其中“无知”和“无忧”是对立统一的,“知识的增加”与“疑惑也在不断增加”是对立统一的,故选D。A的说法错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是实践的观点。B的说法错误,人生价值的实现以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为基础。C的说法错误。

5.没有经历过贫穷的人,永远不会体会到富裕的快乐;没有遭遇过战争的人,永远不会明白和平的可贵。这是说()①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②人要获得快乐必须要经过贫穷和战争 ③矛盾双方具有同一性 ④矛盾双方相互贯通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答案】C 【解析】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的表现,体现了矛盾双方具有同一性,③④入选。①符合题意。②错误。

6.(2012·成都模拟)《红岩》的作者,在一次次查阅有关档案、走访烈士的战友、搜集先烈们感人事迹的基础上,成功塑造了江姐等典型人物形象。这启示我们要()①坚持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法 ②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③坚持主观与客观相统一 ④重视做好量的积累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通过查阅档案、走访、搜集先进事迹等多种方式获取材料,体现了坚持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法,发挥了主观能动性,①②正确。在搜集资料的基础上,成功塑造了江姐等典型人物形象,体现了坚持主观与客观相统一,③正确。一次次查阅资料获取材料体现了重视量的积累,④正确。故选D。

7.若将“腐败”二字拆解开来,就是“广(病)”“人”“寸”“肉(肌体、灵魂)”“贝”“文”6个偏旁部首,将这6个各具含义的字串起来,加以提炼,一句充满哲理的话便跃然纸上——“一文钱的不义之财就可以让人的肌体与灵魂一寸一寸地产生病变,直至腐败。”这句话蕴涵的哲理是()A.量变是质变的前提,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B.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

C.事物的变化发展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D.量变中包含部分质变 【答案】C 【解析】“一文钱的不义之财就可以让人的肌体与灵魂一寸一寸地产生病变,直至腐败”,说明事物的变化发展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故选C。

8.如果把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中,你得到的是一桶污水;如果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中,你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污水和酒的比例并不能决定这桶酒的性质,真正起决定作用的就是那一匙污水。一匙污水坏了一桶酒的原因是()①在一定条件下,矛盾的次要方面有时也能决定事物的性质 ②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可以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 ③事物的联系存在于具体的条件中,并随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④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真正起决定作用的就是那一匙污水,从哲学上说一匙污水坏了一桶酒的原因是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可以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故选②。污水和酒的比例并不能决定这桶酒的性质,说明事物的联系存在于具体的条件中,并随条件的改变而改变,故选③。①观点错误。④与题干无关。

9.(2012·长沙模拟)湖南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两个率先”是在“两个加快”的基础上提出的宏伟目标。“两个加快”即加快建设全面小康、加快建设两型社会。必须推动“两个加快”,才能达到“两个率先”。“两个加快”与“两个率先”的关系从哲学上体现了()A.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 B.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相统一 C.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D.联系与发展的关系 【答案】B 【解析】推动“两个加快”,才能达到“两个率先”,说明“两个加快”是达到“两个率先”的基础和前提,体现了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相统一,故选B。A,C,D与题干无关。

10.(2012·惠州调研)蜗牛慢慢往葡萄藤上爬,被甲壳虫看见了,“喂,树上一颗葡萄也没有,你爬上去干什么?”„„“可是等我爬到了藤上的时候,葡萄就该长出来了。”这则寓言的哲学寓意是()A.坚持同一性与斗争性的统一 B.坚持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C.坚持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D.坚持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答案】C 【解析】蜗牛慢慢往葡萄藤上爬,体现了量变的观点。“可是等我爬到了藤上的时候,葡萄就该长出来了”体现了质变的观点。整个材料告诉我们要坚持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11.(2012·山东济南模拟)“集腋成裘,聚沙成塔”与“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共同蕴涵的哲理是()A.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B.要重视事物的质变

C.量变是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D.要重视量的积累 【答案】D 【解析】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必然引起质变,这就要求我们要重视量的积累。材料中的“集”“聚”“十步”“十驾”“不舍”,都是对这一方法论的具体展示。

12.(2012·安徽合肥调研)现实是历史的延续,不讲继承,搞历史虚无主义,发展就失去前提和基础,民族的长处和特征就难以保持。现实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段,不讲发展,不研究与时代结合,传统文化就失去生机,也不可能很好地继承。上述观点表明传承民族文化就要()①对其坚持肯定与否定、克服与保留的统一的态度 ②维护其纯洁性,防止受西方文化的影响 ③通过发展创新维系其旺盛生命力

④对其进行“扬弃”,批判和克服其糟粕,弘扬和发展其精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题通过对传承民族文化的做法考查辩证否定观的运用。②错误,完全否认西方文化的作用,割裂中西方文化之间的联系,是形而上学否定观的表现,故排除。①③④从不同角度体现了对民族文化进行“扬弃”的具体要求,均入选。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52分)13.材料一:贝尔是法国的著名作家。一次,法国一家报纸举办智力竞赛,题目是:“如果法国的博物馆卢浮宫失火,情况只允许抢救一幅画,你会抢救哪一幅?”在成千上万的答案中,贝尔以最佳答案得了金奖。他的答案是:“抢救离窗口最近的。”因为,成功的最佳目标不是最有价值的那一个,而是最有可能实现的那一个。

(1)请你依据所学《生活与哲学》知识,说明贝尔的答案好在哪儿?(12分)材料二:飞天梦想、千年夙愿。经过几代航天科研人员努力和奋斗,中国航天的传奇还在续写: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实行“三步走战略”:第一步是发射无人和载人飞船,而第一步的任务已经完成;第二步是继续突破载人航天的基本技术,发射“神六”“神七”标志着中国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二步计划;第三步是建立永久性的空间试验室。作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中第二步的重要一环,2011年9月29日升空的天宫一号和将于11月升空的“神八”则要首度验证中国人自己的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由于中国航天人根据我国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和掌握探索太空前沿技术,目前我国航天事业稳步发展前进,基本上没有走弯路。

(2)结合材料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分析我国航天事业所取得的成就。(12分)【答案】(1)①物质决定意识,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贝尔的答案不是从美好的主观愿望出发,而是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的可以实现的选择。(4分)②用联系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贝尔没有单纯从艺术品的价值考虑,而是全面看问题,联系客观条件作出选择。(4分)③事物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般情况下,要保存一件艺术品,会考虑选择价值较大的。但在火灾的具体情况下,贝尔选择的不是最有价值的艺术晶,而是能够抢救出来的艺术品,做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4分)(2)①发展具有普遍性,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每一步都推动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4分)②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中国航天人本着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遵循航天工程发展的客观规律,积极探索和掌握探索太空前沿技术和核心技术,使我国航天事业稳步发展前进。(4分)③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经过几代航天科研人员的努力,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中第二步正在实施完善,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是从无人到载人再到空间站的建立,每一步都是经过从量变到质变,再由新的量变到新的质变的过程,不断前进。(4分)14.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转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创立于1998年11月的腾讯公司,曾经举步维艰。马化腾带领他的团队四处寻求出路。“高交会”及时为企业发展解困,为“小企鹅”插上腾飞的翅膀。同时,公司紧盯市场,通过革新技术,让QQ登录手机等无线即时通讯设备,拓展QQ的生存空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2009年,公司市值突破400亿美元,2011年总市值达500亿美元,成为市值全球排名第三的互联网公司。腾讯公司用互联网等先进技术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形成了政府、企业、消费者多赢的局面。

材料二:长期以来,国外动漫一直掌控着我国市场的主要份额,国内动漫产业在夹缝中艰难生存。由广东原创动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品的《喜羊羊与灰太狼》打破了这种格局。该动漫片自播出以来,已产生了4亿元左右的经济效益;“喜羊羊”身后的产业链也是枝繁叶茂,衍生品的种类从图书、玩具、服装扩展到了文具、日化,乃至食品、手机、QQ等,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喜羊羊”令国内动漫产业喜洋洋。

(1)联系材料一、二,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16分)(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分析腾讯公司是如何进行创新发展的?(12分)【答案】(1)①文化产业本身是重要的经济部门,发展文化产业,可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腾讯公司和广东原创动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通过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出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并催生出众多的产业链,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5分)②文化产业的发展,使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有利于提升我国的文化竞争力,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维护我国的经济安全,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如腾讯公司成为市值全球第三大的互联网公司,广东原创动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打破国外动漫垄断我国市场的局面等。(5分)③文化产业的发展,使社会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提高了全社会的文化消费水平。腾讯公司用互联网等先进技术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喜羊羊”衍生出多种的文化产品,满足了人们的文化消费,有利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6分)(2)①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所以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同时要勇于走曲折的道路。腾讯公司在举步维艰的困境中积极寻找出路,为“小企鹅”插上了腾飞的翅膀。(6分)②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所以要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腾讯公司从创立到抓住“高交会”的机遇,促进自身成长壮大,成为市值全球第三大的互联网公司,实现了质的飞跃。(6分)

篇2:政治必修四第三单元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考点一: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1、唯物辩证法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思想方法。

2、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又一个总特征。

考点二: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1、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

2、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3、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提供了一个理解现存事物“自己运动”的钥匙。

4、认识世界就是认识矛盾,改造世界就是解决矛盾。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考点三: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1、联系的含义: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联系的普遍性

(1)含义: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2)表现:每一事物内部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注意:并非任意两个事物都是有联系的,联系是具体、有条件的。

(3)方法论:这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

3、联系的客观性:

(1)含义: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体现: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事物的联系可以分为自在事物联系和认为事物联系。它们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3)方法论要求:

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4、联系的多样性:

⑴原因: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2)表现: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等。

(3)方法论: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我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联系,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联系;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总之,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考点四: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1、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1)整体和部分的区别

①含义不同。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

②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不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2)整体和部分的联系

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①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 1

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②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2、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的意义

①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②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注意:整体和部分的功能不同。①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②当部分以有序、优化的结构构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会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③当部分以无序、欠佳的结构构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会小于各部分功能的之和。

考点五:系统优化的方法

1、系统的含义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

2、基本特征:

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3、方法论:

(1)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重系统内部的结构的优化趋向。

(2)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法来认识事物。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最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的认识。注意: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但整体和部分与系统和要素并不完全一样。

第八课唯物辩证的发展观

考点一:发展的概念

1、发展的普遍性

(1)自然界是发展的。自然界总是处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运动过程中。从机械运动到物理运动、化学运动,再到生物运动,整个自然界经历了一个从无机物到有机物,从无生命物质到有生命物质,从生命物质到人的漫长的前进和上升过程。

(2)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类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有些国家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人类还将进入到共产主义社会,而共产主义社会仍将继续发展。

(3)人的认识是发展的。每个人的知识积累都经历着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过程,对事物的认识也都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

2、发展的实质: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发展的普遍性原理: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3、方法论: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注意:①事物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引起事物的变化,推动事物的发展。

②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但并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

考点二: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1)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最根本原因);它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产生,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腐朽的东西,汲取了其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因而,具有旧事物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2)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因此,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2、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1)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

(2)新事物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

(3)旧事物在开始时往往比较强大,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因此,新事物的战胜旧事物必然经历一个漫长和曲折的过程。

总之,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

3、方法论要求:我们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幼芽,促使其成长壮大,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和考验。

考点三: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状态

1、量变和质变的含义

(1)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

(2)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3)质变是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2、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① 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②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③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3、方法论要求:①重视量的积累。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客观事物质变创造条件。

②要抓住时机,促成飞跃。在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③坚持适度原则。当需要保持事物性质稳定时,就必须把量变控制在一定的限度之内,即坚持适度的原则。

④错误倾向。拔苗助长,急于求成或优柔寡断、缺乏信心,都是不可取的。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考点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1、矛盾的含义和基本属性

(1)含义: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注意: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矛盾,矛盾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基本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是同一性,它们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

2、矛盾的同一性

(1)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2)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矛盾的斗争性

(1)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

(2)矛盾的斗争性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4、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联系

(1)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2)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

(3)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考点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1、矛盾的普遍性

(1)原理: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时时有矛盾。

(2)方法论: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都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2、矛盾的特殊性

(1)含义: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2)具体表现:①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质。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形成了事物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

③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分)、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分)也各有其特殊性。

(3)方法论要求: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1)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

(3)由于事物范围的及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特殊性。反之,在一定场合是特殊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普遍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场合可以相互转化)

4、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

(2)从中国国情出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不断实践的过程,是一个以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为指导,努力探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特殊规律的过程,它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考点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

(1)含义: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是次要矛盾。

(2)联系: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1)含义:不论是主要矛盾还是次要矛盾,每一矛盾中的两个方面的力量又是不平衡的。其中,必有一方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2)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一定的影响。

(3)联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的方法论

(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认识方法。

(2)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3)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主流。

(4)反对错误倾向: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而不是均衡论;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而不是一点论。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考点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含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2、地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3、原因:

(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只有从实际出发,具体的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把不同性质的事物区别开来。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只有对具体问题做具体分析,把握事物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

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考点一:辩证的否定观

1、辨证否定

(1)辨证否定的内涵。辨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2)辨证否定的特点。①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②辩证的否定的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它总要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3)辩证否定的实质。辩证的否定,既不是简单的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的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辩证的否定实质就是“扬弃”。

(4)辨证否定的意义。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因此,我们要尊重书本,尊重权威,又不能迷信书本和权威,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2、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形而上学的否定观的基本特征是“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考点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

1、依据

世界永远处在不停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任何事物对于它发生的那个时代和那些条件说来,都有它存在的理由;但是对它自己内部逐渐发展起来的新的、更高的条件来说,它就变成过时的和没有存在的理由了;它不得不让位于更高的阶段,而这个更高的阶段也有走向衰落和灭亡。

2、内涵

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3、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关系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实践的突破,要创新就要有批判和发展。

4、方法论要求

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这是我们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

考点三:创新的社会作用

1、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创新对科技的意义: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要坚持创新,勇于创新。“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科学技术的每一进步都是通过创新实现的。

(2)科技创新对生活的影响: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人类社会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创新更新了人们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开辟出更广阔的劳动对象,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1)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先导。

(2)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

3、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1)创新推动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思维方式的变化,归根到底是由人的实践方式决定的。不同的实践活动决定着思维活动的不同性质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内容。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和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创新,在推动科技发展的同时,也使得人类认识的对象和范围日趋广阔,使得人类思维的性质和水平不断更新和提高。

(2)人类文化的发展是通过创新实现的。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是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继承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从而形成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篇3:政治必修四第三单元

【复习旧课】

师问:矛盾特殊性原理的内容是什么?学生回答 (略) 。设计意图:巩固知识, 承上启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视频短片“王家岭矿透水事故救援现场”。 (旁白:2010年3月28日, 我省乡宁县王家岭发生特大透水事故。在井下被困八天八夜后, 第一名矿工被成功营救出井, 人们看到了希望!国家安监总局局长骆琳亲临现场, 指挥救援:“只要有一丝希望, 就要尽百分努力。”党中央给受难矿工带来温暖与问候。全体医护人员不舍昼夜, 忘我抢救, 生命高于一切!紧握双手, 传递力量!全体武警官兵齐心协力、众志成城, 不放弃每一个救援机会。更多的矿工被营救出井, 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学生活动:学生观看、思考, 试分析:这段视频说明什么哲学观点?

设计意图:以视频短片“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学生通过分析, 运用上节课的“矛盾特殊性”原理加以说明。从而导出其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学习新课】

教师活动:教师在学生自学提纲的基础上进行板书。

1.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依据:矛盾特殊性原理)

⑴含义;⑵地位;⑶意义。

教师提出:请同学们阅读教材, 解决以上3个问题。

学生活动: (学生上台展示自学提纲)

学生自主学习, 识记知识点。掌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含义、地位、意义。

设计意图:由于本课的三个知识点在理解上没有大的困难, 主要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加以掌握。

教师活动: (多媒体展示)

如果问下雨是好事还是坏事, 很难做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 应当给出确定的条件。对于卖雨伞的人来说, 就是好事;对于卖纸扇的人来说, 就是坏事。

学生活动: (课堂探究)

(1) 上述材料包含了什么哲学道理? (2) 你在生活中是如何分析具体问题的?

设计意图:对教材的探究题进行修改, 使其更贴近生活。让学生在讨论中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原则运用于生活实际, 指导实践, 突出重点。

教师活动: (归纳)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 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过渡) 矛盾的特殊性告诉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王家岭矿透水事故救援工作之所以取得重大进展是由许多因素造成的, 其中政府领导开展科学有效的救援尤其重要。具体分析救援工作涉及多个矛盾, 如:通风、抽水、后勤、医疗等。它们同等重要吗?不是, 而是有主次之分, 这就是我们接下来学习的内容。

教师活动:教师在学生自学提纲的基础上进行板书。 (略)

2.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依据)

(1) 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2) 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

学生活动: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 掌握结构、突出重点。掌握概念、分析原理与方法论。

设计意图:自主学习是合作学习的基础, 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把握教材结构。

学生活动: (课堂探究) (多媒体展示)

如果由同学们负责指挥救援工作, 需要安排通风、抽水、后勤、宣传、医疗、善后处理等工作, 请你说明。

(1) 应以哪一项工作为重点? (2) 其他工作能忽视吗? (3) 作为重点的工作是不是始终不变呢?

设计意图:从学生最关心的当前发生的事件出发进行分析, 贴近学生、贴近生活, 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知识, 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教师活动: (归纳) (多媒体展示) (1)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含义:

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次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2)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教师活动: (过渡) 复杂事物的矛盾有主次之分, 一个矛盾有两个方面, 这两个方面的地位和作用也是不同的。

学生活动: (课堂探究) (多媒体展示)

2010年3月28日, 山西王家岭煤矿发生特大透水事故。事故发生时, 被困职工有153人。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 经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115人获救, 37人遇难。你如何评价王家岭矿透水事故救援工作?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王家岭透水事故救援工作进行全面的评价, 既看到救援成绩的一面, 也看到救援问题的一面, 但总体上说救援工作还是成功的, 创造了生命的奇迹。这样既激发起学生课堂讨论的兴趣, 又加深了学生对矛盾主、次方面原理的理解。

教师活动: (归纳) (多媒体展示)

(1) 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含义:

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在一个矛盾中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是指在一个矛盾中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

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2) 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

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 又相互依赖, 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教师活动: (多媒体展示)

请同学们结合以上两道探究题, “如何指挥救援工作”及“对救援工作的评价”, 尝试归纳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区别。

学生活动: (合作学习)

分组讨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区别。

设计意图:运用分析比较法、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法, 分清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的区别, 从而突破难点。

教师活动: (归纳) (多媒体展示)

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区别。

(1) 标志词不同。“中心”“关键”“重点”“重中之重”“突破口”“根本上”“核心”“首位”“突出地位”等属主要矛盾, “主流”“主体”“大多数”“总体上”“性质”“本质”“方向”“形势”等属矛盾的主要方面。

(2) 复杂事物 (多个矛盾) 有主要矛盾, 一个矛盾应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3) 讲发展是主要矛盾, 讲评价或性质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教师活动: (提出问题)

学完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原理, 我们应该把握的方法论是什么?需要把握什么内容?

学生活动:讨论回答。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学习, 得出结论。

教师活动: (归纳) (多媒体)

(1) 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 既要看到主要矛盾, 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 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 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2) 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 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要抓住主流。

(3) 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 必须反对一点论和均衡论。

综上所学内容, “坚持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和“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课堂小结】

教师活动:师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请同学们将本节课的知识结构体系列出。并请一个同学来总结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生活动:学生独立地将本节课的知识结构体系列出。并指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篇4:政治必修四第三单元

首先,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三框题“民主管理”中,表述为:“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际的民主权利,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P23)“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P26)“我国正把它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P26)

其次,第三单元的绪言中表述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第三,第三单元的综合探究中,聚焦人民当家作主,感悟我国的政治制度中,“为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我国建立了一系列政治制度,这些制度中罗列了包括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等在内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而且要求学生说明它是如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以上表述同一问题的三部分的内容编排,有些质疑,现提出来与广大执教者和教材编者商榷。

一、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内容排除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章节之外,是否在一定程度上违背法理内在要求

我国1954年颁布了《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条例》,经多年的实践于1989年修订为《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1987年通过《村民委员会组织法》,2004年修订的《宪法》第111条明确规定:“城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组织”。因此从法理上来看,基层群众自治是在建国后的第一部宪法中就有了相关的规定,并且有专门的子法律作为具体保障。

中国共产党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首次写入党代会报告,与人民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起纳入了中国特色政治制度范畴,确立为我国民主政治的四项制度之一,并把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作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重要内容。而且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基本政治制度。”因此,从党和国家的角度看,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也应该纳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中去。但是教材编写者在第三单元的编写中,有其它的三项制度,唯独缺少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这一基本政治制度。

为此,笔者认为《政治生活必修2》内容的编排有悖法理。将来的教材调整中应该在第三单元的内容中增加以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为主要内容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内容。

二、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内容排除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章节之外,是否打乱了知识内在的逻辑体系

教材第三单元的绪言部分和综合探究部分都明确地提出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一项政治制度,但是教材《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容编排中,安排三课分别为: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六课《我国的政党制度》、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唯独没有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相关内容。教师和学生对于这部分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只能回到教材第一单元的第二课第三目“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中去感悟。

教材第23页的表述中有“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际的民主权利,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教材54页绪言部分的表述有“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同样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在教材的编排中却没有都安排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章节中,笔者认为略显厚此薄彼。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基本政治制度之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容中,没有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相关内容进行解读,略显不够科学。

对此,笔者认为,将来的教材调整中应该在第三单元的内容中增加以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为主要内容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内容,彰显第三单元内容的科学性与完整性。

三、从教学的内在要求来看,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的相关知识应该调整为基层民主自治制度内容,融入第三单元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部分

第一单元第二课的内容主要表述的是公民的政治参与。包括四个目: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其中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都详尽地表述了公民参与的方式与方法,而民主管理仅仅将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的内容归纳出来,这样在正常的教学中很容易让学生理解为公民的政治参与就是只能通过参加这两个基层自治组织才可以。虽然教材上清楚地表述是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方式,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然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中都可以概括出直接和间接参与的方式,只有民主管理中没有明确。而第一课和第三单元的内容都涉及到人大代表的相关内容,这一部分内容如果仔细分析的话,选举人大代表,通过人大代表来行使人民的权利应该是间接参与民主管理的内容,可是这样的表述却没有。因而容易给学生们的理解造成误区,也不利于学生的知识运用。

对此,笔者认为,教材应该对民主管理的内容重新加以调整,将现行教材的民主管理内容归入第三单元的内容,从而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篇5:政治必修四第三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理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作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利用电影主题案例,学习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的同时,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深刻认识到文化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增强民族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教学难点: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电影城里话电影

(以长春电影城为话题,播放视频《变形金刚4》,轻松、自然地导入新课,同时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重难点交代清楚。)

众所周知,长春又叫做“电影之城”,因为长春有一个的文化标志,那就是“长影”,作为影城的孩子,同学们愿意和老师一起来聊聊电影吗?好,那我们这节课就以电影为主题来学习新课,学习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感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作用。(板书)

教师:同学们在课前已经完成了自主学习的内容,大家对教材知识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了。那么我们就回到电影这个话题上来,大家平时看美国电影吗?都看过哪些美国电影?看来同学们平时还是很关注电影的。接下来,老师给大家播放一小段电影视频,同学们在观看之后要谈谈你的感受。

学生:回答感受。教师:这是哪一部电影?

教师:这部电影带给我们的是视觉上的震撼,那同学们在观看欣赏之余,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美国能够制作出“变形金刚”的传奇故事呢?请同学们结合材料一,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

(以长春电影城为话题,播放视频《变形金刚4》,轻松、自然地导入新课,同时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重难点交代清楚。)

众所周知,长春又叫做“电影之城”,因为长春有一个的文化标志,那就是“长影”,作为影城的孩子,同学们愿意和老师一起来聊聊电影吗?好,那我们这节课就以电影为主题来学习新课,学习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感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作用。(板书)

教师:同学们在课前已经完成了自主学习的内容,大家对教材知识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了。那么我们就回到电影这个话题上来,大家平时看美国电影吗?都看过哪些美国电影?看来同学们平时还是很关注电影的。接下来,老师给大家播放一小段电影视频,同学们在观看之后要谈谈你的感受。

学生:回答感受。教师:这是哪一部电影?

教师:这部电影带给我们的是视觉上的震撼,那同学们在观看欣赏之余,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美国能够制作出“变形金刚”的传奇故事呢?请同学们结合材料一,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

活动2【活动】合作探究(有关话题)

学生先提建议,后播放《长影集团—双轮驱动产业升级》,让学生通过视频回答长影集团是如何实现发展的。

教师:?《变形金刚》这部电影的拍摄离不开经济上的投入,同时也离不开政治上的支持,所以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变形金刚》是一部系列电影,从第一部到第三部它接连创造了票房神话,拿变形金刚3为例,它在中国至少卷走了10亿元人民币,全球票房更是突破了十亿美元。同时,这部电影又把美国的价值观念带向全球,接下来同学们再思考:《变形金刚》系列电影的上映对美国的政治﹑经济有什么重要影响呢?同学们结合材料2,再次进行小组讨论。

学生:回答。

教师:大家同意吗?高票房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同时它也把美国的价值观念推向全球,实现美国的政治意图。那么大家能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

教师:也就是说一定的政治经济决定文化,同时文化也对一定的政治经济具有反作用。总结一下,我们大家通过合作讨论,一致得出的结论是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的关系。(板书)写完后放幻灯片,三者中,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同时对政治经济具有反作用。下面同学们把结论简单整理在导学案上。

我们说文化对政治经济具有反作用,那么文化都能促进经济发展吗?请举例回答。

学生:回答。

教师:非常好,有些问题啊,我们往往能够通过举例来论证,文化是具有两重性的,有先进与落后之分,先进的文化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落后的文化则会阻碍经济的发展。那么经济相前发展,文化也一定随之向前发展吗?举例回答。

学生:回答。

教师:经济发达的社会,也存在一些不良的文化现象,所以我们不能说二者是同步的,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和传承性。

《变行金刚》第四部即将上映,值得期待,但我们更加期待的是中国电影能够走向世界,赢得世界影迷的青睐,接下来同学们再次思考,美国电影具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又存在哪些需要我们警惕的问题呢?同学们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

教师:先说说经验吧。(板书)

生:回答。

教师:其实同学们说的这些都体现了文化与经济越来越分不开,就拿科技来说,邓小平就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文化与经济相交融。(板书)再说说我们应该警惕的问题。(板书)

生:回答。

教师:这个问题同学们回答的比较好。某些奉行霸权主义的国家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将自己的价值观念传播出去,这实质上是文化霸权主义。这也体现了文化与政治越来越分不开,与政治相交融。(板书)

我们来总结一下,我们通过合作探究得出的结论是: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交融(板书),与经济相互交融体现为科学技术、劳动者素质、文化产业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作用明显。与政治相互交融,其实不仅体现为国际上某些某家推行文化霸权主义,还体现为国内,公民要参与政治生活,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同学们将结论简单整理在导学案上)

(三)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

教师:当前有一个热词叫做文化软实力,其实每一个国家都很重视自身文化的发展,对于我们中国来说,要想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梦就必须重视文化,但是目前我国文化的发展也面临着挑战,拿电影来讲,面对实力强打的好莱坞电影,你能给长影或中国电影的发展提几条合理化的建议吗?小组讨论一下吧。

教师:哪个小组能和大家分享一下你们小组的观点。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建议)

教师:同学们提这些建议都很好,同学们的思路很清晰,其实大家都是想借助文化产业发展来带动经济的发展,那么我们来看看长影集团是怎样做的呢?长影是怎样做的呢?

学生:回答。

教师:两轮驱动,电影创作和电影产业两轮驱动,也就说通过这两项措施来推动长春经济的发展,从而提升长春的城市竞争力,我们角度再开阔一些,推动文化产业能不能够提升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

学生:可以。

篇6:政治必修四第三单元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结合文中语句和生活实际,对生命进行哲理思考

2.认识生命的本质和意义,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重点:认识生命的本质和意义,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难点:结合生活实际,对生命进行哲理思考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二.有关“热爱生命”话题的文化访谈(我与“蒙田”面对面)

访谈一:走近蒙田,正确认识“生”和“死”

(小组代表提出问题,其他小组同学把自己模拟成蒙田,解答问题)

1.许多人浑浑噩噩、碌碌无为的过日子,请问“蒙田”先生,你是怎样理解“度日”的?

“蒙田”:天色不佳,令人不快的时候,度日就是消磨光阴;风和日丽的时候,我就慢慢的玩赏、领略美好的时光

“蒙田”:坏日子,要飞快的“度”;好日子,要停下来细细品尝

2.一般人认为生命的利用是打法、消磨时光的苦事,你对生命的态度是什么?

“蒙田”:我认为生命是值得称颂、富有乐趣的“蒙田”:我们的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不能虚度此生

3.你是如何看待“死”的?

“蒙田”:生之本质在于死,只有乐于生的人才不感到死之苦恼

“蒙田”:我眼看生命的时光无多,我就愈想增加生命的分量

“蒙田”: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暂,我愈要使之过得丰盈饱满

访谈二:感悟生命,对生命进行哲理思考

(这一环节采用小组代表围绕问题进行访谈,其他小组同学把自己模仿成蒙田,对生命进行哲理思考后作答)

1.学生以四人一小组为单位,就理想前途和生命中的一些困惑进行交流

2.请蒙田帮助,做到乐观的生活,培养热爱生命的意识

问题一:我每天都看书做习题,感到学习压力很大,对前途信心不足请问“蒙田”先生,我该怎么办?

“蒙田”:“我们的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这说明生命是经过漫长的演化而来,是自然的哺育,也是自然的杰作

“蒙田”:“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这说明:关心生活,才能感受生活的乐趣,更好地享受生活同学们只有关爱书本,喜爱学习,培养对书本的兴趣,才能享受到读书学习的快乐你的学习成绩优异了,才能对前途充满信心

问题二:汶川地震发生后,我看到了那么多惨不忍睹的场面,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对死亡产生了恐惧请你为我作一下心灵疏导,让我快乐的生活,好吗?

“蒙田”:“生之本质在于死”,这说明有生就有死,没有死就没有生死亡是生命的另一种形式

“蒙田”:“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亡之苦恼”只有好好享受生活,当面对死亡时才不感到遗憾对于学生来说,就是要抓住大好时光,勤奋学习,不辜负美好光阴

“蒙田”:“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暂我愈要使之过得丰盈饱满”用丰盈饱满的生活使生命相对延长所以,生命虽然脆弱短暂,但同学们可以让它有意义、有价值

“蒙田”:就像奥斯特洛夫斯基说的:“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它可以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正确对待死,就不要碌碌无为,不虚度此生

“蒙田”:这使我想起了汪国真《热爱生命》一诗中的几句话:“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只有热爱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访谈三:深入认识生命的本质,做到热爱生命(深度访谈)

(这一环节采用师访生谈的方式进行,让学生结合实际来深入认识生命的意义和本质,做到热爱生命)

师: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时间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让生命过得充实而有意义,则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古今中外,有许多名人智者能在人生的痛苦和悲悯中,挖掘出生命诗意的本质和快乐的天性

同学们,请联系身边的实际或你了解到的名人热爱生命的故事,谈谈你对生命的深层认识

生: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霍金,患有运动神经细胞病,全身不能动弹,不能说话,但他身残志坚,仅用一只活动的手指敲打着键盘,研究宇宙的奥秘,提出大爆炸、黑洞理论,并写成了举世瞩目的科普著作《时间简史》从他身上,我学到了坚忍执着,我看到了生命耀眼的光芒

生:霍金的故事,让我明白了:人处逆境艰难时不要垂头丧气,不要停下求知探索的脚步,要以从容乐观的心境面对人生,要不懈的追求,要迎难而上

师:如果你生活在贫困中,你将怎样对待生命?

生:这使我想起了音乐家莫扎特的故事有一天寒冷的清晨,一位友人去拜访他,看到莫扎特和他的妻子在翩翩起舞友人莫名其妙,问明原因才知道他们已无钱买炭御寒,就以跳舞取暖在夫妻双方明亮乐观的眼睛中,那位友人一定看到了快乐只要心灵快乐了,即使生活困苦,依然能享受到生命的快乐;只有生命真正的快乐,我们的心灵才能健全美好

生:从莫扎特的故事中,我懂得了他的音乐为什么会那么优美抒情、柔和舒展,他让我体会到了生命的大快乐

师:人生有许多苦恼,有许多打不开的名利僵锁,热爱生命,你应如何看待金钱和名利呢?

生:金钱固然重要,但生命中有许多东西是金钱买不来的,比如母子亲情、同学情谊、男女爱情只有真正热爱生命、不把金钱视为获得幸福的手段,才能真正获得快乐幸福的生活

生:许多人在对名利的追逐中,把自己搞的心力交瘁,以至忘了人生最值得珍惜的亲情、友情和爱情,忘了欣赏路边的野花,忘了观看天上的云卷云舒这样,名利成了束缚自己身心的枷锁,自己也成了人生路途中四处奔走而不知所终的匆匆过客,忽略了生命存在的价值,丧失了生命中闲庭信步的从容

师小结:如果我们对生命能多一些认识,对生命的快乐有一种切身的体会,就会克服艰难险阻,就会抛弃金钱铜臭,远离功名利禄,去除浮躁不安,从而在生命的从容和快乐中感受到生命的真正意义

三.            课外拓展,生华提高

通过对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一定对生命有了深入的理解,请你用精炼的语言表达对生命的感悟

(学生思考后,全班交流)

四.            教师总结

生命是短暂的,也是美好的我们无法延长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把握生命的宽度,让人生更有意义让我们正确对待苦恼和逆境,以乐观的心态去生活;让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去追求生命的真谛,去寻求人生的真善美愿我们每个人都能珍惜时光,热爱生命;愿我们的生命焕发出“丰盈饱满”的旺盛活力

一天傍晚,一个人心烦意乱地走到悬崖边。他觉得生活平淡而无聊,年轻的心不愿再负担人世间的孤独和艰辛。于是,他把脚轻轻凌空一提。忽然,从远处传来一阵独特的声音,他不禁侧耳静听。原来是婴儿的哭声,在这荒山野岭,他能够感到生命依然高高在上。顿时,一种前所未有的激动向他袭来,他一把推开诱他自X的死神,循着啼声和灯光走去。那是他生命里最为惊心动魄的一次闪电。数年后,他的伟大作品如春雨般洒落在俄罗斯及世界各地。他就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家屠格涅夫。

问:是什么使屠格涅夫最终抛弃自X的念头?

(是生命的呼唤,是屠格涅夫心中尚存的热爱生命的信念。)

蒙田(1533——1592),是法国重要的思想家和散文家。他几乎把毕生精力用在对人性种种形态的审视和研究上,撕去一切人为的伪装,揭示人的本来面目。所以,在16世纪的作家中,很少有人像蒙田那样受到现代人的崇敬和接受。

上一篇:初探逻辑真理的基本问题下一篇:消防设备使用培训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