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2024-05-03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精选9篇)

篇1: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请同学在黑板上写出碳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从碳的原子结构可以看出,最外层只有4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既不容易得电子,也不容易失电子。通常状况下,碳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如教材中有宋朝黄庭坚的墨宝,虽历经千年仍不变色。但随温度升高,碳单质的化学活动性大大增强。

1.碳的可燃性

【讲解】木炭与氧气或空气中氧气反应可以生成二氧化碳。煤的主要成份是碳,炉火着得旺时,发生的也是碳与氧气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同时放出大量热供人使用。

当氧气供给不足时,碳燃烧不充分,生成一氧化碳。

2.碳的还原性

【演示】碳和氧化铜的反应。(边实验边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并依据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思考。)

【现象】加热片刻后,黑色物质突然发红光,随后看到红色物质,同时澄清石灰水中冒出一定量气泡,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黑色氧化铜与木炭反应,生成红色的铜和二氧化碳。

【讲解】同样,碳也能与氧化铁反应得到铁和二氧化碳。

早在几千年前中国就掌握了这项技术,可放映用木炭来炼铁。木炭炼铁的录像

【提问】观察上述两个反应,判断是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如果是请指出还原剂是什么?

【小结】碳在上述两个反应中都做还原剂。这两个反应都体现了碳的还原性。

碳不但能还原某些金属氧化物,也能还原某些非金属氧化物。

播放木炭与二氧化碳反应录像

木炭和二氧化碳的反应可以表示为:

这个反应需要吸收热量才能进行。由上述反应可以看出,有的反应过程中放出热量,有的`反应却要吸收热量,说明化学反应总是伴随热量的变化。通常用“-Q”表示吸热反应,“+Q”表示放热反应。如:

【讨论】燃煤炉子中,发生了哪些化学反应。

【小结】

【总结】碳在常温下比较稳定,但随温度升高碳的活动性大大增强,在高温下碳能与很多物质反应。

篇2: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1课时)

一.知识教学点

1.实验室利用金属和酸反应制取氢气的反应原理。2.置换反应。

3.用排水法和向下空气法收集氢气的方法。4.原子团的含义。二.重、难点

1.重点: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原理和基本操作。2.难点:置换反应的理解。三.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

1.使学生掌握实验室利用金属和酸反应制取氢气的反应原理。2.使学生理解置换反应。

3.学习用排水法和向下空气法收集氢气的方法。4.使学生了解原子团的含义。(二)整体感知

本节从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原理入手,通过讨论,确定了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实验装置和收集氢气的方法。完整的阐述了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全过程,对学生来讲是一个完整的实验体系,对学生进行分析推理等思维的发展来说是很好的教材。此外,课本又从几个实验入手归纳总结出了置换反应。这样可以使学生对置换反应、分解反应、化合反应进行对比加深理解。

另外,本节选学部分还介绍了启普发生器。此部分可以由学生在课下阅读,也可以在课上展示,使学生对它的结构、原理、适用范围有较深刻的了解。(三)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前面我们学习了水的组成,知道了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会分解出氢气,那么,它为什么叫做氢气呢?这是因为氢气是在相同条件时,在所有气体中密度最小的气体,也就是说,它是最轻的气体,因此,它的中文名称为氢,其含义为成水元素。早在16世纪,人们就已经发现了这种气体,但是人们并没有把它作为一种新的元素,而把它叫做可燃空气。直到18世纪,拉瓦锡才通过许许多多的实验证明了它是一种新的元素,它形成的单质是氢气。

[讲解]:那么,氢气是如何制取的呢?今天我们就学习氢气的制法。[板书]:一.氢气的制法

[讲解]:在上节课我们看到了电解水可以产生氢气,但是应当注意这种方法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所以成本较高,不适合在工业上大量生产氢气。在工业上,通常利用一些非常廉价的原料来制取氢气,常常是利用天然气或水煤气为原料来制取氢气的。

[板书]:1.工业制法

原料: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CH4)。

水煤气(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CO和氢气H2)。[讲解]:在实验室中是如何制取氢气的呢?这是我们今天要解决的主要内容。

[板书]:2.实验室制法

[讲解]:实验室制取氢气不可能使用电解水的方法,因为这样反应速度慢,产气量少,在实验室中我们一般情况下是利用金属与酸的反应来制取氢气的。

[板书]:(1)反应原理:金属与酸的反应 [实验]:演示实验3-3:锌与硫酸的反应。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讲解实验步骤及操作要求。[观察现象]:产生可燃性气体,反应后的液体蒸干后得到白色固体。[讨论]:气体和白色固体分别是什么?

[小结]:可燃性气体为氢气,反应后的白色固体为硫酸锌。[板书]:实验3-3:锌与硫酸的反应

现象:① 产生可燃性气体。

② 反应后的液体蒸干后得到白色固体。

反应表达式:锌 + 硫酸 → 硫酸锌 + 氢气 Zn + H2SO4 → ZnSO4 + H2

[讲解]:根据刚才实验3-3我们可以知道制取氢气简单的实验装置可以由试管、单孔橡皮塞和导管三部分组成。

[板书]:(2)实验装置:试管、单孔橡皮塞和导管

[提问]:根据生成氢气的状态,密度等,你认为用什么方法收集氢气比较合适?(提示:氢气难溶于水)[总结板书]:(3)收集方法

① 向下排空气法(氢气密度小于空气)② 排水法(氢气难溶于水)

[演示实验]:氢气的制法,并且用两种方法收集。[注意]:充满氢气的容器应盖好并把口向下放置。[教师活动]:组织学生找出制氢气的简易装置的缺点。

[讲解]:有时为了能够不断地得到氢气,并且使用的量较大时,我们利用了另一种实验室常用的仪器叫做启普发生器来制取氢气。

[板书]:(4)启普发生器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50-51页有关内容。[展示]:启普发生器。

[讲解]:我们在制取氢气时除了可以利用锌和硫酸反应外,还可以利用其他金属和酸的反应来制取氢气。

[实验]:镁与硫酸的反应,铁与盐酸的反应。[观察现象]:都产生了氧气。[总结板书]:化学反应表达式:

镁 + 硫酸 → 硫酸镁 + 氢气

Mg + H2SO4 → MgSO4 + H2 铁 + 盐酸 → 氯化亚铁 + 氢气

Fe + HCl → FeCl2 + H2

[提问]:观察制取氢气的三个反应,判断它们属于哪一种反应类型?有什么特点?

[结论]:这三个反应既不属于分解反应,又不属于化合反应,这些反应是一类新的反应类型。

[板书]:二.置换反应

1.反应的特点:

(1)反应物有两种:一种单质,一种化合物。(2)产物也有两种:一种单质,一种化合物。

[师生活动]:根据置换反应的特点,给置换反应下一个定义。[板书]:2.置换反应的定义: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

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讲解]:在硫酸分子中,一个硫原子和四个氧原子结合成的SO4,在反应前后没有变化,我们把硫酸中没有变化的SO4叫做原子团,称为硫酸根。

[板书]:3.原子团:MnO4(高锰酸根)、SO4(硫酸根)、PO4(磷酸根)NO3(硝酸根)、ClO3(氯酸根)、CO3(碳酸棍),OH(氢氧根)、NH4(铵根)等都叫做原子团。

[讲解]:应牢记常用原子团的符号,记忆的方法可以采用韵语记忆: [板书]:原子团,不难记,铵根NH4

酸根先记锰、硫、磷,符号后面添“O4” 酸根再记硝、氯、碳,符号后面添“O3”

[练习]:完成教材第52页第1题。(四)总结、扩展

本节内容我们主要学习了氢气的实验室制法和置换反应,氢气的实验室制法我们应该学会利用反应原理确定反应装置,利用产物特点确定收集方法。并且应掌握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表达式和实验操作。对于置换反应我们应当学会根据反应物的特点和产物的特点判断反应类型。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学习了三个基本反应类型,下面我们对这三个反应类型进行一下总结:

篇3: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一、互动教学目的

1.通过探究活动和交流讨论掌握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 掌握单质碳、CO2、CO的主要性质和重要用途。能简单描述不同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 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 并能举例说明;

2.通过学生实验, 初步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和CO2的原理和方法。通过对实验的分析, 认识CO2和CO的性质, 了解CO2和CO的区别;

3.学习物质有关知识的基本思路 (物质名称—组成元素—化学式—主要性质—主要用途—主要制法—污染及防治) 和方法;

4.了解自然界的氧循环和碳循环以及它们的作用;对CO的污染和防治有清醒的认识。关注温室效应, 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5.积极参与科学探究与实验, 规范自己的一些实验操作行为。

二、互动教学的设计与实现

单质碳、CO2、CO是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几种物质, 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通过学习, 对单质、氧化物有了基本的认识。本单元内容多, 按“物质名称—组成元素—化学式—主要性质—主要用途—主要制法—污染及防治”的基本思路, 学习物质有关理论知识;另外, 本单元内容与生物、物理知识结合紧密:钻石的璀灿夺目、温室效应、CO2在自然界的循环、CO2与健康、植物的光合作用等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通过互动教学让学生扩大视野。通过“活动与探究”, 让学生更深刻掌握原理与方法, 并为后续的学习作铺垫。

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的互动教学设计

金刚石、石墨等碳单质是学生不太熟知的物质, 教材紧密联系生活实际, 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物质和实际经验入手, 叙述金刚石、石墨等碳单质的性质, 很适合学生阅读。例如, 教材从用玻璃刀裁玻璃的事实, 介绍玻璃刀的刀尖上镶有的金刚石小颗粒, 再用玻璃刀能裁开坚硬的玻璃的事实, 引导学生思考联想, 推知金刚石一定很硬, 并介绍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课前让学生做木炭 (或活性碳) 脱色的家庭小实验, 同时让学生思考:你对如何进行科学探究有感性认识吗?你是否在课堂上给其他学生展示你的成果?对于单质碳化学性质的教学, 按“古代字画——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木碳还原氧化铜”的链条认识单质碳化学性质的稳定与活泼。通过演示实验, 引出单质碳有可燃性和还原性。同时在学生的发言中穿插一些资料, 引发学生讨论, 另外准备富有启发性的讨论题, 不失时机地提出引发学生的积极讨论。讨论题应从大处着眼, 小处入手, 贴近生活实际。例如:为什么把木桩埋入地下的部分用火微微烤焦?在工业上为什么焦炭可以冶炼金属?

课题2:《CO2的制取和研究》的互动教学设计

对于氧气的制取, 学生耳熟能详, 但对CO2的制取, 学生了解得并不深入。教师要用问题、实验或影像资料引入课题, 造成悬念, 激发求知欲, 使学生认识到学习CO2制备的有关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课堂上可采用活动与探究的方式来研究实验室制取CO2的装置, 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作CO2。

学生活动:由学生自己完成实验步骤, 观察实验现象并交流。

通过学生交流得出结论:石灰石与HCl反应速度适中;石灰石与H2S04反应难于进行;碳酸钠与酸反应瞬间结束, 不便收集。所以实验室制取CO2选择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

实验过后要学生按要求填写实验室制取CO2的实验报告。

课题3:《CO2和C0》互动教学设计

CO2气体是学生熟悉的物质, 生物课中也学习过, 要注意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创设师生共同讨论、研究的情景, 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节的实验探究活动简单易行, 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做。

对“自然界中的CO2”的教学, 在课前要求学生自己查阅有关CO2、温室效应、人工降雨等资料, 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课堂上要求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自己思考并讨论:有人说大气中CO2气体越多越好, 也有人说大气中CO2气体越少越好, 最好是没有。让学生结合有关CO2的性质和作用, 谈谈自己的看法。实际上, CO2气体在自然界中不断地循环, 并保持一定的含量。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 尽可能地分别答出大气中CO2的产生途径和消耗途径。同时把CO2在自然界中的循环与氧气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进行比较。

为了让学生更直观了解温室效应, 课堂上演示关于温室效应的实验。

[实验探究]:温室效应模拟实验

实验仪器:塑料瓶、玻璃管

实验药品:红墨水、CO2

实验要求:写出简明的实验步骤

分析:CO2吸收太阳的热量使之不散失, 使体系温度升高。设计实验要与普通空气对比, 验证CO2是有温室效应, 此实验是人们研究地球温室效应的基础。

解析:方法一:如图1所示, 取两个完全相同的塑料瓶, 瓶口加塞子, 插入玻璃管 (红墨水封在管中) , 其中一瓶为空气, 另一瓶充入高浓度的CO2, 同时放在阳光中照射。—段时间后, 盛高浓度CO2瓶中的红墨水比另一瓶上升得快, 气体受热膨胀, 证明CO2对太阳光热量的吸收率比空气高。

方法二:如图2所示的两个瓶共用一个玻璃管, 玻璃管中封有一个水滴 (红墨水) , 在阳光下照射, 观察水滴移动情况。

[实验探究]:CO2和水的反应

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干燥的小花, 第一朵小花喷上稀醋酸, 第二朵小花喷上水, 第三朵小花直接放入盛满CO2的集气瓶中, 第四朵小花喷上水后, 再放入盛满CO2的集气瓶中, 观察四朵花的颜色变化。然后将第四朵小花取出小心加热, 观察现象。

实验思考: (1) 用何种方法可使汽水中的CO2多冒出些? (2) 用饮料管向石灰水中吹气有何现象?如何使浑浊消失, 你有哪些办法?

三、评价与建议

本单元的互动教学, 从碳和碳的氧化物入手, 联系生活中的常识, 从学生知道的点滴问题着手, 围绕物质的组成、性质、用途与生产、生活相关等方面展开教学。对于课文中的“交流与讨论”、“活动与探究”、“家庭小实验”, 要求学生参与活动, 并进行交流讨论, 切忌放任自流, 考察学生在活动后参与交流的表现的同时, 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对热心参与这些活动的学生进行鼓励, 对活动不太感兴趣的学生, 不指责、批评, 而是启发和引导。在学生参与互动教学的过程中, 观察学生的积极性和在活动中的种种表现, 引导学生研究一些重要的、与生活生产联系紧密的物质及化学原理。在激发学习兴趣的同时, 培养学生运用知识来解决身边实际问题的能力, 扩大了视野, 培养了人文精神、严谨的科学研究精神与价值观, 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摘要:解决学生的“一听就懂, 一做就错”的问题, 一定要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入手, 教师要克服自身的不足, 要依据学生的心理特征, 依据新课程理念、标准, 经过不懈的努力后, 才能取得成效。

关键词:化学分析培养

在化学教学中, 常听学生说:“老师讲的题目, 我一听就懂, 可到了考试时老是做错。”许多家长也曾就此事与我进行过探讨, 随着教学实践的深入, 我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这些问题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我认为此现象的出现和解决, 要从教师末加水, 得白色沉淀, 上层清液为无色; (2) 过滤, 向白色沉淀中加足量稀HNO3, 白色沉淀不溶解。从实验可判断出, 该粉末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 一定不含有_______________, 可能含有____________。分析解答完本题后, 可以将 (2) 中的“白色沉淀不溶解”换成“白色沉淀部分溶解”或“白色沉淀完全溶解”, 再由学生分析讨论。

要注意的是引导学生进行一定量的练习, 能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并训练解题的熟练程度。但是一定量的练习不等同于题海战术, 因为后者, 会提高不一定, 反而会加重学

摘要:从“活动与探究、交流与讨论、联想与启示、拓宽视野”四个方面开展互动教学, 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运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严谨的科学精神与价值观,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篇4:《单质碳的化学性质》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这节课的内容中,碳的可燃性在《氧气》一节已学习过,本节是在此基础上的扩展和完善;碳的还原性是本节课的新知识,这两部分内容对后来学习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做了很好的铺垫,因此本节内容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标中“课堂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我们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单质碳的化学性质,了解单质碳的用途和还原反应。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学习、讨论交流、动手实验、总结归纳等方式,使学生知道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体会到化学与生活的紧密关系,树立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教材情况的分析,我们确立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重点解析:学好碳的三点化学性质,可以有效地解释一些生活现象,增长生活经验,还可以为接下来即将学习的一氧化碳化学性质做好铺垫。

2.教学难点:碳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

难点解析:碳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生活中主要应用于冶金工业,体现碳的还原性,这部分内容学生甚少接触到,故理解上比较困难。我们将通过分组实验以及学生讨论交流来攻克这个难点。

二、学情分析

化学是九年级刚开设不久的一门学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限,并且“90后”的孩子生活常识都很匮乏,团结协作精神也很欠缺,但是他们思维活跃,善于表现自己,因此教学中应更多地将时间留给学生交流表达,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三、教法分析

教学方法:学案导学法、实验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确定依据:依据新课标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本节课我们主要借助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学习、交流;利用实验教学,突破难点;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顺势而导,巧妙点拨,提高教与学双方的实效性。

四、学法指导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实验操作、合作交流。

确定依据:学生通过上述学习方式自主得出结论,教师鼓励学生主动与他人交流和讨论,提出质疑,互助解答,交流心得,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五、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们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有关“钻石”的视频,并提问钻石的成分是什么?它为什么会“恒久远、永流传”?

设计意图:这样引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能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有化学。

环节二:探求新知

怀着期待的心情,学生开始了本节课的学习。

1.单质碳的稳定性与可燃性

学生阅读教材第110页,并自主完成学案“自主学习”板块内容;随后与小组同学合作交流,解决心中疑惑,最后教师给出答案并做适当点评。

设计意图:学生经过“独学”与“群学”,已经基本掌握前两个基础知识点,再加上教师的及时点评使学生达到灵活运用的效果,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达成了部分知识目标与情感目标。

2.碳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

教师组织学生操作改进后的碳还原氧化铜实验。在等待试管冷却的同时,学生阅读教材第111页的内容,并完成导学案“自主学习三”板块内容,试管冷却后,观察实验现象,随后由学生分析碳还原氧化铜化学方程式,进而加深对还原反应的理解同时得出单质碳具有还原性。

设计意图:分组实验的设计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切感受还原反应“夺氧”的过程,从而突破难点。同时锻炼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增进了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让学生体会到从实践中探求真理的乐趣,情感目标得到升华。

环节三:巩固提升

“挑战自我”环节仿造“砸金蛋”,幻灯片中展示八枚“金蛋”,每一个“金蛋”都链接一道习题,答对便给予适当奖励。教师借此机会鼓励学生,要勇于挑战自我。

设计意图:巩固新知,颇有创意的反馈模式,更能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环节四:盘点收获

由学生谈本节课的体会和收获,教师做适当点评。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我总结的能力,更加凸显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六、板书设计

碳的化学性质

设计意图:本节课板书设计打破传统模式,简单明了,美观大方,重点突出,强烈的视觉冲击使学生记忆深刻。

本节课最大的亮点在于课堂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学重点内容完全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获得,教师只起到穿针引线、帮助学生突破难点的作用。通过合作探究、归纳分析等学习方式锻炼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精神,增强了学生的自信!

(作者单位 黑龙江省农垦建三江管理局前锋农场学校)

编辑 鲁翠红endprint

教材来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第二课时《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这节课的内容中,碳的可燃性在《氧气》一节已学习过,本节是在此基础上的扩展和完善;碳的还原性是本节课的新知识,这两部分内容对后来学习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做了很好的铺垫,因此本节内容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标中“课堂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我们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单质碳的化学性质,了解单质碳的用途和还原反应。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学习、讨论交流、动手实验、总结归纳等方式,使学生知道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体会到化学与生活的紧密关系,树立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教材情况的分析,我们确立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重点解析:学好碳的三点化学性质,可以有效地解释一些生活现象,增长生活经验,还可以为接下来即将学习的一氧化碳化学性质做好铺垫。

2.教学难点:碳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

难点解析:碳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生活中主要应用于冶金工业,体现碳的还原性,这部分内容学生甚少接触到,故理解上比较困难。我们将通过分组实验以及学生讨论交流来攻克这个难点。

二、学情分析

化学是九年级刚开设不久的一门学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限,并且“90后”的孩子生活常识都很匮乏,团结协作精神也很欠缺,但是他们思维活跃,善于表现自己,因此教学中应更多地将时间留给学生交流表达,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三、教法分析

教学方法:学案导学法、实验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确定依据:依据新课标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本节课我们主要借助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学习、交流;利用实验教学,突破难点;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顺势而导,巧妙点拨,提高教与学双方的实效性。

四、学法指导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实验操作、合作交流。

确定依据:学生通过上述学习方式自主得出结论,教师鼓励学生主动与他人交流和讨论,提出质疑,互助解答,交流心得,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五、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们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有关“钻石”的视频,并提问钻石的成分是什么?它为什么会“恒久远、永流传”?

设计意图:这样引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能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有化学。

环节二:探求新知

怀着期待的心情,学生开始了本节课的学习。

1.单质碳的稳定性与可燃性

学生阅读教材第110页,并自主完成学案“自主学习”板块内容;随后与小组同学合作交流,解决心中疑惑,最后教师给出答案并做适当点评。

设计意图:学生经过“独学”与“群学”,已经基本掌握前两个基础知识点,再加上教师的及时点评使学生达到灵活运用的效果,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达成了部分知识目标与情感目标。

2.碳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

教师组织学生操作改进后的碳还原氧化铜实验。在等待试管冷却的同时,学生阅读教材第111页的内容,并完成导学案“自主学习三”板块内容,试管冷却后,观察实验现象,随后由学生分析碳还原氧化铜化学方程式,进而加深对还原反应的理解同时得出单质碳具有还原性。

设计意图:分组实验的设计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切感受还原反应“夺氧”的过程,从而突破难点。同时锻炼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增进了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让学生体会到从实践中探求真理的乐趣,情感目标得到升华。

环节三:巩固提升

“挑战自我”环节仿造“砸金蛋”,幻灯片中展示八枚“金蛋”,每一个“金蛋”都链接一道习题,答对便给予适当奖励。教师借此机会鼓励学生,要勇于挑战自我。

设计意图:巩固新知,颇有创意的反馈模式,更能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环节四:盘点收获

由学生谈本节课的体会和收获,教师做适当点评。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我总结的能力,更加凸显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六、板书设计

碳的化学性质

设计意图:本节课板书设计打破传统模式,简单明了,美观大方,重点突出,强烈的视觉冲击使学生记忆深刻。

本节课最大的亮点在于课堂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学重点内容完全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获得,教师只起到穿针引线、帮助学生突破难点的作用。通过合作探究、归纳分析等学习方式锻炼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精神,增强了学生的自信!

(作者单位 黑龙江省农垦建三江管理局前锋农场学校)

编辑 鲁翠红endprint

教材来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第二课时《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这节课的内容中,碳的可燃性在《氧气》一节已学习过,本节是在此基础上的扩展和完善;碳的还原性是本节课的新知识,这两部分内容对后来学习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做了很好的铺垫,因此本节内容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标中“课堂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我们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单质碳的化学性质,了解单质碳的用途和还原反应。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学习、讨论交流、动手实验、总结归纳等方式,使学生知道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体会到化学与生活的紧密关系,树立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教材情况的分析,我们确立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重点解析:学好碳的三点化学性质,可以有效地解释一些生活现象,增长生活经验,还可以为接下来即将学习的一氧化碳化学性质做好铺垫。

2.教学难点:碳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

难点解析:碳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生活中主要应用于冶金工业,体现碳的还原性,这部分内容学生甚少接触到,故理解上比较困难。我们将通过分组实验以及学生讨论交流来攻克这个难点。

二、学情分析

化学是九年级刚开设不久的一门学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限,并且“90后”的孩子生活常识都很匮乏,团结协作精神也很欠缺,但是他们思维活跃,善于表现自己,因此教学中应更多地将时间留给学生交流表达,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三、教法分析

教学方法:学案导学法、实验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确定依据:依据新课标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本节课我们主要借助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学习、交流;利用实验教学,突破难点;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顺势而导,巧妙点拨,提高教与学双方的实效性。

四、学法指导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实验操作、合作交流。

确定依据:学生通过上述学习方式自主得出结论,教师鼓励学生主动与他人交流和讨论,提出质疑,互助解答,交流心得,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五、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们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有关“钻石”的视频,并提问钻石的成分是什么?它为什么会“恒久远、永流传”?

设计意图:这样引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能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有化学。

环节二:探求新知

怀着期待的心情,学生开始了本节课的学习。

1.单质碳的稳定性与可燃性

学生阅读教材第110页,并自主完成学案“自主学习”板块内容;随后与小组同学合作交流,解决心中疑惑,最后教师给出答案并做适当点评。

设计意图:学生经过“独学”与“群学”,已经基本掌握前两个基础知识点,再加上教师的及时点评使学生达到灵活运用的效果,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达成了部分知识目标与情感目标。

2.碳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

教师组织学生操作改进后的碳还原氧化铜实验。在等待试管冷却的同时,学生阅读教材第111页的内容,并完成导学案“自主学习三”板块内容,试管冷却后,观察实验现象,随后由学生分析碳还原氧化铜化学方程式,进而加深对还原反应的理解同时得出单质碳具有还原性。

设计意图:分组实验的设计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切感受还原反应“夺氧”的过程,从而突破难点。同时锻炼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增进了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让学生体会到从实践中探求真理的乐趣,情感目标得到升华。

环节三:巩固提升

“挑战自我”环节仿造“砸金蛋”,幻灯片中展示八枚“金蛋”,每一个“金蛋”都链接一道习题,答对便给予适当奖励。教师借此机会鼓励学生,要勇于挑战自我。

设计意图:巩固新知,颇有创意的反馈模式,更能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环节四:盘点收获

由学生谈本节课的体会和收获,教师做适当点评。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我总结的能力,更加凸显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六、板书设计

碳的化学性质

设计意图:本节课板书设计打破传统模式,简单明了,美观大方,重点突出,强烈的视觉冲击使学生记忆深刻。

本节课最大的亮点在于课堂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学重点内容完全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获得,教师只起到穿针引线、帮助学生突破难点的作用。通过合作探究、归纳分析等学习方式锻炼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精神,增强了学生的自信!

(作者单位 黑龙江省农垦建三江管理局前锋农场学校)

篇5:第二节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⒈了解单质碳在常温下的化学稳定性和升高温度时化学活动性;

⒉了解碳各种单质物理性质差异虽大却具有相同化学性质;

⒊初步了解化学反应伴随的能量变化;

⒋通过实验和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掌握单质碳可燃性和还原性。

二、教学重点:碳单质的可燃性和还原性。

教学难点:碳单质与氧化铜、二氧化碳发生的化学反应。

三、教学用具:小黑板、投影机。

四、教学过程:

㈠复习导入

在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碳的几种单质,碳的单质有哪一些呢?其中炭黑可用于制造墨水,如我们使用的碳素墨水,用碳素墨水书写的.字长时间不变色,而蓝色墨水易变色?为什么呢?这个原因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关于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㈡揭示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附学习目标:

⒈了解单质碳在常温下的化学稳定性和升高温度时化学活动性;

⒉了解碳各种单质物理性质差异虽大却具有相同化学性质;

⒊初步了解化学反应伴随的能量变化;

⒋通过实验和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掌握单质碳可燃性和还原性。

㈢学生自学、教师巡堂指导

附自学提纲:

⒈我国古代用墨书写的字画,年深日久为什么不变色?

⒉回忆碳在氧气中燃烧现象,是不是碳与氧气反应都生成二氧化碳?

⒊怎样证明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⒋观察实验5-4,说出实验现象,归纳实验结论。

⒌碳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吗?如果能,会生成什么?

⒍没有化学反应热,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

具体做法:

⑴学生根据自学提纲阅读课文,阅读时注意看不懂的内容,并对看不

懂的内容作好标记;

⑵老师巡堂分类指导,同时观察、了解学情;

⑶师生共同研讨自学提纲,对自学知识进行强化。

㈣巩固练习,强化知识

练习:

A.单项选择:

⒈ 北宋黄庭坚用墨书写的字“笔意”二字至今仍完好如初这是因为

( )。

A墨不易褪色 B.碳不溶于水

C.碳有还原性 D.碳在常温下性质稳定

⒉ 某黑色固体加热后变成红色物质,同时生成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

体, 这种黑色固体是( )。

A.氧化硐 B.木炭C.铜、木炭混合物 D.氧化铜木炭混和物

⒊ 碳与氧气化学性质相似之处是( )

①可燃性②还原性 ③氧化性 ④都是单质⑤都难溶于水

A.①②③ B.①② C.③ D.①②③④

B填空:

⒈ 写出由碳生成一氧化碳的两个化学方程式,前者说明碳有

性,后者说明碳具有 性。

⒉ 黑火药由木炭、硫粉、火硝(KNO3)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点燃爆

炸后生成硫化钾、氮气和二氧化碳,写出化学方程式 。

C.选做题:

⒈ 下列变化中单质碳作还原剂的是 ( )。

A. C CO B. C CO2 C. CH4 C D. CO2 CO

⒉ 用木材做桩,常将埋入地下部分烧焦 ,目的是 ( )。

A.烘干木材 B.使木材变更结实 C. 烧死虫子 D. 形成化学性质稳定的炭层

⒊相同质量的碳完全燃烧生成CO2和生成CO所消耗氧气质量的比

为( )。

A. 2 : 1 B. 1 : 2 C. 14 : 11 D. 11 : 14

⒋有A、B、C、D四种单质,通常情况下A、D是无色气体,B为

红色固体,C是灰黑色固体,进行实验:

⑴在D中加热B,生成一种黑色固体物质E。

⑵C与E混合高温下得到B和一种无色气体。

⑶气体A与E加热反应得到B和一种常温下是元色液体物质。

推断A、B、C、D并写出有关反应化学方程式。

㈤小结:

①单质碳在常温下的化学稳定性和升高温度时化学活动性;

②碳各种单质物理性质差异虽大却具有相同化学性质;

③碳单质的可燃性和还原性。

㈥布置作业。

附板书设计:

[1]

篇6:化学教案-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碳单质跟氧化铜、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

3.疑点

怎样证明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4.解决办法

(1)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已经知道的许多事实,结合教材中的插图和阅读材料,启发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思考新的问题,做到温故而知新。

(2)学生阅读教材中的选学内容,启发学生用化学方法证明金刚石和石墨的元素组成,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做好木炭还原氧化铜的演示实验,提出学生应注意观察的问题,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启发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本质上理解木炭的还原性。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具准备

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及药品。

五、学生活动设计

1.学生阅读教材第81页第一段,举例说明碳在常温下稳定这一化学性质。

[目的]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2.练习写出本节所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目的] 巩固元素符号、化学式的写法,掌握化学方程式。

3.学生阅读教材第81页选学材料,分组讨论怎样证明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

[目的]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4.学生观察教师演示[试验5―4],观察实验中所发生的现象,分析讨论在这个化学反应中有什么物质生成。

[目的]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六、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单质碳在常温下稳定,在高温下化学活动性强。

(2)了解金刚石、石墨、无定形碳有着相同的化学性质。

(3)掌握单质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

(4)初步了解化学变化的热理变化。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理解问题的思维能力。

3.德育目标

使学生养成辩证地看待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良好习惯。

(二)整体感知

本节课主要学习碳的化学性质,是对以前学过的`化学用语的运用和巩固通过第一、二节对碳的学习,使对碳这种固态非金属单质所特有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这是学好本章的基础。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复习提问]

(1)碳的单质有哪几种?

(2)金刚石、石墨有哪些物理性质?为什么它们都由碳元素组成却有不同的物理性质?

[引言] 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知道碳的几种单质有不同的物理性质,是由于碳原子排列的不同。因为它们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所以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下面我们学习碳的化学性质。

1.碳在常温下稳定、高温下活泼。

[学生活动]

(1)阅读教材第82页第一段,看插图5

(2)举例说明碳在常温下稳定。

[讲解] 随着温度的升高,碳的活动性大大增强,在高温下,它能和许多物质起反应。

2.碳的化学性质

(1)碳跟氧气的反应。

[复习提问]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什么?

[学生活动] 练习写出碳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讲解] 在氧气或在空气中,当氧气充足时,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如果氧气不充足,则燃烧不充分生成一氧化碳。注意联系生活实际,以燃煤的火炉为例加以说明,并指出这两个反应中有放热现象。

[学生活动] 配平碳不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活动] 阅读教材第83页选学材料,分组讨论:怎样证明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讲解] 将金刚石和石墨分别燃烧,其产物都只有二氧化碳。

(2)碳跟某些氧化物的反应。

[教师活动]

①演示[实验5―4],用木炭还原氧化铜。

②指导学生观察思考:石灰水发生了什么变化?试管里的粉末发生了什么变化?在反应中生成了什么物质?

[学生活动]

①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观察实验,讨论并回答问题。

②练习写出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教师提问] 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反应条件是什么?它属于什么反应类型?

[讲解] 在这个反应中,木炭夺取了氧化铜中的氧生成二氧化碳,木炭是还原剂,具有还原性。氧化铜失去了氧被还原为铜。

[教师提问] 在燃烧很旺的炉火里,添上大量的新煤后,温度为什么会降低?

[讲解]

①下层的煤,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与上层新煤中的碳会反应生成一氧化碳,这个反应是一个吸热反应,因而添加新煤后,炉温会降低。

②碳燃烧时放出热量,碳使二氧化碳还原成一氧化碳要吸收热量。这就是化学反应中的放热或吸热现象。

[学生活动] 讨论如果没有化学反应放出的热能,世界会变成什么样?

[目的意图] 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利用化学反应放出热能的重要性。

(四)总结、扩展

比较碳和氢气的化学性质,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七、布置作业

教材第85页习题1、2、5。

八、板书设计

第二节 碳的化学性质

一、碳在常温下稳定、高温下活泼

二、碳的化学性质

1.碳的可燃性。

点燃

C + O2======== C02(碳充分燃烧)

点燃

2C + O2======== 2C0 (碳不充分燃烧)

2.碳的还原性(用于冶金工业)。

高温

CuO+ C ======== 2Cu +C02 ↑

现象:(1)有红色固体生成。

(2)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高温

CO2+C======= 2C0

三、化学反应中放热或吸热现象

转化

热能──→电能(如火力发电)、动能(如蒸气机)等

四、小结:碳与氢的化学性质比较。

氢气

常温下

化学性质稳定

化学性质稳定

可燃性

点燃

C + O2======== C02

(O2充足)

点燃

2C + O2========== 2C0

(O2不充足)

点燃

2H2 + O2======== 2H2O

还原性

高温

C + CO2======== 2C0

高温

C +2CuO========== 2Cu+C02 ↑

点燃

H2 + CuO======== 2H20

九、教学参考

1.《初中化学教学参考》(第7期)

篇7:单质碳的化学性质练习题

一、教学目的:

C.选做题:

⒈ 下列变化中单质碳作还原剂的是 ( )。

A. C CO B. C CO2 C. CH4 C D. CO2 CO

⒉ 用木材做桩,常将埋入地下部分烧焦 ,目的是 ( )。

A.烘干木材 B.使木材变更结实 C. 烧死虫子 D. 形成化学性质稳定的炭层

⒊相同质量的`碳完全燃烧生成CO2和生成CO所消耗氧气质量的比

为( )。

A. 2 : 1 B. 1 : 2 C. 14 : 11 D. 11 : 14

⒋有A、B、C、D四种单质,通常情况下A、D是无色气体,B为

红色固体,C是灰黑色固体,进行实验:

⑴在D中加热B,生成一种黑色固体物质E。

⑵C与E混合高温下得到B和一种无色气体。

⑶气体A与E加热反应得到B和一种常温下是元色液体物质。

推断A、B、C、D并写出有关反应化学方程式。

小结:

①单质碳在常温下的化学稳定性和升高温度时化学活动性;

②碳各种单质物理性质差异虽大却具有相同化学性质;

③碳单质的可燃性和还原性。

布置作业。

篇8:单质和硫酸、硝酸反应规律总结

浓硫酸有四大特性, 即难挥发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而硝酸则具有易挥发性、易分解性、强氧化性, 当它们与单质反应时, 体现出很多相同的规律和不同点, 对比学习效果更佳.

练习:

1.为除去镀在铝表面的铜镀层, 可选用的试剂是 ( )

(A) 稀硝酸 (B) 浓硝酸

(C) 浓硫酸 (D) 浓盐酸

2.一定量的Cu与1 mol/L的硝酸反应, 如果NO-3的浓度下降0.2 mol/L, 则溶液中

c (H+) 下降 (假定反应前后溶液体积不变)

(A) 0.2 mol/L (B) 0.4 mol/L

(C) 0.6 mol/L (D) 0.8mol/L

3.某单质跟浓硫酸反应时, 0.25 mol完全反应就消耗1 mol, 则单质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是 ( )

(A) +1 (B) +2

(C) +3 (D) +4

4. 38.4克铜和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 随着反应的进行, 硝酸的浓度也在降低, 反应产生的气体颜色也在变浅.当铜反应完毕时, 共收集到气体2.24 L (标准状况) .试求:

(1) 反应中生成硝酸铜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2) 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3) 把收集到气体的集气瓶倒立于盛水的水槽中, 通入多少氧气 (标准状况) 可以使集气瓶充满溶液?

5.使一定质量的Zn与100 mL 18.5 mol/L浓硫酸充分反应, Zn完全溶解, 同时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气体33.6 L, 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至1 L, 测的c (H+) =0.1mol/L, 求气体A中各组分的体积比.

6.19.2 g Cu投入到100 mL 5.0 mol/L的HNO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 再加入20 mL 5.0 mol/L的H2SO4酸, 问溶液中c (Cu2+) 是多少?

答案:

1. (B) 2. (D) 3. (B) 、 (D)

4. (1) 0.6 mol (2) 0.1 mol

(3) 0.672 L

5.1∶4 6. 2.3 mol/L

青岛市城阳区第二中学

篇9: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1.通过观察和实验掌握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

2.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比较、分析能力,培养实验设计能力、操作能力,培养辩证思维能力。

3. 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增进师生情感,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单质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

教学难点:单质碳与二氧化碳、氧化铜发生的化学反应。

一、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看动画吗?

生:喜欢。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动画。(播放动画。)

师:想一想片中的悲剧是怎样发生的?

生1:煤燃烧要消耗氧气,我看到那个人把门窗都关严了,我想,是不透空气,房间里的氧气被消耗完了,那个人没有氧气可呼吸,死了。

生2:可能是煤气中毒。我听说过煤燃烧时产生煤气会使人中毒。

生3:煤炉中的煤在燃烧,就要有氧气,同时要将生成的气体和烟尘排到室外,一定有烟道,因此煤燃烧消耗尽房间里的空气不太可能,所以我也认为是煤气中毒。

二、新课

师:谁分析的对呢?(投影结论:煤气中毒。)

师:同学们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实际上煤的主要成分是碳,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煤燃烧产生煤气你能用化学方程式表达出来吗?

(一生到黑板写,其他同学在本上写,教师巡视。)

师:同学们写得很好,关于碳的燃烧我们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已经学过了,让我们共同回忆一下。

(播放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

师:请写出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一生到黑板写,其他同学在本上写,教师巡视。)

师:这既是氧气的化学性质,也是碳的化学性质。

(板书课题。)

师:这两个化学方程式说明碳具有什么样的化学性质?

生(全体):可燃性。

师:仔细观察这两个化学方程式,从碳与氧气的量的关系上看,什么情况下生成一氧化碳,什么情况下生成二氧化碳?

生4:两个碳原子与一个氧分子结合生成一氧化碳,一个碳原子与一个氧分子结合生成二氧化碳,也就是24份质量的碳与32份质量的氧气反应时生成一氧化碳,12份质量的碳与32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如果氧气的质量相等,需要碳的质量是2倍的关系。

师:你分析得太透彻了,我们习惯于将碳的质量确定为一定值,此时氧气的质量是2倍关系,氧气少则生成一氧化碳,氧气多则生成二氧化碳。笼统地说,是氧气不足或氧气充足。不仅如此,在煤炉里,碳在高温的条件下会与二氧化碳反应,一氧化碳会燃烧。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来完成这两个化学方程式,解释你这样写的原因。

(一生到黑板写,其他同学在本上写,教师巡视。)

生5:碳的氧化物我们只学过也只听说过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这两个反应中,反应物只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生成物也只能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高温或点燃时氧气会参加反应,生成物中不会有氧气,只能是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

师:你写得很正确,说的条理性也很强。在煤炉中我们有时会看到蓝色火焰,实际上就是一氧化碳在燃烧。在一个燃烧得很旺的煤炉里会发生三个化学反应:自下而上分别是碳燃烧、碳与二氧化碳反应、一氧化碳燃烧。

(投影同时显示。)

如果煤炉上层温度过低,不能达到一氧化碳的着火点,一氧化碳就会扩散到空气中发生煤气中毒事件。

师:观察这四个化学方程式,有三个反应是在点燃后会燃烧,从能量的角度看燃烧是什么能转化为什么能?

生1: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生2: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师:他们谁说得对?

生6:内能就是热能,热能又叫内能,他们都对。

师:在化学学科中我们多采用热能这个名词,有热能放出的反应,我们称之为放热反应,燃烧的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再看碳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条件是加热,它需要外界不断地供给热量,否则反应不会发生或停止,我们称之为吸热反应。正是碳燃烧放出的热使碳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放出的热是一种重要能源,人类是怎样利用化学反应放出的热的?

生1:生火、做饭、取暖。

生2:发电、驱动汽车、飞机。

生3:用火箭发射卫星、开动机器。

师:假如没有化学反应放出的热能,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

生1:没有火,吃生饭、不能发电,汽车、飞机不能开,化学反应也不能发生。

生2:人类没有用火的时候也能生存,现在科学这么发达,我们可以利用太阳能。

生3:没有热能,科学也不会这么发达,再说太阳放热也是因为太阳内部正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要是没有化学反应放出的热能,地球将变得漆黑、冰冷,不会有任何生命。

师:同学们的想像力很丰富。我们来单独分析碳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它属于哪种反应类型?

生(全体):化合反应。

师:如何从得氧失氧的角度来分析一下?

生1:碳与二氧化碳反应,碳得到氧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失去氧也生成一氧化碳,所以碳是还原剂,二氧化碳是氧化剂。

生2:化学方程式中的两个一氧化碳可以写成两个一氧化碳相加的形式,由一个碳原子得到一个氧原子生成一个一氧化碳分子,由一个二氧化碳分子失去一个氧原子生成一个一氧化碳分子。碳得氧被氧化是还原剂,二氧化碳失氧被还原是氧化剂,这个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师:你分析的和老师分析的一样(投影演示分析过程)。这说明碳具有什么样的化学性质?

生(全体):还原性。

师:你能联想到碳与我们学过的哪种物质的化学性质相似?

生(全体):氢气。

师:我们来回忆一下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投影装置图),如果用木炭来还原氧化铜,你能猜测一下反应会如何进行吗?请你写出你猜测的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生写出两个化学方程式。)

生3:我想这两个反应也有可能同时发生。

师:谁的观点正确呢?请你设计一套实验装置,用于木炭还原氧化铜,同时验证生成的气体。把你的设计图画在纸上,一会儿请同学到前面来解释你的设计。

生3:这是铁架台、试管里装好木炭和氧化铜的混合物,单孔胶塞将生成的气体导出,这支试管里装澄清的石灰水,这是酒精灯在加热,如果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就证明是二氧化碳,否则就是一氧化碳。

生2:我们的设计跟生3的差不多,只不过导出的气体不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直接

通到酒精灯的火焰上,如果气体燃烧就是一氧化碳,否则酒精灯火焰会变小,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生5:我们把他们俩的结论结合起来,让生成的气体先通过澄清的石灰水,如果生成二氧化碳,石灰水变浑浊,再导出在后面接一个气球,如果生成一氧化碳,气球就会鼓起来。

生7:生3的装置如果生成一氧化碳,从石灰水中出来会使人中毒,要是既生成一氧化碳又生成二氧化碳的话,生5、生2的装置都不行,我的设计跟生3的一样。

师:同学们讨论得很好,我们就按照既能验证是否有二氧化碳,又能验证是否有一氧化碳生成的装置来做实验。不过老师要求将气球改为酒精灯,如果有一氧化碳生成,我们当场处理掉。

(将用到的仪器发到小组。)

师:同学们注意看一下,老师也来完成这个实验,不过,老师用的加热仪器是酒精喷灯,同学们用酒精灯。各组实验的仪器气密性老师都在课前检查过了,请同学们直接来完成实验。(师到生处取木炭与氧化铜的混合物,酒精喷灯点燃后请一位同学到前面观察实验,师到各组巡视指导)请同学们说一说观察到的现象和得到的结论。

生4:我们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右侧点燃的酒精灯没有气体燃烧,说明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不过我们没有看到红色的铜生成。

师:这是老师用的试管,这是第一组同学用的试管,都带着胶塞和胶管,止水夹夹着,这是第二组同学用的试管,胶塞已经拔掉,看一看里面的物质颜色有何不同,说明什么问题?

生8:我发现酒精喷灯火焰温度比酒精灯火焰温度高。老师用的那支试管里明显有红色的铜生成,而第一组试管里的物质颜色比第二组的浅,说明温度越高反应越快,越好。停止加热后,第二组敞口,生成的铜又变成了氧化铜,所以跟反应前一样黑,第一组试管里有一点铜,颜色浅一些。

师:既然如此,我们将错误的化学方程式擦去,将反应的条件改为高温。在这个反应中,氧化剂、还原剂分别是什么?

生(全体):氧化剂是氧化铜,还原剂是碳。

师:从黑板上四个有碳参加的化学反应的条件看,要么是点燃,要么是高温,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又如何呢?

(播放一组图片。)

生(全体):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发现单质碳的化学性质与氢气的化学性质相似:常温下性质不活泼或稳定,在点燃、高温或加热时表现出可燃性和还原性。下面,我就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两个实际问题。

三、练习

(投影问题一:怎样证明金刚石由碳元素组成的?)

生9:在密闭的容器中充入足量的氧气,放一小块金刚石,将金刚石点燃,检查生成的气体只有二氧化碳。

生10:我认为应该先称量金刚石的质量,点燃金刚石后将气体全部通人足量的石灰水中,称量石灰水质量增加的量就是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再由二氧化碳的质量计算出碳元素的质量正好是金刚石的质量才行,否则金刚石中若含有氧元素也会出现生8的结论。

师:你掌握的知识太多了,解决问题干净利落。

(投影问题二:自然界中没有单质铁,高炉炼铁是用焦碳与三氧化二铁反应得到铁,请写出该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四、小结

练习后学生归纳本课内容、谈体会。

评析:

本节课教学运用新课改基本理念,注重学生科学素养的养成,不仅重视知识与技能,更重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调动学生的主体行为,使课堂生动活泼又富有吸引力,具体体现为:

1.以问题为线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多次创设问题情境,教学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学生在不断提出问题,研讨问题,解决问题中逐步理解学习内容。从而使学习过程成为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体现了对学生质疑精神和能力的培养。

2.多种学习方法并用,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采用假设、交流、探究、设计、实验等多种学习方法学习,使学生在开放的教学环境中,尝试探究,感受、体验知识的发生、发展和获得的过程。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中没有穷尽所有内容,而是给学生留有一定的研究和创造的空间。教师从“导演”退位到“观众”,把舞台完全交给了学生,让学生充分而舒展地表达、发散、创新。

本节课有两个问题值得商榷:一是碳的还原性的教学中,三个对比实验现象还不明显,需进一步研究;二是一氧化碳燃烧在本节课出现是否合适。

上一篇:剩余专项资金申请报告下一篇:中学女生剐蹭奔驰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