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2024-05-07

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精选9篇)

篇1: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 作者: 熊小波(高中化学江西南昌化学三班)评论数/浏览数: 0 / 617发表日期: 2008-07-12 10:18:33

一、教材、学情与教学目标的分析

1.教学内容及其地位

金属的化学性质为高中化学1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的内容,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包含钠与氧气、水的反应,铝与氧气的反应,过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的反应。这既是学生在初中所学金属和金属材料的知识基础上的深化,也渗透了学生在第一、二章里所学的知识,如物质分类方法、氧化还原反应等等,有利于巩固学生以往所学的知识;同时本课时要介绍的金属性质的研究获取方法,将是学生在后续章节里认识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知识的重要基础,因此本课时乃至本章的内容将起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2.学情、教学目标分析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隶属于元素化合物的教学,实验教学将占较大的比例,但教学时应尽量避免学生只顾看实验现象而忽视了思考的情况出现,基于以上分析,确定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①了解地壳中一些重要元素(O Si Al Fe Ca)的含量。

②掌握Na、Al与O2反应的产物及其用途。③掌握Na与H2O,Na2O2与H2O、CO2反应的特殊性。(虽然涉及Na2O2的知识仅作为“科学视野”内容而非教材正文出现,但Na2O2性质特殊,应用广泛,探讨其化学性质,对学生化学思维的锻炼、知识增长和能力提高有莫大的帮助!)

④了解金属活动顺序表在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①采用实验探究法,按照思考、交流、实验、观察、分析、比较、归纳的方法进行启发式教学。②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实验探究的基础上,辅以巩固提升类练习,最终让学生对金属的性质和金属性质的研究方法有个理性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介绍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用途,如过氧化钠,指出化学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学好化学的热情。②通过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Na与O2、H2O、盐溶液反应的特殊性及其应用。

(2)教学难点——①从实验现象中归纳金属的物理化学性质。②Na2O2与H2O、CO2反应的本质

二、教法分析

1.实验探究法:与以往教材相比,新教材必修1本课时内容设计得较为开放,重要金属的物理化学性质在书中并无太多的文字叙述,其目的很明显,就是要求学生主要通过在学生能力范围内的实验探究去获得,但作为执教者必须把握好探究的深度和广度,该演示的,该要规范的操作,还是要有一个教师的演示与规范

在前,不能一味放手让学生去操作,例如金属钠的切割;在该探究的时候,要大胆让学生去动手。

2.在讨论式教学中融入问题与练习,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对安排有实验内容的课型感到兴致盎然,多半源自于实验现象的丰富多彩,但是否作过深入思考,能力得到了提升?想来未必。在讨论之中融入问题练习,对于控制与调节学生思维,掌握学生学习状态的反馈,是可行的教学方法——试举一例,本课时中钠与水的反应学生有感性认识了,钠比很多金属活泼学生也不难理解,此时在兴奋的学生面前抛出一个问题,将钠投入盐溶液中呢?是置换出不活泼的金属?还是置换出氢气?又或者是?——即所谓“跳一跳,摘得到”的问题。

3、运用归纳、比较的教学方法:钠、镁、铝与氧气以及与水的反应,学生学习完之后,得到的还是零散的知识点,如何将其系统化,揭示出性质后面的递变规律,是教师最后一步不容忽视的工作,借助金属活动顺序表,通过归纳与比较,使学生对金属的化学性质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三、学法指导

学生在本课时中主要通过实验探究(钠的物理性质、钠与水的反应„„)培养自己的观察、分析、表达、交流的能力,从而初步了解研究金属化学性质的一般步骤和方法;通过教师设置的问题与练习,培养自己深层次思考以及应变的能力(如何理解记忆Na2O2与H2O、CO2的反应?钠跟盐溶液的反应为何会复杂一些?);通过自己尝试着归纳不同金属与氧气、与水的反应情况,理解金属性质的共性与特性(金属活动顺序表)。

四、教学流程

新课引入

(回忆金属的通性之一:与氧气的反应)

钠的物理性质、钠与氧气的反应

铝与氧气的反应

产物过氧化钠(Na2O2)的物理化学性质

1、演示实验铺垫

2、讲解分析

钠与水的反应

1、学生实验,获取感性认识

2、教师引导下的探究实验,分析产物的存在方式

3、练习配合,巩固提升

归纳、总结

010年全国高中化学优质课观摩评比暨教学改革研讨会课件,共27张,有教案。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

成都七中李兰

一、教材分析

《金属的化学性质》是高中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学习的第一部分,它在编写上体现了分类研究的思想:将金属这个整体作为研究对象,抓住一些典型物质发生反应的实验事实,进行比较、归纳、总结,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最后形成规律。这些知识的学习,既可以为前面所学的实验和理论知识补充感性认识的材料,又可以为在《必修2》中学习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与能量等抽象的理论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金属的化学性质在初中和高一必修中的要求是不同的。初中对金属是一种近乎静态的描述,而高中的学习则要赋予动态的“生命力”,让学生学会研究金属的反应规律——还原性,理解这条规律的归纳得来和外延拓展;同时,让学生感受、体验、理解实验条件的控制以及探究实验的操作过程,初步认识化学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已学过一些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知识,了解了金属活动性顺序,在高中第二章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初步知识,这些为本章进一步学习奠定了基础。

高一的学生大多喜欢做实验,但观察实验、分析实验、从实验中获取相关知识的能力尚需进一步培养。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钠、铝等金属与氧气的反应,理解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规律。

(2)了解氧化铝的高熔点和其对金属的保护作用。

(3)初步尝试用实验研究金属及其化合物性质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组完成钠、铝与氧气的实验,初步体验有序地、全面地、敏锐地观察实验现象,并能准确地用语言描述,尝试对现象进行分析、归纳,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2)通过比较、归纳等方法,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一般线索、思路和方法,并转化为长时记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反应条件不同对产物的影响。

(2)体验氧化铝对铝的冶炼、使用的影响。

(3)逐渐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

(4)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学生逐渐体会社会支持,体会合作探究的乐趣。

(5)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钠、铝与氧气的反应。

难点:对铝与氧气的现象的观察、分析。

五、教学方法

本课主要从两个话题入手,“以问题为中心”,引导并探究钠与氧气反应、铝与氧气反应的教学,然后通过比较、归纳,总结出金属与非金属反应的通性。在设置问题时,注意问题与问题之间的联系具有链接性、层次性和递进性,以问题和情景展开探索与合作的活动。例如钠与氧气的反应通过开放性问题、学生猜测与假设、实验证实评价来进行;铝与氧气的反应通过实验探究、现象分析、深

篇2: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30分钟 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2013·长春高一检测)关于钠的描述正确的是()①钠在自然界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存在

②金属钠着火不可以用泡沫灭火器救火

③钠的密度比煤油大

④钠比铜活泼,因而钠可以从CuCl2溶液中置换出铜 ⑤钠在空气中燃烧,主要产物是Na2O2

A.①③④⑤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⑤ 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钠和冷水反应: +-Na+2H2O====Na+2OH+H2↑

B.金属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 Al+2OH====Al-+H2↑

+

3+C.金属铝溶于盐酸中:2Al+6H====2Al+3H2↑

+3+D.铁跟稀硫酸反应:Fe+2H====Fe+H2↑

3.(双选)下列实验操作中,溶液里无固体析出的是()A.MgCl2溶液中加入Na的小颗粒

B.Ca(OH)2饱和溶液中加入Na的小颗粒 C.KNO3稀溶液中加入Na的小颗粒 D.水中加入Na的小颗粒 4.(2013·聊城高一检测)若在加入铝粉能放出H2的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各组离子,肯定不能大量共存的是()A.Fe、SC.S+3+、Cl、Na+-+

B.Ba、Mg、CD.S

+

2+2+、Cl

-、Na、K、C、K、Cl、OH

5.下列反应没有氢气生成的是()A.单质钠投入水中

B.铝投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 C.铜块放入稀硫酸中

D.往铁粉中通入水蒸气,并高温加热

-16.(能力挑战题)甲、乙两烧杯中各盛有100 mL 3 mol·L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铝粉,反应结束后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比为甲∶乙=1∶2,则加入铝粉的质量为()A.5.4 g B.3.6 g C.2.7 g D.1.6 g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0分)7.(10分)(2013·衡阳高一检测)将一定质量的Al、Fe混合物加入到足量的盐酸中,充分反应后得到标准状况下的氢气8.96 L;如果将等质量的该混合物加入到足量的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得到标准状况下的氢气6.72 L。

(1)写出涉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__ _ _ _。

2(2)5.4 g 5.6 g 8.【解析】(1)实验之前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当钠与H2O接触时,有气泡生成,随着反应的进行,U形管左侧液面下降,钠与水脱离,反应停止,右侧液面上升。

(3)①关闭K后U形管右侧液面上升,U形管中的气体可由a逸出;②实验过程中U形管右侧液面升高,水可以进入a;③可由a向U形管中加入液体。

答案:(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关闭K,从U形管右侧加水至右侧液面高于左侧液面,长时间液面保持不变,证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2)关闭K,Na仍与H2O反应生成H2,导致U形管左侧气压增大,液面下降,右侧液面上升,当Na与H2O脱离,反应即停止

篇3: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单元分类教学目标整合设计分析

1. 准确性分析

“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教学要求是“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能列出合金材料的重要应用。”本单元“金属的化学性质、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三块内容以相关知识与系列实验活动为线索,把金属单质—氧化物—氢氧化物—合金材料应用串连在一起[3];为“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以及模块“元素化合物”学习起到基础性、引领性的作用。

2. 可行性分析

在“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分类教学预习学案的批阅中发现,学生学习主要存在3个问题:实验现象观察不细、不注意数据的搜集与整理;实验题的语言表述不规范,部分学生对重点方程式书写出现错误;缺乏学习的浓厚情趣与学习成果意识。问题就是学生学习达标的发展需求,有效解决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才可能使预设目标顺利实现。于是,笔者把存在的不同问题分别放在不同层次的不同课型中予以解决,把不同课型的问题解决、生成学习成果的及时品尝与单元总体成果的自我赏析评价有机联系起来,不断地激发学生实验学习的情趣、理趣,不断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内动力。

二、单元分类教学目标整合设计

三、单元分类教学目标整合设计论证

根据《化学课程标准》要求与内容的个性特点,结合课前学生“学案”的反馈信息,把人教版必修一教师用书《本章说明》中6条教学目标分解并有机纳入单元分类课型目标之中,使本单元的不同课型目标构成三个逐步递升的层次台阶。

层次1:实验教学课、实验探究课、实验体验课,在教师“领着走、尝试独立走、体验学着走”的金属实验教学中,“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的主要化学性质”,生成在实验中学化学的意识、情趣与方法,实验教学的要求比较低。

层次2:实验教学课、实验技能课、实验探究课,在教师“领着走、学着走、独立走”课型目标中,通过金属化合物的系列实验,掌握质疑、提出问题、合作探究问题的方法与实验操作技能,进一步养成实验探究能力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实验教学的要求明显的提高一步。

层次3:拓展应用课与复习整合课是不同差异学生单元综合输出与输入的集中体验,其台阶目标是完成单元知识结构的外在整合向个体知识与能力的内在融合,提升融合知识的结构能力、解决较复杂实际问题的探究能力和自我反思调控的元认知能力,品味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过程和基础知识的应用价值,增强学好化学、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本单元三个层次不同课型教学目标针对性的互补整合,达到了新课程三维目标融合发展的要求,锤炼了学生在系列实验中“领着走、学着走、独立走”的“会学”基本功。本单元分类课型目标的整合设计准确地反映了课标要求与内容个性化特点。

用单元分类课型针对性的目标预设确保单元课型目标匹配互补的全面落实,以实验活动为线索展开各有侧重的单元课型教学,促进了三维目标要素的融合与发展:实验教学课型教学目标设计重点突出训练学生能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论证,体悟得到的结论;实验技能课型目标重在规范和提高实验操作技能要求;实验探究课型目标设计突出实验方案设计、实验观察与分析、实验报告写作与实验探究能力的生成;整合测评课型目标设计注重组织学生对单元不同课型中18种学习成果进行及时反思、品评,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与内动力,促进了单元知识能力的整合结构;在单元系列实验中,学生由教师“领着走”到自己“学着走”再到“独立走”,一步一步将课本知识与学科知识的外在整合向学生个体知识与能力的内化融合转化,确保单元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如图1)。

四、单元分类教学目标整合设计的反思

以“整合测评课”为例,笔者在课前布置学生对照课本上有关钠、铝、铁三种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完成绘制它们之间转化的关系图,来熟悉和巩固课本的基础知识。在各组的学生汇报中,笔者惊讶地发现,学生们的绘画很有创意!感觉到学生是很积极、认真地参与绘画,并已初步形成了单元知识体系的整合。通过展示成果,学生完成对绘画作品的分析自评、生生互评、师生点评的评价过程,矫正易犯或常犯的知识性错误,体悟自己在知识学习过程的方法,体验参与绘画创作的成功和喜悦,达到理解而内化吸收的效果。

总之,分类教学单元目标的整合设计,多类课型教学目标匹配互补式的设计,使师教与生学都经历了整体化思考与局部个性化思考的完整思维过程[4],让学生能够用学习成果来品味、衡量、评价自己的学习过程、目标与效果,从而激发学生的内动力,学会自我监控、自我调控、自我管理,让学生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同时,师生共同合作,形成良好的“教”与“学”的互补,最终落实新课程“三维目标”,构建学生学科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单元分类的教学过程。

参考文献

[1]周改英.新课程高考化学高效复习教学的新视角[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9(4):50.

[2]王义堂.新课程理念与教学策略[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3.

[3]徐洪俊.化学课堂教学线索的梳理与构建策略[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9(4):24-25.

篇4: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关键词:化学实验;创新;改进

当前,中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惑。比如,高考升学的压力、家长的期望值高、化学实验的危险性、高考命题中不考实操等。这样,就使部分教师对理论教学的重视程度大于实验教学。对于在课本中有一些演示实验设计的不合理或部分演示实验不能达到实验教学效果的,一些教师很棘手,不知所措,只能不做或者少做。针对上述情况,笔者就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人教版,第三章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实验3-3中涉及金属钠与水的反应实验进行改进。

对于此实验,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将一个完整的化学实验不能完整地演示,学生不能全面地观察现象,分析实验,不利于对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的提高。H2的生成检验,H2燃烧时间短,现象不明显,效果不佳等问题。为使操作简单、方便,现象明显,并使收集到的气体可点燃,笔者将装置、操作做如下改进,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一、设计思路

将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生成物的检验在一次实验中完成,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由快到慢。同时,学生可以较全面、全方位地进行观察,有利于教师对实验现象的分析。

二、设计原理

加入滴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至圆底烧瓶的瓶颈口0.5厘米处和少量的煤油,在水面上加至距离圆底烧瓶瓶口大约0.5厘米处。将空气排空。少量煤油的作用是用来调控反应速率及煤油、金属钠、水三者的密度大小。由于有气体产生,烧瓶中的液面下降,同时分液漏斗中的液面上升。由于滴加酚酞试液,生成物中有碱性物质产生,水溶液变红。此时,金属钠与煤油充分接触,并发生了反应,圆底烧瓶的液面上升,可以收集纯净的氢气。反应结束后,气体储存于圆底烧瓶中,再点燃气体,可观察到气体开始燃烧,现象明显。

三、实验装置

四、实验仪器和用品

分液漏斗、圆底烧瓶(250 ml)、酒精灯、铁夹台(带夹子)、带导气管的双孔塞、弹簧夹、蒸馏水、金属钠、煤油、酚酞试液。

五、主要实验过程及现象

1.连接好如图所示的装置,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2.关上止水夹,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

3.向圆底烧瓶中滴加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至瓶颈口上方0.5厘米处。

4.滴加煤油到距离瓶口大约0.5厘米处。

5.加入金属钠(绿豆粒般大小),盖上瓶塞。

6.观察实验现象。金属钠在煤油与水之间上、下浮动(金属钠的密度大于煤油的密度,而小于水的密度),同时水面上有气体产生,证明金属钠与水已经进行反应。水溶液开始变成了红色,证明生成了碱性的物质。因为有气体生成,产生压强使圆底烧瓶的液面降低。当圆底烧瓶中液面降至瓶颈口处1厘米以下,反应的速度加快。因为煤油比较少,不能够阻止金属钠与水的反应,可看到金属钠与水反应很剧烈。金属钠浮在水的上面,熔化成了闪亮的小球,四处游动,发出了“嘶嘶”的响声。与此同时,圆底烧瓶的液面就开始上升,可以收集到氢气。

7.反应完毕后,由于实验前圆底烧瓶中的空气已排尽,打开止水夹,直接点燃H2观察,燃烧时间较长,有效演示出生成的气体是H2。

8.关闭止水夹,实验结束。

六、实验说明

1.仪器规格:烧瓶250 ml、漏斗100 ml(或100 ml以上)

2.分液漏斗要深入烧瓶三分之二以下。

3.实验开始前,关闭弹簧夹,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

4.水、煤油要尽可能地将空气排尽。

七、效果评价

1.化学实验可以完整的演示,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明显。

2.一次使用钠,提高了演示效率,节约药品和课堂时间。

3.对反应速率有效控制。反应由慢到快,反应现象观察和产生检验有序进行。

4.H2的生成检验,燃烧时间较长,现象明显。

5.实验环境安全,课堂演示方便。

6.此实验既可用于教师演示实验,又可作为学生分组实验。

参考文献:

[1]宋学宏.新课程背景下加强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实践研究[D].苏州大学,2008.

[2]姚如富.中学化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开发的研究[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06).

[3]陈雪泥.实验探究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J].化学教学,2006(11).endprint

摘 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是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一个重要内容。要求教师亲手演示和操作,将真实的实验情境展示给学生,学生从中体验实验的乐趣,若教师对教材中的实验进行改进,可以达到较为满意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化学实验;创新;改进

当前,中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惑。比如,高考升学的压力、家长的期望值高、化学实验的危险性、高考命题中不考实操等。这样,就使部分教师对理论教学的重视程度大于实验教学。对于在课本中有一些演示实验设计的不合理或部分演示实验不能达到实验教学效果的,一些教师很棘手,不知所措,只能不做或者少做。针对上述情况,笔者就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人教版,第三章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实验3-3中涉及金属钠与水的反应实验进行改进。

对于此实验,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将一个完整的化学实验不能完整地演示,学生不能全面地观察现象,分析实验,不利于对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的提高。H2的生成检验,H2燃烧时间短,现象不明显,效果不佳等问题。为使操作简单、方便,现象明显,并使收集到的气体可点燃,笔者将装置、操作做如下改进,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一、设计思路

将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生成物的检验在一次实验中完成,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由快到慢。同时,学生可以较全面、全方位地进行观察,有利于教师对实验现象的分析。

二、设计原理

加入滴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至圆底烧瓶的瓶颈口0.5厘米处和少量的煤油,在水面上加至距离圆底烧瓶瓶口大约0.5厘米处。将空气排空。少量煤油的作用是用来调控反应速率及煤油、金属钠、水三者的密度大小。由于有气体产生,烧瓶中的液面下降,同时分液漏斗中的液面上升。由于滴加酚酞试液,生成物中有碱性物质产生,水溶液变红。此时,金属钠与煤油充分接触,并发生了反应,圆底烧瓶的液面上升,可以收集纯净的氢气。反应结束后,气体储存于圆底烧瓶中,再点燃气体,可观察到气体开始燃烧,现象明显。

三、实验装置

四、实验仪器和用品

分液漏斗、圆底烧瓶(250 ml)、酒精灯、铁夹台(带夹子)、带导气管的双孔塞、弹簧夹、蒸馏水、金属钠、煤油、酚酞试液。

五、主要实验过程及现象

1.连接好如图所示的装置,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2.关上止水夹,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

3.向圆底烧瓶中滴加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至瓶颈口上方0.5厘米处。

4.滴加煤油到距离瓶口大约0.5厘米处。

5.加入金属钠(绿豆粒般大小),盖上瓶塞。

6.观察实验现象。金属钠在煤油与水之间上、下浮动(金属钠的密度大于煤油的密度,而小于水的密度),同时水面上有气体产生,证明金属钠与水已经进行反应。水溶液开始变成了红色,证明生成了碱性的物质。因为有气体生成,产生压强使圆底烧瓶的液面降低。当圆底烧瓶中液面降至瓶颈口处1厘米以下,反应的速度加快。因为煤油比较少,不能够阻止金属钠与水的反应,可看到金属钠与水反应很剧烈。金属钠浮在水的上面,熔化成了闪亮的小球,四处游动,发出了“嘶嘶”的响声。与此同时,圆底烧瓶的液面就开始上升,可以收集到氢气。

7.反应完毕后,由于实验前圆底烧瓶中的空气已排尽,打开止水夹,直接点燃H2观察,燃烧时间较长,有效演示出生成的气体是H2。

8.关闭止水夹,实验结束。

六、实验说明

1.仪器规格:烧瓶250 ml、漏斗100 ml(或100 ml以上)

2.分液漏斗要深入烧瓶三分之二以下。

3.实验开始前,关闭弹簧夹,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

4.水、煤油要尽可能地将空气排尽。

七、效果评价

1.化学实验可以完整的演示,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明显。

2.一次使用钠,提高了演示效率,节约药品和课堂时间。

3.对反应速率有效控制。反应由慢到快,反应现象观察和产生检验有序进行。

4.H2的生成检验,燃烧时间较长,现象明显。

5.实验环境安全,课堂演示方便。

6.此实验既可用于教师演示实验,又可作为学生分组实验。

参考文献:

[1]宋学宏.新课程背景下加强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实践研究[D].苏州大学,2008.

[2]姚如富.中学化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开发的研究[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06).

[3]陈雪泥.实验探究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J].化学教学,2006(11).endprint

摘 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是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一个重要内容。要求教师亲手演示和操作,将真实的实验情境展示给学生,学生从中体验实验的乐趣,若教师对教材中的实验进行改进,可以达到较为满意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化学实验;创新;改进

当前,中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惑。比如,高考升学的压力、家长的期望值高、化学实验的危险性、高考命题中不考实操等。这样,就使部分教师对理论教学的重视程度大于实验教学。对于在课本中有一些演示实验设计的不合理或部分演示实验不能达到实验教学效果的,一些教师很棘手,不知所措,只能不做或者少做。针对上述情况,笔者就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人教版,第三章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实验3-3中涉及金属钠与水的反应实验进行改进。

对于此实验,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将一个完整的化学实验不能完整地演示,学生不能全面地观察现象,分析实验,不利于对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的提高。H2的生成检验,H2燃烧时间短,现象不明显,效果不佳等问题。为使操作简单、方便,现象明显,并使收集到的气体可点燃,笔者将装置、操作做如下改进,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一、设计思路

将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生成物的检验在一次实验中完成,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由快到慢。同时,学生可以较全面、全方位地进行观察,有利于教师对实验现象的分析。

二、设计原理

加入滴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至圆底烧瓶的瓶颈口0.5厘米处和少量的煤油,在水面上加至距离圆底烧瓶瓶口大约0.5厘米处。将空气排空。少量煤油的作用是用来调控反应速率及煤油、金属钠、水三者的密度大小。由于有气体产生,烧瓶中的液面下降,同时分液漏斗中的液面上升。由于滴加酚酞试液,生成物中有碱性物质产生,水溶液变红。此时,金属钠与煤油充分接触,并发生了反应,圆底烧瓶的液面上升,可以收集纯净的氢气。反应结束后,气体储存于圆底烧瓶中,再点燃气体,可观察到气体开始燃烧,现象明显。

三、实验装置

四、实验仪器和用品

分液漏斗、圆底烧瓶(250 ml)、酒精灯、铁夹台(带夹子)、带导气管的双孔塞、弹簧夹、蒸馏水、金属钠、煤油、酚酞试液。

五、主要实验过程及现象

1.连接好如图所示的装置,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2.关上止水夹,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

3.向圆底烧瓶中滴加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至瓶颈口上方0.5厘米处。

4.滴加煤油到距离瓶口大约0.5厘米处。

5.加入金属钠(绿豆粒般大小),盖上瓶塞。

6.观察实验现象。金属钠在煤油与水之间上、下浮动(金属钠的密度大于煤油的密度,而小于水的密度),同时水面上有气体产生,证明金属钠与水已经进行反应。水溶液开始变成了红色,证明生成了碱性的物质。因为有气体生成,产生压强使圆底烧瓶的液面降低。当圆底烧瓶中液面降至瓶颈口处1厘米以下,反应的速度加快。因为煤油比较少,不能够阻止金属钠与水的反应,可看到金属钠与水反应很剧烈。金属钠浮在水的上面,熔化成了闪亮的小球,四处游动,发出了“嘶嘶”的响声。与此同时,圆底烧瓶的液面就开始上升,可以收集到氢气。

7.反应完毕后,由于实验前圆底烧瓶中的空气已排尽,打开止水夹,直接点燃H2观察,燃烧时间较长,有效演示出生成的气体是H2。

8.关闭止水夹,实验结束。

六、实验说明

1.仪器规格:烧瓶250 ml、漏斗100 ml(或100 ml以上)

2.分液漏斗要深入烧瓶三分之二以下。

3.实验开始前,关闭弹簧夹,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

4.水、煤油要尽可能地将空气排尽。

七、效果评价

1.化学实验可以完整的演示,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明显。

2.一次使用钠,提高了演示效率,节约药品和课堂时间。

3.对反应速率有效控制。反应由慢到快,反应现象观察和产生检验有序进行。

4.H2的生成检验,燃烧时间较长,现象明显。

5.实验环境安全,课堂演示方便。

6.此实验既可用于教师演示实验,又可作为学生分组实验。

参考文献:

[1]宋学宏.新课程背景下加强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实践研究[D].苏州大学,2008.

[2]姚如富.中学化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开发的研究[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06).

篇5: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了解地壳中一些重要元素的丰度(含量)O、Si、Al、Fe、Ca、Na。2 复习金属活动顺序表及其应用。掌握Na、Al与O2反应的产物及其用途。【学习重点】

金属钠与氧气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原理,铝与氧气的反应。

【学习难点】

金属钠与氧气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原理,钠与其他非金属的反应,铝与氧气的反应。【学法指导】

1、采用实验探究法,按照思考、交流、实验、观察、分析,得出结论的方法进行学习。

2、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做好探究实验。【预备知识】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四种元素、、、。【思考与交流】

一、金属的通性

1、物理性质

不透明,有_________性,易____________,易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_等.2化学性质

⑴、画出Na Mg A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其结构特点,判断它们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时做氧化剂还是还原剂?为什么?

⑵金属原子最外层一般少于4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______电子,因而常作_________________,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主要表现为:易于氧气、氯气等非金属反应;大多数能与水反应;大多数能与酸反应,部分能与盐溶液反应。

【阅读分析】课本P46图3-2有关金属化学性质的一些实验:分别写出四幅图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2.3.4.铝丝与硫酸铜反应形成铜树、镁条燃烧、铜丝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形成银树、镁条与盐酸反应。

【思考与讨论】指出反应中的1、2、氧化剂和还原剂。将3、4的化学方程式改成离子方程式。归纳:金属共同的物理性质有

金属共同的化学性质是:通常能与

2、为什么不宜用钢刷、沙等来擦洗铝制品?

(三)钠与其它非金属反应

2Na+Cl2==2NaCl 2Na + S == Na2S

课堂检测

1、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钠在常温下就容易被氧化

B、钠受热后能够着火燃烧 C、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能自燃

D、钠在氧气中燃烧更为激烈

2、下列性质中,不属于大多数金属通性的是:()A、有银白色光泽 B、有延展性

C、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D、有很高的熔点和硬度

3、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在坩埚里加热,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①钠在燃烧前先熔化 ②在空气燃烧有黄色火花四射 ③燃烧后得到白色固体

④燃烧时火焰呈黄色 ⑤燃烧后生成淡黄色固体

A、只有⑤ B、只有①

C、①④⑤ D、②③

4、铝制品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主要是因为:()

A、铝的化学性质稳定 B、铝在常温时与氧气不反应

C、铝具有金属性,也具有非金属性 D、铝与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

5、关于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钠是银白色的金属,硬度很大。

B、将金属钠放在石棉网用酒精灯加热,金属钠剧烈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过氧化钠。C、金属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钠。D、金属钠的熔点很高。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镁铝表面能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保护内层的金属不被继续氧化

B、未打磨的铝箔因表面有氧化膜,因此在空气中加热后不能燃烧,若将氧化膜去除后再加热,则可在空气中燃烧

C、在化学反应中,由于铝原子能失去三个电子,而钠原子只能失去一个电子,所以铝的还原性比钠强

D、因铜是不活泼金属,故即使在潮湿的空气中也不会被腐蚀。[收获与反思] 课后作业

1、金属钠露置在空气中,在其表面不可能生成的物质是 A.Na2O B.NaOH

C.Na2CO3

D.NaCl 2、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各种金属在常温下都不能与氧气反应 B.各种金属在高温下都能与氧气反应

C.根据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程度可以初步比较金属的活动性 D.各种金属都能与盐酸发生置换反应

3、金属钠引起的火灾,可用下列哪种物质或方法灭火

A.泡沫灭火器 B.干粉灭火器 C.水

D.细沙

4、下列关于金属铝的叙述中,说法不正确的是()A、Al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B、Al 是比较活泼的金属,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表现还原性 C、Al箔在空气中受热可以熔化,且发生剧烈燃烧

D、Al箔在空气中受热可以熔化,由于氧化膜的存在,熔化的Al 并不滴落

5.为适应火车提速,我国一些铁路线上原有的短轨已全部连接为超长轨。工程技术人员常用如下反应来焊接钢轨间的缝隙:2Al + Fe2O3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该反应中铁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6.我国是现代湿法冶金的先驱,早在西汉时期,刘安在《淮南万毕术》中写到“曾青得铁则化铜”,这里的“曾青”就是铜的化合物(如硫酸铜)。在宋朝利用这个反应冶铜的生产具有一定的规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7.(1)实验室的废酸液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是因为。

(2)工人师傅在切割钢板时常用硫酸铜划线是因为

(用化学方程式表

Al2O3 + 2Fe。有关此反应的下列说法中

示)

8、镁、铁在日常生活中有较为广泛的用途。如:

(1)镁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可用来制造镁闪光灯,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篇6: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识别一些化学药品安全标识;

(2)懂得发生实验事故时的一些简单处理方法;

(3)能正确使用一些基本仪器并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操作。

2、过程与方法

(1)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

(2)树立安全意识,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安全意识,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

【教学重点】树立实验安全意识,能识别一些化学品安全标识。【教学难点】常见安全事故的处理方法,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法 【教学过程】

【讲述】故事:1774年,拉瓦锡在发现氧的著名实验中,经过科学分析得出了反应事物本质的结论:空气是有两种气体组成的。拉瓦锡通过严谨的化学实验拭净了蒙在氮元素上的尘土,人们终于科学的认识了空气的基本组成。

【引言】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科学规律是通过对自然现象的发现、探究和反复验证形成的。化学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实验方法,所以学习化学离不开实验,掌握实验方法以及完成实验所必须的技能,是学好化学的关键。【板书】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一、化学实验安全

1、遵守实验室规则 【投影】实验室安全规则

1.进入实验室,不准私自大声说话、吵闹。

2.在老师讲解过程中,请不要私自动实验台上的仪器、药品。

3.在实验过程中按规范操作,认真观察现象,思考本质。务必要清楚你的每一步操作的目的。

4.没做过的实验要向老师请教或查清资料后再做,不要贸然实验。步骤多的实验,操作顺序要记熟,不可看一步做一步。

5.实验室要有一定的安全设施。

6.熟悉实验室事故的急救方法和处理措施。

必修1第一章教案

7.不要将火柴棍、滤纸的倒入水槽。实验完毕应清洗好仪器和整理桌面。得到老师允许方可离开实验室。【过渡】熟悉并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则还不能完全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还必须要求学生掌握规范的化学实验操作,并正确操作。

【板书】

2、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投影】1.取用药品的安全注意事项(1)固体药品的取用

固体药品的取用一般用药匙。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为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先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用小纸条叠成的纸槽)小心地送入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全部落到底部。有些块状的药品可用镊子夹取、(2)液体药品的取用

取用很少量液体时可用胶头滴管吸取。取用较多量液体时可用直接倾注。取用细口瓶里的药液时,先拿下瓶塞,倒放在桌上,然后拿起瓶子(标签应对着手心),瓶口要紧挨着试管口,使液体缓缓地倒入试管。注意防止残留在瓶口的药液流下来,腐蚀标签。一般往大口容器后容量瓶、漏斗里倾注液体时,应用玻璃棒引流。(3)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4)按用量取药品,若无用量说明,一般应按最少量取用:液体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5)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2、用酒精灯加热的注意事项

(1)能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仪器有试管、硬质玻璃管、蒸发皿、坩埚等。①试管加热时应使用铁架台的铁夹或试管夹。②硬质玻璃管可用于给固体物质加热。③蒸发皿主要用于溶液的浓缩或蒸干。

④坩埚主要用于固体物质的高温灼烧。通常把坩埚放在三脚架的泥三角上直接加热。

(2)必须隔石棉网才能加热的仪器有:烧杯、烧瓶(平底烧瓶、圆底烧瓶、蒸馏烧瓶)、锥形瓶等。①烧杯主要用于固体物质的溶解,盛放滤液等。

②烧瓶(平底烧瓶、圆底烧瓶、蒸馏烧瓶)用于有液体参加,要加热且有气体生成并要导出收集的反应。③锥形瓶用于中和滴定和作为加热反应容器。(3)试管使用主要事项

①可直接加热,用试管夹夹在距试管口1/3处。

②放在试管内的液体,不加热时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2,加热时不超过1/3.③加热后试管不能骤然冷,防止炸裂。

④加热时试管口不应对着任何人;给固体加热时,试管要横放,管口略向下倾斜。若给液体或固液混合物加热则试管口应向上倾斜。(4)关于酒精灯的主要事项

①在使用前,要检查酒精灯里有无酒精。向酒精灯内添加酒精时,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②在使用时,要注意几点: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绝对禁止用燃着的一只酒精灯去点另一只酒精灯。

必修1第一章教案

③用完酒精灯,不可用嘴吹灭,必须用灯帽盖灭,并盖两次。

④不慎洒出的酒精若在桌上燃烧起来,不应惊慌,应立即用湿抹布或沙子扑盖。

【讨论1】制取并收集氧气、制取氢气并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浓硫酸的稀释三个实验从实验安全的角度要注意哪些问题?

【讨论2】在实验中如果出现下列情况,我们如何去处理这些事情呢?

情景1:一位同学用一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结果肉酒精洒在桌上并燃烧起来。情景2:一位同学在稀释浓硫酸是,将水一下子倒入浓硫酸中,结果浓硫酸迸溅到皮肤上。情景3:一位同学在搅拌氢氧化钠溶液时,不小心将氢氧化钠迸溅到眼中。

3、了解安全措施

【总结】安全措施主要有:(1)被火烫伤时应该先冷敷。

(2)浓硫酸沾在皮肤上时宜先用干布小心拭去浓硫酸,再用大量的水冲洗。(3)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在涂上硼酸溶液。(4)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5)因电失火应先切断电源,在实施救火。

篇7: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课标要求: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具体要求:

1、学习应落实在图上,最主要的是“水循环示意图”

2、学生应以海陆间循环为主,将三种循环的过程综合在一幅示意图中,不要求对三种水循环作出划分。

3、通过主要环节的相互联系,说出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

4、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重点,要求是“说明”;

5、对水循环地理意义的学习应注重形成一些基本认识,如水循环将水圈、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联系起来;水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因子之一,水资源处在不断更新之中,但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6、对于陆地各水体之间的关系(水循环各环节的联系)、水资源及其更新、水循环对气候、生态、地貌的影响等,应给予适当的关注。

二、教材分析

1、先让学生了解水圈中各水体的类型、比例,并指出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然后介绍水循环的范围,及三种水循环的种类;最后介绍水循环的意义;

2、教材详细介绍三种水循环的名称及划分,与课标相矛盾,在教学时应把握好尺度。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看景观图,认识各种水体,了解各水体的比例关系 问题:

1、全球储量最大的水体是什么?

2、陆地上淡水储量最多的水体是什么?

3、人们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来自哪些水体? 承接:

1、我国水量最丰富的河流是哪一条?

2、诗人对长江的描述:“滚滚长江东逝水”、“一江春水向东流” 为何总不见长江流干呢? 学生讨论

(二)运用水循环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1、观察水循环示意图,说出水循环包括哪些主要环节?

2、这些主要环节都经过了哪些圈层?

3、蒸发和降水这两个环节都发生在哪些地区?(说明这两个基本环节既发生在海洋上也发生在陆地上)

4、海洋和陆地的水循环是否完全独立?是哪些环节将两者联系起来的?海陆水循环的水汽哪个较丰富?

(说明陆地的降水量的多少与水汽输运环节有关)

(三)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学生讨论)

1、运用水循环的原理解释为何长江水至今仍源源不断?(说明由于海陆间存在水循环,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长江水才源源不断)

2、水循环的哪些环节对地表形态产生影响?

3、为何近岸大陆架的渔产丰富?

4、运用水循环的原理解释沿海与内陆气候与生态的差异

(四)知识迁移:活动(书P60)

篇8: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本章所选择的金属元素钠、铝、铁、铜颇具代表性:两种主族, 两种副族;一种非常活泼的金属, 两种比较活泼的金属, 一种不活泼金属;除钠外其余三种均为常见金属。学生通过初中化学的学习以及生活、生产中的一些实例, 已对它们有所认识, 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利用已有的经验对将要学习的相关问题进行思考, 也能够把刚学知识和日常生活中金属的应用结合起来。

从知识编排上, 在第一章从实验学习化学和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基础上, 本章开始介绍具体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先介绍金属及其化合物、然后介绍非金属及其化合物。金属 (或非金属) 单质及其化合物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要了解物质世界, 了解化学, 需要从构成常见物质的元素知识着手。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的基础知识, 也是学生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经常要接触、需要了解和应用的基本知识。这些知识既可以为前面的实验和理论知识补充感性认识的材料, 又可以为学习《化学2》中的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等理论知识奠定基础;还可以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化学的一些基本方法;还能使学生深刻体认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改善人类生活条件等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二、内容结构与特点分析

《人教版必修1》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结构体系[1]如图1所示。

从图1所示的知识结构可以看出, 新课程一改传统的元素化合物教学路线, 即“结构——性质——用途”的教学路线, 它没有利用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的知识来研究元素化合物, 而是强化物质分类和氧化还原理论对物质性质研究的指导作用。这使得新课程的内容呈现出与原有教材不同的特点。

1. 内容选择与呈现方式的变化

原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的编排上, 金属知识呈现的内容比较分散, 涉及碱金属 (高一) 和几种重要的金属 (高二) 两章, 耗时长。而新课程将原人教版高中化学中的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融为一章, 根据物质分类思想进行内容呈现。新课程标准对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内容标准规定为“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 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能列举合金材料的重要应用”[2]。教学范围和要求也发生重要变化, 根据必修1的教学要求, 本章的教学时间大概需要9课时, 与原人教版相比, 缩短2/3以上。

本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根据树形分类法将知识分为金属单质、金属化合物和金属材料三大板块, 按单质、氧化物、氢氧化物、盐的性质分块。

对于单质和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教材采用了不同的呈现方式, 学生的活动方式也呈现多样化:诸如学与问、思考与交流、实验、科学探究、实践活动、科学视野等。这些活动方式的呈现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创造了必要条件和现实基础。

2. 在同类物质共性的基础上突出具体物质的特性

从物质类别的维度上看, 本章按单质、氧化物、氢氧化物、盐的顺序来研究同类物质的通性和个别物质的特质;从反应类型的维度看, 本章涉及的化学反应包括四大基本类型、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体系。这为我们充分利用精加工策略对同类物质的性质进行类比、对比、联想提供了可能。同类物质的化学通性, 教材通过“思考与交流”栏目让学生在了解同类物质的通性的基础上突出某一具体特性, 如钠、铁与水的反应, 铝及其氧化物、氢氧化物的两性, Fe3+和Fe2+的氧化还原性等。

三、教学建议

1. 注意高中初中知识的衔接

在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中主要涉及的金属知识包括金属的物理特性、镁、铝、铁、铜的部分化学性质以及合金、常见的矿物等。在进行必修1第三章教学时, 应密切联系已学知识, 为进一步学习金属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习金属性质时, 要充分利用教材第46页“思考与交流”栏目, 让学生在回忆和书写图2所示现象所涉及的反应式的基础上归纳金属的化学通性。这一栏目内容为本章学习金属的性质起到了很好的衔接。教师要抓住这一机会, 及时引导学生回忆已学金属的化学性质及其活动性顺序;并通过对金属化学性质的引入, 从学生最熟悉的几幅图入手, 归纳金属的化性, 最后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解释这一性质变化的原因。

又如学习钠的重要化合物时, 可引导学生从CaO与水、Na2O与CO2、CuO和Fe2O3与盐酸的反应入手, 类推Na2O与H2O、CO2、盐酸的反应, 据此探究Na2O2与水、CO2和盐酸的反应。学习金属材料时, 则可利用第64页“学与问”所设置的问题:“……你还记得什么是合金吗?合金有哪些优良的性能?”激起学生回忆, 为进一步学习合金创造了条件。

在实际教学中, 可通过复习初中对氧化物的分类, 进一步介绍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 为更好地理解两性氧化物作好铺垫。这些都能成为学习新知识的很好的切入点。

2. 运用氧化还原理论指导本章的教学

第三章是物质分类思想的延续, 第一、二章的教学精髓是指导元素化合物学习的理论基础。在进行第三章教学时, 应充分运用离子反应的本质、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原理指导学生对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学习, 同时将第三章中的具体反应作为第一、二章的知识素材加以运用。

在第一节中, 第49页从金属原子结构出发分析了金属的还原性。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时, 要善于引导学生从氧化还原反应的维度去分析金属在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如讲解Fe3+和Fe2+的相互转化时, 要善于引导学生从不引入杂质的角度出发, 如何选择合适的氧化剂或还原剂, 从而做到思维有序、氧化还原反应原理运用得当。

3. 注重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

(1) 关注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本章在内容分布上以实验和科学探究为主。做好化学实验, 重视对实验的观察与记录, 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重要渠道。

如在进行“钠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教学时, 教师应根据实验3-5四幅图所呈现的顺序, 指导学生养成有序观察实验现象的习惯:从时间维度分为“反应前——反应中——反应后”, 从空间维度看则为“由上至下”或“从左到右”或“由表及里”。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实验观察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记录习惯。为了便于学生准确观察和记录钠与水反应的相关现象, 教师应结合实验3-3右边的提示, 提醒学生应注意观察哪些现象。学生利用实验观察的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进行有序观察, 就能准确地观察到钠投入水中之前、反应过程中、反应后溶液中滴加酚酞等环节的相关现象。

对于本章呈现的实验内容, 教学时都应创设相应的实验情境引导学生按照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进行有序观察, 并在对比中记录描述实验现象, 就会给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2) 高度重视实验设计, 强化培养探究能力

在第3章内容中, 涉及科学探究的内容比较多。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教材中设置的科学探究栏目, 加强课堂探究,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进行“铁与水蒸汽的反应”教学时, 为了增强实验的探究性, 教师可以针对“铁与冷水、热水均不反应, 但可与水蒸汽反应”的事实提出以下问题: (1) 如何设计并画出水蒸汽的发生装置? (2) 如何设计铁与水蒸汽的反应装置?怎样确认该反应已经发生? (3) 可以用什么样的装置收集氢气?并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组间交流完成该反应的整套装置设计。与此同时, 教师还应针对各组设计展示的装置图, 先从装置的简单可行的角度指导学生选择实验装置, 然后再对选定的实验装置进行综合分析, 如涉及两处需要加热时, 应先加热何处?该装置有无缺陷, 是否需要改进?怎样改进等。这样的教学更富有探究性和启发性。

本章中涉及的其他“科学探究”栏目也可根据教学需要设计为探究性实验, 让学生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感受化学的探究美、过程美。

4. 强化认知主线, 理清教学思路

本章教学内容呈现两条主线, 一是金属活泼性顺序, 二是运用分类思想, 把握元素化合物的类别知识。在抓主线的过程中, 应强化运用对比、类比、归纳、概括等思维方法。在探讨钠与氧气的反应时, 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归纳, 会得出条件不同, 实验现象不同, 产物不同的结论。又通过对比镁、铝在空气中加热的产物, 可以归纳出金属活泼性不同, 燃烧产物的复杂程度不同。通过科学探究铝箔与铝粉燃烧条件、现象的比较, 会涉及控制反应条件对实验的影响与渗透等实验方法。

“金属与水的反应”中重点介绍钠、铁与水的反应。教学时应紧紧围绕“金属活泼性不同, 与水反应的难易程度不同”这一主线, 结合日常生活中铝锅烧水, 让学生在对比中归纳不同金属与水的反应情况及反应产物。在学完“金属的化学性质”后, 结合教材中设置的“归纳与整理”栏目, 灵活运用比较、归纳、分析、综合等手段, 找出这些常见金属的异同, 以及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进而概括得出金属的共性与特性。这样可以形成良好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的学习, 应针对不同类别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对于Na2O和Na2O2, Na2CO3和Na HCO3, Fe O、Fe2O3、Fe3O4的性质、Fe (OH) 2和Fe (OH) 3制备与性质、Fe2+和Fe3+的检验等内容的教学可采用类比、对比或归纳的方法进行教学。通过对比, 可以使学生迅速分清相似物或类似物之间的性质异同。

5. 关注生活, 密切联系社会, 使化学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

本章的内容编排形式主要呈现为从金属性质到金属用途。教材的内容编排总是从人们熟悉的物质着手, 即从人们生活中最熟悉的物质入手, 体现了内容的生活化。在“钠与水反应”教学时可用2001年7月珠江水面出现神秘“水雷”的新闻报道为素材, 创设生活化情境并提出问题:“为什么铁皮桶漂浮在水面而不是沉入江底?为什么会发生剧烈爆炸?”为学生学习新知搭建生活平台。在“铝的重要化合物”的教学时, 可以通过呈现“全铝车身”、红宝石和蓝宝石、火箭和飞机的外壳、斯达舒等素材让学生感悟铝在生活中的运用。再如学习“铁的重要化合物”时, 可以补铁药“速力菲”为素材, 围绕“速力菲”中的铁元素的检验探讨Fe2+和Fe3+的检验方法, 引入铁的氢氧化物的制备等。总而言之,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能够感受到在生活中化学的影子。

在元素化合物的教学中, 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还表现为对各种化学物质在生活中应用的关注, 注重化学与食品、药物、材料、高科技之间的联系, 提高化学知识与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的有机结合, 真正做到“用生活的眼光看待化学、让化学走向生活”。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1教师教学用书[M].第三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36-37.

篇9:如何上好初中化学的第一节课

关键词:化学课;初中;兴趣;第一节课

万事开头难,学生刚升入初三,对初三的紧张学习有一种心理上的压力。而化学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在初三才开始开设,学生将在繁重的学习中迎接一门新学科的到来,他们的心里充满了好奇,也有着恐惧。而教师的第一节课,就是要将学生带入一门全新的课程,那么引起他们的兴趣,消除对化学课程的疑虑甚至恐惧,并对未来的化学课程和活动有一个美好的期待,为初三的化学课程打好坚实的基础是很重要的,也是每个初三化学教师都要研究的重要课题。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一开启化学的大门,就要使学生真切地体验到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内容是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的,是引人入胜、富有魅力的。在这几年的教学中,我对如何上好第一堂课有一些深刻的体会。

首先在课前要有充分的准备,这就叫“效在课上,功在课前”。在课前应做好哪些准备呢?第一,精心设计教案,在教案设计过程中,要把第一节课的教学难点定在激发兴趣和树立信念上,为此可以把整堂课的程序设计成:制趣—实验—自学—辨析—立志。第二,除了在备好课外,还要备好学生,对班里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性格方面要有大致的了解,要在上课期间配合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以便防止在提问过程中出现学生卡壳的现象,从而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对于思维敏捷的学生,可以提一些稍高层次的问题,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究的心理。

课前的精心准备只是一个开端,接下来就要在课堂上让学生体验到化学的魅力和学习化学的无穷乐趣。

一、利用化学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课堂上,我先抛开书本,做了个趣味实验:把先准备好的手帕,用坩埚钳夹着,放在酒精灯上,只见手帕被火焰包围着,用手一抖,火焰灭了,手帕一点都没烧着,学生从一开始的惊呼,到后来的惊讶,让他们都睁大了好奇的眼睛,好像都有点不敢相信。我又把课前准备好的用稀硫酸画好一只小猫的白纸,用吹风机吹了一会儿,一只可爱的小猫浮现在纸上,学生又惊呼起来,觉得非常的神奇。大家对此充满了好奇,都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我告诉他们,这两个小实验等学习了“燃烧与灭火”和“常见的酸”这两部分内容,就知道是什么原理了。好奇是兴趣的开始,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兴趣,我又准备了两支试管,一支装了澄清石灰水,另一支装了自来水(量相等,都为无色液体),请了两位学生上来,用吸管向试管中吹气。结果,一个试管变浑浊,另一个试管还是澄清的。学生这时就发出了疑问:同样的“水”,为什么吹了气后会有不一样的变化呢?于是我及时引入一些化学知识:无色透明澄清的液体不一定就是水,变浑浊的那个试管中装的石灰水,它遇到我们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就会变浑浊了。这个知识等学了“奇妙的二氧化碳”就明白了。通过这几个实验,大家对学习化学都有了浓厚的兴趣。特别是学生知道自己能参与实验,兴趣就更高了。也让学生明白,化学学习中,实验是基础。做好实验,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利用原理解释现象,最后得出结论是化学学习中的重要一环。

二、利用生活中的化学,提高学生的兴趣

任何知识,只有和生产、生活相结合,才會有活力。生活中有许多现象是和化学有关的,学习了化学,能帮助我们正确地认识物质,能指导我们合理地利用资源,更能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就是培养学生兴趣的源泉,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问题发现能力、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我问了学生一些问题:在下面条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家人会在水中放一些盐,这是为什么?家里人喝糖水的时候,为什么用热水冲比较好?厨房油腻的碗为什么用洗洁精洗的效果比用水洗好?家里做菜为什么用铁锅的比较多?铝锅表面为什么会变暗?诸如此类的问题,学生都想知道为什么,于是我趁机指出,只要大家学好了化学知识,就能解释这些问题,还能帮家里解决一些问题。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产生学习动力,有了学习的初步目标。

接着,让学生一起来帮忙解决一个问题。书本第3页的“观察与思考”。让学生一起扮演警察叔叔,帮仓库管理员,抓住这个“偷”化肥的“凶手”。协助学生先分析案情:夏天天很热,没人进仓库,化肥变少的那个包装袋没密封,室内有刺激性气味。寻找线索:没有外来客偷走化肥,是化肥本身有什么变化?我提示学生,我们可以做个实验来分析下,让学生推举一个代表和我一起做“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的实验。一边用加热来模拟夏天的天气,一边让学生认识一些实验仪器:蒸发皿、酒精灯等,并讲述一些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逐渐渗透一些化学实验知识。过了一会儿,坐在前排的学生就闻到了刺激性的气味。和我一起做实验的学生发现,化肥渐渐地在减少,不多时,化肥就都没有了,蒸发皿变空了。学生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化肥不是被偷走了,而是在受热、又没有密封的情况下变成了其他的物质“消失”在空气中了。于是我提问:那怎样保管才能不让碳酸氢铵化肥消失呢?学生立即讨论起来,最后得出结论:要密封,放在阴凉的地方保存。通过这次问题的解决,让学生知道学能致用,学习化学,不是因为有趣,而是因为有用。把学到的化学知识用在生活生产中,为社会服务,才是真正目的,更激发了学生学好化学的决心。

三、通过多媒体的演示,巩固学生的兴趣

多媒体作为一个新教学平台,在课堂中体现出了它的优越性。在化学教学中利用好多媒体,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第一节课中,我用多媒体展示了一些物质的微观结构。如,国际上借助扫描隧道显微镜技术在铜表面上镶嵌了48个铁原子的图像,还有我国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拍摄的硅原子图像、放大的雪花晶体等。让学生了解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微观现象,让学生感到物质世界如此奇妙,如此精彩。更对以后的学习充满了兴趣,为学好化学奠下了心理基础。

四、了解一些化学家,加强学生的兴趣

利用名人效应,加强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在第一堂课中,我会介绍一些化学家,讲述他们的成就和对社会的贡献。例如,对相对原子质量做出新标准的张青莲教授、对我国纯碱生产做出划时代贡献的化工专家侯德榜、获得诺贝尔奖的居里夫人等等,让学生了解在他们学习科研路上的艰辛及克服困难的顽强精神,了解他们对自己的国家甚至是世界的贡献,在加强学生兴趣的同时,为学生指明了学习方向,也培养了学生的爱国精神,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化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学习化学不但要细心,还要专心,更要有恒心。并告诉学生,虽然在初中只有一年的时间学习化学,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要相互帮助,一起克服困难,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才能学好化学这门课。

五、拓展课外实践活动,拓展学生兴趣

课外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化学贴近生活,我们遇见的、用着的,都是与化学有关的。为了让学生学以致用,在第一堂课结束后,我布置了一个回家调查:“找找在厨房中有哪些化学物质,叫得出它们的名字吗?看看蜡烛由什么制成?燃烧的蜡烛是什么样子?试试把蛋壳放在食醋中,有什么变化?”学生通过找、看、试对自己身边的化学物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更加感到化学就在自己身边,对化学的兴趣更浓厚了,对以后的学习也充满了兴趣和信心。

总之,第一堂化学课上得生动、有趣,会让学生终身难忘。他们会记住是这一节课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往绚丽的化学世界的大门。上好第一节课,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但仅仅这样是不够的,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还要继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体会学习的愉快,才能学好化学,才能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参考文献:

[1]黄克勤.化学教学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08.

[2]王鑫.开学第一课渗透STS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11).

上一篇:有关照片墙的宣传广告词下一篇:经济管理学院学生会2010-2011上学期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