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的评课稿

2024-04-13

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的评课稿(精选14篇)

篇1: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的评课稿

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的评课稿

听了张老师的“三公开”研讨课-《碳单质的化学性质》,我收获很大。

张老师的.课思路非常清晰,过渡的非常巧妙,印象最深的就是过渡语:1、从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过渡到可燃性的过渡语: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比较稳定,那么我们也知道碳能够在氧气中燃烧,这两点有没有矛盾?这样的过渡语可以让学生直接从中找到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高温下性质较活泼条件的不同之处,又能很巧妙地过渡到碳的另一种性质。2、从碳的可燃性到碳的还原性的过渡语:碳和氧气充分反应的微观理解实质上是一个碳原子结合两个氧原子,碳和氧气不充分反应的微观理解实质上是一个碳原子结合一个氧原子,碳不仅能结合氧气中的氧原子,还能结合其他氧化物中的氧原子,即碳与氧化铜也能在一定条件下反应,非常巧妙地过渡到碳的还原性。

一个计划:以后无论我们组谁上研讨课,张老师都可以来点评过渡语,李老师老师点评引入,黄老师点评语言逻辑,我点评整体思路,这样我们分工合作,一定能让我们的评课越来越有效,讲课人评课人双丰收,我们的课一定会越来越好!

篇2: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的评课稿

一、精心设计,调动了学自主学习的兴趣

这节课是学生实验探究为主的自主学习型的教学模式,学生通过对常见化学现象的观察,提出问题,然后通过实验分析整合,获取信息。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了“自主”学习的成功和科学探究的成就感,学生从中也体会到自己动手实验的乐趣,增强了学生对事物的探究意识,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实验的重要性,也增强了科学研究中实事求是的意识。

二、别具一格的引导过程,突出了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这节课是学生实验探究为主的自主学习型的教学模式,学生通过对常见化学现象的观察,提出问题,然后通过实验分析整合,获取信息。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了“自主”学习的成功和科学探究的成就感,学生从中也体会到自己动手实验的乐趣,增强了学生对事物的探究意识,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实验的重要性,也增强了科学研究中实事求是的意识。

三、师生、生生互动,较好地处理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

教师的课堂教学不单是让学生学习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这节课问题的设计较好地体现出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如:通过对古代字画的长期保存和一颗钻石永流传,引申出单质碳的稳定性,再由生活中的燃料使用,引出单质碳的可燃性,碳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进一步提出碳与氧气反应,既可生成CO2 ,又可生成CO 。那么,碳能否与氧化物(氧化铜)反应,即碳能否夺得氧化铜中的氧呢,这就引入了碳的还原性的实验探究过程,教师引导得十分的准确到位,这样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了,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师的适时,适当的点拨和评价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形式,“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体现出重过程和方法教育。

教师准备实验相当充分,并且在原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这足可说明教师在钻研教材上是下了功夫的。

我认为,本节课存在一些问题:

(1)学生实验的操作有一定的错误,教师没有及时纠正。课堂氛围宽松有余,而有序不足。

(2) 整课,以提问作为全课贯穿的主线,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思维,但提问太多,从而显得课堂平铺直叙,没有高潮的出现。

篇3:《单质碳的化学性质》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这节课的内容中,碳的可燃性在《氧气》一节已学习过,本节是在此基础上的扩展和完善;碳的还原性是本节课的新知识,这两部分内容对后来学习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做了很好的铺垫,因此本节内容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标中“课堂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我们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单质碳的化学性质,了解单质碳的用途和还原反应。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学习、讨论交流、动手实验、总结归纳等方式,使学生知道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体会到化学与生活的紧密关系,树立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教材情况的分析,我们确立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重点解析:学好碳的三点化学性质,可以有效地解释一些生活现象,增长生活经验,还可以为接下来即将学习的一氧化碳化学性质做好铺垫。

2.教学难点:碳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

难点解析:碳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生活中主要应用于冶金工业,体现碳的还原性,这部分内容学生甚少接触到,故理解上比较困难。我们将通过分组实验以及学生讨论交流来攻克这个难点。

二、学情分析

化学是九年级刚开设不久的一门学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限,并且“90后”的孩子生活常识都很匮乏,团结协作精神也很欠缺,但是他们思维活跃,善于表现自己,因此教学中应更多地将时间留给学生交流表达,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三、教法分析

教学方法:学案导学法、实验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确定依据:依据新课标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本节课我们主要借助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学习、交流;利用实验教学,突破难点;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顺势而导,巧妙点拨,提高教与学双方的实效性。

四、学法指导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实验操作、合作交流。

确定依据:学生通过上述学习方式自主得出结论,教师鼓励学生主动与他人交流和讨论,提出质疑,互助解答,交流心得,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五、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们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有关“钻石”的视频,并提问钻石的成分是什么?它为什么会“恒久远、永流传”?

设计意图:这样引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能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有化学。

环节二:探求新知

怀着期待的心情,学生开始了本节课的学习。

1.单质碳的稳定性与可燃性

学生阅读教材第110页,并自主完成学案“自主学习”板块内容;随后与小组同学合作交流,解决心中疑惑,最后教师给出答案并做适当点评。

设计意图:学生经过“独学”与“群学”,已经基本掌握前两个基础知识点,再加上教师的及时点评使学生达到灵活运用的效果,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达成了部分知识目标与情感目标。

2.碳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

教师组织学生操作改进后的碳还原氧化铜实验。在等待试管冷却的同时,学生阅读教材第111页的内容,并完成导学案“自主学习三”板块内容,试管冷却后,观察实验现象,随后由学生分析碳还原氧化铜化学方程式,进而加深对还原反应的理解同时得出单质碳具有还原性。

设计意图:分组实验的设计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切感受还原反应“夺氧”的过程,从而突破难点。同时锻炼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增进了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让学生体会到从实践中探求真理的乐趣,情感目标得到升华。

环节三:巩固提升

“挑战自我”环节仿造“砸金蛋”,幻灯片中展示八枚“金蛋”,每一个“金蛋”都链接一道习题,答对便给予适当奖励。教师借此机会鼓励学生,要勇于挑战自我。

设计意图:巩固新知,颇有创意的反馈模式,更能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环节四:盘点收获

由学生谈本节课的体会和收获,教师做适当点评。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我总结的能力,更加凸显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六、板书设计

碳的化学性质

设计意图:本节课板书设计打破传统模式,简单明了,美观大方,重点突出,强烈的视觉冲击使学生记忆深刻。

本节课最大的亮点在于课堂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学重点内容完全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获得,教师只起到穿针引线、帮助学生突破难点的作用。通过合作探究、归纳分析等学习方式锻炼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精神,增强了学生的自信!

(作者单位 黑龙江省农垦建三江管理局前锋农场学校)

编辑 鲁翠红endprint

教材来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第二课时《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这节课的内容中,碳的可燃性在《氧气》一节已学习过,本节是在此基础上的扩展和完善;碳的还原性是本节课的新知识,这两部分内容对后来学习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做了很好的铺垫,因此本节内容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标中“课堂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我们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单质碳的化学性质,了解单质碳的用途和还原反应。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学习、讨论交流、动手实验、总结归纳等方式,使学生知道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体会到化学与生活的紧密关系,树立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教材情况的分析,我们确立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重点解析:学好碳的三点化学性质,可以有效地解释一些生活现象,增长生活经验,还可以为接下来即将学习的一氧化碳化学性质做好铺垫。

2.教学难点:碳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

难点解析:碳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生活中主要应用于冶金工业,体现碳的还原性,这部分内容学生甚少接触到,故理解上比较困难。我们将通过分组实验以及学生讨论交流来攻克这个难点。

二、学情分析

化学是九年级刚开设不久的一门学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限,并且“90后”的孩子生活常识都很匮乏,团结协作精神也很欠缺,但是他们思维活跃,善于表现自己,因此教学中应更多地将时间留给学生交流表达,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三、教法分析

教学方法:学案导学法、实验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确定依据:依据新课标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本节课我们主要借助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学习、交流;利用实验教学,突破难点;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顺势而导,巧妙点拨,提高教与学双方的实效性。

四、学法指导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实验操作、合作交流。

确定依据:学生通过上述学习方式自主得出结论,教师鼓励学生主动与他人交流和讨论,提出质疑,互助解答,交流心得,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五、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们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有关“钻石”的视频,并提问钻石的成分是什么?它为什么会“恒久远、永流传”?

设计意图:这样引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能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有化学。

环节二:探求新知

怀着期待的心情,学生开始了本节课的学习。

1.单质碳的稳定性与可燃性

学生阅读教材第110页,并自主完成学案“自主学习”板块内容;随后与小组同学合作交流,解决心中疑惑,最后教师给出答案并做适当点评。

设计意图:学生经过“独学”与“群学”,已经基本掌握前两个基础知识点,再加上教师的及时点评使学生达到灵活运用的效果,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达成了部分知识目标与情感目标。

2.碳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

教师组织学生操作改进后的碳还原氧化铜实验。在等待试管冷却的同时,学生阅读教材第111页的内容,并完成导学案“自主学习三”板块内容,试管冷却后,观察实验现象,随后由学生分析碳还原氧化铜化学方程式,进而加深对还原反应的理解同时得出单质碳具有还原性。

设计意图:分组实验的设计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切感受还原反应“夺氧”的过程,从而突破难点。同时锻炼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增进了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让学生体会到从实践中探求真理的乐趣,情感目标得到升华。

环节三:巩固提升

“挑战自我”环节仿造“砸金蛋”,幻灯片中展示八枚“金蛋”,每一个“金蛋”都链接一道习题,答对便给予适当奖励。教师借此机会鼓励学生,要勇于挑战自我。

设计意图:巩固新知,颇有创意的反馈模式,更能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环节四:盘点收获

由学生谈本节课的体会和收获,教师做适当点评。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我总结的能力,更加凸显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六、板书设计

碳的化学性质

设计意图:本节课板书设计打破传统模式,简单明了,美观大方,重点突出,强烈的视觉冲击使学生记忆深刻。

本节课最大的亮点在于课堂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学重点内容完全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获得,教师只起到穿针引线、帮助学生突破难点的作用。通过合作探究、归纳分析等学习方式锻炼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精神,增强了学生的自信!

(作者单位 黑龙江省农垦建三江管理局前锋农场学校)

编辑 鲁翠红endprint

教材来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第二课时《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这节课的内容中,碳的可燃性在《氧气》一节已学习过,本节是在此基础上的扩展和完善;碳的还原性是本节课的新知识,这两部分内容对后来学习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做了很好的铺垫,因此本节内容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标中“课堂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我们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单质碳的化学性质,了解单质碳的用途和还原反应。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学习、讨论交流、动手实验、总结归纳等方式,使学生知道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体会到化学与生活的紧密关系,树立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教材情况的分析,我们确立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重点解析:学好碳的三点化学性质,可以有效地解释一些生活现象,增长生活经验,还可以为接下来即将学习的一氧化碳化学性质做好铺垫。

2.教学难点:碳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

难点解析:碳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生活中主要应用于冶金工业,体现碳的还原性,这部分内容学生甚少接触到,故理解上比较困难。我们将通过分组实验以及学生讨论交流来攻克这个难点。

二、学情分析

化学是九年级刚开设不久的一门学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限,并且“90后”的孩子生活常识都很匮乏,团结协作精神也很欠缺,但是他们思维活跃,善于表现自己,因此教学中应更多地将时间留给学生交流表达,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三、教法分析

教学方法:学案导学法、实验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确定依据:依据新课标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本节课我们主要借助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学习、交流;利用实验教学,突破难点;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顺势而导,巧妙点拨,提高教与学双方的实效性。

四、学法指导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实验操作、合作交流。

确定依据:学生通过上述学习方式自主得出结论,教师鼓励学生主动与他人交流和讨论,提出质疑,互助解答,交流心得,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五、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们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有关“钻石”的视频,并提问钻石的成分是什么?它为什么会“恒久远、永流传”?

设计意图:这样引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能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有化学。

环节二:探求新知

怀着期待的心情,学生开始了本节课的学习。

1.单质碳的稳定性与可燃性

学生阅读教材第110页,并自主完成学案“自主学习”板块内容;随后与小组同学合作交流,解决心中疑惑,最后教师给出答案并做适当点评。

设计意图:学生经过“独学”与“群学”,已经基本掌握前两个基础知识点,再加上教师的及时点评使学生达到灵活运用的效果,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达成了部分知识目标与情感目标。

2.碳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

教师组织学生操作改进后的碳还原氧化铜实验。在等待试管冷却的同时,学生阅读教材第111页的内容,并完成导学案“自主学习三”板块内容,试管冷却后,观察实验现象,随后由学生分析碳还原氧化铜化学方程式,进而加深对还原反应的理解同时得出单质碳具有还原性。

设计意图:分组实验的设计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切感受还原反应“夺氧”的过程,从而突破难点。同时锻炼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增进了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让学生体会到从实践中探求真理的乐趣,情感目标得到升华。

环节三:巩固提升

“挑战自我”环节仿造“砸金蛋”,幻灯片中展示八枚“金蛋”,每一个“金蛋”都链接一道习题,答对便给予适当奖励。教师借此机会鼓励学生,要勇于挑战自我。

设计意图:巩固新知,颇有创意的反馈模式,更能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环节四:盘点收获

由学生谈本节课的体会和收获,教师做适当点评。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我总结的能力,更加凸显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六、板书设计

碳的化学性质

设计意图:本节课板书设计打破传统模式,简单明了,美观大方,重点突出,强烈的视觉冲击使学生记忆深刻。

本节课最大的亮点在于课堂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学重点内容完全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获得,教师只起到穿针引线、帮助学生突破难点的作用。通过合作探究、归纳分析等学习方式锻炼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精神,增强了学生的自信!

(作者单位 黑龙江省农垦建三江管理局前锋农场学校)

篇4:氧气的性质和用途的评课稿

根据教导处统一安排,学校的年轻教师都要上一节校级的亮相课,我们理化组的张欢老师作为新教师也参加了这项活动。在陆艳老师的帮助下,张欢老师通过精心准备,上了一节成功的亮相课,在全校老师面前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也为我们理化组争了光彩。下面是我们组对张欢老师的评课记录

传统课堂教学,喜欢逐条讲深讲透,把自己所知道的内容一字不漏地传给学生,使学生学得被动、枯燥,这正是过去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灌输知识,导致教学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也是我们当前所进行的化学课改必须摒弃的。张欢老师的这节课,突出体现了新课标所提出的一个新的理念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过程,实验结论的得出,都由学生完成。在氧气与碳铁等反应,由学生说出实验方案后,由学生实验,出现的现象由学生分析解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都大胆放给学生,这样做,给了学生很大的自主探究的空间,学生在课堂上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参与学习,让他们在“过程”中学会了学习,学会了知识。别具一格的引导过程,突出了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一、值得学习的地方 作为一名新老师,教态自然,语言流畅,普通话标准,能自然大方的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在讲解内容的同时,能很好的向学生演示实验,更形象直观的达到了教学目标。具有青春朝气蓬勃的气息,能很好的和学生达成一片,更好的使学生尽快的适应自己的教学方法。

二、要进步的地方 作为一名新教师,由于经验不足,存在问题也是必然的。在课堂上,要注意和学生的互动,要让大部分的学生能很好的直观的看到实验的现象,然后学生来总结实验结果,不要过早的告诉学生实验结果。

一、课的亮点

本次会课有以下主要优点

1、各种教学媒体功能得到发挥,张欢老师能对各种教学媒体进行合理使用,发挥各种媒体的教学功能,特别难能可贵的板书也非常详细。

2、问题解决教学理念得到体现

主要表现为 (1)以“驱动性问题”引领课堂,引导学生基于问题学习,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充分发展思维能力,体验化学知识的价值;(2)问题开放合理,结构完整,如有关氧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教学问题设计等。

二、课的不足

主要表现在 (1)教学语言的学科性弱化,非学科教学语言增多;(2)教师讲得过多。

本节课是初中化学《神奇的氧气》,本节课注重从学生熟悉的日常事物着手来创设学习情景,通过“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实验探究→得出结论”这一系列活动来认识物质的性质,分析现象后得出结论,然后由物质的性质推导出物质的用途,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究、去学习,培养了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使其真切地体验到探究学习的乐趣,从而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结合科学发展的现实向学生说明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对物质的了解也会更加细致,从而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向往,激发学生自觉学习的动力。

亮点一 在创设情境的时候,合理的情景安排不仅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还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教育,涌入了两纲教育,合符二轻课改的精神。

亮点二 教师能够对演示实验——进行演示,使实验现象更明显,更直观的展示在学生面前这说明了教师的创新精神,这给学生一个感性的教材。

亮点三 在碳和氧气的反应不充分反应中,生成一氧化碳的讲解中注重引入生活中的例子,煤气中毒事件,并用图片展示出严重的后果,从而使安全教育达到更好的效果。

不足之处 有点紧张,教态不太自然;讲得不够流畅,与学生的互动较少,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这是一堂新教师的亮相课,总体来说比较成功。知识点都能落实到位,而且张老师利用贴近生活的例子引入新课,课中教师和学生合作做了几个演示实验,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得出结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现了主动有效,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整堂课气氛活跃,达到了预定效果。

篇5: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从碳的原子结构可以看出,最外层只有4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既不容易得电子,也不容易失电子。通常状况下,碳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如教材中有宋朝黄庭坚的墨宝,虽历经千年仍不变色。但随温度升高,碳单质的化学活动性大大增强。

1.碳的可燃性

【讲解】木炭与氧气或空气中氧气反应可以生成二氧化碳。煤的主要成份是碳,炉火着得旺时,发生的也是碳与氧气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同时放出大量热供人使用。

当氧气供给不足时,碳燃烧不充分,生成一氧化碳。

2.碳的还原性

【演示】碳和氧化铜的反应。(边实验边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并依据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思考。)

【现象】加热片刻后,黑色物质突然发红光,随后看到红色物质,同时澄清石灰水中冒出一定量气泡,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黑色氧化铜与木炭反应,生成红色的铜和二氧化碳。

【讲解】同样,碳也能与氧化铁反应得到铁和二氧化碳。

早在几千年前中国就掌握了这项技术,可放映用木炭来炼铁。木炭炼铁的录像

【提问】观察上述两个反应,判断是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如果是请指出还原剂是什么?

【小结】碳在上述两个反应中都做还原剂。这两个反应都体现了碳的还原性。

碳不但能还原某些金属氧化物,也能还原某些非金属氧化物。

播放木炭与二氧化碳反应录像

木炭和二氧化碳的反应可以表示为:

这个反应需要吸收热量才能进行。由上述反应可以看出,有的反应过程中放出热量,有的`反应却要吸收热量,说明化学反应总是伴随热量的变化。通常用“-Q”表示吸热反应,“+Q”表示放热反应。如:

【讨论】燃煤炉子中,发生了哪些化学反应。

【小结】

篇6:乙醇的评课稿

设置“身边的化学”,把乙醇的学习和生活与社会联系起来,体现化学教育中的sts思想。学生提出了许多乙醇应用的例子,一时难解释,引导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拓展知识面。

从现象到本质:观察乙醇推断物理性质;观察实验现象推断性质,如乙醇与钠的反应,金属钠浮在水面上说明密度比水小;通过生成的气体具有能燃烧的特性,推断可能是氢气等。学生能感觉到乐趣。

通过展示模型,让学生观察描述,写出结构式,结构简式,讨论结构特征。让学生开展探究,推断乙醇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篇7: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的评课稿

1.通过观察和实验掌握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

2.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比较、分析能力,培养实验设计能力、操作能力,培养辩证思维能力。

3. 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增进师生情感,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单质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

教学难点:单质碳与二氧化碳、氧化铜发生的化学反应。

一、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看动画吗?

生:喜欢。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动画。(播放动画。)

师:想一想片中的悲剧是怎样发生的?

生1:煤燃烧要消耗氧气,我看到那个人把门窗都关严了,我想,是不透空气,房间里的氧气被消耗完了,那个人没有氧气可呼吸,死了。

生2:可能是煤气中毒。我听说过煤燃烧时产生煤气会使人中毒。

生3:煤炉中的煤在燃烧,就要有氧气,同时要将生成的气体和烟尘排到室外,一定有烟道,因此煤燃烧消耗尽房间里的空气不太可能,所以我也认为是煤气中毒。

二、新课

师:谁分析的对呢?(投影结论:煤气中毒。)

师:同学们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实际上煤的主要成分是碳,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煤燃烧产生煤气你能用化学方程式表达出来吗?

(一生到黑板写,其他同学在本上写,教师巡视。)

师:同学们写得很好,关于碳的燃烧我们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已经学过了,让我们共同回忆一下。

(播放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

师:请写出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一生到黑板写,其他同学在本上写,教师巡视。)

师:这既是氧气的化学性质,也是碳的化学性质。

(板书课题。)

师:这两个化学方程式说明碳具有什么样的化学性质?

生(全体):可燃性。

师:仔细观察这两个化学方程式,从碳与氧气的量的关系上看,什么情况下生成一氧化碳,什么情况下生成二氧化碳?

生4:两个碳原子与一个氧分子结合生成一氧化碳,一个碳原子与一个氧分子结合生成二氧化碳,也就是24份质量的碳与32份质量的氧气反应时生成一氧化碳,12份质量的碳与32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如果氧气的质量相等,需要碳的质量是2倍的关系。

师:你分析得太透彻了,我们习惯于将碳的质量确定为一定值,此时氧气的质量是2倍关系,氧气少则生成一氧化碳,氧气多则生成二氧化碳。笼统地说,是氧气不足或氧气充足。不仅如此,在煤炉里,碳在高温的条件下会与二氧化碳反应,一氧化碳会燃烧。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来完成这两个化学方程式,解释你这样写的原因。

(一生到黑板写,其他同学在本上写,教师巡视。)

生5:碳的氧化物我们只学过也只听说过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这两个反应中,反应物只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生成物也只能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高温或点燃时氧气会参加反应,生成物中不会有氧气,只能是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

师:你写得很正确,说的条理性也很强。在煤炉中我们有时会看到蓝色火焰,实际上就是一氧化碳在燃烧。在一个燃烧得很旺的煤炉里会发生三个化学反应:自下而上分别是碳燃烧、碳与二氧化碳反应、一氧化碳燃烧。

(投影同时显示。)

如果煤炉上层温度过低,不能达到一氧化碳的着火点,一氧化碳就会扩散到空气中发生煤气中毒事件。

师:观察这四个化学方程式,有三个反应是在点燃后会燃烧,从能量的角度看燃烧是什么能转化为什么能?

生1: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生2: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师:他们谁说得对?

生6:内能就是热能,热能又叫内能,他们都对。

师:在化学学科中我们多采用热能这个名词,有热能放出的反应,我们称之为放热反应,燃烧的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再看碳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条件是加热,它需要外界不断地供给热量,否则反应不会发生或停止,我们称之为吸热反应。正是碳燃烧放出的热使碳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放出的热是一种重要能源,人类是怎样利用化学反应放出的热的?

生1:生火、做饭、取暖。

生2:发电、驱动汽车、飞机。

生3:用火箭发射卫星、开动机器。

师:假如没有化学反应放出的热能,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

生1:没有火,吃生饭、不能发电,汽车、飞机不能开,化学反应也不能发生。

生2:人类没有用火的时候也能生存,现在科学这么发达,我们可以利用太阳能。

生3:没有热能,科学也不会这么发达,再说太阳放热也是因为太阳内部正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要是没有化学反应放出的热能,地球将变得漆黑、冰冷,不会有任何生命。

师:同学们的想像力很丰富。我们来单独分析碳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它属于哪种反应类型?

生(全体):化合反应。

师:如何从得氧失氧的角度来分析一下?

生1:碳与二氧化碳反应,碳得到氧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失去氧也生成一氧化碳,所以碳是还原剂,二氧化碳是氧化剂。

生2:化学方程式中的两个一氧化碳可以写成两个一氧化碳相加的形式,由一个碳原子得到一个氧原子生成一个一氧化碳分子,由一个二氧化碳分子失去一个氧原子生成一个一氧化碳分子。碳得氧被氧化是还原剂,二氧化碳失氧被还原是氧化剂,这个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师:你分析的和老师分析的一样(投影演示分析过程)。这说明碳具有什么样的化学性质?

生(全体):还原性。

师:你能联想到碳与我们学过的哪种物质的化学性质相似?

生(全体):氢气。

师:我们来回忆一下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投影装置图),如果用木炭来还原氧化铜,你能猜测一下反应会如何进行吗?请你写出你猜测的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生写出两个化学方程式。)

生3:我想这两个反应也有可能同时发生。

师:谁的观点正确呢?请你设计一套实验装置,用于木炭还原氧化铜,同时验证生成的气体。把你的设计图画在纸上,一会儿请同学到前面来解释你的设计。

生3:这是铁架台、试管里装好木炭和氧化铜的混合物,单孔胶塞将生成的气体导出,这支试管里装澄清的石灰水,这是酒精灯在加热,如果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就证明是二氧化碳,否则就是一氧化碳。

生2:我们的设计跟生3的差不多,只不过导出的气体不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直接

通到酒精灯的火焰上,如果气体燃烧就是一氧化碳,否则酒精灯火焰会变小,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生5:我们把他们俩的结论结合起来,让生成的气体先通过澄清的石灰水,如果生成二氧化碳,石灰水变浑浊,再导出在后面接一个气球,如果生成一氧化碳,气球就会鼓起来。

生7:生3的装置如果生成一氧化碳,从石灰水中出来会使人中毒,要是既生成一氧化碳又生成二氧化碳的话,生5、生2的装置都不行,我的设计跟生3的一样。

师:同学们讨论得很好,我们就按照既能验证是否有二氧化碳,又能验证是否有一氧化碳生成的装置来做实验。不过老师要求将气球改为酒精灯,如果有一氧化碳生成,我们当场处理掉。

(将用到的仪器发到小组。)

师:同学们注意看一下,老师也来完成这个实验,不过,老师用的加热仪器是酒精喷灯,同学们用酒精灯。各组实验的仪器气密性老师都在课前检查过了,请同学们直接来完成实验。(师到生处取木炭与氧化铜的混合物,酒精喷灯点燃后请一位同学到前面观察实验,师到各组巡视指导)请同学们说一说观察到的现象和得到的结论。

生4:我们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右侧点燃的酒精灯没有气体燃烧,说明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不过我们没有看到红色的铜生成。

师:这是老师用的试管,这是第一组同学用的试管,都带着胶塞和胶管,止水夹夹着,这是第二组同学用的试管,胶塞已经拔掉,看一看里面的物质颜色有何不同,说明什么问题?

生8:我发现酒精喷灯火焰温度比酒精灯火焰温度高。老师用的那支试管里明显有红色的铜生成,而第一组试管里的物质颜色比第二组的浅,说明温度越高反应越快,越好。停止加热后,第二组敞口,生成的铜又变成了氧化铜,所以跟反应前一样黑,第一组试管里有一点铜,颜色浅一些。

师:既然如此,我们将错误的化学方程式擦去,将反应的条件改为高温。在这个反应中,氧化剂、还原剂分别是什么?

生(全体):氧化剂是氧化铜,还原剂是碳。

师:从黑板上四个有碳参加的化学反应的条件看,要么是点燃,要么是高温,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又如何呢?

(播放一组图片。)

生(全体):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发现单质碳的化学性质与氢气的化学性质相似:常温下性质不活泼或稳定,在点燃、高温或加热时表现出可燃性和还原性。下面,我就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两个实际问题。

三、练习

(投影问题一:怎样证明金刚石由碳元素组成的?)

生9:在密闭的容器中充入足量的氧气,放一小块金刚石,将金刚石点燃,检查生成的气体只有二氧化碳。

生10:我认为应该先称量金刚石的质量,点燃金刚石后将气体全部通人足量的石灰水中,称量石灰水质量增加的量就是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再由二氧化碳的质量计算出碳元素的质量正好是金刚石的质量才行,否则金刚石中若含有氧元素也会出现生8的结论。

师:你掌握的知识太多了,解决问题干净利落。

(投影问题二:自然界中没有单质铁,高炉炼铁是用焦碳与三氧化二铁反应得到铁,请写出该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四、小结

练习后学生归纳本课内容、谈体会。

评析:

本节课教学运用新课改基本理念,注重学生科学素养的养成,不仅重视知识与技能,更重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调动学生的主体行为,使课堂生动活泼又富有吸引力,具体体现为:

1.以问题为线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多次创设问题情境,教学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学生在不断提出问题,研讨问题,解决问题中逐步理解学习内容。从而使学习过程成为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体现了对学生质疑精神和能力的培养。

2.多种学习方法并用,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采用假设、交流、探究、设计、实验等多种学习方法学习,使学生在开放的教学环境中,尝试探究,感受、体验知识的发生、发展和获得的过程。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中没有穷尽所有内容,而是给学生留有一定的研究和创造的空间。教师从“导演”退位到“观众”,把舞台完全交给了学生,让学生充分而舒展地表达、发散、创新。

本节课有两个问题值得商榷:一是碳的还原性的教学中,三个对比实验现象还不明显,需进一步研究;二是一氧化碳燃烧在本节课出现是否合适。

篇8:灰雀的评课稿

一、课前一分钟的演讲着实令我震惊了不少,很棒!我们都到海洋中英文学校,我也很赞赏他们的课前演讲的做法,也曾萌生在自己的课堂上实施这个举措念头。但只进行了几次,就因事务的繁杂而搁浅了,从此再也无念提及。而王老师做得很好,直至本学期,还不忘给学生这样一个自我锻炼的机会。王老师的用心将会使学生受用终生的。

二、仔细看了王老师发上来的《灰雀教学设计》的帖子,教学设计得很棒!从体会列宁找不到灰雀时的着急;到做侦探,找出小男孩撒谎的理由,从而体会男孩也是爱灰雀的;最后更以“列宁为什么问灰雀,却不问男孩呢?”这个问题,让学生感受到列宁对小男孩的爱护。正如楼上诸多老师所说,在王老师授课过程中,为我们呈现了有很多精彩之处,我不再一一详举。

也提两点意见:

一、课堂上的王老师太过依赖教案。我想,王老师曾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在“备教材”上,所以,写出了设计很精彩的教案。但在“备教案”环节上,花费的精力并不多。凭我的经验,“备教材,写教案”,是关键第一步。但“备教案”,更是落实自己教学设计和教学理念不可或缺的重要一步。否则,再怎么精彩的教案,课堂上的老师也会有种驾驽不娴熟的感觉,势必造成“教案”和“课堂”两层皮。这样,授课老师好的教学理念不能游刃有余地传达给学生,学生更不能很好地领会老师的教学思想。所以,我认为“备教案”是一个更关键的步骤。教师只有把自己的各教学环节烂记于心,并内化为自己的东西,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才能够在课堂上做到对教案的驾轻就熟。

二、我也觉得在本节课上,老师讲得有点多。但我想,这决不是王老师一个人存在的问题。可能我们语文老师都曾遇到过类似的困惑,我也一样。记得我在讲《月光曲》时,于校长也给我提出了这个问题。所以,自那以后的平日教学中,我对这个问题格外关注。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有很多:

1、老师的畏惧心理。老师太害怕自己预先设计好的各个环节落实不完了;老师太害怕学生自己说不到点子上,所以往往学生刚提了头,我们教师就迫不及待地接过话茬儿,滔滔不绝地自顾自讲起来,我们抢夺了学生说的权利,长此以往,我们没给学生练的机会,我们没教给学生说的方法,所以学生围绕一个中心说整段话的能力就退化了。

篇9: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教案

(1课时)

一.知识教学点

1.实验室利用金属和酸反应制取氢气的反应原理。2.置换反应。

3.用排水法和向下空气法收集氢气的方法。4.原子团的含义。二.重、难点

1.重点: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原理和基本操作。2.难点:置换反应的理解。三.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

1.使学生掌握实验室利用金属和酸反应制取氢气的反应原理。2.使学生理解置换反应。

3.学习用排水法和向下空气法收集氢气的方法。4.使学生了解原子团的含义。(二)整体感知

本节从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原理入手,通过讨论,确定了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实验装置和收集氢气的方法。完整的阐述了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全过程,对学生来讲是一个完整的实验体系,对学生进行分析推理等思维的发展来说是很好的教材。此外,课本又从几个实验入手归纳总结出了置换反应。这样可以使学生对置换反应、分解反应、化合反应进行对比加深理解。

另外,本节选学部分还介绍了启普发生器。此部分可以由学生在课下阅读,也可以在课上展示,使学生对它的结构、原理、适用范围有较深刻的了解。(三)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前面我们学习了水的组成,知道了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会分解出氢气,那么,它为什么叫做氢气呢?这是因为氢气是在相同条件时,在所有气体中密度最小的气体,也就是说,它是最轻的气体,因此,它的中文名称为氢,其含义为成水元素。早在16世纪,人们就已经发现了这种气体,但是人们并没有把它作为一种新的元素,而把它叫做可燃空气。直到18世纪,拉瓦锡才通过许许多多的实验证明了它是一种新的元素,它形成的单质是氢气。

[讲解]:那么,氢气是如何制取的呢?今天我们就学习氢气的制法。[板书]:一.氢气的制法

[讲解]:在上节课我们看到了电解水可以产生氢气,但是应当注意这种方法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所以成本较高,不适合在工业上大量生产氢气。在工业上,通常利用一些非常廉价的原料来制取氢气,常常是利用天然气或水煤气为原料来制取氢气的。

[板书]:1.工业制法

原料: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CH4)。

水煤气(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CO和氢气H2)。[讲解]:在实验室中是如何制取氢气的呢?这是我们今天要解决的主要内容。

[板书]:2.实验室制法

[讲解]:实验室制取氢气不可能使用电解水的方法,因为这样反应速度慢,产气量少,在实验室中我们一般情况下是利用金属与酸的反应来制取氢气的。

[板书]:(1)反应原理:金属与酸的反应 [实验]:演示实验3-3:锌与硫酸的反应。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讲解实验步骤及操作要求。[观察现象]:产生可燃性气体,反应后的液体蒸干后得到白色固体。[讨论]:气体和白色固体分别是什么?

[小结]:可燃性气体为氢气,反应后的白色固体为硫酸锌。[板书]:实验3-3:锌与硫酸的反应

现象:① 产生可燃性气体。

② 反应后的液体蒸干后得到白色固体。

反应表达式:锌 + 硫酸 → 硫酸锌 + 氢气 Zn + H2SO4 → ZnSO4 + H2

[讲解]:根据刚才实验3-3我们可以知道制取氢气简单的实验装置可以由试管、单孔橡皮塞和导管三部分组成。

[板书]:(2)实验装置:试管、单孔橡皮塞和导管

[提问]:根据生成氢气的状态,密度等,你认为用什么方法收集氢气比较合适?(提示:氢气难溶于水)[总结板书]:(3)收集方法

① 向下排空气法(氢气密度小于空气)② 排水法(氢气难溶于水)

[演示实验]:氢气的制法,并且用两种方法收集。[注意]:充满氢气的容器应盖好并把口向下放置。[教师活动]:组织学生找出制氢气的简易装置的缺点。

[讲解]:有时为了能够不断地得到氢气,并且使用的量较大时,我们利用了另一种实验室常用的仪器叫做启普发生器来制取氢气。

[板书]:(4)启普发生器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50-51页有关内容。[展示]:启普发生器。

[讲解]:我们在制取氢气时除了可以利用锌和硫酸反应外,还可以利用其他金属和酸的反应来制取氢气。

[实验]:镁与硫酸的反应,铁与盐酸的反应。[观察现象]:都产生了氧气。[总结板书]:化学反应表达式:

镁 + 硫酸 → 硫酸镁 + 氢气

Mg + H2SO4 → MgSO4 + H2 铁 + 盐酸 → 氯化亚铁 + 氢气

Fe + HCl → FeCl2 + H2

[提问]:观察制取氢气的三个反应,判断它们属于哪一种反应类型?有什么特点?

[结论]:这三个反应既不属于分解反应,又不属于化合反应,这些反应是一类新的反应类型。

[板书]:二.置换反应

1.反应的特点:

(1)反应物有两种:一种单质,一种化合物。(2)产物也有两种:一种单质,一种化合物。

[师生活动]:根据置换反应的特点,给置换反应下一个定义。[板书]:2.置换反应的定义: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

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讲解]:在硫酸分子中,一个硫原子和四个氧原子结合成的SO4,在反应前后没有变化,我们把硫酸中没有变化的SO4叫做原子团,称为硫酸根。

[板书]:3.原子团:MnO4(高锰酸根)、SO4(硫酸根)、PO4(磷酸根)NO3(硝酸根)、ClO3(氯酸根)、CO3(碳酸棍),OH(氢氧根)、NH4(铵根)等都叫做原子团。

[讲解]:应牢记常用原子团的符号,记忆的方法可以采用韵语记忆: [板书]:原子团,不难记,铵根NH4

酸根先记锰、硫、磷,符号后面添“O4” 酸根再记硝、氯、碳,符号后面添“O3”

[练习]:完成教材第52页第1题。(四)总结、扩展

本节内容我们主要学习了氢气的实验室制法和置换反应,氢气的实验室制法我们应该学会利用反应原理确定反应装置,利用产物特点确定收集方法。并且应掌握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表达式和实验操作。对于置换反应我们应当学会根据反应物的特点和产物的特点判断反应类型。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学习了三个基本反应类型,下面我们对这三个反应类型进行一下总结:

篇10:扬州茶馆的评课稿

曹老师执教《扬州茶馆》,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

1、老师神情亲切自然,语速不紧不慢,语音富有磁性,学生学得轻松、学得自在。

2、前后呼应。教师从“馆”字入手,通过组词,理解了“馆”与地方有关,解决了字词教学的难点。结尾“为什么大家要到茶馆去?仅仅因为茶点的美味?”引导学生感受朱自清带给大家的当年茶馆的韵味,当年的人文景观和历史文化,把握住了中心。

3、方法独特,化解难点。“兜揽”的理解,抓住叫卖声,形象地解决了这一词语的把握。理解中心句,通过反复读,根据出示的红色词语,引导读正确,读出理解,读懂了句子。针对重点小节“烫干丝”的复述,老师也指导得条理清晰。读句子、抓动词、看视频、说动作。由于引导得法,学生的复述也有条理。这一活动,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用词的精准,也知道朱自清是一位语言大师。

篇11:《圆的认识》的评课稿

本节课的知识点比较多:包括圆的概念、圆心、半径、直径、以及半径与直径之间的关系,李老师对这些内容做了大胆的调整。使整节课比较紧凑而又不失灵活。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正确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通过适时,适度的演示和讲解,启发,点拨,设疑,解惑,运用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想一想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手,脑,口等多种感官并用,观察,比较,操作,思考,讨论,以积极的态度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1、李老师的课由判断套圈游戏的公平性引入圆,通过出示银河系、一些圆形建筑等图片、再让学生说说在生活中看到的圆,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在学习新课过程中,李老师让学生通过摸、折、画等学生动手操作活动去学习。首先通过组织学生摸摸自带圆形物体的边,注意与其他平面图形的比较,从而引导学生小结出圆的概念;然后组织学生对手上的圆形纸进行折、画,从而介绍圆心、直径、半径,改变了教材三个概念的呈现顺序;最后对例3通过画、折、比的方法进行探究,得出圆的有关特征,同时进行了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全课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目标达成度较高。

3、充分利用多媒体,直观生动的演示突破了知识的难点。比如,教学“直径、半径有无数条”这样的特征,学生想象起来会比较困难,因此教师就采用多媒体加以直观的演示,从而非常直观地凸显了这一知识点。再比如,教师在教学“同圆内每条直径都相等”时,屏幕上的直径依次旋转至同一条直径重合,相信会给学生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从而加深对特征的理解和掌握。

4、用数学的观点和思想方法解释生活中的问题这一理念得到了较好的落实,从课始问题的提出到课末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解释,让学生感受到了生活中无所不在的数学知识。

篇12:认识钟表的评课稿

1、根据学生的认知和年龄特点选择教法,较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王老师根据一年级学生注意力不持久,活泼好动,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的特点,使用了直观的教具,创设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例如:游戏找朋友一环节,不但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2、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方式获取新知。王老师在这节课上,给学生观察,操作,探究的时间,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 ]发现知识,掌握知识。如引导学生认识钟面后,采取多种方式,让学生自己拨钟表,认时间。

3、注重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在认整时时,很好地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结合自己一天中几时做什么事,让学生能很好地认识整时。并引出了时间的两种表示方法,简单的介绍了什么叫做顺时针。

4、注重培养观察力。出示钟面7时,9时,12时,请学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老师只起到了引导的作用,让学生通过观察得出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5、本节课游戏环节很多。比如游戏找朋友,贴切自然,符合一年级孩子的特点。在下课后有一个孩子说怎么就下课了?就这一句话,就说明这是一节孩子喜欢的课。

教学是门遗憾的艺术,下面对这节课提几点自己的看法:

1、在教学安排上假如稍微调整一下顺序,把“一天中这个时间你在干什么”这一个环节放在后面,把“观察钟面7时,9时,12时,你发现了什么”放在前面,先总结出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并且这里要特别的强调一下这个特点,再进行认整时,效果会更好。

篇13:间隔问题的评课稿

间隔问题的评课稿

今天教研室杨老师来校听见习老师课。对小张来说是一次小考。本课教学的重点在于经历间隔现象中简单规律的探索过程。整节课下来整体感觉课堂的条理是比较清楚的,教学目标也已基本达到。在课堂上,张教师注重学生语言的完整性,学生对于间隔排列的三种规律能够准确的描述,并能运用这种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当然课堂也存在着不足之处。例如在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两端物体比中间物体多1”这个问题时,直接就把这个问题抛出去了,导致有些学生不知如何下手回答老师的问题,课后我反思这个问题应该怎么问才有指向性,我想如果我把这个问题分为两个问题来问,先问“你怎么知道两端物体比中间物体多1的?”因为学生刚才已经整理了数据,不难就会想到用数数,比出谁多谁少,然后教师再问“如何不去数,直接看图能看出两端物体比中间物体多1吗?”引导学生理解一一对应,从而更好的理解“两端物体比中间物体多1个”可能效果会更好一些;另外我觉得整节课教师上的有些急,这是一节探索规律的课,就应该放手让学生合作交流探索,从而由学生抽象概括出规律,但是这节课教师扶持的`比较多,应该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交流探索,给学生思维碰撞的空间;第三点在课堂的最后应该有小结,老师应带领学生梳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再一次明确今天所学的规律是什么,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篇14:自我负责的评课稿

在初中阶段,政治课是比较难上的,因为没有生动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所以很多孩子都觉得枯燥,但是我听了刘进老师的一节政治大练兵公开课《自我负责》,却觉得他的这节课上的很出色。

初中政治学科知识点看似很少,而实际扩展的深度和广度都比其他科目要多,这就要求老师的驾驭能力,刘老师是一位资深的政治老师,他所教的政治学科在每年的.中考科目中都是排名靠前的,曾经还夺取过合肥市第五十名得最佳成绩,这与他平时的课堂教学是分不开的。他在这堂课的驾驭和把握能力上就足以说明他对课程的研究至深。

刘老师对于教学的各个环节的衔接处理得很恰当,犹如小桥流水一样自然,不留痕迹。他还运用多媒体制作的精美课件也为他的这堂课增添了许多光彩。丰富的画面,趣味性极强的课外故事,都使得孩子们对课文的重难点有了更为形象的掌握。

上一篇:申请食品流通许可证的6大窍门下一篇:阳岱山村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