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治疗方法

2024-04-09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治疗方法(精选18篇)

篇1: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治疗方法

1. 坐好:请尽量拉近与工作台的距离,将桌椅高度调到舒适状态。腰部挺直,双肩后展。臀部要充分接触椅面,可经常用椅背顶住后腰稍作休息。工作间隙随呼吸做提肩动作,每隔5~10分钟应抬头后仰休息片刻,使头、颈、肩、胸处在一种微微绷紧的正常生理曲线状态,避免头颈部过度前倾或后仰;描图、绘图等专业设计人员可调整工作台倾斜10~30度。有头部偏左或偏右写作习惯的白领应注意纠“偏”,每小时缓缓转动头部片刻以消除“偏颈”状态导致的肌肉疲劳。

2. 走好:自然松懈状态的走路和站立状态使脊柱、颈椎无端受累。正确的走姿是:站立时全身从脚心开始微微上扬,即收腹挺胸;双肩撑开并稍向后展;双手自然下垂;下颌微微收紧,目光平视,头顶如置一本书;后腰收紧,骨盆上提,腿部肌肉绷紧,膝盖内侧夹紧,使脊柱保持正常生理曲线。从侧面看,耳、肩、髋、膝与踝应于一条垂线。正确的站姿可从背贴墙面开始训练,头上可放一本书。行走时双手微微向身后甩,双腿夹紧,双脚尽量走在一条直线上,脚跟先着地,脚掌后着地,并且胯部随之产生一种韵律般的轻微扭动。

3. 练好:针对性的体操运动:头颈左右转动:做时伴随深呼吸,吸气时头向左转(约90度),呼气时还原;吸气时头向右转(90度),呼气时还原。反复做6次。前屈后伸:做时伴随深呼吸,吸气时颈部前屈,下颌接近胸骨柄上缘;呼气时,颈部后伸至最大限度。反复做6次。侧屈:吸气时头向左屈,呼气时头还原;接着吸气时头向右屈,呼气时头还原。反复做6次。伸展:吸气时头尽量伸向左前方,呼气时头还原;接着吸气时尽量伸向右前方,呼气时还原。反复做6次。

4. 睡好:床以半硬为佳,对维持脊椎生理弯曲度,减轻腰酸背痛有帮助。过软,使人重心不稳,翻身时体位变化太大,反而疲惫不适,会造成由于人体重量压迫而形成中央低、四边高的状态。不仅增加了腰背部卧侧肌肉的张力,而且也势必导致头颈部的体位相对升高,常年如此,就会导致局部肌肉韧带平衡失调,从而直接影响颈椎本身的生理曲线。过硬,使体重集中在两至三个受力点上,容易压迫局部而影响血液循环。

篇2: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治疗方法

2、眼耳鼻喉部症状,眼胀干涩,看东西模糊,耳鸣,出现听力障碍;鼻塞,口干等。

3、胃肠道症状,常感到恶心甚至呕吐、腹胀腹泻、消化不良、嗳气等。

4、心血管症状,心悸、胸闷以及血压变化等。

篇3: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治疗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为1997年1月—2007年12月本院收治的被误诊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经内科静点血管扩张剂等治疗2周无效的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患者136例;男48例、女88例;年龄32~70岁;病程15天~12年。病人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胸闷、恶心呕吐、视物模糊、眼后部胀痛、心前区痛、头晕眼花、头颈及上肢出汗异常;查体血压升高、心律不齐、颈椎棘突部有压痛, 压头试验阳性, 牵拉头部时症状减轻;颈椎正侧双斜位X线片示颈椎生理曲度改变, 颈椎关节有骨质增生;经颅多普勒超声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颈椎CT或MRI可见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头部CT示未见异常。排除其他病变如美尼尔氏综合症、锁骨下动脉缺血综合征等。

1.2 方法

颈椎牵引:患者取仰卧位, 颈部置气囊枕上, 调节颈枕高度, 带好枕颌带牵引, 重量3~8 Kg, 30 min 1次/d。中低频脉冲治疗仪, 与牵引同步进行, 将机器调至颈椎患处, 将1%扶他林乳胶剂少量均匀外涂于4个极板上, 置大椎、肩井、天柱等穴, 30 min/d。颈托和围领理疗, 后颈部可见光治疗, 30 min/d。

1.3 疗效标准

依据临床疾病治愈好转标准[1]评定, 治愈:症状消失、能参加工作和劳动;好转:症状减轻或稳定, 仅能参加工作。

2 结果

治疗2~4周后, 治愈110例 (80.9%) , 显效78例 (57.4%) , 好转23例 (16.9%) , 无效3例 (2.20%) , 显效率80.9%。

3 讨论

颈椎病按《实用骨科学》分类有局部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混合型、食管受压型、后纵韧带骨化[2]。颈椎结构病变的刺激通过脊髓反射或脑—脊髓反射而发生一系列交感神经症状, 如眼睑无力、视力模糊、瞳孔扩大、眼窝胀痛、流泪;头痛、偏头痛、头晕, 枕颈部痛;心动加速或缓慢、心前区痛、血压升高;四肢冰凉, 出现针刺感, 继而红肿疼痛;也可有血管扩张现象, 出现手指发红、发热、疼痛、感觉过敏等;还有一侧肢体的多汗或少汗, 也可有耳鸣、耳聋、眼球震颤;有时可见三叉神经出口处疼痛、压痛、枕大神经痛、舌下神经功能障碍等。交感神经型颈椎病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有相同的心前区痛、心律紊乱等表现, 交感神经型颈椎痛可与神经根型颈椎病合并发生, 伴有手臂麻木症状, 此时较易诊断为颈椎病。若颈椎病患者的首发症状为心前区痛、心律紊乱, 而无上肢节段性疼痛和感觉异常, 即不伴有神经根型的症状时, 就极易被误诊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接受心血管内科的一系列治疗后, 症状没缓解。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心电图检查有病理性改变, 用血管扩张剂可缓解症状, 而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患者的心电图仅有心律不齐, 而无进一步改变, 经颅多普勒超声可发现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拍颈椎X线片可辅助诊断。因此, 常规心电图、经颅多普勒超声、颈椎拍片即可鉴别。另外,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也应与椎动脉型颈椎病、美尼尔氏综合征、锁骨下动脉缺血综合征及神经官能症相鉴别。椎动脉型颈椎病主要症状为眩晕、头颅旋转引起发作, 可有猝倒;美尼尔氏综合征的眩晕发作多与情绪变化有关, 前庭功能减退, 发作时有水平性眼震颤;锁骨下动脉缺血综合征的患侧上肢乏力、沉重、痛麻, 患侧上肢血压低于健侧, 桡动脉搏动减弱;神经官能症检查时无明显客观体征, 发作易受情绪影响。

明确诊断后采用卧位颈牵、中低频脉冲治疗、颈托和围领与理疗等综合治疗方法, 颈椎颌枕带牵引可解除肌痉挛、增大椎间隙、减少椎间盘压力, 从而减轻对神经根的压力和椎动脉的刺激, 并使嵌顿于小关节内的滑膜皱襞复位;颈枕牵引高度随时可调节, 有利于恢复颈椎的生理曲度。颈托和围领主要用以限制颈椎过度活动, 而患者行动不受影响。中低频脉冲治疗有针灸、推拿、按摩等多种功能, 有阻断疼痛的传导、减轻肌痉挛、增强肌张力、延缓关节囊和韧带钙化、改善局部血循环的作用。可见光治疗有加速局部炎性水肿消退和松驰肌肉的作用。所选136例患者中, 67例患者治疗后颈椎生理前凸恢复, 颈椎反屈有不同程度的改善。119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经颅多普勒超声复查示不同程度缓解。本文结果显示综合治疗对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2.

篇4: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针灸;临床疗效

Acupuncture treats Cervicalspondy-lotic radiculopath clinical research

Lu Guifen

(Shandong Province Qihe county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Chinese Medical Department 251100)

【Abstract】 Objective Observes Acupuncture to treat Cervicalspondy-lotic radiculopath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Methods Divides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each 30 examples stochastically 60 example Cervicalspondy-lotic radiculopath patient, the observation group gives Acupuncture treatments, the control group gives the massage treatment.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s total effectiveness respectively is 100% and 66.67%, two groups of comparisons, the observation group curative effect surpasses the control group obviously, the difference has statistics significance (P <0.05).Conclusion Acupuncture treats Cervicalspondy-lotic radiculopath curative effect well, the side effect small, the expense is low, is worth the clinical promoted application.

【Key words】 Cervicalspondy-lotic radiculopath;Acupuncture;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頸椎病也称颈椎综合征,是指颈部扭伤或椎间盘退化、椎骨退行性改变刺激或压迫邻近组织,引起的相应临床症状和体征,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一型,约占颈椎病发病的50%~60%[1],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及年轻化的趋势,临床主要表现为与脊神经根分布区相一致的感觉、 运动障碍及反射变化。其发病过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早期椎间盘变性以及椎节位移阶段与后期骨刺形成阶段。我院自2009年 2月 ~2011年2月,采用针灸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0取得较好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自我院自2009年 2月 ~2011年2月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 38例;年龄 18~65岁,平均27岁。病程最短者18天,病程最长者 2年,平均11个月。临床表现:颈痛为主15例,一侧肢体肌力弱10例,一侧肢体疼痛8例,一侧肢体麻木、感觉异常的 7例,两侧发病的2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拟定入选标准:①年龄18~65岁,性别不限;②符合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所有病例均具有典型颈椎病的症状,有不同程度的颈项肩臂疼痛和患肢放射性疼痛症状;③颈、肩、背疼痛,有明显压痛点,上肢手指麻木及压顶试验阳性,臂丛牵拉试验阳性;④有完整的临床资料,包括颈椎的正侧位片;⑤x线片或 C T检查,有颈椎病理改变、颈椎间盘病变或退行性改变;⑥病程18天 ~2年;⑦能按医生要求完成治疗。排除标准:①年龄 18岁以下,65岁以上,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②长期接受其他药物综合治疗者;③仅有影像学表现异常,而无颈椎病临床症状者;④急性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⑤网球肘、肩周炎、肱二头肌腱鞘炎、腕管综合征、强直性脊柱炎、胸廓出口综合征等致以上肢疼痛为主的疾患;⑥合并颈椎椎体滑移者;⑦合并有心血管、脑血管、肝、肾及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⑧巨大型颈椎间盘突出,颈椎管狭窄者以及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的患者;⑨低血压、高血压 、体质虚弱、骨质疏松以及精神病患者;⑩不能坚持针刺治疗者以及无法判断疗效及资料不全者。根据中医证候的辨证分型:①气滞血瘀证,主证 :患者颈部损伤而发病,颈项强痛,动则加剧,痛点固定不移。次证:患者舌质淡红,肢体麻木,脉弦或涩。②风寒阻络证,主证:患者颈部感受风寒而发病,畏寒肢冷。次证:颈项强痛,肢端麻木疼痛,四肢拘急,活动不利,患者舌质暗,苔薄白,肌肉萎弱,手指麻木,脉沉弦或沉迟。

1.3 治疗方法:嘱患者取坐姿膝直位,采用提插针刺手法,主穴:颈痛穴,此穴位于无名指与小指指掌关节结合部的正中点,手呈半握拳姿势取之,针感以局部酸麻胀痛为主。辅穴:头痛穴,此穴位于足背,第 1、2趾骨结合之前的凹陷中。肩痛穴,此穴位于足三里穴下 2寸,偏于腓侧 1寸。肘痛穴,此穴位于髌骨与髌韧带外侧的凹陷中。以上穴位均均采用一次性3 0号3寸无菌毫针,交叉取穴,即左侧病变取右侧穴位,右侧病变取左侧穴位。所有穴位局部常规消毒,快速针刺,采用平补平泻手法,只要求通过提插或滞针手法获得针感即可,每天1次,10天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给予推拿治疗:患者取端坐位,颈部放松稍前屈,术者调节好自己的气息,腰部虚直,立身中正,沉肩垂肘,悬腕,立于其后,以掌根、拇指及大鱼际交替在颈项部采用揉法按摩,手法应由浅至深,以温热为度,逐渐渗透,使患者有酸胀麻感为宜。②点穴通经法。点按患者风府、天柱、风池、大椎、肩贞、肩中俞、肩外俞、缺盆及患肢肩井、曲池、小海、天宗、手三里、合谷等穴,力量由轻及重,每穴 30秒左右。术者将示指、中指夹住患者的患侧手指,从大拇指至小指依次拨伸1~5次,最后提拿肩井。每天1次,10天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

1.4 疗效判定标准:①痊愈:临床症状消失,肌力正常,颈、肢体功能等阳性体征转阴,恢复正常工作,经随访没有出现复发。②好转:临床症状基本消失,颈、肩背疼痛等阳性体征减轻,但未能完全缓解,仍需治疗,随访 1 月偶有复发;③未愈:经两个疗程治疗症状与阳性体征未改善,不能从事工作。总有效率等于痊愈加好转。

1.5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率比较采用x2检验,并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 100%和66.67%,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3 讨论

颈椎病归于中医学“筋痹”、“ 骨痹”范畴,神经根型颈椎病是由于椎间盘突出、退变、节段性不稳定、骨质增生或骨赘形成等原因在椎管内或椎间孔处刺激和压迫颈神经根所致。颈椎病已成为威胁我国人口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颈椎病的致病因素比较复杂,主要包括: ①以车代步,使颈椎呈甩鞭样损伤的机会增多;②在沙发或床上长时间歪坐、倒卧等不良姿势看电视;③在电脑前工作或游戏时间过长;④随着电脑的普及,工作姿势不当,如从事低头及固定姿势工作,由于长期低头造成颈后部肌肉韧带组织的劳损,诱发颈椎病的发生;⑤长时间打麻将等;⑥不良睡眠姿势,如侧卧时头颈扭转、或仰卧时枕头 过高屈颈状态,可以加速颈椎退变进程[2]。中医学认为,本病因肝肾不足、体虚劳倦、筋骨失养、或久坐耗气、劳损筋骨,经络不通,复感风寒湿邪、致营卫气血不和,精血空虚不能濡养筋脉,或感受外邪,或扭挫损伤、气血瘀滞,导致经脉不通则痛所致,筋骨懈惰,致筋脉痹阳、气血凝滞,影响了气血运行与敷布,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将病情加重,进一步发展成硬化、条索状物,从而加速颈椎椎体本身的病理改变。而现在医学认为,其发病机制主要包括以下两点:①由于各种致压物对脊神经根造成直接牵拉、压迫及患者局部出现的继发反应性水肿等神经根型症状。②由于患者颈椎内外平衡失调,导致患者椎节局部的肌肉、韧带及关节囊等组织遭受牵连所出现的症状。在治疗过程中,嘱患者应注意工作姿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患者在工作时,若在自觉劳累,给予适当的颈部活动,如每半小时做一次抬头望月动作,持续 1 ~2 分钟,拿捏肩部缓解疲劳,可降低其发病率。睡眠时应仰卧不用枕头或用低枕。并且,对于通过临床治疗后治愈的患者,为避免复发,应采取预防性措施。因此,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者采用针刺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行气止痛。患者通过神经经络系统的信息反馈效应,调节脏腑及营卫气血,促进机体功能恢复或保持自身动态平衡,中枢调控激发调动人体体内的抗病潜力,加速局部软组织的代谢,使其炎症吸收,水肿消失。另一方面,依据传统的原刺疗法,中医阴阳整体学说、经络学说,采取远距离交叉取穴,可以避免针具对局部无菌性炎症水肿的疼痛刺激[3]。针刺颈痛穴,即针刺尺神经混合支,它是以部位功能定名的一个特定穴位,同时患者自身活动助气血运行,使肌肉痉挛迅速缓解,经络通畅,故针刺此穴具有调节神经、活血化瘀、止痛消炎功能,较快达到舒筋活络、调节平衡失稳,消肿止痛目的。根据上述研究結果表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 100%和66.67%,两组比较,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因此,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好、副作用小、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威.针灸结合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41例[J].光明中医,2009.24(4) :697 - 698

[2] 刘悦平,胡晶晶,张唐法,等.穴位注射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J].中国康复,2009,24(2):128 .

篇5: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如何治疗

中医辨证,本型在中医上属于气阴两虚夹瘀型 眩晕反复发作,甚者一日数十次,即使卧床亦视物旋转,伴恶心,呕吐,身软乏力,行走失稳,或心悸,气短,烦躁易怒,咽干口苦,眠差多梦等。舌红、苔薄白或微黄而干,或舌面光剥无苔,舌下静脉胀大。脉沉细而数,或弦数。治以益气养阴、安神醒脑,调和气血。

方药:天麻、川芎、杭菊花、枸杞子、沙参、炙甘草、炒枣仁、炒柏子仁、炙远志、白芍、丹参、地龙、夜交藤。

方中炙甘草、沙参、白芍、枸杞子益气滋阴;天麻、杭菊花、炒枣仁、炒柏子仁、炙远志、夜交藤醒脑益智,养心安神;川芎、丹参、地龙活血通络止痛。

篇6: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最好治疗方法

髓核的突出或脱出,后方小关节的骨质增生或创伤性关节炎,钩椎关节的骨刺形成,以及相邻的三个关节(椎体间关节、钩椎关节及后方小关节)的松动与移位等均可对脊神经根造成刺激与压迫。此外,根管的狭窄、根袖处的粘连性蛛网膜炎和周邻部位的炎症与肿瘤等亦可引起与本病相类同的症状。

二、发病机制

由于本型的发病因素较多,病理改变亦较复杂,因此,视脊神经根受累的部位及程度不同,其症状及临床体征各异。如果以前根受压为主,则肌力改变(包括肌张力降低及肌萎缩等)较明显,以后根受压为主者,则感觉障碍症状较重。

在临床上两者多为并存,此主要是由于,在狭小的根管内,多种组织密集在一起,大家都难有退缩的余地。因此,当脊神经根的前侧受压时,在根管相对应的后方亦同时出现受压现象。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生机制,除了由于作用力的对冲作用外,也是由于在受压情况下局部血管的淤血与充血所致,彼此均受影响。因此,感觉与运动功能障碍两者同时出现者居多。但由于感觉神经纤维较为敏感,因而感觉异常的症状会更早地表现出来。

本型颈椎病引起各种临床症状的机制:

一、各种致压物直接对脊神经根造成压迫、牵拉以及局部继发的反应性水肿等,此时表现为根性症状;

二、通过根袖处硬膜囊壁上的窦椎神经末梢支而表现出颈部症状;

篇7: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治疗方法

[摘要]目的探究中西医综合治疗难治性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90例难治性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随机的方式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中西医综合治疗,对对照组患者单纯实施西医治疗,治疗后将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显效37例,有效6例,无效2例,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P<0.05)。结论中西医综合治疗方法应用于难治性神经根型颈椎病有助于帮助患者减轻疼痛,提高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神经根型;中医;西医;颈椎病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一种因单侧或双侧脊神经根受刺激或受压所致导致的骨伤疾病,主要表现为颈肩麻木疼痛及上肢活动功能出现障碍。神经根型颈椎病在往常多发于中老年群体,但在近年来发病人群逐渐呈低龄化,这与越来越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引起的颈椎间盘退变密不可分。在西医治疗中,可通过神经阻滞药物迅速对病变部位起到消肿镇痛的效果,但由于治疗方式没有从根本上ILIJ发,容易造成治标不治本的结果。为探究更为科学合理的治疗方式治疗难治性神经根型颈椎病,选取2013年1-10月间在该院进行诊治的90例难治性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治疗难治性神经根型颈椎病并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现将取得的研究成果报告如下。

一、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1年2月以来就诊的90例难治性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以平均的例数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颈肩麻木疼痛、颈椎压痛、上肢活动障碍。其中观察组共有患者45例,患者年龄在23~50岁之间,平均年龄(32.71±3.86)岁;病程在1~10年之间,平均病程(4.68±1.09)年。对照组共有患者45例,患者年龄在22~50岁之间,平均年龄(32.71±3.86)岁;病程在1~11年之间,平均病程(4.82±1.13)年。两组患者症状、年龄、病程等相关一般资料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存在可比性(P>0.05)。

1.2 方法

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综合治疗。①中药内服。取桂枝(12 g)+芍药(15 g)+灸甘草(6 g)+生姜(15 g)+葛根(30 g)+大枣(4枚)煎熬成药,以1剂/d的频率让患者口服,疗程为14 d。②西药治疗。取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注射液(2支)+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250 mL)以静脉滴注的形式对患者实施治疗,频率为1次/d,疗程为14 d。③枕颌牵引。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而定,在患者的枕部及下颌部套上枕颌带,将牵引带同定好后以患者感觉适宜的质量开始进行牵引,一般从3~4 kg开始逐渐往上增加。每次进行10 min左右为宜,频率为1次/d,疗程为15 d。④电针治疗。将电针仪调到患者能够适应的低频率电压,取针刺(1.5寸)留针30 min后,于患者的风府、夹脊穴、天宗、肩井、双侧风池、手三里等穴位进行电针治疗,以达到通络止痛、活血行气的效果,频率为1次/d,疗程为15 d。

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取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注射液(2支)+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250 mL)以静脉滴注的形式对患者实施治疗,频率为1次/d,疗程为14 d。

1.3 疗效评定标准

①显效:患者颈肩麻木疼痛消失,颈椎无压痛,上肢恢复灵活,各项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肢体功能恢复正常。②有效:患者颈肩麻木疼痛及颈椎压痛状况有所好转,上肢活动障碍得到一定改善,各项临床症状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减轻,肢体功能逐渐恢复正常。③无效:患者颈肩麻木疼痛状况没有任何好转,上肢活动依旧存在障碍,各项临床症状均没有减轻甚至加重,肢体功能没有恢复。(显效+有效)/例数×100%=总有效率。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统计和处理所有数据,计数资料以X?进行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两组患者的病情均得到一定好转,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观察组(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77.78%),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l。

三、讨论

颈椎病大多是南于不良姿势导致颈部肌肉劳损产生的疾病,颈椎间盘突出后会产生骨质增生,从而形成钩椎关节的骨刺,使颈椎病相关症状的产生。其中难治性神经根型颈椎病会给患者造成剧烈的颈椎疼痛,生活质量也随之大大下降,因此需予以有效的方式进行治疗。南于西药具有镇痛效果明显、起效较快等优点,因此在以往的颈椎病临床治疗中应用率较高,但南于没有从根本上进行治疗,治疗后复发的可能性较大,因此治疗效果并不完善。在以往的观点中,认为神经根型颈椎病是南于颈椎间盘退变刺激相邻的.脊神经,从而引起疼痛、麻木等症状的发生,在该次研究中发现这种观点并不尽完善。首先研究中许多患者的临床症状轻重程度与影像学资料并不完全相符,其次经研究证实,颈部平衡状态产生变化时,可使颈椎间盘的退变加速。因此,对颈椎病的治疗不应停留在表面的探究,而应深入了解患者发病的因素,随后进行由内而外的对症治疗。

据相关临床研究显示,中药口服、枕颌牵引、电针治疗等中医疗法能够从根本上解除颈部肌肉痉挛,同时起到活血通络、消瘀散结的作用,通过与西药的药理作用相结合,能够在药效互不影响的情况下,达到相互协调的作用。巧妙地将中西医疗法的优势相结合,取长补短,可以使治疗效果大大提高,为广大患者带来福音。

该文对两组患者分别实施了治疗,最后取得的结果表明,采用中西医综合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5.56%)明显高于采用西医治疗的对照组(77.78%),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篇8: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治疗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及病例纳入标准

本组所有病历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并经X线摄片检查,部分经CT、MRI检查,结合症状、体征确诊为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排除颈部外伤、美尼尔综合征、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

1.2 一般资料

本组260例患者,门诊患者212例,住院治疗48例;男90例,女170例。年龄30岁以下42例;31~50岁156例;51岁以上62例;平均39.2岁。根据患者症状、影像检查及自我选择,实施药物及中药蜡疗治疗83例,颈椎牵引治疗75例,颈椎曲度矫正治疗60例,等离子颈椎髓核溶解42例。所有病例均配合颈部肌肉平衡锻炼疗法。

1.3 治疗方法

1.3.1 药物及中药蜡疗

服用改善微循环药物。氟桂利嗪10 mg,每日睡前服1次;培他定8 mg每次,每日3次。中药蜡疗:采用秦艽、苍术、当归、五加皮、伸筋草、透骨草、红花、牛膝、地龙、川断等研末与蜡同熬,待蜡温度合适后敷于患者患处,每日1次,10 d为一疗程。

1.3.2 颈椎牵引

患者取舒适仰卧位颌枕带牵引,或颈椎气囊牵引器牵引,牵引重量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调整,由轻到重,以6~12 kg左右(一般不大于患者体重的15%)为宜,每日1~3次,每次5~25 min,10 d为一疗程。期间配合服用氟桂利嗪,10 mg每次,1日1次睡前服。

1.3.3 颈椎曲度矫正

应用笔者所在医院自制的颈椎曲度矫正器进行矫正,睡眠时应用,一周为一疗程。

1.3.4 等离子髓核溶解术

对经MRI检查颈椎间盘突出严重的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患者,实施等离子髓核溶解术,解除或缓解硬脊膜受压。住院观察治疗3 d,期间配合静点抗生素及低分子右旋糖酐加丹参注射液,每日1次,共3 d。一周观察疗效。

以上方法(除等离子髓核溶解术需颈托固定颈椎3~5 d外)均在治疗中配合颈部肌肉平衡锻炼,每日1~2次,每次15 min。

1.4 疗效评定标准

优良:头晕、颈项疼痛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心率、血压等体征稳定;显效:主要症状基本消失或减轻,心率、血压等体征基本稳定或改善;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减轻,心率、血压等体征无明显改善。

2 结果

2.1 疗效

治疗一疗程后疗效结果见表1;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最长1年半,最短6个月,平均11个月;所有患者均无不良反应,随访结果见表2。

3 讨论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病变导致颈部交感神经纤维受刺激而引起的一系列交感神经兴奋(或抑制)的症状,表现为头痛、头晕、眼裂增大、视物模糊、瞳孔散大、心跳加速甚至心律不齐、肢体发凉怕冷、发汗障碍等交感神经兴奋或头昏眼花、眼睑下垂、流泪、鼻塞、心动过缓等交感神经抑制(即迷走神经兴奋)症状。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症状繁多而表现又不完全一样,有时难于做出明确诊断,个别情况下需进行试验性治疗以帮助确诊。交感型颈椎病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目前研究主要有以下认识:(1)颈椎间盘突出等原因引起的颈椎不稳是发生颈性眩晕等症状的重要始发因素[1]。由于颈椎不稳,特别是上位颈椎不稳,颈椎间盘突出,压迫硬膜,可对椎动脉周围的交感神经丛构成机械刺激,加上其他因素激惹了神经根及关节囊和项韧带上交感神经末梢以及椎管内脑膜反支,产生一系列交感神经的病理性兴奋及抑制反射症状[2,3,4]。(2)颈段硬膜等组织受到压迫或外伤性刺激后也可以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下丘脑)导致交感神经系统的激惹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颈髓的直接压迫是致病的主要原因[5]。(3)各种原因导致颈交感神经受激惹后可以使动脉血管收缩,造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产生眩晕等一系列症状[6]。

在临床工作中笔者发现,引起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主要原因有:长期低头工作或高枕;颈部劳损致颈椎曲度变直或反曲;颈椎退变增生;颈椎间盘突出,尤其是上位(C3/4、C4/5)颈椎间盘突出等。

针对以上主要临床病因及目前研究的发病机制,笔者针对不同的致病原因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在一系列临床治疗中也证实了目前研究的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发病机理。(1)对长期低头工作,经检查无颈椎生理曲度变化及的患者,通过药物及中药蜡疗改善微循环,扩张椎-基底动脉,增加脑部供血,缓解肌肉僵硬,改善症状。对多数存在颈椎钩突增生等退变的患者也能够取得明显疗效。(2)对颈椎曲度变直或反曲、无明显颈椎间盘突出的患者,采用笔者所在医院自制颈椎曲度矫正器矫正颈椎生理曲度,减少因曲度变化对椎动脉及其周围交感神经的机械性刺激,消除血管的痉挛导致的供血不足。(3)对颈椎疼痛、肌肉僵硬,经检查存在明显颈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实施颈椎牵引,缓解局部肌肉紧张,减轻颈椎关节囊及项韧带痉挛缓解疼痛。(4)对上位(C3/4、C4/5)颈椎间盘突出明显、严重压迫硬膜,牵引效差的患者实施等离子颈椎髓核溶解,减轻硬脊膜的受压,从而减轻中枢神经系统对交感神经的激惹,缓解交感神经的兴奋或抑制产生的临床症状。目前等离子体椎间盘成型术对颈椎病的治疗多用于神经根型及轻度脊髓型,少见用来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的报道。笔者对C3/4、C4/5椎间盘突出的交感型颈椎病实施等离子体椎间盘成型术,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治疗26例中无效仅2例,疗效最快仅2小时,经1年以上随访,未发现产生并发症。由于各组患者非随机选择,而是根据病情由医生推荐、患者自己选择治疗方法,所以各组间疗效不具有可比性。

近年来研究认为交感神经型颈椎病与椎动脉型颈椎病存在发病机制的关联性。由于各种因素造成的颈椎病变,椎间盘突出,尤其是钩突增生,使椎动脉壁上的交感神经受到激惹,使椎动脉产生反射性痉挛,产生持续的缩血管效应而使血流量下降导致VBI,这可能就是产生椎动脉型颈椎病的重要病因和基础[6]。而颈椎的生理曲度变直或反曲,局部的肌肉劳损,僵硬,可以导致的椎-基底动脉痉挛,使椎动脉壁上的交感神经受到激惹,使机体产生交感神经的兴奋或抑制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临床中通过改善微循环药物治疗的有效性,说明交感神经与椎-基底动脉或脑的供血之间的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临床中这两种类型的颈椎病不易鉴别。这需要今后进一步临床研究证实。

参考文献

[1]杨克勤.脊柱病患的临床与研究.北京:北京出版社,1994: 531-532.

[2]赵定麟.颈椎伤病学.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4:194.

[3]于滕波,夏玉军,周秉文.交感神经因素对椎-基底动脉血流影响的实验研究.中国脊柱脊椎杂志,2000,10(3):157—159.

[4]Walanuki A.The efficacy of the 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 on cervical Spondylosis(author,strsns1 ) Aticlein in Japanese J Nippon seikeigelta.Gakkai Zasshi,1981,55(4):371 -385.

[5]谭健韶.林庆光,周俊明,等.颈椎前路或后路手术对颈性眩晕症状的改善.颈腰痛杂志,2004,5(25):325—326.

篇9: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颈椎病是一种缓慢进展的脊柱退行改变,多见于中年以上的人。

几年来我们共收治27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70例患者中,男223例,女47例,年龄在50~70岁。病程2年以下者74例,3~5年145例,6~10年51例。

取穴:合谷、手三里、曲池、肩俞、肩井、大椎、风池、风府、百会、天宗。

手法:推拿、按、揉、搖、抖、滚。

操作:①患者取坐位,医者站患侧,先拿揉合谷、手三里、曲池,后再按百会。②注意揉按痛点,弯曲或粗糙(按之有声)为有异常的条索状物,患者常诉有酸疼感觉。③医者站于一侧,一手扶住患者前额,另一手的拇指、中指拿揉风池,后按风府、肩中俞。 ④医者站于后。用两拇指揉按肩胛间膀胱经,使之有温热之感,后用拇指及余指拿肩井,最后点按天宗穴。⑤施滚法于颈、肩、背部,并轻缓转动颈部,用力应由轻到重,幅度从小到大。⑥上肢麻木、萎缩者除上述操作加按肩贞、肩俞,弹拨极泉、少海穴,接着捏拿上肢,以摇、抖法和滚法施于上肢作结束。

注意事项:每穴位操作1~2分钟,操作时应先轻揉后逐渐用力,到结束时逐渐减轻,忌用暴力;有的患者在拿风池穴时会感到头晕,给予适当延长揉按数分种后,患者多感头脑“清爽”,眼睛视物清楚,通过以上施法后,多数患者即感头晕、头痛大减,头脑清醒,睡眠改善等。

疗效标准:①显效:自觉症状基本消失。②有效:自觉症状明显减轻。③无效:经过治疗病情无变化。

结 果

270例中显效108例(40%),有效152例(56%),无效10例(4%),总有效260例(96%)。典型病例:男,50岁,干部,于1995年5月7日就诊。患者近2年经常头晕、头痛、失眠、食欲减退,尤其近半年来上述症状加剧,颈部僵硬,酸痛、每当看或写字看电视时,15~30分钟后就感头痛难忍,并头晕、恶心,颈部酸痛难以支持。

检查:颈椎活动障碍,前屈15°,后伸15°左右,左右旋转20°,颈椎3~5明显压痛,按之颈椎间隙不明显并有咯咯声,在颈椎两侧或可触及索状物。

经颈椎X线片显示:颈椎3~6前沿骨质增生,3~5后缘轻度增生,韧带钙化。

治法:如上所述,经1个疗程(12次)治疗后诉头痛、失眠和颈部酸痛减轻,休息3天后

继续治疗,经第2疗程治疗后头痛消失,头晕大减,颈部酸痛基本消失,看书、写字、看电

视可以坚持2小时以上才出现头晕。但无恶心,食欲较好,因疗养期满,而停止治疗。

讨 论

篇10:颈椎病压迫神经怎么治方法

正坐,按摩者用拇指揉颈部两侧肌肉(从枕部与颈上段交界处至大椎旁的颈根处)3~5遍,以放松肌肉,在疼痛相对剧烈的痛点着重施术,随后点揉风池穴1分钟,以酸胀为宜。

2.拿揉肩部斜方肌

正坐,按摩者拿揉两侧肩部斜方肌,从内到外广泛的放松肌肉,反复施术3~5遍;用拇指点揉两侧肩胛骨内上角肌肉附着处半分钟;点揉肩井穴半分钟,以酸胀为宜。

3.掌揉背部肌肉

正坐,按摩者用手掌自上而下揉背部肌肉3~5遍,以放松肌肉;然后用拇指自上而下点揉胸椎棘突与肩胛骨内侧缘之间区域,重点施术于疼痛明显处及有条索处,反复施术3~5遍。

4.掌揉双侧冈下肌

正坐,按摩者用手掌揉双侧冈下肌半分钟,然后用拇指点揉天宗穴及冈下酸痛点,各半分钟,手法不宜太重,以酸胀为宜。

5.拍打肩背部

篇11:颈椎病的自我治疗方法

每天头部前后左右运动360次以上,然后身体站直肩膀不动头向左右最大限度转动100次以上。刚开始时你会听见颈椎咔咔作响,脖子酸痛不已。长期坚持效果很明显可痊愈。原理是这样的可以把以错位的和变形颈椎复位。同样适用于腰椎。另加一种比较极端的是身体靠墙倒立头顶地可以用手撑。

闭眼转头画8字或∞字,随时每次十分钟。

篇12:颈椎病的最好的自我治疗方法

2.颈椎牵引。颈椎牵引是颈椎病较为有效且应用广泛的一种治疗方法。常采用的方法是应用枕颌带进行中立位持续牵引,牵引重量2~3公斤。牵引疗法适用于各型颈椎病,对早期病例有效,对退行性变化严重的颈椎病患者,应注意牵引的时间、强度和角度。对病程较长的脊髓型颈椎病或颈椎失稳的患者进行颈牵引,有时可使症状加重,应慎用或不用。

3.充气围领和颈围制动。充气颈围和颈围可起到颈椎制动和保护作用,它的应用可减少颈神经磨损、减轻椎间关节创伤性反应,并有利于组织水肿的消退和巩固疗效。充气围领和颈围一般白天佩戴,卧床休息时除去。当存在颈椎失稳时,特别是起床或躺下时要佩戴好充气颈围或颈围,以免加重病情。但长期应用颈围或充气围领可以引起颈背部肌肉萎缩、关节僵硬,非但无益,反而有害,所以穿戴时间不宜过久,在症状逐渐减轻后,要及时除去,同时开始加强项背肌功能锻炼。

4.理疗。理疗也是较为有效和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其中以各种热疗最为有效。

5.按摩、推拿。传统的按摩、推拿疗法对颈椎病也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治疗措施。不过建议在颈椎X光检查后实施,以免颈椎骨质存在器质性病变时因按摩、推拿出现副损伤,加重病情甚至发生高位截瘫和生命危险。

6.药物治疗。药物在颈椎病的治疗中可以起到辅助的对症治疗作用。常用的药物有:消肿类药物、消炎镇痛药物、扩张血管药物、解痉类药物、活血化瘀类药物和营养和调节神经系统药物等。

篇13:神经根型颈椎病保守治疗的护理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3年1月-2009年1月我院骨科收住的神经根型颈椎病93例, 男49例, 女44例, 年龄32~68岁, 中位年龄47.8 岁, 病程2周~6个月, 全部病例经X线摄片或CT确诊。

1.2 治疗

(1) 颈椎牵引:采用坐位或卧位枕颌牵引, 牵引时根据颈椎动力位片确定牵引位置, 牵引质量2~6kg。每次60min , 每天2次, 14d为1个疗程。 (2) 硬膜外注射治疗:对于典型神经根痛者且其他治疗方法无显效时采取硬膜外注射疗法, 每周注射1次, 3次为1个疗程;药物成分为2%利多卡因4ml、维生素B1100mg、B12 0.5mg、醋酸泼尼松龙1.5ml, 加生理盐水至10ml。 (3) 药物治疗:疼痛严重者可口服阿司匹林、芬必得、氨糖美辛、曲马多等解热镇痛药;用复方丹参注射液等扩张血管、改善脊髓的血液供给。 (4) 电磁波治疗:采用电磁波治疗器进行理疗。暴露颈肩部病灶区, 直接照射, 皮肤距离辐射板50~60cm, 皮肤表面温度保持在40℃左右, 或以患者自感舒适为宜, 每次照射30~60min, 每天1~2次, 7~10d为1个疗程, 以改善脊髓, 神经根、椎动脉等组织的血液循环, 以利其功能的恢复。 (5) 颈托外固定: 站立位戴颈托, 固定3周, 围领和颈托可应用于各型颈椎病患者, 对急性发作期患者更为合适。白天戴上, 夜间休息时要除去。

1.3 疗效评定标准[2]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 恢复正常工作, 半年后随访无复发。优:症状体征基本消失, 劳累后颈肩部仍有轻度不适。良:症状体征较前减轻。无效:治疗后症状体征无好转。

1.4 结果

痊愈3例, 优60例, 良25例, 无效5例, 有效率达94.6%。

2 护 理

2.1 牵引护理

牵引前除做好治疗前的各项器械准备工作外, 还要做好患者的心理工作, 说明牵引时可能出现的不适反应以及治疗时的注意事项, 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和恐惧感, 使患者以最佳的心态配合治疗。牵引之前, 应测试生命体征, 做心电图检查, 以免伴有高血压和心脏病的患者在治疗中发生意外。对发热、脉搏增快、呼吸急促、血压增高以及心电图提示有心肌缺血、心律不齐者, 均应暂缓牵引, 可给予药物对症治疗, 待症状改善后择期牵引。颈椎牵引一般取坐位, 用枕颌带固定头部, 老年和体瘦者下颌部要适当衬垫毛巾或棉垫, 以减轻局部疼痛和不适。患者牵引位置根据动力位片决定屈曲位、中立位或伸直位, 使牵引力量来自颈椎稳定的方向。以患者感觉舒适, 牵引后症状不再加重为原则。注意增加重量不要过多过快, 每增加1次后, 维持1周左右, 若患者感觉良好, 再酌量增加。但也有少数患者在牵引中或牵引后, 症状反而加重, 或出现头昏、头后发麻、颈背部疲劳等感觉。这时应改变体位和方向, 减轻牵引重量, 或缩短牵引时间, 找出适合患者的最佳牵引条件。牵引完毕, 慢慢解除颈牵带, 嘱患者静坐观察1~2min。可在颈部肌肉起止点进行点、按、揉手法按摩, 以缓解颈部肌肉紧张和牵引后的不良反应。对牵引后出现颈部疼痛不适较重者, 可酌情配合热敷、膏药外敷等治疗。

2.2 硬膜外注射护理

针对患者的心理特点, 应耐心地向患者做仔细的思想解释工作, 向患者讲明此项治疗的目的和在执行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消除思想顾虑, 树立治病的信心, 使其积极配合治疗。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操作前应用紫外线照射1h, 准备气管内插管等急救用物和药物。术中、术后都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全身情况, 如患者出现头晕、心悸、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现象, 应立即报告医师给予相应的处理。本院注药后曾有3例出现头晕、呕吐、心悸气促、出汗等症状, 经给氧, 静脉推注50%葡萄糖注射液或静脉输液后很快恢复。

2.3 药物应用的护理

急性发作期常用血管活性药物、消炎镇痛药物等。本组有5例患者脱水治疗时输液侧前臂疼痛较甚, 给予50 %的硫酸镁毛巾热敷症状得以好转, 脱水药物顺利输入。药物输注过程中加强巡视, 观察静脉留置针针刺局部有无异常现象, 本组病例中未出现药液外渗的现象。

2.4 理疗护理

人体病区照射应裸露照射, 对眼部不宜直接照射;加热后切忌用手触摸辐射板面和反射罩, 以免烫伤;TDP辐射板使用有效期为1 000h, 从加热使用算起, 1 000h后疗效明显降低, 需重新更换辐射板, 保证疗效。

2.5 颈托佩戴护理

长期应用颈托和围领可以引起颈背部肌肉萎缩, 关节僵硬, 所以穿戴时间不可过久, 故告知患者在佩戴期间应进行适当的项背肌功能锻炼, 增强肌力, 在症状逐渐减轻后, 要及时除去围领及颈托, 加强项背肌肌肉锻炼, 每次用力5min, 休息5min, 每小时练习1次。持之以恒, 坚持长期练习。

3 讨 论

颈椎的活动度大而且最灵活, 在椎间盘及椎间关节退行性变的基础上, 加之急慢性损伤, 或长期低头俯案工作等不良姿势, 造成颈椎生理曲度异常, 椎间盘突出, 椎体后骨质增生, 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而引起颈肩上肢疼痛、麻木、过敏和感觉障碍等一系列临床症状。保守治疗和临床护理的目的在于纠正椎间小关节紊乱, 恢复颈椎生理曲度, 松解颈部肌肉痉挛, 疏筋活血、消肿止痛, 以调节脊柱生物力学平衡, 缓解和消除颈肩、臂痛麻症状, 从病因学的角度预防和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从而使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率和复发率显著减少, 疗效提高, 临床资料证明[3,4,5], 简单可行的保守治疗是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的治疗手段。

在临床中我院根据患者的不同的心理反应、不同的体质和病情及时的做好合适的护理, 通过系统的全程护理使患者感觉舒适, 对治疗护理有较好的依从性, 从而积极地配合治疗护理, 从本文的治疗结果可以看出, 保守治疗可恢复颈椎生物力学平衡及调整、改善颈椎弧度和增强颈肌肌力、改善微循环, 未发生护理并发症, 取得了较好的康复效果。

参考文献

[1] Daffner SD, Hilibrand AS, Hanscom BS, et al.Impact of neck and armpain on overall heath status[J].Spine, 2003, 28:2 030-2 035.

[2]郭效德.中频电疗、中药透入结合推拿牵引治疗颈椎病疗效观察[J].颈腰痛杂志, 2005, 26 (6) :478-479.

[3] Scanlon GC, Moeller-Bertram T, Romanowsky SM, et al.Cervical transfo-raminal epidural steroid injections:more dangerous than we think[J].Spine, 2007, 32:1 249-1 256.

[4] Yaar I.The logical choice of muscles for the needle-electromyography e-valuation of cervical radiculopathy[J].Archives of Physical Medicineand Rehabilitation, 2005, 86:521-526.

篇14:神经根型颈椎病怎样治疗等

《老友》专家门诊:

我的左肩胛骨曾受过轻伤,有点轻微的疼痛;以前未多加注意。最近,忽然酸痛并逐渐沿着左臂外侧向下酸痛,有时引起左手掌手背的轻度麻木。请问:这应怎样诊断和治疗?

上饶县·聂××

聂××同志:

从你的来信所诉,现主要表现为左上臂、左肩胛区、左手麻木酸痛。我觉得这应考虑是颈椎增生退变压迫神经所致。这种疾病是属于颈椎病中的一种神经根型颈椎病。有条件可以做一下颈椎的磁共振(MIR)就可以了解得比较清楚。至于治疗,主要是进行头颈吊带牵引,你可以到当地医院去进行。也可以到医院去看一下颈椎头颈吊带是如何操作的,然后自己买一根头颈吊带回家牵引。每天可以牵3次,每次1小时,一般牵引重量3~4公斤,可以先从2公斤开始,一直牵至手不麻木为止。有的需要一个月才能缓解,有的20余天症状就消失。本病服药效果不明显,服药只能起辅助作用。

教授 主任医师 章征源

增生性膝关节炎怎样治疗

《老友》专家门诊:

我是类风湿病患者,近年来右膝常年疼痛,治疗也收效不大。最近更是疼痛难忍,行走时发出“咯咯”响声。请问:应怎样治疗?

景德镇市·程××

程××同志:

从你介绍的情况看,我认为你原先是否有类风湿性关节炎尚难肯定。你诉说右膝关节常年疼痛,X光片提示关节炎间隙变窄、髁间嵴变尖、髌股关节相连,行走时出现“咯咯”响声,并疼痛难忍。根据这些情况,我考虑应是右膝骨关节炎,也叫做右膝增生性关节炎或关节退行性改变。这是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症。目前,对于关节炎的治疗,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保守治疗办法就是注意保温,药物可用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葡立),或玻璃酸钠关节内注射,每周一次,每次2毫升,一般是4~5次为一疗程。如果全身身体情况和经济条件都许可,还可考虑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手术。

教授 主任医师 章征源

红白萝卜同吃会得白血病吗?

《老友》专家门诊:

我听到传说,白萝卜与红萝卜同吃会得白血病。这种传说是否可信?请专家给予解答。

余干县·刘××

刘××同志:

你来信问到红白萝卜同吃是否会得白血病。为解答你的询问,我查阅了一些有关资料。根据资料提示,胡萝卜不可以与白萝卜同煮。因为胡萝卜含有抗坏血酸酶,这种物质会破坏白萝卜的维生素C,从而使红白两种萝卜的营养价值都大为降低。可见红白萝卜混在一起煮熟吃,是不科学的。

至于你说到“红白萝卜同吃会得白血病”,对这种说法目前尚未查到科学试验根据,故不好具体作答。既然红白萝卜混在一起煮会降低营养,那就把红萝卜、白萝卜分开烹煮吧。这样既可保持营养,也不用担心二者同煮会造成不良后果。

篇15:颈椎病的自我治疗方法有哪些方法

坐姿习惯调正方法:

这个方法是我从传统武术中找出来的,非常有效,任何颈椎通的人,锻炼 5分钟,效果立竿见影。

【三步快速缓解法】

第一步:找一个靠背和椅面垂直成九十度的椅子,然后让自己的腰和背紧紧的贴着椅子坐着。

第二步:双手下垂,肩往下压。同时,把头放平,目视前方,下巴内收。最重要的是:让自己后脑勺往后上方拉,与肩往下拉的力量形成对称力。

第三步:这时候,你就感觉到头和肩把你的颈椎拉开,慢慢拉直,这时候再左右放松的拉伸转动,深深的吸气。会让你非常的享受和舒服。

【平时坐姿调正法】

另外,平时工作上网的时候,坐在椅子上,千万不要还是老样子,坐上一会就软瘫在椅子里面了。尽量保持昂首挺胸的坐着,最好保持“松而不懈”,这样不仅仅会让你身体越来越好,坐的时间越长越不累,还可以把你的气场练习的很强。

【呼吸习惯调整法】

许多颈椎痛,有点驼背的朋友,我让他按照我的方法锻炼 10分钟之后,身板立 马就直了,走路姿势也从有气无力变的气宇轩昂。

走经络的气,虽然不是呼吸的这个气,但是必须靠呼吸的这个气来催动,所以从一个人呼吸的深浅,就可以判断一个人免疫力的强弱、身体素质的强弱,性格的强弱。

吸气越深身体就越好!因吸气越深,吸到体内的氧气量就越大,并且能够充分的输入到全身,你就会表现的精神充分。

【睡眠姿势调整法 】

1、睡觉前,不要再窝在床上上网,不要再窝在床上看书。

2、不要再使用高枕头;

3、不要再使用软枕头;

4、最好使用专门修复颈椎的枕头,最好是记忆棉的枕头。

篇16:颈椎病骨质增生的最好治疗方法

1.加强颈肩部肌肉的锻炼,在工间或工余时,做头及双上肢的前屈,后伸及旋转运动,既可缓解疲劳,又能使肌肉发达,韧度增强,从而有利于颈段脊柱的稳定性,增强颈肩顺应颈部突然变化的能力。

2.避免高枕睡眠的不良习惯,高枕使头部前屈,增大下位颈椎的应力,有加速颈椎退变的可能。

3.颈椎康复操可改善患者颈部的血液循环,松解粘连和痉挛的软组织。颈椎康复操中不少动作对颈椎疾病有独特疗效;无颈椎疾病者可起到预防作用。

篇17:颈椎病的按摩方法

功效主治

此穴具有平肝息风,祛风解毒,通利官窍的作用。多用于治疗颈椎病所致的头晕、头胀痛、颈项强痛不适、颈椎活动受限、颈椎怕风怕冷等。

2、按揉秉风穴

取穴定位

篇18: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治疗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选取该院2013 年1 月—2014 年12 月间收治的76 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 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患者38 例, 男25 例, 女13 例, 年龄22~72 岁, 平均年龄 (43.4±5.4) 岁, 平均病程 (2.1±0.8) 年;观察组患者38 例, 男22 例, 女16 例, 平均年龄 (42.8±4.9) 岁, 平均病程 (2.5±0.9) 年;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穴位注射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 根据患者病症, 取风池穴、大椎穴、曲池穴、外关穴、合谷穴、颈夹脊穴、肩井穴等, 采用针刺穴位, 待患者有明显酸胀感时, 每个穴位注射 (2%利多卡因1 m L, 醋酸曲安奈德2 mg, 维生素B120.5 mg) 混合液0.8 m L[2]。 然后均匀将针退出, 用手按压针孔, 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发生, 同时在针孔处覆盖无菌纱布并固定, 防治感染的发生, 患者的治疗每周1 次, 3 次为1 个疗程。

观察组患者采用神经阻滞联合小针刀治疗, 在小针刀的治疗中, 患者取俯卧位并垫高胸部, 使患者的下颌内收, 双臂后置, 处于舒服体位。 给予患者进行常规的备皮和消毒, 取棘突5 个点, 并严格按照小针刀的操作步骤进行操作, 注意要将刀口与人体纵轴一致, 保持刀体的倾斜度。 同时采用椎旁间隙阻滞治疗, 患者在治疗中取仰卧位, 采用垫枕将胸部抬高, 两手重叠防御脑后, 是颈椎充分暴露, 医师根据患者的病理症状, 采用混合液 (醋酸曲安缩松1 mg、维生素B121mg、2%利多卡因3 m L加0.9%氯化钠注射液) 进行肌注, 沿着棘突尖1.5 cm处进行垂直进针, 直至触及骨板, 密切观察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 若回抽无血以及无脑脊液, 镜能够放心注药。患者的治疗每周1 次, 3 次为1 个疗程[3]。

1.3 疗效评价

治愈: 在治疗一段时间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 生命体征均恢复正常;显效:患者的各种症状均明显好转, 颈椎生理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部分消失、各项生命体征表现有所改善, 仍存在部分颈椎功能障碍;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无变化, 颈椎功能无改善[4]。

1.4 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中相关数据采用SPSS19.0 统计学分析软件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 (n, %) 表示, 采用 χ2检验, 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治疗几个疗程之后观察组的患者治愈率、 无效率以及总有效率等3 项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1 所示。

该次实验中未发现有并发症发生情况,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0,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论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或者椎间关节发生退行性改变, 引起椎体缘以及钩椎关节增生, 形成骨赘直接突入椎间孔内, 导致椎间孔附近颈神经根受到压迫, 逐渐形成局部血淤以及血液循环不畅[5]。 因此, 患者在患病后, 容易因劲神经压迫表现出菌颈臂疼痛、肢体麻木以及颈椎病变部位出现棘突或着压痛等症状。

在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过程中, 解除颈椎神经根的压迫是治疗的关键, 采用神经阻滞治疗主要是将疼痛治疗药物通过肌注, 直接达到病灶和颈椎间孔的神经根附近。 其中醋酸曲安缩松药物能够有效的抑制炎症的发生, 从而降低了致炎物质对神经细胞的刺激, 采用维生素B12能够有效的促进细胞代谢, 对受损神经细胞的修复具有重要的作用, 同时, 采用利多卡因药物能够控制神经细胞膜钠中钾的流动, 有效的缓解了患者的疼痛[6]。 并且促进颈椎神经的血液循环。 小针刀在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中, 能够有效的松解椎管外软组织, 并消除软组织损伤、粘连、结疤、挛缩及堵塞。 小针刀主要采取闭合性疗法, 对颈肩部软组织的粘连、硬结及压痛等反应点进行接触治疗, 能够有效的解除患者的肌肉痉挛, 改善血液微循环, 对恢复颈椎功能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7]。 在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过程中, 采用神经阻滞联合小针刀治疗, 能够有效的缓解椎间孔附近的软组织对神经根牵拉和机械性压迫, 并且能够在短时间内患者颈椎部位神经根组织细胞在受压过程中产生炎性水肿, 促进患者颈椎的局部血流循环, 使得患者的受压部位神经得到尽快修复, 有效的降低了组织变性发生率。 在该次实验中,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1%;相应的对照组患者为73.7%, 其中观察组数据和张涛等人[8]的实验中90.8%数据基本保持一致。

综上所述, 在神经根型颈椎病采用神经阻滞联合小针刀治疗, 能够有效的改善颈椎功能, 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神经阻滞联合小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整群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7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 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38例, 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穴位注射治疗, 给予观察组患者采用神经阻滞联合小针刀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的颈椎功能评分和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1%, 对照组患者为73.7%, 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神经根型颈椎病采用神经阻滞联合小针刀治疗, 能够有效的改善颈椎功能, 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神经阻滞,小针刀,神经根型,颈椎病

参考文献

[1]梁晓红, 张新根.椎旁间隙阻滞联合小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现代实用医学, 2011 (2) :206-207.

[2]贺国涛, 代铁柱, 张教明.针刀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J].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 6 (25) :227-228.

[3]顾娟.针刀联合整脊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 16 (10) :178-180.

[4]席飞凤.颈痛颗粒联合椎旁阻滞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食品与药品, 2014, 16 (2) :127-129.

[5]卢笛, 徐卫星, 丁伟国, 等.C臂透视引导下注射型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3 (12) :2677-2679, 2870-2871.

[6]王红梅, 陈俊亭, 戚思华.健骨注射液颈椎旁神经阻滞联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2013 (4) :382-383.

[7]王淑琴, 石慧梅.分步针药理疗并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探讨[J].现代养生, 2015 (18) :211.

上一篇:秋天的果园 作文300字下一篇:电子商务网站运维推广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