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民道德简报

2024-04-19

关于公民道德简报(通用14篇)

篇1:关于公民道德简报

今年三月是自治区第十五个“公民道德建设月”,三月五日是第五十三个“学雷锋日”,根据县委宣传部下发《关于组织开展自治区第十五个“公民道德建设月”活动的通知》精神,阿拉哈各镇库纳斯四村小学结合具体工作实际,开展了“公民道德建设月”。

制定了《深入开展第十五个“公民道德建设月”活动安排》,以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取得实效。

我们班的全体学生一起开展了此次活动。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基础工程和灵魂工程,融入到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中,不断巩固学院各族师生员工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送:校纪检委、组织部、宣传部、党办、文明办、综治办 发:学院党委委员、各党支部

共印20份 存档2份 撰稿人:何翔

篇2:关于公民道德简报

简报

深入开展第八个“公民道德建设月”活动——新闻与传播学院制定“公民道德建设月”活动安排 今年三月份是自治区第八个 “公民道德建设月”。根据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文明办以及校宣传部的要求,学院高度重视此次活动,认真组织实施第八个“公民道德建设月”活动,制定了《深入开展第八个“公民道德建设月”活动安排》,以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取得实效。

此次活动安排紧紧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基础工程和灵魂工程,融入到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中,不断巩固学院各族师生员工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送:校纪检委、组织部、宣传部、党办、文明办、综治办 发:学院党委委员、各党支部

篇3:关于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研究

一、当前存在的问题

我国几十年来忽视了中华民族道德传统文化, 唯以“有之以为利”的“利”字, 制定民族教育方略, 淡化了“无之以为用”, 使整个社会精神领域出现极不乐观的现象, 贪、黑、黄毒难以根治。荀子说, “义”战胜“利”就是治世, 反之则是乱世。他倡议用义德的思想来治理由于“利”产生的乱世。当前社会转型期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多样、多变的复杂局面, 思想道德的防线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 人们心理焦虑、精神负荷加重, 无良奸商的毒食品、毒工厂, 麻木不仁的见死不救, 恩将仇报的“救人反被讹”等极端事件频频冲击社会道德底线、刺痛人心。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 导致社会矛盾更加复杂、尖锐、多样化, 社会矛盾反过来又加剧了人际之间的不信任感, 如果任其恶性循环, 社会将陷入信任困境。当前, 各种民间和海外来的异教趁着国民精神领域的真空而悄然兴起, 动摇着国本。

建议:尽快扶植和建立本民族的精神灵魂框架, 优先将国粹的道德精神教育体系建立起来。

二、基本原则

坚持“顶层设计、科学规划、全民参与、长效机制”的原则。积极借鉴我国传统优秀道德文化, 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 要坚持有鉴别地加以对待, 有扬弃地予以继承, 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三、具体措施

要想取得成效, 就要针对目前道德教育的对象、环境、条件实施有效措施, 在引导、感化难度加大的情况下, 要开辟新思路、找到新办法, 更好地激发人们的道德自觉、增加人们的道德力量, 营造有德光荣、失德可耻的社会氛围, 应不断创新观念、形式、手段, 在针对性、有效性上下功夫。国家应坚持从顶层设计, 加快建立和扶植传统文化长效学习机制, 将“仁、义、礼、智、信”尽快展开, 全民性的推动道德教育。

首先, 健全法律法规, 将学习国粹的道德精神教育规范化。社会良好道德的养成, 需要每个人的内在自律, 也需要外在的力量约束。特别是需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为全社会弘扬正气、激浊扬清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其次, 善于抓住重点人群, 事半功倍。一是“童”。道德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应该从孩子会说话开始就有一个家庭诵读的氛围进行熏陶, 并坚持把道德教育融入幼儿园、中小学、大学等教育全过程, 使孩子们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打下坚实的道德修养基础。笔者于近期对某大学图书馆进行了调研, 其中涉及传统文化方面的图书367册, 随机借阅了几册, 发现几乎都是全新的, 无人翻看。从而可以看出如何推动大学生借阅相关书籍进行学习是关键。二是交由社区管理的人员, 这部分人素质参差不齐, 但是他们即参与社会管理又参加家庭建设, 在修德方面应该是重点管理人群。社区应该建立人人参与的机制, 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和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 鼓励人们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为社会道德的提升贡献一份力量。如公共场所的除冰雪、扫垃圾、关心独身老人等活动, 为社会奉献爱心的同时净化了自己的心灵, 同时提升了道德意识。另外, 笔者对已退休公务员中的党员进行了调研, 他们的党组织关系仍然在原工作单位, 按时缴纳党费, 但是长期不开展活动, 应该说这部分人的素质相对较高, 退休后多数是在家照看下一代, 如果能够带动起来, 对修德的贡献一定不小。三是领导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在2013年4月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 习总书记要求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 领导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品性言行社会影响较大, 应该成为社会道德的标杆, 所以应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水平和“慎独、慎言、慎权”的能力, 加强自我管理, 使之为全社会作出表率。

第三、改进教育方法。有计划、有组织的针对不同人群, 将道德讲堂、道德论坛、道德模范评选等形式常态化, 进一步深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充分利用公众比较集中的场所如:站台、公交车厢内外、受众较多的电视时段等发布公益广告, 如:在电视黄金时段播出的公益广告中姚明的拒绝食用鲨鱼翅、常回家看看等;公交车厢中的24孝的宣传;施工围栏宣传的中国梦等。近期宣传的北京朝阳区图书馆进社区也是一种值得借鉴的好形式。用手机短信、社交网络、微博、微信等平台传递正能量, 要言简意赅忌长篇大论;中央台的孔融让梨等连环画、动漫、微电影等手法可以进行形象化展示, 营造全社会参与的氛围, 进一步增强吸引力、感染力。

第四, 注重实践。道德教育不应只是说教, 而应重在实践。应把道德教育融入日常工作学习中, 突出行为教育、习惯养成, 引导人们自觉遵守基本道德规范, 在实践中领悟崇高、感受光荣, 使凡人善举成为社会生活的常态。充分发挥社区、党办的作用, 通过举办论坛等形式, 褒扬好人好事, 批评不良现象, 自觉修身律己、崇德向善。

篇4:关于公民道德简报

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与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一方面社会的繁荣发展离不开全体公民同心同德、不懈努力,而良好的公民素质则是推进社会建设的强大内动力和重要精神支撑;另一方面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不仅可以为公民创造出更好的生存环境、成才机遇和发展空间,同时对良好公民素质的孕育,也能起到极为重要的熏陶和积极有效的影响作用。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根据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方针,进一步加强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与提高,进而提升全社会的文明程度、提升中华文化在国际社会的软实力,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与深远历史意义的重要课题。本文着重以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现状,特别是以肥东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为例,对如何提升新时期公民道德素质做一探讨分析。

一、当前公民道德素质的积极成分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城乡百姓的生活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国家的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在一些地方用“天翻地覆”来形容人们衣食住行用的变化远不为过,与此同时,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改革创新、遵法守德、民主竞争、自强自立等意识不断增强,构成积极向上的社会主流价值观、道德观,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和风尚。具体来说这些主流价值观、道德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公民的理想追求和价值取向进步明显。崇高理想的追求、价值取向的明确,既反映公民积极向上的心态,也体现着社会群体思想道德素养的提高。就拿肥东县来说,作为合肥的一个市属大县,由于地处安徽“东向发展”的桥头堡,“长三角”西向延伸的“必经之地”,肥东县抢抓发展机遇,紧紧瞄准“工业千亿县、全国百强县”目标,谋求弯道超越,奋力打造新城市、构筑新园区、建设新农村,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强大的的社会发展动力,感染着公民精神面貌的深刻变化,由过去比较封闭、保守、自足转向文明、开放、进取。调查显示,公民的主人翁精神不断增强,绝大部分的公民都能把实现个人理想同促进城市发展相结合,都能认识到个人的发展离不开全社会的繁荣和进步,都希望能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都能做到自觉守法立德。

2、公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追求不断提高。绝大多数公民在不断改善物质生活的同时,注重改善精神生活,努力提高生活质量、生活品位。突出表现在注重文化和精神生活投入,注重子女教育的投入,注重自身的学习提高。

3、艰苦创业、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进一步弘扬。艰苦奋斗、勤俭创业的中华传统美德,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接受和践行。仍以肥东县为例,由于该县是个农业大县,农业人口占绝大部分,自古以来就形成了吃苦耐劳、奋发进取、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改革开放以来,肥东人在走南闯北中不断弘扬这一传统美德,使得他们的声誉不断提高、事业不断扩大,从而在全国形成了知名的建筑装修、机械修理、粮油加工等专业性大军,有力地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当前公民道德素质中的欠缺成分

在充分看到并肯定社会主流价值观、道德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流因素的同时,也要看到社会上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价值观、人生观扭曲,一些地方黑恶势力猖獗、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沉渣泛起,公民素质还存在很多明显的不足,人民群众对此深恶痛绝,迫切希望进一步提升公民道德素质、树立良好社会风尚。大致说来,这些不良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观念更新还不快,公民意识、社会公德意识、法制观念还不强。社会公德意识、集体观念淡薄,道德信任危机严重,法制意识不强,都跟公民素质这个根本性的因素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2、科技文化素质还不高,就业、创业技能难以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民众科技文化综合素质普遍偏低、科学常识普及率不高,高层次人才严重缺乏,各行业科技创新意识不强等,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3、总体道德素质依然不高,不文明言行和不良生活方式大量存在。公民公德意识还有待提高,言行粗俗、随地吐痰、高声喧哗、损坏公物等不文明现象随处可见,乱倒垃圾、乱停乱行等生活陋习大量存在,部分公民沉迷于酒局、牌桌等现象时有所见,一些人甚至精神颓废消极,不思进取,“拜金拜权”主义思想严重。

三、提升公民道德素质的几点建议

公民道德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提高公民素质是一个潜移默化、长期积累的过程,绝非一朝一夕所能达到,因此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和长期努力。我们要针对公民素质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认真研究,科学分析,紧扣时代脉搏,把握发展趋势,创新思路,突出重点,贴近实际,大胆开拓,积极探索在新时期加快提升市民素质的途径和办法。

1、要加大文明素质教育力度。提高公民文明素质,首先重在教育。应当让每一个公民知晓公民道德素质是一个地方、一个地区形象的名片,是社会文明的灵魂。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归根结底取决于人的素质。公民道德素质的高与低,决定这个社会、这个民族品位的高与低。有关文明建设主管部门应编印切合当地实际的公民文明教育材料发放到机关、学校、社区、企业,对公务员、学生、职工及外来务工人员,进行广泛、深入的提高文明素质的教育,使人人受到教育,遵纪守法,维护公德,根除陋习,倡导文明,人人以做文明公民为荣,以不文明行为为耻。文明素质教育应从小抓起,中、小学校应将文明素质教育与公民道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并且学校与家长配合,教育家长做子女的文明表率。同时子女也应督促、帮助家长消除陋习,倡导文明,建立文明家庭。

2、要扩大文明意识宣传影响。互联网是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阵地、新载体,要充分发挥网络舆论宣传导向作用,增强网上舆论宣传工作主动性,要加强对网络的管理,建立健全制度,严格执行。要充分发挥媒体的舆论阵地作用,积极开辟形式多样的专栏和专题节目,倡导文明,督导不文明言行。公共场所要通过标语、橱窗、专栏、图表等形式,宣传、教育、引导群众讲文明、讲卫生,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3、要完善公民道德素质提高工作机制。以活动为载体,吸引群众普遍参与,是新形势下提升公民素质的重要途径。因此,加大投入,完善公民素质教育工作机制,是做好公民素质提升工作的关键所在。要在培训内容上做文章,除经常性地开展健康教育、文化艺术、文明礼仪、生活常识培训外,还必须经常性地开展形势政策、法律法规。组建公民业余艺术团,丰富公民的业余文化生活。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公民业余文化活动,以达到公民自我教育、自我参与的目的。动员吸纳更多的公民参加志愿者队伍,积极倡导和组织各种社会服务活动,形成“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的良好社会风尚。建立健全志愿者服务激励机制,开展“星级志愿者”评选活动,树立志愿者服务公益事业品牌。开展“文明公民”评选活动,继续深化“文明村镇”、“和谐社区”、“文明社区”、“规范社区、星级社区和花园社区”争创活动。在此基础上,深入开展文明楼道、文明家庭评选活动。结合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开展“环保之家”、“绿色社区”、“绿色校园”、“绿色饭店”的创建评选等一系列活动。

4、要建立提升公民道德素质监督机制。通过建立健全监督机制来使公民的文明行为成为一种自觉行为。我们应建立巡回督查制度,实行各单位联动,由相关职能部门组建一支明察暗访队伍,对各类现象进行督查。督查的结果与年终考核评分相挂钩,督查范围包括社区、单位,内容包括卫生、小区绿化、文明行车、文明用语、礼貌交际等。新闻媒体要对乱扔垃圾、随地吐痰、损坏公共设施等不文明行为进行曝光,特别是对损坏公共设施等不文明行为要加大处罚力度,鼓励群众对不文明行为进行举报,形成群众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的全方位监督体系。机关企事业单位要依法行政,文明执法,深入群众,服务群众,取信于民,要进一步规范服务行为,尤其是窗口单位,要把微笑服务、使用文明用语作为一种行为规范。

5、要抓好公民道德素质建设的长效机制。文明教育和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短期行为,必须常抓不懈,持之以恒。有关主管部门应从调查研究着手,根据不同时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制定文明建设的具体规划,组织有关部门齐抓共管,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不断提升公民的文明程度。

其实,我们每个人只要在平时生活中,注意一下小节,长期养成良好的习惯,并坚持下来,好的习惯必然会巩固正确的行为意识,这样公民的素质提高了,才能维护和促进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转,才能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文明社会的建设才能逐步走向深入。

(作者单位:肥东县委党校)

责编:周蕾

篇5:公民道德宣传日活动简报

9月20日是全国第十三个“公民道德宣传日”,当天上午,团县委组织了三十名志愿者在城举行“五城同创 志愿行动”签名承诺活动,并结合文明县城创建,开展公民道德知识宣传和社区环境卫生大扫除等志愿服务行动。

宣传小分队纷纷走上街头、走进商家店铺向居民发放文明出行、消防安全、道德故事等宣传画册,传播“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

环境整治小分队则走进攀桂社区,对社区内的卫生死角进行清理,倡导“爱护环境 人人有责”的道德公约,以实际行动为广大群众树立好榜样。

篇6:公民道德宣传日活动简报

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文明向上的道德风尚,9月20日,“以道德立身,以诚信兴业,做文明有礼中国人”为主题的“公民道德宣传日”活动在XX州XX县拉开帷幕。

活动期间,XX县主要街道、各级中小学校、农村牧区都结合自身特点,围绕主题,通过悬挂横幅、摆放展板、主题班会、制作黑板报、“道德讲堂”宣讲等形式,宣传近年来获得“海西好人”、“最美柴达木人”、“都兰好人”等先进典型人物事迹和身边的模范事迹。

据了解,XX县每年9月都会组织开展内容丰富的公民道德宣传主题系列活动,宣传注重阶段性活动与推动道德实践深入开展相结合,意在让全县各族干部群众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得到进一步加强,使公民道德宣传活动成为一种常态。

篇7:社区举办公民道德建设日简报

某某社区2012年9月20日为迎接全国第十个“公民道德宣传日”的到来,进一步提高辖区居民的道德素质,培育文明向上的道德风尚,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深入开展,进一步巩固社区文明创建成果,社区以“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为宗旨,开展了“公民道德宣传日”宣讲活动,广泛动员辖区内居民践行道德建设,大力营造辖区“讲文明,树新风,促和谐”的良好氛围,使辖区居民文明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

活动现场,社区通过悬挂宣传标语、设置咨询台、发放宣传资料、一对一解说等形式,向辖区内居民宣传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等文明守则,大力倡导和睦友爱、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努力让“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成为每位居民的自觉行动。通过本次宣讲活动,不仅增进了邻里之间的感情,促进了社区和辖区居民之间的互动联系,还加深了辖区居民对公民道德建设的理性认识,使辖区居民认识到社会公德、职业

篇8:关于公民道德简报

第一,没有建立起良好的道德队伍,对于德育工作只说不做,虽然经常做养成教育,但没有一定长时间的坚持。第二,学校没有设立相关的课程,忽略学校的校园文化的有利影响,农村家教的现象阻碍了学校和家长之间的教育效应。第三,由于学校的校园安全影响,德育活动的活动方式及渠道较为狭窄,并且受空间的制约。第四,学校的各学科与德育教育之间缺少有机的结合,一味地只强调养成道德行为,没有通过学科来渗透道德教育。

二、加强初中生德育工作时效性的策略

(一)实现课堂教学生活化

学生对政治课兴趣不高的主要原因是理论知识过多,与生活实际相差甚远。最近几年来,政治教学在教材方面进行了许多的改进,增加了可读性、情感性、趣味性等,初中思想政治课也增强了与生活的联系性,并且加强了教材的可教性。同时通过近几年的中考的试题可以看出试题变得逐渐越来越靠近生活。通过政治课让学生知道履行自己接受教育的义务,并且家长的行为要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让学生接受教育,充分贯彻和落实适龄儿童与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规定。

(二)发扬自主学习精神

首先,重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做到学以致用。当向学生讲解教材中的理论时,不可以仅停留在对于表面知识的传授,而是应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吸取生活经验,关注于未来学生的发展方向,通过社会生活主题的感受去将理论观点讲解出来,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和适应社会生活,加强学生的理性思想,从生活的经验和实践中感受到理论知识应用到各个领域之中的价值与意义。其次,引导学生充分运用课堂外的时间去体验社会实践方式,进而加强对课本内的理论知识的认识。教师应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带领学生在课外的时间内去增强课内所学到的知识,采取实际调查和自主学习等方式去提高学生所掌握的理论知识。由此可见,教师可以在日常的实践过程中根据生活中的实际,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或具有创造性的题目去加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进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但应注意不要过分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三)教材内容与时事热点相结合

大家都知道因为思想政治学科自身的特点,会导致教材中的某些内容会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假如教师一味地按照课本来讲,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就会减少,再加之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接触到了一些社会实践,已经了解了教材上的某些理论知识,一般看了就会自己理解到。因此,教师应在讲解教材内容的同时,根据教材的内容去结合具有时事特征的实例达到教学目的和任务,进而加强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比如,这次上海市中考就出了一道与现在的时事政治有关的题目,中国上海举办世博会的影响是什么?我们可以这样去解答:上海世博会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它可以有效地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加强我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增进国家之间的友谊,提升国家的国际形象和国际地位,加强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同时也有助于中国人民加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推动全国国民积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奋斗和努力。这样一件大事发生在学生的身边,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和体会到政治的优点,进而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和积极性,也深化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三、公民道德教育视角下初中生德育途径分析

(一)内在激励

以行为学的视角来看,内在激励是指让学生通过形象具体的实例和活动,认识到正确的态度,明白其中的道理,从而获得一个正确的行为动机,并且采取能让学生快乐的教学方式和模拟生活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达到内在激励的目的。学校应制定具有教育性的校训,制定一个月份为常规教育月,并且组织新生学习校训和学校各项的规章制度,老生则温习常规内容,反省自身检查自己,可以有效地在学生心里建立起一个良好的规范校园环境。同时,通过班级自己组织丰富的活动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规章制度,并且从心里去接受去认可。学校应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间接渗透

间接渗透是对初中生进行公民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将班级、家庭等小环境优化,通过增加文化氛围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学生明事理,通过班会或活动来让学生自己总结和议论一下自己或他人的日常表现,在这个过程当中,老师要起到引领作用,逐渐地将德育教育渗透当中,这样班级氛围就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而家长身为孩子第一个教育者,起着很大的重要作用,要对班级环境和家庭环境进行统一的优化,通过家校合力延续好的影响,逐渐养成学生自觉的良好行为,学校要与家长保持时常的电访或面谈等的沟通。

(三)强化实践

在西方大部分的家庭会让孩子小的时候通过教堂来学习基本礼仪和道德准则,学习途径是多样化的,利用教堂的社会活动等来让学生直接参与其中,直接感受和体验。由此可见,公民道德教育应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道德水平,因此,在对初中生进行德育教育时,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引入实践活动,让学生之间可以进行良好的沟通与合作,可以根据学生的良好行为等进行主题讨论,邀请已经毕业的优秀学生回校进行沟通,或是家长之间在家长会上进行良好的沟通。让学生在这些实践活动当中收获体会,养成良好的习惯,进而全面发展自身,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参考文献

[1]胡玲.公民道德教育视角下初中生德育途径新思考[J].华夏教师,2015(08):54-60.

篇9:公共道德与公民

一、公共道德缺乏的表现

(一)在公共生活或共同生活中缺乏公共道德意识

随着现代化市场经济的发展,公共活动领域越来越大,公共交往越来越频繁,每一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被纳入到公共生活的圈子。可是人们在公共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却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现象,如: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大声喧哗、排队插塞等扰乱公共秩序的现象时常发生。对公共利益漠不关心、对公共责任互相扯皮,而侵犯公共财产、损害公共利益的现象却经常发生。

(二)人际关系冷漠

经济实力、政治权力、社会地位成为区分人角色的重要判断标准,功利色彩浓重而人情味淡薄,世态炎凉。对富豪、掌权者趋炎附势,而对贫穷潦倒者视而不见。在商场,服务员根据顾客的穿着打扮,表现出羡慕或蔑视的不同态度。

(三)人际交往缺乏诚信

“诚信作为基本道德规范,意味诚实守信,也就是能够履行承诺而得到他人的信任。诚信要做到待人诚恳,相信他人,表里如一,言行一致,有诺必行。”①诚信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立人之本。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自古皆有死,人无信不立。”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可是在当今的市场经济活动中,诚信缺失的范围广泛、花样翻新:商业欺诈屡见不鲜、坑蒙拐骗司空见惯、假冒伪劣屡禁不止、偷税漏税无孔不入等等,它们的行为令人发指,严重干扰了市场经济秩序。

(四)环境意识淡薄

一些人为了个人利益或眼前利益,做出许许多多严重违背自然规律的事情,破坏了自然平衡。随地吐痰、乱扔垃圾、随意排放废弃物等等行为严重污染人的生存环境,诱发各种疾病,如癌症,致使人的生存面临威胁。滥砍滥伐使森林资源锐减。过度放牧使草原植被遭受破坏,过度开采矿山、石油等非可再生资源,剥夺了后代人的生存权利。

二、公共道德意识缺乏的原因

毋庸置疑,公共道德意识的缺乏是一系列的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按照马克思的观点,道德在本质上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那么,我们就试图通过分析自然经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特征来探讨公共意识缺乏的原因。

(一)在自然经济条件下私德意识比较发达。

私德意识比较发达的道德特征,就其原因可以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来分析。在经济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在此经济条件下,人们主要从事以家庭为单位的小生产活动,生产生活领域比较狭隘,人际交往比较简单、单一。而社会公共道德产生的基本条件是:“一是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的存在。二是人际交往的需要。”②所以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条件下,没有提供公共道德意识产生的土壤。在政治上,高度集中的中央专制集权统治将公共道德意识扼杀在摇篮中。在专制统治下,以森严的等级制度为特征的旧道德,“严格的尊卑关系、宗教的等级特权、统治和服从以及由此而来的泯灭个性、愚昧盲从、忠于个人等。”③这样使得那些顺从专制统治的人产生了惟命是从、逆来顺受、依附性的奴化意识,另一方面使得那些不满专制统治的人极易产生对国家特别不负责任的态度,对公共责任漠不关心的态度。公共道德意识也就无从谈起。在文化上,中国人重于个人道德修养和道德品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德教为先,育人为本”的观念根深蒂固。“妥协和容忍,达观和幽默感,关于人性的透彻了解,通过律己而养成的品格,所有这些形成了个人所追求和社会所赞许的部分道德结构。”④

(二)在计划经济时期(从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在这一段的前期,公共道德建设取得了显著进步,但是在后期公共道德却夭折了。

在前期,共产主义道德真真正正地被许多人实践着,人们之间形成了利他助人、平等团结的和谐关系,敬业奉献、助人为乐、人心向上等在社会中已经蔚然成风。“社会中不仅出现了大批艰苦奋斗、不为名利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无名英雄,出现了无数大公无私的先进模范人物和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使普通群众的道德水平、社会风气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⑤但是,在计划经济的后期,这种建立在幼稚的“一大二公”的公有制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基础之上的共产主义道德,被严重地政治化和庸俗化了。公共道德发生了畸变,在半路夭折。

(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己或自我价值的实现是道德的特征

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是市场经济的天然属性,相应地在价值观念上,就表现为自我价值的实现。古典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经济人”的设定,将个人的利己欲望视为从事经济活动的动机,在资本时代就是追求财富的增长。这种由于个人利益驱动而不顾整体利益的道德意识往往导致人们对道德权利的强烈追求而对道德义务的置若罔闻,再加上我国现阶段市场经济制度和体制的不完善,在社会生活中就很容易实施、侵犯公共利益、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纵观历史上的各个时期,由于小农意识的局限、共产主义道德的夭折、市场经济的利己动机造成了今天公共道德意识缺乏的现状。精神的荒芜和道德危机使人们呼唤公共道德教育,这是为什么呢?

三、加强公共道德教育的原因。

(一)加强公共道德建设是现代化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结果

市场经济是开放型的经济,它打破了在长期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条块分割、地域屏障,使人们的公共活动领域空前扩大,社会交往日益频繁。这样有利于人们从小生产意识和依附性观念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独立意识、公平意识、竞争和创新意识,使契约伦理、法治观念日益深入人心。这样的社会环境必然呼唤公共道德意识的产生。

(二)加强公共道德建设是促进人际关系和谐和社会安宁的必要条件

人际关系不和谐、社会不安宁的主要原因就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利益关系没有处理好。现如今,诚信缺失普遍存在、商业欺诈屡见不鲜、腐败行为前“腐”后继、假冒伪劣屡禁不止等等,它们使社会财富日益聚居在少数商人和高官手中,不仅严重干扰了公共生活和公共秩序,而且还妨碍了社会公平,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在巨额利润面前,铤而走险,置法律于不顾,向道德的最底线挑战。一些政治高官为了满足自己贪婪的欲望,心甘情愿地充当这些“经济人”的“保护伞”。这种缺乏无视公共利益的不道德现象如果得不到有效的遏制,会造成社会中弱者的严重心理失衡,激化社会矛盾,不利于人际关系和谐和社会稳定。

(三)加强社会公共道德建设是促进人和自然和谐的关键因素

大自然赋予人类丰富的资源和优美的环境,它们构成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但是,人们缺乏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无视自然规律,过度开发利用自然,如:滥砍滥伐、过度放牧,毁灭了自然的再生能力,打破了自然平衡,也威胁到人类自身利益。正如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个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⑥”因此,我们应树立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自觉地将自然的前途和命运与人类的前途和命运紧密地结合起来。

以上诸原因说明了加强社会公共道德建设刻不容缓,那么我们应通过怎样的措施加强社会公共道德的建设呢?

四、加强社会公共道德建设的途径

社会公共道德的建设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既需要加强教育,做好舆论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又需要建立健全法律和制度;既需要提高每一个公民公共道德境界,又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促进社会风气的好转;既需要加强党纪国法教育,又需要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因此,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雄笔一支抵万军”,枪杆子和笔杆子是党和政府管理国家的重要工具,记者常被称为“无冕之王”,可见社会媒体蕴含着无穷的力量。作为“党的喉舌”的大众媒体可以通过褒善抑恶,来弘扬社会正气,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一方面,表扬先进,完善真善美。对社会生活中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要大张旗鼓地进行宣扬,使广大群众从良好的道德品质中汲取力量,从模范事迹和良好行为中受到鼓舞,引起情感共鸣,让广大人民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提高遵守公共道德规范的自觉性。另一方面,大力谴责和鞭策不道德行为。对随地吐痰、排队插塞、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进行曝光,引起广大群众的齐声谴责,使不良社会现象无立足之地。这样通过大众传媒的监督,可以净化社会空气、提升公民道德境界,促进社会风气好转。

(二)抓好制度法律这个建设根本

培养公共道德意识,离不开教育的作用,但是教育并非是万能的。“道德教育只是一项道德传递和以德育人的活动,按照杜威的说法,教育就是指导,道德教育就是道德指导的活动。道德指导的活动充其量也只是思想意识范围内的活动,况且大多数道德教育是学校范围内的道德指导活动,虽然也会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影响毕竟是有限的。”⑦因此我们要抓好制度法律这个建设的根本,充分发挥它们的威慑作用。对掠夺公共财产、侵犯公共利益、浪费社会资源、污染社会环境、破坏公共设施的人加大惩罚力度,“利剑高悬”使他们不敢越雷池一步,充分发挥制裁的威慑作用。

(三)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道德在本质上是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会有什么样的道德与之相适应。要从根本上解决公共道德意识缺乏的问题,就要建立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价值导向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断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使全体人民的利益不断趋向一致,就会促使以利己为主导的道德向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主导的道德转变,人民的公共道德意识就会随之增强。

注释:

①焦国成.公民道德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96.

②余玉花.社会公德的价值内涵[J].江海学刊,1999(6).

③陈昌玖.论市场经济的道德价值[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189.

④(美)费正清,张理京译.美国与中国[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125.

⑤焦国成.公民道德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11.

⑥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3.

⑦余玉花.解析道德教育的时代困境[J].伦理学研究,2008,7(4).

篇10:关于公民道德简报

为纪念《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发15周年暨全国第14个“公民道德宣传日”,进一步宣传实践“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0字基本道德规范和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9月20日上午,月城镇组织志愿者在吉麦隆超市门口开展了宣传活动,向过往的居民群众发放宣传手册、文明就餐和文明上网倡议书。志愿者们向居民群众大力宣传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文明市民守则、身边好人事迹等内容。

同时月城镇还利用宣传栏、LED电子显示屏和微信等宣传载体,营造公民道德建设的浓厚氛围,进一步形成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篇11:公民道德宣传日志愿者活动简报

为响应即将到来的“全民公民道德宣传日”精神,9月19日,在市直工委的组织下,市城南小学、公安局、移动公司等单位的在职党员志愿者来到天长街道园林社区的志愿服务广场开展志愿活动,志愿者们分成了宣传组、清洁组和义诊组,清洁组对社区的绿地进行了清扫,将小区内的白色垃圾一件不留的清理掉。

宣传组在志愿服务广场设立咨询台,向社区的居民发放各种创建文明城市相关宣传资料,向居民们宣扬志愿服务理念,同时,义诊组还为为社区老年人提供量血压、健康咨询等健康服务。

创建文明城市,园林社区的`志愿者们秉承“学习雷锋、奉献他人”的志愿服务理念,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等各种公益活动,努力为创建做出自己的贡献。

篇12:关于公民道德简报

9月20日是全国第十三个公民道德宣传日,由县文明办组织县禁毒办、县司法局、县发改局等单位在县城客车站门口举行宣传活动,活动采取发放宣传资料和现场接受咨询等形式进行。

活动中,县司法局结合自身职能职责开展宣传咨询活动,现场发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海报、《平安法治修文市民生活手册》、《生态文明法治宣传册》、《农民工维权手册》、《县司法局服务群众连心卡》、《禁毒·让生活更美好》、《禁毒温馨明白卡》《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倡议书》、《创文明城市·做文明市民》等10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3人次。

通过宣传使广大市民对“公民道德建设”有了更新、更深入的理解,树立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意识,自觉守法、依法维权,自觉抵制毒品,积极参与创卫。

篇13:关于公民道德简报

中共中央2001年颁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通知提出, 在公民道德建设中要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要使公民道德建设既体现优良传统, 又反映时代特点。燕赵文化是在燕赵大地历史传承中形成的, 体现于这块土地上所发生的一系列历史事件之中, 体现于这块土地所滋养与熏陶出来的众多历史人物身上, 同时它也贯注、迸发于这块土地上的文学、艺术以及建筑、技术之中。燕赵文化积淀于心理深层的文化个性和鲜明特质, 在不同时期都能够影响、规范本地域人们的精神风貌和习俗, 形成良好的区域价值观。如何发掘、利用优秀的燕赵文化, 发挥时代价值应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应用于石家庄公民道德建设, 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本文着重研究燕赵文化和石家庄公民道德教育需求之间的关系, 力求找到燕赵文化与当今石家庄公民道德建设最恰当的锲合点, 所以在研究中摒弃了燕赵的区域问题、燕赵文化的形成原因等背景性因素的研究, 着重于从公民道德建设需求角度进行燕赵文化内涵的考量。课题组参考了河北省社会科学院马春香副研究员、邯郸学院董海林研究员、李广教授、燕山大学赵小萌老师等一众学者的研究成果, 确定以“好气任侠、慷慨悲歌的侠义精神;变革进取、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追求和合、顾全大局的德义精神;勤劳淳朴、虔诚礼让的处世精神”为燕赵文化内涵, 从更具包容性、丰富性和创造性的角度来设定调查内容, 设计了基于燕赵文化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公民道德现状及需求调查问卷。本问卷有以下几项目的:一是了解公众对于道德发展的需求, 这一调查从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角度进行;二是了解公众对于燕赵文化的认识程度, 探讨燕赵文化发展是否有助于推动石家庄公民道德建设。2014年下半年在石家庄市、辛集市、晋州市、藁城市、新乐市、鹿泉市、正定县、无极县、赵县、井陉县 (矿区) 、平山县、灵寿县、行唐县共十三个地区发放调查问卷450份, 收回有效问卷430份。

二、石家庄公民道德建设的道德需求现状

在石家庄目前公民道德现状一般认识调查中, 大部分公民认为现状是好的。

在公民对于道德发展需求的调查中, 关于基本道德规范方面, 公民对于明礼诚信、团结友善提出了更多的期待。

在社会公德发展需求方面, 公民需求比较均衡。

在职业道德发展需求方面, 对于诚实守信有突出的高需求, 其他几个方面较为均衡。

在家庭美德发展需求方面, 对尊老爱幼有较高需求。

在对燕赵文化的认识中, 公众对于变革进取、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勤劳淳朴、虔诚礼让的处世精神有着较高的认可。

在燕赵文化发展是否有助于推动石家庄公民道德建设选项中, 46.66%认为有助于, 12.48%认为没什么作用, 26.38%表示不是很清楚。

三、石家庄公民道德建设的道德需求分析

依据以上调查数据, 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一是石家庄公民关于燕赵文化认识不够清晰。虽然燕赵文化是石家庄地域重要的思想组成部分, 以其好气任侠、慷慨悲歌的侠义精神, 变革进取、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追求和合、顾全大局的德义精神, 勤劳淳朴、虔诚礼让的处世精神等优良特质, 对地域文化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但是由于发掘、推广度不够, 仅仅靠民间口口相传和部分书籍, 无法使燕赵文化为现代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丰富的资源借鉴。我们必须要加强燕赵文化的整理、发掘、系统化, 能够从现代精神文明建设、公民道德建设方面推广燕赵文化, 弘扬燕赵文化的精髓, 两相协调, 共同进步。

二是公民对于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团结友善、办事公道、文明礼貌、夫妻和睦、勤俭持家、明礼诚信、助人为乐、服务群众、保护环境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在研究燕赵文化应用于公民道德建设时要充分考虑这些方面, 要把传统文化和时代需求结合起来, 寻找燕赵传统文化与当今公民道德建设最恰当的锲合点。传统燕赵文化是新时期石家庄精神文化发展的根基, 要创造性地实现对传统燕赵文化的现代解读, 才能够充分发挥燕赵文化的时代价值, 发挥对石家庄公民道德建设的文化引领与精神支撑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马春香.燕赵文化的传统内涵与当下解读[J].河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3, 1

[2]董海林, 李广.燕赵文化解析[J].邯郸学院学报, 2013, 2

篇14:公民道德教育策略

一、部分青少年公民道德缺失之现状

前不久曾有一段90后少年殴打七旬老人的视频在网上传播。视频中,两名少年对白发苍苍的老人满嘴脏话并拳脚相加,老人虽奋力反抗,但依旧敌不过年轻小伙的殴打。两少年的行为让网民非常愤慨,网友们开始在微博上、帖子中大量转发,并强烈要求人肉这些打人小孩。而网络上随后曝出的一名疑似打人孩子不仅不道歉,更在网上与网友对骂,QQ签名还改为“这次打老头,下次还打老太婆。” 这就是我们当代年轻人的风采?

其实,类似这样的孩子现实社会比较普遍,打骂家长、打骂老师、离家出走、自寻短见的大有人在。这些孩子平常受的什么教育?本质不坏的他们却走上了邪路,谁之过?

二、造成青少年公民道德缺失的原因

1.家庭教育的缺陷是青少年学生公民道德缺失的直接原因

养不教,父之过。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让孩子具有起码的品格,是每个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如果自己推卸了这份责任,就会有别人代替你教育孩子。别人来教育,就由不得你了!现在,大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他们是百依百顺,长此以往,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家庭不注重德育和公民道德教育,孩子都让社会给教育了,社会的染缸里泥沙俱下什么都有,没有了大人的防火墙保护,孩子不中毒可能吗?

学校教育不到位对青少年学生公民道德缺失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教不严,师之惰。教师是学生的再生父母,在家庭教育还不能满足要求的时候,学校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可是,如今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只重视学习成绩,做人的教育放到了另一边,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我们简单地认为,教育就应该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实事上,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是社会在教育教育,还是教育在教育社会?这是一个大问题。应该是教育在教育社会!我想说,社会最后一道防线是教育!

2.社会大环境是造成青少年学生公民道德缺失的重要原因

应当承认:社会的主流是好的,但不能否认现实还存在着许多阴暗面,最突出的是经常有人做出普通人意想不到的、缺乏诚信、缺乏信仰的荒唐事来。在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这些阴暗面对学生、学生家长的影响十分巨大,学校正面教育一千遍,不如他们亲眼一见。

三、加强青少年公民道德教育之策略

1.当务之急:为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学校只是社会的子集,这是无可争辩的实事。但是应该看到:在社会作用于学校的同时学校也作用于社会。

我们讲跟国际接轨,接轨了吗?大家都说新加坡的教育好,新加坡的中小学教室后面墙上不是经常悬着一把戒尺?据说,孩子表现不好,按规定打三下,只许打手心,而且必须有两个老师在场的时候才允许执行。这有力证明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教育需要惩戒,教育不一定都快乐。苦中自有乐,乐在吃苦中。

现在两部委联合发文打击“医闹”,那么有没有“校闹”现象?有许多责任根本不在学校、或者学校只有很小一部分责任的事,家长、社会硬要学校负全责,这是不是“校闹”?我们这个社会要赋予校长、老师更大的权利、更高的荣誉、更好的待遇(不仅仅是物质,更重要的是精神),当然也应该赋予他们更大的责任。

2.刻不容缓:提高家庭教育质量

什么样的母亲,带出什么样的孩子。“爱孩子”要会爱,“只有教育好上一代,才能培养好下一代。”“育人者必须先受教育。”

我认为,以下几点必须引起家长的足够重视。

一是家长的榜样作用十分重要。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生个老鼠会打洞”。从家长的榜样作用来理解,这话很有道理。电影《流浪者》有一句台词“法官的儿子永远是法官,强盗的儿子永远是强盗。”这话虽有失偏颇,但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了家长榜样作用的重要性。“为人父母,为人师表”。

二是孩子的成才不能强求。我们要确立这样的意识:就是:“先成人后成才!”要把对孩子的道德品质、法制观念、责任意识教育放在首位。“百善孝为先”,这不仅是为了儿女对父母好,更是为了儿女自己好。自古求忠臣于孝子之门,一个孝顺男儿,于祖居之国,于所在之党,于领导之尊长,于同仁亲友,是难行背信弃义之事的,纵要忤逆,也有忌惮,纵要变坏,也有边缘。

现在有不少家长在孩子的成才方面舍得花钱,进这个兴趣班,上那个特色班。我认为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将来在某个方面有所成就这无可非议,但要提醒的是:你真正重视孩子的成人了吗?切不可本末倒置!斯沃斯尔学院最新研究发现,注重给孩子营造幸福人生的“完美父母”,会使孩子成年后的生活陷入迷茫和阴郁。

三是对孩子不能溺愛。俗话说“严是爱宽是害”,要宽严结合。

习惯的培养要严。“习惯成就未来!”好习惯,一辈子享不尽它的利息;坏习惯,一辈子还不尽它的债务。一个生活拖拖拉拉、行为不检点的人是不可能成大器的!只有当许多看起来很好但很平常的举动成为孩子的习惯后,才能成为他(她)的自觉行动。“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必须从娃娃抓起。

兴趣的培养要宽。要尊重孩子本身的兴趣爱好,并加以恰当的教育引导,不要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一些你想不通的事而横加干涉。

四是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很重要。虽然外因只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变化的根本,但我们不能忽视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有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近墨者黑,近朱者赤”是对环境所起作用的最好诠释。

五是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品质。今后的路要孩子自己走,做家长的不能也无法替代。我认为以下几条途径值得一试:(1)给孩子一个窨,让他(她)自己往前走;(2)给孩子一个条件,让他(她)自己锻炼;(3)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她)自己找答案;(4)给孩子一点困难,让他(她)自己解决。

3.重中之重:学校应抓好公民道德教育

叶圣陶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如何才能搞好教育,今后教育应该怎样走?其关键的关键就在于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

素质教育大家都在谈,真正的素质教育就是说了几十年的“老老实实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守住民族传统常识,根植于几千年中华文明的土壤;守住新中国师生的经验,根植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土壤;守住自己的优点长处,根植于自己心灵真善美的土壤。

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去伪存真,去恶从善;教师的责任就是要让学生多有正念,多让其内在的良知显现出来。把我们的教育搞朴实一些,实际一些,别讲那些不着边际的空道理、大道理,少搞那些“非常人的教育”, 多些常人教育!

责任心的培养是教育之根本。每个人都负有一定的责任,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理应承担不同的责任。我相信:如果一个社会是由对自己负责的成员组成的,那么这个社会必定是有质量、高效率的社会!我不相信:一个在人生中随波逐流的人会坚定地负起生活中的责任!

上一篇:做风整顿下一篇:陈金柱女性健康讲座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