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2022-07-06

第一篇: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切实加强道德建设

9月20日,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颁奖典礼在京举行,让我们向道德模范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党的十七大以来,公民道德建设牢牢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为巩固共同思想基础、形成坚定理想信念、凝聚强大精神力量、培育良好道德风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华民族历来有崇德重德、尚德倡德的传统,常言道,“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强调的就是道德对于个人修身立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作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期,高度重视和大力加强道德建设,更显得尤为重要。

加强道德建设需要从教育入手。人无常心,习以成性;国无常俗,教则移风。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自古以来十分注重道德的教化和养成,早在战国时期,孟子就曾提出“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我们党无论是在革命、建设还是在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中,对道德教育都没有放松,社会的文明程度显著提高,这也成为我们不断赢得胜利、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法宝。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社会生活各领域的深刻变革,人们思想多元多样多变的趋势日益明显,主流价值观和基本道德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挑战,讲利益不讲道义、重能力不重品行的现象有所滋长。我们要清醒认识到,市场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社会道德为代价,道德教育在任何时候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道德教育的主题,融入到整个国民教育当中,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式,从娃娃抓起,用典型引路,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抓细节抓具体,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才能推动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更好地助推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加强道德建设需要法律和制度作保障。德以劝善,法以诛恶。道德是软约束、是人们内心的法,法是硬约束、是最基本的道德,二者功能互补、相辅相成。要使道德教育由软变硬、由虚变实,必须有一套严格的法律和制度来规范和保障。法律是道德规范和社会文明的风向标,必须把道德观念渗透到社会管理之中,把道德规范体现到法律法规的制定之中,并通过法律法规和各项制度的严格执行,扶正祛邪、惩恶扬善,使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人们的行为自觉。如果扶危济困、助人为乐者的合法权益时刻得到保障,好人难做、冷漠围观现象就会减少;如果不择手段、非法牟利者的行为受到严惩,“毒奶粉”、“地沟油”便会失去生存空间。惟其如此,人们从善的信心才能得到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基石才能坚实稳固。

加强道德建设需要每个人从自身做起。国家者,积人而成。遵守社会主义道德既是觉悟、也是义务,道德大厦的建设需要每个社会成员添砖加瓦。当下,有的人对不道德现象有痛恶之言,也有行善助人之心,但常常瞻前顾后、逡巡不前;有的人不懂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道理,只想作壁上观、独享其成;有的人则置社会道德于不顾,为了一己私利不惜损害社会和公众的利益。凡此种种,应当坚决摒弃。为官一任必须讲官德,只有清正为民,才能赢得信任、造福一方;为人师表必须讲师德,只有言传身教,才能受人尊敬、琢玉成器;经商办企业必须讲商德,只有诚信经营,才能赢得市场、长远发展。全社会都要讲公德,只有人人修身自律,躬行实践,才能积小流而成江海,积小善而成大德,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你我都可以成为道德模范

在全国第七个“公民道德宣传日”来临之际,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揭晓。这次表彰的全国道德模范都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他们的事迹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在他们的身上直接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集中表达了人民群众的道德追求,也全面反映了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时代精神。

党和政府一贯高度重视思想道德建设。2001年,中央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每个公民都有了提高自我道德水平的标准;2003年,中央确定每年9月20日为“公民道德宣传日”,社会主义的主流道德价值观日渐深入人心;2007年9月,中央文明办、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联合评选表彰了首批53位全国道德模范,引导人们见贤思齐,掀起了道德建设的新高潮。同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充分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推动公民道德建设深入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2008年2月,中央文明委又作出《关于进一步做好评选表彰全国道德模范工作的决定》,明确规定,今后每两年评选表彰一届全国道德模范,在全社会形成学习道德模范、关爱道德模范、崇尚道德模范、争当道德模范的浓厚氛围。

上善若水,道德的力量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却是事关国家发展、社会和谐、你我幸福的重要力量。在新中国成立的60年中,曾经涌现出一批又一批道德模范,目前我们国家正处在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更加需要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一个国家的强大富裕,从来就不仅仅是丰衣足食,还包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温暖、“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诚信……因此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全民道德素质的提高,仅仅靠道德模范是远远不够的。中国古话讲“人皆可以为尧舜”。《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所提倡的道德标准,并非高不可攀,而是普通人应该具有的道德标准、道德底线。道德模范的事迹进一步说明,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成为感动他人的人,而不仅仅是一次次被感动。让我们在传播道德模范感人事迹的同时,也从自我做起,用自己的言行汇聚成无穷的道德力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崇尚道德模范 提升道德水平

今天,是党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六周年,也是我国第五个“公民道德宣传日”。纪念日前夕,首次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评选出来的“助人为乐模范”、“见义勇为模范”、“诚实守信模范”、“敬业奉献模范”、“孝老爱亲模范”云集首都接受表彰,受到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的会见。我们向他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

公民的道德水平,体现着一个民族的基本素质,反映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随着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不断加强,干部群众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体现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模范人物涌现出来。这次在全国评选表彰来自基层的道德模范,用他们的先进事迹感召群众,对于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营造知荣辱、树正气、促和谐的社会风尚,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道德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这次评选表彰活动反响强烈,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踊跃参与,充分表明评选表彰全国道德模范对于形成良好社会风尚、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是公民道德建设的生动实践,是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抓手。

时代进步需要健康向上的道德风尚来引领,社会发展需要道德楷模的力量来推动。公民道德建设的实践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需要千千万万个道德模范,也培育着千千万万个道德模范。崇尚道德模范,弘扬良好道德风尚,是一个社会健康向上的标志,也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动力。褒奖群众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的“平民英雄”,推崇在基层涌现的“凡人善举”,能够有力地引导人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引导广大群众见贤思齐、争先创优,使道德模范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促进全社会文明程度和道德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我们国家正处在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不断增强,价值取向呈现多样化的趋势,道德观念呈现复杂多变的特征。人民群众深情呼唤着、期待着良好的道德风尚。这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新机遇,也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面对的新挑战。我们更加需要褒扬道德模范,弘扬社会正气,树立道德新风,以社会主义的主流道德价值观引领社会道德风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道德力量是国家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重要因素。公民道德重在养成,社会风尚重在培育。大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培育文明风尚,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吸引广大群众广泛参与、自觉实践,必定能够使全体公民的道德素质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逐步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相适应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和道德体系,使古老的中华民族以新的道德风貌屹立在世界东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增添新的光彩。

第二篇: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申论标准范文-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让文明引领风尚》

今年,要说群众心目中最耀眼的明星,我想应该就是道德模范,而最引人注目的事就是道德模范评选,这些从群众中走来的道德模范,必定有很好的群众基础,也是大众对良好道德行为的广泛支持和对公民道德建设的关注。

公民的道德水平,体现着一个民族的基本素质,反映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随着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不断加强,干部群众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不断深入,我相信,越来越多体现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模范人物涌现出来。

但是在我们身旁,也存在着一些不道德、不和谐的因素,有些人放松道德建设,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封建迷信活动、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沉渣泛起;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见利忘义、欺骗欺诈等现象屡禁不止;一部分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观念淡薄,有损国格人格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行为和举止,严重损害了社会道德。是我们这个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所不容之事。

孔子曾言:“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这句话的意思是,官员有什么样的风气,就会影响平民百姓,不管这句话有多大程度的正确性,但当前一些官员,官风、官德不正,对社会道德有着巨大的杀伤力,这更是社会道德建设面临的一大障碍。

道德行为体现在社会的各个方面,各个阶层。要建设好就必须抓住重点,抓住主要源头,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几个方面出发,弘扬社会风气,培育文明风尚。

要大力倡导社会公德,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鼓励人们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要大力倡导职业道德,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鼓励人们在工作中做一个好建设者;要大力倡导家庭美德,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鼓励人们在家庭里做一个好成员;同时也要要大力倡导个人品德,加强自我修养,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成为促进社会和谐和加强道德建设的个体因素。

除上述道德建设内容外,我们还应该注重从形式和制度方面加强道德建设,保证道德建设的顺利推进:

一是运用各种方式和途径,使道德宣传教育经常化、大众化。要把道德建设贯穿到整个国民教育体系,渗透到课堂教学、学校管理、课外活动等各个环节。报刊、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大众传媒,要把道德宣传教育作为重要任务,营造道德建设的浓厚舆论氛围。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努力创作反映新时期良好道德风貌的文艺作品,给人以鼓舞和启迪,同时利用重要节日,组织专题讲座、知识竞赛、演讲 1

比赛等进行生动活泼的道德和法制宣传教育。

二是制定和完善各行各业的职业行为准则,使道德建设融入人们的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制定符合时代要求的市民公约、社区公约、乡规民约以及行业道德公约,同时把修订完善行为准则的过程,作为道德宣传教育的过程,作为干部群众参与道德建设的过程。

三是从社会关注的问题入手,广泛开展道德实践活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及其处理结果,对公众的意识影响很大,要重视社会热点问题的敏感性,用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维护社会公平,在社会舆论中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必须大力打击官员腐败行为,积极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做到道德建设从干部抓起。

四是要建立和完善激励监督机制,引导人们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一方面要继续开展道德模范评选活动,让道德模范产生于大众,回归于大众,引导好大众。另一方面,行政部门要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依法对各种不良行为给予批评教育和相应处罚。通过发挥激励和监督机制的作用,在全社会形成扶正祛邪、扬善惩恶,讲道德光荣、不讲道德耻辱,讲道德受人尊敬、不讲道德受到批评的良好社会风气。

中华民族是拥有五千年历史的古老民族,仁、义、礼、智、信始终贯穿在民族发展的过程中,要让礼仪之邦名副其实,就必须把新时期的道德建设抓紧抓好。

道德力量是国家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重要因素。大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培育文明风尚,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吸引广大群众广泛参与、自觉实践,必定能够使全体公民的道德素质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第三篇:如何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思想道德建设不仅已成为一个社会进步的重要前提,而且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思想道德建设是从人的角度,以完善人本身来实施的,所以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也是一个社会转优的保障。首先,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容是什么?如何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一、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社会背景

与快速发展的物质生活相比,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国家公民文化生活质量比其他发达国家相对滞后,而道德领域存在的种种问题更成为人民群众最为不满的主要社会现象之一。在社会发展的新时期新阶段,公民道德建设能否取得成效,直接影响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为此,必须紧密联系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新情况、新形势,从多方面入手,不断创新公民道德建设的实现方式,提高公民道德建设的有效性。各民族崛起都离不开思想道德建设,社会主义转向共产主义的前提就是人的道德素养达到很高的程度,离开思想道德的发达是昙花一现,是不可能,是不均等,其结果都是会带来其他合理因素的消失。

二、公民道德建设内容

包括基本道德规范、社会公德规范、职业道德规范、家庭美德规范。

基本道德规范包括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社会公德规范包括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职业道德规范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家庭美德规范包括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三、如何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首先,政府方面要切实维护和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努力营造有利于公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支持条件。只有将以人为本的理念具体化,并将其体现在维护公民生存和发展等基本权利的细微之处,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才能形成有利于公民道德建设的和谐社会氛围,从而增强全体公民履行道德义务、培育个人道德品性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其次,充分发挥各类媒体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引导功能,创新公民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制度设计。各类媒体尤其是党报党刊要坚持“三贴近”原则,及时掌社情民意,分析各种社会思潮,传播社会核心价值观,引导人民群众参与公民道德建设。创新制度设计,鼓励和支持一切有利于培养人的道德情感、提高人的道德素质、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实验和尝试,并将成功的经验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持久地开展下去,形成以制度促建设的长效机制。

然后,着力培养人民群众的道德素质,重视领导干部的道德表率作用,抓好重点人群的道德建设工作。在公民道德建设中,不能仅向公民提出道德要求,而应从公民的内在道德需求入手,从公民的日常生活、职业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实际出发,紧紧抓住培养公民的道德素质这一中心环节,将外在的道德行为规范转化为人的内在自律要求。尤其是领导干部和公众人物等重点人群的道德建设,更加不能放松,他们因其广泛的社会知名度和强大的示范效应,一言一行有着特殊的影响力。

最后,积极开展群众性道德评议活动。道德评议会是人民群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的创造,是公民道德建设收到实效的实现形式,具有组织和发动人民群

众进行自我道德评议、强化道德教育、促进道德水平提高和社会风气好转的作用,是引导人民群众积极投身公民道德建设实践的有效途径和载体。可以通过道德评议会将公民道德建设与公民道德生活民主自治有机结合起来,抓住那些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公共事务,采取耐心疏导、民主讨论、平等交流的方法,在潜移默化中解决邻里纠纷、化解家庭矛盾、缓和人际紧张关系,让人们在参与道德评议中实现道德素质的共同提高。

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意义

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公民道德建设入手,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发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与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道德,借鉴世界各国道德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文明成果,努力建立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对形成追求高尚、激励先进的良好社会风气,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促进整个民族素质的不断提高,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加强道德规范,提高个人素养,我觉得这已不单单是社会的任务,还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使命,我们必须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制定自身的行为准则和道德准则,不要以个人为中心,要符合自身社会道德环境;努力学习,为了个人的理想,为了祖国的富强而奋斗终身。

另外,我们大学生作为新一代国家科技先驱的群体,也是一个社会进步的象征和缩影,更是文化素质提高的见证,做为新世纪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的我们,所以我们大学生要得以生存和发展,加强道德素养的义务和责任是义不容辞的。

第四篇:加强民族地区公民道德建设

民族地区的和谐发展是国家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要实现民族地区的和谐发展,除了加大经济投入和政策支持外,更要重视精神文化素质的提升。为此,必须通过加强民族地区的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公民的综合素质,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从而推动民族地区和谐发展。

一、加强民族地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民族地区公民道德建设,是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的基本条件。民族地区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就是要不断提高各族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引导各族人民解放思想,树立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方式和道德规范上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自觉地维护社会公共秩序,遵守社会公德,同心同德,努力奋斗,促进民族关系朝着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方向发展,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进一步增进和巩固各民族平等团结、亲密合作的关系,实现共同进步,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繁荣进步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加强民族地区公民道德建设,是民族地区实现中国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动力和内在要求。实现中国梦需要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艰苦奋斗。只有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在内的整个社会文明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思想保证、智力支持和雄厚的人才资源。民族地区实现中国梦,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贯穿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部实践中,使各族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人民群众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体,其品德、知识、心理、能力的发展程度,既是衡量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又对社会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要求提高物质生活水平,也要求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然要求大多数社会成员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也发生了深刻变化,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需要解决。如何适应新的形势,积极建立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确立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紧迫任务。

(三)加强民族地区公民道德建设,是民族地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选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和精髓。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社会思想更加多样、社会价值更加多元、社会思潮更加多变,迫切需要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要通过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坚持宣传教育、示范引导、实践养成与制度建设相衔接,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各族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不断巩固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二、分析和把握民族地区公民道德建设的特点和规律

民族地区独特的人文环境条件,决定了开展公民道德建设要有相应的灵活性。各民族不同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惯、活动方式及受教育程度,使各民族在语言文字、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思想道德等方面都呈现出差异性和多层次的特点。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其特殊性,在坚持统一要求的前提下,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方法和途径开展公民道德建设。

各民族道德规范的差异性,要求民族地区公民道德建设要把握好几个关系。任何民族都有本民族的道德规范,民族地区公民道德建设要始终尊重民族性,发扬各民族优秀道德传统。宗教在民族地区有比较广泛的基础和影响,具有一定的群众性,宗教意识与民族风俗习惯有交织,必须慎重对待。因此,要正确处理原则性和民族性的关系。既要坚持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方向,又要尊重民族文化习俗,使公民道德建设通过民族形式实现。既要尊重不同民族的差异,又要充分注重各民族的结合,正确引导,使各民族在相互交流中增进情感。要处理好先进性和广泛性的关系。从民族地区群众实际出发,在积极引导和鼓励各族群众移风易俗的同时,充分尊重少数民族保持和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的自由。要处理好地域性和开放性的关系。在立足民族地区公民道德建设特殊性要求的同时,促进开放和融合,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充分借鉴、吸收各民族优秀道德成果。

三、突出重点,全面推进民族地区公民道德建设

(一)继承发扬民族优良传统,培育适应时代要求的文明素质是加强民族地区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民族地区有着优良的道德传统、朴素的民族情感和纯洁质朴的民风,但也存在一些不文明的陈规陋习。在继承和发扬各民族长期形成的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培育适应时代要求的文明行为,是民族地区公民道德建设的一项基本任务。要倡导内在文明的修养,着重提高各族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对外在文明行为加强规范,不断提高各族人民遵守和维护公共秩序的自觉性。要通过公民道德建设,提高人们遵守和维护国家有关法令、法规的自觉性,遵守和维护公共生活中的各项规章制度和道德行为的自觉性,不断增强法纪意识,不做妨碍社会大众权益、违法乱纪和损公害人的事情。大力提倡爱护公共财物,教育各族人民要以主人翁态度关心、爱护、合理使用社会公共财物,勤俭节约,避免浪费,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同一切损害、侵吞公共财物的行为作斗争,在全社会形成爱护公共财物的良好习惯和氛围。要推动养成讲究公共卫生的文明习惯,大力加强公共卫生教育,引导人们形成讲究公共卫生的文明行为。要用健全完善的制度来保障和促进民族地区公民道德建设。当前,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物质奖励机制,树立“好人有好报”的价值导向,用物质利益激励人、鼓舞人,调动人们争当道德模范的积极性,使民族地区社会公德建设朝着健康方向发展。

(二)加强环境道德教育,增强公民环境保护意识,是民族地区公民道德建设的现实要求。建设生态文明是关乎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民族地区由于曾经长期粗放掠夺式地开发利用资源,以及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比较淡薄等原因,生态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直接影响着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推进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必须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树立保护资源环境的观念。不断加强环境道德教育,努力提高各族人民的环保意识。引导人们自觉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是民族地区公民道德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和任务。只有引导各族人民树立科学发展观念,倡导保护环境的文明行为,才能促进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三)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形成诚实守信的道德风尚,是当前民族地区公民道德建设的迫切需要。市场经济不仅是竞争经济、法制经济,更是信用经济。良好的信用环境可以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基本保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信用问题在社会活动和经济交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在民族地区社会公德建设中,要加强“明礼诚信”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使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到诚信是立人之本、兴业之宝、为政之德、交友之道,对那些不讲诚信的人要进行道德鞭挞,舆论谴责,在社会上树立起以“讲诚信为荣,不讲诚信可耻”、“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营造诚实守信的道德观念;政府信用是信用体系的核心,企业是市场经济信用体系的主体,个人信用是整个社会信用的基础,要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引导各族人民自觉地践行诚实守信的道德原则,从而增进各民族的团结合作,推动民族地区社会的全面进步。

(四)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加强道德观念宣传教育,是加强民族地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环节。要把公民道德建设列入各级党政部门的重要工作日程,列入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纳入实际工作规划和日常计划,制定考核制度,年初布置、年中检查、年终考核,逐步加大道德建设在实绩考核中的权重,对地区和部门道德领域出现问题要实行问责。要进一步加强社会道德建设的组织管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社会道德建设工作的规划、部署和组织机构的功能设置,创新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要充分发挥媒体、媒介的功能,批判不良道德,弘扬先进道德,在全社会广泛推介道德模范,树立道德建设和发展的优秀标杆,形成广泛、有力的社会示范和引导,推动公民道德建设。要加强党政干部队伍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观念建设、作风建设,在全社会树立公权人物的良好形象,引导全社会的道德追求。要开展道德立法,把自律和他律结合起来。要大力提倡符合时代发展的先进思想观念、道德理念,提炼民族精神,为道德建设确立发展的标尺,培育各族人民树立具有时代气息、追求发展的思想观念、道德理念。

第五篇:时政热点五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从我国历史和现实的国情出发,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在公民道德建设中,应当把这些主要内容具体化、规范化使之成为全体公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

2.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举措

(1)大力加强基层公民道德教育。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教育是基础。要紧紧抓住影响人们道德观念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环节,通过家庭、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方面,坚持不懈地在全体公民中进行道德教育,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要求,不断灌注到全体党员和干部群众的头脑之中,使人们懂得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什么是必须提倡的,什么是坚决反对的。要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单位教育和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相互配合,相互促进。要突出加强社会教育,巩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单位教育的成果,促进公民道德教育的深化。

(2)深入开展群众性的公民道德实践活动。 公民道德建设的过程,是教育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以活动为载体,吸引群众普遍参与,是新形势下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的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活动,各级党政机关开展的创先争优、依法行政、公正执法、做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以及社会各界组织的“ 希望工程”、“送温暖”、“志愿者”、“手拉手”、“幸福工程”、“春蕾计划”、“扶残助残”等公益活动,覆盖面广、参与人数多,对公民道德建设有着深刻的影响。

(3)积极营造有利于公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氛围。大众传媒、文学艺术以及体育活动,对公民道德建设有着特殊的渗透力和影响力。一切思想文化阵地、一切精神文化产品,都要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倡导科学精神,大力宣传体现时代精神的道德行为和高尚品质,激励人们积极向上,追求真善美;坚决批评各种不道德行为和错误观念,帮助人们辨别是非,抵制假恶丑,为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创造良好的舆论文化氛围。

(4)努力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法律支持和政策保障。公民道德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要靠教育,也要靠法律、政策和规章制度必须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把提倡与反对、引导与约束结合起来,通过严格科学的管理,培养文明行为,抵制消极现象,促进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社会风气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5)切实加强对公民道德建设的领导。 各地区、各部门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艰巨性、长期性和紧迫性,把它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放在突出位置,提供有利条件,下决心狠狠地抓,一天不放松地抓,从具体事情抓起。

上一篇:激情飞扬活动策划下一篇:节能减排答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