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设备论文

2024-04-27

生产设备论文(通用8篇)

篇1:生产设备论文

复混肥料产品必备的生产设备和检测设备

注:1.以上为典型工艺应必备的生产设备,对于采用非典型生产工艺的企业,按本实施细

则的要求对企业工艺设计文件规定的生产设备进行核查。

2.对复混肥料无干燥工艺流程,生产设备设施5、6、7项不作要求; 3.复混肥料生产设备设施第12、13、14项在适用时为审查项;

生产复合肥料产品必备的生产设备和检测设备

注:1.复合肥料生产设备设施第14项在适用时为审查项。

2.除出厂检验项目外,其余检验项目(如包装袋明示的其他辅助营养成分)可以委托,如未委托,企业还应有相应检测设备。

3.禁止利用同一条生产线、同一套检测仪器申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生产许可证。4.企业配备的生产设备和检测设备,可与上述设备名称不同,但应满足上述设备的功能要求。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产品必备的生产设备和检测设备

注:1.以上为典型工艺应必备的生产设备,对于采用非典型生产工艺的企业,按本实施细则的要求对企业工艺设计文件规定的生产设备进行核查。2.对无干燥工艺流程,生产设备设施第5、6、7项不作要求。3.生产设备设施第12、13、14、17项在适用时为审查项。

4.除出厂检验项目外,其余检验项目(如有害元素、卫生指标和其他辅助营养成分)可以委托,如未委托,企业还应有相应检测设备。

5.禁止利用同一条生产线、同一套检测仪器申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生产许可证。6.企业配备的生产设备和检测设备,可与上述设备名称不同,但应满足上述设备的功能要求。

篇2:生产设备论文

文件柜成型设备是现在所不能缺少的产品,本文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文件柜成型设备。

文件柜成型设备性能 :

1、机组轧制能力:宽:300——500mm, 2, 板厚度0.4—0.6mm

3、生产速度:5-8米/分钟

4、装机总容量:大约21kw, 5,由放料机、整平送料系统、冲孔、送料、成型主机、切断机、收料台、电器控制柜等部件组成。

文件柜属办公家具系列。即用来保存档案资料的柜子;是比较传统的保存档

案的装具,通常是指带盖的箱子和有门的柜子。一般以木材或金属制成,有的还做成组合式,分开为箱,叠放成柜。其优点是能有效地防尘和阻止其他有害物质的侵袭,而且搬运挪动便利。

文件柜成型设备主要部件的技术参数:

放料机负载能力:3吨

处理卷料的内孔直径:490 – 510mm 外径:≤1200mm 整平送料系统:九辊校平;冲孔装置:冲缺模架为四导柱式

冲模模具材质: Cr12。淬火处理。成型主机部分.: 成型机架:12-18道次

成型模具材质:GCr15,淬火处理,硬度为HRC56-62? 电机:7.5kw变频电机。切断装置:液压定尺切断 电器控制:PLC 多点成形压力机,按冲头基本体调形分有:逐点调形式和快速调形式;按机架形式分有开式、三梁四柱式和框架式;按加工板材分有厚板和薄板之分。目前,有代表性的产品如下:

①2000kN逐点调形式多点成形压力机。采用开式机架,机械手调形,上下冲头基本群体采用28×20布置方式。公称力2000kN,一次成形尺寸840mm×600mm。该机是世界上台商品化多点成形压力机。机器主要用于高速列车流线型车头覆盖件的加工。

②200kN快速调形式多点成形压力机。机架为三梁四柱式结构,冲头群(采用16×12布置方式)相对液压机偏心布置。压机公称力200kN,一次成形尺寸416mm×312mm;采用分段成形时,宽度尺寸可为一次成形的两倍,长度方向只要不与机架干涉,可无限长。新近又开发了宽台面3150kN快速调形式多点成形压力机(一次成形尺寸1000mm×720mm)。

③YAM系列薄板用多点成形压力机。是一类具有柔性压边功能的多点成形压力机,机架采用三梁四柱式结构,工作油缸偏心布置,冲头基本体横截面尺寸小,由机械手进行调形,在上下基本体群的四周布置有40个压边液压缸,实现

篇3:山楂生产设备设计探讨

1 对山楂糖切糖机的要求

1) 满足压片机生产量的要求 (切糖速度能大于或等于压糖速度) ;

2) 到达率糖块尺寸要求 (长×宽×高) 25×11×11, 尺寸公差范围为25±1×11±1×11±1;

3) 切五糖块层次清楚, 白、红色可见糖块无明显变形;

4) 边角余料要尽量少;

5) 能自动装盘。

2 压片机

该压片机由机架、传动机构、工作部件及辅助装置组成。工作部分由上下压辊、凸轮、剌轮机构及左右输送带组成。辅助部分由主被动滚筒、调节滚筒、张紧滚筒及行程开关组成。该机生产率100kg/h, 配套动力1.5kw, 压辊转速32r/min。整机在设计上使输送带对称配置在压辊前后, 且压辊与输送带速度大致相等。压辊分级下降的动作是通过凸轮、剌轮机构来实现的, 以便能达到层次分明, 表面平整的生产要求。工作时, 电动机的动力经皮带轮减速箱, 链轮传递给输送带主动滚筒和上下压滚, 前后输送带经链轮传动而同步运行, 上下压辊经凸轮机构同步运转。上压轮分级下压是通过凸轮、剌轮机构实现的。输送带往复运动是靠行程开关改变电机的转向来实现的。

3 切糖机

手工生产的山楂糖将白糖与山楂通过揉作、叠片后用木压辊辊压成规定厚度的糖块。人工切糖, 形状大小不规则, 生产率低, 劳动强度大。

该机切糖时, 一次能切出5块, 山楂糖白、红色层次清楚, 无变形, 规格整齐, 且能自动装盘。

工作时, 由中间输送带以同切糖输送带相同间歇运动的速度把糖块从压糖机输送带上运送到切糖机输送带上, 糖块间歇运动过程中先用相隔25mm布满整个输送带宽的主旋转圆片刀把糖块切成条, 切成糖条后由输送带继续间歇向前输送, 当糖条被输送至横切刀处, 在糖条停顿间歇时, 横刀把糖条切成糖片。当横切刀切完停顿时, 输送带使糖片移动11mm的距离, 然后输送带停止运动, 横切刀又切, 如此不断地进行。

为解决由于山楂呈半液体状, 胶质重, 粘性大, 易粘附在刀片上这一问题, 通过多次试验, 选择了一种较好的方案。在切糖时, 采用压糖栅与横刀同步动作, 切糖时, 糖栅把糖条压住, 防止切刀将糖带走或使糖片变形。在清刀时, 一方面采用机械清刀, 另一方面采用毛刷沾水使工作刀上的糖膜溶解, 同时也借用毛刷清刀。滚刀轴上转速慢, 刀片上不形成糖膜用机械清刀就可保证质量。而横切刀高速运动, 切糖时刀片发热, 刀上易形成糖膜, 清刀片刮不掉, 严重影响清晰度, 因此采用沾水毛刷与刀片接触达到清刀的目的。毛刷用一段时间后采用快换装置, 不影响生产, 又保证了质量。

4 电气系统

该系统在设计上采用继电器固定逻辑控制装置, 使压片机、切糖机及输送带的各种运动得以准时实现, 它具有成本低, 抗干扰强、工作可靠等优点。电器元件全部为标准件, 且可以方便地调整糖块宽度, 以适应不同品种的需要。

5 烘房

手工烘干山楂糖, 采用明火红外线加热烘干, 电炉耗电大。明火烘干时烟雾穿透糖块, 不符合食品卫生法, 而且时间长, 烘房面积也大。在此设备中, 采用了热风循环烘干。先高温烘干 (60~80℃) , 使水分降到11%左右, 表面已干硬, 再堆积到低温烘房 (30~40℃) , 直到含水量降为6%左右就可以出房包装。

6 结论

山楂具有较好的药用价值, 近年研究发现, 山楂中含有一种叫牡荆素的化合物, 具有抗癌的作用;临床研究证实, 山楂能显著降低血清胆固醇及甘油三酯, 有效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中医认为山楂具有活血化淤的作用, 是血淤型痛经患者的食疗佳品。目前国际及国内市场需要量比较大, 市场前景非常广阔。建议进一步提高科技含量, 为大力发展山楂绿色食品提供优质服务及技术保障;质检、农环部门加强督察指导大力发展绿色产品, 打造绿色基地;积极引入龙头加工业及资金扶持;促进我市山楂产业快速、健康、稳步发展。

摘要:人工生产山楂传统模式是通过手工揉搓, 该产业的发展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就山楂的全程机械化生产过程遇到的技术难点进行了分析研究、理论探讨、并给出了解决的具体内容、为我市大力发展山楂产业提供技术保证。

篇4:生产设备论文

关键词设备管理;安全生产

引言

设备是生产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壮大的根本,随着科技进步,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广泛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在改善和提高设备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上起到了良好的效果,特别是随着《安全生产法》的贯彻实施,设备在安全生产中的地位已经引起制造厂家和使用单位的高度重视,各种性能优良,安全可靠的设备已逐步取代了老化、陈旧、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正在取代片面追求短期经济效益的观念,设备的安全管理正在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但是,不可忽视的是,部分设备制造企业由于技术陈旧或技术力量不足造成设备本身具有潜在安全隐患,个体挂靠企业的伪劣产品充斥市场,购买在选型、认证方面没有进行充分的安全评价的设备,或是没有对操作,维护管理人员进行严格、细致规范的培训考核,导致设备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本文就生产设备管理中的几个问题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进行了浅析。

一、安全与危险的关系

安全与危险乃至事故,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即共存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和一切活动中,这是不以人们的美好愿望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当用它们的一种近似客观量来表达这种关系时,可以这样用公式描述:S=1—D

式中:S为安全,D为危险

可见安全与危险是相辅相成的,即互为条件,又相互转化,在人们的一切活动中,为了赢得安全,必须要设法把危险减至最低限度,进行设备选型的目的就是认识了解其中的危险并且将危险减至最低限度的综合过程。

二、安全问题的复杂性、严峻性

安全问题存在于各种生产过程中,安全生产已经成为当代经济运行,生产运作的前提条件,安全生产问题在有些重大经济技术决策中成为核心问题。主要问题和原因有:

第一:没有处理好发展经济与安全生产的关系。安全生产管理混乱,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别企业片面追求发展速度,忽视甚至放弃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责任制形同虚设,没有必要的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安全生产投入不足,企业安全技术装备老化、落后。

第二:企业从业人员违章现象突出。

第三:存在地方保护主义,安全生产监管不到位,导致的结果是伪劣产品充斥市场,安全生产的环境混乱。

三、设备选型的重要性及对安全生产的影响

正是由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复杂性、严峻性,要求设备选型必须持科学发展的态度,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对设备进行系统的、全面的、客观公正的评价,尽可能从技术和管理的角度提高设备的本质安全,杜绝或降低设备存在的潜在危险。

1设备的选型认证就是对设备本身的安全评价。所谓安全就是对危险的辨识,大小的估计与有效的对策,否则就是盲目的安全,所以建立在科学的安全评价基础上的安全才是真正的安全。

2设备选型认证中必须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观念,片面追求价格,生产效率,成本的思路而忽视或降低安全指标,必然给设备留下难以弥补的安全隐患,这种不安全状态迟早要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3设备造型认证技术是保障。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没有先进的技术作为基础,就不可能对事物有全面,深入的认识,就不可能进行合理的比较分析,就不可能对所选设备进行客观、公正、科学的评价,更不可能提出安全可靠的整改意见,导致的后果是没有将设备系统中的危险降到最低限度,使设备在生产中存在潜在危险。

4广泛搜集信息以及相关技术资料是基础。同一性能用途的设备,国内国外必然有很多生产厂家,而各个厂家也都有其所长和不足,只有广泛搜集相关资料和信息,才能拓宽我们的视野,加深技术人员的了解从而进行科学、合理的决策,为保障生产安全奠定良好的基础。

5建立完善的、合理的选型认证机构进行科学、民主的认证决策是组织保障。领导重视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不能搞形式主义,更不能搞一言堂,不能因为领导的好恶而影响选型认证的科学性、合理性、客观性,只有从多角度,多学科集思广益,才可能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得出最佳决策。

操作、维护及管理人员培训对安全生产的影响

《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一条明确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和安全操作制度,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不合格的从业人员,不能上岗作业。

1生产经营单位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和安全操作技能,是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2生产经营单位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有:

A进行安全生产法制培训,通过培训,使企业职工懂得必须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做到知法、懂法,自觉守法,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

B加强安全生产的技术培训,通过培训,使职工懂得危险设备和区域及安全技术防护的基本知识和注意事项,使职工懂得相关安全技术知识,设备性能,操作技能,安全制度和禁止事项。

C加强设备操作,维护及管理人员的安全技能的培训。安全生产技能是指对作业人员所进行的安全作业实践能力的训练,对作业现场的安全只能靠操作人员现有的安全知识是不行的,还必须有进行安全作业的实践能力,知识教育,只解决了“应知”的问题,而技能教育着重解决“应会”,以达到通常说的“应知应会”的要求,这种“能力”教育,对企业更具有实际意义,也就是安全教育的侧重点。

3、设备操作,维护保养及管理对安全生产的重要影响及防范措施。

设备操作,维护保养及管理中既有人的因素,又有物的因素,是直接关系到生产是否安全的重要环节,其中的任一环节出现隐患都会产生严重的安全事故。为此,除了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学习,加强安全生产技能和操作维护保养知识的培训外,必须“警钟长鸣”,经常性进行安全教育,结合事故案例对职工进行现身说法,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提高职工的安全防护意识,并在“班前、班中、班后”结合违规违纪现象,进行现身说法教育,规范安全行为,强化安全管理,把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安全生产才可能持续健康发展。

结束语

篇5:生产设备租赁合同

承租人:(以下简称乙方)_______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大同煤矿集团公司资产租赁管理办法》,经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

第一条:租赁设备的基本信息

1、设备名称:开采、挖掘、运输各类生产设备(详见租赁设备清单)。规格型号:各种型号。数量:183套(件)。

2、租赁设备的使用:用于煤矿生产。

第二条:租赁期限。租期1年,_______年1月1日至_______年12月31日。

第三条:租金、支付租金的期限和方式

1、租金:年租金2212386.96元,月租金184365.58元。租金计算方法:设备原值19407612.41元,预计折旧年限9年,年折旧费2090706元,外加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租金的5.5)=年租金,年租金/12=月租金。

2、租金支付期限:租金按月支付,每月30日前办理租金交付手续。

3、租金交割方式:集团公司财务部通过内部银行业务转到白东煤业公司财务部。百东煤炭公司应指定专人按时与集团公司结算。

第四条:设备的交付

1、租赁起始日自乙方从设备仓库收到设备,集团公司财务部门增加固定资产并建帐之日起计算。

2、甲乙双方应在设备交付前进行质量检验。交付后试运行期间出现的质量问题由甲方负责退货,正常运行后出现的生产问题由乙方自行解决,正式交付后因乙方未能使用而造成的损失由乙方自行承担。

3、甲方将设备交付乙方使用时,双方应清点使用设备数量并填写租赁设备明细表,双方应在租赁设备明细表上签字盖章。

第五条:租赁设备的使用

1、乙方应根据其用途使用设备。如果乙方不按用途使用设备,造成设备损坏,甲方有权终止合同,并提前收回设备。甲方解除合同后,不影响甲方要求损害赔偿的权利。

2、乙方应根据设备的合理使用强度使用设备。如果乙方过度或不当使用设备,甲方有权调整和增加租金,从而对设备造成不应有的损坏,乙方应承担赔偿责任。

3、乙方应在交付时使用设备的`原始状态,不得拆卸租赁的单台设备和使用部分设备。如果乙方违反本规定,甲方有权终止合同,乙方应承担因设备拆卸造成设备损坏的赔偿责任。

4、对于确实需要改造的设备,乙方可在征得甲方同意后进行改造,改造费用由乙方承担..

第六条:租赁设备的维修和保养

租赁期内,设备的维修和保养由乙方负责,发生的修理费及相关税费由乙方承担..

第七条:出租人和承租人的变更

1、在租赁期内,如甲方将设备所有权转让给第三方,应通知乙方..设备所有权转让给第三方后,第三方成为合同的当然甲方,享有原甲方的权利,承担原甲方的义务..

2、租赁期内,乙方不得将租赁设备转让或转租给第三方。

第八条:租赁期满后设备的归还和处置

租赁期满后,乙方应确保设备状态为正常使用的整个设备。乙方继续使用的,应在租赁期满前三个月内通知甲方,双方可协商办理续租合同或按设备净值办理购买手续。乙方不续租或不购买的,应在租赁期满前三个月通知甲方,并在租赁期满后10日内将租赁设备归还甲方。乙方不能返还设备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

第九条:违约责任

合同当事人违反本合同规定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违约金按租赁期限总金额的10%承担。当事人的违约责任不妨碍对方行使损害赔偿请求权。

第十条:解决争端的方法

因履行本合同而产生的任何争议应由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提交大同仲裁委员会仲裁。

第十一条:其他约定事项。

本合同未尽事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大同煤矿集团资产租赁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经双方协商,制定补充条款,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效力。

本合同一式四份。出租人和承租人各持两份,合同

乙方(公章):_______甲方(公章):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名):_______法定代表人(签名):_______

篇6:生产设备管理讲稿

目 录

一、设备管理定义

二、设备管理的目的及意义

三、设备管理工作要求和范围

四、设备管理的瓶颈

五、如何做好设备管理

一、设备管理的定义:

设备管理是以设备为研究对象,追求设备综合效率,应用一系列理论、方法,通过一系列技术、经济、组织措施,对设备的物质运动和价值运动进行全过程(从规划、设计、选型、购置、安装、验收、使用、保养、维修、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的科学型管理。

二、设备管理的目的及意义

1、设备管理的目的:

设备管理的主要目的是用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装备,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设备高效率、长周期、安全、经济地运行,来保证企业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

2、设备管理的意义:

(1)设备管理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重点

企业内部管理,是指企业为了完成既定生产经营目标而在企业内部开展的一切管理活动,它包括企业的计划管理、质量管理、设备管理、财务管理、班组管理、现场管理等等。设备管理就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重点之一。

生产设备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要素之一,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的重要工具和手段,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物质财富,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物质标志。管好用好生产设备,提高设备管理水平对促进企业进步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2)设备管理是企业生产的保证

设备管理是企业产量、质量、效率和交货期的保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往往是以销定产。如果没有较高的设备管理水平和良好设备运转状态作保证,是不可能很好地履行市场需求的。一旦违约,给企业带来的就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损失,还往往失去市场,对企业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

设备管理是企业安全生产的保证。安全生产是企业搞好生产经营的前提,没有安全生产,一切工作都可能是无用之功。所以任何企业无不强调安全生产,紧抓常抓安全生产。根据有关安全事故的统计,除去个别人为因素,80%以上的安全事故是设备不安全因素造成的,特别是一些压力容器、特种设备等管理不好则更是事故的隐患。(3)设备管理是企业提高效益的基础

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的目的,就是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企业的一切经营管理活动也是紧紧围绕着提高经济效益这个中心进行的,设备管理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简单地说,一方面是增加产品产量,提高劳动生产效益;另一方面是减少消耗,降低生产成本,在这一系列的管理活动中,设备管理占有特别突出的地位。

(1)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量,设备是一个重要因素。加强设备管理是提高质量、增产增收的重要手段。

(2)提高劳动生产率,关键是要提高设备的生产效率。企业内部多数人是围绕设备工作的。要提高这些人的工作效率,前提是要提高设备生产效率、减少设备故障、提高设备利用率。

(3)减少消耗、降低生产成本更是设备管理的主要内容。

三、设备管理的工作要求和范围

设备管理是对设备寿命周期全过程的管理,包括选择设备、正确使用设备、维护修理设备、更新改造设备以及闲置报废设备全过程的管理工作。这个过程一般可分为前期管理和使用期管理两个阶段。

1、设备的前期管理是指设备在正式投产运行前的一系列管理工作,设备在选型购置时,应进行充分的交流、调研、比较、招标和选型,加强技术经济论证,充分考虑售后技术支持和运行维护,选用综合效率高的技术装备。

2、设备的使用期管理分设备初期管理、中期管理和后期管理。设备的初期管理一般指设备自验收之日起、使用半年或一年时间内,对设备调整、使用、维护、状态监测、故障诊断,以及操作、维修人员培训教育.维修技术信息的收集、处理等全部管理工作,建立设备固定资产档案、技术档案和运行维护原始记录。

设备的中期管理是设备过保修期后的管理工作。做好设备的中期管理,有利于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降低维护费用,得到较好的设备投资效果。

设备的后期管理指设备的更新、改造和报废阶段的管理工作。对性能落后,不能满足生产需要,以及设备老化、故障不断,需要大量维修费用的设备,应进行改造更新。

四、设备管理的瓶颈

设备管理瓶颈也就是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现状

1、就事论事:回顾发生过的故障我们会发现,大量的故障在重复!原因是“三不放过”成了交作业,没有真正从根源上分析断根。当同样的故障不断重复时,当同一个部位反复发生故障时,当同一个部件总是损坏时,你就要研究他们背后的原因,就要考虑改良维修,包括一些防呆措施的运用。

2、不想干:设备维修的复杂性使很多企业没有好的激励办法,人员多处于干“良心活”。能干的累死,收入却差不多,于是,慢慢能干的也不干了。对技术工种的激励就必须把组织目标转化成每个人的个人目标,让大家感到工作是为自己干才会产生动力,并且要把能干不能干的区分开来,大家才会努力,这里一个前提就是每个人责任清晰,目标明确。

3、不愿学:维修设备和当大夫一样,停止了学习就停止了进步,但很多维修人员不愿主动学习,尽管自己的技术水平差距很大。这一方面与绩效激励的导向有关,没有营造一种水平高的收入高的机制;另一方面与日常的培训有关。设备维修不可能整天进行理论培训,但对于设备故障特别是典型故障的深入透彻分析还是一个很好的教材,配合以定期的技能比武,设障考试等会有不错的效果。

4、不抓保养:很多故障都是有预兆的,这些预兆第一个首先反映在运行中的细微变化,如声音、振动等,而这些操作工最容易发现,所以倡导全员参与十分重要,它可以将大量的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很多故障发生后,回头分析会发现大量的故障跟基础保养有关,正所谓“松一颗螺丝断一根梁,抽一块砖头倒一堵墙”。所以,全员参与的设备保养是突破瓶颈的基础。

5、不分重点:不分重点的“全面推进”是不合理的,就像久病的病人多种症状其实就是一个病因,要针对现状找出关键的一两件事下功夫搞定,当你把这一两件事亲自搞定后,会发现其他很多“病症”已经不治而愈了。

6、不做预案:很多维修人员甚至管理干部,一天上班的主要工作是“等待灾难的发生”,设备坏了冲上去,修好了万事大吉,平日不去研究设备一旦坏了怎么应对,哪些设备容易出问题,结果问题越来越多,工作也就越来越忙。

7、作茧自缚:维修人员经常犯一个毛病就是“糊弄”,接临时线乱接,换个继电器不固定,打开配柜里面麻花一样;设备报警就短接„„最终引发大事故,所以,“糊弄”就是“制造麻烦”!设备管理要从细节开始,要靠点点滴滴细节的积累。

8、管理脱节:有的设备维修人员分到了车间,设备部就简单的进行检查、通报、处罚;有的维修工归设备部管,车间就不配合、指责、抱怨,双方好像本来就势不两立,其实不在于维修工分与合,关键在于怎么管。车间也好设备部也罢,大家的目标是一致的,只不过聚焦点不同罢了,所以要分别明确各自的定位与职责,才能理清这两条线。

五、如何做好设备管理

1、做好设备的八个“三”管理

(1)设备选择上要注意“三个原则”。企业在选择设备时要根据企业生产技术的实际需要和未来发展的要求,按照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生产上适用的原则来选择设备,充分考虑设备的质保性、低耗性、安全性、耐用性、维修性、成套性、灵活性、环保性和经济性等,才能确保设备投入生产后的经济运行,为企业带来较好的回报。(2)、在设备管理机构上要构建“三级网络”。

企业要结合自身实际,建立起以法人为核心的企业、车间、班组三级企业设备管理网络,健全设备管理机构、明确职责、理顺关系。(3)、在设备管理方式上要实行“三全管理”。

现代的设备管理不同于传统的设备管理,它是综合性的,可以概括为设备的全面管理、全员管理和全程管理,有效保证设备的技术性能和正常工作,提高其使用寿命和利用率。

(4)、在设备检修维护上要实行“三严”。

一是严格执行检修计划和检修规程,有计划、有准备地进行设备的检查和维护。二是严格把好备品备件质量关。力求既保证质量,又经济节约。三是严格抓好检修质量和技改检修完工验收关。对设备检修和技改检修实行定人、定时、定点、定质、定量,纳入经济责任制考核,确保检修质量和技改质量。

(5)、在设备安全运行上要力求“三个坚持”。

一是要坚持干部值班跟班制度。做好交接班记录,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不把设备隐患移交下一班,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杜绝人为的操作和设备事故的发生。二是坚持持证上岗制度。要加大教育培训力度,使操作者熟悉和掌握所有设备的性能,结构以及操作维护保养技术,达到三好(用好、管好、保养好设备)、四会(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对于精密、复杂和关键设备要指定专人掌握、实行持证上岗。三是坚持抓好“三纪”。安全、工艺、劳动纪律与设备安全运行管理紧密相联。因此,必须坚持以狠抓三纪(安全、工艺、劳动纪律)和节能降耗、文明卫生等现场管理为主要环节,做到沟见底(排污、排水沟)、现场地面无杂物、设备见本色,并持之以恒形成制度、形成习惯、形成一种风尚,使设备现场管理工作更加扎实。

(6)、在设备的保养上要实行“三级保养”。

三级保养是指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日保)、一级保养(月保)和二级保养(年保)。日常维护保养是操作工人每天的例行保养,内容主要包括班前后操作工人认真检查、擦试设备各个部位和注油保养,使设备经常保持润滑清洁,班中设备发生故障,及时给予排除,并认真做好交接班记录。一级保养是以操作工人和维修工人共同完成,对设备进行局部解体和检查,一般可每月进行一次。二级保养是以维修工人为主、操作工人参加,对设备进行部分解体检查修理,一般每年进行一次。各企业在搞好三级保养的同时,还要积极做好预防维修保养工作。

(7)、在设备事故处理上要做到“三不放过”。

企业要逐步健全各种设备管理制度,做到从制度实施、检查到考核日清月结,把执行制度的好坏作为奖惩的重要条件。坚持对一般设备事故按“三不放过”的原则处理,即事故原因不清不放过、责任者未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采取防范措施不放过。(现在应为四不放过:责任人没有受到处罚不放过)

(8)、在设备改造和更新上要注意“三个问题”。

一是要注意从关键和薄弱环节入手,要量力而行。对设备更新改造应从企业的实际出发进行统筹规划、分清轻重缓急,从关键和薄弱环节入手才能取得显著的成效。二是注意设备更新与设备改造相结合。必须把设备更新与设备改造结合起来,才能加快技术进步的步伐、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三是注意设备改造与设备修理相结合。在设备修理特别是大修理时,往往要对设备进行拆卸,如果能在设备进行修理的同时,根据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和生产的实际对设备作必要的改进,即进行改善性修理,则不仅可以恢复设备的性能和精度等,而且可以提高设备的现代化水平,大大节省工作量,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对设备进行改造时,应坚持科学的态度,尽可能地把设备修理与改造结合起来进行。

2、切实做好员工的培训工作

(1)生产操作人员培训的主要内容:设备管理文件及对操作人员的基本要求、本岗位设备的工作原理及安全操作要点、设备润滑的目的与作用及方法、设备的清洁、保养方法及标准、运行中设备出现异常情况的处理措施、设备运行记录填写的要求(2)设备维修人员的培训方式

 派出去培训:企业在购置新、精、尖设备时,派出工作责任心强,基础知识扎实的维修人员前往设备制造厂学习,参与设备的组装和调试;

 请进来培训:新设备进厂后,认真阅读随机技术文件,随同制造商调机人员,自始至终参与试;

 新技术、新材料应用培训:根据特种设备维修的需要参加相关培训,企业鼓励维修人员自学、进修及参加新技术、新材料应用培训班。

 制订实用的培训教材,把好的维修方法让员工更快更好地掌握(3)概述我司目前一线员工的对设备操作、维修的培训状况。(4)什么培训方式员工更容易接受,能让新员工到岗后能更快掌握,不担心因老员工的离岗而使某种技术失传

(5)介绍一种培训方法。(要求各子公司每月必须做出一台次设备的维修培训教材)

3、严抓设备现场安全管理

(1)要注意检查设备操作、保养规程及相关制度是否完善,特别新设备的检查

(2)、要注意高温天气对设备的影响,持续高温,设备高效运转,需要注意温度过高的问题,防止设备燃烧和毁坏

(3)、要注意雨水对设备的影响,进入雨季,空气潮湿,雨水多而勤,设备的防雨、防潮要提上日程

(4)、要注意连续工作对设备的影响。设备也满负荷,甚至超负荷运转,这种情况可以理解,但设备保养、维护一定要跟上。

(5)、要注意设备状况,设备高效运转,难免因“疲劳”出现损坏或不在正常状态工作,切不可带病作业,必然造成大的损失。

(6)、要注意对“新员工”的培训。经考核他们确定掌握这些技术后,方可上岗,否则,决不能开绿灯。

(7)、要注意加强对设备管理制度的学习,设备使用是有严格规定的,必须经常学习,否则就是老职工也会淡忘,而不按制度规定使用设备,就难以落实设备管理制度,就有可能造成对设备的损害和对使用者本人的伤害。因此,要经常学习设备管理制度,在制度的约束下开展工作。

(8)、要注意整改设备隐患。“磨刀不误砍柴工”对已知的各种设备隐患,如防护设备不全、机器漏油漏电、开关不灵活、仪表刻度不准等等,要逐一检查核实,校正完善,确保设备完好率。

总之,工作越忙越要注意安全,设备使用率越高,越要加强检修,任何疏忽、侥幸都会酿出不安全的祸端。

4、加强设备的日常检查

(1)制订主要设备的点检表,明确重点检查内容和部位、检查方法和手段、检查频率、完好标准

(2)定期或不定期组织进行现场设备检查,检查内容主要包括:  现场是否挂有状态标志,并与实际相符  有无违章操作现象

 各安全防附装置是否齐全、灵敏、可靠  各部位运转是否平稳、有无异常声音;

 润滑状况是否良好、有无干摩或润滑油变质、变色现象;  清洁状况如何,是否有锈蚀、积尘和污垢;

 产品质量是否符合要求,产量是否达到设计产能的85%以上;(3)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必须及时制止、及时进行改进(4)介绍设备点检表格式

(要求各子公司在四月份完成主要设备点检表的制定)

5、完善设备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是设备管理中一项极为重要工作,它不仅对现有的设备使用、维修、改造提供参考资料,提高检修质量和检修效率,更为今后设备选型、购置提供参考资料,提高设备管理水平。

设备档案包括的内容:设备选型和技术经济论证报告(立项和选型报告)、设备购置技术经济分析评价、设备购置合同、设备说明书、操作手册及检验合格证等设备原始资料、设备装箱单及设备开箱检验记录(包括随机备件、附件、工具等资料)、进口设备索赔资料、设备安装调试记录和验收移交书、设备备品配件台账、设备运行状况及开机台时记录、设备异动情况记录、设备故障分析报告、设备事故分析报告、定期检查和监测记录、定期维护和检修记录、大修竣工验收记录、设备改造记录、设备封存(启用)单、设备报废记录。

6、设备备件管理

随着设备管理的发展,设备备品配件管理逐渐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管理优劣直接影响到设备维修费用控制、影响到设备的经济运行效果。

(1)定义:企业中一切机械、电气、仪表设备维修使用的零部件都称为配件。准备在急用时更换而储备的成台设备或其辅机称为备品。合格备品配件,简称备件。(2)管理中存在的误区

管理定位不准,重视程度不够:对备品配件管理研究不够,定位不准,谁来管,如何管,管理效果如何评定,谁来监督,职能职责不明确,程序界定不清楚,运作不规范。

采、管、用脱节,缺乏系统管理机制:未有效建立系统管理制度,无归口管理部门综合协调、全面监督,从而导致不能有效控制全局,不能充分发挥各部门职能职责,不能有效协作。

人员配置不到位,专业性不强,管理不规范:对于备品配件管理,采、管、存、用都具有专业性要求。各环节岗位人员应具有一定程度的专业水平和技能

库存不清,长期积压严重,资源不共享 :库存积压是大型企业的通病。大多是历史原因形成,最初不重视库存管理,未从使用源头上控制,形成仓储部门中心库房+子分公司库房+车间库房,更有甚者,维修人员还有“私人库房”,层层积压,长年累积,无人清理,无人管理 采购管理僵化,采购成本较高

缺乏精细化管理,未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备品配件在各管理环节上,在方式方法上大有文章可做,而许多企业不加研究,管理粗糙、不全面,缺乏精细化操作。(3)改进建议

 加强各职能部门协作沟通,加强归口管理  大力开展职业技术培训,加强专业队伍建设

 积极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备品配件管理系统,加强资源共享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现代化办公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建立备品配件管理系统已具备了优厚的条件。同时,每月可出计划清单、采购清单、入库清单、出库清单、消耗清单、库存清单等报表,进行成本统计、分析、研究。

 优化采购管理,严格控制采购质量、成本。长期的无计划性管理和“应急采购”模式必须改变,易损件的合理库存是降低采购成本和保证设备安全、经济运行的有效措施。每月进行一次库存清理,弄清库存状态。企业归口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设备、采购、使用、维修部门对设备常用的易损件进行研究分析,列出备用清单,分月、季、年进行有计划的批量采购。 采用现代维修技术,科学控制配件消耗  建立考核制度,责任追究落到实处(7)实行管理指标的考核

随着企业管理的深化,对设备管理工作的考核、评估越来越重要,评估的准确性、公正性及其对工作的诱导和激励作用成为企业普遍关心的问题

主要管理指标:

 设备完好率=设备完好台数/设备总台数。

 设备利用率=生产产品所需定额台时总数/生产产品实际消耗台时总数。

 设备故障率=设备故障时数/设备总运行时数

 设备事故率设备事故影响生产台时数设备实际开动台时数  设备维修费用率=设备维修费用/总产值

 主要设备大修实现率=设备大修实际完成台数/设备大修计划台数

 设备维修计划完成率=设备维修实际完成台数/设备维修计划台数

篇7:生产设备和检测设备维修保养制度

一、目的为确保仪器设备的功能和精度始终处于良好状态,以满足检验、检测的要求及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特制定本制度。

二、范围

本公司所有生产设备和检测设备适用于本制度。

三、内容

1、仪器设备的操作人员经考核持证操作,应按使用说明书要求,进行维护保养,不能超过规定的维护保养期限,其主要内容包括:操作顺序、方法、安全注意事项、维护及日常保养等。

2、操作人员要精心维护仪器设备,应认真填写仪器设备保养记录,年终交办公室档案员存档;

3、使用过程中,当仪器设备出现过裁、错误动作或通过检定/校准表明有缺陷时,使用人员应立即停止使用,加贴停用标识等待处理;

4、仪器设备使用完毕后,应切断电源、水源、气源,清理现场并加盖防尘罩;

5、仪器设备发现故障后,属于小故障或一般电器性能故障,原则上由本公司技术人员自己维修,但须填写仪器设备维修记录,在表中应详细填清故障排除情况、参数偏差大小及维修结果,并应在设备使用记录上进行记录。维修记录表应及时记载交办公室存入仪器设备档案;

6、本公司无能力维修的仪器设备,由检测组提出申请,交行政部安排外聘技术人员进行维修。修复后,维修人员填写维修记录表,由设备使用人员、技术部、办公室共同验收。修复后的仪器设备必须经过检定、检验或校准,证明满足要求方可恢复使用;

7、操作者应自觉爱护仪器设备,使其保持清洁,处于良好状态。每台仪器设备有专人管理和保养。设备操作人员负责仪器设备的日常管理;

篇8:浅析水泥生产设备管理

一、应用设备综合信息实时控制系统对设备管理

设备对于运行环境有着一定要求, 而不同的设备也要安置于不同的机房环境中。综合考虑设备的有效使用期限、质量要求、运行环境, 设定周期性检查、维护的具体时间及方法并将其作为主要依据。

早期的水泥生产设备管理就是“眼观、手摸、鼻嗅、尺测”, 只能利用岗位工、巡检工来发现或预防水泥生产设备的故障隐患, 设备管理处于被动的定期维修阶段。而设备综合信息实时控制系统是对电流、温度、流量、振动等参数通过微机控制进行实时采集, 能够及早发现设备存在的故障隐患, 将故障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提高了设备的运转率, 降低了设备维修成本。

二、建立专人负责的定期点检设备的管理模式

设备的定期点检主要是为了保证设备的日常运行状态及性能。将所有设备按照隶属关系和职责划分, 划归各部门工段管理, 并细分到指定人员专管。建立各工序设备管理档案卡, 将每台设备管理任务分包到人, 明确操作工、电工、维修工责任人, 并挂牌承包, 由承包人具体负责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与维修工作, 并承担设备管理目标考核奖惩和事故处罚, 保证台台设备有人管, 每个故障责任有人承担, 构成责任到人的基本的设备管理模式。

三、加强生产机械、电气设备的维护与保养

水泥生产设备的维护与保养, 是为了消除设备故障、减少事故的发生, 提高效益。对水泥生产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必须做到:

1、生产设备的定期检修和检查。

在进行设备的维护时, 首先需要检查其外部、表面是否存有明显的缺损、破损、断裂等损坏, 在充分了解设备的有效使用期限、维修历史等情况后, 再进行设备内部的检查。在拆卸设备前, 应排除其附近区域、部位的故障因素, 待确定为内部故障后方可进行拆除, 以此避免随意拆卸而造成的二次损坏。

2、生产设备使用过程必须按操作规程, 定期进行检修和保养, 不能拼设备。

实际进行机械、电气设备的维护时, 维护人员、技术人员需要利用视觉来观察设备外貌是否发生变形、破损、老化等现象以及监测仪器、工具上显示的数据、指示;利用听觉来判断设备运行期间的声音是否正常;利用嗅觉来判断设备运行时的温度、磨损等情况, 当设备磨损过大、温度过高时通常会散发刺鼻的气味;对于一些低级绝缘设备、常规设备, 可利用触觉通过触摸的方式来了解设备的运行温度、稳定性, 判断其是否正常运转;对于电气设备的运行情况, 需要通过检测的方式, 采用各种测量仪器、工具进行检查, 以此获得各项运行参数、绝缘电阻值等指标、数据。

3、制订设备检查制度, 通过检查, 能及时发现设备的异常和隐患, 针对存在问题, 制订措施, 有目的地做好维护保养工作, 压缩修理时间, 提高修理质量, 降低维修成本。在工厂设备的运行期间, 应针对设备的操作、维护、检查岗位实行责任制度, 明确划分每个设备的业务活动内容, 对已出现故障的设备进行深入分析, 倘若是由于人为操作、维护不当所造成的损坏, 应根据其具体情况给予在岗人员适当惩处, 以此规范业务操作。此外, 还可开展绩效考核, 对于生产情况, 设备运行状态稳定的操作人员, 以及维修、养护工作及时、有效的维护人员、检查人员, 可给予适当奖励, 以此调动在岗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

4、做好故障记录。

故障记录是水泥生产设备发生故障时, 经检查、诊断, 采取措施予以排除后, 把全过程简要地记录下来。故障的统计与分析。对水泥设备进行故障记录、统计、分析等一系列管理活动, 是为了研究设备磨损规律, 制订维修保养标准提供原始资料。并应根据对设备故障的分析, 采取一系列技术、组织和管理措施。

5、设备维护保养的量化考核。

如何进行量化呢?可以通过设备的“完好率、泄漏率、故障率、保养达标率、运转率”五率来进行量化指标考核。指标量化后再围绕强化设备的维护保养制定设备维护保养工作标准, 工作责任制, 事故责任追究制, 建立班组、工段、部门“三级”考核体系。把设备维护保养工作放在设备管理中重要地位并与工资挂钩。这样, 设备的管理和维护保养就做到有章可循并形成了管理有目标、工作有标准、效果有考核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体制。

四、做好生产设备的润滑工作

机械、电气设备是企业生产的物质基础, 为了使企业生产能正常进行, 就必须保证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 润滑是贯穿始终的重要环节。任何设备都是由若干零部件组合而成的, 在设备运转过程中, 可动零部件会按规定的接触表面作相对运动, 有接触表面的相对运动就有摩擦, 就会消耗能量并造成零部件的磨损。因此, 完美的设备润滑有利于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提高设备的运转率, 减少故障的发生, 有利于生产的顺利进行。

水泥生产线设备的润滑工作要顺利进行, 首先要让员工认识到设备润滑的重要性。只有让设备操作工明白设备润滑的重要性, 他们才会重视设备润滑工作。例如, 在皮带机和减速机加入润滑油的作用是:减少齿轮之间的磨损、降低磨损产生的热量, 降低设备工作温度, 保护轴承不被高温烧坏, 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减速机不加入润滑油或缺油, 就会导致轴承烧坏, 会导致减速机损坏, 导致皮带机不能用, 导致全线停产。而且, 设备损坏后, 设备的检修工作量大, 设备的配件采购工作复杂。其次要提高操作工的能力, 水泥生产线管理人员让每一位员工清楚地知道:他本岗位的每台设备的润滑点及润滑要求。如一台设备有哪几个润滑点, 润滑点的具体位置, 润滑点的加油方法, 加油品种, 加油频次及检查缺油的方法等。

五、实施设备维修维护费用定额考核

设备维修费用的多少, 除了直接影响企业生产成本外, 更是设备故障率高低的具体体现, 因此, 加强设备维修维护费用定额考核, 对加强设备管理、避免材料浪费是十分重要的。可以参考企业历年设备维护维修费用和同行业其他企业的费用标准来指定一个考核费用定额, 对部门进行考核, 部门再对工段进行考核, 实行节奖超罚, 从而激发各部门、各工段和每位员工的责任心, 调动其积极性。

六、建立生产设备大修档案

设备的大修档案是设备在大修过程中产生的重要的设备资料, 历次的大修档案真实的记录了设备在不同时期运行出现的各种故障、原因、检修部位、检修办法、更换零部件等等, 根据这些资料可以对设备的状况进行客观的评价。建立并完善设备大修档案有利于设备的维护保养, 可以为设备的大修计划, 配件购置计划, 设备更新等提供有力的参考和依据。

在实际的工作中, 要重视大修档案的整理, 归档工作, 及时将每次大修的时间、检修人员、故障状况、更换部件、大修后的运行情况等信息记录清晰。有改造的部分, 要将改造情况记录明确, 改造图纸进行审批并一起归档。

七、强化“人本”管理

设备管理五要素中人是关键要素。只有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保证设备的良好运行, 减少事故率, 降低成本。因此, 在设备的管理中我们始终把更新员工的思想观念和提高技术素质做为重要工作来抓。在员工中进行了以“降低设备故障, 提高经济效益”为主题的大讨论。使员工从“要我管好设备”向“我要管好”的思想转变。在实现观念转变中, 重点克服了员工中存在的“设备不坏只管转”的拼设备思想, 坚持对自己责任区的设备隐患, 缺陷等问题开展“查、摆、找”和“整、治、升”活动。抓设备管理不但要增强员工的理念, 而且还要培养和提高员工过硬的操作技术和维修技术, 只有两者的统一才能充分发挥员工在设备管理、维护保养工作中的主观能动作用。要对设备的操作和维修人员进行经常性的培训。通过专业知识、理论、技术的培训, 提高在岗人员业务水平, 保证在岗人员的规范化操作、维护人员的正确处理、检查人员对故障的有效识别, 从根本上保障设备的运行安全, 延长其使用寿命。同时经常性的开展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活动。采取对岗位操作和设备维护人员进行应知应会的考核, 事故演练等形式, 使设备的操作和维护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业务素质得到不断的提升。

八、对生产设备实施技术改造

节约能源、降低能源的消耗量、合理利用资源;不仅能增加企业的收入, 更是改变经济增长方向的当务手段。企业可以对生产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或者是购买、更新落后设备来降低原材料的消耗、降低人工成本、提高产能, 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例如对回转窑采用先进的燃烧技术和燃烧装置改造燃烧系统, 节约用煤, 对高耗能设备采用变频器, 节约用电, 采用高效能水泵节约用水等等。实践证明, 技术改造对节能降耗、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作用是十分显著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 现代工厂必须牢固树立“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 将设备的维护、管理工作纳入生产管理的日程中, 齐抓共管, 是设备维护保养得各项管理工作做实、做细、做好, 保证设备运行的安全、稳定, 促进工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建中, 浅析机房环境对电气设备的影响[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1 (21)

上一篇:浅谈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下一篇:订立合同的原则及注意事项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