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生产论文范文

2022-05-09

第一篇:油气生产论文范文

油气田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研究

摘要:文章介绍了油气田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的现状,提出油气田企业在清洁生产审核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油气田企业的特点和政府政策,提出了政府完善配套机制和政策、油气田企业加强筹划和组织工作、建立清洁生产资金筹集渠道、完善油气田企业会计核算4方面措施,旨在推进油气田企业进行清洁生产审核。

关键词:油气田企业;清洁生产;清洁生产审核;措施

随着全社会节能意识、资源意识、环境意识和法制意识的不断增强,进一步做好清洁生产工作,减少能源消耗和浪费,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客观要求和重要基础。清洁生产审核是贯彻实施清洁生产最有效的手段,是节能减排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也是树立油气田企业形象和提高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只有扎实地推进清洁审核,找出能源、物料流失的环节和污染物排放的重点部位,并寻找原因,才能提出解决的办法,才能达到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企业和社会的目的。

在《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中,我国给出了清洁生产审核的定义。所谓清洁生产审核,是指按照一定程序,对生产和服务过程进行调查和诊断,找出原因,提出减少有毒有害物料的使用、产生,降低能耗、物耗以及废物产生的方案,进而选定技术经济及环境可行的清洁生产方案的过程。

一、油气田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现状

清洁生产审核是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有效方法,它可以帮助企业科学、系统地找出生产过程中能耗、物耗高和排污不合理的部位,根据现有的技术经济条件寻找不同的解决方案,既有环境效益,又有经济效益,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清洁生产实施方法。油气田实施清洁生产同样采用了清洁生产审核的方法。

油气田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工作起步比较晚。2002年,中石化集团公司下发了《油气田企业清洁生产实施计划》。2003年,各油气田制定了《清洁生产实施计划》,正式开始清洁生产工作并组织生产管理和环保技术人员参加集团公司举办的清洁生产内审员培训班,取得了集团公司内审员资格。为更好地开展清洁生产试点,油气田建立了清洁生产培训基地,举办了清洁生产培训班,对油气田企业清洁生产试点单位的三级分管领导、专职环保员、基层队队长及技术人员共计进行系统的培训,为油气田清洁生产的全面推行提供了技术保障。2006 年,胜利油田两个采油厂通过了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组织的行业清洁生产审核验收,审核总结出油田开发清洁生产十大实用技术,主要有油井套管气回收工艺技术、油罐跑损天然气回收技术、快速带压堵漏系列技术等。

二、油气田企业清洁生产审核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对清洁生产认识不足

据调查显示,推行清洁生产的障碍60%来源于观念和认识,30%为运用,只有10%是技术方面的障碍。对清洁生产认识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很多企业观念认识不足,认为清洁生产是增加基层的负担、成本,有些企业领导把开展清洁生产审核看作是上级布置的任务,是为了通过年末综合验收指标而不得不做的工作,没有把清洁生产作为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和增强企业竞争力的举措来看待,未能把预防污染的思想贯穿于生产过程中。另一方面,油气田企业对清洁生产的理解还处于表面阶段,把清洁生产等同于清洁卫生,没能与“节能、减排、降耗、增效”结合起来。试点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持久性差,一轮清洁生产审核结束后,很快又恢复了过去的管理和操作水平,清洁生产的理念没有扎根,清洁生产机构虚设或运作不利,各种持续清洁生产制度没有落实。

(二)部门之间协调性差

油气田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的开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它贯穿于生产的整个过程,跨部门、跨专业,涉及到生产、安全环保、技术、设备、节能、计划、财务、不同基层单位等各个专业、各个部门,单靠任何一个专业和部门,都无法有效地将清洁生产审核落实到实处。油气田企业组织庞大,分工明确,但从油气田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程序来看,油气田企业还未建立专门负责清洁生产的机构,每次进行清洁生产审核都是临时成立清洁生产组织机构。油气田企业清洁生产组织机构的缺失,使得油气田企业在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审核过程中,部门之间缺乏有效协调,一定程度上存在部门单打独斗或者推而不动的局面,严重阻碍了清洁生产审核的持续进行。

(三)缺乏实施清洁生产方案的资金

在清洁生产方案,特别是中/高费方案,其实施过程中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资金问题。资金的短缺严重制约了方案的实施,阻碍了清洁生产的顺利进行。《清洁生产促进法》要求建立清洁生产专项资金,财政部虽设立了专项资金,但由于种种问题,资金没有发挥应有的引导效果,2008年已被取消。各省(区、市)只有少数几个省建立了专项资金,而且规模有限。企业在清洁生产方面的投入有限,金融机构对清洁生产项目的融资渠道也没有建立。油气田企业自身也未建立清洁生产的专项资金,清洁生产方案的实施只能从投资中挤占资金。很多很好的清洁生产方案,由于没有资金的支持,只能暂不实施。

(四)申请减免税困难

减免税政策是国家激励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阶段下,针对清洁生产的减免税政策主要有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享受所得税优惠这两种情况。很多炼化企业都通过这两项规定获得税收减免,但截至目前还未有油气田企业获得税收减免。油气田企业申请减免税困难主要是因为油气田企业的会计核算特点、资源综合利用特点不满足减免税的条件,所以无法申请减免税。

三、推进油气田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实施的措施

油气田企业清洁生产审核中存在的问题制约了油气田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深度和广度。推进油气田企业实施清洁生产需要政府和企业双方的共同努力。

(一)政府完善油气田企业清洁生产政策

1、实行绿色采购制度。绿色采购制度是指政府在采购原油时可以以比较高的价格采购清洁生产水平高的企业生产的原油;在油气勘探权和开采权的管理中,优先考虑清洁生产水平高的油气田公司;油气田企业在选择劳务和技术服务公司时应优先选择清洁生产水平高的公司。

2、实行较为宽松的减免税政策。针对油气田企业的资源综合利用以及会计核算的特殊特点,政府应在减免税申请上实行较为宽松的政策。一是在减免税的申报上放宽。在实际金额计算有困难时,可采取适当的估算方式。二是允许企业采用其他的会计核算方法,如以油气田区块、单井为会计核算单元。只要该油气田区块或油气井达到了资源综合利用和节水节能项目的条件,经过油气田企业申请,并且会计核算真实,就应给予减免税减免。三是可以以补贴的形式实现减免税的效果。

(二)加强筹划与组织阶段工作,提高认识

1、加大宣传力度。宣传是清洁生产审核能否成功以及是否持续的关键因素,影响油气田企业领导以及全体员工对清洁生产的认识水平。油气田企业进行宣传的关键是将清洁生产理念与油气田的生产经营管理结合起来,将清洁生产的观念融入生产中。一是将清洁生产宣传与基层建设结合起来。二是建立清洁生产示范单位进行推广,由点到面。三是以案例的形式进行宣传,并不是只宣传清洁生产的“节能、减排、降污、增效。四是突出经济效益和企业社会责任的宣传。

2、建立清洁生产审核内审员制度。清洁生产审核内审员是指接受过集团公司清洁生产中心组织的清洁生产相关知识培训,经过考核,获得内审员证书的油气田企业员工。内审员起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不断增强油气田企业员工对清洁生产工作的认知程度。通过内审员对清洁生产基本理论的宣传以及同行业、同类型企业清洁生产成功案例、工作动态的宣讲,将大大激励员工参与清洁生产审核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油气田企业广泛、深入、持久地进行清洁生产工作。

3、建立清洁生产组织管理体系。组织机构是企业贯彻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的综合决策机构,是企业进行持续性清洁生产的保障。领导有力、责任到人是有序推进清洁生产工作的基本保证。所以,要使油气田企业避免清洁生产的不连续性和建立完善的监督激励机制,油气田企业必须建立有关清洁生产组织机构。

(三)建立清洁生产资金筹集渠道

1、国家政策上提供的财政经费。国家提供的经费主要有环保专项资金、技术改造资金、科技创新经费。《清洁生产促进法》规定,“对从事清洁生产研究、示范和培训,实施国家清洁生产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和自愿削减污染物排放协议中载明的技术改造项目,列入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同级财政安排的有关技术进步专项资金的扶持范围”,“在依照国家规定设立的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中,应当根据需要安排适当数额用于支持中小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国家在财政资金上继续支持企业开展清洁生产,油气田企业可尝试申请这类资金。

2、利用企业内部资金。(1)利用清洁生产效益基金。清洁生产效益基金包括清洁生产减免税税款、清洁生产奖励基金和清洁生产效益。这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资金补助机制,可以保证由于实施清洁生产而获得的资金继续用于企业清洁生产项目上,而不被挪作他用。(2)利用企业技术创新、技术改造资金。在污染减排中,科学技术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这一点同样适用技术密集型的油气田企业。所以,把油气田企业的技术创新资金中的一部分或大部分运用于清洁生产是合理的。这也是油气田企业清洁生产资金来源的很好途径。

3、申请政策性贷款。这种渠道主要是指向国内的金融机构申请贷款。清洁生产的很多内容涉及到技术改造、淘汰落后设备等内容,这些项目的实施都需要很大的投资,特别是对于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油气田来说,单靠企业自身的资金难以进行,就需要借助金融机构强大的资金来源。在清洁生产逐步推广的阶段,国内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更应承担起提供资金的责任。对于申请贷款有困难的企业,政府可以为其提供政府担保,或以贴息的方式支持企业进行清洁生产。

4、吸引外资。《清洁生产促进法》第6条提出,国家鼓励开展有关清洁生产的国际合作。在具体的国际合作方面,就包括资金支持。油气田企业可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积极争取更多的国际合作机会,在清洁生产、环境保护方面获得更多的国际资金支持。

(四)完善油气田企业会计核算

1、采用以油气田区块或单井为核算对象的会计核算方法。这主要是针对采油厂这一生产单位而言的。采用这一方法可以有效地避免采油厂没有利润而导致无法申报减免税的困难。该方法的核心是以单井为核算对象,采用科学合理的费用采集和归集方法,借助先进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会计手段,按照规范的成本核算办法,核算单井的成本费用和产出。该方法对于油气田企业明确投入产出关系,开展单井、区块之间的效益评价对比,以及寻求挖潜增效方向和实现油藏目标精细化管理也具有重要意义。

2、减免税项目独立核算。这主要是针对专业性技术服务公司提出的措施。独立核算是申请减免税的前提条件。专业性技术服务公司应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明确职责,成立资源综合利用机构,可以由财务部门牵头,环保、规划、计划和科技等部门参与,专门负责此项工作。同时要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如环保部门负责对各二级上报项目的筛选、认定及推荐财务部门负责建立健全相应财务台账,办理免税手续;科技部门负责项目的立项及审查计划部门负责对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优先立项等。各个部门共同配合,分工负责,分步实施,组织好有关单位搞好项目认定、申报、减免等工作。

另外,油气田企业应加强与地方相关部门,主要是经贸委、发改委以及财税部门的协调与沟通,了解有关减免税的政策、程序,同时争取得到他们对油气田企业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的认可与支持,便于搞好项目认定和减免税等工作。

参考文献:

1、孙蕊,王文美,魏丽超等.天津市清洁生产审核探讨[J].中国环保产业,2008(111).

2、孙大光.浅议建立清洁生产审核内审员制度[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6(2).

3、周爱国.石油石化清洁生产培训教材[M].石油工业出版社,2007.

4、万里平,赵立志,孟英峰.清洁生产工艺在油田生产过程中的应用[J].油气田环境保护,2004(3).

5、徐宗明,黄丽珠,廖联鸿.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推进企业实施清洁生产[J].中华纸业,2005(3).

(作者单位:胜利石油装备有限公司财务资产部。作者为会计师)

作者:付荣昌

第二篇:油气生产物联网技术在油田生产中的应用

[摘 要] 为了实现油田的精细化管理和高效开发,针对目前油田生产管理的现状,利用物联网技术,以油田生产关键环节为实施主体,推进油气生产物联网建设与应用,做到“全面感知,自动操控,预测趋势,精准决策”,实现“无人值守、集中监控、故障巡检”的管理模式,改善现场缺员现象,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以达到“增产、增效、少(不)增人”的目标。

[关键词] 物联网;自动操控;无人值守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20. 01. 039

0 引 言

“油气生产物联网系统”契合了信息化与工业化“两化融合”的理念,将物联网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融合的油气生产物联网系统在智能识别、数据融合、数据应用等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油气生产物联网是油气田信息化建设发展的趋势。

针对油田生产管理的现状,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油水井、计量站生产数据、设备状态信息在调控中心进行集中管理和控制。完成对油水井、计量站等生产数据远程集中监控,优化劳动组织结构,减少一线用工总量,为油田生产的精细化管理提供重要支撑,达到“增产、增效、不增员,节能、节约、降成本”的目的。

1 基本概况

油田生产运行模式以现场人员值守、人工巡检为主,随着油田全生命周期开发的推进,现有的生产、组织方式已不能适应油田快速发展要求,造成油田生产组织用工数量和操作成本增加,并对生产管理带来较大困难。同时油水井、站场生产数据没有实现自动采集与回传,使基于现场生产的异常预警、工况实时诊断、历史数据查询等工作不能正常开展,无法实现油气生产精细化管理。

2 油气生产物联网系统架构

如图1,根据采油一厂总体需求,油气生产物联网系统分为三个子系统,分别是数据采集与监控子系统、数据传输子系统、生产管理子系统。

2.1 数据采集与监控子系统

2.1.1 油水井系统

针对油水井生产精细管理需求,通过油藏压力、注水调节、注采平衡等多个参数的动态监测、协同控制,为油井产量持续攀升、生产管理模式优化提供技术支持。每座油水井安装油、套压压力变送器、一体化示功仪、电参模块、恒流配水装置、井口RTU控制箱及4G传输模块。生产数据通过4G无线网络上传至厂级调控中心,实现由站点驻守人工巡井模式转变为“无人值守、集中监控、故障巡检”模式。井口采集设备安装位置示意图如图2所示。

通过SCADA系统研发,实现油井、注水井监测及信息组态展示功能,对生产对象历史数据查询和实时监测。设置动态报警,提前发现异常实时推送处理,从事后维修、被动维修到事前发现、主动干预的积极转变。在数据自动采集的同时实现油井的远程启停、注水井的远程调参及流量PID控制等功能,显著减少人工操作频次,提高注水质量。

2.1.2 计量站系统

稀油生产计量具有砖混计量站与橇装计量装置并存,计量间、配水间和管汇间数量多的特点,一般采用分散计量、就地操作方式,站点需要配备专人负责计量、资料录取工作。通过对橇装式计量站RTU控制器程序二次开发及砖混计量站自动化计量系统改造,实现对计量站多通阀阀位状态、油压、温度、计量分离器液位、排油阀状态、气阀阀位状态等关键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开发远程计量程序:计量指令一次导入、多站分发,同时启动多个计量站的排序计量作业,计量结果自动生成,实现“一人多站”远程管理。计量操作由人工目视化计量转变为自动化计量,人工倒井就地计量转变为远程控制计量模式。

2.1.3 拉油罐液位监测

针对单井拉油罐采取液位数字化建设与应用,通过外置倒装式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及4G无线专网实现拉油罐液位数据采集与远传。SCADA系统设置液位低、高报警,当拉油罐不在拉油状态下时液位非正常下降可视为异常;液位高报警可以及时避免出现原油溢罐风险。

2.2 数据传输子系统

系统前端井、站场生产数据采用TD-LTE 4G无线专网传输方式,采用标准Modbus TCP協议将数据上传至调控中心。

4G无线专网采用以点带面布局结构,单座基站采用S111-3小区配置360度覆盖,专用无线4G通信系统采用“3U1D”的上下行带宽配置模式(最大上行模式),与一般民用设备的“1U3D”和“2U2D”配置模式不同(侧重于下行的模式),并实现专线光缆从油区直接汇聚至核心交换机,实现油田生产数据专网专用,在信息安全方面更安全、可靠。

2.3 生产管理子系统

生产管理子系统利用实时采集的生产信息,建立覆盖油气生产全过程的监控系统,实现井、站场生产数据实时监测、历史数据查询、生产过程实时预警,远程调参,数据实时发布,管理决策及时到位。

如图3,生产管理子系统提供生产过程监测、生产分析与工况诊断、计量管理、物联设备管理、报表管理、数据管理、辅助分析与决策支持等功能,满足采油厂对生产过程监控管理的需要。

(1)生产分析与故障诊断:实现产量计量、参数敏感性分析、工况诊断预警功能。

(2)报表生成与管理:实现生产数据报表模板管理,实现对生产数据报表、物联设备故障报表等的自动生成。

(3)物联设备管理:实现物联设备的标识、工作状态等信息的采集与监视,实现物联设备信息检索、故障管理和设备维护功能。

(4)辅助分析与决策支持:实现油气生产物联网汇总信息展示。

(5)数据管理:实现数据集成管理功能。

(6)系统管理:实现告警预警配置管理、用户权限管理、系统日志管理功能。

DMS系统基于B/S模式,使用Hibernate+Structs开发,以Web形式发布,通过对动态数据的采集,在指定的时间点生成油水井的压力、产量、电参、生产备注等信息,并可对报表进行导出导入,实现采集数据和A2系统数据交互对接,定时自动生成A2日报数据。

3 应用效果

(1) 对油水井、计量站生产关键数据全面监测、关键生产过程自动控制。油田开采、注水、计量等一系列操作实现集中监控、远程管理。

(2) 采用井口Zigbee、4G无線专网与光纤网络混合组网技术模式,实现生产单元网络互联互通及油气生产物联网系统的一体化综合应用。

(3)推进生产管理模式变革,实现“无人值守、集中监控、故障巡检”的管理模式,由站点值班转变为集中监控的电子巡检。如图4所示。

(4)实现油田生产过程的实时预警和集中监控,及时发现管线破裂或冻堵情况,降低排查强度,减少产量损失;有效减少和预防跑油、刺漏等事件发生。

4 结 语

通过物联网技术的应用,采油一厂在数据采集与控制,数据传输,综合应用上建立起一套覆盖稀油生产的物联网系统,全面构建“厂级调控中心至一线巡检班组”的两级劳动组织架构,达到“增产、增效、少(不)增人”的目的,为油田生产、安全、质量控制提供有效技术支持。

主要参考文献

[1]高志亮.数字油田在中国——油田物联网技术与进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2]于修和,王冲.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物联网应用研究[J].通信管理与技术,2010(3).

[3]王冠棋,王逸伦,孙瑞.智慧油田建设中大数据、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实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7).

作者:马健 张亮 王晓明

第三篇:基于EMC的油气生产企业节能管理

现阶段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能源供求矛盾十分突出,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将继续上升,能源供应保障任务将更加艰巨。上世纪70年代世界石油危机爆发以来,一种基于市场的、全新的节能项目投资机制“合同能源管理”在西方发达国家中逐步发展起来。1997年,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简称EMC)登陆中国。合同能源管理机制被引进以后大大促进了国内企业节能的发展,有很多企业将其发展重点放在了合同能源管理上,使得合同能源管理在引入中国后逐渐适应了中国的能源环境,在运营上逐步走向完善和合理。节能已由原来的国家投资转变为企业的自主行为,节能的阻力主要表现为节能投资的市场障碍。由于大多数节能项目的规模和经济效益在企业经营中并不占有重要地位,加上节能技术引入的成本高、投资风险大,大量的节能项目难以实施。典型案例研究和市场调查分析表明,大量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节能项目,完全可以采用合同能源管理的方式通过商业性的以盈利为目的的节能服务公司来实施。

一、基于EMC的油气田节能管理的实现

1.采用基于EMC的节能管理新的运行机制。(1)选取节能效益分享型运行模式。石油行业的工艺系统专业性强,地质条件、工艺状况复杂多样,国内EMCo还处于起步阶段,整体技术实力弱,针对石油行业的系统节能技术和工程经验较少,因此节能效果不甚明确,此外,可能会存在安全、环保方面的风险或隐患。国有企业的体制可能会导致人为因素产生较大影响,产生节能效益评价不公的问题,损害石油企业或EMCo的合法利益。(2)组建内部EMCo的全新的运行模式。油田企业内部内部EMCo,该公司独立于油田所属的其它公司,并通过市场化的模式给各板块公司以及分公司提供咨询、技术支持、合同能源管理等服务。同时设立专项节能基金,并将此基金作为内部EMCo的启动资金,随着合同能源管理服务的开展,专项节能基金会得到滚动发展。

2.建立基于EMC的节能管理流程。油气生产企业基于EMC的节能管理的实践,主要是通过确立适合油气生产企业EMC项目的开发和实施流程,分析影响EMC项目实施效果的各项因素,制定相应的监管、付款等机制,经不断地探索和改进形成较为完善的EMC运行机制,保证EMC项目的顺利开展和实施。(1)项目建立。项目建立环节主要包括:意向双方接触、初步审计、估算节能量、提交节能项目建议书。(2)审查。审查环节主要包括:审查确认、签署节能项目意向书。(3)能源审计。EMCo对企业进行详尽的能耗调研,包括对企业的用能设备或生产工艺进行详细的审查,对拟议中的项目的预期节能量进行更加精确的分析计算。该项工作需要在双方共同确定“基准年”的基础上,确定一个度量该项目节能量的“基准线”。(4)商业计划。合同准备;签定合同。(5)项目实施。项目实施一般包括7部分内容:能耗监测、工程设计、建设和安装、项目验收、节能量监测、项目维护、效益分享。

3.构建基于EMC的节能管理机制。为了保证EMC机制的成功引进和项目的顺利实施,油气生产企业要把合同能源管理作为公司发展过程中需要持续推进的长期性工作,形成管理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管理制度,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合同能源管理工作的格局,坚持全面推进,实现重点突破,加强合同能源各个环节的管理和控制,不断实现各项指标和管理水平的新提升。

一是机制的构建。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负责项目等事宜的全方位、全过程的节能管理工作,给油气田企业带来理念、技术、标准等方面的新思路。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完善,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二是EMC机制下的管理机构。油气生产企业应针对EMC项目的流程特点及各个环节的实际工作内容,组建EMC项目管理机构并合理下设相应的部门人员负责各环节的相关事宜。三是EMC机制的理念。首先按照国家及集团公司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绿色企业文化,提升油气生产企业企业形象;加大宣传力度,企业全员认识到引入EMC市场机制,能更好地实现节能项目和能源管理的良好运行,达到企业“十二五”节能减排的目标;引入EMC机制,可以学习到外部企业先进的节能技术和管理理念,提升企业自身能源管理水平。

4.明确节能管理的目标。企业的总目标决定了上、下级的责任和分目标,并把这些目标作为组织经营、评估和奖励每个单位和个人贡献的标准。节能目标管理是企业总的目标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确定一定时期的节能目标和任务,使其各项节能管理工作都围绕这一目标而统筹活动,以保证节能目标的顺利完成。

5.加强部门沟通协作,克服实施障碍。油气生产企业在组建EMC项目管理机构的基础上,应针对项目实施的各个环节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同时要加强企业内部间的相互交流,采取有效的管理手段达到EMC项目的预期效果,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和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油气生产企业应制定各部门的职责、权限和规章制度,明晰组织机构中各部门的相互关系,明确信息流通和信息反馈的渠道,以及他们之间的协调原则和方法,避免因沟通、交流不善而造成项目的实施障碍,确保EMC项目得以顺利进行。

6.完善保障制度。在建立EMC项目组织机构及制定相应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应同步落实相应的保障制度,保证EMC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做到管理与保障同步推进,将项目风险降至最低,实现合同双方利益的最大化。(1)资金保障制度。对于用能企业而言,实行EMC机制的最突出优点在于企业可以零投资、风险低,企业通过将投资风险转移至EMCo,实现在不需要提供额外资金的条件下享受节能效益的成果。(2)安全保障制度。首先提高认识,强化安全管理:安全管理工作成效甚微的原因往往在于认识不到位。现代安全管理要求的基础就是正确认识安全管理。其次要保证设施设备的安全性。(3)设备管理制度。建立严格的设备管理制度,涵盖设备购置计划、设备安装和验收、设备维护保养、设备使用、设备润滑、设备停用、封存和报废、设备调拨、设备修理、设备事故。(4)计量管理制度。按照国家和集团公司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建立并完善了计量管理制度。具体内容该包括以下几点:电能计量管理贯穿于油气生产活动的每个环节,电能计量准确到单井,单井装表率达到100%,以实现对采油平台的用电成本分解与考核。有条件运用数字化电能计量检测技术的单位该采用数字化的计能方式对生产用电进行监控,没有条件的单位也该每天对电表进行抄录,通过电量变化和电流变化以监视油井负荷的变化。制定详细的供水总表、化学用水总表、锅炉补水总表、非生产用水总表等,并且保证计量表的配备率、合格率、计量率达到100%。一方面要加强生产用水的管理,采取有效措施节约用水;另一方面根据各厂处生产规模、水质条件等因素进行全公司水量、水质平衡,并以此为基准进行控制和调整。

根据国家《天然气计量系统技术要求》标准,各单位从计量人员、测量设备、技术资料、工艺流程和检查监督等环节对天然气的计量实施进行严格的控制。加强天然气在企业生产增压、供暖等方面的合理利用。

二、实现基于EMC节能的优点

1.提升企业节能管理水平。EMC 机制技术的引入了国内外先进的节能技术和设备,有利于推进企业技术创新的进行,减轻企业的研发成本。EMCo先进的节能技术在油田应用后,能有效降低企业能耗,更好地完成集团公司规定的节能节水指标。EMCo同时帮助企业培养了一批节能技术人才,提高了员工的技术水平。

2.完善提升企业节能标准。合同能源管理对油气生产企业是新生事物,国家发布实施的GB/T 24915-2010《合同能源管理技术通则》,由于专业等方面差异的存在,可能会出现内容不全面或部分内容不适用等情况。

石油行业也没有相关标准。油气生产企业没有经验可以借鉴,通过实施EMC项目,需要完善制定相关的企业标准,指导油气生产企业更好的完成合同能源管理项目。

3.降低能耗,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通过EMC的节能措施的实施,进行了大量的节能技术改造工作,在节能目标的指导和支持下,采取有效地激励和诱导措施,通过进行节能改进项目,投入技术和资金,包括设备及设施投入,并对项目实施承包管理或指导性服务。

三、企业坚持节能的任务

节能既是国际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也是各个企业当前一项紧迫的任务。节能工作要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节约资源基本国策,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节约优先的方针,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加快技术进步为根本,油气田企业通过基于EMC的节能管理推动形成的“借鸡下蛋”的节能投资模式,调动了上下两个积极性,实现了节能投资风险最低化、效益最大化,还提升了节能管理水平,形成了全员参与、各部门统筹协作的大节能管理体系。

坚持节能与发展相互促进,把节能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攻方向,从根本上改变高耗能、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油气田企业要坚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坚持源头控制与存量挖潜、依法管理与政策激励、突出重点与全面推进相结合。油气生产企业在节能管理方面的创新产生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节能工作走上了快速、高效、良性发展的轨道。资金瓶颈消失了,节能管理水平跃升了,全员节能意识提高了,节能效益显著了。节能,成为油气生产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

作者:惠宁 林刚 王林平

上一篇:试验设计论文范文下一篇:趣味教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