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课程考核方案

2024-04-07

礼仪课程考核方案(共9篇)

篇1:礼仪课程考核方案

通知

各部门导学员:

本学期专科《社交礼仪》、本科《国际礼仪》考试经教学办开会研究决定,本学期参加考试的学生均按模拟场景评价要求,每人提交一份关于礼仪方面模拟场景报告(模拟场景从附件1中任意选择一项即可),报告要求专科不少于600字、本科不少于1000字,请各位老师及时通知学生12月1日之前将报告交到教学办3。

联系人:关志云

附件1:模拟场景

附件2:报告封皮

附件3:成绩表

直属二分校教学办

2012-11-

3附件1:模拟场景

一、场景:模拟客户经理约见客户场景。(5人)

要求正确运用拜访礼节,会面礼节:握手,介绍,递名片,鞠躬。评价标准:

1、握手:姿势,距离,顺序,禁忌。

2、介绍:自我介绍,第三人介绍顺序,姿势,语言。

3、递名片:顺序,姿势,语言。

4、鞠躬:男女士鞠躬姿势,距离,顺序。

二、场景:模拟客户经理约见客户场景。(5人)

要求正确运用拜访礼节,会面礼节:握手,介绍,递名片,鞠躬。评价标准:

1、握手:姿势,距离,顺序,禁忌。

2、介绍:自我介绍,第三人介绍顺序,姿势,语言。

3、递名片:顺序,姿势,语言。

4、鞠躬:男女士鞠躬姿势,距离,顺序。

三、模拟为客户介绍展示产品的场景(4人)要求运用正确的高中低位手势。评价标准:

1、手位动作。

2、仪表礼仪。

3、语言礼仪。

四、模拟为客户介绍展示产品的场景(4人)要求运用正确的高中低位手势。评价标准:

1、手位动作。

2、仪表礼仪。

3、语言礼仪。

五、模拟接待员接待场景(3人)

要求运用正确的接待员引领礼仪,能够正确使用手势,微笑,语言等礼仪。评价标准:

1、中位手势。

2、服务性微笑。

3、在被引领者左前方,侧身向被引领者。

4、服务性语言。

六、模拟接待员接待场景(3人)

要求运用正确的接待员引领礼仪,能够正确使用手势,微笑,语言等礼仪。评价标准:

1、中位手势。

2、服务性微笑。

3、在被引领者左前方,侧身向被引领者。

4、服务性语言。

七、模拟营业厅营业员岗位工作场景(5人)要求正确运用服务人员仪态、仪表、仪容及服务语言。能够正确处理顾客投诉及突发事件。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客户,用心服务”。评价标准:

1、仪态:(1)、站姿:男士:威武挺拔;女士:亭亭玉立。(2)、坐姿:注意男士女士坐姿禁忌。(3)、走姿:男士英姿飒爽;女士婀娜多姿。(4)、体态:引领客户手势。

2、仪表:(1)、表情:亲切自然(2)、微笑:微笑服务

3、仪容:(1)、皮肤护理(2)、头发护理(3)、化妆技巧(4)、服务人员着装技巧(5)、西装着装技巧

4、服务语言:正确运用通讯行业服务语言。

八、模拟餐厅礼仪。(7人)

要求:服务生运用正确的餐厅礼仪引领,上菜、撤菜;端茶,倒酒。客人正确的餐桌排序入座,为晚到者介绍先到者,男女士各应遵守的餐桌礼仪。

评价标准:(1)介绍礼仪使用正确。(2)正确的座位排序。(3)使用服务行业礼貌性语言。(4)合乎礼仪规范的仪态、仪表、仪容。

附件2:报告封皮(专科)

西安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专科专业

《社交礼仪》场景报告

姓名学号专业级别指导教师王婷分校名称直属二分校日期12 年 12月

1附件2:报告封皮(本科)

西安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本科专业

《国际礼仪》场景报告

姓名学号专业级别指导教师王婷分校名称直属二分校日期12 年 12月 1

分校(工作站)(盖章):直属二分校

试卷号: 6470试卷名称: 社交礼仪专业:共人

注:

1、此表格式为电子表格格式“*.xls“;学号列务必填写14位或13位,试卷名称、试卷号与考试文件一致;

2、按课程分表(学号从小到大)制作;

3、各分校、工作站以此表作为学生参加考试的排序标准,按每分校(工作站)(盖章):直属二分校

试卷号: 5119试卷名称: 国际礼仪概论专业:共人

注:

1、此表格式为电子表格格式“*.xls”;学号列务必填写14位或13位,试卷名称、试卷号与考试文件一致;

2、按课程分表(学号从小到大)制作;

3、各分校、工作站以此表作为学生参加考试的排序标准,按每

篇2:礼仪课程考核方案

为改善高校中的社交礼仪课程质量,应该制定合理的社交礼仪课程的考核方式,推进高校应用型课程教学的长足发展。

一 当前礼仪课程考核的现状

社交礼仪课程考核,不仅可以衡量一个人的学习效果,也可以很好地判断学生的礼仪素养。在当前社交礼仪课程考核中,不仅没有明确的考核目标,而且其考核方式也缺乏一定的监督性,考核中一些教师也不具备考核能力,这些都大大降低了考核质量。在社交礼仪课程考核方式中,当前还处于试卷考试以及面试的阶段,命题范围由教师制定,存在一定的随意性,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社交礼仪素质。由于社交礼仪课程的实践操作性也较强,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基本礼仪规范的讲解,考核中还应该更加注重仿真模拟训练,目的就是可以将学生培养成懂礼仪的人才。

篇3:礼仪课程考核方案

一、我校护理礼仪课程原有的考核模式分析

护理礼仪是集理论性、实践性、艺术性于一体的综合性人文学科, 是提高本专业学生人文修养的必修课之一, 对于培养本专业学生的人文精神、礼仪修养以及提高护患沟通能力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校自2005年开设护理礼仪课程以来, 对学生的考核主要由平时表现、实际操作和理论笔试三个部分组成, 总分为100分, 其中平时表现占10%, 实际操作占40%, 理论占50%。平时成绩由学生上课表现和学习态度构成。实际操作成绩由仪表仪态展示、护理工作礼仪展示等构成。这种考核模式存在自身的弊端, 如重考核、轻行为;重课堂表现、轻日常规范;重教师评价、轻平时行为观察, 这种模式局限性较大, 评价不够全面。

二、推陈出新, 制订规范的多元化考核方案

随着医学的发展及“整体化护理”“人性化护理”的全面开展, 对护士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良好的礼仪行为对服务对象的身心健康及满意度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了顺应当前医疗卫生服务发展的新需求, 我校于2013年起, 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及成绩的评定方法, 使考核成为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既具有“评价”功能, 又具有“导向”作用, 注重过程性, 真正体现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改革考核方式, 学生在重视基础知识学习的同时, 更注重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培养。

(一) 制订考核方案

改革后的课程考核采用考试与行为测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考试包括实际操作与理论笔试, 行为测评包括教师评价、学生互相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其中, 实践考核分别在期中和期末各进行一次, 重点考核学生的基本行为礼仪规范及职业礼仪规范, 对学生的举止、言谈等学习效果进行考查。理论考试则全面考核学生礼仪知识掌握的程度, 理论考试与实践考试各占考试分数的50%。考核评分标准, 按照百分制评定成绩。“考试”与“行为测评”项目评分各占50%。

1. 理论考试。

由任课教师按教学要求在课程结束时出题考试, 考试范围涵盖课程的全部内容, 题型多样, 如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等, 由教师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给予评分。理论考核必须强调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减少机械性记忆, 评价的方式根据评价的内容灵活掌握, 以此来评价学生礼仪知识的综合掌控能力。

2. 实践考核。

第一阶段, 在学期中间, 对学生的仪表和基本行为礼仪进行考核, 具体要求和评分标准如表1所示。第二阶段, 学期末, 对学生的护理工作礼仪进行考核, 总分100分, 具体要求和评分标准如表2、表3所示。其中, 表2、表3两种考核内容通过抽签的方式决定学生的实际操作题目, 以2—4人分组的形式完成。教师在学期末对两次成绩进行综合, 取平均分。实践考核以学生为主体, 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觉性, 给学生以充分自由发挥的空间和展现自我风采的机会。根据各单元教学不同的培养内容, 确定评价分值比例, 制定具体的、可操作的“量化评价”指标, 将教师主观评分转化为客观评分, 使其在学生心目中更加公开、公正。

3. 行为测评。

为了拓展考核期限, 推进考核的过程性, 我校新增了行为测评的考核项目, 具体要求和评分标准如表4所示。评价表共有十个指标, 由自我测评、学生互评和任课教师测评构成。要完成这一测评, 要求学生懂得良好行为举止养成的意义, 知道这样做有用, 并对自己有益。这个测评不是“写”出来的, 是“做”出来的, 所以学生要注意平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旦习惯养成了, 就真正获得了好成绩。本测评十分强调真实性, 在学生行为养成过程中, 可以请任课教师、班主任或其他老师、亲友等, 给予切实的指导。还可以与其他同学互相帮助、互相督促、共同进步, 从而实现“以评促学、以评促建、以评促改”。

4. 成绩评定。

取考试成绩的50%, 行为测评成绩的50%相加, 即为该学期学生的护理礼仪成绩。其中, 考试中的理论考核与实际操作考核两个模块, 分别取其平均分。

(二) 考核方案的实施

1. 实现教学、考核与日常行为习惯的无缝对接。

将礼仪考核渗透落实到日常学习、生活、交往等活动的各个细节中, 在班级中形成督促监管机制和自觉的养成教育。我校各教学班级中现已形成教师—班主任—班团干相链接的监管体系, 学生能够把考核中量化的评价标准作为平时学习、训练的具体标准, 使训练要求更加清晰、明确。当然, 教师在日常教学与考核中应有意识地将礼仪知识与医学护理知识相互渗透, 真正达到“内练修养, 外树形象”的目的。同时, 通过班主任与班团干部在日常生活中观摩学生的一言一行, 多方位中肯地评价学生, 也让学生时刻感受到礼仪就在身边, 谨记自身得体优雅的职业礼仪规范。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知行统一, 才能灵活应用;从心智到行动, 将礼仪规范落实到日常生活和护理实践中, 在严谨自然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 实现礼仪教育课内、课外相结合。

2. 以考促学, 促进学生博弈与互助之间拉力的协调。

要培养举止优雅、谈吐得体的护士需要长期的、不间断的训练, 应该把形体、护理工作礼仪训练与考核要求贯穿到全部的护士礼仪教学过程中。良好的礼仪行为习惯只有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 依靠自我意识和相互督促逐渐形成。我校采用理论考试、实际操作考核和行为测评等考核方法多管齐下, 同时, 根据考核的结果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效果以及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进行总结, 对不好的方面积极采取措施, 加以改进。因此, 考核既能促进学生的学, 又能促进教师的教, 使教师“言之有物”“行之有礼”“考之有道”。

三、效果评价

(一) 多元化考核评价能显著提高护生的学习效果

我校自2013年起对该课程的考核方法进行全面改革以来,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普遍认为该课程的考核模式有创新、有特色, 对巩固专业思想、提高自身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具有指导意义。这种考核方式体现了素质教育, 学生能较好地掌握护士礼仪知识及技能,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能注意运用礼仪规范, 自觉注重礼仪意识的培养。学校的礼仪教育不再仅局限在课堂教学中, 还在整个校园内营造了一种讲礼仪、懂礼仪的浓厚氛围。通过考核的带动作用, 提高了整个班级内学生的团队凝聚力和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

(二) 多元化考核评价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能力

学生普遍认为多元化、全方位的考评体系对激发其学习兴趣很有帮助, 考核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能使学生的能力培养与情感体验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训练相结合、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相结合。在教学中, 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 学生自行组织学习环境、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 从而充分调动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此外,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交流互动, 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趋同态势, 同学的学习行为和优秀生的榜样示范都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积极影响, 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协作意识, 共同实现等效目标。

(三) 多元化考核评价能提升学生的行为品质

护理是一种服务性的职业, 善良的心灵、主动热情的服务态度、严谨慎独的工作作风、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端庄的仪表、优美的形象、高雅的气质、良好的涵养、扎实的理论基础、娴熟的操作技能等是护士职业道德的表现, 也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基础, 同时还能带给病人美感和亲和力。我校的护理礼仪教师在教学与考核中均能扎实做好上述要求,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从而提升临床护理工作的质量。更重要的是, 让学生真正学会换位思考, 能够体会病人及其家属的情感, 只有这样, 才能与病人进行心灵沟通。

四、结语

良好的护理礼仪不但能使护理人员在护理实践中充满自信, 而且其规范优雅的举止和端庄的仪表, 可以创造一个和谐、愉悦、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 使患者感到舒适, 踏实, 放心地接受治疗, 从而提高护理服务工作质量。在现阶段就业竞争压力大的形势下, 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也可提升其求职竞争力。我校对护理礼仪课程考核方式的全面改革, 既符合现代护理发展的要求, 又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 还能体现学生职业性、实用性、灵活性和拓展性的职业能力要求, 让学生所学内容达到真正内化, 变理论性的知识为真正属于自己的行为习惯。

摘要:一直以来, 中职的礼仪课程考核主要由任课教师决定, 考核方式也局限于笔试和实际操作, 这种传统的考核方式带有较大的随意性与主观性。笔者所在学校经过三年的积极探索, 构建了较为科学化、规范化的多元考核方法体系, 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提高了考核质量, 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关键词:护理礼仪,多元化考核方法,实践探索

参考文献

[1]宋博, 苏伟, 李艳春等.《护理学基础》实验考核的改革[J].现代护理, 2006 (12) .

[2]王艳平.浅析护理礼仪课考核方法的改革尝试[J].卫生职业教育, 2013 (8) .

篇4:礼仪课程考核方案

【关键词】网络广告;考核方案;分层考核

在高职课程教学中,科学的评价方法和考核方案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增强教学效果。《网络广告》是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普遍开设的一门基础技能课程,也是一些非计算机类专业学生的公共选修课。通过《网络广告》课程的学习, 正确地引导学生重视技能学习,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将来成为高技能的人才。但就是这样一门看似简单好学的技能课程,却往往得不到很好的教学效果。高职学生的基础知识薄弱, 思维缺乏灵活, 以往在中学时代已形成的死记硬背的习惯, 往往会使他们陷入茫然不知所措的境地。学生学过之后,设计的作品达不到应有的视觉效果。学生抄袭别人作品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不利于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

因此有必要对该门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改革。我们在《网络广告》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等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实践,尤其对该门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了大胆尝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网络广告》课程考核的具体实施方案

一般情况下,《网络广告》课程的考试方法是统一实行“作品”考核方式,让学生完成一个完整的、综合性的设计项目,即根据《网络广告》课程中的各个知识点或技术点,采用教师给出作品设计要求及主题的方式,让每位学生单独进行设计制作,教师按照评分标准评阅每位学生的作品,并给出分数。由于学生个体存在差异,这种对学生一致的评价体系导致基础差的学生学习兴趣缺失,能力好的学生得不到很好的激励,而且不利于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

所以,我采用“大作品”分层设计,分层考核的方式。先对全班同学进行分组,按自愿的原则自由组合,根据机房的位置和班级人数,以4—6人为一小组,每个组设定一个组长,由组员推荐产生,组内分工明确,职责清楚。

分层设计作业:将作业分成A、B、C三个等级,分别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自主选择不同等级的作业,中途可以变更。学生选好等级之后报给组长,最后由组长统一上报给老师存档。

分层考核评价:C级基础分65分,B级基础分80分,A级基础分90分。每个学生自评项目作品, 给出自评分(占20%);按照学生选择的等级给学生打出基础分(占50%);学生之间互评项目作品,给出每个组员的组内附加分(占30%);三个分数按比例相加就是每个学生的最后得分。

二、对分层考核方式的效果评价

1.“大作品”分层考核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网络广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由“要我学”转向“我要学”。在选择项目、查找素材、设计作品的过程中,学生们显示出了极大的热情。项目小组的同学反复讨论,甚至进行激烈的争论,反复找教师答疑咨询,反复修改项目作品。知识面得到了有效地扩展,而且在反复学习的过程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使各知识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2.打破了“千人一卷”的考核模式,激发了学生的潜能、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能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大作品”分层考核方式,通过学生自由组合、自由选题、查找素材、设计作品等一系列环节,使学生从一开始就受到多种思维方式和设计方法的熏陶,并通过作品形式提高和升华自己的设计成果,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的全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设计”、“学会创造”。

3.增进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和了解,激发了教师积极探索教学改革的热情,提高了教师对教学工作的兴趣。“大作品”分层考核方式的改革过程,也是教师和学生互相沟通、教学相长的过程。事实证明,学生的作品质量是同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投入成正比的。交流越多,投入也越多,作品的质量就越高。

4.该成果应用于艺术1001和1002两个班级,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大部分学生都有所转变,团队协作意识不断增强。一些原来不肯学习的学生,通过与他进行有效的沟通,适当的时候给予表扬,也能主动去学习一些知识,上课能主动认真地去听,课下积极问老师、问同学,努力改变自己落后的状况,作业也较满意。

“大作品”分层考核方式只是初次的尝试和试验,对于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如何结合,考试改革和课堂讲授如何配套,作品评价体系等问题都尚待进一步研究和解决。尽管如此,“大作品”分层考核方式还是获得了教师和学生的普遍认同及高度评价,并在实践中产生了良好的改革效应。我会结合专业特点继续摸索,不断改进完善,充分发挥考核方案的引导和激励作用,使《网络广告》的课程教学适应社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白日霞.创新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6,(6).

[2]张颖淳.计算机课程教学考核方式的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7(37).

[3]王寿斌.高职课程项目化考核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12(363).

篇5:社交礼仪课程的考核方式分析

首先,当前在社交礼仪课程考核中,还采用传统的闭卷考核方法,并不能有效地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养;社交礼仪考核评价标准的制定,是一项具有开创性的工作,这样才可以更好地评价一个学生的文明礼貌程度。其次,当前社交礼仪课程考核对礼仪教育的内容大同小异,集中体现在个人形象礼仪、日常交际礼仪、拜访接待礼仪、商务活动礼仪中。虽说考核中都有涉及,但也难以在短时间对学生的文明素质进行评定,具有一定的随意性。最后,当前的礼仪考核中教师有较大的自主权,且社交礼仪课程考核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并没有规范化的社交礼仪测评方式,考核的随意性也较大,因此其最后的考核结果也很难让人信服。

篇6:礼仪课程考核方案

一、考试目标

该课程属于全院选修课,对学生起到丰富其管理知识、商务知识、增强文化底蕴,强化实践能力的作用。

下。

正文:题目小二黑体、正文小

四、宋体、1.5倍行距,默认页边距。

七、评分标准(60分)

1、论点鲜明 10分。

2、结构完整20分。其中论点、论据(包括理论、实践材料)、论证、结论各占5分。

3、论证分析20分。其论据的充分性、方案的可行性、论证的深入性以及论点、论据之间契合性各占5分。

4、语句通顺,条理清晰,逻辑性强10分。

按照考核形式多样化、考核内容综合化、考核结果全程化的要求,积极推进课程考核模式创新,促进教学水平及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二、考试方式

撰写专题论文。重点考核学生对《形体塑造与商务礼仪》课程中学习的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联系实际解决问题能力,让学生建立起优秀的商务形象和社会形象的概念,奠定良好的职业生涯基础。

三、考试成绩

总分:100分

论文成绩:60%,60分

平时成绩:40%,40分(实际操作20分,出勤20分)

四、论文内容要求:

1、论文命题,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研究形体语言和商务礼仪在自身成长和今后工作中的运用。

2、论文要求具备论点、论据(包括理论、实践材料)、论证、结论。

线

3、论文中必须体现学生对所运用的理论知识的独到见解。

4、论文要求学生在社会实践或自身成长中,提出运用形体语言和商务礼仪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和措施。

五、字数要求: 2000字左右。

六、格式要求:A4纸打印

封皮:论文题目、黑体,页面居中。专业班级、姓名、联系方式、中

篇7:礼仪课程考核方案

社交礼仪主要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自觉形成并遵守的道德准则与行为规范。当今社会,一个人的一举一动都能体现他的素质和礼仪。高等院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应该自觉的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公民。高校可以通过开设相应的课程来培养四有公民,所以社交礼仪课便顺势而出,不少高校还把它设为必修的基础课程。

一、社交礼仪课内容的变动

高校中的学生学习素养和文化礼仪已经有了较好的基础,同时也拥有一定的学习能力。所以可以在社交礼仪课的教学过程中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清楚了教学目标后,就可以将所要交给学生的东西进行归纳整理成礼仪概论、穿衣礼仪、见面礼仪、交往礼仪、交谈礼仪、吃饭礼仪等。并且要将儒家文化中的“礼”贯穿于传授社交礼仪的整个过程中。礼不光是中国人的文化传统,是中国文化中不可缺少的核心部分,更是每一个中国人引以为傲的精神支柱。然而,我们目前的礼仪教学内容逐渐向国际靠拢,以国际礼仪通则为准,在课堂上也主要讲述西方的礼仪规范,对于中国礼仪的讲解较少,学生能学到的也不多,更谈不上继承、创新和传承了。因此在传授的过程中,老师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与礼仪的历史起源等有关的书籍,如《周礼》、《礼记》等,更方便学生的理解。除去对理论的教学,还要重视在实践上的应用,社交礼仪并不是通过理论就能理解透彻的,更多的还要学生们自身的实践,在任何场合都能处变不惊,举止得体,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二、教学课程开展方式的革新

(一)严格挑选授课老师

老师的严格挑选对于保证社交礼仪的`高效性十分关键。虽然现在有很多高校都有这门课程,但是在老师的挑选上没有一个严格的标准。就以笔者在的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社交礼仪一直是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然而授课的老师却因为专业的不同而有了差异,有新闻专业、中文专业、法学专业、政治专业等;老师的来源也比较广泛,既有本校的老师,也有外聘的老师,还有学校的行政管理人员。来源复杂反而让人觉得不够专业。在笔者看来,要想社交礼仪课程能有一个好的发展,首先要在老师的筛选上面下功夫。在现今社会,考取证书是一个既普遍又能得到认可的方式。学校可以规定,教授社交礼仪课的老师,除了拥有高校教师资格证以外,还需要考取国际礼仪培训师资格证。虽然过分的提高要求可能会导致高分低能的现象,但是,总有这个证书,就说明老师经过了严格的礼仪授课培训。

(二)老师集中备课

站在授课老师的角度来看,如果要保证课程的高质量,就需要老师们集中在一起备课。这样的环境下能够引发所有参与教师思维的碰撞,由于每个人的生活阅历不同,尤其是目前还有专门的社交礼仪专业研究,从事社交礼仪课程教学的老师正如笔者所说,专业涉及面很广,术业有专攻,大家聚在一起备课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每个人的优势,取精去粕。前段时间,有老师问我对于自己目前从事的教学职业的看法,对于工作是否有倦怠期。我仔细思考并且回想我的日常,我发现并没有这种感觉并且很难产生这样的感觉。正好借题发挥一下,在我看来集体备课能减小老师对于工作的倦怠感。如今,知识的更新速度日益加快,老师要给学生一杯水,首先自己就得有一桶水。并且是一桶能给人补充最新营养的水。集中备课的条件下,任何有上进心的老师都不愿在同行面前出丑,不想说陈旧的知识,不愿意被人拖着走,就要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库,追随时代的步伐。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

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也以非常快的速度覆盖了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在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也显而易见。例如,在讲社交礼仪课的形态部分,要讲述站姿,一般老师都会把基本的动作进行分开教学,然后再深入的讲一些不良站姿,通过老师自己来讲述和示范,一节课45分钟,大概只能讲这一个知识点。然而通过多媒体来教学,直观的讲解配上图片或者视频里专家的示范,图文并茂,可以极大程度的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多媒体信息量大并且简单易懂的演示同时也提高了学习的效率。然而,在许多大专院校,因为没有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老师过度的依赖多媒体教学,就有点像给病人看病开药只靠看片子的医生一样,并不会传统的望闻问切,肯定会影响到教学的效果。笔者提议,在社交礼仪课程中,尽量多的利用多媒体为课堂增色,而少的去依赖它减少教学负担。

(四)点面结合实践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让学生把理论落实到实践中,因为实践才是檢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社交礼仪课培养学生们的社交能力,是我们最终要达到的目标。每堂课的内容中都要点面结合,涉及到实践与理论,并且贯穿整个课堂。比如接待礼仪,点的训练可以有模拟电话、互换名片等,面的训练可以有办公室接待或者用餐接待等情景练习。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思维去实践,完成点和面的结合。老师可以通过课堂授课来评价学生们的行为,做的好与不好,是否标准等等。这种微互动的教学方式比死板的老师单方面讲课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利用实践的方式,让学生把礼仪规范应用在实际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礼仪喜欢,促进学生的各方面发展。除了课堂实践之外,还可以把上课地点延伸至会展中心、签约仪式、接待宾客等。利用与企业的合作来带领学生去企业的具体岗位实习,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收获更多的知识与技能。

三、考试方法的变革

社交礼仪课程主要是以实践为重,考试不仅是为了检测学生们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能检验学生们的基本人文素养与礼貌修养,考验他们是否把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在实践中了,考验他们是否具备现代高校学生应当拥有的礼仪规范和文化修养。很明显,传统的纸质试卷的考试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教学检验的目的了,所以对考试方法进行了变革。下面三种考核方式是笔者研究并且实践后,发现的效果较好的考核方式。

(一)场景测试题

场景测试题是一种笔试考试。题目是用文字进行的场景描述,整个场景要包含无数个礼仪类型,比如个人礼仪、接待礼仪等等。学生要通过卷面上的文字在脑海中形成场景,并且根据所学到的知识进行答题。整个考试过程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小组随机抽取题目,给一定的时间审题、理解、探讨后,再进行单独的答题。

(二)情景面试题

情景面试题是从场景测试题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情景式的教学是指编造一些包含真实事件或是真是问题的情景,让学生在探索答案的过程中,更好的理解知识,应用知识。在情景面试题环节,笔者认为可以设置多个环境,供学生随机挑选。比如:餐桌礼仪、接待礼仪等,学生自觉将场景布置好,方便考生在考试中真情实感,身心投入的表现出来。在考试期间要注意自己的礼仪规范。老师在考核过程中,仔细的观察,并且记录学生的优缺点,严格的评分,在考试后一并反馈给学生。

(三)礼仪小品表演

这里的小品就是指简短的关于说和演的艺术形式,小品要求表演者语言清晰、体态自然、尽可能的理解和表现所表演的角色。因此,礼仪小品就是要求表演内容与礼仪相关联。学生可以由2到6人自由结合,在考试前的一周进行准备,小组统一意见后以礼仪的若干章节为基础,自己创作小品,自编自演,时间控制在十分钟内。老师可以根据小品所表现的内容,学生的表演情况来给学生评分,最后的分数便是考核成绩。这样小型的表演,能够让学生们清楚的知道正确与错误的礼仪规范之间的区别,已经错误的礼仪产生的不良后果,不仅能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提高参与的热情度,还能让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主动的使用正确的社交礼仪。

总之在当今社会的大环境中,人们在交往中十分看中礼仪,好的礼仪规范和修养能够让刚毕业的高校生在初入社会时具有一定的优势,这些优势表现在去公司面试时的良好表现,与人初次见面时的第一印象等。我国礼仪课程的教学内容应当以我国的传统文化为主,传承我国文化中的精髓,并且根据时代的发展变革礼仪傳承的形式,让礼仪课程在我国更加广泛且高效的开展,将礼仪课程能够产生的好的影响带给全国高等院校的学生,让整个社会更加文明与规范。

篇8:礼仪课程考核方案

《社交礼仪》课程教学改革, 降低了期末考核所占的比例, 体现整个课程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过程考核”, 并且考核有具体的评分标准, 具体设计如下:总评成绩为百分制, 设计为:平时成绩 (30%) +笔试测试成绩 (30%) +期末礼仪节展演 (40%) 。

1 平时成绩考核方式的设计

平时成绩由大作业成绩 (10%) +考勤表现 (10%) +实践实训 (10%) 三部分构成。

1.1 大作业成绩 (10%) 设计的说明

大作业分为两种:专题类个人大作业和实训类小组大作业。

1) 专题类个人大作业具体要求如下:

一学期给学生布置1次5000字左右的大作业。每个学生分配一个礼仪专题, 具体要求分为四个方面:一是课程专题内容整合 (1000字左右) , 二是相关专题补充材料整合 (2000字左右) , 三是相关专题案例 (1000字左右) , 四是相关案例分析 (1000字左右) 。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学习利用各种资源, 在整合材料的同时, 锻炼学生运用礼仪的能力。评分要求是根据书面大作业各项的完成情况, 综合评定给分。此类大作业逐渐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淘汰了, 根据课程特点, 更加注重实训类小组大作业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2) 实训类小组大作业具体要求如下:

每个小组分配5个礼仪实训项目, 全体成员一起完成, 提交大作业实训报告, 报告中包括3张及以上照片, 并将实训时拍摄的录像刻录成光盘一起上交。照片和录像作为作业完成得佐证材料。设计目的是锻炼学生运用礼仪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评分要求是根据每个实训项目报告的撰写和光盘中图片和录像综合评定给分, 满分为100分。大作业最终得分是5个实训项目得分的加权平均分, 将小组成绩统计到每个组员的大作业成绩中。此类大作业在近2个学期的教学改革中实施, 学生反应效果良好, 真正锻炼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礼仪实际应用能力, 体现“礼仪生活化, 生活礼仪化”。

1.2 考勤表现成绩 (10%) 设计的说明

考勤表现成绩的评定不仅根据学生是否出勤, 而且要考核课堂上是否投入课程, 例如学生来上课了, 但是上课时间玩手机或者睡觉, 这样只能算是出勤来了, 但是出勤表现不好。具体设计如下:

平时成绩中的考勤表现分数, 每个同学的基础分数为80分。在此基础上执行以下加分和减分制度。

1) 请假扣分细则以及请事假要提交礼仪应用报告:

课前班长、团支书负责清点班级人数、汇报班级请假人数, 请假者必须有学院出具的请假条, 否则视为旷课。旷课者一次扣20分;请病假者不扣分, 请事假5次以上者 (含5次) 一次扣5分。并且凡请事假者, 返校后必须提交一份请假当时所处环境下的一份体现礼仪应用的报告, 用来抵所缺学时。否则, 按照请假一次扣5分处理。报告撰写特别优秀者 (字数2000字以上并且含相关照片3张以上) , 酌情在个人平时成绩的考勤表现成绩中加分。如有特殊情况请事假, 不再此条规定内, 例如, 回家探病等, 此类情况请事假不扣分, 不用提交报告。请事假参加车展、办理出国手续、领取奖学金、学生会迎新生等要在学期末提交报告。

2) 加分细则:

个人加分细则包括:礼仪生活化者 (课堂表现文明礼貌) 一次加3分;上台展示并表现较好者一次加2分;回答一般问题者一次加2分, 回答高难度问题者一次加5分, 回答错误但是“错误答案”起到了“抛砖引玉”作用者一次加1分。小组加分细则包括:小组上课积极回应, 小组每人一次加2分;小组整体坐前排, 小组每人一次加2分;小组展演有创意, 小组每人一次加3分到5分不等。

3) 减分细则 (设计为个人和小组两个方面) :

个人减分细则包括:上课玩手机者一次扣5分, 上课手机铃声响者一次扣3分, 上课不认真听讲者一次扣2分, 包括睡觉、看其他课外书、看手机等。小组减分细则包括:小组内有迟到者, 小组全体扣2分。

1.3 实践实训成绩 (10%) 设计的说明

实践实训根据学生实践课程和实训课程的情况拟定分数。设计有实训计分卡, 实训时给学生记录分数。

根据近几个学期的教学改革实践, 一学期分为3次小组大实训和1次个人礼仪实践。全学期的实训成绩个人得分是以3次小组大实训和1次个人礼仪实践的成绩加权平均。1次礼仪实践以个人的“我身边的礼仪之美”个人礼仪报告评定分数。小组大实训以小组成绩记入每个组员的个人成绩中。大实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礼仪展示, 课后撰写实训报告, 每次小组大实训成绩分数评定设计为自评分、他评分、师评分和报告分四个方面成绩的加权平均。

2 笔试测试 (30%) 考核方式的设计

笔试测试成绩 (30%) 将在课程期末展演前进行。笔试成绩以百分制计算。笔试测验的内容为3道大题, 一是分析举例题 (共30分) , 二是情景分析题 (共30分) , 三是礼仪实训题 (共40分) 。这种主观试题更适合礼仪课程实践应用性强的特点, 而且能检测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试也是公文文书礼仪实践检验的一部分, 是对学生的书面礼仪部分的考核。

3 期末礼仪节展演 (40%) 的考核方式的设计

期末礼仪展演是对全学期“过程考核”教学改革的实践检验。学生以实训小组为单位, 进行礼仪自编情景剧的展示。通过这种展演的形式, 真正实现“礼仪生活化, 生活礼仪化”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设计目的是全员参与, 不仅是给上台展示的同学评定分数, 每个同学都有一个分工表, 例如有的学生负责剧务, 负责舞台布置或者打扫卫生等等, 让学生体验团队中分工协作的快乐。分数的评定不仅是展演当天的表现, 还要结合彩排分数。在正式展演前, 让学生自行彩排, 完成彩排报告。展演当天的分数按照自评、他评、师评和展演报告撰写四个方面评定。展演以小组成绩记入每个组员的个人成绩中。期末展演成绩示例如下:

综上所述, 《社交礼仪》课程课堂教学改革考核方式改革的设计目的不仅是让好学生脱颖而出, 而是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 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对学生实行全学期的“过程考核”, 不仅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还包括了对学生的能力提升和素质培养。

摘要:从高校课堂教学改革要有与之匹配的课程考核方式出发, 以《社交礼仪》课程为例, 阐述了课程考核改革注重对学生的“过程考核”, 分析了整门课程“过程考核”的成绩设计, 论述了平时成绩考核方式的设计, 笔试测试考核方式的设计, 期末礼仪节展演部分考核方式的设计, 最后总结了高校课堂教学改革考核方式的改革, 不仅完成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还包括了对学生的能力提升和素质培养。

关键词:教学改革,礼仪,课程考核

参考文献

篇9:礼仪课程考核方案

【关键词】 高职高专 大学英语课程考核 应用能力考试 行业英语

如何用统一的标准方法去衡量和评价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能力,是高职院校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是如何衡量教师实际英语教学水平的核心问题。按照高职高专学生特点及人才培养目标具体情况,笔者建议《大学英语》课程考核可采取以大学基础英语期末考试为龙头,以山东省高职高专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和各专业行业资格证书考试为两翼的考核体系。大学英语考核方案具体如下:

一、与山东省高职高专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相结合,体现《基本要求》

根据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基本要求》)指出:"语言测试在考核英语知识的同时,着重考核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要做到科学、公平和规范。"同时指出:"考虑到目前学生入学英语水平的差异,教学和测试分A、B两级。"山东省高职高专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大纲就是根据这一要求而设计的。鉴于山东省高职高专学生大学英语学习的实际情况,目前,高职高专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的内容以《基本要求》所规定的B级内容为主。在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基础上,高职院校应积极组织教学,加强学生听说读写译等技能的培养,强化自主学习,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使学生具备一定英语应用能力,本着"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达到人才培养方案要求的水平。高教司批准,高校具体承办的高职高专A、B级英语应用能力考试(以下简称大学英语三级)是难得的评价机制。把校内考试与评价手段和国家A、B级考试相结合,是普遍采用的科学合理的评价模式。而国家组织、各高校具体承办的CET-4,虽然每年有大量高职学生报考,但难度相对较大,通过率也普遍较低,并不适合高职学生。高职高专英语应用能力考试要求学生应掌握3400个单词和一定数量的词组的意义及基本用法,应具有基本的实际使用语法的能力,能够阅读和翻译一般题材和涉外业务实际的文字材料,能够听懂一般的对话和短文,并能写简单的关于日常生活的短文和业务应用文。大一第一学期期末时大部分的学生已达到此要求的规定,因此,建议在大一学年的第一学期考核采用基础英语期末笔试成绩与三级考试成绩及自主学习成绩相挂钩的方式进行。即期末笔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三级成绩占30%,自主学习成绩占20%。此方法优点在于一方面调动了大一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三级的通过率。由于第一学期期末时已有部分学生通过了三级考试,第二学期期末大学英语考核可采用基础英语期末笔试成绩和自主学习成绩相结合的办法,所占总成绩的比例分别为70%和30%,也可将口试考试加入考核范围。但考虑到高职学生入学时基础不同,英语水平相差较大,应分专业分学生区别对待。对部分专业和部分学生可以降低要求,对程度比较好的学生鼓励报名参加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以充分体现因材施教和以学生为本的治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二、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相结合,突出行业特色

高教司批准,高校具体承办的高职高专A、B级英语应用能力考试虽为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大学英语考试的最基本要求,但没有很好的体现职业性,行业特征并不明显。高职教育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培养的人才需最大限度地符合未来职业的要求。为更好体现高职高专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掌握本专业必备的专业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标,突出高职高专英语教育与行业知识、行业英语能力的结合,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为了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我国职业院校的英语教学应该以市场需要为目的进行改革,从而提高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大学英语能够真正解决学生今后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教学与教学质量的检测是不可分的,在将英语三级考试纳入大学英语考核范围内,再将行业英语考核纳入到高职高专基础英语考核的内容,形成具有行业特色的大学英语考核方案是十分必要的。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纳入必将带动行业英语教学,并着力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工作的能力,真正做到了融"教、学、做"为一体,充分体现了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也将为探索高职高专英语教育如何加强职业能力的培养拓展思路。

随着对外经济、文化等交流的不断扩大和加深,在很多涉外领域,对所涉及的从业人员的水平和资格都有了严格的要求和科学的认定,资格认定考试越来越多的受到高职院校的关注。且其试题内容更是与行业行为环环相扣, 更好的体现科学性、实用性、职业性的特征。同时, 由于这种行业职业资格证书与学生的就业前途有直接关系, 因此倍受学生的重视和青睐。因此,将行业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纳入高职高专大学英语考核范畴具有实际意义。有涉外业务需求的单位企业期待有一个能科学检测与评估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聘任后进行实际工作所应具备的英语能力的考核标准,而不只是一般的语言能力测试证明。行业英语考查应着重语言技能的实际使用,而不是语言知识的掌握;不同专业区别对待,不能一刀切;口试应得到足够的重视。

结语: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英语自身具有的特定性使考核也区别于一般的高校,但考核目标和其他高校一样,应以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改进并提高学生学习质量,方法应从终结性改为与过程性相结合,分专业分学生区别对待。最终,任何考核方案都应服务于教学,依附于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而不应该单纯以考核为目的。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 张修海.运用ESP改善高职高专的英语教学[J],辽宁高职学报,2006

[3] 刘法公.论基础英语与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关系[J]. 外语教学和研究,2003

[4] 孙秋丹.专业英语教学探索[J].外语界,2003

(接上页)

多读和多写有助于语感的发生和形成,这种发生常常是潜意识的,而多写有助于语感的表现和成熟,由潜意识进入意识,由内在潜能转化为外在行动,使语感得到全面发展。因此,要学好英语,培养英语语感,就要多写英语。写作的好处 ,就是对读、听、说的最好的反馈。这种反馈是其他学习形式、其他练习形式所替代不了的。英语语感的成熟就是形成英语思维的能力,而写作训练对于英语思维能力的发展极有好处。开始时可采用看图写话,写简单句、问答句,做到语法正确,句子通顺;待时机成熟,练习写日记,写日记开始要求低一点,写两三句都行,然后逐渐增多;还有前面提到的Our English Stories,只要坚持,日积月累,就会养成"用英语思维"的能力。

总之,语感在外语学习中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学生语感的培养,调动了学生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学生们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得到了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 《新课程理念和初中英语课程改革》 

[2] 《现代教学设计》 

上一篇:教学突发情况处理下一篇:郝副区长青年文明号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