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礼仪》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2022-09-12

“礼”是中华民族传统历史文化的核心, 历经数千年发展, 已经渗透至社会各个角落, 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标识。礼仪教育的目的就是规范学生行为, 培养与提升礼仪素养。学校教育不单纯是文化知识的讲解, 也要关注学生素质教育。礼仪作为道德品质的直接体现, 可直观的反映出一个人的礼仪素养、道德品质。同时, 礼仪素养是用人企业招聘最基础要求, 也是衡量应聘者素养的内在标尺。基于此, 《社交礼仪》课程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透过《社交礼仪》课程教学, 可以帮助学生塑造高尚的品格、良好的礼仪形象, 搭建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 而且也能强化学生社会能力、竞争能力, 促进学生综合性成长。

一、《社交礼仪》课程教育的价值与意义

(一) 促进学生智商、情商的融合

《社交礼仪》作为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学科, 容纳了大量肢体语言, 例如表情、语言以及动作等, 而且简单的坐姿、站姿, 可以直观的反映出学生的修养。因此, 也蕴含了智商、情商的融合, 对学生何种情境采用怎样表现行为是一种严峻的考验[1]。《社交礼仪》课程教学中, 既要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 也要教会学生怎样透过思维与情感进行交流。尤其是高职院校大学生, 培养与发展大学生专业技能的固然重要, 可是智商、情商的共发展, 是新时代社会最需求的人才。

(二) 利于学生理解社会文化

高职教学的基本目标是为新时代社会培育高质量、高技能专业人才, 因此专业学习是最基本的功课、任务。可只是单纯的学习专业知识, 显然是存有缺陷的。社会是十分复杂的, 是一个大环境, 所以学生唯有具备社会环境适宜能力与生存能力, 才能为人生理想的实现创造条件。《社交礼仪》课程教学作为社会文化的拓展与延伸, 是培养与发展学生竞争能力、适应能力的重要平台。通过学习社交礼仪, 学生可以体验、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熏陶, 从而使文化素养有质的飞跃。

(三) 便于学生融入人际关系

学生结业后走入社会, 面对的环境是新的, 需要重新搭建人际关系。新的社交环境与新的人际关系, 会让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深感紧张、不适。社交礼仪作为大学生结业之后迅速走入社会环境的关键技能。《社交礼仪》课程教学可以帮助大学生养成规范的礼仪行为与礼仪素养, 通过平常生活自然的流露。礼仪是一个人修养的直观体现, 也是言行品德的流露, 可以为身边人带来快乐、愉悦感, 从而迅速走入社会环境, 搭建新的人际关系。

二、《社交礼仪》课程教学的新方式

(一) 形式多样实训教学

《社交礼仪》课程实训教学时, 需要发挥实训有利条件, 构建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 尽量为学生提供个性化训练。例如, 集体训练法、个人训练法以及体验交流法等等。关于基础礼仪训练, 如仪态、仪表等, 首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训练, 其次是组织学生个人展示, 针对学生的礼仪问题教师要予以指正, 同时余下学生进行观摩学习。关于握手礼仪训练, 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各种人物、情境等学会握手力度、表情以及顺序等, 与之配合的学生要把真实的体验、想法告知对方, 这样可以帮助其真正的学会握手礼仪规范[2]。由此, 学生们透过体验交流可以及时发现自身不足, 有效解决因反馈信息而面临的困惑。关于服饰礼仪训练, 学生需要对自身形体、气质、服饰风格有着深入了解, 要懂得各种场合对服饰的实际要求。课堂教学中, 学生可以展示自己最得意、最欣赏的服饰, 由学生们给予评价, 而且学生们之间的交流可以帮助自己纠正错误, 升华审美品质, 从而把握服饰搭配与饰品佩戴基本方法。

(二) 任务驱动教学

任务驱动教学, 突破了传统教学束缚, 学生彻底摆脱了被动地位, 成为学习的主体。而任务驱动教学本质上就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作为根基的一种新颖教学模式, 是把教学内容编制成具有趣味性、目的性、意义性的小任务, 课堂教学中分配给学生并完成, 将知识巧妙的融于任务之内, 经过教师的指导、学生之间的互助, 借助有关学习资料, 透过意义建构形式汲取知识与技能[4]。

任务驱动教学的环节是:情境搭建、确定任务、合作学习以及效果评价。《社交礼仪》课程教学中, 教师应该选择学生比较熟悉的场景实施情景模拟, 以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迅速融入角色, 深挖学生想象力、创造力。任务的难度要适中, 以便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分析、思考问题, 获取不同的想法、见解。受场地、时间的影响, 任务驱动教学中教师应该事前布置任务, 由此学生就能充分准备。此外, 教师也可选择视频录像教学, 克服教室场地、道具以及时间的制约, 深化情景演示的教学效果。关注效果评价, 关于学生礼仪演示或者是视频作业, 不可单纯的评分, 而应该深入分析与总结, 明确指出缺点与优点。教师应该对情境演示展开综合性分析, 然后对演示小组方案与内容予以总评, 特别是要指出其中的闪光点与创新之处, 及时的予以鼓励与赞扬。

(三) 观摩教学

观摩教学就是指通过影像观摩学习知识。《社交礼仪》课程教学时, 教师要借助现代教学技术优势, 比如多媒体、微信等, 拓展、延伸课堂信息量, 深化教学直观性与欣赏性, 挖掘学生社交礼仪知识学习兴趣。例如, 关于接待礼仪、服饰礼仪教学, 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搜集、整理习近平主席、李克强总理出访时的视频资料, 然后呈现给学生, 供学生观摩学习, 结合视频资料积极讨论与分析[5]。

除此之外, 教师也能通过手机、摄像机等视频设备,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记录, 然后与礼仪实训中学生的真实表现进行认真对比, 发现缺点与差距, 同时也要发现优点。总之, 透过音视频观摩教学, 可以把礼仪知识直观、生动形象的呈现, 刺激学生眼球, 从而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与成果。

(四) 组织社会实践

为能帮助学生学以致用, 切实深化学生实践能力, 学校部门、办公室需要大力支持, 组织学生负责会议接待、端茶倒水以及颁奖礼仪等相关活动。同时, 也要与企事业单位进行合作, 安排学生负责接待工作。例如, 引导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礼仪服务等。学生参与实践活动, 学生可以把学习的礼仪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之中, 而且学生的礼仪素养也能得到有效锻炼[6]。此外, 实践活动结束之后, 教师每次都要征询用人单位的详细意见, 这样就能对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具体情况给予更加准确的点评和指导, 使学生能通过各种实践活动, 持续的提升与发展礼仪素养。

(五) 举办校园礼仪文化活动

校园环境不仅是一种教育环境, 也是一种文化环境。构建优质的校园礼仪文化环境, 能使学生接受文化熏陶, 于无形之中提高品位。基于此, 学校应该举办不同形式的礼仪文化活动, 例如礼仪知识竞赛、礼仪服务技巧大比拼等。

除了学校尽可能举办礼仪讲座, 礼仪知识竞赛, 礼仪竞赛等与礼仪相关的各种活动外, 还可以通过文明礼仪专栏的校园网建立, 普及礼仪知识和宣传和礼仪模型人物。通过这些活动, 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礼貌, 使文明礼仪之风深入人心, 成为大学校园优美的风景线。

三、总结

基于新时代下, 自媒体的开放性、共享性, 使得学生的言行举止被无限放大。基于此, 高职院校讲解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 也要关注学生礼仪素养培育, 提高其个人修养, 规范其行为举止, 尤其是大学生走向社会后, 礼仪举止也是用人单位聘用的重要评判标准。所以《社交礼仪》课程教学尤为重要, 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为之努力, 以升华学生个人修养与礼仪素养, 促进其综合性发展。

摘要:《社交礼仪》作为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学科, 是新时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基于此, 《社交礼仪》课程教学中需要渗透传统礼仪文化, 促进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融合, 同时也要侧重于实践教学, 强调精讲多练, 关注大学生养成教育, 实现“知行合一”, 从而帮助大学生养成文明守礼的行为习性, 切实提升大学生礼仪素养。

关键词:《社交礼仪》,任务驱动,观摩教学

参考文献

[1] 赵晓敏.现代信息技术在远程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以省开课《社交礼仪》为例[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8, 19 (01) :126-130.

[2] 张端端.大学生礼仪课堂教学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探析--基于培养学生具备礼仪意识的视角[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 17 (01) :57-61.

[3] 王伟.《社交礼仪》课程由传统性到实践性考核方法初探--以广西科技师范学院为例[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8, 31 (04) :139-140.

[4] 李迪, 吕娜.加强礼仪文化教育, 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浅谈民办学校礼仪文化建设[J].大学教育, 2013 (22) :146-147.

[5] 范海霞, 沈何为.高职院校形体礼仪课程实践课业教学模式初探--以上海市工程技术大学高职学院为例[J].新课程研究 (中旬刊) , 2015 (12) :120-122.

[6] 代美华.“礼仪”与“礼义”考辨--兼谈当前礼仪教学与培训中对礼仪之“仪”的误解与误用[J].辽东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16 (06) :45-51.

上一篇:浅析软件测试下一篇:大采高综采工作面顶板控制技术应用探析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