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4的组成教案

2024-05-07

大班4的组成教案(精选12篇)

篇1:大班4的组成教案

【活动目标】

1、自主探索4的组成,知道4有三种不同的分发,会认读4的分合式。

2、愿意用语言表述自己的操作结果,体验操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梨子图片3张。

2、幼儿操作材料:每人4个圆片片、记录纸。

【活动过程】

1、复习3的组成。

(1)出示3个梨子,请个别幼儿在磁性黑板

上将其分成不同的两份,并记录3的分合式。

(2)游戏:碰球。

师:3,3,我的1球碰几球?

幼:3,3,你的1球碰2球。

2、自主探索4的组成。

(1)提出要求:3个梨子小朋友都会分了,如果请你把4个圆片片分成不同的两份,你会怎么分呢?请每个小朋友从篮子里轻轻地拿出4个圆片片、1支笔、1张记录纸。想一想、分一分,然后把你的分法在记录纸上记录下来。

(2)幼儿按要求操作,教师巡视幼儿操作情况。

(提醒幼儿相同的分法只记录1次)

(3)请幼儿说出自己的分法,教师用笔将不同的方法记录下来。如:

4 4 4

∧ ∧ ∧

1 3 3 1 2 2

(4)教师带领幼儿把4的三种分法全部念1~2遍。

(5)请部分幼儿自主纠错,在记录纸上把漏掉的或记错的分合式改过来。

3、游戏“4个好朋友”。

(1)请4个小朋友上来玩4的组成游戏,老师说出哪一组分合式,4个孩子就按要求分成不同的两组。

(2)全班幼儿参与游戏,4人一组自由配对,听老师念分合式,按要求分成不同的两组。

篇2:大班4的组成教案

数学是一门具有高度抽象性和逻辑性的一门科学。《纲要》指出:教师要在生活中,多为幼儿创设和提供练习的机会,使幼儿在活动中反复练习,在愉快的体验中形成良好的习惯。因此在幼儿园大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以幼儿的操作活动为主要教学方法。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操作活动来发现和感知数学,真正理解数学,并帮助幼儿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良好的操作习惯能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能有利于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我班幼儿已经在接触和练习了2、3的分合、组成的基础上,学习4的组成。因此我将通过创设相应环境,提供材料让幼儿自己动手、动脑操作。引导幼儿在操作中探索、体验、理解组成的含义。在操作中能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为即将升入小学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对幼儿的一生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活动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探索4的多种分法,并学会记录。

2、在操作活动中发展幼儿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3、喜欢操作活动、乐意操作,有良好的操作习惯,体验操作成功的乐趣。

4、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在操作活动中探索4的3种分法,学会记录

难点:会运用4的组成

活动准备

教师用具:8根萝卜图片、黑板图一幅。

幼儿用具:两人一小篮操作材料(瓶盖和纽扣若干)、每人一张记录卡、小兔胸饰4个、文具盒、每人练习作业纸一张。

活动过程

1、游戏:“分分乐”。复习3的组成。

今天,我们班来了几位神秘的客人,你们猜猜是谁?(出示3个小兔胸饰),我们数一数有几只小兔?(3只)请3只小兔在一起做“分分乐”的游戏,围成圆圈,手拉手走,念儿歌:123,321,我们都是好朋友,3可以分成1和2,幼儿听到后立即分开……

2、幼儿操作:“分瓶盖”,在操作活动中不断探索4的多种分法,并学会记录。

小朋友摆一摆,分一分,看怎么分?有几种分法?分一次就将分的结果记录下来,写在记录卡上,看谁分得又快又准?

幼儿操作,老师指导。(提示幼儿操作时轻拿轻放材料,认真作好记录)

老师发现许多小朋友都分好了,谁来说说你找出了几种分法?

444

请个别幼儿说结果,老师写出分合式∧∧∧,

132231

3、巩固游戏:“分萝卜”。

小兔拔了4棵萝卜,分别装进两个篮子里,可以怎么分?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方法来分,老师把幼儿的分法用圆点和数字做记录。小结:4分成两份有3种分法。

4、巩固练习:幼儿作业纸一张,提示传作业时轻、安静,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理解图意,写出相应的数字表示出来。

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亮点:

1、充分让幼儿动手操作

本节课我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幼儿在游戏中摆一摆、看一看、分一分等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的形式体验、理解组成的含义,注重幼儿主动参与学习,在活动中思考,在数学活动中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孩子主动学习的源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会成为负担,而会成为一种执着的追求;有了兴趣,幼儿才会去积极探索,才能积极地提出问题,才能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变苦为乐。要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就要让数学教学充满魅力,就要求我们以游戏形式组织幼儿感兴趣的教学活动,为幼儿创设积极思维的情景,这样能使教学过程对幼儿始终有一种吸引力,这样的活动也才生动有味。从幼儿在活动中兴趣盎然、积极投入的表现看出,他们喜欢这样的活动。为此我在课一开始就设计了幼儿喜爱的游戏情景紧紧“拴住幼儿的心,调动了他们强烈的学习兴趣。

3、通过动手进行探究。

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是幼儿直接获取经验知识的最好的途径,它可以启发幼儿积极参与思考,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与探索欲望。在教学这一节课时,我让幼儿分瓶盖、分萝卜,通过操作,使幼儿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体验学习的快乐,同时能力也得到提高。

二、进步之处:敢于放手让幼儿进行操作。以前我在上课时总是怕幼儿太乱而不让幼儿自己动手进行操作,只是找一个或两个幼儿到前边来进行操作示范。这样做的效果只是锻炼了能力强的幼儿,而大多数的幼儿没有动手的体验,所以理解的知识不扎实,有些幼儿虽然死记硬背下来但对学习渐渐也失去了兴趣。所以我在这节课中,放手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动手,这样每个孩子都会有自己的体验,所以记忆的知识就会比较扎实,幼儿的兴趣也有所提高。

三、存在问题:

1、在幼儿摆瓶盖、分萝卜,我虽然有一定的提示,但幼儿自己摆弄、说的过程中还是显得比较乱。这就说明在平时教学中对幼儿动手和动脑相结合的训练少,幼儿接触的少,自然就说不上来。

篇3:大班语言教案:谁咬了我的大饼

1.通过想象、猜测、讲述, 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2.仔细观察动物的咬痕, 学习角色间的对话。

3.体会故事角色的情感变化, 感受活动的乐趣;感受故事的有趣, 幽默的情节。

【活动准备】

PPT、电子白板、自制大饼、实物饼干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课件, 引起幼儿欣赏兴趣

1.出示图片, 观察大饼。

师:小朋友, 这是什么?这是一块怎样的大饼?这块大大的、圆圆的大饼会是谁做的?

2.根据图片提问, 引出问题。

师:小猪做了一块很大的饼, 累得睡着了。当他醒来一看, 发现了什么?

二、观看课件, 欣赏绘本, 了解故事主要内容

1.逐页观察大书, 以“牙印”为线索, 理解故事内容。

(1) 小猪问小鸟: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小鸟说:不是我, 你看, 啊呜。

师:是小鸟咬的第一口大饼吗?为什么?为什么小鸟的咬痕是尖尖的呢?

(2) 小猪又去问谁啦?他会怎么问呢?小兔子会怎么回答?

2.借助图片, 通过对比动物牙印描述不同动物的牙印特征。

(1) 小猪很着急, 他找到了三个动物, 是谁? (出示图片) 想一想小猪会怎么问?小动物又会怎么回答?

(2) 幼儿相互讨论。

(3) 师:小猪问了谁?他是怎么问的?是不是狐狸咬的?为什么?

(4) 师:小猪接下来又去问谁了?鳄鱼的牙齿是什么样子的?那是它咬的吗?

(5) 师:最后小猪去问了谁?河马是怎么做的?我们一起来学学河马的动作。大饼怎么了?为什么大饼会被咬掉一大半?

(6) 这么大的大饼, 只剩下一点点了, 小猪的心情会是怎么样的?它会怎么想?最后小猪饿得肚子咕咕叫, 啊呜, 它也在大饼上咬了一口。“吧唧吧唧”, 它一边嚼着大饼, 一边想:究竟是谁咬了我的大饼?

(7) 小朋友, 你们知道是谁咬了大饼吗?为什么?

三、完整倾听故事, 感受故事幽默的情节

故事的名字是什么?

四、活动延伸:玩游戏, 体验游戏的快乐

篇4:刍议幼儿园大班数的组成教学策略

【关键词】幼儿教育;数概念;数的组成;教学策略

数的组成是幼儿数概念教育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园大班开展10以内数的组成教育,目的是引导幼儿探索、体验、感受其中所蕴含的一些简单的数量关系,如总数与部分数的包含关系、等量关系、互换关系、互补关系、分合的有序性,应该说是赋予幼儿一种获得新知识的智力上的潜在能力,帮助幼儿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对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然而,目前在组织组成教学中也存在教学误区:

一是教师认为组成中的很多关系概念对幼儿来说太难,他们试图缩小知识内容的范围,减缓“知识”的难度系数,但却造成了数学概念模糊不清或不准确;二是教师先演示材料进行分合操作,得出数的组成规律,后请每位幼儿依样画葫芦操作的现象依然存在;三是教师过分强调幼儿的主体作用,盲目地让幼儿自己去探索、去实践,而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感到手足无措,不知该如何组织操作后的交流归纳、更不知道怎样帮助幼儿提升概念。在很多时候,采用一种“放羊”的形式。

这些误区让幼儿在学习组成中出现很多的偏差,主要原因是教师本身对于概念的模糊不清和理念上的偏差。然而数学具有抽象性、精确性以及严密的逻辑性的特点,且强调必须遵循幼儿思维活动规律和年龄特点。因而教师对于数学这门学科的知识内容、教育目标的把握显得至关重要,对于10以内组成,教师应先梳理好以下几个问题,这样才能使幼儿对组成之间的逻辑联系有所感受和理解,并逐步建立起相应的认知结构。

首先,探索发现将数字分成两个部分时,可以有不同的结果,并能分出所有组数。

其次,能够在观察的基础上,分析比较多组分和记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能用符号表示,体验互换、互补关系。

再次,积极尝试用语言、数字符号概括和表达自己的分合过程和探索发现。

最后,在操作观察的基础上,能够分析比较发现多组分合记录单中哪种分合顺序分得既快又不容易遗漏,体验分合的有序性。

针对组成学习中需处理和解决好的几个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明确每个环节的重点、每个环节需要幼儿积累的相应经验,还要清楚地认识到每个环节应运用何种教学方法引导幼儿分析比较、综合概括,帮助幼儿理解组成关系。下面就教学活动《保龄球馆》中教师的组织策略谈几点我们的思考。

一、操作在先,自主体验

学习组成最好的办法是让幼儿操作,通过自身的体验去发现数的分合规律,进而掌握数的组成。而幼儿参加学习活动的主动性完全来自于好奇心发展起来的求趣心,是幼儿产生兴趣、参与学习、获得快乐的划桨,因此幼儿数学教育必须创设游戏情境,充分利用幼儿的求趣心,寓教于乐。设计有游戏情节的操作活动,可以将“就事论事”地摆弄材料,变为有趣味的手脑并用的活动,可使幼儿多次反复操作而不感到枯燥乏味,有利于幼儿保持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例如,在活动中我们设计了保龄球馆这一游戏情景,能立刻吸引孩子的兴趣,并愉快、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在击打球的过程中,让幼儿把投中与未投中的结果记录下来,发现其中总数与分成的两个部分数之间的关系。同时,每个孩子在轮流记录的过程中,感受到将数字分成两个部分时,可以有不同的结果。在这里,我们让幼儿操作体验在前,教师的引导归纳在后,这样更有助于幼儿对组成要领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教师在组织活动中,注重引导幼儿自主地探索,而不是将知识灌输给幼儿。从游戏前,教师抛出问题:“看看这张记分表,它告诉我们什么?”通过探索、交流、讨论后达成共识——形成记录的方法;之后幼儿自由选择伙伴进行组合,并通过三人协商进行分工合作,一人击球、一人记录、一人拣球,在这样的自主合作探究中可以使幼儿得到同伴的启发,而这一切又会激发幼儿的灵感、表达的潜力,通过交流梳理信息,明晰事物之间的关系及探究历程。在记录分数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错误或争议,幼儿通过相互的激烈争议中能够达成共识,使他们对经验和概念的建构更加深入。

二、归纳规律,提升概念

“数的组成”教学中的互补、互换规律是一个重点也是难点。在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方式来发现这两个规律。

游戏中孩子除了与材料之间的互动,活动后教师与孩子的互动无疑是十分关键的,教师在关键时刻的“提问”更是起到一种“支架”的作用。如幼儿在交流整理归纳的过程中,教师的问题呈阶梯式抛出:初步性问题:“你发现了什么?你有更简便的方法记录吗?”通过这样的交流帮助幼儿梳理记录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情况,并一一罗列;关键性问题:“找出两组相似的记录,用自己的方示表现出来。”这实际上就是教师匠心独具的适时“支架”,引导孩子能够在观察的基础上,分析比较多组分合记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交流讨论、自己操作,来体验互换关系。为寻找结果中的孩子的学习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支持。挑战性性问题:“怎样的记录最容易让人记住,又不会漏掉和重复呢”,引导幼儿思考如何排列更有序等。这些问题无疑为孩子提供了一个深入探究与讨论、互动与思考的有效平台,提升了活动的内涵。让幼儿在开放的环境中自主的探索、发现,学着自己来归纳数的组成中几个重要的关系。这样,不但符合了幼儿的学习特点,同时也提高了幼儿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三、重在运用,迁移经验

数学来源于生活实践,也应用于生活实践,儿童的思维是感性的、具体的,只有应用于生活的数学教育活动,才能使他们真正体会到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对于数的学习,我们更加重视经验的迁移,运用在生活中,我们通过“颁奖”活动——游戏情境的延续,让幼儿在领奖过程中迁移自己的已有经验,“每个小朋友抽一张奖券,每张奖券只能领两种奖品,而这两种奖品的价格合起来刚好是奖券的面额。巩固对10以内数的组成的理解,从而来解决游戏活动中的问题。而且幼儿在活动结束时通过相互分享的情感化形式来相互检验结果。使整个学习活动始终让幼儿在快乐学习中得到更加自主的发展。

当然在学习数的组成过程中,仅仅依靠正式的集体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在正式教学之前,可以利用废旧材料,设计制作简单、耐玩,又具有数组成功能的学具,放在幼儿容易取放的地方,便于幼儿选择、调换、整理、取放。让幼儿通过与材料的充分接触,积累相关的具体操作经验,使这些非正式活动的操作经验为幼儿正式学习组成奠定初步认知的基础。

作者简介:

篇5:大班4的组成教案

【活动目标】

1、自主探索4的组成,知道4有三种不同的分发,会认读4的分合式。

2、愿意用语言表述自己的操作结果,体验操作的乐趣。

3、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梨子图片3张。

2、幼儿操作材料:每人4个圆片片、记录纸。

【活动过程】

1、复习3的组成。

(1)出示3个梨子,请个别幼儿在磁性黑板

上将其分成不同的两份,并记录3的分合式。

(2)游戏:碰球。

师:3,3,我的1球碰几球?

幼:3,3,你的1球碰2球。

2、自主探索4的组成。

(1)提出要求:3个梨子小朋友都会分了,如果请你把4个圆片片分成不同的两份,你会怎么分呢?请每个小朋友从篮子里轻轻地拿出4个圆片片、1支笔、1张记录纸。想一想、分一分,然后把你的分法在记录纸上记录下来。

(2)幼儿按要求操作,教师巡视幼儿操作情况。

(提醒幼儿相同的分法只记录1次)

(3)请幼儿说出自己的分法,教师用笔将不同的方法记录下来。如:4 4

∧ ∧ ∧3 3 1 2 2

(4)教师带领幼儿把4的三种分法全部念1~2遍。

(5)请部分幼儿自主纠错,在记录纸上把漏掉的或记错的分合式改过来。

3、游戏“4个好朋友”。

(1)请4个小朋友上来玩4的组成游戏,老师说出哪一组分合式,4个孩子就按要求分成不同的两组。

(2)全班幼儿参与游戏,4人一组自由配对,听老师念分合式,按要求分成不同的两组。

教学反思

这样的设计是遵循“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的原则,重在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学习4的分解。

通过抛出问题,帮助小兔子四条鱼分开养在两个鱼缸的情节,使数学贴近于生活,激发了幼儿的探索兴趣。正如《纲要》中指出:“让幼儿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

大班幼儿具有活动的自主性、主动性、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和特点,我安排了操作圆形卡片和数字卡片的活动,让幼儿在操作中自主探索4的3种分法,启迪幼儿的智慧。

由于大班幼儿已有一定的自我约束能力、规则意识、坚持性的增强,所以我提出操作活动要求时,让幼儿服从一定的纪律,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2、引导幼儿归纳分合式两边数列的关系。

大班思维中出现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在认识事物方面,不仅能够感知事物的特点,而且能够进行初步的归纳和推理。本班幼儿好学、好问,喜欢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学习内容要有一定适当的难度,要有一定的挑战性,我设计了归纳4的分合式中两次数列的关系这一环节,目的是让幼儿“在跳一跳够得着的地方”进一步升他们数概念质地飞跃。

篇6:大班数学:学习4的组成

1、学习4的组成,知道4分成两份有3种分法 。

2、尝试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分解画面, 学习描写数字:1---5。

3、在活动过程中,注意保持正确的坐姿和握笔书写姿势 。

活动准备:

1、教具:在黑板上画出图1,数字卡片 1----6 。

2、学具:第一.二.三组:幼儿用书第13页,铅笔人手一支。

第四.五.六组:幼儿用书第14页,彩色笔若干。

幼儿用书第12页,铅笔人手一支,数字印章若干。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按特征分解画面,学习4的组成。

教师出示图1,引导幼儿观察画面,提问:(1).图上有什么?一共有多少?(2).它们什么地方不一样?我们怎么记录它们不一样的地方呢?(3).看标记,说说:每个标记的东西有几个?幼儿回答问题,教师在相应的标记面前记录具体的数量.

2. 引导幼儿观察记录表,认读4的分合式。

.看图说说: 将4分成两份有几种分法?( 使幼儿知道4分成两份有3种分法 。)

提问:把这些标记拿掉就变成什么?(分合式)

教师带领幼儿共同认读两遍分合式。

二、操作活动

1、:第一.二.三组:

学习看颜色标记记录方形的数量, 并填写4的分合式。.

看图说说:图上的小动物喜欢吃什么?想一想,圈一圈,放几个实物到盘子里,才能使盘子里有4个实物.

引导幼儿观察教师示范写数字,然后自己看范例, 学习写数字:6。

2.第四.五.六组:

观察画面上的蝴蝶,启发幼儿根据蝴蝶的形象和颜色排列的规律,用连线的方法,填空格.

观察不完整的图案, 鼓励幼儿根据已有的图案,完成另一半图案,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三、活动评价

篇7:4的组成教案

朱良桥乡中心幼儿园 彭娟

活动目标:

A、在幼儿探索过程中了解、学习4的组成,知道4有三种不同的分法。这是本次活动的重点。

B、学习简单的记录分合结果并进行交流。这是本次活动的难点。为今后学习分合作准备。

C、发展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每位幼儿4根萝卜图片、一张记录卡、(这是操作过程中用的)小兔胸饰4个(开始“我们都是好朋友”游戏环节用)、写有数字的树叶若干、两棵光秃秃的大树背景(3号树和4号树)(最后环节起复习巩固作用)。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探索4的组成

1、教师:“今天,我们班来了几位神秘的客人,你们猜猜是谁?(4个戴小兔胸饰的小朋友出场),2、我们数一数有几只小兔?(4只)3、4只小兔在一起做“我们都是好朋友”的游戏,围成圆圈,手拉手走,一边走一边说:123,321,我们都是好朋友,好朋友,手拉手,你蹲下,我站起,4可以分成几和几?4可以分成1和3„„

4、让孩子看蹲下的小兔有几个,站起的小兔有几个

(二)幼儿操作:

1、“分萝卜”,在操作活动中不断探索4的多种分法,并学会记录。

开始教师提出问题,小兔说:“我们回家去把拔的萝卜分一分吧”请全班的小朋友帮小兔分一分,把4根萝卜分给兔妈妈和兔宝宝,兔妈妈和兔宝宝都要有萝卜,可以怎样分?每个人想一种分法,并记录下来?

(三)巩固游戏:“拼贴五彩树”。在游戏环节中孩子复习了3的组成,巩固了4组成。

小兔说:“在秋季里我们收获了萝卜,我们来为大树贴上美丽的树叶,让它变成‘五彩树’好吗”?然后教师提出要求:请幼儿将带有数字的树叶粘贴到3,4号树上,要看清楚树叶上的数字,你的数字和树叶上的数字两个数字合起来是几,就粘贴在几号树上。

篇8:大班4的组成教案

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俗称克氏螯虾、红色沼泽螯虾、小龙虾等,在动物分类学上隶属甲壳纲,十足目,螯虾科,原螯虾属。其肉中蛋白质含量占鲜重的18%,脂肪0.3%,氨基酸总量占蛋白质的77%,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健康食品,其外壳富含钙、磷、铁等营养元素,可加工成饲料添加剂,也可作为甲壳素、几丁质和甲壳糖胺等工业原料,广泛应用于农业、食品、医药、烟草、造纸、印染等领域[1]。由于克氏原螯虾的养殖前景越来越好,人们对于其品质和风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寻求一个具有高质量的小龙虾专用饲料对于小龙虾的养殖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也是一个迫切的研究课题。

2 材料与实验

2.1 实验虾

实验虾购自盐城郊区养殖场,经过5%食盐水消毒后,驯养备用。驯化结束后,选择健康无伤残的630尾虾苗,均重(4.76±0.42)g,随机分配到18个水泥池中,每个水泥池35尾,然后将18个水泥池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分别投喂不同脂肪水平的实验饲料,饲养60 d。

2.2 实验饲料

以优质进口鱼粉、豆粕、菜粕和花生粕为蛋白源,优质鱼油为脂肪源,饲料原料均过60目筛,鱼油的添加水平分别为0%、2%、4%、6%、8%和10%,饲料脂肪水平分别为1.82%、3.84%、5.79%、7.89%、9.91%和11.95%。配制成6组实验饲料,脂肪水平为1.82%、3.84%、5.79%、7.89%、9.91%和11.95%的饲料分别标记为第1、2、3、4、5和6组,经充分混合后加工成颗粒饲料,晾干后保存于冰箱中备用。饲料具体配方见表1、表2。

2.3 饲养管理

实验在18个1 m×1 m×0.8 m的水泥池中进行,每个池底铺设35支2.5 cm×8.0 cm的PV管作为蜕壳虾栖息避难的场所。实验用水为曝气后的自来水,水温22~28℃,实验期间不间断充气,每天换水20%。每天投饲两次,时间分别为7:00和18:00,投饵率为2%~4%,投喂之前吸除残饵、粪便和蜕壳。

注:“*”购自盐城恒兴饲料有限公司虾类专用预混料。

2.4 生长及形体指标计算

饲养实验结束后,停止投喂48 h,对每尾虾进行称重,解剖分离出肝胰腺和肌肉并称重,分别计算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肝体指数和出肉率,计算公式如下:

增重率(%)=100×(Wf-Wi)/Wi

特定生长率(%/d)=100×(ln Wf-ln W)i/d

肝体指数(%)=100×(Wh/W)f

出肉率(%)=100×(Wm/Wf)

式中:Wf和Wi分别为实验末和实验初虾体的质量(g),Wh和Wm分别为实验末虾肝胰腺和肌肉的质量(g),d为饲养时间。

2.5 相关指标的测定

将肝胰腺和肌肉在-20℃冰箱中冻结后,真空冷冻干燥48 h,分别用凯氏定氮法和索氏抽提法测定肝胰腺和肌肉中的粗蛋白及粗脂肪含量。

脂肪酸的测定:脂肪提取参照Folch方法。油脂的皂化及甲酯化方法参照Christie方法略有改进。样品皂化甲酯化后,直接上气相色谱-质谱仪进行分析。

检索NIST质谱图库,比较样品质谱图与图库中标准质谱图,就可以确定样品中脂肪酸种类,各脂肪酸相对含量的确定采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

2.6 数据统计与分析

原始数据经Excel 2007初步整理后,用SPSS18.0中的单因子方差分析(One-Way ANOVA)进行Duncan法多重比较,显著水平为(P<0.05),极显著水平为(P<0.01)。数据用“平均值±标准误(X±SE)”形式表示。

3 结果与讨论

3.1 结果

3.1.1 饲料脂肪水平对克氏原螯虾生长的影响不同脂肪水平饲喂的克氏原螯虾基本生长指数如表3所示。

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增加,克氏原螯虾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先增加后降低;第5组虾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最高,第4组虾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与第5组虾无统计学意义的差异(P>0.05)。以上结果说明克氏原螯虾饲料中的适宜脂肪含量在7.89%~9.91%之间。

用二次多项式的回归模型,分析克氏原螯虾的增重率与饲料脂肪水平之间的关系,得到的回归方程为:Y=-0.7163X2+12.521X+197.76(图1),当X=8.74%时增重率最高,因此克氏原螯虾饲料中最适宜的脂肪水平为8.74%。肝体指数随饲料脂肪水平的增加而升高,各脂肪组间出肉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4和5组出肉率最高,第6组的出肉率最低。

3.1.2 饲料脂肪水平对克氏原螯虾体组成的影响克氏原螯虾肝胰腺及肌肉中粗蛋白、粗脂肪含量的测定结果见表4。

在虾的肝胰腺中,粗蛋白的含量变化规律不一致,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增加而呈先降后增再降的趋势;粗脂肪的含量为65.52%~80.70%,并且随脂肪水平增加呈增高的趋势。对比两个组织中粗蛋白和粗脂肪的含量数据可以看出,肝胰脏中含有的粗蛋白含量比肌肉中少,而其粗脂肪的含量却比肌肉中的多。

3.1.3 饲料脂肪水平对克氏原螯虾脂肪酸组成的影响克氏原螯虾肝胰腺及肌肉中脂肪酸组成的测定结果见表4、表5。克氏原螯虾的肝胰脏和肌肉中的脂肪酸种类主要以饱和脂肪酸(C16:0)、不饱和脂肪酸(C18:n-9)及高不饱和脂肪酸(C20:4n-3、C18:2n-6)为主,且各组分在总的脂肪酸中的比例有较大的不同。

注:同列中右上角具有相同字母的数据之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大写字母和小写字母分别表示显著性水平为0.05和0.01。

注:同表3。

在肝胰腺中,第2组虾的饱和脂肪酸(SFA)含量最低为34.93%,其他各组间SFA含量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组虾的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最高,其他各组虾的MUFA含量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虾的n-6系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和n-3/n-6系数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第1组虾的n-3系PUFA含量、DHA/EPA系数和ARA/EPA系数最低,其他各组虾的PUEA含量、DHA/EPA系数和ARA/EPA系数无明显的差异(P>0.05),DHA、EPA含量与其有相似的趋势。在肌肉中,第1组虾的饱和脂肪酸(SFA)含量最低,其他各组间SFA含量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虾n-3系PUFA含量先呈上升的趋势,到第5组时趋于平稳,相反n-6系PUFA含量先呈下降趋势,到第5组时趋于平稳,相应的n-3/n-6系数和DHA的含量也表现出相似的变化趋势,而对于DHA的含量变化则没有规律,但5、6组的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各组虾的EPA含量和DHA/EPA系数无显著的变化(P>0.05);第1组虾的ARA/EPA系数最高,其他各组虾的ARA/EPA系数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2 讨论

3.2.1 饲料脂肪水平对克氏原螯虾生长的影响

本实验结果表明,饲料脂肪水平对克氏原螯虾的生长有极显著的关系。随着脂肪水平的增加,克氏原螯虾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出肉率也随之先增高后降低;肝体指数则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增加而升高,这是由于饲喂过高的脂肪水平饲料,使脂肪沉积在肝脏中导致的。实验研究表明,脂肪水平在7.89%~9.91%范围内适合克氏原螯虾的生长,饲料中脂肪水平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克氏原螯虾的生长。具有类似结果的报道有:吴锐全等[3]的研究表明: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ii)饲料中脂肪含量为3.12%~11.11%时,对其生长无显著影响,并推荐罗氏沼虾饲料中适宜的脂肪含量为5.11%~9.10%;虞冰如等[2]也认为日本沼虾饲料的适宜脂肪含量为6%~12%,脂肪水平继续增高时,虾的生长率下降;虾蟹类对脂肪需要量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但一般认为需求量范围为3%~10%,最适的添加量为5%~9%[4]。河蟹饲料中脂肪最高含量为8.7%时,河蟹生长好,且不存在饥饿残杀现象,成活率高[5];Sheen和wu[6]对锯缘青蟹脂类营养研究结果表明,饲料中脂肪含量范围从5.3%~13.8%时可满足锯缘青蟹的生长。

3.2.2 饲料脂肪水平对克氏原螯虾体组成的影响本实验表明,在肝胰腺和肌肉中,粗脂肪的含量都随着脂肪水平的增加而升高,但是升高到一定水平,升高的梯度就变得比较稳定,说明饲料可消化能的增加会促使脂肪在肌肉的沉积和肝脏脂肪的生成增加,当肝脏脂肪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有可能诱发脂肪肝,从而影响克氏原螯虾的生长。

韩光明等[28]研究饲料脂肪水平对吉富罗非鱼组织中脂肪含量结果表明,吉富罗非鱼肌肉和肝脏的脂肪含量均随饲料脂肪水平增加而升高,肌肉和肝脏组织中脂肪含量与饲料脂肪水平有显著相关的影响。王朝明等[37]对于饲料脂肪水平对胭脂鱼幼鱼生长、体组成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研究的结果也表明,随着饲料脂肪水平增加,胭脂鱼肌肉和肝胰脏的脂肪含量升高后趋于稳定。这些研究结果都支持了该实验的结果。实验在饲料脂肪水平为9.91%时,虾肌肉中粗脂肪含量稍微有点降低,这可能是在实验过程中一些外在的因素影响导致产生的误差,但是对于肌肉中粗脂肪含量的整体变化趋势没有太大的影响。

注:同行中右上角具有相同字母的数据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小写字母表示显著水平为P<0.05。

注:同行中右上角具有相同字母的数据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小写字母表示显著水平为P<0.05。

在肝胰腺中,粗蛋白的含量随着脂肪水平的增加呈先下降后升高再降低的趋势,这说明在饲料脂肪水平为7.89%~9.91%时,适合饲料中蛋白质最大限度的参与机体的合成代谢,从而使肝胰脏中的蛋白质含量增高。而在肌肉中粗蛋白含量随脂肪水平的增加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但是变化趋势不是很明显,这是因为日粮脂肪水平在一定范围内增加时,脂肪作为能量释放供给鱼体活动需要,而日粮中蛋白质则最大限度地参与机体的合成代谢,增加机体蛋白质含量,当脂肪水平过高时,蛋白质的含量就会降低。郑珂珂等[7]对饲料脂肪水平对瓦氏黄颡鱼生长及脂蛋白脂酶基因表达的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瓦氏黄颡鱼鱼体粗蛋白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增加出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国外学者在虹鳟鱼(Oncorhynchus mikiss)、红姑鱼(Sciaenops ocellatus)、大西洋鲑(Salmon salar)等研究表明饲料中脂肪含量增加导致试验鱼体蛋白质下降。这些研究结果与本实验研究结果基本相似。

3.2.3 饲料脂肪水平对克氏原螯虾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由对克氏原螯虾的肝胰腺和肌肉中脂肪酸组成测定结果及饲料中脂肪酸组成测定结果(表1)可知,肝胰脏和肌肉中主要的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的种类与饲料中脂肪酸的种类相似,只是肝胰脏中少了C16:9和C18:n-3两种脂肪酸,肌肉中少了C10:0脂肪酸。这与刘玉芳[8]对草鱼、鲤鱼、鲢、鳙、团头鲂五种淡水鱼脂肪酸组成研究分析所得到的结果相似。在肌肉和肝胰脏中,n-6PUFA含量随饲料脂肪水平的增加而显著下降,n-3PUFA随饲料脂肪水平的增加而显著增高。因为鱼油中含有大量的n-3PUFA,导致鱼体肌肉和肝脏中的n-3 PUFA比例增加[9];n-3/n-6系数随着脂肪水平的增加而逐步增高,DHA/EPA和ARA/EPA系数除了第一组高以外,其他各组间没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这些变化趋势与饲料中相应的变化趋势相似,与之前报道的鱼体组织中脂肪酸组成受饲料中脂肪酸组成的影响很大[10,11],组织中脂肪酸比例与饲料中脂肪酸比例呈线性关系[12,13]结果相似。克氏原螯虾的肝胰脏和肌肉中的脂肪酸组成主要以饱和脂肪酸(C16:0)、不饱和脂肪酸(C18:n-9)及高度不饱和脂肪酸(C20:4n-3、C18:2n-6)为主要的脂肪酸种类,这与郭占林等[14]、王恒等[15]分别对红螯光壳螯虾幼虾和罗氏沼虾研究得到的肌肉中脂肪酸组成相似。水产饲料中n-3系脂肪酸有其特殊价值,鱼油中的n-3脂肪酸(EPA,DHA)是鱼虾的促生长剂及诱食剂,DHA是鱼虾幼体正常发育的营养因子[16]。而在肝胰脏和肌肉的脂肪酸组成中发现,当饲料中脂肪水平达到7.8 9%~9.91%时,EPA、DHA开始呈下降趋势。综上所述,克氏原螯虾饲料中适宜的脂肪水平为7.8 9%~9.91%。

4 结论

研究表明,脂肪水平在7.89%~9.91%范围内适合克氏原螯虾的生长,饲料中脂肪水平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克氏原螯虾的生长,其中最适宜的脂肪水平为8.74%。

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增高,克氏原螯虾肝胰脏和肌肉中粗脂肪的含量随之增高,在肝胰腺中,粗蛋白的含量随着脂肪水平的增加呈先下降后增高再下降的趋势,而在肌肉中粗蛋白含量随脂肪水平的增加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这说明在饲料脂肪水平为7.89%~9.91%时,适合饲料中蛋白质最大限度的参与机体的合成代谢。

肝胰脏及肌肉中的脂肪酸组成及主要的脂肪酸种类与饲料中脂肪酸组成和主要种类相似。

摘要:研究了日粮中脂肪水平对克氏原螯虾的生长、体组成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630尾初始重为(4.76±0.42)g克氏原螯虾随机分为六组(1~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5尾,用六个脂肪水平(1.82%、3.84%、5.79%、7.89%、9.91%和11.95%)饲料饲养60 d后测定虾的生长指标、体组成和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克氏原螯虾的适宜日粮脂肪水平为7.89%~9.91%。

篇9:5的组成大班教案

1。在掌握5的组成基础上,理解凑数的含义。

2。能听口述应用题,在算盘上复习4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并能完整说出算式。

3。在游戏和操作中练习看数拨珠,看珠报数。

活动准备:

1。苹果图及标记图,数卡1、2、3、4、5若干。

2。每人一张分合卡、一支记号笔、5个动物玩具。

3。四位数的电话号码若干。

活动过程:

1。 出示数卡5,今天数字5也到幼儿园来了,它说要到算盘上找到它的珠宝宝,你知道是哪颗珠宝宝吗?

幼儿回答,教师小结;哦,原来上珠宝宝就是5呀,那一颗下珠是几呀?三颗下珠呢?现在我们知道了,下珠宝宝1、2、3、4都比5小,现在数字5要来考考小朋友了,请你把5分成两份,看看谁的方法又多又准确。教师观察幼儿操作情况,并指导幼儿将分成结果记录在分合卡上。

2。 出示苹果图,问:图中有什么?一共有几个苹果?这些苹果全部都一样吗?启发幼儿按特征标记记录,并读一读分成结果。

幼儿将自己的分成结果和苹果图中的结果对比,看看谁的方法又多又准确,且没有重复的,给予奖励。

3。 观察并说出分号下面2排数字是怎么排列的?(一排是顺数,一排是倒数)

刚刚我们把5分成了几组不同的数字朋友,现在我们把这些数字朋友合起来,再来读一读。(教师将分合卡倒放。并边读边写上相应的数字。

我们就说合起来是5的两个数互为凑数,即

1的凑数是4,4的凑数是1,

2的凑数是3,3的凑数是2,

4。 谁来了。(教师边说边在画板上画上一个小兔的头像,老师现在是小兔的左耳,小朋友们是右耳,教师边在左耳上写1,嘴里边说:我说1,幼儿接说:我说4,1的凑数就是4,换2、3、4同上。)

5。 小兔子要邀请几个好朋友来家里做客,可他来不及一个一个去家里请了,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呢?

幼儿想办法。对,打电话吧!瞧这是谁的电话号码呀,请幼儿一起读读这个号码上的数字,这个号码在算盘上怎么表示呢?(提醒幼儿拨6、7、8、9、等几个数字时要用合拨),你知道这个号码中哪两个数字是凑数朋友吗?那小乌龟的号码呢?小猫的呢?小狗的呢?……

6。 我们请算盘宝宝和我们一起来动动脑子吧!

听老师口述应用题,幼儿在算盘上用珠宝宝表现并完整地说出算式。例如小刺猬背了3个大苹果,,吃掉了2个,妈妈又给了它3个,现在小刺猬一共有几个苹果?幼儿边拨珠,边说出答案。重复完整的算式

3 – 2 3 = 4 教师举例3“”6道题,幼儿练习。

7。幼儿玩游戏《 凑数朋友找找》。幼儿自选1“”4的珠卡或数卡一张夹在胸前,在《找朋友》的音乐声中游戏2遍,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篇10:5的组成大班教案

1、引导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感知5的分解组成,知道5有4种分法。

2.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组成的互换规律。

3、发展幼儿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操作材料:两只鱼缸和5条小鱼。

2、各种操作材料、纸和笔。

活动过程:

1、游戏导入:碰球,复习4的组成。

师:小朋友,我们来玩数字4的碰球游戏吧。

师:嘿,嘿,我的1(2、3)球碰几球?

2.情景导入:买鱼。

师:今天早上明明妈妈打电话告诉我,她帮明明买了5条鱼、两只鱼缸,可是明明不知道如何把小鱼分到鱼缸里,所以请我们小朋友来帮忙,谁能帮助明明呢?要记住,2只鱼缸必须分到小鱼才可以哦!

(1)幼儿操作材料,师观察。

(2)师请幼儿边展示边说出5的组成,并记录结果(师、幼儿记录)。

小结:我们小朋友很厉害哦,帮明明找出了4种分法。5可以分成1和4,5可以分成2和3,5可以分成3和2,5可以分成4和1。

3.引导幼儿探索分合式中的互换规律。

(1)师:谁能把5的组成写在一起呢?

师请幼儿尝试写出5的组成。

(2)在5的组成中你发现了什么?谁愿意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小结:在5的组成中,(只要按照这样的顺序来分,不仅能很快地找出全部分法,而且还不会重复,)里面藏着互换位置的好朋友。看见1和4就会想到4和1,看到2和3就会想到3和2。

4.幼儿再次操作,知识巩固,师指导。

(1)师:小朋友,明明请你们去他家做游戏,考考你们5的组成学会了没有!

(2)师介绍每组材料的操作及操作时的要求。

5、幼儿展示,教师检验、评价记录与结果。

6、游戏结束:兑奖。

篇11:5的组成大班教案

一些幼儿园里,大班的儿童还不能很好认识到数的组成和分解,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而数的组成和分解不仅有利于锻炼幼儿分析和综合的能力,帮助幼儿从计数活动过渡到运算活动,还有利于幼儿巩固数的概念和学习加减运算,为小学数学学习打下基础。而且数量关系是发展智力的关键。缺少对数的组成和分解的能力将不利于幼儿以后数学的学习。为了促进这个问题的解决,笔者设计并实施记录了这个方案。

活动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幼儿通过对水果的分配以及花朵的合并,学习4的合成与分解,并通过学具自主学习5的分解和合成。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幼儿通过分配水果和操作学具,初步掌握操作和探索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幼儿通过对学具自主探索5的合成与分解,加深探索的兴趣。

重点难点

(一)重点:通过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4的合成和分解的基础上,幼儿自主探索5的组成和分解。

(二)难点:幼儿通过学具自主探索5的合成和分解。

活动准备

(一)教学用具:3个人物和动物卡片,香蕉、苹果、橙子卡片各4个,花盆卡片4个,纽扣学具若干份,一段音乐

(二)教学对象:大二班全体幼儿

(三)教学地点:大二班教室

(四)教学时间:30分钟

活动过程(仅限中文教案,由于照片涉及个人隐私及肖像权等问题,请不要添加含幼儿肖像的照片!)

(一)导入部分(情景导入):(3分钟)

播放背景音乐,引出情景,吸引幼儿注意力

师:你们听!这是谁在叫?对,小鸟在唱歌。今天天气特别好,(出示教具)小花请小狐狸和长颈鹿来家里玩。小花拿出一些水果来招待他们,都有哪些水果呢?

师:(音乐骤停)对,有香蕉、苹果和橙子。小花打算把他们分给小狐狸和长颈鹿。

(二)基本部分(25分钟)

1、教师引导与幼儿自主探索相结合,学习4的分解和合成。

教师示范与幼儿探索,学习4的分解

师:你们数一数,小花拿出了多少根香蕉(4根)

师:小花想把这4根香蕉分给小狐狸和长颈鹿,那要分成几份呢?(2份)那可以怎样分呢?老师帮小花分一下(4分成1和3),并用图表示

师:又拿出了苹果,有多少个呢(4个),请小朋友上来帮小花分一下,要跟老师的分法不一样的。(幼儿上来分好后,再用图表示,再请幼儿分橙子。)

小结:无论是苹果、香蕉、橙子,都是4个,把4分成2份,有3种方法。第一种是把4分成1和3,第二种是把4分成2和2,第三种把4分成3和1。

将故事继续,学习4的合成。

师:小花请小狐狸和长颈鹿吃完水果后,又请他们去花园散步;。走着走着,小狐狸看见了2盆花,这一盆花多少多(1朵),另一盆花又是几朵,合起来共多少朵(4朵),并用图表示。

师:长颈鹿也看见了两盆花,这一盆多少朵(2朵),另一盆呢?(2朵),一共合起来多少朵花?(4朵),并用图表示。

总结:4的分解和合成。

2、通过学具,让幼儿自由探索5的分解和合成。

自主探索5的分解

感知和探索

师:学习了4的分解和合成,那5又可以怎样分成几份?(2份)请小朋友先拿出5颗纽扣,试一下。音乐停下来,小朋友就不能再动了。

交流和提升

师:大家都完成了,现在请2个小朋友来介绍一下自己的方法。

师:你把5分成了几份,一份是多少个,另一份是多少个?

小结

5可分成2份,有4种方法,第一种是把5分成1和4,第二种是把5分成4和1,第三种是把5分成2和3,第四种是把5分成3和2)

理解5的合成

师:那老师再提问一下刚刚几个小朋友。A把纽扣分成2份,一份1个,另一份4个,那一共多少个。(并用图表示)

(三)结束部分(2分钟)

小朋友可以和同一组其他小朋友分享自己的方法,也可以讨论一下还有其他方法吗?(让小朋友自主交流出另外两种分法)

活动总结

篇12:“组成细胞的分子”专题复习

(一) 组成细胞的元素

(1) 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分类是依据它们在生物体内的含量, 而不是生理作用。微量元素含量虽少, 但其生理作用却不可替代。

(2) 组成生物体的必需元素常见的有20多种, 其中最基本的元素是C。

(3) 各种生物体内含有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 但不同生物体内每种化学元素的含量差异较大。

(4) 组成病毒的化学成分一般只有核酸和蛋白质, 因此, 组成病毒的化学元素只有C、H、O、N、P等少数几种。

(5)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二)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1. 实验材料选择

做还原糖的鉴定实验时, 应该选择还原糖含量高、颜色为白色或近于白色的植物组织。还原糖含量高, 与斐林试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底物数量多, 实验现象更为明显;选择颜色较浅的材料, 目的是为了避免实验材料本身的颜色遮盖产物的颜色, 便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提示: (1) 不能选用甘蔗、马铃薯等植物材料 (虽然这些材料颜色浅) , 这是因为这些材料中含有的糖几乎都是非还原糖 (甘蔗中含有蔗糖, 马铃薯含有淀粉) , 不能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 (2) 单糖都是还原糖, 二糖中的麦芽糖和乳糖也是还原糖, 但蔗糖和所有的多糖都是非还原糖。

如果采用切片法鉴定脂肪, 实验材料最好选择较大的花生种子。新鲜的花生种子, 可不必浸泡, 干种子浸泡3~4h (如果浸泡时间短, 组织坚硬, 不容易切片, 但浸泡时间也不宜过长, 否则组织太软, 切下的薄片难以成形) 。

蛋白质的鉴定实验, 应该选用富含蛋白质的生物组织, 如大豆种子或鸡蛋清。如果是选用大豆种子, 应该浸泡1~2d后进行研磨;如果是选用鸡蛋清, 使用时必须稀释, 以防止反应时粘固在试管内壁上, 使反应不彻底且造成试管不易洗刷。

2. 鉴定条件

做还原糖的鉴定实验时, 使用的是斐林试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斐林试剂中的Cu2+, 它是一种弱氧化剂, 与还原糖在常温下难以发生化学反应, 因此, 在使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时, 需要通过水浴加热以促进反应的进行。

3. 实验材料的处理

植物组织中还原糖的鉴定实验需要对植物材料进行充分的研磨, 以使植物细胞中的还原糖释放进入组织样液中。脂肪的鉴定实验中需要对植物材料进行切片, 然后对切片进行染色, 最后通过镜检观察实验现象。此外, 对植物组织中脂肪的鉴定, 也可以采用还原糖鉴定实验中的研磨处理方法, 获得含有脂肪的组织样液, 这种方法只需要向组织样液中加入苏丹Ⅲ或苏丹Ⅳ染色剂后, 用肉眼直接观察实验现象即可。

4. 试剂的使用

(1) 斐林试剂的使用: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应分开配制, 使用前混合均匀后加入组织样液。还原糖的鉴定也可以使用班氏糖定性试剂, 该试剂的化学成分与斐林试剂相似, 使用时也需要水浴加热, 产生的实验现象也相同, 与还原糖反应后都产生砖红色的沉淀。

(2) 双缩脲试剂:双缩脲试剂的A液和B液应分开配制, 使用时先加入A液, 再加入B液, 反应在常温条件下进行。

(3) 苏丹Ⅲ或Ⅳ染色剂:对于切片, 在使用苏丹Ⅲ或Ⅳ染色后, 切片周围的染液用吸水纸吸去, 切片上的染液用50%的酒精溶液洗去, 以除去浮色。

(三) 蛋白质

1. 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氨基酸

(1) 氨基酸的结构。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 这些氨基酸可用通式表示如下:

氨基酸分子中的C原子都有4个共价键与之相连, 其中有一个C原子上 (图中的α-C原子) 连接有三个重要的基团, 分别是氨基 (—NH2) 、羧基 (—COOH) 和R基。R基是变化的, 不同的氨基酸具有不同的R基, 不同氨基酸的结构和性质的差异性主要反映在R基上;最简单的R基只有一个氢原子 (—H) , 在R基中也可能含有氨基或羧基, 故每一种氨基酸都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

提示:区分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 (蛋白质氨基酸) 和非蛋白质氨基酸: (1) 相同点:都是氨基酸, 都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 (2) 不同点:蛋白质氨基酸中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而非蛋白质氨基酸中的氨基和羧基一般并不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2) 氨基酸的种类。

(1) 按照R基的不同来划分,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

(2) 按照人体和动物细胞能否自身合成来划分, 氨基酸可以分为两大类, 即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有8种 (婴儿有9种) , 是指人和动物体内细胞不能自身合成的, 这些氨基酸必须从外界环境 (食物) 中直接摄取, 也可以由体内蛋白质分解形成;非必需氨基酸是指人和动物体内细胞能够自身合成的氨基酸。

提示: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只是针对人和动物而言的, 对其他生物来说没有意义。

2. 脱水缩合反应

(1) 反应的实质。

脱水缩合反应实质上是两个氨基酸中一个氨基酸的羧基 (—COOH) 与另一个氨基酸的氨基 (—NH2) 之间所发生的反应, 其中羧基上的“—OH”和氨基上的“—H”分别脱去, 并结合形成1分子H2O, 这一反应特点可以描述为“羧 (即羧基) 脱氢氧, 氨 (即氨基) 脱氢”。

(2) 脱水缩合反应的应用———进行与多肽或蛋白质有关的计算。

(1) 水分子数和肽键数的计算:在n个氨基酸只形成一分子多肽时, 脱去的水分子数和形成的肽键数为 (n-1) 个;如果n个氨基酸形成m个多肽, 则脱去的水分子数和形成的肽键数为 (n-m) 个。

(2) 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根据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与产物的质量相等的原理, 有如下关系:n个氨基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 (n-m) 个H2O相对分子质量之和+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因此,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n个氨基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18× (n-m) 。 (注意:m表示n个氨基酸形成的肽链数)

(3) 多肽分子中原子数的计算:由氨基酸的结构式可知, 每个氨基酸含有的C、H、O、N原子数分别至少有2个、4个、2个和1个, 于是n个氨基酸含有的C、H、O、N原子数分别至少有2n个、4n个、2n个和n个。在n个氨基酸只形成一分子多肽时, 该多肽中含有的C、H、O、N原子数分别至少有2n个、 (2n+2) 个、 (n+1) 个和n个。

3. 蛋白质的结构及其多样性

(1) 蛋白质的结构。

(2) 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

(1) 氨基酸角度: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不同。

(2) 多肽角度: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

(四) 核酸

1. 核酸的种类

核酸有DNA和RNA两种类型, RNA根据功能的不同又可以分为mRNA、tRNA和rRNA。

2. 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

(1) 在真核细胞中的分布: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细胞质中的RNA主要分布在核糖体上, 有少量的RNA分布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 , 也有少量的RNA分布在细胞核中;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 也有少量的DNA分布在细胞质中 (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含有少量DNA) 。

(2) 在原核细胞中的分布:RNA分布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 DNA分布在拟核和质粒中。

提示: (1) 无论是真核细胞还是原核细胞, 都含有DNA和RNA, 非细胞生物———病毒只含有DNA和RNA中的一种。 (2) 真核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可以使用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检测: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 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

3. 核酸的功能

(1) DNA的功能:一是通过复制把亲代细胞的遗传信息传递给子代细胞, 或者把亲代的遗传信息传递给子代;二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表达遗传信息。

(2) RNA的功能。

(1) 在基因表达的翻译过程中发挥作用, 其中mRNA作为翻译的模板, tRNA作为氨基酸的运输工具, rRNA是核糖体的重要成分, 它与蛋白质的合成也有密切的关系。

(2) 在RNA病毒中, RNA作为遗传物质, RNA也能进行自我复制, 实现遗传信息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3) 少数RNA还可以作为生物催化剂, 起酶的作用。

(五) 糖类和脂质

1. 糖类与碳水化合物的关系

糖类分子中都含有C、H、O三种元素, 其中多数糖类分子中H与O原子数量之比为2∶1, 与水分子的组成相同, 因此, 糖类又称为碳水化合物, 可以用通式Cx (HO) y表示。碳水化合物是糖类的代名词。

提示: (1) 在糖类分子中H与O原子数量的比例并不都是2∶1, 例如, 脱氧核糖的分子式为C5H10O4, 其中H与O之比并不是2∶1。可见, 糖类的分子式不一定都能用Cx (HO) y表示。 (2) 具有Cx (HO) y分子式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碳水化合物, 例如甲醛 (CH2O) 、乳酸 (C3H6O3) 等。 (3) 用碳水化合物表示糖类虽然并不是非常确切, 但由于这一名称既能反映糖类分子的元素组成 (包括了C、H、O) , 也能反映糖类分子中H与O原子数的比例 (虽然并不都是2∶1) , 使用方便, 因此, 沿用至今。

2. 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的联系

(1) 相同点:都是生物体内的多糖, 都属于生物大分子, 而且都是以葡萄糖为单体形成的以碳链为骨架的多聚体。

(2) 不同点: (1) 存在位置和功能不同:淀粉和纤维素存在于植物体内, 其中淀粉是植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是一种结构性多糖, 但不能作为植物体内的能源物质;糖原是动物体内的多糖, 是动物体内的储能物质, 主要存在于动物肝脏和肌肉细胞中。糖原在维持血糖的平衡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2) 结构不同:淀粉、纤维素和糖原虽然都是由葡萄糖连接形成的, 但在结构上三者并不相同。这是区分三种多糖的主要依据。

3. 对“脂肪是良好的能源物质”的理解

和糖类分子比较, 脂肪分子中O的含量远远少于糖类, 而H的含量更高, 这一结构特点使脂肪在氧化分解时能够释放出更多的能量, 例如, 1g脂肪氧化分解可以释放出大约39KJ能量, 而1g糖原氧化分解只能释放大约17KJ能量。可见, 同质量的脂肪与糖类比较, 脂肪分子中含有更多的能量, 从而使它成为生物体内一种非常经济和高效的储能物质 (少量的脂肪即可以贮藏大量的能量) 。

(六) 水和无机盐

1. 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功能

提示: (1) 对自由水和结合水的理解:自由水可流动、易蒸发, 是可以参与代谢的水。结合水不能蒸发, 失去了流动性和溶解性, 不参与代谢作用, 是生物体的构成物质。结合水赋予各种组织、器官一定的形态、硬度和弹性, 因此某些组织器官的含水量虽多, 却仍然呈坚韧的状态。

(2) 自由水和结合水间的关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二者的转化往往受温度影响。当温度升高时, 自由水比例增加, 结合水比例减小。当自由水比例上升时, 新陈代谢旺盛;当结合水比例上升时, 新陈代谢缓慢, 但动植物抗旱、抗寒能力增强, 以适应不良条件。

2. 细胞中的无机盐

二、典例剖析

例1. (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大附中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月考卷) 下列有关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 正确的是 ()

A.C是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 在人体活细胞中含量最多

B.脂肪分子中含H比糖类多, 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C.氨基酸脱水缩合产生水, 水中的氧来自氨基酸的羧基

D.组成RNA和DNA的元素种类不同, 碱基种类不完全相同

解析:C是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 它在人体活细胞中含量并不是最多的, 含量最多的是O。脂肪在氧化分解时会释放出更多的能量, 是储存能量的主要物质, 而主要的能源物质是糖类, 这是因为生物体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大部分是糖类氧化分解所释放的。氨基酸脱水缩合产生水, 脱水缩合是一个氨基酸的氨基脱去一个H, 另一个氨基酸的羧基脱去一个羟基 (即-OH) , 水中的氧来自氨基酸的羧基。组成RNA和DNA的元素种类相同, 都有C、H、O、N、P, 碱基种类不完全相同 (DNA有A、T、G、C, RNA有A、U、G、C) 。

答案:C

例2.下列关于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叙述, 错误的是 ()

A.一种氨基酸可能有多种与之对应的密码子

B.酪氨酸几乎不溶于水, 而精氨酸易溶于水, 这种差异是由R基的不同引起的

C.n个氨基酸共有m个氨基, 则这些氨基酸缩合成的一条多肽中的氨基数必为m-n

D.甜味肽的分子式为C13H16O5N2, 则甜味肽一定是一种二肽

解析:密码子具有简并性, 一种氨基酸可能有多种与之对应的密码子。组成蛋白质的约20种氨基酸的结构差异在于R基的不同, R基决定了氨基酸的结构, 从而也决定了氨基酸的性质和功能。n个氨基酸形成一条多肽, 有n-1个氨基参与了脱水缩合反应, 则共有m个氨基的n个氨基酸在形成一条多肽后, 该多肽中的氨基数为m-n+1。该甜味肽分子中含有2个N原子, 因此, 该甜味肽一定是一种二肽。

答案:C

例3. (湖北省黄冈中学2013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卷) 有三个核酸分子, 经分析知, 共有五种碱基、八种核苷酸、四条多核苷酸链, 它们是 ()

A.一个DNA分子, 两个RNA分子

B.三个DNA分子

C.两个DNA分子, 一个RNA分子

D.三个RNA分子

解析:含有五种碱基、八种核苷酸, 说明同时有DNA和RNA分子。DNA是双链结构, RNA是单链结构, 三个核酸分子含有四条多核苷酸链说明它们是一个DNA分子, 两个RNA分子。

答案:A

例4.糖类、脂肪都含有大量的化学能, 都是生物体内的能源物质。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各种糖类都是生物体内的能源物质

B.糖类、脂肪释放的能量可以被生命活动直接利用

C.同质量的糖类和脂肪比较, 脂肪分子含有更多的能量

D.糖类也叫碳水化合物, 各种糖类分子中氢原子与氧原子之比都为2∶1

解析:糖类并不都是能源物质, 有些糖类是结构物质, 如纤维素是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糖类、脂肪释放的能量需要转移到ATP中才能被生命活动直接利用。脂肪与糖类比较, 脂肪分子中含有更多的氢, 而氧的含量较少, 因此, 同质量的糖类和脂肪比较, 氧化分解时脂肪分子会释放出更多的能量。不是所有的糖类分子中氢原子数与氧原子数之比都为2∶1。

答案:C

例5.下列有关生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水是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料

B.水既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 又是生物体内物质运输的主要介质

C.无机盐离子对维持血浆的正常浓度和酸碱平衡等有重要作用

D.合成核糖核酸、脂肪等物质时, 都需要磷酸盐做原料

解析:在光合作用中有水分子参与反应 (水分子参与光反应) , 在有氧呼吸中也有水分子参与反应 (水分子参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的反应) 。自由水既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 (许多种物质溶解在这部分水中) , 又是生物体内物质运输的主要介质。合成核糖核酸时, 需要磷酸盐做原料;合成脂肪时, 不需要磷酸盐做原料。

答案:D

三、跟踪训练

1.关于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的有关说法, 不正确的是 ()

A.如果一种生物的核酸只由4种核苷酸组成, 则该生物一定不是细胞生物

B.碳元素是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 是由于它在活细胞中的含量最高

C.水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它能参与某些代谢过程

D.组成纤维素、淀粉和糖原的单体都是葡萄糖

2.下列是关于有关物质或结构检测的说法, 其中正确的是 ()

A.检测葡萄糖、蔗糖用斐林试剂, 在常温下反应产生橘红色沉淀

B.酶的检测用双缩脲试剂, 在水浴加热时产生紫色反应

C.健那绿是用于检测活细胞中线粒体的试剂, 使线粒体呈现蓝绿色

D.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使DNA呈现红色, 使RNA呈现绿色

3.下列有关蛋白质的叙述中, 正确的是 ()

A.细胞中氨基酸种类和数量相同的蛋白质是同一种蛋白质

B.肽链的盘曲和折叠被解开时, 其特定功能并未发生改变

C.tRNA、mRNA、rRNA都参与蛋白质的合成

D.常温条件下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呈现橘黄色

4.下图中甲、乙、丙是人体内的三种物质, 均由物质a作为单体合成, 其中甲是能够降低血糖的激素, 乙是由浆细胞分泌产生的能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丙是细胞膜上与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有关的物质。下列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三种物质的合成均是通过脱水缩合反应

B.甲、乙、丙三种物质的结构只与物质a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C.甲、乙、丙分别是胰岛素、抗体、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

D.甲、乙、丙三种物质合成的场所均为核糖体

5.在生物体内, 某些重要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X、Y代表元素, A、B、C是生物大分子。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人体中, 单体a的种类有4种

B.导致地球上生物多种多样的根本原因是C的结构具有多样性

C.人类的白化病基因起源于图中 (1) 过程中

D.图中A和C是组成染色体的主要成分

6.下列对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蛋白质的功能取决于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和肽链的折叠加工方式

B.组成RNA和ATP的元素种类相同

C.血浆渗透压只由无机盐来维持

D.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7.生物大分子包括蛋白质、核酸、多糖等。下列不能用于检测生物大分子的试剂是 ()

A.双缩脲试剂B.甲基绿

C.碘液D.斐林试剂

8.如图为核苷酸的模式图,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DNA与RNA在核苷酸上的不同点只在 (2) 方面

B.如果要构成ATP, 只要在 (1) 位置上加上两个磷酸基团即可

C. (3) 在生物体中共有8种

D.人体内的 (3) 有5种, (2) 有2种

9.右图为不同化学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示意图,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图中 (1) 为某种化合物的基本单位, 则 (1) 最可能是核苷酸

B.若 (2) 广泛分布在动物细胞内, 则其一定是糖原

C.若 (3) 为生物大分子, 则其彻底水解的产物最多为4种

D. (4) 可以表示脂肪, 苏丹Ⅲ可以将此物质染成橘黄色

10.人体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 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下面是将人体红细胞分别放在三种不同的液体环境中一段时间内细胞的变化示意图。请分析该图说明的问题 ()

A.水分容易进出细胞

B.无机盐离子容易进出细胞

C.红细胞有运输氧气的功能

D.水分和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有重要作用

参考答案

1.B 2.C 3.C 4.B 5.B 6.C 7.D8.D 9.D 10.D

上一篇:合肥青松广告led电子灯箱制作安装合同下一篇: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课程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