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的组成反思

2024-04-30

10的组成反思(通用9篇)

篇1:10的组成反思

大班数学活动《10的组成与加减》教学反思

幼儿阶段的加减运算,对于幼儿来说,有点枯燥,利用“看图列式”的方法,可以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引起他们的联想。“看图列式”是分析、综合思维的过程,能促使幼儿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理解。下面结合本次活动,谈谈我是怎样来进行“看图列式”教学的:

一、看。看图列式,首先要让孩子“看”,今天的活动中,先让孩子观察图中有些什么,发生了什么事情,收集图中的有用信息,让幼儿经过自己的分析、综合,产生了自己的“想法”。

二、说。“看”完图后,就要让小朋友来“说”图意了。教学中,我以纸张破坏,图上的苹果分成了两部分,让孩子说出图意,并能以“看图编故事”形式进行讲解。如:妈妈买来10个苹果,小红看了非常喜欢,拿了3只苹果给同伴吃,现在家里还只剩下7只苹果了。又如:晚上小明和妈妈一起去买了10个苹果,看电视的`时候小明、妈妈、爸爸一共吃了3个苹果,现在还剩下7只苹果了。对于会编“故事”的孩子,我给予了肯定和鼓励,鼓励孩子敢说,多说。通过说图意,孩子的看说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列。在幼儿看图、说图意的基础上,列式基本上也迎然而解了,用组成的方式,可以列式为:10可以分成3和7,10可以分成7和3,通过组成,孩子也能找出对应的两道算式:10-3=7,10-7=3。

四、比。大班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还不是很强,在加减法运用上还不是很透彻,因此,在后面小组活动中,我设计了多种图式,让幼儿进行比较,归纳,在什么情况下用加法计算,在什么情况下又是用减法计算呢,培养孩子的观察辨析能力和比较能力,为以后的加减运算打好基础。

篇2:10的组成反思

活动目标:

1、根据不同的画面进行讲述,并列出相应的分解式,从而感知加法算式所表达的数量关系。

2、引导小朋友积极探索数学活动。

3、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1、教具:课件、1---10的数字卡。

2、学具:儿童用书,幼儿自带10根小棒。

活动过程:

一、复习数字101、教师:伸出小手,数数自己有几个手指头?(10个)

2、教师:数字10怎么写?

3、请孩子说一说,写一写。

二、学习10的组成(标题)

1、出示10张苹果图让学生数一数(课件演示)。

2、教师:请你尝试着把10根小棒分成两组,有几种分法呢?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

3、请孩子想一想,说一说自己的分法。

4、(演示课件)教师根据交换规律和左边多1,右边少1的规律在黑板上写出10的分解式。(教师板书)

5、教师总结,请学生分组读一读10的组成。

三、情境感知--看图学习加法应用题

1、出示苹果图。

看看这幅图,根据这幅图编出一道加法应用题出来?

2、引导小朋友用三句话表达图片的意思。(图上有4个红苹果,6个绿苹果,问:图上共有几个苹果?)

3、小朋友口述图意并说出算式,老师记录。

4+6=10(个)

四、做游戏“找朋友”

1、教师提供每个孩子一张数字卡,组织孩子围成一个圆圈。

2、教师:音乐开始,当唱到“找到一个好朋友”时,请你找到和你的数字卡合起来是10的同伴做好朋友。

3、游戏开始,可以让孩子互换数字卡反复游戏。

五、请孩子结合儿童用书练习。

教学反思:

在执教的过程中缺少激情,数学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识的时候,就需要老师以自己的激情带动孩子的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这方面也要注意。

篇3:“10以内数的组成”教学建议

本部分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把数的组成分散在数的认识中, 因此, 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和已有的知识经验, 把握各部分教学的重点, 找准学生学习的难点, 选择恰当的教法和学法, 让学生在认数的过程中轻松地掌握数的组成知识, 正确理解加减法运算的意义。

一、上好起始课, 初步感知“分”与“合”

教材将5以内数的组成集中在一起教学, 先让学生经历分红花的活动, 从中认识4以内数的组成, 然后通过小组合作摆小棒, 自主探索出5的组成, 最后运用数的组成知识认识加、减法, 学习加、减法的计算。可见, “4的组成”是“10以内数的组成”教学的关键。教学任务不是单纯认识4的组成,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经历分实物的活动, 体验“分”与“合”的思想方法。只要教师把握好例题的教学, 学生就能将“4的组成方法”迁移到学习其他数的组成上。为了实现提高教学效率, “4的组成”可以分三步来进行。

第一步, 分实物, 感知“分”。一年级学生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 他们需要借助形象直观的实物图像或操作活动展开数学思维。因此, 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 通过分一分的操作活动, 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 充分感知分与合的过程, 准确理解数的组成的本质意义。根据教学内容, 教师可以用纸片做红花 (也可以用其他学具代替) , 分发给学生 (每人4朵) , 要求学生把4朵红花分成两堆, 然后交流各自的分法。这样, 每个学生至少有一种分法, 通过交流, 就能获得不同的分法。

第二步, 把分实物抽象成数的分解过程, 体验“分”。通过分实物, 学生初步感受到“分”的思想, 但这只是直观的认识。要让学生真正理解“分”的内涵, 就要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也就是要把“分4朵红花”抽象成把“4分解成几和几”, 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认识4, 理解4的分解过程。

第三步, 在分的基础上“合”, 体验“分”与“合”的关系。在学生理解4的分解后, 教师应引导他们认识“合”。因为“分”与“合”是数组成的两个方面, 有“分”必有“合”。4可以分成3和1, 2和2, 所以就能得到3和1合成4, 2和2合成4, 这样, 学生不仅体验了“分”与“合”的联系, 还能用“分”与“合”的思想进一步理解4的组成, 丰富数概念的内涵。

学生经历了4的分与合, 初步感知了分解数的方法, 接着引导他们自主探索2、3的组成, 因为这两个数比较小, 学生有能力发现他们的组成。

教学“5的组成”, 可以采用学生自主探究与教师引导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先让学生借助4的分解方法用实物分解5, 然后通过小组交流完善分的方法。但在学生操作前, 教师要同时提出“分”与“合”的问题, 引导学生根据“分”立即说出“合”, 紧密联系在一起, 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分”与“合”是相互促进的, 只要记住“分”, 就能说出“合”。如, 学生摆出1/54要求他们同时说出“5可以分成1和4”“1和4组成5”。

为了让学生熟练地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知识,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游戏活动, 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分与合的问题。如, “4可以分成3和几”, “5可以分成几和2”, “2和3组成几”, “3和几组成4”等。通过这一活动, 让学生进一步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规律, 为学习加减法做好铺垫。

二、用好已有经验, 有效生成“新数”

6~10的组成是在学生已经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及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把这部分内容分为三段来教学:6和7的组成、8和9的组成、10的组成, 同样也是把数的组成分散在数的认识中。但从7的组成开始, 教材就不再罗列全部的组成方法, 而是引导学生想:“看到每一组, 还能想到什么?”让学生从一种分法获得两种组成。可见, 从7的组成开始, 教材提高了分解数的要求, 不仅重视动手操作, 还充分利用联想和推理探索数的组成。在计算的编排中, 教材从“一图一式”逐步过渡到“一图两式”和“一图四式”, 充分体现了数的组成与计算的密切联系。因此, 教学6~10的组成, 可以把计算渗透在数的组成中, 让学生应用数的组成规律构建加、减法的算式, 进一步理解加、减法运算的意义。

1. 教学6和7的组成, 分两步进行。

(1) 探索6和7的组成。学生通过学习5以内数的组成和加减法计算, 已经初步建立了“分”与“合”的思想, 同时也具备一定的分解数的经验。因此, 教学6、7的组成, 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 通过恰当的启发和引导, 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发现它们的组合规律。

教学6的组成, 仍然让学生动手操作分实物或采用教材提供的涂色活动分解6。活动前, 教师可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分才能不重复、不遗漏。促使学生在分解活动中发现“在总数不变的条件下分得的%一个数越小, 另一个数就越大”这一规律, 进而将6有序地分成:

这样, 不但能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 还能使分解数的操作活动从无序向有序发展。通过6的分解, 学生更加丰富了数组成的经验。所以, 教学7的组成, 只要学生在有序分的基础上充分联想, 即可从一种分法推出两种组成。如:%%%%

(2) 把数的组成转化为两个加法算式或两个减法算式。教材在6、7的计算中呈现了“一图两式”的计算 (两个加法或两个减法算式) , 这一计算规律反映了分与合的思维活动。当学生探索出6、7组成后, 可以让他们猜一猜怎样把数的组成转化成计算。如, 教师提出问题:2和4组成几, 4和2组成几, 要求学生在说出组成的同时写出两个加法算式:2+4=6, 4+2=6。同样也可以提出两个减法问题:6可以分成2和几, 6可以分成4和几, 从而得出两个减法算式:6-2=4, 6-4=2。这样将数的组成与计算连在一起, 让学生进一步的体验数的组成规律就是加、减法的原型, 进而为“一图两式”的计算做准备。

2. 教学8和9的组成, 也可以分两步进行。

(1) 探索8和9的组成。学生通过学习6、7的组成, 提高了分解数的能力, 并在7的组成中初步体验了从一种分法得出两种组成的推理过程。因此, 教材在编排8、9的组成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先让学生动手分实物, 得出几组不同的分解式, 然后要求学生看到 (某) 一组, 马上联想出相关的另一组。很显然, 教材仍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从一种分法得到两种组成”的推理上。教学时, 要把分实物与联想、推理结合在一起, 尽可能地让学生亲历联想和推理的过程, 并使学生在一边操作一边联想和推理的过程中感知8、9的组成。

(2) 把数的组成转化为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从8、9的计算开始, 教材呈现了“一图四式”的计算, 而学生在6、7的加、减法中, 已经历了“一图两式”的计算。所以, 在8、9的组成中可以要求学生从一种分法得出四个算式。如, 通过分实物, 让学生看着组成%1/%8%%7%先用分与合说出8的组成:1和7组成8, 7和1组成8;8可分为1和7, 也可以分成7和1。然后引导学生根据组成写出四个算式:1+7=8, 7+1=8, 8-1=7, 8-7=1。这样把计算融于数的组成中, 不但能帮助学生沟通加、减法的内在联系, 还能促进学生理解“一图四式”的计算。

3. 教学10的组成。

学生经历了9以内数的分与合, 不但掌握了有序分解数的方法, 还能从一种分法得出两种组成, 并能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所以, 教学10的组成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 把重点转移到如何熟练地掌握10的组成上。教学可以分三步来进行。

(1) 让学生独立探索10的组成。根据学生的差异, 有的学生可能要借助分实物来解决, 有的学生可能会将操作与联想结合起来, 还有的学生会凭借已有经验直接联想和推理。不管学生采用什么方法, 教师都要给予鼓励, 并要求学生把10的组成有序地写出来, 以便记忆。

(2) 学生两人一组互相说10的组成, 然后把组成转换成算式。如, 9和1组成10, 9加1等10;1和9组成10, 1加9等于10;10可以分成9和1, 10-9=1;10可以分成1和9, 10-1=9。把数的组成和计算结合起来, 促进学生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规律。

篇4:10的组成反思

关键词 数的组成 分解 数学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目前在组织组成教学中也存在教学误区:

(1)教师认为组成中的很多关系概念对幼儿来说太难,他们试图缩小知识内容的范围,减缓“知识”的难度系数,但却造成了数学概念模糊不清或不准确。

(2)先观察教师演示材料进行分合操作,得出数的组成规律,后请每位幼儿依样画葫芦操作的现象依然存在。

(3)教师过分强调幼儿的主体作用,盲目地让幼儿自己去探索、去实践,而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感到手足无措,不知该如何组织操作后的交流归纳、更不知道怎样帮助幼儿提升概念。在很多时候,采用一种“放羊”的形式。

针对组成教学中需处理和解决的几个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明确每个环节的重点、每个环节需要幼儿积累的相应经验,还要清楚地认识到每个环节应运用何种教学方法引导幼儿分析比较、综合概括,帮助幼儿理解组成关系。下面就教学活动10以内数的组成分解中谈几点我的思考:

1操作在先,自主体验

我们知道学习组成最好的办法是让幼儿操作,通过自身的体验去发现数的分合规律,进而掌握数的组成。而幼儿参加学习活动的主动性完全来自于好奇心发展起来的求趣心,是幼儿产生兴趣、参与学习、获得快乐的划桨,因此幼儿数学教育必须创设游戏情境,充分利用幼儿的求趣心,寓教于乐。设计有游戏情节的操作活动,可以将“就事论事”地摆弄材料,变为有趣味的手脑并用的活动,可使幼儿多次反复操作而不感到枯燥乏味,有利于幼儿保持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例如,在活动中我们设计了保龄球馆这一游戏情景,能立刻吸引孩子孩子的兴趣,并愉快、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在击打球的过程中,让幼儿把投中与未投中的结果记录下来,发现其中总数与分成的两个部分数之间的关系。同时,每个孩子在轮流记录的过程中,感受到将数字分成两个部分时,可以有不同的结果。在这里,我们让幼儿操作体验在前,教师的引导归纳在后,这样更有助于幼儿对组成要领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教师在组织活动中,注重引导幼儿自主地探索,而不是将知识灌输给幼儿。从游戏前,教师抛出问题:看看这张记分表,它告诉我们什么?通过探索、交流、讨论后达成共识,形成记录的方法;之后幼儿自由选择伙伴进行组合,并通过三人协商进行分工合作,一人击球、一人记录、一人拣球,在这样的自主合作探究中可以使幼儿得到同伴的启发,而这一切又会激发幼儿的灵感、表达的潜力,通过交流梳理信息,明晰事物之间的关系及探究历程。在记录分数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错误或争议,幼儿通过相互的激烈争议中能够达成共识,使他们对经验和概念的建构更加深入。

2归纳规律,提升概念

“数的组成”教学中的互补、互换规律是一个重点也是难点。在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方式来发现这两个规律。

游戏中孩子除了与材料之间的互动,活动后教师与孩子的互动无疑是十分关键的,教师在关键时刻的“提问”更是起到一种“支架”的作用。如幼儿在交流整理归纳的过程中,教师的问题呈阶梯式抛出:初步性问题:“你发现了什么?你有更简便的方法记录吗?” 通过这样的交流帮助幼儿梳理记录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情况,并一一罗列;关键性问题:“找出两组相似的记录,用自己的方示表现出来。” 这实际上就是教师匠心独具的适时“支架”,引导孩子能够在观察的基础上,分析比较多组分合记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交流讨论、自己操作,来体验互换关系。为寻找结果中的孩子的学习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支持。挑战性问题:“怎样的记录最容易让人记住,又不会漏掉和重复呢”,引导幼儿思考如何排列更有序等。这些问题无疑为孩子提供了一个深入探究与讨论、互动与思考的有效平台,提升了活动的内涵。让幼儿在开放的环境中自主的探索、发现,学着自己来归纳数的组成中几个重要的关系。这样,不但符合了幼儿的学习特点,同时也提高了幼儿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3重在运用,迁移经验

数学来源于生活实践,也应用于生活实践,儿童的思维是感性的、具体的,只有应用于生活的数学教育活动,才能使他们真正体会到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对于数的学习,我们更加重视经验的迁移,运用在生活中,例如:为了让幼儿明白为什么要学习10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我们将它们的用处告诉幼儿,并利用四个课时开展于学习10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相关的系列教学活动——看分合式列四道加减算式题、看分合式口编应用题并能口算。通过这样的活动,幼儿在学习10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中能较快地将知识灵活地运用在10以内数的加减算,能较快地、熟练地心算出10以内数的加减算。

篇5:10的组成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探索、体验、感受10以内数组成中所蕴涵的数学关系,如总数与部分数的包含关系、等量关系、互换关系、互补关系以及分合的有序性,是幼儿园大班开展数组成教学活动的关键所在。

2、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3、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4、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活动过程:

大班数组成教学要强调相关经验的获得和积累,同时重视对各种数学关系的理解,重视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从中探索发现规律,切忌把学习数的组成变成一种死记硬背的过程。教师在设计大班10以内数组成教学活动时,可参考如下步骤:

1.第一阶段:分与合的经验积累建议选择数量“5”作为幼儿开始学习数的组成的内容,因为5大小适中,而且它可以避免幼儿常规的“平分”思维。教师可以向幼儿提供大量有关5的分合的操作材料让幼儿进行各种探索活动,如“分水果”、“剪贴格纸”、“撒花片”、“分玩具”、“翻片片”、“组成连线”等,使幼儿通过这些活动理解分合的意义及基本的操作规则,如什么是分、什么是分两份,以及记录的内容要与分的结果一样等。

当幼儿积累了相当多的“5的分合”操作经验时,就可引导他们迁移运用5的分合的经验,让幼儿自己去探索完成2~4的分合学习。由于2~4的分合组数均不如5,且幼儿对于分合活动规则已熟悉,因此让他们独立完成学习并不困难。

2.第二阶段:探索发现数的分解规律在幼儿学习5以内数的分合经验基础上,开始学习6的分合时,教师应引导幼儿探索数的分解规律。首先要引导幼儿探索将一个数分成两份时,如何能穷尽所有的分法,例如5分成两份有4种分法,6分成两份有5种分法……在操作和观察的基础上,再通过分析、比较不同的分合记录单,发现哪一种方法分得既快又不会遗漏,从而引导幼儿体验分合的有序性。

3.第三阶段:掌握数的分合结构当幼儿已能熟练进行8以内数的分合后,教师要打破幼儿的认知平衡,引导幼儿在观察的基础上,分析、比较各组分合的异同点,感知和体验两个部分数的互补和互换关系。

针对数的组成学习中需处理和解决好的几个问题,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不但要明确每个阶段的重点和幼儿需要积累的相应经验,还要清楚地认识到每个阶段应运用何种教学方法引导幼儿进行分析、比较、综合、概括,每个阶段应提供何种适宜的教学具帮助幼儿理解其中的数学关系:

(l)当幼儿不理解什么是分两份时,教师可采用情景演示法,运用一些实物和幼儿一起进行分合活动,帮助幼儿理解什么叫分,什么叫分两份,充分体验分和合的过程,体验数的可分性。

由于幼儿已有平均分的经验,为了避免干扰,教师应有意识地选择一些不易进行平分的物品,如图书、长毛绒玩具等进行操作。以游戏“分书”、“分皮琼”的形式为例,在引导幼儿观察教师手中的物品及数量的同时,让幼儿思考将5个皮球分成两份的分法,再分别邀请两名幼儿根据各自的办法演示分合过程,并鼓励幼儿用简明的语言表达分球的分合过程。

(2)当幼儿在一次操作活动中不能做到取一定数量(总数)的物体分两份时,教师可在分物板上为每个幼儿提供两个人物或动物形象,使“分两份”的要求具体形象;然后,边请幼儿按要求操作尝试,边在绒板上进行演示,强调先要取总数,然后再分,帮助幼儿明确规则,体验总数与两个部分数的关系。

(3)在幼儿多次活动后,当教师发现一部分幼儿对分合活动规则仍不很清楚时,教师应在幼儿完成小组活动后,展示几份存在不同问题的分合记录,引导幼儿观察,通过逐条对照规则检验,让幼儿自己发现问题,提出改正意见,使分合的规则在此过程中得以明确、强化。

(4)当幼儿在某个数的分合活动中不能穷尽所有结果时,教师应为幼儿提供多样化的操作活动,如分玩具、分花片、分水果、分豆子等,让幼儿进行充分的探索,积累丰富的相关经验。在幼儿进行多次操作活动后,展示3~4名幼儿的作业,通过强调分合规则,引导幼儿共同观察、讨论,找出遗漏和重复,并分析不同的答案。

(5)当大部分幼儿已能穷尽数的所有分法时,教师应在评价活动中,展示部分幼儿的作业,提出问题,引导幼儿向同伴学习,尝试将无序的分合记录调整成有序的分合记录。

(6)当幼儿对某些活动不感兴趣时,教师应在观察的基础上分析原因,适时为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提供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操作材料。如将“分玩具”、“分水果”等游戏内容和操作材料更换成“剪方格”、“翻片片”或“按特征分类并记录”,促进其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中,不断丰富相关的数学经验。

(7)当多数幼儿在多次分合活动中,既能穷尽所有分法,又能反映不同的分合顺序时,教师应在评价活动时,展示部分幼儿的作业,以“谁的分合最容易记住”为话题,引导幼儿观察讨论,体验分合的有序性,观察两个部分数的互补关系。

(8)当多数幼儿在分合活动中能注意到进行有序的分合时,教师应启发和鼓励幼儿用符号记录,并表达自己所寻找发现的相像的分合式,同时肯定幼儿的创造,让幼儿进一步体验互换关系。

教学反思:

“10以内数的认识”这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8、9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课本先显示一幅主题图供学生数数并抽象出数10,再认识10、10以内数的顺序,比较相邻两个数的大小,最后学习10的组成和写数。这部分内容在编排上与8、9的认识主要有两点不相同:一是没有安排10的序数意义,因为学生对自然数的序数意义已比较熟悉了;二是将10的组成提前到写数前面,这样既有利于在教学中利用1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去更好地突出10的组成,同时也有助于学生集中练习10的书写。由于我们采用的计数法是十进制计数法,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因此10的组成十分重要,它是今后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和进一步认识100以内、万以内以及多位数的基础。教材先让学生摆小棒,并根据摆的过程填10的五种组成,然后又让他们推想出10的另外四种组成,这样逐步加深学生对10的组成的理解。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教材的实际特点,我在设计“10以内数的认识”这一课时,力求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从旧知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

3、巧妙设计游戏,引导学生探究新知。

一节课下来,基本达成了教学目标,但还有一些值得进一步改进和研究的问题:

“10以内数的认识”这部分内容在编排上与8、9的认识其中有一点是不相同的:没有安排10的序数意义的教学,因为学生对自然数的序数意义已比较 熟悉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10的序数意义还要不要拿来当作新授部分来讲还是点到为止呢?新课程下的教材如何来正确把握,如何让教学在第一线的老师来挖掘这个有效素材呢?这是我从事新课程教学几年来的一个困惑。

2、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理解10以内数的顺序时,能让学生顺着数和倒着数。再让学生亲自动手摆10个小棒。并将它们捆成一捆,让学生了解“10个一,可以组成1个十。”在处理这个难点时,我觉得我做得还不够,忽视了10还是个计数单位的教学。

篇6:10的组成教学设计

李天保

教学设计说明:

前段我们学习了数字2——9的分解,知道了数字如何分解与组成,但是对其内在的认识并不十分的清楚,也存在个别学生不会对数字进行分解与组成、不会动手操作的现象。新《纲要》要求学生“从生活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还要关注学生探索、操作、交流问题解决和合作的能力。我尝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然后记录结果。在教师的引导下寻找分解和组成的规律,让学生在玩中学,以达到活动目标与学生兴趣最优化的结合。

活动目标:

1、根据不同的画面进行讲述,并列出相应的算式,从而感知加法算式所表达的数量关系。

2、在感知数的分解与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的分解的递减、组成的递增规律和互相交换的规律。培养学生分析、观察、操作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

教具:苹果图、花朵图、1---10的数字卡。活动过程:

一、复习9的组成

出示9的组成卡片,让小朋友读一读。

二、教学10的组成

1、出示10个小卡片让学生数一数。

2、引导学生把10个小卡片分成两个部分。

3、分组读一读10的组成。

4、让同学们找10的朋友。

三、情境感知--看图学习加法应用题

1、出示苹果图。

看看这幅图,根据这幅图编出两道加法应用题出来? 4+6=10(个)

6+4=10(个)

2、出示花朵图。

看看这幅图,根据这幅图编出两道加法应用题出来? 3+7=10(个)

7+3=10(个)

四、引导学生总结凑十法口诀并读一读。

五、活动反思:

篇7:10的认识和组成 教学设计

博爱县卫东小学 杨文青

【教学内容】:教材P59、P60练习十三第1、2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认识10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感。

2.学会10的数数、认读、写数、大小比较和l0的组成,对10的数概念获得全面认识和掌握。

3.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及初阶的数学交流意识。4.引导学生感受数10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学会10的数数、认读、写数、大小比较和10的组成。【教学难点】:对10的数概念获得全面认识和掌握。【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猜一猜。

①有一个数,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还表示起点,它是谁? ②能与0做邻居的又是谁? ③在我们所学过的数字中谁最大? 2.师:9知道它最大可骄傲了,它对1—8各数字说:“你们谁都没我大,特别是你——0,表示一个物体都没有,你真是太小了,不能和我比。”0听了可伤心啦。l走到0的身边,和0想出了一个很好的办法对付9。这时,9没话可说了。大家猜一猜,1和0想了一个什么办法? 1和0联合起来,站在一起组成了“10”,10比9大。3.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10”。(板书课题:10的认识)

二、探究学习

1.学习10的含义及10以内数的顺序。

①我们的身边或我们生活中与10有关的奇妙的事很多,你能用动作或一句话表示出来吗? ②出示教材59页主题图。数一数,图上哪些物体的数量可以用“10”来表示?

师:同学们举了很多例子,像这样:总人数,鸽子只数等等,都可以用10来表示。

③做排队游戏。

请小朋友们数数有几个人?(8人)(老师站进去)现在有几个人?(9人)如果想让第一排有10个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数一数现在有几个人?谁是第10个人?你是从哪边数的? 还有谁也可以是第10个人?怎样数? ④出示计数器。老师拨珠子,学生数数。问:9再添上1是几?

⑤10的位置与大小。

出示尺子。

学生观察。(从小到大排列)

让学生从0数到10,10在9后面,说明10比9大。⑥出示教材59页点子图。

学生数数蓝色点子的个数,并完成比大小的填空。9○10 10○9 2.10的写法。

1个10在田格上书写时,左边写1,右边写0。

在第60页的田字格练习写10。

3.10的组成。(教材60页上方)

①把10根小棒分成两堆,可以怎样分?(学生动手分,然后将分得结果填在书上。)

②想一想,有几种分法?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③汇报不同的分法。

板书:10的组成。

④师:上面每两个数合起来都是10。如果能快速记住10的组成,对你们以后解决许多数学问题很有好处。

⑤10的组成儿歌。

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四**六一起走,五五凑成一双手。

三、巩固练习

1.师生互动游戏:10的组成对口令。2.生生互动游戏:10的组成对口令。3.课本60页做一做的。

四、课堂练习

教材62页练习十三的第1、2题。【板书设计】:

篇8:10的组成反思

1 成藏要素特征

1.1 烃源岩

长7段烃源岩是研究区主要的油源岩[7]。研究表明长7烃源岩不仅有机质丰度最高, 而且有机质热演化程度最高, 生烃潜力最大。实验测试分析表明, 长7段烃源岩有机碳含量2.45%~5.810%, 氯仿“A”含量0.254%~0.506%, 总烃 (HC) 含量407.1×10-6~5751.45×10-6, 最大生烃强度300×108t/km2, 总生烃强度407×108t/km2, 据测定Ro在0.73%~1.06%之间, 达成熟阶段[8,9]。

1.2 储层条件

研究区内侏罗系延10油层组主要沉积了一套粗粒的辫状河道相储层, 形成的储层主要类型包括辫状河道、河床滞留、边滩等微相砂体[10], 其中边滩、心滩亚相沿河道近岸分布, 是一套以中粗和中细砂岩为主的粗粒沉积物, 粒度适中, 储层非均质性弱, 孔渗值较高, 这也使得该类亚相成为油气富集的最有利地带。

1.3 运移通道和动力

不整合面是沟通三叠系延长组油源与侏罗系圈闭的桥梁, 三叠系延长组-侏罗系之间的深切河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1], 侏罗系富县组、延10油层组在古地貌基础上填平补齐, 造成侏罗系下统砂岩与三叠系延长组直接接触。三叠系延长组油源初次运移首先进入延长组储层, 然后在其与侏罗系渗透性储层中进行二次运移[12], 并沿河谷斜坡进入侏罗系下统储层, 最终在适当的圈闭中成藏。

前人的研究指出长7油层组生烃作用产生的超压是石油运移的最主要动力[7], 该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 累积生成的石油强度大, 而且干酪根在岩石中所占的比例高, 形成了干酪根网络, 由于其具有亲油性, 所以石油通过干酪根网络运移所需阻力大大降低, 油气沿着叠置砂体及切割的古河道与不整合面可以有效的运移到延10油层组中。

1.4 运聚成藏模式

吴起地区侏罗系下生上储式油藏具有油源近、储层发育、生储盖配置较为理想的特征, 发育多套储盖组合[6,13]。延长组油气经过其与富县组不整合面进入到侏罗系地层内, 后沿富县组与延安组不整合面继续向上运移, 或沿切割叠置的砂体向上运移, 或遇到良好的圈闭成藏。延安组提供了优质的分流河道储层砂体, 在其周围泥岩的遮挡与构造的共同作用下[14], 形成良好圈闭并捕获油气。

2 成藏控制因素分析

2.1 古地貌对成藏的控制作用

古地貌对油藏的控制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延长组油源与侏罗系储集体之间的通道作用[11]。侏罗系底部延10油层组是河流相的侵蚀、叠加为主的充填式沉积形成的以砂砾岩为主的地层, 其沉积厚度由河谷中心向两侧阶地斜坡减薄尖灭。沉积过程中对三叠系延长组地层的侵蚀切割也是由河谷向两侧由深变浅, 其切割面与不整合面对应, 沟通的油源沿此面运移至延安组, 在适当的圈闭内成藏。同时, 受侏罗系沉积前古地貌控制的差异压实低幅隆起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区带, 高部位是油气运移的有利指向区。

2.2 有利于成藏的储集条件

侏罗系延10沉积期是以侵蚀充填为主的辫状河道沉积[10]。砂体整体连通性好, 孔渗条件好。孔渗分布直方图表明, 孔隙度主要分布在12%-20%之间, 而渗透率主要在1—10 md之间, 小于1 md的渗透率较少, 大于10 md的样品不足30% (图1) , 孔渗相关性好, 呈正相关 (图2) 。

2.3 构造对成藏的控制作用

侏罗系由于构造和差异压实形成的鼻隆构造是侏罗系油藏的主控因素之一[5]。前侏罗系古地貌是形成差异压实的基础, 在经过燕山运动以后, 研究区形成了现今的这种西倾单斜背景下发育鼻状隆起的构造格局[14]。

三叠纪末期, 鄂尔多斯盆地由于受到印支运动的影响而整体抬升, 三叠系延长组顶部遭受风化剥蚀, 加之侏罗纪早期河道对其进一步切蚀, 因此古河道便成为延长组过剩压力释放的通道, 同样也是油气运移的通道, 而且古河道的下切程度越深, 输导油气能力越强。延长组油气通过富县期及延安期的深切河谷既可发生垂向运移, 也可沿河道砂体侧向运移, 在圈闭条件好的地方聚集成藏。

2.4 泥质盖层是成藏的必要条件

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系沉积时地层倾角不到1°, 因此油气圈闭亦受制于岩性因素, 这种圈闭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垂向及侧向上倾方向的岩性条件[6,13]。侏罗系延10期属辫状河沉积, 沉积剖面呈下粗上细的二元结构, 由两个沉积旋回组成, 其间被厚度大约为1m的泥质沉积分开。此外, 延10油层组顶部还广泛发育着一层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组成的细粒沉积, 厚度在1m左右, 全区分布稳定, 这两套泥质沉积成为延10油层组油藏广泛发育的盖层[13]。

3 结论

(1) 延长组长7油页岩是延10油层组有效的源岩供给来源, 辫状河道、心滩等微相砂体是油气良好的储集场所, 储层物性较好, 前侏罗纪深切河谷是油气运移成藏的主要通道, 生烃作用产生的超压使得油气沿着通道运移, 并最终在西倾单斜背景下的鼻状隆起聚集成藏。

篇9:10的组成反思

关键词:有机物组成和结构;教学实录;知识价值

文章编号:1005–6629(2014)3–0044–05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1 教学分析

1.1 对教学内容的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苏教版选修5专题1第一单元“科学家怎样研究有机物”。“有机物组成和结构的研究”的教学内容蕴含着丰富的知识价值,主要体现在:

第一,组成和结构问题是化学的基本问题,是进一步研究反应问题的重要基础。毫无疑问,本节课的学习将会涉及有关的研究方法及其应用,可以增进学生对化学科学方法及其相互联系的了解。分子生物学、天然有机化学、医学以及材料学等领域都要涉及有机物的组成和结构研究。本节课的学习无疑可以作为这些领域的学习、研究基础,并且跟《实验化学》模块中现代实验方法的学习有着更为直接的联系。

第二,促进学生发展的认知价值。本课的内容体现了有机物研究的一般程序和方法,教学中要让学生体会到研究有机物组成和结构的基本流程和思想方法,并能将这些思想方法运用于以后的有机化学的学习中,对学生认识、了解和体会在化学问题解决中灵活应用多种学科知识和方法的重要性有着典型的意义,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有关意识,从而使学生在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上得到提升和发展。

1.2 学情分析

高二的学生已经通过化学必修2的学习对一些常见而典型的有机物的性质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化学必修1专题1的学习培养了学生基本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为实验设计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同时学生也初步具备了运用现代网络资源获取信息的能力。

但同时笔者了解到:学生常常觉得有机化学比无机化学更难学,原因在于方程式更复杂,背起来更难。在学生的头脑中,化学就是要背要记很多知识,我们把这种情况称为“学习化学还没入门”。化学学习的门到底是什么?应该是化学学科的思想和方法。如果课堂教学没有对学生思想和方法的引领,没有对教学内容内在价值的深刻理解,那么教学就只是“知识的堆砌”,学生接受的是没有形成系统的散乱的知识,而没有在头脑中形成知识的整体框架和核心观念;学生接受的是解题技巧的训练,而没有对化学学科思想和方法有初步的认识。这样的学生永远入不了化学的门。

鉴于以上对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的分析,笔者认为本节课的教学应从挖掘知识的内在价值入手,让学生体会其中的实用价值、学科价值和学习价值,从而实现从具体性知识传授到核心观念建构,从知识解析为本到促进学生认知发展为本。

2 教学目标

2.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有机化合物结构测定的一般步骤和程序,能进行确定有机物分子式的简单计算。

(2)初步学会识别质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

2.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有机化合物分子式的确定知道定性和定量分析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2)通过有机化合物结构式的确定了解光谱分析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现代物理学及计算机技术对有机化学发展的推动作用,体验严谨、求实的有机化合物研究过程。

3 教学实录

环节一 设置情境,悬疑激趣

[师]在人类衣食住行所需的物品中,有许多是有机物,有机物是我们生活不可或缺的物质。

[师](出示一种有机物样品R),它是生命代谢产物之一,通过测定它在血液中的含量可以测运动强度。

[投影]新闻:花游姑娘上岸就“扎针”(北青网法制晚报)

[投影]图片展示R在食品行业、医药行业、化妆品业、农畜业方面的广泛应用。

[师]如果想知道R是什么物质,你的思路是怎样的?

[生]必须先知道它的组成和结构。

[板书]有机化合物组成和结构的研究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未知物R在实际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并将测定未知物R的结构作为一条情境线索贯穿本节课教学始终,并通过任务驱动学生的认知发展。

环节二 方案探讨,体会方法

[师]课前布置了自主学习的任务,请同学们设计实验方案测定物质R的元素组成和含量。下面请同学汇报设计方案。

[生]

先燃烧得到CO2和水,然后通过一定的物质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从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求得碳和氢的质量,再求得氧的质量。

[师]请同学评价刚才的实验方案。

[生1]方案基本可行,但是我担心燃烧是否充分。

[师]他想到了实验的一个关键点,如果燃烧不充分生成了CO,那么通过该装置测得的元素含量就不准确,显然实验中还有很多细节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考虑。

[生2]我觉得根据已知事实不能确定R中不含有C、H、O以外的其他元素!

[生3]我觉得这个装置能测定有机物的组成,但是无法测定有机物的结构。

[师]还有同学设计了这样的实验装置(如图2):

请同学评价这两套实验方案。

[生1]这个装置把O2换成了CuO,我觉得可以接触充分,保证有机物完全燃烧。

[生2]差不多,大同小异。

[师]“同”在哪里?“异”在哪里?

[生]原理大致相同,但是细节上有差别。

[师]请大家对比以下三种物质的碳含量:C4H10:82.8%;C5H12:83.3%;C6H14:83.7%。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生]这个测定实验的精确度要求较高,元素含量的细微差别将导致分子式测定的差异。

[师]如果有机物中还含有C、H、O以外的其他元素,用什么方法能完成对其他元素的测定呢?

[生]钠熔法、铜丝燃烧法。

[师]燃烧法和钠熔法均采取了怎样的思路完成对有机物组成的确定呢?

[生]转化为易测定的无机物,例如二氧化碳、水。

[师]是的,当遇到难以测定的物质时,应想办法转化为易测定的物质。转化法是研究的一种重要思路。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和评价测定有机物组成元素和含量的实验方案,让学生体会有机物研究中的重要方法——转化法和实验法,同时培养学生评价反思的能力和严谨的态度。

环节三 回顾历史,体验成功艰辛

[师]通过讨论我们基本确定了实验方案。虽然方案设计出来了,但还只是纸上谈兵,真正要将方案付诸实施,还会面临很多问题。其实大家的想法和两百年前的科学家不谋而合,科学家们将方案付诸于实践。下面我们来看几位科学家的研究工作:

[投影]

设计意图:通过确定有机物R的分子式的计算,让学生总结和体会确定有机物分子式的一般思路。

环节五 类比思维,确定结构

[师]请每个同学尝试写出分子式为C3H6O3的有机物可能的结构。

[生]书写的结构中原子之间有多种连接顺序和结合方式。

[师]大家写出了这么多种结构,你能从中确定R的结构吗?你有没有解决问题的办法呢?

[师]李比希和维勒在19世纪时就已发现同一种分子式出现不同的结构的现象,当时两人各自得到的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物质——氰酸和雷酸,但经测定这两种分子组成完全相同,随后由贝采尼乌斯提出了“同分异性”,后改为“同分异构”。

同分异构现象的存在给确定有机物结构带来了困难。怎样才能快速确定有机物的结构,这是在当时实验手段还不完善的情况下科学家面临的又一难题。李比希和维勒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他们共同提出了基团理论,最早开展了对有机分子结构理论的探索。

[投影]

[师] 1832年李比希和维勒从苦杏仁中得到液态杏仁油(化学名叫苯甲醛C7H6O),由其制备出一系列衍生物,如苯甲酸(C7H6O2)、苯酰氯(C7H5ClO)等。他们分析了这些衍生物,发现其中都存在着起基本主体作用的基团C7H5O。这种基团若加上H、OH、Cl和NH2就能生成上述各种有机物质。这种现象犹如一个氢原子加上H、OH、Cl和NH2就能生成H2、H2O、HCl和NH3分子一样。也就是说,在无机化合物里一个原子所起的作用,在有机化合物方面所不同的是一个基团(或原子团)在起着作用。

由此可见,有机物虽然复杂繁多,然而通过跟简单的无机物的对比之后,就会发现研究工作变得简单明确得多。

[师]从李比希的这项贡献中你能受到哪些启发?

[生1]李比希采用了有机物和无机物对比的方法。

[生2]可以从基团的角度研究有机物。

[师]是的。李比希提出了基团的概念,由基团衍生出另一个概念叫官能团。从基团和官能团的角度研究有机物的结构可以事半功倍。如何将有机物的结构和有机物的特性挂钩呢?

[生]可以从性质推测有机物中含有的基团或官能团,再将基团拼起来。

[投影]

设计意图:首先通过学生书写R的结构体会结构的多样性,再对比李比希的基团理论得出确定有机物结构的思路。

[师]从你所掌握的信息中,你猜测有机物R中有哪些官能团呢?

[生1] R是酸味剂、调节pH,所以有酸性,具有羧基。

[生2]能发生聚合反应,所以有羟基。

[实验1] R中加石蕊指示剂

[实验现象]溶液变红。

[实验2] R中加金属钠

[实验现象]反应剧烈,产生气体,并发生燃烧。

[师]通过实验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生1] R中有羧基和羟基。

[师]经红外光谱分析可以确定R中有羟基和羧基,经核磁共振谱图分析可以确定R中有四种化学环境不同的氢原子,其个数比为3:1:1:1,结合这两个结构信息,我们最后确定的R是怎样的结构?

[师]原来R就是生命活动的代谢产物之一的乳酸,它同时在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师]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认为研究有机物的组成和结构常用哪些方法?

[生]谈收获和体会。

[投影]

(1)转化法是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2)实验法是有机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3)类比迁移法是科学研究的常用方法;

(4)基团拼接法常用于确定有机物的结构。

5 教学反思

5.1 通过历史的视角凸显学科思维方法,让学生经历科学家的探索过程

著名化学家徐光宪教授曾经说:我认为化学的教学要把21世纪化学的生动活泼的、立体多维的形象向学生展示出来。他认为:不要只讲静态的当代化学,要回顾历史和展望未来。因此本节课以李比希等科学家测定有机物分子组成和结构的研究过程为思维主线,通过三组化学史实的介绍让学生体验研究过程的艰辛,获得研究思路的启发,从而收获成功的喜悦,体验情感的冲击。

第二组化学史实是李比希提出基团理论。从李比希和维勒发现同分异构现象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尝试从结构角度思考问题,通过有机物和无机物的类比提出基团理论的全过程展现给学生,学生从中能领会科学家是怎样思考问题的,并从科学家的思路中获得研究思路的启发和灵感,从而学习解决问题的类比迁移法。

第三组化学史实是有机物结构测定在历年诺贝尔奖的获奖情况介绍,激发学生了解现代物理方法测定有机物结构的兴趣。

5.2 通过情境的设置突出知识的应用价值,让学生体验问题解决的过程

“有机物组成和结构的研究”这节课理论性较强,所以教学中应尽量贴近学生生活。因此教学中以未知物R(乳酸)的结构测定作为主线贯穿本节课的始终,从一开始以神奇的有机物R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到R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这样的生活化情境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到课的展开过程中始终以“确定R的组成和结构”作为任务进行驱动,将学生的思维始终置于悬疑状态,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形式将“裸露”的知识“包装”起来,让学生觉得学习是有意义的,为生成有效的课堂奠定了兴趣基础。

5.3 通过问题的引导突破认知瓶颈,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中教师提问的形式、提问的内容、提问的时机都将影响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北师大王磊教授提出:教师的提问中有利于学生认识发展的问题主要是关系性问题、为什么性问题、怎么办的问题、思路性问题。关系性问题就是引导学生认识事物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的问题,思路性问题就是展现学生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的问题。这堂课将思路性问题贯穿课堂的始终,设计了这样几个思路性问题:

在讨论学生设计的测定有机物组成元素的实验方案时,追问设计方案的学生,“你的设计思路是怎样的?”,追问评价的同学,“你还有什么想法?”。

在完成了未知物R的分子式计算后提问,“确定有机物分子式的基本思路是怎样的?”。

在学生写出了多种R可能的结构式后,追问“对大家写出来的这么多种结构,你能从中确定R的结构吗?你有没有解决问题的办法呢?”。

在介绍了基团理论后,继续让学生思考“既然基团结构与性质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那么从分子式确定有机物的结构可以遵循怎样的思路?”、“从李比希的研究过程中你能受到哪些启发?”。

通过这些问题可以更好地启发学生思考研究过程中蕴含的思路和方法,使学生达到高层次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家治.化学史教程[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126~127.

[2]孟献华.基于化学史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150.

第三组化学史实是有机物结构测定在历年诺贝尔奖的获奖情况介绍,激发学生了解现代物理方法测定有机物结构的兴趣。

5.2 通过情境的设置突出知识的应用价值,让学生体验问题解决的过程

“有机物组成和结构的研究”这节课理论性较强,所以教学中应尽量贴近学生生活。因此教学中以未知物R(乳酸)的结构测定作为主线贯穿本节课的始终,从一开始以神奇的有机物R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到R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这样的生活化情境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到课的展开过程中始终以“确定R的组成和结构”作为任务进行驱动,将学生的思维始终置于悬疑状态,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形式将“裸露”的知识“包装”起来,让学生觉得学习是有意义的,为生成有效的课堂奠定了兴趣基础。

5.3 通过问题的引导突破认知瓶颈,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中教师提问的形式、提问的内容、提问的时机都将影响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北师大王磊教授提出:教师的提问中有利于学生认识发展的问题主要是关系性问题、为什么性问题、怎么办的问题、思路性问题。关系性问题就是引导学生认识事物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的问题,思路性问题就是展现学生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的问题。这堂课将思路性问题贯穿课堂的始终,设计了这样几个思路性问题:

在讨论学生设计的测定有机物组成元素的实验方案时,追问设计方案的学生,“你的设计思路是怎样的?”,追问评价的同学,“你还有什么想法?”。

在完成了未知物R的分子式计算后提问,“确定有机物分子式的基本思路是怎样的?”。

在学生写出了多种R可能的结构式后,追问“对大家写出来的这么多种结构,你能从中确定R的结构吗?你有没有解决问题的办法呢?”。

在介绍了基团理论后,继续让学生思考“既然基团结构与性质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那么从分子式确定有机物的结构可以遵循怎样的思路?”、“从李比希的研究过程中你能受到哪些启发?”。

通过这些问题可以更好地启发学生思考研究过程中蕴含的思路和方法,使学生达到高层次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家治.化学史教程[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126~127.

[2]孟献华.基于化学史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150.

第三组化学史实是有机物结构测定在历年诺贝尔奖的获奖情况介绍,激发学生了解现代物理方法测定有机物结构的兴趣。

5.2 通过情境的设置突出知识的应用价值,让学生体验问题解决的过程

“有机物组成和结构的研究”这节课理论性较强,所以教学中应尽量贴近学生生活。因此教学中以未知物R(乳酸)的结构测定作为主线贯穿本节课的始终,从一开始以神奇的有机物R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到R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这样的生活化情境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到课的展开过程中始终以“确定R的组成和结构”作为任务进行驱动,将学生的思维始终置于悬疑状态,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形式将“裸露”的知识“包装”起来,让学生觉得学习是有意义的,为生成有效的课堂奠定了兴趣基础。

5.3 通过问题的引导突破认知瓶颈,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中教师提问的形式、提问的内容、提问的时机都将影响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北师大王磊教授提出:教师的提问中有利于学生认识发展的问题主要是关系性问题、为什么性问题、怎么办的问题、思路性问题。关系性问题就是引导学生认识事物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的问题,思路性问题就是展现学生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的问题。这堂课将思路性问题贯穿课堂的始终,设计了这样几个思路性问题:

在讨论学生设计的测定有机物组成元素的实验方案时,追问设计方案的学生,“你的设计思路是怎样的?”,追问评价的同学,“你还有什么想法?”。

在完成了未知物R的分子式计算后提问,“确定有机物分子式的基本思路是怎样的?”。

在学生写出了多种R可能的结构式后,追问“对大家写出来的这么多种结构,你能从中确定R的结构吗?你有没有解决问题的办法呢?”。

在介绍了基团理论后,继续让学生思考“既然基团结构与性质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那么从分子式确定有机物的结构可以遵循怎样的思路?”、“从李比希的研究过程中你能受到哪些启发?”。

通过这些问题可以更好地启发学生思考研究过程中蕴含的思路和方法,使学生达到高层次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家治.化学史教程[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126~127.

上一篇:铁和铁的化合物学案下一篇:遗传的染色体学说+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