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与现代人生

2024-05-02

儒家文化与现代人生(精选8篇)

篇1:儒家文化与现代人生

①由孔子所奠基的儒家学说究竟有何主张?它对现代人还有指导作用吗?

②首先,它的历史际遇十分复杂,从西汉董仲舒倡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儒家就受到统治者的青睐与利用,扮演安定社会的主导思想。二千多年的专制政体可以用阳儒阴法一词来描述,表面打着儒家的招牌,内里采取法家的手段,一旦国家陷入困境,就把责任推给了儒家。在这种情况下,儒家的诠释,为了配合统治阶级的需要,形成僵化而封闭的教条,也就不足为怪了。于是,一般人对儒家的印象就异化为:重视群体和谐而忽略个体差异,讲究人情面子而忘了真诚坦荡,最后沦为不讲道理的三纲五常,不分黑白的酱缸文化。

③其次,现代人生在西方文化主导及全球文化交融的大背景下,变得既丰富又复杂。我们身处其中,容易觉得忙碌、盲目而茫然。许多学者以后现代主义一词为其标签,意思是:没有任何观点可以免于被质疑与否定,由此形成价值中立或只问事实不问价值的现象。因此,如果我们能从儒学中找到解药,那将不但是我们之幸,也是全人类的福音。

④其实,孔子在重视群体和谐时,并未忽略个体的主体价值;若不谈行动者的主体,人生又如何可能建构真善美圣等价值呢?

⑤孔子主张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认为实践人生理想的主动力量在于人。他心目中的人是不分阶级、族群与贫富差异的,推崇孔子为人文主义者,说他具有深刻的人道情怀,乃是合宜的判断。问题在于:孔子所谓的人,一般都被认定侧重于群体,譬如他的核心观念是仁,而仁字从人从二,自然不离人我之间的互动关系,但是我们依然可以分辨:一方面,孔子对人的期许是: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这里的己显然是指个体而言,君子与学者应该有此自觉。另一方面,平凡百姓也有其自我要珍惜,最典型的话语是: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百姓心中打定了主意,谁都无法再去左右他。在道德修行上更是如此。

⑥为何需要强调个体呢?因为不论群体如何相处,道德价值的主体必须是个人,并且是真诚的个人。像巧言令色,鲜矣仁一语,不是暗示我们行仁的`条件是真诚吗?有真诚才有动力,也才能从事道德实践。

⑦儒家思想重视个体,其重点不是今日社会民主与法治基础上所保障的人权,而是肯定每一个人在道德实践上都有不可逃避的责任,因而也有不可抹杀的尊贵价值。

⑧在分析中国人的性格时,会发现群体的作用远大于个体。如果回溯儒家起源,认真研究,就会察觉原来孔子的观念是兼顾群体与个体,并且在两者之间保持一种动态平衡的。孔子的观念对于现代人生仍然深具启发性,其故在此。能由个体的真诚出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想才能真正普遍推广开来。

篇2:儒家文化与现代人生

2. 请简要分析第④-⑥段的论述层次。(6分)

3. 结合全文,针对现代人生,作者认为儒学能够提供的解药有哪些?(6分)

参考答案

1. ①受统治者的青睐与利用,扮演安定社会的主导思想。②看似受重视,也须替统治者担责。③相关诠释和印象被异化。(每点3分。共6分)

2. 首先提出孔子在重视群体和谐时,并未忽略个体的主体价值的观点,接着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孔子作为人文主义者的主张,最后进一步强调个体的意义。(每点2分。共6分)

篇3:浅析儒家文化与现代商业经营

一、儒家价值观蕴含的商业伦理思想

1. 以义取利、博施济众的经营宗旨

“义”与“利”的关系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所谓“义”是指人的道德价值;“利”是指人的功利价值和物质利益。在如何处理义与利的关系上, 孔子提出要“见利思义”。孔子说:“见利思义, 见危授命, 久要不忘平生之言, 亦可以为成人矣” (《论语·宪问》) , 在孔子看来, 一个是人否有“义”行“义”是一个原则性的大问题, 是关涉到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的根本性问题。但是, 孔子并非一概地反对“利”的追求, 孔子说, “富与贵, 是人之所欲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论语·里仁》) 。不过在富贵利禄面前, 不能丧失道德良心, 而只能“见利思义”循义而求之。因此, 儒家思想不是把获利作为商业活动的惟一目的, 而是提倡把经商谋利与“博施济众”结合起来, 并认为“博施于民, 而能济众” (《论语·雍也》) 。

2. 以人为本、仁者爱人的经营原则

儒学的“仁爱”思想始终如一条红线贯而串之, 成为儒学之核心, 《论语》中多次专门提到“仁”, 孔子对“仁”作了大量的论述。孟子也说:“仁者爱人, 恻隐之心, 仁也”《 (孟子·离娄下》) 。“仁”的基本精神是“爱人”, 也只有爱别人, 才能得到别人的爱。正如孟子所言:“爱人者, 人恒爱之;敬人者, 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下》) 孔子把“仁”从自我修养引申到家庭、社会, 推之于国家、天下。商品交换, 从直接层面看是物与物的交换, 金钱与金钱的交换, 而儒家精神则能在一定程度上超越纯粹的物与金钱的关系, 从物与金钱中看到人, 主张按照“以人为本, 仁者爱人”的原则去经营, 这种经营思想是儒家“仁爱”思想在商业活动中的运用。

3. 尚中贵和、和气生财的经营之道

尚中贵和的“中”就是“中庸之道”, “和”就是“以和为贵”。孔子认为中庸既是一种道德境界, 又是处理问题的一种方法, 即不偏不倚, 无过不及, 因为任何过与不及都会产生品德上的缺陷。儒家倡导“致中和”, 认为“礼之用, 和为贵” (《论语·学而》) , 主张以发自内心的和谐与宽容的态度协调人际关系, 实现“和则众”的目标。把这种“和气”伦理转用于商业经营实践, 作为处理商家内外关系的基本方法。和气生财的“和”的经营方法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上:一是注重不同经营者之间的互利合作, 寻找共同生财之道, 所谓“有钱大家赚”。提倡既竞争又合作, 反对用不正当的竞争手段, 相互吞并;二是注重对顾客的和气态度, 不巧取豪夺, 欺行霸市, 提倡让利于民, 视顾客为上帝, 诚实无欺;三是注重企业内部的人际和谐, 注重上下沟通, 协调劳资关系。

4. 守信重诺、诚信为本的商业道德

诚信是儒家为人处世的伦理准则。《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 诚之者人之道也”。“诚”就是“真实无妄”;“信”是“诚”的具体表现, 即“诚善于身之谓信。” (朱熹:《孟子集注》卷十四) 。孔子指出:“人无信不立。” (《论语·颜渊》) , “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 强调做任何事情都要“言而有信”。将诚信作为经商之本, 在中国由来已久。只有以诚待人, 才会得到别人的信服。如果耍手腕, 搞欺诈, 就不可能把生意做成。“诚信”不仅作为个人安身立命之根本, 并且它还作为经济生活的基本准则, 成为社会稳定、上下相亲、经济秩序良好、商品货真价实的根本保证。

二、儒家文化在现代商业经营中的具体体现

在商业经济活动中, 价格的杠杆调节作用是巨大的, 然而并非是唯一的, 文化因素的作用不可低估, 先进的文化对经济起促进作用, 落后的文化则对经济起阻碍作用。在现代商业经营实践中, 不少品牌特别是中国老字号在儒家思想熏陶之下对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有着独特认识, 在商业经营中形成的独特的人文精神和人文思想, 充分体现了儒家的文化传统。

第一, 注重文化蕴涵。儒家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 家喻户晓, 因此以儒家的社会伦理道德和处世哲学为内容的字号, 不仅是商家主要的价值取向, 同时也是当时社会大多数人的认同基础。因此, 不少“老字号”将自己的文化内涵定位于此。儒家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 成为中国传统商家标榜的招牌词语, 如:同仁、聚仁、全聚德等等, 都以儒家核心思想作为字号名称, 以便获得广泛社会认同。

第二, 讲究审美意趣。一些“老字号”主要服务对象是文人墨客, 为迎合这一部分人的审美趣味, 主人往往把店名取得高雅、古朴、深奥, 以便取得他们的审美认同。如:北京以经营书画、篆刻、扇面、笔砚等而著名的老字号“荣宝斋”, 则表明该店有发扬光大中华瑰宝之任务。

第三, 求吉避忌。数千年中国文化的积淀, 造成了中国大众的接受心理, 其中最普遍的一种就是求吉避忌。中国许多老字号, 就是按照这种原则命名的。如:东来顺 (事事顺利) , 宝元通 (财运亨通) , 永安堂 (永远平安) 等等。传统“老字号”名称用得最多的字是“庆、祥、泰、丰、兴、顺、荣、盛、昌、福”等代表吉祥如意的字词。

第四, 注重人文形象。许多商家字号的表现形式往往与所定的文化内涵相配合。例如:字号的书写十分讲究, 一般都要请社会名流或书法家题写, 字体厚重, 字划故意加宽加粗。除招牌外, 一些著名老字号在店堂内还悬挂宣扬本字号的匾额。还有一些“老字号”除名称之外, 还配有对联, 以便对字号作进一步的诠释, 同时也是为了加强顾客对该字号的印象。以中国儒家文化、儒家伦理道德为自己行为规范的商号, 往往会得到社会大众的文化认同。

三、在现代商业经营中弘扬儒家文化, 构建和谐社会

商业活动必然蕴含着一种相应的伦理精神和价值理性, 必须遵循生财有道的原则。如果没有这种相应的伦理精神和价值理性作为其精神动因、规范因素和定向机制, 那么它就容易变成一种单纯的功利冲动, 就不利于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当前,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我们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发展现代商业文明的情势下, 如何从传统儒家文化中吸取有益的借鉴呢?

1. 继承发扬儒家商业文化, 创造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商业文化

文化是维系一个民族团结和一个国家稳定的重要基础, 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的发达, 不仅可以形成巨大的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 而且这种认同感和凝聚力所形成的文化屏障可以极大地提高国家的整体安全度, 赢得良好的国际安全环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把马克思主义精髓、中华传统文化精华与市场经济原理结合起来, 提高企业国际化经营的能力, 继承发扬儒家商业文化, 创造有中国特色的商业文化。

2. 倡导儒家“以义取利, 博施济众”的精神, 实现共同富裕、构建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是要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富裕与各民族的繁荣昌盛。这就要求我们在市场活动中获取个人利益的同时, 要有一个更高的为国家、民族, 而奉献的价值取向。依据儒家的“仁者爱人”思想来说, 要有以天下为己任、为振兴民族经济而奋斗的社会抱负。在这方面, 儒家精神的“博施济众”思想, 将有助于我们超越个人狭隘经济利益的限制, 为国家、民族的共同富裕而努力的价值观念的形成。“重义轻利”立足于义、利统一的立场, 但是在某种特定情况下, 当义、利发生矛盾, 为了企业的长远利益, 就要放弃某些眼前的利益;为了社会的整体利益, 就要放弃某些局部利益。同时, 儒家“依群利己”的团体主义精神与社会主义价值取向也是相通的。在21世纪的市场经济活动中, 提倡儒家精神, 是实现共同富裕, 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因素, 将有利于推动全社会向共同富裕的伟大目标迈进。

3. 学习继承儒家思想中“信”的道德理念, 确立“诚信立商”的经济伦理道德观念, 塑造中国现代商业的民族特色

“信”是儒家思想要求的最起码的人格道德。“商无信不富”, 诚信对一个企业或商业组织来说, 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 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 好的信誉是树立良好企业形象的前提, 信誉竞争其实是人格、文化、道德的竞争, 它要争夺和占据的, 不是商品市场, 而是人心和道德市场。而人心和道德市场往往又决定商品市场的兴衰, 只有占领了人心和道德市场, 才能树立企业形象, 才能维持已有的客户关系, 并使这种关系不断巩固、扩展, 企业才能抵住各种市场冲击, 站稳脚跟。正所谓“信誉无价”, 企业家要始终抓住“信誉”这一个根本。

4. 树立“天人合一、和气生财”的经营理念

儒商文化将对人、自然、社会的哲学思考应用到经营管理中、强调“天人合一”协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的心性等之间的各种关系, 注重塑造一种和谐、舒展的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 以降低经济发展中的摩擦成本, 要求以发自内心的和谐与宽容的态度协调各种关系, 实现“和则众”的目标, 这对于我们建设和谐社会, 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5. 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

儒家管理哲学思想的一个最大特点, 即对人的重视和尊重, 把人看作是世间一切物中最可宝贵的。孔子率先提出了“天地之性人为贵” (见《孝经.圣治章》) 的著名命题, 这是对人的能动的主体性地位的充分肯定。现代企业管理工作的中心是对人的管理, 管理目标的实现在于发挥人的能动作用。作为有理智、有感情的“社会人”, 其思想、气质、性格、爱好, 千差万别, 所以, 承认人的个性, 尊重人的人格, 就成为感化的先决条件。首先, 要尊重员工, 信任员工, 树立员工主人翁思想。其次, 让员工参与管理, 使他们感到被企业重视从而给人一种成就感。再次, 要不断提高员工的素质, 这是实行人本管理的基础。儒家的“以人为本”的精神, 对今天的现代企业经营行为有重要的启示, 这为知识经济时代的管理人才培养提供了一种范例。

四、结束语

发扬儒商文化将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产生重要的、积极的、深远的影响, 对我国企业参与国内外竞争、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我们学习和继承儒家思想中的伦理道德, 也不仅仅固守在原始的层面上, 而是要结合现代社会, 进行新的思想创新, 解决现实中存在的一系列实际问题, 创建现代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徽商研究——论儒商精神的现代价值》.搜狐财经 (business.sohu.com)

[2]吴根友:现代中国人际信任的传统资源——《论语》《老子》中的“信任”思想略论[J].伦理学研究, 2003, (3) :30~33

篇4:儒家与现代人生

儒家思想受统治者的青睐与利用,扮演安定社会的主导思想,看似受重视,实则须替统治者担责。久而久之,儒家的相关诠释和印象被异化。孔子在重视群体和谐时,并未忽略个体的主体价值。个人在道德实践上都有不可逃避的责任,道德价值的主体必须是真诚的个人。

由孔子所奠基的儒家学说“究竟”有何主张?它对现代人还有指导作用吗?

首先,它的历史际遇十分复杂,从西汉董仲舒倡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儒家就受到统治者的青睐与利用,扮演安定社会的主导思想。两千多年的专制政体可以用“阳儒阴法”一词来描述,表面打着儒家的招牌,内里却采用法家的手段,一旦国家陷入困境,就把责任推给儒家。在这种情况下,儒家的诠释,为了配合统治阶级的需要,形成了僵化而封闭的教条,也就不足为怪了。于是,一般人对儒家的印象就异化为:重视群体和谐而忽略个体差异,讲究人情面子而忘了真诚坦荡,最后沦为不讲道理的三纲五常,不分黑白的“酱缸文化”。

其次,现代人生活在以西方文化为主导及全球文化交融的大背景下,变得既丰富又复杂。我们身处其中,容易觉得忙碌、盲目而茫然。许多学者以“后现代主义”一词为其标签,意思是:没有任何观点可以免于被质疑与否定,由此形成价值中立或“只问事实不问价值”的现象。因此,如果我们能从儒学中找到“解药”,那将不但是我们之幸,也是全人类的福音。

其实,孔子在重视群体和谐时,并未忽略个体的主体价值;若不谈行动者的主體,人生又如何可能建构真、善、美、圣等价值呢?

孔子主张“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认为实践人生理想的主动力量在于人。他心目中的人是不分阶级、族群与贫富差异的,推崇孔子为人文主义者,说他具有深刻的人道情怀,乃是合宜的判断。问题在于:孔子所谓的“人”,一般都被认定侧重于群体,譬如他的核心观念是“仁”,而“仁”字“从人从二”,自然不离人我之间的互动关系,但是我们依然可以分辨:一方面,孔子对人的期许是:“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这里的“己”显然是指个体而言,君子与学者应该有此自觉。另一方面,平凡百姓也有其自我要珍惜,最典型的话语是:“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百姓心中打定了主意,谁都无法再去左右他。在道德修行上更是如此。

为何需要强调个体呢?因为不论群体如何相处,道德价值的主体必须是个人,并且是真诚的个人。像“巧言令色,鲜矣仁”一语,不是暗示我们行仁的条件是真诚吗?有真诚才有动力,也才能从事道德实践。

儒家思想重视个体,其重点不是今日社会民主与法治基础上所保障的人权,而是肯定每一个人在道德实践上都有不可逃避的责任,因而也有不可抹杀的尊贵价值。

在分析中国人的性格时,会发现“群体”的作用远大于“个体”。如果回溯儒家起源,认真研究,就会察觉原来孔子的观念是兼顾群体与个体,并且在两者之间保持一种动态平衡的。孔子的观念对于现代人生仍然深具启发性,其故在此。能由个体的真诚出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想才能真正普遍推广开来。

(选自《儒家与现代人生》,有删改)

篇5:儒家思想与现代企业文化

黄林2008301510052电气五班

20世纪80年代,企业文化风靡全球。人们发现,精神文化就像企业机体的神经中枢和潜意识,是其凝聚力和活力的源泉。有专家预言,21世纪的企业竞争,实质上将是文化竞争。长久以来,以儒家思想为代表和核心的传统文化,已牢固地沉淀于中华民族的心理,形成长盛不衰的传统美德、人格价值及品行修养,激励着我们承担起人生责任、社会责任及时代使命。

儒家思想倡导道德文化的合理化,它指出,人之所以区别于禽兽,是因为天生就有良知,有仁爱之心,有道德本性。“三纲”、“五伦”及“八德”,是儒家思想的精髓,它赋予整个社会严谨的“人伦”理念,强调人际关系秩序化,推行道德伦理、社会规范以及各种礼节,主张建立一个用礼治调节法治的德治社会。儒家思想还要求人们“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约束管制生命个体的言语行为,遵守严明的礼制,安于君臣、父子、尊卑的地位,不僭越,不逾矩,以实现那种“天人合一”的社会状态,和谐而安宁。现代意义上的企业文化,与儒家思想有极大的渊源。对此,我们不妨探个究竟。企业文化,说大就大,说小可小。大到包括群体意识、思维方式,小到一个人的衣着打扮、言行举止。它是全员价值、需求与行为的共同写照,所有人都要参与滋育。他们的人生观——生活目的及价值,职业观——个人工作的意义,企业观——企业存在的理由。三者集合,共同构成企业价值观。企业应当整合不同观念,形成统一的道德理念及规范,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

企业文化本质是向善向上的,它塑造的是一个积极向上、诚实守信、开拓创新、恪尽职守、思路开阔、协作分工的团体。《孟子·尽心上》中有语:“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作为一个企业人,不论何时何地,都必须忠诚敬业,正所谓:“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诚实守信,是人人所希望见到的。《礼记·中庸》中也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企业所追求的诸如此类关于人的精神品格和品行修养,无一不是儒家思想的延伸、发扬和创新。

企业文化的力量非常巨大。许多事实证明,优良的企业文化至少有:

1、规范力——约束人,从心理上行为上促使员工遵章守纪;

2、导向力——号召人,引导人们把个人理想凝集成企业同一目标;

3、凝聚力——团结人,人际关系和谐有序,内聚力强,员工精诚合作;

4、激励力——鼓舞人,提升员工成就感与责任感,激励他们努力工作。

无可否认,儒家思想也有其局限性和狭隘性。在其群体意识范畴里,人与人有着严明的层别,社会具有严格的等级化,下一层必须听从于上一层,上一层拥有决定下一层的生死权。在这种金字塔式的人文思想的影响下,权力绝大程度集中在少数人手里,人际关系错综复杂,常常致使人治代替法治,官僚主义易于泛滥,各种指令、信息及行动自上而下进行传递、贯彻和实施,下一层处于被动局面。这对于凸现企业文化的力量,发挥团队优势,是一大障碍。如何辨证对待儒家思想,取之精华弃之糟粕,是至关重要的。

文明空前发展,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仍旧牢牢根植于人的内心,企业经营管理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十分深远。一个企业的文化,只有建立在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之上,其精神源泉和

篇6:儒家文化与科技现代化

儒家文化与科技现代化

中国文化是以儒家思想文化为主流的`文化,儒家文化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有过积极作用,也产生了消极影响.本文论述了儒家文化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二十一世纪是否还具有影响力;儒家文化是否有利于现代化建设;儒家文化是否与科学精神相悖等问题.

作 者:李映红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哲学与科学系,江苏,南京,210096刊 名:前沿 PKU英文刊名:FORWARD POSITION年,卷(期):“”(12)分类号:G04关键词:伦理型政治文化 整体性思维 科学文化

篇7:儒家文化与现代人生

摘要 儒家文化蕴涵着丰富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对我国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深具启发意义。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儒家管理思想,提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改善要从树立人本理念,完善录用体系,健全激励机制,强化员工培训,完善竞争和团队协作机制,建立绩效管理系统和优化企业文化等几方面入手,探讨儒家文化对我国企业建设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借鉴意义。关键词 儒家文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构建

Confucian culture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model

篇8:儒家思想与现代企业文化建设

一、企业文化与企业文化构建的目的

企业文化是一种人性化的隐性管理方式, 其强调在建立共同的远景和价值观后, 通过组织氛围的建立, 塑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使每个员工都能自觉地为企业努力工作, 是企业经营准则、经营作风、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的总和。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和功能有很多, 简单来说, 就是创立自己的一种思想而管理好企业。

二、儒家思想在企业文化中的价值

儒家思想“齐家治国、顺乎伦理贴近人情、顺天因时、积极入世、强调和谐、追求中庸”等特质具有很强的现实操作性, 完全可以作为企业文化的行动指南。正因为如此, 许多企业管理者不断从儒家思想中得到启发, 成功培育了优秀的企业文化。近代企业家荣德生先生就在企业中提倡和实行中国传统文化精义, 将儒家的“以德服人”、“顾其对家对子女”等管理思想成功地转化为企业的信念, 充分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业绩。被称为“日本近代工业之父”的涩泽荣一先生, 以儒家经典《论语》作为培训工业企业管理人员的教材, 他在回顾自己的创业生涯时说:“我的经营中虽包含辛苦和惨淡, 但常遵孔子之教, 据《论语》之旨, 故使经营获得成功。”实践表明, 儒家思想在建设企业文化过程中的价值是实实在在的, 只要善于对儒家思想进行创造性运用, 就能够创造出适合中国民族特点、充满生机活力的企业文化。

三、儒家思想与企业文化的结合

首先, 要找准契合点。在企业管理中, 人始终是第一位的。人的心理品质与心理因素与企业的发展关系非常密切。实践证明,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权威管理者造就而成的。企业权威管理者拥护什么, 实施什么, 奖励何种行为, 反对何种做法, 最直接有力地影响到企业文化的定位与指向。在企业文化的构建中, 一个权威管理者持有什么样的思维意识和做事风格, 是这个企业文化的精髓, 也是儒家思想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契合点。这个契合点需要一个企业权威管理者发现获取。

其次, 要掌握好方法。儒家思想文化不在于中基层以上的管理者是否经常提及, 也不在于这种文化内涵是否让外界人知道, 更不在于企业员工是否经常挂在嘴边, 而在于企业上下尤其是各个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是否时刻在用言谈举止践行着这种文化内涵, 是否在为企业员工作一种表率。如果企业管理者做到了, 并有大的环境在渲染和引导着, 再辅之以标杆化管理制度和有效的绩效考评机制, 在营销、营运等职能部门进行规范和引导下, 势必使企业上下无形中孕育这种文化氛围。

上一篇:我就是我 介绍自己主题作文500字下一篇:元旦活动方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