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动的教学情境

2024-05-05

生动的教学情境(共8篇)

篇1:生动的教学情境

生动的教学情境

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比较注意创设教学情境。教学既是科学的,又是艺术的。教学是一种规范的行为,教学必须遵循一定的客观准则,所以教学具有科学性。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同时也是一门艺术。因为教学过程的各方面都体现着艺术的基本属性。教学艺术就是教学的主体(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依据教学规律,进行富有形象的、情感的和审美价值的创造活动的综合。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是不可分的。著名的科学家李政道有一句话,精当地概括了科学和艺术的关系──科学和艺术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谁也离不开谁。从教学来讲,教学科学是教学艺术的基础,如果教学达到艺术水平,说明教学达到较高的境界;在语文教学中即达到“景”“情”“语”浑为一体的境界。李老师的情境教学更突出地体现了教学的艺术性,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艺术的本质属性。

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语文课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因为每篇课文都是作者的创作。一名作家如果缺少创造思维,那是绝不会写出好文章的;小学生作文也需要创造思维,否则,他也不会写出佳作。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就是要发展儿童的语言。要发展儿童的语言,发展儿童的听说读写能力,就不能用教鹦鹉学舌的方法,教一句,说一句,就要教一句,会说三句。怎样才能让儿童学一句,会三句呢,关键就是要发展儿童的创造思维能力。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问题之一,就是采用了教鹦鹉学舌的方法,死死地教一句,学一句,不去开拓学生的思路,所以有的小学生作文不是写不出、写不好、就是抄范文。而情境教学正是抓住了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情境教学本身具有形真、情深、意远、审美的艺术特点,非常有利于儿童创造思维的发展,所以儿童的语言发展很好,学生说话、作文,文思流畅,语言活泼。为了实现情境教学的创造性,在训练学生创造思维方面,李老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概括出理论体系。如从“丰富表象”做起,为组合新形象打下基础。李老师认为要使孩子们的语言丰富起来,首先要丰富其形象,头脑里积存的形象多了,就会构成儿童思维的要素,有时就会组合成新形象表达出来。她从引导学生观察入手,“通过观察储存表象,是培养儿童创造思维的首要步骤”。这里生动事例太多了。孩子们经常兴致勃勃地跑来向李老师报告他们的“新观察”:老师,桃花开了,五个瓣的。我发现小蝌蚪已经长出了两条后腿。昨晚,我数星星了,一共数了364颗。老师,我把一块石灰扔在水中,它嗤嗤地响着,还冒着热气。学校里刚锯下的那棵枯树已经五岁了,因为它的年轮是五圈。不过,为什么树杈上的才有三圈呢?……

这些观察结果的表述,就自然地促进了儿童语言的发展。观察的事物在儿童头脑中留下深刻印象,形象保存多了,就成为儿童表达语言的素材。正如李老师总结的“五年来,他们每人写的五百多篇的„一句话‟„观察日记‟„情境作文‟„命题作文‟„想象作文‟„童话故事‟,正是这些观察活动的记录”。任何创造都离不开想象。情境教学十分重视培养儿童的想象力。情境教学所设情境,往往是模拟式的,这会给学生留下想象余地,如通过教师板画,学生边看边想象;通过音乐,学生边听边想象;通过教师的语言描绘,使学生去想象。学生的想象又会丰富情境,从而提高学生理解和表达语言的能力。从下面一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到李老师在培养学生想象力上所费的苦心:

“……带孩子放风筝,我有意带上蝴蝶、蜜蜂、孔雀这些动物风筝,让孩子们看着这些美丽的风筝在蓝天上悠悠摆动,仿佛是真的蝴蝶蜜蜂在花丛中飞舞一般;观察鸡冠花时,每四人一朵,让他们摆动手中的花冠,以表示„一阵风吹来‟,看到花籽纷纷洒落的景象,想象花籽落在土中,当春风来到,又会萌发新的小花秧……所有这些都是有意安排的,启发儿童想象的具体情境。这样的情境,往往具有„新、美、远‟的特点。因为„新‟,儿童便好奇;因为„美‟,儿童便愉快,乐于展开想象;因为„远‟,想象空间广阔,他们易于展开想象。”我读完这段话思考着:现在的青年教师们能有多少人有这样的爱心和童心,带孩子们一块去放风筝呀!能有多少教师在引导孩子们游戏、观察时,要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有多少教师在培养学生创造思维中设计那么有启发性的导语,又有多少教师认识到教学设计的“新、美、远”会对儿童想象力、创造思维的培养起到什么作用。

在训练学生语言时,应重视语言的准确性、规范性。在字、词、句、篇教学中,首先抓住词句的准确性训练。她从不采用给词“下定义”“加注释”的解词方法,而是以创设具体情境、举实例、联系上下文体会等方法教词句。例如教学“三心二意”(一册《小猫钓鱼》)这个成语,照词典解释为:“形容主张不一致或意志不坚定。”注释虽然准确,但其中除“不”一个词外,其余六个词,对一年级小学生来说,均属生词,以词解词,学生难以理解;这样解释,也往往缺乏词的形象,不能给学生以鲜明的形象。所以要采取了“根据课文前后两部分,小猫钓鱼前后两种不同的表现作注释:一会儿钓鱼,一会儿捉蜻蜒,一会儿又去捉蝴蝶……像小猫这样做事不专心,一会做这,一会又想做那,就叫„三心二意‟”。学生理解了“三心二意”,就可以启发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独自说出“一心一意”的词义,再在句子中加以练习。她认为儿童言语的“发源地”就是具体情境,“情境是发展语言不可缺少的广阔的场景”。形象与词句是不能分离的,要使儿童对词语、句子理解准确,词句教学必须与形象结合,形、情、语始终是统一的。所以情境教学很重视要求准确地理解某些词语的感情色彩。为了使儿童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性,曾提出“增”“删”“替换”“改动”与原文比较的方法,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1、凭借情境、丰富词汇、发展语言。学生语言发展的标志之一,就是词汇量的丰富;学生词汇掌握多了,就会促进语言的发展。李老师的课经常是抓住一个关键词,让学生学会一串词。例如她教学《初冬》一课,结合学生课前观察的初冬景象,懂得“冬天刚来到的时候,叫初冬”。然后举一反三,春天刚来到的时候,叫初春;夏天刚来到的时候,叫初夏;秋天刚来到的时候,叫初秋。一下子就让学生掌握了“初春”“初夏”“初秋”“初冬”一组词。又如该课中有“茫茫”一词,教师问:茫茫是什么意思,可以说茫茫的什么?于是学生回答:茫茫大海、茫茫田野、茫茫草原,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又问:白茫茫是什么意思,除了形容大雾之外,还可以形容什么?学生答:“白茫茫的浓雾”“白茫茫的雪地”“白茫茫的棉田”“白茫茫的鹅毛大雪”“天上下着鹅毛大雪,地上一片白茫茫”。不但丰富了词汇,还会用词造句。又如教学《荷花》一课,第四节,老师问小朋友是怎样看荷花的?学生:这个小朋友看得很仔细、很认真。一般教师到这里就打住了,可是李老师又问:请小朋友们想想,表示看得时间长、表示看得很专心,或表示看时显出爱荷花心情的词有哪些?出示句式:我()看。于是学生答出:我(久久地)看,我(默默地)看,我(出神地)看,我(目不转睛)地看,我(凝神地)看,我(深情地)看,我(全神贯注地)看。这样的语言训练多么生动活泼,不仅丰富了词汇,同时也为理解这一段启动了学生的情绪,尤其是使儿童理解了在什么情况下用上这些词,对学生以后作文帮助甚大。

2、凭借情境、扩展句子、发展语言。学生语言发展的基础是掌握好句子。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学生能把句子说好或写好,就会为作文打下牢固的基础。情境教学很重视句子训练。

根据所设情境说写句子是最常用的方法。这方面实例很多,不一一列举。给句式训练句子也是常用的一种方法。例如教学《荷花》第二小节,通过读,教师提示句式:

我站在荷花池边看: 看到()荷叶

;又看到()荷花

;还看到()花骨朵

要求学生用“又”“还”两个连词口述一句完整的复句。然后再进一步要求:我站在荷花池边看到什么样的荷叶,什么样的荷花,什么样的花骨朵。就是要求在荷叶、荷花、花骨朵前面加上附加语,把句子说得更好、更美一些。例如有的学生说

早晨,我站在荷花池边,看到碧绿的荷叶上滚动着晶莹的露珠,看到雪白的荷花在微风中摇摆,又看到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小巧玲珑,还看到嫩黄的小莲蓬躲在荷花中间张开脸笑。

接着教师又指点了什么叫“彩色美”,什么叫“姿态美”。这种语言训练是逐步扩展句子。

有时,教师给指出一个总起句,然后要求学生叙述一段话。如教学《小音乐家杨科》一课,范读后,让学生谈感受。将题目作主语,让学生把句子补充完整谈感受。

小音乐家杨科。

这样的句式,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全文。如把大家谈的连起来加以小结为:小音乐家杨科是个穷苦的孩子。他非常爱音乐,因为他想看一看、摸一摸提琴,竟被地主打死了。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情境教学非常重视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是活生生的素质教育,是以发展学生德、智、体、美全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

篇2:生动的教学情境

新田一中

何军雄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在问怎样的教学情境才是有价值的生动,我个人认为最适合学生口味的,联系生活,结合课本知识,课堂实用的教学情境就是有价值而生动,就是我们平常教学中所需要的。兴趣是学生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而不断探求真理的带有情绪色彩性的意向活动,是力求认识周围事物的倾向,并伴有积极的情绪体验,由于学生对知识真理有强烈的追求,就必然是学习活动中强有力的内心动力,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通过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作为出发点来创设教学情境。下面列举我在教学中的一些教学情境。

1、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树立学习地理的毅力和恒心,因而教学内容要不断启示“人地关系”这一条主线以及对知识的探索。例如,在讲述《大气的热力状况》时,提出:“为什么在一天中,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正午过后,而不是正午?”“为什么多云的夜晚通常比晴朗的夜晚暖和些?”引入新课,从而启发学生思考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在课后总结时又提出:“晚秋时,许多农民制造烟幕意在何处?”让学生去思考、讨论。又如在讲授《新兴工业区》时,说到为什么意大利新兴工业能迅速发展的原因及特点时,启发学生思考“在哪些方面是值得我国温州发展乡镇企业中需要学习、借鉴的?”这样就能引导学生始终处在对知识的执着追求的态势中。

2、教学方法的改进,可以让学生从被动的学习方式中解脱出来,进行自主式、研究性学习。如对于《大气环境保护》这一节的教学,我安排学生先自学,然后进行老师答疑的方式来完成教学的。又如在进行《身边的文化与地理》一节教学时,我采用的是讨论法教学的,课堂中,让学生自己发言,把身边所熟悉的、新颖的、有特色的文化事物表叙出来,供大家讨论、分享。

3、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创设情境,通过提出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学生引入教学需要的情境之中,容易诱发学习的兴趣。如在讲《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时,可通过向学生提出:“若黄赤交角变大或变小,地球上五带将如何变化?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又将怎样变化?” “若地球只公转不自转(或只自转不公转),全球的昼夜长短将如何变化?”这种情境的创设,可启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主动地进入对地理知识的探索中去,致使爱好地理,想学好地理。

篇3:生动的教学情境

一、联系生活教学, 满足素质教育需求

在地理教学中, 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 学习现代信息技术, 大胆探索和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 不断提高文化底蕴和综合素质, 创新教学理念, 改变教学方式, 构建开放式的教学情境, 建立“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并重的评价机制, 让学生“亲其师, 信其道, 乐其学”。我在教学中组织学生运用地图、照片、统计图表、统计数据进行各种社会调查, 使学生学会定方向、使用比例尺、放大或缩小地图等有关地图知识和技能, 结合学科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推理、判断, 提高自身的思辨能力;组织学生阅读课内外材料,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指导学生读图、识图、用图, 提高认知能力;通过课堂教具演示、多媒体演示、课题研究等教学活动, 让学生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培养观察、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综合素质。

二、教会学习方法,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 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方法, 让学生运用正确的方法学习地理知识, 提高学习效率, 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知识, 体验乐趣, 激发上进心, 体会成就感。如, 我在教学《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内容时, 课前布置学生预习, 让学生了解掌握长江流域的环境特点、资源的优势和发展状况, 掌握长江流域不同河段开发重点和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在课堂教学中, 我让学生充当小老师, 让他们根据掌握的知识自由发挥。一位同学边讲边画, 在黑板上画出长江水系和一些大水电站的位置, 并且编出了顺口溜, 形象生动, 其他同学也纷纷发表看法, 我因势利导, 重点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开展教学活动, 分析长江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 分析长江流域的综合开发整治, 初步掌握长江流域的规划、开发、整治的过程, 课堂教学生动而精彩。通过激情引思, 学生树立了正确的环境观、发展观。

三、创新教学模式, 组织学生探究合作

构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平台, 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情境,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积极思维、大胆想象、发表见解, 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想学、愿学、乐学。我精心设计教学导语, 催生学生学习情感;引入小组合作机制, 构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模式,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增强自主学习、交流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精心设计相应的课件, 直观、高效、快捷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使学习方式向自主性、探究性、实践性转变, 实现素质教学的目标。教师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让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 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开动脑筋, 集聚智慧, 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教学中, 我通过引导、启发、点拨的方法, 让学生在逐层深入的思维活动中自主获得知识、培养思维能力。如, 我在教学《寻找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的证据》时, 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 连续观察、测量、记录某一物体影子长度的变化, 证实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及其变化规律。学生观测记录、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培养了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合作参与意识, 树立了团队精神, 提高了学习效率。

四、引入电教媒体,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随着时代的发展, 教改的深入, 以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教学设备已广泛运用于教学中, 以其形象、直观、快捷、方便的独特优势, 对教学活动起到了较好的辅助作用。高中地理教学涉及许多内容, 这些地理素材覆盖的地理区域非常广, 学生对其缺乏直观的感知经验, 教师要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 增强学生的直观感知, 突破时空的限制, 增加信息容量, 提高认知能力和思辨能力。如, 我在教学“桂林山水成因分析”时, 向学生播放桂林山水专题片, 为教学活动提供生动素材。在地理教学中, 创设恰当的情境, 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 提高学习效率。如在教学“人类活动带来的环境问题”时, 可以播放纪实影片, 配以音乐与声情并茂的解说, 营造氛围, 配合教学工作, 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如在教学“如何缓解全球气候变暖”后, 可以通过多媒体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 开展社会倡议或撰写调查报告等, 巩固所学知识。

五、尊重主体地位、科学开展激励评价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 教师要学会欣赏学生、赏识学生, 运用准确、规范、激励性评价方法, 使学生在科学的激励评价中发现自我, 提升自我。教师要树立“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理念。在教学中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 不失时机地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专长等“闪光点”, 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成绩, 赞赏学生经过一定时间的努力所取得的进步, 激发学生的潜能, 使学生看到希望、增强信心, 促进学生良性竞争, 提高心理素质, 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我在教学中, 注重利用满意的点头、善意的语言、鼓励的话语, 对学生进行肯定、鼓励和赞赏, 通过“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点评”等模式, 建立多元化、互动式的评价体系, 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提高地理教学效率。

摘要:地理学科亦文亦理, 涉及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等诸多方面, 系统性强、包容性广。地理知识的学习探究, 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 教师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归纳总结, 让学生学到知识、享受乐趣、获得体验, 形成科学的环境观、资源观、人口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提高环境意识。

篇4:如何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

关键词 小学生 体育锻炼 教学情境

体育教师健壮的体魄、富于幽默的谈吐、洪亮的口令以及精明的组织才能,对专业的高度热情、良好的运动能力等等,这一切不仅使体育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形成一个富有感染力的形象,而且使学生具体生动地看到了体育锻炼的效果,产生模仿的愿望,从而引发学生努力上好体育课的热情和兴趣。

一、增强体育教学的游戏性

好玩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老师的任务就是保护和发展他们的体育兴趣。而体育游戏作为一种体育活动形式,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趣味性强,生动而活泼,还能锻炼身体,培养学生坚毅品质和团结合作精神,孩子们都非常喜欢。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经常运用竞赛和游戏的方法,适当地编排一些竞赛性游戏去练习,活跃课堂气氛,增强教学趣味性,又能创造热烈的体育氛围。丰富多彩的课堂游戏避免了动作练习的枯燥感和单调感,从而激发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使学生增添了其乐无穷的新鲜感,从而达到累而想练,疲而不厌,爱好体育活动学习的兴趣。

在具体指导学生进行锻炼时,我还经常把体育锻炼和游戏娱乐结合起来。比如一边练跳绳,一边教小学生们唱儿歌:再如在教学“前滚翻”时,我由一个滚动练习的游戏开始,首先让学生认识正确动作的重要性,然后进入学习部分,大部分学生一开始就被游戏吸引而注意力集中了,兴趣也就激发了。

在体育课程中我还经常采用竞赛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如在教学100米跑时,我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然后以接力赛跑的形式进行比赛,得第一的小组奖励他们一面竞赛小红旗。这样就把学生就对跑产生了强烈的兴趣,而且培养了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结合作精神,很多不擅长跑步的学生也都鼓足了劲,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为小组争光。这样的锻炼会使孩子感到满身喜悦,可以很快唤起学生热烈、高昂的欢快情绪,产生愉悦心理,使学生在“玩”中掌握知识技能,体验到知识之乐,身心都得到锻炼。

二、教学方法要创新

长期以来,我国小学体育教学一直是“教师:讲解——示范,学生:听看--练习”的传统教学模式。这种死板、单调、成人化的教学方法,严重抑制了小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突出表现为喜欢上体育课的小学生正在随着年龄的增大而逐渐减少。因而,在目前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急需改进陈旧的教学方法,以适应小学生生理、心理的需要,努力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有趣味的活动中,既能锻炼身体,又能在不知不觉间完成学习任务,这已成为广大小学体育教育工作者普遍关心的问题。那么,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呢?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创设情境的基本手段

一是运用语言描述创设情境。通过教师声情并茂,妙趣横生的教学语言,描述活动情节、过程,以及角色对话等,使学生如临其境,尽情参与。二是运用图画显示创设情境。三是运用歌谣口诀创设情境。从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水平出发,把技术动作要领编写成通俗易懂的歌谣口诀,使朗诵与意念相结合,学习与锻炼相结合,尽快领会动作要领。四是运用动作模仿创设情景。即把各种派生的角色,通过形象的动作表现出来。五是运用声像工具和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利用电影、电视、录音和多媒体等工具创设情境,能增强学习的效果。当我们学习比较复杂的技术动作时,有条件时常常观看技术电影及录相,分析动作要领,观后使学生直接感受技术要点。六是运用大自然中的景象创设情境。创设一个在大自然中娱乐的情境,能使学生在动中有趣、动中有情、动中有练,通过意境情绪的驱使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情境”运用的时机

一是在课的准备部分运用。通过模仿各种劳动、运动、生物活动等,达到身体由相对安静状态向运动状态过渡的目的。二是在课的基本部分运用。基本部分的教学,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教师要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方法的运用上,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预设有一定情趣的教学方法。三是在课的结束部分运用。为了使运动中所造成的疲劳能尽快消除,使高度兴奋的精神状态得到适当抑制,使身体由紧张的运动状态逐渐地过渡到相对静止状态,这部分教学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

总之,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结合课堂教学的三大环节,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也使教学任务在教师预设的教学情境中较好地完成,切实达到了学生在愉快中锻炼、发展的目的,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让体育课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小学生活泼可爱、有进取心、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参与意识。在教学中,学生的需要获得满足或获得一定程度的满足,能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理反应。学生在学习体育课的过程中,他们特别希望得到老师的赞美与关注,我们如能及时准确地抓住学生在不同情况下的不同心理需要,适时进行教育,给予及时的赞赏,给予适当鼓励和表扬,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使他们对自己有足够的信心,学生的心理就能够健康地发展,而且对体育课的兴趣自然会提高,这样我们的课堂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小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自制力较差,做错事的现象是难免的。这时,我们就要运用表扬、批评相结合的方法来教育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表扬时,我经常用点头或赞许的目光和喜悦的面部表情来显示,这样学生不会感到面红耳赤,又会觉得自豪、高兴。对学生的错误,我会根据每一个学生的特点,根据错误的性质、影响大小给予批评或采用暗示的方法。以我满腔的热情、善意的语言,讲清道理,使学生乐意接受我的教诲,通过动之以情,达到晓之以理。

篇5:生动的教学情境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由此可见,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课堂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根据不同的内容,创设不同的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是十分重要的。

创设情境的方法有许多,如猜谜、游戏、数学历史背景介绍及合理利用多媒体等。为了让数学课堂更加鲜活,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需要,通过游戏、制作模型、猜谜、小故事等,能引起学生兴趣的情境使所学的内容在学生心中埋下趣味的种子,在可能的情况下,也可多种方式相结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气氛。然而,在很多老师看来,创设情境这一部分是十分烦琐的,不仅要寻找能引起学生兴趣的事物,还要考虑所设情境的科学性、匹配度,因此更多的老师选择了使用练习或复习巩固来代替创设情境,我们不能一概地否定这种做法,在老师精力有限的情况下,这种方法在引入课题上是既方便又有一定效果的,但是,这里在提倡课堂趣味性上则有所不足。能否在兼顾教师备课效率和教学趣味性的同时,注意积攒一些与数学知识有关的小故事、小游戏,使得需要使用时,不至于盲目搜寻呢?

篇6:生动的教学情境

摘 要:在体育课中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是奠定学生终身爱好体育的前提,也是学校体育课中一个重要的课题。体育课是小学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兴趣是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是非智力因素中最活跃的因素。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小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一旦被激发,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目的。我认为快乐体育强调情感,兴趣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爱好,改进陈旧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增强体质,这将会使学生受益终身。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趣情境

小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自制力较差,做错事的现象是难免的。这时,我们就要运用表扬、批评相结合的方法来教育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表扬时,我经常用点头或赞许的目光和喜悦的面部表情来显示,这样学生不会感到面红耳赤,又会觉得自豪、高兴。对学生的错误,我会根据每一个学生的特点,根据错误的性质、影响大小给予批评或采用暗示的方法。以我满腔的热情、善意的语言,讲清道理,使学生乐意接受我的教诲,通过动之以情,达到晓之以理。只有真正从学生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出发,抓住学生的年龄特点,加强游戏活动的质量评价;只有不断改革、创新,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锻炼的积极性。小学体育教学中“情境”运用的时机

一是在课的准备部分运用。通过模仿各种劳动、运动、生物活动等,达到身体由相对安静状态向运动状态过渡的目的。小学生活泼好动,极善形象思维,他们见到某种事物,便会情不自禁地浮想联翩,甚至手舞足蹈。教师可抓住这一特点,把思维――动作融为一体,在教师预设的情境中锻炼,以无声模仿操为主,如教师根据季节变化给万物带来的生机为线索开展活动。如“找春天”就是在教师语言启发下,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出很多奇妙的动作。准备活动是在教师主导作用下完成的,教师说“春天来了,小树长高了”,学生可做伸展运动,也可做提踵练习;“春天来了,桃花悄悄开了”,学生可做蹲起斜上举动作,也可三、五人拉手成圆形,表示桃花开;“春天来了,青蛙醒了”,学生可边叫边跳。在这样的活动中,使学生的智能和体能有机结合起来,在教师预设的情境教学中,吸引学生的主动参与,为基本部分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基二是在课的基本部分运用。基本部分的教学,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教师要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方法的运用上,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预设有一定情趣的教学方法。三是在课的结束部分运用。为了使运动中所造成的疲劳能尽快消除,使高度兴奋的精神状态得到适当抑制,使身体由紧张的运动状态逐渐地过渡到相对静止状态,这部分教学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这时教师可通过多种方法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运用情境法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如在课结束时,常常采用闭目入静放松法,教师就可提示学生想象自己驾驶着一条大船,课中的大运动量练习,是船在大风大浪中航行,而入静放松时,则是船进入了风平浪静的港湾,静静的,没有一丝风,没有一点浪,尤如军港之夜。也可以把自己想象成一只鸟、一只鹰在万里晴空之中翱翔,从而达到快速放松的目的。增强体育教学的游戏性

好玩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老师的任务就是保护和发展他们的体育兴趣。而体育游戏作为一种体育活动形式,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趣味性强,生动而活泼,还能锻炼身体,培养学生坚毅品质和团结合作精神,孩子们都非常喜欢。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经常运用竞赛和游戏的方法,适当地编排一些竞赛性游戏去练习,活跃课堂气氛,增强教学趣味性,又能创造热烈的体育氛围。如在投掷教学中,我先让学生比赛射纸飞机,比比谁的飞机飞得高、飞的远,学生都特别感兴趣,很快就进入了投掷训练。通过学生在玩中学、玩中练、练中乐、乐中思,使学生的天性在“玩”中得以体现。丰富多彩的课堂游戏避免了动作练习的枯燥感和单调感,从而激发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使学生增添了其乐无穷的新鲜感,从而达到累而想练,疲而不厌,爱好体育活动学习的兴趣。在具体指导学生进行锻炼时,我还经常把体育锻炼和游戏娱乐结合起来。比如一边练跳绳,一边教小学生们唱儿歌:再如在教学“前滚翻”时,我由一个滚动练习的游戏开始,首先让学生认识正确动作的重要性,然后进入学习部分,大部分学生一开始就被游戏吸引而注意力集中了,兴趣也就激发了。

在体育课程中我还经常采用竞赛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如在教学100米跑时,我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然后以接力赛跑的形式进行比赛,得第一的小组奖励他们一面竞赛小红旗。这样就把学生就对跑产生了强烈的兴趣,而且培养了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结合作精神,很多不擅长跑步的学生也都鼓足了劲,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为小组争光。这样的锻炼会使孩子感到满身喜悦,可以很快唤起学生热烈、高昂的欢快情绪,产生愉悦心理,使学生在“玩”中掌握知识技能,体验到知识之乐,身心都得到锻炼。专业的引导作用

教师的一般素质是培养学生体育运动兴趣中最早期的影响,体育教师受专业的熏陶,形成了体育教师特有的专业气质,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如何看待体育课。体育教师健壮的体魄、富于幽默的谈吐、洪亮的口令以及精明的组织才能,对专业的高度热情、良好的运动能力等等,这一切不仅使体育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形成一个富有感染力的形象,而且使学生具体生动地看到了体育锻炼的效果,产生模仿的愿望,从而引发学生努力上好体育课的热情和兴趣。特别是体育教师要有良好的运动能力,教师良好的运动能力是指教师正确、优美、轻松和熟练的示范动作,以及良好的运动成绩。首先以跑步为例,教师即使示范一个简单的“起跑”动作,只要动作协调、流畅,给人以一种美感,学生都会十分羡慕,并希望自己也能做到,在学习以及练习过程中就会十分认真,且表现出相当的兴趣。教师要很好的运用自身的条件,严格要求自己,加强锻炼,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展示出最佳的精神风貌,对学生起到榜样作用,吸引每一个学生,影响每一个学生。

篇7: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

一、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这些内容应该有利于学生主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必须由学生在实践中理解、感悟、发展,而不是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去获得。”教学情境,是学生参与学习的具体的现实环境。作为教师要想方设法给他们创造表现才华,体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和获取成功的可能,使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如:在教学《十几减9》时,我一开始就给学生制造一个悬念:“老师昨晚做了一个梦,你们想知道老师做的是什么梦吗?”学生们异口同声回答:“想!”这样通过激趣诱思,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紧接着就讲述我的梦,“老师梦见齐天大圣孙悟空对我说,他在蟠桃树上摘了9个仙桃,树上还剩几个仙桃呢?梦里的问题老师怎么也解决不了,你们谁能帮一帮老师?”低年级孩子乐于帮助他人,乐于尝试解决困难,乐于展示自己的才能,一下子全都有了解决问题的欲望,全都想帮帮老师。于是,有的学生提出:如果树上原来有11个仙桃,那么还剩下2个仙桃,算式是11-9=2(个);有的学生提出:如果树上原来有12个仙桃,那么还剩下3个仙桃,算式是12-9=3(个)“同学们真棒!还有没有提出问题?”。知识具体情境性,是在情境中通过活动而产生的。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是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重要保证;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个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充分调动学生的既有经验,使之在兴趣的驱动下,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一个优质的情境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

二、加强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华罗庚指出,对数学产生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教学中注重联系实际,运用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使学生体会到所学内容与自己接触到的问题息息相关,可以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培养他们的数学兴趣。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获得探索数学的体验,提高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生活数学化。从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我开始尝试让我们二年级学生写数学日记,希望能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进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们怀着一个喜悦的心情,主动把在生活中体验到的学习数学那份成功的快乐记录下来这是我的初衷,希望通过写“数学日记”可以给他们一双数学的眼睛,体验数学生活,享受数学思维带来的乐趣。我们班学生在学习《克与千克》后写的数学日记:星期天,我和妈妈一起到超市购物,我挑了一盒牛奶,我问:“妈妈一袋牛奶有多重呢?”妈妈说:“你自己看盒子!”于是我仔仔细细的在盒子上找,看到盒子上面有这样的字:净重500克。我又问妈妈:“什么是净重呢?”妈妈答道:“去掉盒子外的重量。”噢,我知道了原来这500克是不包括盒子的重量。生活中的数学可真多!数学的用处可真大呀!数学文化的诠释在这里得到体现。以此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欲望,并给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给学生极大的吸引,提高了自己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切实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数学,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提供小组合作学习空间

合作学习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什么都是小组合作学习,要根据学生和教学的需要而组织进行。内容简单的不用小组合作学习,内容较难的先要给学生留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再组织小组合作。这样,每个人都有思维上的参与,实现人人学数学。俗话说;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制定相应的规则。那么怎样培养小组合作学习能力呢?在课堂学习中,合作小组常常表现出不善于合作的状况。一开始,老师请学生小组合作时观察到以下现象:有的学生托着下巴冷眼旁观,有的学生溜到别的小组,有的东张西望„„所以,教师在平时要采取策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1)鼓励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每个成员都能积极的相互支持和配合,进行有效的沟通,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清楚的理解对方的想法与观点,积极承担自己扮演的角色。对那些内向的、怕羞、不敢说的学生要多加鼓励和点拨。(2)指导学生学会倾听。倾听,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就有困难了。首先,要树立倾听的意识。教师应该告诉孩子们:如果你想得到别人的尊重,你自己就要先尊重别人,而倾听是你尊重他人的一种方式。其次,当众口头称赞那些愿意认真倾听他人的学生,建立起榜样。最后,评一评哪些学生学会了倾听。(3)达成共识。让学生对组内的认知冲突进行有效解决,从而解决问题,理解知识,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彼此信任。

四、重视课堂评价

新课程对教育评价所起的作用十分重视,课堂效率的提高与它有密切的正相关。在课堂上我们都会使用评价。从评价主体上看,分为师生、生生;从评价手段上看有口头语言和称赞的目光、亲切的微笑等体态语言。如“你的想法很独特,大家可以来讨论一下。”假如学生提出的问题果真有价值,老师应该马上肯定:“你的问题很有价值,老师很重视。”条件许可的话,可以组织学生一起来探讨。有效的评价既能指明优缺点,又是激励学生学习的力量。有时,我们会在课堂上听到“好的”、“不错”类似这样的评价。对教师来说简单了,可对于学生而言缺乏针对性,甚至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热情,导致学习主动性减弱。为了引导学生评价他人,有些老师会说:“你认为他说的怎样?”我认为学生的自我评价环节在课堂中比较单薄,老师可以让它厚实一些。如“你对自己的发现怎样评价?”这样有利于学生养成自我评价的习惯,掌握自我评价的方法。从而对自己在知识与技能、思维方式等方面的不足及时发现并做出不断的调整。

篇8:生动的教学情境

数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学生的头脑中,已经积累了许多生活经验.通过一系列生活情境把知识串联起来,唤醒了学生对原有生活经验的回忆,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习数学如身临其境,就会产生亲切感,有利于形成似曾相识的接纳心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或提供一定的实例,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数学知识,培养数学意识.比如,准确说出结果,就需要去量一量,称一称,算一算,这些都离不开数学.再如,生活中按比例分配水电费,计算储蓄利息,日常购物问题,让学生参与完成或独立完成,不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使学生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及时地掌握所学知识,感悟到数学学习的价值所在,从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周围的事物,想身边的事情,拓展数学学习的领域.从而提高了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生活数学化.作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教师,必须牢牢地将生活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架起知识与实践之间的桥梁,让数学课堂教学焕发生命活力.

二、创设问题情境,变“机械接受”为“主动探究”

问题情境,就是教师根据教材,选择尝试点,编制成“问题”,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主张学生是教学的主人,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应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大胆发问.而学生的学习动机又是依赖于传授知识的情境,所以创设“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得”的问题情境是很重要的.如,在“球的表面积”教学中,教师可先让学生回忆圆柱、圆锥、圆台的表面积公式,都是利用它们的展开图求出的,然后问学生:“球的表面积公式也可以用展开图求出吗?”学生回答:当然可以,且对此深信不疑,教师将计就计,让学生自己探索.一段时间后,学生经过了几次尝试,但均告失败.教师抓住时机,宣布球的表面积公式不能用展开图求出.学生先是诧异,接着是困惑,最后是渴望,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下,学生心理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达”的愤悱状态.教师利用这个时机,开始介绍球的表面积的推导方法———无限逼近法.由于这时学生有较强的求知欲,故整堂课的教与学都能很顺利地进行.因此在课堂上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由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

三、创设悬念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在讲授新知识前先设置悬念,会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吸引着学生听讲.尤其是当学习内容能结合学生的认识实际,为学生所熟悉时,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就会更高.例如,在引入对数计算一节内容时提出下面问题:“用我手中这张报纸,厚约0.08毫米,反复对折,问能否叠到珠穆朗玛峰那么高呢?”这时学生几乎没有一个相信可以叠到那么高.于是学生急于计算验证,但是已有的知识很不容易,急欲得一新方法.这时我话语一转,等我们讲完对数函数这节课后就知道了.接下来学生都听得非常认真,迫切想知道答案.上完新课后经过他们的计算,答案只需要27次时,他们自己根本就不敢相信.但数学理论知识说明了一切,又不得不相信.接着有位同学又计算了对折50次后,兴奋地说这叠纸的另一头就远远超过月球了.我开玩笑说我们就可以顺着它爬上月球,见嫦娥和吴刚去呢!通过这样设置悬念情境使学生的思维由潜伏状态变为积极状态,学生兴趣盎然,不知不觉激发了学生的强烈求知欲,从而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四、创设专业情境,让学生即学即用

利用专业知识来设置教学情境,开展探究、讨论、理解或问题解决等活动,是数学适用的设置情境的有效方法.如在电子电工班讲“二次函数的最值”一节时,利用学生的专业课“电工基础”中最大功率来引入课题.通过这样一个情境设计,将学生的发展要求与专业实际结合起来,将数学与专业课同步,注重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引起了学生高度的关注和兴趣,随后的教学活动就沿着有关问题的解决生动地展开,学生始终怀着极大的兴趣主动地合作、讨论、探究,将枯燥无味的数学课变成一种乐在其中的有趣活动,不仅有利于促进理解,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还可以激发联想,生成创意.

五、创设实验情境,培养数学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中职数学教学应鼓励学生用数学去解决实际问题,甚至去探索一些数学本身的问题.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运算能力,还要培养学生数学建模能力与数据处理能力,加强在“用数学”方面的教育.最好方式就是用多媒体电脑.诸如几何画板、数学实验室等工具软件,为学生创设数学实验情境.如在讲幂函数时,用几何画板作图,让学生亲自上机操作画函数图像的过程.又如,讲随机事件的概率的概念时,让学生做抛硬币试验,自己探讨频率与概率之间的关系.这样学生就印象深刻,不容易忘掉,而且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上一篇:校园礼仪标语下一篇:质量管理体系过程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