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因质疑、争辩而生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例谈

2022-12-29

低年级的孩子注意力特别容易分散, 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的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从而构建高效的课堂呢就要不断给孩子制造质疑的机会。 下面笔者将从低年级孩子的课堂特点和教学实际案例两个方面来论述。

1低年级学生的课堂学习特点

(1) 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 随意说话现象严重, 后半节课尤为明显。

(2) 认真倾听的习惯缺失。 孩子们认为认真倾听就是认真听教师讲课, 不用听其他同学, 所以在课堂上同学发言随意插嘴的现象时时上演。 低年级孩子特有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注意力是那么容易分散, 那如何利用好的方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让课堂成为高效的课堂呢, 两次次偶然的教学经验让笔者感觉到似乎找到了这个方法。 那就是———质疑和惊喜。

2教学实例及反思

教学片断一:

师:这是一个两位数, 各位上的数是3, 这个两位数是 ( )

A学生马上举起右手, 并充满自信的说到:老师, 你把字写错了。

师:哪个字呢? (教师充满疑惑的问道)

A:那个 “各位中的各字”应该是个头的 “个”.

师:老师真的写错了吗? (全班全都认真的点点头) 。

正当老师沮丧时, 一个声音发出来是B同学

B同学站起来说:老师, 不对啊, 那个位上的数字是3, 十位上的数字是多少啊? 题目里面没有告诉我们十位上的数字是多少, 岂不是答案是多种的了? 可是如果答案是多种的老师为什么只写一个括号呢? 难道一个括号里面可以填很多个数字答案。

当听到B同学的质疑时, 我心理开始澎湃, 这孩子真不错!很懂得思考问题, 这时我不露声色的回答道:不行, 括号里面只能填一个答案。

全班发出一阵唏嘘声, 怎么会这样呢? 孩子们都陷入了沉思。

望着陷入沉思的孩子们, 我提高声音微笑着说:同学们, 老师真的把题目字写错了吗?

孩子开始露出疑问的眼神:好像在说难道老师真的没有写错。 这时, 我是那么希望有个同学能从刚才的漩涡中转出来, 于是我继续引导到:我们什么时候用过这个“各”呢? 这是A同学像突然想起来什么, 把自己的小手举得高高的, 口里还不停地念叨:哦……

我乘机再一次把A同学喊起来:你发现了什么吗?

A: 老师, 我发现了, 你写的 “ 各” 没有错, 这个 “ 各” 的意思是:“个位和“十位“上的数都是3, 这个两位数应该是33。

这时全班一起发出“哦……”这句拖着长长尾音的“哦“在我听来是那么悦耳动听。 这时C同学举起了他的小手:老师我发现数学真的非常有趣, 数学文字里面藏着很多数学秘密哦。

我趁机问全班同学, 你们感觉到了吗? 全班同学都兴奋地点点头, 并开心地说:感觉到了。

教学片断二:

出示一个纸盒, 里面有2个红球、3个白球。

师:有可能摸到红球吗?为什么?

生:有可能, 因为里面有红球。

学生试摸, 结果摸了几次, 有学生摸到红球了。

教师把红球拿出来一个, 这个口袋里有1 个红球, 10 个白球。

师:现在还有可能摸到红球吗?认为能摸到的举手。

几乎所有的同学都举起了小手, 课堂气氛很活跃。

师:我觉得摸不到红球, 你们相信吗?

生:不相信, 肯定摸得到红球, 因为里面有红球。

师:真的不信?咱们试一试。

学生摸的结果是:白、白、白、白、白、白。

此时同学们沸腾了, 啊———

老师趁机得意:我就说不可能吧, 那现在和我一样想法的同学请举手。 多双小手举得老高, 甚至快站起来了。

A:不对! 我反对! 是他们 “运气”不好!

生:可是实验证明摸的结果只有白球, 没有红球啊。

B:那是他们运气不好, 只要多摸几次, 应该是能摸到红球的! B坚定地说。

两派学生争论不休, 师:行, 为了让统一全班同学观点, 咱们再请同学多摸几次看看。

第10 个同学一摸, 红球, 全班同学沸腾了! 孩子们鼓掌、叫好。 喜悦之情充斥整个班级。 同学们用事实征服了猜想。 我趁机让全班同学对A同学和B同学进行了表扬。

同时趁机增加白球的个数:100红1白

师:这时还有可能摸到红球吗?

生:能, 一定能!受刚才摸球实验的影响, 全班一致认定能。

师:为什么?

生说:因为里面有红球, 只要纸盒里有红球, 只要坚持就有可能摸到红球。

两节内容、形式完全不同的课堂, 却有着相同的声音———质疑、争辩、惊喜, 内容不尽相同, 但是相同是孩子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 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就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各种实践表明质疑和惊喜是吸引孩子注意力的一个非常有效的办法, 不时给孩子一些惊喜更能激发孩子的学习的积极性, 不断的质疑和惊喜更是培养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一种重要的学习形式。 孩子在质疑、争辩的过程中, 积极思考, 努力探索, 逐渐将知识内化。 在不断新鲜的惊喜刺激下, 变得更加注意力集中, 大大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摘要:新课程标准强调未来的教育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 拒绝过往填鸭式教学, 而更多注重对学生潜能的开发、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发展。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性、思维性强的学科, 在实现新课程的目标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在实现的过程中却面临学生普遍对数学缺乏兴趣, 缺乏思考主动性的局面。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 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就要求教师们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一颗宽容、耐心倾听的心。

关键词:质疑,争辩,思维,效率,兴趣

上一篇:培智数学校本教材研发引发的思考下一篇:红色文化发展现状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