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步三查”高效课堂培训心得体会txf

2024-04-26

“五步三查”高效课堂培训心得体会txf(精选8篇)

篇1:“五步三查”高效课堂培训心得体会txf

“五步三查”高效课堂培训心得体会

塔河一中

谭险峰

本次参加“五步三查”高效课堂教学培训,我体会到课改所具有的深远意义: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课堂教学真正体现学生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要让“构建和谐课堂,提高学习质量”变成现实。

一、学生为主体的独学。

学生独学是“五步三查”教学模式中的重要环节。学生通过自我学,对新知获得丰富的感知和初步的理解,发现问题,带着问题讨论交流,在教学中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目标一致,同步和谐,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有效地克服了学生自学中的盲目性。

二、学生间的对学。

对学可以使小组间同质的学生进行交流合作学习,共同合作把一些有难度的问题进行解决,可以培养学生间的合作意识。自学结束后,就进入了对学的环节,这是课堂教学的实效落实环节。

三、小组间的群学。

群学是可以使小组间进行交流合作学习,共同合作把一些有难度的问题进行解决,可以培养学生间的团队合作意识。是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解决疑难问题的过程。突出教教材内容中的重点、难点,只教学生不会的,即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解决疑难问题。

其间有小展示、大展示,学生通过展示把自己对本堂的问题进行解决,让大家进行讨论补充、批评指正,最终把问 题彻底解决。当然老师要进行引导总结。

今后,我将以这次课改培训学习为契机,把专家们所讲的有效教学策略和新课标下的课堂设计与自己的教学实际相结合,将这些思想、理念、和方法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予以运用,强化课改与高效课堂观念,以“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为目标,用心致力于课堂教学改革,透过不断学习、探索,构成真正解放学生,建立高效课堂。要将课堂时间、学习权、话语权、探索权、发展权、还给学生当然。高效课堂是我们正用心探索中的一种新的理念,更就应是我们每个教师追求的永恒的教学目标。

篇2:“五步三查”高效课堂培训心得体会txf

通过学习我真正地认识了新课程改革,认识到这场课改所具有的深远意义: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课堂教学真正体现了学生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让在课堂上“关注每一个学生”、“构建和谐课堂,提高生命质量”等理念变成现实;看到课堂因和谐而高效,因高效而使学生课后轻松;看到学生思、学生演、学生实践,师生实现了科学互动,体现了新课改所倡导的一系列关于教与学的关系的思想。最重要的有三点印象比较深刻:

一、学生为主体进行独学。学生通过自学,对新知获得丰富的感知和初步的理解,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听讲,在教学中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目标一致,同步和谐,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有效地克服了学生自学中的盲目性。

二、学生间的对学;可以使小组间同质的学生进行交流合作学习,共同合作把一些有难度的问题进行解决,可以培养学生间的合作意识。自学结束后,就进入了对学的环节,这是课堂教学的高潮。

三、小组间的群学;群学是可以使小组间进行交流合作学习,共同合作把一些有难度的问题进行解决,可以培养学生间的团队合作意

识。是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解决疑难问题的过程。突出教教材内容中的重点、难点,只教学生不会的,即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解决疑难问题。其间有小展示、大展示,学生通过展示把自己对本堂的问题进行解决,让大家进行讨论补充、批评指正,最终把问题彻底解决。当然老师要进行引导总结。

通过本次学习,增强了我进行课堂改革的信心和动力,也发现自己在教学上存在一些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自己应该在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一、加强学习,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学习与新课程改革有关的教育教学专著,提升自己的业务素质。转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将学校的课程改革贯彻落实好,争做研究型教师。

二、进一步提高导学案的编写质量。“五步三查”教学模式在开始的一段时间里,还会有一部分同学看不出应该掌握什么、什么内容是重点、自己什么地方还是薄弱环节。在学生自学前为同学们编写出高质量的导学提纲,把与教学要求相关的提纲都写出来,只让学生根据提纲在书中找答案,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提高课堂提问的艺术。高效率的提问可以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提问的对象要因题、因人而异,对于学习差些的同学,我们可以提问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同时要及时地进行鼓励和表扬。教师只有灵活地掌握了这些技术,因地制宜,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才能真正成为一位善问的教师。

四、加强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研究学科特点,帮助学生寻找最佳学习方法。通过分组进行问题讨论再到黑板上演练,会使许多同学的思路比老师还宽,有时还会弥补老师没有想到的情况或方法。所以教师根据课本内容、班级或个人实际情况,应该有意识地设计或组织学生尽可能多的对实际的问题讨论解决,而不是老师直接说了答案。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提高学生的学习习惯。

五、编写高质量的、有针对性的当堂练习题。有了针对性的练习题才能让学生形成能力,把本堂课学到的知识和应用联系起来,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巩固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篇3:“五步三查”高效课堂培训心得体会txf

一、“五步三查”的认识要到位

“五步三查”可以这样理解:“独对组,小大展;依进程,查问题;群合力,过难关。”独学是关键,学生通过自学,对新知获得丰富的感知和初步的理解,发现问题,然后带着问题进入对学、群学,使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得以统一。对学,组学是课堂教学的高潮,通过交流合作把一些有难度的问题进行解决,既得到了新知,又培养了学生间的团队交流合作精神和学习品质。

二、环节操作不能死搬硬套

“五步三查”是一种课堂教学模式,不是定式。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模式的选择,课堂教学内容有易有难,有趣味性强的,也有枯燥难懂的,内容简单的就用不上“五步三查”了,“一步一查”就能解决问题,难度大的,可能“五步三查”还不够,而有些内容理论性较强,就适合教师讲授,学生才能听明白,弄清楚。

三、不能拋弃原有的一切,吸纳、借鉴求实效

改革不是革命,不能推翻一切,重新建构教学模式;而是在原有基础之上摒弃落后、陈旧的,吸纳借鉴先进、有效的教学模式。下面就原来的教学设计和“五步三查”教学设计进行结合,用案例说明我是怎样进行先期课改的: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第2课时)为例。

(一)原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设计

1.展示学习目标

(1)了解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有关概念。

(2)理解设圆O的半径为r,直线l到圆心O的距离为d,则有:

直线l和圆O相交dr。

(3)理解切线的判定定理:理解切线的性质定理并熟练掌握以上内容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学生自学课本内容(15分钟左右)

学生提出问题。

3.教师讲解

老师讲评直线l和圆O相交d

直线l和圆O相切d=r,如图(b)所示;

直线l和圆O相离d>r,如图(c)所示.

因为d=r,直线l和圆O相切,这里的d是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即垂线,并由d=r就可得到l经过半径r的外端,即半径OA的A点,因此,很明显的,我们可以得到切线的判定定理:

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如图(d),CD是切线,A是切点,联结AO与圆O交于B点,

那么AB是对称轴,所以沿AB对折图形时,AC与AD重合,因此,∠BAC=∠BAD=90°。

因此,我们有切线的性质定理:圆的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

4.巩固练习(课本内容)

教师点评。

5.学习内容小结

师生互动完成。

6.作业布置

此模式中学生活动太少,没有体现出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二)“五步三查”模式下的教学设计

1.展示学习目标

(1)了解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有关概念。

(2)理解设圆O的半径为r,直线l到圆心O的距离为d,则有:

直线l和圆O相交:dr。

(3)理解切线的判定定理:理解切线的性质定理并熟练掌握以上内容,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学生自学课本内容(15分钟左右)

3.展示学习成果1(师引导)

4.学生互学(15分钟左右)

5.展示学习成果2(师引导)

6.学生群学(10分钟左右)

7.展示学习成果3(师引导)

8.教师引导点拨(展示时)

9.检测(课本内容)

展示评比。

10.检测(印制的检测题)

展示评比(了解学习效果)

11.学习内容小结

学生互动完成。

12.作业布置

此模式中学生活动多,但有些理论知识还必须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才能弄明白。对模式的灵活运用是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条件。

(三)两者结合模式下的教学设计

1.展示学习目标

(1)了解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有关概念。

(2)理解设圆O的半径为r,直线l到圆心O的距离为d,则有:

直线l和圆O相交:dr.

(3)理解切线的判定定理:理解切线的性质定理并熟练掌握以上内容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学生自学课本内容(15分钟左右)

3.学生互群学(15分钟左右增加了学生的交流互学)

4.学生找难点

5.教师点拨(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难点进行精讲)

6.检测(课本内容)

7.展示评比

8.课时检测题

9.展示评比(了解学习效果)

10学习内容小结

11.学生互动完成

12.作业布置

此模式中学生活动也很多,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学为主,教师就难点问题进行精讲为辅的教学思想。有继承也有借鉴,增加了学生间的互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自学,互学,交流提升的学习品质。

一学期的摸索实践,很忙很忙,但很充实很自信。将学生的学落在实处,这将是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今后我将继续做好教改工作,为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而努力!

篇4:“五步三查”高效课堂培训心得体会txf

2011-10-05 21:23:46| 分类: 课堂教学 |字号

高效课堂“五步三查”教学基本模式,是《中国教师报》全国教师培训基地和中国名校共同体在总结以杜郎口为首的各成员校的课堂教学模式基础上,结合课改初期易遇到的普遍问题,而设计的一个具有课改推进普适性的高效课堂基本模式。

“五步三查”课堂教学基本模式在步骤命名、环节设计和操作流程上力求简单易记,简便易学,方便教师掌握和运用。并尽可能从方法和规律的角度来指导教师付诸教学实践,让教师少走弯路,缩短课堂“临帖”的周期,从而为打造特色高效课堂服务。

一、“五步三查”基本模式结构说明

(一)“五步”:课堂环节五个基本步骤

1.第一步:独学;

2.第二步:对学、群学;

3.第三步:组内小展示;

4.第四步:班内大展示;

5.第五步:整理导学案,达标测评。

(二)三查:课堂上的三次学情调查

1.一查:在学生独学时;

2.二查:在组内小展示时;

3.三查:在整理导学案,达标测评时。

二、“五步三查”基本模式详解

第一步:独学

在独学环节开始之前,通常要进行对上节课有关知识的反馈检查和新课的导入。

1.检查反馈。从检查内容和检查对象上要注意分层次,并重点关注C层次学生(即潜能生)。是否需要检查,或者检查哪些内容和哪些学生,可依照上节课导学案整理过程中和达标测评过程中暴露的问题或学习组长反馈上来的情况而定。

2.新课导入。导入虽然不作为课堂的一个基本步骤来看待,但它 “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所以导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激发学习动力、调整学习状态、创设学习情境、建构知识系统等方面。导入新课后要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3.独学。高效课堂下的学生独学,以导学案为抓手,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主线,并运用双色笔就独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标注,带入对学、群学中解决。需要说明的是,独学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关键,因此独学是学生最重要的学习方式。教师

要特别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所有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都一定是自主学习。而发展的即时感受大多表现为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悠然心会、深得吾心;表现为怦然心动、浮想联翩、百感交集、妙不可言;表现为心灵的共鸣和思维的共振;表现为内心的澄明

与视界的敞亮。所以教师在巡视时应留心观察学生独学的状态是否投入,是否入情入境,入心入神。高效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状态之所以普遍较佳的原因之一,是后面的展示环节所创设的学习情境更好地激励了学生自学。

4.第一次学情调查。独学时,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巡视调查,了解学生学习进度、对导学案独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即基础类题目),并据此确定独学的时间,适时转入下一步学习。这也就是“三查”中的第一次学情调查。

第二步:对学、群学

对学、群学环节仍然是以解决问题为主线,首先通过同质学生的对学,力求解决独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以学习小组为组织单位,由学习组长组织成员对照导学案开展有效的合作、探究、对子帮扶,真正实现兵教兵、兵强兵、兵练兵。

对学、群学的过程,既是解决独学中存在问题的过程,也是发现新问题、探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循环往复,不断提升的过程。并藉此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第三步和第四步:组内小展示和班内大展示

1.展示的基本原则——“三性”。无论是组内小展示还是班内大展示都要明确,展示是提升,绝不是各小组对导学案上问题答案的重复性讲解。为此要突出展示的三大原则,即问题性、互动性、创生性。

“问题性”是指从展示的内容上来讲,要展示共性度高的问题或易错点;“互动性”是针对展示的方式上来讲,要体现出师生、生生的交往,可以是疑难求助、对话交流、质疑对抗、文本批判、合作表演、诗歌朗诵等等多种形式的互动交流;“创生性”是指从展示的价值体现上来讲,包括学习的方法总结、规律探寻、学习的新发现、新思考、新感悟或新的成果展示等。这样就避免了展示不高效的情况,也真正体现出展示环节的必要性。这种生成既有预设中的生成,也有课堂即时性的生成,无论哪种生成都必须是有效的生成,而不是漫无边际、脱离主题的生成。

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是开放的课堂,动态生成的课堂。一堂课缺乏动态生成性,这堂课一定是不精彩的。也很难感受到“生命的狂欢”。

2.小展示和大展示的区别。二者的区别在于展示的范围不同,问题的共性度不同,内容的层次不同。

小展示是由小组长组织的在组内进行的展示,目的是展示对学、群学的学习成果,暴露对学、群学中尚未解决的问题,并由学习组长将学习成果或暴露问题汇报给老师,便于教师把握学情,进行大展示。

大展示是全班范围内由教师组织的展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课堂教学机制在本环节将得以展示,我个人认为好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就像《学记》中所说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也”。具体体现在:点拨、追问、即时评价等。大展示过程中力求达到课堂的动态生成效果,从教师的主导作用上来讲,教师要研究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适时追问、点拨、启发、引导,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教师要及时评价学生展示情况,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

3.第二次学情调查。组内小展示时,进行第二次学情调查,调查的方式可以是教师巡视指导和学习组长的反馈。教师就小展示暴露出来的问题和小组备展的内容,灵活调整预设的时间安排;确定大展示的内容、时间,组织全班进行大展示。

第五步:整理学案,达标测评

通过前面的小组学习与展示,学生回到座位整理导学案,而后教师组织达标测评。

1.学案整理的内容。主要包括对疑难问题的整理、个性化重难点、生成性知识整理、知识系统梳理,将这些内容整理在纠错本或者导学案的设定位置,并就重点内容用好双色笔标记。导学案整理一方面是为了课堂上问题、生成等有价值知识的落实,另一方面是方便学生以后的复习。

2.达标测评。教师根据导学案最后的测试题(也可以临时添加题目)组织小对子、小组长检查或抽测。题目的设计上要体现分层次的原则,按照基础题、提高题、拓展题,要

简而精。达标测试检查的形式灵活多样,教师可以组织小组长之间互查、小组长检查或是抽查部分学生,但最终要达到把握学情,了解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情况,尤其关注潜能生。这也是对下一节课反馈检查的主要依据。

3.第三次学情调查。整理导学案,达标测评时进行的是第三次学情调查,教师了解整节课学生掌握的情况,分析不同层次学生存在的薄弱环节,作为下节课课前反馈和单元测试的依据。

三、“五步三查”基本模式效能分析

1.较好地落实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2.实现了“活”与“实”的统一;

3.实现了“动”与“静”的统一;

4.实现了“放”与“收”的统一;

5.实现了“预设”与“生成”的统一;

6.实现了“主体”与“主导”的统一。

四、几点说明

1.要重视导学案的编写。导学案是指教师根据一节课教学内容、学习目标,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是集教师的教案、学生的学案、分层次的评价练习(练案)于一体的师生共用的 “教学合一”的文本。其核心就是从学生的当前情况出发,在教师占有大量资料和综合把握的前提下,把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和能力精心设计成问题的形式来导学、导练、导结。在高效课堂上,导学案被称为学生学习的“路线图”,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课堂学习是否高效等,导学案起了关键作用。因此要特别重视导学案的编写。尤其注意在问题的设计上要体现“知识问题化,问题探究化,探究层次化”,注重学习的个体差异,做好分层导学,分层目标,分层训练,分层达标。

2.“五步三查”基本模式是一个普遍意义上的共性模式。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学段、学科、课型、学校作息时间安排的不同,在导学案的设计和课堂环节上会略有调整。比如,课型如果是单元巩固提升课,在导学案的设计上应由侧重于“学”转向侧重于“练”,由关注知识的分支转向更多地关注知识系统的梳理和方法规律的总结,同时在问题的设计上要强化新课教学时学生的易错点,在课堂环节上就要侧重展示和达标反馈,从而才能达到“单元清,人人清”。如果是预习课型,就可以侧重于学生独学、对学、群学的环节。

3.五步三查基本模式就五个步骤的时间来讲,教师可以根据学情作提前预设,但是在课堂实际操作中还要根据“三查”来实际把握学情,从而对时间做出适当的调整。

4.“预习、展示、反馈”是高效课堂上最关键的三个环节,当然也可以是三个课型。究竟作为课堂的三个环节还是作为三个课型,要视课堂内容与学情、学时而定。

篇5:“五步三查”高效课堂培训心得体会txf

--数学组‘五步三查’高效课堂工作汇报 杨荣荣

各位尊敬的领导、专家和亲爱的同事们:

下午好!在这样一个暖融融的冬日,河北挥公实验中学的专家们不辞辛苦为我们进行第三次高效课堂培训,在此,我仅代表数学组,对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实行高效课堂已经四个多月,我们做了很多,同时,还有很多疑惑和有待改进的问题,现在我就 ‘五步三查’课堂教学模式这四个月在数学课堂的实施情况及数学导学案的编写情况和仍存在的一些问题等方面做以下汇报:

一、课堂情况:在李校长的英明领导,在教科研中心杨主任、中学部领导们的关心和指导下,组长武老师带领我们历经四个月的摸爬滚打,实践探索,我们的课堂已经基本可以完成‘五步三查’的各个流程,对于独学,对群学小展示,大展示,自主检测以及三查各环节的掌控也日臻成熟,现就我们数学组在课堂中做得好的方面和大家一起学习。

1.课堂模式的灵活运用:开始学‘五步三查’的时候,我们带着崇敬的心情,认为它是非常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课堂上,我们完全的生搬硬套,不敢做任何改变,不敢有任何逾越;经过第二次培训和自己的摸索,现在,数学课堂,我们可以按照课堂的需要进行环节的灵活调整,从而掌控课堂。比如,黄成亮,刘晓芬老师的课堂,根据导学案知识的问题化,一节课可以安排多套对群学和大展示和检测,从而把整个课堂按照问题‘模块化’,这样整个课堂,学生都非常活跃,积极参与,最重要的是,即使本节课进行不完,下一节课也可以从新的问题开始,不会出现断层。

2.课堂的角色转化处理:从传统课堂的‘一言堂’,到新课堂教师的‘隐身’真正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对于中学部的数学课来学,一直是个难点,为了克服这个难点,我们教研组经常反思讨论,听课评课,总结经验,失败再战,战了再败,越战越勇。上从导学案编写的深入思考,到课堂的放手不放心的引导性锻炼(加强引导,避免课堂讲解的习惯性重复),下到课前的展示辅导。比如,我们组的杨萍老师,赵佳丽老师,徐洁婷老师等等老师经常会牺牲课间或者下班休息时间为学生讲解要展示的题目,展示题目的技巧,展示的数学语言等等。

3.课堂时间的优化问题处理:用‘五步三查’课堂模式进行教学,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时间不够用,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往往要上两三节课,这样整个课程的进度非常慢。经过多次研讨,我们除了熟悉课堂模式,精简导学案的内容,培训学生,还从课堂的每个细节出发,预设课堂,结合对导学案的三查,研究哪里可以抠出时间,挤出时间。如,张丽娜老师在大展示分配任务后(讲解的组与板书的不能是同一组),留两三分钟,让学生熟悉讲解内容,使大展示快速顺利地进行,还有大展示环节用限制时间的方法有效的控制学生大展示的时间,这样整个课堂非常紧凑;肖海娟老师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长期的详细记录,并不断调整,去冗存精;武苍龙老师的课能够灵活把握重难点,把握学情,将课堂上学生都会的内容进行简要的‘画龙点睛’的讲解,-范-文先生网-对于重点难点才会花时间细细引导讲解;另一方面,我们仔细研究了评价反馈环节,不再对每个环节都面面俱到的作出评价,而是根据课堂,我们需要什么重点评什么,其它环节做得好的只是给与简要的评价,比如,通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同学们的板书书写能够按照要求按时完成,那么这块的评价就可以简要的一句话带过。

4.‘精英展示’问题的处理:进行‘大展示’环节的时候,我们可能都会遇到精英展示的问题,对于那些B,C等的学生,老师们可能做了很多工作,可是始终收效甚微,这两类学生始终是得过且过不肯展示,究其原因:1)。真的不会;2)。出于害怕和害羞;3)。漠视。要改变这种现状,1)。鼓励,抓住任何小机会,小问题,鼓励孩子展示;2)肯定,抓住任何细小的‘闪光点’进行表扬;3)。疏导,细心的观察学生思想状态,学习困难,耐心的疏导学生学习数学的思想‘包袱’。除此之外,在课堂分配任务上,也特意想这部分学生靠拢。比如,我们组田媛媛老师是这样做的:培训小组长,课前2—3分钟,让他们分配任务,C层次的同学展示基础知识或结题过程,B层次的同学展示方法或总结规律,A层次的同学可以出变式题,这样不仅避免了精英展示,还提高了参与度。

5.数学课在实行高效课堂中遇到的一些特殊问题的处理:根据我们学校的生源结构和数学本学科的特点,在实行新课堂时,我们还遇到过这样的一些问题。

(1)学生不肯参与课堂;

(2)数学课堂讲解的思路完全错误;

(3)独学时,数学导学案的完成总是被放在最后一个,或者完全被忽略;

(4)解题完全没有格式(整张导学案的书写令人无法忍受)

针对以上问题,数学组的老师们都做了认真细致的学生工作。例如,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变换方式处理学生问题,抓住一切机会表扬学生的小优点,经常为学生进行个别的数学知识辅导,鼓励学生上讲台,参与课堂,进行数学学习;我现在在高二文科班的课堂口头禅是:提出你们的问题,即使是小学的问题,我们的课堂都可以解决;黄艳老师专门为后进生在数学课堂中的转化问题进行小课题的研究;书写格式的问题,我们更是日日点,时时提,手把手教学生进行格式书写,此外,导学案我们除了进行三查外,很多老师还进行了导学案的四查即不定期追查学生导学案的改正的落实情况,导学案的再整理的检查等等;经过我们的努力,目前这些问题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二、导学案的编写情况:

实行‘五步三查’高效课堂教学,导学案是学生学习的第一文本,是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路线图’,导学的编写质量直接决定高效课堂的实施。对于导学案的编写,我们主要思考了以下问题:

1、导学案的模式思考;导学案不是一个固化的文本,是一个动态的文本,它的一个主要功能是‘导’向作用,为此,我们数学组对导学案的基本模式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数学组的导学案基本包括:学习目标、学法指导、学习重点,考纲要求、学习过程、拓展延伸(高考链接)、课堂小结(反思)、自主检测等环节,每位老师还根据自己课堂的需要把各环节进行局部变动;如,高三数学帖刚老师,根据年级特征,学生学习需要,把“学习过程”细化为“考点回顾”和“考向突破”,有时把“自主检测”以“高三每日训练”的形式单独印制,方便学生积累整理改错。

2、导学案量和难度的思考:研究考纲,细化学习目标,研究教材,精简知识点,精简例题,练习题,从以往的大容量向一节课的内容转化(这个转化我们目前做的比较好),并结合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抓基本,抓基础,并思考如何抓。

3、导学案习题化向学习文本化的转化的思考:对于数学来说,导学案很容易编成学生的习题化,失去导学案‘导’的功能,在导学案的编写过程中,我们基本能够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情景化。但情境趣味化和生活化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4、导学案的分层编写:导学案是满足各阶层学生学习的个性化文本,根据每个班级学生数学基础,有必要进行导学案的分层编写;数学导学案一般分为A,B,C,D四个层次,A、B级必须熟练记忆、理解; 合作探究为C层次,至少要掌握一半内容; 拓展延伸为D层次,仅供学有余力的同学选作。

5、不同课型导学案的编写的思考:目前,我们主要编写的是展示交流课型的导学案,对于其它课型的导学案,我们还处于盲区,如:复习课的导学案编写。

三、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四个月新课堂教学我们收获了很多东西,期间解决了很多问题,但是,短短的四个月,我们仍然存在许多问题,现将主要问题总结如下:

1、新课堂要求教师‘隐身’,根据我们目前的学情,数学课堂学生对知识一知半解,教师如何‘隐身’?‘隐身’之后教师的主导作用如何体现?

2、如何上试卷讲评课?(对于数学学科,是否增加教师示范展示课、习题试卷讲评课等,用于指导和规范学生的大展示讲解。)

3、倾听做的不好:展示的同学讲解自己的,倾听的同学做自己的事情,两个脱节。

4、检测环节在课堂上很难落实。

5、数学课堂的展示单一,怎样向多元化引导?

6、学生出现阶段性倦怠,如何刺激学生,使其保持学习热情?有哪些好的方法?(除了给学生做思想工作,讲大道理外)

虽然本学期这些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但是,办法总是比困难多,我们只要用心去做好这件事情,我坚信一切问题最终都可以得到解决。

篇6:“五步三查”高效课堂培训心得体会txf

“五步三查”高效课堂教学普适性模式

基本操作及说明

培 训 教 材

育中方略教育〃课程中心

育中方略教育·课程中心·培训教材

育中方略教育·课程中心·培训教材

“五步三查”高效课堂教学普适性模式

基本操作及说明

育中方略教育〃课程中心

“五步三查”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指导区域课改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推进效果,受到专家与一线教师的一致好评。对于不同区域、不同学段(小学、初中、高中)以及不同学科等都有着广泛的课堂建设指导意义,因此具有普适性。“五步三查”课堂教学模式在步骤命名、环节设计和操作的基本流程上力求简单易记、简便易学,方便一线教师掌握和运用。并尽可能从方法和规律的角度来指导教师付诸教学实践,在实际课堂操作中体悟新课改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落实,很好地解决了新课程理念“顶天入地”的问题。

第一部分 “五步三查”模式基本结构说明

一、“五步”:指课堂环节五个基本步骤。1.第一步:独学; 2.第二步:对学、群学; 3.第三步:组内小展示; 4.第四步:班内大展示;

5.第五步:整理学案,达标测评。

(二)三查:指课堂上的三次关键性的学情调查。1.一查:在学生独学时; 2.二查:在组内小展示时; 3.三查:在整理学案,达标测评时。

第二部分 “五步三查”基本操作详解

一、第一步:独学。“独学”指学生个体学习而言。

育中方略教育·课程中心·培训教材

育中方略教育·课程中心·培训教材

在独学环节开始之前,通常要进行对上节课有关知识的反馈检查和新课的导入。

(一)检查反馈:从检查内容和检查对象上要注意分层次,并重点关注C层次学生(即潜能生)。是否需要检查或者检查哪些内容和哪些学生可依照上节课学案整理过程中和达标测评过程中暴露的问题或学习组长反馈上来的情况而定。检查最好以爬黑板方式进行。

(二)新课导入:导入虽然不作为课堂的一个基本步骤来看待,但它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正如德国教育家阿道尔夫〃第斯多惠所言:“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所以导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激发学习动力、调整学习状态、创设学习情境、建构知识系统等方面。导入新课后要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三)独学

所有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都一定是自主学习。只有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得到了激发和提高,才会有主动性和创造性。所以教师要高度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而“独学”是针对学习的个体而言的,其字面意思是指学生的独立学习,但并不能表明是自主学习,我们更为关注的是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只有这样其学习效果才能达到最佳。

高效课堂下的学生独学,以导学案为抓手,以问题为主线,并运用双色笔就独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好标注,带入对学、群学中解决。

1.独学对学生的基本要求:

⑴ 纪律要求。高效课堂一般不做硬性的纪律要求,以不影响别人的学习为 宜。人的心灵只有处在高度自由的状态中,才有可能是思维敏锐、活跃的,才有可能具备创造力。当然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讲有一个学习习惯养成的问题,这一点可以作为课堂评价的一项来引导促进。

另外,对于独学在家庭中完成的情况,往往由于部分学生学习自觉性不强,导致独学效果不佳。遇到这种情况也可以通过有效地课堂学习评价和小组建设来引导促进,加强管理。

育中方略教育·课程中心·培训教材

育中方略教育·课程中心·培训教材

⑵ 问题入手:对照导学案,自己查阅教材或其他文本资料,自

主解决导学案中的问题。独学解决的问题一般是导学案中的基础类题目,要求人人过关的题目。这就要求教师在编制导学案时要分层次设计各类题目。

⑶ 双色笔标注:对于经过独学未能自主解决的问题,用双色笔 做好标注,以便带着这些问题通过对学、群学来解决;

⑷ 向组长汇报。当独学环节完成后要及时告知本组学习组长,由组长向老师报告独学进展情况,便于教师掌握时间。一旦学生的这种学习习惯养成之后,学习时间和学习进程便可以自我控制,这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第一步。

2.独学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⑴关注学习状态。在独学阶段,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高度关注各小组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

“境由心造,相随心生”。真正的入情入境的独学行为,大多表现为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悠然心会、深得吾心;表现为怦然心动、浮想联翩、百感交集、妙不可言;表现为心灵的共鸣和思维的共振;表现为内心的澄明与视界的敞亮。所以教师在巡视时应留心观察学生独学的状态是否投入,是否入情入境,入心入神。而高效课堂上之所以学生自主学习状态普遍较佳的原因之一,是后面的展示环节所创设的学习情境更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以便更好地展示自我,为小组争光。从这一点来讲,展示不是最终目的,而是促进学生自主、高效学习的一种有效手段。

⑵尊重个体差异,不搞“一刀切”、“齐步走”。教师要明白,对待同样一个导学案,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每个学生独学的时间有快有慢,独学所完成的内容也有多有少,这一点是不能回避的客观事实,教师要尊重这种差异,搞好分层学习,分层达标,不搞“一刀切”、“齐步走”。

⑶适时点拨指导。考虑到学段的特点和自学能力的差异,教师可以在独学过程中对个别学生尤其是后进生进行学法的指导、点拨。但尽量通过导学案来体现学法指导,以减少对学生独学的干扰和学生对教师的依赖。

育中方略教育·课程中心·培训教材

育中方略教育·课程中心·培训教材

⑷点评小结。通过巡查把握学情,在独学环节完成时,可以就学生独学的状态对各组进行即时性点评。达到激励、引导、提高的目的。

二、第二步:对学、群学。

“对学”指两名同等学习程度学生的合作学习;“群学”指小组内不同程度学生的合作学习或具体指“学习对子”间帮扶学习。“学习对子”是指学习小组内相邻层次学生相互结成对子,进行学习帮扶,以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学习共同体。

对学、群学环节仍然是以解决问题为主线。

(一)对学生的要求:

1.先对学。首先通过同层次学生的对学力求解决独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后群学。以学习小组为组织单位,由学习组长组织成员对照

导学案开展有效的合作、探究、对子帮扶,真正实现“兵教兵、兵强兵、兵练兵”。

3.深入探究。对学、群学的过程,既是解决独学中存在问题的

过程,也是发现新问题、探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这一点同传统教学截然不同,在教师的传统观念里往往是教得学生没有问题才算成功。正是这种错误的观念导致了学生缺乏问题意识。“创造始于问题”、“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没有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才是最可怕的事情。所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尤为重要。

(二)对教师的要求:基本上同独学环节的要求。教师在这一过 程中要做好小组学习问题的跟踪调查,并做好必要的问题记录。

三、第三步和第四步:组内小展示和班内大展示。

(一)小展示和大展示的区别。

“小展示”指小组内由学习组长组织的展示,组员将学习成果在小组内进行展示汇报;“大展示”指小组在全班进行展示汇报,一般由教师组织,当然也可以由学生代表组织。

二者的区别在于展示的范围不同、问题的共性度不同和内容的层次不同。小展示的目的是一方面展示对学、群学的学习成果,另一方面暴露对学、群学中

育中方略教育·课程中心·培训教材

育中方略教育·课程中心·培训教材

尚未解决的问题,并由学习组长将学习成果或暴露问题汇报给老师,便于教师把握学情,进行大展示。

(二)对学生的要求

1.展示的基本要求——展示要体现“四性”。

展示绝不是对导学案上问题答案的重复性讲解。学生已经解决的问题不需要进行展示,无论是组内小展示还是班内大展示一定是“提升”。为此要突出展示的“四性”:即问题性、层次性、互动性、创生性。

⑴问题性:所谓问题性展示是指从展示的内容上来讲,要展示共性度高的问题,或者易错点、重点、难点、焦点等问题。一般在大展示环节不展示导学案中比较基础的内容,这些内容已经在小展示或者之前的学生独学、对学或者群学中解决完成。

⑵层次性。所谓层次性展示是指从展示的分工上来讲。要避免精英展示,增强小组成员的参与度。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尽可能提供展示的机会,满足个体需要,增强自信心,强化团队合作意识与集体意识。比如在分工上可以有人负责解题步骤或基本思路、有的负责解题方法和疑难解析、有的负责规律总结和问题拓展等等。

⑶互动性:所谓互动性展示是指从展示的方式上来讲,要体现出师生、生生的交往。教学的本质就是交往,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可以是疑难求助、质疑对抗、文本批判、合作表演、诗歌朗诵等等多种形式的互动交流。

⑷创生性:所谓创生性展示是指从展示的价值体现上来讲,包括学习的方法总结、规律探寻、学习的新发现、新思考、新感悟或新的成果展示等。这样就避免了展示不高效的情况,也真正体现出展示环节的必要性。这种生成既有预设中的生成,也有课堂即时性的生成,无论哪种生成我们追求的是有效的生成,而不是漫无边际、脱离主题的生成。

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是充满了生活性、生成性和生命性的课堂。一堂课缺乏没有预设是不负责任的课,若没有动态生成,这堂课一定是不精彩的课堂,更不会有“生命的狂欢”和心灵的震撼。

2.展示行为常规要求

育中方略教育·课程中心·培训教材

育中方略教育·课程中心·培训教材

⑴ 聚焦问题

① 准备动作要快、静、齐。减少准备的时间。无论是展示者,还是听展者,都要迅速进入状态;

② 聚焦时要避免学生“平行站位”,要有层次,保证每个学生都能站在最佳 位臵,不影响听课;

③ 班额较大的班级,由于受空间限制,尽可能减少无谓的走动,前面的同 学要做到不遮挡后面同学的视线;

④教师除需进行面向全班讲解时,在展示环节尽量要站在学生后面,以减少展示中对学生的心理干扰,以及以防遮挡学生聚焦视线。

⑵对展示学生的要求

①展示者提前进入预定位臵,上组展示评价完,自己迅速到位,不耽误时间。②展示者面向全体同学,讲解时要用教杆等必要教具,侧身讲解。做好展示的导入,结语及组间过渡。

③展示者准备要充分,对展示内容要熟知,鼓励拓展性展示,不做无效展示,要把展示内容组织成展讲语,展示时尽量脱稿或半脱稿,切忌照本宣科。

④展示者声音洪亮,语言流畅、规范,切忌啰嗦,准确把握展讲时间,避免拖泥带水,浪费时间。

⑤展示者要充分运用展示艺术,善于运用肢体语言,根据学科特点,说、学、演、唱,书写、描绘淋漓尽致,达到既传授知识又感染人的效果。

⑥板书要迅速、工整规范,合理运用双色笔,板面设计要合理、规范、美观。为了节省时间,板书一般可以放在群学或者小展示时进行。

⑶对听展者的要求

①站位合理,前后由低到高,保证全员观看、听展。

②坐要端正,不能伏案托腮;站要直立,不能抱膀搭肩,要做到拥而不挤。③认真倾听,听展时要闭口,切忌中间插嘴,私下议论,嘲讽取笑。④听展者要根据展示及师生补充点拨随时记录,不放过每一个难点、疑点,做好即时性巩固及导学案整理。

⑷展示中的质疑对抗

①展示环节中,在展示者展示完后,听展者如有疑问要及时提出自己的观点,其他同学可以进一步质疑对抗。

②质疑对抗要针对问题,避免不必要的争论。

③听展者主动质疑、补充要做到有抢有让,彰显个性,语言规范,简明扼要。④ 进行对抗质疑时无需举手,可直接起立发表自己的观点。⑸ 展示中的评价

①听展者在补充评价时,要用第二人称,目视被评价者,切忌将征询的目光

育中方略教育·课程中心·培训教材

育中方略教育·课程中心·培训教材

投向老师。

②不做重复、无意义评价,要积极发现优点,中肯指出不足,语言规范、简明扼要。

③大胆鼓励个性化、创新性的观点表露。“水尝无华,相荡乃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才生灵光”。要营造“百家争鸣”的学习氛围,达到质疑对抗、文本批判、个性解读、创新生成的目的。

④被点评同学要认真对待他人评价,及时改进。

(三)对教师的要求

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课堂教学机智(教学机智不是指传统教学中的课堂驾驭能力)将在展示环节受到严峻的考验。这是考量教师综合素质的最关键环节。

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像《学记》中所言:“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也”,这个表达比较贴切。概括地讲,我认为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追问、点拨、引导、启发和评价上。而不是讲解、讲授上。正像叶圣陶先生所言:“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1.学情调查。组内小展示时,进行第二次学情调查,调查的方式可以是教师巡视指导和学习组长的反馈。教师就小展示暴露出来的问题和小组备展的内容,灵活调整预设的时间安排。确定大展示的内容、时间,组织全班进行大展示。

2.适时引导点拨。大展示过程中,学生往往探究不够深入,停留在浅层次的表达上,或者迂回不前的质疑对抗甚至偏离主题的拓展延伸上,尤其是对于小学生而言这类现象更为普遍。这就要求教师要研究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适时追问、点拨、启发、引导,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在这一环节易犯的错误是缺乏耐心和等待,容易“抢权夺位”,即过早地抢学生的话语权,夺学生的主体地位,走入传统教学的惯性里去。原本即将到来的精彩生成往往被“扼杀”在萌芽状态里。

3.即时性评价。教师及时评价各小组同学展示的情况,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学生在互动过程中也可以进行即时性点评。

4.备课预设很重要。教师通过这一环节的亲身体验,能够感受到课前的预设非常重要。在备课中要针对有关问题作相关的预案准备,预设有可能出现的情况,育中方略教育·课程中心·培训教材

育中方略教育·课程中心·培训教材

尽量做到心中有数,以便能应对突如其来的问题。即使这样,也同样会出现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这些都是很正常的现象。正是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才更好地促使学生去探究知识的奥秘,去体验学习过程的乐趣。作为教师也不再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讲坛圣人,真正回到学生中间,成为学生学习的共同体,成为学生平等中的首席。真正的师生关系和教学关系也因此得以建立。

四、第五步:整理学案,达标测评。

通过前面的小组学习与展示,学生整理学案而后教师组织达标测评。

(一)对学生的要求

1.整理学案。主要包括对疑难问题的整理、个性化重难点、生成性知识整理、知识系统梳理(画知识树或知识纲目),将这些内容整理在纠错本或者导学案的设定位臵,并就重点内容用好双色笔标记。学案整理一方面是为了课堂上问题、生成等有价值知识的落实,另一方面是方便学生以后的复习。

2.对子检查。结为对子的两名同学相互检查,狠抓重难点、疑点的落实。尤其是双色笔标注的问题的落实。

3.学习反思或学后记。让学生养成学思结合的好习惯,在反思中不断感悟,不断提升。

(二)对教师的要求

1.组织达标测评。教师根据导学案最后的测试题(也可以临时添加题目)组织小对子、小组长检查或抽测。题目的设计上要体现分层次的原则,按照基础题、提高题、拓展题,要简而精。达标测试检查的形式灵活多样,教师可以组织小组长之间互查、小组长检查或是抽查部分学生,但最终要达到把握学情,了解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情况,尤其关注潜能生。这也是对下一节课反馈检查的主要依据。

2.学情调查。教师要了解整节课学生掌握的情况,分析不同层次学生存在的薄弱环节,并在导学案的设定位臵做好记录,作为下节课课前反馈和单元测试的依据。

育中方略教育·课程中心·培训教材

育中方略教育·课程中心·培训教材

第三部分 说明

一、高度重视导学案的编写。

导学案不同于传统教学中的教案,导学案的编写要求更高。它直接服务于学生,服务于不同层次的每一个学生,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学生个体差异的学习要求,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课堂学习是否高效等,导学案起了关键作用,因此要特别重视导学案的编写。教师要保证充分的备课时间,最好以集体备课的形式来研究编制导学案。尤其注意在问题的设计上要体现“知识问题化,问题探究化,探究层次化”,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好分层目标,分层学习,分层训练,分层达标。

通常可将问题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基础题”(基础在线),主要指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力求全体学生在利用导学案“独学”文本的基础上全部解决;第二层次为“提升题”或叫“拔高题”,这类题目在知识上和能力上都有所提升,力求中等以上程度的学生在利用导学案“独学”基础上全部解决;第三层次为“拓展题”,这类题目有更强的综合性和难度,并与生活实践相对接。力求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利用导学案“独学”基础上能基本解决。在学生对照导学案“独学”的基础上,通过“对学”、“群学”解决存在的疑难问题。

二、正确认识高效课堂的一般性操作模式。

这是基于高效课堂一般模式下按照一课时的内容来设计的。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学段、学科、课型、学习内容的难易度、学校作息时间安排的不同,在导学案的设计上就要有所调整,在课堂环节上也不一定执行“五步”的环节,根据需要做相应调整。

1.预习课型:应侧重于学生独学、对学、群学的环节,教师做好相应的小组学习辅导,并作好反馈评价;

2.展示提升课型:一般这种课型之前已经进行了预习,完成了独 学、对学和群学环节。所以以展示提升为主,并做好反馈评价;

3.单元(或课时)巩固提升课,在导学案的设计上应由侧重于“学”

育中方略教育·课程中心·培训教材

育中方略教育·课程中心·培训教材

转向侧重于“练”,由关注知识的分支转向更多地关注知识系统的梳理和方法规律的总结,同时在问题的设计上要强化新课教学时学生的易错点,从而才能达到“单元清,人人清”。在课堂环节上就要侧重达标反馈,并做必要的展示。

所以,无论哪种课型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而不是将各个环节完全割裂开来,教学内容只有用多种形式呈现时,才能使学习更高效,这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

三、各环节时间问题。

由于科目、文本内容和学情不同,各环节时间很难确定。只能作一般性的预设,就一课时的内容而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3-4分钟;独学—7-8分钟;对学、群学—5分钟;展示(含小展示、大展示及准备时间)—25分钟;整理学案、达标测评—5分钟。

具体情况视课堂实际作相应调整。

四、要重视预习、展示、反馈。

预习、展示、反馈是高效课堂上最关键的三个环节,当然也可以是三个课型。究竟作为课堂的三个环节还是作为三个课型,要视课堂内容与学情、学时而定。

预习是关键,我们主张预习不好进入展示环节或者展示课一定是失败的,低效的。

展示是提升,展示不是为展示而展示,它是基于自学(独学、对学、群学)基础上的拓展和延伸。

反馈是保证。反馈是对教与学质量的检验,是过程性的评价和指导。通过反馈找问题,找差距,促整改,保质量。

五、高效课堂的课堂管理与评价。

与传统课堂不同的是,高效课堂的管理与评价发生了很大的转移,由原来对学生个体的管理转向对学习小组的管理。这里学习小组的建设与管理、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高效课堂的评价,有着相配套的评价体系,是高效课堂顺利推行的有力支撑。

六、高效课堂是系统工程。

高效课堂不单纯是课堂教学的改革,不单是课堂技术层面的改革,如果单就

育中方略教育·课程中心·培训教材

育中方略教育·课程中心·培训教材

技术层面去改革,最终会导致失败。高效课堂是个系统工程,带来了理念、教学、组织、管理、评价、文化等一系列的改革。所以老师要通过在“做中学”、“学中研”、“研中做”,达到教学做合一。学校要站在系统论的角度,围绕高效课堂整体建构并实施这一系统工程。

七、高效课堂的去模式化问题。

我们主张高效课堂的实施应经历“临帖—入贴—出贴—破贴”的阶段。通过“临帖”,规范和矫正教师的教学行为,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从这个角度讲,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是推行初期阶段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且不可以教学是个性化的艺术为由而否定模式在这个阶段推行的必要性,否则要走很多弯路,导致课改不彻底,不成功。待“固模过关”后,学校可以结合本校情况形成学校或学科课堂教学特色。

第四部分 “五步三查”模式的效能分析

综上述,“五步三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概括地讲有六个支撑:导学案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小组合作学习定成败;独学、对学、群学是学生学习的基本方法;学情调查是教学起点;展示、反馈、评价是基本手段;达标测评是学习效果的基本保证。

“五步三查”教学模式成功地实现了五个转变即:

1.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解决了因材施教、分层学习的问题,实现了学生由集体化、无个性、个体式学习向多样化、个性化、合作式学习的转变;

2.以独学、对学、群学的具体学习方式来达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有效性,实现由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被动性学习(讲堂)向以“学”为中心的主动性(学堂)的转变;

3.以“导学案”为学生学习的“路线图”,突出强调学生的学,实现由传统课堂上教师的 “教案”向新课堂学生“学案”的转变;

育中方略教育·课程中心·培训教材

育中方略教育·课程中心·培训教材

4.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学习单元的学生展示和多元化反馈评价的手段来有效促进了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实现把学习的权力真正向学生“移交”的转变;

5.在基于“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的高效课堂理念下,利用有效的学习机制和教学手段,创设高效的学习氛围,彻底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实现了学生由“苦学”、“厌学”向“乐学”、“创学”(创造性学习)的转变。

另外,教师在运用“五步三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时,深刻体会到这样的课堂不仅仅是教学,而是教育。在具有生活性、开放性、生成性的课堂环境里,课堂即社会,蕴含着自主、合作、沟通、竞争、创造、自由、批判、挑战等等,这些都是一个人一生发展不可或缺的宝贵品质。

篇7:“五步三查”高效课堂培训心得体会txf

关键词:“五步三查” 地理 高效教学

G633.55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课程性质:“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新课标教学建议指出:“地理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提出自己的观点、看法,为学生自主学习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笔者从教地理教学“课改课”多年,着力构建“五步三查”地理高效教学,进行了有效尝试和探讨。

一、创建“五步三查”模式结构,引导教师地理教学

(一)“五步”指课堂环节五个基本步骤。

第一步:独学;第二步:对学、群学;第三步:组内小展示;第四步:班内大展示;第五步:整理学案,达标测评。

(二)三查:指课堂上的三次关键性的学情调查。

一查:在学生独学时;二查:在组内小展示时;三查:在整理学案,达标测评时。

二、运行“五步三查”模式,实施地理高效教学

(一)第一步:独学。“独学”指学生个体学习。

在独学环节开始之前,通常要进行对上节课有关知识的反馈检查和新课的导入。检查重点关注学困生,检查内容和检查评价方式要依据具体学生情况,增强针对性。新课导入的主要目的不在于复习旧知,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高效课堂下的学生独学,以地理导学案为抓手,以问题为主线,并运用双色笔就独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好标注,带入对学、群学中解决。

1.独学对学生的基本要求:

(1)管理要求。简言之,教师要做好独学的评价,以评促学,而不是给管理硬性规定。另一项要求就是做好时间管理,结合时间预设和实际进展情况,并对进展较慢的学困生予以一定的指导,尽可能使其不掉队。

(2)问题入学:对照地理导学案,自己查阅教材或其他文本资料,自主解决导学案中的问题。独学解决的问题一般是导学案中的基础类题目,要求人人过关的题目。这就要求在编制地理导学案时要分层次设计各类题目。

2.独学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1)关注学习状态。在独学阶段,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高度关注各小组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

(2)适时点拨指导。教师对个别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进行学法指导、点拨。但尽量通过导学案来体现学法指导,以减少对学生独学的干扰和学生对教师的依赖。

(3)点评小结。通过巡查把握学情,在独学环节完成时,可以就学生独学的状态对各组进行即时性点评,达到激励、引导、提高的目的。

(二)第二步:对学、群学。

“对学”指两名同等学习程度学生的合作学习;“群学”指小组内不同程序学生的合作学习或具体指“学习对子”间帮扶学习。“学习对子”是指学习小组内相邻层次学生相互结成对子,进行学习帮扶,以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学习共同体。

对学、群学环节仍然是以解决问题为主线。

1.对学生的要求:

(1)先对学。力求解决独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后群学。以学习小组为组织单位,进行对子帮扶,真正实现“兵教兵、兵强兵、兵练兵”。

(3)深入探究。对学、群学的过程,既是解决独学中存在问题的过程,也是发现新问题、探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群学探究也是学习成果生成的过程。例如探究地理教学所需的地图集、地理挂图、地理模型、地理标本、教学软件等地理课程资源。

2.对教师的要求:

基本上同独学环节的要求。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做好小组学习问题的跟踪调查,并做好必要的问题记录。

(三)第三步和第四步:组内小展示和班内大展示。

1.小展示和大展示的区别

“小展示”指小组内由学习组长组织的展示,组员将地理学习成果在小组内进行展示汇报;“大展示”指小组在全班进行展示汇报,一般由教师组织,当然也可以由学生代表组织。

二者的区别在于展示的范围不同、问题的共性度不同和内容的层次不同。小展示的目的是一方面展示对学、群学的学习成果,另一方面暴露对学、群学中尚未解决的问题,并由学习组长将学习成果或暴露问题汇报给老师,便于教师把握学情,进行大展示。

2.对学生的要求

(1)基本要求——展示要体现“四性”。

展示绝不是对地理导学案上问题答案的重复性讲解。学生已经解决的问题不需要进行展示,无论是组内小展示还是班内大展示一定是“提升”。为此要突出展示的“四性”:问题性、层次性、互动性、 创生性。

①问题性:重点展示学习的重点、难点、易错点、焦点、生成点等问题。一般在大展示环节不展示导学案中比较基础的内容。

②层次性。所谓层次性展示是指从展示的分工上来证明,要避免精英展示,增强小组成员的参与度,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尽可能提供展示的机会。

③互动性:教学的本质就是交往,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可以是疑难求助、质疑对抗、文本对话、合作表演、小组辩论等多种形式的互动交流。

④创生性:包括学习的方法总结、规律探寻、学习新发现、新思考、新感悟或学习新成果展示等。这样就避免了展示不高效的情况,也真正体现出展示环节的必要性。

3.对教师的要求

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课堂教学机智(教学机智不是指传统教学中的课堂驾驭能力)将在展示环节受到严峻的考验。这是考量教师综合素质的最关键环节。

好教师的主导作用正像叶圣陶先生所言:“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1)学情调查。组内小展示时,进行第二次学情调查,调查的方式可以是教师巡视指导和学习组长的反馈。教师就小展示暴露出来的问题和小组备展的内容,灵活调整预设的时间安排。确定大展示的内容、时间,组织全班进行大展示。

(2)即时性评价。师生、生生间积极有效地即时性评价,三言两语,一语中的,使学生始终处于最佳学习状态。

(四)第五步:整理学案,达标测评。

(1)教师的整理拓展

整理归纳包括学习时间、学习空间、学習内容、学习能力等方面的拓展延伸。拓展延伸的目的要明确、难度要适中、题目要精选、题量要适度。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予必要的辅导。

(2)学生的达标检测

篇8:五步三查课堂流程

(供中小学部参考)

【课前】

一、“五步三查”第一步:独学(学生预习)

预习是实现“两个前置”(学习前置,问题前置)的重要手段。为课堂展示提供动力和资源。学生通过预习能基本掌握基础知识,处理大部分内容,能发现问题,增强课堂学习的针对性。1.预习资料

预习要有两种材料,一是课本,二是导学案。2.预习形式

预习要先独立后合作。独立预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自学能力,避免浮躁。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提高预习效率。3.预习计划

学生预习要有计划,主要是时间的划分,学生要根据自己所能有的预习总时间和总的预习任务进行合理的计划,把时间分配到各学科导学案,定时去做,不能在某些学科、某些题目上“恋战”,避免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4.预习方法

预习要先全面后侧重。学生先独立阅读、理解文本,然后根据导学案,明确学习目标,结合课本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进行学习,先解决A级内容,B、C级内容尽量解决,学习程度好的学生尝试解决D级问题,解决不了的形成困惑、生成问题,用双色笔做好标注,以便带着这些问题通过对学、群学来解决。

总之,同学们要把预习(做)导学案当成做“开卷考试试卷”(定时、独做、查看资料、由易到难、尽量多得分)。

二、学情调查

预习评价

课前老师要通过收阅导学案(第一次收交)对学生预习情况进行调查(第一次学情调查)、评价,评价要评价到人、量化到组,以表格的形式呈现。主要作用有三个,一是发现学生的疑难、困惑主要在什么地方,为课堂展示提供依据,使引导、点拨更具针对性。二是根据个体预习程度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态度、方法、积极性,看到学生做的是否与自己的学习基础、水平、能力相符合,是否力所能及的去做了,否则要个别做工作,要进行谈心、交流、指导。三是激励作用,为学生的预习提供动力。

三、课间板书

根据学情调查情况及老师的预设汇总需课堂展示的所有内容,并将其安排给各学习小组课前板书,另外板书内容还包括学习目标、归纳小结、部分A、B级问题的答案等。老师给学习小组安排板书任务在时间上要有提前量,避免学生板书不充分。老师要对学生的板书从字体、版面、完成度等方面给予评价。

【课中】

一、“五步三查”第二步:对学、群学(站立交流)

(一)对学生的要求:

1.先对学。力求解决独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后群学。以学习小组为组织单位,进行对子帮扶,真正实现“兵教兵、兵强兵、兵练兵”。3.深入探究。对学、群学的过程,既是解决独学中存在问题的过程,也是发现新问题、探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群学探究也是学习成果生成的过程。

总之,对学、群学环节仍然是以解决问题为主线。学生由易到难处理导学案,要求记忆的知识同学可相互监督进行背诵、默写;已经解决、做完的东西同学相互交流看是否正确;没有完成的“半成品”能否从同学那里得到启发进而解决。

(二)1.重申目标 对教师的要求:

上课开始老师要重申学习目标,同时结合学习目标对学生预习导学案的情况做简单的评价,把“预习评价表”展示给学生。2.学情调查(第二次学情调查)

①对学生的板书进行浏览调查并对重点、疑点、易错点等用彩色粉笔标注。

②对学生“对学、群学”的情况进行调查,一是发现小组学习中的问题、产生的疑惑并做好必要的问题记录。二是关注每个学生的参与度及各小组的学习状态,必要时进行指导、督促。但这个时间老师不要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以免影响正常的课堂进度。

二、第三步和第四步:组内小展示和班内大展示。

(一)小展示和大展示的区别。“小展示”指小组内由学习组长组织的展示,组员将学习成果在小组内进行展示汇报,是群学的继续;“大展示”指小组在全班进行展示汇报,一般由教师组织,当然也可以由学生代表组织。展示过程中组内学生要相互帮助、相互补充,表现出团队精神,各组之间即要相互竞争又要相互鼓励。

二者的区别在于展示的范围不同、问题的共性度不同和内容的层次不同。小展示的目的是一方面展示对学、群学的学习成果,另一方面暴露对学、群学中尚未解决的问题,并由学习组长将学习成果或暴露问题汇报给老师,便于教师把握学情,进行大展示。

(二)对学生的要求

展示绝不是对导学案上问题答案的重复性讲解。学生已经解决的问题不需要进行展示,无论是组内小展示还是班内大展示一定是“提升”。为此要突出展示的“四性”:即问题性、层次性、互动性、创生性。

①问题性:重点展示学习的重点、难点、易错点、焦点、生成点等问题。一般在大展示环节不展示导学案中比较基础的内容。

②层次性:所谓层次性展示是指从展示的分工上来讲。要避免精英展示,增强小组成员的参与度。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尽可能提供展示的机会。

③互动性:教学的本质就是交往,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可以是疑难求助、质疑对抗、文本批判、合作表演、诗歌朗诵等等多种形式的互动交流。

④创生性:包括学习的方法总结、规律探寻、学习新发现、新思考、新感悟或学习新成果展示等。这样就避免了展示不高效的情况,也真正体现出展示环节的必要性。

(三)对教师的要求

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课堂教学机智(教学机智不是指传统教学中的课堂驾驭能力)将在展示环节受到严峻的考验。这是考量教师综合素质的最关键环节。

好教师的主导作用正像叶圣陶先生所言:“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1.学情调查。组内小展示时,老师继续进行(第二次)学情调查,调查的方式可以是教师巡视指导和学习组长的反馈。教师就小展示暴露出来的问题和小组备展的内容,灵活调整预设的时间安排。确定大展示的内容、时间,组织全班进行大展示。

2.问题汇总。老师根据调查的情况将问题归纳汇总,快速设计出解决方案。

3.适时引导点拨。大展示过程中,学生往往探究不够深入,停留在浅层次的表达上,甚至偏离主题。这就要求教师要研究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适时追问、点拨、启发、引导。学生讲解不到位的要补充、提升,偏离主题的要点拨、调整。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点拨切忌大讲特讲。

4.即时性评价。师生、生生间积极有效地开展即时性评价,三言两语,一语中的。对小组进行量化评价,为学生的展示交流、质疑对抗不断地提供动力。为学习营造和谐的氛围,创造竞争的环境,使学生始终处于最佳学习状态。

5.备课预设很重要。教师通过这一环节的亲身体验,能够感受到课前的预设非常重要。唯有精心预设,才有精彩生成。但,即便如此 也仍然存在预设外的生成(导学案第二次生成),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积累教学经验,运用教学机智,并依靠学生自动自发的力量,来应对有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总之,要使生成尽可能不脱离目标,不偏离主题。

6.关注全体学生。展示时老师要在学生的视线之外,学生是展示给学生的,不是展示给老师的。学生要在老师的视线之内,老师要五官并用,关注全部学生,关注学生的全部,对主讲的、补充的、质疑的、听讲的等各方面的学生全面关注和调控,要调动、激励学生,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人人都体验,个个有收获。

三、第五步:整理学案,达标测评

1.整理学案。主要包括对本课知识内容进行总结整理,疏理知识、归纳规律、总结方法。对疑难问题整理,个性化重难点、生成性知识整理,将这些内容整理在纠错本或者导学案的设定位置,并就重点内容用好双色笔标记。学案整理一方面有利于学生自我建构知识系统,另一方面是方便学生以后的复习。2.达标测评

围绕学习目标进行学习效果的检测,一般六分钟左右的时间,检测题目可以附页印发或用电子白板即时打出,也可以放在导学案上,但要求学生不要提前看、做。组内学生之间相互评出成绩,老师可对各组成绩汇总进行比较,给出评价。当然,达标测试检查也可以用其他形式,如教师检查、小组间互查、小组内小组长检查、对子互查、组员自查等。教师可根据课型、内容等因素灵活操作,最终达到把握学情,了解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情况。

3.学习反思

这里的反思是学生对导学案上有深刻思维的某些问题的反思,当然也可以包括方法、规律的归纳总结。逐步让学生养成学思结合的好习惯,在反思中不断感悟,不断提升。

落实整理好的导学案学生上交(第二次收交),老师批阅(第三次学情调查)。

【课后】

没有总结会事倍功半,没有反思就不能进步。

课后师生做好后续工作才能巩固教学效果、扩大教学效益。1.对教师的要求

① 教师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回顾,写出课后反思,总结经验教训。对学生、学习小组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分析评价,加深对各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性格特点的了解,对存在问题的学生,学习小组制定出帮教、督学、调整等措施。② 教师对学生整理好的导学案收上来,这是第二次收交,要进行全面批改,重点看学生落实的情况,对答题的逻辑性、严谨性、全面性,书写的规范性等方面严格要求,不合格的要面批。问题较多的题目再通过习题课解决。③ 形成对导学案的第三次生成,整理保存。

2.对学生的要求

① 学生对课堂学习活动进行回顾,回顾自己在课堂上参与了多少,展示的怎样,提出了几个问题,主动解决了几个问题,为本学习小组的成功作了多少努力,今后应该怎么办。② 对本课的内容理解不透彻的、掌握不牢固的、甚至还没解决的问题,要通过同学帮助、小组合作、请教老师等渠道解决好,不留“后遗症”。

③做好总结、积累、纠错工作。导学案、纠错本是学生的“知识背囊”,是期末、高三的复习资料。学生要将重要的知识点、易错点,特别是通过同学的帮助、老师的点拨才理解的东西,重要的解题方法、规律性的东西,自己的体会、感悟都要用红色笔记录在导学案上,将自己做错的题目更正在纠错本上,并提醒自己不要重复犯错。

五步三查第一步----独学

语文组

2013.8.28

导学案的制作原则

1、总原则:以学定教、注重学情

2、集智备课,精心高效

3、导学案内容要精简,用考点定导学案内容;

4、导学案问题的设置要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

5、导学案问题中除预习检测及课堂反馈外,不设置填空题;

6、导学案设置中要特别强调熟读课本,要将预习课本的方法(如使用双色笔将疑难问题标注出来)、步骤及所用时间都明确在导学案内;

7、导学案中要有各个环节的学法指导。

独学

1、要保障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完成导学案;

2、在独学阶段,学生应对照导学案,自己安静、认真地阅读教材,自主解决导学案中的问题,不允许同学之间交流、讨论;小组长或老师监督学生完成此环节,严禁抄袭;

3、对于经过独学不能自主解决的问题,要用双色笔做好标注,以便带着这些问题进入对学、群学阶段。

4、在学生独学课上,将本节课上要完成的导学案写在黑板上,全班同学统一在本时段完成,时间一到,全部收缴,批阅,以督促学生的独学效率。

陕西师范大学高效课堂“五步三查”模式 “大展示”环节课堂操作规范(初稿)

课题完成人:理综组

一、高效课堂“大展示”的含义与意义

“大展示”是“五步三查”高效课堂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展示的内容是全班范围内具有共性的问题或重点内容,包括学习方法的总结、规律的探寻、学习的新发现、新思考、新感悟和成果,是对学生个体和小组团体学习的一个小结,一次检验。通过“大展示”环节,能反映学生前期学习的态度及成绩,能看出学生的个体综合素质,故“大展示”是高效课堂上最重要的学习环节。

二、“大展示”的内容界定

1、小展示和大展示的区别

“小展示”指小组内由学习组长组织的展示,组员将学习成果在小组内进行展示汇报;“大展示”指小组在全班进行展示汇报,一般由教师组织,当然也可以由学生代表组织。二者的区别在于展示的范围不同、问题的共性度不同和内容的层次不同。小展示的目的是一方面展示对学、群学的学习成果,另一方面暴露对学、群学中尚未解决的问题,并由学习组长将学习成果或暴露问题汇报给老师,便于教师把握学情,进行大展示。

2、大展示的内容

①在对学、群学二查过程中的班级共性问题 ②在独学、对群学过程中新生成的问题 ③学习方法的总结、规律的探寻

三、大展示对学生的要求

1、展示的基本要求——展示要体现“四性”。

展示绝不是对导学案上问题答案的重复性讲解。学生已经解决的问题不需要进行展示,无论是组内小展示还是班内大展示一定是“提升”。为此要突出展示的“四性”:即问题性、层次性、互动性、创生性。

⑴问题性:所谓问题性展示是指从展示的内容上来讲,要展示共性度高的问题,或者易错点、重点、难点、焦点等问题。一般在大展示环节不展示导学案中比较基础的内容,这些内容已经在小展示或者之前的学生独学、对学或者群学中解决完成。

⑵层次性。所谓层次性展示是指从展示的分工上来讲。要避免精英展示,增强小组成员的参与度。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尽可能提供展示的机会,满足个体需要,增强自信心,强化团队合作意识与集体意识。比如在分工上可以有人负责解题步骤或基本思路、有的负责解题方法和疑难解析、有的负责规律总结和问题拓展等等。

⑶互动性:所谓互动性展示是指从展示的方式上来讲,要体现出师生、生生的交往。教学的本质就是交往,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可以是疑难求助、质疑对抗、文本批判、合作表演、诗歌朗诵等等多种形式的互动交流。

⑷创生性:所谓创生性展示是指从展示的价值体现上来讲,包括学习的方法总结、规律探寻、学习的新发现、新思考、新感悟或新的成果展示等。这样就避免了展示不高效的情况,也真正体现出展示环节的必要性。这种生成既有预设中的生成,也有课堂即时性的生成,无论哪种生成我们追求的是有效的生成,而不是漫无边际、脱离主题的生成。

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是充满了生活性、生成性和生命性的课堂。一堂课缺乏没有预设是不负责任的课,若没有动态生成,这堂课一定是不精彩的课堂,更不会有“生命的狂欢”和心灵的震撼。

四、大展示常规要求

1、聚焦问题

①准备动作要快、静、齐。减少准备的时间。无论是展示者,还是听展者,都要迅速进入状态; ②聚焦时要避免学生“平行站位”,要有层次,保证每个学生都 能站在最佳位置,不影响听课。

③班额较大的班级,由于受空间限制,尽可能减少无谓的走动,前面的同学要做到不遮挡后面同学的视线。

2、对展示学生的要求

①展示者提前进入预定位置,上组展示评价完,自己迅速到位,不耽误时间。②展示者面向全体同学,讲解时要用教杆等必要教具,侧身讲解。做好展示的导入,结语及组间过渡。

③展示者准备要充分,对展示内容要熟知,鼓励拓展性展示,不做无效展示,要把展示内容组织成展讲语,展示时尽量脱稿或半脱稿,切忌照本宣科。

④展示者声音洪亮,语言流畅、规范,切忌啰嗦,准确把握展讲时间,避免拖泥带水,浪费时间。

⑤展示者要充分运用展示艺术,善于运用肢体语言,根据学科特点,说、学、演、唱,书写、描绘淋漓尽致,达到既传授知识又感染人的效果。

⑥板书要迅速、工整规范,合理运用双色笔,板面设计要合理、规范、美观。为了节省时间,板书一般可以放在群学或者小展示时进行。

3、对听展者的要求

①站位合理,前后由低到高,保证全员观看、听展。

②坐要端正,不能伏案托腮;站要直立,不能抱膀搭肩,要做到拥而不挤。③认真倾听,听展时要闭口,切忌中间插嘴,私下议论,嘲讽取笑。

④听展者要根据展示及师生补充点拨随时记录,不放过每一个难点、疑点,做好即时性巩固及导学案整理。

五、“大展示”的基本操作流程及细节处理 基本操作流程:

板书分工→标注疑难问题→报道站报到→课堂讲解→质疑、补充 →点评

1、板书分工环节操作规范

①要充分利用教室的资源,在固定的版面汇出小组评分栏,另外的版面写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其余黑板由各小组进行板书、展示

②板书内容不等同于展示内容,板书内容指导学案上所涉及的所有内容,前期可提前由任课老师分配各小组板书任务,且在课前完成,后期可由学科代表分配任务,并督促大家在课前完成各小组板书内容。

③展示内容从上至下依次为:组名,板书人,题号,答案 ④本环节注意事项:

(1)组名和板书人写在第一横行并用白粉笔展示

(2)写清楚题号,并在题号前留出10cm的位置,并要求审题中的关键信息(字或图)用红粉笔写在题号后面

(3)答案用双色笔写工整,关键信息用红粉笔

(4)字体大小:6cm×6cm,占行间距的3/4,要求字迹工整,且不超出小组分界线。

2、标注疑难环节操作规范

①将本小组存在的疑难问题采用红色笔画“正”字的方法,标注在题号前,解答存疑位置画横线

②将本小组新生成的问题采用黄色笔画“生”进行板书标注

3、报到站报到环节操作规范

到报到站报到本组拟讲解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带“正”字的问题和新生成的问题。此环节的目的是明确讲解任务,实现让会的小组教会不会的小组,为讲解时做好准备 ①速度快,每组选择一题。

②到报到站相应组别后面写清本组讲解题目的题号。③先到者先得。

4、分组讲解流程操作规范

①分组讲解流程

(1)开场语:报组名,我是xx组,我讲解的题目是_______________.(2)小组讲解的次序:由题号前正字数目决定。通常文科由正字笔画数多到少讲解,理科由正字笔画数少到多讲解。

(3)小组讲解的题目:由报到站对应的题号决定。(4)结束语:本小组展示完毕,请问有无质疑或补充? ②分组讲解细节要求

(1)站位

讲解者:侧身45°于所讲问题展示板面边缘,面向听众。

组员:视情况而定,若需多员或全员讲解,应按所讲内容安排站位,以站位不遮挡展示内容为原则。(2)站姿 站姿挺拔,富有精气神,富有感染力(3)声音

第一阶段:声音洪亮、吐字清晰、第二阶段:表述有条理、逻辑清晰 第三阶段:声情并茂

(4)对倾听人的提示:提示倾听者重点符号的使用、勾画(双色笔)、笔记(5)对倾听者的要求: 坐下不说话、说话站起来

小组长组织做好笔记整理、将自己倾听的疑惑或自己的质疑进行记录 出现不认真倾听,老师按人头扣分。

5、质疑、补充环节操作规范

①在上一环节引导语“本组讲解完毕,请问有无质疑、补充”结束后 进行对抗质疑

②质疑对抗要针对问题,避免不必要的争论。

③听展者主动质疑、补充要做到有抢有让,彰显个性,语言规范,简明扼要。④进行对抗质疑时无需举手,可直接起立发表自己的观点。

⑤初期阶段由学习小组B、C等级同学进行质疑、补充,成熟阶段不做限定 ⑥质疑的释疑工作由展示小组完成,如实在无法完成,可向其他小组或教师求助 ⑦补充由全班同学共同完成,一般内容为新思路、新方法、新技巧等

6、点评环节操作规范

①引导语:展示组同学:现在有请某某组同学对我们的展示进行评价

②听展者在评价时,要用第二人称,目视被评价者,切忌将征询的目光投向老师。③不做重复、无意义评价,要积极发现优点,中肯指出不足,语言规范、简明扼要。④评价主体:下一组别A等生

⑤点评次序:优先由未完成展示小组进行,也可以采用推磨式、分组式等方式点评 ⑥点评内容:

初期阶段以(1)板书的规范,如双色笔的使用、图像、公式、符号的准确(2)展示者的精气神、语言表达、肢体语言的配合、课堂调控(3)展示小组的参与度 等为标准进行点评

成熟阶段以(1)展示着的逻辑思维的清晰度(2)展示小组的知识归纳、网络构建、方法规律探究等各种生成性 为标准进行评价

五步三查模式——“学案整理、达标

测试”部分操作流程(文科综合组)

五步三查自学模式至第四步为组间的大展示,大展示完毕后进入到第五个环节“学案整理、达标测试”今就第五个环节学生和教师的操作流程进行简单梳理。(此为文综组全体组员集体智慧的结晶)本组对该问题进行了细节上的分解,分为三个方面进行具体的阐述,及第四步至第五步之间的衔接问题;学生对导学案的整理问题;课堂达标测试问题。

一、第四步至第五步之间的衔接问题。

第四步是各组对自己所承担问题在黑板上的大展示,可以说是高效课堂最为关键的一环,那么大展示结束后是不是就直接进入到第五步学案整理和达标测试?本组认为,在进入第五步之前两者之间应该有所衔接,关于之间的衔接相当于传统课堂中教师讲授不同知识点之间的承转,因此应该注意以下两点:

1、形式上:教师口头引导。在第四步完成后,教师带领学生对整堂课程内容进行回顾和梳理,也可以由学生对本课的整个环节和流程做一简单的回顾。

2、知识上:对大展示内容概括、总结。这一部分可以由学生也可以由教师或师生共同完成,即对本堂所陈述知识层面的进行归纳和总结,可以概括出共性或共识性的东西,从而强化学生对本堂所展示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二、学案整理问题。

导学案是实行高效课堂的关键所在,是高效课堂走向成功的助推器。那么当本堂课的展示和教师的点评已经基本结束时,学生应如何对所用导学案进行有效的整理,关于这一问题分为下面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1、贯穿与独学后的各个环节。由于独学是学生在课前已经自主完成,不存在学生对学案的整理问题。紧接着进入第二环节的对群学,这一环节各小组组内的对子就其学案中问题的完成情况进行相互交流,查漏补缺,使彼此之间一些事实而非的问题得以解决。如果组内对子对学案中的问题仍不能自主解决,那么可以在群学时,向其他小组进行求教,通过不同小组之间的群学使学生对不懂的问题可以初步解决。这一阶段教师穿插于各组之间进行必要的思路引领或点拨。因此,在对群学阶段学生利用双色笔对自己独学没有解决的问题可以在在此阶段落实在学案上,是学生对学案在知识层面上的第一次整理。(由于第二环节和第三环节的小展示紧密相连,故学生对学案的整理体现在第二、三环节,这两个环节主要是学生通过组内和组间对相关问题进行查漏补缺或是补充。)第四环节为大展示,本环节是重难点知识的集中解决阶段,也是教师对学生所展示相关问题的深化和扩充阶段。能力层次较高的学生在本阶段可以通过讲述和讲评,解决一些较难问题。那么其他各组学生在这一阶段可以根据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和完成情况又一次对学案进行补充和纠谬。另外一种情况是所有学生对同一问题都没有解决思路和方法,这时教师可以对该问题进行必要的引导,如果仍无学生理解,那么就需要教师做完全的讲授,学生在学案上落实该问题。当然还有一种情况是,学生在展示时教师对所展示问题进行深化和拓展,或者是方法和规律的总结,这时仍需学生把教师讲授的相关内容落实在学案上。因此,在第四个环节学生必须及时、准确、合理的运用双色笔落实相关内容。即对学案进行多次整理。

2、学生尝试构建知识框架。对于文科知识而言,对于每堂课完后知识结构的自主构建尤为重要,这一阶段学生可以自己构建,如有困难在教师的帮助下对本堂知识内容进行系统化的整理和构建,因为有系统、成体系的知识更有利于学生的记忆和理解。在形式上可以是树冠状的,也可以是大括号下小内容的体现等。(一定要督促学生将其落实在导学案或课本上)

3、组员之间相互对查。此时学生对学案该落实的已经基本到位,小组之间的对子可以就彼此的落实情况进行对查,督促彼此把学案上的内容落实到位。

4、由小组长进行组间互查,并点评打分。为了避免小组内部彼此对查的徇私舞弊、态度不认真等情况出现,由各组小组对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二次复查,再次督促其他组员认真落实。并对落实情况较好的小组或组员进行点评和打分,从而体现对学案落实的重视。

以上四个方面,基本涵盖了学案整理的流程和内容,通过学生对学案在不同阶段的整理和落实,确保学生对本堂课内容的理解。

三、达标测试

达标测试是高效课堂五步三查完成后,对学生自主学习质量检测环节,通过问题设置检测学生是否达到本堂课学习目标的落实。那么针对这一环节,在问题的设置上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针对性;所谓针对性是指试题的设置要紧扣本堂课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学生对这些试题的解答,检测其对本堂课核心知识点理解和掌握。对于毕业年级而言,那么试题的设置要更有针对性,适当的以中考高考原题和模拟试题为主,使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角度和考试趋于一致。

2、层次性;层次性主要指对试题设置要考虑到不同水平的学生,既不能全部是简单题也不能全部是难度,试题难易要体现出一定的梯度,兼顾不同水平学生,从而使之全面进步和提高,有所收获。

3、灵活性;所谓灵活性是指试题的形式上可以灵活多样,除了传统类型的填空题、问答题、材料题外,还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和知识点设置一些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的问题,学以致用,让学生体会知识的有用性。当然也可以是学生的活动、小剧本、心得体会等。

4、适度性;适度性是指试题设置在量的控制上,不能太多,太多课堂上任务完成不了;也不能太,太少达不到检测巩固的目的。因此,达标检测试题在量的控制上要根据自己的学科性质和内容,分别对待。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五步三查”高效课堂培训心得体会txf】相关文章:

查思想查管理查技术08-05

查思想查执法查纪律查作风教育整顿活动04-13

查个人征信报告收费吗,怎么查?04-21

查不足04-18

三查制度04-08

查资料作文04-10

七查方案04-22

迎查通知04-23

查字典教案04-24

摆查方案04-24

上一篇:少生快富工程协议书下一篇:燃气设施安全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