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查制度

2024-04-26

三大查制度(精选8篇)

篇1:三大查制度

肥东县滁河干渠工程管理处汛前、汛中、汛后检查制度

前言 为深入贯彻《肥东县滁河干渠工程管理处防汛管理制度》,为切实做好众兴、管湾两水库的防汛工作,每年汛期和汛前、汛后必须定期对两水库的大坝及防汛、泄洪设施、干渠渠道进行现场检查。为此,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 按照《肥东县滁河干渠工程管理处防汛管理制度》的要求,每年汛前开展一次防汛大检查。检查的时间、项目及工作程序按《肥东县滁河干渠工程管理处防汛管理制度》执行。

第二条 检查防汛组织措施的落实

防汛检查工作是由处主任全面负责,防汛领导组为防汛领导机构,领导组下设防汛办公室(设在工程管理科),负责防汛日常工作。管理处及各级防汛工作人员的职责范围详见《水库管理处防汛岗位责任制》。

第三条 检查防汛规章制度是否健全、完善和及时修订。主要制度有:《水工观测制度》、《水库调度制度》、《水工维修制度》、《水工机械运行检修制度》、《安全生产作业制度》、《防汛岗位责任制》、《防汛值班制》、《汛期和汛前、汛后检查制》、《年度防汛总结制》。

第四条 检查洪水调度方案的计算结果 1.要对设计标准内的校核洪水众兴水库五千年、管湾水库二千年、两库设计百年一遇的演算成果进行复核。

2.对两水库的调洪方案进行复核。

3.汛期的经济运行调度方案应在确保两水库安全度汛的前提下,根据本地区汛期洪水的特点进行科学调度。

第五条 水库上下游的洪水检查工作

1.当汛期的入库洪峰流量区间众库(众兴水库简称众库;管湾水库简称管库;下省略)超过1000m3/s、管库超过500m3/s时,当年的汛后或次年的汛初要对库区进行检查,如塌岸、滑坡及其它有害于水库安全运用的情况,并将检查结果报县防办。

2.当众库下泄流量超过160m3/s时,当年汛后或次年的汛初要检查下游河道行洪能力变化情况,并将检查结果报县防办。

第六条 检查汛期和汛前、汛后的大坝观测情况

1.汛前和汛后要对大坝混凝土部位的冻融、裂缝、坝肩边坡稳定、下游冲刷等情况作宏观检查,并对大坝渗水量、裂缝等观测资料要做分析,并上报年度详查报告。

2.汛期必须制定高水位的观测方案,详见历年的《水库管理处度汛措施》。第七条 检查泄洪设施运行和维护工作情况

1.汛前和汛后,尤其是汛前要对所有的泄洪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要有独立可靠的备用电源,尤其在汛前一定要对所有的泄洪设施进行定期启闭试验,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

2.汛期泄洪设施运用时,要按闸门启闭操作规程进行;有交接班记录和闸门启闭机检查记录。

第八条 水情测报系统的检查和维护

1.汛前和汛后对各遥测站进行检查和维护,检查范围包括电台、雨量计、水位计、电源设备、天线、防雷系统、统计、资料,以及备品备件等情况,汛期还应定期对该系统进行检查。

2.在主汛期,应配足专业人员、设备,以及交通工具,以备紧急情况下能及时抢修。

第九条 检查通讯设施的维护和运行工作

1.汛前和汛后对所有的通讯设施均要进行检查和维护,并在汛前对通讯设施进行检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各报汛站要配备备用通讯设施。

2.汛期通讯设施运用时,通讯网内各报汛电话不允许交叉作业,24小时开机,应按水情拍报要求,主动在工作时间呼叫保持联络。第十条 检查汛期和汛前、汛后机电设备的检修工作

要求在汛前或汛后按工作进度和质量完成机组检修及有关设备的预试工作,并对有缺陷的设备要制定汛期运行安全措施。

第十一条 检查水工建筑物运行工况

1.根据观测资料的分析,检查两水库大坝运行是否正常,所有的泄洪设施运用是否正常。

2.对干渠水工建筑物如水闸、渠下涵、放水口、渡槽等,定期进行检查,是否能正常运行。

3、对我处三类水工建筑物做出汛期事故预案及险情处置方案。第十二条 检查防汛物资的准备情况

检查防汛抢险物资和必备的生活物资储备情况,特大洪水的应急措施和抢险运输方案制定情况。

第十三条 检查防汛管理工作

1.上级及关部门的各种防汛文件、指示是否齐备。2.汛期值班制、交接班制及值班记录等工作制度建立情况。第十四条 检查与下游有防洪要求的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 由于两库下游的河道防洪标准较低,要明确大流量泄洪时的联络办法,以便让下游地方政府组织群众安全转移。

肥东县滁河干渠工程管理处

二0一0年元月

篇2:三大查制度

(安环通知15-67)

关于开展“查制度、查设施、查行为”安全专

项整治活动的通知

公司所属各单位、各外包单位:

为提高现场安全基础管理水平,全面查找安全管理短板和缺陷,努力确保现行制度规程全面覆盖且可行有效、设备设施完好运行零隐患、员工行为合规无违章,经决定在公司范围内组织开展以“查制度、查设施、查行为”为主题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具体事宜安排如下:

一、活动内容和目的

查制度:认真梳理所有在生产现场的作业,每项作业必须有制度、有规程,制度检查必须“身临其境”,深入现场“做几遍、看一看”,确保制度符合实际操作。

查设施:排查生产现场安全设施,所有设施必须具备安全性、有效性、可靠性。

查行为:重点检查所有员工的安全行为,尤其是“低头一族”的安全行为,做到全员梳理、全程检查。

二、活动具体安排 1.各单位及外包单位重新梳理各自单位安全组织机构,要求必须有图表,+安全责任和到位标准,安全管理相关制度,人员安全取证情况,所有人员信息台账,人员安全培训记录,所属特种设备、车辆、特殊工种台账及资格证书等。各单位提供电子版和纸质版,报安全环保部备案,安全环保部负责对此文件归档管理并定期更新。

责任单位:各单位、各外包单位 完成时间:此通知下发后,7天内完成。

2.实业公司牵头,各单位及外包单位重新排查各自区域所属车辆(进入厂区和生活区的车辆,包括工程车辆和私家车)和司机信息,核实车辆以及驾驶员证件的真实性、有效性,存档后报实业公司备案。安全环保部组织检查。

责任单位:实业公司,各单位、各外包单位 完成时间:此通知下发后,10天内完成。

3.长期进入公司生产、生活区域作业的工程车辆(包括但不限于装载车、吊车、叉车、三轮车等),必须安装声光报警装置和倒车提示装置,且确保装置完好和正常使用,各单位和外包单位负责组织安装,实业公司负责管理和日常检查,对未按要求安装装置的车辆不允许进入厂区和生活区;临时进入公司生产、生活区域作业的工程车辆,必须由使用单位安排专人负责监督,负责人在门卫处登记后,该车辆方可进入厂区和生活区进行作业。安全环保部负责督察。

— 2 — 责任单位:各单位、各外包单位,实业公司 完成时间:此通知下发后,20日内完成。

4.设备管理部牵头组织公司生产、生活区域所属管理单位进行照明排查,对光线不足、布置不合理、灯光开关不合理提出整改意见,原则上所有照明开关实现无人操作,根据现场实际需求,可设置为长期照亮、定时开关、声控开关等,由所属单位提出意见,设备管理部负责核实和落实整改,并定期组织检查。

责任单位:设备管理部、相关单位

完成时间:此通知下发后,30日内提出整改计划。5.检修分公司牵头组织公司生产、生活区域所属管理单位进行监控排查,对缺少监控、监控布置不合理等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原则上要求做到监控全覆盖,不留任何死角。由所属单位提出意见,检修分公司负责核实和落实整改,并定期组织检查。

责任单位:检修分公司、相关单位

完成时间:此通知下发后,30日内提出整改计划。6.各单位按照各岗位工作标准梳理所有员工的安全行为,确保每项操作都安全规范。人力资源部牵头,各单位对所属生产操作岗位用工情况进行排查,按照能否到达安全要求进行调查,形成意见报人力资源部,人力资源部核实人岗配平情况,并负责落实整改。

责任单位:人力资源部、各单位

完成时间:此通知下发后,30日内提出整改计划。

— 3 — 7.内控管理部牵头,各单位对所属范围各项规章制度进行完善梳理,要求对所有从事的作业必须有相关的规章制度,如开关照明、打扫清洁卫生等,必须做到全面覆盖。内控管理部负责对各类制度进行管理,并组织监督检查;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对所管理规程进行监督检查(安全环保部负责公司所有安全规程,生产运行部负责公司所有操作及技术规程、设备管理部负责公司所有检修维护规程)。

责任单位:内控管理部、安全环保部、生产运行部、设备管理部,各单位

完成时间:此通知下发后,90日内完成。

三、活动要求

1.各单位要高度重视、严格落实责任,本单位第一责任人为本次活动负责人,切实把本次安全活动为首要工作来抓,要充分发挥排查的作用,确保排查及隐患整改取得实效。

2.各单位要按照检查内容全面、细致梳理排查各类问题,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

3.各单位针对查出的问题能及时整改的要立行立改,不能按时完成整改的要制定整改计划和措施,落实整改时间和责任人,确保公司安全生产持续稳定。

特此通知。

篇3:三大查制度

一、必须形成一张控制网若干条控制链,建成条、网结合的内控体系

许多企业制定的内控制度往往仅是在企业整体层面做一些提纲要领式的原则性规定。比如,甲公司的内控制度规定:“各职能管理部门贯彻执行职责和业务范围内的规章制度,编制各项业务流程,修订并完善业务管理规范,并负责实施”,该制度还同时规定了需要建立健全的相应配套制度有两项:“一是对各职能管理部门职责和业务范围及业务流程作出的规定;二是各职能管理部门贯彻执行职责和业务的规章制度”。又如,乙公司在其制定的内控制度“信息与沟通”一章明确规定需要建立的配套制度有:内部信息传递与反馈机制、内部信息传递制度以及子公司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信息披露管理制度、信息化管理制度等五项制度。但实际上,这两家企业均未建立相关细化、明确的配套制度,使得内控制度不能落到实处。

企业不能仅满足于制定总体层面的内控制度,还必须建立健全涉及各业务层面、各业务流程的内控制度,必须形成一张控制网、若干条控制链,即不仅要对整个企业建成一张完整的控制网,同时更要建立健全在控制网指导下的能控制到全部业务流程中具体业务如何规范操作的控制链,要建成条、网结合的完整的控制制度。如在采购业务流程中,企业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全面梳理、确定本企业的采购业务流程,完善采购业务相关管理制度,统筹安排采购计划,明确请购、审批、购买、验收、付款、采购后评估等各环节的职责和审批权限,并按照规定的审批权限和程序办理采购业务,建立价格监督机制,定期检查和评价采购过程中的薄弱环节,采取有效控制措施,确保物资采购满足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而不能在全部内控制度中仅是出现“要建立对采购业务的内控制度”一句话。

企业必须注意两点:一是由于企业需要制定跟进、细化的配套制度很多,其工作量、工作难度将远大于制定一项总体原则性的控制制度,因此,企业不仅要有充分的思想认识和必要的准备,而且更要花大力气、下大工夫,务必建立健全与总控制制度控制网相配套的各业务流程的控制链;二是企业应该根据新制定的总体控制制度的框架要求,根据业务开展和形势发展的需要,对原有业务流程的相关配套制度进行及时、必要的修改、补充和完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称得上建立健全了层次分明、流程清晰、职责明确的内控制度。

二、制度应具有务实性、针对性、可操作性

由于一些企业制定的内控制度可能仅是抄录了一些范本,并未从企业实际情况考虑,也未从如何具体执行的角度进行考虑,所以,其制定的制度往往是原则性有余,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足。例如,某公司的内控制度规定:“企业管理部门对所属单位实行主要经济指标绩效考核管理、计划管理、招投标管理、职能部门对口指导、参控股企业股权管理、项目投资管理等。加强法制教育,严格依法决策、依法办事、依法监督”,但在该条规定中,对企业管理部门究竟应该如何对所属单位实行主要经济指标绩效考核管理、计划管理、招投标管理、职能部门对口指导、参控股企业股权管理、项目投资管理,以及如何加强法制教育,如何严格依法决策、依法办事、依法监督等工作,制度未能明确相应的方法、要求和标准,也没有说明需要制定的相关配套制度及具体措施,所以,该条还属于原则性、粗线条的规定,不具有可操作性,还需要制定相应具体明确的操作方法,以将控制制度落到实处。

对于这方面的问题,笔者认为需注意四点:

一是制定的具体操作方案一定要切合企业实际,一定要按照确定的控制目标来设定控制活动。例如,针对“采购应经过适当审批”这一控制目标,企业应该设计这样的控制活动:金额在人民币5000元(上限含本数,下同)以内的请购单,由生产经理负责审批;金额在人民币5000元以上至人民币20000元以内的请购单,由副总经理负责审批;金额在人民币20000元以上的请购单,由总经理负责审批。

二是设置的控制活动一定要有可行性和有效性,即不仅要确保控制活动具有可操作性,而且还确保控制活动能够实现相应的控制目标。例如,在上述举例中,如果企业针对“采购应经过适当审批”这一控制目标制定的审批权限分别为1000元和2000元,即1000元以上至2000元的请购单由副总经理审批,2000元以上请购单由总经理审批,但由于企业1000元以上的采购占了全部采购业务的80%以上,2000元以上的采购占了全部采购业务的50%以上,很显然,这种设置将大大增加副总经理和总经理的工作量,不利于管理层加强对企业的宏观管理和控制,不具有可行性。再比如,如果企业针对上述控制目标制定的审批权限分别为100万元和500万元,而企业100万元以上的采购业务几乎为零,500万元以上的肯定没有,很显然,这样的设置就不具有有效性,起不到应有的控制作用。

三是控制岗位一定要真正有人控制、有人管理,不能制度设置的是一套,实际执行的是另一套,更不能仅是设置一个徒有虚名的控制岗位。而且,对设计的制度要以恰当的方式方法传达至相关员工,要确保各层次员工对自己需要执行的内控制度全面掌握并能切实正确执行,尤其是领导干部务必带头执行,绝不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企业要能够形成自觉严格遵守内控制度的良好氛围,要让自觉遵守内部控制成为企业的文化。

四是设置的控制活动必须注意不相容职责的有效分离。例如,对负责交易审批、记录及对相关资产进行处置的不相容职责一定要分开;负责批准信用销售的经理不得负责对应收账款和现金收入的处理;销售人员无权定价,无权修改产品的定价政策和佣金比率等。

三要有高瞻远瞩的胸襟、从长计议的谋略、持之以恒的投入

在日常实务中,一些企业的领导对实施内部控制的认识和态度往往有失偏颇,常常存在如下四大方面的问题:

一是缺乏现代管理理念,急功近利、鼠目寸光。

众所周知,很多企业往往以眼前经济效益为主要经营目标,而增加经济效益很重要的一条途径就是以减少职工人数来降低成本、费用,这就使得企业对内部管理和控制的岗位设置有限,不相容职务不能得到有效分离。而要加强内控,就意味着必须规范、完善相应的控制环节,确保不相容职务的有效分离,确保重要业务事项都能得到有效控制,从而必须在重要岗位上配备或补充管理和控制人员,这必然会增加相应的人力成本及费用。但是,一方面,很多企业的领导往往只看到实施和加强内控增加的成本,看不到滞后的经济效益,看不到加强内控给企业未来发展壮大带来的巨大动力和潜力;另一方面,很多企业常常忽视或很少考虑到由于控制岗位设置有限对不相容职务不能有效分离,已经给企业带来的影响和损失,以及已经给企业发展产生的制约。

由于加强内控的经济效益不可能立竿见影,而增加的成本、费用却历历在目,再由于在加强内控的期初,企业相关人员对内部控制的不熟悉、不适应等原因,而很可能使得企业经营管理的某些流程产生些许不畅而影响了办事效率和效果,最终使得很多企业不仅看不到以往内控不规范产生的影响、损失和制约,而且更看不到加强内控给企业未来产生的经济效益,由此造成一些急功近利的企业领导打心里不认可实施和加强内控,从而使得很多企业对内部控制只是表面遵循,实际并未认真执行。

二是打自己的小算盘。

一些企业领导不仅认为加强内控增加成本费用与增加经济效益相悖,而且还认为会降低自己任期内的经营业绩,所以,对一些一味考虑如何增加自己升迁资本或为了自身利益的企业领导而言,并不希望以降低自己任期内的业绩为代价为后任领导创造业绩。

三是缩手缩脚、知难而退。

由于推行内部控制涉及到企业方方面面的变革,会有很大的困难和障碍,且很容易得罪人,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和付出,一些企业的领导对实施和加强内控缩手缩脚,知难而退。

四是职能和权力不比配。

一些企业的领导往往总是将推行和检查内部控制的任务单方面布置给企业的内部审计或财务部门,且常常没有专人负责,或虽有专人负责,但负责人往往仅是企业中层干部,其级别和职能达不到在整个企业推动内部控制实施的层次,从而无法起到有效推动内控实施的作用。

由此可见,正是由于上述四大问题的存在,从而使得很多大中型企业,特别是一些上市公司或大型国有企业的领导不仅缺乏高瞻远瞩的境界和从长计议的胆略,而且更是缺少了持之以恒的投入和努力,使得内部控制最多只能起到应付检查、树立企业形象的“花瓶”作用。

篇4:探索现代人口调查制度

当前的人口调查制度

为获得全面可靠的人口信息,我国目前形成了以经常性调查为基础、以十年一次的人口普查和年度抽样调查为主体、多种方法互为补充的人口调查体系。

人口经常性登记。是指对城乡居民和常住、暂住、出生、死亡、迁入和迁出以及婚姻等项实行户口管理方面的登记制度,是非普查年份积累人口资料的重要方法之一。现行人口统计是多元化、多轨道进行的,在公安和计生部门间存在着大量的重复性劳动,并且各部门都有独立统计指标、统计口径。交叉重复,多头布置加重了基层社区负担,多头公布的人口数据又常存在偏差,降低了人口信息的权威性。

人口普查。人口普查是一项重要的国情调查。我国先后于1953年、1964年、1982年、1990年、2000年和2010年共进行过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为研究制定重大社会经济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然而,十年一次的人口普查耗费人力、物力、财力较多,且数据时效性差,十年一次的截面数据,无法反映普查间隔期间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动态变化。

人口抽样调查。是按照随机的原则,从人口总体中抽出一部分人口进行调查,并将其调查结果用以推断、说明人口总体状况的一种调查方法。它具有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优点。

我国在两次人口普查之间布置了人口变动抽样调查,但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每年一度的人口变动抽样调查仅对省级以上的大区域具有代表性,不能解决市级以下小区域的代表性问题,若扩大样本又不符合优秀抽样设计所必须的经济性原则;二是以户籍为基础的人口抽样框存在覆盖偏差,漏掉流动人口的可能性;三是传统抽样设计忽略人口分布空间相关性和异质性,抽样效率低。

整体而言,人口普查的基础性作用及人口抽样的主体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周期性普查和经常性抽样调查,两者的结合又存在巨大的差距和空间,造成大量已有的信息得不到有效的利用和开发,导致信息浪费严重,有必要对其进行整合。

现代人口调查的发展

美国社区调查取代人口普查

抽样调查,作为一种轻便、灵活的现代调查技术,在人口统计中的主体地位愈发显现。丹麦等国家已经取消了人口普查,美国普查局在2010年以社区调查取代人口普查长表,按当前居住地原则对人口实施调查,通过滚动抽样的方式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采用一级直接抽样,注重样本累计和小区域的代表性。

美国社区调查对我国人口调查方法的重要借鉴意义在于通过科学的抽样调查方法,获得准确、动态的人口数据,满足多层次的统计推断需求。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信息化成果

2000年,联合国开启利用GIS开展人口普查的帷幕。近些年,具有空间分布特点的抽样越来越多地利用3S技术获取辅助信息,这些对改进和完善抽样设计、提高抽样估计精度和节省费用具有重要作用。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中,我们使用了长短表、光电录入、基于广域网、以大型网络数据库Oracle10g为核心的在线数据处理系统,值得一提的是利用遥感影像(RS)和GIS划分普查区和普查小区,并对普查小区建筑物数字化。人口数据与地理数据通过建筑物编码高度匹配,具备经济定位、调查和计算小单元的能力。

数字化建筑物覆盖完整人口抽样框,是人口统计面向社区的基本单元。空间化人口密度很好地表达了区域内人口分布的内在空间结构规律,奠定了人口空间抽样的基础。

抽样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中国各级政府都需要利用全国性的人口变动抽样,获得本地区时效性强的人口数据。人口分布具有空间相关性,呈现出一定的地理特征,并不是随机分布的。在传统抽样中,调查对象不具有地理位置概念,抽样效率很低。按照传统分层抽样方法,同一层的对象,可能相距很远,甚至在空间上被其他层所分开。而有效利用空间化人口密度能够精确计算小单元的抽样比,使具有高人口密度的抽样单位有较大的抽中概率,实现调查总体中的样本被等概率抽取。在经济性原则下优化样本布局,使其对总体有最大的代表性。

空间抽样软件“三明治模型”是我国具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它不受行政边界的限制,根据抽样对象内在特征如人口密度进行分层,通过均值和误差传递,最终表达时,生成以各级行政区为单元的汇报结果,“一次抽样,多级使用”,满足各级政府进行人口管理的需要。

建立信息化的现代人口调查制度

根据我国人口调查制度存在的不足及人口统计信息化已取得的成果,在GIS等高科技的支持下,基于数字化建筑物,探索建立与信息技术相适应的现代化人口调查方法势在必行。

2011年,国家统计局实行的企业“一套表”制度,对人口统计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首先,建立统一的人口统计指标体系,明确部门分工。构建以公安为主体,计生、民政协同共享的人口“一套表”网络登记平台,由社区“直报”,以建筑物为人口统计基本单元,覆盖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及流动人口,掌握人口自然变动和机械变动。将人口调查延伸至社区,以方便获得劳动力、就业、住房等大量与人口相关的信息,再逐级汇总成各级行政数据,体现了极大的灵活性。

其次,利用各种基于建筑物的辅助信息开展人口抽样调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基础数据提供了丰富、权威且完备的基础资料,这些数据和资料可以作为辅助信息,在抽样调查中发挥作用。例如,空间化人口密度、各级政府行政记录、企业事业单位为管理所做的生产经营和业务记录如暂住证信息、房屋租赁信息、水电使用记录等。建立统一的“建筑物信息名录库”,利用各种方式更新维护数字化建筑物,这是建立现代化人口调查制度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篇5:临时查堂制度

一、查堂任务由学校领导轮流承担。

二、查堂时间每天一次,具体时间由承担人自己决定。

三、查堂内容:

1、教师到岗时间。

2、任课教师及讲授内容是否与课程表相符。

3、学生是否准时进教室上课。

4、学生课前准备情况。

5、课堂纪律情况。

6、教师授课情况。

7、课堂常规训练情况。

8、学生听讲、坐姿、握笔书写情况。

9、无课的老师是否在办公室办公。

四、查堂情况由检查人随时填写,并纳入每月量化考核中。

五、查堂时发现的问题;由值周领导负责向有关教师及时谈话,使其及时纠正。

六、对查堂时发现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要利用教师集会时通报,以防微杜渐。

篇6:保安查包制度

一、内部人员出入管理

1、员工在工作场所及生产厂区,应着规定服装,佩戴“工作证”,严禁赤脚或穿拖鞋出入

厂门;严禁私自携带易燃、易爆及有毒等危险物品。

2、员工出入厂门应主动出示厂牌,如携带物品出入厂门,应主动告诉保安,接受保安检查。

3、上班时间出入厂门者:

(1)员工因公外出,应经部门主管批准,持“外出放行条”方可出厂,并由保安签注出厂时间。

返厂时,亦由保安签注入厂时间,送转人事部核对考勤记录;

(2)持免刷卡者进出厂门时必须登记,内容应详细准确。

(3)F级(含)以下员工持“外出放行条”必须由E级(含)以上直接主管签字批准,E级(含)以上(经理除外)人员必须由经理签字批准,如本部门经理不在,可让其他部门经理签字(仅限工作地点在分厂员工),或到部门文员处登记盖章,文员及时上报经理;严禁私自给自己开“外

出放行条”。

(4)在上班时间内,乘坐公司班车的员工如需要中途下车,必须事先在保安室登记,说明理由,保安向司机提供名单,严禁司机让此名单以外的员工在其它地方中途下车。

(5)员工因私事外出,须持有经批准的“请假条”,且须在进出厂门时打卡;

(6)员工夜间或节假日加班时,出入厂门亦遵守以上规定。

4、可计加点工资的人员除公务外,非上班时间不得进入厂区,否则按打假卡处理。F级与F级以上员工或写字楼员工(均指不计加点工资的员工)在下班时间及厂休日、公休日进出厂区也

须打卡。

二、公司外来人员出入管理

5、经理在场陪同来宾,由保安填写“来客登记表”,发给来宾“参观证”。

6、来宾来访,无论被访者职务高低,由保安人员电话联系,先征得被访者或部门的同意,来宾

再在保安室填写“来客登记表”,佩戴好“参观证”,由保安领至前台。

7、各部门预约的外来人员应提前通知人事部。

8、办事完毕出厂时,来访人将“参观证”交还保安人员并签注出厂时间。

9、凡进入车间、实验室等场所,须请示人事部批准,未经允许,不得拍照、记录有关事项。

10、谢绝来宾进入未经许可的现场参观,如发现或接到他人检举,经查实后依据公司《保密

制度》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三、携物出入管理

11、公司货车或外来车辆运送货物出厂,由总工办出货负责人如实填写“发货单”或物料部仓管员填写“货物放行条”,出货司机出厂门时,应主动出示“发货单”或“货物放行条”接受公司保安检查,保安负责确认货物名称规格、货物数量、运送车牌等与“发货单”或“货物放行条”

是否一致,保存好“货物放行条”并做好专门记录。

12、外来车辆送达货物进入厂区,保安应登记送货车牌号,所属单位,货物名称、数量、收货部门等,司机方能进入厂区卸货。如果车辆出厂时,有未卸完的货物,应由收货部门或物料部仓管员填写“收货单”,该“收货单”也须注明货物名称规格、单位、数量、车牌号、司机姓名等,由司机在出厂时交由保安检查。

13、公司车辆装运退货返厂,进入厂区应在保安处登记退货名称规格、数量、司机姓名等详细资

料。

14、公司内部人员携带公物出厂,应填写“外出放行条”并须注明所携带物品的名称规格、数量、拟到达地点及原因等,如与实际不符,保安可拒绝放行。

篇7:贷款三查制度

贷款三查制度

一、贷前调查

什么是贷前调查是指贷款发放前银行对贷款申请人基本情况的调查,并对其是否符合贷款条件和可发放的贷款额度做出初步判断。

调查的重点主要包括申请人资信状况、经营情况、申请贷款用途的合规性和合法性、贷款担保情况等。

贷前调查的方法

1.现场调研——直接

现场会谈(企业经营和发展的思路,内部的管理)、实地考察(生产、产品、账款、固定资产、周围状况)

2.搜寻调查——间接

搜寻调查指通过各种媒介物搜寻有价值的资料开展调查。这些媒介物包括:杂志、书籍、期刊、互联网资料、官方记录等。搜寻调查应注意信息渠道的权威性、可靠性和全面性。

3.委托调查:委托调查可通过中介机构或银行自身网络开展调查。

4.其他方法:业务人员可通过接触客户的关联企业、竞争对手或个人获取有价值信息,还可通过行业协会(商会)、政府的职能管理部门(如工商局、税务机关、公安部门等机构)了解客户的真实情况。

☆贷前调查中存在的问题

1、贷前调查流于形式,没有按照贷款操作规程中规定的要求去深入细致的进行实地调查。

2、有的信贷人员仅仅根据借款申请人提供的资料作为贷前调查的情况,而造成贷前调查失实。

3.信贷员在贷前调查过程中没有对申请人进行必要的外部调查,没有摸清申请人的真实背景。

4.有的信贷员凭经验和感觉办事,没有进行贷前调查便形成了调查报告。

5.贷前调查中没有用影像图片等有效手段记录借款申请人的真实经营情况,不能给贷款审批人员提供直观的原始的审批依据。银行贷款三查制度

☆贷前调查的建议

贷前调查主要分为个人贷款与企事业单位贷款两种。个人贷款相比企业贷款而言,它的贷前调查较为直观,着重查看客户以前的信用记录,其次可以看一下客户的学历、经历、经营管理能力、业绩、社会关系、爱好、生活习惯、品行、年龄、健康状况等等,最后再查看一下第二还款来源情况。企事业单位贷款的贷前调查较为复杂,凭我的经验提几点建议。

1、确认借款企业法人主体真实性、合法性。首先按照企业提供的法人营业执照正本,查对与借款人名称是否相符;然后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查询该企业的营业执照是否经过年检,法定代表人是否有变更;经济性质是否相符;贷款期限是否超过规定经营期限;借款用途是否在企业经营范围内。

2、对借款企业信用状况的调查。深入企业实地查阅企业的应付账款账簿及其明细账,从中找出该企业拖欠他人的账款金额、赊欠原因、时间等,对企业的信用状况进行评估,另外还可以通过电话或函询的方式向被赊欠企业了解有关借款企业赊欠的原因,还款的基本情况,从而真正摸清借款企业的信用道德底细。

3、对借款企业管理人员资质和管理能力的调查。要以工商部门登记备案资料为准对企业法人代表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的基本情况及真实性进行严密的审查,不要拘泥于企业提供的介绍资料。对申请人提供的有关企业领导人提供的身份证件、学历证书等都以原件为准,并向有关部门进行查询其真实性。对其个人品行和领导能力的调查应与该企业员工员工和经常客户进行座谈,了解他们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个人能力和行为品质状况。

4、生产经营状况的调查。首先查阅该企业的各种会计账簿,通过其中记载的各种数据,计算出相应的经营指标,从而分析和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其次,深入车间、厂房和库房,实地调查企业的生产环境、生产工作流程、产品质量监督情况和原材料及产成品的库存情况,并用数码相机、摄像机等设备做好记录,从而真实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再次,通过查看借款企业近两年的会计报表计算出各项指标增长率、增长幅度,分析企业竞争力的变化。另外,还可以采取核实贷款企业在税务部门的纳税情况,从而反映出企业的真实生产效益;通过企业近几个月缴纳水电费等情况的对比分析,了解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情况。

5、对借款企业财务情况的调查。根据企业提供的近三年的相关会计报表,计算出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销售利润率、资产利润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六个基本财务指标进行比较分析。掌握借款人的财务状况,评估借款人的偿债能力,预测借款人的未来发展前景。银行贷款三查制度

6、对借款企业现金流量的分析。通过查询借款企业在农村信用社或他行开立的存款结算账户,进一步了解借款企业一段时期的存款、货款等资金回笼情况,预测未来一段时间现金流量,充分了解企业的资金流向及数量。

7、对担保情况的调查。一是实地调查担保人或物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规性。二是对担保方提供的有关证件和资料要与有关部门进行核实,确保担保财产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三是对担保财产做严格的市场评估,确保有足额的第二还款来源。

农村信用社的贷前调查是信贷管理的重要程序和环节,也是一个复杂繁琐的过程,贷前调查的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贷款决策的正确与否,所以最重要的就是要在调查过程中发现问题,揭示风险,把好贷款投放的第一关,切实做到严设贷前调查“防火围墙”,铸就信贷资产“铜墙铁壁”。

二、贷时审查

贷时审查是指审查人员对调查人员提供的资料进行核实、评定,复测贷款风险度,提出审核意见,按规定履行审批手续。

贷时审查的内容

贷时审查的基本内容是多方面的。重点有:审批前提是否成立;信贷审批要求、法律意见是否落实;各项信贷文件、资料、手续是否齐全;有关业务合同协议是否全面、正确签订,是否合法有效;各资料、文件或合同之间逻辑关系是否一致、正确,表面是否真实;业务背景是否真实、合理;信贷用途是否符合要求;信贷额度、期限是否在有效范围;信贷押品是否入账(保证金)、入库或监管(抵押物、其他质物);信用状况、主体与业务资格、财务状况、人事和法律状况是否有重大变化;操作程序是否正确,各级审批是否越权等。

应当指出,这种“执行”不是机械式的,存在着某种变通,但并不构成对审批意见的修改。

其一,根据落实的具体情况、程度以及其它制约因素,在不突破审批总限制的前提下,做出实际放款的决定。

其二,对多维审批意图的实现方式做出有区别的处理和安排。如对双方有约束力的内容、企业承诺等,一般需要在信贷合同中依法进行全面、正确约定;对于合作交易对手的限制性要求,如特定对象、合作期限等,需审查相关的历史凭证、文件、记录;有关收费管理则审核提交的相关收费凭证等。银行贷款三查制度

三、贷后检查

贷后检查是指贷款发放后,贷款人对借款人执行借款合同情况及借款人的经营情况进行追踪调查和检查。如果发现借款人未按规定用途使用贷款等造成贷款风险加大的情形,可提前收回贷款或采取相关保全措施。

☆贷后检查的作用

1、有利于及时发现早期预警信号,并采取相应补救措施,防范化解信贷风险。一方面银行通过贷后检查,能够尽早发现借款人存在的危及信贷资产安全的问胚,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予以解决; 另一方面,在多家银行对间一借款人都有贷款的情况下,哪家银行贷后榆查工作做得好,问胚发现得早。就可在避免风险的工作中抢占先机,最大限度的避免风险或降低损失。

2、有利于埘客户进行正确的价值定位,确定银行对其将来的信贷支持 银行通过全面的贷后榆查管理工作。能够综合判断信贷客户的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客户对银行业务的发展价值,从而有利于银行

3、有利于促进借款人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确保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银行贷款一经发放,资金的使用权即转移到借款人手里,并投人到项目建设或生产经营中,由于影响项目建设或生产经营正常进行的可变因素较多,银行通过贷后检查,可以发现项目建设或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反馈借款人、督促、帮助借款人改善经营管理,提高效益,从而保障信贷资金的安全回收。

4.有利于银行发现自身在经营、审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薄弱环节,促进银行采取措施,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比如在贷前调查所没有发现的问题,审-It决策时忽略的风险点等,从而有利于银行在今后的信贷经营管理工作中加以纠正和改进,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贷后检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不到位

1、没有正确理解贷后管理与银行经营效益的辩证关系。认为银行效益的实现主要依靠存款和贷款收息,没有认识到信贷资产的质量是保证实现贷款利息收入和实现经营效益的前提条件。因而往往将工作重点放在抓存款和收息上,对贷后检查工作重视不够。抓存款、收息,作固然能够带来直接效益,抓贷后检查工作确保信贷资金的安全,同样也是确保贷款利息收入和创造效益的重要途径。只要贷后管理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元的信贷资金损失,而这却不是短期的抓存款、收息工作创造的效益所能弥补的。

2、认为贷款发放后形成的风险和损失主要是由于政策、市场环境的变化,银行对此银行贷款三查制度

无能为力。因而在贷后检查工作中消极应付,不重视分析由于政策、市场环境的变化而导致的借款人、保证人、抵押物的偿债能力发生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可能对信贷资产造成的影响。这种观点没有认识到贷后管理对于防范风险工作的重要性,银行可以通过全面的贷后检查管理及时采取各种措施,提前收回贷款,化解风险,减少损失。

3、认为在贷款“三查”制度中,贷后检查属于从属和次要地位,风险防范和化解工作主要是贷前调查和贷时审查环节的事,因而只注重贷前调查和贷时审查环节的风险控制和防范工作,而忽视了贷后检查环节的风险防范和化解作用,造成基层行信贷从业人员常常把贷后检查当成信贷工作的“副业”,没有及时去调查和掌握构成贷款风险的因素和预警信息,贷后检查报告流于形式。管理层不能及时得到风险控制信息而采取有效监督措施,只有在贷款发生逾期或欠息时才有所反应,而此时往往风险已经发生。这种观点没有认识到贷后检查与贷前调查、贷时审查同样是信贷资金从发放到回收过程中,银行风险防范工作一个 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贷前调查、贷时审查管理的是可能发放的贷款,其风险虽然存在,却要以贷款的发放为先决条件,信贷资金的所有权还在银行手巾,风险没有最终形成,并且可以通过否决贷款的于段来防范风险; 而贷后检查管理的是已经发放的贷款,信贷资金的所有权已经转移到借款人手中并投入项目建设或生产经营中去,如果贷款风险已经形成,就小能通过否决贷款的手段来防范风险,只有通过不问断的贷后检查管理去防范和化解。同时贷后枪查是要对借款人、保证人、抵押物在贷款发放后的发展变化情况进行跟踪监测,注重的是判断当初审批决策时同意贷款发放的有关条件有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以及早期预警信号,是否危及到信贷资金安全,如果是,则银行应立即采取各种措施,提前收阿贷款,避免贷款形成不良。

4、认为在现有信贷管理体制下,贷款发放的对象都是优质客户,还款不成问题,贷后检鸯工作不重要,因而在贷后检查作中掉以轻心,走过场,甚至不深入贷款户实地检查,贷后检查形同虚设。

5、认为对不良贷款的责任追究主要是在贷前调查和贷时审查阶段,贷后管理阶段不承担责任,因而对贷后管理工作缺乏足够的责任心和积极性,存在一些不负责任的思想和行为。这种观点实际上是重贷轻管错误思想的延续,对贷后检查工作的重要性及其在信贷风险管理工作中的地位和应负的责任认识不足,思想上重视不够。事实上,贷款“三查”各阶段都有其应负的责任,贷前调查应对所形成的客户评价报告、信用等级评定报告等提交决策审批材料监管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贷时审查应对决策审批时是否执行了有关规章制度、依法审批负责;贷后检查应对检查后所掌握和提供的客户信息的真实性以及是银行贷款三查制度

否对客户进行了制度规定的有效管理负责。

(二)贷后检查工作的有关规章制度尤其是监督、考核、奖惩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l、随着银行信贷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人,各种加强信贷经营管理工作,规范操作程序的新规章、新制度、新办法不断出台,为信贷经营管理工作更好地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对于贷后检查工作环节的新规章、新制度、新办法还不是很多,也远未完善,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

(1)缺乏明确的部门和人员行使贷后检查工作的定期检查监督职能,大多数检查都由经办行及经办部门自行完成,这种自查自纠的监督方式容易流于形式,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而管理行又由于人员、时问等因素难以对下级行进行全面检查,不能起到真正的检查监督作用。

(2)缺乏明确的工作程序对贷后检查工作的质量和成果进行评价。经办行贷后检查工作完成后,由于缺乏明确的贷后检查报告的集体研究、讨论和评价制度,造成大部分的贷后检查报告等材料完成后就直接归档管理,造成贷后检查工作质量的严重失控

(3)缺乏明确的规章制度对信贷人员贷后榆查工作进行合理奖惩。目前对贷后检查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大多数以通报方式予以批评警示,或责令相关行限期整改,没有起到惩前毖后的作用;而对于做得较好的正面典形,也很少于以奖励。这使部分信贷从业人员形成贷后检查工作做与不做一个样,做好做坏一个样的错误观念,并导致部分基层银行的贷后检查工作处于一种应付状态,只做表面文章,没有真正起到贷后检查工作应起的风险防范和化解作用。

2、相对于贷时审查和贷款审批环节而言,目前贷后检查工作没有落实专门机构和人员,基本上是由信贷经营部门负责。由于信贷经营部门同时还肩负信贷营销、企业存款、收贷收息、压逾盘活及其它一些基础工作,任务比较繁重,在协调处理各种工作及业务关系时难免有时会忽略贷后检查工作,没有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因而降低了贷后检查工作的质最

3、对信贷从业人员如何进行贷后检查工作培训小够。“质从人起”和“以人为本”是一项基础管理理念,尤其是在贷后检查管理工作中,人的素质尤为重要。它要求贷后检查人员知识面广泛,不仅要了解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而且要具备一定的企业经营管理常识和财务知识,其次,面对调查掌握的大量信息资料,贷后检查人员要有较强的综合判断分析能力和及时发现风险的能力,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意见。要增强这方面的能力,单纯依靠信贷从业人员在工作中自我提高是不够的,还需要加强这方面的培训。银行贷款三查制度

☆提高贷后检查工作质量的建议

1、完善贷后检查工作的内容。正确的贷后检查管理应包含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具体内容如下:

(1)对贷款资金用途的监控。监督借款人按合同规定用途使用资金,不得挪用。对于固定资产贷款还应监督项目其它来源资金与银行贷款同比例运用。

(2)对宏观经营环境的分析,掌握其对借款人生产经营产生的影响。

(3)对借款人生产经营情况的检查。重点是对借款人、产品供臆、借款人生产、销售情况的检查。

(4)对借款人财务状况的检查。重点在于对财务报表的分析和财务比率的分析,掌握借款人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的发展变化趋势。

(5)对借款人管理水平的检查。重点是调查了解借款人主要经营管理人员、管理制度的情况,以及可能对偿债产生的影响。

(6)借款人重大事项的检查 重点调查分析借款人的重大投资决策、重大体制改革、重大债权债务纠纷、重大事故和赔偿等情况。

(7)对保证人的检查。参照对借款人的检查进行,重点分析保证人保证能力的变化趋势。

(8)对抵押(质)物的检查。主要检查抵押(质)物是否完好无损,价值是否发生变化,是否被抵押人(出质人)擅自处理、抵押登记是否继续有效等。

2、完善贷后检查工作和管理的程序。如每月进行一次贷后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形成贷后检查报告,定期召开全体信贷人员例会,根据检查结果形成贷后检查报告,定期召开全体信贷人员例会,由信贷专管员对贷款客户、担保情况的当前发生事项、还款能力、资金走向、担保能力、担保时效等可能影响银行贷款安全的事项进行分析、汇报,全体信贷人员共同研究判断是否出现了风险预警信号并应采取何种对策等。信贷主管负责审阅、核实贷后检查报告并提出相应意见,以及组织对贷后检查报告的分析、讲解、评比,主管行长每季度对贷后检查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检查等。

3、建立贷款风险预警信号及快速反应制度 预监管警信号是指出现了可能导致客户不能偿还到期贷款本息或履约的不良情况或征兆。信贷人员在贷后检查过程中,应注意识别贷款户是否已经或即将出现对信贷资产安全产生较大影响的预警信号,并及时向上级领导和上级行报告,尽早采取相应措施防范和化解风险。

4、加强会计前台与信贷部门的协作、沟通,及时监控企业资金走向。前台会计同样也是贷后管理对企业监控管理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信贷部门应与前台会计部门紧密银行贷款三查制度

协作,建立完整的贷款客户的存款资金台帐(包括企业的存款余额和结算量)和利息台帐,严格监控贷款户资金流向。

5、设立信贷后督工作专门岗位和人员,检查,指导、督促贷后检查工作,确保工作质量。银行应调配优秀人才充实到信贷后督工作岗位,专门负责对贷后检查工作的检查、指导 督促,信贷后督人员的数量与质量要以保证完成督查任务需要为原则,同时督查工作应实行定期和全面检查制度,不放过每一笔贷款和每一户贷款人 为确保信贷后督岗位工作质量,后督工作人员应经过专门的培训、并且考试合格的人员才可以上岗 同时还应定期对信贷后督人员进行培训、考核,促使信贷后督人员的业务认识和技能不断更新,以适应政策、市场、客户情况变化的需要。

6、完善贷后检查工作的考核奖惩办法。一套科学完善的管理体制必然包括严明合理的奖惩办法,银行应按照贷后管理的要求制定出贷后管理考核办法和实施细则,并把贷后管理工作质量纳人对信贷员和信贷部门的综合考核评比内容之中,使责权利有机结合。同时对在贷后检查管理工作中有突出表现的部门和人员应予以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对工作不负责任或造成风险和损失部门的人员也应予以一定的处罚,并在职务晋升中予以体现,从而增强信贷人员对贷后检查工作的责任心和积极性。

篇8:三大查制度

然而,由于体系多元分割和制度碎片化现象等多种问题的存在,三大制度虽然初步构成了覆盖全体国民的制度框架,但还未能有效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因此,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民医保,加快三大制度的衔接与整合显得尤为必要。而要实现不同制度间的衔接与整合,就有必要对职工医保、新农合和居民医保的现行制度设计、制度实施效果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与比较,以考察制度结构与社会经济环境的适应性,探究整合三大医疗保险制度已有的现实基础,为进一步整合与完善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提供思考。

一、覆盖人群

按照制度设计的初衷,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覆盖全体城镇人口,新农合则覆盖广大农村人口,三大医疗保险制度各自的覆盖范围应当是清晰的。但是,随着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调整、户籍制度改革的推进和各种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城镇就业人员流动性不断增大,就业岗位和就业地区转移比过去更加频繁,另一方面,大量农村人口进城务工,形成数目庞大的农民工大军,使城乡居民构成复杂化。这使得三大医保制度之间的参保对象存在不同程度的交叉现象,给制度的实施带来一系列问题。

首先,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应该继续参加新农合,还是参加职工医保或居民医保?政府提出“大力推进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重点解决大病统筹问题”。但是,考虑到农民工的户籍身份,似乎应当参加新农合,相关文件也提出“积极引导外出务工农民参加新农合制度”。在实际操作上,各地方法迥异。不少地区将农民工直接纳入到居民医保的保障范围。比如,吉林居民医保覆盖范围包括失地农转非人员和在城镇用人单位建立固定劳动关系的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广东省韶关等地区,则直接将农民工纳入职工医保覆盖范围。

其次,其他灵活就业人员是否应该参加职工医保也没有明确。1998年《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8]44号)规定,“乡镇企业及其职工、城镇个体经济组织业主及其从业人员是否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决定”。这就导致了各地职工医保在试点过程中的具体实施办法差异很大。直到2007年7月,《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007]20号)提出,“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采取有效措施将混合所有制、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以及灵活就业人员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才正式明确将这部分人群纳入职工医保。但是,这部分人员往往是社会中的低收入阶层,要参加职工医疗保险,还必须缴纳企业所需缴费的部分,这种做法实际上从制度层面构成他们参加职工医保的障碍。

这种制度分割造成的参保人群分割和参保人群界定不明并存的局面,不仅反映了制度设计中存在的重要问题,更突显出三大医保制度实现有效衔接与整合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二、保障范围和统筹层次

(一)保障范围

考虑到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各方面的承受能力,新农合和居民医保在推行之初,都强调了坚持低水平起步,重点保障参保人员的大病医疗需求。例如,新农合直接被定义为“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居民医保规定,基金“重点用于参保居民的住院和门诊大病医疗支出,有条件的地区可以逐步试行门诊医疗费用统筹”。相比而言,职工医保的保障范围比新农合及居民医保要宽得多。因为职工医保参保群体的缴费能力相对较强,按照现行“统账结合”的医疗保险模式,参保人符合要求的住院费用可以通过统筹基金报销,门诊费用则可以通过个人账户扣划,已经实行门诊统筹的地区(例如广东省东莞市等地),还可以利用统筹基金获得门诊医疗保障。

三大制度都不同程度地着重于对大病医疗需求的保障,尤其是新农合和居民医保以“大病统筹”为主、主要补助大额医疗费用或住院费用,相对忽视了初级卫生保健,这不符合城乡居民的疾病风险发生规律和基本医疗需求。从卫生经济学角度看,常见病的发病频率远远高于重大疾病,且受众面广,很多情况下是小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治疗而变成大病。所以,无论是从公平角度,还是从制度效率角度来考虑,只保大病的政策定位显然是不合适的[1]。

(二)统筹层次

三大制度的统筹层次总体上还处于较低的水平。其中,职工医保成立之初规定“原则上以地级以上行政区(包括地、市、州、盟)为统筹单位,也可以县(市)为统筹单位”;新农合规定“一般采取以县(市)为单位进行统筹。条件不具备的地方,在起步阶段也可采取以乡(镇)为单位进行统筹,逐步向县(市)统筹过渡”;居民医保明确提出“提高统筹层次,积极推进地级统筹”(人社部[2009]35号)。总体上看,居民医保实行的是地级统筹。

较低的统筹层次,造成全国各地的具体制度规定差异很大,成为制度严重“碎片化“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并直接影响保障水平的提高。尤其是新农合主要采取县级统筹,资金总量较少,共济能力弱,不利于分散风险。

要实现不同医保制度之间的整合,建立起相对统一制度体系,应当缩小三大制度的保障范围差距,并逐步提升统筹层次。从保障范围来看,新农合和居民医保的保障范围与职工医保的差距很大,但是三大制度的保障范围都在逐步向普通门诊保障扩展。目前,在全国一些地区的实践中,新农合也开始形成大病住院统筹加门诊家庭账户和大病住院统筹加门诊统筹两种模式。

三、筹资水平与待遇水平

(一)筹资水平

总体上,职工医保的筹资水平最高,居民医保其次,新农合最低。

新农合和居民医保的覆盖人群因为缴费能力相对较弱,个人收入难以量化,基金采用定额筹集,筹资水平远低于职工医保,并且政府承担了更多的责任。其中,新农合财政补助的总体比例最高,财政补助标准占筹资标准的最高比例达80%。2008年,新农合人均筹资水平为96.3元,2009年和2010年人均筹资水平将分别提高到100元和150元以上(个人筹资最低相应为20元和30元);居民医保则以家庭缴费为主,政府给予适当补助。根据全国各试点城市的筹资方案,成年人筹资标准一般在150~300元之间,平均为236元,未成年人筹资标准一般在50~100元之间,平均为97元。财政对成年人和未成年人补助标准占筹资标准的平均比例分别为36%和56%,对低保家庭成年人和未成年人补助的平均比例分别为83%和85%[2]。

目前的筹资机制存在的最主要问题:一是缴费标准与给付形式缺乏弹性。居民医保和新农合试点均以单一的“低保费”和给付比例形式实现制度运作,没有考虑到居民医疗保障需求的多样性,限制了城乡居民的选择权。二是筹资缺乏公平性。考虑到我国高收入人群收入来源多样化,我国在医疗卫生筹资方面存在着严重的逆向再分配现象。有研究发现,新农合的筹资机制是累退的。低收入者的费用负担相对高于高收入者,受益则更多地偏向了收入相对较高的农民。政府补贴和自愿参加相结合所引发的逆向补贴,加剧了收入分配不平等[3]。

(二)待遇水平

待遇水平是起付线、封顶线、报销比例等方面规定的综合反映。从最关键的指标——报销比例来看,与筹资水平相对应,职工医保的保障水平远远高于新农合和居民医保,后二者的保障水平相对比较接近。

职工医保的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总体为70%左右。但在地区之间也存在着一定差异。例如,黑龙江、安徽等省的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为70%及以下,广东省则普遍达到80%以上,其中东莞、深圳等地最高达100%。

新农合目前平均报销比例为36%,在中西部县和乡已经达到50%或更高。例如,重庆市新农合参保人员在乡镇、区、市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分别提高到70%、45%、25%;广西20万人口以下县,乡级、县级、县级以上的支付比例分别为75%、45%、35%。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在50%左右。例如,福建、浙江的报销比例大体在40%左右;江苏省绝大多数(占83.2%)参保病人医疗费用报销比例在50%以下[4];湖南、天津、黑龙江的报销比例在2009年已经提高到50%以上;辽宁省的报销比例在2009年为55%以上。

四、基金管理

从管理体制来看,目前,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归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管理,新农合由卫生部门管理。这种体制安排,基本符合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发展初级阶段的要求。但是,从长远来看,这种分而治之的管理体制使得医疗机构与医保部门难以协调统一,也增加了不同制度之间衔接与整合的难度。同时,目前的制度设计,关注的重点几乎都落在对参保人的管理之上,而缺乏对第三方利益主体——医疗服务提供者的行为约束,整个制度的内容存在着严重的配置失衡[5]。从而导致基金监管不力,医疗基金流失和挪用时有发生。

从管理效果来看,三大制度共同存在的问题是基金结余率偏高,其中以职工医保最为突出。职工医保基金近五年来的结余率处于逐年上升趋势,2008年结余率在30%以上;新农合的结余率最高接近35%,虽然近来年总体呈下降趋势,但最近两年的结余率也分别达到了19%和15.7%。根据2008年末与职工医保的合计数据,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包括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累计结余高达3432亿元。这些数据都大大高于世界各国医保10%的结余率和商业医保10%左右的风险提留金的惯例。

一方面,保障水平不能满足城乡居民的现实需求;另一方面,基金却普遍存在结余率过高的问题。这说明医疗保险基金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现行的基金管理理念亟待变革。目前,新农合对基金结余较多的地区,开展二次补偿或健康体检工作,并提出将结余率控制在15%以下目标,是个很好的尝试。

五、对三大制度之间衔接和整合的思考

为实现三大制度之间的衔接,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等部门应建立健全协调机制,建立三大制度之间的转换通道,使医保制度能够适应人们工作岗位、身份变动频繁的特点,让参保人员能够在居民医保、职工医保以及新农合之间转换。例如,杭州市允许城居医保与职工医保之间双向转换,同时还允许二者向新农合的转换。而绍兴市、西安市、宝鸡市、咸阳市规定了城居医保向职工医保的单向转换[6]。

为促进三大制度之间的整合,可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在部分城市化较高的地区,首先尝试推进新农合和居民医保一体化。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再考虑三大制度整合。目前已经实现新农合和居民医保整合的典型地区有浙江省余杭市和广东省珠海市,最早实行一元医疗保障制度的典型地区是广东省东莞市。

对于农民工这一特殊的群体,随着户籍制度的改革,户籍不应该成为居民平等享受制度的限制。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即由政府规定在当地居住满一定年限的人员可以与当地居民同等缴费享受待遇。应当从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出发,在制度之间建立通道与接口,摈弃不合理的政策限制,由农民工根据本人的经济情况和医疗需求去选择参加新农合还是城居医保;积极鼓励有缴费能力的农民工参加城居医保或职工医保。

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实践表明,三大医疗保险制度是切合我国社会经济实际的制度安排,在较大程度上缓解了居民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但是,三大制度要实现整合,还仅仅具备初步基础。由于推行时间不长,三大制度普遍存在保障水平和统筹层次低、管理水平不够高和管理理念落后等问题。管理分割、城乡分割、地区分割和人群分割,不同制度在保障范围和待遇水平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形成制度整合的最主要障碍。因此,为实现三大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在内容、保障、服务、管理等方面的协调和整合,必须逐渐打破体系多元分割的局面,进一步扩大覆盖面,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和统筹层次,缩小保障水平差异,才能建立起相对统一的互助共济的社会医疗保险体系,更好地满足国民的基本医疗需求。

摘要:职工医保、居民医保、新农合三大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在保障范围和待遇水平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形成了医疗保险的城乡分割、地区分割和人群分割,为此,需要对制度进行整合。本文在对三大现行制度设计、制度实施效果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与比较的基础上,考察制度结构与社会经济环境的适应性,以此对整合三大制度的现实基础进行探索。

关键词:职工医保,新农合,居民医保,制度整合

参考文献

[1]申曙光,彭浩然.全民医保的实现路径——基于公平视角的思考[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2.

[2]王东进.医保试点开局良好_关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评估情况的报告_节选.中国劳动保障[J].2008,4.

[3]申曙光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公平性研究——以广东省为例[J].人口与经济.2009,5.

[4]詹长春等.江苏省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机制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9,7.

[5]申曙光,周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制度性缺陷与改进[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上一篇:藏式咖啡厅创业计划书下一篇:扶差生辅优生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