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训练初中生音乐节奏的方法

2024-05-15

浅谈训练初中生音乐节奏的方法(精选8篇)

篇1:浅谈训练初中生音乐节奏的方法

浅谈训练初中生音乐节奏的方法

【摘要】节奏是音乐生命力的源泉,学习音乐要从节奏训练入手。本文结合奥尔夫的教育思想和自身教育经验,提出五点训练初中音乐节奏的方法:诵读歌词、体感训练、感知节奏疏密、声势训练、伴奏创作。

【关键词】初中音乐 节奏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5-0253-02

节奏是指把音的不同长短时值组织起来的富有表现力的运动形式,它最易唤起人们的感应,也最易被人们所接受,并最能唤起对音乐的情感体验。生活中的行为动作往往是常用节奏的体现,因此教育家往往把常用节奏作为最初训练音乐能力的突破口。奥尔夫认为在音乐中节奏是比旋律更为基础的元素,不同的歌曲不可能是同一个旋律,却可以是同一种节奏,也就是说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节奏,节奏是音乐生命力的源泉。初中音乐教学中安排有节奏的朗诵、并配合动作、舞蹈以加强节奏感,从而培养学生对节奏的敏感性。本文结合教学经验,总结了以下五点初中音乐节奏的训练方法,供读者参考。

一、充分调动语言,加强朗诵体验

朗诵有两个要素:旋律性和节奏性。汉语四声较西方语言具有更强的旋律性,可直接用于音乐教学中,汉语也具有节奏性,其中的?词、童谣、绕口令等都可以配上旋律和节奏。教师引导学生按照节奏朗诵歌词是一种常见的训练方式,通过简单的练习,使他们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其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对难点乐句节奏的掌握,并且要调动学生思维,为其讲解关于节奏的知识,使学生形成初步理性认识。

二、注重体感训练,诱发体内节奏

奥尔夫强调体感,以人的自燃性为出发点,发掘人体内的音乐。如播放摇篮曲,并将学生分为四组,要求学生各组内采用不同的姿势随音乐节奏而变化,组内可以有联系,各人又需具有各人的想法。

体感训练还要求形体动作自然、富有个性和变化,而不是机械做作的。此外,教师上课时还可以结合生活情景让学生们直观感知抽象的节奏。如把、八分音符、二分音符、分别称作“走”、“跑”、“拖”。教师要启发学生用不同节奏的步伐表现生活内容。如疲倦不堪的缓慢步伐、急急忙忙的快速步伐、悠闲自在的自由步伐,并把不同步伐节奏写成各种音符。

三、创设生活情景,感知节奏疏密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教学情景,引导学生联想其中所可能涉及的节奏型。如:参加马拉松的运动员安静等待发令枪,发令枪爆发的那一刻观众欢呼呐喊,运动员在比赛中途的坚强毅力,尽情欢呼第一名的诞生,等等。并启发学生调动肢,发挥想象力分别展示上述不同情节。把上述不同情节改写为不同的常用节奏型,指导学生用肢体反复操作,形成技能,加深对节奏型的把握程度。既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节奏疏密的变化,又能增强体验音乐意境的能力。

同一个作品也有节奏变化,如乐曲《花影层叠》最大的特点就在于节奏与节奏的疏密变化上。在教学时,先让同学们观察谱例,观察第一拍有几个音,第二拍又是几个音,并让学生拍掌拍出节奏,感知节奏疏密明显的变化。教师可以现场演奏乐曲,并做适当处理,使得节奏疏密变化更加明显,并引导学生感知音乐背后表现出的江水在晚风吹拂下微波粼粼、花影层叠的意境。同时,这对提高音乐教学质量有一定帮助,为学生的音乐素养、全面发展奠定了艺术基础。

四、小组声势训练,表演复式节奏

声势指可以发出声响的人体姿势,姿势带出声音就是声势。声势训练集动作、节奏、演奏于一体。身体是最好的器乐,捏指、拍手、拍腿、跺脚等各种动作都代表着不同的音色,也可以做出不同的节奏。最基础的训练方式是人体的各部位分别代表高、次高、中、低音声部,同时奏出不同飞节奏,构成多声部的音响。如在复式节奏训练时,可将学生分为四组,女高捏指,女低拍手,男高拍腿,男低跺脚,声势训练中要有这种音高意识。运用声势无需借助于复杂的逻辑思维、抽象的推理,学生之间可以毫无负担,当然这种训练方式就变得很有趣了。声势训练要注意动作的连贯性,而不是一个个孤立着,要求学生们闭上眼睛,体会其中的感情和意义。《渔歌唱晚》是《春江花月夜》中的一个段落,在教学这个段落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分声部表演,然后分别按二声部、三声部、四声部形式练习,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用打击乐器,双手分别演奏不同节奏,形成声势训练。还可以给各组发配任务,完成接龙表演,使课堂达到高潮,引导学生从音乐的节奏上来感知音乐塑造的形象,并与大家分享聆听思考后联想到的场景――渔民悠然自得的神情若隐若现。

五、多种形式伴奏,创作独特乐句

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学资源有限,乐器很难做到人手一件,可以让学生们自己动手,运用简单的工具做简易乐器。用橡皮筋自制拨弦乐器,甚至一支笔都可以敲打出架子鼓的感觉,发挥同学们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想象力,让孩子们从生活中寻找“乐器”。《喜欢你》、《稻香》都是节奏感强烈的歌曲,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们用事先准备好的塑料杯子敲打这两首歌的节奏,不同的动作对应着不同的节奏和音色,敲杯底、拍杯口、左右手转换等都可以发出不同音色,也可以按照不同的节奏转换敲杯子的频率,并且在网上就可以观看杯子歌教学视频,简单易懂,不仅提高了课堂的生动趣味性,还培养了学生热爱音乐的感情。

《青春舞曲》是新疆歌曲,其教学目标中包括:在歌曲表现及创作活动中,能够运用典型节奏为歌曲伴奏。这首歌曲的节奏欢乐跳跃、具有动感。教师在上这节课时可以结合典型新疆歌曲,让学生们讨论并总结新疆歌曲的特点:热情奔放、轻快柔情。用典型的节奏创作具有新疆民歌特点的乐句,渲染艺术感染力,安排学生歌唱、舞蹈、伴奏,师生同歌共舞,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参与创作和表现,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和相互合作,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综上所述,教师要结合先进的理论思想和自身的实际教学经验,设身处地地考虑学生需求,通过节奏的教学激起学生想要探寻音乐的渴望,在节奏训练的同时,学生的音乐素质和技能也随之提高了,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奠定基础。

篇2:浅谈训练初中生音乐节奏的方法

1节奏概述

节奏是音乐中最早出现的形式要素,又是音乐中最具有活力的表现要素,与其它的音乐要素相比,节奏是“涉及了音乐中有关‘时间’方面的所有因素,以区别于音乐有关音高的那一方面”。节奏是人们在音乐领域中,对时间要素的表达和感知,对节奏的认识,有不同层面。狭义上理解,它仅仅是发音点的长短与组合,是有关具体形态的问题,但就实际音乐中,同样性质的节奏单位和同样数量的发音点,完全可能由于不同的作品而言,节奏并非是孤立的,它和速度、时值、节拍、重音、小节等音乐中的诸多因素密切相关,尤其是在音型组合过程中,同样性质的节奏单位和同样数量的发音点,完全可能由于不同的重音安排而造成不同的节拍效果。广义上的节奏还将涉及音乐作品时段,即:“句法”或“曲式结构”的划分,比例与平衡问题。

2节奏听记的训练方法

对于一些基本的节奏划分,正如李重光所说:“不管多复杂的节奏,细分之后,都是由最简单的2:1的关系组成”。也就是均等接受前半拍和后半拍,每半拍一个音,这个节奏看起来十分简单,似乎每个人都会做,但要把它准确并真正掌握了并不容易。很多人就是因为认为它简单,而不认真训练,因此,没有打下一个巩固的,准确的基础,当进入复杂的节奏训练时就无法掌握了。只要掌握好“2:1”的基本关系,对于一切属于基本划分的节奏型的练习,均可作到触类旁通。比如:切分节奏,这是一般学生感到比较困难的一种节奏,其实只要能唱准一拍每两个八分音符,切分节奏不过是把中间的两个八分音符连结起来而已。大切分(即两拍之内的切分节奏)掌握了,其中的八分音符变成两个十六分音符,就又可以掌握更为复杂的切分节奏。如2/4 X XX | X X X | X X | XX XX |X D ‖。

再比如:附点音符。往往有些学生对附点音符掌握的不够准确,附点不是唱长了就是唱短了,附点后面出现的那个音符不是出现的早就是晚。在训练时应将那个附点当成一个音符来训练,并将其划分在2:1的比例中,如附点四分音符,在2/4拍中可先写成 X XX , 然后将两个音符连接起来,如果读不准,可将第二拍的第一个音读成a,即X XX , 然后,将a轻轻读,变为X X。

另外,不管多复杂的基本划分的节奏,将其单位拍时值增大,也就是将拍子细分的训练方法都可以变成十分简单的节奏。对所学的基本节奏型,要进行反复的训练和模仿。基本节奏及其变体是纷繁多样的,但万变不离其宗,如果掌握其最基本的一些节奏型,那么任由其颠倒,分裂以及加入附点、休止符或延音线,所派生的复杂节奏型,也就能一通百通,迎刃而解。

3培养节奏感

节奏训练,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为了准确地表达音乐情绪。而这种音乐情绪的表达恰恰是在对节奏的实际训练中对节奏产生的感觉,即所说的”节奏感”,我们通常所说某人节奏感好,主要是指这个人对节奏的反应能力强,能够准确快速地把握节奏律动,并能够保持这种符合音乐节拍律动规律的速度贯穿全曲。

节奏训练的最终目的是发展速度感、节拍感和正确的音值组合关系。在组成音乐的时间因素中,节奏、节拍和速度是三个最基本的要素。因此,我们对学生节奏感的培养和训练也应从这三个方面做起。节奏是以拍为单位来实现的,速度感就是拍感。在教学中,要求学生保持稳定的速度和拍速匀整的能力。保持稳定这点重要,即不越来越快,也不越来越慢,更不忽快忽慢,这就是最基本的拍感。这个过程,要求学生一定要挥拍子(国外的训练中也有拍腿、跺脚和捻指等击拍方式),使学生用正确的拍感作为衡量节奏的标准。

然而,拍感的训练又是和节奏的变化交织在一起的,节奏越复杂,拍感的稳定性难度也越高。因此,拍感的训练需要贯穿于节奏训练的始终,使学生在内心听觉上有一个稳定的、有把握的拍感,才不至于在复杂和多声关系中显得手忙脚乱。这中间,抓住节拍重音和节奏重音十分重要,无论是什么拍子的作品,都是以强拍,即节拍重音来划分小节的,这就是节拍重音感觉,如果把节奏重音和节拍重音搞错了,小节就会划错,就面目全非了。

音乐节奏的训练是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学习再到感性积累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理论的过程,它决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训练,才有可能达到质的飞跃。

篇3:浅谈训练初中生音乐节奏的方法

关键词:节奏训练,音乐背景,音乐风格,生活元素

音乐教育是初中教学的重要内容, 对提升初中生的审美素养、培养乐感、陶冶情操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在音乐学习中, 节奏训练是重要的一个方面, 它对发展学生的音乐素养有着重要意义。节奏训练是一项系统工程, 它蕴含于音乐教学的各个元素中, 教师要如何把握节奏的内涵, 积极搭建平台, 有效将节奏内化到学生的音乐知识结构, 下面是笔者的几点看法。

一、把握音乐背景, 妙用乐器引领节奏训练

音乐背景是学生学习一首乐曲, 轻松攻克学习障碍, 成功把握一首乐曲的节奏、韵律、思想等的基本前提。一旦学生对音乐背景有了深刻的理解和全面把握, 便能不自觉地将实际生活与音乐的节奏韵律结合在一起, 而教师基于此开展节奏训练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乐器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另一重要形式, 不少初中生掌握了一项或多项乐器, 教师要善于运用乐器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

例如, 《爱我中华》是一首慷慨激昂的爱国主义民族歌曲, 朴实的语言、简洁的音调, 深刻地反映出我国各民族的亲密团结和爱国爱家的深厚情感, 极大地激发了我国各民族人民的爱国热情。了解了《爱我中华》的创作背景与基本思想, 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把握便十分准确, 即这首民歌节奏欢快活泼、兴高采烈, 旋律清新流畅, 热烈活泼, 骄傲和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在背景思想的渗透下, 《爱我中华》振奋人心的旋律和节奏能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对祖国忘我的自豪之情, 从而有助于学生对节奏的把握和运用。乐器是音乐表现的另一重要形式, 音乐乃至其节奏和旋律不能独立于乐器而存在, 乐器能使音乐更具活力, 有乐器辅助的节奏训练将更高效。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音乐渗透引领乐器演奏, 让学生通过乐器演奏训练更深刻、准确地把握音乐节奏。如在学习《茉莉花》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二胡、古筝、萨克斯、单簧管、葫芦丝、钢琴等去演奏, 不同的乐器让学生生动感受到了歌曲的魅力, 而节奏把握则是演奏的基础, 它能让学生感性的认知节奏, 抓准节奏。

二、结合音乐风格, 多元教学引领节奏训练

音乐教学离不开教材的辅助, 初中音乐内容多元、类型多变, 不同音乐风格的音乐作品应有尽有。在进行节奏训练的过程中, 教师要让学生对不同风格、类型等方向的音乐内容有大致了解, 即节奏训练要基于教材而展开。众所周知, 音乐始于节奏, 而节奏不能孤立于内容, 掌握音乐风格, 了解不同类型音乐的内容才能促进节奏教学效率的提升。

苏少版初中音乐作品风格多样, 有民歌、戏曲、校园歌曲类等, 学生可以通过不同风格的音乐来把握和调节训练的节奏, 继而表达出自我想要释放的情感。《校园多美好》歌曲是一首创作于上世纪80年代的典型校园歌曲, 歌曲的旋律风格轻松活泼愉快, 赞美改革开放后的新一代校园风貌。这种校园歌曲的节奏明显是欢快、活泼和跳跃, 其表现出的情感是喜悦、愉快、轻松和欢乐。在了解了音乐的类型与风格后, 音乐节奏的训练便容易很多。同时, 为了诱导学生积极参与节奏训练, 教师还可以将两种或者两种以上风格迥然不同的音乐作品放在一起, 让学生进行“比较学习式”的节奏训练。例如, 《唱脸谱》和《摇篮曲》是两种风格迥异, 节奏明显不同的音乐, 学生在接触到两者之后, 很快便能迅速找到音乐的节奏特点, 强化节奏感与协调感, 继而进行更加有针对性的训练, 强化音乐教学效果, 为学生终身音乐学习奠定基础。

三、挖掘生活元素, 捕捉细节引领节奏训练

音乐艺术来源于日常生活, 并最终应用于日常生活, 即音乐是一种与生活密切联系的艺术门类。教师在借助教材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的过程中, 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善于从生活中发现能辅助节奏训练的契机与细节, 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好奇心。生活是宝贵的教学资源, 教师要通过观察生活, 利用生活不断优化教学方式, 完善节奏训练模式, 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节奏。

生活处处有音乐, 教师可引导学生捕捉生活中的、大自然的节奏与声音, 以强化学生的节奏训练。随着初中生音乐鉴赏能力的不断增强, 其对音乐节奏的感知也越来越有自己的理解与看法, 教师可鼓励学生在课后多留意生活中的音乐, 如放学路上听到广场舞音乐《最炫民族风》《自由飞翔》《小苹果》等, 均可以跟着其节奏进行舞动, 并细细品味其节奏韵律, 以增强节奏感。毋庸置疑, 以上音乐的节奏感十足, 特别适合学生进行节奏训练, 学生要学习抓住这一节奏训练的生活契机。

总之, 初中生对于音乐的理解与鉴赏如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而节奏感则是学生学好音乐的基础, 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训练方法提升学生的节奏感。在节奏训练的过程中,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 巧妙利用多种节奏训练渠道, 循序渐进提升学生的节奏感和乐感, 让学生在各种趣味生动的训练中去感知、理解和把握音乐节奏与音乐艺术之间特有的微妙关系, 继而全面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杜鹃.节奏训练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艺术教育, 2009 (2) .

篇4:浅谈训练初中生音乐节奏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成效;互动式;教学方法

节奏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乐感,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创建良好的音乐课堂学习氛围,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成效。初中音乐教师需要明确传统音乐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不断找寻节奏训练的有效方法,弥补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缺陷,促进初中音乐教学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下面就对相关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一、传统教学存在的不足

在初中音乐教学实践中进行节奏训练,可以创建良好的音乐课堂学习氛围,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教师能够依据学生反馈的信息明确学生的不足之处,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提升学生节奏训练成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需要明确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不能将音乐课堂秩序较差、课堂教学成效不理想、学生乐感不强的原因都归于学生,而是需要更多考虑自己是否使音乐课堂教学具有吸引力,找寻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受传统应试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在考试中可以获得高分,成为教学活动开展的主要目的。这样的教学目的,已经走入了教育思想的误区,与我国课程教学改革强调的素质教育相偏离,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造成了非常不良的影响。音乐是能够将人内心的情感进行传达和抒发的艺术,需要更多的情感投入,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初中音乐课堂上感受音乐的魅力,将学生对于音乐知识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起来。初中音乐教师对于学生节奏训练没有正确认知,盲目进行节奏训练活动,不仅没有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还降低了学生对于音乐知识的学习兴趣,给初中音乐教学发展造成了严重阻碍。

二、初中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方法

1.转变教学观念

教师首先需要对自身教学观念进行转变,明确节奏训练对于学生音乐学习的重要性,并且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使得学生了解节奏训练对于自身音乐素质提升的积极影响。让学生对节奏训练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并且可以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进行节奏训练教学活动的开展,提升音乐课堂教学成效。

2.转变教学方式,注重学生节奏训练

初中音乐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音乐活动,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例如,教师可以将班级作为表演的舞台,他们可以选择双人对唱,也可以选择独自演唱的形式,这也是音乐教学课堂上节奏训练方法的良好呈现。节奏概念过于抽象化,学生学习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对此教学内容教师可以运用竞赛的形式,在初中音乐教学课堂上构建轻松愉悦的学习气氛。例如,初中音乐教师在音乐课堂上可以播放一段乐曲让学生欣赏,使学生用心体会教师播放的乐曲节奏,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根据乐曲节奏添加相应的歌词,进行音乐创新。这样的节奏训练方法,不仅可以将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起来,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快乐,同时还能促进学生创新能力以及节奏感的提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明确学生才是音乐教学课堂中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引路者。对于学生要给予更多鼓励,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教师要注重平等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深入学生学习活动中,成为学生音乐学习生涯的伙伴。教师需要更深层次地挖掘学生潜能,使学生积极踊跃地参加多种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通过音乐课堂的培训,有效提升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使学生的音乐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学校举办的歌唱比赛,也可以在音乐教学课堂上让学生边跳边唱,加强学生对于节奏的掌握,提升学生的音乐乐感。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学生通过歌唱比赛取得优异成绩,不仅会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同时,对于节奏训练的重要性也会有更加深刻的认知,同时,还树立了音乐知识学习的信心。

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能够增强学生的乐感,帮助学生更加良好地掌握音乐知识,促进学生音乐素质的提升。初中音乐教师需要对自身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进行转变,注重学生的节奏训练,帮助学生树立音乐学习信心,使学生对节奏训练具有明确的认知,提升节奏训练的重视程度,最终促进学生音乐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娴静.浅探当前初中音乐节奏教学策略[J].数字化用户,2013(33):77.

[2]邵泉馨.浅析初中音乐课堂中的节奏教学[J].音乐大观,2013(22):159.

篇5: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在初中音乐教学环节中,做好对节奏训练的研究,能够为更好的实现初中音乐教育目标带来支持。文章先对节奏训练对初中音乐教育的作用予以探讨,之后对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方法予以探讨。

关键词:初中音乐;节奏训练;应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做好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成为了初中音乐教育的重要目标。节奏训练作为音乐教学中的基础内容,其能够实现对学生音乐节拍掌握、音乐乐感能力方面的提升,其对于实现初中音乐新课程改革目标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以此为切入点展开探讨。

一、节奏训练对初中音乐教育的作用

(一)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

音乐作为艺术的基础表现形式,其在初中阶段的教育活动开展目的,不只是对学生音乐技巧的掌握,更包含着对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培养,这是全面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内容。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强化节奏训练,能够让学生更为深刻的了解音乐的构成,感受到音乐当中的情感表达,进而了解音乐背后的故事,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的感知水平,进而提高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音乐技巧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开展节奏训练工作,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音乐技巧,提升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音乐是一种艺术,想要将其完美的表现出来,需要演奏者必须要具备良好的音乐技巧,对节奏感的掌握就是音乐众多技巧中的一个。在学生演唱或演奏过程中,其必须要掌握歌曲的节奏感,才能够找准节拍,从而调整自己的气息运用,让自己的气息与歌曲的节奏相符,进而将歌曲正确、完整的表达出来。如果,学生缺乏节奏感,那么就会在演唱或演奏时出现抢拍、慢拍、拖拍等情况,既影响了音乐的表达效果,又打击了学生对音乐学习的自信心。

(三)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进行节奏训练,能够为提高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效率带来帮助。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的学生听两遍歌曲就能够哼出曲调甚至参照歌词唱出歌曲,有的学生则“干教不会”,这就是学生对于音乐节奏感知的差异,如果学生都能够具有较好的节奏感,那么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质量能够得到显著提高。为此,教师要做好对学生的节奏感训练,让他们能够通过掌握节奏去掌握歌曲的特点,从而提升他们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一)指导学生聆听自然声音

音乐来源于生活,存在于生活中的各个角落,教师想要让学生真正的了解音乐,就应该指导学生去聆听自然的声音,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此种方式是帮助学生掌握音乐节奏的重要方式。例如在进行《鸟啾和蝉鸣》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真正的了解鸟啾声音和蝉鸣声音的特点,教师可以分别为学生播放两种声音,让他们通过聆听去感知两种声音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对两种声音进行模仿,以此来强化学生对于两种声音的记忆,为他们在进行歌曲学习时更好的掌握鸟啾和蝉鸣声音的节奏打下基础。

(二)科学选择教学辅助乐器

在音?费葑喙?程中,乐器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教师想要在课堂上实现对学生节奏感的有效培养,就要做到针对歌曲的不同选择不同的乐器来予以伴奏,以此来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歌曲的节奏感。例如在进行《说唱脸谱》的教学中,歌曲中的主要乐器有大锣、小锣和铙钹,为了让学生掌握这三种乐器的声音和节奏特点,教师可以将这三种乐器拿到班级中,将学生进行分组,以演奏三种不同的乐器,让学生通过不断的练习,来掌握三种乐器的节奏特点,为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打下基础。

(三)多声部教学的模式开展

多声部教学模式是初中教学中最常见也最有效的节奏训练方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选择多声部歌曲进行教学,然后让学生在演唱多声部歌曲时,准确的找到歌曲节奏,完成对自己声部的演唱,达到理想的演唱效果。例如为了达到对学生节奏训练的效果,教师可以让学生用多声部演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因为这个歌曲学生之间都会唱,所以他们基本不用熟悉歌曲,但由于他们初次接触多声部歌唱模式,所以他们常常会出现一、二声部相互“窜频”的情况。当这种情况出现时,教师以指挥者的形象出现,让一声部的学生看自己的左手指挥,而二声部的学生看自己的右手指挥,以此来提高他们在演唱过程中的独立节奏感,为他们完美的演绎这首多声部歌曲提供支持。

三、总结

综上所述,做好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能够为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带来帮助。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对学生节奏感的科学培养,教师可以通过聆听、感知、训练等多种方法共同培养的方式,让学生从内心中去感受和理解节奏在音乐中的重要性,从而形成自己准确的节奏感,为他们音乐学习能力的提升打下基础,也为他们音乐素养的有效构成带来支持。

参考文献

篇6:浅谈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节奏训练

[键入文档副标题]

斌斌 [选取日期]

[在此处键入文档摘要。摘要通常为文档内容的简短概括。在此处键入文档摘要。摘要通常为文档内容的简短概括。]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学前专业毕业论文

浅谈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节奏训练

内容摘要:音乐是人类的一种特殊“语言”,音乐教育是美育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幼儿音乐教育中,最重要的是先对幼儿进行音乐节奏训练。奥尔夫指出:“能够把音乐、游戏、舞蹈、语言等融为一体的最核心、最基本的要素就是节奏。”节奏可以说是音乐的第一要素,而幼儿的学习能力最强,所以幼儿期是培养节奏感的最佳时期。本文从四个方面浅谈了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节奏训练,分别是节奏训练的定义,节奏训练的重要性,奥尔夫节奏训练的方法及奥尔夫节奏训练的本土化,从而提高幼儿的音乐教育,以适应日益提高的素质教育需求。关键词:音乐教育

节奏训练

方法

本土化

音乐可以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丰富幼儿的头脑,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开发幼儿的创造力;音乐是促进幼儿心身全面发展和潜能发展的重要有效途径;音乐是一门奇妙的语言,让人类从中获得真善美的体验和教育。幼儿期的人类是一张白纸,学习能力最强,是人格塑造的奠基时期,幼儿期也是接受审美启蒙教育的最佳期。所以幼儿教育必须重视音乐教育,而在幼儿音乐教育中,最重要的则是节奏训练。幼儿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节奏声音的基本组成,声音无处不在,节奏无处不有,节奏感在幼儿音乐活动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培养幼儿良好的音乐节奏感是幼儿音乐教学活动中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

一、什么是节奏训练

节奏是一个音乐的框架和结构,节奏感主要是指节奏和节拍的感知和表现能力。①训练是指有计划有步骤地通过学习和辅导掌握某种技能。节奏训练就是有计划的通过学习和辅导让儿童掌握音乐节奏感。节奏训练从内容上看,应包括速度的训练、节拍的训练和节奏的训练,这是节奏训练的基础;从类型上看,有单声部节奏训练和多声部节奏训练,这是要求学生既能从横向去理解节奏的意义,又能从纵向去分析节奏间的关系;从程度上看,即有由感性阶段的训练到理性阶段的节奏训练过程,又有初级模仿节奏感到高级内心音乐节奏感的训练。②而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节奏训练,幼儿接受能力有限,则应该侧重于基础的速度、节拍训练、感性阶段的训练和初级模仿节奏感。

①《pe2[幼儿/小学教育]浅谈如何培养儿童的音乐节奏感互联网数据互联网数据《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0 ②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学前专业毕业论文 的能力,也培养了幼儿自身的协调性,唤醒幼儿潜在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语言是人人具备的能力,每个人自出生后有两个基本的学习能力,一是学走路,二是学语言,将语言朗读巧妙的引入节奏教学中,利用说话作为起步的节奏训练,这样会使幼儿感到特别熟悉,甚至形成自然的条件反射。奥尔夫将字、词、姓名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让孩子可以有节奏的朗诵出自己的姓名,还可以在朗诵的游戏中相互认识。②

如:1××××1×

在这个简单的朗读游戏中让孩子体会节奏的长短,用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让孩子认识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并且感受到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时值得不同。

在节奏朗读教学中,我们可以举一反三,做多元化的训练。

比如幼儿需要学习一个新的知识点,四分休止符“0”,原来可能是一个较为枯燥的知识点,但如果我们用奥尔夫的节奏练习法,通过朗读及身体的节奏律动教学来认识掌握节奏“0”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会知识。谱例:

一二三,向前走,抬起头,挺起胸,好象小兵雄赳赳。节奏:×××Ο×××Ο×××Ο×××Ο×××××××Ο 注:“×”时以行进节奏向前踏步,“Ο”时作立正姿势敬礼。

这样联系比传统的节奏练习更有趣味,教学效果也十分突出,除了可以培养幼儿的节奏感,还可以提高幼儿的反应力。

(二)律动教学法

律动是指用身体的各个部分,随着音乐进行的一种有韵律的动作。律动可以分为创造性律动和模仿性律动,可以使用各种器具,也可以徒手进行。律动提倡身体各个部分的积极参与,是一种将音乐与舞蹈、体操、表演等形式相结合的综合形式。③律动教学法就是指导学生运用律动来学习音乐的教学方法,是一种动态的教学方法。它在音乐教学实践活动中有着广泛的作用。幼儿律动是指根据音乐的性质,相应地、合拍地做出各种模仿动作。常做的有模仿各种动物的动作如兔跳、鸟飞、熊走等;模仿日常生活中的动作如洗脸、刷牙、梳头等;模仿成人劳 ①

①《浅谈节奏在幼儿音乐启蒙教育中的重要性》刘琬琬 师晖《大众文艺:学术版》-2010

-研修总结互联网数据《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 ②《浅谈幼儿英语律动教学法_早期教育_育儿圈_小脚印亲子网_福州妈妈_...》2013-08-15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学前专业毕业论文

节奏感以及对学生进行音乐创造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大的意义。声势教学法在音乐教学中的具体实践内容有:

1、节奏模仿。可以是师生间的也可以是学生之间的。模仿的节奏可重复做,标准是学生对节奏是否掌握。模仿的节奏也是有见到到复杂,慢速到快速,要适时为止,时间不要过长,否则学生的兴趣减弱,就失去了教学的意义。

2、接龙游戏。在模仿训练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节奏训练。这种训练方法最能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记忆能力、和即兴创作能力。练习时学生根据教师的速度进行节奏连接,学生可以模仿教师的节奏,变换不同的动作,也可以自由创作。

3、节奏创作。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创编。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节奏词汇时,这一练习是很容易达到的。学生能够创作出多种声势节奏型,但教师分组时要注意学生的搭配,避免出现小组之间过大的差距而影响一部分学生的积极性。

4、用声势为音乐旋律伴奏。这是奥尔夫音乐教育方法中最具特色的多声部音乐教学的内容与形式,这种训练方法应用最自然,最能体现音乐原本性的“固定音型”手法,不但掌握起来更加容易,而且培养了学生学生自身的身体协调性,同时还培养了学生间的合作能力、对多声部音乐的参与理解能力。②

奥尔夫声势教学法通过孩子喜闻乐见的形式,不仅学习了音乐,更是通过音乐,开发了孩子多方面的能力,更挖掘了孩子的潜能。

(四)器乐表演教学法

奥尔夫设计了一套音准精确、音色优美的、有固定音高的音条乐器(木琴、钟琴、刚片琴)及无固定音高仅起节奏作用和音色效果的打击乐器(三角铁、串铃、响板、沙球、钹),另加竖笛、定音鼓等。由于这些乐器采用打击的方法,没有指法上的困难,技术上的负担,学生容易操作。同时,它们也最容易突出节奏的特点,有利于节奏的培养,优美的音色富于丰富的色彩,能激起儿童们的兴趣和想象,教学效果好。对幼儿则只是让他们了解认识这些器乐即可。

(五)创作教学法

在奥尔夫教学法中非常强调教学的即兴性。从模仿开始,到自由创造,这些都是建立在学生个性充分发挥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学生有强烈的音乐创造欲

① ①《浅谈奥尔夫声势教学法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大邑教育网》

-互联网数据互联网数据互联网数据《大舞台》-2010 ③《20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学前专业毕业论文

(1)《幼儿音乐节奏感是怎样养成的-龙源期刊网-华文世界最大的电子杂志...》

-互联网数据《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0(3)《浅谈节奏在幼儿音乐启蒙教育中的重要性》刘琬琬 师晖豆丁网》2011-08-11(5)《视唱中的节奏训练》陈嘉陵《大众文艺:学术版》-2010(7)《律动教学法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三叶草——方芳音乐...》

篇7:《节奏训练》音乐教案

关 键 词:律动游戏,儿歌法、模仿法

音乐的节奏是人的情感外化的一种方式。节奏运动往往同人的生理和心理活动相对应,它具有强烈的情感效应和独特的表现功能,因而节奏不仅包含运动时间的长短―时值,还包含运动幅度的缓急―速度等因素。拥有良好的节奏感是形成音乐感知和音乐理解的条件和基础。节奏感的训练就是要培养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内心节奏感,以达到加快识谱速度,形成节奏意识,获得基本的音乐体验及音乐感知和理解能力的目的。

小学音乐教学节奏训练是小学音乐教学音乐素质培养的重要环节。节奏是音乐的脉搏,是组成音乐的基本要素之一,任何音乐都离不开鲜明的节奏。学生在唱歌、舞蹈、器乐等活动中,首先要面对的就是节奏,作为音乐教师我们深感到节奏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们的音乐教学。

在课堂上如果学生只是单纯地进行唱歌课,学习歌曲,不懂得识谱,那么就无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但是对于上乐理课学生又可能会因为枯燥、单调,往往只靠借助一定的死记硬背,一时的记忆在被动地学习。为了化解这一难点,我尝试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快乐地参与节奏的训练中,而且对节奏训练逐渐产生兴趣。以下是我的几种教学方法的归纳总结。

一、儿歌法

把难记而又最基础的乐理编成儿歌,让学生容易接受。首先无论是低段还是高段学生,都应该在一开始就让学生能认识几个最基本的音符单位。几个常用的时值由长到短分别是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接着再让学生明白它们之间的关联与不同。

如在区分四分音符、八分音符时值的教学中,我出示了这样一首儿歌:

音乐 妈妈 真粗 心, 取个 名字 调了 包。 又给 大家 添麻 烦, 请你 一定 记清 楚, 四分 音符 唱一 拍,

别看 八比 四要 大,

八分 音符 唱半 拍。

朗朗上口,易学易记。又如,区分附点四分音符与附点八分音符的时值教学时,用了这样一首儿歌:

四分 音符, 八分 音符。

加个 圆点要 记清 楚,

四分 音符 加圆 点,

等于 一拍 加半 拍。

八分 音符 加圆 点,

等于 半拍加 半半 拍。

当枯燥、单调的乐理知识化为一首首动听的儿歌并熟记于心时,学生会感觉音乐对他们而言不再是神秘。新鲜与好奇心主宰着他们的学习动机,学习也不再是被动。

二、形象化,由生活、自然节奏启发音乐节奏的方法,

这种方法让学生在情趣盎然的心态中进入音乐王国,把丰富多彩的自然音响节奏融入在形象化的音乐节奏中,既直观明了,也颇有趣味性,既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也便于学生记忆与理解。

1、动物音乐会。

在一年级学生听辨音的长短时,我让学生看图念儿歌:

×××× ×××× ×××× ×─ ×─

小鸭小鸭 嘎嘎嘎嘎 小猫小猫 喵─ 喵─

公鸡公鸡 喔喔喔喔 乌鸦乌鸦 哇─ 哇─

小狗小狗 汪汪汪汪 小羊小羊 咩─ 咩─

在念儿歌时,要求学生根据儿歌节奏敲击乐器或者用身体动作来表现。目的

是让他们通过语言节奏,动作节奏以及是乐器的声音进一步分辨声音的不同长短,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2、模声法。

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中去创造音乐,从中取材,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与主动积极的学习欲望。因此,在节奏训练中,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探索生活中声音的长与短,加以综合。不同的节奏用不同的学生熟悉的“象声词”读出、拍出,这种方法便于学生的记忆、理解。学生读节奏时,不同的节奏型用不同的读法,使学生必须动脑筋想“是什么音符”,应该“读什么”,不动脑筋则读不出音节。此法突出了读音的形象性,尽量做到读起来上口,降低了教学难度,例如基本节奏型与读法:

⑴ × × | × ×|| 读作:咚 咚 咚 咚 (模仿心跳声)

⑵ ××读作:嘀嗒(模仿秒针走动的声音)

⑶ ××× 读作:哒哒哒(模仿马蹄声)

⑷ ××× 读作:咚咚咚(模仿敲门声)

⑸ ×××× 读作:沙沙沙沙(模仿下小雨的声音)

⑹ × ×・ | × ×・||读作:嘀 嘀 嘀 嘀(模仿汽车喇叭的声音) ⑺ ×・× 读作:知・了(模仿知了鸣叫的声音)

低段是对节奏的感知和认识阶段,根据学生的生理特点,把所要求掌握的节奏与生活相联系,会比较简单一些。这些声音都是学生熟悉的声音,所以在模仿过程中,学生的兴趣一直很高,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多次反复练习后,难的、复杂的节奏对他们来说就一点也不难了。

三、划拍法,适合于中高年级。

在小学的学习过程中,由具体形象思维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的思维方式的.转变,其关键年龄一般认为是四年级。因此,在低段熟练掌握基本节奏后,可以在中高段尝试学习较复杂的节奏及其运用。

节奏练习时,可用“哒”字来念节奏,同时用手划拍,为了节奏正确,拍与拍之间的速度平均。我采用过渡的方法,先用低年级的读法读两遍,以后发展到用“哒”,让学生们习惯了这种方法后,再直接用“哒”读节奏。例如: ⑴ ×× │×× ××│××│×─‖

走走嘀嗒 嘀嗒 走走 慢走

哒哒哒哒 哒哒 哒哒 哒─

⑵ ×・×│×・×│×× ××│× 0‖

知 了 知 了 嘀嗒 嘀嗒 走 空

哒 哒 哒 哒 哒哒 哒哒 哒

⑶ ×・× ×・× ×・× ×│×・× ×・××・× ×‖ 哒 哒 哒 哒 哒 哒 哒 哒 哒 哒 哒哒 哒 哒

这种方法节拍感比较强,在音乐课中也是常用的方法。

四、节奏律动游戏

处于小学阶段的儿童的心理特点表现为爱动、喜欢参与和表现自己,特别是低段的学生。从低段要求掌握的节奏来看,结构也比较简单,且富有律动感。因此,教师可以尝试把节奏与动作相结合,使理性的东西变成感性的东西,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学习过程中,参与学习的效果是最佳的。因此,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玩节奏律动游戏,看到不同的节奏卡片用不同的动作来表示。

1、简单的律动

例: × 用走表示(或敲锣等)

×× 用跑表示(或打鼓等)

× - 用下蹲表示(或击钗等)

练习:

× ×│ ×× ×│× ××│ × -│

游戏可分小组、个人、男女等、卡片数量也可由少到多,也可在速度上加以变化。实践表明,这种方法,能令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同时,牢固地掌握知识,教学效果显而易见。

2、节奏的镜子练习。

教师利用手、肩、臂、腰、脚等身体的各个部位,拍击不同动作的不同节奏,

请生把节奏象照镜子一样重复一遍,把单项活动变成多项活动,丰富了节奏内涵,增强了趣味性。

例:师生之间 × × × × |× × × × |

(拍手)(打肩)(叉腰)(拍腿)四个动作一拍连贯的进行。

又如:生生之间

生甲 × × × | × × ×| × × × |× - -||

拍手 拍膝 拍手, 叉腰 拍手 拍膝 ,点头

生乙× × × | × × ×| × × × |× - -||

拍手 拍膝 拍手, 叉腰 拍手 拍膝 ,点头

五、在故事中通过律动亲身感受各音符的时值

以前在学习“× ―,×,×× ”时,总是让学生用“走,跑,跳”动作来感受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的时值,虽然学会也能很快的理解,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很高,课后我就想怎样让学生既感兴趣,又很直观形象的学懂呢?生动的故事很容易吸引住低年级的学生,于是我就把“× ―,×, ××”融入到故事当中。

“小宝的家中养了一只刚刚出生不久的小鸡,一天,小宝去上学了,小鸡在院子里很孤单,又很想自己的妈妈,它看见院中没人,就偷着从笼子里跑了出来,它找了很久,也没看见妈妈,但院子里有草、有虫。它就在草丛里捉起了小虫。晚上小宝放学回来发现心爱的小鸡不见了,就去问爷爷奶奶。这一下,一家人可忙坏了。

奶奶拄着拐杖去寻找 × ― × ― ‖;

爷爷弯着背急忙跟上 × × × × ‖;

心急的小宝跑着到处找 × × × × × × × × ‖;

小鸡看见这么多人都来抓它吓得到处乱窜‖; 院子里这下可热闹了”。

篇8:浅谈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的重要性

一、节奏训练的多样性

1. 感受节奏

不同的节奏给人的感觉是不同的, 例如圆舞曲, 它的节奏有转动感, 让人听后也想跟着转动, 进行曲的节奏给人庄严的感觉, 每一首音乐作品都有独特的节奏特征, 而随着节奏的不断变化, 情绪也随之发生改变, 因此说, 感受节奏才能更好的感受音乐情绪, 抓住音乐作品的本质。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节奏,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或自然环境中, 每一个动作, 每一种行为, 都和节奏紧密相连, 有缓慢的、有急促的、有欢快的, 例如, 下雨滴答滴答声。可以引导学生亲自去聆听感受。让学生在音乐教学中感受节奏, 在常规的音乐教学中, 当听到一首欢快的歌曲, 学生也会主动跟随节奏晃动身体, 欢快的节奏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即使只能哼唱也会投入很高的热情, 为学唱歌曲打下很好的基础。教师也可以在师生问好环节, 加入适当的节奏训练, 如2/4 x xx x, 在音乐教学中, 教师要将节奏训练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中, 让学生充分感受节奏, 认识节奏是音乐的生命。

2. 体验节奏

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体验节奏, 我会通过以下四个方面:

(1) 模仿节奏

简单的节奏模仿对于中学生来说属于基本训练, 教师可以从简单的节奏型到复杂, 学生进行模仿, 可以进行节奏型自由组合, 教师也可以分组进行模仿, 最后把不同小组组合在一起, 让学生体验节奏的变化。

(2) 按节奏朗读歌词

我们生活在语言的环境中, 语言本身含有丰富、生动的节奏, 从语言出发掌握节奏是比较容易的, 让学生在节奏控制下朗读歌词, 跟着节奏感去朗读, 它为准确的唱好歌曲奠定扎实的基础, 改变了枯燥的学唱歌曲, 有时也会很准确的抓住歌曲的曲风。例如《彩色的中国》24 xx xx x.x x-||这样不仅很好的进行节奏训练, 体验了节奏感, 也培养了词语创作能力。

(3) 按节奏加入律动

体态律动是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 体态运动的特点是排除单纯的音乐技术训练, 通过人的自然表达方式来学习音乐。体态律动通过各种各样有趣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兴趣。随着音乐作运动如《军民大生产》学生可以感受军民劳作情景进行律动, 可以更好地感受音乐风格进行演唱。在欣赏课中纯粹的给学生分析调式结构, 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 失去学习兴趣, 如果加入身体的律动, 跺脚, 拍手, 拍肩膀等, 让学生参与,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除此之外, 卡尔奥尔夫有八种节奏打法:双手拍掌、双手拍腿、左手拍左腿、右手拍右腿、左手拍右腿、右手拍左腿、跺左脚、跺右脚。教师根据歌曲的需要引导学生将这些动作加入, 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 从游戏活动中体验节奏并能创作节奏

教师可以给出一个2/4拍基本节奏x x, 让学生在这个基本拍中加入自己喜欢的节奏, 逐一进行, 学生通过想象思考进行体验, 使整个教室充满丰富的节奏旋律, 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创编节奏, 对歌曲进行而二度创作, 变成自己喜欢的音乐类型。学生的音乐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提高。

二、节奏训练在音乐中的重要性

1. 节奏训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人类所生活的环境, 是一个到处充满声音的世界, 节奏充斥着每一个角落, 各种类型的歌曲带来丰富多彩的节奏。每一位学生对于斑斓多姿的声乐世界, 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 因此, 掌握好歌唱这门技巧, 可以从先从节奏入手, 激发学生学习和认知的热情。比如, 教室里的钟表发出的滴答声, 队列时有力的脚步声等等, 这些都是我们身边最形象化的例子, 稍加以改编, 变成灵活多样的节奏练习, 课堂上通过这些节奏的模仿和训练, 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学会知识, 把单调的练习节奏变成寓教于乐的游戏, 还可以再加上每组之间的配合, 加上不同的歌词, 这样既学习了知识点, 又丰富了课堂气氛, 最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节奏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乐感及表现力

我们经常看到学生在唱歌时身体过于僵硬, 那么通过节奏训练可以让学生动起来, 身体的律动可以更好的带动歌曲的演唱, 也会更加投入地进行演唱, 就像奥尔夫在音乐教育中提出了“节奏第一”的口号, 特别强调从节奏入手进行音乐教育, 中学生掌握准确的节奏, 才能更加深入生动的表达音乐。

3. 节奏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学生注意到节奏的同时, 也会产生创作兴趣, 发挥想象力结合自己听到看到进行创作, 在课堂上, 我总是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大胆地去表现自我,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总之, 在长期的音乐教学中, 通过节奏训练, 可以让学生的音乐素养得到提高, 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音乐作品, 还可以以学生最乐于接受的方式学习音乐。这些对我们突破音乐教学中的重难点有很大的积极作用。因此说, 节奏是音乐的生命, 在音乐中的价值是无可取代的。

摘要:节奏联系着音乐, 舞蹈, 语言, 是音乐的骨架和灵魂。节奏是音乐最重要、最基础的步伐。因此, 节奏的掌握直接影响到我们的音乐教学, 如何使学生在节奏训练中感受到乐趣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通过具体分析来体现节奏训练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上一篇:品茶悟禅意,以茶味参禅的人生哲理下一篇:重庆大学研究生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