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的和甜的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2024-04-26

酸的和甜的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精选7篇)

篇1:酸的和甜的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酸的和甜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陈慧芳 教学目标:

1.认识“葡、萄、狐、狸、酸、串、迫、待、硬”9 个字,会写“狐、狸、告、诉、串、猴、颗、兔”8 个字,培养学生识字、写字的能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演读课文。

3.读懂四种小动物对待人和事的不同态度,悟出遇事不能人云亦云,要实践后才能正确判断的道理。

教学重点:掌握本课要求会写的8 个生字,会读会悟写四种动物言行的词句。

教学难点:

读好写小动物语言、表情的词句,从中揣摩它们不同的处事态度,感悟做事要敢于亲自尝试的道理是教学的难点。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激趣导入

1.听写生字。

2、听读课文,说说故事中一共有几个小动物?谁说葡萄酸,谁说葡萄甜?教师相机板书

3.齐读课文。

二、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1.出示段落,齐读。

品味 ‘硬’.2.出示葡萄图片,教师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

3.激趣:看到这一串串紫红紫红的、水灵灵的大葡萄,你想尝一尝这些葡萄吗?你们猜猜,小狐狸看到这样的葡萄,它想吃吗?你怎么知道它也想吃呀?(找到文章相关段落)

4.指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思考:这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从哪句话看出狐狸非常想吃葡萄?

5.出示句子并指导朗读:

(1)引读:看,小狐狸望着那诱人的葡萄,转来转去的,此时的他会做些什么呢?因此他——(读)……哎呦,没够着,怎么办?因此他——(读)……可是一颗也没摘到,再用力一些——(再读)……跳起来摘葡萄,摘到了吗?读:……这时的狐狸心情又怎样呢?是呀,这水灵灵的葡萄,多诱人呀!可此时的狐狸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挂在葡萄架上,真把他急坏了!是呀,狐狸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摘到葡萄。你们猜猜看,此时狐狸的心情会是什么样的?又会说些什么呢?

6.小结并过渡:是呀,狐狸吃不着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那么谁没有被它所迷惑呢?

7、学习第四自然段

(1)哪个词体现猴子着急?抓“迫不及待”体会,造句,并且比较句子。比较句子:说说哪句好,为什么? a、小猴子爬上葡萄架。

b、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2)描写颜色的词

(3)哪个词体现了葡萄多?图片比较,练习。

仿说、积累词语:一串串 一 一 一

小结过渡:正当小猴子摘下一串葡萄要往嘴里送时,谁来了?他们怎么知道的?

(3)指名读5、6自然段。

(3)提问:它们俩都是听别人说的,自己去试过吗? 8.学习课文7自然段。

(1)小猴子有没有相信小兔子的话?从哪里可以看出来?(读课文第7自然段)

(2)出示句子:

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来。

积累词语并仿说:大口大口 从“大口大口”这个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学生讨论交流:你什么时候也大口大口地吃过东西?

(4)指导朗读:老师听出来了,你们当时一定吃得很香,那就带着这种感觉来读读这句话吧!读:“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来”。

(5)是呀,看到小猴子吃得这么津津有味,孩子们,想吃吗?难怪我们的小松鼠和小兔子见小猴子吃得这么开心,也忍不住尝了一颗。(生接:啊,真甜!)

(6)讨论交流:

①葡萄究竟是酸的还是甜的?那狐狸为什么说葡萄是酸的?小松鼠和小白兔尝到这么甜的葡萄之后,他们会怎么想呢?

②那谁来帮小松鼠和小兔解决这个问题呢?

四、情景再现,感悟升华。

1.课文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不喜欢谁?为什么?(挑出感兴趣的角色读,比比谁读得好。)

2.学到这儿,大家一定还有许多心里话想跟这些小动物们说,你想对他们说 点什么呢?

3.学了这个故事,你又有什么话对大家说呢?

4.小结: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中也能够像小猴子一样,勤于思考,大胆尝试,那你们一定会有许多新的发现!

五、作业布置,课外延伸

做头饰,班会演一演。

板书设计:

酸的和甜的

狐狸——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

小松鼠

不动脑筋,轻信别人

兔子

猴子——勤于思考,敢于尝试(真正是怎样,尝试了才知道。)

篇2:酸的和甜的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1、会写串、兔、告、诉、颗5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课文。

3、懂得做事不能轻易相信别人,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课文。

难点:懂得做事不能轻易相信别人,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教学设计

一、复习生字词。

1、走迷宫。生字宝宝又聪明又调皮,你看,这次它们要给你们出什么难题了?(课件出示)你瞧,多有趣的迷宫啊!快动动脑筋吧!指名读,齐读。

2、猜一猜。生字宝宝觉得同学们棒极了,还想考考你们。有没有信心?为了让同学们闯过这关,老师透露一点秘密那就是在猜一猜中你要猜我们新学过的词语。(出示课件)

二、朗读感悟。

1、课文里的葡萄到底是酸的还是甜的?要求:带着问题读一读、找一找、画一画。

2、交流:谁说葡萄是酸的?为什么?

(1)狐狸为什么说葡萄是酸的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图和第一自然段。(出示课件)

狐狸想吃葡萄吗?只是有一点想,还是非常想?你从图上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指名说。

那课文是怎样描写的?你能一边读一边自己加上动作表演吗?指名读,评议。

现在我们一起来读读,看谁能读得让别人觉得葡萄是酸的?齐读。

(2)还有小兔子和小松鼠为什么也说是酸的?(出示课件)谁能把小兔子和小松鼠的心情读出来表演出来?指名读,评议,男女分角色读,老师读叙述的部分。

3、小兔和小松鼠对狐狸的话深信不疑,为什么后来又认为葡萄是甜的呢?(出示第七自然段)你们觉得小猴子吃得香吗?我们看看描写小猴子吃葡萄的两个句子,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出示课件)

出示句子:小猴子吃起葡萄来。

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来。

同桌读两个句子。说说第二个句子让你体会到了什么?指名说。

男女分读两个句子并加上动作。

不吃不知道,原来葡萄是甜的。这时,小兔和小松鼠是怎么想的?(出示课件第八自然段)谁能把小兔子和小松鼠的心情读出来表演出来?指名读,评议,男女分角色读,老师读叙述的部分。

3、读了这篇课文,你喜欢谁?为什么?你从哪里看出小猴聪明不轻信别人的话?请自己读读找找。(出示课件)

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出示句子:小猴子爬上了葡萄架。

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

读一读这两个句子,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指名读。(多了一个迫不及待)第二个句子多了一个迫不及待让你体会到了什么?指名说。

现在把你的体会通过你的朗读读给你的同桌听。同桌互读。看着大家读得这么带劲,老师也想读一读。师生合作读。

4、看见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吃葡萄,小动物怎么做的?(出示课件)小组之间读一读4、5、6自然段。指名说。表演读。

三、引伸拓展。

学了这篇课文,你想对小动物们说些什么?

四、读读演演

1、这篇有趣的课文,我们给它配配音好吗?(播放无声课件,学生分角色配音。)

2、接下来,老师想请四个同学当配音员,在座的同学当文明的观众和听众,评评谁配的音最棒。

3、出示头饰:老师这里有4顶神奇的帽子,是什么呢?(生回答)它们可神奇了,只要你戴上它就能变成这个小伙伴。下面的小观众注意听他们是否把高兴的心情读出来,有没有动作和表情。(指名四个学生上讲台来表演。)

五、指导书写。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写了狐、狸、猴三个生字,这节课还有五个生字,有没有信心写好它们?(出示课件)

1、你们发现了什么?你想提醒别人什么?

篇3:酸的和甜的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一、文本解读

1.主题思想。本文主题隐含于课题“酸的和甜的”之中:字面是味道的对比, 暗含的是动物们不同生活经历、不同心理体验的对比, 随之生发因不同生活态度导致不同生活结果的对比, 进而懂得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2.表达特色。连环画的编排形式是本文最大的特色, 图文映衬, 通篇拟人, 生动有趣, 适合低年级孩子阅读。

二、教学建议

根据文本特点及学生实际, 本文可按以下四大环节进行教学:

(一) 看图———以图为凭识生字。

1.观图, 猜字词。这一步意在让学生借助图画, 猜测读音, 达到初步识字的效果。先请学生数一数, 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几幅画, 弄清每一自然段对应的是哪幅画。再请学生自由地大声读读课文, 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或词语就看看旁边对应的插图, 猜一猜。然后逐段指名朗读课文, 教师适时纠正字音、词语、句子等方面的问题。注意“狸”、“萄”的读音。

2.选图, 贴字词。这一步意在加深生字词在学生脑海中的印象。可选择第一幅图贴在黑板上, 准备字词卡片:酸、葡萄、狐狸、一串串、迫不及待、硬等。请学生一边读词, 一边将词贴到图上相应的事物旁, 并说说理由。如“一串串”“酸”贴在葡萄旁, 理由是葡萄是一串串的, 可能是酸的等等。这样, 在读词、贴词、说原因的过程中, 词和物对应联系起来, 学生初步了解了词义, 也初步感知了相关课文内容, 同时也进一步学习了字词。

3.去图, 记字词。这一步意在检查学生是否真正认识这些词语。把图片去掉, 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读熟生字词, 以达到完全认识的目的。在此基础上, 趁热打铁, 可以让学生观察一下“狐、狸、猴”的字形特点, 指导学生书写好含反犬旁的字。

(二) 说图———以图为媒知大意。

了解文章大意是深入感悟的基础。说文章大意能训练学生概括能力。这一训练可以依托插图进行:请学生看看图, 读读文, 用一句话来说说每幅图的意思。先自由说说, 再全班逐图交流, 最后连起来说说。

(三) 品图———以图为介悟特点。

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的连环画, 深入品读重点句、关键词, 感悟人物特点是本文教学的重点, 可从两方面展开教学:

1.借图品句, 感悟人物特点。先让学生观察图上的葡萄, 并联系生活经验说说这样的葡萄会是什么味道, 以及看到这样的葡萄时的想法, 借此帮助学生进入情境, 感受葡萄的诱人, 走进人物的内心。再以“小动物们分别认为葡萄是什么味道呢?为什么?”这一问题统领全篇的学习, 让学生划划句子、圈圈词语、找找原因, 从而体会小动物们不同的特点。

(1) “酸酸甜甜”四步走:“品、想、议、读”环环扣。

▲酸———狐狸:

句1“于是, 他指着架上的葡萄, 说‘这葡萄是酸的, 不能吃!’”

句2“他一会儿转来转去, 一会儿跳起来摘葡萄, 可是一颗也没摘到。”

品:这是狐狸的语言和动作, 先抓住句1中的“是酸的”“不能吃”“!”来体会狐狸认为“葡萄酸”是非常肯定的。那么狐狸真的认为葡萄是酸的, 不能吃吗?这就得从句2中寻找答案:狐狸其实知道葡萄好吃, 也想吃———“转”“跳”“摘”这一系列的动词反映了狐狸渴望吃到葡萄。转, 想办法;跳, 采取办法;摘, 落实行动。“一会儿……一会儿……”反映出狐狸为了实现愿望绞尽脑汁想尽办法。

想:引导学生观察图上狐狸的表情、动作, 感受狐狸渴望吃到葡萄, 并展开想象, 狐狸为了吃到葡萄, 还会用哪些方法, 也用上“一会儿……一会儿……”的句式说一说。这样, 深入体会狐狸想吃的心态和为之付出的艰辛努力, 再指向结果——“一颗也没摘到”, 从中体会狐狸努力和结果间形成的巨大反差, 引导学生想象体会狐狸此刻的心情。

议:现在你知道狐狸说“葡萄是酸的, 不能吃!”的真正原因了吗?通过这一问题的讨论交流, 狐狸无法达成目标、找借口安慰自己的形象就留在学生心里了。

读:抓住所品味的关键词, 走进狐狸的内心把这两句话读好, 表达狐狸的心情。

▲甜———小猴子:

句1“他望望架上那一串串紫红色的葡萄, 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 摘下一串就要往嘴里送。”

句2“小猴子听了, 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来。”

品:文中没有写小猴子认为葡萄是甜的, 你能从文中找到依据替小猴子告诉大家吗?句1中“望”“爬”“摘”可见动作干脆利索、毫不迟疑;“迫不及待”可见心情之急切;“一串”更是体现小猴子吃葡萄愿望的强烈, 完全认定葡萄是甜的。句2中“大口大口”反映出小猴子听了小兔子和小松鼠的劝告, 连摘一颗尝一尝的想法都没有, 直接“大口大口”吃起来, 显然早就确定了葡萄是甜的。再观察第七幅图上小猴子吃葡萄的表情, 更能说明葡萄很甜。

想:小猴子怎么就知道葡萄是甜的呢?看看图, 读读句子, 根据葡萄的样子来想象一下小猴子看到这些葡萄会想些什么?它听到小兔子和小松鼠的劝阻时会说些什么?通过这两个想象, 引导孩子明白小猴子早就凭自己的生活经验或尝试知道了葡萄是甜的。

议:小猴子既然知道葡萄是甜的, 为什么不直接告诉小兔子和小松鼠呢?通过这一问题的探讨, 让学生进一步明白小猴子正是希望小兔子和小松鼠不要只听别人说, 而要亲自去尝试。这样, 一只生活经验丰富又充满智慧的小猴子便展现在学生面前, 课文要阐明的道理也水到渠成。

读:抓住所品味的关键词, 走进小猴子的内心把这两句话读好, 表现小猴子的特点。

(2) “由酸到甜”两步品:探寻“酸甜”真原因

小松鼠和小兔子对葡萄味道的认识经历了由酸到甜的过程, 寻找它们认识的变化原因, 课文的道理就不言自明了。

▲酸之因

引导学生抓住“很聪明”“他说……那一定……”体会小松鼠对狐狸“聪明”的迷信, 这是典型的“迷信权威”。“都说……那一定……”这告诉我们小兔子很容易听信他人, 把别人的看法当做自己的判断, 实实在在的“从众”, 人云亦云。两个“那一定”突出了小松鼠和小兔子对“葡萄是酸的”这个认识的深信不疑。可见, “一味听信他人”就是小松鼠和小兔子认为葡萄酸的根本原因。

▲甜之因

小松鼠和小兔子尝过后改变了对葡萄味道的看法。让学生好好品味这个“尝”, 尝出真实的味道———甜, 尝出认识的转变———由酸变甜, 尝出转变的原因———变“听”为“做”, 尝出正确的做法———要知味道必须尝, 尝出心中的疑惑——狐狸为什么硬说葡萄是酸的呢?

2.借图表演, 深化人物个性。

基于教材和学生年龄的特点, 可通过表演的形式辅助教学。把连环画的八幅图贴在黑板上, 前后四个同学为一组, 对照图进行表演。这样既可以深入了解故事情节, 又可以深化学生对人物特点的认识, 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四) 画图———以图为桥明道理。

篇4:《酸的和甜的》教学内容述评

《酸的和甜的》被选在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作者是当代作家李学中,本组教材围绕“怎样看问题、想问题”这个专题,选编了一些能给人以启迪的成语和故事。那么,教师在研读和教学《酸的和甜的》这篇课文的过程中,对于文章主题的挖掘都有哪些角度?对于文本的教学处理又处于什么样的状态?我们试做概述,以期对教师的教学能有所启发。本文依据搜集到的材料,就《酸的与甜的》教学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教学内容综述

第一、从生字词入手,阅读课文并体会课文含义。比如童敏老师在教学中把汉字教学与生活体验结合起来,让学生深切体会每一个汉字的意义。在教“酸”“甜”等字时,让同学们先尝尝酸味和甜味的食物。并且体会课文中的小动物的尝到这种食物时候的感受。记者余小剛在记录童敏老师的《酸的和甜的》课例写真里面写道:“本课执教者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注入情趣, 突破了技术层面, 进入到文化层面, 这是一种可喜、可贵的探索。”陈建先老师也在识字教学运用了多种方法,让同学们品尝食物,图片帮助教学等方法,在图、文、实体教具的配合中让同学们学习生字词并理解课文含义。还有很多老师在教学中重点突出生字词的教学,因为在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识记生字词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点。

第二、从课文内容入手,发散思维,对课文主旨进行多元解读。比如胡国军老师在教学中提出“应有多种答案”,认为对课文《酸的和甜的》中的狐狸应有多种解读,对于“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的解读,应该是有多种理解多种答案的。黄银莲老师也在《酸的和甜的》的教学反思中写道,应该“当好引路人,尊重学生个性”,教师不要要求学生讨厌狐狸,也应尊重孩子的不同看法。

第三、从连环画这一表现形式入手,引导孩子复述和理解课文。本文的表达特色是课文插图的连环画。连环画的编排形式使得图文映衬,通篇拟人,生动有趣,适合低年级孩子阅读。杨敏芬和徐亮老师认为“连环画是穿起低年级阅读教学的美丽珠串”,从而创建出“看图”“说图”“品图”“画图”四步走的教学设计。何福英老师也提出“借图说话 品读感悟”的教学建议。引导学生根据图片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最终要达到深情并茂的朗读课文和理解课文主旨的教学目标。

第四、将朗读作为主要学习方法,在朗读中体悟课文情感。卢巧云老师设计了“读中悟情 以情促读”的教学过程,抓住课文中描写精彩的段落,让学生找找小动物是怎么做的,体会他们的心情,再把体会到的通过朗读表现出来。丁华芳老师也在教学中突出了朗读的作用,让学生在分角色朗读中体会狐狸、兔子、猴子、小松鼠等小动物的性格特点,以期对课文有一个深刻理解。

第五、创设情境,带领学生体悟课文。朱姿爽老师把教学过程分为几个游戏,把识记生字、课文阅读设计成几个小活动,让学生参与进来,在快乐的学习中理解课文内容。

二、教学内容述评

《酸的和甜的》这篇文章被选在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这个单元的教材围绕“怎样看问题、想问题”这个专题,选编了一些能给人以启迪的成语和故事。包括《坐井观天》《我要的是葫芦》《小柳树和小枣树》《风娃娃》《酸的和甜的》。这几篇文章选在一个单元是因为它们具有相似性。从内容来讲,都通过小故事来引起一定的思考。那么,在学习这一单元的时候,对于文章主题的把握要注意多元化,鼓励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和发散性思维,而不是千篇一律的按照教参和网上找到的某个答案来禁锢学生的思维。

(一)多元主题探讨

在学习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对于故事内容的不同思考,因为本文作为一个哲理小故事,读者可以对其内容有不同的思考。王荣生先生指出:“语文科的资源材料有自身的特点,它们往往是综合地散发着多种信息的材料。……或者说,语文教材里的材料带有某种自主性,蕴涵或衍生着各种可能的‘教什么。”语文教材负载的内容包罗万象,语文课本注定是一个“杂货铺”。但是,语文教学却不能是杂烩课、拼盘课,这是语文教学的课程规范。因此,在进行多元主题探讨的时候,也不可以信口胡言,要有一定的根据。比如,在如何认识“狐狸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这个问题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从小兔子和小松鼠的立场来讲,狐狸欺骗了他们,所以可以认为狐狸是狡猾的,但是从狐狸的角度看,却可以理解为“聪明”,因为如果狐狸说葡萄很甜,小松鼠和小兔子有可能就把葡萄吃完了。

(二)识字教学重点抓

识记生字对二年级学生来说非常重要,由前面的教学内容综述可看出大部分老师把识记生字词作为本课的重点。本篇课文的学习目标中应要求认识“酸”等九个字,会认会写“狐”等八个字。其中“反犬旁”这个部首、“猴”与“候”的区别、每个字的笔画笔顺这几点都需要老师重点强调。可以运用实物道具,图片、猜字谜、开火车、走迷宫等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以期达到识记生字的目标。在课后,应该在家庭作业中设计生字词练习。完成从“认读”到“抄写练习”到“听写练习”这个过程。

(三)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培养

二年级学生因为其年龄小且阅历少,对事物没有形成自己的判断力,语文课

堂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培养优秀人格的一个平台,这一单元是主要围绕“怎样看问题、想问题”选编的课文,所以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启发学生们思考,加强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格的培养,这也是《语文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在这篇课文中,主要让学生说说自己对小狐狸、小兔子、小松鼠、小猴子的行为的看法,说说如果自己在生活中遇到这样的情况应该怎么做,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参考文献:

1.余小刚. 把语言内涵转化为学生内在视象——童敏《酸的和甜的》课例写真,《四川教师》2008年第2~3期;

2.陈建先.《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语文教学通讯》,2011年第7~8期;

3.胡国军. 应该有多种答案——小议《酸的和甜的》中狐狸的“狡猾”,《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6年04期;

4.黄银莲.我喜欢狐狸——新课程第三册《酸的和甜的》教学案例反思,《新课程学习》,2013年第4期;

5.杨敏芬、徐 亮,连环画,穿起低年级阅读教学的美丽珠串——《酸的和甜的》教学谈,《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12年10月;

6.卢巧云.读中悟情以情促读—《酸的和甜的》教学片断与评析,《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09年02期;

7.丁华芳,图文结合读懂故事,品读体验悟情明理——《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山东教育》,2009年25期;

篇5:酸的和甜的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生“酸、狐狸、葡萄、迫、待、硬、串”,会写“狐、狸、猴”,培养学生识字、写字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通过读书,从而悟出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

认识9个生字,会写带反犬旁的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

写好带反犬旁的字;在朗读中感悟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

三、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葡萄架)一串串葡萄高高挂在架上,就在这葡萄架下,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故事的题目是──谁来读一读?(读准“酸”是平舌音),大家齐读题目。

2.(出示课文插图一)教师讲故事:课文第一自然段。接着会发生什么呢?这个故事就藏在语文书第74页,快打开书读一读吧!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自己轻声读课文。

提出自读要求:边看图边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请书下面的小树叶帮帮忙,还可以看着图猜着读;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全班交流。

(1)(出示词语):“酸的”、“葡萄”、“狐狸”、“一串串”、“迫不及待”、“硬说”。

请学生读,及时正音,读好轻声、后鼻音、平舌音。

(2)猜字谜:

两口上下排,竹签插起来。(串)石头更大。(硬)一个人在白天走路。(迫)

半夜有狗不说话,偷偷抱走大西瓜。(狐)

(3)(突出生字)读生字说识记方法。(重点指导识记带有反犬旁的字)你是怎样记住“狐狸”这两个字的?你还能说出几个带有反犬旁的字吗?反犬旁的字一般和动物有关,掌握汉字的规律是识字的好方法。

(4)(出示卡片)开火车读生字、词语。3.指导写带反犬旁的字。

(1)(出示带反犬旁的字)仔细观察,怎样写好这几个字?(2)教师范写,学生观察。(3)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4)实物投影,展示学生作业,师生评价。

4.会读生字词,又会写词语,下面我们把这些新朋友送到句子里读读怎么样?(出示句子)你喜欢哪一句,能读给大家听吗?

(1)葡萄架下,有一只狐狸。他一会儿转来转去,一会儿跳起来摘葡萄,可是一颗也没摘到。

(2)他望望架上那一串串紫红色的葡萄,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摘下一串就要往嘴里送。

(3)小松鼠和小白兔真不明白,狐狸为什么硬说葡萄是酸的呢?

(三)指导朗读,读中悟情

1.句子读好了,相信课文一定读得更好。指名读课文(正音)2.你认为哪一段你读得最棒就选择那一段读给同学们听。

3.说说故事中有哪些小动物?你认为谁做得对?(猴子)小猴子是怎么做的?(1)(出示课文插图4及句子:他望望架上那一串串紫红色的葡萄,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摘下一串就要往嘴里送。)

谁来读一读?理解“迫不及待”。看:“一串”和“一串串”有什么不同?再读读这句话。(体会小猴子着急的心情)

(2)就在这时,小兔子来啦,他怎么说的?(体会兔子着急的心情)

(3)小猴子相信他的话了吗?那他又是怎么做的?(分角色朗读三只小动物之间的对话)

(4)听了这些,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来。比较句子:小猴子吃起葡萄来。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来。

比一比,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读一读,有不同的感受吗?说一说。

(5)松鼠、兔子见它吃的这么开心,也尝了一颗,味道怎么样?(读好“啊!真甜。”)(6)吃着甜甜的葡萄,松鼠兔子却皱起眉头来,为什么呢?(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你能告诉他们原因吧!(狐狸吃不到葡萄硬说酸)

(四)揭示主题,巩固生字

1.你想对哪一只动物说什么?(学生练说)

2.老师也想说说(出示儿歌)你们读一读老师的话: 葡萄大,葡萄圆,串串葡萄狐狸馋,摘不到,硬说酸,松鼠兔子不分辨。小猴子,不轻信,迫不及待架上攀,自己尝试味道甜,凡事都要亲体验。

篇6:《酸的和甜的》第二课时

执教者

杨芳芳

一、预设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表演等形式帮助学生深入感悟。

3、懂得做事不要轻信别人的话,要敢于亲自尝试的道理。

二、教学流程:

(一)设置情境,激趣导入

1、同学们,看老师手里的这串紫红紫红的葡萄,你们觉得甜吗?

2、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酸的和甜的》。

(点击课件,播放动画故事)

(二)质疑想象,朗读感悟

大家看得真认真!那你喜欢哪个小动物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图片,并相机指导朗读。

A、小狐狸

①出示图片

②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③指导读第一自然段的第二句话。

(他一会儿转来转去,一会儿跳起来摘葡萄,可是一颗也没摘到。)

④想象:这只着急的小狐狸没有摘到葡萄,心里会怎么想呢?

⑤指导朗读小狐狸说的话。(这葡萄是酸的,不能吃。)

指名读,齐读。可以加上喜欢的表情和动作。

⑥质疑:读到这儿,有没有什么问题?

生自由回答。预设:狐狸明明没有吃到葡萄,为什么说葡萄是酸的?

B、小猴子

(1)重点品读句子,拓展词汇。

①(课件出示句子)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

我们还可以说小猴子怎样爬山葡萄架?

(课件出示句子)小猴子爬上葡萄架。比一比,两个句子哪个更好。为什么? 体会后,男女生比读。

(2)(课件出示句子)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来。

小猴子吃起葡萄来。

指导朗读“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来。”

相机指导小兔子阻止小猴子说的话。

(3)小组合作分角色读读这部分。

C、小松鼠和小兔子

小松鼠和小兔子的想法跟小猴子的一样吗?

小松鼠和小兔子真不明白葡萄明明是甜的,狐狸为什么硬说葡萄是酸的呢?

你们明白了吗?

(三)、拓展延伸,深化明理

1、指导分析角色特点,相机板书。

2、这些小动物多可爱啊,那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吗?

(四)、再回到开头,你们觉得老师手里的葡萄是酸的还是甜的?谁愿意上来试一试?

(五)、总结:希望小朋友们以后无论在学习中还是生活中能够勤于思考,大胆尝试,那你们一定会像小猴子一样,有很多很好很新的发现!

(六)、板书设计:

小狐狸:狡猾

小松鼠、小兔子:老实、轻信

篇7:酸的和甜的 二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7课《酸的和甜的》。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小狐狸、小松鼠和小兔子说葡萄是酸的,小猴子说葡萄是甜的。同样的葡萄,为什么有人说酸的,有人说甜的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继续走进故事吧。

二、学习“酸”。

1、小狐狸、小松鼠和小兔子为什么会说葡萄酸呢?请你们读读课文,四人小组再讨论讨论,找找答案。

(一)狐狸说酸

1、谁能告诉我们,为什么小狐狸要说葡萄酸呢?(板书:吃不到)你从哪个句子能发现小狐狸吃不到葡萄?【出示句子】

(2)想一想,看着葡萄却吃不到,狐狸会是什么样的心情?请你着急地读读。(3)再想想,着急的狐狸还可能会有哪些表现呢?(ppt填空)

(4)看看,狐狸想了那么多办法可还是吃不到葡萄,多着急啊!谁再来读读?

3、你读的真好!那你还能演出他吃不到葡萄的样子吗?(抽1个,要点评)

4、让我们一起来演演吃不到葡萄的狐狸吧!起立,边读1自然段边做动作。

5、看,狐狸之所以说葡萄酸,就是因为他吃不到,所以我们说狐狸是——齐读句子。

(二)松鼠、兔子说酸

1、那小松鼠和小兔子为什么也说葡萄是酸的呢?(板书:听说)

2、他们都听谁说的?他们又是怎么想的呢?(出示课文)引读。

3、是呀,小松鼠和小白兔都相信狐狸的话认为葡萄一定是酸的!他们可一点都没有怀疑他的话啊!读出深信不疑的语气。【拉红“一定”】

(三)小结:小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而小松鼠和小兔子听别人说的就相信了,这就是道听途说、人云亦云。

三、学习“甜”

1、那小猴子为什么说葡萄甜呢?自己读读4-7自然段,再和同桌讨论讨论。谁来告诉我们答案?

2、是呀,小猴子和他们不一样,他不像狐狸一样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也不像小松鼠和小兔子一样只听别人说,他第一个想法就是要去尝。(板书:尝试)那么你们都从哪些句子里看出小猴子去尝了呢?(交流,拉红找到的句子)

3、学习“迫不及待”句

(1)让我们来读读第一个句子。读完了请看这段中有一个成语不好读,请同学们读一遍。(出示词条,齐读三遍)什么叫“迫不及待”呀?(急迫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情急切。)

(2)课文中写了小猴子迫不及待干什么?如果老师把“迫不及待”这个词去掉,好不好?为什么?(3)是呀,“迫不及待”生动写出了猴子着急的想去摘葡萄的心情,其实我们生活当中也经常迫不及待的去做一些事。比如,天气很热,我来到游泳池,迫不及待的--(跳了下去)对啊,你们能不能像老师这样,也用迫不及待来说一句话。(指名多人说句子,教师注意及时评价)师:你看活学活用,非常好!

(4)小朋友们不仅理解了迫不及待的意思,而且还能用了。真了不起。猴子望着架上那一串串紫红色的葡萄,也像你们这样迫不及待呢!现在我要请小朋友迫不及待地来摘摘葡萄。开始!

(5)孩子们,你们看,他这一连串的动作也表现了他的迫不及待,你能读好句子吗?男生女生,你们来比赛比赛,谁读得更迫不及待?

4、学习“大口大口”句子

(1)小猴子终于尝到葡萄了,他是怎么吃的?找出句子。(2)看这两个小猴子吃葡萄的句子,你更喜欢哪一个?

(3)是啊,从这个“大口大口”我们能看出猴子吃葡萄吃的真香。想想,平时你会这么“大口大口”的吃什么?(师点评:那味道一定特别好)就请你带着这样的体会读一读。再大口点,猴弟弟、猴妹妹们?

5、小结:(出示句子)是呀,孩子们,当我们给这些句子加上一些恰当的词语时,就能使句子更加生动、具体了。那你能让这些人或动物更生动吗?【出示句子,填空】

6、孩子们真能干,都能把句子写生动了。那下面这一段话,你也能写生动、具体吗?【出示一段话】

7、小猴子去摘葡萄的过程中,和其他小动物又有什么样的对话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老师读旁白,男生扮演猴子,女生扮演小松鼠和小兔子。

8、小松鼠和小兔子都劝小猴子不吃,可他还是吃了,他是怎么想的?原来小猴子不仅只听别人说,还觉得应该自己亲自去尝试啊!

9、小松鼠和小兔子见猴子吃的这么开心,也忍不住摘下一颗放在嘴里,味道怎么样?齐读【拉红“啊,真甜!”】

四、揭示寓意

1小松鼠和小白兔尝到甜葡萄之后,他们是怎么想的呢?一齐读读(课件出示第八自段:故意遗漏“硬”字,等同学发现)

2、老师真粗心,写掉了一个字。那你觉得不要这个字可以吗?为什么?能试着把这个“硬”字换一个词吗?(换词:非要、一定要、就是要等)

3、言之有理。看来咱们还硬是得给屏幕上加上这个硬字呀!

4、甜的葡萄,狐狸硬要说它是酸的。你知道他在想什么?(指名2-3人说)

5、像狐狸这样自己得不到的东西也不想别人得到的心理,后来人们就经常用——(齐读俗语)来形容。

6、小结:(指着板书)学了这堂课我们知道了小狐狸吃不到葡萄,所以说葡萄是酸的。而小松鼠和小兔子却道听途说,听了狐狸的话就以为葡萄是酸的。只有小猴子亲自尝试了,才知道葡萄是甜的。故事看到这里,你们有没有什么话想对他们说?【课件出示:(),我想告诉你()】

7、是呀,孩子们,其实不光是吃葡萄,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向小猴子一样敢于亲自去尝试呢!

三、演一演

1、这些小动物多可爱啊,那你们想不想让他们动起来,来到我们身边?让我们来演一演吧。想让他们动起来,就得记住这些动物的动作、语言,并模仿出他们的表情,你能试着来当当小演员吗?

2、现在,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加进你们的想象,把这个故事演出来吧。

3、你觉得谁演的好?你还有什么建议吗?这么好的建议,我们再另外找时间来让大家演的更生动吧。

四、指导写字“兔、诉、颗”

1、你认识这三个字吗?齐读

2、看,这三个字里面都有一个共同的笔画,那就是“点”。可是,三个字里面的点都写的一样吗?仔细观察。

3、字的结构不一样、位置不一样,同一个笔画的长短大小就不一样,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仔细观察,才能把字写准确哦。当点要给其他笔画让位置时,它就要藏起来,写小而短一点;当点是这个字的结构中比较重要的一笔,要露出来时,点就要写的大而长一点。

4、认真观察“诉”,教写,描红,写字。

五、板书设计

酸 小狐狸 吃不到 的 小松鼠 听说 和 小兔子

上一篇:《短歌行》原文及翻译赏析下一篇:空想社会主义对当代科学社会主义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