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阅 第二课时优秀的教学设计

2024-04-30

检阅 第二课时优秀的教学设计(精选10篇)

篇1:检阅 第二课时优秀的教学设计

《检阅》教学设计

一、复习生词,整体把握

1.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检阅》,你们还能读准这些生词吗?来大声读读。

课件出示:检阅 商定 截肢 队伍 沉默 局面 羡慕 盛大 隆重 观众 纠正 淹没 博莱克 俱乐部 儿童队 主席台 鸦雀无声 人山人海 情不自禁

2. 你能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吗?(指名说。)师: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填进去,讲清楚。

课件出示:(临近七月),波兰首都华沙准备欢庆国庆节。国庆节前,在学校的(俱乐部)里(儿童队员们)商定让(博莱克)站在队伍的(第一排),参加检阅。节日当天,(博莱克)和(儿童队员们)的表现非常出色,获得了大家的称赞。

二、抓住重点句,深入感悟

1.在这次盛大的检阅中,观众是怎样评价他们的? 板书:“这个小伙子真棒!”

“这些小伙子真棒!” 2.“这些小伙子”指谁?为什么说他们真棒呢?就在这些小伙子中间,曾发生过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让我们一起回到检阅前。请同学们和老师合作朗读,边读边思考:

师读:在一所学校的俱乐部里,一些儿童队员正在开会,讨论参加国庆检阅的事。一些事情已经商定,可是从大家的表情可以看出来,还有──

生读:重要的事情需要商量。师读:但是──

生读:谁都不愿意第一个开口。

师:“重要的事情”指什么事?(博莱克能否参加检阅的事。)师:为什么谁都不愿第一个开口说?(非常为难。)师:一名队员是怎样说出这件事的?

生读:“队长,”终于有一名队员说话了,“还有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游行检阅时博莱克怎么办?” 师读:俱乐部里立刻── 生读:鸦雀无声了。

师:“鸦雀无声”是怎样的?静到什么程度?让我们听听什么是“鸦雀无声”? 师:其实大家心里一点也不平静,大家在想什么?用笔画出来。(出示课件)

生读:劝他不去?要不把他放在队尾?再不就把他藏在队伍中间?可是跟他怎么说呢?谁去跟他说呢?

师:从这里你读出了什么?(左右为难)难在什么地方?(大家都想在检阅中队伍整齐划一有最好的表现,但又怕伤害博莱克。)师:就在大家犹豫不决的时候,队长洪亮的声音打破了沉默的局面,做出了选择──

生读:队员们!如果把博莱克放在队伍的第一排,让大家都能看见他,怎么样?他虽然腿不方便,可仍然是儿童队员,还不是一般的队员!

师:队长的主意真好,一名队员大声说──

生读:太棒了!这才叫儿童队呢!别的队肯定会羡慕我们,第一排走着一位拄拐的儿童队员。

师:队长的主意好在哪儿呢?(平等、尊重)

师:是呀,这才叫儿童队!这才是本着平等、友爱、团结信念的儿童队!

师:显然,大家都赞同队长的决定,你看── 师读:大家脸上── 生读:露出笑容。师读:情不自禁地── 生读:鼓起掌来。

师:难怪观众会这样称赞──指板书,生齐读:这些小伙子真棒!师:这些小伙子为什么“真棒”?(板书:真诚、善良)师:现在我们就是这些儿童队员,谁来做其中两名队员?谁来做声音洪亮的队长?(分角色朗读。)3.进入检阅。

师:人们期盼已久的国庆节终于到了!课文描述了当时盛大的场面,谁来读一读?

课件出示:国庆节到了。多么盛大的节日!多么隆重的检阅!街道上人山人海,楼房上彩旗飘扬,主席台上站满了国家领导人和外国贵宾。

师:步兵过去了,炮兵过去了,青年组织的队伍也通过了主席台。现在轮到儿童队员了。博莱克表现得怎么样呢?谁来读一读? 课件出示:在队伍的第一排,紧跟在队长后面走着一名拄拐的男孩,看来,他肯定忘记了自己在拄拐。他同全队保持一致,目视右方,睁着大眼睛望着检阅台。师:博莱克当时的心情怎样?他会想些什么?(自信、激动、感激。)

师:怎样才能读出博莱克当时的心情?

师:正如你们刚才读的那样,在儿童队员的队伍中,博莱克是那么自信、坚强!(板书:自信、坚强。)不论是他的动作,还是他的神采,都深深地感动了观众。让我们再来读读博莱克的表现,用我们的朗读为他加油!

三、总结

师:看着这样一群儿童队员,观众情不自禁地赞叹道── 齐读: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师:让我们也来由衷地夸一夸他们: 生结合板书齐读:

“这个小伙子真棒!”你是那么自信、坚强!“这些小伙子真棒!”你们是那么真诚、善良!

2.这次国庆检阅,不仅是对孩子们整齐队伍的检阅,更是对他们美好心灵的一次检阅!相信每个人都永远忘不了这次特殊的检阅。你们也一定有好多心里话要说。师读题引导,生当堂写,并汇报。课件出示: 看着队伍中的博莱克,我想对他说……

博莱克回到家里,他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请你任选一个内容写下来。

四、板书设计

检阅

这个小伙子真棒!──自信、坚强

这些小伙子真棒!──真诚、善良

篇2:检阅 第二课时优秀的教学设计

2.继续学习10---16段体会“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的真正含义。理解博莱克的自尊和自强。

3.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与残疾人相处要给予更多的关爱,让他们和正常孩子一样的到尊重。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角色扮演

一、联系导入: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儿童队员们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终于解决了那件让他们感到“棘手”的事,博莱克终于加入了检队伍的训练。今天,盼望已久的国庆节到了,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赏析10—16段

1.看图,说说看到了什么?(隆重、盛大….)

2、品析10段(课文第10段就介绍了这个盛大的场面)

(1)指名读:边边思考:哪个词句让你感受到场面的盛大的?

(2)品词“人山人海、彩旗飘扬、站满”体会仪式的盛大

(3)再指名读:读出你体会到的隆重和盛大。

(4)齐读

3、品析11---12段

(1)师引读11段质疑:现在你最想看到谁?为什么?

(2)自由读12段:边读边用笔画出博莱克的表现?

(3)指名读:(几个学生试读,重点读好博来客的动作)

(4)谈感受: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博莱克?(自信、勇敢、不怕吃苦、表现优秀……师相机肯定评价)

(5)小记者采访:

A师:博来客,你为什么走的这么好?竟然能与大家保持一致,能说说吗?(反复让学生进行角色模拟体会博莱克的勇气和不辜负伙伴的期望之意)

B儿童队员们:你为什么走的这么好?(生:为了给同伴鼓励和勇气….)

(6)齐读:带上对博莱克和儿童队员的敬佩之情。

4.品析13----15段

(师过渡:老师仿佛看到了他们精彩的表演,似乎已经来到了高高的检阅台上)

(1)指名读:

(2)质疑:你的视线集中在哪里?他(们)是谁?(完成板书)

(3)讨论:观众们为什么这么说“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

(4)设问:师:他们棒在哪里?(指名说,再读出你的体会)

(5)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

(6)质疑:师:如果你是博莱克,听到这样的称赞你怎么想?

(7)齐读:(读出能让博莱克的感到的自信和骄傲)

5.小结:齐读16段

师质疑:这长时间的掌声里包含着什么?

6.总结:师:多年以后,伯莱克一定还会记得那个火热的七月,那个让他一生难忘的检阅。

7.拓展小练笔:

师:多年以后,我们一定会看到一个不一样的博莱克,他会是一个怎样的少年呢?你还有话想对他说吗?写一写吧

8.交流练笔

板书:

14检阅

伯莱克儿童队员

(自信、勇敢永不放弃)(宽容、友善、不歧视同伴)

真棒!

教后小结:

篇3:第二课时的教学定位

一直以来, 新课的第一课时教学是大家研究的重点, 甚至复习课的研究也很多, 而第二课时的教学研究要少很多, 我想, 知识点的掌握绝不是良好的开端和总结就能解决的, 知识的拓展和深化也是必不可少的。

二、案例描述

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找规律”第二课时。

课堂教学:

1. 引入

师:昨天老师带领大家做了一个小游戏, 很好玩, 还想做吗?我们来玩一个记忆小游戏:一会儿屏幕上会出现两行数字, 男生记上面一行, 女生记下面一行, 数字显示的时间只有5秒钟, 看谁记得最准确。开始!

课件显示:男生138946572146

女生110110110110

师:谁记住了?说说看。

女生反应活跃, 纷纷举手, 报出数字;男生议论纷纷。

师:我发现, 我们班的女生很了不起, 举手的特别多, 而且记得很准确。好像有些男生有点意见, 有什么意见不妨说出来。

生:不公平, 我们男生的数字很乱, 不容易记, 而女生的数字有规律, 看一眼就知道了。

师:我们重新来看看。 (课件显示)

师:确实是这样, 下面一行数字排列得有规律, 所以女生很容易记住。如果我们发现了事物中的规律, 就可以更好地解决问题, 这一节课, 我们继续通过找规律, 来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板书)

(制造冲突, 用知识解决冲突,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例2

动物学校, 猴子老师正在给兔子班上跳高课, 一共有18只兔子参加, 仔细观察, 你有什么发现?

生:一组3只兔子, 1只灰兔子, 2只白兔子。 (显示)

师:非常好, 如果18只兔子都按这样的规律排列,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第18只兔子是什么颜色的?

师:这个问题谁能解答?

生:白兔子。

师:你怎么知道?

生:18除以3商是6, 没有余数, 那么第18只就是每组中的最后一个, 所以是白兔子。

师:非常好。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有几只灰兔子?有几只白兔子?

师: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 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 (显示)

师:要想知道有多少只灰兔, 首先要知道什么?

生:多少组。

师:怎么解决?

生:18÷3=6 (组) 。

师: (板书) 为什么这样列式?

生:一共有18只兔子, 每组有3只, 有6组。

师:求出6组, 有什么用呢?

生:可以知道灰兔子有多少只。

师:怎么求?

生:6×1=6 (只) 。

师:前面的6表示什么?1表示什么?后面的6表示什么?

生:前面的6表示有这样的6组, 1表示每组中有1只灰兔子, 后面的6表示有这样的6只。

师:谁能完整地说一说, 我们是怎么样求出灰兔子的只数的?

生:……

师:白兔子的只数怎么求呢?

生:6×2=12 (只) 。

师:你是怎样想的?

生:有6组, 每组有2只白兔子, 所以6×2=12 (只) 。

师:非常好。

(这部分教学承上启下, 前一问题是上节课的内容, 后面的问题是本节课的重点。)

3. 试一试

师:如果把18改成20, 有20只兔子。能解决这一问题吗?

生:能。

师:独立完成, 做在作业本上。

巡视。

师:大家都完成了, 怎么做的?

生:汇报:20÷3=6 (组) ……2 (只)

师:这两个算式不太一样嘛, 你能说说这个算式的意思吗?

生:有余数2。

师:余下的两只兔子在第几组?

生:第7组。

师:这两只兔子是什么颜色的?

生:一灰一白。

师:你怎么知道?

生:每组中第一只灰兔, 第二只白兔。

师:非常好。6×1求的是什么?1指的是什么?

师:白兔子的只数呢?

师:我们在求灰兔子和白兔子的只数时, 出现了余数, 这个时候, 就需要我们睁大眼睛, 搞清楚余下来的是什么兔子。

师:如果有100只兔子, 大家能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呢?比100只更多呢?

三、案例评析

“凤头, 豹尾, 猪肚子”是对好文章的形容, 这句话对教学同样适用, 虽然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但只有良好的开端是远远不够的, 一个知识点的掌握是连续的, 从认知到深化, 再到升华。数学教学的第一课时历来受到大家的重视, 甚至复习课的教学也一度是研究的热门, 而“猪肚子”的研究却很少, 第二课时的教学需要有一个清晰的定位, 这一节课是一个尝试。

本案例是五年级数学第五单元“找规律”第二课时的一部分, 主要是“例2”和“试一试”。

课后反思自己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有值得庆幸的地方, 也有需要改进的方面。通过上一节课的教学, 学生已经对排列中的规律有了逐步的了解, 本节课的重点是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 能根据提供的总数, 计算出按周期规律排列的某类物体或图形共有多少个。

本节课我本着“扎实、有效”的原则, 力图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体现数学和生活相结合, 且面向全体学生来设计教学, 力促知识的深化。

1. 关注新旧知识联系, 感受数学价值

在引入环节, 通过一个记忆小游戏, 提起学生的兴趣, 同时学生也意识到, 生活的数学是值得研究和发现的。本课不管是例题材料的选择, 还是练习设计, 均来自学生身边的喜闻乐见的事物, 如“兔子跳高”,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源于生活, 又用于生活”, 激发了学生的极大热情和兴趣。

2. 关注数学方法的渗透, 学会数学思考

“数学学习不应始终在经验上徘徊, 而应是不断地从生活背景中提炼数学信息、揭示数学规律、优化或重组认知结构的过程, 即数学化的过程。”本节课围绕一个例题展开分层次的研究, 由18只兔子延伸到20只兔子, 从没有余数到产生余数, 由简单到复杂。知识从认知到深化, 在大脑中放大并逐渐清晰, 从20只到更多, 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从“有限”到“无限”, 让学生轻松地体会“无限”的数学思想。

篇4:《黄河的主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关键词]中心句 重点词 朗读 体会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1-067

【教学目标】

1.找出课文中最能体现中心的句子。

2.理解“他凭着智慧和勇敢、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这句话的含义。

3.抓住关键词句,从正面、侧面描写中体会艄公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使学生明白只要沉着勇敢,就能战胜艰难险阻的道理。

4.能入情入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方法】

1.通过抓字词,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感受黄河的险恶。

2.通过多媒体课件、文中的具体语言和学生的种种形式的朗读,体会黄河的波涛汹涌以及艄公的勇敢、智慧、镇静和机敏。

【教学过程】

一、回顾文本,复习导入

师:今天我们继续跟随作者袁鹰的脚步一起去认识那黄河的主人。

1.从上节课中,我们明白了黄河的主人是谁?(艄公)

2.艄公为什么成为黄河的主人?

3.找出文中中心句。

(课件出示文中最后一句话,学生齐读)

二、围绕中心句,品读文中句子,感悟艄公的精神品质

师:文中主要人物是艄公,课文除了写艄公外,还写了些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黄河、羊皮筏子、乘客)

(一)品读感悟描写黄河的句子。

1.我们先把目光聚焦在黄河,透过“惊涛骇浪”这个词语,你可以看到怎样的黄河?(波涛汹涌、巨浪滔天)

(课件出示描写黄河的句子)

2.指名读,师生评价。

3.理解“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意思。

4.课件播放黄河视频。

5.学生再读,把看到的、听到的融入朗读中。

6.师:同学们,这样汹涌吓人的浪涛就叫做——(板书:惊涛骇浪)看到这样的情景,谁都会胆战心惊,而艄公却——(课件出示中心句,齐读)

(二)分组学习,品悟描写羊皮筏子、乘客的句子。

1.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一、二组学习写羊皮筏子的内容,三、四组学习写乘客的内容,用“■”找出关键词句,读一读,在一旁做批注。

2.学生分组学习。

3.汇报交流。

4.品悟描写羊皮筏子的句子。

(1)交流:你找到了哪些句子是描写羊皮筏子的?

(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出示)

①从岸上远远望去,那么小,那么轻,浮在水面上,好像只要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儿吞没。

②再定睛一瞧,啊,那上面还有人哩!不只一个,还有一个……一、二、三、四、五、六,一共六个人!这六个人,就如在湍急的黄河上贴着水面漂流。

③也只有十只到十二只羊那么大的体积吧,上面却有五位乘客和一位艄公,而且在他们身边还摆着两只装得满满的麻袋。

(2)说说作者的描写让你感受到羊皮筏子是怎么样的?(板书:小、轻)

①小,有多小?轻,有多轻?

(出示羊皮筏子图)

②它是那么小,那么轻——谁能用朗读来描述?(一个学生读句子)谁再来读?

③除了小和轻,你还能感受到什么?(危险)

(随机朗读相关句子)

(3)作者所有的感叹都融进这短短的11个字里——(课件出示第10自然段)

(4)现在我想说,这就是一个奇迹,而创造这奇迹的是谁?(艄公)

(出示中心句)

让我们怀着敬佩之情再读读这句话。

5.品悟描写乘客的句子。

(1)岸上的我提心吊胆,而筏子上的乘客却是什么表现?

(2)交流。(指名答)(板书:谈笑风生)你从哪里感受到乘客不怕?

(3)人们什么时候会谈笑风生?现在乘客的脚下就是波浪翻滚的黄河呀!他们怎么还能如此从容?

(指名答)

(4)谁能读出乘客的从容?(指导学生在充分的朗读中再次领悟艄公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

艄公的技术非常高超,在惊涛骇浪中穿行,就好像走在平地上一样,这就叫“如履平地”。(课件出示中心句)

(5)多么了不起的艄公啊,他值得我们敬仰。(学生齐读中心句)

6.领略艄公的风采。

(1)一个能让乘客如此信任的艄公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

(2)课件出示学习要求:默读课文第6-8自然段,用“■”画出直接描写艄公的语句,和同桌说说你从中看到了一位怎样的艄公?

(3)学生自主学习。

(相机指名回答并板书描绘艄公形象的词语)

(4)交流展示。

①他专心致志地撑着篙,小心地注视着水势,大胆地破浪前行。

“小心”和“大胆”矛盾吗?

(指名说)

看来,小心不是害怕,大胆不是鲁莽,这是一个胆大心细的艄公。

你能读出他的沉着、勇敢吗?

②他站在那小小的筏子上,面对着险恶的风浪,身系着乘客的安全,手里只有那么一根不粗不细的竹篙。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

A.艄公凭借什么成了黄河的主人?我们应该聚焦哪四个关键词?(板书:勇敢、智慧、镇静、机敏)

B.现在让我们张开想象的翅膀,去看看艄公在黄河上经历的一幅幅画面吧!

③文章描写艄公的话并不多,却花很多的笔墨描写黄河、羊皮筏子和乘客,为什么呢?

(学生思考回答)

④师小结:这是一种衬托的写作手法,用黄河那令人胆战心惊的气势,羊皮筏子那令人提心吊胆的惊险,乘客的从容谈笑,衬托出艄公的勇敢、智慧、镇静、机敏,是他战胜了惊涛骇浪,在黄河上如履平地,一次次化险为夷!难怪作者在结尾处发出这样的赞叹!

(再读中心句)

三、拓展延伸

学了课文,我们领略了黄河主人艄公的勇敢、镇定的风采,你想对艄公说些什么?还想对谁说些什么?

四、课堂总结

是的,我们每个人只要像艄公一样勇敢与智慧,镇静与机敏,都可以成为生活的主人。

篇5:《检阅》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14课《检阅》(板书课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在波兰首都华沙看到了一个隆重而盛大的检阅场面。那谁能根据这些词语给大家介绍一下当时的盛况呢? 抽生说,教师引导集体说。

国庆节到了,多么盛大的节日!多么隆重的检阅!街道上人山人海,楼房上彩旗飘扬,主席台上站满了国家领导人和外国贵宾。

3、在这次盛大的检阅中,哪一支队伍博得了成千上万观众的称赞?观众是怎样称赞他们的?

板书:“这个小伙子真棒!”

“这些小伙子真棒!”

4、这个小伙子指谁?这些小伙子指谁?观众为什么称赞他们呢?请同学们带着感情自由地朗读课文。

二、走进博莱克。

1、这个小伙子指谁?(板书:博莱克)观众们为什么说:“这个小伙子真棒!”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博莱克。

2、课件出示博莱克图片。博莱克是个截肢、拄拐的孩子,那他在这么盛大、隆重的检阅场上,表现怎么样呢?课文哪个自然段进行了具体描写?

抽生说,课件出示:“在队伍的第一排,紧跟在队长后面走着一名拄拐的男孩,看来,他肯定忘记了自己在拄拐。他同全队保持一致,目视右方,睁着大眼睛望着检阅台。”

4、集体读,想想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博莱克很棒?

5、学生汇报,教师引导:

(1)课件出示:“他肯定忘记了自己在拄拐。”

引导:是什么让他忘记了自己在拄拐?走在检阅队伍里,他当时心里在想些什么?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博莱克? 板书:自信

(2)课件出示:“他同全队保持一致”: “一致”是什么意思?请生看图,游行检阅时,博莱克与队员们做到了什么一致?(目光一致、动作一致、步伐一致)(3)要做到这些一致,对于截肢的博莱克来说该是何等的不容易。俗话说得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透过这个镜头你仿佛看到了训练场上的博莱克有着怎样艰辛的付出?(4)学生想象,汇报。

5、此时此刻,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博莱克?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吗? 板书:坚强

6、师引:同学们,这一幕幕镜头,这一个个场景,不仅你看到了,我看到了,成千上万的观众也看到了,所以,他们由衷地称赞这个自信、坚强的孩子—— 生齐:这个小伙子真棒!

师:让我听到你发自内心的称赞!——随机指名读

7、同学们,一个截肢的孩子、一个拄拐的孩子,走在检阅队伍里,接受国家领导人和人民的检阅,感受着观众们真诚的赞美和雷鸣般的掌声,此时此刻,他的心情会怎样?

(引导:心情非常激动,非常自豪,并对其他队员心存感激„„为下面作铺垫)

8、那就让我们带着对博莱克的敬佩,怀着和他一样自豪、激动的心情再来读读这段话。(播放检阅进行曲)

三、走进儿童队员

1、自信、坚强的博莱克赢得了观众的称赞,可观众们为什么说:“这些小伙子真棒!”?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检阅前的那次讨论中。(播放课件)

2、在俱乐部里,大家讨论的主题是什么? 课件出示:游行检阅时博莱克怎么办?

3、刚开始讨论时,儿童队员们对这个问题感到非常——(棘手)(1)课件出示:还有一件非常棘手的事。

(2)“棘手”是什么意思?你在生活中遇到过“棘手”的事情吗?

(3)指导学生朗读句子:还有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游行检阅时博莱克怎么办?

4、你从课文哪些地方感受到事情的棘手呢?分小组讨论学习,请用横线画出来,可以是一个词,一句话,甚至是一些标点符号。

5、学生汇报,老师抓住以下重点词语进行指导:(1)“谁也不愿意第一个开口”(2)鸦雀无声是什么意思?(形容非常寂静)看似沉默,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都在进行激烈的思想斗争。大家都在想些什么?谁来读读第6自然段。(指名读)

(3)出示句子:劝他不去?要不把他放在队尾?再不就把他藏在队伍中间?可是跟他怎么说呢?谁去跟他说呢?

①一个问题一处心结啊!问题真的这么难解决吗?现在,我们也为队员们考虑考虑。(课件出示填空)

如果让他去,如果劝他不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去也不是,不去也不是,这真叫他们左右为难啊。可见这真是一件(棘手)的事。那你能把这份心情读出来吗?抽生读,集体读。

8、面对着两难的选择,队长做出了决定,谁来读读队长的话?(课件出示队长的话)

从队长的这个决定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9、小结板书:关爱、尊重 指导朗读,抽生读、集体读。

10、队长这样做,队员们觉得怎样?谁来读读队员们的话?(课件出示队员的话)

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队员们的心情怎么样? 指导读出队员们内心的自豪、激动、兴奋之情。

11、小结:同学们,关爱、尊重,犹如温暖的阳光,唤来生命的春天。正因为儿童队员们懂得关爱与尊重,不歧视任何人,所以观众们会说:齐读(这些小伙子真棒!)

四、拓展练笔,升华主题。

1、教师引读:看着这自信坚强的博莱克,人们由衷地赞叹——(这个小伙子真棒!)

想着队员们对博莱克的关爱,人们再次由衷地赞叹——(这些小伙子真棒!)

2、是的,博莱克的自信和坚强让我们敬佩,儿童队员们对博莱克的关爱与尊重让我们感动。让我们也把由衷的赞叹送给他们——(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板书:画线)

3、这个时候,你想对博莱克和他的队员们说什么呢?课件出示:说一说、写一写

我想对博莱克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想对儿童队员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总结

篇6:检阅 第二课时优秀的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

总体采用六部教学法进行教学。因本课语言描写很有特色。从文中几个人物的对话中,可以看出他们鲜明的个性特点,所以以情境导入法、阅读法、自学法、启发法为主要学习方法让学生从读中学,从读中领悟,以课堂讨论法、讲授法为辅,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课文,解决理解中的难题。

【教学过程】

一、定向。

1、课前歌曲欣赏《坚强的小孩》

2、导入。

到去年为止,我国已建国整六十周年。在十月一日这一天,我国的首都北京,举行了一次盛大、隆重的检阅。(课件出示60周年国庆阅兵视频片段。)

你有什么感觉?(引导学生说出“盛大”、“隆重”)

在波兰的首都华沙也举办了一次检阅,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检阅》这篇课文。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 通过课前歌曲欣赏让孩子们大概体会到本课教材意图。通过谈话,60周年国庆阅兵图片的观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让学生能更直观的感受到检阅的隆重和严肃,为下面的学习做铺垫。

二、自学。

你看到了什么情景?

如果我们是北京某小学的一个班级,我们得到通知,在国庆阅兵式里面代表中国少年先锋队作为其中一个方阵参加检阅,你有什么感受?

课件出示自学指导:你看到了什么情景?

如果我们是北京某小学的一个班级,我们得到通知,在国庆阅兵式里面代表中国少年先锋队作为其中一个方阵参加检阅,你有什么感受?

指名读。<设计意图> 明确自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时间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讨论。学生边读边画,自学后小组成员互相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注意辅导学困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点拨。

四、答疑。汇报并深究:

1、从哪里感受到大家的为难?用为难的语气来为大家读一读吧。(生读。评价。)适时指导:

“棘手”,可以用什么词代替?(麻烦)

“鸦雀无声”是什么意思? 用你的行动来演示一下吧。(泛指什么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安静,人们默不作声。)生造句。

2、这样为难,大家都在想什么?

(课件出示:

1、为什么要让博莱克参加检阅呢?

2、为什么要把博莱克放在第一排呢?)

课件出示:劝他不去?要不把他放在队尾?再不就把他藏在队伍中间?可是跟他怎么说呢?谁去跟他说呢?

这里一连用了5个问号,多为难哪。谁能通过你的朗读,把这份为难表达出来。(指名读、齐读)

3、课件出示队长的话:队员们!如果把博莱克放在队伍第一排,让大家都能看见他,怎么样?他虽然腿不方便,可仍然是儿童队员,还不是一般的队员!

指名朗读。

听着队长的提议,哪里最让你感动?把你的感动读出来。(指名读)为什么你会感动,(引导学生说出队员们对博莱克的“尊重”、“爱护”并板书。)

把你独特的体会读出来吧。(指名读)

4、课件出示句子:太棒了!这才叫儿童队呢!别的队肯定会羡慕我们,第一排走着一名拄拐的儿童队员!

齐读。

我感受到了你们很高兴,高兴什么呀?(因为棘手的问题解决了)谁来带着“高兴”读一读。

此时,再也不是沉默的局面,大家的想法都得到了统一,每个队员们都欢呼着──齐读:太棒了!这才叫儿童队呢!别的队肯定会羡慕我们,第一排走着一名拄拐的儿童队员。

5、课件出示:这些小伙子真棒!齐读。板书:真棒。<设计意图> 通过对课文的多次朗读体会儿童队员对残疾人的尊重与爱护,渗透在集体中人人平等的思想。

6、课件出示:你想到了博莱克是怎样的一个人?他的队友呢?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问题让孩子们体会博莱克及其队友的美好品质,达到情感教育目的。

五、自学。

课件出示自学指导:博莱克和他的儿童队的队友们获得了大家的称赞。他们付出了怎样的努力呢?展开想像,说一说。

1、自由朗读第10至12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描写检阅隆重的语句。

2、把博莱克的表现用“—” 画出,体会他的心情,加上批注。解释怎样批注后自学,师巡视,注意学困生。<设计意图> 明确学习内容、方法和时间,养成主动思考,不动笔不读书的好习惯。板书:自信。(齐读)。

3、引导学生说出:我仿佛看到了博莱克在训练,他跌倒了又爬起,爬起来再跌倒。但一直在练习。

那么博莱克是什么样的人?(自强)(板书)

博莱克洒下的辛勤汗水换来了出色的成绩。齐读12自然段。<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对博莱克训练场景的想象,深入理解博莱克“棒”在他的自尊自强。

4、课件出示:再浏览下面的文字——中国的阅兵式训练

再浏览下面的文字——朝鲜的阅兵式训练

七、总结:

是这些可爱的小伙子,是这个充满爱的集体,铸就了一个自信自强的博莱克。这次检阅,不仅检阅了孩子们整齐的队伍,更检阅了他们美好的心灵。

八、自测。

课件出示:学习了课文,你想对博莱克说些什么? 汇报。指名读话。

音乐欣赏:不要认为自己没有用。<设计意图> 通过音乐欣赏再一次升华主题,激发孩子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板书设计】

14、检阅

博莱克 儿童队员

真棒

自信自强 尊重关爱

篇7:检阅 第二课时优秀的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1.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棘手、鸦雀无声”等词语。

2. 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3. 通过想象、朗读,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技能目标:1.培养朗读、理解、想象、表达、写作等能力的培养。

2.培养学生积累优美语句的意识,激发兴趣.

情感目标:1. 感受儿童队员对残疾人博莱克的尊重和爱护,体会队员们美好的心灵。

2. 感受博莱克自尊自强的个性品质。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在阅读中体会人物心理的变化。

教学难点:体会关键句“这个小伙子真棒!” “这些小伙子真棒!”的深层含义。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 板书课题

老师带大家去看看国庆六十周年时的检阅仪式(播放视频)

刚才这段录像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 这些队员都是千挑万选出来的,所以他们才能给大家呈现这么好看的检阅仪式。还想看吗?书中的检阅同样精彩,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七月的波兰,去感受那隆重盛大的节日场面--齐读课题《检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大声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 出示图片,配乐:让我们一起来走进波兰首都国庆节的盛况吧,看,多么盛大的节日!街上人山人海、彩旗飘扬,多么隆重的检阅!步兵过去了,炮兵过去了,青年组织的队伍也通过了主席台,现在轮到儿童队员了。在经过检阅台这么多队伍当中,赢得观众称赞的是-- (儿童团)

师:观众是怎样夸奖他们的-- ( 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并板书在黑板上。

三、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一)检阅场上博莱克真棒!

1.这拄拐的博莱克竟然能得到这样的表扬,他棒在哪?到文中去找一找。

生读,出示:在队伍的第一排,紧跟在队长后面走着一名拄拐的男孩,看来,他肯定忘记了自己在拄拐。他同全队保持一致,目视右方,睁着大眼睛望着检阅台。

2. 师:俗话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老师再来给大家读这段。你一定会通过文字看到博莱克的内心。闭上眼睛,你就会看到。(文本补白)此刻博莱克____极了!现在就把自己独特的体会带进去读出来。(自由读)

3. 还有谁愿意来认识博莱克?(生个别读)想一想,这是个怎样的小伙子? (谈谈各自独特的体会。)

师:有理有据,是阅读的好方法。看到拄拐的博莱克能走得这么好,难怪观众会发出这样的称赞:这个小伙子真棒。 (带着自己的理解读出你心中最棒的博莱克!) 齐读

4. 师: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是的,这位小伙子就是博莱克,虽然他拄着拐杖,但他高昂着头,挺着胸膛,精神抖擞,与全队保持一致,这是多么不容易啊!这一句称赞的背后,隐藏着多少艰辛啊。通过这个镜头,我们仿佛看到他平时辛苦练习时的情景: (自由发挥,想象博莱克刻苦练习时的情景。)

师:难怪他走得这么好--(生读)怪不得他才走得这么好--(生读)是的,正是他平常这么坚持,不怕辛苦地练习,才有了今天的表现-- (齐读句子)

5. 师:面对这样的小伙子,你想对他说什么? (我想对他说……)

师:是的,这一幕幕镜头,这一个个场景不仅你看到了,我看到了,成千上万的观众也看到了,所以,他们由衷地称赞这个自信、坚强的孩子--(板书:自信、坚强)(生:这个小伙子真棒!)

(二)俱乐部里儿童队员真棒!

1. 分段读儿童队员讨论的段落。

师:如果说博莱克是靠他的自信和坚强迎来了观众的称赞,那么其他儿童队员呢?为什么他们也得到了大家的称赞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2-9自然段,想一想,儿童队员们在干什么?

生:儿童队员们都在讨论,游行检阅时博莱克怎么办?

师:因为他们觉得这件事-- (非常难办)

2. 师:从文中哪些地方感受到了这件事情非常难办呢?

生:“劝他不去?要不把他放在队尾?再不就把他藏在队伍中间?可是跟他怎么说呢?谁去跟他说呢?”从这里我感受到了大家很为难。

师:把你的为难通过朗读表现出来。(生读)

生:“俱乐部里立刻鸦雀无声了,事情确实非常难办,因为博莱克左腿截肢了,现在靠拄拐走路。”我感觉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师:所以整个俱乐部里-- (鸦雀无声)

师:从鸦雀无声感受到-- (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办,谁也不说话。)

师: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生读)

生:“队长,”终于有一名队员说话了,“还有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游行检阅时博莱克怎么办?”

师:这的确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把你的体会读出来吧。(生读)

3. 师:是的,正是这件棘手的事情,使整个俱乐部鸦雀无声,谁都不愿意第一个开口,大家心里都在想:

课件出示填空:如果让他去,--------,如果不让他去,--―――

生:发挥想象,体会人物心理活动。

师:难怪谁都不愿意第一个开口,真是一件棘手的事情。多么善良的儿童队员啊!既想使检阅队伍整齐划一,更不想伤害大家的好伙伴博莱克。这可怎么办呢?队长,队长在哪里,你有什么好主意?

生:队员们,如果把博莱克放在队伍第一排,让大家都看见他,怎么样?他虽然腿不方便,可仍然是儿童队员,还不是一般的队员!”(出示此句)

师:这么好的主意怎么说的声音这么小?来,自信地再说一遍!(生读)

师:正是这大胆的决定,才有了博莱克今天的表现。让咱们一起来读读队长的话。(生齐读)

4. 师:队长这么好的提议,队员们赞同吗?从哪里体会到?

生:太棒了!这才叫儿童队员呢!别的队肯定会羡慕我们,第一排走着一名拄拐的儿童队员。(出示此句)

师:还有谁想读?指名二读。

师:我听出来了,你想让博莱克走在-- (走在队伍的第一排。)

指名三读:

师:我感受到了你很高兴,你高兴什么? (生:因为…… )

指名四读:

师:我听出了你的自豪,你自豪什么? (生:我自豪……)

师:此时,再也不是沉默的局面,大家的想法都得到了统一,每个队员们都欢呼着--

齐读:太棒了!这才叫儿童队呢!别的队肯定会羡慕我们,第一排走着一名拄拐的儿童队员。

5. 师:此时,大家的脸上露出笑容,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出示:大家脸上都露出笑容,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师:刚才是那么沉默的局面,而现在为什么大家都露出笑容,鼓起掌来呢?(生:因为……)

师:虽然队员们都矛盾过,犹豫过,但最后大家的想法得到了统一,所以-- (大家脸上露出笑容,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师:看!多么可爱的孩子啊!也许曾经犹豫过,也许曾经为难过,但此时他们的意见终于得到了统一。

他们不会劝他不去,难怪人们由衷地赞叹:这些小伙子真棒!

他们也没有把他放在队尾,所以我们觉得:这些小伙子真棒!

他们更没有把他藏在队伍中间,我们也想由衷的称赞:这些小伙子真棒!

他们让博莱克走在了队伍第一排:这些小伙子真棒!

师:正是这些小伙子们的大胆决定使博莱克有机会参加了检阅,并站在了队伍的第一排,让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博莱克--

出示:在队伍的第一排,紧跟在队长后面走着一名拄拐的男孩,看来,他肯定忘记了自己在拄拐。他同全队保持一致,目视右方,睁着大眼睛望着检阅台。

6. 师:在他的表现中我们感受到他已经忘记了自己在拄拐,但是他没忘记什么?所以他同全队……那么此时我们又一次真真切切的感受到:这个小伙子真棒!而这个小伙子真棒正是因为:这些小伙子真棒!

师:看着这自信坚强的博莱克,人们由衷地赞叹-- 这个小伙子真棒! 这些小伙子真棒!

师:看着这整齐划一的儿童团队伍,人们再一次由衷地赞叹-- 这个小伙子真棒!   这些小伙子真棒!

师:想着队员们对博莱克的关爱、尊重(板书关爱、尊重),人们又一次发出了由衷地赞叹-- 这个小伙子真棒!  这些小伙子真棒!

四、拓展文本,写话延伸

1. 就让我们用这掌声和称赞声送这个小伙子,不!是这些小伙子渐渐走远。但他们带给我们的启发和感受却永远的留在了这检阅台上。

小练笔,任选其一进行写作:

(1)看着队伍中的博莱克和队员们,我想对他们说:“……”

(2)波兰华沙电视台的记者采访博莱克,面对镜头,他这样说:“……”

(3)博莱克回到家里,他激动的心情无法平静下来。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请替他把日记写下来。)

师:其实,在我们身边也有一批像博莱克这样特殊的人,以及无私帮助他们的人。出示残疾人影像:春晚舞蹈《牵手》

师:失去右臂的女孩马丽和失去左腿的男孩翟孝伟在春晚上的这个节目震惊了全场。他们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笑对人生,通过努力,在舞蹈上有很深的造诣。当然也离不开教练、舞蹈老师的教导。是他们无私的付出,才让她们原本残缺的世界,变得更加充实,更加绚丽多彩,才让他们出现在我们面前时,带来了最震撼的美丽.

2. 孩子们,面对这些人,面对帮助他们的人,你们有什么想对他们说的吗? (生:……)

师:是的,孩子们,作为健康的人,我们应该像文中的儿童队员们那样-- (图片:尊重残疾人,关爱残疾人)

师:作为残疾人,更应该像博莱克那样-- (图片:残而不废,身残志坚)

师:让我们手拉手,肩并肩, (图片:为了同一片蓝天,让我们将心连在一起!)

板书设计:

14、检阅

这个小伙子真棒!--自信、坚强

这些小伙子真棒!--关爱、尊重

篇8:《秋天的怀念》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课文讲述了一位重病缠身的母亲, 体贴入微地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 鼓励儿子要好好活下去的故事, 歌颂了伟大而无私的母爱。作者史铁生借助对几件平常小事的细致的描写, 表达了母子之间的似海深情。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受到伟大母爱的熏陶感染, 接受一次“爱”的教育;二是提高学生的自读能力。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读课文, 受到伟大母爱的熏陶感染。

【教学难点】

感悟母亲的良苦用心包含的深深的爱、浓浓的情。

【教学思路】

围绕“好好儿活”拓展思维, 沿着“儿子不想‘好好儿活’, 母亲劝儿子‘好好儿活’, 最后兄妹俩要‘好好儿活’”的情感之路, 进入课文的情感世界, 体味母亲的良苦用心, 领悟作者的写作目的———对母亲的怀念, 对母爱的怀念。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古诗引路, 入情入境

1. 同学们, 古往今来, 歌颂母爱, 赞美母亲的诗词不胜枚举, 你能记起吗? (生自由发言)

2. 那么, 咱们一起来吟咏千古传唱的《游子吟》好吗? (师生声情并茂地朗诵)

3. 老师导语:一首《游子吟》, 让我们体会到慈母的满腔柔情, 再一次唤起我们对母亲的怀念, 对《秋天的怀念》。

(师板书课题, 生齐读, 读出韵味)

(二) 精读课文, 感悟深情

1. 体味作者感情。

(1) 师:“关于史铁生及母亲的一些情况, 上节课我们已有所了解。大家也熟悉了课文, 文中多次出现的一句话是文章的精髓, 想想, 是什么?” (好好儿活)

(2) 师:“是啊, 人生在世, 一般人都想好好儿活 (板书:好好儿活) , 但是一个21岁的小伙子, 风华正茂却突然瘫痪, 他肯定性情大变, 不想好好儿活, 把你们的书打开, 读读课文, 找找作者不想好好儿活的句子, 用曲线画下来。”

(3) 交流讨论: (1) 双腿瘫痪后, 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2) 理解“暴怒无常”。你从哪里看出他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 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到收音机里甜美的歌声, 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指导朗读, 读出绝望、愤怒、暴躁的心情。

(4) 想象说话练习。 (1) 师:作者突遭变故, 暴怒无常, 那么, 这时他又会怎么样? (课件出示: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拉拉”地飘落, 我会……) 还有什么情况令他触景生情, 产生过激之举? (生自由说) 生齐读句子。 (2) 体会。师:哪一句写出了他的悲观绝望? (我狠命地捶打着两条可恨的腿, 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 指导朗读, 读出绝望、悲伤、无奈的语气。

2. 品味母亲深情。

(1) 师:“我”只知道尽情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 却一直都不知道———师引读第二自然段。她指谁? (母亲)

(2) 师:绝望、悲哀、孤独、无助像毒蛇一样噬咬着作者的心, 母亲悲儿子所悲, 痛儿子所痛, 但是母亲的悲哀只有默默地忍受, 她得想尽一切办法去劝儿子好好儿活。文中写母亲良若用心的句子比比皆是。仔细读读课文, 试着找找, 体会体会母亲独特的感受。

(3) 讨论交流: (1)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 忍住哭声说:‘咱娘俩儿在一块好好活, 好好活……’”加点的词说明什么? (母亲万般焦急、万般痛苦) (2) 指导朗读“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师:哪两个词值得我们琢磨, 把它们画出来。 (憔悴、央求) 憔悴的脸有什么特点? (嘴唇没有血色, 面色发黄, 瘦削……) 从中你体会到什么?央求的神色大家见过吗?你的脸上可曾有过央求的神色?谁体会到央求这个词的用法了? (当一个人迫切想得到某样东西的时候, 就用“央求”, 用在同辈对同辈或晚辈对长辈之间。) 可是这种神色却出现在母亲与儿子说话时的脸上, 你感觉到了什么? (母亲渴望儿子能够出去看菊花, 她迫切地想让儿子散散心。她想让自己的儿子树立对生活的信心, 她放心不下瘫痪的儿子。她是无奈的、焦急的。) (3) 师:把你的渴望、把你的小心翼翼、把你的央求轻轻地送进朗读里:“北海的菊花开了, 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儿子答应了, 母亲什么表现?“喜出望外”、“絮絮叨叨”让你体会到什么? (生谈体会) 教师指导用急切的、喜悦的语气读母亲的话。 (4) 找文中带有“悄悄地”句子, 读读, 交流体会, 谈谈感受。 (5) 师引语:喜出望外, 母亲竟然失言了, 她惟恐触动儿子受伤的心, 又悄悄地出去了。师引读:“她出去了, 就再也没回来。”男生接读第五自然段, 女生接读第六自然段。 (6) 师:带着无限的牵挂, 带着无限的企盼, 母亲永远地离开了, 临终前她想说又没说出的是什么呢? (生自由发言)

(三) 研读兄妹感情

1. 师:咱们那么小,

都理解了母亲的良苦用心, 作者和妹妹更是如此, 于是他们一起去看花。咱们齐读最后一段。

2. 研读第二句:

“黄色的花淡雅, 白色的花高洁, 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 泼泼洒洒, 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1) 师:菊花千娇百媚, 各具风姿, 给人一种乐观向上的力量, 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 (明朗、乐观) 生读。

(2) 但是, 如此美景母亲再也不能欣赏了, 此时, 一种什么感情会油然而生? (指导用淡淡的忧伤的语气读出怀念之情。)

3. 练读第三句。

(1) 师: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 妹妹也懂, 兄妹俩互相鼓励 (生同桌表演朗读) :“我俩在一块儿, 要好好儿活”。

(2) 给母亲一个承诺 (生神情肃穆, 坚定有力) :“我俩在一块儿, 要好好儿活。”

(3) 把兄妹的心声告诉大家 (生起立, 声音响亮、庄严) :“我俩在一块儿, 要好好儿活。”

(四) 拓展练习, 丰富想象

师:重新找回生活信心和勇气的史铁生, 这时又会怎么做以告慰九泉之下的母亲呢?

课件出示: (1) 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 我会________。 (2) 听着收音机里甜美的歌声, 我会________。 (3) 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拉拉”的飘落, 我会________。 (4) 赏着面前娇美的菊花, 我会________。师:现在, 史铁生在生活中, 处处都会流露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你能再说一二吗? (生想象说话)

(五) 回归课题, 诵诗抒情

1. 同学们,

这时你明白作者在秋天里怀念的是什么吗? (母亲、母爱, 母亲的话, 赏菊的事……) (板书:母亲、母爱)

2. 母爱深似海,

母爱重如山, 孩子们, 请起立, 请肃立, 让我们一起朗读这首诗, 把它献给天下所有平凡又伟大的母亲。

课件出示:阎维文《母亲》的歌词, 配乐朗读。

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

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

你爱吃的三鲜馅儿有人给你包,

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

你身在他乡住, 有人在牵挂,

你回到家里边, 有人沏热茶,

你躺在病床上, 有人掉眼泪, 你露出笑容时, 有人乐开花。

这个人就是娘啊, 这个人就是妈,

这个人给了我生命, 给我一个家。

不管你走多远, 无论你在干啥,

到了什么时候, 也离不开咱的妈。

不管你多富有, 无论你官多大,

到什么时候也不能忘了咱的妈。

(六) 活动作业, 渗透亲情

同学们, 用行动完成我们今天的作业吧, 写一首小诗, 送一个微笑, 沏一杯热茶, 洗一次双脚, 可想而知, 得到你们爱的回报, 妈妈该多么幸福、多么喜悦!

篇9:检阅 第二课时优秀的教学设计

二.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7~12自然段。

2、了解环境描写对人物心理的衬托作用,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就长不结实”的意思。

三.教学重点、难点:

联系实际理解“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就长不结实”,使学生明白课文中经风雨,见世面,接受实际锻炼,对一个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

四、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感知大意。

1、板书课题,师:想听听爷爷的芦笛声吗?(多媒体播放画面、音乐)

2、你觉得这笛声怎么样?它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学生自读自画)

3、师生交流。

4、师:同学们真会读书,找得真准,这悠扬的笛声会带你走进一个充满诗情画意而又神秘的氛围,感受大海的温柔与狂暴,体味大自然的美好与成长的味道。每次笛声会给强强怎样的感受呢?让我们走近强强,和他一起聆听,一起感受。

(点评:新课伊始,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其形,听其声,身临其境地感受芦笛的有趣和声音的动听,并且设计了优美的导语,将学生带入美的情境之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

(二)研读课文,读中感悟。

1、第一次笛声是怎样的?在什么情况下响起的?请找出有关句子。

2、读后你感受到了什么?谁愿意再来读一下?

3、师:转眼苇叶葱茏的五月到了,强强的愿望实现了——教师引读二、三节。

4、此时,强强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他的心情如何?

5、学生答后欣赏美图,再指名读。师:强强来到了爷爷的身边,与海鸟同乐,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快乐。让我们齐声朗读,读出海边的美,读出强强内心的快乐。

(点评:语文学科重在读,而学生是阅读活动的主体,只要把文章“读进去”了,就会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教师以读为主,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在读中悟,在悟中读,让他们真切体验到海边的美,体验到强强的快乐,从而很好地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学生初步体验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三)品句析段,体验情感。

1、第三次笛声响起又是在什么时候?他听到了吗?

2、交流后多媒体出示句子:“强强从未经过这样一个漫漫的长夜。不知过了多久,蒙眬中,他仿佛听到,在逐渐平息下来的风涛声里夹杂着一种奇特的声响。”

(1)指名读。师:“漫漫长夜”是一个怎样的夜晚?

(2)让学生读出相关句子,教师注意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当时夜晚海边的可怕。

(3)能用你平时积累的一些词句来形容夜晚海边的情景吗?

(4)师:你们真会学习,爱读书善积累,能举一反三。听了你们的介绍,我也感到大海发起怒来真令人胆战心惊(教师相机用媒体出示大海发怒的画面)。

(5)谁愿意再来把这些句子读好?

(6)如果你在黑夜中来到了这样的海边,孤独一人在小屋里会怎样呢?

(点评:当学生的思维由课文转向课外时,教师鼓励学生交流在别处读到的相关内容自己的独特感受,较好地延伸了课本内容,丰富了积累,激活了学生的想象,从而引导学生走近人物,与之心灵碰撞,情感交流。)

3、在这风狂浪大的恐怖夜晚,我们的小主人公又是如何表现的?

(1)师:请画出描写强强的句子,再轻轻地读几遍,静下心来体会他的心情。

(2)交流讨论,指导学生读出强强的焦急、害怕。

(3)师:是呀,强强从未经过这样的漫漫长夜,他担忧着,焦急着,恐惧着……他想到了什么?现在你就是强强,来设想一下。

(4)就在这时,又是什么让强强不再害怕了?教师引读12、13自然段。此时强强听到的仅仅是笛声吗?他似乎听到爷爷在对他说些什么呢?

(5)师:不管爷爷说的什么,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多媒体出示句子:“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就长不结实。”

讨论:强强在大风大浪之夜心里害怕、焦急、紧张,而他为什么一开始说“放心吧,爷爷,我不怕”呢?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6)师:同学们已经读懂了课文,深入到强强的内心去想了。是的,平静的大海练不出熟练的水手,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让我们永远记住爷爷的这句话——(齐读)

(点评: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作为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张扬阅读个性,给予学生思维、表达的自由,指导学生进行想象、拓展、延伸,使语言文字在学生的朗读中“活”起来,“立”起来。)

(四)总结升华,续编故事。

1、师: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2、教师赠言: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学生齐读。

3、如果几天以后,强强又独自一人在小闸屋面临暴风雨的洗礼,他又会有什么反应呢?请你展开想象,以《又是一个风雨之夜》为题,写一篇短文。

(点评:教师在学生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谈自己的收获,鼓励学生续写故事,这样的安排不仅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加深入透彻,更重要的是丰富了学生的实践活动,训练了学生的想象力、表达力。)

篇10:检阅 第二课时优秀的教学设计

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PEP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五课时公开课教学反思”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的支持!

PEP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 3教学反思

PEP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话题How many,我讲的Part A 部分的教学,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五个单词,eleven ,twelve,thirteen,fourteen,fifteen,以及理解运用句型How many---can you see?单词教学其实是很枯燥的,学习起来很无味,考虑到学生的好奇心及求知欲,我设计了不同的游戏和操练方法学习这几个单词。并加入了一些表达自己喜好的句型,让学生在特定的语境内领悟和使用,进行有意义的交际,以此达到语言教学的真正目的。下面我就结合这节课我谈谈自己在突破难点时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歌曲开篇,引入情境

学生刚上课时心理处于紧张状态,所以我通过用英语与学生打招呼,和他们一起唱Happy birthday活跃了课堂气氛,消除了紧张,使学生的注意力很集中,激发了学习兴趣,使学生很自然地进入了良好的学习状态,并且为下面的教学环节作好铺垫。

二、不同方式,教学单词

小学生对新事物总是充满着好奇,真实的水果对于他们来说是再熟悉不过,恐怕很难保持他们长时间的注意和高涨的情绪,所以四个单词我分别设计了不同的呈现方法。首先,让学生用数数形式学习,学生兴致高昂;然后通过礼物,使学生眼前一亮,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其次我利用简笔画让学生主动参与,以此保持了他们学习单词的兴趣;另外又让学生通过游戏形式导出新单词,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最后利用“我说你做、大小声、生说生指”的游戏,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有趣、轻松、活泼、竞争的氛围去操练单词。

三、联系实际,灵活运用

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点。本课时,创造了真实的生活情境,拉近了所学知识与学生间的距离,同时练习了句型,小组内来练习然后分别汇报表演,让他们亲身体验,主动参与,真正达到语言的交际目的。

四、尊重全体,自主发挥

我们常说教学要面向全体,要因材施教,因此为了每个学生都达到一定的交际目的,我在最后设计了一个任务型活动 Let’s play。在这活动中,我让学生通过实物和PPt课件模仿对话,增强趣闻性;画好后,师生操练句型,要求学生用基本的语句进行交流,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自由的发挥,达到了各自的语言目的,不仅如此,同学之间的情感也在此活动中不知不觉的有所提升了。

五、存在的不足

整堂课上完之后,虽然有成功之处,但也发现存在着不足的地方,那就是我的语速过快,有些课堂用语,学生听得不是很清晰,这样就导致学生不理解教师发出指令的意思,使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无从下手。从学生们的眼神中我知道自己犯下了严重的错误,这是我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急需改进的地方。

通过这次上课,我深深地感受到,教师应该真真正正的关注每一名学生的发展,把学生的兴奋细胞统统调动起来,才能让学生真正的成为课堂上的小主

PEP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6 At the zoo B Let’s talk教案及教学反思

【课题】Unit 6 At the zoo

Let’s talk 【教学重点】1.理解掌握一对反义词tall, short,并在实际情境中运用。

2.掌握句子。Look at „„ It’s so „„ Yeah.You’re right.The giraffe is tall.The deer is short.【教学难点】在实际情境中运用重要词汇及句子。【教具准备】

1本课生词的单词卡片或图片。(giraffe ,deer, tall, short)2.句子的卡片。Look at the giraffe.It’s so tall.Yeah, you’re right.The giraffe is tall.3.教学课件。

4.学生一人一张长颈鹿和梅花鹿的图片。【教学过程】

一、热身/复习

1.播放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B部分的歌谣。(chant)

2.课件出现竹子,让学生想起熊猫panda。出现骨头,让学生想起狗dog。出现胡萝卜,让学生复习兔子rabbit。出现榛子,让学生复习松鼠squirrel。师:Look at the„,it’s cute/ funny/lovely/smart.二、呈现新课

1、通过长颈鹿的长脖子和雄鹿头上的角,引出giraffe和deer.这两种动物,操练这两个新单词。

2.师:Look at the giraffe.Look at the deer.Where is the difference? 引导学生观察他们的身高状况,学习tall 和short.(出示这两个词卡)并让学生到黑板上贴卡片。tall→giraffe

short→deer

3、学习Look at the giraffe , it’s so tall.Look at the deer.It’s short.出示It’s so „句型,并贴在黑板上。

4.让学生操练这句话。如果学生正确将其说出来。老师就说Yeah, you’re right.(并用手势表示)

’s do.(学生出示图片,并用手比划高矮)Look at the giraffe.Look at the giraffe.It’s so tall.It’s so tall.Look at the deer.Look at the deer.It’s short.It’s short.Yeah, you’re right.6.看课件上的图片,得出The giraffe is tall.The deer is short.并操练这两句话。(同桌间一人一句)

引导孩子们和老师、同学比一比身高运用上这两个单词。You’re tall.I’m short.7.播放课件, 孩子看课件理解含义。

8、出示课件,跟录音一遍,再跟老师读,之后整体试读。(老师再强调其中难点的句子),最后两人一组进行操练。

9、各小组展示。

三、操练与巩固

☆Animal guide(动物导游)

师戴上giraffe的头饰,并让一个学生扮演deer.A:I’m Giraffe.This is my friend, Deer.B:Hi.A: You see, I’m tall.B: I’m short.A、B: Welcome to the zoo!(欢迎来动物园)

四、知识窗 小朋友们在参观动物园的时候,要做到以下几点。1.不给小动物们喂自己带的食物。2.不能乱丢垃圾.3.不能攀越隔离网与动物们亲密接触。4.不要和危险动物合影。5.爱护动物,保护和谐生态。

教学反思:

1.在热身的第一部分,通过上学期的chant,引入各种动物,从chant中复习四种动物:cat,mouse,pig,m。熟悉的chant,使学生能回忆起旧知识,拉进新旧知识的距离;第二部分,通过动物们喜欢吃的东西,让学生猜出是什么动物,这种猜一猜的方式,浅显易懂,而且学生对漂亮的图片比较喜欢,因此,能迅速地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进而,巩固另四种动物:rabbit,dog,panda,squirrel。学生猜出了四种动物之后,心里肯定还想再猜几个,于是我在新授环节,自然而然地就能再用这方法,不过,换了下方式,通过出示giraffe和deer它们身体的其中一部分,进而学习这两个词汇。总之,引出部分,容易调动学生的兴趣。

’s do 这一环节,我课前运用了自己编写内容,自己录的方式,把这一素材整合到课件中,达到了与教学环节紧密联系的目的,这一内容,也为整堂课营造出了一定的新意。

3.充分发挥了小组(四人、两人)的作用,学生在小组中自由操练,使学生的心里减少了一些害羞的情绪,并能互相帮助,互相进步,而且,效果比较可以。

4.知识窗的环节,与社会上宣传的和谐社会相符合,教育学生要爱护动物,保护和谐生态。从短短的几句温馨提示中,就足以让学生了解相关去动物园游玩时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贴进学生生活实际,同时,这一环节,也提升了本堂课的教育宗旨,使教育意义在课中得到进一步的延伸。

PEP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 4 Do you like pears ?教学反思

PEP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话题fruits,我讲的Part A 部分的单词教学,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四个单词,pear, peach, orange, watermelon,以及理解运用句型It’s taste good.单词教学其实是很枯燥的,学习起来很无味,考虑到学生的好奇心及求知欲,我设计了不同的游戏和操练方法学习这几个单词。并加入了一些表达自己喜好的句型,如:I like „.Do you like„? Yes, I do./No, I don’t.让学生在特定的语境内领悟和使用,进行有意义的交际,以此达到语言教学的真正目的。下面我就结合这节课我谈谈自己在突破难点时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歌曲开篇,引入情境

以心理学角度讲,学生刚上课时心理处于紧张状态,所以我通过用英语与学生打招呼,和他们一起唱Color Song,活跃了课堂气氛,消除了紧张,使学生的注意力很集中,激发了学习兴趣,使学生很自然地进入了良好的学习状态,并且为下面的教学环节作好铺垫。

二、不同方式,教学单词

上一篇:医学生毕业面试自我介绍下一篇:致曾经那个她的一封信作文850字